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胤[1](2018)在《机采血小板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临床实践发现,血小板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血小板的采集主要是机器单采血小板,为保证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应严格把控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本研究从献血者、机器、操作者几个方面分析了机采血小板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郑丽萍,陈黎,童佩红[2](2015)在《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的影响因素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的影响因素,以便监测和控制,使能更好地为献血者服务。方法:对我站2013年3月330例献血者整个机采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献血者采前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等血液参数,以及性别,体重,血管,环境温湿度,采血技术等与机采采集过程和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结论:加强采前宣教,认真筛选合适献血者;创造适宜的环境;提高采血人员的操作技术,提高全程服务质量。能使机采过程顺利进行,缩短机采时间,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巩固和扩大机采献血者的队伍。
仇铭华,杨一军,李雪晶[3](2013)在《献血者外周血小板体积指标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献血者外周血小板体积指标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并探讨适宜标准筛选献血者。方法:收集194名献血者的献血前外周血小板体积指标(包括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与机采血小板收集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并对献血者采集前后相应指标作配对比较。结果:献血者的采前外周血小板平均体积、体积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比率均与血小板收集量呈负相关关系,且有统计学意义,是筛选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重要指标。
罗益红,郭婉群,吴雪红,余卓丽[4](2012)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机采血小板收集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本站2011年12月~2012年6月期间进行血小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详细的观察220例血小板献血者采集机采血小板之前的血常规计数以及全血终点值对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影响。结果献血者在献血之前的血常规计数、全血终点值以及全血的流速等均是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主要原因。在为献血者进行采血之前,应该详细的分析其各项血常规的监测数据,并仔细的了解献血者的身体状况,对其进行严格的筛选,才能够不断提高输血机采血小板的数量与质量。
罗昭玲,蔡兰[5](2012)在《机采血小板质量影响因素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影响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因素,提高机采血小板制品质量,保证良好的临床输注效果。方法收集本站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资料,观察其采前血常规计数和自身状况对血小板采集质量的影响。结果献血者采前血常规各指标和自身状况是影响机采血小板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必须正确分析献血者采前血常规检测数据,并结合其自身状况,严格筛选献血者,才能提高机采血小板采集效率,保证机采血小板质量。
何晓露[6](2012)在《机采血小板采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影响机采血小板采集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我中心2011年5-8月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的健康献血者采集前Hct、Hb、MPV、Plt、MCV和BV(血容量)等参数以及采集后产品中血小板含量,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机采前外周血Plt、Hct和BV是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主要因素;采前Plt高低与血小板收集量成正比,是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最主要因素。结论机采血小板采集效果影响因素较多,除去血细胞分离机自身因素外,献血者自身因素被认识的越来越多。
朱红[7](2011)在《机采血小板在血站无偿献血中造成冲红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分析机采血小板在血站无偿献血中造成冲红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保存完整资料的1999年5月11日—2010年11月7日的无偿献血者618例中,符合国家健康体检标准。经血站采血员采血前严格询问,按规程选择标准程序。采用CS-3000P lus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机采,并排除机器故障及操作不当而出现冲红21例为冲红组;正常血小板采集597例作为对照组,进行①冲红血小板献血员及正常血小板献血员(对照组)单采前手指血血细胞计数结果;②预稀释血放置时间的影响;③不同水平血小板患者的样品两法结果;④测定杯的影响;⑤环境因素的影响;⑥采血方法的影响等比较;⑦抗凝剂选用。结果①冲红血小板献血员及正常血小板献血员(对照组)单采前手指血血细胞计数除RDW(P<0.05)外,HGB(g/L)、PLT(×109/L)、MPV(fl)、MCHC(g/L)、MCV(pg)、MCV(fl)、PDW(%)均无差异(Pall>0.05);②机采血分离血小板应在120min内完成;③机采法随血小板数量减少,两者差异愈大(P<0.05),故推测机采血造成冲红机率为高;④测定杯选用质量条件要高;⑤所处环境温度特别重要;⑥采血部位严禁用力挤压;⑦抗凝剂选用EDTA-K2。结论机采血小板冲红的主要原因与献血者频繁度、环境温度、采血方法、测定杯选用质量、抗凝剂选用密切正相关,分离血小板应在120min内完成。但机采血造成冲红机率为高。
周治年,陈小岭[8](2011)在《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控制》文中认为机采血小板的足量输注是治疗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手段。血小板收集量与很多因素有关。采前献血者的血小板计数是最重要因素,但如果仅以这单一指标筛选献血者,产品质量不能完全达标,还要综合考虑献血者的自身条件、外周血液指标、机器参数的设置和操作者技术等多方面。现就各个环节影响质量的因素及目前行之有效的控制这些因素的方法进行阐述,探讨更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杨夏,白旭华,施建平[9](2007)在《血站机采血小板的全面质量管理》文中研究指明
赵国荣,谭学凤,冯志伟[10](2006)在《110例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
二、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机采血小板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献血者的筛选 |
2 血细胞分离机参数的设置和维护 |
2.1 血细胞分离机参数的设置 |
2.2 血细胞分离机的日常维护 |
3 血小板细菌污染的预防 |
4 贮存和运输中的质量控制 |
(2)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的影响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仪器与耗材 |
1.3 抗凝剂 |
1.4 采集方法和步骤 |
1.5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机采前认真筛选献血者 |
3.2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
3.3 消除献血者的紧张情绪 |
3.4 采血环境控制 |
3.5 仪器参数控制与观察 |
3.6 加强服务 |
3.7 预防和及时处理枸橼酸中毒症状 |
(3)献血者外周血小板体积指标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献血者的选择 |
1.3 仪器设备 |
1.4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5)机采血小板质量影响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临床资料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标准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献血者采前外周PLT (血小板) 、MPV (平均血小板体积) 计数 |
3.2 献血者采前HB (血红蛋白) 、HCT (红细胞比容) 计数 |
3.3 献血者采前外周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H (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C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计数 |
3.4 献血者自身状况 |
3.5 全血流速与全血处理量 |
3.6 机器运行状况: |
(6)机采血小板采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血站机采血小板的全面质量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机采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二、无偿机采血小板的招募 |
三、筛选符合机采血小板标准的献血者 |
四、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的质量管理 |
五、机采血小板制品的质量控制 |
(10)110例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观察对象 |
2 血小板采集器材 |
2.1 仪器 |
2.2 耗材 |
2.3 仪器工作参数 |
3 血小板采集方法和步骤 |
4 观察指标 |
4.1 献血前收集资料 |
4.2 献血时观察项目 |
4.2.1 观察献血者 |
4.2.2 观察仪器的参数 |
4.3 血小板终成品检测[5] |
4.3.1 外观 |
4.3.2 容量 |
4.3.3 |
5 结果 |
6 讨论 |
6.1 机采前认真筛选献血者 |
6.2 消除献血者的紧张情绪 |
6.3 采血环境控制 |
6.4 仪器参数控制与观察 |
6.5 合理使用抗凝剂 |
四、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机采血小板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J]. 张胤. 医疗装备, 2018(12)
- [2]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的影响因素探讨[J]. 郑丽萍,陈黎,童佩红.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5(02)
- [3]献血者外周血小板体积指标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J]. 仇铭华,杨一军,李雪晶.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2013(02)
- [4]Amicus血细胞分离机机采血小板收集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罗益红,郭婉群,吴雪红,余卓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10)
- [5]机采血小板质量影响因素探讨[J]. 罗昭玲,蔡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3)
- [6]机采血小板采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 何晓露. 中国实用医药, 2012(01)
- [7]机采血小板在血站无偿献血中造成冲红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J]. 朱红. 医药论坛杂志, 2011(08)
- [8]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控制[J]. 周治年,陈小岭. 医学综述, 2011(02)
- [9]血站机采血小板的全面质量管理[J]. 杨夏,白旭华,施建平. 新疆医学, 2007(02)
- [10]110例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影响因素分析[J]. 赵国荣,谭学凤,冯志伟. 重庆医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