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藏公路102滑坡滑动带力学参数的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金,于哲,杨虎锋,李伟鹏[1](2021)在《青藏高原林拉高等级公路不良地质特征与防治对策》文中提出结合西藏林拉高等级公路勘察设计及施工实施过程中沿线河流侵蚀及路基水毁、隧道涌水及软岩大变形、泥石流、滑坡等主要不良地质特征进行阐述,对青藏高原川藏走廊沿线主要不良地质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以此提出川藏走廊沿线类似不良地质的防治对策。
韩旭东[2](2018)在《晚更新世曲龙滑坡堵江事件分析及堵江运动特征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曲龙滑坡堵江事件位于金沙江上游奔子栏—巴塘一带,该区域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环境复杂,早期大型滑坡堵江事件多发。历史资料表明,超过90%的堰塞湖的形成都是因地震诱发的高速滑坡堵江塑造而成。金沙江上游是我国西南区域规模最大、水资源潜力最大的江河之一,开展早期滑坡堵江事件分析研究工作,对了解金沙江历史地质环境,进而保障金沙江上游水资源的安全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大意义。本次研究以曲龙滑坡堵江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堰塞湖规模调查,堰塞体残余分布特征调查,物源区地形地貌特征及物质调查和湖湘沉积物测年分析,结合青藏高原隆升历史背景,现今及早期冰川冰蚀地貌发育特征,大型滑坡堵江事件成因机制等,初步认识了曲龙滑坡堵江事件发生时期的地质环境及形成过程,并进行了诱发曲龙堵江滑坡的地震参数计算及快速滑坡崩解后形成的高速远程碎屑流的运动特征数值分析。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论文阐述了曲龙滑坡堵江事件的历史演化过程,其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曲龙早期滑坡堵江事件调查,发现堵江堰塞体及堰塞湖规模巨大,堰塞体现场估算方量超过了2×108 m3,堰塞湖内沉积层厚度达到了100 m左右。2.通过现今与早期冰川冰蚀地貌特征及早期冰碛物物质粒度分布特征分析,辨别了曲龙物源区为早期冰川冰蚀地貌,内部堆积物质为早期岩屑冰碛物。3.通过大量搜集大型滑坡堵江事件成因机制资料,发现触发堰塞湖形成的大型滑坡堵江事件往往是因地震导致的快速滑坡塑造而成。结合现今冰川冰蚀地貌岩屑冰碛物的堆积及流动状况,确认了曲龙沟上部早期堵江滑坡地形及分析了滑坡运动机制。4.通过大量搜集青藏高原隆升背景资料及以气候变化为标志的第四纪地层划分资料,结合堰塞湖内沉积物质光释光年代学测量,综合判断出曲龙滑坡堵江事件发生于倒数第二次冰期结束,末次间冰期开始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青藏高原隆升极其剧烈,气候变化敏感。5.根据曲龙滑坡堵江事件发生的地质历史年代,分析出曲龙早期堵江滑坡物质应为倒数第二次冰期内形成的冰碛物,结合藏东南地区野外冰碛物大型直剪及物理测试相关数据资料,合理给出了曲龙早期滑坡物质物理力学参数。6.根据Jibson(2015)提出的利用震区早期滑坡对早期地震参数进行分析过程方法,对诱发曲龙堵江冰碛体滑坡的地震参数进行反分析,并结合该区域地震点分布,得出当震中位于迪庆一带时,诱发曲龙冰碛体滑坡进而触发曲龙滑坡堵江事件的地震震级为8.0级左右,当震中位于巴塘一带时,诱发曲龙冰碛体滑坡进而触发曲龙滑坡堵江事件的地震震级为9.0级左右。7.通过曲龙滑坡失稳后形成的高速远程碎屑流的堵江运动特征数值模拟分析,该高速远程碎屑流最大速度达到了41m/s左右,其堵塞了早期的金沙江河道,整个河道内堵塞物质整体厚度达到了100 m,最大达到了111 m,堵塞河道长度超过了4.5 km,并且靠因都坝村平台一侧高速碎屑流漫过了因都坝平台前端。8.通过对早期曲龙滑坡堵江事件的详细调查分析及曲龙滑坡失稳后形成的高速远程碎屑流的堵江运动特征数值模拟分析成果,基本上清晰地阐述曲龙滑坡堵江事件的历史演化过程,表明了巨厚层湖相沉积物形成的合理性及堵江体残余物质空间分布的合理性。另外,为了研究曲龙滑坡失稳后形成的高速远程碎屑流的堵江运动特征,本次研究构建了Well-Balanced型的浅水流模型,及自主开发相应的国内软件SFLOW浅水流数值模型软件,模型及软件具有以下特色和创新:1.模型使用了复杂地形数字化处理技术(Complex Terrain Digital Processing Techique),其能够有效、快捷地实现将对复杂研究区域地形数据的数字化提取,处理与存储。2.模型采用了限制坡度线性重构技术(Slope Limited Linear Reconstruction Techique)保证数值格式和谐,避免数值震荡问题,提高数值空间精度。3.模型综合考虑了干湿边界处理的难题,给出保证水量守恒,避免模拟时产生负水深的处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干湿踪迹辨别技术(Dry-Wet Tracking Techique),加快数值模拟时的迭代速度。4.模型给出了底床摩擦源项全隐式格式处理过程,避免一般的显示和半隐式格式处理带来的数值不稳定,并基于摩擦力的物理特性,对底摩擦项处理给出合理的限制,保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合理性。5.SFLOW软件采用C++语言编程,并安装了程序开发框架及工具Qt,提供了人性化的用户界面,它包含了菜单模块(包括数据加载,输出等功能),计算工程数据监测模块,计算进度显示模块和计算结果显示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各自的显示区域,通过复杂地形下浅水流物理性流动测试及两次实际案例模拟结果对照分析,SFLOW浅水流数值计算软件模拟计算结果是合理的,其软件程序代码是有效的。
吴涛[3](2016)在《露天矿滑坡区治理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以国内某露天矿实际滑坡为工程实例,研究一套系统的滑坡区治理新技术。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测获取滑坡区点云数据,凭借矿山三维设计软件构建实体模型,采用反分析理论计算滑坡区力学参数,应用极限平衡理论确定滑坡区清理界限,综合制定满足技术、经济、安全的滑坡区清理程序及压煤回采方案。
李德林[4](2016)在《基于非线性规划法的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优化》文中认为实际工程中,由于土质的不均匀性、试验条件限制、取样和运输过程产生扰动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岩土抗剪强度参数的试验值与实际相差太大。为了取得可靠的计算参数,有必要对滑动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C,φ进行优化,本文根据滑坡的变形发展阶段确定了合理的稳定系数后,利用Microsoft Excel非线性规划求解器的既约梯度法,对边坡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可靠的滑坡稳定系数和抗剪强度参数。
刘亚峰,刘高,陈龙飞,魏蒙恩[5](2014)在《基于D-S证据理论的黄土滑坡参数估计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存在,降低了稳定性评价的可靠性,对工程安全、优化设计等方面有重要影响。而D-S证据理论提供了一种解决不确定信息的有效方法,证据理论能够对各自独立的证据加以综合给出一致性结果,并能处理具有模糊和不确定信息的合成问题,可以达到信息互补。适应各领域的人工智能和系统决策、诊断、评估等实际问题和理论基础。结合实际黄土滑坡的滑带土力学参数试验结果,基于D-S证据理论,构造了滑带土力学参数的识别框架、基本可信度分配,从主观和客观上对滑带土力学参数取值进行信度估计,滑坡滑带土力学参数信度估计值与滑带土强度参数反分析结果相吻合,表明基于D-S证据理论的黄土滑坡参数估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陈静瑜[6](2014)在《滑坡抗剪强度参数反演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滑坡灾害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滑坡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加固处治资金的大量投入,使得滑坡灾害的研究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而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c和φ值是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和滑坡处置设计的基础,抗剪强度参数的取值成为影响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可靠度的关键。因此,研究c和φ值的确定方法对边坡工程的分析与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反演分析采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不同,反算得到的强度参数值也会有所差异。目前国内外边坡稳定性分析最常用的方法为极限平衡条分法,其中传递系数法在折线形滑面边坡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文以垂直分条折线形滑面边坡作为计算模型,考虑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运用传递系数法反算滑面强度参数c、φ值。鉴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考虑了岩土体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又较之传递系数法具有严格的理论基础,本文提出了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强度参数反演分析新方法。由于自然界发生的滑坡绝大多数呈三维形态,而且部分滑坡体的三维效应极为明显。而二维分析只是对滑坡体行为的逼近模拟,忽略了滑坡体的侧向约束作用,不能反映滑坡体的实际形态,故本文将二维边坡极限分析扩展为三维极限分析,并将二、三维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传统的确定性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未能考虑岩土参数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概率可靠度理论和反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滑坡强度参数反演新方法。通过湘西朱雀洞滑坡工程实例反演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基于二维、三维边坡极限分析方法、概率可靠度理论方法和传统的传递系数法的边坡滑面强度参数反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与现场勘测试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滑坡强度参数反演新方法的有效性。三维极限分析上限法反演的强度参数比二维极限分析方法的反演结果小,体现了滑坡体的侧向约束作用,反演结果更能反映滑坡的真实情况。
卢坤林[7](2013)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土质边坡空间效应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边坡空间效应是客观存在的,广义的空间效应包括滑体形态效应和坡面形态效应两部分,由于考虑空间效应的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最危险滑面搜索技术尚不完善,对空间效应的研究比较零散,未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相关工程而言,忽略空间效应并非总是偏于安全。因此,课题围绕边坡空间效应问题,从案例统计、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从案例统计分析的角度研究了边坡的空间效应的构成与显着度。分析了522个失稳边坡资料,着重对比分析了滑体形态、滑体宽高比及坡面形态的分布,结果表明:①其中82.4%的宽高比位于0.5-5.0之间,平均宽高比为3.08,而宽高比大于10的仅占3.4%;②坡面形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比较显着。随机统计了300个失稳边坡的坡面形态,其中凸坡148个(占49.3%),平坡112个(占37.3%),凹坡40个(占13.4%),可见,凹坡稳定性较好,平坡次之,凸坡最差。(2)提出了一种严格的二维极限平衡法并拓展至三维。通过类比经典土压力理论和Spencer的条间力假定,将离散后的条柱间作用力等效成滑面正应力,依据整个滑体的平衡条件,提出一种安全系数显式解答的严格二维极限平衡法;进而,将该方法拓展到三维,建立了满足4个平衡方程的非严格三维极限平衡法,可适用于一般空间形态滑面的安全系数计算。代表性算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且精度较高。(3)建立了均质边坡三维近似最危险滑面搜索方法和编制了三维安全系数计算曲线。对于均质边坡,假定三维最危险滑裂面为一族幂函数绕垂直于主滑面旋转轴的旋转曲面,通过优化幂函数中的参数n来确定近似的三维最危险滑裂面,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且实现过程也非常简便;考虑到三维安全系数求解过程复杂,为了便于快速获得均质边坡的三维安全系数,编制了一套三维安全系数计算曲线,并得到了已有成果的验证。(4)研究了滑体形态效应的形成机理并编制了相应的修正曲线。依托三维边坡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和近似三维最危险滑面搜索技术,对边坡滑体形态效应进行了详细分析,编制了滑体形态效应修正曲线,且该曲线得到了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成果的验证,通过算例进一步说明考虑滑体形态效应修正后的二维边坡安全系数能够达到三维分析方法的精度,且使用过程非常简便。同时,对影响滑体形态效应的各项参数(滑面形态、长高比、坡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进行了独立分析,总结了滑体形态效应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幅度,在此基础上,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建议了考虑滑体形态效应的界限标准。最后,对滑体形态效应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据此对滑体形态效应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解释。(5)建立了考虑滑体效应的滑带强度参数的三维反演模型。针对边坡二维反演分析确定的滑面强度参数偏高,给滑坡治理带来偏于不安全的风险,建议了一种考虑滑体形态效应的三维反演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考虑三维滑体形态效应,得到的抗剪强度参数更精确、更符合实际情况。从两个算例来看,滑体形态效应对滑面参数反演结果的影响非常显着。(6)从模型试验的角度研究了坡面形态效应。采用底抬升模型试验,研究了坡面形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同一坡度下,平坡破坏时模型槽倾角高于凸坡约2°-4°,但低于凹坡3°-5°。即在坡度一样的情况下,凹坡最稳定,平坡次之,凸坡稳定性最差。并从力学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②在主滑面上,坡面形态对滑面形态及位置影响不大,基本呈现圆弧滑面。受端部限制程度的不同,三维形态则出现较大的差别;③失稳滑体冲程呈现两端小、中间大的特点,最大冲程量随着坡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且数据的离散程度较低,比较有规律可循。(7)提出了圆形凸坡和凹坡的严格极限平衡法并探讨了坡面形态效应。基于严格极限平衡法建立了圆形凸坡和凹坡的安全系数理论解答,并据此分析了坡面形态效应。结果表明坡面形态(R/H)对安全系数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显着程度又受到c/(γHtanφ)和坡度β所制约。不论是凸坡还是凹坡,R/H越小,影响越大,且凹坡要比凸坡更显着;在R/H不变的情况下,无量纲指标c/(γHtanφ)和坡度β越大,坡形效应越明显。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编制了不同圆形坡面形态下的边坡安全系数速查曲线,便于定量评价相关工程边坡的稳定性。同时给出了是否需要考虑坡面形态效应的建议(适用于c/(γHtanφ)≤0.6时):当R/H≥15时,可忽略坡面形态的影响;当15>R/H≥5时,应予以适当考虑坡面形态效应;当R/H<5时则必须考虑坡面形态对安全系数的影响。(8)为了证明本文相关成果的工程实用性,将计算方法应用到金坪子Ⅱ区蠕滑斜坡和新桥硫铁矿露天高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中,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皮宇航[8](2013)在《高原梯度带高速公路地震防治与应急抢险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同于其他种类的工程建筑,公路工程在震后还承担着运输救灾人员、物质、装备的任务,因此地震期间应首先保障生命线公路的畅通。而在高原地区尤其是随着路线海拔不断变化的梯度带地区,由于各区域的大地构造环境、地形地貌特征、地质岩性、气候水文条件都有显着差异,因此不同梯度带上公路工程的抗震设计原理、地震破坏机理、震害分析方法、防治原则与措施、应急抢险原则与措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原梯度带典型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从线形、路基、路面三方面总结了高原梯度带公路设计的差异性,结合震害实例,分析了高原公路的破坏类型和特征,重点对滑坡、崩塌、泥石流三种典型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展开深入分析,并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将地震引发的同发型滑坡区分为广泛意义上滑动位移有限的滑坡和严格意义上滑动面贯通的滑坡,结合震害实例并重点从地震参数影响的角度分析了两种类型滑坡的致灾机理和各阶段破坏特征,总结归纳了高原梯度带地区的公路滑坡治理原则和工程措施,并率先提出高原地区地震滑坡体的处治方法和滑坡破坏路段的抢通原则。2.总结归纳了地震条件下岩质边坡崩塌破坏类型和致灾机理,分析了崩塌落石的影响因素和运动轨迹;从拦挡、坡面消能、清除加固、避让四个方面系统归纳了高原梯度带地区崩塌防治原则和措施,并提出地震条件下危岩体紧急处治方法和崩塌路段紧急抢通原则。3.总结归纳了地震条件下泥石流的类型和影响因素,根据高原地区的特点主要分析了低海拔地区地震-雨洪型泥石流和高海拔地区的地震-冰川型泥石流的致灾机理,从不同种类地震泥石流流域特征的角度研究了高原地区地震泥石流防治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应急抢险原则。
吴红刚[9](2012)在《隧道—滑坡体系的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甘肃省交通科研项目-《武罐高速公路典型滑坡对隧道危害机制及防治技术研究》(No:200813)为主要依托,结合我院数十年的交通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经验,选取“隧道-滑坡体系的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一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资料调研、理论分析、数值仿真试验、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探讨建设期隧道和滑坡的变形特征与相互作用机理、隧道-滑坡体系的工程安全性评价以及变形控制技术等几个问题。(1)武罐高速公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极为发育,分布大量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对线路影响较大,整体属于欠稳定场地。调查表明,武罐高速公路沿线分布各类滑坡54处,崩塌错落47处,还有很多规模大小不一的危岩体病害。以麻崖子梁(区域南北分水岭)为界,北段主要发育黄土类滑坡,以大中型浅层~中层为主;南段多发育第四系松散堆积层滑坡、基岩顺层或切层滑坡,规模巨大。根据武罐高速公路沿线隧道-滑坡病害的具体特征,将沿线隧道-滑坡的坡体结构类型划分为以下四类:堆积层-顺倾基座式坡体结构、堆积层-反倾基座式坡体结构、陡倾顺层坡体结构和陡倾切层坡体结构。针对上述类型,选取典型工点对其坡体结构特征分别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开挖施工过程中滑坡的破坏模式奠定了基础。(2)以武罐高速公路典型隧道-滑坡为重点考察对象,初步建立了“隧道-滑坡体系”的概念,从“坡体结构、灾变诱发因素和隧道与滑坡的空间组合关系”几方面综合考虑,建立了以平行体系、正交体系和斜交体系为核心的较为完备的受力变形模式。选取“隧道穿越滑动带、隧道下穿滑体、平行体系下隧道穿越滑体和正交体系下隧道穿越滑体”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基本模式,建立体系受力模型,主要以隧道作为承载体。对简化模型建立微积分方程并引入边界条件得到位移函数,通过位移、截面转角、弯矩、剪力之间的微分关系得到隧道支护荷载和变形的理论解。(创新点之一,详见第3、4章)(3)在进行隧道围岩安全性和滑坡体稳定性评价时,需要不断地根据围岩(坡体)中的应力或变形信息来评价其安全稳定状态。本项研究探讨了适用于隧道工程安全性和滑坡稳定性的点安全系数统一评价方法,跟踪开挖过程中该评价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发展过程,为实现隧道-滑坡体系的工程安全性评价和支护优化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数值分析和模型试验成果显示:整个坡体在试验预定的几个工况中是整体稳定的,但是局部破坏也会对工程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工程中采用点安全系数来评价隧道-滑坡体系的变形机理和控制技术是比较合理的。(创新点之一,详见第5、6章)(4)以隧道-滑坡平行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现场监测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隧道-滑坡体系的变形机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方面认识。①在三维数值计算成果的基础上,定义隧道围岩的应力状态点安全系数和滑面单元(接触面)的点安全系数,根据点安全系数的分布来判断围岩和坡体不同部位的稳定程度,从而分析隧道围岩和滑坡的变形机理;②隧道开挖使滑坡体的稳定状态和岩土体力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在雨水的作用下,坡体变得更不稳定;③隧道开挖应尽量保持两洞间必要的超前距离,有效减小施工扰动范围;④在穿越滑动带等特殊地质体时,最好采用一定的预加固措施,至少应做好应急预案。(5)以隧道-滑坡平行体系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预加固技术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基于预加固理念的变形控制技术。认为控制或降低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是控制隧道-滑坡体系渐进性破坏的关键,因此需采用合理的预加固技术,包括预加固工程措施和科学的施工工艺工序。数值分析和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综合分析表明:对隧道-滑坡体系的稳定性而言,开挖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在一定范围之内,工程预加固的作用是最为明显的,对原体系性质有显着的改善和优化作用,但须注意支护结构要设计在合适的位置上;开挖方式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体系的稳定状态,反向开挖优于正向开挖,正向开挖对隧道-滑坡体系的稳定性最为不利。(创新点之一,详见第6章)
沈传新[10](2012)在《楼房山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工程研究》文中认为滑坡在我国是—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兰州—海口高速公路的武都—罐子沟段多穿越地质条件复杂的松散堆积土滑坡,对公路的正常运营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开展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治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于保证滑坡的长期稳定至关重要。本文以楼房山滑坡为背景,对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反算,建立了楼房山滑坡FLAC3D三维数值模型,并对滑坡预加固措施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综合归纳了滑坡研究的国内外成果及滑坡的相关理论,系统分析了楼房山滑坡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等条件并论述了滑坡变形破坏机理。2.首先对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反算,然后对滑坡体进行了稳定性定量评价,计算了不同工况下滑坡的剩余下滑力,并选取非正常工况Ⅱ作为抗滑支挡工程设计的控制工况。3.阐述FLAC3D数值分析原理,建立了楼房山滑坡FLAC3D三维数值模型。根据反算的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参数,分析了三维数值模型的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等分布规律,并结合滑坡典型剖面的应力、应变情况,评价了天然工况下滑坡的稳定状况。4.根据非正常工况Ⅱ,给出滑体地表深孔注浆和微型钢管抗滑桩的综合治理方案。为与微型钢管抗滑桩作对比分析,先采用普通抗滑桩分别从抗滑桩桩位布置、桩长、桩间距、截面大小等方面对加固效果进行分析,得出普通抗滑桩最优加固方案。最后对比分析滑体地表深孔注浆、微型钢管抗滑桩综合加固方案和普通抗滑桩最优加固方案,得出两种方案加固后滑坡体的变形相差不大,但滑体地表深孔注浆、微型钢管抗滑桩综合加固方案要比普通抗滑桩最优加固方案工程量小,经济合理。5.最后总结了全文所做的工作和主要成果,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二、川藏公路102滑坡滑动带力学参数的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藏公路102滑坡滑动带力学参数的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晚更新世曲龙滑坡堵江事件分析及堵江运动特征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早期滑坡堵江事件年代及气候环境分析 |
1.2.2 区域青藏高原隆升背景 |
1.2.3 大型滑坡堵江事件成因机制 |
1.2.4 早期滑坡地震参数反分析研究 |
1.2.5 高速远程滑坡运动特征研究 |
1.2.6 基于浅水流运动方程数值模型构建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与冰川活动 |
2.1 区域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区域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层岩性 |
2.3 区域地形地貌 |
2.4 区域大地构造 |
2.5 区域冰川痕迹 |
2.5.1 现今冰川痕迹 |
2.5.2 早期冰川痕迹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曲龙早期滑坡堵江事件 |
3.1 曲龙滑坡堵江事件调查 |
3.1.1 早期堰塞湖 |
3.1.2 堵江堰塞残余体 |
3.1.3 曲龙堵江物源区 |
3.2 曲龙堵江滑坡及运动机制 |
3.2.1 曲龙堵江滑坡识别 |
3.2.2 曲龙堵江滑坡运动机制 |
3.3 早期气候环境与地质构造活动 |
3.3.1 堰塞湖沉积物取样及光释光测年 |
3.3.2 早期气候环境与地质构造活动 |
3.4 诱发堵江滑坡地震反分析计算 |
3.4.1 堵江滑坡滑动面 |
3.4.2 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
3.4.3 滑坡安全系数计算 |
3.4.4 基于Newmark法参数反分析 |
3.4.5 诱发地震震级及震中距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杂地形浅水流数值模型 |
4.1 浅水流控制方程 |
4.2 复杂地形数字化处理 |
4.3 浅水流数值模型构建 |
4.3.1 控制方程离散 |
4.3.2 界面数值通量计算 |
4.3.3 干湿边界处理及计算踪迹辨别 |
4.3.4 方程源项处理 |
4.3.5 边界条件处理 |
4.3.6 数值格式时步控制 |
4.4 模型实施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程序设计与合理性验证 |
5.1 SFLOW软件程序开发平台 |
5.2 SFLOW软件程序设计 |
5.2.1 数据加载模块 |
5.2.2 计算数据监测及进度显示模块 |
5.2.3 计算结果初步显示模块 |
5.2.4 计算结果输出及后处理 |
5.3 SFLOW软件程序计算结果合理性验证 |
5.3.1 物理性流动测试 |
5.3.2 工程实例对照 |
5.3.3 工程实例对照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曲龙堵江运动特征及历史演化过程 |
6.1 区域早期地形识别 |
6.1.1 早期堵江区域河床 |
6.1.2 堵江碎屑流冲出路径 |
6.2 区域早期地形构建 |
6.3 堵江碎屑流运动特征 |
6.4 曲龙滑坡堵江事件历史演化过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结论成果 |
技术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露天矿滑坡区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滑坡区矿床地质模型构建 |
2.1 数据采集 |
2.1.1 地质数据采集 |
2.1.2 采场数据采集 |
2.2 滑坡区矿床地质模型建立 |
2.2.1 建地质实体模型 |
2.2.2 滑坡后采场现状模型 |
3 滑坡区力学参数反分析 |
4 清理方案设计 |
4.1 滑坡区边坡清理形态设计 |
4.2 滑坡区工程量计算 |
4.3 清理程序设计 |
4.4 监测方案及安全防护 |
5 结论 |
(4)基于非线性规划法的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优化模型 |
1. 1 目标函数 |
1. 2 约束条件 |
2 目标函数取值 |
3 优化计算 |
4 应用实例 |
4. 1 滑坡形成的原因 |
4. 2 滑坡发展过程及检测 |
4. 3 计算参数 |
4. 4 滑坡稳定系数计算 |
4. 5 计算结果分析 |
4. 6 目标函数的取值和约束简化 |
4. 7 优化结果 |
5 结语 |
(5)基于D-S证据理论的黄土滑坡参数估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滑坡力学参数的D-S评估方法 |
1.1 D-S证据理论 |
1.2 参数识别框架 |
1.3 参数基本可信度分配 |
1.4 D-S信息融合法则 |
2 工程应用实例 |
2.1 滑坡基本特征 |
2.2 黄土滑坡参数不确定性估计 |
2.3 黄土滑坡参数的反算 |
3 结论 |
(6)滑坡抗剪强度参数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意义 |
1.2 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选取的研究现状 |
1.2.1 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研究 |
1.2.2 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反演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强度参数反分析 |
2.1 概述 |
2.2 反分析基本原理 |
2.2.1 反分析的基本前提 |
2.2.2 反分析过程 |
2.3 传递系数法 |
2.4 边坡参数敏感性分析 |
2.5 工程算例 |
2.5.1 工程概况 |
2.5.2 计算模型 |
2.5.3 计算参数 |
2.5.4 敏感性分析 |
2.5.5 反算结果 |
2.6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三维极限分析上限法的滑坡强度参数反分析 |
3.1 概述 |
3.2 二维边坡稳定极限分析 |
3.2.1 机动许可速度场 |
3.2.2 虚功原理 |
3.2.3 安全系数求解 |
3.3 三维边坡稳定极限分析 |
3.3.1 三维极限分析的基本原理 |
3.3.2 三维协调速度场 |
3.3.3 三维极限分析的上限解法 |
3.4 工程应用 |
3.4.1 二维反演分析 |
3.4.2 三维反演分析 |
3.5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滑坡强度参数反分析 |
4.1 概述 |
4.2 边坡可靠度分析中的问题 |
4.2.1 边坡工程可靠度研究的必要性 |
4.2.2 边坡可靠度分析面临的问题 |
4.2.3 边坡岩土体随机变量特征值的处理 |
4.3 边坡稳定性的极限状态方程 |
4.4 可靠度理论在滑坡强度参数反演中的运用 |
4.4.1 数据表法 |
4.4.2 约束优化法 |
4.4.3 基于最优化原理的蒙特卡罗法 |
4.5 工程应用 |
4.5.1 无限边坡的稳定可靠性分析 |
4.5.2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的边坡可靠性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土质边坡空间效应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维极限平衡法 |
1.2.2 三维最危险滑面的搜索技术 |
1.2.3 边坡空间效应 |
1.2.4 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极限平衡法 |
1.3 论文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滑面正应力分布的严格极限平衡法 |
2.1 滑面正应力σ(x)的构成分析 |
2.2 二维极限平衡法基本原理与分析过程 |
2.2.1 基本假定及滑面正应力 |
2.2.2 基本平衡方程及安全系数 |
2.2.3 滑体内力检验 |
2.3 算例验证与分析 |
2.4 滑面正应力分布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滑面正应力分布的三维极限平衡法 |
3.1 三维极限平衡法基本原理与分析过程 |
3.1.1 分析模型及典型条柱上的作用力 |
3.1.2 基本假定 |
3.1.3 滑面正应力分布函数 |
3.1.4 三维滑体的平衡方程组 |
3.1.5 安全系数的求解 |
3.2 算例分析 |
3.2.1 算例1 |
3.2.2 算例2 |
3.2.3 算例3 |
3.2.4 算例4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均质边坡三维近似滑裂面的搜索技术与安全系数曲线 |
4.1 三维滑裂面近似简化搜索方法 |
4.1.1 三维滑裂面的构造 |
4.1.2 三维滑裂面近似简化搜索流程 |
4.1.3 算例分析 |
4.2 均质边坡三维安全系数计算曲线及验证 |
4.2.1 计算曲线 |
4.2.2 与类似成果的比较验证 |
4.2.3 使用举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维滑体形态效应分析 |
5.1 分析方案 |
5.2 滑体形态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滑面形态 |
5.2.2 滑体长高比 |
5.2.3 坡比 |
5.2.4 黏聚力 |
5.2.5 内摩擦角 |
5.3 滑体形态效应的修正曲线及验证 |
5.3.1 滑体形态效应修正曲线 |
5.3.2 滑体形态效应的数值验证 |
5.3.3 滑体形态效应的试验验证 |
5.3.4 算例分析 |
5.4 滑体形态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其界限标准 |
5.4.1 滑体形态效应的形成机理 |
5.4.2 考虑滑体形态效应的界限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滑体形态效应对滑面参数反演的影响 |
6.1 考虑滑体形态效应的三维反演分析模型 |
6.1.1 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反演分析的定义 |
6.1.2 确定反分析的状态及稳定状态评估指标 |
6.1.3 考虑滑体形态效应的三维反演分析模型 |
6.2 算例及滑体形态效应对反演参数影响分析 |
6.2.1 算例1 |
6.2.2 算例2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坡面形态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 |
7.1 试验装置及模型边坡 |
7.1.1 试验装置 |
7.1.2 模型试验用土性质 |
7.1.3 模型边坡的设计与制作 |
7.2 试验过程及测试结果 |
7.2.1 坡顶裂缝开展的描述 |
7.2.2 最终破坏的三维形态 |
7.2.3 失稳后的冲程 |
7.2.4 破坏时模型槽倾斜的角度 |
7.3 讨论 |
7.3.1 对滑面形态和位置的认识 |
7.3.2 对凹坡稳定性最好及凸坡最差的试验现象的力学解释 |
7.3.3 对试验中不足的认识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坡面形态效应的理论分析 |
8.1 考虑坡面形态的极限平衡法 |
8.1.1 基本假定及合理性说明 |
8.1.2 圆形凸坡稳定性的极限平衡分析 |
8.1.3 圆形凹坡稳定性的极限平衡分析 |
8.2 模型试验验证和已有成果的比较分析 |
8.2.1 模型试验验证 |
8.2.2 与已有类似成果的比较分析 |
8.3 坡面形态效应分析及安全系数速查曲线 |
8.3.1 坡面形态效应分析 |
8.3.2 圆形坡面形态边坡安全系数速查曲线 |
8.3.3 算例分析 |
8.3.4 坡面形态效应的适用范围的建议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工程应用 |
9.1 金坪子H区蠕滑边坡 |
9.1.1 工程概况 |
9.1.2 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模型 |
9.1.3 三维极限平衡分析结果 |
9.1.4 利用计算曲线图计算结果 |
9.1.5 对计算结果的评述 |
9.2 新桥露天矿边坡 |
9.2.1 工程概况 |
9.2.2 基本参数及计算断面 |
9.2.3 计算结果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附件一 522个失稳边坡资料 |
附件二 300个失稳边坡资料 |
(8)高原梯度带高速公路地震防治与应急抢险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高原公路主要震害类型研究现状 |
1.2.1 地震条件下滑坡防治技术及应急抢险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地震条件下崩塌防治技术及应急抢险技术研究进展 |
1.2.3 地震条件下泥石流防治技术及应急抢险技术研究进展 |
1.2.4 研究现状的总结 |
1.3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意义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 |
第二章 高原梯度带高速公路地震灾害特点 |
2.1 高原梯度带高速公路自然环境特征 |
2.1.1 大地构造环境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地质岩性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1.5 冰川及冻土 |
2.1.6 典型高原海拔梯度区的划分 |
2.2 高原公路与平原公路设计差异性分析 |
2.2.1 线形设计上的差异 |
2.2.2 路基设计上的差异 |
2.2.3 路面设计上的差异 |
2.3 高原梯度带高速公路震害类型及破坏特征 |
2.3.1 结构振动破坏 |
2.3.2 地基失效 |
2.4 小结 |
第三章 考虑高原梯度变化的地震条件下滑坡防治、应急抢险技术 |
3.1 考虑高原梯度变化的地震条件下滑坡致灾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地震作用下高原公路路堑边坡滑塌致灾机理 |
3.1.2 地震作用下高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3.1.3 地震作用下高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3.2 考虑高原梯度变化的地震条件下滑坡防治技术 |
3.2.1 地震条件下滑坡治理分类和处治原则 |
3.2.2 排水法 |
3.2.3 力学平衡法 |
3.2.4 岩土参数改良法 |
3.3 考虑高原梯度变化的地震条件下滑坡应急抢险技术 |
3.3.1 滑坡紧急处理措施 |
3.3.2 滑坡路段紧急修复措施 |
3.4 高原梯度带公路地震滑坡防治、应急抢险技术适应性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考虑高原梯度变化的地震条件下崩塌防治、应急抢险技术 |
4.1 考虑高原梯度变化的地震条件下崩塌致灾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1 致灾机理 |
4.1.2 影响因素 |
4.1.3 落石分析 |
4.2 考虑高原梯度变化的地震条件下崩塌防治技术 |
4.2.1 拦挡法 |
4.2.2 坡面消能法 |
4.2.3 清除/加固法 |
4.2.4 避让法 |
4.3 考虑高原梯度变化的地震条件下崩塌应急抢险技术 |
4.3.1 崩塌路段紧急处理措施 |
4.3.2 崩塌路段紧急修复措施 |
4.4 高原梯度带公路地震崩塌防治、应急抢险技术适应性评价 |
4.5 小结 |
第五章 考虑高原梯度变化的地震条件下泥石流防治、应急抢险技术 |
5.1 考虑高原梯度变化的地震条件下泥石流致灾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1 泥石流分类 |
5.1.2 地震条件下泥石流影响因素 |
5.1.3 地震条件下泥石流致灾机理 |
5.2 考虑高原梯度变化的地震条件下泥石流防治技术 |
5.2.1 坡面泥石流 |
5.2.2 沟谷泥石流 |
5.3 考虑高原梯度变化的地震条件下泥石流应急抢险技术 |
5.3.1 小型坡面型泥石流应急抢险技术 |
5.3.2 小型沟谷型泥石流应急抢险技术 |
5.3.3 大型泥石流应急抢险技术 |
5.4 高原梯度带公路地震泥石流防治、应急抢险技术适应性评价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隧道—滑坡体系的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2. 隧道变形和围岩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3. 隧道与滑坡的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
1.2.4. 隧道-滑坡加固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5.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价值 |
1.3.1. 隧道-滑坡体系的工程安全性评价 |
1.3.2. 隧道-滑坡体系的变形机理 |
1.3.3. 隧道-滑坡体系的变形控制技术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现场调研和监测测试方案 |
1.4.2. 隧道-滑坡体系的理论研究 |
1.4.3. 隧道-滑坡体系的数值分析研究 |
1.4.4. 隧道-滑坡体系响应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
2 武罐高速公路沿线工程地质特征与隧道-滑坡的坡体结构类型 |
2.1 高速公路工程概况 |
2.2 区域地质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5. 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 |
2.3 区域稳定性评价 |
2.4 沿线隧道-滑坡分布及坡体结构类型 |
2.4.1. 沿线隧道-滑坡分布概况 |
2.4.2. 隧道-滑坡坡体结构的建立方法 |
2.4.3. 各类型的隧道-滑坡的坡体结构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隧道-滑坡体系类型和隧道受力变形模式研究 |
3.1 概况 |
3.2 隧道-滑坡体系的类型划分 |
3.3 隧道-滑坡平行体系的受力变形模式 |
3.3.1. 隧道与滑面相交 |
3.3.2. 隧道从滑体下方穿越 |
3.3.3. 隧道从滑体两侧通过 |
3.4 隧道-滑坡正交体系的受力变形模式 |
3.4.1. 隧道位于滑坡体内(单滑面) |
3.4.2. 隧道位于滑坡体内(多滑面) |
3.4.3. 隧道位于滑坡体外 |
3.5 隧道-滑坡斜交体系的受力变形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4 隧道-滑坡体系典型模式的解析分析 |
4.1 概况 |
4.2 隧道穿越滑动带的受力模型与分析 |
4.2.1. 隧道开挖对围岩的扰动范围 |
4.2.2. 隧道穿越滑带时支护结构荷载分析 |
4.3 隧道下穿滑坡时的受力模型与分析 |
4.3.1. 最小安全下穿距离 |
4.3.2. 隧道支护结构荷载分析 |
4.4 平行体系下隧道穿越滑体的受力模型与分析 |
4.4.1. 平行体系的力学模型和基本假设 |
4.4.2. 平行体系力学模型的求解 |
4.5 正交体系下隧道穿越滑体的受力模型与分析 |
4.5.1. 正交体系的力学模型和基本假设 |
4.5.2. 正交体系力学模型的求解 |
4.6 本章小结 |
5 隧道-滑坡体系的变形机理分析 |
5.1 基于点安全系数的隧道-滑坡体系变形机理分析理论 |
5.1.1. 隧道-滑坡体系的空间变形机理分析原理 |
5.1.2. 基于应力状态点安全系数的坡体和围岩变形机理分析 |
5.1.3. 基于接触面点安全系数的坡体变形机理分析 |
5.2 变形机理的数值分析研究 |
5.2.1. 典型工点概况 |
5.2.2. 圆台子隧道-滑坡数值分析模型 |
5.2.3. 计算参数与边界条件 |
5.2.4. 模拟工况设计 |
5.2.5. 计算结果分析 |
5.3 变形机理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
5.3.1. 试验原型和参数选取 |
5.3.2. 相似关系、相似材料配制和选取 |
5.3.3. 试验工况考虑与设计 |
5.3.4. 试验装置、测试方法及测点布置 |
5.3.5. 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 |
5.3.6. 模型试验数据分析结论 |
5.4 变形机理的现场试验研究 |
5.4.1. 隧道和滑坡变形总体情况 |
5.4.2. 滑坡深部位移测试与分析 |
5.4.3. 滑坡地表位移监测与分析 |
5.4.4. 隧道围岩压力测试与分析 |
5.4.5. 隧道钢拱架应力、应变监测与分析 |
5.4.6. 现场监测、测试分析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预加固的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
6.1 概况 |
6.2 预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
6.2.1. 隧道工程的预加固技术 |
6.2.2. 滑坡工程的预加固技术 |
6.3 预加固技术的的作用机理和设计理念 |
6.3.1. 坡体预加固系统的作用机理 |
6.3.2. 隧道预加固系统作用机理 |
6.3.3. 预加固技术的设计理念 |
6.4 变形控制技术的数值分析研究 |
6.4.1. 典型工点概况 |
6.4.2. 阳坡里隧道-滑坡体系的数值模型 |
6.4.3. 计算参数选取 |
6.4.4. 滑动面参数反演分析 |
6.4.5. 模拟工况设计 |
6.4.6. 模型特征参考线(剖面线)位置 |
6.4.7. 数值仿真过程分析 |
6.4.8. 各工况稳定性及变形的综合比较 |
6.5 变形控制技术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
6.5.1. 试验原形与参数选取 |
6.5.2. 相似关系、相似材料配制和选取 |
6.5.3. 试验工况考虑与设计 |
6.5.4. 试验装置、测试方法及测点布置 |
6.5.5. 试验数据记录与整理 |
6.5.6. 试验结果分析 |
6.5.7. 模型试验数据分析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性成果体现 |
7.3 存在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详细摘要 |
(10)楼房山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滑坡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概述 |
1.2.3 滑坡防治治理概述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滑坡工程地质概况及变形破坏机理 |
2.1 气象与水文特征 |
2.2 工程地质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滑带土强度参数反分析及滑坡稳定性评价 |
3.1 滑带土强度参数反分析 |
3.1.1 反分析要点 |
3.1.2 反分析状态及稳定性评估指标 |
3.1.3 滑坡体特征 |
3.1.4 反分析成果 |
3.2 稳定性定量评价 |
3.2.1 计算的规范依据 |
3.2.2 滑坡推力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FLAC~(3D)的楼房山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4.1 FLAC~(3D)数值模拟原理与方法 |
4.2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位移场规律分析 |
4.3.2 应力场规律分析 |
4.3.3 塑性区及剪切应变增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抗滑加固方案数值模拟分析 |
5.1 治理方案论证 |
5.1.1 治理的原则 |
5.1.2 防治措施 |
5.2 普通抗滑桩加固方案分析 |
5.2.1 抗滑桩桩位优化 |
5.2.2 抗滑桩桩长优化 |
5.2.4 抗滑桩桩间距优化 |
5.2.5 抗滑桩截面优化 |
5.3 普通抗滑桩加固滑坡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 |
5.3.1 方差分析原理 |
5.3.2 抗滑桩加固滑坡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 |
5.4 滑体地表深孔注浆及微型钢管抗滑桩加固方案 |
5.4.1 滑体地表深孔注浆 |
5.4.2 微型钢管抗滑桩 |
5.5 方案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川藏公路102滑坡滑动带力学参数的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林拉高等级公路不良地质特征与防治对策[J]. 杨金,于哲,杨虎锋,李伟鹏. 路基工程, 2021(04)
- [2]晚更新世曲龙滑坡堵江事件分析及堵江运动特征数值模拟研究[D]. 韩旭东. 吉林大学, 2018(12)
- [3]露天矿滑坡区治理技术研究[J]. 吴涛. 露天采矿技术, 2016(07)
- [4]基于非线性规划法的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优化[J]. 李德林.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6(01)
- [5]基于D-S证据理论的黄土滑坡参数估计及应用[J]. 刘亚峰,刘高,陈龙飞,魏蒙恩. 地震工程学报, 2014(03)
- [6]滑坡抗剪强度参数反演方法研究[D]. 陈静瑜. 中南大学, 2014(03)
- [7]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土质边坡空间效应研究及应用[D]. 卢坤林.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5)
- [8]高原梯度带高速公路地震防治与应急抢险技术研究[D]. 皮宇航.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3)
- [9]隧道—滑坡体系的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 吴红刚.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2(02)
- [10]楼房山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工程研究[D]. 沈传新. 兰州交通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