一、住房激励期权价值的定价(论文文献综述)
孙碧涵[1](2020)在《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美国及世界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巨大影响。美国投资银行对金融风险的爆发负有重大责任。投资银行的高杠杆、高风险业务开展方式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高度复杂性和风险分散机制是导致次贷危机产生和快速扩散的主要因素。危机爆发后奥巴马政府在2010年出台了包括《沃克尔法则》在内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剥离了美国投资银行的短期自营业务,禁止投资银行拥有对冲基金,同时对投资银行的激励制度进行了严格约束。巴塞尔委员会也于同年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提高了对投资银行核心资本比例的要求。尽管美国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业务又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管,但美国投资银行的盈利水平、市值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恢复甚至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美国投资银行的快速复苏离不开业务的调整。那么,美国投资银行业务是如何迅速调整的?本文通过大量国内外特别是美国的科研文献、财务报表和其他统计数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现代资本市场理论,采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案例、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调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探索其经验及教训,以期能为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业务的研究中,本文放弃了传统业务、引申业务和创新业务这种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分类方法,根据美国主要投资银行普遍实行的业务部门划分对投资银行业务进行分类,即:投资银行部门业务、交易部门业务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这种基于经营模式和实际操作中部门的业务分类方法,更符合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趋势,更有利于对投资银行业务间的联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的从投资银行的工作实际出发来研究各类业务的情况、特点,包括收入来源、风险构成等,可以较好地避免问题研究与实际运营相脱节,便于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重大事件可以将美国投资银行200多年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1)1783年至1929年。美国投资银行从萌芽到第一个发展高峰,从混乱无序的经营到形成较完善的业务体系和经营模式;(2)1929年至1981年。大萧条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实施确立了美国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模式。(3)1982年至今。在美国商业银行不断尝试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和国际综合性银行的竞争压力下,美国1999年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对商业银行进入投资银行业务领域的限制,美国投资银行业再次进入混业经营。2007年危机爆发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再次进行重大调整。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是受内因和外因影响的。外因主要体现在不景气的宏观经济环境、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等方面。内因主要是投资银行要扭转大面积亏损局面和降低风险等方面。根据现代资本市场等理论,美国投资银行盲目的扩张背离了实体经济,危机后的业务调整必然加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注重与实体经济的同轨同速发展。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中的资产组合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推动美国大型投资银行业务均衡发展,减少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隐蔽性的资产证券化衍生品业务。降低系统性风险和实现风险与利润的平衡是此次业务调整的主要原则。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中投资银行部门业务调整的研究中,本文分析了投资银行部门的融资业务和并购业务,并将次贷危机前后的业务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危机后美国大型投资银行在融资业务方面,加强了传统业务,证券承销业务利润占比回升,美国市场证券承销业务行业集中度小幅下降,美国投资银行证券承销业务对美国本土依赖度增加,传统业务和本土业务在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并购重组业务进一步细分细化,并购业务的收入及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增加,近年来新的并购潮拉升美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中交易部门业务调整的研究中,本文对交易部门的业务中根据资本所有者划分的客户交易和自营业务两种业务的性质、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对比了交易部门在危机前后的业务构成和收入变化,危机后受短期自营业务被剥离的影响,高盛等大型投资银行的交易部门业务收入和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明显,其中投资银行在自营业务方面转向以权益类投资为主。在交易部门业务调整方向的选择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摩根几乎完全放弃自营业务,以做市为交易部门的主营业务;高盛在被剥离短期自营业务后依然保持大量的自营业务。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中资产管理部门业务调整的研究中认为,金融危机后,资产管理部门成为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这部分业务在美国大型投资银行总收入中占比明显提高,投资银行管理下的资产业务总量上升明显。美国大型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的客户群体也发生明显改变,危机前的主要客户是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开始加强资产管理的零售业务,为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提供服务。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宏观方面的效果主要体现为:有利于股市的稳定;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降低了金融危机系统爆发的风险。但仍然存在“大而不能倒”、信用违约风险和潜在系统性风险等问题。微观效果主要体现为:能够使美国投资银行迅速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投资银行的经营风险显着降低。但也存在盈利能力下降、员工激励机制还有待改进、资产周转率下降等问题。研究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利弊得失,总结其经验和教训,能够为中国投资银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加强国家金融系统稳定提供重要参考。2020年恰逢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三十周年。俗话说,三十而立。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我国对外金融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与世界大型投资银行同台竞争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国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机构应充分挖掘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扩大业务范围,适当发展衍生品及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完善资本市场的分层和业务的差异化,减少同质竞争。同时政府部门应适当引导证券公司间的兼并和收购,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公司,将会更加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万亚利[2](2020)在《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着速度加快、未富先老、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空巢独居老人规模庞大的特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作为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工具,于2014年在我国试点并在2018年正式在全国推广。但随着将近六年的市场推广后,与国际市场相比,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市场在我国仍旧属于“小众市场”。究其原因,许多学者指出,定价不合理、纯商业化运作、中国传统观念、产品设计单一等因素均制约着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其中,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对该产品进行合理定价。人口生存概率作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精准预测直接关系到产品定价的合理性。而目前大都采用生命表的静态生存概率,忽视了死亡率数据的时间动态性。因此,本文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提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本文简述了文章研究的背景,介绍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相关概念、风险管理以及相关理论,为论文的后续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指标比较分析了6种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对6种典型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拟合与预测,根据拟合效果、预测效果、稳定性和生物合理性等指标选择出最适合我国的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为CBD模型;再次,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于现行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利用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进行预测,对附加欧式赎回权和附加长期护理功能的两类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进行了定价和实证分析。本文通过统计建模、数值分析等方法,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进行定价,为推动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在我国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本文的结论如下:第一,在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的研究中,没有单一的模型能在所有标准中都表现优秀。基于多种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适合我国50-89岁男女性死亡率数据的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均为CBD模型;第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引入,可以有效的为老年人口增加养老储备,能够显着的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但死亡率因子的选择不同将改变老年人口的年金和一次性贷款收入。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相较于静态生命表而言能有效的缓解长寿风险带来的基差风险的问题,促使该产品的定价更为合理;第三,借款人所能获得的收入与借款人的年龄、贷款利率、折旧率、费用率等因子呈负相关关系,与房屋价值呈正相关关系。贷款机构应该根据借款人的性别、健康状况、房屋折旧程度等方面具体定价,由于女性人口的预期寿命普遍高于男性,因此,分性别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将有效提高该产品定价的精准度;第四,从敏感的显着性程度看,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对房价波动最为敏感,利率波动因子其次,房屋折旧情况较为敏感,最为不敏感的是费用率和长期护理费用因子等。另外,女性借款人对各因素的敏感度高于男性借款人。综上所述,政府应充分发挥住房反向抵押市场的主导地位,贷款机构应选取适宜的死亡率模型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进行定价,贷款机构在进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定价时应严格管理长寿风险、房价波动风险以及利率风险,加强对该类产品的风险管理。最后,政府与专业机构联盟应积极的设计多样化的产品来增加和刺激人们的需求。
王艳青[3](2020)在《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市场参与模式优化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高珊[4](2020)在《大连市城镇低收入失独家庭养老产品设计》文中指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我国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一旦独生子女发生意外去世,就变成了失独家庭,大连市的失独家庭已经数以万计,即使开放了二胎政策,生育率仍然不高,同时,大连市已经成为了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为了解决失独家庭这类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以及缓解大连市的养老压力,探索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势在必行。“以房养老”在发达国家是较成熟的养老金融产品,主要方式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目前仍然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社会日趋老龄化的背景下,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和城镇失独家庭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梳理了生命周期假说、保险精算理论以及期权定价等相关理论。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大连市失独家庭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现状以及失独家庭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的了解程度和需求程度。并设计了失独家庭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包括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申请人的条件、贷款流程设计以及有赎回权和无赎回权的定价模型,并进一步进行了实例分析,比较了两种定价产品对失独家庭养老保险的适宜性。最后,提出了对推广养老保险产品的建议。综上,针对失独家庭的保险需求,有针对地进行了相应产品定价,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有望促进我国保险市场新型养老产品的发展。
张哲彦[5](2020)在《期权视角下的土地出让影响因素研究 ——以杭州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但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也成了社会焦点问题。“土地财政”被认为是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原因之一,土地的价格和出让行为一直是学术研究的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市场不确定带来的土地的期权价值,并以特征价格模型和生存分析模型为工具,分别研究了 土地出让价格和出让可能性的影响因素。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了房价波动率和期权价值对土地出让行为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不确定性对土地出让价格和出让时机的影响符合期权理论。月度房价波动率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土地出让价格平均增加3.66%,土地出让可能性平均下降21.72%。期权价值每增加1%,土地出让价格平均增加0.782%;期权价值每增加1亿元,土地出让可能性平均下降1.23%。在期权价值作用下,财政压力对土地出让可能性的正向影响有所减弱。地块特征类变量对土地出让价格大多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对土地出让可能性的回归系数并不显着。市场因素类变量中广义货币增速和房地基准利率对土地出让价格存在负向影响,其他变量对土地出让价格的影响并不显着;但市场因素类变量对土地出让可能性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 1%水平的显着性检验。人口密度对土地出让可能性存在正向影响,证实了人口集聚、城市扩张对土地出让开发的影响。财政压力对土地出让可能性存在正向影响,从实证角度证明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当期房价对土地出让可能性的影响为负,说明在房市行情上涨时地方政府存在“捂地惜售”的情况。从广义货币增速、房贷基准利率和政策宽松度对土地出让可能性的实证结果来看,三者均存在正向影响,说明宏观经济政策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决策影响较大。
张帅[6](2019)在《基于实物期权模型的土地杠杆作用机制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次贷危机后,全球范围内土地杠杆(土地价格与房屋价格之比)的持续提升引发广泛关注,土地杠杆与房屋市场的互动机制成为房地产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伴随着实物期权理论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广泛应用,土地杠杆是影响房屋供应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共识,并在土地杠杆模型化和微观数据实证研究上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在宏观传导机制、微观作用机制和土地杠杆治理等关键问题上有待更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特别是对土地杠杆的双重传导机制较少涉及、对土地连续开发过程中的复合期权缺少关注、对基于组合拍卖的土地杠杆治理研究深度不足,导致土地杠杆对房屋市场动态演化中的作用仍然缺乏足够的解释能力。本文遵循“宏观建模-微观验证-机制优化”的研究路径,从“基于实物期权的土地杠杆作用机制与治理”这一理论命题出发,融合宏观和微观视角,创新点主要表现在:首先,揭示土地杠杆在房屋市场演化中的成本加开发时滞双重传导机制。在宏观层面,在房屋供需模型和实物期权模型的整合理论框架下,构造开发时滞为随机变量、土地杠杆为内生变量的土地开发动态交互模型,突破单一成本传导机制的局限,并建立三阶段中介效应模型,识别并测量开发时滞在房价演化中的中介效应,发现土地杠杆提升与开发时滞延长之间的隐秘联系,揭示土地杠杆在房屋市场演化中的成本加开发时滞双重传导这一多层次、动态交互机制,将土地杠杆对房价的解释能力从8%提高到27%。其次,发现土地杠杆在微观项目连续开发过程中的复合期权作用机理。在微观层面,在连续时间反馈控制框架中,建立更契合国内连续开发流程的复合期权模型,突破单一期权的局限,将不确定性情境下土地开发从单一过程拓展至连续过程,部分修正了传统单一期权模型无法适用于存在竞争性多开发节点的缺陷,并收集实际成交土地的微观数据,利用生存分析模型,考察在项目层面土地杠杆对土地开发时机的影响,发现土地杠杆在微观项目连续开发过程中的复合期权作用机理,在实证检验中表现出更好的解释能力。最后,建立基于两阶段竞自持机制的土地杠杆治理模型。在治理层面,在实物期权和混合开发模型的整合框架内,建立包括多属性目标函数、混合式收益的两阶段竞自持组合拍卖模型,突破单一竞价机制的局限,提出基于两阶段竞自持机制的土地杠杆治理机制,拓展了组合拍卖模型在高度管制土地市场中的应用范围,修正了传统一级密封拍卖竞地价机制的缺陷,揭示两阶段竞自持机制优于传统的竞地价机制,并利用微观实际成交数据,综合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断点回归法,系统评估竞自持机制的政策效应,为破解高土地杠杆提供直接思路和解决方向。本文的整体政策建议是,忽视土地杠杆过高对房屋市场的负面作用、单纯从需求端控制房价可能是不足的,凸显了从土地供给端进行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需要将管理土地杠杆纳入房地产调控整体政策框架中,重点是溢价率控制、开工节点控制、竞价机制优化。
段锴丰[7](2018)在《实物期权视角下公租房PPP项目投资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租房作为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的中坚力量,目前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社会资本参与不足,因而造成了政府资金压力巨大、建设成本过高、公租房供给效率不足等一系列问题。PPP模式为私营部门介入公租房的投资建设提供了方便,成为破解公租房融资困境及提高公租房供给效率的有效途径,已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被引入公租房的融资建设中。本文以筹集社会资本为出发点,从实物期权的视角研究了私营部门参与公租房PPP项目的投资决策问题。首先,对公租房和公租房融资、PPP项目投资决策及实物期权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回顾,确定了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向。其次,在对公租房PPP项目的典型特征、典型运作模式及基本运作流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概括了公租房PPP项目不可逆性、不确定性及灵活性的三大特点。分析了传统投资决策方法在公租房PPP项目投资决策中的不足,并将其同实物期权方法进行了比较,论述了实物期权方法在公租房PPP项目投资决策中的适用性。然后从私营部门投资决策的角度,对公租房全寿命周期的实物期权进行了识别,界定了投资者在各阶段拥有的延迟期权、放弃期权、扩张期权及担保期权四种实物期权类型。选择实物期权理论中经典的二叉树方法构建了公租房PPP项目的投资决策定价模型。最后,通过模型的实证分析,对公租房PPP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分阶段复合实物期权价值及项目投资价值进行了求解,验证了该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所构建的公租房PPP项目投资决策模型,为私营部门对公租房PPP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有助于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并提高公租房项目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乔凯[8](2018)在《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协同运营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如何使数量众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养,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是一类将住房与养老年金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寿险产品。其不仅能够弥补老年人收入的不足,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障能力,而且能够促进金融、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发展,因此具有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然而由于该产品的运营过程较为复杂,运营风险较高,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供需双冷”的尴尬局面。为此,论文从市场整体的角度,综合运用系统论、博弈论、优化理论、决策理论、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的供需关系、运营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促进市场协同运营的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阐述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的概念、特征和运营流程;分析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主要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和行为特征;进而据此构建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主体博弈模型,应用演化博弈方法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参与主体行为的互动特征,分析了市场的演化路径、演化均衡,揭示了市场的演化规律和演化机理,研究表明当保险公司成本收入比位于[0,1]区间,同时老年人的效用比大于1时,市场具有(申请,开展),(不申请,不开展)两个演化稳定均衡;老年人或保险公司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产品的初始接受程度超过特定阈值是市场收敛至(申请,开展)均衡的必要条件;市场收敛至(申请,开展)均衡的概率与博弈支付矩阵的结构和参数密切相关。(2)通过对现有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相关研究的梳理和总结,从供给主体、需求主体、监管主体及中介组织、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产品4个方面提取16项制约因素,采用解释结构模型解析了各制约因素间的逻辑层次关系,探索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协同运营的直接制约因素、间接制约因素和根本制约因素;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模型研究了各制约因素对市场协同运营的制约强度,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研究表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协同运营的根本制约因素主要存在于制度环境方面,基于此构建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协同运营系统。(3)利用经济外部性理论分析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中政府的补贴行为,阐述了政府可能的补贴手段和方式。针对“补供给还是补需求”的问题,应用优化理论和博弈论,分别在保险公司收益外生、保险公司收益内生以及政府不同的政策目标条件下,构建优化模型,求解政府的最优补贴结构。模型的解析解显示,在不同收益条件下,不同政策目标的政府的最优补贴结构具有巨大的差异。(4)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说明了政府建立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保障机制的必要性;考虑老年人脆弱的心理、生理特征及其在住房反向抵押过程中相对弱势的地位,在其购买前、购买中及购买后分别建立宣传教育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和惩罚机制,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政府保障机制仿真模型,研究表明在仿真环境下,上述三个机制能够有效增强老年人的购买意愿;相较其他两个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对老年人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大。(5)考虑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从人口、经济、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法律5个维度提取30项指标构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运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目的及指标体系的特征,应用一种基于熵权、直觉模糊数改进的混合TOPSIS方法,收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5年城镇的社会、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运营环境具有巨大的差异,整体上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渐变差,且高高、低低集聚的特征,基于此提出各地促进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协同运营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上述5个模型,系统阐述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的演化机理,分析了制约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协同运营的根本因素,研究了政府对市场运营主体的补贴措施、保障措施以及市场的协同运营策略,研究结论对促进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协同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广成[9](2018)在《基于业绩型股票期权定价模型的经理人激励研究》文中指出激励是管理的核心,经理人激励能够有效拟合企业所有人和经理人二者在自身利益上的分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能够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的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企业要想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在企业中有效的实施股票期权经理人激励。但是因为文化和制度的差异,国外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中国的企业中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对现有的股票期权定价模型进行改进,使其适应中国的文化和制度,促进中国的企业健康发展。本文通过针对中国证券市场股价与业绩弱关联情况构造业绩股票期权模型,增强股票期权定价的业绩关联性,针对传统股票期权定价模型对经理人考核片面的情况构造相对EVA绩效评价模型增强股票期权定价模型的业绩考核公正性,针对股票期权定价模型人为易操作性限制业绩股价的波动范围制定补偿机制,增强期权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的准确性。然后把改进的期权定价模型应用到实例中通过数据展示了改进后的股票期权定价模型有效性。基于以上思路,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对经理人激励理论和发展做了概括,并就国内外经理人激励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汇总,从而提出研究符合现代中国企业经理人激励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其次,通过文献梳理结合中国实际社会现状对Black-Scholes股票期权定价模型进行分析并指出其缺陷和不足。再次,针对以上的缺陷和不足选取指标构建经理人相对EVA绩效评价模型和业绩股票期权模型,并将其应用到股票期权定价中得到基于改进的股票期权定价模型。通过其与传统的Black-Scholes股票期权模型的实际对比直观的表现基于业绩的股票期权定价模型的优势,同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将基于业绩的股票期权定价模型应用到实际案例中通过数据展示了其显着的激励效果。
钟山[10](2018)在《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研究 ——基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文中认为肇始于2007年次贷危机,并于2008年全面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被公认为是自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面对如此深重的金融危机,各国学者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得到了大量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由于研究者的立场、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所使用的材料等等方面的不同,使得研究的成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给人以不同的启迪。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成为了众多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但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引发和加深金融危机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有效地加强对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等方面。而总体来说,以一个更长时间跨度的视角对影子银行体系加以系统地、全面地以及深入地考察和分析的文献则显得较为单薄和不够充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本文的研究正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而展开的。实际上,要有效地加强对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首先必须对美国影子银行体系有一个系统地、全面地和深入地认识;其次必须对金融危机前关于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加以细致地考察和分析,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基于此,本文前两章分别对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作了系统地综述,接着对美国影子银行体系进行了定义和范围的界定。第3章对美国影子银行体系进行了历史考察,分析了其产生的经济基础、制度背景和技术条件,并对其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进行了分类和总结。第4章分析了影子银行体系在美国金融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其中作用方面分别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考察。由于影子银行体系是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后才被提出的概念,因此,次贷危机以及随后接踵而至的金融危机就成为了理解和分析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绝好素材,第5章重点分析了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在次贷危机的产生和蔓延过程当中的作用机制。第6章分析了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目标、工具和框架。考虑到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影子银行问题的困扰,结合对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上述研究的相关结论,第7章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并对如何加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进行了分析。第8章是结论与启示。本文主要的结论是:1、影子银行体系虽然是近几年才被提出的概念,但其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鲜事物,而是经历了产生、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历史过程,经历了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的既区别于传统银行体系又与之有高度关联的庞大的金融中介体系;2、影子银行体系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了突破现存的金融监管约束的监管套利行为的结果,但更本质的来说,是金融体系为了适应技术条件和经济环境变化而作出的适应性调整的结果;3、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满足了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对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孕育和积累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4、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在次贷危机的发生和蔓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充分反映了以上论及的风险,其机制主要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作为区别于传统银行体系的金融中介体系,具有中介链条长,高杠杠率操作、债务短期化和缺乏显性的公共部门的担保等特点。中介链条的拉长,表面上是将单个环节的风险分散了,却增加了风险的传染性和加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高杠杠率的操作使得在面临经济波动时,相关金融主体不得不被迫经历“去杠杠化”的过程,从而放大了经济波动,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债务短期化和缺乏显性的公共部门的担保使得影子银行体系在面临负面消息时,容易发生“挤兑”现象以及加大市场的恐慌情绪。如果没有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支持,受到“挤兑”现象和市场恐慌情绪双重冲击的影子银行体系的相关金融机构将不得不贬值出售资产,这将进一步加重市场的恐慌情绪,形成恶性循环;5、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在次贷危机发生和蔓延过程当中所起的负面作用也反映了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滞后。面对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金融体系的现实以及美国影子银行体系所存在的问题,金融监管当局要在更新金融监管理念的前提下,进行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而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的目标应该是控制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和保证影子银行体系的效率的均衡点;6、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问题是近几年中国金融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银行理财产品、银信合作以及承兑汇票等金融产品和工具以及相应的融资模式所引发的问题加大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和脆弱性,已经成为了中国金融领域不可回避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现状和特点,兼顾效率与安全,审时度势,制定出能够适应中国的经济状况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的金融监管制度刻不容缓。本文研究得到启示是:1、如果说金融创新仅仅是为了突破金融监管的约束而进行的监管套利行为的结果,那么,如何解释和理解以下事实,即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推出的金融监管的重大改革没有马上导致大规模的金融创新的出现,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尤其是金融监管的去监管化之后,美国的金融创新却层出不穷,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看来需要重新审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找到隐藏在金融创新背后的真正推动力。诚然,金融创新往往在一开始表现得是一种为挣脱现有的金融监管约束的监管套利行为,但据此就认为是金融监管导致了金融创新,则显得过于武断,可能是一个后此谬误——即一个现象的发生在另一个现象的发生之后,就认为先前发生的现象是后来发生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后来发生的现象的产生是先前发生的现象所引致的结果。通过对美国近八十年以来的金融创新史,尤其是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的考察和分析,可以发现金融监管并没有马上导致大量的金融创新,而以相反地视角来看,反而是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监管的变革。因此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到的逻辑是:技术的进步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金融创新的收益大于其成本,金融创新变得有利可图了,于是金融创新成为了现实。可以说金融创新是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的产物,金融创新适应了经济基础的变化,迎合了经济基础变化所产生的市场需要,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所引致的浮动汇率制度取代固定汇率制度的变化,加剧了汇率波动,加大了汇率风险,市场出现了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新的金融工具货币互换应运而生了;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的通货膨胀的不断加剧,使得市场上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上升了,货币市场基金和利率互换等金融创新满足了这种需求,等等。与此同时,技术的进步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就是经济基础的变化不断地向现存的上层建筑,如经济制度等,施加压力,当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以至于现存的上层建筑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桎梏的时候,其不得不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这种调整是被动的,虽然,美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金融自由化、金融领域的“去监管化”看似政府主动的行为,实则不然,其正是对当时国际的和国内的经济环境和形势(如长时间的“滞胀”和经济全球化激发的国际竞争压力的上升)所产生的压力的被动的调整。实际上,大萧条之后罗斯福新政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如麦克法登法案、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Q条例和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等等),也是对大萧条的被动的反应。而最近几年不断高涨的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的呼声和相应的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如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和多德——弗兰克法案)的推出,正是对2007——2009金融危机的被动的反应。对此,美国着名的经济学家巴里.艾肯格林曾撰文指出:为什么此次金融危机之后,没有推出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Ⅱ?其主要的原因也许是由于美国政府的救助(如AIG的国有化、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等等)使得此次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减弱,世界经济恶化的程度和影响并没有大萧条时期严重,也因此而导致金融监管改革的力度不如大萧条之后推出的改革力度大。这似乎应了自然界的一个规律——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反之则反是。2、影子银行体系是金融创新的产物,金融创新主要是金融市场适应技术条件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的结果;金融创新在满足市场需求、为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孕育着风险;金融监管的改革于金融创新而言,往往相对滞后,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相对于政府,市场上的微观主体总是能够率先感受到经济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金融监管改革也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对经济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唯有此,金融监管才可能及时有效地控制金融创新所孕育的风险。
二、住房激励期权价值的定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房激励期权价值的定价(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的整体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整体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投资银行业务及相关理论 |
2.1 投资银行及其业务的相关概念 |
2.1.1 投资银行的概念 |
2.1.2 投资银行业务的相关概念 |
2.1.3 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相关概念 |
2.2 投资银行业务的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的金融理论 |
2.2.2 现代资本市场理论 |
2.2.3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业务的发展历程 |
3.1 诞生到第一次发展高峰(1783—1929) |
3.1.1 国债、股票业务与投资银行的萌芽(1783—1840) |
3.1.2 证券承销业务与投资银行的出现(1840—1880) |
3.1.3 托拉斯公司与并购业务的助推(1880—1920) |
3.1.4 证券承销、做市与第一次高峰(1920—1929) |
3.2 分业经营下的转型(1929—1981) |
3.2.1 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1929—1945) |
3.2.2 经纪和并购的兴起(1945—1969) |
3.2.3 巨变下的波动发展(1969—1981) |
3.3 黄金年代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业务调整(1981年至今) |
3.3.1 并购、资产证券化兴起的黄金时期(1981—2007) |
3.3.2 业务重大调整(2007年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现实动因、理论依据和主要原则 |
4.1 业务调整的现实动因 |
4.1.1 业务调整的外因 |
4.1.2 业务调整的内因 |
4.2 业务调整的理论依据 |
4.2.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理论是业务调整的理论基础 |
4.2.2 现代资本市场理论是业务调整的操作指针 |
4.2.3 行为金融学理论是业务调整的市场选择依据 |
4.3 业务调整的主要原则 |
4.3.1 降低系统性风险是美国政府的首要目标 |
4.3.2 风险与利润的平衡是美国投资银行的首要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投资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业务及其调整分析 |
5.1 投资银行部门融资业务分析 |
5.1.1 融资业务 |
5.1.2 投资银行在融资业务中的主要作用 |
5.2 投资银行部门并购业务分析 |
5.2.1 并购业务的主要类型 |
5.2.2 投资银行提供的并购业务相关服务 |
5.3 投资银行部门业务的调整 |
5.3.1 融资业务的调整 |
5.3.2 并购业务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投资银行的交易部门业务及其调整分析 |
6.1 客户交易业务与自营业务 |
6.1.1 客户交易业务 |
6.1.2 自营业务 |
6.2 交易业务部门的主要业务种类 |
6.2.1 权益交易类业务 |
6.2.2 固定收益、货币和大宗商品交易 |
6.3 交易部门业务的调整 |
6.3.1 削减自营业务 |
6.3.2 向权益类投资为主的转变 |
6.3.3 交易类业务的艰难转型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及其调整分析 |
7.1 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业务 |
7.1.1 资产管理业务 |
7.1.2 财富管理业务 |
7.2 资产管理部门业务的调整 |
7.2.1 加大了资产管理业务的力度,收入占比明显增加 |
7.2.2 资产管理业务增长迅速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8.1 业务调整的宏观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
8.1.1 业务调整的宏观效果 |
8.1.2 业务调整在宏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
8.2 业务调整的微观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8.2.1 业务调整的微观成效 |
8.2.2 业务调整在微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9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对中国的启示 |
9.1 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9.1.1 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历程 |
9.1.2 中国证券业现状分析 |
9.1.3 中国证券业的业务结构 |
9.2 扬长避短,促进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稳健发展 |
9.2.1 中国证券业与美国投资银行相关业务的对比分析 |
9.2.2 对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稳健发展的启示和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死亡率模型的国内外研究 |
1.2.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的国内外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相关概念 |
2.1.1 相关概念及运作模式 |
2.1.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优劣 |
2.1.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风险因子 |
2.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及其定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
2.2.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可行性理论基础 |
2.2.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的理论基础 |
3 随机动态死亡率的建模与预测 |
3.1 死亡率模型概述 |
3.2 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拟合效果分析与选择 |
3.2.1 数据来源 |
3.2.2 随机动态死亡率的选择 |
3.2.3 模型拟合效果比较分析 |
3.3 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预测 |
3.3.1 随机动态死亡模型的预测结果 |
3.3.2 生物合理性判断 |
3.3.3 预测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4 随机动态死亡率下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的定价 |
4.1 不带赎回权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定价 |
4.1.1 不带赎回权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的模型构建 |
4.1.2 数据来源及各风险因素的定价模型 |
4.1.3 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结果 |
4.2 带赎回权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定价 |
4.2.1 赎回选择权 |
4.2.2 附赎回权的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的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结果 |
4.3 附长期护理保险功能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定价 |
4.3.1 附长期护理保险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概述 |
4.3.2 附长期护理保险功能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的定价模型构建 |
4.3.3 长期护理保险定价模型 |
4.3.4 附长期护理保险功能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的定价结果 |
4.4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主要风险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大连市城镇低收入失独家庭养老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贡献 |
2 城镇低收入失独家庭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镇低收入失独家庭的涵义 |
2.1.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涵义 |
2.2 生命周期假说 |
2.3 无赎回权的保险精算模型 |
2.4 有赎回权的期权定价模型 |
2.4.1 期权定价理论 |
2.4.2 期权定价模型 |
2.4.3 有赎回权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大连市失独家庭养老及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现状分析 |
3.1 失独家庭养老产品的调查问卷及其分析 |
3.2 失独家庭相关扶助政策现状 |
3.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现状分析 |
3.3.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相关指导政策 |
3.3.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模式发展现状 |
3.3.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潜在风险 |
3.4 本章小结 |
4 大连城镇低收入失独家庭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产品设计 |
4.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申请人条件 |
4.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流程设计 |
4.3 实例分析 |
4.3.1 无赎回权的保险精算定价模型分析 |
4.3.2 有赎回权的BS期权定价模型分析 |
4.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4.1 无赎回权的保险精算模型敏感性分析 |
4.4.2 有赎回权的BS模型敏感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城镇低收入失独家庭养老产品的优劣分析与推广策略 |
5.1 产品的优劣势分析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2 产品的推广策略 |
5.2.1 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监督作用 |
5.2.2 完善产品的定价机制 |
5.2.3 提高产品定价的创新性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 |
附录 B 大连市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可行性调查问卷 |
致谢 |
(5)期权视角下的土地出让影响因素研究 ——以杭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及论文提纲 |
1.4.1 技术路线图 |
1.4.2 章节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期权理论 |
2.1.1 实物期权规范分析 |
2.1.2 土地期权规范分析 |
2.2 土地期权经验研究 |
2.2.1 土地期权对决策时机的影响研究 |
2.2.2 土地期权对土地价格的影响研究 |
2.3 土地出让影响因素研究 |
2.3.1 地块特征因素研究 |
2.3.2 市场供求因素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模型和数据 |
3.1 模型构建 |
3.1.1 特征价格模型 |
3.1.2 生存分析模型 |
3.1.3 期权定价模型 |
3.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选取和处理 |
3.2.3 数据描述性统计 |
3.3 本章小结 |
4 房价波动对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 |
4.1 房价波动对土地出让价格的影响 |
4.1.1 特征价格模型优选和检验 |
4.1.2 土地出让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4.2 房价波动对土地出让可能性的影响 |
4.2.1 生存分析模型优选和检验 |
4.2.2 土地出让可能性影响因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期权价值对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 |
5.1 期权价值计算 |
5.1.1 期权价值模型参数设定 |
5.1.2 历史波动率和隐含波动率测定 |
5.1.3 期权价值测算和说明 |
5.2 期权价值影响分析 |
5.2.1 期权价值对土地出让价格的影响 |
5.2.2 期权价值对土地出让可能性的影响 |
5.3 其他协变量对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波动率转换解释说明 |
附录C 土地期权定价原理解释说明 |
作者简介 |
(6)基于实物期权模型的土地杠杆作用机制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核心研究内容和篇章安排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土地杠杆研究综述 |
2.1.1 土地杠杆的定义 |
2.1.2 土地杠杆的测算 |
2.1.3 考虑土地杠杆的房地产市场动态演化模型研究 |
2.1.4 土地杠杆在房地产市场中驱动作用的实证研究 |
2.2 实物期权研究综述 |
2.2.1 实物期权理论概述 |
2.2.2 基于单一实物期权的土地开发决策研究 |
2.2.3 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复合期权研究 |
2.2.4 基于实物期权的土地杠杆研究进展 |
2.2.5 基于实物期权的城市开发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土地杠杆双重传导模型 |
3.1 引言 |
3.2 考虑土地杠杆的房屋供需模型 |
3.3 开发时滞模型 |
3.3.1 最优投资时机计算 |
3.3.2 开发时滞求解 |
3.4 探索性研究:包括土地杠杆和开发时滞的房价蛛网波动模型 |
3.5 结论与启示 |
第4章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土地杠杆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核心假设、变量和数据 |
4.3 检验国内是否满足土地杠杆假设 |
4.4 参数估计 |
4.4.1 方程设定 |
4.4.2 数据检验 |
4.4.3 参数估计 |
4.4.4 稳健性检验 |
4.5 中介效应的检验与估算 |
4.5.1 技术路线图 |
4.5.2 中介效应计算 |
4.5.3 机制分析 |
4.6 探索性研究:土地杠杆与开发时滞的加速器效应 |
4.6.1 门槛效应检验 |
4.6.2 面板门限模型结果 |
4.6.3 分段回归结果 |
4.7 结论与启示 |
第5章 土地杠杆在微观项目中的复合期权研究 |
5.1 引言 |
5.2 复合期权模型 |
5.2.1 复合期权视角下的土地开发流程 |
5.2.2 复合期权视角下的土地投资模型 |
5.3 数理方法:生存分析模型和竞争风险模型 |
5.4 数据和样本 |
5.5 实证研究 |
5.5.1 基于生存分析模型的实证结果 |
5.5.2 基于竞争风险模型的实证结果 |
5.5.3 稳健性检验 |
5.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章 基于两阶段竞自持机制的土地杠杆治理模型 |
6.1 引言 |
6.2 基于实物期权的两阶段竞自持土地拍卖模型 |
6.2.1 拍卖规则与模型假设 |
6.2.2 政府和开发商的均衡策略 |
6.2.3 基于实物期权模型的开发商最高自持比例求解 |
6.2.4 竞自持模式下地方政府的定价策略和开发商竞价策略 |
6.3 机制比较 |
6.4 算例 |
6.4.1 基准情景 |
6.4.2 不同情景分析 |
6.5 探索性研究 |
6.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7章 两阶段竞自持土地杠杆治理政策评估 |
7.1 引言 |
7.2 核心假设、变量和数据 |
7.3 数理方法 |
7.3.1 倾向得分匹配法 |
7.3.2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 |
7.4 基于倾向得分法的竞自持政策处理效应计算 |
7.5 利用广义倾向匹配法计算不同自持比例的处理效应 |
7.6 自持比例断点测算 |
7.7 政府和开发商的行为策略 |
7.8 探索性分析:相较限价,竞自持是控制房价和地价更好的手段吗? |
7.9 对上述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7.10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实物期权视角下公租房PPP项目投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公租房概述 |
2.1.1 我国保障性住房概述 |
2.1.2 公租房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
2.1.3 公租房研究综述 |
2.2 PPP模式及投资决策理论 |
2.2.1 PPP模式概述 |
2.2.2 PPP项目投资决策理论 |
2.2.3 PPP项目投资决策研究综述 |
2.3 实物期权理论 |
2.3.1 期权理论简述 |
2.3.2 实物期权的基本思想 |
2.3.3 实物期权的分类 |
2.3.4 实物期权的基本定价模型 |
2.3.5 实物期权研究综述 |
第3章 公租房PPP项目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引入分析 |
3.1 公租房PPP项目投资特点分析 |
3.1.1 公租房PPP项目的典型特征 |
3.1.2 公租房PPP项目的典型运作模式 |
3.1.3 公租房PPP项目的基本运作流程 |
3.1.4 公租房PPP项目投资特点分析 |
3.2 公租房PPP项目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引入分析 |
3.2.1 传统投资决策方法 |
3.2.2 传统投资决策方法在公租房PPP项目投资决策中的不足 |
3.2.3 传统投资决策方法与实物期权方法的比较 |
3.2.4 公租房PPP项目的实物期权特性分析 |
第4章 实物期权视角下公租房PPP项目投资决策模型 |
4.1 公租房PPP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实物期权识别 |
4.2 公租房PPP项目的投资价值构成 |
4.2.1 公租房PPP项目的静态投资价值 |
4.2.2 公租房PPP项目的实物期权价值 |
4.3 公租房PPP项目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
4.3.1 公租房PPP项目的实物期权定价过程 |
4.3.2 放弃期权、延迟期权及扩张期权的执行价值求解 |
4.3.3 担保期权的价值求解 |
4.3.4 公租房PPP项目的实物期权定价参数分析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项目概况 |
5.2 案例背景 |
5.2.1 案例的基础数据 |
5.2.2 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 |
5.3 实物期权视角下木耳“空港乐园”公租房项目投资价值估算 |
5.3.1 木耳“空港乐园”公租房项目的静态投资价值 |
5.3.2 木耳“空港乐园”公租房项目的实物期权价值 |
5.3.3 实物期权视角下木耳“空港乐园”公租房项目的投资价值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协同运营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运营主体与演化机理分析 |
2.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特征与运营流程 |
2.1.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相关概念 |
2.1.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的特征 |
2.1.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的运营流程 |
2.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运营主体分析 |
2.2.1 供给主体分析 |
2.2.2 需求主体分析 |
2.2.3 监管主体分析 |
2.2.4 相关中介组织分析 |
2.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演化机理分析 |
2.3.1 博弈基础理论 |
2.3.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主体博弈模型构建 |
2.3.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主体博弈模型分析 |
2.3.4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演化模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协同运营系统研究 |
3.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协同运营相关概念 |
3.1.1 协同和协同学 |
3.1.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协同运营相关概念 |
3.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制约因素分析 |
3.2.1 ISM/DEMATEL模型相关理论 |
3.2.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制约因素识别 |
3.2.3 基于ISM/DEMATEL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制约因素分析 |
3.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协同运营系统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政府补贴模型研究 |
4.1 相关理论基础 |
4.1.1 财政补贴的概念 |
4.1.2 经济外部性理论 |
4.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政府补贴分析 |
4.2.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政府补贴的经济分析 |
4.2.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政府补贴的手段 |
4.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政府补贴结构模型构建 |
4.3.1 模型假设 |
4.3.2 收益外生条件下政府补贴结构模型构建与解析 |
4.3.3 收益内生条件下政府补贴结构模型构建与解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政府保障仿真模型研究 |
5.1 保障机制概述 |
5.1.1 保障机制的必要性 |
5.1.2 反向抵押贷款保险系统保障机制 |
5.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反向抵押贷款保险系统保障机制仿真模型 |
5.2.1 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 |
5.2.2 建模目的及系统边界 |
5.2.3 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
5.2.4 反向抵押贷款保险系统保障机制系统动力模型构建 |
5.2.5 算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运营环境评价模型研究 |
6.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运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运营影响因素分析 |
6.1.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运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运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 基于混合TOPSIS的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运营环境评价模型构建 |
6.2.1 直觉模糊数相关概念 |
6.2.2 TOPSIS评价模型 |
6.2.3 基于混合TOPSIS的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运营环境评价模型 |
6.2.4 基于混合TOPSIS的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运营环境评价模型实证分析 |
6.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协同运营相关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成果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主体博弈模型仿真程序 |
附录B 解释结构模型计算程序 |
附录C 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模型计算程序 |
附录D 混合TOPSIS模型计算程序 |
附录E 综合评价矩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业绩型股票期权定价模型的经理人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股票期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模型 |
2.1 经理人激励理论 |
2.1.1 经理人激励理论基础 |
2.1.2 经理人激励理论发展 |
2.2 股票期权激励理论 |
2.3 期权定价理论 |
2.3.1 股票期权 |
2.3.2 期权定价原理及其方法 |
2.4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
2.4.1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条件假设 |
2.4.2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期权定价模型的缺陷分析 |
3.1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应用缺陷 |
3.2 股票期权定价模型中股价与业绩弱相关缺陷 |
3.3 股票期权定价中绩效考核片面缺陷 |
3.4 股票期权定价中波动率缺陷 |
3.5 本章小结 |
4 业绩股票期权定价模型 |
4.1 业绩股票期权定价模型构建 |
4.2 业绩股票期权定价模型与Black-Scholes定价模型对比分析 |
4.3 经理人相对绩效评价对经理人的激励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M公司简介及其激励背景 |
5.2 M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现状 |
5.3 业绩型股票期在M公司的应用及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10)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研究 ——基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 |
1.2.2 国内相关文献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2.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 |
2.1.2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 |
2.1.3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构成及其分类 |
2.2 理论基础 |
2.2.1 金融创新理论 |
2.2.2 金融危机理论 |
2.2.3 金融监管理论 |
3.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历史考察 |
3.1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历史考察之主体部分 |
3.1.1 发起人 |
3.1.2 发行人 |
3.1.3 机构投资者 |
3.1.4 小节 |
3.2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历史考察之客体部分 |
3.2.1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 |
3.2.2 资产支持证券 |
3.2.3 回购 |
3.3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运行机制 |
3.4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形成 |
3.4.1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形成的经济基础 |
3.4.2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形成的制度原因 |
3.4.3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形成的技术条件 |
3.5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 |
3.5.1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阶段 |
3.5.2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特点 |
4.影子银行体系在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
4.1 影子银行体系在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
4.2 影子银行体系在美国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
4.2.1 影子银行体系在美国金融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
4.2.2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在金融体系中的消极作用 |
5.美国影子银行体系与次贷危机 |
5.1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与次贷危机的产生 |
5.1.1 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 |
5.1.2 影子银行体系与资产证券化 |
5.2 影子银行与次贷危机的蔓延 |
5.2.1 影子银行体系的“银行挤兑” |
5.2.2 信用违约互换 |
6.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 |
6.1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多德-弗兰克法案》 |
6.1.1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核心内容 |
6.1.2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深度分析 |
6.2 《巴塞尔协议III》 |
6.2.1 巴塞尔协议的历史演进 |
6.2.2 宏观审慎监管 |
6.3 金融稳定委员会 |
7.对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启示 |
7.1 中国影子银行 |
7.2 中美影子银行体系比较 |
7.3 对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启示 |
8.结论与启示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2 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四、住房激励期权价值的定价(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D]. 孙碧涵. 吉林大学, 2020(03)
- [2]基于随机动态死亡率模型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研究[D]. 万亚利.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市场参与模式优化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王艳青. 东南大学, 2020
- [4]大连市城镇低收入失独家庭养老产品设计[D]. 高珊.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5]期权视角下的土地出让影响因素研究 ——以杭州为例[D]. 张哲彦. 浙江大学, 2020(02)
- [6]基于实物期权模型的土地杠杆作用机制与治理研究[D]. 张帅. 天津大学, 2019(06)
- [7]实物期权视角下公租房PPP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 段锴丰. 江西财经大学, 2018(12)
- [8]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协同运营模型研究[D]. 乔凯.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9]基于业绩型股票期权定价模型的经理人激励研究[D]. 刘广成. 郑州大学, 2018(01)
- [10]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研究 ——基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D]. 钟山.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