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痛苦中的历史信任——论“伤痕文学”时期小说的历史叙事

公共痛苦中的历史信任——论“伤痕文学”时期小说的历史叙事

一、公共痛苦中的历史信赖——论“伤痕文学”时期小说的历史叙事(论文文献综述)

周珊伊[1](2021)在《新时期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青作家作为当代文学史上独特的写作群落,他们在文化荒芜的时代环境中徙居乡土,渡过了自己的青春年代。人生经历的相似与知青身份的认同使其心理与思想相近,并在新时期迅速崛起,形成了新时期文学重要的写作群体。而正是城乡间漂泊的青春经历使他们形成了“外来者”的身份体认。他们在新时期与文学主潮积极呼应、不断重新追索盘问自身的历史、执着于寻觅精神原乡的不同姿态,都源于“外来者”的身份体认生成的心理基点。“外来者”形象在他们的文学世界中不断复现,隐含着知青作家的自我投射,成为知青作家盘问历史与追问自我的独特方式。知青作家的城乡经验也成为了他们新时期文学书写的重要资源,延续着百年文学中“外来者”形象的谱系,共同表现了新时期的现代性话语诉求。因此,本文即从新时期的文学语境入手分析知青文学的“外来者”叙事。并从叙事学角度,探究知青文学中的“外来者”叙事的叙事功能与审美效果,以期为知青文学研究激活新的研究视点。第一章主要研究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的策略。新时期知青文学在和伤痕、反思文学交构互动中呈现了动态的变迁,深刻地记录了新时期以来城乡现代化进程中的冲突与互动。该章从叙事结构的渐次延展、叙事人称的有意选择及叙事声音的多元复杂三个方面入手,集中探析了新时期知青文学中“外来者”故事的叙事策略。意在揭示特殊话语年代下知青文学主题的演变与深化。并通过新时期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对叙事人称有意味的选择,透视其背后潜隐的内在“视点”与主体意识,为知青文学研究中“话语权”的论争提供新的阐释。第二章主要探究了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的动因。该章主要通过知青作家独特的“外来者”身份认同、共有的“原乡”情结及参与新时期现代性话语实践对知青文学创作的影响,揭示知青作家在新时期普遍出现的以“外来者”叙事模式结构故事的内、外在原因。重点表述了知青文学不同于新时期其他写作群落的特质,并揭示其城乡象征意义以及形象符码是如何进入中国以城市为导向的现代话语机制中,如何为现代性话语建构提供资源的。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的效果。现有的对“外来者”叙事的研究普遍忽视了其在叙事学方面的意义。该章从创设冲突与叙述张力、政治转喻与性别隐喻、距离审美与移情效果三个方面入手,集中论述了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产生的叙事作用与审美效果,以此来探讨“外来者”叙事对知青作家文本生成的重要价值,生成了“外来者”叙事研究的新视点。

张思韬[2](2021)在《论20世纪八十年代饥饿书写的转变及其原因》文中研究表明饥饿是人类苦难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领域,饥饿经常作为描写对象进入作家的创作视野,成为他们反思苦难起因、形成苦难文化记忆的重要路径和切口。在文学思潮交互杂糅的新时期,八十年代的饥饿书写展现由革命宏大叙事向个人小叙事、由道德仰望到人性本态的转变特征。本文以对比饥饿书写前后期的聚焦点和主题为着眼点,围绕饥饿文学创作随着国家经济转型、政治运动变革、作家心理转变等方面的变化探析其产生差异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查证这一阶段小说中饥饿书写的演变逻辑,进一步辨析饥饿书写的隐秘内核,还原读者的饥饿身体记忆,探寻人类生存哲学的进程。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饥饿概念以及选题背景、研究现状、选题意义进行基本阐述,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论述饥饿书写的叙述视角,通过实例分析解读饥饿文本,探寻宏大叙事下饥饿被掩埋和遗忘的历史根源。这一时期饥饿书写的视角呈现由宏大叙事转向个人叙事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由单一性的宏观性控诉演变为微观性的情感表达,由群体性的灵肉挣扎聚焦到个人性的身体反抗。第三章论述饥饿书写的主题呈现由前期重视人的道德追求到后期强调人性的物质欲望的演变过程。精神克制无法解决实体性饥饿,身体的原始需求超越了尊严观念和英雄殉难意识,政治性的饥饿书写最终向人的文学倾斜。第四章论述饥饿书写的转变原因。八十年代文学作品中之所以会出现饥饿书写转型,主要受三方面原因影响:一是八十年代政治运动下文学思潮交替发展,饥饿书写呈现出脉络式演变的特征;二是城市化进程下的物欲膨胀,市民阶层通俗文化阅读需求增加,饥饿书写逐渐趋于表现身体解放的特征;三是作家的创作心态更新也给饥饿书写带来更为系统性的重塑。第五章论述饥饿书写的转变意义。在饥饿记忆逐渐模糊的当代社会语境下,还原读者的饥饿体验,承认身体的合法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探寻生命本质理性的哲学意义。结语部分总结全篇论点。20世纪八十年代的饥饿书写随着时代的进步,其现代性的品格愈发完善,但膨胀的物欲会消费来之不易的肉身,饥饿书写仍然任重道远。

宁青霞[3](2019)在《知青作家乡土意识流变 ——以王安忆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土意识之流变贯穿知青作家创作的各个阶段。通过对知青作家乡土意识流变的思考与研究,详细分析流变过程,深入探索流变原因,对研究中国乡土小说演进背景下的知青乡土小说有比较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理论研究价值。论文在剖析知青作家乡土意识的概念和先验设定的基础上,根据流变与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以王安忆等知青作家为例,应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了知青作家乡土意识流变的三个主要阶段:在第一阶段,重点研究了知青作家离开城市来到乡土时乡土意识的发展;在第二阶段,重点研究了知青作家在上山下乡全程中乡土意识的变化;在第三阶段,重点研究了知青作家在离开乡土返回城市之后乡土意识的演进。在对知青作家乡土意识流变做出总体评价的基础上,论文归纳了流变的的三种主要进程,总结了流变的七种主要形态。提出影响流变的三种主要因素分别是社会、个人及特殊问题,并将这三种因素细分为九项逐一进行分析:社会问题包括历史、政治和时代影响;个人原因包括利益、信仰和中庸选择;特殊原因包括偶然、域外和极端情况。论文为深刻理解知青作家乡土意识流变提供了较为客观的研究视角和独立开放的研究思路,为知青文学研究和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了较为独特的观照视阈。

程振红[4](2018)在《伤痕小说中的医学话语》文中研究说明伤痕小说中的身体是遭到摧残的、患有"疾病"的身体,这种身体的"疾病"与"伤痕",是重新确立"受害者"主体性的依据。"伤痕"的存在意味着曾经患过"疾病"的"历史","伤痕"既是"病人"身份的明证,也是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必要条件,疗救者/启蒙者也正是在"疾病"的召唤之下出场。从这个意义上说,伤痕小说的医学话语,接续了五四"疗救"的隐喻。

路文彬[5](2017)在《“新时期”初期小说历史叙事论》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初期小说写作有别于以往的一个显在现象,便是大量历史题材文本,特别是长篇文本的出现。尽管它们的历史叙事观念依然受制于建国初期"英雄时代"文学审美所规范的集体英雄主义及阶级斗争史观,但作家们还是试图借助新时代赋予的话语权利,从个人想象与记忆出发,艰难地进行了有限的突破。

张婧磊[6](2016)在《同声与异调:新时期创伤叙事的双重书写》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20世纪80年代初公开发表的手抄本小说《公开的情书》《波动》《晚霞消失的时候》都是对"文化大革命"历史记忆的创伤书写。1981年,手抄本小说受到严厉批评的同时,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代表的主流创伤叙事也日渐式微。新时期创伤叙事出现了占据主流的国族创伤和表达个体体验的另类创伤两种话语形态,呈现出分别代表集体创伤和个体创伤的"我们"与"我"的书写姿态。新时期创伤叙事从集体和个体两个层面完成双重书写的同时,表现出殊途同归的建构过程。同声与异调相得益彰的新时期创伤叙事正是在彼此不断的建立和瓦解的过程中具有了言说的意义。

梁爽[7](2016)在《“伤痕文学”创作的公式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开端,“伤痕文学”拥有不可忽视的文学史价值。它打破了“文革文学”的僵化模式,拓展了写作题材和创作风格,给文革后的文坛注入了新能量。然而,在肯定“伤痕文学”价值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伤痕文学”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极端模式化的“文革文学”相比,“伤痕文学”的确表现出了丰富性和多样性。可是,细读“伤痕文学”作品,也不难发现明显的公式化现象——人物形象雷同,故事情节相似等。公式化现象是文学创作的禁区,文学界也多次开会批判此类现象,然而,创作者却难以回避。公式化现象如同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子,伴随着中国文学的发展一路走来。它早已被人注意,却难以去除,因而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伤痕文学”为切入点,立足于“伤痕文学”小说作品,通过文本细读方式,对“伤痕文学”的公式化现象进行整体观照,试图从表现、成因及影响反思等方面对“伤痕文学”的公式化现象进行辩证分析。论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为“伤痕文学”公式化现象的表现。这一章介绍了“伤痕文学”的创作背景和风靡盛景,并从人物和情节两个方面对“伤痕文学”的公式化现象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是人物形象创作的公式化,主要有三类人物:以“红卫兵”为代表的无意识犯罪者,以老干部为主的心灵拯救者以及以“四人帮”爪牙为代表的灾难造就者。其次是故事情节创作的公式化,分别从受难—拯救模式、“二元对立”模式、光明结尾模式进行说明。第二章分析了“伤痕文学”公式化现象的成因。一是从党的文艺政策等外界因素出发,讨论其对“伤痕文学”创作的公式化影响;二是讨论文学刊物对“伤痕文学”创作的干预;三是从创作者自身创作心理和局限出发,讨论公式化创作的内部原因;四是从作品接受方面分析评奖制度、读者反馈等对公式化创作的推动。第三章讨论“伤痕文学”公式化创作的双重性。从积极方面看,创作的公式化现象对愈合社会创伤心理,激发社会人民投入到新时期建设起到正面作用,同时,公式化现象还反映出文革后初期的时代特征;从消极方面看,“伤痕文学”的公式化现象阻扰了文学的多样性发展,也纵容了不健康的文化心理。

张婧磊[8](2016)在《新时期“伤痕文学”的创伤叙事形态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十年"文革"给人们造成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创伤记忆为叙事主题的新时期"伤痕文学",是作家群体在特定的语境下对共同历史记忆形成的特有的创伤书写形式。在文字层面的控诉与批判上,以"伤痕"的隐喻指涉历史,完成了对被修复的创伤故事的叙事,从而造就"伤痕"的实际隐喻影响远远大于书写历史创伤的实质内涵。"伤痕文学"趋同性的非个人化创伤叙事形态是新时期文学书写历史创伤的初步尝试,在此基础上陆续出现了个人化、性别化、家族化的创伤书写探索,形成了主流同声与另类异调并存的文学景象。作为历史见证的当代文学应以此为起始,创造出永恒的关于人类价值思索的创伤叙事形态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

张芳馨,杨沫[9](2014)在《新世纪以来“伤痕文学”研究趋向》文中提出"伤痕文学"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和起源,已成为研究新时期文学不可逾越的文学思潮。如果把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班主任》作为"伤痕文学"的起始标志,"伤痕文学"已经距今近36年了。在这三十多年的文学研究历程中,对"伤痕文学"的研究不断有新的构想和突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程光炜等学者提出了"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构想,脱离了文学史对八十年代主流文学史叙述的简单重复,为"伤痕文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新世纪以来的"伤痕文学"研究,其重心和研究呈现出四个趋向。第一个趋向是"重返八十年代"视角下的"伤痕文学"研究。"重返八十年代"是程光炜、李杨等学者在新世纪提出的一个研究新

陈树萍[10](2013)在《新世纪“文革”叙事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的"文革"叙事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上的进步:一是回眸八十、九十年代的"文革"叙事,对其间的文学现象以及代表性作家作品进行"后来者"的学理性再评价;二是对新世纪以来出现的新作进行及时批评,尤其是对余华、王安忆、阎连科等人的创作给予了持续的关注。就总体研究状况而言,新世纪"文革"叙事研究尚可以在散文、中短篇小说以及海外"文革"叙事的研究方面做出更多拓展。

二、公共痛苦中的历史信赖——论“伤痕文学”时期小说的历史叙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共痛苦中的历史信赖——论“伤痕文学”时期小说的历史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及综述
第一章 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的策略
    第一节 叙事结构的渐次延展
        一、“居在——离去”的叙事结构
        二、“离去——归来”的叙事结构
        三、“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叙事结构
    第二节 叙事人称的选择性
        一、“冷眼旁观”的第三人称叙事
        二、“痛陈自我”的第一人称叙事
    第三节 叙事声音的复杂性
        一、作者声音的干预
        二、叙述“声音”与“眼光”的错位
第二章 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的动因
    第一节 “局外身份”的悬浮与焦虑
        一、“乡村外来者”的冷眼旁观
        二、“城市多余人”的迷惘犹疑
        三、“代际幸存者”的自我建构
    第二节 “原乡情节”的执着与失落
        一、“借问乡愁何处寻”的失落与悖论
        二、“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找寻与建构
    第三节 “现代表述”的承继与沿革
        一、空间书写的对峙与交融
        二、启蒙话语的嬗变与重构
        三、性别政治的延续与寓指
第三章 知青文学中“外来者”叙事的效果
    第一节 创设冲突与叙事张力
        一、冲突对峙间的叙事张力
        二、新城市经验及文化空间的生成
    第二节 政治转喻与性别隐喻
        一、政治话语对女性身体的征用
        二、经验表述对性别符号的运用
    第三节 距离审美与移情效果
        一、“他者”视野的理性外审
        二、“成长”叙事的感性自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论20世纪八十年代饥饿书写的转变及其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饥饿书写的概念辨析
    1.2 饥饿书写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2 聚焦视角:从宏大叙事到个人叙事
    2.1 宏大叙事下的饥饿
        2.1.1 饥饿惨状的宏观控诉
        2.1.2 灵肉挣扎的深层反思
    2.2 饥饿的个人化表达
        2.2.1 饥饿体感的微观叙述
        2.2.2 饥饿行为的合理辩解
3 主题变迁:由道德追崇到人性解放
    3.1 前期重视人的道德追求
        3.1.1 道德标杆意识
        3.1.2 英雄殉难美感
        3.1.3 个体尊严观念
    3.2 后期强调人的物质欲望
        3.2.1 剥去意义的人性考量
        3.2.2 身体解放的原始需求
4 饥饿书写的转变缘由
    4.1 政治运动下的文学思潮
        4.1.1 反思思潮下的主体意识觉醒
        4.1.2 新写实思潮后的饥饿具象化
    4.2 经济发展下的城乡改革
        4.2.1 市民阶层的通俗文化阅读需求
        4.2.2 城市化进程下的物欲宣泄
    4.3 作家创作心态下的变化
5 饥饿书写的转变意义
    5.1 历史的重述:还原读者饥饿体验
    5.2 合法的身体:探寻生命哲学意义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知青作家乡土意识流变 ——以王安忆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2.1 相关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文献及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章 知青作家乡土意识的先验设定
    2.1 淳朴诗意的田园
    2.2 苦难沉重的厚土
    2.3 神秘幽闭的所在
第三章 乡土意识在知青作家心史中的隐与显
    3.1 从忐忑中的期冀到矛盾时的游离
        3.1.1 留恋与守成
        3.1.2 徘徊与游离
    3.2 从庸常下的绝望到复活后的诉说
        3.2.1 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3.2.2 国民性批判
    3.3 从刻意里的追忆到平和间的礼赞
        3.3.1 对乡村艰难生活的逃离
        3.3.2 对都市的迷惘
        3.3.3 对乡村生活的礼赞
第四章 影响知青作家乡土意识流变的若干因素略探
    4.1 社会环境是乡土意识更迭的正色妆
        4.1.1 历史积淀的塑造
        4.1.2 政治气候的威慑
        4.1.3 时代风尚的涂抹
    4.2 个体选择是乡土意识蜕变的编译器
        4.2.1 趋利心态的牵引
        4.2.2 坚守原初的信仰
        4.2.3 现实选项的平衡
    4.3 蝴蝶效应是乡土意识激荡的变调夹
        4.3.1 偶发事件的协奏
        4.3.2 域外文化的对位
        4.3.3 极致尺度的反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伤痕小说中的医学话语(论文提纲范文)

一、《伤痕》:“伤痕”与“疾病”的确认
二、《班主任》:“伤痕”与“隐喻的疾病”
三、《三生石》:“灵魂硬化”的病相
四、结语

(6)同声与异调:新时期创伤叙事的双重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流与另类:新时期创伤叙事的话语形态
二“我们”与“我”:新时期创伤叙事的书写姿态
三殊途与同归:新时期创伤叙事的建构过程

(7)“伤痕文学”创作的公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伤痕文学”创作的公式化表现
    第一节 人物形象的公式化
        一、红卫兵形象:无意识的“犯罪者”
        二、老干部形象:心灵的“拯救者”
        三、“四人帮”爪牙形象:灾难的造就者
    第二节 故事情节的公式化
        一、受难—拯救模式
        二、“二元对立”模式
        三、光明结尾模式
第二章 “伤痕文学”创作的公式化原因
    第一节“揭批‘四人帮’”潮流的引导
    第二节 文学刊物的干预
    第三节 创作主体的牵制
        一、创作动机
        二、创作困境
    第四节 作品接受的反作用
        一、文学评奖的刺激
        二、阅读期待的激励
第三章 “伤痕文学”公式化创作的双重性
    第一节“创伤良药”和“时代的镜子”
    第二节 历史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新时期“伤痕文学”的创伤叙事形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家群体的历史记忆与创伤书写
二、创伤故事的被修复与隐喻意义
三、创伤叙事的非个人化与异调并存

四、公共痛苦中的历史信赖——论“伤痕文学”时期小说的历史叙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研究[D]. 周珊伊.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2]论20世纪八十年代饥饿书写的转变及其原因[D]. 张思韬.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知青作家乡土意识流变 ——以王安忆等为例[D]. 宁青霞. 西北大学, 2019(04)
  • [4]伤痕小说中的医学话语[J]. 程振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
  • [5]“新时期”初期小说历史叙事论[J]. 路文彬.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6]同声与异调:新时期创伤叙事的双重书写[J]. 张婧磊.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3)
  • [7]“伤痕文学”创作的公式化研究[D]. 梁爽. 西南大学, 2016(02)
  • [8]新时期“伤痕文学”的创伤叙事形态探析[J]. 张婧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6(01)
  • [9]新世纪以来“伤痕文学”研究趋向[J]. 张芳馨,杨沫. 小说评论, 2014(04)
  • [10]新世纪“文革”叙事研究综述[J]. 陈树萍.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3(01)

标签:;  ;  ;  ;  ;  

公共痛苦中的历史信任——论“伤痕文学”时期小说的历史叙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