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肿瘤一例报告

CT引导下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肿瘤一例报告

一、CT引导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脏肿瘤1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宇旋[1](2009)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及膈顶肝癌》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目的总结CT引导下经皮穿刺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到2008年1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32例巨大肝癌的临床资料,肿瘤最大径为10~25cm,每个肿瘤进行1~4次射频消融治疗,其中30例患者结合1~10次TACE治疗,20个病灶联合应用无水酒精注射术。比较病灶RFA术前、术后增强CT或MR表现评价肿瘤坏死,记录术中、术后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实验数据运用SPSS 12.0软件包做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统计患者生存率。结果32例患者共行57次RFA术,术后14个肿瘤完全坏死,18个肿瘤大部分坏死。无术中死亡和需要外科处理的严重并发症发生。1年生存率81.3%,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结论RFA联合TACE和PEI术,可使巨大肝癌完全坏死或大部分坏死,达到减少肿瘤负荷的目的。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是安全的,其短期疗效可靠,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第二部分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膈顶肝癌目的探讨倾斜穿刺技术在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膈顶部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37例肝癌患者共计58个膈顶病灶在CT引导下行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病灶最大径0.5~5.0cm,平均2.8cm。所有病灶均采用倾斜穿刺技术,即采取先细针试穿定位,穿刺路径从足侧向头侧倾斜,穿刺路径不经过膈肌的倾斜穿刺技术穿刺病灶并进行冷循环RFA术。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复查增强CT或MRI,观察病灶坏死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无1例穿刺失败而放弃手术。术中和术后无气胸,无胃肠道和胆囊穿孔,无大出血,无合并肝脓肿和需要外科手术处理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52个病灶完全坏死,6个病灶大部分坏死。结论CT引导下倾斜穿刺技术射频消融治疗膈顶肝癌是一种安全穿刺和治疗方法,局部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的应用和总结。

周成亮[2](2009)在《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率低,射频消融技术是一种理想的局部治疗手段。本临床研究旨在探讨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RFA的安全性。本研究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介入病房在2006年9月-2008年12月期间收治并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后症状是否减轻、病变区范围是否缩小和MRI的信号变化评价治疗结果。3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术后1-5个月CT、MRI检查随访,30例(83.33%)症状消失,16例(44.44%)症状减轻,瘤体体积缩小24%-85%,平均54%。无严重并发症,无与射频治疗有关的死亡病例。本研究结果显示: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的微创治疗技术,尤其对直径小于3cm、少血供的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良好。

杜锡林,马庆久,褚延魁,高德明,杨媛,臧莉,鲁建国[3](2008)在《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1999年5月2007年5月期间对1200例肝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947例,转移性肝癌患者253例,在B超引导下进行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通过手术前后对病灶采用CT、B超观测的比较,了解肿瘤大小、数量及血清AFP变化情况,通过术后观察和随访,了解其治疗疗效。结果1,本组病例的1年、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67.48%、54.63%、35.82%;2,6月后病灶完全缓解(CR):12.75%(153/1200);部分缓解(PR):74.33%(892/1200),总有效率为:87.08%;3,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治疗后并发症少,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死亡。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直径≤5 cm)疗效较佳,对不能切除的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亦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其近、远期疗效确切。

高峻[4](2006)在《射频消融联合醋酸+高渗盐水瘤内注射治疗肝肿瘤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HCC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加上患者多有肝硬化基础、肝功能储备差,以至于仅20%-30%左右的患者可以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1]。目前临床上对不能手术切除或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主要以局部治疗为主,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局部消融治疗(包括微波、射频、激光、冷冻、经皮无水酒精瘤内注射、经皮醋酸瘤内注射)等非手术疗法在HCC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热消融的代表性技术,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具有微创、安全、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等优点,近10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RFA系统由RF发生器、电极针及皮肤电极组成,治疗时在B超或CT等影像学方法引导下将电极针插入瘤体内,产生450-500KHz波长交流电流使电极周围的离子振荡,摩擦产热,温度可达到90100℃,引起局部组织凝固性坏死。RFA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治疗不能耐受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中小肝癌具有明显的优势[2,3]。但在临床应用中尚存在一次性消融体积有限,肿瘤治疗不彻底,由于“热沉降效应”而导致的血管旁肿瘤组织残余等缺陷,因此很多学者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改进射频设备增加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希望通过RFA联合其他方法治疗来增加疗效。目前研究最多的是RFA联合TACE或RFA+TACE+SPVE(Selective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SPVE,选择性门静脉栓塞),但效果尚不尽如人意。经皮醋酸瘤内注射(Percutaneous acetic acid injection,PAI)是通过醋酸直接破坏组织引起组织凝固性坏死。已经有实验证明RFA+PEI在活体状态下有增大凝固坏死区域的协同作用[9,38,39],醋酸和无水酒精相比对细胞和脉管系统有更强的破坏力[30],而PAI有着经皮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没有的优势:醋酸是离子化合物,它不会对组织的导电性产生明显影响,治疗浓度一般只要50%,醋酸形成的坏死范围3倍于等量的无水酒精[42,43]。同时也有文献报道增加RFA治疗区域的离子浓度同样可有效地提高凝固性坏死区域的范围,在注射5%氯化钠后就能引起电极周围温度明显升高[37,46-49]。而醋酸+

姜振宇[5](2006)在《CT引导下多弹头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上将单个肝癌直径或两个结节直径之和均小于3cm的肝癌称为小肝癌,单个肝癌直径或两个结节直径之和均大于3cm的肝癌称为大肝癌。目前对于肝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动脉导管栓塞介入治疗(TAE)、无水酒精注射治疗(PEIT)、微波治疗及肝脏移植。我国肝癌早期诊断率比较低,多数患者一经发现己属晚期。另外由于肝癌的体积、病灶的部位、肝外转移及肝炎、肝硬化的肝功能限制等原因,使得可以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癌病人约占30%,而患有肝硬化的病人可手术率仅为15%—30%,手术近期死亡率达15%—30%,5年内复发率高达60%以上。TAE治疗适合于血管丰富肝癌的治疗,但很难取得完全坏死。无水酒精经皮注射治疗(PEIT)是目前小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肝脏移植前的主要治疗方法,5年生存率与外科手术治疗相当。但其治疗效果受肝癌大小的限制,有报道对于≥3cm肝癌治疗,很难达到治愈。肝脏移植可同时取得消除肝癌和恢复肝脏功能的双重效果,但肝脏组织需求者日益增多,而供者却相对匮乏,限制了其应用。因此,众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一直在探索如何处理局部病灶以减轻肿瘤细胞负荷,抑制瘤块生长,并控制肝癌的转移和复发,争取达到临床治愈,已成为肝癌治疗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在众多微创疗法中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癌己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射频消融(RFA)是一种新兴的、更安全、更有效的物理疗法,利用热度效应对肝癌组织进行局部加温治疗。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单极或多极探针,定位于肝癌组织,通过射频输出,使靶区温度达到50℃—100℃,使癌组织产生脱水、凝固性坏死,最终形成液化灶,从而达到射频消融肝癌的治疗目的。然而,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性治疗手段,在治疗肝癌的同时对患者机体是否存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尚不明了。肝癌患者本身体内通常存在着免疫功能方面的低下和紊乱,肝癌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也会引起肝癌宿主的免疫抑制。目前的治疗方法如常规的手术切除在解除患者瘤荷的同时对免疫系统亦是打击;其他治疗方法如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E)治疗,PEI,Y刀治疗等均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肝癌的转移和复发率。如何减少肝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课题。在机体免疫系统中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是机体内主要的抗肿瘤免疫,NK细胞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TGF-β1则与肿瘤生长的调控机制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肝癌细胞由于负反馈机制失调而分泌大量的TGF-β1,可抑制其周围肝细胞的生长,有利于肝癌向四周扩展。国内外研究表明肝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CD4+水平低下,CD8+明显增多,CD4+/CD8+比值倒置,TGF-β1含量显着升高。目前研究结果表明RFA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但这些研究结果均为短期内变化,没有对RFA后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进行更长时间的跟踪观察。本研究利用增强CT、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技术评价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采用独特的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方法对164例失去手术机会的,不能手术切除的或手术后复发的、转移的、晚期的肝癌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多弹头射频治疗的前瞻性研究。根据肝癌直径及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大、小肝癌射频治疗组;大、小肝癌手术治疗组。探讨同期手术治疗与多弹头射频治疗患者的缓解率、生存率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亦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免疫疗法,观察对患者生存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揭示了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优于手术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安全的、微创的、根治性的治疗肝癌的新手段。一、CT引导下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材料和方法对164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病人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多弹头射频治疗,其中小肝癌77例,大肝癌87例。同期本院外科诊断为肝癌行外科肝癌根治术的患者192例,其中小肝癌102例,大肝癌90例。大部分患者的AF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检测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AFP、彩色多谱勒超声变化,必要时行CT和MR检查,统计患者的1、2、3、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用SAS6.2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射频治疗77例小肝癌患者及87例大肝癌患者,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3.51%,26.44%,部分缓解率分别为6.49%,58.62%,有效率分别为100%,85.06%,有显着差异,P<0.05。2.射频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后血常规(WBC和中性粒细胞)、肝功能(AST和ALT)均比治疗前升高,以外科手术治疗升高幅度略大,有显着差异,P<0.05。3.射频治疗的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19%,74.96%,54.64%,33.57%。外科手术治疗的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53%,61.21%,41.74%,24.32%,有显着差异,P<0.05。4.射频治疗小肝癌组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8.57%,92.57%,85.49%,49.50%。射频治疗大肝癌组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46%,60.21%,30.75%,21.34%。外科手术治疗小肝癌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32%,89.71%,77.25%,36.75%。外科手术治疗大肝癌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8.52%,41.21%,26.83%,17.52%。外科手术治疗小肝癌组与射频治疗小肝癌组1、2、3、5年累积生存率无显着差异(P>0.05)。外科手术治疗大肝癌组与射频治疗大肝癌组1、2、3、5年累积生存率有显着差异(P<0.05)。外科治疗小肝癌组与外科治疗大肝癌组1、2、3、5年累积生存率有显着差异(P<0.05)。射频治疗小肝癌组与射频治疗大肝癌组1、2、3、5年累积生存率有显着差异(P<0.05)。5.射频治疗组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01%,71.85%。射频治疗小肝癌组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59%,83.56%;射频治疗大肝癌组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7.82%,61.58%。外科手术治疗组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56%,61.35%。外科手术治疗小肝癌组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79%,73.36%。外科手术治疗大肝癌组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21%,50.93%。外科手术治疗组与射频治疗组复发率有显着差异(P<0.05)。外科手术治疗小肝癌组与射频治疗小肝癌组复发率有显着差异(P<0.05)。外科手术治疗大肝癌组与射频治疗大肝癌组复发率有显着差异(P<0.05)。外科治疗小肝癌组与外科治疗大肝癌组复发率有显着差异(P<0.05)。射频治疗小肝癌组与射频治疗大肝癌组复发率有显着差异(P<0.05)。6.COX回归分析初发时肝癌的直径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因素,病灶大于等于3厘米患者的复发率是病灶直径小于3厘米的近5倍。二、CT引导下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取同期接受多弹头射频治疗的肝癌患者58例。其中29例另接受了干扰素α的治疗,即RFA治疗结束后应用干扰素α300万单位/天,隔日,皮下注射一次,共连续应用6个月。健康对照组为我院门诊体检中心正常体检志愿者29人。手术对照组选取同期手术肝癌患者29例。治疗前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1—6个月抽取病人外周静脉血1ml,EDTA抗凝和非抗凝静脉血2ml,分别检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结果1.CD3+、CD4+、CD8+射频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射频治疗前与手术治疗前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射频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与手术治疗后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射频治疗后应用干扰素与未应用干扰素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NK:射频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手术治疗前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射频治疗后NK细胞水平无明显改变。2.射频后规律应用干扰素组:CD3+、CD4+射频治疗2个月后较正常即有所升高,6个月时与正常对照组数值有显着差异,P<0.05。3.肝癌患者射频后sIL-2R显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与手术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射频组应用干扰素与未应用干扰素组间有显着差异,P<0.01。4.生存率射频治疗组未应用干扰素α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89%,75.19%,53.69%。应用干扰素α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45%,80.02%,61.74%。有显着差异,P<0.05。5.复发率射频治疗未应用干扰素α的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9.41%,69.23%。应用干扰素组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4.81%,76.09%,有显着差异,P<0.05。6.射频治疗后是否应用干扰素α治疗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因素,射频后应用干扰素α复发率可减低2.267倍。结论射频消融(RFA)作为一种治疗肝癌的新手段可以达到以下结果:1.RFA对小肝癌治疗的根治性、准确性、可靠性和整体性及复发率低的优点,使之可能成为治疗小肝癌的首选疗法。2.RFA治疗大肝癌微创、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复发后可再次行射频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3.CT引导下射频治疗肝癌定位准确,减低复发风险,提高根治率。4.RFA治疗后机体外周血CD4+、CD4+/CD8+显着升高,CD8+、sIL-2R水平明显下降,使患者免疫功能得到显着改善。5.联合应用干扰素治疗,进一步提高生存率,降低转移及复发率。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晚期肝癌,转移性肝癌和手术后复发肝癌的治疗问题。6.射频组与同期外科手术组比较,3年生存率高于手术组,复发率低于手术组。

王军华,陈焕伟,崔伟珍,甄作均,苏树英,许卓明,费凛,计勇[6](2005)在《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并发症的防治(附92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射频治疗肝癌的并发症其防治方法。方法超声引导射频治疗92例157个肝癌病灶,对射频后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情况进行总结,得出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结果本组病例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疼痛、1例腹腔内出血、1例肝包膜下出血、1例肝脓肿,1例胆漏,1例皮肤肌肉烧伤,无气胸、胃肠道穿孔、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等并发症发生,并发症经治疗后转归良好。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治疗肝癌有一定的并发症,但只要引起足够重视和处理得当,其并发症转归良好。

瞿再珍,郑云鸿,黄传继,马玉超,高春芳[7](2004)在《螺旋CT导航多弹头射频消融肝癌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并总结螺旋CT导航经皮肝穿刺多弹头射频消融肝癌的特点、安全性及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对20例肝细胞肝癌及多发肝转移瘤共32个瘤灶在螺旋CT导航下,配合自制穿刺定位定角器,进行了多弹头射频治疗,共消融49个靶位,通过对治疗前后及随访3-8个月的螺旋CT检查的比较及AFP、自觉症状等的改变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20例患者,49个靶位,一次性穿刺及消融操作技术成功率达100%,复查螺旋CT检查:术毕时20例(100%)瘤灶密度减低,其中15例(占75%)病灶内见散在气化影;术后2个月时,20例中的16例(占80%)瘤灶体积缩小10%-20%,增强扫描动脉期瘤灶不强化。另3例瘤灶体积缩小不明显,但动脉期不强化;1例瘤灶略显增大,系邻近门静脉一侧,消融不彻底,病灶呈偏向门静脉一侧生长,动脉期轻度强化;术后6个月时,20例中的8例(占40%)瘤灶体积缩小达20%-30%,动脉期不强化。1例于治疗术后6.5个月死于肝、脑、肺多发转多。术后1个月复查血AFP,20例中13例(占65%)下降,下降值40-210μg/ml,平均下降135.6μg/ml,其中有2例降至正常范围。治疗后2个月内所有患者自觉症状均明显改善。无手术死亡,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轻微,无重要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多弹头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微创的局部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采?

郑珺,温清泉,刘学奎[8](2003)在《多弹头射频治疗头颈部复发肿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多弹头射频治疗头颈复发肿瘤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适应证。方法 :用美国RF(ra diofrequencyablation) 2 0 0 0多弹头 (多集束电极 )射频对 11例头颈复发肿瘤行经口腔直视肿瘤进针、软腭切开径路肿瘤穿刺进针、支撑喉镜下肿瘤穿刺进针、经皮穿刺进针CT引导 4种不同方法进行直视肿瘤射频治疗。结果 :随访 1.2~ 2 .6年。短期治愈 9例 ,有效 1例 ,无效 1例 ,无以往传统治疗的并发症。结论 :多弹头射频治疗头颈部复发肿瘤方法可行 ,且有一定优势 ,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许若才,何凯,李建良,余智渊,胡炳强,刘寒春,孔轶,马国安,周雅妮,李科[9](2003)在《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脏恶性肿瘤65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65例肝脏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58例,转移性肝癌7例)89个瘤体共施行75次154个不同方向422点射频治疗,32例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一次。结果:彩超显示60.00%(39/65)的病例肿瘤内彩色血流消失,增强CT扫描显示50.77%(33/65)的病例已完全坏死。免疫学检测显示治疗后2月与治疗前比较CD3+、CD4+明显上升,CD8+明显下降,CD4+/CD8+明显上升(均P<0.01),1、2、3年生存率分别是95.46%、68.14%、48.92%。结论: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脏恶性肿瘤能使瘤体完全或大部分凝固坏死,明显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生存率,是一种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副反应轻的微创介入治疗。

瞿再珍,郑云鸿,黄传继,马玉超,高春芳[10](2003)在《螺旋CT导航经皮肝穿刺多弹头射频消融肝癌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笔者应用螺旋CT导航经皮穿刺多弹头射频消融(radio-frs quency ablattion,RFA)治疗肝细胞癌及肝转移瘤并予以总结,目的在于探讨该方法的技术特点、安全性及临床近期疗效等临床应用价值。1 材料方法1.1 临床资料20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癌病例.其中男18例,女2例.年龄36~62岁.平均51.3岁。其中10例为肝细胞肝癌.8例为肝转移瘤,其原发灶均经综合治疗得到控制;20

二、CT引导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脏肿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T引导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脏肿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及膈顶肝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膈顶肝癌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中英文对照缩写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绩
致谢

(2)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综述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仪器设备
    2.3 方法
    2.4 疗效判断标准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3)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B超显示肿瘤部位, 选择穿刺点。
    2.2 超声引导下将特制治疗针经皮穿刺入肝肿瘤内部。
    2.3 射频的能量由小到大贯序治疗。
    2.4 术后随访
3 主要评价指标
4 结果
    4.1 本组病例的1、3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
    4.2 本组1200例肝癌患者治疗后6月时:
    4.3 应用EORTC
    4.4 术中观察
    4.5 治疗后肝功能及AFP变化情况
5 讨论

(4)射频消融联合醋酸+高渗盐水瘤内注射治疗肝肿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射频消融联合醋酸+高渗盐水瘤内注射治疗肝肿瘤的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RFA 联合醋酸+高渗盐水治疗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RFA 联合醋酸+高渗盐水治疗的离体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节 RFA 联合醋酸+高渗盐水治疗的动物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RFA 联合醋酸+高渗盐水治疗肝肿瘤的临床观察
        第一节 RFA 联合醋酸+高渗盐水治疗后切除肿瘤的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节 RFA 联合醋酸+高渗盐水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初步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结论
    致谢
    照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疗效的影像学评价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肝癌微创治疗的疗效评价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撰写文章

(5)CT引导下多弹头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1.1 研究目的
    1.2 材料
        1.2.1 临床资料
        1.2.2 诊断标准
        1.2.3 疗效评定标准
        1.2.4 射频治疗入选标准
        1.2.5 射频治疗排除标准
        1.2.6 外科手术治疗入选标准
        1.2.7 外科手术治疗排除标准
        1.2.8 临床观察
    1.3 研究方法
        1.3.1 统计学方法
        1.3.2 随访方法
        1.3.3 临床患者分组
        1.3.4 射频治疗的设备及方法
        1.3.5 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1.4 结果
        1.4.1 一般资料
        1.4.2 射频治疗时间及次数
        1.4.3 有效率
        1.4.4 生存率
        1.4.5 复发率
        1.4.6 射频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1.4.7 射频治疗前后实验室资料的变化
        1.4.8 射频治疗前后 CT影象的变化
        1.4.9 并发症
    1.5 讨论
        1.5.1 小肝癌的早期诊断
        1.5.2 RFA治疗大、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1.5.3 手术治疗与 RFA治疗肝癌的比较
        1.5.4 复发与转移性肝癌的治疗
        1.5.5 CT引导下RFA治疗的优势
        1.5.6 AFP可作为 RFA疗效监测的指标
        1.5.7 RFA治疗肝癌的安全性
        1.5.8 RFA治疗的注意事项
        1.5.9 RFA治疗的体会
    1.6 典型病例介绍
        1.6.1 病例 1
        1.6.2 病例 2
        1.6.3 病例 3
        1.6.4 病例 4
        1.6.5 病例 5
第2章 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1 研究目的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器材
    2.4 研究对象
        2.4.1 射频组
        2.4.2 健康对照组
        2.4.3 手术对照组
    2.5 研究方法
        2.5.1 射频消融术
        2.5.2 外科手术方法
        2.5.3 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检测
        2.5.4 数据处理
    2.6 结果
        2.6.1 治疗前后 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变化
        2.6.2 治疗前后外周血sIL-2R水平变化
        2.6.3 治疗前后外周血sIL-2R、AFP含量和 TNF-α活性变化
        2.6.4 射频治疗组肿瘤最大径、肝癌组血清 SIL-2R、TNF-α、AFP之间的相关性
        2.6.5 体液免疫
        2.6.6 生存率
        2.6.7 复发率
    2.7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及近年发表论文
致谢

(7)螺旋CT导航多弹头射频消融肝癌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检查设备
    1.3 术前准备
    1.4 操作方法
    1.5 射频治疗
    1.6 疗效评价
2 结果
3 讨论

(8)多弹头射频治疗头颈部复发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仪器设备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评定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3.1 多弹头射频治疗头颈部肿瘤的优缺点和适应证
    3.2 多弹头射频治疗头颈肿瘤的原理
    3.3 多弹头射频治疗头颈肿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四、CT引导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脏肿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及膈顶肝癌[D]. 吴宇旋. 暨南大学, 2009(09)
  • [2]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D]. 周成亮. 吉林大学, 2009(09)
  • [3]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J]. 杜锡林,马庆久,褚延魁,高德明,杨媛,臧莉,鲁建国. 肝胆外科杂志, 2008(04)
  • [4]射频消融联合醋酸+高渗盐水瘤内注射治疗肝肿瘤的研究[D]. 高峻. 第三军医大学, 2006(11)
  • [5]CT引导下多弹头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D]. 姜振宇. 第一军医大学, 2006(11)
  • [6]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并发症的防治(附92例报告)[J]. 王军华,陈焕伟,崔伟珍,甄作均,苏树英,许卓明,费凛,计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23)
  • [7]螺旋CT导航多弹头射频消融肝癌的临床应用[J]. 瞿再珍,郑云鸿,黄传继,马玉超,高春芳. 实用医药杂志, 2004(02)
  • [8]多弹头射频治疗头颈部复发肿瘤[J]. 郑珺,温清泉,刘学奎.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3(11)
  • [9]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脏恶性肿瘤65例临床观察[A]. 许若才,何凯,李建良,余智渊,胡炳强,刘寒春,孔轶,马国安,周雅妮,李科. 第一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大会论文集, 2003
  • [10]螺旋CT导航经皮肝穿刺多弹头射频消融肝癌的临床应用[A]. 瞿再珍,郑云鸿,黄传继,马玉超,高春芳. 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3

标签:;  ;  ;  ;  ;  

CT引导下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肿瘤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