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看世界教育——教育理论翻译系列导论

放眼看世界教育——教育理论翻译系列导论

一、借你一双慧眼看世界教育——教育理论译丛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李栋[1](2020)在《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话语层面思考课程是西方概念重建学派的重要思想,其核心精神就是“话语”与“理解”的语言逻辑思维,即何种样态的课程话语造就何种样态的课程理解。这一课程理论前提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课程言说或课程话语的建构最终是为课程理解服务的;第二,课程世界是一个由各家之言组成的“万花筒”。这构成了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创生一种课程话语,寻得一种课程理解的方式。这一思路同时也暗合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话语精神,最终能为我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或启示。课程话语的言说现状,特别是当今课程话语的表述问题是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话语体系应遵循的现实逻辑。当今课程市场正像培根在其四大隐喻中提到的“市场隐喻”一样,充斥着诸多语言问题。其中,课程表述的二元对立问题、课程理论、学派间缺乏沟通的问题、不同课程言说主体自说自话的问题、近来对课程思辨体系拒斥的问题、固守课程表述精确性的问题等都是当今国内外课程领域的显性问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特别是这些问题的哲学言说逻辑,发现这些表述问题或多或少地受近代以来的实体哲学思维影响的,因为实体哲学思维推动了认识论哲学,同时也影响到了一切以认识论为依托的学科、理论等,当然包括课程与教学论这一二级学科。要对以上实体思维导致的话语问题进行超越与消解,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基于以上的考量,本研究将回顾大量的文献,包括国内外“语言意义”、“话语”、“课程话语”三个方面的研究,意在为研究提供一种背景性深度;并对课程中的“话语”进行“思想考古”,意在理清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自觉”之路;考察课程话语意义的重要来源——哲学,并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过程哲学进行深刻研究。为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构建与理解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通过对课程的核心概念以及对“课程目标话语”、“课程知识话语”、“课堂话语”及“课程评价话语”的过程哲学赋义,以达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落地”的效果,因为任何课程话语,只要它不能形下化为具体的表述,它都将是空疏无用的;最后,将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与几种经典的课程话语,比如“主智主义课程话语”、“经验本位课程话语”、“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人本主义课程话语”、“现象学派课程话语”及“后现代课程话语”进行一种理论上的比较,以期发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在课程理解上的优劣势。

高鑫[2](2017)在《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本解读是孙绍振多年以来奋力开拓的一大学术领域,已产生较大影响力。本文试图从他众多的文本分析案例中提炼出深层的“解读理论”,超越已有的从“语文教学”的视角认知“孙绍振文本解读”的传统研究模式,转而在文艺理论的本体框架内思考其存在价值。首先全面阐述了孙绍振解读文本时的三大审美理念:追求审美的特殊性与唯一性、真善美的错位结构(为着叙述上的严谨,此部分也顺势包含了孙绍振“小说的错位理论”)、文学的三维结构理论。之后,结合具体的文本案例,先是在“批判与建构”、“破与立”的理论视野中,细密深入地探讨了孙绍振的宏观文类理论,继而又详细解剖了孙绍振微观细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孙绍振走上文本解读之路的“机缘所在”以及伴随而来的“话语转型”。紧接着,回顾前文并结合当前的文学研究语境,系统性地阐述了孙绍振以“实践”为导向的学术个性及其对当代文艺理论发展、建设的启示意义。经过重重梳理,本文归纳出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的三大特色:敢于批判和质疑,重视思辨和创新;聚焦“情感”密码,深于情;重“实践”——创作实践和阅读实践,对“创作”实践尤为关注,是“创作论型”的解读派。

周大众[3](2017)在《文化生态视角下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论 ——基于贡山等地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发展,民族地区开放程度逐步提高,裹狭着现代物质文明的外来文化(包括国家主流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了少数民族成员的生活世界。主流文化以一体化、同质化趋势强烈地冲击着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存身根基;未经审视的流行文化因子也在这一过程中迅速“占领”民族青少年思想的高地。这不可避免地阻滞了民族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及主流文化的内化,表现为对二者的“共时疏离”,给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异乡感”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究其根源,文化多元带来生活方式的多种可能,摆在民族青少年面前的“是非题”业已变成了无标准答案的“选择题”。当然,民族地区中小学偏离当地文化生态的教育实践也应担负不小的责任。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是多元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是“多元文化——人——生态”的和谐状态,是少数民族成员稳定且开放的生活方式。那么,从文化生态出发,从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所标定的生活方式出发,探讨民族地区中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及如何发展的问题理应成为民族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这也是本研究的主题。本研究以贡山等地的田野考察为起点,通过对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地区中小学在校学生及毕业生)观察与访谈了解其生存现状,探索其生存现状与文化生态的内在关联,挖掘文化生态对于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的规定性,定义文化生态视角下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的基本内涵。继而,结合田野考察与文献资料分析,建立文化生态视角下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的教育机理,沟通“理论可能性”与“实践可操作性”,并由此确立利于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的教育策略。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发展需要文化生态视角的观照,且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具有“可实现性”。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民族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企望通过民族地区教育先行实现“以教育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以一体化、标准化教育推进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继而推动民族社会整体良性、和谐发展的理路最终没能照亮现实,反而打破了民族社会原有的宁静,一种浮躁的情绪在民族社会奔流、涌动,表现为民族青少年诸多“失范行为”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殊不知,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发展是独特的发展,是基于民族地区天地系统的发展。天地系统的独特性规定了文化生态的独特性;文化生态的独特性则表达了生活方式的独特性。在独特天地系统中生存与发展的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必须内化这种独特性,才足以应对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挑战。另外,通过对文化生态视角下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的现状、内涵、教育机理、推进策略的深入阐释,发现此种“合文化生态”的发展具有“可实现性”:这种“可实现性”首先来自对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现状的准确描述,及对其偏离文化生态发展原因的准确把握;其次,通过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机理”——作为培养目标组成部分的“多重文化主体”建构、作为影响因素的教育内容与实践形式及相互关系的探讨,提出公共教育空间建构、破墙、实践性教学、教育激励等诸多教育策略,以实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合文化生态”的发展从“说得清楚”向“做得完美”转向。

赵梦佳[4](2017)在《高中地理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探究 ——以选修Ⅶ第二章“地图与遥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国中学普遍沿用的传统教学内容陈旧、方法落后、模式固化,“育人”和“用人”之间发生了巨大偏差,造成我国人才的持续短缺,只有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才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21世纪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教育日趋全球化与信息化。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开放优质的教育资源运动蓬勃发展,并持续不断地向基础教育、企业培训和开放教育等更广阔的领域扩展。改革日渐固化的传统教育,构建基础教育阶段的精品课程的契机已经到来,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进行精品化建设必将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系统且抽象、知识跨度较大、学生层次差异明显,因此相比于其他学科,地理更适合引入新的教育技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将优质教育资源、应用软件引入地理课堂,配合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等教育新技术,依据实际学情,打造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精品化的地理课程,是值得每一位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遗憾的是目前此方面研究尚处于空白。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精品课程建设文献,基于“多源开放信息—先学后教—师生双向反馈”的新型教学理念,以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Ⅶ第二章“地图与遥感”3个课时实践为教学案例,构建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精品化的高中地理课程。以期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基础教育阶段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于栋华[5](2016)在《论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绘画风格的形成是画家绘画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性格作为影响绘画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绘画风格起着潜在的心理影响。没有自我性格的绘画作品便没有生命力,最终将被历史淘汰,乃至遗忘。中国历代着名的画家在作品中大都注重自我性格的表露,从而创造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历经中国绘画绵长的发展过程而仍旧被后人所瞩目。本文在研究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史料及借鉴性格与绘画风格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例证、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分析画家的性格与其绘画风格的关系,证明画家的性格对其绘画风格可能形成的影响,及绘画风格中隐含的画家性格因素。本文的第一章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目前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等。第二章简述了性格、风格与绘画风格的概念,以及绘画风格对于画家成功的重要意义,并着重提出影响个人风格形成的性格因素的重要性。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第三章分析影响画家绘画风格的性格因素如何对画家的绘画风格进行影响;第四章分析绘画的“体验生活”、“酝酿感悟”、“绘画表现”三个过程中性格的潜在性,说明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选材;酝酿感悟的过程中,性格左右画家的思维形式;绘画表现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审美行为;第五章对性格与绘画风格出现的不相符的现象进行辨析,说明性格的多重性与潜在的性格外露是造成外在性格与实际风格不符的主要原因。第六章得出本文的结论:性格与绘画风格的统一性;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可塑性;性格对绘画风格的潜在心理影响;性格的多重性的掩饰现象及风格与潜在的本我的性格相一致。并得出对当代画家的启示:在现代中国绘画人才济济的大潮中,不要盲目跟从潮流,而要充分挖掘自我性格对于绘画创作的有利因素,形成富有自我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

曾敏[6](2015)在《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外语已经成为了解他国文化、进行各种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这过程中,外语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也就日益地凸显出来。我们不禁要问,在当代各种外来文化的相互交融的大潮中,外语教育如何进行应有的自我定位和发展之路?外语教育如何维系其在国家文化安全构建中的作用?理想的答案是,我们不希望看到中国的语言文化“被他者化”了,从而丧失了代表中国特色和民族自尊的文化“自性”和“我性”。如果牺牲了令人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精髓和最为珍贵的民族文化尊严,那么,将会对中国文化安全的未来产生隐患,这种文化安全隐患将会或多或少地扭曲中国文化走势的版图。本论文将大学外语教育放置到国家文化安全的背景框架中,分析现行的大学外语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使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文化安全问题,为反思我国外语教育的现状提供学理依据。第一章为引言,在阐述文章选题缘由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西方和中国的文化安全研究的历史过程和当前概况,同时,也介绍文化安全研究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进展。最后阐述论文的基本框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通过梳理西方文化研究的发展演变历史和回顾中国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安全教育思想,进而投射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总结与文化安全相关的研究成就。第三章是文化安全的概念与理论框架。通过对“文化”、“文化安全”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和阐释,强调文化安全,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是一个历史现象,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然后介绍了本文研究所立足的相关研究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第四章分析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本质、历史演变与内涵。首先阐释了文化安全视域下的外语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其中包括对外语教育文化传播功能和外语教育的文化创新以及外语教育中“人的塑造”功能的剖析。本文还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明清时代之前,明清时代和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的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问题的历史演变轨迹,借以说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的历史形成过程。本章最后阐述当下外语教育现状,从通识教育视角,公民教育视角和国际理解教育视角,分别阐释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存在和发展本质。第五章实证研究外语教育过程中诸多层面上文化安全问题。通过对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文本对比分析和对新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历时对比分析,说明我国现存的外语教育中存在着文化安全问题。为了使文章的实证分析更有说服力,文章对某一套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本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并对多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文化安全隐患问题。第六章尝试性地提出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改进对策和解决之道。首先,通过阐述其他国家的外语教育文化安全方面的举措,作借鉴之用;其次,从理念建构的高度分析和阐释外语教育所需的文化安全理念和文化安全意识;最后提出在外语教育实践行为过程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应对建议。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文章的结论是,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问题对我国的未来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对外语教育中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能得到有效缓解和有效疏导;我们可以通过变革文化安全研究路径,提升外语教育的品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外语教育的角度出发,探寻其中文化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与本质特征,努力寻觅一条既符合中国国家利益,也吻合世界文化发展规律的发展之道。其意义在于,从理论上,对外语教育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理论思辨与探讨;现实上,对我国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的现状、文化安全问题的解决以及文化安全问题的秩序规则的制定等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外语教育角度看,对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符合我国外语教育的培养目标,符合培养既能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又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时代要求。

顾尔伙[7](2014)在《博弈中的心智发展 ——“克智”能手养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口头论辩是东西方教育文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历史上,中国、印度和古希腊都出现过规模宏大的论辩思潮,形成了世界古代三大辩学体系,中国的名辩学、印度的因明学和古希腊的逻辑学。从论辩与心智关系来看,人类的心智具有论辩性;从论辩的角度来关注现实生活,人类思考就是一个“内在论辩”的过程。既然人类的心智具有论辩性,教育的核心是发展人的心智,具有论辩性的心智只有在对话中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真正的思想是对话,对话是人类认识自我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真正的教育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克智活动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教育。研究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无论对人类教育本质认识,还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上无数名哲对对话教育进行探寻,从而为对话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论辩逻辑不同于形式逻辑,它是一种基于生活的“非形式逻辑”。以心理学为代表的已有研究由于学科分野和研究方法的局限,对对话教育中的心智发展,特别是对论辩性对话教育中的思维发展,目前缺乏完整而细致的深入研究。作为一种论辩性的对话教育,克智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平衡作用。论文以克智为个案,在克智活动中观察“心”的运作,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了“人在论辩中的存在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这一关系到“论辩—思考”之间关系,涉及到“彝族人精神世界如何生长”的基本问题,用“兴”、“忆”、“衍”、“生”、“理”、“律”等几个概念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以期深化对人类教育史上“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这个命题全面动态的理解。论文在实地考察克智活动过程的基础上,梳理了各学科对人类对话及其对话教育的研究,指出各自的贡献与局限,根据历史研究和克智活动的实践逻辑,给出自己的研究框架。对克智活动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描述,指出了克智活动可能起源于“歌场制度”。用“智慧的欢歌”总结了克智活动智慧之“理”和欢歌之“情”的双重本质。研究问题决定研究方法。论文主要采取个案研究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凉山彝区跟踪克智能手,记录一个克智能手自述的学习克智的个人历史,在论辩过程中自然观察克智能手“心”的运作,以该克智能手与其他能手的论辩场面为文化样本,通过文化样本的口语报告分析,来考察克智能手是如何把知识化为智慧,从而发展自己精神世界的。论辩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克智活动作为一种对话性的实践,活动前与世界对话,活动中与他人对话,活动后与自己对话。研究发现:知识库的形成是对话教育的前提。论文通过口述研究详细描绘了知识库形成过程,分析了克智能手的知识结构。通过克智活动过程的细致观察,论文深入解析和总结了克智活动中心智发展的六维模式:“兴”、“忆”、“衍”、“生”、“理”、“律”。“兴”就是克智活动中论辩意向性的开启;“忆”就是克智活动中对已有“知识库”的准确再现;“衍”就是克智活动中联系现实情境进行推衍;“生”就是克智活动中新旧知识之间通过变异进行创造;“理”就是克智活动中思维结构的条理化;“律”就是克智活动中思维逻辑的诗性表达。论文对田野跟踪对象沙马阿那的口头论辩报告进行话语分析,并和其他辩手进行了对照研究。包括:一个克智能手与另外一个能手之间论辩词的传递;一个克智能手对某一特定史诗章节的多次演述之间的不同;某一史诗章节在一群能手全部演述篇目中的变化等。得出:从教育意向性的开启到诗性表达,克智活动中论辩词的程式频度较高。克智活动过程就是一个即兴创造的过程。没有记忆就没有创造。即兴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变”与“不变”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范畴化和特殊化是克智活动中即兴创造的主要策略。比如作为克智活动教育意向性开启的主客方相互问候环节中,变化的是人们身边代表角色性的名字和标志之词:蕨箕坪的雉鸡,竹林边的锦鸡,森林里的熊,高山上的鹿,岩脚下的蜜蜂,大河边的水獭,院坝外的白狗,院坝内的肥猪,屋檐下的花阉鸡,屋里的姑娘,客席上的小伙等,不变的是他们的行动或功能性之词:平安否、吉祥否、真好客、莫嚷、寒暄语,其不变的目的或者功能是欢迎客人的到来。克智活动集中流露了彝族人运思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大思维方式:释源-述原思维方式;对立-辩证思维方式;追根-叙谱思维方式。论文对克智活动的效果进行了评估,认为对话教育是一个集传授知识、发展思维、学习历史、培育人文四位一体的教育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克智活动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得出:克智活动中“兴”、“忆”、“衍”、“生”、“理”、“律”等之间不是简单的一比一关系,而是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六个维度共同构成了对话教育模式。论文最后认为,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知识的递增与如何加工、处理和运用这些递增知识的智慧之间形成尖锐矛盾,成为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教育应该从“知识”转向“智慧”,进行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克智活动,这种基于生活的对话教育对我们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人类心智的发展具有“论辩性”,论辩性心智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对话的形式;真正的思想是对话,真正的教育应该以对话的形式发展完整的人;有效的对话教育应该在博弈中发展人的心智:知识在对话教育中得以积累,历史在对话教育中得以传承,批判性思维在对话教育中得以生成,人文精神在对话教育中得以培育。

王欢[8](2013)在《媒介素养教育下的中学语文审美教学》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媒介环境和人们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已成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在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面前,多数青少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如何趋利避害。同时,他们的语言表达形态,审美观、价值观也在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地判断和理解媒介信息,适当地选择和运用媒介信息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新的教育热点。媒介素养教育由于具有开放性、现代性的特点,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也较多,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语文审美教育就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一方面,丰富的媒介信息,可以拓展语文审美教育的资源,培养学生的美学精神、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学生按照审美的规律,有效地选择媒介信息,也能增强对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运用能力。二者的结合,将对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审美能力、综合素质,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本篇论文,笔者试图就媒介素养教育下的语文审美教育这一论题展开研究,并提出思考与建议。论文包括个三章节:第一章主要明确媒介素养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相关概念,使人们对媒介素养教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二章主要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以及与审美教育融合的实践情况。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阐述媒介素养教育下语文审美教育的一些具体实践方案,包括教材内容的变化、教学手段的变化、培养模式的变化。

户清丽[9](2013)在《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动力是促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学动力类型与师生互动行为密切相关。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是指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诸教导要素与“学生学”诸学习要素通过主体适应行为形成的动力联合体,地理课堂教学动力乃是教师教的动力与学生学的动力交互作用所汇聚而成的合力。全文分五个部分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绪论。阐明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界定相关概念,在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从本体论角度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理论架构。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是一个“二维三阶”结构,由“教师教”与“学生学”构成的“二维”张力场是动力系统的动力源,主体适应是动力系统的动力机制,“二维”张力场的教学张力与主体适应动力机制的有机结合,形成推动教学过程的动力运行系统,即“意向适应”、“工作执行”、“意向生成”“三阶”结构。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运行类型有教师命令式关系下的强迫牵引型、师生互不干涉式关系下的分裂内耗型和师生协商式关系下的互动生成型三种基本模式。动力策略是一个由内核问题聚焦策略、里圈认知性动力策略和外圈情意性动力策略构成的“一核两圈”结构,动力策略有基本策略、附加策略和片断增量策略三种类型,每个动力策略又各有“初—中—高”三级效能标准。第三部分(即第三、四章)从实践论角度探讨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历史演进与现实状况。第三章揭示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基本特征有:动力源的整体结构意识日益增强,主体适应意识与能力日益提高,运行模式日益向互动生成型发展。存在问题有:动力源的“学生学”一翼有待加强,实然运行模式与应然动力机制存在落差,新课程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亟待重建。第四章分析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早期求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其课堂教学动力源表现为“单点离散”结构,动力机制是一种“放任—随意”机制,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为分裂内耗型。“关注教学情境阶段”的地理教师,其课堂教学动力源表现为“教师教”单翼结构,动力机制是一种“控制—服从”机制,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为强迫牵引型。“关注学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其课堂教学动力源表现为“教师教+学生学”双翼结构,动力机制是一种“参与—合作”机制,动力系统运行模式为互动生成型。导致地理课堂教学动力不足的关键制约因素是地理教师的动力策略意识薄弱与实施能力的不足。“早期求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其动力策略不仅类型少,而且策略效能等级水平低;“关注教学情境阶段”的地理教师,虽然能够采用多种动力策略,但各策略的效能等级水平均比较低;“关注学生阶段”的地理教师,动力策略已处于高水平运用状态。动力策略实施的主要问题有:整体设计能力薄弱,未做到教适应于学,策略实施技能匮乏。第四部分(即第五章)从方法论角度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阐明了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与基本原则,并结合中学地理三大模块各1节课例,确立了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一般范式。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为:在对话教学中发掘主体间性动力,在“预设—生成”教学中激发主体性动力,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激活认知内驱力。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有整体原则、个性原则和内化原则。优化设计的一般范式是:首先进行“二维”张力场的张力状况分析,然后进行”三阶”结构的动力策略设计,最后进行动力系统与教学行为的整合设计。第五部分(即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反思。首先对各章主要观点作了撷纳,然后对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做了反思。本文试图创新之处有:研究视角上,从教学动力的视角探寻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研究方法上,突出理论演绎与实践研究的结合:研究结论上,确立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基本结构与运行模式,构建了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策略和优化设计方案。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有:研究资料的丰富信息和多重价值挖掘不够,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整合研究有待提高,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张艳宁[10](2011)在《关注人文性:幼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问题与实施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在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幼儿师范学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她们肩负着培养幼儿良好素质,发展幼儿健康个性的重要任务。幼儿像一张白纸,幼儿教师是除父母外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她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所以幼儿教师应具备更高的人文综合素养。当前,受到片面理解“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影响,不少幼儿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学把重点放在了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性因素。本文针对当前幼儿师范学校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性缺失的问题,从幼儿师范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幼师学生的人文性素养,提出了渗透人文精神的幼师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应策略。全文分五个部分:第一章:首先确定了研究的缘起、意义、思路以及方法,然后对人文与人文精神、工具性与人文性、幼儿师范教育进行了了概念界定,最后对中国文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的传统、当今各国(地区)语言教育中的人文情怀和中国近现代教育界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论争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第二章:本章通过对宁夏幼师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幼师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性缺失的原因,为后文中提出实施原则和应对策略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践起点。第三章:本章针对当前幼师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原则,为提出具体应对策略确立了基本方向和原则。第四章:本章主要以笔者在长期幼师语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的教学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幼师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人文性的具体实施策略。第五章:对本次研究过程和得出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借你一双慧眼看世界教育——教育理论译丛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借你一双慧眼看世界教育——教育理论译丛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提升呼唤教育话语的创生
        (二)话语的建构功用应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得到深化
        (三)过程话语利于教育难题的消解并开创出新的课程世界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课程
        (二)课程话语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语言意义”的研究
        (一)国外“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二)国内“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二、关于“话语”的研究
        (一)国外“话语”研究概况
        (二)国内“话语”研究概况
    三、关于“课程话语”的研究
        (一)国外“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二)国内“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第三章 话语与课程世界
    一、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面相”及“自觉”之路
        (一)话语即行动——话语“沉溺”在课程的语言游戏中
        (二)话语即修辞——话语被窄化为一种语法
        (三)话语即工具——话语沦为无意义的课程表述结构
        (四)话语即话语——话语在课程中的本体地位得以显现
    二、话语之于课程要素的重要性
        (一)话语与课程思维
        (二)话语与课程理论
        (三)话语与课程知识
        (四)话语与课程意义
        (五)话语与课程权力
        (六)话语与课程理解
        (七)话语与课程实施
        (八)话语与课程研究
    三、话语意义的课程来源
        (一)课程主体
        (二)课程问题
第四章 哲学与课程话语――课程话语理论基础考察
    一、哲学之课程话语“先在性”身份
        (一)“课程”概念本身是由哲学辨明及丰富的
        (二)课程话语的“搭建”需借用哲学“脚手架”
    二、哲学之课程话语逻辑衍生“母体”身份
        (一)话语逻辑
        (二)哲学的言说逻辑
        (三)哲学如何影响课程话语逻辑
    三、哲学在课程话语中的谱系——以英美和欧陆哲学为视角
        (一)英美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二)欧陆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四、为什么是过程哲学
        (一)过程哲学的应景性——从哲学研究的世情上看
        (二)过程哲学体系
第五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意在改善的言说问题
    一、意在改进实体哲学层面下课程表述问题
        (一)表达逻辑问题:课程表达的主-谓模式(主客)
        (二)话语定位问题:简单定位谬误,语言的乌托邦
        (三)表达程式化问题:囿于结构主义言说方式
    二、意在改进解构性后现代下的课程表述问题
        (一)失衡问题:思辨性课程话语体系式微
        (二)范式问题:课程话语的范式之争
第六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建构思路
    一、课程概念体系:建构过程哲学式的课程要素话语
        (一)课程思维:“主体-超体”逻辑
        (二)课程理论:有观点更要有体系
        (三)课程知识:广狭义并重
        (四)课程意义:要明确意义的语境
        (五)课程权力:拓展权力的关系力量
        (六)课程理解: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并存
        (七)课程实施:自由与纪律相结合
        (八)课程研究:基于经验,重视思辨
    二、课程结构体系:运用过程哲学思维优化课程言说
        (一)课程目标话语:强调学生认知发展的节奏
        (二)课程内容话语:超越镜像知识
        (三)课程实施话语:让生成话语焕发课堂活力
        (四)课程评价话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第七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同类比较——一种基于课程理解的考察
    一、“课程话语”与“课程理解”的关系逻辑
        (一)“课程话语”来自于“课程理解”
        (二)“课程话语”造就“课程理解”
        (三)两者通过意义不断地互相“重塑”
    二、“课程理解”概念解读
        (一)“课程理解”的哲学原理
        (二)“课程理解”的方式机制
        (三)“课程理解”的取向
        (四)“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三、课程话语的比较——以几种主流的视角为例
        (一)主智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二)经验本位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三)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四)人本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五)现象学派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六)后现代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结语
    一、对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研究总结
    二、对未来中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的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孙绍振的文学审美理念
    第一节 体察孙绍振的文心:特殊性与唯一性
        (一) 批判一元
        (二) 警惕多元
        (三) 无法用“理论”推演的文本特殊性
        (四) “作家论”无法显示文本唯一性
    第二节 照亮文本:错位“多棱镜”
        (一) “错位”的多义与增殖
        (二) 真善美错位理论
        (三) 小说文本中的三种错位理论
    第三节 众妙之门——文学的三维结构
        (一) 美的实现与三维模型图
        (二) 何谓“形式”
        (三) 形式与内容的双向影响
        (四) 三维结构如何助力文本解读
第二章 宏观文体研究与微观细读方法
    第一节 文体的理论批判与建构
        (一) 诗歌的理论批判与建构
        (二) 小说的理论批判与建构
        (三) 散文的理论批判与建构
    第二节 矛盾、还原、比较法探微
        (一) 矛盾法
        (二) 还原法
        (三) 比较法
第三章 解读机缘与话语转型
    第一节 偶然之中有必然
        (一) “1998”:一“炮”激起千层浪
        (二) “2001”:勇批语文之“乱”象
        (三) “2002”:正式走上“解读”路
    第二节 衔接与嬗变
        (一) 接轨既有的创作论
        (二) 创造与改良
        (三) 升级:寄托新愿景
第四章 以“实践”为导向的学术个性及其启示意义
    第一节 现实语境下的文本解读
    第二节 孙绍振文本解读的实践取向
        (一) 理论与文本:应“解”而非“劫”
        (二) 文学理论的检验标准是实践:创作实践与阅读实践
        (三) 以实践为依据,以归纳为方法
        (四) 发掘中国古典文论资源的努力
结语——尚未落幕的解读
附录1: “解读”还是“细读”?
附录2: 例谈孙绍振文本解读的两个特色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文化生态视角下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论 ——基于贡山等地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在“火塘”与“电视”之间成长的现实
        (二)民族地区“大力兴学”与“读书无用”尴尬境遇的反思
    二、文献综述
        (一)文化生态理论相关研究
        (二)学生发展相关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三、研究的基本设计
        (一)主要内容
        (二)基本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化生态对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的规定性
    一、文化生态是什么
        (一)文化生态是人“合目的性”的生存方式
        (二)文化生态是人发展的“阈限”
    二、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的特征
        (一)传统文化生态的和谐与内源性演进
        (二)文化生态变迁中的外源性冲突与重建
        (三)文化生态资源富集与社会发展力低下的悖谬
    三、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给中小学生发展的指向
        (一)绿色、独特、开放的发展
        (二)“合目的性”发展
第二章 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较之于文化生态的偏离
    一、偏离文化生态的表现
        (一)“走向自然生态的对面”
        (二)民族特征越来越模糊
        (三)主流文化素养偏低
    二、偏离文化生态带来的“弊病”
        (一)民族社会生活中“异乡感”的生成
        (二)主流社会融入成为“遥远的想象”
第三章 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偏离文化生态的原因
    一、民族社会转型所导致的“选择困局”
        (一)在“优越”与“自卑”之间的民族心理
        (二)在“自茧”与“逃跑”之间的文化心理
    二、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对文化生态的偏离
        (一)“升学至上”的价值定位
        (二)教育实践环节的“标准化”推进
第四章 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回归文化生态的教育机理
    一、“文化生态融入”应成为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
        (一)自然与文化:文化生态融入的两个维度
        (二)多重文化主体建构:文化生态融入的另一种表达
        (三)多重文化主体的功能: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内涵的呼应
    二、“文化生态内隐诸要素”应成为必要的教育内容
        (一)开展早期“民汉双语”教育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
        (三)扎实开展公民基本素养教育
        (四)实施经济素质教育
    三、“校本化教学”应成为重要的实践形式
        (一)教学内容“地方化改造”以适应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
        (二)教学设计需适应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场依存”认知特点
        (三)“校外教育力”育人功能的发挥
第五章 基于教育机理的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策略
    一、建构公共教育空间策略
        (一)打造与文化生态相和谐的“学习场”
        (二)建设具有“地方性”的学校组织制度
        (三)构建“适宜的”学习与生活交往形态
    二、破墙策略
        (一)恰当选择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促成“家—校—社区”三重教育力的联合
        (三)通过“结对子”实现优势成长资源的引入
    三、实践性教学策略
        (一)提升学科教学中书本知识“实践转化”的比率
        (二)增加实践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
        (三)提高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实践性知识的使用效率
    四、教育激励策略
        (一)通过“光点扩张”帮助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建立学习自信
        (二)利用“蝴蝶效应”促成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树立典型以发挥榜样的示范力量
结语
    一、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需要文化生态视角的观照
    二、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合文化生态”的发展具有可实现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高中地理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探究 ——以选修Ⅶ第二章“地图与遥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精品课程的时代背景
        1.1.2 精品课程的提出与发展
        1.1.3 高中地理课程建设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必要性与可行性
        1.3.1 高中地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3.2 高中地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可行性
2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精品课程
        2.1.2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及关系
    2.2 研究综述
    2.3 理论支撑
        2.3.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3.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3.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3.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4.1 研究方法
        2.4.2 技术路线
3 高中地理课程精品化建设的内容
    3.1 精品化的高中地理课程视频资源
        3.1.1 微课视频
        3.1.2 网站建设
        3.1.3 试题资源
    3.2 精品化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模式
        3.2.1 课前自学
        3.2.2 课堂内化
        3.2.3 课后巩固
    3.3 精品化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手段
        3.3.1 智慧学习平台
        3.3.2 地理数字教室
        3.3.3 地理应用软件
    3.4 精品化的高中地理课程评价方式
        3.4.1 学生考核的变革——全面评价
        3.4.2 教师评价的变革——网络评价
4 高中地理课程精品化建设的案例
    4.1 构建的基本原则
        4.1.1 完整性原则
        4.1.2 双主性原则
        4.1.3 发展性原则
        4.1.4 交互性原则
    4.2 高中地理课程精品化建设实际案例——以遥感学习为例
        4.2.1 高中地理精品化课程《遥感工作原理》案例分析
        4.2.2 高中地理精品化课程《遥感图像目视判读》案例分析
        4.2.3 高中地理精品化课程《遥感应用》案例分析
    4.3 地理课程精品化建设的特色
        4.3.1 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4.3.2 教学结构的多重性
        4.3.3 学习方式的科学性
        4.3.4 课堂职能的颠覆性
        4.3.5 媒体手段的现代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5)论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当前研究的现状
    1.3 选题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1.6 创新点
    1.7 未尽事宜
    1.8 相关说明
第二章 性格、风格与绘画风格的概念
    2.1 性格的定义、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性格的意义
        2.1.1 性格的定义
        2.1.2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2.1.3 性格的意义
    2.2 风格的定义、风格理论的发展
        2.2.1 风格的定义
        2.2.2 风格理论的发展
    2.3 绘画风格的概念
第三章 影响画家绘画风格的性格因素
    3.1 人文环境因素
        3.1.1 先秦两汉时期
        3.1.2 魏晋南北朝
        3.1.3 唐代
        3.1.4 宋代
        3.1.5 元明清
        3.1.6 近代
        3.1.7 当代
    3.2 时代性格影响下的时代风格
        3.2.1 先秦两汉时期
        3.2.2 魏晋南北朝
        3.2.3 隋唐五代
        3.2.4 宋代
        3.2.5 元明清
        3.2.6 近现代
        3.2.7 当代
    3.3 地域性格影响画家的风格
        3.3.1 地域性格的定义
        3.3.2 地域性格影响下的画派风格
        3.3.3 地域改变带来的风格变化
        3.3.4 李唐的风格转变
        3.3.5 徐悲鸿的风格转变
        3.3.6 刘新华的思乡爱国情结
    3.4 家庭影响画家的性格
        3.4.1 教育的意义
        3.4.2 家庭境况
        3.4.3 家庭教育态度
        3.4.4 家庭气氛
        3.4.5 童年情结
        3.4.6 绘画世家
    3.5 学校教育塑造画家的性格
        3.5.1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
        3.5.2 当代的学校教育
        3.5.3 学校教育的利弊
    3.6 社会活动
        3.6.1 社会活动的意义
        3.6.2 人生经历与绘画风格转变
        3.6.3 陈洪绶怪诞人物造型的社会因素
        3.6.4 跌宕人生对李孝萱画风的影响
    3.7 绘画天赋
        3.7.1 绘画天赋的意义
        3.7.2 大脑中枢的审美功能
        3.7.3 神思审美思维
        3.7.4 石鲁癫狂中的艺术造像
        3.7.5 审美直觉
        3.7.6 绘画天赋与遗传
        3.7.7 绘画天赋的差异
    3.8 画家气质
        3.8.1 气质的含义
        3.8.2 气质的动力特征
        3.8.3 气质学说的演变
        3.8.4 画家气质类型与风格特征
        3.8.5 躁狂抑郁气质的悲观世界
        3.8.6 何家英综合气质在绘画中的体现
第四章 性格在绘画过程中的体现及其对绘画风格的潜在心理影响
    4.1 审美需要是画家绘画的动机
        4.1.1 审美需要的含义
        4.1.2“天生我才”的徐渭
    4.2 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选材
        4.2.1 审美的目的性
        4.2.2 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4.2.3 谢环的选材心理
        4.2.4 唐寅的选材心理
        4.2.5 石涛“残花情结”的心理含义
    4.3 酝酿感悟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思维形式
        4.3.1 潜意识中本我的暴露
        4.3.2 图解潜意识的运动规律
        4.3.3 图解潜意识的斗争
        4.3.4 图解画家潜意识的演绎发展
        4.3.5 艺术“灵感”
        4.3.6 从潜意识角度分析陈洪绶的《花鸟草虫图》
    4.4 理智性格酝酿感悟的逻辑性
        4.4.1 理性性格画家的风格特点
        4.4.2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理性因素
    4.5 感性性格酝酿感悟的非逻辑性
        4.5.1 感性性格画家的风格特点
        4.5.2 八大山人绘画中的非逻辑因素
    4.6 绘画表现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审美行为
        4.6.1 不同性格的审美行为差异
        4.6.2 审美动作改变时的绘画表现
        4.6.3 以美酒作为润笔的画家
        4.6.4 傅抱石“抱石皴”风格的动作审美
第五章 性格与绘画风格相囿的辨析
    5.1“画如其人”的推测
    5.2 性格的外部形象—人格面具掩盖真实的性格
        5.2.1“人格面具”
        5.2.2 画家“人格面具”是一种修养、学养的表现
        5.2.3 秦桧“因人废字”
        5.2.4 带着“面具”的“红光亮”绘画风格
    5.3 性格的内部形象—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显出相反的性格
        5.3.1“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塑造性格内部形象
        5.3.2 张萱、周昉的女性化内部性格倾向
        5.3.3 管道升的男性化内部性格倾向
        5.3.4 清代“常州画派”女性画家的男性内部性格倾向
        5.3.5 古代“名妓”画家的男性内部性格倾向
    5.4 维护身体机能恢复平衡的风格
        5.4.1 图解“压抑性格造成的极端爆发”形成的风格
        5.4.2 图解“紧张的机体需要休息”形成的风格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图片来源
图表来源
致谢
附:个人部分绘画作品

(6)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选题的缘由
        (一) 语言教育在文化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二) 中国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
    第二节、论文的基本框架
        (一) 论文研究背景
        (二)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第三节、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 时代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安全研究概述
    第二节、中国文化中的文化安全思想追溯
    第三节、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安全”的概念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何谓“文化”?
    第二节、何谓“文化安全”?
    第三节、何谓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
    第四节、文化安全研究的相关理论框架
        (一) 文化哲学:文化安全研究的本体基础
        (二) 跨文化交际理论:文化安全研究的认识基础
        (三) 文化教育学:外语教育文化安全研究的方法源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本质,历史与内涵
    第一节、外语教育本质剖析——立足文化安全的界限
        (一) 外语教育的文化传播与传承功能
        (二) 外语教育的文化开放与创新功能
    第二节、外语教育的历史轨迹——回应文化安全的呼唤
        (一) 朦胧的文化安全意识:明清以前的外语教育
        (二) 期待的文化碰撞:明清、民国时期的外语教育
        (三) 展翅的文化腾飞:新中国的外语教育
    第三节、外语教育的时代视线——展现文化安全的亮点
        (一) 通识教育中的文化安全探索
        (二) 文化安全视野下的公民教育
        (三) 文化安全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与现实中的外语教育文化安全实证分析
    第一节、外语教育政策规划上的文化安全审视
        (一) 清朝与民国的外语教育中的“工具中心论”的历史样态
        (二) 新中国的英语教学大纲中文化意识逐步凸显的历时对比
        (三) 语种单一与语种储备不足的潜在威胁
    第二节 、外语教育文化安全内容上的梳理:基于大学英语教材的定性分析
        (一) 教材文化内容安排失衡--“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较普遍
        (二) 教材的课文选材价值观取向的美国化倾向严重
        (三) 教材中的文化立场不够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太自卑,评价西方文化太谄媚
        (四) 文化知识采用持双重标准---宣传美国的多,介绍中国的少
        (五) 教材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不够多元化
        (六) 教材对西方文化引入时,缺乏文化批判性认识机制的建立
    第三节、文化评价方式中的缺憾:基于四六级考试试卷的分析
        (一) 阅读理解题型分析
        (二) 完形填空题型分析
        (三) 听力理解题型分析
        (四) 写作题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对策
    第一节、他山之石:世界其他国家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举措与经验借鉴
        (一) 美国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举措
        (二) 欧洲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举措
        (三) 亚洲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举措
    第二节、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理念构建
        (一) 理念之一、文化安全理念是外语教育价值选择之必须
        (二) 理念之二、文化安全自觉意识于外语教育过程中之构建
    第三节、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理念体现于“以人为本”之理想诉求
    第四节、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实践应对
        (一) 制定符合外语教育现实的文化安全教育政策
        (二) 创新外语教育课程内容
        (三) 发挥教师在文化安全教育中的主导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论文列表
后记

(7)博弈中的心智发展 ——“克智”能手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一) 论辩是人类教育文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 人类心智发展的“论辩性”
        (三) 论辩性的对话教育是苏格拉底式的教育
        (四) 学校教育中思维教学的相对缺乏
        (五) 克智活动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发展起着重要平衡作用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意义
    五、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对话教育的源和流
    第一节 对话教育思想渊源及其发展
        一、对话教育思想的萌芽
        二、对话教育思想的形成
        三、对话教育思想的实践
        四、对话教育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对话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
        一、对话教育在学科研究中的发展及其方法论运用
        二、对话教育技术的具体运用
第二章 克智活动:智慧的欢歌
    第一节 克智活动的过程及其特点
        一、克智活动的过程
        二、克智活动的内容
        三、克智活动的方式
        四、克智活动的类型
        五、克智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 克智活动与歌场制度
        一、歌场起源与人神合一
        二、歌场制度与人类繁衍
        三、歌场起源与人类情爱
        四、歌场活动与原始艺术形式
        五、歌场的形成与西南民族歌唱传统
第三章 克智能手对话性实践过程的教育人类学解析
    第一节 克智活动前与经典对话:知识库的贮备
        一、与《玛牧特依》对话:克智能手道德的养成过程
        二、与《勒俄特依》对话:克智能手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
        (一) 克智能手学文习艺:成长过程
        (二) 克智能手的论辩经历:口头实践过程
        (三) 克智能手书写知识的养成与口头知识的贮备
        (四) 原典和主题:克智能手论辩前的临时准备
    第二节 克智活动中与他人对话:主体间心智的博弈
        一、“兴”:克智活动中论辩意向性的开启
        (一) 作为古典教育技艺的“兴”
        (二) 论辩意向性及其结构
        (三) 作为论辩意向性开启的克智开场白
        (四) 克智活动中“兴”的策略:反讽与诙谐幽默
        二、“忆”:克智活动中思维的再现
        (一) “忆”的内涵及其“回忆说”
        (二) “忆”的结构及其要素
        (三) 克智活动中的“忆”
        三、“衍”:克智活动中思维的展开
        (一) “衍’的内涵
        (二) 克智活动中“衍”的机制
        四、“生”:克智活动中思维的创造
        (一) “生”的实质:变与不变的关系
        (二) 克智活动中思维的创生机制
        (三) 克智活动中思维创造的方式:范畴化与特殊化
        五、“理”:克智活动中逻辑结构的条理化
        (一) 克智活动中“理”的逻辑特性
        (二) 克智活动中的释源-述源思维方式
        (三) 克智活动中的追根-叙谱思维方式
        (四) 克智活动中的对立-辩证思维方式
        六、“律”:克智活动中逻辑的诗性表达
        (一) 作为诗性智慧表达的“律”
        (二) 克智活动中的论辩韵律分析
        (三) 克智活动中“律”的意义
    第三节 克智活动后与自己对话:效果的评估与反思
        一、“老者”仲裁和受众的互动:克智活动效果的外在评估
        二、真善美的追求:克智能手论辩效果的内在评估
        (一) 克智活动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
        (二) 克智活动是一个发展思维的过程
        (三) 克智活动是一个学习历史的过程
        (四) 克智活动是一个培育人文的过程
        三、克智活动中探究限度之省思
        四、影响克智活动效果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真正的教育是论辩性对话教育—基于人类心智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思考
    第一节 人类心智发展的特性和教育的基本类型
        一、人类心智的发展具有“论辩性”
        二、人类教育的三大基本类型
    第二节 真正的教育以对话的形式发展完整的人
        一、人的心智发展需要对话来实现
        二. 真正的教育要发展集智、仁、勇为一体的完整人
    第三节 对话教育目的之“智慧”转向
        一、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二、对话教育目的选择:从“知识”教育转向“智慧”教育
    第四节 对话教育实践的基础
        一、研读经典,建构世界是对话教育中知识结构形成的文化基础
        二、对话中西,结交同伴是对话教育中智慧生成的社会基础
        三、评估效果,形成自我是对话教育中继承与创新的心理基础
    第五节 批判性思维在对话教育中生成
        一、参与生活中的对话性学习
        二、用对话教育六维模式发展批判性思维
    第六节 人文精神在对话教育中培育
        一、对立-怀疑精神在对话教育中培育
        二、追根溯源的精神在对话教育中培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媒介素养教育下的中学语文审美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媒介素养教育
        1. 媒介素养的定义
        2. 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
    第二节 语文审美教育
        1. 审美的定义
        2. 语文审美教育的定义
第二章 教育目标和发展情况
    第一节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发展情况
        1.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一) 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筛选能力
        (二) 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批判意识
        (三)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2. 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语文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发展情况
        1. 语文审美教育的目标
        2. 语文审美教育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审美教育的融合情况
        1. 融合的背景
        2. 融合的目标
        3. 融合的情况
第三章 媒介素养教育背景下的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实践
    第一节 教材内容的变化
    第二节 教学手段的变化
        1. 运用媒介资源整合审美资源,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2. 运用媒介资源营造审美情境,激活学生的审美心理
    第三节 培养模式的变化
        1. 在媒介素养教育下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2. 在媒介素养教育下提升审美思辨能力
        3. 在媒介素养教育下提升审美表达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解析
        一、地理课堂教学
        二、教学动力
        三、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教学动力研究
        二、地理教学动力研究
        三、研究评述
    第四节 研究架构
        一、主要问题
        二、基本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框架
第二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理论架构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源
        一、地理课堂:一个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
        二、“二维”张力场:动力系统的动力源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机制
        一、地理课堂教学: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二、主体适应:动力系统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运行原理
        一、“三阶”结构:动力系统的运行过程
        二、三种模式:动力系统的运行类型
    第四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的动力策略
        一、“一核两圈”:动力系统的动力策略
        二、三级体系:动力策略的效能标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历史演进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历史演进”分析框架构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演进审视
        一、动力系统演进概况
        二、动力源结构演进
        三、动力机制与动力系统运行模式演进
    第三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演进思考
        一、动力系统演进基本特征
        二、动力系统演进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现状审视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现状初探
        一、“动力系统现状分析”框架构建
        二、教学流程与师生互动行为分析
        三、动力系统现状差异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差异探因
        一、“动力系统差异调查”分析框架构建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三、调查结论
    第三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策略实施思考
        一、三位教师动力策略实施差异
        二、地理教师动力策略实施现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思想与原则
        一、设计思想
        二、设计原则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一般范式
        一、自然地理教学动力系统设计范式: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为例
        二、人文地理教学动力系统设计范式:以“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为例
        三、区域地理教学动力系统设计范式: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为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论文的主要理论观点
        二、论文的主要实践观点
    第二节 讨论
        一、创新之处
        二、问题与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地理“锋面与天气”教学案例
    附录2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动力调查问卷
    附录3 “锋面与天气”同课异构教学实录
    附录4 “锋面与天气”同课异构师生互动行为统计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关注人文性:幼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问题与实施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幼师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现状调研:基于对宁夏幼师师生的问卷调查
    第二节 问题分析:幼师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性缺失的原因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加强人文性的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原则与目标
    第一节 课堂教学中加强人文性的原则
    第二节 教师人文素养应达到的目标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注人文性:幼师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课堂教学中加强人文性的案例分析与实施策略
    第二节 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实施策略
    第三节 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实施策略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反思
    第三节 结语
附录Ⅰ
附录Ⅱ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借你一双慧眼看世界教育——教育理论译丛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D]. 李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2]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研究[D]. 高鑫.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3]文化生态视角下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发展论 ——基于贡山等地的考察[D]. 周大众. 西南大学, 2017(12)
  • [4]高中地理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探究 ——以选修Ⅶ第二章“地图与遥感”为例[D]. 赵梦佳. 杭州师范大学, 2017(06)
  • [5]论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关系[D]. 于栋华. 天津大学, 2016(12)
  • [6]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D]. 曾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0)
  • [7]博弈中的心智发展 ——“克智”能手养成研究[D]. 顾尔伙. 西南大学, 2014(09)
  • [8]媒介素养教育下的中学语文审美教学[D]. 王欢.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5)
  • [9]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研究[D]. 户清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10]关注人文性:幼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问题与实施策略[D]. 张艳宁.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5)

标签:;  ;  ;  ;  

放眼看世界教育——教育理论翻译系列导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