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藏线格拉段机车中修方案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何得峰[1](2021)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青藏线铁路电气化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电力机车数量不断增加,机车检修任务日益加重。检修能力是机务站段生产能力的重要体现,但是目前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评价现有电力机车检修能力水平,揭示薄弱环节,对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以青藏线电力机车现有检修能力水平为评价目标,分析整合影响因素,构建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因素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当前的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水平,揭示薄弱环节,提出提升检修能力的建议措施。本文结论如下:(1)尽管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但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水平良好,满足生产需求。(2)随着检修任务的增加,青藏线电力机车现有检修能力下降,会出现能力不足情况。(3)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作业层面处于良好水平,这说明青藏集团公司推进修程修制改革是有成效的,完善检修范围和检修工艺,有力地促进了电力机车检修能力。(4)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在生产布局、生产管理、人员素质和配件管理几方面水平一般,是检修能力的薄弱环节。
师瑞音[2](2019)在《基于车载系统的列车完整性检测方法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介绍了车载系统通过监测列车风管压力来确认列车完整性的系统设计以及检测逻辑,并在实验室仿真环境及青藏线格拉段现场完成系统验证。该检测方法基于列车风管压力检测技术,不必依赖于轨旁设备及周围环境,依靠车载系统以及无线通信即可实现,为CTCS-4级列控系统列车完整性检测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申瑞源[3](2019)在《努力奔跑 追梦前行 为铁路改革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2019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机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文中认为12018年机辆工作回顾(1)安全保持基本稳定。坚守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持续深化"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强化专业管理,全年未发生B类及以上责任行车事故。制发《机辆系统基本规章制度红线管理办法》等18项规章制度。机务
丁子全[4](2017)在《拉萨机车车辆整备基地设计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为提高青藏铁路机车车辆整备作业技术水平,实现少布点、免维护或少维修的目标,在阐述新建拉萨机车车辆整备基地工程概况的基础上,针对机务、车辆设备分布,高原新型机车车辆维修保养整备作业,高原新型机车修程修制,高原设备选型等机务、车辆设备工程设计难点,提出创新机务车辆部门运营管理模式、实现机车车辆维修保养一体化作业、制定高原新型机车修程修制、提高装备技术水平等机车车辆整备基地整体设计对策。
安志龙[5](2016)在《考虑扰动时间的铁路货运机车周转方案研究》文中提出机车周转图是机务部门组织铁路运输生产计划的基础,主要是确定机车运用数量、机车交路方式、乘务制度、乘务方式等,以运用最少机车资源为目的。由于铁路系统设备故障、外部环境、机车运行等不确定性,常常影响运输生产计划,致使机车实际周转方案与图定周转方案发生很大的偏离。目前,机务部门为了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在确定机车周转方案后,随意地预留一台或多台机车作为备用机车,造成了机车资源的浪费,增加铁路运输成本。在大力发展铁路货运的前景下,合理优化与配置机车资源,增加机车周转方案抗干扰性,提高机车周转图的鲁棒性,对铁路运输生产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机车周转过程中多种随机干扰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基于机车周转扰动时间方案的机车周转接续方案问题。其主要内容如下:1.对机车周转图做了相关的概述,分析了机车周转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从机车运用指标、机车周转交路、机车运转制以及乘务制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2.从理论角度提出了机车周转图鲁棒性的概念,分析了机车运用扰动时间的影响因素以及机车周转冗余时间与机车周转接续方案之间的关系。并对机车牵引区段内运行区间扰动时间服从的左β分布、机车站段扰动时间服从的双负指数分布进行了参数拟合。3.基于机车周转扰动时间方案,分别对单肩回运转下的单机成对、单机不成对、以及部分双机不成对机车周转方案进行过了建模分析,并设计了求解算法。模型的求解算法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利用多参数自然数编码,同时针对机车周转的实际问题对算法中的选择、交叉、变异操作进行了改进。4.设计了AB、OD、MN区段算例,首先运用设计的优化算法对算例进行了计算,确定了机车周转接续方案;其次以机车周转接续方案为基础,铺画了机车周转图;最后运用Matlab随机数模拟机车运用随机干扰,对算例中机车周转冗余时间设定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如果随机干扰情景小于设定机车周转冗余时间的概率在90%以上,则表明基于机车周转扰动方案制定地机车周转方案合理。
姜磊[6](2016)在《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十年中,青藏铁路格拉段在完善西藏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巩固西南边防、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格拉段运输能力接近饱和,难以满足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科学合理地规划格拉段扩能改造显得尤为迫切,然而国内关于此类高寒铁路扩能改造研究较少,本文将在这一领域内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铁路提高运输能力理论总结与格拉段扩能方案设计。论文对铁路运输能力概念、计算、加强理论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格拉段技术装备现状、运输需求、扩能改造原则及相关扩能改造措施适用性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分别以自动闭塞和分阶段在部分区间修建双线为主的两个扩能改造方案,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条件。(2)自动闭塞扩能方案。在分析格拉段运行图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格拉段自动闭塞条件下通过能力计算思路:在现行旅客列车框架下,分别确定每个区间内可以铺画的货物列车运行线数,以铺画运行线最少的区间作为限制区间,再考虑运行线扩展以及天窗影响对运行线的扣除,进而得到格拉段通过能力。因此,本文以区间内铺画货物列车运行线最大化为目标,以各种铺画原则为约束条件,建立整数规划模型,并运用LINGO软件求解。(3)分阶段在部分区间修建双线扩能方案。该方案的理论依据是单双线铁路区段运行图周期计算方法,重点在于确定各阶段双线区间的运行图周期。本文提出了“双线单元”和“计算区间”概念,通过对各种形式双线单元周期进行分析后,推导出双线单元运行图周期计算规律,从而确定单双线区段运行图周期计算方法。运用面向对象语言C#对单双线铁路区段运行图周期计算方法进行实现,分别得到非追踪运行图和追踪运行图条件下,格拉段不同复线率的通过能力,为格拉段采用分阶段在部分区间修建双线进行扩能提供理论依据。
高东丰[7](2015)在《多年冻土地区高道床地段无缝线路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近一步完善国家铁路网建设,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我国首条代表性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在对原有线路的进行改造的同时,不断开始新的里程建设。由于青藏铁路所在地区特殊的高寒气候,加之年温差与日温差变化幅度大,使得青藏铁路沿线路基土质条件较普通地区更为复杂,其较大范围的冻土区分布,使得高原地区铁路建设和养护维修的难度加大。而无缝线路不仅提高了旅客舒适度、列车运行速度,且在线路的养护维修、线路运行成本及运输效率等方面比普通线路具备明显优势。因此,近年来,无缝线路在我国西部高原冻土地区的铁路建设中逐步得到了应用。虽然,非常年冻土区铺设无缝线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场使用较好,但对于常年冻土区,在现场勘察过程中可以发现,青藏铁路冻土区很多地段出现超高道床。结合青藏线养护维修和现场观察,超高道床的形成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每年对青藏铁路养护维修时,由于缺乏专门针对高原铁路的大型养护机具,只能通过抬高道床的方式来完成对线路的大机保养,这样就会使得道床厚度以每次抬道量的大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冻土区路基下土体的不稳定性,土体的冻融循环作用,使得路基左右两侧发生不均匀沉降,针对此种线路病害,通过增添道砟的方式来满足线路的使用要求,这又会导致道床厚度近一步抬高。新增添的道砟之间缝隙的存在,使得道砟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相互融合、密实,而此过程中也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引起钢轨轨面的不平顺。道床的过度抬高,使得原有的路基结构设计不能满足线路承载力以及稳定性的要求。所以,从道床自身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以及常年冻土区多年路基变形观测数据出发,研究其发生机理,分析形成原因,找出相应处理对策,是十分必要的。论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内容:(1)根据冻土地区路基变形原理并结合路基变形的相关影响因素,利用等体积计算方法和轨道路基变形相关的原理,来完成由于路基下沉导致的轨道沉降分析;并参考相关计算模型,建立了复合元素试验(CET)的ansys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重复荷载作用下的道床自身沉降规律,并最终得到冻土区道床厚度变化的发展趋势图。(2)对于常年冻土区出现超高道床,也不可避免的有会出现路肩宽度不足,路基两侧设置的挡砟墙变形严重,引起的道床下陷会对铺设无缝线路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尤其是道床纵、横向阻力的降低会影响无缝线路的铺设范围,因此,要针对高道床路肩宽度不足的整治方法,分为一般路基地段和桥头路基地段区域,设计不同的整治方案。(3)针对加固后的冻土区高道床地段无缝线路,进行相关结构设计,其中包括钢轨强度设计检算、轨道稳定性设计检算、锁定轨温的合理确定和钢轨断缝检算等;依托青藏线线路的工程实例,定量分析道床横向阻力减小对线路稳定性的影响;结合不均匀路基下沉引起的轨枕吊空计算方法,得到轨枕临界吊空状态下的路基不均匀沉降值,并以此作为冻土区无缝线路路基变形的技术指标,对冻土区无缝线路铺设的适宜性作出判断。(4)青藏铁路冻土区的无缝线路,由于特殊的高寒气候影响,在运营过程中,钢轨内部必然会存在温度力,这一隐患严重影响了线路的稳定性以及列车的行车安全。因此冻土区无缝线路在运营通车后,要结合线路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线路养护维修办法。论文将从位移观测桩的设置、无缝线路钢轨内的温度应力放散以及养护维修体制等方面,加强锁定轨温监测,提出针对了冻土区大温差条件下的无缝线路日常养护维修办法。
王淑华[8](2014)在《铁路运输客运业务内部清算定价机制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3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成立并全面承担企业职责,标志着国有铁路改革的大幕全面拉开。同时,铁道部提出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依法合规进入铁路领域的规划。在这样的开放背景下,形成一套合理的内部清算价格定价机制,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清算价格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的铁路运输内部清算定价体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保证运输企业能够按清算规则取得与运输数量和质量相对应的进款收入;二是保证各运输企业相互提供服务的运输成本能够得到合理补偿。随着旅客运输清算系统的投入运行和不断完善,现行清算方法已经能够较好地解决客运进款的合理分配,但是由于其对客运业务作业链的划分并不合理,导致铁路运输企业间相互提供服务按作业清算时运输成本补偿并不完善。基于上述现状,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针对铁路运输客运业务内部清算定价机制进行研究。在重视迎合市场、遵循企业总体战略、兼顾公平和效益的总原则下,对客运业务作业链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划分,将全部清算内容划分为代理服务、站(场)服务、线路及设施服务、牵引服务、运载工具服务及综合服务等六块内容,每块清算内容又包含若干清算项目,总计17个清算项目,并在综合考虑其清算特点、发生频率以及交易的普遍性程度等因素后确定其内部转移定价方法,最终确定采用市场基础定价项目1项,协议定价项目3项,成本基础定价13项,其中变动成本定价2项,实际成本定价11项,最终建立起新的铁路运输客运业务内部清算定价机制,并对各清算项目的清算单价指标体系作了界定。最后在总结本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十分有价值但本文尚未研究的问题,希望对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窦杨阳[9](2014)在《青藏铁路换铺无缝线路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西部路网的不断完善,以青藏铁路及其延伸线拉日线为代表的高原铁路里程不断增加。高原地区铁路具有自然条件恶劣、工程地址条件复杂、平均年气温低且日温差大、常年冻土区分布广泛等特点,其建设及养护维修条件极差。无缝线路的铺设可以有效提高客运舒适度、车辆运行速度,也可减少线路养护维修人员的工作量、降低线路运营成本、提高线路运输效率,近年来逐步在青藏铁路中得以应用。为提升线路运能、舒适性、平稳性,减小线路养护维修,青藏公司在先期完成西格段(西宁—格尔木)无缝线路的换铺及进行格拉段非常年冻土区、常年冻土区无缝线路试验段铺设的基础上,于2011年开始进行格拉段(格尔木—拉萨)无缝线路改造。青藏铁路格拉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公里,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格拉段因其极端气候条件、广泛的冻土区分布等特点,对无缝线路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从锁定轨温设计、无缝线路结构类型选取、特殊桥梁结构设计、路基(桥梁)地段超厚道床处理等方面研究高寒地区铺设无缝线路关键问题,对提高青藏铁路无缝线路设计水平,保障行车安全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的确定需要考虑允许温升和温降,保证低温不断轨、高温不胀轨跑道。青藏线格拉段年温差与日温差均超过普通地段,长钢轨内部温度力变化频率高、幅度大。论文结合格拉段轨温及线路条件资料,研究高寒区无缝线路允许温升及温降范围的确定方法,确定合理的锁定轨温并选取适合的轨道结构,针对青藏铁路P50道岔和P60钢轨设计的衔接过渡问题,研究青藏线半焊结构形式的无缝道岔铺设可行性。2)青藏铁路因其独特的地质、环保特性,催生了一座座特色桥梁,桥梁结构型式众多。而桥上无缝线路受到桥梁附加伸缩力、挠曲力的作用,需单独对高海拔地区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本文结合青藏线拉萨河特大桥换铺无缝线路的具体工程,研究该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方案的比选问题。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从提高轨道允许温升幅度、增大轨道允许温降幅度和合理确定锁定轨温及其容许范围三方面提出如何扩大桥上换铺无缝线路的解决办法。此外,桥上换铺无缝线路设计时因为道床厚度增加,需要进行挡砟板的加高问题,论文设计了35cm、45cm两种类型的挡砟板,并检算其稳定性。3)针对青藏铁路养护维修及路基沉降等原因引起的道床厚度增加问题,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分析道床厚度变化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针对道床厚度增加引起的路肩宽度不足问题,设计了土质路基加宽、干(浆)砌片石跺加宽路肩方案并在实际工程中得以应用。4)青藏铁路无缝线路铺设和养护过程中,因路基融沉、冻胀及道床加高等方面的影响,有可能会造成锁定轨温的变化并超出设计范围的情况。因此,分析高原地区无缝线路位移观测及实际锁定轨温计算方法,加强轨温监控,必要时进行应力放散调整,特殊地段可以设计成为定期应力放散式无缝线路,确保线路安全运营。论文在锁定轨温确定、桥上无缝线路结构选型、超高道床影响、路肩加宽方式选择及高寒区长钢轨应力放散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已在青藏铁路换铺无缝线路中得以应用,实践效果良好。
黄雪[10](2013)在《铁路公益性服务会计核算研究》文中指出铁路运输在现代运输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2013年铁路运输业已经完成了政企分离,铁路公益性服务目前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话题。铁路运输业实行“交叉补贴,内部消化公益性亏损”的方式承担社会职责,不利于铁运运输业的发展。本文运用作业成本法对铁路公益性服务会计核算进行研究,该研究不仅可以提高铁路运输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为政府对铁路运输公益性服务进行补贴提供相关、完整的信息,推动铁路行业市场化进程,并且有利于民营资本注入铁路运输企业,有利于铁路运输业长期发展。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上界定公益性服务,并对现有的成本核算方法、国内外铁路公益性服务会计核算的先进经验以及各行业的公益性服务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梳理。再结合铁路运输业的特点,分析我国铁路公益性服务核算难点,通过不同成本核算模式的比较,借鉴邮政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对公益性服务核算的先进经验,对作业成本法对铁路公益性服务适用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分析对现有的铁路公益性服务会计核算先的进经验,构建我国铁路公益性服务的会计核算体系,说明铁路公益性服务会计核算办法。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单独核算铁路运输企业公益性服务收支是铁路运输企业市场化的前提,作业成本法将铁路运输业成本与经营过程紧密结合,可以更合理、更准确地反应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最后建议铁路运输企业完善统计信息系统,把铁路公益性线路和铁路公益性产品两类业务进行区分,并在统计系统中显示铁路公益性线路与铁路公益性产品的交叉信息;应完善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核算制度,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推进成本核算的改革;应建立财政补贴核查机制严格把控铁路运输企业补贴金额,通过第三方审计的方式对铁路公益性服务进行核查,制定补贴管理办法,使铁路运输企业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二、青藏线格拉段机车中修方案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线格拉段机车中修方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现状 |
2.1 电力机车配属不均衡 |
2.2 电力机车检修任务过重 |
2.2.1 电力机车C1~C3 修程 |
2.2.2 电力机车C4 修程 |
2.2.3 电力机车临修 |
2.2.4 电力机车检修任务量 |
2.3 电力机车检修组织薄弱 |
2.3.1 组织机构 |
2.3.2 人员情况 |
2.4 电力机车检修布局存在缺陷 |
2.4.1 段内生产布局 |
2.4.2 检修库设置 |
2.4.3 机车检修台位 |
2.5 工装设备维修质量不高 |
2.6 机车配件管理水平落后 |
2.7 本章小结 |
3 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
3.1 层次分析法 |
3.1.1 基本理论 |
3.1.2 具体步骤 |
3.2 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评价体系 |
3.2.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3.2.2 评价体系层次结构 |
3.2.3 评价体系构建 |
3.3 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评价体系权重 |
3.3.1 构造判断矩阵 |
3.3.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3.3.3 总排序和总一致性检验 |
3.3.4 确定整个评价系统的权重和排序 |
3.4 本章小结 |
4 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综合评价 |
4.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1.1 基本理论 |
4.1.2 具体步骤 |
4.2 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评价 |
4.2.1 确定综合评价对象指标集 |
4.2.2 确定评价集 |
4.2.3 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向量 |
4.2.4 构造模糊关系矩阵 |
4.2.5 指标综合评价 |
4.2.6 评价结果分析 |
4.3 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提升措施 |
4.3.1 调整转移检修生产任务 |
4.3.2 推进修程修制改革 |
4.3.3 优化段内生产布局 |
4.3.4 其他优化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车载系统的列车完整性检测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列车完整性检测系统架构及工作原理 |
2.1 系统架构 |
2.2 工作原理 |
3 列车完整性检测逻辑 |
4 系统验证 |
4.1 实验室仿真测试 |
4.2 青藏线格拉段现场测试 |
5 结论 |
(3)努力奔跑 追梦前行 为铁路改革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2019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机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 2018年机辆工作回顾 |
2 2019年机辆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
2.1 加强基础建设, 确保安全持续稳定 |
2.2 坚守红线底线, 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 |
2.3 突出源头治理, 不断提升装备质量 |
2.4 服务三大举措, 为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运力保障 |
2.5 着力降本增效, 深化修程修制改革 |
2.6 提高管理效能, 推进专业融合发展 |
2.7 巩固扩大领先优势, 推进装备技术创新 |
2.8 强化支撑保障, 推进设施设备能力建设 |
2.9 深化大数据应用, 推进信息化建设 |
2.1 0 坚持质素并举, 加强队伍建设 |
(4)拉萨机车车辆整备基地设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机务、车辆设备工程设计概述 |
2 机车车辆整备基地总体设计对策 |
2.1 创新机务车辆部门运营管理模式 |
2.2 实现机车车辆维修保养一体化作业 |
2.3 制定高原新型机车修程修制 |
2.4 提高装备技术水平 |
3 结束语 |
(5)考虑扰动时间的铁路货运机车周转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水平 |
1.2.2 国外研究现状、水平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机车周转方案相关因素的分析 |
2.1 机车周转方案概述 |
2.2 机车运用质量指标分析 |
2.3 机车交路与运转制分析 |
2.3.1 机车牵引交路分析 |
2.3.2 机车运转制分析 |
2.4 乘务制度与乘务方式分析 |
2.4.1 乘务制度分析 |
2.4.2 乘务方式分析 |
2.5 机车整备与检修 |
2.6 本章小结 |
3 机车运用扰动时间的机理分析 |
3.1 机车周转图鲁棒性的概述 |
3.2 机车运用扰动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机车周转冗余时间与机车周转方案之间的关系 |
3.3.1 机车周转冗余时间与机车运用台数关系 |
3.3.2 机车周转冗余时间与机车运用均衡性关系 |
3.4 机车周转干扰定量分析 |
3.4.1 机车运行区间扰动时间 |
3.4.2 机车站段整备扰动时间 |
3.5 算例分析 |
3.5.1 区间预数据处理 |
3.5.2 站段预数据处理 |
3.5.3 机车扰动方案的生成 |
3.6 本章总结 |
4 基于冗余时间机车周转方案模型的建立 |
4.1 单机成对机车周转方案模型的建立 |
4.1.1 模型建立 |
4.1.2 算法设计 |
4.2 单机不成对机车周转方案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建立 |
4.2.2 算法设计 |
4.3 部分双机不成对机车周转方案模型的建立 |
4.3.1 模型建立 |
4.3.2 算法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算例分析 |
5.1 单机成对机车周转方案模型 |
5.1.1 算例数据 |
5.1.2 机车周转扰动时间分析 |
5.1.3 计算求解 |
5.2 单机不成对机车周转方案模型 |
5.2.1 算例数据 |
5.2.2 机车周转扰动时间分析 |
5.2.3 计算求解 |
5.3 部分双机不成对机车周转方案模型 |
5.3.1 算例数据 |
5.3.2 机车周转扰动时间分析 |
5.3.3 计算求解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AB区段机车运用随机干扰 |
附录B OD区段机车运用随机干扰 |
附录C MN区段机车运用随机干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原高寒地区铁路运输组织研究现状 |
1.2.2 单线铁路扩能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提高运输能力的相关理论 |
2.1 铁路运输能力概念 |
2.1.1 铁路通过能力的确定方法 |
2.1.2 铁路输送能力的确定方法 |
2.2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措施 |
2.2.1 运输能力加强措施分析 |
2.2.2 运输能力综合加强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必要性分析 |
3.1 青藏铁路格拉段现状分析 |
3.1.1 主要技术标准 |
3.1.2 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 |
3.2 青藏铁路格拉段运输需求分析 |
3.2.1 格拉段运输需求特点 |
3.2.2 格拉段运量预测 |
3.3 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方案分析 |
3.3.1 格拉段扩能措施选择原则 |
3.3.2 扩能措施适用性分析 |
3.3.3 格拉段扩能方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自动闭塞扩能方案分析 |
4.1 自动闭塞对单线区段通过能力影响分析 |
4.2 格拉段追踪运行图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
4.2.1 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
4.2.2 运行线分类及铺画原则 |
4.2.3 符号定义 |
4.2.4 模型建立 |
4.2.5 模型求解 |
4.3 格拉段区段运输能力确定 |
4.3.1 计算结果分析 |
4.3.2 天窗对格拉段通过能力的扣除分析 |
4.3.3 格拉段运输能力计算 |
4.4 扩能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部分双线扩能方案分析 |
5.1 单双线铁路区段运行图周期计算思路 |
5.1.1 计算方法思路 |
5.1.2 计算方法特点 |
5.1.3 相关概念 |
5.2 非追踪运行图双线区间运行图周期计算 |
5.2.1 双线单元形式分析 |
5.2.2 双线单元运行图周期分析 |
5.2.3 双线单元运行图周期计算流程 |
5.3 追踪运行图双线区间运行图周期计算 |
5.3.1 计算思路 |
5.3.2 双线区间交会次数分析 |
5.3.3 双线单元运行图周期分析 |
5.4 单双线铁路区段运行图周期计算方法实现 |
5.4.1 程序模块设计 |
5.4.2 程序功能实现 |
5.4.3 程序功能展示 |
5.5 格拉段采用部分双线扩能措施平图能力计算 |
5.5.1 数据设置 |
5.5.2 非追踪运行图计算结果分析 |
5.5.3 追踪运行图计算结果分析 |
5.6 扩能效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多年冻土地区高道床地段无缝线路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青藏铁路线路概况 |
1.1.1 地形特征 |
1.1.2 青藏线冻土区气候特点分析 |
1.2 冻土区铺设无缝线路问题分析 |
1.3 论文主要研究问题及解决思路 |
2.冻土区超高道床成因及影响分析 |
2.1 路基不均匀沉降对道床厚度的影响分析 |
2.1.1 冻土地区路基变形机理 |
2.1.2 路基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3 等体积法计算轨道路基变形相关性原理 |
2.1.4 路基下沉引起的轨道沉降预测 |
2.2 重复荷载条件下的道床自身变形分析 |
2.2.1 道砟永久轴向应变的计算公式 |
2.2.2 复合元素实验(CET)介绍 |
2.2.3 复合元素实验(CET)模拟 |
2.2.4 重复荷载作用下道床自身沉降规律 |
2.3 冻土区道床厚度变化的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3 冻土区高道床地段线路整治方案设计 |
3.1 路基工程防护措施研究现状 |
3.1.1 冻土地基设计原则 |
3.1.2 路基工程的整治措施 |
3.2 冻土区路基边坡整治方案设计 |
3.2.1 一般路基地段整治方案设计 |
3.2.2 桥头路基地段整治方案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冻土区超高道床地段线路加固后的无缝线路铺设 |
4.1 无缝线路稳定性计算方法 |
4.1.1 无缝线路统一公式法 |
4.1.2 有限元方法 |
4.2 无缝线路稳定性设计参数计算 |
4.2.1 道床横向阻力 |
4.2.2 道床纵向阻力 |
4.2.3 扣件纵向阻力 |
4.3 冻土区无缝线路结构设计 |
4.3.1 无缝线路强度计算 |
4.3.2 无缝线路稳定性计算 |
4.3.3 冻土区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确定及结构选型 |
4.3.4 钢轨断缝计算 |
4.4 道床横向阻力减小对线路稳定性影响分析 |
4.5 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轨道吊空计算 |
4.5.1 轨枕空吊的判断标准 |
4.5.2 路基不均匀沉降临界值的计算方法 |
4.5.3 轨枕空吊的计算方法 |
4.5.4 轨枕临界吊空状态下路基沉降值的计算 |
4.6 冻土区无缝线路铺设条件分析与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5 冻土区无缝线路养护维修 |
5.1 位移观测桩的设置 |
5.1.1 位移观测桩原理 |
5.1.2 位移观测桩的设置 |
5.1.3 位移观测桩的埋设方法 |
5.1.4 通过观测到的位移量计算锁定轨温 |
5.2 无缝线路钢轨温度应力放散 |
5.2.1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方法 |
5.2.2 锯轨量的计算 |
5.2.3 应力调整 |
5.3 完善养护维修体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铁路运输客运业务内部清算定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论文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论文技术路线 |
1.3 本文创新点 |
2 铁路客运清算定价机制构建相关理论和研究 |
2.1 铁路客运清算定价机制构建原则相关理论 |
2.1.1 作业成本法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权变理论 |
2.2 铁路客运清算定价方法相关研究 |
2.2.1 成本基础转移定价法相关研究 |
2.2.2 市场基础转移定价法研究 |
2.2.3 协议转移定价法研究 |
2.2.4 铁路运输清算单价研究 |
3 铁路客运内部清算方法回顾 |
3.1 铁路客运内部清算方法变迁 |
3.2 现行铁路客运内部清算方法简介 |
3.2.1 客运收入进款清算 |
3.2.2 专业运输收入进款清算 |
3.2.3 其他运输收入进款清算 |
3.2.4 提供服务收入清算 |
3.3 现行铁路客运内部清算方法评述 |
4 铁路客运内部清算定价新机制构建 |
4.1 铁路客运内部清算定价新机制构建原则 |
4.1.1 重视迎合市场 |
4.1.2 遵循企业总体战略 |
4.1.3 兼顾公平和效益 |
4.2 铁路客运内部清算定价新机制指标构建 |
4.2.1 铁路客运作业链划分 |
4.2.2 铁路客运内部清算定价方法对比 |
4.2.3 铁路客运内部清算定价指标构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青藏铁路换铺无缝线路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无缝线路发展概况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论文准备解决的问题 |
2 青藏线无缝线路结构设计 |
2.1 青藏线无缝线路设计 |
2.1.1 无缝线路钢轨强度检算 |
2.1.2 无缝线路轨道稳定性检算 |
2.1.3 青藏线换铺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确定 |
2.2 无缝道岔铺设可行性分析 |
2.2.1 无缝道岔概述 |
2.2.2 无缝道岔的计算参数 |
2.2.3 无缝道岔计算理论 |
2.2.4 青藏线半焊无缝道岔可行性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青藏线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方法 |
3.1 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方法 |
3.1.1 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计算 |
3.1.2 桥上无缝线路纵横向阻力 |
3.2 拉萨河特大桥铺设无缝线路方案比选 |
3.2.1 线桥概况 |
3.2.2 桥上无缝线路伸缩力计算模型 |
3.2.3 桥上无缝线路方案研究 |
3.2.4 结语 |
3.3 青藏线桥上无缝线路挡砟块 |
3.3.1 挡砟块设计 |
3.3.2 挡砟块检算 |
3.3.3 桥头挡砟墙设计 |
3.4 扩大桥上无缝线路铺设范围的方法 |
3.4.1 提高轨道允许升温幅度 |
3.4.2 增大轨道允许降温幅度 |
3.4.3 合理确定锁定轨温及其容许范围 |
3.5 本章小结 |
4 超厚道床阻力分析及处理措施 |
4.1 路基及道床几何变形对无缝线路影响 |
4.2 道床厚度不同对道床横向阻力影响 |
4.2.1 计算模型 |
4.2.2 计算结果比较 |
4.3 路基加固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5 无缝线路长轨条温度力调整方法 |
5.1 加强现场锁定轨温监控 |
5.2 应力放散方法 |
5.3 应力放散方案及放散量计算 |
5.3.1 应力放散工艺 |
5.3.2 放散量计算 |
5.3.3 技术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铁路公益性服务会计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铁路公益性运输服务核算模式 |
1.2.2 公益性铁路线路核算办法 |
1.2.3 公益性运输产品核算办法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目标 |
1.4 研究难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公益性经济学解释 |
2.1.1 公益性含义 |
2.1.2 具有公益性特征相关行业概况 |
2.2 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 |
2.2.1 制造成本法 |
2.2.2 作业成本法 |
2.2.3 资源消耗会计 |
2.3 铁路公益性运输核算的研究综述 |
2.4 其他行业公益性核算的研究综述 |
3 铁路公益性运输服务成本核算现状及难点分析 |
3.1 铁路运输成本核算现状 |
3.2 铁路公益性服务核算难点分析 |
3.2.1 铁路公益性核算对象及核算主体的确定难 |
3.2.2 客货运输混合成本和共同费用的分配难 |
3.2.3 费用的发生与收益期不匹配 |
4 铁路公益性服务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研究 |
4.1 铁路运输业特点 |
4.1.1 运营特点 |
4.1.2 产业属性 |
4.2 不同成本核算模式的比较分析 |
4.2.1 制造成本法 |
4.2.2 作业成本法 |
4.2.3 资源消耗会计 |
4.3 邮政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公益性核算的先进经验 |
4.4 作业成本法在铁路公益性运输服务核算中的适用性分析 |
4.4.1 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
4.4.2 铁路运用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现状 |
4.4.3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铁路公益性运输核算 |
5 铁路公益性服务会计核算现有经验 |
5.1 铁路公益性线路会计核算现有经验 |
5.1.1 公益性线路介绍 |
5.1.2 公益性线路会计核算办法 |
5.2 铁路公益性产品会计核算现有经验 |
6 铁路运输业公益性服务会计核算体系设计 |
6.1 铁路公益性运输服务核算基本原则 |
6.1.1 核算思路 |
6.1.2 核算的基本原则 |
6.2 铁路公益性运输服务收入核算办法研究 |
6.3 铁路公益性运输服务成本核算办法研究 |
6.3.1 铁路公益性运输服务的作业中心的选择 |
6.3.2 铁路公益性运输服务的成本分摊方法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1.1 单独核算公益性服务收支是铁路运输企业市场化的前提 |
7.1.2 作业成本法能够准确地归集铁路公益性运输成本 |
7.2 建议 |
7.2.1 完善铁路运输企业统计信息系统 |
7.2.2 完善成本核算制度 |
7.2.3 建立财政补贴核查机制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青藏线格拉段机车中修方案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研究[D]. 何得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基于车载系统的列车完整性检测方法探索[J]. 师瑞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27)
- [3]努力奔跑 追梦前行 为铁路改革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2019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机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 申瑞源. 中国铁路, 2019(02)
- [4]拉萨机车车辆整备基地设计的思考[J]. 丁子全.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7(10)
- [5]考虑扰动时间的铁路货运机车周转方案研究[D]. 安志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6]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方案研究[D]. 姜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1)
- [7]多年冻土地区高道床地段无缝线路稳定性研究[D]. 高东丰.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4)
- [8]铁路运输客运业务内部清算定价机制研究[D]. 王淑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3)
- [9]青藏铁路换铺无缝线路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 窦杨阳.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3)
- [10]铁路公益性服务会计核算研究[D]. 黄雪.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