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苍术与苦参合用外治举隅(论文文献综述)
林心然[1](2021)在《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风湿蕴肤证)及修复皮肤屏障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既往相关研究及导师临床治疗发现,羌月乳膏对治疗神经性皮炎(局限性)有较好的疗效。因此本研究以诊断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风湿蕴肤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激素类药物尤卓尔软膏作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皮肤屏障测试仪及皮损症状评分与自拟中医证候评分对受试者皮损的不同疗程阶段进行量化评分,以各项评分总分计算有效率与皮肤屏障观察指标为临床观察数据,评价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风湿蕴肤证)的有效性与对皮肤屏障的修复情况,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为丰富神经性皮炎外治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撑与临床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非劣性随机阳性平行对照的方法。收集我科符合纳排标准的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用药为羌月乳膏,对照组用药为尤卓尔软膏,指导两组受试者均按照统一的方法用药,试验组用药疗程为28天,对照组按照用药说明疗程为14天。于三个时间观测点记录治疗情况,分别为治疗前、治疗14±3d、治疗28±3d。而后通过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记录和处理受试者的不良反应,最后对所有入组患者随访观察,评估复发情况。研究结果:1有效率对比:治疗14±3天后,试验组总有效率76.47%,对照组总有效率88.24%。治疗28±3天后,两组总有效率相等,均为88.24%,故比较两组治疗显效率,试验组显效率为79.41%,对照组显效率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6%,对照组尚未有不良反应报告。试验组复发率17.65%,对照组复发率26.37%。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经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2临床症状指标评分均值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临床症状总分均值为试验组22.79±0.30,对照组22.44±0.23,两组评分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分均值为试验组9.53 ±0.35,对照组10.65 ± 0.33,经比较两组评分均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主客观临床症状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损面积、色泽、肥厚程度、苔癣样变数目、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除主观症状(包括瘙痒及失眠焦虑症状)外,试验组的各项评分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的皮肤屏障指标评价对比:治疗前,试验组靶皮损的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水分流失(TEWL)、水分度(ML)、皮肤屏障评分值的均值分别为:12.33±6.15、10.29±0.89、55.29±2.50、70.15±1.18;对照组靶皮损的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水分流失(TEWL)、水分度(ML)、皮肤屏障评分值的均值分别为:10.06±2.24、11.44±1.14、60.38±2.11、69.94± 1.2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靶皮损皮肤屏障数值均与自身正常皮肤皮肤屏障数值对比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靶皮损的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水分流失(TEWL)、水分度(ML)、皮肤屏障评分值的均值分别为:23.41±13.68、2.97±0.33、62.00±2.13、80.88±0.91;对照组靶皮损的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水分流失(TEWL)、水分度(ML)、皮肤屏障评分值的均值分别为 14.79±1.99、8.35±0.90、60.29±1.88、72.47±0.93。除水分度评分(ML)经检验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项评分数值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不同转归组的皮肤屏障修复情况对比: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组患者经皮水分流失(TEWL)进行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其余测量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及无效组患者经皮水分流失(TEWL)及皮肤屏障评分值对比,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其余测量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显效组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水分流失(TEWL)、皮肤水分度(ML)与皮肤屏障评分值分别与好转组、无效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且三组的数值评分依次降低,无效组皮肤屏障评分为最次,试验组药物对皮肤屏障修复程度优于对照组药物。研究结论:1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性皮炎患者的皮损形态、面积、色泽、肥厚程度及苔癣样变数目。对于该病瘙痒症状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皮肤屏障,减少经皮水分流失值流失、促进表皮修复作用有关。2本研究对照组采用的药物是弱效激素尤卓尔软膏,两者均对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有治疗效果,羌月乳膏疗效非劣于尤卓尔软膏。3在皮肤屏障修复方面,羌月乳膏优于尤卓尔软膏,其疗效与皮肤屏障修复程度呈正相关,证明羌月乳膏在改善皮损症状方面更具有优势。4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有缓慢持续作用,患者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坚持使用可以发挥更好的疗效。
吴希玲[2](2021)在《火针联合自拟活血除湿汤治疗淤积性皮炎(湿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淤积性皮炎是静脉曲张综合征中比较常见的皮肤表现之一。本病的病程长,且好发于下肢,可表现为水疱、渗液、糜烂等多种急性皮损,以及干燥、脱屑、皲裂、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等各类慢性皮损,更甚者亦可因外伤或感染而形成难治性溃疡,中医又称臁疮。目前中医对于淤积性皮炎的研究较少,治疗的方法也较少,大多数是以中药的内服和外用为主,加用火针疗法治疗的研究不多,疗效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由于本病缠绵难愈,对于患者的生活起居影响较大,并且并发症也比较多,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痛苦,所以更加需要我们继续挖掘更多,更有效,更便民的治疗方法。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火针联合口服自拟活血除湿汤治疗淤积性皮炎的疗效与单纯使用火针的治疗效果,对比各项数据得出结论,以寻求最优的治疗手段。方法:通过收集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淤积性皮炎患者共64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火针联合自拟活血除湿汤组及火针组。对64例淤积性皮炎受试者建立统一的临床观察病历,每14天复诊1次,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包括了性别、年龄、职业、病程、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饮食、睡眠、二便等),并记录两组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VCSS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改良EASI评分)、瘙痒评分。在研究过程中,第1次访视(0天,研究开始)、第2次访视(14±2天,治疗2周)、第3次访视(28±2天,治疗4周)时对受试者进行靶皮损部位拍照、舌苔拍照、记录CRF表数据、各项评分,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治疗组、对照组的组间比较,最后通过统计学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在受试者的临床症状、瘙痒程度、皮损及静脉严重程度方面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疗效对比结果是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0.63%。两组疗效结果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火针联合自拟活血除湿汤治疗淤积性皮炎安全有效,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适合临床推广。此次研究中,因局限于研究者的时间、经费以及自身水平有限,且调查统计数量较少,患者来源比较单一,疗效的评分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和不足。并且由于研究对象理解能力的差异以及感知阈等的不同,也会导致评分结果的偏差。另一方面受试者后期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临床患者的年龄普遍较大,对于治疗后的护理不够重视,需要普及卫生知识的教育。目前临床对于火针疗法的研究尚较欠缺,对于火针的作用机制及疗效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朱俊[3](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对王钢教授多年来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的整理,建立医案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王钢教授临床辨治慢性肾衰竭医案数据整体研读,系统性回顾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整体辨证及遣方用药的思路,总结其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使其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继承,同时为中药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提供经验。方法:(1)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建国以来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相关文献和王钢教授本人及其相关临床经验文献进行分析;(2)运用综述的方法,论述目前中医诊治慢性肾衰竭的研究现状及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3)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王钢教授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诊疗的住院慢性肾衰竭患者医案中符合标准的1000诊次病案进行数据挖掘,重点挖掘医案中的性别、年龄、症状、舌苔、脉象、原发病、病机、方药等内容,结合王钢教授的临证经验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4)运用分层数据挖掘分析和典型病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王钢教授在治疗5种不同原发病的辨治思路;(5)运用访谈实录的方法,进一步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和思路。结果:(1)数据挖掘结果:1000诊次中男性254例,就诊604次;女性患者156例,就诊396次,平均年龄54.2岁。核心临床症状为乏力、腰酸、泡沫尿、下肢肿、夜尿频;核心舌质为舌淡、舌红、舌暗;核心舌苔为苔薄黄、苔白腻、苔薄白;核心脉象为细脉、滑脉、沉脉、弦脉;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高频药物有32味,分别是土茯苓、茵陈、蒲黄、五灵脂、车前子、大腹皮、猫爪草、槐花、六月雪、甘草、紫菀、泽兰、黄连、茯苓皮、金银花、大黄、苍术、枳实、槟榔、蒲公英、何首乌、大枣、牛膝、黄芪、郁金、菟丝子、萹蓄、川芎、太子参、白术、杜仲、玉米须。(2)核心方:①太子参、黄芪、甘草、大枣、杜仲、牛膝、苍术、茯苓皮、泽兰、大腹皮、玉米须、车前子、槐花、土茯苓、大黄、枳实、槟榔、茵陈、五灵脂、蒲黄;②何首乌、菟丝子、川芎、郁金、金银花、黄连、紫菀、蒲公英、萹蓄、六月雪、凤尾草、猫爪草;③白术、山茱萸、当归、紫河车、积雪草。(3)兼证用药:①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湿热证之大量蛋白尿:僵蚕、全蝎、龙葵、山慈菇、芡实、石韦、牛蒡子、黄芩、肾炎草、黄蜀葵花;②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糖尿病之大量蛋白尿:枸杞、菊花、谷精草、海螵蛸、瓦楞子、金樱子、穿山龙、虎杖、鬼箭羽、白花蛇舌草;③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水肿:丹参、桃仁、红花、水蛭、益母草、猪苓、葫芦、防己、黄精、肉桂、虎耳草;④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咽痛、咳嗽、痰湿中阻:玄参、桔梗、冬凌草、射干、薄荷、木香、砂仁、半夏、陈皮;⑤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胃气上逆:藿香、佩兰、竹茹、吴茱萸、赭石、炮姜、冬瓜皮、桑白皮、连翘;⑥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皮肤瘙痒:秦皮、秦艽、鸡血藤、丝瓜络、地肤子、白鲜皮;⑦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寐差、水肿、脾胃不和、血尿、蛋白尿:合欢皮、酸枣仁、首乌藤、龙齿、柏子仁、椒目、葶苈子、紫苏梗、白及、石莲子、刘寄奴。(4)分层数据分析结果:①原发病为膜性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补气通阳、淡渗利水药;②原发病为IgA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利咽、养阴利咽、健脾补肾药;③原发病为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活血通络、清热利水、降尿酸药;④原发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药;⑤原发病为2型糖尿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养阴清热、祛风通络、通阳活血药。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王钢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肾,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肾元亏虚是发病基本之因,湿浊和瘀血贯穿整个病程始终,湿热导致病情反复加重的重要病理因素。结合数据挖掘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为:围绕“肾劳”病名,强调病因多变,虚实辨证;维护肾元,阴平阳秘;和缓治本,多脏同调;清利活血,诊治关键;疏滞泄浊,贯穿始终。结合访谈实录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经验为:强调整体辨证,随症就因,善用复方;精于配伍,巧用药对。重视处理合并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强调治疗与调摄相结合:重视原发病,饮食疗法,预防感染,稳定情况,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杨晓仙[4](2020)在《神经性皮炎证治规律研究及临床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搜集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文献,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系统总结各医家治疗本病的辨证规律及临床用药经验,为临床工作、科研、教学提供参考,并对导师张池金主任使用中药汤剂治疗本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其对神经性皮炎的作用机理,论证其安全有效性,为治疗神经性皮炎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方法证治规律研究:检索1949年10月至2020年1月发表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的有关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文献,依据纳排标准筛选出文献177篇,辨证用药数据225条,建立病案数据库,在录入数据时,需要对原始资料的证型、所用处方、药物名称进行数据预处理,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的统计报表系统对神经性皮炎的证候、用药信息进行频次统计,通过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的方法挖掘神经性皮炎治疗的常用药和药物组合,各证型用药规律等。临床观察:所有病例资料均来源于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符合本研究标准的神经性皮炎患者76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38例内服自拟疏肝疗癣汤加减,对照组38例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临床资料,整理后录入Excel数据库,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证治规律研究:1.本研究涉及药物234种,前19味药物频次均大于40次,分别是当归122、生地黄117、甘草109、白鲜皮86、刺蒺藜83、防风75、牡丹皮69、赤芍68、苦参66、白芍63、蝉蜕60、地肤子57、川芎48、荆芥48、全蝎44、首乌藤43、黄芩43、柴胡42、丹参41。2.药物四气分布以寒、温、平药为主,寒性药(48.59%)>温性(28.40%)>平性(19.92%)>凉性(2.81%)>热性(0.27%);五味分布以苦、甘、辛药为主,苦味药(33.85%)>甘味药(31.66%)>辛味药(24.78%)>咸味药(4.79%)>酸味药(3.55%)>涩味药(1.37%);药物归经分布以肝经为主。3.常用药物种类有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安神药。4.纳入研究的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方剂225首中,以自拟方97首最多,占43%。5.通过对收录的225首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支持度为10%时,组方规律见网络视图16,包括生地黄、当归、甘草、刺蒺藜、白鲜皮、防风、牡丹皮、地肤子、苦参、栀子、赤芍、白芍、蝉蜕、荆芥、柴胡、川芎、全蝎、首乌藤、乌梢蛇、丹参、僵蚕、熟地黄、鸡血藤、黄芩、麦冬、酸枣仁;当支持度为25%时,从图16中可明确得出4组核心药对:生地黄与当归,甘草与当归,生地黄与甘草,当归与刺蒺藜。6.神经性皮炎最常见证型为:血虚风燥证、风湿热证、血热风盛证、肝郁化火证、血瘀证、阴虚失养证、风湿蕴肤证等。(1)血虚风燥证常用药为当归、白芍、熟地黄、生地黄、赤芍、川芎、白鲜皮、刺蒺藜、防风、首乌藤、鸡血藤、甘草;(2)风湿热证常用药为苦参、白鲜皮、黄柏、生地黄、赤芍、牡丹皮、蝉蜕、防风、甘草;(3)血热风盛常用药为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栀子、黄芩、苦参、白鲜皮、当归、甘草;(4)肝郁化火证常用药为柴胡、牡丹皮、龙胆、栀子、黄芩、当归、白芍、生地黄、首乌藤、赤芍、白鲜皮、甘草;(5)血瘀证常用药为当归、桃仁、红花、川芎、丹参、乌梢蛇、柴胡、白鲜皮、僵蚕、防风、生地黄、赤芍、熟地黄、茯苓、酸枣仁、甘草;(6)阴虚失养证,本型多与血虚证并见,常用药为生地黄、麦冬、白芍、熟地黄、当归、赤芍、牡丹皮、玄参、白鲜皮、甘草;(7)风湿蕴肤证常用药为地肤子、白鲜皮、苦参、全蝎、蝉蜕、防风、刺蒺藜、当归、首乌藤、甘草。7.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算法,共得到15个新方组合。临床观察: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4.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情程度总积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各病情程度积分比较,两组瘙痒程度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严重程度、皮损面积、伴随症状积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病情程度积分比较,均为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且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由此说明两种疗法治疗本病均有效,在改善瘙痒方面疗效相当,在缓解皮损严重程度、皮损面积、伴随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证治规律研究: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组合分析和无监督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得出治疗神经性皮炎用药药物性味多为寒温平、苦甘辛,归经以肝经为主,功效以清热、补虚、祛风为主,核心药对为生地黄与当归,甘草与当归,生地黄与甘草,当归与刺蒺藜,还总结了神经性皮炎常见证型和各证型用药规律,并挖掘出新方若干,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和研究方向。临床观察:自拟疏肝疗癣汤加减治疗神经性皮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尤其善于减轻甚至消除患者失眠、焦虑、烦躁、注意障碍、悲哀或忧愁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疗效稳定、经济、安全、复发率低,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王淞[5](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叶文珍[6](2020)在《萧贤忠皮肤科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介绍萧贤忠辨治皮肤疾病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一、萧贤忠学术观点渊源。主要从中医世家,代代传承;厚德精医,仁心仁术;勤求博采,传承传新三个方面阐述了萧贤忠从医的经历、精湛的医术、晨兢夕厉、心怀患者的高尚医德对萧贤忠学术观点形成的影响。二、萧贤忠学术观点述要。主要阐述萧贤忠在皮肤疾病方面的病机观、辨治观、预防观。萧贤忠认为,皮肤病病因病机应以“整体观”为指导。其发病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虫毒、蛇毒、药毒、食物毒、疫疠之毒、外来伤害等,内因包括情志、饮食、劳逸、先天等。各个脏腑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瘀滞或虚损,经络失和失养,肌肤不固,失于濡润,反映于外则表现为各种皮肤病变。萧贤忠辨证治疗皮肤疾病亦重视“整体观”,强调“外科实从内出”的观点。其根据辨证结果和皮肤病特点将内治法大致归纳为:疏风解表止痒、清热燥湿收敛、和解疏肝理气、清热凉血消斑、健脾除湿利水、解毒杀虫止痒、活血破瘀软坚、温经散寒通络、养血润肤止痒、补益肝肾扶正等。萧贤忠认为这些治法并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密切联系的、相互作用的。治疗时应该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采用一个或两个及两个以上治法,依法立方,证法方相应,疗效可奏。在临床处方上,萧贤忠善于应用古方辨治皮肤病,常用方剂有:双解汤、五神汤、香薷散、除湿胃苓汤、五根汤、防风通圣散、逍遥散、化斑汤、疏风清肝汤、银翘散、消风导赤散、泻白散、甘露饮等。并根据经验自拟经验方治疗,如止痒汤、消疣汤等。萧贤忠临床用药强调,在疾病治疗的始末一定要顾护脾胃,扶正祛邪。萧贤忠临床常配合特色外治疗法,常用萧氏自制大成散、三黄洗液等治疗。另指出,皮肤病的预防也需遵循“整体观”,防治结合,效果更佳。三、萧贤忠论治常见皮肤病经验。主要从概述、病因病机、内治法、外治法、防护措施五个方面论述了萧贤忠诊治粉刺、乳痈、湿疮、丹毒、白疙、蛇串疮、奶癣、疔疮、瘾疹、风瘙痒十种疾病的临床经验。萧贤忠立志于中医外科事业,将萧氏—族治疗皮肤疾病的中医经验薪火相传,并逐渐发扬光大,为我国中医事业贡献出—份力量。
余宏垠[7](2020)在《龙土方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反应性皮肤病[1]。本病具有瘙痒性、迁延性、反复性,对患者的生活、情绪及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目前西医治疗手段有限,主要采用基础治疗、系统治疗、局部治疗及物理治疗等,疗效不甚理想且存在一定风险。传统中医药在湿疹的治疗上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疗效确切,但缺乏循证学研究证据,许多经验方亟需循证医学研究验证及推广运用。龙土方为湖北省中医院皮先明教授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的常用方剂,在改善脾虚湿蕴型湿疹患者皮损症状及面积、瘙痒情况等方面疗效显着,全方共16味药,分消三焦之湿热,疏解表里风、湿、热之邪,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养血,疏风止痒之功。但缺乏其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本课题旨在研究龙土方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其临床推广运用提供依据。本论文主要分为临床研究与文献综述两个部分。临床研究部分:目的:研究龙土方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试验组:龙土方水煎剂内服(一日两次)+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一日两次);对照组:依巴斯汀片内服(睡前一片)+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一日两次)。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第0、1、2、3、4周记录患者的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和瘙痒情况,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生活质量指数(DLQL)评分及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检查,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停药1月后痊显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85例脾虚湿蕴型湿疹患者入组,1例脱落,84例完成本次实验。试验组与治疗组在治疗1、2、3、4周后皮损面积评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EASI评分及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4周后在患者皮损面积评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EASI评分、VAS评分、DLQI评分及痊显率方面相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痊显患者1月后复发率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安全性方面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⑴龙土方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显着,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皮损面积、皮损症状、瘙痒程度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的有效方剂;⑵龙土方与依巴斯汀片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相比痊显率明显提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⑶龙土方治疗湿疹药物安全性良好,且能降低患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文献综述部分:综述一:主要介绍湿疹的中医研究概况,包括湿疹的中医病名记载、湿疹的病因病机以及湿疹的中医治疗概况。综述二:主要介绍湿疹的西医研究概况,包括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及湿疹的西医治疗概况。
黄妍妍[8](2020)在《基于现代医案探讨越鞠丸证治规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越鞠丸是着名滋阴派医学家朱丹溪所创,由川芎、香附、苍术、栀子、神曲五味药物组成。主治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脘腹胀痛,饮食不消,嗳腐吞酸诸证。功用行气解郁。《丹溪心法》中对越鞠丸的论述比较精炼,此方作为丹溪名方,经历了古今临床验证。本文通过研究越鞠丸文献资料,归纳其方证本质,阐述其应用规律,为临床使用本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文献资料,按其性质不同分为方剂、方论类、药理研究类、临床医案类、临床观察类文献,再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对越鞠丸方证进行探讨。1)利用文义解读对方剂、方论类文献逐句分析,了解朱丹溪所处历史背景,归结出越鞠丸创立的历史渊源,及本方的方义;分析本方与其相关方证的鉴别;总结出古代名医对本方的理解和运用;2)通过分析收集到的近现代临床医案和观察类文献数据,总结越鞠丸主治疾病谱和临床运用的合方情况。研究现代临床医案类文献,通过运用频次统计、黄金分割法、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法与技术路线,揭示出越鞠丸的方证规律。结果:1.基本病机:气机不畅,气血失和;2.功效:行气解郁;3.疾病谱:统计发现越鞠丸证病因繁多,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以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妇科疾病为多;4.核心脉症:纳呆、烦躁、情志抑郁、失眠、腹胀、胸闷、口味异常、腹痛、倦怠乏力、胁胀、脘痞、红舌或青紫舌、黄腻苔或白腻苔、脉以弦为主,或兼滑或兼细或兼数;5.一般情况:(1)年龄:发病年龄以25岁‐55岁年龄段居多,占78.17%。(2)性别:男女比例为1:2.11,女性患者居多;(3)证型以气郁化火和气滞血瘀兼化火为主,病位以肝(胆)脾(胃)为主;(4)病因:以情志内伤最多,占62.14%;(5)病程:以1-3年最多,占25.12%;6.原方药物使用频次显示香附使用频次最多,川芎次之。原方每味药物的使用平均剂量相差甚微,皆在10克左右,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不到3克;7.常随证加用补虚类(补气类最多)、清热类、行气类药物;从单味药物看,甘草76、柴胡66、半夏54、茯苓42、白芍40、当归38、郁金37、枳壳35、陈皮32、木香32、厚朴30、黄连29、山楂28、延胡索26、酸枣仁25、白术25、丹参24、赤芍22、大黄20、砂仁20等为越鞠丸加味使用频次相对多的药物;8.聚类分析显示核心药物药量会随着其核心脉症而发生变化,本文对主要类群第3类群和第2类群进行了分析,两者的核心脉症都是气机失常、气血失和所导致的全身症状,只是稍有微小变化,故两个类群的药物剂量有相应的细微变化;9.关联规则分析表明,越鞠丸核心脉症和核心药物关联置信度皆超过61.8%,可推断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间具有关联性;10.合方情况:甘麦大枣汤的使用频次最多。结论:本研究选取科学的方法对越鞠丸证治规律进行探讨,进而深入了解本方方证。由于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失和导致六郁产生,是越鞠丸的基本病机,常见的临床使用指征是纳呆、烦躁、情志抑郁、失眠、腹胀、胸闷、口味异常、腹痛、倦怠乏力、胁胀、脘痞、红舌或青紫舌、黄腻苔或白腻苔、弦脉或兼滑或兼细或兼数,故临证多个系统的疾病凡是符合此病机和临床使用指征皆可用本方化裁治之。
顾振宁[9](2020)在《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白塞病的经验及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整理周仲瑛教授在1989—2015年期间诊治的白塞病病案资料,总结周仲瑛教授的临证思路及辨治经验;并对所用药物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探究周仲瑛教授诊疗白塞病的用药规律及特色,以冀指导中医药在治疗白塞病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方法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研习周仲瑛教授治疗白塞病的医案资料,参考中医古籍、相关文献,同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并探讨周仲瑛教授诊疗白塞病的辨治规律;第二部分将完整的病案信息逐一输入VisualFoxPro周仲瑛教授诊疗资料管理系统软件,并建立白塞病病案数据库,对符合入选条件的每位患者提取每次就诊病历资料进行研究,包括四诊信息、实验室数据、诊断、病机、方药等。最后利用word、excel、spss等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通过对周仲瑛教授病案资料的分析,得出周仲瑛教授诊治白塞病的思路为重视辨识病机。该病的脏腑病位在于肝肾,病性属本虚标实,病理因素为湿、热、火、毒、痰、瘀、虚;常见病机为肝肾亏虚、营血伏热、湿热瘀阻、痰瘀互结、心肝火旺;辨治方案:湿热瘀阻用自拟“玄地解毒汤”加减;营血伏热用犀角地黄汤加味;肝肾亏虚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痰瘀互结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心肝火旺用黄连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对符合要求的20例医案共57个诊次的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累计使用1060味中药,共114种,其中使用频率在50%以上的药物依次为玄参、生地黄、僵蚕、土茯苓、马勃、黄柏、苦参、人中黄、赤芍、牡丹皮、黄连、水牛角、肿节风,分别占比为84.21%、84.21%、80.7%、78.95%、78.95%、77.19%、63.16%、61.4%、56.1 4%、52.63%、52.63%、50.88%、50.88%;经关联规则分析后置信度>90%的药物组合有玄参马勃->生地黄,玄参->生地黄,马勃->生地黄,生地黄马勃->玄参,土茯苓生地黄->玄参,生地黄->玄参,马勃->玄参,土茯苓->生地黄,马勃->玄参生地黄,玄参生地黄->马勃,置信度分别为0.976、0.957、0.956、0.953、0.951、0.938、0.933、0.911、0.911、0.911。结论:周仲瑛教授治疗白塞病的诊疗特色:证机结合;病证结合。用药经验:攻邪为主,兼顾肝肾之阴;用药缓和,慎用苦寒;重视血分药的使用;擅用虫类药。常用药物主要包括清热药、祛风除湿药、活血化瘀药、养阴药;特色药物有白残花、雷公藤、菝葜、漏芦、穿山龙、地肤子、鬼箭羽等。同时总结周仲瑛教授常用核心方——自拟“玄地解毒汤”,由玄参、生地黄、土茯苓、马勃、僵蚕、苦参、黄柏、赤芍、人中黄、黄连、牡丹皮、水牛角组成。本方具有凉血解毒、清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白塞病湿热瘀阻、营血伏毒证。
陈马可(Mark Chern)[10](2019)在《紫草地黄汤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应用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中医证治特点,提出中医药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思路及方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的参考。方法:收集整理近代与激素依赖性湿疮有关的研究文献,总结激素依赖性湿疮的临床表现及血热证的辨证论治,结合个人临床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有效案例,提出该病的治疗策略及紫草地黄汤的应用方法。结果:激素依赖性湿疮为湿疮演变而成的病理情况。激素依赖性湿疮的产生取决于湿疮患者长期、反复性的激素使用,且必须有湿疮患者停用激素使用方出现戒断后的“反跳现象”,此为激素依赖性湿疮,即使度过急性期后亦可持续停留于皮炎发作状态。此病在临床表现上有广泛的特征,患者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皮炎症状,因此给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激素依赖性湿疮的病因基于激素的使用,西医多使用激素治疗皮炎,对此治疗效果不佳。本文通过疾病辨证论治,展现了中医药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优势,应用中药帮助消退皮炎,不仅能缓解停用激素后的急性皮炎发作,亦可终止疾病的周期性复发,使疾病得以痊愈。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宜用凉血之法,在紫草地黄汤(紫草、生地、丹皮、赤芍)的基础上随症加减,可在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长期或过量外用激素软膏而停止使用是导致激素依赖性湿疮的主要因素。激素软膏导致邪气阻滞于肌肤,浸淫血脉,日久化热化毒,伏于血分。虽然激素软膏能明显改善皮疹症状,一旦停止使用则热毒释放于局部,散发至周围,甚至全身。血热证表现为皮色鲜红或暗红,散于局部或弥漫全身,皮下有灼热感,体内热盛兼有明显恶寒,皮肤瘙痒剧烈,夜间不能入眠,舌面多光滑,舌色偏紫,脉洪大有力或滑数而沉等症状。经51病例观察,其中40例表现为血热证,以紫草地黄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表明在治疗皮肤科疑难杂症方面,中医药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
二、苍术与苦参合用外治举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苍术与苦参合用外治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风湿蕴肤证)及修复皮肤屏障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神经性皮炎的论述与治疗 |
1 古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1.1 古代文献对病名的认识 |
1.2 古代文献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古代文献对本病的治疗举隅 |
2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
3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临床治疗观察 |
3.1 内治法 |
3.1.1 从血瘀论治 |
3.1.2 从血虚论治 |
3.1.3 肝郁化火 |
3.1.4 风湿蕴热 |
3.2 外治法 |
3.2.1 洗剂 |
3.2.2 酒剂、酊剂 |
3.2.3 醋剂 |
3.2.4 熏蒸剂 |
3.2.5 膏剂(软膏) |
3.2.6 油剂 |
3.2.7 中医其他疗法 |
3.2.8 中西医联合外治 |
4 中医对与皮肤屏障的认识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学对神经性皮炎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西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精神心理方面 |
2.2 神经——内分泌——免疫方面 |
2.2.1 神经系统 |
2.2.2 免疫系统 |
2.2.3 内分泌系统 |
2.3 胃肠功能紊乱方面 |
2.4 机械物理刺激方面 |
2.5 遗传方面 |
2.6 其他方面 |
3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进展 |
3.1 系统治疗 |
3.1.1 抗组胺药 |
3.1.2 钙剂及维生素类 |
3.1.3 镇静安眠抗抑郁药 |
3.1.4 病损封闭 |
3.1.5 雷公藤制剂 |
3.1.6 免疫调节剂 |
3.1.7 其他药物治疗 |
3.2 局部治疗 |
3.2.1 糖皮质激素制剂 |
3.2.2 免疫调节剂 |
3.2.3 非甾体抗炎药 |
3.2.4 维生素D3衍生物 |
3.2.5 角质松解剂与维A酸类制剂 |
3.3 物理疗法 |
3.4 其他 |
4 西医对本病与皮肤屏障的认识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2.1 设计类型 |
2.2 设计方法 |
2.3 样本量估算 |
3 研究对象 |
4 诊断标准 |
4.1 西医诊断标准 |
4.2 中医诊断标准 |
5 病例选择 |
5.1 纳入标准 |
5.2 排除标准 |
5.3 剔除标准 |
5.4 受试者退出的条件 |
5.4.1 受试者自行退出 |
5.4.2 研究者决定的退出 |
5.5 脱落病例的处理 |
6 治疗方案 |
6.1 治疗药物 |
6.1.1 治疗组药物 |
6.1.2 对照组药物 |
6.1.3 用药方法 |
6.1.4 注意事项 |
6.1.5 合并用药规定 |
6.1.6 研究设备 |
7 数据观察 |
7.1 一般数据观察 |
7.2 临床观察指标 |
7.2.1 皮肤屏障数据评分 |
7.2.2 皮损主客观症状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 |
8 时间节点 |
9 疗效评判 |
10 安全性评价 |
11 不良事件处理 |
12 统计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二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情况 |
2.1 性别 |
2.2 年龄 |
2.3 职业 |
2.4 BMI指数 |
2.5 学历 |
2.6 民族 |
3 临床情况 |
3.1 病程 |
3.2 靶皮损部位 |
3.3 过敏史 |
3.4 治疗史 |
3.5 既往史 |
4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
4.1 治疗前评分对比 |
4.2 结果评分 |
5 不良反应 |
6 随访情况 |
三 结论与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与讨论 |
2 临床资料分析与讨论 |
3 治疗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疗效分析 |
3.2 皮肤屏障数据分析 |
4 安全性及随访分析 |
5 药物分析 |
5.1 对照组药物选取 |
5.2 羌月乳膏方药分析 |
5.3 羌月乳膏疗效评价 |
6 神经性皮炎治疗与皮肤屏障修复关系探讨 |
结语 |
1 结论 |
2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2)火针联合自拟活血除湿汤治疗淤积性皮炎(湿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名的记载 |
2. 病因病机 |
3. 中医治疗 |
3.1 内治法 |
3.2 外治法 |
4. 中医内外结合治疗 |
综述二 西医研究进展 |
1. 淤积性皮炎的发病机制研究 |
2. 辅助检查 |
3. 西医对于淤积性皮炎治疗方法的研究 |
3.1 介入治疗 |
3.2 药物治疗 |
3.3 物理治疗 |
3.4 手术治疗 |
3.5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病例来源 |
2.2 基础检查 |
3. 诊断标准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3.2 中医诊断标准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剔除标准 |
7. 主要研究方法 |
7.1 研究药物 |
7.2 治疗方法 |
8. 观测指标 |
8.1 疗效观察指标 |
8.2 安全指标 |
8.3 疗效判定标准 |
9. 观察方法 |
10. 评分标准 |
10.1 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VCSS评分) |
10.2 改良的EASI评分 |
10.2.1 皮损面积的评分 |
10.2.2 皮损严重程度的评分 |
10.3 痉痒症状评分 |
10.4 疾病评分 |
10.5 治疗效果 |
11.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受试者基本情况数据对比结果 |
1.1 两组受试者性别对比(见表1、图1) |
1.2 两组受试者年龄对比(见表2、图2、3) |
1.3 两组受试者病程对比(见表3、图4) |
2. 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组数据对比结果 |
2.1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4、图5) |
2.2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VCSS评分对比(见表5) |
2.3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改良EASI评分比较(见表6) |
2.4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瘙痒症状评分比较(见表7) |
2.5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疾病评分比较(见表8) |
3. 用药安全指标结果 |
讨论 |
1. 活血除湿汤治疗淤积性皮炎的原理 |
1.1 活血除湿汤治疗淤积性皮炎的作用原理 |
1.2 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2. 火针对于淤积性皮炎治疗的基本原理 |
3. 中医治疗淤积性皮炎的优势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肾衰竭文献研究 |
1 现代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衰竭的文献研究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2 王钢教授学术观点的相关文献研究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医辨证分型 |
2.3 分子生物学机制 |
2.4 治疗经验 |
2.5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6 中西医结合防治 |
2.7 邹师经验总结及展望 |
2.8 结论 |
第二部分 慢性肾衰竭及数据挖掘技术理论研究 |
1 慢性肾衰竭中医诊治现状的理论研究 |
1.1 慢性肾衰竭的病名 |
1.2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 |
1.3 慢性肾衰竭的现代治疗进展 |
1.4 问题与展望 |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的研究 |
2.1 中医文献 |
2.2 中医证候 |
2.3 中医方剂 |
2.4 名老中医传承 |
2.5 中药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数据采集 |
2.1 医案资料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3 数据清洗 |
4 数据分析 |
5 数据表达 |
5.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5.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5.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6 讨论 |
6.1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的四诊要点分析 |
6.2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病机证型分析 |
6.3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基本方药构思 |
6.4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用药的加减思路 |
第四部分 分层数据及典型病案 |
1 膜性肾病 |
1.1 膜性肾病分层数据 |
1.2 膜性肾病典型病案 |
2 IgA肾病 |
2.1 IgA肾病分层数据 |
2.2 IgA肾病典型病案 |
3 尿酸性肾病 |
3.1 尿酸性肾病分层数据 |
3.2 尿酸性肾病典型病案 |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
4.1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分层数据 |
4.2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典型病案 |
4.3 讨论 |
5 2型糖尿病性肾病 |
5.1 2型糖尿病性肾病分层数据 |
5.2 2型糖尿病性肾病典型病案 |
5.3 讨论 |
第五部分 导师经验 |
1 “肾劳”病名古今论证 |
1.1 古医籍考证 |
1.2 邹氏论“肾劳” |
1.3 数据论证 |
2 病因多变,虚实辨证 |
2.1 导师论述 |
2.2 数据论证 |
3 维护肾元,阴平阳秘 |
3.1 肾寓阴涵阳 |
3.2 肾气化封藏 |
3.3 保肾元大法 |
3.4 数据论证 |
4 和缓治本,多脏同调 |
4.1 补益肾元,平补平泻 |
4.2 顾护脾胃,以养先天 |
4.3 养肺滋肾,金水相生 |
4.4 滋肾养肝,乙癸同源 |
4.5 养心益肾,水火既济 |
5 清利活血,诊治关键 |
5.1 清热利湿 |
5.2 活血化瘀 |
6 疏滞泄浊,贯穿始终 |
6.1 利水泄浊 |
6.2 化湿泄浊 |
6.3 降逆泄浊 |
6.4 通腑泄浊 |
6.5 通络泄浊 |
6.6 疏风泄浊 |
第六部分 基于慢性肾衰竭诊治的导师访谈研究 |
1 访谈研究背景 |
2 访谈研究设计 |
3 资料转录与分析 |
4 撰写访谈报告 |
4.1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中医病名的认识 |
4.2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
4.3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大法的经验 |
4.4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用药特色 |
4.5 王钢教授重视慢性肾衰竭合并症的处理 |
4.6 王钢教授强调慢性肾衰竭治疗与调摄相结合 |
创新点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神经性皮炎证治规律研究及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神经性皮炎证治规律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收集 |
2.2 数据预处理 |
2.3 数据录入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用药频次 |
3.2 药物性味及归经分布情况 |
3.3 不同功效药物使用情况 |
3.4 所用方剂情况 |
3.5 基于关联规则组方规律 |
3.6 神经性皮炎的证型分布结果 |
3.7 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 |
讨论 |
1 常用药物分析 |
2 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
3 对不同功效药物使用分析 |
4 对治疗所用方剂分析 |
5 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组合分析 |
6 常见证型的用药分析 |
7 新方分析 |
结论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病例排除标准 |
5 病例剔除标准 |
6 研究方法 |
6.1 治疗方法 |
6.2 随访 |
7 疗效评定 |
7.1 观察指标 |
7.2 病情程度分级 |
7.3 不良反应 |
7.4 随访 |
7.5 疗效评定标准 |
8 统计学处理 |
9 统计结果 |
9.1 基础资料 |
9.2 两组各指标检测结果 |
9.3 不良反应 |
9.4 病例脱失情况 |
9.5 随访1个月结果 |
结果分析 |
1 临床疗效分析 |
2 复发情况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对神经性皮炎的认识 |
2 西医对神经性皮炎的认识 |
3 导师对于本病的认识 |
4 自拟方剂分析 |
4.1 组方依据 |
4.2 药物作用分析 |
5 注重心理疏导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
1 生平概述 |
2 着作介绍 |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
1 肺系病证 |
1.1 感冒 |
1.1.1 风寒、风热之辨 |
1.1.2 治疗法则 |
1.1.3 分型证治 |
1.1.4 经验用药 |
1.1.5 注意事项 |
1.1.6 小结 |
1.2 咳嗽 |
1.2.1 病因病机 |
1.2.2 治疗法则 |
1.2.3 分型证治 |
1.2.4 特色用药 |
1.2.5 小结 |
2 心系病证 |
2.1 胸痹 |
2.1.1 病因病机 |
2.1.2 治疗法则 |
2.1.3 分型证治 |
2.1.4 小结 |
2.2 狂证 |
2.2.1 病因病机 |
2.2.2 治疗法则 |
2.2.3 分型证治 |
2.2.4 小结 |
2.3 痴呆 |
2.3.1 病因病机 |
2.3.2 治疗法则 |
2.3.3 分型证治 |
2.3.4 小结 |
2.4 恐惧 |
2.4.1 病因病机 |
2.4.2 治疗法则 |
2.4.3 分型证治 |
2.4.4 小结 |
3 脾胃病证 |
3.1 泄泻 |
3.1.1 病因病机 |
3.1.2 治疗法则 |
3.1.3 分型证治 |
3.1.4 临证要点 |
3.1.5 小结 |
4 肝胆病证 |
4.1 臌胀 |
4.1.1 病因病机 |
4.1.2 治疗法则 |
4.1.3 分型证治 |
4.1.4 软化肝脾验方 |
4.1.5 小结 |
4.2 胆痹 |
4.2.1 病因病机 |
4.2.2 施治法则 |
4.2.3 分型证治 |
4.2.4 小结 |
4.3 内伤头痛 |
4.3.1 病因病机 |
4.3.2 施治法则 |
4.3.3 分型证治 |
4.3.4 用药特色 |
4.3.5 小结 |
5 肾系疾病 |
5.1 水肿 |
5.1.1 病因病机 |
5.1.2 治疗法则 |
5.1.3 分型证治 |
5.1.4 专药专方 |
5.1.5 小结 |
6 气血津液疾病 |
6.1 内伤发热 |
6.1.1 分辨外感内伤 |
6.1.2 把握时间规律 |
6.1.3 分型证治 |
6.1.4 小结 |
7 肢体经络病证 |
7.1 腰痛 |
7.1.1 病因病机 |
7.1.2 治疗法则 |
7.1.3 分型证治 |
7.1.4 小结 |
7.2 痿证 |
7.2.1 病因病机 |
7.2.2 治疗法则 |
7.2.3 分型证治 |
7.2.4 小结 |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
1 大气一元论 |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
3 医易相通论 |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
3.2.1 辨证恒动思维 |
3.2.2 方剂灵活化裁 |
3.2.3 剂型丰富发展 |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
4.2.1 明辨病位 |
4.2.2 治病于未发 |
4.2.3 应时组方选药 |
4.2.4 应时服药 |
4.2.5 预测病势 |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
5.2.3 胃气为脉之本 |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
5.4 治胃之法 |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
6.1 风药概说 |
6.2 风药性能 |
6.2.1 风药多味辛 |
6.2.2 风药以泻为主 |
6.2.3 风药性走 |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
6.3.1 风药治风 |
6.3.2 风药治血 |
6.3.3 风药治湿 |
6.3.4 风药助火 |
6.3.5 风药升阳 |
6.3.6 风药止痒 |
6.3.7 风药通滞 |
6.3.8 风药开玄 |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
7.2.1 量从症变 |
7.2.2 量从人变 |
7.2.3 减量间服 |
7.2.4 遵古不泥 |
7.2.5 精准靶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6)萧贤忠皮肤科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萧贤忠学术观点渊源 |
1 萧贤忠生平简介 |
2 萧贤忠学术观点渊源 |
2.1 中医世家 代代相承 |
2.2 厚德精医 仁心仁术 |
2.3 勤求博采 传承创新 |
第二章 萧贤忠学术观点述要 |
1 病机观 |
2 辨治观 |
2.1 辨证原则 |
2.2 治则治法 |
2.3 遣方用药 |
3 预防观 |
第三章 萧贤忠辨治常见皮肤病经验举隅 |
1 粉刺 |
1.1 概述 |
1.2 病因病机 |
1.3 临证经验 |
2 乳痈 |
2.1 概述 |
2.2 病因病机 |
2.3 临证经验 |
3 湿疮 |
3.1 概述 |
3.2 病因病机 |
3.3 临证经验 |
4 丹毒 |
4.1 概述 |
4.2 病因病机 |
4.3 临证经验 |
5 白疕 |
5.1 概述 |
5.2 病因病机 |
5.3 临证经验 |
6 蛇串疮 |
6.1 概述 |
6.2 病因病机 |
6.3 临证经验 |
7 奶癣 |
7.1 概述 |
7.2 病因病机 |
7.3 临证经验 |
8 疗疮 |
8.1 概述 |
8.2 病因病机 |
8.3 临证经验 |
9 瘾疹 |
9.1 概述 |
9.2 病因病机 |
9.3 临证经验 |
10 风瘙痒 |
10.1 概述 |
10.2 病因病机 |
10.3 临证经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龙土方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资料与标准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研究方法 |
1 分组方法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方法 |
3.1 病例记录方法 |
3.2 观察指标 |
3.3 疗效评定 |
3.4 统计方法 |
3.5 随访 |
4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1.1 试验组与对照组性别比较 |
1.2 试验组与对照组年龄比较 |
1.3 试验组与对照组病程比较 |
2 治疗前疗效基线比较 |
2.1 试验组与治疗组治疗前EASI评分比较 |
2.2 试验组与治疗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
2.3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DLQI评分比较 |
3 疗效指标分析 |
3.1 两组治疗前后EASI各项评分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DLQI评分比较 |
3.4 综合疗效评价 |
3.5 复发情况分析 |
4 安全性评价 |
4.1 实验室检查 |
4.2 不良反应 |
4.3 安全等级评价结果 |
讨论 |
1 脾虚湿蕴证病因病机分析 |
2 用药分析 |
2.1 龙土方的组成 |
2.2 组方药物分析 |
2.3 龙土方组方分析 |
2.4 组方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2.5 对照组药物介绍 |
2.6 外用药物介绍 |
3 疗效分析 |
3.1 治疗后皮损面积评分比较 |
3.2 治疗后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比较 |
3.3 治疗后EASI评分比较 |
3.4 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
3.5 治疗后DLQI评分比较 |
3.6 疗效比较 |
3.7 复发情况分析 |
4 安全性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湿疹的中医研究概况 |
1 中医古籍对湿疹病名的记载 |
1.1 根据临床表现命名 |
1.2 根据病因病机命名 |
1.3 根据发病部位命名 |
2 湿疮的病因病机 |
2.1 古代医家对湿疮的病因病机的研究概况 |
2.2 近现代医家对湿疮的病因病机的研究概况 |
3.湿疮的中医治疗概况 |
3.1 内治法 |
3.2 外治法 |
3.3 其他疗法 |
3.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湿疹的西医研究概况 |
1.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概况 |
1.1 遗传因素 |
1.2 免疫学机制 |
1.3 皮肤屏障缺陷 |
1.4 病原微生物定植 |
2.西医治疗概况 |
2.1 基础治疗 |
2.2 系统治疗 |
2.3 局部治疗 |
2.4 物理疗法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现代医案探讨越鞠丸证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越鞠丸方证基本认识 |
1 组成与用法 |
2 使用注意事项 |
3 功效与主治 |
3.1 功效 |
3.2 主治 |
4 病机与治则 |
5 药物分析 |
6 配伍意义 |
7 越鞠丸相关方证鉴别 |
7.1 小柴胡汤方证 |
7.2 四逆散方证 |
7.3 逍遥散方证 |
7.4 柴胡疏肝散方证 |
8 古代医家对越鞠丸的理解和运用 |
8.1 名医名家对越鞠丸的理解 |
8.2 古代医家对越鞠丸运用的概述 |
第二章 现代临床医案统计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频次统计 |
2.2 黄金分割法 |
2.3 聚类分析 |
2.4 关联规则 |
3 技术路线 |
3.1 资料来源 |
3.2 资料收集标准 |
3.3 文献检索整理流程图 |
3.4 数据标化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越鞠丸核心脉症 |
4.3 越鞠丸原方药物与加味药物 |
4.4 原方药物用量与脉症的关系 |
4.5 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间关联规则 |
4.6 越鞠丸合方情况 |
5 分析与讨论 |
5.1 一般情况 |
5.2 核心脉症 |
5.3 原方药物与加味药物 |
5.4 原方药物用量与脉症的关系 |
5.5 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 |
5.6 越鞠丸的合方情况 |
第三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越鞠丸临床运用与药理作用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白塞病的经验及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对白塞病的认识 |
1. 中医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型 |
4. 中医药治疗 |
4.1 经方传承与发展 |
4.2 名医经验 |
4.3 单方验方 |
第二部分 周仲瑛教授诊疗白塞病的经验探讨 |
1. 白塞病的病因病机探讨 |
1.1 白塞病的病因 |
1.2 白塞病的病机 |
2. 白塞病的辨证要点 |
2.1 辨病性 |
2.2 辨病位 |
2.3 辨病理因素 |
2.4 辨病机演变与疾病预后 |
3. 辨机论治方案 |
3.1 湿热瘀阻 |
3.2 营血伏热 |
3.3 肝肾亏虚 |
3.4 痰瘀互结 |
3.5 心肝火旺 |
第三部分 周仲瑛教授诊疗白塞病病案资料的用药规律分析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药类频次分析 |
2.2 药性及功效分析 |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1060味药物配伍组合分析 |
2.4 基于聚类分析的1060味中药组合情况 |
3. 小结 |
第四部分 周仲瑛教授治疗白塞病的临证经验总结 |
1. 周仲瑛教授治疗白塞病的诊疗特色分析 |
1.1 证机结合 |
1.2 病证结合 |
2. 周仲瑛教授治疗白塞病用药经验 |
2.1 祛邪为主,兼顾肝肾 |
2.2 用药缓和,慎用苦寒 |
2.3 重视血分药的使用 |
2.4 虫类药的应用 |
3. 周仲瑛教授治疗白塞病常用药物 |
3.1 常用药物分类 |
3.2 常用药物分析 |
4. 周仲瑛教授治疗白塞病常用药对 |
5. 周仲瑛教授治疗白塞病特色药物 |
6. 周仲瑛教授治疗白塞病自拟方 |
7. 医案选录 |
结语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紫草地黄汤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湿疮的基本概念 |
1.1 病因病机 |
1.2 临床表现 |
1.3 西医的治疗对策 |
1.4 中医的治疗对策 |
1.6 总结 |
2. 激素依赖性湿疮的基本概念 |
2.1 发病机制 |
2.2 临床表现 |
2.3 诊断标准 |
2.4 治疗方法 |
2.5 存在问题 |
3. 中医对激素依赖性湿疮的认识 |
3.1 病因病机 |
3.2 证候类型 |
3.3 治病对策 |
3.4 常用方药 |
4. 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治探析 |
4.1 病机特征 |
4.2 辨证要点 |
4.3 局部辨证 |
4.4 全身辨证 |
4.5 治法撷要 |
4.6 紫草地黄汤方解 |
4.7 紫草地黄汤临床化裁 |
4.8 临床注意 |
5. 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验案举例 |
6.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病例汇总表 |
附录2: 近19年有关激素依赖性湿疮中药治疗的研究 |
附录3: 不同皮肤病之血热证治 |
参考文献(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苍术与苦参合用外治举隅(论文参考文献)
- [1]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风湿蕴肤证)及修复皮肤屏障临床观察[D]. 林心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火针联合自拟活血除湿汤治疗淤积性皮炎(湿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希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D]. 朱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神经性皮炎证治规律研究及临床体会[D]. 杨晓仙.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萧贤忠皮肤科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研究[D]. 叶文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龙土方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临床疗效观察[D]. 余宏垠.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8]基于现代医案探讨越鞠丸证治规律[D]. 黄妍妍.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9]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白塞病的经验及用药规律研究[D]. 顾振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紫草地黄汤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应用探讨[D]. 陈马可(Mark Cher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标签:尿毒症论文; 皮炎湿疹论文; 激素类药物论文;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论文; 中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