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中含量钢纤维高强砼强度若干因素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1](2020)在《铁尾矿砂混凝土与热轧带肋钢筋锚固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尾矿砂混凝土作为一种用铁尾矿砂替代普通河砂的环保型材料,正逐步受到广泛重视。通过试验对HRB500钢筋在铁尾矿砂混凝土中的锚固性能进行研究,为铁尾矿砂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设计并完成了138个试件的拉拔试验,分别从混凝土强度等级,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和箍筋配箍率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对HRB500钢筋在铁尾矿砂混凝土中锚固性能的影响规律。归纳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设计完成了直锚试件和两种机械锚固试件的拉拔试验,分析了锚固方式对锚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HRB500钢筋与铁尾矿砂混凝土有良好的锚固性能。2)钢筋的相对锚固长度为5d时锚固效果最为理想;铁尾矿砂混凝土强度越高锚固作用越好,且两者呈线性关系;在一定范围内保护层厚度越大锚固强度越好,但锚固强度增长不明显。3)根据试验数据的分析及公式的推导得到了HRB500钢筋在铁尾矿砂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钢筋在铁尾矿砂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仍可按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计算。4)根据试验数据及相关理论分析,提出了适用于铁尾矿砂混凝土的t-s本构关系,给出锚固强度计算公式。图48幅;表14个;参52篇。
侯敬峰[2](2016)在《冻结立井爆破振动能量特征及对井壁影响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在立井井筒掘砌处于风化带和基岩段时,普遍采用钻爆法施工。随着凿井技术的进步和对施工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深孔爆破技术在立井掘进中得以广泛应用。爆破时的炮孔深度达到46m,炸药的单孔药量和总装药量较之以前都大大增加。爆破动载的增加,对井壁的直接损伤效应和累积损伤效应都势必增强,造成井壁结构耐久性降低甚至直接破坏。此外,在很多情况下,钻爆法施工段和冻结段有重合,这一方面增加了爆破动载直接破坏冻结壁或冻结管,造成井筒透水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冻结温度场的影响,造成井壁混凝土在低温下水化反应速度减慢,强度增长速度较之常温下降低,对于爆破动载的抵抗能力减弱。我国2015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对于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根据保护对象、主振频率和龄期的不同给出规定,而据现场实测可知,爆破动载下近区井壁振动速度远超过该标准对于新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振速限值。因此,围绕立井冻结法施工阶段,基岩段(或风化层)深孔爆破情况下,大药量爆破动载的振动效应及井壁动态响应规律开展研究,对于减少由于爆破动载引起的井壁破坏或累积损伤,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此外,对于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标准的修订也具有显着的参考价值。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课题——“大断面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基础”(重点项目,基金号:51134025)、“爆破动载对冻结壁(管)及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面上项目,基金号:51274203),对冻结立井深孔爆破井壁动态响应进行现场监测,采集井壁爆破振动信号,以此为基础,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频谱能量特征分析,并利用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综合研究井壁动态响应及损伤规律。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现场试验研究:对兖州煤业鄂尔多斯能化有限公司营盘壕煤矿主井井筒凿井过程中的井壁爆破振动进行现场监测,获取距爆破工作面不同高度处的井壁振动信号。(2)爆破振动信号分析。监测到的信号经过有效去噪后可滤掉信号包含的高频分量,研究发现:立井爆破分形盒维数值介于1.40-1.70之间,分形维数在方向上有显着差异,并随爆心距的增大有明显的规律。竖向分量的分形盒维数值较其他两向相对较小,说明信号竖向分量频率偏低,相应的振动幅值大,周期长。水平方向(径向和切向)振动信号分形盒维数值未出现较大离散性,说明水平向振动强度相当,频率相对竖向出现高频。而对井壁结构而言,自振频率处于低频,由于其在水平方向自由度大,抵抗爆破振动剪切作用的能力远远弱于其竖向的拉应力。因此,对井壁结构的损伤最主要取决于水平两向的抗剪强度,而水平方向分形盒维数值相对较大,频率较高,剪切作用弱,这对于井壁结构自身稳定和完整性是有利的。(3)在爆心距15m范围内,属于爆破近区,爆破振动波形相对复杂,爆破振动对井壁结构产生很强的拉应力,对井壁结构的影响最为明显,由于该距离段内的混凝土属于初凝或终凝阶段,结构阻尼较大,能够很大程度上削减爆破振动能量的峰值及作用时间。15-27m范围内,爆破振动分形盒维数值趋于稳定,属于爆破振动波的稳定传播阶段。该距离段内的井壁结构响应程度大致相同,虽然振动幅度上有所衰减,但其爆破振动频率段趋于稳定。27m至更远距离后,爆破振动主频逐渐往低频发展,分形盒维数值逐渐减小,说明井壁介质滤波效应显着,波形频谱较为简单,峰值相对降低。这与实际监测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应重点监测15-27m范围内的振动损伤强度。(4)根据爆破振动信号小波包频带能量分布算法,得到爆破振动信号的能量分布规律:所有振动信号200hz以内频带的能量占总能量的90%以上,随着爆心距的加大,爆破低频段能量百分比趋势有所降低。其中:0-60hz范围内,随着爆心距的增大,该频段范围内三向能量百分比呈现抛物线“倒钟形”,2#4#测点(相应的爆心距为15m-23m)监测到的能量百分比整体上大于80%,证明该距离段出现明显的拉应力激增,属于钢筋混凝土井壁弹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的线性段。该距离段内的爆破振动对井壁的微观损伤较大,这对井壁的整体稳定性是不利的;60-100hz频率段内,三向能量先小幅度降低,随后大幅度增加,其中以竖向和水平切向表现最为明显。这说明随着爆心距的增大,频率能量分布由低频段占主要地位转变为高频段具有突出优势;100-200hz频段范围内的三向能量百分比能量出现震荡现象,基本呈正弦锯齿状,说明在该频率范围内,能量出现明显的多频段趋势,爆破振动能量离散程度较高。同时,竖向的能量百分比变化幅度相比于其他两向较小,总体上满足竖向<径向<切向的规律。这与分形盒维数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200-1250hz频段范围内,三向能量百分比具有明显的降低趋势,说明随着距离的不断增大,200hz高频段的能量不断降低,但该高频率段的变化,对于井壁结构影响很小,不作为主要影响频段。(5)井壁结构的自振周期处于反应谱的加速度敏感区范围内,是导致其整体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加速度反应谱区域较宽会使冻结井壁更多的结构处于刚性状态,因此会产生较为强烈的振动作用力。相应地,如果反应谱随着周期的响应区域较窄,冻结壁的响应程度就很低。随着井壁长度的增加,其结构的自振周期会明显变长,随着井壁自振频率的增长,其响应程度会降低,但反应谱覆盖的区域加大,导致越来越多的井壁结构体的反应处于加速度的敏感区域内,因此大段高井壁的位移响应会增大。标准反应谱动力响应系数与加速度反应谱曲线的响应趋势一致,并且对于冻结壁有明显放大效应所对应的井壁的自振周期比较窄。因此可知:爆破振动的最大加速度主要影响反应谱的高频,爆破振动最大速度主要影响中频段,低频段主要取决于爆破振动产生的最大位移。(6)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动荷载对混凝土的损伤效应与受振时的龄期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混凝土终凝之前的振动荷载,对混凝土的最终抗压强度影响很小;在终凝之后至1d的龄期范围内,混凝土受振损伤效应较为明显,之后,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振动损伤效应逐渐减弱;这与振动信号频谱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早龄期混凝土振动损伤的累积效应非常明显,受到多次振动的混凝土试件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损伤特征,但损伤度增幅有随着龄期增加而逐步减弱的趋势。通过电镜扫描试块微观结构,进一步印证了宏观试验结果,混凝土在9h受振后的试块,有多处微裂纹扩展发生;3d龄期受振试块,微裂纹扩展不明显;5次受振试块微观劣化特征更为明显。(7)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爆破振动波形比较吻合,测点的峰值振动曲线吻合较好,说明本文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较好的对爆破振动速度进行有效预测,为立井爆破掘进设计提供依据。同时,提取各个测点频率小于等于60Hz的能量比例,将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尽心对照,发现模拟结果中频率≤60Hz的能量占总能量的80%-85%,曲线震荡较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等效弹性边界引入到立井爆破振动预测中,可以有效的预测不同的爆炸能量在井壁产生的振动作用,同时可以对振动的能量进行预测,这对有效降低爆破振动的破坏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进行有效的地质勘察,获得立井各层岩体的精确物理、力学参数可以显着提高对爆破能量分布的预测。
傅博[3](2014)在《碱矿渣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碱矿渣水泥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能耗低,用其配制的碱矿渣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对于该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不同学者有不尽一致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碱矿渣水泥水化产物中几乎不含在高温下易发生分解的Aft和Ca(OH)2,因此,碱矿渣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另一种观点认为,碱矿渣水泥石高温下的收缩更大,浆体与集料间的热变形差异导致其耐高温性能较差。开展碱矿渣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研究,揭示高温作用对其力学行为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并建立数值化模型,对丰富和发展碱矿渣混凝土理论研究,指导碱矿渣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试验研究了升温制度、静置时间、强度等级、集料以及纤维对高温后碱矿渣混凝土试件外观、质量和强度的影响;采用综合热分析(TG-DSC)、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吸附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碱矿渣水泥石高温后产物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建立了高温下碱矿渣混凝土多物理场传输模型,推导了全耦合数值解法,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揭示的主要规律与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碱矿渣混凝土强度及结构变化与受热温度有关。室温~200℃范围内,温度升高促进了碱矿渣水泥石水化反应,水泥石结构更加致密,混凝土抗压强度较常温有所增长;受热温度超过200℃后,水泥石与集料界面粘结强度下降,混凝土强度呈降低趋势;600℃~700℃,碱矿渣水泥石失去非蒸发水,混凝土强度大幅度降低;受热温度达到800℃后,水泥石发生固相反应,生成钙黄长石,混凝土中石灰石集料部分分解,质量损失率急剧增大,结构严重劣化。碱矿渣混凝土高温性能受强度等级的影响。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受高温影响较小。强度等级越高,结构越密实,高温条件下蒸汽压力和热应力对结构的损伤越大。碱矿渣水泥石具有比普通水泥石更大的热收缩,高温下水泥石与集料界面结构劣化产生的微裂纹不仅不会显着降低混凝土强度,而且可以有效缓解蒸汽压力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避免爆裂现象的发生。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相比,碱矿渣混凝土强度劣化温度提高100~200℃。碱矿渣混凝土高温性能受升温制度的影响。受热温度在400℃及以上温度条件下,升温速度越快,混凝土的损伤越严重;1h~6h范围内,持温时间越长,混凝土强度损失越大。空气冷却与水冷两种冷却方式作用下碱矿渣混凝土高温后性能相近。受热温度低于400℃,高温后再经标准条件养护,混凝土强度能够增长。经600℃及以上温度作用后的碱矿渣混凝土即使经标准条件养护,水泥石水化过程难以发展,强度损失无法恢复。碱矿渣混凝土高温性能受集料热物理性能的影响。玄武岩高温下体积变形小,与浆体界面结构稳定,蒸气难以散逸,导致蒸汽压力对混凝土损伤较大。石灰石在800℃左右发生分解,对以石灰石为集料的碱矿渣混凝土结构影响显着。页岩陶粒孔隙率大,高温作用下可以缓解蒸汽压力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降低混凝土高温后的强度损失。比较而言,页岩陶粒配制的碱矿渣混凝土高温性能较好。碱矿渣混凝土高温性能受纤维影响较小。常温至600℃范围内,钢纤维对碱矿渣混凝土增强作用明显,受热温度达800℃时,镀铜钢纤维镀层严重氧化,纤维与浆体粘结强度降低,增强作用减小。碱矿渣混凝土界面结构劣化产生的微裂纹可有效降低孔压,聚丙烯纤维在碱矿渣混凝土高温性能中所起的作用不明显。碱矿渣混凝土高温条件下的结构变化符合多孔介质传热传质规律。将碱矿渣混凝土模型化为由固体骨架与孔隙组成的多孔介质,以多孔介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碱矿渣混凝土高温过程中的湿热传输机制。在Bazant模型基础上考虑了固体骨架体积应变率和孔隙压力的全耦合效应以及全耦合效应下的弹性形变对湿热传输机制的影响,发展建立了碱矿渣混凝土高温条件下的热-孔隙-弹塑性全耦合数学模型。采用径向回归解法和Newton-Raphson向后欧拉法求解介质传输过程的应力增量。同时,为了保证求解过程二阶收敛,提出了用于热-孔隙-弹塑性全耦合过程求解的一致性切线模量刚度矩阵,建立非稳态有限元格式。结合对碱矿渣混凝土热物参数的研究,通过二次开发,采用ABAQUS软件进行了算例分析。算例分析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偏差较小,能够真实有效模拟高温环境下碱矿渣混凝土结构变化过程。
奂光坤[4](2013)在《玄武岩纤维喷射混凝土在既有隧道加固中的应用及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国内施工的隧道大多采用矿山法的开挖工艺,特别是在低等级既有公路,施工中普遍存在严重的超挖现象,断面大小不一,且大多数没有进行初期支护和二衬支护,给隧道正常运营带来安全隐患。为保证运营安全,近年来各个地区逐步对该类隧道进行加固改造,但由于原有隧道一般为毛洞,局部为石头衬砌结构;有的衬砌已有多处裂隙,还伴有一定的渗水,安全隐患很大。因此,对该类既有隧道进行加固处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今后类似工程建设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以“浙江省永康市王赵线永祥隧道修复加固工程”为背景进行研究,在充分吸取国内外研究的成果上,通过对既有隧道扩挖加固处理,消除安全隐患,使隧道的运营能力得到提高,隧道的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其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针对该公路隧道断面小,原有支护结构已多数破损、开裂、渗水等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施工过程围岩及结构稳定性分析;对不同的扩挖方案和支护设计参数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从理论上为支护参数的设计奠定基础。(2)对隧道初期支护采用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纤维喷射混凝土,进行纤维喷射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韧性及抗折性能试验。针对该公路既有隧道的地质条件,提出喷射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各种纤维性能参数要求等方面的规定,提出纤维喷射混凝土衬砌对韧性指标的要求。(3)通过Ansys软件和Flac3D软件,对复合纤维喷射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喷射混凝土初期结构支护进行围岩结构安全性分析,得出了采用复合纤维喷射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喷射混凝土初期结构支护,对隧道衬砌厚度进行调整,取消钢筋网片,其他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均能满足围岩结构安全性要求。(4)通过同济曙光有限元,以现场采集的隧道周边收敛数据为依据,对隧道进行反分析。反分析得到的弹性模量E和侧压力系数λ均大于其它章节模拟计算中的地层参数,说明采用复合纤维喷射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喷射混凝土初期结构支护,均能满足围岩结构安全性要求。(5)结合该隧道的工程特点进行纤维喷射混凝土拌合情况及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情况,喷射的料流情况、生产率、凝结效果等工艺参数,喷射混凝土的一次喷层厚度、边墙及拱部的回弹率等工艺参数进行工艺性试验,以便确定最佳配合比。根据现场实施的具体情况,总结纤维喷射混凝土与普通喷射混凝土在用量及回弹量的不同,分析玄武岩纤维及复合纤维喷射混凝土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势。
黄昱霖[5](2012)在《FS型导电掺合料的制备及其水泥基材料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硫酸工业废渣—低品位硫铁矿氧化烧渣作为主要原料,利用其较高的铁氧化物含量(29.8%Fe2O3)及活性烧粘土硅铝质组分,在高温还原下制备了既具有低电阻率导电特性,同时又具有辅助胶凝性的导电掺合料;对该导电掺合料的导电性质、电阻率稳定性,以及掺入后对水泥基材料的导电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氧化硫铁矿烧渣制备了电阻率较低的导电陶瓷并表征了其性能;研究了采用导电陶瓷作骨料制备的导电水泥基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低品位硫铁矿氧化烧渣为主要原料,掺入少量的煤粉作为还原剂,可以制备电阻率较低的导电掺合料。其最佳工艺为:煤粉与烧渣质量比值为0.1,振动磨混磨60秒(d(0.5)=17.5μm)后5MPa下压制成型,800℃焙烧60min,所制备的导电掺合料电阻率为2.02·m。该导电掺合料的电阻率在水中、标养下、自然养护下、碱及酸五种不同条件下均会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并伴随其FeO/TFe比值的降低,电阻率在30天后趋于稳定;研究表明其在酸、水中电阻率增长最大,标养次之,碱和自养中电阻率最小;导电掺合料中的磁铁矿在碱性环境中氧化至Fe3+与Fe2+的摩尔比为2:1时将反应生成Fe3O4,从而阻止了导电掺合料的继续氧化,表明导电掺合料在碱性水泥基材料中可以应用。该导电掺合料掺入水泥基材料中对电阻率有较为显着的降低,同时也会较为明显地降低体系的抗折与抗压强度;导电掺合料在水泥净浆中的渗滤阀值为40%(FeO为6.3%)左右,而在砂浆中为40%~60%(FeO为6.3%~9.5%),复合导电水泥基材料的电阻率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加,且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长。以煤粉与氧化硫铁矿烧渣为主要原料,质量比为0.1,并掺入少量的矿化剂萤石或碳酸氢钠,在1250℃~1450℃下制备了电阻率在10·m以下的导电陶瓷。研究表明在1400℃的烧结温度下保温60min,当萤石掺量为5.4%时,导电陶瓷电阻率为0.58·m,抗压强度达到87MPa;而当碳酸氢钠(以Na2O计)掺量为4%时,电阻率为0.88·m,抗压强度为84MPa。导电陶瓷作为细集料取代砂掺入砂浆后,不仅能较为显着地降低砂浆的导电性,而且能提高砂浆的抗折与抗压强度。
梁聪慧[6](2012)在《钢纤维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文中认为钢纤维混凝土就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适量钢纤维而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它克服了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极限延伸率小、抗冲击韧性差、耐久性差等缺点,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弯、抗剪、阻裂、耐疲劳、高韧性等性能,已在建筑、路桥、水工等工程领域得到应用。节点是框架中梁、柱的传力枢纽,也是框架的薄弱环节。国内外几次大地震表明,不少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在地震作用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节点的抗震问题已引起了工程界的重视。尤其近年来,钢纤维混凝土在多高层建筑中的研究和应用,人们已认识到钢纤维混凝土应用到建筑中所带来的优越性。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理论,探讨了钢纤维混凝土在框架节点中的应用,并通过对钢纤维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得出以混凝土为基体加入钢纤维后的框架节点,可提高核心区的抗裂性能,在梁端配筋率正常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节点的配筋量,方便施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王艳[7](2011)在《一般大气环境多因素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 Concrete简称SFRC)在大跨结构、大型隧道的衬砌、大坝结构、军事工程等重大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重大结构工程是国家社会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正常工作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和普通混凝土结构一样,在其服役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腐蚀介质的作用,导致结构性能退化,承载力降低,寿命缩短。一般大气环境中混凝土中性化和钢筋锈蚀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研究内容,而混凝土中性化又是钢筋锈蚀的前提条件。实际工程中混凝土中性化是各种物理、化学和力学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的中性化规律,旨在为进一步研究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的钢筋锈蚀、耐久性设计、寿命预测及其评估奠定基础。论文从钢纤维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入手,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室快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在单一和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中性化机理和规律,最终建立了一般大气环境多因素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中性化深度预测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压汞与电镜扫描试验对钢纤维混凝土孔结构的测试结果表明,纤维掺量从0到1.5%,混凝土的孔结构向优良方向发展,即大孔减少,小孔增加;当纤维掺量增加到2%时,孔隙率变大,大孔增多,小孔减少。根据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建立了钢纤维混凝土孔隙率计算方法,为建立钢纤维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奠定基础。开展了钢纤维混凝土快速碳化试验,研究各种因素(水胶比、钢纤维掺量、浇筑面)对钢纤维混凝土碳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掺量为1.5%时混凝土碳化速度最慢。由碳化引起的钢纤维混凝土孔隙率变化,主要取决于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用量,钢纤维掺量对其影响不显着。提出实验室模拟酸雨溶液的配置方法,进行了钢纤维混凝土酸雨侵蚀实验室模拟试验。采用钢纤维混凝土质量变化率、剥蚀率、劈拉强度变化率及中性化深度等评价指标研究钢纤维混凝土的酸雨侵蚀规律,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对酸雨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损伤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钢纤维混凝土酸雨侵蚀机理:酸雨对钢纤维混凝土的腐蚀是酸雨中H+与SO42-共同侵蚀作用的结果。根据全国酸雨情况调查结果,设计了酸雨和碳化共同作用试验机制,通过试验研究了钢纤维混凝土在碳化和酸雨侵蚀共同作用下的性能退化规律,分析了二者相互作用机理及耦合效应,在本文试验机制下碳化与酸雨对钢纤维混凝土中性化都有贡献,中性化深度结果大于单独酸雨作用和单独碳化作用中性化深度的直接叠加,并且碳化能加速酸雨侵蚀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溶蚀。考虑应力状态对钢纤维混凝土中性化的影响,通过受荷状态下钢纤维混凝土试件的快速碳化试验、酸雨侵蚀试验、酸雨和碳化共同作用试验,分析了弯曲应力水平对钢纤维混凝土中性化速度的影响。在普通混凝土碳化理论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钢纤维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在试验基础上,主要考虑水灰比、纤维掺量、酸雨溶液浓度、浇筑面对钢纤维混凝土酸雨侵蚀中性化深度的影响,建立了钢纤维混凝土酸雨侵蚀中性化深度预测模型。以碳化作用为主,首次建立了一般大气环境中考虑酸雨作用和荷载影响的钢纤维混凝土中性化深度预测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值和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中性化深度预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周杰[8](2010)在《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及质量控制》文中研究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硬化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施工噪音小,速度快。更重要的是它依靠自重,不需要振捣即可充满模板和包裹钢筋,流动性好,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填充性能,而且在外加剂的作用下,能保证骨料不离析。本课题采用地方材料和工业废渣粉煤灰配制自密实混凝土。以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中边差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了大量试验,得出了粉煤灰掺量、砂率、高效减水剂掺量以及增稠剂掺量对拌合物工作性能和强度影响的主次关系。最后综合平衡,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成功配制出了坍落度、扩展度、中边差满足配制强度要求的高流态免振捣的自密实混凝土。同时检测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筋握裹力性能、抗炭化性能,验证自密实混凝土硬化后的力学性能完全符合要求,并具有较高的耐久性。最后,对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验结果和工程实际,对建筑工程加固方案进行比较,采用C30自密实混凝土对保定师范学校教学楼进行了加固实践应用。经检测,混凝土浇筑质量完好,楼板、墙体、梁、柱的强度、刚度均达到设计要求。自密实混凝土在该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表明,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对既有建筑进行加固具有显着的技术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
李莉[9](2010)在《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3年,法国Bouygues实验室以Pierre Richard为首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它是由级配石英砂、水泥、活性矿物掺合料、高效减水剂、钢纤维以及水按一定级配搅拌成型后在一定养护条件下结硬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等优点,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由于活性粉末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成分有很大差别,其力学性能必存在不同于普通混凝土的自身特点。由于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有其自身特点,活性粉末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以及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板的刚度及裂缝计算也一定不同于普通混凝土构件,超静定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板的塑性内力重分布性能也会不同于超静定普通混凝土梁板。因此,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优化配比及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探索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及连续梁的受力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是必要的。为此本文开展了如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完成了59组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探索了各组分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是影响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和流动度的最关键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强度随水胶比增大而降低,流动度随水胶比增大而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中掺加的石英砂、硅灰、钢纤维越多,流动度越差,而在一定限度内矿渣粉掺量增多会提高其流动度;石英砂、硅灰、矿渣粉掺量与强度的关系存在饱和点;钢纤维掺量在1%4%范围内时,强度随其掺量的增加而提高;由于活性粉末混凝土中掺有大量硅灰、矿渣等活性掺合料,温度为200oC压力为1.5MPa的高压高温养护可以激发掺合料的活性,因此较其他养护方式更容易获得较高强度。以59组RPC配合比试验结果为基础并参考鲍罗米公式,初步提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优化配合比设计建议公式,可供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使用。其次,通过对100mm×100mm×300mm的轴心抗压强度为100MPa左右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棱柱体的轴心抗压试验和40mm×40mm×160mm棱柱体的轴心抗拉试验,得到所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峰值应力点对应的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性能指标,获得了所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受压和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并以此为基础拟合得到了所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向受压和轴向受拉应力-应变关系方程。试验结果表明,所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4.12×104 N/mm 2,泊松比为0.22,峰值压应力对应的应变为3560με,峰值拉应力对应的应变为249με,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下降段对应于0.5 f c的压应变为5500με7300με。其峰值压应力对应的应变明显高于普通混凝土峰值压应力对应的应变(相同抗压强度的普通高强混凝土峰值压应力对应的应变约为2440με),在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下降段对应于0.5 f c的极限压应变也明显高于普通高强混凝土的压应变(约为3800με);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在应力为0.60.7 fc之前为弹性工作阶段。第三,完成了6根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受力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配筋率不大于4.3%时,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随配筋率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参照国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截面高度对塑性系数影响的考虑方法,提出了所考察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随配筋率和截面高度变化的计算公式。基于所考察活性粉末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方程,计算得到试验梁截面受拉区活性粉末混凝土拉应力对正截面承载力的贡献后(随着配筋率不同,拉区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拉应力对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贡献约为15%40%),假定拉应力在截面受拉区均匀分布,且合力作用点在受拉区正中,拟合得到了所考察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所需的受拉区活性粉末混凝土拉应力折减系数取值。通过纯弯区段受压区活性粉末混凝土压应变实测值和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方程,以及裂缝所在截面受拉钢筋应变实测值,拟合得到了使用荷载作用下钢筋拉应变和受压边缘活性粉末混凝土压应变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刚度和裂缝计算公式。最后,制备了5根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两跨连续梁,完成了每跨跨中单点集中加载试验。考察了试验梁从开裂、中支座控制截面受拉纵筋屈服、跨中控制截面受拉纵筋屈服直至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全过程。由于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受压边缘极限压应变不低于5500με,明显高于普通混凝土梁受压边缘的极限压应变3300με,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塑性铰所经历的塑性过程相对于普通混凝土梁长,塑性转角要大,弯矩调幅幅度明显增大。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中支座两侧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分别提出了以中支座控制截面相对塑性转角和中支座相对受压区高度为自变量的弯矩调幅计算公式。为活性粉末混凝土连续梁塑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朱平华,王欣,周军,何霞[10](2008)在《绿色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研究主要进展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给出了绿色高性能再生混凝土(green high performance recycled concrete,GHPRC)的完整定义、研究价值与意义,简述了GHPRC研究的历史起源,国内外研究的基本特点与侧重点。从材料、构件、结构三个层次系统地论述了GHPRC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特点,阐明了GHPRC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由局部研究向整体研究转变以及研究的重点向基于结构寿命周期成本(structural life cycle cost,SLCC)的结构层次转移的发展方向,对今后GHPRC的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二、影响中含量钢纤维高强砼强度若干因素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中含量钢纤维高强砼强度若干因素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铁尾矿砂混凝土与热轧带肋钢筋锚固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尾矿简介 |
1.1.1 尾矿成分 |
1.1.2 我国铁尾矿砂的发展及特点 |
1.1.3 尾矿的危害 |
1.1.4 尾矿的综合利用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HRB500钢筋的意义 |
1.4 粘结锚固性能理论基础 |
1.4.1 粘结应力的组成 |
1.4.2 粘结力的作用和分类 |
1.4.3 粘结锚固方程 |
1.4.4 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配合比 |
2.1 试验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矿粉 |
2.1.3 粉煤灰 |
2.1.4 石子 |
2.1.5 减水剂 |
2.1.6 尾矿砂 |
2.2 HRB500钢筋 |
2.3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
2.3.1 坍落度试验方法 |
2.3.2 试验及设备 |
2.3.3 标准试块的养护 |
2.3.4 配合比试验数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方案及试件制作 |
3.1 试验方案 |
3.1.1 试验目标 |
3.1.2 试件设计参数 |
3.2 试件的制作 |
3.2.1 钢筋的处理 |
3.2.2 模板及浇筑 |
3.2.3 拆模及养护 |
3.3 试验方法 |
3.3.1 试验器材及设备 |
3.3.2 研究流程 |
3.3.3 加载方法介绍 |
3.3.4 加载时测量及注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现象与分析 |
4.1 直锚试件试验现象 |
4.1.1 试件的破坏类型 |
4.1.2 荷载—滑移曲线 |
4.2 直锚试件试验结果分析 |
4.2.1 试验结果 |
4.2.2 影响粘结锚固性能的因素 |
4.3 机械锚固试件试验现象 |
4.3.1 试件的破坏类型 |
4.3.2 荷载—滑移曲线 |
4.4 机械锚固试件试验结果分析 |
4.4.1 试验结果 |
4.4.2 影响粘结锚固性能的因素 |
4.5 锚固机理分析 |
4.6 锚固强度计算公式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本构关系及锚固长度设计建议 |
5.1 τ-s本构关系 |
5.1.1 本构关系方法的确立 |
5.1.2 τ-s基本关系 |
5.1.3 锚固位置函数 |
5.2 锚固长度设计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冻结立井爆破振动能量特征及对井壁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爆破振动信号的频谱能量分析 |
1.2.2 爆破振动监测 |
1.2.3 爆破振动对早龄期混凝土的影响 |
1.2.4 爆破振动损伤的评价 |
1.2.5 爆破振动响应数值模拟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立井井壁爆破应力波传播特性与信号分析理论研究 |
2.1 爆破冲击载荷特征及应力波传播理论 |
2.1.1 固体介质中的微幅应力扰动理论 |
2.1.2 固体介质中的冲击波理论 |
2.2 弹性应力波理论 |
2.2.1 弹性应力波的波动方程 |
2.2.2 岩体中爆炸应力波理论 |
2.3 爆破振动波对井壁结构的扰动特征 |
2.4 爆破振动波频谱分析理论与方法 |
2.4.1 小波方法 |
2.4.2 小波包分析 |
2.4.3 分形算法 |
2.4.4 反应谱解析理论 |
2.5 爆破振动信号时频分析理论与方法 |
2.5.1 傅里叶变换 |
2.5.2 S变换 |
2.5.3 二次型时频分布 |
2.5.4 自适应最优核时频分布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3 立井井壁爆破振动信号频谱能量特征分析 |
3.1 立井井壁爆破振动现场监测 |
3.1.1 工程概况 |
3.1.2 主井井筒及爆破参数 |
3.2 立井井壁爆破振动信号监测与分析 |
3.2.1 立井井壁爆破振动测试的主要内容 |
3.2.2 爆破振动测点布置与监测 |
3.3 立井井壁爆破振动信号频谱分析 |
3.3.1 信号去噪方法 |
3.3.2 井壁爆破振动信号的分形盒维数 |
3.3.3 小波包信号不同频带能量分布特征 |
3.3.4 井壁动力响应反应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早龄期混凝土爆破振动损伤特性试验研究 |
4.1 试验原理 |
4.1.1 混凝土损伤对声波的影响 |
4.1.2 混凝土损伤度的表征因子 |
4.2 测试系统及试验方案 |
4.2.1 振动加载系统 |
4.2.2 声波测试系统 |
4.2.3 液压伺服加压系统 |
4.2.4 试验方案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立井井壁爆破振动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
5.1 显式动力数值算法 |
5.1.1 显式动力分析程序LS-DYNA理论 |
5.1.2 LS-DYNA程序计算方法 |
5.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1 等效爆炸荷载作用边界 |
5.2.2 等效爆炸作用载荷 |
5.2.3 数值计算模型 |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3.1 各段爆破应力场传播过程模拟结果 |
5.3.2 爆破振动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碱矿渣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普通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研究现状 |
1.2.1 高温作用对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2 高温作用下普通混凝土爆裂性能研究现状 |
1.2.3 高温作用对普通混凝土微观结构影响研究现状 |
1.2.4 矿物掺合料对普通混凝土高温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
1.3 碱矿渣水泥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1 矿渣 |
1.3.2 碱矿渣水泥的碱组分 |
1.3.3 碱矿渣水泥的水化 |
1.3.4 碱矿渣水泥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研究现状 |
1.4 碱矿渣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矿渣 |
2.1.2 碱组分 |
2.1.3 细集料 |
2.1.4 粗集料 |
2.1.5 外加剂 |
2.1.6 纤维 |
2.1.7 拌合水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件成型 |
2.2.2 高温试验 |
2.2.3 力学试验 |
2.2.4 热工性能试验 |
2.2.5 微观试验 |
2.3 试验配合比 |
2.3.1 碱矿渣水泥净浆实验配合比 |
2.3.2 碱矿渣混凝土实验配合比 |
3 主要因素对碱矿渣混凝土高温后性能的影响 |
3.1 升温制度对碱矿渣混凝土高温性能的影响 |
3.1.1 受热温度对碱矿渣混凝土高温后性能的影响 |
3.1.2 升温速率对碱矿渣混凝土高温后性能的影响 |
3.1.3 持温时间对碱矿渣混凝土高温后性能的影响 |
3.1.4 冷却方式对碱矿渣混凝土高温后性能的影响 |
3.2 高温后静置时间对碱矿渣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3 强度等级对碱矿渣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影响 |
3.4 集料种类对碱矿渣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影响 |
3.5 纤维对碱矿渣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影响 |
3.5.1 钢纤维对碱矿渣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影响 |
3.5.2 聚丙烯纤维对碱矿渣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碱矿渣水泥石高温后物相组成及微结构变化 |
4.1 普通硅酸盐水泥石高温后物相组成及微结构变化 |
4.2 碱矿渣水泥石高温后物相组成变化 |
4.2.1 碱矿渣水泥石综合热分析(TG-DSC) |
4.2.2 碱矿渣水泥石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2.3 碱矿渣水泥石红外光谱(FI-IR)分析 |
4.3 高温后碱矿渣水泥石微观形貌变化 |
4.3.1 扫描电子显微图像分析 |
4.3.2 高温后碱矿渣水泥石孔结构变化 |
4.4 小结 |
5 高温对碱矿渣混凝土热物理性能的影响 |
5.1 高温对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
5.2 高温对混凝土比热的影响 |
5.3 高温对混凝土密度的影响 |
5.4 高温对混凝土热传导系数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碱矿渣混凝土多物理场传输机制 |
6.1 多孔介质概述 |
6.2 作为多孔介质的混凝土 |
6.2.1 基本参数 |
6.2.2 动力学过程描述 |
6.2.3 固体骨架应变 |
6.3 混凝土多物理场传输控制方程 |
6.3.1 质量平衡方程 |
6.3.2 能量平衡方程 |
6.3.3 动量平衡方程 |
6.4 碱矿渣混凝土高温过程中的传输机制模型化描述 |
6.4.1 碱矿渣混凝土热弹性模型 |
6.4.2 孔隙塑性及热塑性多孔介质 |
6.4.3 塑性孔隙有效应力 |
6.4.4 热塑性 |
6.4.5 热-孔隙-弹塑性方程 |
6.5 方程建立 |
6.5.1 质量平衡方程 |
6.5.2 能量平衡方程 |
6.6 湿份传输特性 |
6.7 小结 |
7 碱矿渣混凝土模型离散求解 |
7.1 碱矿渣混凝土多物理场模型离散化 |
7.2 碱矿渣混凝土多物理场模型的程序实现 |
7.3 数值算例 |
7.3.1 热辐射条件下的普通混凝土构件 |
7.3.2 高温条件下的碱矿渣混凝土 |
7.4 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玄武岩纤维喷射混凝土在既有隧道加固中的应用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永祥隧道工程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1.3.1 隧道工程地质概况 |
1.3.2 永祥隧道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第2章 纤维含量对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
2.1 强度评价 |
2.2 韧性评价 |
2.3 玄武岩纤维对改善钢纤维回弹的作用 |
2.4 试验结论及纤维掺量建议 |
第3章 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纤维喷射混凝土力学及变形特征研究 |
3.1 配合比设计 |
3.1.1 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纤维混凝土原材料 |
3.1.2 混凝土配合比 |
3.2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3.2.1 试件的制作及养护 |
3.2.2 实验内容 |
3.2.3 抗压强度试验 |
3.2.4 抗折强度试验 |
3.3 韧性试验 |
3.3.1 三分梁弯曲韧性 |
3.3.2 大板能量韧性试验 |
3.4 小结 |
第4章 玄武岩喷射混凝土在永祥隧道加固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
4.1 洞周位移稳定性评价 |
4.1.1 稳定性评价标准 |
4.1.2 现场监控量测测试内容 |
4.1.3 洞周收敛量测稳定性分析 |
4.2 位移反分析法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
4.2.1 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
4.2.2 位移反分析洞周及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
4.3 围岩结构模型安全性分析和评价 |
4.3.1 围岩结构模型计算方法概述 |
4.3.2 Ⅳ级围岩无仰拱初期支护体系安全性分析 |
4.3.3 安全性评价标准 |
4.3.4 计算结果分析 |
4.4 复合式衬砌和整体式衬砌的安全性评价 |
4.4.1 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纤维喷射混凝土设计参数 |
4.4.2 荷载结构模型安全性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
4.4.3 Ⅳ级围岩无仰拱复合式衬砌二衬和整体式衬砌安全性评价 |
4.4.4 Ⅳ级围岩设仰拱复合式衬砌二衬安全性评价 |
第5章 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纤维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 |
5.1 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喷射性能的影响 |
5.2 配合比设计对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及韧性的影响 |
5.3 喷射工艺对喷射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
第6章 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经济性评价社会效益评价 |
6.1 玄武岩纤维与复合纤维喷射混凝土成本比较 |
6.2 支护经济性评价 |
6.3 社会经济性评价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FS型导电掺合料的制备及其水泥基材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硫铁矿烧渣概述 |
1.1.1 硫铁矿烧渣的物化特性 |
1.1.2 硫铁矿制备硫酸工艺 |
1.1.3 硫铁矿烧渣综合利用 |
1.1.4 铁氧化物及其性质 |
1.2 电性材料 |
1.2.1 导电材料 |
1.2.2 能带理论 |
1.2.3 载流子 |
1.3 导电混凝土概述 |
1.3.1 导电混凝土及其导电原理 |
1.3.2 导电相及其导电混凝土基本性能 |
1.3.3 导电混凝土研究进展 |
1.3.4 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效应及导电机制 |
1.4 论文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
2.1 主要原材料 |
2.1.1 硫铁矿烧渣 |
2.1.2 还原剂及水泥 |
2.1.3 砂及钢渣 |
2.1.4 不锈钢板及导线 |
2.2 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
2.2.1 主要试验设备 |
2.2.2 试验方法 |
2.2.3 电极制备与安装测试 |
3 云南低品位氧化烧渣制备 FS 型导电掺合料 |
3.1 试验概述 |
3.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3 FS 型导电掺合料的制备工艺 |
3.4 工艺参数对 FS 型导电掺合料电阻率的影响 |
3.4.1 焙烧温度及保温时间对电阻率的影响 |
3.4.2 配合比对电阻率的影响 |
3.4.3 混合粉磨细度对电阻率的影响 |
3.4.4 成型压力及水料比对电阻率的影响 |
3.4.5 配合比优化及导电掺合料矿物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FS 型导电掺合料的导电性及电阻率稳定性 |
4.1 试验概述 |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3 FS 型导电掺合料及烧渣的化学分析 |
4.4 FS 型导电掺合料的导电性分析 |
4.5 铁氧化物含量对导电掺合料电阻率的影响 |
4.6 FS 型导电掺合料在不同环境中的电阻率稳定性 |
4.7 本章小结 |
5 FS 型导电掺合料水泥基材料应用研究 |
5.1 试验概述 |
5.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5.3 水泥基材料性能研究 |
5.3.1 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凝结时间 |
5.3.2 水化热分析 |
5.3.3 净浆强度与导电性 |
5.3.4 砂浆强度与导电性 |
5.3.5 FS 型导电掺合料水泥基材料的导电机理初探 |
5.4 本章小结 |
6 云南低品位硫铁矿烧渣制备导电陶瓷 |
6.1 试验概述 |
6.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6.3 导电陶瓷的制备工艺 |
6.4 反应参数对导电陶瓷电阻率及强度的影响 |
6.4.1 烧结温度对电阻率和强度的影响 |
6.4.2 保温时间对电阻率和强度的影响 |
6.4.3 矿化剂对电阻率和强度的影响 |
6.5 导电陶瓷的微观分析 |
6.5.1 导电陶瓷的 XRD 分析 |
6.5.2 导电陶瓷的 SEM 及 EDX 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导电掺合料及导电陶瓷骨料复合导电砂浆 |
7.1 试验概述 |
7.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7.3 复合导电砂浆的导电性及力学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钢纤维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
1.3 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有限元的分析和ANSYS软件简介 |
2.1 有限元的分析 |
2.1.1 有限元的分析简介 |
2.1.2 有限元分析的特点 |
2.1.3 有限元法分析问题的基本步骤 |
2.2 ANSYS软件 |
2.2.1 ANSYS软件的介绍 |
2.2.2 ANSYS软件的分析类型 |
3 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理论 |
3.1 钢纤维混凝土简介 |
3.2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3.3 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 |
3.4 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3.5 钢纤维混凝土的材料及施工工艺 |
3.6 钢纤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4 钢纤维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4.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4.1.1 钢纤维混凝土本构关系 |
4.1.2 钢筋的本构关系 |
4.2 钢筋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
4.3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
4.3.1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类型 |
4.3.2 材料本构关系和单元类型的选取 |
4.4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国内外发展状况 |
5 钢纤维混凝土的框架节点 |
5.1 节点的类型以及节点的设计准则 |
5.2 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 |
5.2.1 节点破坏过程 |
5.2.2 节点的抗剪机理 |
5.3 节点破坏形式 |
5.4 节点加固措施 |
6 钢纤维混凝土的有限元分析 |
6.1 研究内容 |
6.2 单元选择 |
6.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3.2 边界条件、施加荷载以及求解 |
6.3.3 有限元分析结果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一般大气环境多因素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钢纤维混凝土的发展历程 |
1.1.2 钢纤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1.1.3 钢纤维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研究的意义 |
1.1.4 课题的提出 |
1.2 一般大气环境普通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碳化 |
1.2.2 混凝土酸雨侵蚀 |
1.2.3 多因素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
1.3 一般大气环境钢纤维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2 钢纤维混凝土孔结构研究 |
2.1 试验原材料与配合比 |
2.1.1 原材料 |
2.1.2 混凝土配合比 |
2.1.3 钢纤维混凝土强度测试 |
2.2 钢纤维混凝土孔结构试验 |
2.2.1 压汞试验原理 |
2.2.2 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
2.2.3 试验设备 |
2.2.4 试验样品及制备 |
2.2.5 混凝土孔结构 |
2.2.6 压汞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7 扫描电镜结果及分析 |
2.3 钢纤维混凝土孔隙率的确定 |
2.4 微观结构对钢纤维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 |
2.4.1 钢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微观分析 |
2.4.2 钢纤维对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的微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钢纤维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3.1.1 试验目的 |
3.1.2 试验内容 |
3.2 试验设备与方法 |
3.2.1 试验设备 |
3.2.2 试验方法 |
3.3 碳化深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试验结果 |
3.3.2 水胶比对钢纤维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 |
3.3.3 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 |
3.3.4 浇筑面对钢纤维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 |
3.4 钢纤维混凝土碳化后劈拉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试验结果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5 碳化后钢纤维混凝土孔结构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1 压汞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2 SEM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3 碳化引起钢纤维混凝土孔隙率的变化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酸雨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
4.1 酸雨侵蚀试验的实验室模拟 |
4.1.1 模拟酸雨溶液的配置 |
4.1.2 模拟酸雨侵蚀试验的设计 |
4.2 试验目的及内容 |
4.2.1 钢纤维混凝土酸雨侵蚀评价指标 |
4.2.2 试验目的 |
4.2.3 酸雨侵蚀试验试件分组 |
4.2.4 试验方法 |
4.2.5 试验设备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钢纤维混凝土外观损伤分析 |
4.3.2 钢纤维混凝土质量变化规律分析 |
4.3.3 钢纤维混凝土剥蚀量变化规律分析 |
4.3.4 钢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变化规律分析 |
4.3.5 钢纤维混凝土酸雨侵蚀中性化规律 |
4.4 酸雨侵蚀后钢纤维混凝土微观分析 |
4.5 钢纤维混凝土酸雨侵蚀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碳化与酸雨共同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
5.1 碳化与酸雨共同作用试验机制 |
5.2 试验目的及内容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件分组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钢纤维混凝土质量变化 |
5.3.2 钢纤维混凝土剥蚀量变化 |
5.3.3 钢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变化 |
5.3.4 钢纤维混凝土中性化深度变化 |
5.3.5 碳化和酸雨共同作用耦合程度分析 |
5.4 混凝土碳化和酸雨侵蚀共同作用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受荷状态下钢纤维混凝土中性化规律试验研究 |
6.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6.1.1 试验目的 |
6.1.2 试验内容 |
6.2 试验方法 |
6.2.1 加载装置的选取 |
6.2.2 弯曲荷载施加与控制方法 |
6.2.3 试验步骤 |
6.3 受荷状态下钢纤维混凝土碳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1 弯曲荷载对普通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 |
6.3.2 弯曲荷载对钢纤维混凝土碳化深度影响分析 |
6.3.3 弯曲荷载下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碳化深度影响分析 |
6.4 受荷状态下钢纤维混凝土酸雨侵蚀中性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
6.4.1 弯曲荷载对钢纤维混凝土酸雨侵蚀中性化深度影响分析 |
6.4.2 钢纤维掺量对承载混凝土酸雨侵蚀中性化深度影响分析 |
6.5 三因素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中性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多因素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中性化模型 |
7.1 钢纤维混凝土碳化模型 |
7.1.1 理论模型的基本假定 |
7.1.2 理论模型的提出 |
7.1.3 模型参数De的确定 |
7.1.4 钢纤维混凝土碳化模型 |
7.1.5 钢纤维混凝土碳化模型的验证 |
7.2 钢纤维混凝土酸雨侵蚀中性化深度预测模型 |
7.3 多因素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中性化深度预测模型 |
7.3.1 荷载对钢纤维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 |
7.3.2 荷载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碳化理论模型 |
7.3.3 荷载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碳化实用模型 |
7.3.4 多因素作用钢纤维混凝土中性化模型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8.3 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8)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及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本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自密实混凝土研究及发展现状 |
1-3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概述 |
2-1-1 胶凝材料-水泥 |
2-1-2 辅助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 |
2-1-3 骨料 |
2-1-4 外加剂 |
2-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概述 |
2-3 试验方法 |
2-3-1 单因素试验法 |
2-3-2 考核指标 |
2-3-3 制备工艺及测试方法 |
第三章 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方法概述 |
3-1 流动性与抗离析性的平衡 |
3-2 固、液两相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3-3 矿物掺合料的影响 |
3-4 合理选择外加剂 |
3-5 配合比的调整 |
第四章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 |
4-1 配制思路 |
4-2 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 |
4-2-1 高效减水剂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4-2-2 木钙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4-2-3 缓凝剂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4-2-4 增稠剂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4-3 采用萘系高效减水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 |
4-3-1 柰系高效减水剂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4-3-2 缓凝剂葡萄糖酸钠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4-3-3 增稠剂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4-3-4 单因素柰系掺量变化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4-3-5 单因素水胶比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五章 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 |
5-1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5-2 钢筋握裹力试验 |
5-3 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
5-4 混凝土的抗炭化性能 |
5-5 结果分析 |
第六章 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
6-1 原材料 |
6-1-1 水泥 |
6-1-2 细骨料 |
6-1-3 粗骨料 |
6-1-4 外加剂 |
6-1-5 混凝土用水 |
6-2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
6-2-1 混凝土的搅拌 |
6-2-2 混凝土输送 |
6-2-3 混凝土浇注 |
6-2-4 混凝土养护 |
6-2-5 混凝土拆模 |
6-2-6 混凝土缺陷处理 |
6-2-7 施工后检验 |
6-2-8 纠正和预防混凝土质量偏差措施 |
6-3 自密实混凝土质量控制 |
6-3-1 自密实混凝土质量的原材料和设计配合比控制 |
6-3-2 自密实混凝土质量的施工中控制 |
6-3-3 加强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 |
6-3-4 硬化后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
第七章 自密实混凝土在建筑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
7-1 工程概况 |
7-2 墙体、楼板、梁、柱加固方案 |
7-3 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 |
7-3-1 原材料基本条件 |
7-3-2 配合比 |
7.3.3 工作性能 |
7-4 加固施工过程 |
7-4-1 表面处理 |
7-4-2 植筋、绑扎钢筋 |
7-4-3 安装模板和浇筑口 |
7-4-4 混凝土的拌制、浇筑、拆模、养护 |
7-4-5 应用的结果及强度 |
7-5 技术经济指标 |
7-5-1 技术指标 |
7-5-2 原材料的经济比较 |
7-5-3 其他经济指标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应用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开展的工作 |
第2章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制及其配合比设计方法 |
2.1 试验用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石英砂 |
2.1.3 硅灰 |
2.1.4 矿渣粉 |
2.1.5 粉煤灰 |
2.1.6 高效减水剂 |
2.1.7 钢纤维 |
2.2 RPC配合比试验 |
2.2.1 试验方法 |
2.2.2 试验设备 |
2.2.3 搅拌成型及测试 |
2.3 RPC配合比的理论依据 |
2.4 RPC配合比及试验结果 |
2.5 RPC配合比试验结果分析 |
2.5.1 水胶比对RPC抗压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 |
2.5.2 石英砂掺量对RPC抗压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 |
2.5.3 矿渣掺量对RPC抗压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 |
2.5.4 硅灰掺量对RPC抗压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 |
2.5.5 钢纤维掺量对RPC抗压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 |
2.5.6 掺矿渣粉的RPC和掺粉煤灰的RPC的性能比较 |
2.5.7 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对RPC抗压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 |
2.5.8 常压蒸汽养护时间对RPC抗压强度的影响 |
2.5.9 养护方式对RPC抗压强度的影响 |
2.5.10 掺加不同减水剂对RPC抗压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 |
2.6 RPC配合比计算模型 |
2.7 最优配比确定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件制作 |
3.2 试件制备与养护 |
3.3 试验方法 |
3.4 受压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试验现象 |
3.4.2 试验数据 |
3.4.3 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
3.5 受拉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1 试验数据 |
3.5.2 受拉应力应变曲线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试验 |
4.1 试验梁设计 |
4.2 试验梁制作与养护 |
4.3 试验梁材料性能 |
4.4 试验方案 |
4.4.1 试验装置 |
4.4.2 测试内容及方法 |
4.4.3 加载制度 |
4.5 试验现象 |
4.6 试验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设计方法 |
5.1 梁的破坏形态 |
5.2 梁正截面开裂弯矩计算 |
5.2.1 梁正截面开裂弯矩的计算思路 |
5.2.2 梁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的计算 |
5.3 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5.3.1 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
5.3.2 梁正截面受压区RPC应力图形的等效 |
5.3.3 梁正截面受拉区RPC应力图形的等效 |
5.3.4 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
5.3.5 梁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以及配筋率限值 |
5.4 梁刚度计算 |
5.5 梁裂缝宽度计算 |
5.5.1 平均裂缝间距计算 |
5.5.2 裂缝宽度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连续梁试验 |
6.1 试验梁设计和制作 |
6.2 试验梁材料性能 |
6.3 试验方案 |
6.3.1 试验装置 |
6.3.2 测点的布置及测试方法 |
6.4 试验现象 |
6.4.1 各试验梁试验现象描述 |
6.4.2 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连续梁的破坏标志 |
6.5 试验结果 |
6.5.1 变形实测结果 |
6.5.2 试验梁开裂弯矩实测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连续梁塑性设计方法 |
7.1 连续梁的内力重分布 |
7.2 连续梁塑性铰性能 |
7.2.1 塑性铰的基本概念 |
7.2.2 设计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等效塑性铰区长度的确定 |
7.2.3 真实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等效塑性铰区长度的确定 |
7.3 连续梁弯矩调幅分析 |
7.3.1 基于设计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调幅分析 |
7.3.2 基于真实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调幅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影响中含量钢纤维高强砼强度若干因素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铁尾矿砂混凝土与热轧带肋钢筋锚固性能试验研究[D]. 王宇. 华北理工大学, 2020
- [2]冻结立井爆破振动能量特征及对井壁影响规律研究[D]. 侯敬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2)
- [3]碱矿渣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研究[D]. 傅博. 重庆大学, 2014(04)
- [4]玄武岩纤维喷射混凝土在既有隧道加固中的应用及研究[D]. 奂光坤.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2)
- [5]FS型导电掺合料的制备及其水泥基材料性能研究[D]. 黄昱霖. 西南科技大学, 2012(01)
- [6]钢纤维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D]. 梁聪慧. 郑州大学, 2012(03)
- [7]一般大气环境多因素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 王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12)
- [8]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及质量控制[D]. 周杰. 河北工业大学, 2010(05)
- [9]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 李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
- [10]绿色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研究主要进展与发展趋势[A]. 朱平华,王欣,周军,何霞. 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