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新的凋亡分子——Trail(论文文献综述)
毕然[1](2021)在《上调死亡受体4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杀伤肾癌细胞》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肾透明细胞癌(RCC)发病率高,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对于晚期和转移的肾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可以高度选择性地诱导癌细胞凋亡,对正常组织的毒害性很小,因此可以作为安全的抗癌药物。但是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发现,癌细胞对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抗性。死亡受体是TRAIL诱导癌细胞凋亡的靶点,死亡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被认为和TRAIL的敏感性正相关。提高肾癌细胞的死亡受体表达水平可以恢复肾癌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目的:(1)证明上调死亡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可以恢复肾癌对TRAIL的敏感性;(2)寻找安全有效的TRAIL的增敏剂,为TRAIL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能;(3)深入探索穿心莲内酯和PFT-β与TRAIL联合应用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肾癌细胞程序性凋亡的机制;(4)探索肾癌细胞对TRAIL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并寻找治疗策略。方法:通过数据库中DR4和DR5的mRNA表达数据,分析死亡受体在肾癌细胞和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MTS法检测肿瘤细胞活力;通过细胞增殖实验,Edu染色增殖实验和成克隆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平板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通过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小分子RNA干扰和慢病毒包装感染方法制备目的基因沉默的细胞系;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1)死亡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在肾癌中高于正常组织,因此TRAIL可以作为潜在治疗剂靶向治疗肾癌。肾癌细胞中DR5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但是DR4的蛋白表达水平,相较于DR5,增高不明显;(2)DR4蛋白表达水增高可以增强肾癌对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敏感性;(3)穿心莲内酯或PFT-β与TRAIL联合应用可以显着抑制肾癌的细胞活力,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诱导肾癌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衰老,诱导肾癌细胞Caspase依赖的程序性凋亡;(4)敲低突变体p53诱导肾癌细胞DR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恢复肾癌对TRAIL的敏感性。结论:可以通过上调DR4恢复肾癌对TRAIL的敏感性;穿心莲内酯和PFT-β是安全有效的潜在的TRAIL增敏剂,联合应用成为潜在的肾癌治疗药物;突变体p53诱导肾癌细胞DR4表达下降,是肾癌对TRAIL抵抗的机制之一。
黄文欣[2](2021)在《新lnc-HZ04在BPDE促进女性滋养层细胞凋亡和引发流产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文中认为目的苯并芘(BaP)广泛存在于环境、饮用水和食品中,本研究的目的是关联BPDE导致的滋养细胞功能障碍与流产之间的关系,鉴定新的lncRNA与microRNA,并挖掘差异表达的信号通路,揭示lncRNA和miRNA对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在BPDE诱导流产中的功能作用,探索环境有害因素通过滋养层细胞功能障碍而引发流产的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BPDE处理的滋养层细胞中差异表达的新lnc-HZ04和新miR-hz04。在BPDE暴露的滋养层细胞及复发性流产绒毛膜组织中,采用RT-qPCR检测lnc-HZ04和miR-hz04的相对表达量。2、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PDE、lnc-HZ04和miR-hz04对细胞凋亡的功能的作用。3、采用RT-qPCR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BPDE、lnc-HZ04和miR-hz04对IP3R1/p-CaMKII/SGCB信号通路的影响。4、采用RT-qPCR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复发性流产绒毛膜组织中IP3R1/p-CaMKII/SGCB信号通路的表达量。5、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BPDE、lnc-HZ04和miR-hz04对细胞内钙离子释放的影响。6、采用RIP实验检测lnc-HZ04与IP3R1、CaMKII、p-CaMKII与SGCB蛋白相互作用。7、采用RNA稳定性实验检测lnc-HZ04与miR-hz04对IP3R1 mRNA的影响以及miR-hz04对lnc-HZ04的影响。8、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Ago2 RIP实验、MS2-RIP实验和RNA pull-down实验检测miR-hz04与lnc-HZ04,以及miR-hz04与IP3R1 mRNA的相互作用。9、构建BaP染毒小鼠模型,检测BaP对小鼠胚胎吸收率的影响。采用RT-qPCR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鼠源miR-hz04的表达和鼠源IP3R1/p-Camk2g/Sgcb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1、在流产组织和BPDE暴露的滋养层细胞中lnc-HZ04表达均上调(*p<0.05),miR-hz04表达量均下调(***p<0.001)。2、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BPDE和lnc-HZ04均可促进细胞凋亡(*p<0.05),miR-hz04抑制细胞凋亡(*p<0.05)。3、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P3R1、CaMKII、p-CaMKII和SGCB在复发性流产组织中上调表达。BPDE和lnc-HZ04均能上调IP3R1、CaMKII、p-CaMKII和SGCB的表达。miR-hz04抑制IP3R1、CaMKII、p-CaMKII和SGCB的表达。4、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BPDE和lnc-HZ04均可促进细胞内钙离子释放(*p<0.05),miR-hz04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释放(**p<0.01)。5、RIP实验结果表示,IP3R1、CaMKII、p-CaMKII和SGCB与lnc-HZ04没有相互作用。6、RNA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miR-hz04抑制IP3R1 mRNA和lnc-HZ04的稳定性(*p<0.05)。Lnc-HZ04增加IP3R1 mRNA的稳定性(*p<0.05)。miR-hz04减弱lnc-HZ04对IP3R1 mRNA降解的抑制作用(*p<0.05)。7、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Ago2 RIP实验、MS2-RIP实验和RNA pull-down实验结果显示,miR-hz04能够与lnc-HZ04直接结合(***p<0.001),miR-hz04也能与IP3R1 mRNA直接结合(***p<0.001)。同时,lnc-HZ04和IP3R1 mRNA竞争结合miR-hz04(***p<0.001)。8、BaP染毒小鼠模型显示,BaP暴露后小鼠胚胎吸收率增加(**p<0.01)。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aP处理孕鼠过后,胎盘组织中鼠源的IP3R1、Camk2g、p-Camk2g和Sgcb的相对表达量随着BaP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BaP暴露的小鼠组织中miR-hz04的相对表达量下降。结论本研究发现一个新的lnc-HZ04和miR-hz04,BPDE上调lnc-HZ04的表达量,其作为miR-hz04的ce RNA,竞争性地与miR-hz04结合,减弱miR-hz04对IP3R1 mRNA的稳定性及表达水平的抑制,IP3R1表达水平上升,细胞内游离Ca2+的释放增加,激活CaMKII,增加CaMKII磷酸化,然后激活SGCB引发滋养细胞凋亡和流产。
田苗苗[3](2021)在《ATP-柠檬酸裂解酶在iTreg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诱导型调节性T细胞(Inducible regulatory T cells,iTreg)是由激活的CD4+T细胞(Th0)在细胞因子TGFβ1的作用下分化而来,通过发挥独特的免疫抑制作用在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中至关重要。iTreg数量减少或功能缺陷可引起多种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虽然iTreg是由Th0分化而来,但二者的代谢表型却有着显着的差异。其中,Th0偏好脂肪酸合成(Fatty acid synthesis,FAS);而iTreg偏好脂肪酸氧化(Fatty acid oxidation,FAO)。因FAS和FAO是两个相反的代谢途径,在同一时刻通常只能以其中一种为主,所以上述的代谢偏好就意味着在Th0分化为iTreg的过程中发生了脂肪酸代谢的重编程,即由FAS转变为FAO。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使用FAS途径中关键酶抑制剂的处理,可显着提高iTreg分化。这表明,降低FAS途径对iTreg分化非常重要,然而其发生机制并不清楚。考虑到代谢途径的旺盛程度主要取决于代谢酶的活性变化,本研究拟首先分析Th0向iTreg分化过程中FAS途径关键酶的活性,筛选出活性发生下降的代谢酶;其次,分析该代谢酶的活性变化对iTreg分化及对代谢表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解析在iTreg分化过程中该代谢酶活性下降的调节机制。最后,利用小鼠炎症模型,系统评估基于对该代谢酶活性进行调节的干预对个体炎症的缓解功效。本研究首先分析了Th0向iTreg分化过程中FAS途径关键酶的活性变化。关键酶包括ATP-柠檬酸裂解酶(ATP-citrate lyase,ACLY)、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和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N)。结果显示,与Th0相比,iTreg中只有ACLY的活性呈显着下降。当过表达ACLY使细胞维持ACLY活性不发生下降时发现,iTreg分化受到了显着抑制;而通过干涉或使用抑制剂处理进一步抑制ACLY活性时发现,iTreg分化得到进一步增加。以上结果表明,iTreg分化依赖于ACLY的活性下降。其次,探究了ACLY活性下降促进iTreg分化的分子机制。[U-13C]葡萄糖示踪代谢流分析结果显示,ACLY活性下降显着减弱了FAS。当回补FAS途径关键中间产物丙二酰Co A时,因ACLY活性下降引起的iTreg分化增加被显着抑制。由于丙二酰Co A是FAO关键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CPT1)的生理抑制剂,可显着抑制CPT1活性和FAO效率。因此,以上结果提示,ACLY活性下降很可能是通过降低丙二酰Co A水平,从而解除其对FAO的生理性抑制,促进了iTreg分化。接下来,通过分析ACLY活性下降对CPT1活性及FAO效率的影响,以及通过干涉CPT1可以显着抑制因ACLY活性下降引起的iTreg分化增加等实验,证实了上述猜测,即ACLY活性下降通过“丙二酰Co A-CPT1-FAO”轴促进iTreg分化。再次,探究了在iTreg分化过程中ACLY活性下降的调节机制。对ACLY的转录水平、蛋白水平以及翻译后修饰水平的分析结果显示,ACLY活性下降是由于其蛋白水平下降所致。对ACLY蛋白合成和降解的分析结果显示,ACLY蛋白水平的下降是由于TGFβ1介导的泛素连接酶CUL3-KLHL25与ACLY结合,进而促进ACLY的泛素化降解。后续的系列实验表明,特异性敲除T细胞CUL3,可废除ACLY的泛素化,进而降低iTreg分化;在此基础上的对ACLY的干涉处理,可消除因CUL3缺陷导致的iTreg分化下降。以上结果表明,TGFβ1是通过促进CUL3-KLHL25介导的ACLY泛素化降解,从而提高iTreg分化。接下来,对上述研究所揭示的分子机制在人的T细胞中进行了验证,发现人iTreg分化过程中存在相同的调节机制。最后,评估了以ACLY活性下降为作用靶点的干预对小鼠炎症的缓解作用。首先建立了实验性IBD小鼠模型和过敏性腹泻小鼠模型,再通过将经不同处理产生的iTreg细胞群过继到炎症小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以ACLY活性下降为作用靶点的细胞过继处理或使用ACLY的抑制剂处理,均可有效地缓解小鼠炎症的进程,且对炎症进程的缓解作用依赖于Th0向iTreg分化的程度。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TGFβ1促进iTreg分化的新机制。即TGFβ1通过促进泛素连接酶CUL3-KLHL25介导的ACLY泛素化,导致ACLY降解,进而降低丙二酰Co A水平,解除了对FAO的抑制,实现了在Th0分化为iTreg的过程中发生的FAS向FAO的转变,促进了iTreg分化。本研究不仅从细胞代谢维度揭示了TGFβ1促进iTreg分化的新机制,而且为将来基于iTreg分化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
樊潇霄[4](2020)在《肝癌和癌栓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及差异基因的相关临床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类我国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给我国人民健康造成了极大负担。门静脉癌栓(PVTT)是肝癌中一种常见的转移形式之一,给肝癌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DNA甲基化异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之一,因其稳定且可以伴随疾病发展或治疗而变化,是一个潜在的理想生物标志物。本研究通过全DNA甲基化分析对门静脉癌栓特征进行分析,探索门静脉癌栓中可能存在的关键分子事件,并重点分析了DNAH17和ADRA1A两个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甲基化改变情况。实验方法:利用Infinium Human Methylation450芯片(病人数=11)对邻近正常组织(ANT)、HCC组织和PVTTs进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通过MTS实验和凋亡实验,以评估地西他滨(DAC)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rh-TRAIL)对肝癌细胞系抑制的协同作用。在对DNAH17的研究中,主要使用Sequenom Epi TYPER法评估了163个HCC样本及其配对正常组织中DNAH17的甲基化水平,并利用Taq Man拷贝数试剂盒分析来评估DNAH17在样本中的拷贝数状态。同时结合免疫组化、q PCR等验证该基因该肝癌中的表达差异。对ADRA1A的研究中,同样使用了Sequenom Epi TYPER对分析了160个HCC患者中该基因的甲基化水平。通过构建稳转细胞系、免疫组化、转录组测序等方法,探索该基因在肝脏中潜在作用机制。实验结果:1、HCC组织和PVTTs的整体平均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ANT(P<0.01)。在HCC组织和配对的PVTTs之间共鉴定532个差异基因中864个差异甲基化Cp G位点(平均甲基化差异>10%,P<0.005)。基于PVTT组织中高甲基化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显着富集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控通路(P=4.48 E-5)。23个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在HCC和PVTT中呈梯度变化,其中17个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梯度升高(例如,PAK1、NDRG2、SLC9A3R2、ZC3H3)和6个基因梯度降低(ADORA2A、KIAA1143、NAPEPLD、PARVG、TNFRSF10A、TSTD1)。TNFRSF10A是TRAIL的关键细胞表面受体之一,可被rh-TRAIL激活。MTS实验和细胞凋亡实验表明,DAC和rh-TRAIL联合使用可协同抑制SK-Hep-1和Huh7细胞系的增殖以及诱导凋亡。2、与ANT相比,肝癌组织的DNAH17平均甲基化水平显着降低(扩增子1:58.7%vs.84.5%(癌vs.癌旁),P<0.0001;扩增子2:69.9%vs.84.5%(癌vs.癌旁),P=0.0060)。RNA-seq和免疫组化均显示肿瘤组织中DNAH17表达增加(P<0.05)。DNMT抑制剂处理肝癌细胞可发现DNAH17表达上调。DNAH17基因扩增常和低甲基化状态并存。还发现低甲基化状态与男性患者、较高的AFP值、高龄、存在完整包膜、存在肿瘤坏死、肝硬化、肝癌癌栓等临床特征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NAH17的甲基化水平可以有效预测肝癌包膜(AUC=0.695)和肝癌癌栓(AUC=0.806)的存在。3、ADRA1A 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ANT相比,160例肝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ADRA1A启动子区域的平均甲基化水平显着升高(25.2%:17.0%,P<0.0001)。地西他滨作用肝癌细胞系,可以增加肝癌细胞系中ADRA1A的表达。此外,肝癌样本中ADRA1A基因的高甲基化水平与酒精摄入(P=0.0097)和甲胎蛋白(P=0.0411)存在明显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ADRA1A的平均甲基化水平可以区分HCC组织与癌旁非癌组织(AUC=0.700,P<0.0001)。通过构建ADRA1A稳定敲减的肝癌细胞系的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主要富集途径为癌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和代谢通路(P<0.01)。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通过调节转移相关的途径在PVTT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DAC与rh-TRAIL联合应用可能是一种有前景的HCC治疗策略。DNAH17的异常甲基化与肝癌的多种临床病理特点有关,可能是肝癌患者肿瘤血栓形成的一个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ADRA1A基因异常高甲基化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同样有可能作为HCC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胡磊[5](2020)在《抗肿瘤药物诱导肿瘤细胞焦亡效应蛋白GSDME的活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细胞焦亡是促炎性细胞死亡方式的一种,主要形态特征包括细胞胀大,细胞膜破裂及细胞吹泡等。早期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多起于微生物感染,由上游的促炎性caspase激活引起。近年来的研究则发现,促凋亡caspase也可以切割下游通路的细胞焦亡效应蛋白GSDME,诱导细胞焦亡的发生。化疗药物一般通过BAK/BAX依赖的线粒体途径,引起促凋亡caspase激活并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激活的BAK/BAX可以在线粒体外膜上发生寡聚化,引起线粒体外膜通透,促使细胞色素c释放并诱导凋亡小体形成,激活caspase-9,进而引起caspase-3/7的切割活化。研究表明,GSDME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化疗药物引起的细胞死亡形式密切相关,高水平表达的GSDME会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焦亡,反之,则倾向于发生凋亡。但是,抗肿瘤药物诱导GSDME介导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研究仍不充分,需进一步深入探究。此外,翻译后修饰是否参与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调节,尤其是抗肿瘤药物处理后细胞死亡方式的调控研究还比较匮乏。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多种抗肿瘤药物(包括TNFα+CHX、navitoclax和etoposide)处理HCT116和BAK-/-/BAX-/-HCT116细胞,证明抗肿瘤药物引起的细胞焦亡是BAK/BAX-caspase-3-GSDME信号通路依赖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首次证明在TNFα+CHX和actinomycin D等抗肿瘤药物引发的细胞焦亡过程中,GSDME的活性受到棕榈酰化修饰的调控。Cys407、Cys408是GSDME潜在的棕榈酰化修饰位点。小分子抑制剂2-溴十六烷酸(2-BP)和棕榈酰化修饰位点Cys407、Cys408(C407A/C408A)突变都可以有效地抑制抗肿瘤药物引起的GSDME-C棕榈酰化修饰和细胞焦亡。免疫共沉淀实验表明2-BP和C407A/C408A突变能够显着地增加GSDME活性N-端(GSDME-N)和抑制性C-端(GSDME-C)的相互作用,提示棕榈酰化修饰可能是通过促进GSDME-N从抑制性的GSDME-C上解离来促进细胞焦亡发生。此外,研究结果发现细胞内多种棕榈酰基转移酶,包括DHHC2/7/11/15,均能够和GSDME发生结合并调节GSDME-C的棕榈酰化修饰。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不仅充实了我们对抗肿瘤药物诱导的肿瘤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的认识,证明了 GSDME的翻译后修饰与其活性的相关性,也为细胞焦亡和细胞凋亡的转换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未来干预的新靶点。
张建楼[6](2019)在《猪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1(NS1)诱导细胞凋亡致母猪流产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病毒之一。PPV不仅感染母猪的胎盘组织,还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引起母猪胎盘组织损伤和胎儿发育障碍,导致妊娠失败和流产。我室与其它实验室研究证实,PPV可诱导宿主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推测PPV诱导细胞凋亡与PPV感染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有关。为探讨PPV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在进一步确定PPV感染引起母猪流产与PPV诱导细胞凋亡有关的基础上,针对PPV编码的蛋白和宿主细胞凋亡的途径,分析和确定PPV诱导细胞凋亡的病毒蛋白,然后探讨该病毒蛋白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为确定PPV感染妊娠母猪引起流产是否与PPV诱导细胞凋亡和组织损伤有关,通过组织切片技术及HE和TUNEL染色法,分别检测了PPV感染所致妊娠猪流产的胎盘组织的病理变化和细胞凋亡。结果显示PPV感染可引起胎盘组织褶皱不同程度的断裂,上皮细胞(包括滋养层细胞)的脱落,以及组织间的充血,同时伴有严重的上皮细胞的凋亡和坏死,表明PPV感染引起妊娠母猪的流产与PPV诱导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有关。为进一步证明PPV可诱导细胞的凋亡,本实验用PPV在体外感染PK-15宿主细胞,感染后利用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分析细胞形态学变化和细胞的凋亡。结果显示,PPV感染PK-15细胞可引起细胞存活率下降,促进细胞基因组DNA的片段化和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提高Caspase-3的活性,表明PPV体外感染PK-15细胞可诱导细胞的凋亡。上述体内、外实验证实PPV可诱导宿主细胞的凋亡。为探讨PPV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首先需要确定PPV诱导细胞凋亡的相关病毒蛋白。为此本实验利用基因重组技术,通过PCR方法克隆了PPV NS1、VP1和VP2基因并构建了它们的真核表达载体。将不同表达载体,以不同剂量分别转染PK-15细胞使其表达,然后在同一蛋白表达水平下检测PK-15细胞存活率、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和Caspase-3活性,比较这3种蛋白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NS1可明显促进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提高细胞内Caspase-3的活性和降低细胞的存活率,而VP1和VP2对其没有明显影响。由此证明PPV的NS1蛋白可诱导宿主细胞的凋亡,说明NS1在PPV诱导细胞凋亡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确定NS1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的途径,将NS1载体转染PK-15细胞,然后通过试剂盒检测细胞Caspase-3、8和9的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NS1可明显提高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P<0.05),而对Caspase-8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NS1可明显促进促凋亡相关蛋白(Bax、p21和p53)的表达,而抑制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Mcl-1)的表达;同时NS1还明显促进线粒体CytC的释放。然而NS1对细胞凋亡外部途经相关蛋白(如Fas、FasL和TRAIL)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可见NS1是通过内部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的,而不是通过Fas/FasL介导的外部死亡受体途径。为弄清NS1是如何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的,将NS1载体转染PK-15细胞,用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PK-15细胞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和线粒体ROS的水平;用荧光素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的损伤;用TMRM荧光素/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的膜电位(ΔΨm)。结果显示NS1可明显提高细胞内ROS的水平(P<0.01),促进线粒体的损伤和降低线粒体ΔΨm,而ROS抑制剂NAC可明显抑制NS1诱导的细胞凋亡,ROS的产生、线粒体损伤及线粒体ΔΨm的丢失。上述结果表明,NS1诱导细胞凋亡与其介导的ROS的产生导致线粒体损伤有密切关系。为了进一步探讨ROS在NS1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用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NS1对细胞DNA的损伤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NS1可明显增加γ-H2AX表达,表明NS1可引起细胞DNA的损伤,影响细胞的正常周期,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G2期。ROS抑制剂NAC可部分逆转NS1介导的上述作用,使γ-H2AX表达降低和G1/G2期细胞数量减少。表明ROS在NS1介导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周期停滞中起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在进一步证实PPV感染可诱导细胞凋亡,引起胎盘组织的损伤,导致妊娠母猪流产的基础上,重点探讨PPV诱导细胞凋亡的病毒蛋白及其病毒蛋白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首次发现PPV诱导宿主细胞凋亡与其编码的非结构蛋白1(NS1)密切相关。NS1是通过激活细胞内部线粒体途径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的,ROS在NS1诱导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探讨PPV诱导细胞凋亡和组织损伤以及引起妊娠母猪流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索菲娅[7](2020)在《三维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具有死亡率高、预后差的特点,仍是世界性难题。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向肿瘤部位归巢、免疫原性低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肿瘤治疗种子细胞。相比于传统的二维细胞培养,三维细胞培养可以使MSCs呈立体生长状态,更好地模拟体内微环境。同时,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三维培养的MSCs(three-dimensional cultured MSCs,3D-MSCs)基因表达谱发生显着变化,其中白介素24(interleukin 24,IL-24)基因表达上调倍数最高,达到20.6倍。IL-24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然而,基于3D-MSCs分泌的IL-24对NSCLC细胞系的抑制效应及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论文旨在探究MSCs在三维培养条件下对NSCLC细胞系的抑制效应,并进一步研究基于3D-MSCs分泌的IL-24的抑制机制,为3D-MSCs应用于肿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论文探究了两种组织类型的NSCLC细胞系,即肺大细胞癌细胞系NCI-H460和肺鳞癌细胞系SK-MES-1。首先,利用MTT、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划痕实验探究3D-MSCs与2D-MSCs对NSCLC细胞系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然后,利用RT-PCR检测NSCLC细胞系中IL-24受体IL-22R1、IL-20R2的表达。随后,根据GenBank中IL-24的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从MSCs中获取IL-24 cDNA,构建过表达质粒pIRES2-EGFP-IL-24和沉默质粒pGPH1-EGFP-IL-24,将此过表达质粒和沉默质粒分别转染入MSCs,从而获得过表达IL-24的MSCs(MSCs-O)和沉默 IL-24 的 MSCs(MSCs-S),并利用 Western blot 检测 MSCs、MSCs-O和MSCs-S的IL-24表达。最后利用RT-qPCR和Westernblot方法探究3D-MSCs和2D-MSCs对NSCLC细胞系的抑制机制。结果:(1)MTT结果显示,3D-MSCs对NCI-H460和SK-MES-1细胞系的增殖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两种细胞系的抑制率分别为44.6%和39.6%。(2)平板克隆实验结果表明,3D-MSCs对NCI-H460和SK-MES-1细胞系的克隆形成能力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3)划痕实验结果表明,3D-MSCs对NCI-H460和SK-MES-1细胞系的迁移能力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两种细胞系的迁移抑制率分别为44.6%和39.6%。(4)RT-PCR结果显示,NCI-H460和SK-MES-1细胞系表达IL-24受体IL-22R1/IL-20R2。(5)通过构建 MSCs-O 和 MSCs-S 探讨 3D-MSCS 分泌的 IL-24对NCI-H460和SK-MES-1细胞系的作用,结果显示,MSCs-O对两种细胞系的增殖和迁移的抑制能力显着增强,而MSCs-S对两种细胞系的增殖和迁移的抑制能力显着减弱。(6)利用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抑制机制,结果显示3D-MSCs分泌的IL-24可以影响p38 MAPK和CXCR4/AKT的信号传导途径,在p38 MAPK信号通路中,IL-24通过上调p38 MAPK表达,使下游Bax/Bcl-2上调,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机制;在CXCR4/AKT信号通路中,IL-24可以诱导NSCLC细胞系中IL-24mRNA表达,使CXCR4和AKT表达下调,导致增殖相关蛋白c-Myc和迁移相关蛋白MMP2表达下调,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机制。结论:本论文证明了 3D-MSCs对NCI-H460和SK-MES-1细胞系的增殖和迁移具有显着的抑制效应,3D-MSCs分泌的IL-24可以通过p38 MAPK和CXCR4/AKT信号通路发挥肿瘤抑制作用。本论文为3D-MSCs抑制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基础。
张晓[8](2017)在《恶性脑胶质瘤TRAIL敏感性相关微小RNA的功能性筛选及靶向协同治疗策略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恶性胶质瘤细胞TRAIL敏感性相关的microRNA的筛选、功能鉴定及机制研究【背景】恶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具侵袭性的脑肿瘤之一,中位生存时间不超过16个月。尽管对于它的治疗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它仍然是最具挑战性的疾病之一。TRAIL(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能够特异性地杀伤肿瘤而不影响正常细胞,因此是很有潜力的抗癌药物。但是已有研究表明,许多肿瘤对其耐受,且在临床试验中,TRAIL因其半衰期短以及体内的不稳定致使其实际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使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表达TRAIL可将TRAIL特异性地运送到肿瘤局部,这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这一缺点。MicroRNA,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可以通过与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UTRs)结合发挥转录后调控作用,进而抑制mRNA翻译或降解mRNA。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在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的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已有研究证实,细胞可以外泌体的形式分泌miRNA,进而下调受体细胞中靶基因的表达。因此,这提示我们,联合使用MSCs、microRNA、TRAIL进行肿瘤靶向治疗的策略或许会有很好的治疗前景。【目的】找出可以增敏TRAIL的microRNA,并使用MSCs作为运载工具开展靶向治疗。【方法】为了找到在胶质瘤中可增敏TRAIL的关键microRNA,我们首先对对TRAIL表现不同敏感程度的胶质瘤细胞系进行mi RNA表达谱的分析,从中找到与TRAIL诱导的凋亡呈现显着相关性的miRNAs。之后在不同的细胞中过表达或干涉该microRNA,检测TRAIL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进而确认增敏TRAIL的关键microRNA。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实验,找到该miRNA的下游靶基因。同时,通过功能缺失和恢复实验,进一步确定这样一条调控轴线。然后对MSCs进行改造,使其携带TRAIL和该microRNA,与胶质瘤细胞系U87进行体外共培养实验,验证基因修饰后的MSCs是否可以显着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利用外泌体的抑制剂来进行分析,这种影响是否通过外泌体介导的分子传递来完成的。之后分别通过transwell实验和免疫组化实验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分析,携带TRAIL和microRNA的MSCs是否具有较好的肿瘤趋向性。最后建立裸鼠皮下荷瘤模型,使用TRAIL和microRNA联合过表达的MSCs进行尾静脉治疗实验,确认治疗效果。【结果】我们发现,miR-7在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与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之后,功能缺失和恢复实验证实,miR-7确实是胶质瘤细胞系中增敏TRAIL关键分子。随后,在机制研究中,我们发现,XIAP是其介导该作用的关键的下游靶基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miR-7-XIAP这种调控关系存在于多种肿瘤中。而且,体内体外实验证实,携带TRAIL和microRNA-7的间充质干细胞具备很好的肿瘤趋向性。同时,通过外泌体抑制实验证实,MSCs可以以外泌体的形式分泌microRNA-7进而下调受体细胞中的XIAP,从而增强受体细胞的凋亡。最后,更重要的是,在裸鼠移植瘤的治疗模型中,TRAIL和microRNA-7联合过表达的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很好的促凋亡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肿瘤细胞中,miR-7可以通过下调XIAP显着增强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携带TRAIL和miR-7的MSCs可以特异性地趋向于肿瘤局部,抑制肿瘤的生长。第二部分 microRNA-7在肝癌细胞中的抑癌新机制研究【背景】Micro RNA(miRNA)分子是一类在多细胞生物中广泛转录的、普遍存在的非编码小RNA分子。成熟的mi RNA分子可通过序列特异性的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到m RNA的3’非编码区,形成RNA沉默复合物,进而导致靶m RNA的翻译抑制或直接将其降解。更重要的是,一个mi RNA可以同时调节上百种m RNA,这也使得其能够参与错综复杂的分子调控网络,进而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 RNA的正常表达是生命活动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而它的失调可能会导致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近来研究发现,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一些抑癌mi RNA的下调,而在这些mi RNA中,mi R-7在肝癌组织中显着低表达,且mi R-7的过表达能够抑制肝癌的增殖和转移。也有研究证实,mi R-7可以通过靶向PI3K/AKT通路抑制肝癌的生长和转移。但是,这些都还不能充分揭示mi R-7在肝癌中发挥的关键抑癌作用。【目的】阐明microRNA-7在HCC细胞中的新的抑癌机制。【方法】首先,在肝癌细胞中瞬时转染miR-7,48小时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之后,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工具分析预测mi R-7的可能下游靶基因,随后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初步确认mi R-7的下游靶基因。然后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 R-7过表达后的靶基因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通过功能缺失和恢复实验进一步确认靶基因与细胞周期的关系。最后在肿瘤临床样品和肿瘤细胞系中分析mi R-7与靶基因的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首先,我们发现,在肝癌细胞中过表达miR-7可以显着导致细胞周期G1期阻滞。之后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报告基因实验、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实验证实,细胞周期蛋白CCNE1是mi R-7发挥该抑制作用的关键下游靶基因。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干涉CCNE1与过表达mi R-7导致相似的细胞周期变化,同时CCNE1的恢复过表达可以消除mi R-7引起的细胞周期G1期阻滞。最后,临床组织样品和细胞系的结果显示,mi R-7与CCNE1的表达水平存在着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结论】miR-7可以直接靶向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CNE1的表达,进而导致细胞周期G1期阻滞,从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赵辛萌[9](2016)在《Hsp90调控TNF诱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在生命体中,细胞的生存与死亡对生物个体的发育、进化以及组织器官的生理代谢和平衡起到了非常的重要作用。一般而言,细胞的死亡方式分为细胞凋亡、细胞自噬与细胞坏死三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细胞坏死被视为一种被动的、不受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随着近年来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坏死是除细胞凋亡外,一种新的受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研究者将这类受调控的细胞坏死称为程序性细胞坏死(programmed necrosis)。许多重要的研究工作发现,程序性细胞坏死在个体发育、免疫应答、防范病毒和细菌的感染以及许多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迄今为止,研究得最透彻的一种受调控的细胞坏死方式为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necroptosis)。当细胞受到TNF刺激时,信号蛋白RIP1通过RHIM结构域与RIP3蛋白相结合。接着,RIP1、RIP3与FADD等形成一个多蛋白相互作用的平台,称为细胞坏死复合体(necrosome)。当坏死复合体形成后,RIP3磷酸化MLKL的Thr357和Ser358,这一磷酸化修饰使MLKL构象发生变化并被激活。随后,MLKL形成多聚体并迁移至细胞膜上引起细胞坏死。MLKL为TNF诱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的关键蛋白。然而,关于MLKL的活性调控依然是个未知的问题。在本论文中,我们发现Hsp90调控MLKL的功能与活性。通过验证Hsp90与MLKL的细胞内结合,我们证明Hsp90为一个新的MLKL结合蛋白,并为MLKL蛋白稳定性和活性调控所必需。同时,我们还发现,Hsp90除了调控MLKL的活性外,还同时调控其上游蛋白RIP3的活性。当用特异的小分子化合物17AAG抑制Hsp90的功能时,MLKL的蛋白稳定性受到影响并通过蛋白酶体途径被降解。通过一系列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在HT-29细胞中,Hsp90为TNF诱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所必需。Hsp90的功能性失活不仅会干扰坏死复合体的组装,也会阻碍RIP3对MLKL的磷酸化,从而抑制TNF诱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发生。相反,当在细胞内过表达Hsp90时,MLKL的多聚化以及细胞膜迁移等功能均会得到增强,这导致MLKL诱导的细胞坏死水平明显上升。综上所述,本论文的工作发现了一个新的MLKL结合蛋白。一系列实验有力地说明了 Hsp90是TNF诱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调控蛋白。我们的工作发现了调控细胞坏死关键蛋白MLKL功能的一种重要机制。
张宁[10](2014)在《Metadherin调控乳腺癌进展转移和TRAIL敏感性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全球每年有近130万女性患上乳腺癌,并有超过50万的女性因此而死亡。在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根据卫生部2011年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国大陆地区每年有超过12.6万女性患上乳腺癌,其中因复发转移而死亡的高达3.7万人。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虽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术后复发转移仍是影响生存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探讨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是近年来转化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认为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发生、进展及转移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在肿瘤研究中做出的巨大努力使得我们成功发现了一系列可以作为潜在抗癌靶点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我们课题组曾经与普林斯顿大学合作,利用信息生物学算法推算出人染色体异常扩增区域8q22在恶性肿瘤中存在明显扩增,而异粘蛋白(Metadherin,MTDH)基因即定位于这一区域的中心位置。MTDH,也被称为AEG-1或Lyric,在2002年作为HIV-1感染后或重组HIV-1衣壳蛋白(gp120)治疗后的一个新的迟发反应基因首先被报道。随后,其全长cDNA序列被四个独立的研究组成功克隆。2004年科学家通过噬菌体展示筛选(phage display screening)技术在MTDH基因中发现了可以调控鼠乳腺癌细胞4T1肺转移的“肺归巢域”,并随后将此基因命名为Metadherin。Kang及其同事首先克隆了人的MTDH全长序列并分析了其结构,发现MTDH基因全长86,082个碱基,包含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cDNA序列长3,611个碱基(不包括poly-A尾巴),编码一个分子量约64KD的单次跨膜蛋白。尽管MTDH基因的功能仅被研究了数年,这一新型基因目前已经是调控肿瘤发生进展的重要因子,其在包括癌化、凋亡、侵袭转移、耐药和血管新生等多个肿瘤进展的关键环节均起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MTDH是一个新型的原癌基因,其在乳腺癌中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课题拟进一步深入研究MTDH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乳腺癌中Metadherin基因突变的筛选及其临床意义分析摘要:原癌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细胞便会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原癌基因在各种遗传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可发生结构改变,继而导致细胞生长刺激信号的过度或持续出现,引发细胞转化。引起原癌基因突变的DNA结构改变包括点突变、染色体易位、插入突变、基因扩增等。发现基因中的突变位点可以有助于评价肿瘤的易感性、预测预后及对治疗的反应。MTDH是一个新型的原癌基因,目前为止尚无研究对MTDH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并评估其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在108例乳腺癌和100例健康对照中对MTDH基因进行全序列分析,以期发现MTDH基因中新的突变位点,并分析这些突变位点在乳腺癌及健康对照中的发生频率以探究其能否作为乳腺癌易感性的重要指标。我们在健康对照组中检测到13个突变位点,而在乳腺癌组中检测到11个突变位点;这其中,共计检测到有9个未命名的新的突变位点。此外,我们还发现无论已知的突变位点还是新的突变位点均倾向分布在MTDH基因的侧翼序列,但是在乳腺癌组中检测到有3个新的突变位点分布在MTDH基因的中央区域,而在健康对照组中未检测到这些突变位点的存在,提示MTDH基因中存在的突变位点可能与乳腺癌的易感性相关。综上,本研究除了检测到MTDH基因已知的突变位点外,发现了数个新的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的新的突变位点,可以作为乳腺癌易感性的潜在分子标记物。但是,这些结果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实验进行验证,这些突变位点跟乳腺癌的预后是否相关也需要进一步的探究。第二部分IniR-30a靶向Metadherin抑制乳11癌的生长与转移摘要:与原发乳腺癌相比,转移性乳腺癌因其不可手术及对化疗耐受的特点常常认为是不可治愈的。尽管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在肿瘤领域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研究,转移仍然是肿瘤最为神秘的一个生物学特征,对其发生过程的分子机制仍旧知之甚少。探明肿瘤转移过程的确切分子机制对于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至关重要。目前研究发现MTDH在乳腺癌转移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于其调控转移的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的认识却远远不足。最近,随着人们逐渐破译微小RNA(miRNAs)在众多生物学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观。这种微小、非编码RNA可以通过结合其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实现对其靶基因在转录或翻译水平的调控。越来越多的实验数据表明IniRNAs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功能。其异常调节似乎是转移性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我们拟探究MTDH可否被miRNA靶向调控,前期我们借助信息生物学方法发现MTDH可能是miR-30a的靶基因。近来,miRNA-30a因其在多个生理病理过程(包括发育、分化、衰老、凋亡和自噬)中的重要作用而吸引了人们的研究兴趣,但是,miR-30a是否在乳腺癌进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及其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明了。因此,我们在本研究中拟对miR-30a在乳腺癌发生、进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乳腺癌细胞系中过表达]miR-30a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同样,在裸鼠体内实验中,miR-30a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远处肺转移。运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我们证实了1niR-30a可以与MTDH基因的3’非翻译区结合从而抑制MTDH基因的功能。此外,干扰MTDH可以削弱miR-30a过表达带来的效应,过表达MTDH可以部分逆转miR-30a过表达的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miR-30a在乳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表明miR-30a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和乳腺癌肺转移均呈负相关。总而言之,我们的研究发现miR-30a可以通过靶向调控MTDH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表明IniR-30a在乳腺癌中扮演着抑癌基因的角色。我们的研究提示miR-30a可以作为乳腺癌预后的指标,同时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第三部分Metadherin调节乳腺癌对TRAIL的敏感性摘要:MTDH基因是一把双刃剑,研究表明MTDH不仅在肿瘤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在肿瘤化疗耐药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NCI60药物基因组学数据揭示了MTDH的过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化疗耐受存在直接的关系,随后的体内外化疗耐受性分析表明干扰MTDH可以增强多种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阿霉素及顺铂的敏感性。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的细胞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TNF超家族的一个成员,可以通过激活外源性凋亡通路诱导凋亡。近来,由于TRAIL显着的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特性(不杀伤正常细胞)而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肿瘤治疗新药。目前正在进行和已完成的Ⅰ期和II期临床试验表明TRAI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但是近期研究发现一些肿瘤细胞存在对TRAIL治疗的耐受,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乳腺癌细胞对TRAIL诱导的凋亡具有耐受性。引起TRAIL耐受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因而发现引起TRAIL耐受的原因将有助于人们制定基于TRAIL的更加有效的治疗策略。考虑到MTDH在化疗耐受中的作用,我们猜测MTDH可能是乳腺癌细胞克服TRAIL耐药性中的一个潜在靶点。在本研究中,我们运用一系列乳腺癌细胞和乳腺癌组织进行实验,发现MTDH的表达跟乳腺癌对TRAIL的敏感性相关。在裸鼠体内试验和体外细胞实验中我们发现,敲除MTDH可以增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相反,在MCF-7细胞中过表达MTDH可以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对TRAIL的耐受。在分子机制方面,MTDH可以下调caspase-8的表达,抑制caspase-8募集到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DISC),抑制caspase-3口PARP的活化,促进Bcl-2的表达以及促进TRAIL诱导的Akt的磷酸化,而对于死亡受体表达无影响。此外,应用caspase抑制剂Z-VAD后可以抑制干扰MTDH的MDA-MB-231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表明干扰MTDH是通过激活caspase途径发挥作用的。干扰Bcl-2可以抑制过表达MTDH后MCF-7细胞对TRAIL的耐受,表明MTDH引起的Bcl-2的上调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对于TRAIL的耐受。我们进一步证实MTDH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抑制miR-16而上调Bcl-2的表达。综上所述,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MTDH可以促进乳腺癌对TRAIL的耐受性。其机制是,MTDH通过miR-16介导的Bcl-2上调抑制细胞内凋亡途径并通过下调caspase-8抑制细胞外凋亡途径在TRAIL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中起到保护性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对TRAIL耐受的乳腺癌可以通过抑制MTDH增强其对TRAIL的敏感性,这可以作为克服乳腺癌TRAIL耐受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一个新的凋亡分子——Trai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新的凋亡分子——Trail(论文提纲范文)
(1)上调死亡受体4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杀伤肾癌细胞(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肾癌背景知识 |
1.1.1 肾癌概况 |
1.1.2 肾癌治疗方法简介 |
1.2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背景知识 |
1.2.1 TRAIL及其受体 |
1.2.2 TRAIL的凋亡信号通路 |
1.2.3 TRAIL耐药性的机制 |
1.2.4 恢复TRAIL敏感性的策略 |
1.3 穿心莲内酯的背景知识 |
1.4 PFTβ 的背景知识 |
1.5 结语与前景展望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耗材 |
2.3 实验试剂 |
2.4 死亡受体基因的mRNA表达差异分析 |
2.5 细胞体外实验 |
2.5.1 细胞培养 |
2.5.2 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
2.5.3 Edu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
2.5.4 MTS法测定药物IC50(半数抑制浓度)值 |
2.5.5 MTS法检测细胞活力 |
2.5.6 细胞划痕实验 |
2.5.7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
2.5.8 细胞衰老染色实验 |
2.5.9 BCA法标定蛋白样品浓度 |
2.5.10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 |
2.5.11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
2.5.1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
2.5.1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
2.5.14 细胞转染 |
2.5.15 利用sh-RNA构建稳定的基因敲低细胞系 |
2.6 统计学检测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肾癌和邻近正常肾组织中的DR4和DR5的mRNA表达差异分析 |
3.2 通过MTS方法检测TRAIL对肾癌细胞系的细胞活力的影响 |
3.3 穿心莲内酯对肾癌786-0细胞DR4和DR5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 通过MTS方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肾癌786-0细胞的细胞活力的影响并测定其IC50值 |
3.5 MTS方法检测联合应用穿心莲内酯和TRAIL对肾癌细胞活力的影响 |
3.6 联合应用穿心莲内酯和TRAIL对肾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3.6.1 应用细胞计数实验检测肾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
3.6.2 应用Edu检测试剂盒检测肾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
3.6.3 联合应用穿心莲内酯和TRAIL对肾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 |
3.7 联合应用穿心莲内酯和TRAIL对肾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3.8 联合应用穿心莲内酯和TRAIL对肾癌细胞细胞周期和细胞衰老的影响 |
3.9 应用穿心莲内酯可以增强TRAIL诱导的肾癌细胞凋亡 |
3.10 穿心莲内酯增强TRAIL诱导的细胞死亡依赖于半胱天冬酶(Caspase)家族 |
3.11 穿心莲内酯通过上调DR4增强TRAIL的抗肿瘤作用 |
3.12 穿心莲内酯抑制肾癌786-0细胞突变体p53的蛋白表达水平 |
3.13 突变体p53的抑制剂可以上调肾癌786-0细胞DR4的蛋白表达水平 |
3.14 p53抑制剂增强TRAIL的抗肿瘤作用 |
3.15 p53突变诱导肾癌786-0细胞DR4低表达水平 |
3.16 p53突变诱导肾癌786-0细胞TRAIL的抗性 |
第4章 结果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以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新lnc-HZ04在BPDE促进女性滋养层细胞凋亡和引发流产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二部分 新LNCRNA-HZ04在BPDE调控滋养层细胞凋亡引发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 |
1 引言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 主要试剂耗材 |
2.3 相关软件 |
2.4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在BPDE处理组和RM组织中鉴定新上调的 lnc-HZ04 和下调的 miR-hz04,发现上调的 IP_3R_1信号通路 |
3.2 Lnc-HZ04 激活Ca~(2+)介导的IP_3R_1/p-CaMKII/SGCB信号通路诱导滋养层细胞凋亡 |
3.3 miR-hz04 抑制Ca~(2+)介导的IP_3R_1/p-CaMKII/SGCB信号通路诱导滋养层细胞凋亡 |
3.4 Lnc-HZ04和miR-hz04 共同调控IP_3R_1表达诱导滋养层细胞凋亡 |
3.5 Lnc-HZ04 通过与miR-hz04 的特异性结合上调IP_3R_1表达水平 |
3.6 miR-hz04 下调滋养层细胞中lnc-HZ04 的表达 |
3.7 BaP染毒小鼠模型中IP_3R_1/Camk2g/Sgcb通路存在相似的变化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LncRNA和miRNA调控细胞凋亡和流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ATP-柠檬酸裂解酶在iTreg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及中文对照 |
一、引言 |
(一)调节性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1.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标志 |
2.调节性T细胞的分类 |
3.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发挥途径 |
4.调节性T细胞与炎症性疾病 |
(二)TGFβ1信号与调节性T细胞分化 |
1.TGFβ信号的分类 |
2.TGFβ1与调节性T细胞分化 |
(三)代谢重编程与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 |
1.调节性T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代谢变化 |
2.细胞代谢变化影响调节性T细胞分化 |
(四)脂肪酸合成途径代谢酶的功能和活性调节 |
1.ACLY的功能和活性调节 |
2.ACC的功能和活性调节 |
3.FASN的功能和活性调节 |
(五)泛素化的功能和调节 |
1.泛素化的分类 |
2.泛素化的调节 |
3.泛素化的功能 |
(六)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意义 |
1.立题依据 |
2.研究内容和意义 |
二、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1.实验动物 |
2.人外周血 |
3.细胞系 |
4.菌株及质粒 |
5.抗体 |
6.试剂及试剂盒 |
7.主要试剂配制 |
8.引物及干涉片段 |
9.主要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1.iTreg体外诱导 |
2.流式细胞术检测iTreg分化 |
3.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4.实时荧光定量PCR |
5.siRNA转染 |
6.慢病毒的包装和侵染 |
7.线粒体氧消耗率检测 |
8.代谢物水平检测 |
9.脂质合成和磷脂吸收检测 |
10.代谢酶活性分析 |
11.免疫沉淀 |
12.蛋白印迹 |
13.体外T细胞抑制实验 |
14.T细胞过继法建立小鼠IBD模型 |
15.DSS饮水法建立小鼠IBD模型 |
16.OVA诱导建立小鼠过敏性腹泻模型 |
17.结肠固有层细胞的分离 |
18.结肠组织病理学分析 |
19.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三、实验结果 |
(一)iTreg分化依赖于ACLY的活性下降 |
(二)ACLY活性下降通过降低丙二酰CoA水平促进iTreg分化 |
(三)丙二酰CoA水平下降通过增强FAO促进iTreg分化 |
(四)ACLY活性下降是由于TGFβ1介导的泛素化降解所致 |
(五)TGFβ1介导的ACLY泛素化依赖于CUL3-KLHL25 |
(六)在人iTreg分化过程中存在相同的ACLY泛素化调节机制 |
(七)ACLY泛素化促进iTreg分化缓解小鼠IBD |
(八)ACLY泛素化促进iTreg分化缓解小鼠过敏性腹泻 |
四、讨论 |
(一)ACLY是TGFβ1调节代谢诱导iTreg分化的一个重要感应者 |
(二)丙二酰CoA-CPT1-FAO是调节iTreg分化的关键 |
(三)iTreg分化需要多条脂代谢途径协调配合 |
(四)CUL3-KLHL25在炎症应答中的可能机制 |
(五)ACLY抑制剂可能成为治疗小鼠肠道炎症的潜在药物靶点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肝癌和癌栓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及差异基因的相关临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绪论 |
第一部分 肝细胞肝癌组织及门静脉癌栓(PVTT)组织的DNA甲基化组学分析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患者一般临床病例学资料 |
3.2 肝细胞肝癌原发灶和门静脉癌栓的全甲基化组特征 |
3.3 差异甲基化基因特征分析 |
3.4 癌旁组织到肝癌原发灶组织再到门静脉癌栓组织甲基化发生梯度改变的基因 |
3.5 关键梯度变化基因分析 |
3.6 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DAC)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rh-TRAIL)在体外实验中能够协同作用于肝癌细胞系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候选基因(DNAH17 以及ADRA1A)在肝癌中的甲基化特征分析及、肝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性分析及机制研究 |
1 引言 |
1.1 DNAH17基因 |
1.2 ADRA1A基因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DNAH17基因甲基化与肝癌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 |
3.2 ADRA1A基因甲基化与肝癌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及潜在机制探索 |
4 讨论 |
4.1 DNAH17甲基化水平研究讨论 |
4.2 ADRA1A甲基化水平研究讨论 |
5 本章小结 |
5.1 在HCC中检测到DNAH17基因的低甲基化状态 |
5.2 笔者观察到 ADRA1A 在 HCC 中的低表达和高甲基化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细胞肝癌中 E-cadherin 蛋白基因组及表观修饰调控机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5)抗肿瘤药物诱导肿瘤细胞焦亡效应蛋白GSDME的活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细胞焦亡概况 |
1.1.1 细胞焦亡的发现及形态学特征 |
1.1.2 细胞焦亡与凋亡的区别 |
1.1.3 细胞焦亡与坏死性凋亡的区别 |
1.2 细胞焦亡的发生机制 |
1.2.1 经典的细胞焦亡途径 |
1.2.2 非经典细胞焦亡途径 |
1.2.3 细胞焦亡caspase |
1.2.4 焦亡小体 |
1.2.5 细胞焦亡的免疫原性 |
1.3 细胞焦亡的效应蛋白-Gasdermin蛋白家族 |
1.3.1 GSDMA |
1.3.2 GSDMB |
1.3.3 GSDMC |
1.3.4 GSDME (DFNA5) |
1.3.5 DFNB59 |
1.4 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 |
1.5 棕榈酰化修饰 |
1.5.1 棕榈酰化概况 |
1.5.2 棕榈酰基转移酶 |
1.5.3 棕榈酰基转移酶与肿瘤 |
1.5.4 去棕榈酰基转移酶 |
1.5.5 棕榈酰化与疾病的关系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抗体和试剂 |
2.1.2 细胞培养 |
2.1.3 质粒 |
2.1.4 菌株 |
2.1.5 引物合成及测序 |
2.1.6 其他实验试剂和耗材 |
2.1.7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复苏 |
2.2.2 细胞培养 |
2.2.3 细胞传代 |
2.2.4 细胞冻存 |
2.2.5 细胞计数 |
2.2.6 细胞转染 |
2.2.7 细胞加药 |
2.2.8 细胞形态变化的测定 |
2.2.9 LDH的测定 |
2.2.10 细胞蛋白提取 |
2.2.11 BCA蛋白定量 |
2.2.12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2.13 免疫共沉淀 |
2.2.14 流式细胞术 |
2.2.15 细胞RNA提取和反转录 |
2.2.16 PCR反应 |
2.2.17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2.18 DNA凝胶回收 |
2.2.19 RbCl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 |
2.2.20 质粒转化 |
2.2.21 质粒提取 |
2.2.22 质粒构建(以pCMV-myc-BID/tBID为例) |
2.2.23 突变体构建 |
2.2.24 siRNA干扰实验 |
2.2.25 Crispr/Cas9构建基因敲除细胞系 |
2.2.26 Hoechst 33342/PI双染实验 |
2.2.27 数据统计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BAK/BAX在细胞焦亡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3.1.1 不同细胞系中GSDME的表达情况 |
3.1.2 BAK/BAX介导抗肿瘤药物引起的细胞焦亡 |
3.1.3 抗肿瘤药物对不同细胞系细胞焦亡的诱导作用 |
3.1.4 TNFα+CHX激活caspase-3-GSDME信号通路的研究 |
3.2 BAK/BAX在GSDME信号通路中的研究 |
3.3 Caspase-3活性在BAK/BAX介导的细胞焦亡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3.4 GSDME在抗肿瘤物引起的细胞焦亡中的作用研究 |
3.5 GSDME在抗肿瘤药物处理过程中的翻译后修饰研究 |
3.5.1 GSDME翻译后修饰的研究 |
3.5.2 GSDME翻译后修饰种类的鉴定 |
3.5.3 GSDME棕榈酰化修饰的发现 |
3.5.4 GSDME棕榈酰化修饰的功能研究 |
3.5.5 GSDME棕榈酰化修饰酶的研究 |
第4章 实验讨论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6)猪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1(NS1)诱导细胞凋亡致母猪流产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引言 |
1.1 细胞凋亡的概述 |
1.1.1 细胞凋亡的概念 |
1.1.2 细胞凋亡的相关调控因子 |
1.1.3 细胞凋亡的途径 |
1.1.4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 |
1.2 猪细小病毒 |
1.2.1 背景 |
1.2.2 病因学 |
1.2.3 流行病学 |
1.2.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3 猪细小病毒与细胞凋亡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PPV体内外感染宿主细胞引起细胞凋亡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毒和细胞 |
2.1.2 病料组织的采集 |
2.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4 试剂的配制 |
2.1.5 PK-15细胞的培养 |
2.1.6 PPV的扩增 |
2.1.7 组织中PPV、PRV、PRRSV、CSFV和 PCV的检测(RT-PCR或 PCR) |
2.1.8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1.9 组织石蜡切片制作、HE染色和TUNEL染色 |
2.1.10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
2.1.11 细胞凋亡的检测 |
2.1.12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PPV体内感染妊娠母猪引起胎盘组织的损伤 |
2.2.2 PPV感染介导猪胎盘组织的损伤伴随组织的凋亡和坏死 |
2.2.3 PPV体外感染PK-15细胞对细胞形态及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2.4 PPV体外感染宿主细胞PK-15可诱导细胞凋亡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PPV编码蛋白在病毒诱导细胞凋亡中作用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病毒、细胞和载体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3 试剂配制 |
3.1.4 PPV DNA的提取 |
3.1.5 猪细小病毒NS1、VP1和VP2 基因的克隆 |
3.1.6 猪细小病毒NS1、VP1和VP2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1.7 猪细小病毒NS1、VP1和VP2 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
3.1.8 不同PPV编码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3.1.9 不同编码蛋白NS1、VP1和VP2 对宿主PK-15 细胞存活率的检测 |
3.1.10 不同编码蛋白NS1、VP1和VP2 对宿主PK-15 细胞凋亡的检测 |
3.1.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猪细小病毒NS1、VP1及VP2基因的扩增 |
3.2.2 猪细小病毒NS1、VP1及VP2基因的克隆 |
3.2.3 NS1、VP1及VP2基因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 |
3.2.4 NS1、VP1和VP2 基因在PK-15 细胞中的表达 |
3.2.5 NS1、VP1和VP2 蛋白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2.6 NS1、VP1和VP2 蛋白对PK-15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PPV编码病毒蛋白NS1诱导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载体、细胞和病毒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1.4 Caspase活性的检测 |
4.1.5 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因子 |
4.1.6 细胞内ROS的检测 |
4.1.7 线粒体内ROS的检测 |
4.1.8 细胞存活率、Caspase-3 活性及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的检测 |
4.1.9 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检测 |
4.1.10 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检测 |
4.1.11 Western blot检测γ-H2AX |
4.1.1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
4.2 结果 |
4.2.1 NS1 蛋白促进PK-15 细胞内Caspase-9和Caspase-3 的活化 |
4.2.2 NS1 蛋白激活细胞内p53、Bcl-2 家族蛋白介导的内部线粒体途径 |
4.2.3 NS1 蛋白促进细胞内Cyt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浆 |
4.2.4 NS1 不激活细胞内Fas\FasL死亡受体介导的外部凋亡途径 |
4.2.5 NS1可诱导细胞及线粒体内ROS的积累 |
4.2.6 ROS抑制剂对细胞存活率、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和Caspase-3 活性的影响 |
4.2.7 NS1诱导细胞线粒体的损伤 |
4.2.8 NS1可诱导线粒体膜电位的丢失 |
4.2.9 NS1可诱导细胞DNA双链的断裂 |
4.2.10 NS1可诱导细胞周期的停滞 |
4.3 讨论 |
4.4 小结 |
4.5 未来研究设想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三维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 cancer,NSCLC) |
1.1.1 NSCLC概述 |
1.1.2 NSCLC的治疗方法 |
1.1.2.1 传统治疗方法 |
1.1.2.2 新兴治疗方法 |
1.2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 |
1.2.1 MSCs概述 |
1.2.2 MSCs抑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3 MSCs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1.3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 |
1.3.1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概述 |
1.3.2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在MSCs中的应用 |
1.4 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 24,IL-24) |
1.4.1 IL-24概述 |
1.4.2 IL-24抗肿瘤作用机制 |
1.4.2.1 抑制增殖并促凋亡机制 |
1.4.2.2 抑制侵袭和迁移的机制 |
1.4.2.3 IL-24抗肿瘤的其他抑制途径及其机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 |
2.1 细胞系及细胞培养基 |
2.1.1 细胞系 |
2.1.2 细胞培养基 |
2.2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2.3 质粒和菌株 |
2.4 主要实验仪器 |
2.5 主要实验耗材 |
3 方法 |
3.1 MSCs的二维培养 |
3.1.1 MSCs的复苏 |
3.1.2 MSCs的传代 |
3.1.3 MSCs的冻存 |
3.2 MSCs的三维培养 |
3.3 NCI-H460和SK-MES-1细胞系的培养 |
3.3.1 NCI-H460和SK-MES-1细胞系的复苏 |
3.3.2 NCI-H460和SK-MES-1细胞系的传代 |
3.3.3 NCI-H460和SK-MES-1细胞系的冻存 |
3.4 MSCs条件培养基(conditional medium,CM)的收集 |
3.5 MSCs对NSCLC细胞系抑制效应的影响 |
3.5.1 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SCs对NSCLC细胞系增殖能力的影响 |
3.5.2 划痕实验检测MSCs对NSCLC细胞系迁移能力的影响 |
3.6 NSCLC细胞系(NCI-H460和SK-MES-1)IL-24受体的检测 |
3.6.1 IL-2受体引物设计 |
3.6.2 总RNA的提取和RT-PCR检测 |
3.7 过表达IL-24的多克隆细胞MSCs-O和沉默IL-24的多克隆细胞MSCs-S的获得 |
3.7.1 过表达IL-24质粒和沉默IL-24质粒的获得 |
3.7.1.1 IL-24引物设计 |
3.7.1.2 总RNA的提取和反转录 |
3.7.1.3 过表达质粒pIRES2-EGFP-IL-24和沉默质粒pGPH1-EGFP-IL-24的构建 |
3.7.2 MSCs-O和MSCs-S的获得 |
3.7.2.1 重组质粒pIRS2-EGFP-IL-24和pGPH1-EGFP-IL-24的转染 |
3.7.2.2 IL-24在MSCs、MSCs-O和MSCs-S中表达水平的检测 |
3.8 MSCs-O和MSCs-S对NSCLC细胞系抑制效应的分析 |
3.8.1 MSCs-0和MSCs-S对NSCLC细胞系增殖抑制效应的分析 |
3.8.2 MSC s-O和MSCs-S对NSCLC细胞系迁移抑制效应的分析 |
3.9 MSCs对NSCLC细胞系抑制机制的研究 |
3.9.1 NSCLC细胞系的处理 |
3.9.2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3.9.3 BCA试剂盒检测细胞总蛋白的浓度 |
3.9.4 Western blot检测p38 MAPK和CXC R4/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
3.10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3D-MSCs对NSCLC细胞系的增殖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
4.2 3D-MSCs对NSCLC细胞系的迁移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
4.3 NSCLC细胞系(NCI-H460和SK-MES-1)表达IL-24受体 |
4.4 MSCs-O和MSCs-S的获得 |
4.5 提高或降低IL-24表达水平分别增强或减弱了3D-MSCs对NSCLC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 |
4.6 提高或降低IL-24表达水平分别增强或减弱了3D-MSCs对NSCLC细胞系迁移的抑制作用 |
4.7 3D-MSCs对NSCLC细胞系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
5 讨论 |
6 绪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要溶液配制 |
附录B 英文缩略词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恶性脑胶质瘤TRAIL敏感性相关微小RNA的功能性筛选及靶向协同治疗策略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恶性胶质瘤细胞TRAIL敏感性相关的MICRORNA的筛选、功能鉴定及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引物及序列合成 |
1.5 肿瘤组织样品 |
1.6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细胞转染 |
2.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2.4 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 |
2.5 总RNA的提取 |
2.6 胶质瘤临床样品中总RNA的提取 |
2.7 反转录和实时定量PCR |
2.8 细胞凋亡检测 |
2.9 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 |
2.10 成骨诱导分化实验 |
2.11 成脂诱导分化实验 |
2.12 活细胞工作站监测 |
2.13 细胞共培养实验 |
2.14 外泌体分离提取实验 |
2.15 小鼠皮下荷瘤及尾静脉治疗 |
2.16 小鼠瘤体及组织的取材与H&E染色 |
2.17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18 TUNEL凋亡检测 |
2.19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恶性脑胶质瘤细胞TRAIL敏感性相关miRNA的全基因组筛选与分析 |
3.2 miR-7增强肿瘤细胞的TRAIL促凋亡敏感性 |
3.3 TRAIL敏感性相关miR-7下游靶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
3.4 XIAP是miR-7增强TRAIL促凋亡调控轴中的关键分子 |
3.5 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稳转细胞系的建立 |
3.6 间充质干细胞稳转细胞系通过外泌体影响胶质瘤细胞对TRAIL的凋亡敏感性 |
3.7 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系肿瘤趋向性的分析 |
3.8 TRAIL-miR-7联合表达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内抑瘤的效果评价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microRNA-7在肝癌细胞中的抑癌新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引物及序列合成 |
1.5 肿瘤组织样品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细胞转染 |
2.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2.4 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 |
2.5 总RNA的提取 |
2.6 反转录和实时定量PCR |
2.7 细胞周期检测 |
2.8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过表达miR-7可导致肝癌细胞周期G1期阻滞 |
3.2 细胞周期蛋白CCNE1是miR-7的一个新的下游靶基因 |
3.3 干涉CCNE1通过G1期阻滞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
3.4 CCNE1是miR-7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滞的关键下游分子 |
3.5 miR-7与CCNE1在多种肿瘤细胞系和临床肿瘤组织样品中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Hsp90调控TNF诱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细胞凋亡 |
1.2 细胞坏死 |
1.3 Hsp90蛋白 |
1.4 MLKL蛋白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DNA相关实验方法 |
2.3 细胞及蛋白质相关实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Hsp90与MLKL蛋白的结合实验 |
3.2 Hsp90增强MLKL诱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 |
3.3 Hsp90调控MLKL及RIP3的蛋白稳定性 |
3.4 Hsp90为TNF诱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所必需 |
第四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Metadherin调控乳腺癌进展转移和TRAIL敏感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ATALOGUE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
乳腺癌中Metadherin基因突变的筛选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表 第二部分 |
miR-30a靶向Metadherin抑制乳腺癌的生长与转移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表 第三部分 |
Metadherin调节乳腺癌对TRAIL的敏感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Ⅰ 外文论文Ⅱ 外文论文Ⅲ |
四、一个新的凋亡分子——Trail(论文参考文献)
- [1]上调死亡受体4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杀伤肾癌细胞[D]. 毕然.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lnc-HZ04在BPDE促进女性滋养层细胞凋亡和引发流产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D]. 黄文欣.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ATP-柠檬酸裂解酶在iTreg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田苗苗.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肝癌和癌栓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及差异基因的相关临床特征研究[D]. 樊潇霄. 浙江大学, 2020(01)
- [5]抗肿瘤药物诱导肿瘤细胞焦亡效应蛋白GSDME的活化机制研究[D]. 胡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猪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1(NS1)诱导细胞凋亡致母猪流产的分子机制研究[D]. 张建楼.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1)
- [7]三维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索菲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恶性脑胶质瘤TRAIL敏感性相关微小RNA的功能性筛选及靶向协同治疗策略的建立[D]. 张晓.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2)
- [9]Hsp90调控TNF诱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的分子机制[D]. 赵辛萌. 厦门大学, 2016(02)
- [10]Metadherin调控乳腺癌进展转移和TRAIL敏感性的分子机制研究[D]. 张宁. 山东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