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迈入新世纪 构筑新金融——2000年致辞(论文文献综述)
庞坤缺[1](2021)在《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随着世界历史的不断发展,开放成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必然要素,体现了一个国家致力于自身发展和不断走向世界的发展诉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稳定器,其中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历史雄辩地证明,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在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开放”“怎样扩大开放”“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理念、新倡议,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对外开放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中国实施全面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遵循,同时,为探寻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本文围绕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这个主题,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再探讨其理论特征、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辩证逻辑关系,接着深入梳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包括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现实依据等,再对其主要内容以及主要内容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接着从思想维度和实践维度,探析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最后从理论创新、实践意义、世界影响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论文共分六个章节展开具体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把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述评、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等问题,梳理介绍清楚,为整个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章是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首先对开放、对外开放、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等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分析,再具体分析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最后在改革开放的框架内分析了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辩证关系。本章是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理清了一些基本概念,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本课题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主要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现实依据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全面阐释。概而观之,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深刻必然的依据。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开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外开放思想为理论基础,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对外交往理念、对外开放理论,成为其形成的宝贵思想资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等,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现实根基。第四章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本章从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完善对外开放布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并从根本理念、战略布局、重要支撑、价值目标、重要保障等方面,剖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之间所具有的严密内在逻辑关系。这一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中心,为后两章的研究做好铺垫、打下基础。第五章针对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展开剖析,本章从思想维度和实践维度两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具体来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坚持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相统一是其在思想维度的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坚持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结合、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是其在实践维度的方法论。在新时代境遇下,科学把握、系统剖析其方法论,对于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的理解和实践方略的践行,指导新时代对外开放不断向高水平迈进,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六章归纳总结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本章是论文研究的逻辑终点,在前几章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本章从理论创新、实践意义和世界影响三个方面,集中揭示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具体来看,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开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方面总结了其理论贡献;从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助力中国话语体系传播等方面剖析了其实践意义;从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探讨了其世界影响。
张鑫[2](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文化交流与中国-东盟经贸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文化因素对贸易的影响作用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中国与东盟关系正常化以来,双方在经贸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中国已连续十年保持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出台以后,新时期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备受关注。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有着源远流长的人文交流历史,文化在中国-东盟经贸发展中是否扮演重要角色,文化事件又该如何量化分析,本文将进一步考究。本文以文化交流为视角,对中国—东盟经贸进行文化经济学考察。文章基于关键因素累计法从人物级别、机构级别、活动级别、区域级别及行为重要程度五个层面对中国与东盟十国文化交流事件进行标准化赋值,并加入含衰减值的修正值考虑文化因素的滞后影响。文章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加入文化变量等相关变量进行考察,旨在分析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文化交流对中国—东盟经贸发展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其对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的影响要大于中国与东盟进口。在中国—东盟经贸发展巨大合作前景下,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无疑是对政治互信与经济优势的有效补充。本文的最后,提出了四点针对性建议:一、充分发挥次区域合作优势,搭建国家级文化交流平台;二、挖掘文化产业合作潜能,丰富人文交流合作内涵;三、巩固并壮大旅游交往,积极推进文化交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四、构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机制,助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本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经贸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开展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构筑“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促进中国—东盟国家命运共同体经贸升级。
殷子[3](2020)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周子钧[4](2019)在《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研究(1978年-2018年)》文中认为本文拟就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进行全面考察。主要从两个方面构建本论文的框架:一方面是划分和考察40年资本化进程经历的市场化、产业化、证券化三个阶段,把握期间演进的脉络和螺旋式上升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此形成了论文的第一、第二、第三章。另一方面是总结40年资本化进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此形成了论文的第四、第五章。第一章即1978年-1999年的市场化阶段。这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79年:“文革”后电影业的恢复;第二阶段1979年-1992年:电影业机制在转型时期的改良;第三阶段1993年-1999年:电影业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这个市场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打破行业垄断,通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焕发电影业的活力,实现电影行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第二章即2000年-2008年的产业化阶段。这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2004年:电影业内改革向纵深发展;第二阶段2005年-2008年:电影业对非公资本和境外资本进一步开放。这个产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由分散各自为政的状态走向集团化和院线化,实现电影行业向产业化转轨。第三章即2009年-2018年的证券化阶段。这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年-2012年是启动期;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是高潮期;第三阶段2016年-2018年是提升期。2009年10月创业板设立华谊兄弟上市标志证券化阶段来临,民营电影公司率先陆续登陆A股市场;2016年8月中国电影、上海电影两大国有电影公司在A股上市,标志着证券化成为主流。电影公司通过IPO或借壳实现在A股上市融到大量资金,上市以后通过增发、并购等金融手段实现做优做强健康发展。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升证券化的水平,实现中国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第四章是资本化进程的成效和问题。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取得的成效,首先是对于资本化规律和特点的把握、运行原理和阶段、启动和发展的认知。这是思想上的觉醒,是对于发展电影产业必须走市场化、产业化、证券化的道路,必须接纳、借力资本、资本市场和A股市场取得了广泛共识。政策的制定和推动是一直往这个正确的大方向前进,实际运行当中也取得了显着成效。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把握、处理好产业与资本的关系;产业为主资本为附,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本末倒置。对资本化的负面影响和破坏力,必须采取电影行业整顿、A股市场监管、财税严格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而又严格的治理。第五章是完善推动资本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梳理中国电影产业40年资本化进程,勾画资本化的市场化、产业化、证券化三大阶段脉络与走向,分析资本化进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都是为了提出更好的对策,以指导电影产业资本化历程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的更加扎实更加长远。其中,坚持保证资本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遵循借力资本市场融资做优做强产业、提高通过并购等金融手段实现健康发展、构建积极拥抱互联网资本实现影企自身发展、推动与资本化进程相适应的规范运行体制、把握“内容为王渠道致胜”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与资本化进程相一致控制好金融风险等七大原则至关重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资本化进程”观察中国电影产业1978年-2018年40年的发展,在学术研究上填补了一定的空白;从市场化、产业化、证券化三阶段把握40年资本化进程,揭示了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由浅入深、不断递进、螺旋式上升的逻辑进程;从产业与资本的博弈入手进行分析,指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效统一”是观察中国电影“资本化进程”的一个本质性把握;研究方法上融合历史学、金融学、电影产业理论于一体。本文认为,中国电影产业40年资本化进程有力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站在新起点上,充分吸取资本化进程呈现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必将更加充分,在把握和运用金融杠杆的“度”上必将更加精确,这必然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的空间和质量,推动中国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转变。
陈楠[5](2018)在《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外交是当代外交领域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从最初的国际姐妹城市到当下日益多元多形的城市国际交往,城市外交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转变,中国城市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双重进程中,受到全球市场网络、政策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叠加影响,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与纽带。通过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加入城市国际组织,参与跨国多边机制开展国际性与区域性合作,举办国际活动,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外国公众和社会团体开展交往等方式,中国城市的国际舞台与对外交往渠道越来越丰富。城市外交成为了当代中国对外事务中的新现象,值得从理论上加以关注,丰富的城市外交实践也为理论研究奠定了现实基础。理解“城市外交”的起点是涵盖官方和非官方外交(包含半官方)的“大外交”理念,城市外交的兴起反映出全球化时代外交分层化、多元化的客观要求。作为当代外交转型背景下兴起的新的外交形态,城市外交概念在学界尚无形成统一的界定。本文认为,城市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其多元的参与主体和灵活的方式手段,成为国家外交的延伸与拓展。城市外交的行动逻辑受到一定时空条件的影响,反映了全球化时代城市与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非国家体系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无论作为经济单元、政治行为体还是全球社会网络的节点,全球化城市都已经嵌入了当代国际体系的各个维度与层面。全球城市网络对城市拓展全球联系形成一种“牵引力”,国家权力一定程度上向城市集中产生内部“推动力”,内外动力形成合力,使城市在外交舞台上获取施展空间。城市外交的功能可以从国家、城市和全球三个层面来观察,不仅有助于国家外交力的提升,促进城市国际利益的实现,也有利于推进全球治理的制度创新与规范创建。基于对城市外交一般规律的学理分析,并通过案例观察国内外城市外交的实践,本文对当代中国的城市外交进行进一步理论探索,包括影响中国城市外交的内外因素,中国城市外交的模式、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后,中国全面参与国际体系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城市国际化的重要背景。一系列递进式的开放战略,为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在各个领域对地方的分权成为中国城市参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内部推动力。可以发现,中国的城市外交不仅符合城市外交的行为本质,更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中国城市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包括对传统中央政府外交的服务,也包括在更宽泛领域中服务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的城市对外交往。第二,体现了官方外交与民间外交的辩证关系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理念。第三,是内政与外交的结合点,体现了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有效统筹。第四,呈现出差别化发展的特色。超大城市优势明显,其他城市由于地理区位、城市功能等差别,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中国是城市外交的后来者,中国城市外交发展不仅充满机遇,也面临一定的挑战,还存在参与全球治理程度不够、发展不够平衡以及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城市外交的关键意义在于发挥其在国家总体外交格局中的战略性作用。因此,本文将城市外交置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及战略框架中分析,以回答城市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关系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展望,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外交的目标应该是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为国家融入国际体系创造有利条件。思想层面,中国城市外交的基本原则要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倡导的合作观、义利观和民本观相契合,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层次建构路径。战略层面,从地方层面配合国别与地域外交,与大国城市、周边国家城市、发展中国家城市开展交流合作,夯实国家间关系的社会基础;从多元的维度拓宽领域外交,应对全球问题、创建领域规范、传播国家形象。机制层面,探索一个央地协同、部门统筹、政民互动的城市外交机制,使城市外交成为地方外事的升级版,从而提高城市外交的战略性,构建上下联动、立体化的国家总体外交格局。
李华威[6](2016)在《宏观审慎视角下的逆周期货币政策规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关注。危机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广泛的宏观影响,一旦爆发将对经济金融体系造成巨大破坏,其主要来自两个维度:一是跨业维度(即横向维度)。在全球经济金融高度关联的情况下,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共同持有的风险剧增,单个金融机构倒闭,可能因相互关联和危机传染效应迅速扩张到整个金融体系;二是时间维度(即纵向维度)。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正反馈机制,即顺周期效应,放大经济繁荣和衰退周期,加剧经济周期性波动和金融体系不稳定性(FSA,2009)。传统经济学理论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于宏观调控,通过反周期调控熨平经济波动;微观审慎监管政策用于监管金融部门,通过降低单个金融机构破产的可能性维护金融稳定。宏观调控政策与微观金融监管政策的职责与目标基本不重合。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前,微观审慎监管部门认为,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然而危机表明,这一条件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反而可能因此产生监管不足和过度监管。鉴于宏观金融风险系统性、巨大破坏性的影响,如何防控宏观金融风险成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学界最热门的议题之一。经过大量研究和讨论,学术界和政策界最终形成了一致意见:宏观审慎政策是防控系统性风险最有效的政策框架。FSB、IMF和BIS(2011)针对当时各国对宏观审慎政策的认识不清、定义模糊等问题,首次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概念给出了明确定义,即以防范宏观金融系统性风险为目标,采用审慎管理工具组合(包括资本比率、杠杆率、贷款拨备、贷款乘数等),并以必要治理结构为支撑的相关政策。具体来说,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以维护金融稳定为目标的政策框架,主要有四个构成部分:宏观经济政策、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市场约束机制和国际合作。尽管这四个部分是并行的部分,但无论是目标还是工具,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传统宏观经济政策本身具有一定反经济周期的特征。如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通过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及各种转移支付,抑制经济周期过度扩张或紧缩;货币政策在经济过热或过冷,通货膨胀偏离政策目标时,会在一定规则范围内进行反经济周期的调节(如泰勒规则,当产出缺口或通胀缺口上升时,利率上调;反之下调)。值得注意的是,货币政策传导很大一部分依赖于金融体系,因此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特别显着。首先,货币政策可能影响金融机构风险承担和杠杆水平。货币政策可能通过影响银行风险评估方式、收益寻找效应、习惯形成效应等,改变金融机构风险承担和杠杆水平。第二,资产负债表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渠道,利率变化会影响金融机构、家庭、企业等各个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变动。经济上行期,抵押品价值上升,公众信心高涨,资产负债表改善,可能引起信贷过度增长和资产价格过高,金融失衡风险不断积聚。第三,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危机后,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提升其风险偏好,避免流动性不足导致更多金融机构倒闭。本文首先对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货币政策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回顾,描述了主流货币政策理论由通货膨胀目标向宏观审慎视角的转变过程。本轮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主流经济学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价格水平,同时将产出缺口最小化,货币政策调控不需要考虑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原因有:一是资产价格“泡沫”很难判断,中央银行的占优选择是所谓“事后救助”:二是即使能够判断出金融失衡,货币政策也不一定能够降低金融稳定风险;三是没有合适的政策工具。但本轮危机之后,学术界和政策界都对这三方面原因进行了反思和辩解:第一,中央银行为避免金融危机爆发采取政策调控时,不需要准确预测危机何时发生,仅仅需要判断经济环境中危机爆发的风险是否上升,以及金融机构杠杆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而且,中央银行事后救援成本非常高,包括经济衰退、政府预算恶化、流动性泛滥后遗症等。第二,货币政策会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利率政策对金融稳定有巨大的潜在影响。低利率环境下,商业银行存在强烈的风险扩张冲动,货币政策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传统目标,同时还应以宏观审慎的视角,关注金融机构风险承担和金融体系扭曲程度。第三,用不同工具完成不同目标的纯粹丁伯根式的安排在实践中越来越难以实现,中央银行不应将政策配置问题视为只有一个角点解的问题,而应该将宏观稳定工作视为一个联立求解的最优化问题,其中,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要同时服务十两个目标。除了对过去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反思,部分经济学家还提出一些新观点,支持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稳定方面的考虑。如Borio(2006)提出,金融自由化、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的货币政策的确立以及实体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作用,使全球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仅以通货膨胀为目标的货币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前人研究中,货币政策风险传导渠道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本文首先对其中之一的货币政策风险承担传导渠道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风险传导渠道作为一种研究意义上全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强调政策利率的外生变动对金融市场中资产收益率波动性产生的影响。风险承担传导渠道的传导路径包括三种模式:(1)利率影响银行估值水平、收入和现金流,进而影响其评估风险的方式;(2)“收益寻找(search for yield)"效应;(3)“习惯形成(habit formation)"效应。此外,还受宏观经济状况、央行政策交流程度和反应函数、银行资本水平、银行业市场结构、银行本身的特征变量等因素影响。为此,本文首先建立包含银行资本和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型,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传导渠道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银行业完全竞争时,仅利率政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垄断竞争时,利率与准备金政策都与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根据理论分析和相关文献,我们选取包含银行风险承担、货币政策、银行资本水平、宏观经济变量、银行资产负债表变量等实证模型,同时为了验证理论模型中银行资本对货币政策与风险承担关系的影响,我们还在实证模型中引入银行资本与货币政策交叉项。实证结果表明:利率政策和准备金政策对我国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着影响,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下降,银行风险承担上升。而且关联程度受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总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越高,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越大。实证分析结论与理论模型中垄断竞争情况下的推论相符,与当前我国银行业特征一致。接着,本文对另外一个传导渠道——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后,有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不仅只有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传导,商业银行和家庭资产负债表也起到传导作用。Igan et al. (2013)对美国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实证研究发现,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导致银行资金成本增加,降低银行贷款供给。同时,银行净资产下降,也因杠杆率限制,阻止商业银行向企业和家庭提供贷款。另一方面,利率上升使债务利息上升,资产和抵押物现值降低,借款人信誉和贷款需求也下降,各个部门资产负债表都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这一渠道传导路径如下:利率上升→债务利息增加→资产和抵押品现值下降→借款人信用程度降低→外部融资溢价上升→信贷增长减速→总需求和产出放缓。本文采用FAVAR模型,选取87个我国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各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即杠杆水平都会产生显着影响。首先,利率调整对银行借贷利率影响显着,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利率水平,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也产生显着影响,利率上升1个百分点,总贷款下降近1个百分点。利率上升对家庭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与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大小相当,对家庭金融资产、房地产和家庭债务都影响显着。通过对两种传导渠道的实证研究,本文建立了包含金融中介、信贷供给摩擦和“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将已经验证的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引入传统DSGE模型。首先,我们对信贷市场局部均衡分析发现,相比严格通胀目标制,考虑信贷规模和银行杠杆的逆周期货币政策,在通胀变动时,能够限制政策利率变化幅度,从而能够限制信贷供给曲线移动,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信贷规模和贷款利率。其次,我们使用校准后的模型进行一般均衡分析发现,经济面临技术和成本冲击时,考虑信贷和银行杠杆的扩展型泰勒规则,可以降低经济中各个变量波动幅度。信贷扩展型泰勒规则在面对技术冲击,企业信贷条件放松时,抑制其资产负债表扩张,降低金融需求摩擦产生的“金融加速器”效果;而杠杆扩展型泰勒规则在面对成本冲击时,能够有效抑制银行资产负债表收缩,避免商业银行的顺周期行为,从而降低金融供给摩擦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中已经有逆周期方面的考量,但建立完善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仍需利率市场化、逆周期条件和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配合。最后,本文对本轮金融危机中各国创新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发达国家在危机中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情况,通过反事实分析、政策因素分解回归分析等方法,证明“前瞻指导”(Forward Guidance)、“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间接信贷宽松”(Indirect Credit Easing)、“直接信贷宽松”(Direct Credit Easing)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有效避免金融体系走向完全奔溃和彻底瓦解。为了分析非常规货币政策在我国的适用程度,本文建立了包含信贷摩擦的DSGE模型,通过我国的数据校准,模拟分析了经济面临技术冲击、货币冲击和商业银行资本冲击时的反应。结果显示,存在金融摩擦的模型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顺周期效应明显,并因此放大了各个冲击的效果。然后,我们再通过调整银行资本冲击规模,使经济衰退程度接近于过去15次世界上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模拟分析了适度干预的信贷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发现无论信贷政策干预强度大小,都能缓解经济衰退。而我们加上名义利率零下限约束条件,发现经济衰退更加严重,非常规货币政策效果最好,表明当我国出现危机时,非常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缓解经济衰退程度,但要充分发挥作用,中央银行要逐步建立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工具箱,不断完善公众沟通机制,同时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目标框架。最后一部分,本文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笔者认为,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迈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金融体系的改革全面推进,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新型的潜在风险必将更多、更复杂。在本文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该密切跟踪理论和实践的进展,并结合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体系的特点,以及宏观审慎政策的实践,对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进行不断完善进行研究。
杨智[7](2016)在《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认为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神圣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即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距离这一时间节点越来越近的关键时期,西部、农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则成为难点中的难点。为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问题,扶贫开发成为当前贫困地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指出: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本文从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出发,在梳理小康社会战略思想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力图对以甘肃贫困地区农村为代表的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现状、障碍、问题及其精准扶贫、可持续脱贫等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从而窥斑见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益参考。甘肃作为典型的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众多,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区域集中的特征显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多年居于全国末位,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当前,甘肃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主要的困难在于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搞好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对于提高全省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全面、科学认识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找到科学的破解路径,我们需要对有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贫困、农村、农业、农民、城乡关系等科学理论,为我们研究农村贫困和发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指引。国内外诸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角度直接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的思想、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以来党的“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等,汲取了如冈纳?缪尔达尔、西奥多?舒尔茨、阿玛蒂亚?森等国外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重要学术观点,以期为科学分析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扶贫开发夯实理论基础。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如美国的“向贫困挑战”计划、巴西的“发展极”开发试验、孟加拉格莱米乡村银行小额信贷等国外扶贫开发成功实践经验,为推进甘肃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借鉴。今天的扶贫开发是过去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在回顾甘肃自20世纪80年代“两西”建设以来的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扶贫开发措施及其扶贫开发取得成就和经验。在30多年的扶贫开发中,甘肃形成的“甘肃经验”以及如“甘肃精神”、“五苦精神”等精神财富,对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事业具有重大奠基意义。历经30年大规模扶贫开发,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甘肃人民在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出的诸多有效举措为全国扶贫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并在全世界扶贫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甘肃为全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贫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外在表现和形成原因具有多元复合性特征。贫困不仅在于经济收入不足,更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质是整个社会现代发展滞后。我们不能就贫困来论贫困,应在“三农”问题和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大视野来认识农村贫困。对于甘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言,农村贫困在地域和人口两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从区域角度看,贫困是地理资本贫困、基础设施贫困、社会服务贫困、历史基础贫困、生产能力贫困、经营管理贫困、社会治理贫困、风俗习惯贫困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家庭小规模农业比较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的影响下,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益加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相伴而生,贫困农村“空心化”不断加重,其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弱化。从人口角度看,其贫困主要在于文化素质、家庭负担、身体健康、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足,然而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发展需要也千差万别。扶贫开发虽历经多年,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本身也面临诸多内在矛盾和实施难题。扶贫与开发、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投入与需求等内在矛盾和资金缺口大、社会参与不够、资源整合不足等突出问题深刻制约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甘肃农村扶贫开发事业进一步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我们客观上需要进一步汇聚社会力量,聚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瞄准主要制约瓶颈,有针对性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同时,需要从发展目标、动力、环境、路径、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完善扶贫开发措施体系,在进一步增加投入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路径,激发内生动力。
肖小珊[8](2013)在《《天天财富》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天财富》作为《南方都市报》的经济新闻板块,从1999年伴随着《南方都市报》走过了14个年头,成为《南方都市报》的一张名牌,从最初的1版到16版甚至32版,到如今的12版,《天天财富》历经多次改版,趋于成熟强大,对经济新闻的把控和操作得心应手,凭借独有特色在业界吸引了足够的眼球,并走在了综合性日报经济新闻的前列。本人翻阅了早期南方都市报的经济新闻,回顾了《天天财富》的创办,梳理了其改版历程,通过分析总结了《天天财富》独有的特色。《天天财富》解决了都市报经济新闻定位的问题,在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的道路上,创新性和与时俱进在其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内容遵循原创深度,重视经济评论;重视读者阅读体验,首创二级封面导读;摒弃短平快的报道,与新媒体紧密互动等等。《天天财富》的革新打造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也为都市类纸媒和其他综合性媒体的经济新闻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潘维刚[9](2010)在《文化创意产业迎应全球化的创新策略 ——以台湾艺术表演团体为例说明》文中认为论文《文化创意产业迎应全球化的创新策略——以台湾艺术表演团体为例说明》书写了六章,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问题的内容:一、选题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选题的研究意向、目标期待,论文写作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架构与内容导览。二、对文化创意产业从文化界定、文化权在国际人权法条上的呈现、文化权与公民社会的论述、文化产业的基本描述、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与范畴、公共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等几个方面做出基本概念的分析。三、以台湾的《云门舞集》、《霹雳布袋戏团》的创生、发展、变化革新的个案研究,论析传统文化产业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蜕变。四、对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策略性的管见,对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的困境和所提出的新的课题的思考。
二、迈入新世纪 构筑新金融——2000年致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迈入新世纪 构筑新金融——2000年致辞(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开放的内涵 |
2.1.2 对外开放的内涵 |
2.1.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 |
2.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 |
2.2.1 宽广的马克思主义视野 |
2.2.2 强烈的风险意识 |
2.2.3 博大的国际胸怀 |
2.2.4 科学的思维方式 |
2.2.5 形象的语言风格 |
2.3 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关系 |
2.3.1 以开放促改革,对外开放为对内改革提供丰富经验 |
2.3.2 以改革促开放,对内改革为对外开放提供坚实基础 |
2.3.3 二者辩证统一,共同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 |
3.1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1 国际背景 |
3.1.1.1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潮流 |
3.1.1.2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发生新变化 |
3.1.1.3 国际规则体系面临深刻变革 |
3.1.2 国内背景 |
3.1.2.1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
3.1.2.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
3.1.2.3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 |
3.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 |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开放的理论 |
3.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开放的理论 |
3.2.1.2 列宁关于开放的理论 |
3.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2.1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2.2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2.3 江泽民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3.4 胡锦涛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交往和开放的思想资源 |
3.2.3.1 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
3.2.3.2 郑和下西洋,“锐意通四夷”的睦邻友好交往思想 |
3.2.3.3 林则徐、魏源等人的“知夷情”“解夷事”“睁眼看世界”等开放思想 |
3.2.3.4 康有为、梁启超的开放思想 |
3.2.3.5 孙中山的开放主义思想 |
3.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依据 |
3.3.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 |
3.3.2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时期 |
3.3.3 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
3.3.4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 |
4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1 根本理念: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 |
4.1.1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
4.1.1.1 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 |
4.1.1.2 扩大开放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
4.1.2 开放发展新理念的丰富内涵 |
4.1.2.1 主动开放 |
4.1.2.2 全面开放 |
4.1.2.3 共赢开放 |
4.1.2.4 双向开放 |
4.1.2.5 公平开放 |
4.1.3 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
4.1.3.1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4.1.3.2 推动贸易强国建设 |
4.1.4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
4.1.4.1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特点 |
4.1.4.2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更均衡更充分的高质量发展 |
4.2 战略布局:完善对外开放布局 |
4.2.1 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
4.2.1.1 打造东部沿海开放新高地 |
4.2.1.2 加快内陆沿边开放步伐 |
4.2.1.3 陆海统筹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
4.2.2 完善对外开放贸易布局,推动我国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
4.2.2.1 不断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
4.2.2.2 推动多边、区域、双边贸易协同发展 |
4.2.2.3 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
4.2.2.4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
4.2.3 完善对外开放双向投资布局,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发展 |
4.2.3.1 稳步实施“引进来” |
4.2.3.2 积极推进“走出去” |
4.3 战略重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
4.3.1 “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历程 |
4.3.1.1 “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 |
4.3.1.2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 |
4.3.2 “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目标 |
4.3.2.1 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
4.3.2.2 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
4.3.2.3 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 |
4.3.2.4 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 |
4.3.2.5 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
4.3.3 “一带一路”建设的丰硕成果 |
4.3.3.1 政策沟通不断深化 |
4.3.3.2 设施联通不断加强 |
4.3.3.3 贸易畅通不断提升 |
4.3.3.4 资金融通不断扩大 |
4.3.3.5 民心相通不断促进 |
4.3.4 “一带一路”建设对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影响 |
4.3.4.1 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
4.3.4.2 为我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辟广阔空间 |
4.4 重要支撑: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4.4.1 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中国定位与角色 |
4.4.1.1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定位 |
4.4.1.2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 |
4.4.2 以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4.4.2.1 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
4.4.2.2 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
4.4.3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 |
4.4.3.1 在全球政治和安全领域展示中国担当 |
4.4.3.2 在经济金融领域提供中国方案 |
4.4.3.3 在网络治理新兴发展领域承担中国责任 |
4.4.3.4 在构建国际海洋新秩序中贡献中国力量 |
4.5 价值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4.5.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
4.5.1.1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
4.5.1.2 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
4.5.1.3 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
4.5.1.4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
4.5.1.5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
4.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途径 |
4.5.2.1 政治上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
4.5.2.2 安全上坚持共治共处,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 |
4.5.2.3 经济上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
4.5.2.4 文化上坚持互鉴共存,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
4.5.2.5 生态上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
4.6 重要保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
4.6.1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 |
4.6.1.1 相互尊重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坚实基础 |
4.6.1.2 公平正义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
4.6.1.3 合作共赢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 |
4.6.2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实践 |
4.6.2.1 秉持合作共赢原则,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
4.6.2.2 树立“亲诚惠容”理念,构建新型周边关系 |
4.6.2.3 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 |
5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 |
5.1 思想维度 |
5.1.1 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
5.1.2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 |
5.1.3 坚持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相统一 |
5.2 实践维度 |
5.2.1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 |
5.2.2 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 |
5.2.3 坚持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结合 |
5.2.4 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 |
6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
6.1 理论创新 |
6.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对外开放理论 |
6.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
6.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 |
6.2 实践意义 |
6.2.1 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增添新动力 |
6.2.2 为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拓展新空间 |
6.2.3 为助力中国话语体系传播,提供新平台 |
6.3 世界影响 |
6.3.1 为世界经济增添新动能,展示了中国力量 |
6.3.2 为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提供了中国方案 |
6.3.3 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文化交流与中国-东盟经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文化与贸易的关系 |
一、文化在非正式制度层面的衡量 |
二、文化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影响机制 |
三、文化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影响结论 |
第二节 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研究 |
第三节 贸易引力模型研究 |
第四节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中国—东盟文化关系与经贸合作概述 |
第一节 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 |
一、古代陆海丝绸之路是双边文化交流的重要线路 |
二、中国—东盟关系在冷战后的全面恢复 |
三、文化交流合作全面发展的“黄金十年” |
第二节 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形式与特点 |
一、文化交流形式 |
二、文化交流特点 |
第三节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概述 |
一、双边贸易与投资额增长明显 |
二、经贸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与竞争性 |
三、合作机制逐步健全,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
第四节 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下的前景 |
第四章 中国—东盟文化外交事件定量衡量 |
第一节 定量衡量方法与流程 |
第二节 评分标准的设定 |
一、人物级别 |
二、机构级别 |
三、活动级别 |
四、区域级别 |
五、行为重要程度 |
第三节 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预测 |
第五章 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经贸发展定量分析 |
第一节 模型假设与变量构造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三节 计量结果与分析 |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
二、模型形式选择 |
三、回归结果 |
四、计量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充分发挥次区域合作优势,搭建国家级文化交流平台 |
二、挖掘文化产业合作潜能,丰富人文交流合作内涵 |
三、巩固并壮大旅游交往,积极推进文化交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
四、构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机制,助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研究(1978年-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缘起与概念界定 |
(一) 论文缘起 |
(二) 概念界定 |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
(一) 研究现状 |
(二) 文献述评 |
四、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主要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框架、创新点与不足 |
(一) 框架 |
(二) 创新点 |
(三) 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资本化的市场化阶段(1978年-1999年) |
一、第一阶段:“文革”以后电影业的恢复(1978年-1979年) |
(一) 电影业在新中国的发展与曲折进程 |
(二) “文革”后恢复老电影放映时出现的盛况 |
二、第二阶段:电影业体制在转型时期的改良(1979年-1992年) |
(一) 政策上重点是先后调动“制发放”行业的积极性 |
(二) 电影单位由事业转为企业走市场化道路 |
(三) 调整机构设置形成“影视合流”的局面 |
三、第三阶段:电影业体制启动全面改革(1993年-1999年) |
(一) 打破中影集团一家独大统购统销的垄断 |
(二) 打破中影集团和省级发行公司的垄断 |
(三) 打破16家制片厂的垄断调动各界拍片积极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资本化的产业化阶段(2000年-2008年) |
一、第一阶段:电影行业内改革向纵深发展(2000年-2004年) |
(一) 政策上大力推进集团化和院线制改革,推动向产业化转向 |
(二) 投融资上国企加快转企改制,民企扩大融资渠道 |
(三) 资本多元化大力促进了电影产业发展 |
二、第二阶段:电影行业对外开放打开大门(2005年-2008年) |
(一) 政策上对于境外资本和非公资本进一步开放 |
(二) 投融资上中影发债民企谋求上市,行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
(三) 电影产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加快资本化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本化的证券化阶段(2009年-2018年) |
一、第一阶段:证券化的启动期(2009年-2012年) |
(一) 政策上加大金融政策推动企业上市成为着力点 |
(二) 投融资上电影公司上市标志着证券化时代来临 |
(三) 华谊兄弟首家在A股上市起到了示范效应 |
二、第二阶段:证券化的高潮期(2013年-2015年) |
(一) 政策上继续鼓励公司上市,同时改进和完善电影审查 |
(二) 投融资上互联网资本强势进入,电影产业基金十分活跃 |
(三) 二级市场并购火爆与出现问题的表现与原因 |
三、第三阶段:证券化的提升期(2016年-2018年) |
(一) 政策上对明星证券化的遏制和再融资疏堵结合 |
(二) 投融资上资本有进有退步入去伪存真的提升期 |
(三) 中影上影两大国企实现A股上市的标志性意义 |
(四) “内容为王”获得支持,资本流向发生结构性变化 |
(五) 互联网影业与国企和民企三分天下重塑行业格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本化进程的成效与问题解析 |
一、电影产业资本化的成效解析 |
(一) 对资本化的运行规律和特点的认识更加清晰 |
(二) 对资本化的运行原理和阶段的把握更加准确 |
(三) 对资本化进程的启动和发展形成的共识更加坚定 |
(四) 对借力A股市场做优做强的意义和路径更加明确 |
(五) 对保持市场活力与严控风险之间的把控能力更加强大 |
(六) 对建构产业与资本辩证关系的良好生态系统更加自觉 |
二、电影产业资本化的问题解析 |
(一) 电影公司存在诸多问题影响通过IPO进行融资 |
(二) 跨界定增存在虚火与企业并购存在严重障碍 |
(三) 证券化负面影响凸显影企上市后的风险边界 |
(四) 资本的霸权导致电影产业的异化和扭曲行为 |
(五) “保底发行”与“天价片酬”对于电影产业的侵蚀 |
(六) 电影板块在A股市场回报率偏低、规模偏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推动资本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 |
一、坚持保证资本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原则 |
(一) 把握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发生的方向性调整 |
(二) 努力创作出资本与内容结合的佳作 |
二、遵循借力资本市场融资做优做强产业的原则 |
(一) 影企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在A股市场上市融资 |
(二) 借力A股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
(三) 重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推动与A股市场对接 |
(四) 打造影视企业融资渠道助力小微影企融资 |
三、通过并购等金融手段实现影企健康发展 |
(一) 发挥股市先发优势的公司在外延并购上的优势 |
(二) 通过不断外延并购做优做强是必然选择 |
四、积极拥抱互联网资本实现影企自身发展 |
(一) 把握互联网资本在电影产业链地位主流化的趋势 |
(二) 上市电影企业要积极拥抱互联网资本的进入 |
五、构建与资本化进程相适应的规范运行体制 |
(一) 应制定和出台规范资本运行的相关制度 |
(二) 尽快组建电影经纪人群体的行业协会 |
六、把握“内容为王渠道致胜”的原则,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
(一) 上市影企要打造全产业链模式防控业绩下滑的风险 |
(二) 上市影企要瞄准“内容+渠道”模式以提高经营业绩 |
七、完善与资本化进程相一致的产业规则和市场规则 |
(一) 要遵从产业和市场规律推动资本化进程 |
(二) 用大工业运行的方式分散和控制好金融风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与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路径与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五节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城市外交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城市外交的历史演变 |
一、城市与人类文明 |
二、欧洲历史上的城市外交 |
三、当代城市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
四、中国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研究视角:非传统外交范式与主权国家框架下的大外交理念 |
一、外交形态的历史演进与“大外交”概念的形成 |
二、当代中国外交的转型 |
三、非传统外交:当代外交理论的新维度 |
四、主权国家框架下的大外交视角 |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概念与特征 |
一、概念辨析及基本属性 |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
第四节 城市外交的形式 |
一、城市外交中的双边形式 |
二、城市外交中的多边形式 |
三、多元多形的城市外交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外交的行动逻辑 |
第一节 影响城市外交要素的分析框架 |
一、城市与国际体系互动的几种理论解释 |
二、分析框架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影响城市外交的施动性因素 |
一、城市的全球连通性 |
二、城市的国际角色 |
三、城市的国际化战略 |
第三节 城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城市外交的结构性因素 |
一、城市的国内资源 |
二、城市的国际环境 |
第四节 城市外交的动力机制 |
一、全球城市网络的形成对城市外交提出需求 |
二、国家权力向城市的集中使城市外交成为可能 |
三、城市外交的动力法则 |
第五节 城市外交的功能实现 |
一、城市国际利益的实现 |
二、国家外交力的提升 |
三、全球治理的制度创新与规范创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践中的城市外交:外国经验与中国城市案例 |
第一节 全球金融中心城市:集聚金融优势构建城市国际竞争力 |
第二节 国际组织“总部城市”:国际资源利用及与多层行为体互动 |
第三节 世界文化中心城市:利用文化资源优势跻身全球城市网络 |
第四节 上海:中国超大城市的对外交往 |
第五节 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影响力 |
第六节 扬州、义乌:特色城市的全球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城市外交的模式与特点 |
第一节 缔结友好城市:中外城市的双边交往 |
一、中国对外缔结友好城市的管理模式 |
二、中国友好城市的国内外分布特点 |
三、影响友好城市缔结的因素 |
第二节 开展国际性与区域性合作:中国城市参与国际多边机制 |
一、加入全球性城市国际组织 |
二、参与次区域国际合作机制 |
第三节 拓展国际交往的舞台与渠道:多元多形的城市外交 |
一、举办国际活动 |
二、与国际组织交往 |
三、与跨国公司交往 |
四、与外国公众和社会团体的交往 |
第四节 中国城市外交的特点 |
一、中国的城市外交具有丰富内涵和不断拓展的外延 |
二、中国的城市外交体现了官方和民间外交的辩证关系 |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是内政与外交的结合 |
四、中国的城市外交呈现出差别化发展的特色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外交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影响要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
一、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基础与现状 |
二、中国城市的国际化战略 |
第二节 中国城市外交的国内制度与政策背景 |
一、国家战略 |
二、央地制度模式 |
第三节 中国城市面临的国际环境 |
一、中国城市与全球市场网络 |
二、中国城市与全球政策网络 |
三、中国城市与全球社会网络 |
第四节 中国城市外交面临的挑战 |
一、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还不够 |
二、发展还不够平衡 |
三、支撑城市外交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城市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展望 |
第一节 城市外交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外交思想的契合 |
一、以互利共赢为基础 |
二、旨在促进人类不同文明的交流 |
三、体现“外交为民”的理念 |
四、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层次建构路径 |
第二节 城市外交与国家外交战略对接的路径选择 |
一、从地方层面配合地域外交 |
二、从多元的维度拓宽外交领域 |
三、“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城市外交 |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机制创新 |
一、实现地方外事的外交化 |
二、建立多层多元的城市外交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中文论文 |
三、中文官方文件和网络媒体资料 |
四、英文着作 |
五、英文论文、报告及网络资料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宏观审慎视角下的逆周期货币政策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本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不足与困难 |
第二章 货币政策的传统视角向逆周期视角的演变 |
2.1 货币政策在金融稳定功能方面的争论 |
2.1.1 政策目标方面的争论 |
2.1.2 政策效果方面的争论 |
2.1.3 政策工具方面的争论 |
2.2 争论之外的新观点 |
2.2.1 经济结构变化方面 |
2.2.2 目标冲突方面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传导渠道 |
3.1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传导含义、传导渠道与作用机理 |
3.1.1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概念与政策含义 |
3.1.2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传导路径与作用机理 |
3.1.3 我国关于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研究 |
3.2 利率、杠杆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模型 |
3.2.1 模型假设 |
3.2.2 模型求解 |
3.3 中国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实证检验 |
3.3.1 实证模型 |
3.3.2 变量的选取 |
3.3.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3.3.4 稳健性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货币政策的资产负债表传导渠道 |
4.1 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传导渠道的理论与文献分析 |
4.2 FAVAR模型设定与估计 |
4.3 模型数据选取与处理 |
4.4 货币政策对各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
4.5 实证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宏观审慎视角下的最优逆周期货币政策规则 |
5.1 四部门DSGE论模型 |
5.2 货币政策顺周期传导渠道分析 |
5.2.1 资产负债表渠道 |
5.2.2 银行风险承担渠道 |
5.3 不同货币政策下的信贷市场局部均衡 |
5.3.1 中央银行不作为 |
5.3.2 严格通胀目标制 |
5.3.3 同时考虑通货膨胀和信贷规模 |
5.3.4 同时考虑通货膨胀和银行杠杆 |
5.4 一般均衡状态下供给冲击与政策模拟 |
5.4.1 传统货币政策与逆周期货币政策 |
5.4.2 参数校准 |
5.4.3 技术冲击 |
5.4.4 成本冲击 |
5.5 研究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效果、风险及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
6.1 美、欧、日、英四大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 |
6.1.1 美联储采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
6.1.2 欧央行采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
6.1.3 日本银行采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
6.1.4 英格兰银行采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
6.2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效果、风险及未来前景 |
6.2.1 非常规货币政策效果 |
6.2.2 非常规货币政策产生的风险 |
6.2.3 本部分结论与非常规货币政策前景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逆周期货币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
7.1 逆周期货币政策适用条件分析 |
7.1.1 实现利率市场化 |
7.1.2 满足逆周期条件 |
7.1.3 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配合 |
7.2 非常规货币政策适用条件分析 |
7.2.1 中央银行具备一系列救市的货币政策工具 |
7.2.2 中央银行始终以系统化方式的应对及与公众沟通 |
7.2.3 中央银行以金融稳定为目标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本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一)国外贫困问题研究 |
(二)国内学者贫困问题研究 |
(三)甘肃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有关小康社会的基本概念 |
一、小康社会 |
二、全面小康 |
三、农村小康 |
第二节 有关贫困的基本概念 |
一、贫困 |
二、贫困线 |
三、反贫困 |
四、扶贫开发 |
第二章 研究视角: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
第一节 小康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社会理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论探索 |
一、毛泽东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 |
二、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实践对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 |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促进农村温饱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总体小康 |
三、统筹城乡发展阶段稳步进军全面小康 |
第四节 2020年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解析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依据 |
二、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
三、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
第五节 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大 |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 |
三、农村社会发展滞后 |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 |
五、特困地区农村按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困难 |
第六节 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行性 |
第三章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
第二节 列宁关于农村建设和城乡关系思想 |
一、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 |
二、列宁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
第三节 毛泽东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 |
一、农村建设思想 |
二、城乡关系思想 |
第四章 理论发展:新时期“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农村建设思想的发展 |
一、邓小平农村改革和建设思想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农村建设的发展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建设的推进 |
一、科学发展观概述 |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 |
第三节 中共十八大以来“三农”问题新战略 |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二、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
三、深化农村改革 |
四、强化农业农村生态治理 |
五、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
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 |
一、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
三、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协调的城镇化 |
四、新型城镇化是环境美好的城镇化 |
第五节 精准扶贫战略 |
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 |
二、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
三、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国际借鉴: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借鉴与思考 |
第一节 开发式扶贫 |
一、政府制定和实施反贫困特别计划 |
二、区域开发战略 |
三、小额信用贷款 |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就业 |
五、注重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性 |
第二节 保障式扶贫 |
一、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和法制化管理 |
二、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 |
三、注重培育贫困群体的自立能力 |
四、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
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
第六章 实践基础: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措施与经验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村反贫困政策历史回溯 |
一、经济体制改革和“两西”建设阶段(1978~1985年) |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1993年) |
三、全面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
四、大扶贫阶段(2001以后) |
第二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归类 |
一、投入扶贫开发资金 |
二、基础设施建设 |
三、产业培育 |
四、移民搬迁 |
五、劳务输出 |
六、能力提升 |
七、金融扶贫 |
八、组织化扶贫 |
九、社会帮扶 |
第三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措施的效果分析 |
一、贫困程度显着减轻 |
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
三、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
四、精神面貌逐步改变 |
第四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二、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
三、集中力量破解制约瓶颈 |
四、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
五、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 |
第七章 现实分析(一):甘肃农村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贫困现状及特征 |
一、贫困的区域性特征 |
二、贫困的人口性特征 |
第二节 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方式制约 |
二、自然条件制约 |
三、历史基础制约 |
四、体制机制制约 |
五、主导产业制约 |
六、人口因素制约 |
第八章 现实分析(二):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在矛盾与有利条件 |
第一节 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内在矛盾分析 |
一、扶贫与开发的矛盾 |
二、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
三、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
四、投入与需求的矛盾 |
五、上层设计与底层实际的矛盾 |
六、扶民与扶县的矛盾 |
七、扶村与扶人的矛盾 |
八、放权与治村的矛盾 |
九、教育与就业的矛盾 |
十、发展与稳定的矛盾 |
第二节 现行反贫困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农内扶贫,产业延伸能力不足 |
二、政府主演,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
三、以情识扶,扶贫精确程度不高 |
四、就贫扶贫,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
五、利益多元,协调整合扶贫不够 |
六、观念落后,思想教育扶贫滞后 |
第三节 甘肃扶贫开发面临的有利条件与历史机遇 |
一、地理区位条件 |
二、自然资源条件 |
三、文化资源优势 |
四、发展基础条件 |
五、政策叠加机遇 |
第九章 研究整合:甘肃农村反贫困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瞄准小康目标,找准脱贫关键 |
一、瞄准小康目标,明确任务责任 |
二、找准关键问题,破解主要难题 |
第二节 调动积极因素,增强脱贫动力 |
一、广开帮扶渠道,整合投入力量 |
二、完善参与机制,发挥主体作用 |
三、深化土地改革,推进现代发展 |
四、发展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 |
五、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脱贫意志 |
六、强化教育培训,开发人力资源 |
七、加强城镇建设,带动乡村发展 |
第三节 改善发展环境,夯实脱贫基础 |
一、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硬件环境 |
二、加强组织建设,改善领导环境 |
三、加强民主法治,改善治理环境 |
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
第四节 广开增收渠道,拓展脱贫路径 |
一、培育特色产业,增强产业支撑 |
二、完善农村金融,增强金融支撑 |
三、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工资收入 |
第五节 完善帮扶机制,增强脱贫保障 |
一、增强项目弹性,契合实际需求 |
二、完善后续保障,促进持续发展 |
三、完善民生保障,兜底特困群体 |
四、关注特殊群体,促进发展公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天天财富》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2 《天天财富》的出现和发展 |
2.1 《南方都市报》创刊初期经济新闻 |
2.2 《天天财富》的正式创办 |
2.3 《天天财富》的发展:引领综合类媒体经济新闻(2000-2006 年) |
3 《天天财富》改版历程 |
3.1 2007 年 10 月改版:《每日财金》重磅强化财经新闻 |
3.2 2008 年 9 月改版:定位经济命运共同体,突出专业性和引导性 |
3.3 2012 年 8 月改版:新媒体背景下的杂志化改版 |
4 《天天财富》的特色与借鉴 |
4.1 《天天财富》的特色 |
4.2 《天天财富》的特色借鉴 |
5 《天天财富》的机遇和挑战 |
5.1 改版后面临新的机遇 |
5.2 改版后面临新的挑战 |
5.3 《天天财富》发展的建议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9)文化创意产业迎应全球化的创新策略 ——以台湾艺术表演团体为例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的基本描述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
1.1.1 研究背景的陈述 |
1.1.2 研究动机的示意 |
第二节 研究架构剖析 |
1.2.1 研究架构的基本说明 |
1.2.2 研究内容的基本导览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系统研究法 |
1.3.4 个案研究法 |
第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基本概念的分析 |
第一节 文化的界定 |
第二节 文化权在国际人权法条上的呈现 |
第三节 文化权与公民社会的论述 |
2.3.1 文化公民权的三种内涵 |
2.3.2 文化权利与文化多样性 |
2.3.3 保障文化公民权之具体方式 |
第四节 文化产业的基本描述 |
第五节 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与范畴 |
第六节 公共政策在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中的作用 |
2.6.1 文化政策的制订与影响 |
2.6.2 文化政策的基本取向 |
2.6.3 文化政策的定义 |
2.6.4 文化政策的相关延伸 |
第一节 布袋戏的源流分析 |
4.1.1 布袋戏名称的探索 |
4.1.2 布袋戏的起源探索 |
4.1.3 布袋戏在台湾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霹雳布袋戏团的发展与创新 |
4.2.1 霹雳布袋戏团的起源 |
4.2.3 霹雳布袋戏与台湾各个时期布袋戏文化比较 |
第三节 霹雳布袋戏团转型的议论与评论 |
4.3.1 传统布袋戏团与商业剧团的议论 |
4.3.2 剧团收费主导剧团发展 |
第五章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对公共政策与民间社会的策略性价值 |
第一节 公共政策呈现的策略性价值 |
5.1.1 提升文化政策,牵动政策再造 |
5.1.2 贯穿政策流程,提振文创产出 |
5.1.3 正视政策延宕,采取底线管理及补救措施 |
5.1.4 政策整合效益,有赖全新作为 |
第二节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对民间社会的策略性价值 |
5.2.1 塑造民间社会艺文团体崛起的鼓励性环境条件 |
5.2.2 民间自发性力量在经费和资源上的资助 |
5.2.3 野台戏模式初级表演空间的维续 |
5.2.4 艺文表演团体屡挫屡勇的拚搏发展性格 |
第六章 结语:文化创意产业高度发展的新课题 |
第一节 本研究的基本局限及再提振的方向 |
6.1.1 研究资料搜集及累积上可提振的途径 |
6.1.2 研究取向的深度与契合上可再提升 |
6.1.3 研究个案的资料贴近性和精准性 |
第二节 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困境上的剖析 |
6.2.1 政治与政策的困境 |
6.2.2 产业利基及利益困境 |
6.2.3 社会价值与观念困境 |
第三节 文化创意产业高度发展后的新课题 |
6.3.1 政府跨部门协力关系的升级 |
6.3.2 国家文化安全的思维及因应 |
6.3.3 国际文化品牌的经营临界点与突破点 |
6.3.4 文化创意产业转型的挑战 |
参考文献 |
四、迈入新世纪 构筑新金融——2000年致辞(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D]. 庞坤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文化交流与中国-东盟经贸发展研究[D]. 张鑫.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3]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研究[D]. 殷子.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4]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研究(1978年-2018年)[D]. 周子钧. 山东大学, 2019(09)
- [5]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 陈楠.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6]宏观审慎视角下的逆周期货币政策规则研究[D]. 李华威. 南京大学, 2016(08)
- [7]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D]. 杨智. 兰州大学, 2016(08)
- [8]《天天财富》特色研究[D]. 肖小珊. 暨南大学, 2013(04)
- [9]文化创意产业迎应全球化的创新策略 ——以台湾艺术表演团体为例说明[D]. 潘维刚. 吉林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