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类动物丘脑的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

灵长类动物丘脑的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

一、ACETYLCHOLINESTERASE HISTOCHEMISTRY OF THE THALAMUS IN THE PRIMATE(论文文献综述)

刘楠[1](2021)在《基于视觉的本能恐惧反应持续性特征的神经环路及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能恐惧情绪及适应性的本能防御行为是个体躲避天敌保证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最关键的能力。我们先前的工作发现了一条从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到丘脑侧后核(lateral posterior thalamic nucleus)再到杏仁核的皮层下通路,能够介导视觉上由捕食者威胁刺激所诱发的本能防御反应。模拟天敌从空中接近或者光遗传激活上丘兴奋性神经元可以诱发动物长时间持续性的冻结反应或可称为强直静止反应(tonic immobility),并且重复的捕食者刺激可以导致动物的适应,从而逐次缩短强直静止的持续时间。然而,仍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大脑中枢是如何维持和调控强直静止行为的;二是上丘哪一类细胞投射到丘脑侧后核来介导这种行为。另外,恐惧情绪异常亦会导致自杀、被害妄想和焦虑症等精神障碍,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甚至生命。反过来,本实验室的研究还发现,通过调控动物的焦虑水平可以相应的调节由捕食者刺激所诱发的本能恐惧反应的强度。因此研究恐惧和焦虑的相互调节机制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对动物焦虑样行为的评估和测量中,过多的行为范式、主观的参数设置、动物的个体差异、低维度的焦虑参数等等均会导致实验数据的偏颇和误读,因此我们使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一种无监督的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行为图谱方法对焦虑样行为进行了更全面更客观地重新评估,提取了高维度的行为学特征作为焦虑的新标准,进一步优化了焦虑诊断。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强直静止被认为是一种反捕食者的防御行为,反映了潜在的先天恐惧状态。尽管强直静止反应在许多物种中都是保守的,但这种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仍然不清楚。在第一项研究中,我们探讨了维持和调节由捕食者刺激引起的持续性强直静止反应的神经机制。在一种新的神经递质探针的帮助下,光纤荧光记录方法显示杏仁核基底外侧复合体释放的乙酰胆碱参与了捕食者刺激诱发的强直静止反应。阻断杏仁核基底外侧复合体中的毒蕈碱型或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分别显着抑制强直静止反应的持续性和适应性。这些结果揭示了乙酰胆碱系统在处理本能恐惧中的新作用,并可能为某些精神障碍疾病的胆碱能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目前研究认为上丘浅层投射到丘脑后外侧的神经元主要为上丘视层(optic layers)中的宽场神经元(wide field neuron),其主流生物标志物是Ntsr1,也有研究发现还有另一类Tac1阳性神经元。但是上丘中这两类神经元的精准下游通路及其在动物本能防御行为中的功能仍不清楚。在第二项研究中,利用细胞特异性的Ntsr1-Cre和Tac1-Cre转基因动物,通过光遗传激活这两类神经元在丘脑侧后核的投射可以分别诱发短暂的主动冻结行为和长时间的强直静止行为。在上丘视层的兴奋性神经元中表达光敏感蛋白Ch R2,通过转基因方法分别损毁两类神经元,发现只有损毁Tac1阳性神经元才能显着抑制持续性的强直静止反应。组织学检验发现Ntsr1和Tac1神经元在上丘中几乎没有共表达,而且在丘脑侧后核的内部亚区投射也有所不同,Ntsr1神经元可能通过丘脑侧后核的外侧部连接视皮层从而提升动物觉醒水平。瞳孔记录也显示刺激Ntsr1神经元可以导致瞳孔轻微扩大。在有窝的情况下,头顶视觉危险刺激通常驱使动物快速逃跑回窝,但是在预先激活Tac1神经元情况下,动物仍保持强直静止而无法对外部危险做出响应;而预先激活Ntsr1神经元,动物的防御反应被加强了,表现为主动逃跑的潜伏期缩短,或者转变为更强烈的被动的强直静止行为。这项研究将上丘视层投射向丘脑侧后核的宽场神经元分为两类,详细调查了它们的投射结构,厘清了它们的生理功能。焦虑症常常是由于恐惧情绪处理异常导致的,同时是人类中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区分动物之间的焦虑行为差异对于研究情绪和焦虑障碍非常重要。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通过经典行为学参数计算的实验数据与焦虑和对照组小鼠的分组不一致。在第三项研究中,我们首先基于捕食者遭遇模型建立了焦虑模型小鼠,使用经典的旷场测试和高架十字迷宫对测量了动物的焦虑水平,根据经典的焦虑参数(动物在旷场中心或开放臂停留的时间),我们发现对照组和焦虑应激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随后,我们使用线性分类器选择每组动物中的具有典型行为的小鼠作为训练集,剩余的个体作为测试集。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无监督的行为图谱方法(Behavior Atlas)将这些动物的自发行为分解为不同的模块,并识别出两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的六个行为特征。反过来,结合低维嵌入和聚类方法,新的行为特征可以作为焦虑标准,不仅在训练集中,而且在所有原始数据中都能有效区分应激小鼠和对照小鼠。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对行为数据的使用和理解,提高评估焦虑的准确性。

李树林[2](2021)在《外周神经系统α-突触核蛋白的传递在帕金森病病理进程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帕金森病是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1.7%。作为帕金森病典型的病理特征之一,神经元中大量存在的路易小体在帕金森病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些路易体的主要成分是磷酸化的α-突触核蛋白,然而目前的研究对于α-突触核蛋白最早起源于外周神经系统还是中枢神经系统仍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的病理过程中某些致病因素导致α-突触核蛋白在肠道黏膜层异常聚集,并以迷走神经纤维为媒介,从外周进入到中枢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本研究拟通过在胃肠道注射不同形式的α-突触核蛋白,探索α-突触核蛋白从外周神经系统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传递过程。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纤维形式的α-突触核蛋白能够在小鼠和猕猴胃肠道神经元中形成不溶性蛋白聚集体,在小鼠中通过迷走神经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突触核蛋白病理;在猕猴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检测到的突触核蛋白病理的存在,也进一步证实了α-突触核蛋白能够通过迷走神经由肠道传递至脑这一假说。在α-突触核蛋白的肠-脑传递研究中,我们第一次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迷走神经背核中检测到突触核蛋白病理。同时,我们的小鼠实验结果也表明内源性α-突触核蛋白参与了突触核蛋白病理的传递以及炎症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起作用。

任重阳[3](2021)在《孕晚期炎症暴露对CD-1小鼠后代中老年期睡眠、焦虑和记忆的影响及丰富环境的调节效应》文中认为背景:既往对情绪及认知障碍的继承性有较多研究,那么睡眠是否也存在类似效应,其机制如何,对人口学范围内的早期预防有何重大意义?流行病学调查很好地反应了临床上关于生命早期应激影响后期睡眠的现象,这也与现存的一些失眠发生机制假说相符。产前和生命早期的应激都可能影响发育中的儿童大脑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这最终可能会导致神经生物学变化持续到成年期,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活性和反应性增加,特定的促唤醒系统(如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和降钙素-尿素系统)的活性增加,并减少神经发生和大脑可塑性。已有研究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情绪及认知功能,但缺乏关于对后代睡眠的研究,且没有关于这种影响能持续到哪一代,是否有跨代继承效应的报道。这些睡眠、焦虑和记忆的改变伴随哪些神经生物学的改变同样值得探索。另一方面,丰富环境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拮抗应激的作用,如恢复HPA轴亢进和神经功能,关于孕晚期炎症暴露后丰富环境对睡眠、焦虑和记忆调节效应的研究也较为缺乏。目的:本研究主要为了探索:1、孕晚期炎症暴露对后代中老年期睡眠、焦虑和记忆的影响及丰富环境的调节效应。2、母亲孕晚期炎症暴露后,后代(三代间)的睡眠、焦虑和记忆的代际差异。3、丰富环境的是否具有遗传效应,比如是当代的丰富环境或是上代的丰富环境(遗传上代的丰富环境效应)更有利于睡眠、焦虑和记忆的恢复。4、生命早期应激对后代睡眠的影响能持续到几代,验证关于失眠的3P及生命起源假说。5、后代的睡眠缺失是否持续伴随情绪的变化,能否为纯粹失眠模型小鼠的制备提供思路。总的来说,本研究也为了验证孕产期环境是否与后代睡眠、情绪及认知相关,揭示规避生命早期应激对提高社会人口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方法:CD-1母鼠在孕晚期暴露细菌脂多糖(LPS),出生的子一代(F1代)后代分为正常饲养和丰富环境饲养,F1代传代到子二代(F2代)后也经过正常饲养和丰富环境饲养,直至子三代(F3代)。子代三代小鼠均在15月龄进行睡眠监测和行为监测[旷场实验(open field activity),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黑白巷实验(black-white alley)及Morris水迷宫实验(Morris water maze)]),分别评估睡眠状况,焦虑行为和空间记忆能力。实验人员提取小鼠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被用于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及皮质酮水平;将小鼠处死后,解剖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下丘脑室旁核(PVN)区域的CRF-R,皮层和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VLPO)的组胺受体1(H1R),外侧下丘脑(LH)和下丘脑结节乳头体核(TMN)区域的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的表达情况。结果:1、孕晚期炎症暴露减少后代中老年期睡眠,体现着睡眠发作次数上。睡眠减少的效应遗传到F2代,焦虑情绪在F2代基本消失,空间记忆能力损害遗传到F3代。值得一提的是,孕晚期LPS对后代睡眠及情绪的影响上不具有跨代效应,但对空间记忆的影响具有跨代效应。提示孕晚期炎症暴露,增加后代至少是F2代的失眠素质(易感性),这种失眠的素质伴随着焦虑情绪的消失,趋向于纯粹的失眠,而应激带来的空间记忆能力受损可能持续地更长。2、在三代CD-1雌雄小鼠中,发现当代丰富环境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改善睡眠效应,除了LPS-EM(分组缩写具体见24页及图1)的平均睡眠时间高于LPS-CM(平均睡眠时间的增加并未使总睡眠时间的增加达到统计学差异)。但可以发现在F1和F2代中,当代的丰富环境有增加母亲孕晚期炎症暴露的子代小鼠睡眠时间的趋势(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而对于上代丰富环境对睡眠的调节效应我们发现,在F2代,LPS-ECM的睡眠时间高于LPS-CCM组,平均睡眠时间高于LPS-CCM组,但在雌性小鼠中这一现象未被发现(仅有改善睡眠的趋势)。在F3代,LPS-EECM的睡眠时间高于LPS-CCCM组,平均睡眠时间高于LPS-CCCM组,雌性小鼠有同样的表现。总的来说上代丰富环境对睡眠的改善效应更突出(相比于当代的丰富环境),提示丰富环境对睡眠的调节效应具有遗传继承的效应(并非跨代效应)。3、关于丰富环境对焦虑和记忆的影响,首先是当代丰富环境的效应,F1代中,对于雌性和雄性小鼠,LPS-E组反应焦虑程度的行为学个别指标低于LPS-C组,而反应空间记忆能力的指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当代的丰富环境(非遗传的)可以对其焦虑行为有所改善,但无法改善其空间记忆能力的受损。到了F2代,相关行为学的结果仍然提示,当代丰富环境能降低其焦虑行为,对空间记忆能力没有改善作用。在F3代,对于雄性小鼠,当代丰富环境增加了水迷宫靶象限路程百分比,对其他的焦虑行为和空间记忆能力无影响(没有像F2代一样,继续降低焦虑水平)。对于上代丰富环境对焦虑和记忆影响的分析中,在F2代,对于雄性小鼠,两个反应焦虑水平的行为学指标体现了不同的变化,具体来说,旷场实验潜伏期反应上代丰富环境增加了焦虑行为而黑白巷实验潜伏期则相反。LPS-ECM组的游泳距离低于LPS-CCM组,水迷宫靶象限路程百分比高于LPS-CCM组,反应了上代丰富环境改善了空间记忆能力。对于雌性小鼠,LPS-ECF的黑白巷实验黑端次数低于LPS-CCF,LPS-ECF组的游泳距离低于LPS-CCF组,提示上代丰富环境有助于改善焦虑水平和空间记忆能力的损害。在F3代,对于雄性小鼠,LPS-EECM的旷场实验周边时间高于LPS-CCCM组。水迷宫实验中,LPS-EECM组的游泳距离低于LPS-CCCM组,LPS-EECM的水迷宫靶象限路程百分比高于LPS-CCCM组。对于雌性小鼠,LPS-EECF组的游泳距离低于LPS-CCCF组,LPS-EECF的水迷宫靶象限路程百分比高于LPS-CCCF组。提示上代丰富环境增加了焦虑水平,改善了空间记忆能力。4、孕晚期炎症暴露降低了F1和F2代的BDNF水平,提高了F1代的CRF和F1、F2代皮质酮的水平;LPS处理组F1代PVN区域的CRF-R表达增多,F1和F2代皮层区域H1R表达增多,F1代LH区域GABA-AR表达降低。丰富环境表现出对应的拮抗效应。结论:孕晚期炎症暴露影响了后代的睡眠时间(减少),焦虑行为(增加)及空间记忆能力(受损),这种影响可能由HPA轴激活介导。皮质酮主要与睡眠影响有关,BDNF主要与空间记忆能力受损相关,睡眠的减少还与神经递质受体表达的变化有关。丰富环境可以调节这种不利影响,且发现遗传上代而来的丰富环境作用较为明显。总体上述影响有一定遗传效应,但除了空间记忆能力损害外,未见其他影响存在跨代继承效应。生命早期应激与后代睡眠、情绪及认知等方面存在联系,提示规避生命早期应激对提高社会人口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张卓航[4](2020)在《光控抑制A2AR的工具构建及A2AR在冲动行为中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是一类数量庞大的膜受体家族。在人体内GPCR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腺苷2A受体(Adenosine 2A receptor,A2AR)是属于GPCR的A类家族成员,中枢内的大部分区域内都有A2AR的分布,尤其是在海马和纹状体等区域中高表达。在受到脑部创伤,炎症等刺激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会出现A2AR的表达增高,并引发相应行为的改变。这提示A2AR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干预A2AR的方式包括使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生物大分子,基因遗传学方法或光遗传学方法等。光遗传技术在研究中枢GPCR功能方面有着高度时-空特异性的优势,通过光遗传学技术可以有效地揭示包括A2AR在内的GPCR在神经环路的作用以及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现在已有激活型和抑制型A2AR光遗传学工具的出现,但这些抑制型光遗传工具是基于化学合成的药物构建而成,其原理是配体和受体的结合,因此难以避免药物存在的受体选择特异性的问题。既往的研究显示A2AR的拮抗在很多中枢相关的疾病中发挥着神经保护效应,因此对A2AR进行有效的特异性抑制是揭示A2AR功能的重要方式,但限于当前抑制性光遗传工具的不足难以深入研究特定环路部位的A2AR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不通过基于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原理构建具有高度A2AR特异性的光遗传工具,并运用此工具深入研究A2AR在环路中的作用呢?冲动行为是一种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会出现,但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等疾病中易发的行为学改变。出现冲动行为增加的患者容易对其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杏仁核和皮质区域是与冲动行为高度相关的脑区,两个区域的相互联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TBI之后在多个脑区中有A2AR的高表达并且已有研究表明A2AR参与了冲动行为的调节,但目前的研究没有深入揭示脑区中的A2AR在TBI后冲动行为产生中的作用及机制,尤其是在特定细胞类型上A2AR的功能差异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拟通过运用光控抑制A2AR的工具来探究不同位置的A2AR对冲动行为的影响,以探讨A2AR在冲动行为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中我们首先利用A2AR的功能性抗体的部分片段合成具有拮抗A2AR功能的肽段Anti A2AR,通过酶联免疫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蛋白印迹和动物行为学等方法从分子,细胞,组织和整体行为层面,证明构建的Anti A2AR可以有效地在体内外进行表达并特异性地阻断A2AR的下游信号。然后在Anti A2AR的基础上通过和光敏蛋白光、氧、电压结构域相连接设计可以实现对A2AR进行高选择性和高时-空特异性抑制的工具LOV-Anti A2AR,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最后,通过在杏仁核中表达LOV-Anti A2AR并结合行为学实验揭示了A2AR在冲动行为中的作用和机制。主要实验结果及结论:1.利用A2AR特异性抗体Fab2838的重链结构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构建了多个Anti A2AR短肽表达载体。构建的短肽能在HE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并与共转染的A2AR的表达位置相重合。通过用针对不同A2AR位点的抗体免疫印迹检测该细胞发现针对A2AR 213-230氨基酸序列的抗体无法检测到A2AR的表达,而针对373-391氨基酸序列的抗体可以检测到部分A2AR的表达,并且在HEK293T细胞免疫荧光染色中同样显示Anti A2AR可以遮蔽A2AR。在相关分子信号的检测中,多肽Anti A2AR(29)可以有效地拮抗A2AR对cAMP及其下游PKA,ERK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的调节,并且在激动剂CGS21680存在时也可以有效阻断cAMP的升高。随着Anti A2AR与A2AR的比例逐渐升高Anti A2AR对A2AR的拮抗效应也逐渐增加,当比例达到400:1后拮抗效应不再增加。IP1和c GMP的水平不受Anti A2AR的影响提示Anti A2AR不影响其它G蛋白下游信号的变化。在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中Anti A2AR的表达可以抑制细胞钙信号的上升。在体表达方面,纹状体中表达的Anti A2AR与Neu N重合而不与GFAP重合,提示Anti A2AR特异性的在纹状体的神经元中表达,并且免疫荧光染色同样显示A2AR下游PKA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降低。在纹状体中表达Anti A2AR后小鼠在旷场和Home-cage的中心区域活动增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开放臂的进入次数和停留时间增多,提示在纹状体中表达的Anti A2AR有效地拮抗A2AR后可以使小鼠出现焦虑缓解样表现。以上结果显示Anti A2AR可以在细胞和动物体内特异性的发挥拮抗A2AR的作用。2.在已构建的可以拮抗A2AR功能的短肽Anti A2AR的基础上,通过与LOV相连接构建了具有时-空特异性的光控拮抗A2AR工具LOV-Anti A2AR。通过对LOV的修饰构建了5个不同长度的LOV-Anti A2AR。免疫荧光显示LOV-Anti A2AR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位置与A2AR相重合。在蓝光照射下5个表达体中具有177个氨基酸长度的LOV-Anti A2AR显示出最强的cAMP抑制效果,在使用激动剂CGS21680处理后该抑制效果同样显着。与对照组相比在无光照的情况下LOV-Anti A2AR对cAMP的水平没有影响,提示LOV-Anti A2AR在无光照射的条件下没有活性。不同强度蓝光刺激结果显示LOV-Anti A2AR的拮抗效应是随光强增加而上升,随后达到饱和状态。cAMP水平在光刺激后降低,光撤除后升高的时间效应曲线提示LOV-Anti A2AR的作用具有即时开-关的特性。LOV-Anti A2AR的光激活对细胞中c GMP和IP1的水平无影响。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光激活LOV-Anti A2AR可以显着降低A2AR下游PKA,ERK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在体表达LOV-Anti A2AR观察多通道电生理,光照激活LOV-Anti A2AR可以降低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不影响放电的幅度。在纹状体中注射表达LOV-Anti A2AR并用光激活,小鼠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中表现出与光照时间相符的焦虑缓解样表现。并且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也表明LOV-Anti A2AR在脑中是神经元特异性表达并且在光照后也能抑制PKA的磷酸化。以上结果说明构建LOV-Anti A2AR可以在体内外有效地拮抗A2AR的功能,并且此种拮抗作用具有较好的时-空特异性。3.通过我们自行组装的5-选择序列反应时间训练(5-CSRTT)装置建立检测冲动行为的模型,在该装置中通过对野生型的C57小鼠进行训练及测试表明该装置能够有效地检测小鼠的冲动行为。应用该装置对闭合性TBI的检测发现其完成每个阶段所需的训练次数与sham组相比有所增多,在进行测试时与sham组小鼠相比TBI小鼠的过早反应率增加。对野生型小鼠杏仁核区域注射激动剂CGS21680后过早反应率增加,而在杏仁核表达LOV-Anti A2AR的小鼠在TBI后光照激活后过早反应率不升反而降低,提示杏仁核区域的A2AR参与了冲动行为的发生,光控抑制杏仁核中的A2AR可以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综上,我们的研究表明人工构建的Anti A2AR是一种可以在体内和培养细胞中有效拮抗A2AR功能的肽段;在此基础上构建的LOV-Anti A2AR除具有特异性拮抗功能外,其光控活化还具有时-空特异性,并且具有可逆性。运用构建成功的LOV-Anti A2AR初步证明杏仁核中的A2AR在TBI后冲动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探索A2AR在其中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孙瑶[5](2020)在《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pTau31表位疫苗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研究》文中认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当代社会中老年人口中最常见的痴呆形式。AD的神经病理学特征包括由淀粉样蛋白(Aβ)形成的细胞外斑块、过度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tau)积累形成的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和广泛的神经元丢失。长久以来,“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认为Aβ肽的异常积累是AD发病的关键。然而,迄今为止,集中于减少Aβ沉积的Aβ免疫疗法均未产生临床上有意义的结果。因此,单纯通过消除Aβ病理学不足以达到治愈AD的效果,而开发靶向tau病理学的治疗手段也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治疗策略之一。Tau蛋白是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的微管相关蛋白(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MAPT)基因编码),在生理条件下调节微管的组装和稳定性以及轴突运输。然而,在病理生理条件下,在AD和相关的病理性疾病(包括皮质基底变性(CBD),进行性核上麻痹(PSP),Pick病(PD)和额颞叶痴呆(FTLD))中,大量毒性表位的tau出现了异常高水平的磷酸化,如Ser202、Thr205、Ser238、Ser404等。MATP基因编码缺陷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疾病统称为tau蛋白病。迄今为止,散发性tau病中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主要原因仍不确定。在家族性tau蛋白病患者中,已经鉴定出的包括G272V,P301L,P301S,V337M和R406W在内的遗传突变,易使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损害了tau促进微管组装的能力。这些突变促进tau的聚集,形成成对的螺旋丝(PHF)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为了研究tau病理在体内的病理过程和开发基于tau病理的药物,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表达人突变tau基因的模型动物。这些tau转基因小鼠模型具有一些重要的AD病理特征,包括突触病理学、NFT形成和神经元丢失,已经成为探索tau功能障碍的机制和开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疗法的重要工具。其中TauP301S(PS19系)就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阿尔茨海默tau病理小鼠模型。P301S转基因小鼠脑内人源tau蛋白表达水平比内源性tau小鼠高约5倍,从而导致P301S小鼠在脑内快速产生较为严重的tau病。P301S转基因小鼠在6月龄时产生tau纤维并逐渐发育,其在9-12月龄是逐渐富集并伴有明显的神经元死亡和脑萎缩。除此之外,tau转基因小鼠也存在肌肉萎缩和运动功能失调等行为学异常。然而,虽然目前P301S小鼠被广泛应用于AD药物的临床前评价中,普遍采用行为学和病理学等实验对药物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但对该小鼠模型的行为学、病理学、血清学等指标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另外,在老年痴呆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男性和女性人群的AD发病率、发病症状、生存期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性别差异在以P301S小鼠为模型的药物研究中并未受到关注。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系统地考察了不同性别和年龄的Tau P301S转基因小鼠在行为学、tau病理学、以及血浆和脑生物标志物方面的差异,并探究了tau蛋白病进程中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也筛选到了一些可以指示P301S小鼠tau病理发展的潜在的生物标记物指标。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同窝小鼠相比,雄性P301S转基因小鼠在体重、存活率、后肢夹紧评分、脊柱后凸评分、复合表型评分总分、筑巢能力、脑中pTau(S202/T205)和胶质细胞水平方面表现出显着变化。相比之下,雌性P301S转基因小鼠仅对水迷宫实验和实验开放旷场实验敏感。此外,我们发现了血浆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3α)缺乏和干扰素(IFN-γ)、白介素-5(IL-5)、IL-6上调,这些因子可以作为潜在的AD生物标志物。目前靶向磷酸化tau的主动免疫疗法是新型的AD治疗方法。然而现在处于临床前或临床阶段的Tau表位疫苗最多携带两个磷酸化位点,治疗效果有限。主动疫苗如何在体内维持高水平、长时程的抗体也有待探究。另外,疫苗的作用机制也未得到深入研讨。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研发了一种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靶向磷酸化tau病理位点的主动疫苗,并在P301S小鼠中进行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为了筛选出最优的tau疫苗的磷酸化表位,我们对AD患者中最易出现高度磷酸化tau位点的附近的截短的多肽进行组合,并筛选出了具有Ser202、Thr205、Ser396、Ser404磷酸化靶点的pTau31多肽抗原表位,该多肽可在在体内诱导产生针对四种磷酸化表位的特异性抗体,且不会产生针对磷酸化和非磷酸化tau蛋白的T细胞免疫反应。随后,我们将合成的pTau31多肽通过半胱氨酸/空气氧化法偶联到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载体上,成功获得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磷酸化tau表位疫苗,PP-pTau31。我们在几种候选佐剂中筛选了能引起高抗体水平的、诱导的抗体持续时间长且无T细胞免疫反应风险的CpG和AS02佐剂组合用于主动疫苗的免疫。我们在P301S转基因小鼠中对PP-pTau31疫苗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显示,PP-pTau31疫苗可成功降低P301S小鼠脑内磷酸化tau蓄积、降低脑内胶质细胞增生、缓解tau相关的运动功能障碍及改善认知水平,且不会诱发针对磷酸化和非磷酸化tau的T细胞免疫反应、无体内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异常,无脏器毒性。另外,我们还对PP-pTau31疫苗诱导的抗体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Tau31特异性抗体可能通过多种途径降低tau病理的影响:(1)血液中抗体通过结合血中游离的pTau造成血/脑中pTau浓度差,促进脑内病理tau蛋白外排入血,从而降低脑中磷酸化tau蛋白含量;(2)部分血液中的抗体跨越血脑屏障,结合脑中游离的病理tau蛋白,抑制其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3)部分血液中的抗体跨越血脑屏障,与脑中的NFT结合形成抗体-抗原复合物,使其降解从而降低tau病理。综上,我们成功完成对TauP301S转基因鼠的行为学、病理学、血清学等方面的研究,掌握了各指标与发病进程的相关性,并发现了MIP-3α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完成了一种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Tau表位疫苗的开发,PP-pTau31。结果表明该疫苗可在TauP301S模型小鼠中产生高水平、长时间存在的pTau特异性抗体,在行为学、病理学等方面降低发病特征,并无T细胞免疫反应、细胞因子异常及脏器损伤等安全风险。

刘霖颖[6](2020)在《帕金森病靶向输递体系用于基因-化药协同治疗的研究》文中指出对于以帕金森病为典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治疗方法的瓶颈在于无法缓解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病变进程。对于有望逆转神经元退行性病变的药物如基因药物和化学药物,其脑部递送存在以下共性关键科学问题:单一效果不佳,药物组织渗透差,病灶富集低,可控释药难及难以示踪。现有用于脑疾病研究的纳米药物主要依赖于血脑屏障(BBB)的简单渗透或靶向神经元(例如使用CPP和其他肽)的开发。然而,由于大脑生理机能复杂且药物传递障碍是连续的,因此这些单一的传递步骤解决方案通常不具有高效性。因此,通过合理设计实现脑部组织的高效药物富集是脑部疾病药物递送的难点。基于此,我们构建了一种CT可视化金纳米颗粒基因-化药联合递送体系。该体系可实现药物脑部高效富集和协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1)该体系实现了药物的级联靶向:通过细胞穿透肽B6介导纳米颗粒通过血脑屏障渗透进入脑部组织,马吲哚介导纳米颗粒靶向神经元,显着提高药物在病灶的富集。(2)该体系实现了药物的可控释放:利用载体中硫醚键在H2O2响应下释放药物,实现载体在神经元内可控释药。(3)该体系实现了药物输递过程的可视化:在该Fe3+响应性金纳米颗粒造影剂内核的作用下,患病小鼠脑部CT区域有信号增强,提示纳米颗粒在脑部富集。在治疗效果方面,该联合给药纳米颗粒可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小鼠运动行为学特征,尤其在改善小鼠脑部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α-Syn蛋白和恢复小鼠脑部黑质区神经元数目等方面具有显着性作用。因此,该可视化靶向纳米系统可为缓解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病变提供载体平台。针对现有传统合成递送系统存在天然免疫应答和入胞方式不佳等问题,外泌体因其血液循环的免疫惰性和膜融合入胞等优势被应用于脑部疾病的药物递送,但现有研究中外泌体难以实现将基因药物和化学药物同时高效递送至脑部病灶。因此,利用天然载体实现其携载药物在脑部组织的高效药物富集是脑部疾病药物递送的难点。本课题构建了外泌体涂层聚合物杂化联合递送纳米颗粒用于基因药物siSNCA和姜黄素协同治疗。主要方法由合成和组装过氧化氢响应的基因-化药聚合物载体,外泌体的分离和靶向多肽修饰以及复合物组装三部分组成。该体系可实现药物脑部高效富集,具体内容如下:(1)该体系实现了药物的脑部组织渗透和病灶富集:通过外泌体表面修饰的靶向多肽RVG介导纳米颗粒通过血脑屏障渗透进入脑部组织并靶向神经元,显着提高药物在病灶的富集;(2)该体系实现了药物的可控释放:利用外泌体膜融合作用,改善双载药聚合物内吞方式由内涵体途径转为膜融合途径,释放聚合物双载药内核于细胞质,载体内核中苯硼酸基团在H2O2响应下释放药物,实现载体在神经元内可控释药。在治疗效果方面:(1)上述高效递送优势可增强siSNCA和姜黄素协同治疗效果。(2)该体系在多种动物帕金森病模型治疗中获得良好效果:分别在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纹状体内单侧注射α-Syn寡聚体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内单侧注射α-Syn寡聚体帕金森病食蟹猴模型行为学改善中均发挥了积极作用。(3)本研究初步证实了该体系对T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其可为研究未成熟树突状外泌体载体系统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因此,本课题基于基因药物siSNCA和化学药物姜黄素对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清除的潜在协同作用,围绕基因-化学药物联合递送策略展开,构建了两种靶向递送体系:CT可视化金纳米颗粒基因-化药联合递送体系和外泌体涂层聚合物杂化联合递送纳米颗粒,实现了脑部疾病药物递送的联合给药,高药物组织渗透,高病灶富集,可控释药和可视化递送,解决了基因和化药在脑部的高效富集的难点,缓解了神经元退行性病变,为帕金森病靶向治疗提供前瞻性方案。

马骁[7](2020)在《膈神经-迷走神经端侧吻合重建颈髓损伤大鼠膈肌功能的神经通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颈髓损伤常导致呼吸功能障碍,此类患者生活质量极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前期研究中,课题组通过膈神经-迷走神经端侧吻合重建了颈髓损伤大鼠的膈肌功能,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拟对神经移位前后支配膈肌的各级神经中枢进行比较,阐明神经移位后神经通路的变化,为今后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构建膈神经-迷走神经端侧吻合的大鼠模型,并通过C2离断试验对该模型重建呼吸功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利用腺相关病毒AAV-Retro-GFP对正常大鼠的迷走神经、膈神经以及神经移位大鼠的吻合侧远端膈神经进行显微注射,明确神经移位前后支配膈肌的初级运动神经元。同样,我们将伪狂犬病毒PRV-CMV-EGFP分别注射正常大鼠的迷走神经、膈神经以及神经移位大鼠的吻合侧远端膈神经,利用其跨多突触逆行感染的特性,对神经移位前后支配膈肌的前运动神经和大脑皮层高级中枢进行定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化双标对AAV和PRV标记的神经区域进行识别。通过比较正常大鼠和神经移位大鼠各级神经中枢的差异,明确新形成的神经通路,进而初步阐明神经移位重建膈肌功能的中枢机制。结果:(1)构建了膈神经-迷走神经端侧吻合大鼠的动物模型,C2脊髓离断后,吻合组大鼠的存活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神经移位对重建呼吸功能是有效的。(2)正常大鼠支配迷走神经的初级神经元位于迷走神经运动背核、疑核;二级神经元位于对侧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中间网状核、巨细胞网状核腹侧部、中缝隐核、中缝苍白核、最后区以及部分肾上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A1/C1、A2/C2、C3、A5、A6);大脑皮层高级中枢位于缘下回、外侧隔阂中间部、岛叶无颗粒细胞皮质、嗅结节、梨形皮质。(3)正常大鼠支配膈肌的初级运动神经元为于同侧颈髓C4-6的脊髓前角;二级运动神经元位于吻侧腹侧呼吸组、前包钦格复合体、面旁呼吸组、孤束核、最后区、三叉神经脊束核、中间网状核、中缝隐核、中缝苍白核、巨细胞网状核腹侧带以及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A1/C1、A2、C3、A5、A6);大脑皮层高级中枢位于第一运动皮质、第二运动皮质、边缘前皮质、外侧隔阂中间部、岛叶无颗粒细胞皮质、无名质、岛叶颗粒细胞皮质。(4)膈神经-迷走神经端侧吻合后,支配膈肌的初级运动神经元位于迷走神经运动背核、疑核;二级运动神经元位于对侧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孤束核、中缝隐核、中缝苍白核、最后区以及部分肾上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A1/C1、A2/C2、C3、A5、A6);大脑皮层高级中枢位于缘下回、边缘前皮质、岛叶无颗粒细胞皮质、第二运动皮质、第一运动皮质、扣带皮质1区、外侧隔核中间部岛叶颗粒细胞皮质、杏仁梨形移行区/梨形皮质。研究结论:膈神经-迷走神经端侧吻合可以有效重建颈髓损伤大鼠的膈肌功能,神经移位术后,大脑皮层发生重塑,膈肌皮层高级中枢重新与膈肌恢复联系,形成了膈肌皮层高级中枢——迷走皮层高级中枢——迷走神经二级神经元——迷走神经初级神经元——迷走神经——膈神经——膈肌的神经通路,既保留了迷走神经通路自发放电产生自主呼吸的优势,又恢复了膈肌皮层高级中枢对膈肌的支配,实现对膈肌的随意控制。

黄兆欢[8](2020)在《树鼩脑内单胺能系统解剖图谱的研究》文中认为日间活动的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属攀鼩目(Scandentia)树鼩科(Tupaiidae),外形似松鼠,广泛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和我国西南地区。系统发生进化表明,树鼩与灵长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树鼩在解剖结构、神经发育和心理应激模式等生理特征方面也与包括人在内的灵长类动物高度相似。最近,树鼩逐渐成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可用替代模型。单胺能系统(包括多巴胺和5-羟色胺)在调节情绪、认知、运动核神经内分泌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描述树鼩大脑中多巴胺能(以酪氨酸羟化酶(TH)为代表的)和5羟色胺(5-HT)能系统的解剖结构。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首次详细地描述了树鼩下丘脑中TH免疫反应性(-ir)神经元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TH-ir神经元广泛分布于树鼩下丘脑的诸多脑区,其大部分位于下丘脑的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TH-ir神经元在人脑中的分布于树鼩中类似;相反地,在正常大鼠的PVN和SON很少能观察到TH-ir神经元分布。在树鼩PVN和SON中我们观察到大量的TH-ir神经元与加压素(AVP)共定位,而催产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未与TH共定位。而且在下丘脑其他脑区也观察到TH与AVP的共定位。此外,树鼩PVN和SON中的TH-ir神经元表达了其他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标记(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和2型囊泡单胺转运体),进一步支持PVN和SON中的TH-ir神经元为儿茶酚胺能神经元。这些结果详细描述了树鼩下丘脑中TH-ir神经元的分布,并证明了该酶在物种间的分布差异。通过使用5-HT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对含5-HT的神经元及其纤维在树鼩大脑中的分布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描述。结果显示大量的5-HT-ir细胞集中定位在中缝背核和正中中缝核中,而在尾线性核、背侧背盖核、内侧丘系、内侧纵束、中缝大核、中缝隐核和中缝苍白核有少量至中等量的5-HT-ir细胞分布。仅有很稀少的核周体散布在腹侧、外侧以及背侧网状结构中。我们也观察到5-HT-ir细胞呈圆形、卵圆形、纺锤形和多极形态,大小各异,染色强度也不均一,且一些细胞存在较长的突起。根据免疫反应性纤维的大小和形态,可分为非曲张、小曲张和大曲张性纤维。曲张性纤维在树鼩大脑灰质的几乎每个区域都有分布。皮层中免疫反应性纤维密度的变化一般遵循解剖学上的分区,在一些核团内也能观察到,尤其是在具有层状结构的核团中。在嗅结节、视前区、脑室周围灰质、脚间核、蓝斑、面神经核、孤束核以及下橄榄腹外侧等区域包含极其丰富的5-HT-ir 神经纤维丛。这些数据首次详细描绘了树鼩大脑中 5-HT 能系统的分布图谱。总之,我们的研究首次提供了多巴胺能和5-HT能在树鼩大脑中的解剖图谱,为研究单胺能递质调控树鼩的各种生理功能和行为提供神经生物学基础。

石雪芹[9](2020)在《汉黄芩苷对学习记忆损伤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汉黄芩苷对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以及汉黄芩苷对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在体内研究方面,建立东莨菪碱诱导的学习记忆损伤小鼠模型,选用经典的Morris水迷宫试验及新物体识别试验,观测汉黄芩苷给药后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情况。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中氧化应激相关的指标,运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大脑组织凋亡蛋白及神经保护相关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方面,建立过氧化氢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模型,予以汉黄芩苷进行治疗,显微镜下观测细胞形态是否发生改变,用cck8试剂盒检测其细胞活性,进而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细胞中抗氧化物质的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内研究表明,汉黄芩苷改善了东莨菪碱诱导的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小鼠大脑的氧化损伤状态,减少了细胞的凋亡,改善了小鼠的记忆和学习能力。体外研究表明在过氧化氢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汉黄芩苷减少了细胞凋亡,改善细胞活力,提高了抗氧化物质的含量。结论:汉黄芩苷作为从黄芩中提取的一类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改善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在抗氧化方面表现出较为显着的作用,可以作为潜在的治疗认知障碍的药物进一步深入研究。

郑宁[10](2019)在《整合嗜神经病毒示踪和磁共振成像建立解析神经网络的新技术》文中认为大脑中神经元与神经元的连接构成了复杂而又精密的神经网络。解析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功能将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大脑行使功能的机制及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嗜神经病毒示踪技术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解析神经网络的两种重要方法。它们主要的优势分别是可实现神经网络的精细解析与全脑尺度的活体观察。通过将两者联合运用,各取所长,已产生了颇具优势的新方法,如光遗传学功能磁共振成像(optogenetic functional MRI,ofMRI)以及化学遗传学功能磁共振成像(chemogentic functional MRI,chemo-fMRI)等。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从两方面研究了嗜神经病毒示踪和磁共振成像联用的神经网络解析方法,以期实现在活体水平更精确更特异地解析大脑网络。一方面,通过结合MRI报告基因和工具病毒载体,本论文试图利用MRI在活体水平观察大脑神经连接,从而扩展现有的通过离体荧光成像观察结果的病毒标记方法。首先,我们构建了携带MRI报告蛋白铁蛋白(Ferritin)与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融合基因的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rVSV(rVSV-Ferritin-EGFP),将其注射在小鼠体感皮层(Somatosensory Cortex,SC)后,对离体鼠脑进行MRI成像,SC、运动皮层(Motor Cortex,MC)、纹状体(Caudate Putamen,CPu)和丘脑(Thalamus,TH)等多个脑区呈现出明显的T2加权暗信号,并且这些区域和绿色荧光信号的位置几乎完全一致。至此,我们不仅实现了 MRI和荧光的双模态成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 MRI所观察的全脑范围宏观神经网络和显微光学成像所观察的全脑介观神经网络的直接关联。然而,由于VSV相关的生物安全限制,注射了 rVSV-Ferritin-EGFP病毒的小鼠无法进行活体MRI实验。为了能在活体水平上观察神经连接,我们进一步构建了携带Ferritin的无致病性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retro(rAAV-retro-CAG-Ferritin-WPRE-pA),并将此重组病毒注射在小鼠的CPu脑区,随后不同时间点的活体MRI实验结果显示了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oid nucleus,anterior part,BLA)、海马(Hippocampus,Hipp)、MC 等脑区的 T2加权暗信号。总之,携带Ferritin-EGFP的顺向跨多级突触的rVSV可在全脑范围内通过MRI显示与注射位点有神经连接的下游脑区,携带Ferritin的rAAV2-retro可实现活体长时程地展示神经纤维投射到注射位点的上游脑区。以上方法将有助于在活体水平通过MRI进行啮齿类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嗜神经病毒依赖的大脑结构网络示踪。另一方面,通过结合转基因动物,本论文将rAAV病毒携带的化学遗传学元件表达于特定类型神经元内,从而使chemo-fMRI方法精细到特定类型神经元调控的功能网络解析中。本文以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为例,评估了该方法解析多巴胺能神经元调控的功能网络的有效性。我们特异性激活VTA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或CamKII阳性神经元(包含部分谷氨酸能神经元与部分多巴胺能神经元),同时记录全脑的BOLD-fMRI信号响应。结果表明,激活右侧VTA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后,除了 VTA,全脑范围内仅有部分前额叶(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扣带回(Cingulate cortex,Cg)及隔区(Septum)呈现小范围的BOLD信号上升,而在直接接受VTA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调控的腹侧纹状体(伏隔核和嗅结节)区域并未观察到BOLD信号改变。激活右侧VTA的CamKII阳性神经元后,全脑有多个脑区显示出明显的BOLD信号升高,其中包括 VTA、mPFC、Cg、Septum、Hipp、右侧岛叶(Insular)、右侧 TH、右侧MC、右侧顶叶联合皮层(Parietal Association cortex,PtA)和右侧视觉皮层(Visual Cortex,ViC)等区域。此部分结果提示,下游BOLD信号变化与VTA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投射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亦即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调质,其对于远程脑区BOLD信号的调控并不明确。因此,对于ofMRI或chemo-fMRI 方法获得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调控的功能网络结果,还需要谨慎解释。

二、ACETYLCHOLINESTERASE HISTOCHEMISTRY OF THE THALAMUS IN THE PRIMAT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CETYLCHOLINESTERASE HISTOCHEMISTRY OF THE THALAMUS IN THE PRIMATE(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视觉的本能恐惧反应持续性特征的神经环路及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本能恐惧
        1.1.1 嗅觉本能恐惧
        1.1.2 听觉本能恐惧
        1.1.3 视觉本能恐惧
    1.2 视觉本能恐惧的皮层下通路
        1.2.1 上丘和丘脑枕
        1.2.2 视觉本能恐惧引起的冻结行为
        1.2.3 视觉本能恐惧引起的逃跑行为
        1.2.4 视觉本能恐惧引起的其他行为
    1.3 焦虑水平调节视觉本能恐惧
    1.4 焦虑评估
    1.5 前沿技术
        1.5.1 光遗传学技术
        1.5.2 荧光记录技术
        1.5.3 基于嗜神经病毒的神经环路示踪技术
    1.6 本文的主要贡献
    1.7 论文的组织安排
第2章 持续性强直静止反应的神经机制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方法
        2.2.1 动物
        2.2.2 病毒注射
        2.2.3 光纤和导管埋置
        2.2.4 行为学测试
        2.2.5 光纤记录及数据分析
        2.2.6 组织学检查
        2.2.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8 数据统计
    2.3 结果
        2.3.1 光纤记录方法检测BLA中乙酰胆碱释放和神经元活性
        2.3.2 本能恐惧显着增强BLA中 ACh释放和局部神经元活性
        2.3.3 持续性TI反应依赖BLA中的mAChRs
        2.3.4 本能恐惧反应与焦虑样行为
        2.3.5 阻断尼古丁受体抑制TI持续时间减少
        2.3.6 BLA中乙酰胆碱的来源
        2.3.7 激活LP-BLA通路不能诱发TI
    2.4 讨论
    2.5 研究人员贡献
第3章 上丘-丘脑侧后核投射神经元亚型及功能
    3.1 研究背景
        3.1.1 上丘浅层神经元分类
        3.1.2 上丘浅层神经元亚型与本能恐惧
        3.1.3 上丘对注意的调控
    3.2 材料方法
        3.2.1 动物
        3.2.2 病毒注射
        3.2.3 光纤埋置
        3.2.4 行为学测试
        3.2.5 瞳孔记录
        3.2.6 电生理记录
        3.2.7 组织学检查
        3.2.8 荧光原位杂交
        3.2.9 数据统计
    3.3 结果
        3.3.1 SC-LP投射的Tac1 神经元
        3.3.2 区分Ntsr1和Tac1 神经元
        3.3.3 Ntsr1和Tac1 神经元在LP亚区的投射差异
        3.3.4 Ntsr1和Tac1 特异的SC-LP通路的生理功能
        3.3.5 Ntsr1和Tac1 特异的SC-LP通路与瞳孔变化
        3.3.6 两类神经元对不同视觉刺激信息的处理
        3.3.7 激活Ntsr1在LP投射增强动物的防御反应
    3.4 讨论
    3.5 研究人员贡献
第4章 应用行为图谱重新评估焦虑动物模型
    4.1 研究背景
    4.2 材料方法
        4.2.1 动物
        4.2.2 混合压力应激焦虑模型
        4.2.3 基于捕食者遭遇的压力应激焦虑模型
        4.2.4 旷场测试
        4.2.5 高架十字迷宫
        4.2.6 行为学测试
        4.2.7 3D视频录制
        4.2.8 数据统计
    4.3 结果
        4.3.1 经典焦虑参数评估焦虑样行为
        4.3.2 根据经典焦虑参数建立测试集
        4.3.3 应用行为图谱分离6 种独立行为特征
        4.3.4 应用新的行为特征区分焦虑动物分组
        4.3.5 新的行为特征检测焦虑样行为的细微差别
    4.4 讨论
    4.5 研究人员贡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外周神经系统α-突触核蛋白的传递在帕金森病病理进程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意义与实用价值及本实验研究范围和目的
        1.1.1 神经退行性疾病与人类健康
        1.1.2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现状
        1.1.3 本研究的范围和目的
    1.2 帕金森病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1.2.1 帕金森病的病理特征研究
        1.2.2 α-syn的特征及传递的研究
        1.2.3 帕金森病肠道功能研究
        1.2.4 啮齿类动物模型α-syn病理肠-脑传递相关研究现状
        1.2.5 非人灵长类类动物模型α-syn病理肠-脑传递研究现状
    1.3 本实验关于α-syn病理肠-脑传递研究的实验设计
第二章 小鼠病理性α-syn的肠-脑传递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所用器械、耗材
        2.1.2 实验所用试剂
        2.1.3 实验所用抗体
        2.1.4 实验所用各种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Alpha-synuclein蛋白验证
        2.2.2 动物及饲养
        2.2.3 动物手术
        2.2.4 肠道功能变化
        2.2.5 动物处死及组织处理
        2.2.6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2.2.7 组织病理显微镜观察
        2.2.8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小鼠病理性α-syn的肠-脑传递实验结果
        3.1.1 注射hα-syn PFF能够引起小鼠肠道磷酸化α-syn聚集
        3.1.2 肠道注射hα-syn PFF引起的肠道磷酸化α-syn聚集具有与路易小体相似的性质
        3.1.3 内源性α-syn参与了肠道突触核蛋白病理的形成
        3.1.4 小鼠肠道注射α-syn PFF能够引起延髓DMV和中间侧束突触核蛋白病理
        3.1.5 小鼠肠道注射人α-syn PFF能够引起中脑突触核蛋白病理
        3.1.6 迷走神经是肠到脑突触核蛋白病理的传递通路
        3.1.7 肠道注射hα-syn PFF引起较强肠道炎症反应,但对小鼠胃肠道功能无显着影响
    3.2 猕猴病理性α-syn的肠-脑传递
        3.2.1 肠道注射hα-syn PFF能够引起猕猴肠道磷酸化α-syn聚集
        3.2.2 猕猴肠道注射hα-syn PFF能够引起的肠道不溶性磷酸化α-syn聚集
        3.2.3 肠道注射hα-syn PFF能够引起多个脑区突触核蛋白病理
        3.2.4 在猕猴肠内注射hα-syn PFF可引起DMV突触核蛋白病理
        3.2.5 猕猴肠道功能未出现变化,也未表现出运动障碍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3)孕晚期炎症暴露对CD-1小鼠后代中老年期睡眠、焦虑和记忆的影响及丰富环境的调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失眠及其相关情绪、认知障碍的概述
    2.失眠的机制,对胎源性假说的理解
    3.生命早期应激对行为的影响
    4.表观遗传跨代继承机制
    5.丰富环境
    6.失眠相关行为及神经生物学变化
    7.研究涉及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孕晚期炎症暴露对后代睡眠、焦虑和记忆的影响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动物及实验处理
        2.2 动物睡眠监测
        2.3 动物行为监测
        2.3.1 旷场实验(open field activity)
        2.3.2 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
        2.3.3 黑白巷(Black-white alley)
        2.3.4 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
        2.4 统计方法
    3.结果
        3.1 孕晚期炎症暴露对后代中老年期睡眠的影响
        3.1.1 子代三代中老年期的睡眠改变
        3.1.2 代际之间的睡眠改变
        3.2 孕晚期炎症暴露对后代中老年期焦虑和记忆的影响
        3.2.1 子代三代中老年期的焦虑和记忆改变
        3.2.2 代际之间的焦虑和记忆改变
    4.讨论
第三章 孕晚期炎症暴露后丰富环境对后代睡眠及焦虑和记忆的调节效应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同第二章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3.1 孕晚期炎症暴露后丰富环境对后代中老年期睡眠的调节效应
        3.1.1 当代丰富环境对中老年期睡眠的调节效应
        3.1.2 上代丰富环境对中老年期睡眠的调节效应
        3.2 孕晚期炎症暴露后丰富环境对后代中老年期焦虑和记忆的调节效应
        3.2.1 当代丰富环境对中老年期焦虑和记忆的调节效应
        3.2.2 上代丰富环境对中老年期行为的调节效应
    4.讨论
第四章 孕晚期炎症暴露及丰富环境对神经生物学的影响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3.1 孕晚期炎症暴露对后代中老年期神经生物学(血清指标)的影响
        3.1.1 子代中老年期的神经生物学(血清指标)改变
        3.1.2 代际之间的神经生物学(血清指标)改变
        3.2 孕晚期炎症暴露后丰富环境对后代中老年期神经生物学(血清指标)的影响
        3.2.1 当代丰富环境对中老年期神经生物学(血清指标)的影响
        3.2.2 上代丰富环境对中老年期神经生物学(血清指标)的影响
        3.3 睡眠、焦虑和记忆与神经生物学(血清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3.1 三代LPS处理组睡眠、焦虑和记忆与神经生物学(血清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3.2 丰富环境组睡眠状况、焦虑和记忆与神经生物学(血清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4 母亲孕晚期炎症暴露对后代中老年期神经生物学(脑区指标)的影响
        3.5 丰富环境对母亲孕晚期炎症暴露后代中老年期神经生物学(脑区指标)影响
    4.讨论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综述 生命早期及成年应激对神经行为影响
    参考文献

(4)光控抑制A2AR的工具构建及A2AR在冲动行为中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AntiA_(2A)R的构建和功能验证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光激活型A_(2A)R封闭肽的构建和功能验证
    3.1 材料与方法
    3.2 实验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杏仁核区A_(2A)R活化导致冲动行为发生机制初探
    4.1 材料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A_(2A)R研究工具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光遗传学在G蛋白偶联受体调控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期间成果
致谢

(5)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pTau31表位疫苗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关键词及缩写
第一章 前言
    1.1 阿尔茨海默病
        1.1.1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发展进程
        1.1.2 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
        1.1.3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研究
        1.1.3.1 Aβ 蛋白级联假说
        1.1.3.2 Tau蛋白致病假说
    1.2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研究
        1.2.1 转基因啮齿类动物模型
        1.2.1.1 Aβ 病理转基因鼠
        1.2.1.2 Tau病理转基因鼠
        1.2.2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1.3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现状
        1.3.1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策略及分类
        1.3.2 以tau为靶点的阿尔茨海默病疗法
        1.3.2.1 主动免疫疗法
        1.3.2.2 被动免疫疗法
        1.3.2.3 微管稳定剂类
        1.3.2.4 Tau聚集抑制剂类
        1.3.2.5 调节tau磷酸化水平
    1.4 靶向tau的免疫治疗方法的机制
    1.5 诺如病毒P颗粒疫苗载体系统
        1.5.1 诺如病毒
        1.5.2 诺如病毒P颗粒
        1.5.3 基于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载体的疫苗研究现状
    1.6 研究意义与实验设计
        1.6.1 研究意义
        1.6.2 实验思路与设计
        1.6.2.1 P301S模型小鼠跟踪部分
        1.6.2.2 AD疫苗部分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菌种、质粒载体与细胞
        2.1.3 多肽合成
        2.1.4 实验设备
        2.1.5 实验试剂与耗材
        2.1.6 溶液配制
        2.1.6.1 鼠尾消化液
        2.1.6.2 TAE缓冲液
        2.1.6.3 PBS
        2.1.6.4 变性电泳缓冲液(SDS-running buffer)
        2.1.6.5 非变性电泳缓冲液(native running buffer)
        2.1.6.6 电转缓冲液
        2.1.6.7 考马斯亮蓝染色液
        2.1.6.8 脱色液
        2.1.6.9 Basal buffer
        2.1.6.10 10×DNA loading buffer
        2.1.6.11 5×蛋白loading buffer
        2.1.6.12 5×蛋白native loading buffer
        2.1.6.13 戊巴比妥钠溶液
        2.1.6.14 4%多聚甲醛溶液
        2.1.6.15 分化液
        2.1.6.16 返蓝液
        2.1.6.17 柠檬酸抗原修复液
        2.1.6.18 TBS与TBST
        2.1.6.19 PMSF母液
        2.1.6.20 Na F母液
        2.1.6.21 钒酸钠母液
        2.1.6.22 焦磷酸钠(Na2P2O4)母液
        2.1.6.23 RAB buffer
        2.1.6.24 RIPA buffer
        2.1.6.25 Urea buffer(脑匀浆用)
        2.1.6.26 30%丙烯酰胺溶液
        2.1.6.27 氨苄青霉素溶液
        2.1.6.28 卡那霉素溶液
        2.1.6.29 氯霉素溶液
        2.1.6.30 L-阿拉伯糖溶液
        2.1.6.31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
        2.1.6.32 (亲和层析)平衡液
        2.1.6.33 (亲和层析)咪唑洗脱液
        2.1.6.34 抗原包被液
        2.1.6.35 连接反应用碳酸氢铵溶液
        2.1.6.36 R10培养基
        2.1.6.37 ACK(红细胞裂解液)
        2.1.6.38 (293T)细胞复苏液
        2.1.6.39 (293T)细胞培养基
        2.1.6.40 胰酶
    2.2 实验方法
        2.2.1 动物饲养及动物伦理
        2.2.2 P301S转基因小鼠基因型鉴定
        2.2.3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4 小鼠行为学实验
        2.2.4.1 握力实验
        2.2.4.2 加速转棒实验
        2.2.4.3 步幅长度
        2.2.4.4 复合表型评分系统(肢体协调综合评分)
        2.2.4.5 筑巢实验
        2.2.4.6 旷场实验
        2.2.4.7 水迷宫实验
        2.2.5 动物血浆及组织样本取材与保存
        2.2.5.1 血浆样本取材与保存
        2.2.5.2 血清样本取材与保存
        2.2.5.3 组织样本取材与保存
        2.2.6 组织切片与染色
        2.2.6.1 石蜡切片的制备
        2.2.6.2 HE染色
        2.2.6.3 甲苯胺蓝染色
        2.2.6.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
        2.2.7 脑匀浆制备
        2.2.8 蛋白电泳
        2.2.8.1 SDS-PAGE(变性)电泳
        2.2.8.2 Native PAGE(非变性)电泳
        2.2.9 考马斯亮蓝染色
        2.2.10 免疫印迹实验
        2.2.10.1 Western blot
        2.2.10.2 Dot blot
        2.2.11 质粒构建
        2.2.11.1 pCold Ⅳ-PP-3C质粒构建
        2.2.11.2 pET20b-Tau质粒构建
        2.2.11.3 pCDNA3.1-YFP /pCDNA3.1-CFP质粒构建
        2.2.11.4 pCDNA3.1-RD(WT)-(HA)质粒构建
        2.2.11.5 pCDNA3.1-LM-(HA)/pCDNA3.1-△K-(HA)质粒构建
        2.2.11.6 pCDNA3.1-△K-YFP /pCDNA3.1-△K-CFP质粒构建
        2.2.12 蛋白原核表达与纯化
        2.2.12.1 PP-3C蛋白纯化
        2.2.12.2 Tau蛋白的纯化
        2.2.13 疫苗制备
        2.2.13.1 多肽疫苗的制备
        2.2.13.2 PP-pTau31疫苗的制备
        2.2.13.3 佐剂使用
        2.2.14 ELISA
        2.2.14.1 血浆/脑匀浆tau含量测定
        2.2.14.2 血清抗体含量测定
        2.2.14.3 血清抗体分型实验
        2.2.15 硫酸铵沉淀法纯化血清蛋白
        2.2.16 ELISPOT
        2.2.17 细胞培养
        2.2.18 质粒转染
        2.2.19 FRET实验
        2.2.20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P301S转基因小鼠行为学、病理学及血清学跟踪研究
    3.1 行为学研究
        3.1.1 体重
        3.1.2 生存期
        3.1.3 握力实验
        3.1.4 加速转棒实验
        3.1.5 步幅长度
        3.1.6 复合表型评分系统(肢体协调综合评分)
        3.1.7 水迷宫实验
        3.1.8 旷场实验
        3.1.9 筑巢实验
        3.1.10 小结
    3.2 病理学研究
        3.2.1 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3.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
        3.2.3 脏器变化
        3.2.4 小结
    3.3 血清学研究
        3.3.1 血浆中人源tau蛋白变化
        3.3.2 血浆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变化
        3.3.3 脑匀浆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变化
        3.3.4 小结
    3.4 检测因子相关性分析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磷酸化tau表位疫苗对AD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
    4.1 磷酸化tau表位疫苗磷酸化表位筛选
        4.1.1 候选重组磷酸化tau多肽的设计
        4.1.2 候选重组磷酸化tau多肽的免疫原性分析
        4.1.3 优选重组磷酸化tau多肽表位pTau31的安全性分析
        4.1.4 小结
    4.2 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pTau31表位疫苗的制备与表征
        4.2.1 PP-pTau31表位疫苗的设计
        4.2.2 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基因突变与构建
        4.2.3 重组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PP-3C的表达与纯化
        4.2.4 重组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PP-3C理化性质分析
        4.2.4.1 PP-3C蛋白分子量及聚体形式分析
        4.2.4.2 透射电镜(TEM)对重组诺如病毒P蛋白形态分析
        4.2.5 重组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与pTau31多肽连接工艺与连接效率研究
        4.2.6 小结
    4.3 磷酸化tau表位疫苗PP-pTau31的免疫原性与优选佐剂研究
        4.3.1 PP-pTau31的免疫原性评价
        4.3.1.1 在C57BL/6 小鼠中的免疫设计
        4.3.1.2 PP-pTau31免疫原性评价
        4.3.2 优选疫苗佐剂筛选
        4.3.2.1 在C57BL/6 小鼠中的免疫设计
        4.3.2.2 免疫原性评价
        4.3.3 PP-pTau31疫苗诱导的T细胞免疫反应分析
        4.3.4 小结
    4.4 PP-pTau31疫苗在P301S转基因鼠中的免疫效果研究
        4.4.1 PP-pTau31疫苗在P301S转基因鼠中的免疫方案设计
        4.4.2 PP-pTau31疫苗在P301S转基因鼠中的免疫原性分析
        4.4.3 P301S转基因鼠在PP-pTau31疫苗免疫后的行为学变化研究
        4.4.3.1 P301S转基因鼠体重变化
        4.4.3.2 P301S转基因鼠生存期变化
        4.4.3.3 P301S转基因鼠运动相关行为学变化
        4.4.3.4 P301S转基因鼠认知行为学变化
        4.4.4 P301S转基因鼠在PP-pTau31疫苗免疫后脑中蛋白水平变化研究
        4.4.4.1 P301S转基因鼠脑匀浆中tau蛋白水平变化
        4.4.4.2 P301S转基因鼠脑海马区tau蛋白水平变化
        4.4.4.3 P301S转基因鼠脑海马区胶质细胞水平变化
        4.4.5 PP-pTau31疫苗在P301S转基因鼠中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4.4.5.1 PP-pTau31疫苗在P301S转基因鼠中诱导的T细胞免疫反应分析
        4.4.5.2 PP-pTau31疫苗免疫后P301S转基因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4.4.5.3 PP-pTau31疫苗免疫后P301S转基因鼠的脑匀浆细胞因子变化
        4.4.5.4 PP-pTau31疫苗免疫后P301S转基因鼠的组织病理变化
        4.4.6 小结
    4.5 PP-pTau31疫苗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
        4.5.1 免疫治疗后P301S转基因鼠血浆tau蛋白水平变化
        4.5.2 免疫治疗后P301S转基因鼠脑匀浆tau蛋白传播活性分析
        4.5.2.1 FRET检测游离tau蛋白活性方法建立
        4.5.2.1.1 质粒构建
        4.5.2.1.2 质粒表达验证
        4.5.2.1.3 FRET检测方法适用性评估
        4.5.2.3 免疫治疗后P301S转基因鼠脑匀浆tau蛋白传播活性检测
        4.5.3 PP-pTau31疫苗诱导的抗体性质分析
        4.5.3.1 血清抗体结合NFT效果研究
        4.5.3.2 血清抗体对脑匀浆中tau蛋白传播活性的抑制效果研究
        4.5.4 小结
    4.6 讨论
    4.7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帕金森病靶向输递体系用于基因-化药协同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引言
    1.1 帕金森病简介
        1.1.1 帕金森病病理特征
        1.1.2 帕金森病基因治疗
        1.1.3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
        1.1.4 姜黄素药物治疗
    1.2 帕金森病药物输递体系瓶颈
        1.2.1 siRNA药物
        1.2.2 siRNA药物递送材料
        1.2.3 化学药物特点
        1.2.4 化学药物递送材料
    1.3 帕金森病药物输递体系设计方法
        1.3.1 长循环特性纳米颗粒
        1.3.2 共包载纳米颗粒
        1.3.3 表面靶向效应纳米材料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1.4.1 论文立题依据
        1.4.2 论文研究目标及策略
第2章 CT可视化金纳米颗粒联合递送体系构建和体外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样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聚合物材料的合成
        2.2.4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2.2.5 CT可视化靶向纳米药物载体MBPCS的组装
        2.2.6 CT可视化靶向纳米药物载体MBPCS的理化表征
        2.2.7 MBPCS环境响应特性
        2.2.8 MBPCS生物相容性检测
        2.2.9 MBPCS纳米药物细胞水平药物摄取
        2.2.10 MBPCS纳米药物细胞水平药效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合物材料的表征
        2.3.2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2.3.3 CT可视化靶向纳米药物载体MBPCS的理化表征
        2.3.4 MBPCS环境响应特性
        2.3.5 MBPCS生物相容性检测
        2.3.6 MBPCS纳米药物细胞水平药物摄取
        2.3.7 MBPCS纳米药物细胞水平药效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CT可视化金纳米颗粒联合递送体系治疗帕金森病体内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样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构建
        3.2.4 MBPCS纳米药物在帕金森病动物脑部富集评价
        3.2.5 MBPCS纳米药物动物水平CT成像评价
        3.2.6 MBPCS纳米药物动物水平治疗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构建
        3.3.2 MBPCS纳米药物在帕金森病动物脑部富集评价
        3.3.3 MBPCS纳米药物动物水平CT成像评价
        3.3.4 MBPCS纳米粒子动物水平治疗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泌体涂层聚合物杂化联合递送体系构建和体外治疗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样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基因-化药内核C/ANP/S的制备和表征
        4.2.4 imDC EXO的制备及其RVG修饰
        4.2.5 REXO-C/ANP/S的理化表征
        4.2.6 REXO-C/ANP/S的内吞
        4.2.7 REXO-C/ANP/S细胞水平病理抑制效果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因-化药内核C/ANP/S的制备和表征
        4.3.2 imDC EXO的制备及其RVG修饰
        4.3.3 REXO-C/ANP/S的理化表征
        4.3.4 REXO-C/ANP/S的内吞
        4.3.5 REXO-C/ANP/S细胞水平病理抑制效果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泌体涂层聚合物杂化联合递送体系体内治疗和免疫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样品
        5.2.2 实验仪器
        5.2.3 药物体内分布观察
        5.2.4 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治疗行为学评价
        5.2.5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治疗行为学评价
        5.2.6 帕金森病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治疗行为学评价
        5.2.7 病理改善评价
        5.2.8 免疫学初探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药物体内分布观察
        5.3.2 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治疗行为学评价
        5.3.3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治疗行为学评价
        5.3.4 帕金森病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治疗行为学评价
        5.3.5 病理改善评价
        5.3.6 免疫学初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创新点总结
    6.2 今后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膈神经-迷走神经端侧吻合重建颈髓损伤大鼠膈肌功能的神经通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一、颈脊髓损伤
    二、呼吸功能的神经支配
    三、神经移位术在神经修复中的应用
    四、示踪病毒的应用
    五、实验目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一、膈神经-迷走神经端侧吻合大鼠模型的构建及有效性验证
    二、正常SD大鼠迷走神经的神经通路
    三、神经移位前SD大鼠支配膈肌的神经通路
    四、神经移位后SD大鼠支配膈肌的神经通路
第四章 讨论
    一、膈神经-迷走神经端侧吻合重建颈髓损伤大鼠膈肌功能的动物模型
    二、神经移位前后膈肌初级运动神经元的比较
    三、神经移位前后膈肌二级运动神经元的比较
    四、神经移位后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重塑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脊髓损伤与控制呼吸的中枢神经网络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8)树鼩脑内单胺能系统解剖图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树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1.1.1 树鼩的生物学特性
        1.1.2 树鼩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1.1.3 树鼩的脑解剖与脑图谱研究
    1.2 大脑神经元部分表达多巴胺能的表型
        1.2.1 个体发育期神经元部分表达DA能表型
        1.2.1.1 具体特征
        1.2.1.2 大脑中的分布
        1.2.2 成年期神经元部分表达DA能表型
        1.2.2.1 具体特征
        1.2.2.2 大脑中的分布
        1.2.3 单酶神经元的功能
        1.2.3.1 单酶TH神经元的功能
        1.2.3.2 单酶AADC神经元的功能
        1.2.3.3 单酶TH和AADC神经元为一个功能单元
        1.2.4 单酶神经元在生理和病理学中的功能意义
        1.2.5 单酶神经元的调节
        1.2.5.1 单酶神经元的神经调节
        1.2.5.2 单酶神经元的旁分泌和内分泌调节
    1.3 小结
第二章 树鼩下丘脑中酪氨酸羟化酶的分布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动物
        2.2.2 手术和秋水仙碱注射
        2.2.3 组织准备
        2.2.4 抗体特性
        2.2.5 Western印迹
        2.2.6 免疫组织化学
        2.2.7 单标和双标免疫荧光染色
        2.2.8 数字化成像和神经解剖学分析
        2.2.9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抗体特异性的表征
        2.3.2 树鼩下丘脑TH免疫反应性(TH-ir)神经元的分布
        2.3.3 树鼩、大鼠和人下丘脑TH-ir神经元的分布比较
        2.3.4 树鼩下丘脑TH与AVP、OXT和CRH共标染色
        2.3.5 树鼩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TH-ir神经元共表达AADC和vMAT2
    2.4 讨论
第三章 树鼩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的解剖分布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动物
        3.2.2 组织准备
        3.2.3 抗体特征
        3.2.4 尼式染色
        3.2.5 免疫组织化学
        3.2.6 数字化成像和神经解剖学分析
    3.3 结果
        3.3.1 5-HT免疫反应性胞体分布
        3.3.2 5-HT免疫反应性纤维分布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9)汉黄芩苷对学习记忆损伤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现状
        1.1.1 学习与记忆
        1.1.2 阿尔兹海默病的概述
        1.1.3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1.1.4 阿尔兹海默病的危险因素
        1.1.5 阿尔兹海默病的治疗
        1.1.6 近期研究进展
    1.2 汉黄芩苷治疗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小鼠的依据
        1.2.1 汉黄芩苷的来源
        1.2.2 汉黄芩素的神经保护及抗氧化作用
        1.2.3 汉黄芩素与汉黄芩苷的关系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与原理
        2.2.1 细胞培养
        2.2.2 显微镜细胞形态拍摄
        2.2.3 建立东莨菪碱诱导的学习记忆损伤小鼠模型
        2.2.4 评估东莨菪碱诱导的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小鼠的疾病指标
        2.2.5 Morris水迷宫实验
        2.2.6 新物体识别实验
        2.2.7 免疫印记分析(Western blot)
        2.2.8 试剂盒检测法
        2.2.9 数据统计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汉黄芩苷改善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小鼠的认知和学习功能
        3.1.1 东莨菪碱诱导的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小鼠的建立
        3.1.2 汉黄芩苷对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小鼠水迷宫实验的影响
        3.1.3 汉黄芩苷改善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小鼠对新物体识别实验的影响
    3.2 汉黄芩苷对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3.3 汉黄芩苷对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小鼠大脑氧化应激损害的影响
        3.3.1 汉黄芩苷对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小鼠皮质和海马GSH含量的影响
        3.3.2 汉黄芩苷对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小鼠皮质和海马SOD含量的影响
        3.3.3 汉黄芩苷对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小鼠皮质和海马ROS含量的影响
        3.3.4 汉黄芩苷对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小鼠皮质和海马MDA的影响
    3.4 汉黄芩苷对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
        3.4.1 汉黄芩苷对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模型细胞活力的影响
        3.4.2 汉黄芩苷对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模型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3.5 汉黄芩苷对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模型氧化应激的影响
        3.5.1 汉黄芩苷对SH-SY5Y细胞氧化损伤模型GSH的影响
        3.5.2 汉黄芩苷对SH-SY5Y细胞氧化损伤模型SOD的影响
        3.5.3 汉黄芩苷对SH-SY5Y细胞氧化损伤模型ROS的影响
        3.5.4 汉黄芩苷对SH-SY5Y细胞氧化损伤模型MDA的影响
        3.5.5 汉黄芩苷对SH-SY5Y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蛋白羰基化水平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10)整合嗜神经病毒示踪和磁共振成像建立解析神经网络的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脑网络简介
    1.2 大脑网络研究方法
        1.2.1 嗜神经病毒在脑网络研究中的应用
        1.2.2 MRI在脑网络研究中的应用
    1.3 脑网络研究中嗜神经病毒与MRI的结合及应用现状
        1.3.1 光遗传/化学遗传刺激结合fMRI记录
        1.3.2 光纤记录结合fMRI记录
        1.3.3 MRI分子探针结合嗜神经病毒用于神经网络研究的探讨
        1.3.4 MRI报告基因与嗜神经病毒的结合用于结构神经环路示踪的探讨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携带铁蛋白基因的嗜神经病毒在神经环路示踪中的应用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VSV相关质粒构建与病毒制备
        2.2.2 实验动物
        2.2.3 病毒注射
        2.2.4 取材及样本制备
        2.2.5 MRI实验
        2.2.6 免疫组化、普鲁士蓝染色及荧光成像
        2.2.7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rVSV-dG-Ferritin-EGFP在活体脑组织中显示MRI造影效果
        2.3.2 rVSV-Ferritin-EGFP具有顺向跨多突触传播的特性
        2.3.3 rVSV-Ferritin-EGFP标记的神经环路的离体MRI与荧光成像结果
        2.3.4 免疫组织化学与普鲁士蓝染色验证组织内铁蛋白与铁沉积的定位
        2.3.5 对于FerritinEGFP组中MRI信号与绿色荧光信号的关系的探讨
        2.3.6 rAAV-retro-CAG-Ferritin-WPRE-pA引起活体大脑组织的T_2加权暗信号
        2.3.7 注射rAAV-retro-CAG-Ferritin-WPRE-pA后不同时间点的大脑活体MRI结果
    2.4 实验结果小结与讨论
        2.4.1 FerritinEGFP组中病毒携带的Ferritin表达量、铁富集变化与MRI信号改变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2.4.2 工具病毒结合MRI报告基因用于结构神经环路示踪的方法的优势及局限
        2.4.3 活体水平神经环路示踪的应用
第3章 化学遗传学BOLD-fMRI方法在神经环路示踪中的应用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动物与病毒信息
        3.2.2 病毒注射
        3.2.3 动物行为学实验
        3.2.5 MRI实验
        3.2.6 fMRI数据分析
        3.2.7 取材、样本制备、免疫组化及荧光成像
    3.3 结果
        3.3.1 rAAV-DIO-hsyn-hM3D (Gq) -mCherry在VTA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的表达
        3.3.2 激活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后c-fos蛋白在VTA脑区的表达情况
        3.3.3 激活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导致大鼠自由运动增加
        3.3.4 激活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引起的全脑BOLD信号响应
        3.3.5 VTA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多级输出网络示踪结果
        3.3.6 rAAV-DIO-hsyn-hM3D (Gq) -mCherry在VTA的CamKⅡ阳性神经元中的表达
        3.3.7 激活VTA的CamKⅡ阳性神经元后c-fos蛋白在VTA脑区的表达情况
        3.3.8 激活VTA的CamKⅡ阳性神经元导致大鼠自由运动增加
        3.3.9 激活VTA的CamKⅡ阳性神经元引起的全脑BOLD信号响应
    3.4 实验结果小结与讨论
        3.4.1 VTA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多巴胺释放与BOLD信号的关系
        3.4.2 多级输出网络HSV示踪结果与fMRI结果的比较
        3.4.3 使用FLASH序列与基于EPI采样方式的序列进行BOLD-fMRI实验的比较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简写及中英文全称
附录 常用溶液配方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ACETYLCHOLINESTERASE HISTOCHEMISTRY OF THE THALAMUS IN THE PRIMATE(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视觉的本能恐惧反应持续性特征的神经环路及调控机制研究[D]. 刘楠.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1(01)
  • [2]外周神经系统α-突触核蛋白的传递在帕金森病病理进程中的作用[D]. 李树林.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孕晚期炎症暴露对CD-1小鼠后代中老年期睡眠、焦虑和记忆的影响及丰富环境的调节效应[D]. 任重阳.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光控抑制A2AR的工具构建及A2AR在冲动行为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 张卓航.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5]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pTau31表位疫苗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研究[D]. 孙瑶. 吉林大学, 2020(08)
  • [6]帕金森病靶向输递体系用于基因-化药协同治疗的研究[D]. 刘霖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1)
  • [7]膈神经-迷走神经端侧吻合重建颈髓损伤大鼠膈肌功能的神经通路研究[D]. 马骁.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8]树鼩脑内单胺能系统解剖图谱的研究[D]. 黄兆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汉黄芩苷对学习记忆损伤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石雪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10]整合嗜神经病毒示踪和磁共振成像建立解析神经网络的新技术[D]. 郑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19(02)

标签:;  ;  ;  ;  ;  

灵长类动物丘脑的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