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国采取措施激活图书批发业(论文文献综述)
陈阳[1](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张世定[2](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涂紫琼[3](2019)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治理案例比较研究 ——以红专厂和华山文创园区为例》文中指出近十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更新的推动,城市中涌现了大量闲置待更新的旧工业空间,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于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项目在全国大量出现。但项目普遍存在“寿命短、商业化、不亲民”等问题,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的研究变得十分迫切。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涉及城市更新、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文创产业发展、城市景观再塑、公共文化空间塑造等多元领域,本文引入已被广泛应用在复杂系统治理研究的诊断性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以简单、清晰、全面地疏理和呈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系统各要素。以广州红专厂和台北华山文创园区为例,借助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通过文献整理和田野调查搜集案例资料,在两岸典型案例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治理目标与价值选择、治理主体角色与互动方式、治理工具选择与运用、产权安排与利益分配、治理效果与反馈五个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治理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治理存在工业遗产保存与地方经济再生共存、文化艺术与商业共生、政府与社会资本共荣的可能性,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治理普遍存在政府作用发挥不到位、第三方监督与管理组织发育不良、用地规划不详、产权不稳、运营期短、治理模式单一、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建议加速推动工业遗产再利用工作;强调政府角色的回归,创新治理模式;强化公众参与,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空间的公共化程度,走“文化+产业+公众”的园区发展道路;创新用地规划分类,打造城市“文化创意廊道”;强化文化公民权,大力推动公民文化艺术生活繁荣。
SASITHON SAE-CHAO[4](2019)在《跨境电商平台在泰国市场竞争力比较研究 ——以速卖通、亚马逊和eBay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于1994年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电子商务平台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自从1998年以后,泰国政府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政策,泰国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1999年达到5.8亿美元。随着现代经济进一步地全球化发展,可见目前越来越多跨境电商持续进入了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泰国市场,因泰国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机会,也激活了来自不同发达国家的跨境电商平台以及提高了泰国电子商务的技术水平、管理模式、人才培训等方面,同时也带动了泰国其他行业,如:第三方支付平台、物流公司、包装工厂、美工人员等方面。于是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研究关于全球知名度较高的跨境电商平台在进入泰国市场后所面临的竞争,通过筛选得出三大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亚马逊和eBay,通过三大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对比,发现了该平台在泰国市场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如今存在的问题点,并为泰国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依据。本文将通过收集资料方式对有效信息采用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4M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得出相对合理的结果。本文重点对比了三大跨境电商平台在泰国市场发展现状、平台服务情况、泰国消费者选择使用平台购买产品原因、消费能力、消费频率以及存在问题等重要研究内容。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显示,泰国消费者使用不同平台使频率对比:eBay>速卖通>亚马逊,主要是eBay进入泰国市场较早,它所占优势是市场定位、推广人群和产品性价比;亚马逊在泰国市场的优势主要在于产品品牌定位、产品类型与质量以及网络宣传推广力度;而速卖通的优势主要在于产品价格、支付系统和地理环境使物流周期较短等。三个平台各有不同优劣,在泰国市场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势。结合三个平台对比,对泰国电子商务发展提出几点建议:1、完善及升级网络设施;2、完善跨境支付体系,提升支付安全性和便利性;3、完善跨境物流体系,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4、完善法律体制,规范平台运营;5、充分了解泰国网民生活习惯,提升网购体验。
潘泉孝[5](2019)在《基于在线财务服务的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小企业一直是我们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一方面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在经济稳定和提供就业发挥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面临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内部管理不规范双重因素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3年,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缺乏专业人员和昂贵的IT信息投入,来建立这种危机预警机制。目前中小企业普遍运行的财务信息化系统,仅能提供标准的账务处理和常规的财务指标分析,无法进行体系化的财务预警,也无法获取外部信息进行信息交互,缺乏对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这几年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在线财务服务(SaaS)快速兴起,数据在线为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和研究方法。分别介绍了中小企业的界定、重要性和经营特点,通过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从信息化应用的角度,提出了基于在线财务服务平台构建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块的设计思路。随后,以是否ST为财务危机的分类标准,分别选取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公司20家ST企业和60家正常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以财务指标为主,并引入非财务指标,构建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对初选的29个预警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提取8个主成分作为预警模型的输入变量。在对比了常见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之后,选择BP神经网络作为预警模型的建立,通过两轮的训练,用60家训练样本建立模型,用20家测试样本对模型进行评估,得出BP神经网络在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应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的改进方向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曹迪[6](2019)在《历史街区功能植入与活化利用研究 ——以青岛市北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历史街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又具有累积发展的不可重复性。历史街区形成年代久远,且在后续的发展中常缺乏有效维护,致使物质老化、内部经济活力衰退等问题频发。合理的功能植入及规划策略有利于历史街区的价值展示与活化利用,最终实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因此探索构建历史街区的功能植入方法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青岛是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理论在中国的最早实践地。2013年起市北区政府执行大规模“棚户区改造”政策,导致行政区范围内6片经市政府核定公布的历史街区出现严重的空心化现象,社区结构与原有功能消失、间接损害了历史街区的物质保护。如何正确开展历史街区的活化利用工作并通过功能植入的方式展示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同时兼顾经济发展与城市中心品质提升是当下急需考虑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历史街区研究与保护利用历程的基础上,提出历史街区功能植入的原则以及综合活化、价值提升两大目标,构建了包含价值评价、功能选择、载体植入、系统耦合、多元模式在内的历史街区功能植入策略,并对实施机制提出了针对政府及社会层面的措施与建议。本文以青岛市北区历史街区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市北区历史街区的历史沿革与价值内涵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相应发展问题。基于历史街区价值特色与实际更新条件的差异,从城市宏观角度及价值导向的视角下指导历史街区明确功能定位、选择适宜的功能类型以及植入落实方式。从物质空间、经济发展、区域联动三个层面实现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保护、城市高品质活力发展及有机、和谐、可持续更新。最后,文章总结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展望。
杨亚红[7](2018)在《新加坡建国后华族文化发展的困境 ——以国家和社会二重视角的考察》文中认为近代历史上新加坡是英国的殖民地,由于港口经济的需要,大批外国移民蜂拥而至,中国华南移民便是最早踏上此地的移民。在与当地居民漫长的融合中,新加坡华族逐渐形成了不同于他族的种族特性。新加坡独立建国后,华族社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纪元,但不同以往的经济背景、政治环境、身份认同给当代华族文化发展带来极大影响。建国后政府以国族建构的需要运用行政手段对华族文化进行指导,包括华文教育等对华社发展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让华族在一定程度上有些许文化“迷失感”;另一方面,华社对国家的文化政策作出自己的应对,民众态度从颇多争议到积极调适,呈现出华族顺应国族建构、国家发展的大局意识。当代新加坡政府与华族在文化领域的互动,实际也反映出新加坡国家与社会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从华族文化发展困境为切入点,得以进一步探析其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模式,并试图对未来华族文化发展的趋势加以分析。
杨洁[8](2017)在《历史延续性视角下的汉正街批发市场产业及空间更新研究》文中指出在经历了城市化高速增长阶段之后,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建设正进入一个转型提质的新时期,旧城更新与城市土地再开发成为了谋取城市“增长”的新动力和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式。对于武汉市而言,处于其主城核心区的汉正街传统批发市场的更新与再开发乃顺势而为,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旧城区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功能效率的提升,更关乎于城市精神与历史文化的存续。汉正街传统批发市场作为武汉市的城市名片,拥有大城市老城中心区位优势以及百年的商贸历史根源,被誉为武汉城市发展的起源。昔日的汉正街曾经誉满全国,并一度成为我国批发市场业的典范。然而,近20年来,随着国内批发市场的分化、批发流通业的改革、商品消费模式的转型、以及自身管理运营的滞后和转型升级方向的不确定性,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一再错失发展机遇,已呈现逐步衰落的趋势。在城市转型提质发展的导向下,低效的传统批发业与中心区高地价之间的矛盾、衰退的空间环境与城市形象名片之间的反差已成为汉正街地区再开发的强大助推力,汉正街批发市场的何去何从也一直备受政府、企业家以及广大武汉市民的关注。但是,地方政府在汉正街批发市场保留改造与拆除另建的选择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对汉正街地区再开发定位的摇摆不定使得汉正街的发展与建设日显尴尬。国内有关传统批发市场更新改造的实践大多以拆除重建、异地搬迁的方式为主,在充分发挥城市土地价值的目标前提下,被视为低端低效的传统批发市场往往被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所替代,或被迁移到城市外围地区。其中鲜有关注传统批发市场存在价值及其永续发展的研究与考量,而直面大城市核心区传统批发市场于城市之价值的思考、以及传统批发市场历史人文价值及其存续方式的思考更是极其匮乏。鉴于此,本文以传统批发市场存在价值及其永续发展为立论基础,试图从历史延续性视角探讨汉正街传统批发市场的产业演化和空间更新问题。论文首先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对批发市场发展的相关理论、我国批发市场的相关类型、更新模式以及汉正街产业及空间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汉正街批发市场的特色分析,历史延续性的价值评估,并结合国内批发市场更新的经验反思,提出了汉正街批发市场的更新模式——历史延续性更新,并对其必要性进行了阐明。其后,从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所面临的挑战、问题、多元利益矛盾冲突及其应对策略方面,提出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具体规划策略。论文通过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必然性、可行性及规划策略的论述,旨在为汉正街地区的城市更新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向,也为我国大城市核心区传统批发市场的创新更新模式及规划策略提供一种参考。
樊婧[9](2016)在《文化产业补贴的国际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际法视野下,对文化产业补贴问题的探讨可以分别从文化领域、贸易领域和人权领域展开。本文研究文化产业补贴的国际法问题,主要着眼于文化产业补贴与国际法的相符性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这一议题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具体问题,第一是前置问题——文化产品的定性,其次是核心问题—文化产业补贴的合法条件,再次是例外问题——文化产业补贴的例外规则,最后是宏观上的相关规则之间的冲突及其解决问题。本文第一章对文化产业补贴的基本问题予以阐释。至今,理论和实践中对“文化产业”含义尚未达成一致,具体包括哪些门类亦存在差异。由于“文化”和“创意”原本丰富的内涵,再加上“产业化”,因而更难界定,并且这一概念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因此本文首先对“文化产业”和“补贴”进行了界定,并论述了文化产业补贴的理论依据,这是本文研究的起点。其次,从文化、贸易、人权三个角度系统总结了文化产业补贴规则的国际法渊源,文化领域主要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多样性公约》中成员方实施文化政策措施权利的规范;贸易领域的渊源,主要包括贸易规范中的一般贸易原则对文化产业补贴的规制,以及其中的补贴规范对文化产业补贴的规制;人权领域的渊源主要是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规定的文化权利。最后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说明。这些内容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第二章分析了文化产品的定性问题,即对文化产品是属于货物还是服务。由于贸易领域货物与服务补贴规则的不一致,并且界分货物和服务是判断适用何种法律规则的前置问题,因而有必要对文化产品的货物和服务定性问题进行探讨。尽管货物与服务的定性问题不是文化产品独有,但是此进行深入分析会发现,文化产品定性问题较之一般产品的分类更为复杂:文化产品通常具有货物和服务的双重属性,货物和服务的融合现象在文化产品领域更加明显。因而适用一般分类标准即有形性标准,对文化产品来说有失公平。本文提出了现有法律规则框架下的应对策略,并提出了日后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规则的统一这一可能的发展趋势下的建议。第三章研究了文化产业补贴的合法性问题。主要包括三节的内容,由于补贴更多的与贸易相关,因此前两节的内容分别讨论了贸易法视域下货物贸易规则与服务贸易规则与文化产业补贴问题,第三节对文化、贸易、人权规则下文化产业合法补贴的条件进行总结。在文化法视域下,《文化多样性公约》赋予了成员国采取一种相对宽泛的文化补贴的权利,其标准是“直接文化影响标准”,不论这些补贴是给予货物还是服务,给予商品还是生产者,给予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文化产品。贸易法视域下,文化产业补贴的认定、类型及合法的条件问题是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GATT中,需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第3.8条例外的条件和《SCM协定》的条件;在GATS中,虽然缺乏如货物贸易领域那样明确的补贴规则,但是应当符合一国在GATS中关于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的承诺,以及考察是否做出了有关文化产品补贴的最惠国待遇豁免的例外。以直接补贴的形式仅仅给予其国内文化产业生产者的补贴,尽管可能对外国同等的生产者造成歧视,可以基于GATT第3.8(b)条的规定而被免责;以间接形式进行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则需要符合国民待遇原则,不能对国内文化产品实施更优惠的税收措施而造成对外国同类产品的歧视。在人权法视野下,《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的相关规定对文化产业补贴具有一定的间接规范作用。其中的“表达自由”要求对一国对文化产业补贴措施提出了限制,具体而言,一国在实施文化产业补贴措施时,应当基于相对客观、公正的标准进行,不得通过该措施间接干预公民的表达自由。第四章探讨文化产业补贴的例外规则,是从例外角度看待文化产业补贴问题,按照范围的从大到小,具体包括三种例外形式:一是文化产业的总体例外(cultural industry exception, CIE),二是一般例外规则的例外,三是补贴规则的例外。文化产业补贴的例外规则作为文化产业补贴问题的抗辩理由。本章通过分析,发现了尽管“文化例外”失败,但是“文化产业例外”产生萌芽并在FTAs中发展。指出贸易规则的一般例外规则中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包括公共道德例外和国家珍宝例外。其中,“公共道德”的适用关键在于“必要性”的认定;而“国家珍宝”例外的新发展表明其适用于文化产业核心部门的可能性。第五章论述了文化产业补贴的相关规则之间冲突及其解决问题。面对这些可能的冲突,本研究有必要对相关规则的冲突及其解决做出阐释。就冲突的内容来看,包括管辖权的冲突和法律规则的冲突。而在这些冲突的背后,究其本质,是立法目标的冲突以及不同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利益的冲突。本章通过研究发现,对于《文化多样性公约》与人权领域相关公约的关系,公约第2条规定公约的指导原则,明确了公约与人权的关系。对于WTO规则和《文化多样性公约》的关系,通过对争端解决机制的考察可以发现实践中WTO争端解决机制仍然成为当事方最有可能选择的机制;而由于公约第20条规定的模糊性,使得二者的关系不甚明朗,因而文化产业补贴最好的办法依然是遵守贸易协定中的相关规定。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着眼于中国视角下我国文化产业补贴与国际法的相符性问题。本章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义、范围,《《SCM协议》框架下我国文化产业补贴的认定、类型,我国文化产品的货物或服务属性,以及我国在GATS中与文化产业补贴有关的承诺及保留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文化产业补贴政策措施的现存问题,部分措施具有构成专向性和可诉性补贴的可能性,甚至构成禁止性补贴。并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从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角度为我国文化产业补贴规则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从国内法角度应当依据我国的国际法义务对相关规则进行清理,分阶段、有步骤地废、改、立;从国际法角度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视野,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和我国的教训,争取文化产业例外和文化产业补贴的保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国际法环境。
曹笛[10](2016)在《基于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策略及数字模拟方法》文中指出在当前铁路运输高速发展的阶段,大批新建、扩建、改建的综合交通枢纽防火安全问题是保障车站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迫切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因此,以国内外综合交通枢纽典型案例分析为研究基础,以性能化设计为核心,以数字模拟为技术手段,从空间类型、烟气控制、疏散策略等方面全面剖析综合交通枢纽的消防安全设计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论文核心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本体认知。首先对以铁路运输为主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国内外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概括综述。然后对综合交通枢纽的空间组织类型进行分类研究,构建了以空间组织类型为基础的综合交通枢纽防火性能化设计分析研究体系。最后对综合交通枢纽各功能分区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剖析了综合交通枢纽铁路站房火灾特点与危害,为下一步的论证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数据支撑。第二部分为研究论证。首先通过典型空间的提炼,建立了基于空间类型的综合交通枢纽火灾场景设计方法,并归纳为水平复合、垂直联通和疏散限制三种典型空间。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车站空间分别进行模拟,分析并得出基于烟气控制的综合交通枢纽空间优化方法。然后通过资料整理和问卷调查,建立疏散模拟乘客行为参数,并针对不同区域的人员疏散路径进行分析。在人员仿真疏散模拟阶段,对通廊连接型和整体空间型交通枢纽进行多情景的运算分析,从而提出综合交通枢纽内部疏散的优化策略。最后对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空间安全疏散进行研究,分析了站区外部的建筑类型以及布局特点,阐释了站区周边人流的行为特征,系统梳理了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疏散体系设计,进而提出了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疏散管理意见。第三部分为应用开发。运用Objective-C语言,设计开发了一款可在iOS操作系统移动设备上运行的APP应用,并对该应用使用功能进一步的完善、多平台开发和上架发布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二、英国采取措施激活图书批发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国采取措施激活图书批发业(论文提纲范文)
(1)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
1.2 研究问题 |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
1.3 研究意义 |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
1.4 相关概念 |
1.4.1 旧城中心区 |
1.4.1.1 概念定义 |
1.4.1.2 范围界定 |
1.4.2 土地混合利用 |
1.4.3 可持续更新 |
1.5 研究综述 |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
1.5.3 研究评述 |
1.6 研究目标 |
1.7 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1.1 跨学科综合 |
1.7.1.2 历史研究 |
1.7.1.3 比较归纳 |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
1.7.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
7.1.1 分析要素确立 |
7.1.2 分析对象界定 |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
7.2.1.3 小结 |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
7.2.2.3 小结 |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
7.4.1.3 小结 |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
7.4.3.3 小结 |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治理案例比较研究 ——以红专厂和华山文创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工业用地更新研究进展 |
1.2.2 文化创意园区研究进展 |
1.2.3 评述 |
1.3 研究目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构建与研究设计 |
2.1 基本概念 |
2.1.1 工业遗产 |
2.1.2 工业用地更新 |
2.1.3 文化创意产业 |
2.1.4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
2.1.5 文创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 |
2.2 基础理论 |
2.2.1 创意修补、空间修补与城市治理 |
2.2.2 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理论 |
2.3 研究设计 |
2.3.1 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的构建与适应性分析 |
2.3.2 研究案例的选取 |
第三章 广州红专厂工业用地更新治理 |
3.1 历史沿革(1956 年至今) |
3.2 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
3.2.1 政策背景:用地紧缺、遗产保护、园区式发展 |
3.2.2 生态系统:重地块,轻建筑,重产值,弱开放 |
3.2.3 社会系统:“政府-国有资本-社会资本”模式 |
3.2.4 外部关联建成区:建设不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台北华山文创园区工业用地更新治理 |
4.1 历史沿革(1914 年至今) |
4.2 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
4.2.1 政策背景:都市复兴、遗产再利用、文创繁荣 |
4.2.2 生态系统:重整修,善培育,强开放 |
4.2.3 社会系统:OT+ROT模式 |
4.2.4 外部关联建成区:协调完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问题讨论与对策建议 |
5.1 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
5.1.1 治理目标与价值选择 |
5.1.2 治理主体的角色与互动方式 |
5.1.3 治理工具选择与运用 |
5.1.4 产权安排与利益分配 |
5.1.5 治理效果与反馈 |
5.2 完善文创导向工业用地更新治理的对策建议 |
5.2.1 加速推动工业遗产再利用工作 |
5.2.2 强调政府角色的回归,创新治理模式 |
5.2.3 强化公众参与,完善监督机制 |
5.2.4 增强空间公共性,走“文化+产业+公众”的发展道路 |
5.2.5 创新用地规划分类,打造城市“文化创意廊道” |
5.2.6 强化文化公民权,繁荣公民文化艺术生活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研究不足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广州市工业用地更新相关政策与机构调整情况表 |
附录2 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一览表 |
附录3 红专厂内86家企业、机构及商铺产业分类 |
附录4 华山创意文化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引入空间整建营运移转计划案整建营运契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跨境电商平台在泰国市场竞争力比较研究 ——以速卖通、亚马逊和eBay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创新之处与不足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跨境电子商务理论研究 |
2.2 泰国电子商务市场理论研究 |
2.3 进入策略相关研究 |
2.4 营销策略相关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3 泰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
3.1 泰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
3.2 泰国电子商务发展相关政策 |
3.2.1 信息通信技术的政策 |
3.2.2 电子交易政策 |
3.2.3 物流方面政策 |
3.2.4 宽带网络发展政策 |
3.3 泰国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
3.3.1 平台建设 |
3.3.2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
3.3.3 支付系统 |
3.3.4 物流系统 |
4 速卖通、亚马逊和eBay在泰国市场的竞争力比较 |
4.1 速卖通 |
4.1.1 速卖通发展介绍 |
4.1.2 速卖通在泰国市场发展 |
4.2 亚马逊 |
4.2.1 亚马逊发展介绍 |
4.2.2 亚马逊在泰国市场发展 |
4.3 eBay |
4.3.1 发展介绍 |
4.3.2 eBay在泰国市场发展 |
4.4 速卖通、亚马逊和e Bay在泰国市场竞争比较 |
4.5 SWOT分析速卖通、亚马逊和e Bay在泰国市场的发展 |
5 问卷调查速卖通、亚马逊和eBay在泰国市场发展的差异 |
5.1 调查统计的对象信息 |
5.2 泰国消费者对购物进口产品的情况分析 |
5.3 泰国消费者使用三大跨境电商的情况分析 |
5.3.1 使用平台购买频率 |
5.3.2 消费额 |
5.3.3 消费时间阶段 |
5.3.4 优劣对比 |
5.3.5 存在问题 |
6 案例分析 |
6.1 基于阿里巴巴“双十一购物节”在泰国市场成功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1 阿里巴巴双十一购物节简介 |
6.1.2 阿里巴巴双十一购物节在泰国的发展情况 |
6.1.3 阿里巴巴速卖通与旗下Lazada在泰国发展的成功原因 |
6.1.4 阿里巴巴速卖通与旗下Lazada在泰国发展的不足之处 |
6.2 阿里巴巴速卖通与美国亚马逊和e Bay以购物节日的独特营销策对比 |
6.2.1 阿里巴巴“双十一购物节”的优势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基于在线财务服务的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四节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理论和研究概述 |
第一节 中小企业的划分与特点 |
第二节 财务危机和预警理论概述 |
第三节 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概况 |
第三章 基于在线财务服务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设计 |
第一节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
第二节 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现状 |
第三节 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发展 |
第四节 基于在线财务服务平台的预警模块设计 |
第四章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样本选取和指标构建 |
第一节 样本选取 |
第二节 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预警指标变量的处理 |
第五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构建 |
第一节 常见定量研究模型对比 |
第二节 神经网络模型概述 |
第三节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警模型训练和评估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历史街区功能植入与活化利用研究 ——以青岛市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概念 |
1.2.1 历史街区 |
1.2.2 功能植入 |
1.2.3 活化利用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研究 |
1.3.2 历史街区功能植入研究 |
1.3.3 历史街区活化利用研究 |
1.4 研究对象及目的意义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历程 |
2.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历程 |
2.1.1 起步阶段:历史建筑作为博物馆展示与利用 |
2.1.2 发展阶段:历史街区的整体发展与复合利用 |
2.1.3 完善阶段:从历史城区与系统角度全面活化 |
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现状研究 |
2.2.1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历程 |
2.2.2 国内历史街区功能植入模式 |
2.2.3 国内历史街区功能植入案例 |
2.3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利用问题与矛盾 |
2.3.1 遗产保护层面:原真价值不原不真 |
2.3.2 城市发展层面:历史街区孤岛生存 |
2.3.3 模式机制层面:整体僵化缺乏创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历史街区功能植入思路探索 |
3.1 历史街区功能植入的原则与目标 |
3.1.1 底线原则: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
3.1.2 基本目标:物质经济社会综合活化 |
3.1.3 核心目标:历史街区价值全面提升 |
3.2 历史街区功能植入策略及路径 |
3.2.1 历史街区综合价值认知评价 |
3.2.2 多元价值下的功能类型选择 |
3.2.3 物质及活动性功能植入载体 |
3.2.4 多街区协调发展与系统耦合 |
3.2.5 差异化的街区功能植入模式 |
3.3 历史街区功能植入的实施机制制度 |
3.3.1 政府层面:构建合理的管理体系与运作模式 |
3.3.2 社会层面:基于社区营造的可持续群众参与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岛市北区历史街区现状调查及价值评价 |
4.1 市北区历史街区区位背景 |
4.1.1 市北区历史街区区位特点 |
4.1.2 市北区历史街区历史沿革 |
4.2 市北区历史街区现状概况 |
4.2.1 人口分布情况 |
4.2.2 用地功能现状 |
4.2.3 物质遗存现状 |
4.2.4 交通及公共空间现状 |
4.2.5 其他方面现状 |
4.3 市北区历史街区价值评价 |
4.3.1 评价目标与评价思路 |
4.3.2 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 |
4.3.3 价值评价标准与方法 |
4.3.4 价值评价过程与分类 |
4.4 市北区历史街区问题分析 |
4.4.1 历史街区价值体现不突出 |
4.4.2 区域联系弱街区感知度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岛市北区历史街区功能植入与活化利用 |
5.1 市北区历史街区功能定位 |
5.1.1 价值引导下街区整体发展目标 |
5.1.2 价值类型引导历史街区功能定位 |
5.2 历史街区综合价值提升 |
5.2.1 经济价值提升:产业功能选择 |
5.2.2 建筑价值提升:建筑分类利用 |
5.2.3 环境价值提升:环境氛围营造 |
5.2.4 文化价值提升:文化系统打造 |
5.3 相关城市区域系统耦合 |
5.3.1 人口规划引导 |
5.3.2 公共空间耦合 |
5.3.3 游线系统耦合 |
5.3.4 交通系统耦合 |
5.4 重点地段多元更新方式 |
5.4.1 综合活化型更新:四方路历史街区 |
5.4.2 触媒激活型更新:黄台路历史街区 |
5.4.3 文化针灸型更新:馆陶路历史街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新加坡建国后华族文化发展的困境 ——以国家和社会二重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三、学术史回顾与述评 |
四、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新加坡语境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第一节 新加坡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简析 |
一、威权政治体系下的政府强势地位 |
二、华族社群的自身特质与弱势地位 |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下华族文化的生存空间 |
一、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 |
二、“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被固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家主导下的华族文化重新建构 |
第一节 政府制定文化政策的原因 |
一、建国初期国内外影响因素 |
二、人民行动党领导下的国族建构的需要 |
第二节 政府在文化领域的改革及影响 |
一、政府对华校的政策及影响 |
二、政府的语言政策及其影响 |
三、国家宗教环境的变化及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华社的态度及挣扎中嬗变的华族文化 |
第一节 教育改革的牺牲品——南洋大学 |
一、南大建立及获得学位认可的艰辛之路 |
二、南洋大学与政府的角力及落幕 |
第二节 新式英语与标准英语——政府与草根的对决 |
一、语言文化矛盾的调和产物 |
二、华族在语言文化中的自觉表现 |
三、新式英语的发展前景 |
第三节 华族精神世界的全新构建——以城市丰收教为例 |
一、新加坡华人社会基督教的发展概况 |
二、城市丰收教的信仰奇观 |
三、城市丰收教会案及信众的态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分析:华文书局——国家与社会的文化“战场” |
第一节 新加坡华文书局百年兴衰 |
一、从初现到辉煌的短暂时光 |
二、在社会变革中走向落寞 |
第二节 当代文化绿洲中的沙漠——百胜楼 |
一、百胜楼概况 |
二、百胜楼华文书局的商业运作 |
三、华文书局的坚守者 |
第三节 新时期华文书局何去何从 |
一、新时期华文书局面临的问题及困难 |
二、华文书局的持续转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当代华族文化困境的思考 |
第一节 当代华族文化面临的困境 |
一、不可逆转的被边缘化 |
二、年轻华族淡薄的民族文化观念 |
第二节 华族文化发展困境映射下的国家与社会 |
一、政府领导机制在文化构建中的两个阶段 |
二、华社对国家文化政策的对抗与调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加坡华文书局人物访谈录 |
附录2: 新加坡华文书局考察报告 |
附录3: 考察照片 |
致谢 |
(8)历史延续性视角下的汉正街批发市场产业及空间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汉正街批发市场在近年来的改造过程中逐渐衰落 |
1.1.2 大城市核心区高地价与传统批发业间矛盾成为改造核心动力 |
1.1.3 武汉市汉正街改造面临功能升级与存续地区文化及活力的双重压力 |
1.2 研究目的 |
1.2.1 提炼大城市核心区传统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价值 |
1.2.2 从历史延续性角度提出批发市场原地改造升级的创新路径 |
1.2.3 从我国批发业转型发展的角度指导批发市场的空间更新路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将商贸流通理论与批发市场改造实践相结合 |
1.3.2 实践意义——为大城市核心区传统批发市场改造提出创新性路径及策略 |
1.4 对相关概念的评述 |
1.4.1 批发市场及相关概念 |
1.4.2 汉正街批发市场 |
1.4.3 产业与空间更新 |
1.5 研究范围、思路、方法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2 文献及实践综述 |
2.1 批发市场相关研究 |
2.1.1 批发市场的分类及发展历程研究 |
2.1.2 批发空间发展理论 |
2.1.3 批发市场区位选择研究 |
2.1.4 批发市场与产业集群研究 |
2.1.5 批发市场的发展判断与更新改造研究 |
2.2 我国批发市场更新改造实践 |
2.2.1 全国性专业流通节点模式 |
2.2.2 城市近郊物流园区模式 |
2.2.3 次区域商业中心模式 |
2.2.4 历史风貌街区模式 |
2.3 武汉市汉正街产业与空间研究进展 |
2.3.1 汉正街的历史发展及非正规性研究 |
2.3.2 汉正街产业发展策略、发展定位探讨 |
2.3.3 汉正街旧城更新决策机制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3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发展的价值评价及更新模式选择 |
3.1 汉正街批发市场的特色分析 |
3.1.1 产业空间特征 |
3.1.2 市场活力分析 |
3.1.3 社会满意度调查 |
3.2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价值评价 |
3.2.1 历史延续性评价体系构建 |
3.2.2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价值 |
3.3 汉正街批发市场的更新模式选择 |
3.3.1 国外批发市场更新的经验 |
3.3.2 我国批发市场转型模式反思 |
3.3.3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必要性 |
4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
4.1 批发业延续性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
4.1.1 互联网对批发业的影响 |
4.1.2 批发市场的功能分化 |
4.1.3 大都市核心区传统批发市场产业更新 |
4.2 武汉市批发市场延续性发展面临的问题及优化 |
4.2.1 武汉市批发市场布局问题及优化 |
4.2.2 武汉市商业空间问题及优化 |
4.3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多元利益矛盾及应对策略 |
4.3.1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多元利益诉求 |
4.3.2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多元利益矛盾 |
4.3.3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应对策略 |
5 汉正街批发市场历史延续性更新的规划策略 |
5.1 产业延续策略 |
5.1.1 保留服装产业,流通企业总部化发展 |
5.1.2 疏散其他类型市场向城郊批发空间聚集 |
5.2 文化延续策略 |
5.2.1 保留传统批发市场,错时经营,打造24小时活力中心 |
5.2.2 保留部分批发市场的前提下,引入多元产业 |
5.2.3 结合历史文化遗产,拓展文化旅游产业 |
5.3 社会延续策略 |
5.3.1 培育本土设计师工坊,支撑批发市场创新空间发展 |
5.3.2 整合现场零散物流,加强与城市快速路的出口联系 |
5.3.3 改造街巷老社区,保留汉口市井生活图景 |
5.4 空间延续策略 |
5.4.1 停止对市场街巷空间的破坏,加强现代商厦与轨道站点的接驳 |
5.4.2 通过旧城改造,划区经营,改善居住与就业环境 |
5.4.3 保留街巷空间,延续市井商业氛围 |
6 研究结论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9)文化产业补贴的国际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化产业补贴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文化产业补贴界定 |
一、文化产业 |
二、补贴 |
三、文化产业补贴的原因 |
第二节 文化产业补贴的国际法渊源 |
一、国际文化法渊源 |
二、国际贸易法渊源 |
三、国际人权法渊源 |
第三节 文化产业补贴的相关国际法问题 |
一、文化产品的定性 |
二、文化产业合法补贴的条件 |
三、文化产业补贴的例外规则 |
四、文化产业补贴规则的冲突及其解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化产品的定性 |
第一节 文化产品定性问题的提出 |
一、文化产品定性的争议 |
二、文化产品定性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文化产品定性的标准 |
一、定性的一般标准 |
二、文化产品定性的标准 |
三、文化产品定性适用一般标准的评述 |
第三节 文化产品定性对规则适用的影响 |
一、GATT与GATS的重叠适用 |
二、重叠适用引发的解释问题 |
三、对重叠适用的评述 |
第四节 文化产品定性的反思 |
一、文化产品定性争议的分析 |
二、文化产品定性问题的改进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产业补贴的合法性 |
第一节 文化产业货物贸易补贴 |
一、文化产业补贴的认定 |
二、补贴的类型与文化产业补贴 |
三、GATT国民待遇原则与文化产业补贴 |
四、GATT最惠国待遇原则与文化产业补贴 |
第二节 文化产业服务贸易补贴 |
一、服务贸易补贴规范与文化产业 |
二、GATS国民待遇原则与文化产业补贴 |
三、GATS最惠国待遇原则与文化产业补贴 |
第三节 文化产业合法补贴的条件 |
一、符合《文化多样性公约》规定的文化产业补贴 |
二、符合WTO规则的文化产业补贴条件 |
三、符合人权法要求的文化产业补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产业补贴的例外规则 |
第一节 文化产业例外 |
一、WTO规则中“文化例外”的提出和失败 |
二、USCFTA和NAFTA规则中的“文化产业例外” |
三、RTAs和FTAs中关于文化产业例外的新发展 |
第二节 贸易规则中的一般例外条款 |
一、文化产业与一般例外条款 |
二、公共道德例外条款的可适用性 |
三、国家珍宝例外的可适用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产业补贴相关规则的冲突及其解决 |
第一节 冲突的表现和实质 |
一、冲突的表现 |
二、冲突的实质及原因 |
三、冲突解决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争端解决管辖权的冲突与解决 |
一、国际争端解决管辖权冲突的协调方法 |
二、RTAS与WTO规则中的管辖权条款 |
三、WTO规则与《文化多样性公约》中的管辖权条款 |
第三节 法律规则的冲突与解决 |
一、冲突条款的方法 |
二、后法原则 |
三、特别法优先 |
四、法律解释的方法 |
五、协调合作的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法视野下我国文化产业补贴制度的反思 |
第一节 我国文化产业补贴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一、文化产业补贴制度的现状 |
二、文化产业补贴措施的定性问题 |
三、文化产业补贴的合法性问题 |
四、文化产业补贴的例外规则 |
第二节 我国文化产业补贴制度的完善建议 |
一、国际法层面的完善建议 |
二、国内法层面的完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表:我国文化产业补贴相关政策汇总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 |
二、英文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基于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策略及数字模拟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综合交通枢纽特征与灾害分析 |
2.1 综合交通枢纽释义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本文研究对象 |
2.2 综合交通枢纽本体研究 |
2.2.1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现状 |
2.2.2 客站总体布局模式 |
2.2.3 旅客乘车模式 |
2.2.4 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 |
2.3 综合交通枢纽空间组织类型研究 |
2.3.1 中心环绕型 |
2.3.2 通廊连接型 |
2.3.3 整体空间型 |
2.3.4 总体分析 |
2.4 各功能分区特征与火灾灾害特点 |
2.4.1 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 |
2.4.2 综合交通枢纽主要功能分区与火灾风险 |
2.4.3 铁路客站火灾特点及危害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火灾烟气控制的综合交通枢纽空间优化方法 |
3.1 综合交通枢纽火灾烟气模拟方法 |
3.1.1 火灾发展机理 |
3.1.2 消防性能化目标 |
3.1.3 烟气模拟软件 |
3.1.4 PyroSim软件概述 |
3.2 基于空间类型的综合交通枢纽火灾场景 |
3.2.1 火灾场景设计方法 |
3.2.2 水平复合空间 |
3.2.3 垂直联通空间 |
3.2.4 疏散限制空间 |
3.3 综合交通枢纽烟气模拟 |
3.3.1 火灾场景1—不同屋顶形式的整体大空间烟气扩散模拟 |
3.3.2 火灾场景2—候车单元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对比分析 |
3.3.3 火灾场景3—列车火灾对不同形式综合交通枢纽的影响分析 |
3.3.4 火灾场景4—地下候车厅火灾烟气模拟分析 |
3.3.5 火灾场景5—地下疏散限制空间火灾烟气模拟分析 |
3.4 基于烟气控制的建筑空间优化方法 |
3.4.1 空间选型与优化 |
3.4.2 构造节点 |
3.4.3 火灾探测系统 |
3.4.4 灭火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疏散仿真模拟的综合交通枢纽疏散策略 |
4.1 综合交通枢纽紧急疏散模拟方法 |
4.1.1 疏散设计规范 |
4.1.2 性能化疏散理论 |
4.1.3 国内外疏散模拟软件 |
4.1.4 BuildingEXUDOS模拟概述 |
4.2 综合交通枢纽人群疏散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 |
4.2.1 车站容量与疏散人数 |
4.2.2 车站旅客行为特征 |
4.2.3 车站行人参数分析 |
4.2.4 火灾对疏散者的影响 |
4.3 综合交通枢纽疏散路径分析 |
4.3.1 进站候车大厅人员疏散 |
4.3.2 地下集散大厅人员疏散 |
4.3.3 候车站台人员疏散 |
4.4 通廊连接型交通枢纽疏散模拟 |
4.4.1 几何模型 |
4.4.2 疏散人员设置 |
4.4.3 情景设置1—人群密度对疏散的影响 |
4.4.4 情景设置2—反应时间对疏散的影响 |
4.4.5 情景设置3—人群特征对疏散结果的影响 |
4.4.6 情景设置4—不同疏散导向对结果的影响 |
4.4.7 情景设置5—连续瓶颈空间的疏散控制 |
4.4.8 情景设置6—长廊空间的疏散控制 |
4.4.9 结论与分析 |
4.5 整体空间型交通枢纽疏散模拟 |
4.5.1 几何模型 |
4.5.2 疏散人员设置 |
4.5.3 情景设置1—安检设施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
4.5.4 情景设置2—高架车道对疏散结果的影响 |
4.5.5 结论与分析 |
4.6 综合交通枢纽疏散策略 |
4.6.1 优化疏散空间 |
4.6.2 完善疏散设施 |
4.6.3 提升疏散管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空间安全疏散规划 |
5.1 综合交通枢纽站区外部建筑空间 |
5.1.1 整体布局特点 |
5.1.2 商业建筑 |
5.1.3 办公建筑 |
5.1.4 旅游业建筑 |
5.1.5 住宅建筑 |
5.1.6 其他交通建筑 |
5.2 综合交通枢纽周边人流特征分析 |
5.2.1 不同建筑物内人流分析 |
5.2.2 站区周边人群分类研究 |
5.2.3 车站周边人流管理 |
5.3 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疏散设计 |
5.3.1 外部疏散体系 |
5.3.2 换乘中心疏散 |
5.3.3 广场疏散 |
5.3.4 高架车道疏散 |
5.3.5 周边建筑疏散 |
5.4 综合交通给枢纽外部疏散管理 |
5.4.1 疏散路径 |
5.4.2 行人组织 |
5.4.3 车辆组织 |
5.4.4 立体化分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综合交通枢纽火灾人员疏散APP开发 |
6.1 国内外防灾类APP应用 |
6.2 APP功能设计 |
6.2.1 设计理念 |
6.2.2 功能框架 |
6.2.3 操作系统及编程语言 |
6.3 日常使用功能 |
6.3.1 车次到站提醒 |
6.3.2 人员定位 |
6.3.3 上传安全隐患信息 |
6.4 灾时使用功能 |
6.4.1 起火信息警报 |
6.4.2 逃生疏散路径规划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一) 火灾安全疏散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近年来交通枢纽火灾事件 |
附录(三) 移动端应用APP源代码 |
四、英国采取措施激活图书批发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治理案例比较研究 ——以红专厂和华山文创园区为例[D]. 涂紫琼.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4]跨境电商平台在泰国市场竞争力比较研究 ——以速卖通、亚马逊和eBay为例[D]. SASITHON SAE-CHAO. 浙江大学, 2019(02)
- [5]基于在线财务服务的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D]. 潘泉孝. 厦门大学, 2019(08)
- [6]历史街区功能植入与活化利用研究 ——以青岛市北区为例[D]. 曹迪. 东南大学, 2019(05)
- [7]新加坡建国后华族文化发展的困境 ——以国家和社会二重视角的考察[D]. 杨亚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8]历史延续性视角下的汉正街批发市场产业及空间更新研究[D]. 杨洁.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9]文化产业补贴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 樊婧. 武汉大学, 2016(01)
- [10]基于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策略及数字模拟方法[D]. 曹笛. 天津大学,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