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热的冷思

生态城市建设热的冷思

一、生态城市建设热的冷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英浩,汪明峰,计怡村[1](2021)在《ICT对城市发展影响的总体特征及其知识图谱——基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视角与CiteSpace计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的应用与更新对城市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视角出发,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国内外关于信息与通信技术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总体特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对国家合作网络分析发现,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无论是在发文影响力还是在国家合作方面均处于边缘地位;英文文献对于"去中心化""互联网骨干网络"和"不同的障碍"等主题的研究较为丰富,而中文文献对"互联网""大数据"对城市发展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对"智慧城市"的研究是国内外研究的共同焦点,其中,国外研究对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人文关怀"较为关切,国内研究则更注重如何利用新技术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的相关问题;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注重理论体系和理论分析框架的研究与构建、全球趋势变化的影响、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发展对城市发展影响,以及ICT推动城市创新转型发展典型案例与模式总结等方面的研究。

胡成骄[2](2020)在《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绵城市是我国一项复合解决城市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等水生态环境问题的雨洪管理的政策创新。厦门是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地处温和多雨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城镇化发展快,复合水生态问题突出,厦门市通过以问题为导向、规划先行为原则、试点引路实施为手段持续推进试点区域建设,并顺利通过考核,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工程和管理经验:一是在规划方面严格遵守独特性、宏观性、科学性、前瞻性、整体性、实践性的原则,针对厦门市水环境问题、城市发展现状、城市多个部门的已有规划等实际情况制定专项规划;二是在管理方面成立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办公室和厦门市海绵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重大项目和实践进行科学指导,并试行绩效考核制度和跟踪评价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发挥政府资金的主导作用并挖掘社会资本的进入;四是“取势、明道、优术”的独特经验,借助厦门山、水、林、田、湖、海等沿海形态的自然优势,制定明确任务、有序实施、并全程考核评价,并依靠完善的规划体系,有效提升了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成为全国标杆。

侯婷婷[3](2020)在《典型收缩型城市的热环境变化分析》文中提出全球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大中城市的人口和建筑区仍将以增长为主,但受人口减少影响,部分城市开始收缩。鹤岗市与东莞市作为典型结构性危机型收缩城市的代表,其城市转型备受政府关注。本文不以人口变动和经济发展维度研究收缩城市,而是关注由此引发的土地利用以及生态系统变化带来的城市热环境变化特征,研究鹤岗市收缩后与东莞市收缩后再扩张两种不同阶段的城市热环境的变化情况。本文以鹤岗市行政区和东莞市作为研究区,结合GIS与RS研究了两市2009-2019年的热岛效应时空演变特征。从整体上探究了城市热岛强度的空间分布,分析了热岛强度的转移与来源状况,指出了地表温度与下垫面参数的相关关系,同时引入热力景观格局指数说明总体空间配置特征,得到的主要结论为:(1)鹤岗市城市热岛范围由零星分布向成片聚集,自南向北从兴安区向工农区、向阳区转移靠拢,也是中心城区。城市热环境整体未表现出强热岛现象并伴有减缓,这与近年鹤岗政府控制建筑用地,增加绿地面积,侧重发展生态城市,产业转型缓慢等有关。东莞市热岛分布特征错落有致,以菀城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为主的城区片区热岛强度有所减缓,以麻涌镇、洪梅镇为主的水乡新城片区和以长安镇虎门镇为主的滨海片区热岛强度有所增加。东莞市城市热环境整体未表现出强热岛现象,前一时段受金融危机影响,外来人口大量流失,厂房空置,经济发展回落,热岛强度出现降低;后期城市迅速转型,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一定程度缓解了劳动力,同时政府也注重生态城市发展,城市收缩与扩张呈现穿孔式分布,所以,城市的发展并未引发强烈的热岛现象。另选东莞市内典型外向型经济特征的长安镇,研究其收缩后扩张的热环境特征,当城镇收缩时,热岛强度有所降低,但原有不透水面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仍有一定影响;城市扩张时,强热岛效应有增强趋势。因此以人口和经济为主要研究维度的收缩城市,结合城市自身的发展特征,有相应的热环境变化。(2)2009年-2019年鹤岗市主要以强绿岛区和热岛区为主,强热岛区所占比例最小,绿岛区与中间区居中,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城市热岛现象,整体以低热环境为主,城市热岛效应呈现缓步降低趋势。东莞市强绿岛区与热岛区保持偏高比例,强绿岛区与绿岛区的面积总和维持近半比例,同时所占比例总和上升,表明东莞市城市热环境整体未表现出强热岛现象,先减缓后趋于平稳。2009-2019年间两者城市热岛减缓的过程主要为:强热岛→热岛→中间→绿岛→强绿岛,城市热岛增强的主要过程主要为:强绿岛→绿岛→中间→热岛→强热岛。(3)通过地表温度与建筑用地指数(RR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与改进的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MNDWI)拟合,能够得出2009-2019年两市均表现为不透水面与地温成正相关,植被和水体与地温成负相关。在鹤岗市,植被与水体的降温作用要高于建筑物的增温效应,在东莞市建筑的增温效应高于植被与水体的降温强度。表明在中小城市亦或小范围区域内,植被与水体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城市的热岛效应,在大中型城市,建筑的增温效应起主导作用。因此,合理的布局植被与水体的面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4)通过对热力景观格局指数斑块密度(PD)、平均斑块面积(AREAMN)、面积周长分维度(PAFRAC)、蔓延度(CONTAG)、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的分析,两个城市相对而言,鹤岗市热力景观破碎化程度不高,开放性不强,不易与周围斑块进行物质能量的流通,受干扰的程度增强后减弱,景观中某种优势类型形成了良好的连接性,类型丰富度低,有优势类型且各类型分布不均匀,优势度高。东莞市热力景观破碎化程度增高,开放性增强,易与周围斑块进行物质能量的流通,说明受干扰的程度越大,类型丰富度高,有优势类型且各类型分布均匀,优势度低。景观格局指数的特征也体现了出两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差异,表明东莞的城市化较高,受人为干扰更大。

李昳尘[4](2020)在《安托万·皮孔《智慧城市》的生态哲学研究与设计策略转化》文中提出自智慧城市概念于2008年推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虽已取得质的突破但仍在发展中存在问题,当前对智慧城市的解读及研究多注重于技术应用及顶层设计出现了人文社科视角下反思的不足。本文并非采取对智慧城市议题当前较为主流的技术应用视角,或基于政府治理目标下顶层设计操作性的视角;而是采取基于社科人文伦理视角下,哲学思辨维度的重新阐释。本文试图通过使用皮埃尔·费利克斯·伽塔利三重生态的哲学视角对法国城市研究学者安托万·皮孔的着作《智慧城市:一种空间化的智能》进行批判性的解读,并且对三重生态哲学视角的策略应用进行研究。进一步完成对智慧城市文献的分析及理论的反思。本文的研究分为三个层次:1.回溯伽塔利的生态哲学并进行分析:三重生态的哲学观念是对于当前社会及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现阶段的重要论断,直接与可持续发展议题关联,基于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引入伽塔利的三重生态哲学观念作为智慧城市研究领域的一种视角并对其三重性的辨证进行解析;2.解读皮孔的论着并进行分析:不仅仅是内容的阐述,更注重对其隐含其中的三重生态的视角进行辩证性的聚焦,分析内容包括对城市技术层面、城市事件层面以及城市空间层面;3.策略应用研究:在中国语境下结合个体实践展开三重生态方法论的策略应用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当代生态危机的观察视角,系统性的反思当前智慧城市的价值伦理立场,对价值的发展给予批判性的矫正,并指出实践连接的可能。

叶思诗[5](2020)在《基于LID的武汉里分街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上海邨为例》文中认为在专业化和集中式的城市发展中,我们切断了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涵盖了气候、水文、地质、历史、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方面,从而引发了诸多城市环境问题。本文基于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即低影响开发)的研究视角,对武汉里分街道景观进行了水文生态和人文生态的设计探索,旨在恢复里分街道环境的水文功能,并营造具有历史氛围和人文气息的空间意象。本文的正文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依次介绍了LID设计理论,LID视角的里分街道环境,基于LID的里分街道设计模式,以及以上海邨为例的里分街道景观设计。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第四章:基于LID的里分街道设计模式。首先,本文提出了4条设计原则,即:恢复水文生态功能;延续传统地域文脉;鼓励街道步行社交;重视公众教育和公众参与。其次,本文对现有LID单项设施进行比选,总结出了9种能与里分街道环境相适应的单项设施。最后,本文从平面布局设计,雨水路径设计以及景观形态设计这3个方面提出了基于LID的里分街道设计策略。这些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武汉里分,同时也可以作为相近街道类型的设计参考。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研究对象和设计理论创新。一方面,将武汉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复杂条件下的LID设计模式;另一方面,将水文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重要性纳入广义的生态学框架,使LID专项设计方法与街道景观形态设计方法并驾齐驱,以统筹兼顾的方式进行了二者之间的平衡。

刘琳婕[6](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李娜[7](2019)在《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受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影响,各地对于特色小镇的探索如火如荼。特色小镇发展已经成为城乡统筹的重要环节与抓手,其空间发展亦呈现多样化态势。然而,由于部分特色小镇在未经充分论证基础上匆匆上马而出现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特色小镇千篇一面,产业发展趋同,文化传承遗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而这些问题均与空间载体的发展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国内外专家、学者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多维角度探讨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在充分调研、分析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特色小镇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的理论支撑,运用实地调研、系统分析、空间分析等综合方法,以“现状调研—理论研究—系统构建—实证分析”为技术路线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分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国内外在复杂适应系统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方面的相关研究。通过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的方法,研究了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及差异比较,分析了我国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第二部分系统构建,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内涵、复杂性特征、复杂性演化进行理论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第一、二批特色小镇,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提炼总结了影响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主要子系统——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构建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系统架构,总体指导后续研究。第三部分系统研究,依据上述章节构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适应系统体系,分别研究了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各系统的影响要素,探究空间发展与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制,基于此构建了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第四部分实施策略,以丁蜀镇特色小镇为例,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基于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研究了特色小镇“生成论”与“构成论”融合的空间发展实施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前文构建的空间发展系统体系提出判断依据,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提出展望。论文基于CAS理论的研究,构筑了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理论架构,分析了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间作用及协同机制,构建了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为空间发展提供了系统学视角的理论支撑,丰富了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指导。

陆族杰[8](2019)在《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同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结合和实施,给海绵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即是物联网+海绵城市的产物,通过对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智慧水务管理系统,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等发展现状和研究现状,寻找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指标,对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进行评价,为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的发展和实施提供参考建议。基于系统工程理论,以全局的观念分析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的概念,内涵,特点,从系统使用者的角度分析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方向,根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文献研究,专家调研等方法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调查问卷”进行了广泛的专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对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进行筛选、整合、调整,形成最终的以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为目标层,专业数据管理、海绵城市设施管理、协同平台管理、社会效益管理4个控制层,数据采集管理,参与方管理,平台框架设置等9个准则层,传感器覆盖率,数据的异构融合性,年径流总量监测控制效率等33个指标层)的指标体系。通过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法、对比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层次分析法等综合评价方法和权重计算方法的原理、优缺点说明,针对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时部分信息难以量化、评价标准多样化的特点,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Super Decisions软件确定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指标权重,并对权重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进行评价。同时,针对部分评价指标,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指标的指标量表的设计,方便专家进行打分和判断。为验证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的适用性,以某市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案例进行计算,综合评价结果为较好。这主要得益于流量传感器、雨量传感器、SS在线监测仪等一系列监测仪器的发展和成熟,使得数据采集已变得更加方便和准确,但目前仍缺乏数据统一的交互标准,同时也暴露出雨洪管理模型在各地的标准不一,适用性亟待加强;许可权限设置是否科学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知识沉淀和流通;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和相关教育部门及社会协会、组织等的对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应当加大硬件投入,建立统一的数据交互标准;强化跨流域治理的调度能力;在权限设置上增强功能性配置,加强知识流通;加强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和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的功能,形成有效的社会管理效益。

王景寒[9](2019)在《X市“海绵城市建设” PPP模式中的政府职责研究》文中提出“海绵城市”是为了解决“城市内涝、水质污染、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关于“水”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新的城市建设管理思路与对策。但是海绵城市建设跨专业、跨学科、项目复杂且建设资金需求量较高,地方政府能力有限,不论是海绵城市建设产出绿色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效能还是资金支撑能力都成为了阻碍建设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被鼓励积极推广运用。政府作为PPP模式中的重要角色,目前对其在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中的职责并没有明确界定,为更好的建设海绵城市,厘清其中的政府应有职责和明确应如何履行职责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对X市的真实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从“政府”这一公共管理角度出发,首先对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和政府职责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X市海绵城市PPP模式的整体情况,总结出X市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中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态、形成范例四个方面的应有职责。为了进一步明确应该如何完成这些职责,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海绵城市PPP项目上对政府的实际履职过程加以分析。在具体研究了在X市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政府履职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后,取长补短的提炼出一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对策性的关于X市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中作为“管理者、合作者、监督者”三个角色的政府部门职责履行的优化策略。这一结论的得出不仅解释了政府在海绵城市PPP模式中应怎么做,还解释了政府应如何做的更好的。该结论体系可以为其他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一些PPP项目操作层面的参考和借鉴,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PPP模式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域有关政府职责和边界的相关理论。

韩锋[10](2019)在《基于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进一步阐述“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可以认为,“共生”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对过去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生态保护与人文关怀的反思。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快速城镇化发展取得了经济方面的巨大成就,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古代广州“因水而兴”,历史上城市水网发达,生态本底优越,城市特色突出,却也难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今天,旧城内历史水系已然踪迹难觅,生态系统被破坏,居住环境品质下降。另外,旧城濠涌水系演变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历史上人、水互动频繁,水系周边地区留下了大量活动痕迹,今天这些历史痕迹成为见证濠涌水系变迁的重要物质遗产,是广州人工与自然环境特色的集中反映,历史价值较高,但由于城镇化浪潮中旧城物质空间环境长期发生着剧烈变化,与水有关的历史遗产整体走向衰败并逐渐淹没于现代都市景观,传统城市风貌亟待发掘和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以“共生”思想为理论主线,结合“城市双修”理念,从历史特征、现状问题、未来展望三方面展开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的研究: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特征,归纳出“古代濠涌水系影响城市空间格局”、“近代城市发展导致濠涌水系职能蜕化”、“现代城市修补生态修复重现濠涌水系价值”的城、水关系演变过程,结合“共生城市”理论构建适合广州旧城的“部分与整体”、“历史与现代”、“人文活动与物质环境”的“共生观”;基于问题导向视角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交通出行、总体风貌等现状特征,归纳问题要点;最后依托大量理论和实践案例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总结形成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群,以期恢复旧城生态要素同时实现物质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总体来看,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具有城市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双重特征,历史上人们通过经营城市与水互动,形成人工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本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寻求共生关系而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与今天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不谋而合。

二、生态城市建设热的冷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城市建设热的冷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ICT对城市发展影响的总体特征及其知识图谱——基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视角与CiteSpace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研究方法和工具
2 英文文献研究情况
    2.1 主要国家合作分析
    2.2 英文文献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2.2.1 “#0”的主题是智慧城市(smart cities)
        2.2.2 “#1”(by-passed place)和“#5”(de-centering spatial fix-pattern)的主题均是关于是边缘化、去中心化与(空间)中心模式方面
        2.2.3 “#2”(global urban system)的主题是世界城市体系
        2.2.4 “#3”(broadband change)、“#6”internet backbone network)和“#7”(forecasting broadband provision)的主题均是关于宽带与互联网骨干网方面
        2.2.5 “#4”的主题是不同的障碍(different barrier)
        2.2.6 “#8”的主题是高效管理(efficient management)
        2.2.7 “#9”的主题是城市形态(urban form)
    2.3 英文文献进展评述
3 中文文献研究情况
    3.1 中文文献可视化结果
        3.1.1 “#0”创新2.0、“#1”智慧城市和“#5”新型智慧城市的主题均是关于智慧城市
        3.1.2 “#2”的主题是全球经济一体化
        3.1.3 “#3”的主题是数字城市
        3.1.4 “#4”的主题是大数据
        3.1.5 “#6”的主题是城市交通
        3.1.6 “#7”的主题是互联网
    3.2 中文文献进展评述
4 结语

(2)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径与创新点
        1.4.1 研究路径
        1.4.2 创新点
2 海绵城市建设基础理论
    2.1 海绵城市的概念
        2.1.1 海绵城市概念发展
        2.1.2 海绵城市概念内涵
    2.2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
        2.2.1 生态城市理论
        2.2.2 低影响开发理论
    2.3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2.4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3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3.1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基础环境
        3.1.1 厦门市基本概况
        3.1.2 厦门市现状问题
    3.2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情况
        3.2.1 以问题为导向实施海绵城市建设
        3.2.2 规划先行为原则实施海绵城市建设
        3.2.3 试点引路实施海绵城市建设
    3.3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案例
        3.3.1 翔安洋唐保障房片区海绵工程项目
        3.3.2 海沧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程
4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经验总结
    4.1 整体科学规划
    4.2 全面统筹管理
    4.3 多方灵活融资
    4.4 与时创新观念
    4.5 全面严格验收
    4.6 多方保障政策
    4.7 独到经验
5 结论与展望
    5.1 厦门与其他试点城市建设经验比较
    5.2 研究结论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典型收缩型城市的热环境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热岛效应的研究概况
        1.2.2 收缩城市的研究概况
        1.2.3 景观格局的研究概况
        1.2.4 城市地表指数信息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鹤岗市自然资源概况
        2.1.2 鹤岗市社会经济概况
        2.1.3 鹤岗市土地利用概况
        2.1.4 鹤岗市收缩城市概况
        2.1.5 鹤岗市研究区范围
        2.1.6 东莞市自然资源概况
        2.1.7 东莞市社会经济概况
        2.1.8 东莞市土地利用现状
        2.1.9 东莞市收缩城市概况
        2.1.10 东莞市研究区范围
        2.1.11 研究区概况对比
    2.2 数据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影像预处理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地表温度反演
        3.1.1 温度反演理论基础
        3.1.2 地表温度研究方法
        3.1.3 算法所需参数估算
        3.1.4 地表温度反演结果
    3.2 城市地表指数信息的提取
        3.2.1 城市植被信息提取
        3.2.2 城市水体信息提取
        3.2.3 城市不透水面信息提取
    3.3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划分
第4章 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分析
    4.1 城市热岛时空变化
        4.1.1 热岛强度的界定
        4.1.2 鹤岗市城市热岛时空变化分布特征
        4.1.3 东莞市城市热岛时空变化分布特征
        4.1.4 城市热岛时空变化分布特征对比
    4.2 城市热岛强度转移概率矩阵
        4.2.1 鹤岗市热岛强度转移概率矩阵
        4.2.2 东莞市热岛强度转移概率矩阵
        4.2.3 城市热岛强度转移概率矩阵特征对比
    4.3 城市热岛强度来源概率矩阵
        4.3.1 鹤岗市热岛强度来源概率矩阵
        4.3.2 东莞市热岛强度来源概率矩阵
        4.3.3 城市热岛强度转移概率矩阵特征对比
    4.4 城市热岛强度与地表指数的关系
        4.4.1 鹤岗市热岛强度与地表指数的关系
        4.4.2 东莞市热岛强度与地表指数的关系
        4.4.3 城市热岛强度与地表指数的关系对比
    4.5 城市热力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
        4.5.1 鹤岗市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
        4.5.2 东莞市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
        4.5.3 城市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对比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安托万·皮孔《智慧城市》的生态哲学研究与设计策略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伽塔利的生态哲学理论及其启示
    2.1 生态议题的紧迫性
    2.2 伽塔利三重生态的三重性解释及整体框架
    2.3 伽塔利三重生态的产生背景
    2.4 伽塔利三重生态的实践路径
    2.5 小结
第三章: 皮孔的《智慧城市》理论及其三重生态哲学分析
    3.1 对皮孔智慧城市内容架构的分析
    3.2 技术维度的自我实现与可感知性
    3.3 事件维度的控制论与自发合作行为
    3.4 空间维度的智能化
    3.5 小结
第四章: 智慧城市三重生态方法论的设计策略转化
    4.1 论策略框架的三重性
    4.2 从环境生态介入的策略研究
    4.3 从社会生态介入的策略研究
    4.4 从精神生态介入的策略研究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多重分析和多维度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图片出处说明
致谢
附录一: 《三重生态(The Three Ecologies)》中文翻译
附录二: 《智慧城市:一种空间化的智能》中文翻译节选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5)基于LID的武汉里分街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上海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的病痛与地域的衰落
        1.1.2 生态城市设计的全球语境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生态学视角的弹性设计方法:LID
    2.1 LID缘起及相关概念
        2.1.1 LID缘起
        2.1.2 LID及相关概念简述
    2.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2.1 国外研究概况
        2.2.2 国内研究概况
    2.3 基于LID的历史街道景观设计案例:西北象限街区
        2.3.1 项目简介
        2.3.2 场地环境特征
        2.3.3 设计目标
        2.3.4 设计结果
    2.4 LID设计应用于里分街道的优势
        2.4.1 应用尺度灵活:适宜狭小区域
        2.4.2 水文生态效益:修复生态弹性
        2.4.3 人文生态效益:延续地域文脉
        2.4.4 多种经济效益:缓解开发压力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LID的武汉里分街道环境研究
    3.1 自然生态环境特征
        3.1.1 气候特征及降雨情况
        3.1.2 地形地貌及土壤性质
        3.1.3 地方植被及绿化形式
    3.2 人文生态环境特征
        3.2.1 街道的功能与性质
        3.2.2 沿街建筑立面特征
        3.2.3 街道与建筑的关系
    3.3 街道排水设施
        3.3.1 街道路面汇水特征
        3.3.2 建筑立面汇水特征
        3.3.3 管网设施排水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LID的里分街道景观设计模式
    4.1 设计目标
        4.1.1 水文功能设计目标
        4.1.2 人文生态设计目标
    4.2 设计原则
        4.2.1 恢复水文生态功能
        4.2.2 延续传统地域文脉
        4.2.3 鼓励街道步行社交
        4.2.4 公众教育和公众参与
    4.3 单项设施比选
        4.3.1 街道路面设施
        4.3.2 街道地下设施
        4.3.3 沿街建筑立面设施
        4.3.4 其他补充设施
    4.4 设计策略
        4.4.1 平面布局设计策略
        4.4.2 雨水路径设计策略
        4.4.3 景观形态设计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LID的里分街道景观设计:以上海邨为例
    5.1 上海邨街道场地分析
        5.1.1 场地概况及历史背景
        5.1.2 现状分析及问题评估
    5.2 设计目标
    5.3 基于LID的上海邨街道景观设计
        5.3.1 LID平面布局设计
        5.3.2 雨水路径设计
        5.3.3 街道景观设计
        5.3.4 公众参与设计
        5.3.5 相关计算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成果
    6.2 不足之处
    6.3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1.3.2 特色小镇
        1.3.3 空间发展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1.4.2 国内外特色小镇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基于CAS理论的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1.4.4 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1.5 研究创新点及方法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问题解析
    2.1 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概况
        2.1.1 OECD国家特色小镇概况
        2.1.2 我国特色小镇概况
        2.1.3 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差异分析
    2.2 我国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失衡分析
        2.2.1 政策失效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2.2.2 动力缺乏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2.2.3 要素制约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2.3 CAS理论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提供新视角
        2.3.1 系统的“构成”与“生成”分析
        2.3.2 融合的“生成论”与“构成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CAS理论视角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系统构建
    3.1 特色小镇系统复杂适应性理论分析
        3.1.1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内涵
        3.1.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复杂性特征
        3.1.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复杂性演化
    3.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系统构建
        3.2.1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关键要素解析
        3.2.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
        3.2.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协同机制
        3.2.4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系统架构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特色小镇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4.1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4.1.1 产业发展类型趋同
        4.1.2 产业发展模式简单
        4.1.3 产业升级方向不明晰
        4.1.4 产业发展追求短期效益
    4.2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4.2.1 产业衍生构建多中心空间组织
        4.2.2 产业聚集孵化创新型空间载体
        4.2.3 产业多元弥补连续性空间肌理
    4.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产业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4.3.1 公共配套空间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4.3.2 动态适应空间为产业升级提供保障
        4.3.3 复合功能空间为产业活力提供条件
    4.4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4.4.1 依据区域资源禀赋促进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4.4.2 尊重既有发展基础推动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4.4.3 注重周边城市互补增进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4.5 特色小镇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4.5.1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4.5.2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特色小镇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5.1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要素分析
        5.1.1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提升作用分析
        5.1.2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
        5.1.3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存在问题分析
    5.2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5.2.1 文化遗产演化影响空间格局蜕变
        5.2.2 文化遗产升级成为空间地标节点
        5.2.3 文化遗产改变引发空间结构替代
    5.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文化遗产系统的作用机制
        5.3.1 多样式重构空间焕发文化遗产生机
        5.3.2 开放式自然空间活化文化遗产利用
        5.3.3 合理性过渡空间保护文化遗产传承
    5.4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5.4.1 单体建筑遗产与空间发展协同
        5.4.2 文化遗产街区与空间发展协同
        5.4.3 文化遗产片区与空间发展协同
    5.5 特色小镇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5.5.1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5.5.2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特色小镇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6.1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要素分析
        6.1.1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资源丰富
        6.1.2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建设误区
        6.1.3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建设理念
    6.2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6.2.1 生态环境改变影响空间构成蜕化
        6.2.2 生态环境优化影响空间价值提升
        6.2.3 生态环境延续影响空间网络共融
    6.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制
        6.3.1 扩张空间发展配合生态环境连通发展
        6.3.2 临界空间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渗透发展
        6.3.3 演化空间发展增效生态环境均衡发展
    6.4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6.4.1 带状式发展协同
        6.4.2 毗邻式发展协同
        6.4.3 穿越式发展协同
        6.4.4 环抱式发展协同
    6.5 特色小镇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6.5.1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6.5.2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CAS理论视角丁蜀镇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实施策略
    7.1 丁蜀镇空间发展关键要素解析
        7.1.1 产业发展影响要素分析
        7.1.2 文化遗产影响要素分析
        7.1.3 生态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7.2 基于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7.2.1 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7.2.2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7.3 基于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7.3.1 文化遗产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7.3.2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7.4 基于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7.4.1 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7.4.2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7.5 “生成论”融合“构成论”——空间发展实施策略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海绵城市建设及评价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建设及评价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理论基础
    2.1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基本概念
    2.2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内涵及特点
        2.2.1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内涵
        2.2.2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指标构建
    3.1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体系设计概述
        3.1.1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3.1.2 评价指标初选方法
        3.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3.2 评价指标的初步识别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3.3.1 评价指标初选结果
        3.3.2 评价指标内涵说明
    3.4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体系指标筛选
        3.4.1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3.4.2 信度检验
        3.4.3 结构效度分析
        3.4.4 评价指标归纳整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确定
    4.1 评价方法概述与比较
        4.1.1 评价方法概述
        4.1.2 评价方法的比较
    4.2 评价方法选取
        4.2.1 层次分析法
        4.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4.3 指标权重确定
        4.3.1 指标权重构建思路
        4.3.2 指标权重计算
    4.4 指标权重分析
    4.5 单项指标评价赋值方法
        4.5.1 专业数据管理层指标
        4.5.2 海绵城市设施管理层指标
        4.5.3 协同平台管理层指标
        4.5.4 社会效益管理层指标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实证研究
    5.1 某市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建设项目概况及分析
    5.2 某市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建设项目评价
        5.2.1 评价指标因素集U
        5.2.2 评语集V
        5.2.3 建立隶属度R
        5.2.4 民意测验的方法请专家进行评价
        5.2.5 多级模糊计算
    5.3 评价结果分析与优化建议
        5.3.1 评价结果分析
        5.3.2 案例优化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X市“海绵城市建设” PPP模式中的政府职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X市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情况及政府职责的形成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1 “海绵城市”及“海绵城市建设”
        2.1.2 PPP模式
        2.1.3 政府职责
        2.1.4 相关理论依据
    2.2 X市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情况
        2.2.1 X市海绵城市建设应用PPP模式的背景
        2.2.2 X市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的概况
    2.3 X市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中政府应有职责
        2.3.1 顺应政策导向善用PPP模式,促使海绵城市建设提质增效
        2.3.2 利用PPP模式交汇市场竞争优势,发展经济支持海绵城市建设
        2.3.3 引入专业合作伙伴建设海绵城市,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3.4 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城市PPP模式范例
第三章 X市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中政府履行职责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3.1 X市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中政府履行职责取得的成效
        3.1.1 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制度
        3.1.2 创新了绩效考核方法与付费方式
        3.1.3 采用了客观科学的社会资本遴选方式
        3.1.4 形成了以数据为支撑的海绵城市智慧监管体系
    3.2 X市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中政府履行职责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政府决策、执行效率不高
        3.2.2 政府管控、审批流程不通畅
        3.2.3 政府采购、策划效果不突出
第四章 X市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中政府职责履行的优化策略
    4.1 作为“管理者”的政府部门职责履行的优化措施
        4.1.1 不断加强认知和观念管理,逐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4.1.2 统筹规划建设路径,系统策划建设内容
        4.1.3 组织协调各主体间关系,培养发展综合素质人才
        4.1.4 积极出台指导性文件,不断完善技术标准和配套规范
        4.1.5 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全面营造参与氛围
        4.1.6 规范执行PPP项目操作流程,切实提升项目管理效率
    4.2 作为“合作者”的政府部门职责履行的优化措施
        4.2.1 诚信履行合同约定内容,平等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4.2.2 按效付费共享生态成果,合理回报实现长期共赢
        4.2.3 理智把握风险分配机制,提高动态应对风险能力
    4.3 作为“监督者”的政府部门职责履行的优化措施
        4.3.1 明确行政监督目标,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4.3.2 强化项目履约监督,创新监督技术手段
        4.3.3 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立足城市特色,延续广州传统“水文化”
        1.1.2 濠涌水系与旧城关系紧密,水系周边地区矛盾相对突出
        1.1.3 融合“共生思想”开展“城市双修”,实现城、水协同发展
    1.2 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2.2 广州旧城范围界定
        1.2.3 濠涌水系周边地区界定
        1.2.4 保护和利用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1.3.2 广州旧城和濠涌水系保护与发展研究
        1.3.3 “共生思想”和“城市双修”理念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解读和案例分析
    2.1 “共生城市”理论解读和启发
        2.1.1 “共生城市”理论缘起和概述
        2.1.2 “圣域论”和“中间领域论”的解读
        2.1.3 “共生城市”理论在本次研究中的运用
        2.1.4 国内外案例分析和对本次研究的启发
    2.2 “城市双修”理念引入的意义和启发
        2.2.1 “城市双修”理念运用于本次研究的意义
        2.2.2 国内外案例分析和对本次研究的启发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历史演进及启示
    3.1 广州旧城保护与发展概况
    3.2 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历史演进
        3.2.1 古代濠涌水系形成发展和旧城空间格局奠定
        3.2.2 近代旧城空间格局变化和城内濠涌水系蜕化
        3.2.3 现代旧城发展几经曲折和重新认识濠涌水系的价值
    3.3 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发展演变的特征和启示
        3.3.1 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总体演变特征
        3.3.2 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发展演变的启示
    3.4 共生视角下本次研究内容要点总结
        3.4.1 修复以水系网络为主体的旧城空间结构
        3.4.2 保护旧城丰富的街巷肌理和建筑遗产
        3.4.3 再现旧城水系周边地区人文景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现状研究
    4.1 空间形态特征
        4.1.1 旧城传统空间结构被破坏
        4.1.2 城市形态演替割裂旧城历史文脉
        4.1.3 濠涌水网形态与周边城市肌理关系逐步对立
    4.2 土地利用特征
        4.2.1 旧城总体生态类用地缺乏
        4.2.2 濠涌水系周边用地功能单一
        4.2.3 护城濠一带用地开发强度较大
    4.3 道路交通特征
        4.3.1 旧城传统路网结构不清晰
        4.3.2 旧城交通出行方式混合
        4.3.3 旧城慢行交通缺乏整体规划
    4.4 旧城风貌现状
        4.4.1 物质环境风貌衰败
        4.4.2 非物质环境风貌失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
    5.1 部分与整体共生策略
        5.1.1 修复旧城水系网络空间结构
        5.1.2 实现水系连贯和水体治理
        5.1.3 完善旧城绿地系统
    5.2 历史与现代共生策略
        5.2.1 保护历史建筑,重塑传统风貌
        5.2.2 修补旧城历史肌理
        5.2.3 依托历史水系构建慢行系统
    5.3 人文活动与物质环境共生策略
        5.3.1 保护和再现传统人文景观
        5.3.2 构建景观廊道体系
        5.3.3 促进人文活动与水系周边环境融合共生
    5.4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集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生态城市建设热的冷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ICT对城市发展影响的总体特征及其知识图谱——基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视角与CiteSpace计量分析[J]. 张英浩,汪明峰,计怡村. 中国名城, 2021(03)
  • [2]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经验研究[D]. 胡成骄.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典型收缩型城市的热环境变化分析[D]. 侯婷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安托万·皮孔《智慧城市》的生态哲学研究与设计策略转化[D]. 李昳尘.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2)
  • [5]基于LID的武汉里分街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上海邨为例[D]. 叶思诗.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6]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7]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D]. 李娜. 天津大学, 2019(01)
  • [8]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研究[D]. 陆族杰.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9]X市“海绵城市建设” PPP模式中的政府职责研究[D]. 王景寒.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10]基于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D]. 韩锋.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标签:;  ;  ;  ;  ;  

生态城市建设热的冷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