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壳素水解制备氨基葡萄糖新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钱建瑛[1](2021)在《真菌壳聚糖的生物提取与绿色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壳聚糖是β-(1,4)-2-氨基-D-吡喃葡萄糖单元和β-(1,4)-2-乙酰氨基-D-吡喃葡萄糖单元的共聚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壳聚糖一般由虾蟹壳或真菌细胞壁中的甲壳素脱去乙酰基进行制备,现行工业生产主要采用虾蟹壳为原料,其工艺成熟并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随着我国食用菌栽培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菌根资源,其中含有的真菌甲壳素(mushroom chitin)可以作为壳聚糖的生产原料。由于菌根中甲壳素含量低,结构组成复杂,如按照常规的虾蟹壳提取工艺进行制备,将存在高污染、高能耗、低收率等问题,必须寻求新的提取工艺实现真菌壳聚糖(mushroom chitosan,MCS)的高效利用。本研究针对真菌子实体的结构特性,采用丝状真菌发酵进行生物提取,有效地脱除杂质成分并实现真菌甲壳素的剥离和富集,提高了真菌壳聚糖的提取收率。在此基础上,针对真菌壳聚糖分子均一性差等问题,为提升其利用价值,论文研究探索了一种绿色的、温和的MCS配位改性技术,获得了在中、碱性体系下溶解良好的真菌壳聚糖配位产物(mushroom chitosan-sodium carbonate,MCS-SC),并对其进行结构解析和性质表征。基于MCS-SC的良好溶解性、再生性和温度敏感性,将其应用于药物递送系统和固定化反应系统,制备了生物相容性高、相变温度接近体温、力学性能更为优异的新型壳聚糖凝胶体系,拓宽了MCS在不同pH药物递送系统和细胞固定化领域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真菌壳聚糖的生物提取技术研究。采用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FY1对金针菇菌根进行生物提取,通过木霉发酵产生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水解酶系使菌根中甲壳素与其紧密相连的纤维素、蛋白质等实现温和剥离;经过发酵条件优化,真菌甲壳素提取收率比化学提取法提高了93.39%。由生物提取获得的甲壳素更易于制备壳聚糖,通过微波辅助低浓度碱液进行温和脱乙酰,获得脱乙酰度更高的MCS,并大幅减少了生产过程的酸碱用量。经过工艺优化,制得的MCS脱乙酰度为90.1%,分子量约为109 kDa。(2)真菌壳聚糖的配位改性技术研究。发现MCS由离子型向分子型结构转变时,碳酸根可以对其进行配位修饰,修饰后能够改变其溶解特性。研究采用Na2CO3对MCS进行配位改性,获得新型配位化合物MCS-SC,改性产物溶解度提高至5.2 wt%。特性黏度与剪切速率分析显示,MCS-SC溶液呈现假塑性流体特性,存在剪切变稀现象;该配合物通过酸碱中和、溶剂体系转换以及加热等简单处理后可脱去配位酸根,再生为壳聚糖,避免了现有壳聚糖改性产物结构复杂、可逆性差、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降低等多种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MCS-SC溶液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糖链容易发生聚集,进而形成稳定的凝胶结构;凝胶化温度随溶液浓度增大而降低,当MCS-SC浓度为5 wt%时,其凝胶化温度为45.1℃,形成的水凝胶具有多级孔径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3)MCS-SC温敏性凝胶制备及载药研究。基于MCS-SC的温敏特性和生物相容性,探索其制备可注射原位成型凝胶的工艺。通过添加羟丙甲纤维素和丙三醇,将凝胶化温度调整至37℃左右,达到了体内注射后可原位成型的目的。通过电镜扫描、物性分析仪检测、体外降解实验以及小鼠体内注射等研究发现,MCS-SC水凝胶机械强度高,内部疏松多孔,具有一定的黏着性,体外降解周期为23 d,小鼠皮肤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将此水凝胶用于蛋白类降血糖药物艾塞那肽载药,其体外释放周期为21 d,累计释放量可拟合为零级释放曲线;动物实验结果表明,MCS-SC艾塞那肽温敏型凝胶能显着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和口服糖耐量,单次给药后24 h血糖和口服糖耐量较模型组有显着性差异;载药高剂量组小鼠的随机血糖低于模型组和阳性药物艾塞那肽组,且药效能维持13 d;表明MCS-SC温敏凝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MCS-SC凝胶微球连续菌体固定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MCS-SC水凝胶的良好固化能力和多孔结构组成特性,将其与海藻酸钠进行混合,开发了一种连续凝胶微球固定化技术。MCS-SC不仅能够与海藻酸钠发生聚电解质反应,而且反应后释放出的碳酸根可以和固化液中的钙离子形成碳酸钙微晶并呈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了凝胶微球的机械强度,其压缩强度和应变分别提高至3.7 MPa和73%。凝胶用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突变株X3全细胞固定化,以4-氰基吡啶为底物进行异烟酸转化,当底物投料浓度为200 mmol/L,单批次转化时间为20 min,可累计转化23批次,总转化能力达到4.6 mol/L,产物异烟酸浓度可达566.31 g/L,较游离细胞的转化产量提高了2.87倍,也比未改性壳聚糖微球的转化产量提高了2.09倍,是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高产量。综上,本论文采用木霉生物提取工艺制备了MCS,通过碳酸钠配位改性获得了溶解性能优良,并具有温敏性的改性化合物MCS-SC,并对其凝胶在药物递送和固定化生物转化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探索,为真菌壳聚糖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创新思路。
吴昊[2](2021)在《酶法制备N-乙酰氨基葡萄糖及催化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N-乙酰氨基葡萄糖是一种在制药、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的多功能单糖,尤其在治疗骨关节炎、骨质疏松方面具有显着的功效。目前,市场上以几丁质为原料制备Glc NAc的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化学酸解法,该方法缺点明显:污染环境,生产安全隐患大,效率低。而酶解法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以几丁质为原料制备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新方法。本实验室前期已构建好一株重组几丁质酶,可以有效降解胶体几丁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1)进一步研究了实验室已有的几丁质酶(Chi A)的酶学性质及其催化特性:Chi A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在50℃以下酶热稳定性良好;最适反应p H为6.0,酶也较为稳定;通过质谱及HPLC结果确定Chi A水解胶体几丁质的产物为(Glc NAc)2。(2)构建了一株重组β-N-乙酰基己糖胺酶工程菌E.Coli BL21(DE3)/p ET-28a(+)-HJ5N,优化了β-N-乙酰基己糖胺酶HJ5N的产酶条件并研究了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在诱导温度为25°C,IPTG诱导浓度为0.4 mmol/L,诱导时间为11 h条件下,HJ5N酶活最高可达440 U/m L;SDS-PAGE显示HJ5N分子量在55k D左右,最适温度为50℃,在40℃以下有较好的稳定性;最适p H在6.0左右,在p H 5.5-6.5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同金属离子化合物对HJ5N酶活的影响不显着,无明显的促进或者抑制作用;以p NP-Glc NAc为底物测定了HJ5N的动力学常数Km及Vmax:Km值为0.64mmol/L,Vmax值为3.42mol/(min.L),动力学参数表明HJ5N对p NP-Glc NAc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反应速率,与Chi A相似的酶学性质表明Chi A和HJ5N可以协同催化降解胶体几丁质。(3)以上述双酶的酶学性质研究为基础,成功建立了几丁质酶(Chi A)和β-N-乙酰基己糖胺酶(HJ5N)协同催化降解胶体几丁质制备Glc NAC的新方法,研究了双酶的协同机制。结果表明Chi A存在产物抑制现象,而HJ5N的加入可保证中间产物快速被转化为单糖从而消除这种抑制作用,双酶协同催化效率提高了一倍;最后通过分离纯化获得了纯度极高的Glc NAc,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4)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设计实验对双酶协同催化体系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反应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p H为6.0,最优底物浓度为9%,Chi A:HJ5N添加比例为2:1,总添加量为52.5 U/m,在上述最优反应条件下反应12 h可达到最大Glc NAc浓度18 mg/m L,转化率为60%,研究结果为酶法制备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工业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
耿华伟[3](2020)在《生化协同多相催化壳聚糖降解新型催化剂和新工艺》文中研究指明自然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中的有机化合物的种类较多,其中就包括位居生物资源第二位的chitin(甲壳素),乙酰甲壳素为chitosan(壳聚糖)的别称,是强效酶或碱与甲壳素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的,通常情况下,脱乙酰度超过55%时就可以将相应产物视为壳聚糖。其自身性能较为突出,例如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生物相容性等等。在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壳寡糖是指聚合度在20以下的产物,其具有出色的水溶性,吸收和利用率较高,在生理等方面的活性明显高于壳聚糖。降解壳聚糖的方式较多,化学、物理等降解方式则是现阶段比较常用的。且不同方式有着各自的优势:H2O2是化学降解法比较常用的试剂,具有低成本、快速降解、工业化生产难度低等优势。而生物酶降解法的主要优势是副反应为零、温和的降解条件等。本文联合使用酶降解与氧化降解方法以期整合各方法的优势,取得更好降解效果。并以固定化酶、固载化催化剂技术对其进行优化,以期探究壳聚糖催化降解生化协同新工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降解过程的H2O2温度、反应的时间消耗,以及降解效果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展开研讨,通过研究了解到,最具影响效果的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时间,60℃是最适宜的降解温度,而耗时与浓度的最佳值则分别是6h和3.5%。在酶的选择上,考察了淀粉酶、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脂肪酶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条件下除脂肪酶均有一定效果,纤维素酶最佳。2)催化剂载体上选取MCM-48进行研究,对制成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其结构信息,并考察负载铁催化剂与负载酶催化剂单独及联合使用时的效果。产品聚合度分布情况通过HPLC与GPC确定。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在Fe-MCM-48催化下可有效降解壳聚糖。固载酶催化剂降解所得产物大多仍属于壳聚糖,效率偏低。使用复合降解工艺时,先氧化降解后酶解的工艺所获得的壳寡糖平均聚合度为3.75,降解效果较单纯的化学降解、酶解与先酶解后化学降解更好,由于体系中短链寡糖较多,酶可以发挥较好的效果。聚合度分布情况分析表明复合降解产品中单糖占比最高,5糖及以上仅占14.2%。在对相应降解产物等物资的红外图谱进行分析后了解到,红外吸收状况并未由于降解产生明显改变。
程佳琦[4](2020)在《微波对小龙虾虾壳中甲壳素和壳聚糖提取和解聚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小龙虾是我国水产行业重要的经济养殖品种,其加工或食用后产生的虾壳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甲壳素。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壳聚糖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材料等领域,从虾壳中分离提取甲壳素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基础。微波凭借其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质的提取、纯化和解聚过程。本研究以相同升温速率下的水浴加热为对照,考察微波对提取小龙虾虾壳中的甲壳素,以及进一步制备壳聚糖的影响,挖掘微波引发上述反应差异的机制,并进一步研究微波协同氧化石墨烯(GO)催化解聚甲壳素和壳聚糖,为含氮生物质的解聚提供了一种绿色新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微波对小龙虾虾壳提取甲壳素的影响机制通过考察提取甲壳素反应体系的介电特性,发现固液混合后反应体系呈现高介电响应,适宜采用微波加热。其中,脱钙和脱蛋白质反应体系在2450 MHz处的损耗角正切分别为4.06和3.90,均可有效吸收微波能并转化为热能。在相同的升温速率下,探究了不同时间内微波与传统水浴加热对提取甲壳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的甲壳素具有更高的脱钙率(88.85%)和脱蛋白率(82.96%)。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发现,与水浴加热相比,微波辅助提取的甲壳素表面纤维结构更加细密,表明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微波加热能够有效加快甲壳素提取过程的反应速率。(2)微波对甲壳素制备壳聚糖的影响机制使用微波提取的甲壳素进一步制备壳聚糖,探究在相同升温速率下传统水浴和微波加热对制备壳聚糖品质的影响。脱乙酰基反应进行至10 min时,微波辅助制备的壳聚糖(MCS)的脱乙酰度(DD)可达到59.34%,远高于水浴辅助制备壳聚糖(WCS)的DD(38.08%),对应的SEM图中也可观察到MCS比WCS呈现更多的孔隙和纤维断裂。反应60 min后,微波辅助的脱乙酰反应基本完成,相较于WCS,MCS始终具有更低的分子量和黏度。当反应时间为240 min时,MCS和WCS的DD接近,而X-射线衍射图谱的结果显示MCS的结晶度(28.74%)略高于WCS(27.45%),说明微波加热不仅可以加速脱乙酰基初期的反应速率,还能促进脱乙酰反应整体的均匀性和彻底性。(3)微波协同GO解聚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研究以微波辅助提取的甲壳素及制备的壳聚糖为研究对象,考察微波场下固体催化剂GO和石墨烯(GR)对这两种聚合物的解聚作用。实验结果表明,GO和GR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反应体系介电特性,显着提高升温速率。壳聚糖解聚程度远高于甲壳素,其中GO催化甲壳素和壳聚糖解聚产物中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为77.55 mg/L和694.70 mg/L。无催化剂和以GR为催化剂的解聚产物中无还原糖,GO催化解聚壳聚糖的反应中总还原糖含量为37.22 mg/L,表明GO可以协同微波催化解聚壳聚糖生成单糖,根据GO和GR催化能力的差异,可以推断出含氧官能团对于糖链的断裂起关键作用。此外,甲壳素和壳聚糖解聚程度的差异,可归因于甲壳素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较壳聚糖更强,因此去结晶化以弱化氢键作用对于解聚反应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闫宁[5](2020)在《典型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参数的检测及过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纸浆流送和纸幅成形过程中,造纸湿部非纤维性化学品的添加有助于改善纸张的质量性能、提高湿部的成形效率、保证纸机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然而,化学品合成工艺控制不当会带来化学品有效含量或取代度失准、产品中有毒副产物超标等问题,并最终导致化学品在产品质量、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方面不达标。因此,在兼顾环保的同时为了实现化学品的少量高效使用,必须对湿部化学品的质量提出严苛的管控要求,这对于降低生产成本、维持湿部平衡以及整个造纸工艺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国内纸厂在使用化学助剂中缺乏必要的监测和控制手段,而一些传统落后的检测概念以及检测手段又难以满足各类新型助剂关键参数(如有效含量、取代度、含氯有害副产物、储存及使用过程中稳定性等)的检测要求,不利于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性能的准确及时评估。因此,为了更加客观地评价湿部化学品的质量性能、安全性能以及过程稳定性等,基于顶空分析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本论文开发了一些快速准确、科学合理的新方法用于湿部化学品关键参数的检测。针对目前化学品固含量或水分指标检测概念和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引入了“有效固含量”的概念,并且基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建立了准确快速的定量方法。包括:一种双波长紫外可见光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PAE)溶液的有效固含量的新方法;一种基于离子液体辅助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快速测定烷基烯酮二聚体乳液(AKD)有效含量的新方法;一种基于示踪剂光谱衰减技术快速测定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浓度新方法;一种基于多次抽提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丙烯酰胺(PAM)的水分含量新方法。这些方法学的建立从样品实质有效成分的角度出发,检测结果客观准确,对产品质量真伪的有效鉴别以及在后续湿部的应用添加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指导依据。此外,AKD乳液有效含量测定方法中首次采用离子液体辅助模式,这对于其他检测方法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建立了造纸湿部关键生物质基化学品脱乙酰度或取代度的检测新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基于自动化顶空分步滴定技术高效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基于酸化后壳聚糖分子上的-NH3+基团呈弱酸性质,并且采用碳酸氢钠代替传统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碱滴定剂,根据所释放的CO2信号与滴定剂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最终产品的脱乙酰度值。在此基础上结合透析作用,开发了同时测定羧甲基壳聚糖脱乙酰度和取代度的相反应顶空气相色谱方法。其次,建立了多波长光谱技术测定纳米纤维素羧基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亚甲基蓝作为示踪剂,基于离子交换反应以及多波长光谱解析最终得到纳米纤维素羧基计算公式,该方法克服了混合溶液中亚甲基蓝与其缔合产物光谱高度叠合的问题。最后,建立了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可见光谱技术测定阳离子淀粉取代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阳离子淀粉结构上的结合氯含量来描述其取代度。建立了PAE树脂溶液中残余单体环氧氯丙烷(ECH)及其水解或酸解产物1,3-二氯-2-丙醇(DCP)和3-氯-1,2-丙二醇(MCPD)有害氯组分的检测新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基于内标校正法的相平衡顶空顶气相色谱技术测定PAE树脂溶液中挥发性有机氯(ECH和DCP)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选择性高,可以对各含氯物质单一组分进行分别定量检测,且不需要预处理和外标校准操作,提高了检测效率。其次,建立了一种基于相反应的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PAE树脂溶液中MCPD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高碘酸盐对MCPD上的邻二醇进行选择性氧化,其氧化产物甲醛被硼氢化钠还原为甲醇,最终通过GC-FID分析甲醇可以实现MCPD的间接定量。与参考方法相比,该方法精准度高,十分适用于PAE树脂溶液中MCPD的定量检测。建立了相关湿部化学品过程参数的检测方法及合成与使用过程控制的手段与模型评价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自动程序升温结合多次抽提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AKD蜡片熔点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准确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其次,建立了AKD乳液在储存和造纸工艺过程中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考察了工艺过程参数(温度、时间和体系p H)对AKD乳液水解行为的影响,通过数学拟合得到AKD在储存和造纸工艺过程中的水解动力学模型,为AKD乳液在造纸湿部工艺中的实践应用及过程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最后,利用紫外光谱技术对PAE树脂合成工艺过程中的实时粘度及环氧化反应程度进行监测与控制,这为PAE合成工艺的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控制手段。
彭元怀[6](2019)在《南极磷虾壳氟赋存形态及其释放游离氟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极磷虾资源蕴藏量巨大,生物量多达6.5-10.0亿吨,其作为潜在优质的动物蛋白源对缓解人类食物短缺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南极磷虾活体氟含量高,分布不均匀,99%主要集中于虾壳,肌肉中含量少。南极磷虾死后贮藏过程中,伴随着虾体自溶,虾壳中的氟以游离形态向虾肉发生迁移,造成虾肉氟污染而不能安全食用。高氟是限制南极磷虾开发利用的瓶颈之一,阐明南极磷虾壳中氟的赋存形态及其释放游离氟的机制,可以从源头固氟,阻隔氟的迁移,有效抑制虾肉氟含量的升高,对促进南极磷虾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对南极磷虾壳的微观结构及其氟赋存形态进行分析,然后对南极磷虾壳释放游离态氟的诱发因素进行筛选与甄别,筛选出了内源水解酶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和类胰蛋白酶是引起虾壳释放游离氟的主要潜在诱发因素,随后对NAGase和类胰蛋白酶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研究,最后对NAGase和类胰蛋白酶引起南极磷虾壳释放游离氟的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南极磷虾壳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通过核磁共振(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分析(EDS)等多种分析手段对南极磷虾壳中有机态氟、无机结合态氟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对南极磷虾壳中的氟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南极磷虾壳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甲壳素及无机盐;南极磷虾壳呈典型的分层结构,外层致密,内层疏松,α晶型的甲壳素纤维从分布在其中的孔道内伸出并扩展成层,多层堆叠构成虾壳的主体结构,甲壳素纤维上有结点,无机盐沉积在甲壳素纤维束上,蛋白质包裹在甲壳素纤维和无机盐表面并将其粘结在一起最终形成虾壳;(2)南极磷虾壳无机盐中无机结合态氟为氟磷灰石,不含其它无机氟化物;虾壳中不含有机氟化物,但含有弱结合态氟有机氟;(3)南极磷虾壳中的氟可分为游离态氟和结合态氟,其中结合态氟包括氟磷灰石形式存在的氟及与甲壳素、蛋白质等大分子以弱结合态存在的氟。南极磷虾壳总氟含量为3140±86ppm,其中:游离氟含量为722±35ppm,占总氟的23.0%,氟磷灰石形式氟含量为1272±44 ppm,占总氟的40.5%,甲壳素、蛋白质等大分子结合态氟含量1146±8ppm,占总氟的36.5%。2、以虾壳游离氟释放量为主要考察指标,研究南极磷虾p H、微生物和内源酶对虾壳释放游离氟的影响,筛选与甄别南极磷虾壳释放游离氟的主要诱发因素。结果表明:南极磷虾在10℃贮藏24h,p H由7.42升高到7.95,该p H范围内虾壳游离氟释放量维持不变,南极磷虾-30℃冻藏7个月,菌落总数不变,虾壳游离氟释放量由156.2μg/g升高到220.5μg/g,所以p H和微生物不是引起虾壳释放游离氟的重要因素;南极磷虾壳在NAGase、类胰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ALP)粗酶液中20℃反应10h,虾壳游离氟释放量分别由35.0μg/g增加到58.7μg/g、27.0μg/g增加到48.9μg/g、29.0μg/g增加到37.5μg/g,增加量分别23.7、21.9和8.5μg/g,NAGase和类胰蛋白酶粗酶液能够促进虾壳释放游离氟,因此NAGase和类胰蛋白酶是引起虾壳释放游离氟的主要潜在诱发因素。3、运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等方法对南极磷虾NAGase进行分离、纯化,应用凝胶电泳(SDS-PAGE)对其纯度与分子量进行检验,采用MALDI-TOF-MS对纯化酶进行鉴定,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AGase的纯化倍数为102.94,得率16.11%,分子量为59.0k Da,肽段的氨基酸序列与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甲壳素酶前体(ACG60513.1)相近(蛋白质得分为132分),表明纯化得到的酶为甲壳素水解酶。该NAGase最佳p H为6.5,p H 5.0-6.0范围内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45℃,35℃以下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Mg2+和Ca2+对NAGase有激活作用,酶动力学参数8)和(18(6)分别为0.41mmol/L和2.66μmol/(min·m L)。4、运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等方法对南极磷虾类胰蛋白酶进行分离、纯化,应用SDS-PAGE对其纯度与分子量进行检验,采用MALDI-TOF-MS对纯化酶进行鉴定,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类胰蛋白酶纯化倍数为26.97,得率9.32%,分子量为25.9k Da,肽段的氨基酸序列与南极磷虾类胰蛋白酶氨基酸序列相近(AOW41610.1)相近(蛋白质得分为126分),表明纯化得到的为南极磷虾类胰蛋白酶。该类胰蛋白酶最佳p H为7.2,中性偏碱条件下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40℃,35℃以下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Mg2+、Ca2+和Ba2+对类胰蛋白酶有激活作用,酶动力学参数8)和(18(6)分别为0.31mmol/L和222μmol/(m L·min)。5、研究NAGase和类胰蛋白酶诱发南极磷虾壳释放游离氟的动力学,跟踪监测虾壳微观结构变化与其释放游离态氟的关系,研究NAGase和类胰蛋白酶引起南极磷虾壳释放游离氟的机制。结果显示:NAGase和类胰蛋白酶引起虾壳释放游离氟的动力学方程分别为(2)=[1-0.980-0.0111-0.020)0.15]×175.52+10.80和(2)=[1-0.970-0.006-0.030)0.0558]×337.53+10.50。南极磷虾壳释放游离氟机制为:南极磷虾壳中的甲壳素与蛋白质在NAGase和类胰蛋白酶分别作用下发生降解,导致虾壳结构破坏,从而引起虾壳中氟由有机结合态转化为游离态。热处理钝化南极磷虾的内源酶,能阻断虾壳释放游离氟途径,有效抑制虾肉氟含量的升高。
杜欣欣[7](2017)在《甲壳素及壳聚糖中蛋白质脱除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由于甲壳素、壳聚糖中蛋白质的残留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本论文旨在研究用不同方法脱除甲壳素、壳聚糖中残留的蛋白质。从几种不同蛋白酶中筛选作用效果最好的酶,并对其作用条件作了优化;研究了不同前处理结合蛋白酶法脱除蛋白质的效果;尝试用低浓度的NaOH溶液和各种变性剂、表面活性剂等化学试剂脱除残留蛋白质;并且比较了不同脱除方法对甲壳素、壳聚糖性质的影响;测定了壳聚糖中蛋白质的分子量范围。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了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等蛋白酶脱除甲壳素中蛋白质的效果,发现碱性蛋白酶脱除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碱性蛋白酶作用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得到其最适作用条件为:温度45℃,反应pH 8.5,料液比1:15,反应时间4 h,酶的添加量0.4%(3500 u/g),此条件下甲壳素中蛋白质残留量从5.91%降低到3.21%,脱除率为45.68%。(2)研究了低浓度(1%、2%、3%)NaOH溶液、变性剂、表面活性剂等化学试剂对甲壳素中蛋白质的脱除效果。正交试验结果显示,2%的NaOH溶液可以有效脱除甲壳素中蛋白质,使得残留量从5.91%降到0.37%,脱除率达93.7%;比较不同变性剂及表面活性剂脱除甲壳素中蛋白质的效果,发现亚硫酸钠脱除效果最好,使甲壳素中蛋白质残留量从5.91%降低到3.99%,脱除率为32.49%;研究结果还表明,亚临界水和超声波可以有效促进蛋白酶的催化作用,蛋白酶对经亚临界水处理的甲壳素中蛋白质脱除率达46.6%,对超声波处理的甲壳素的蛋白质的脱除率达45.67%,比单纯使用蛋白酶的脱除效果好。(3)对于经不同蛋白质脱除方法处理的甲壳素,本文分析了其脱乙酰度、结晶度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由甲壳素红外图谱可知,经不同方法处理的甲壳素的脱乙酰度都增大,其中经亚临界水处理的甲壳素的脱乙酰度最高,其次是蛋白酶处理的甲壳素;由X射线衍射结果可知,经亚临界水和NaOH溶液处理的甲壳素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都有明显的降低,其中亚临界水处理的甲壳素的结晶度更小,而经NaOH溶液处理的甲壳素的晶粒尺寸更小。(4)比较研究了不同方法测定壳聚糖中蛋白质残留量的准确性,包括二喹啉甲酸法(BCA)法、考马斯亮蓝法和先用NaOH溶液提取壳聚糖的蛋白再测定的方法,得出BCA法虽然灵敏,但是显色试剂的碱性会使壳聚糖形成沉淀,测定结果不准确;考马斯亮蓝染色法中壳聚糖会形成干扰,影响测定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验证NaOH溶液提取蛋白质的方法能够准确测定壳聚糖中蛋白质的残留量,结果为0.414%。(5)比较了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等蛋白酶脱除壳聚糖中蛋白质的效果,发现碱性蛋白酶脱除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碱性蛋白酶作用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得到其最适作用条件为:温度50℃,反应pH 9.0,料液比1:25,反应时间4 h,酶的添加量为0.4%(3500 u/g),此条件下壳聚糖中蛋白质残留量从0.414%降低到0.332%;尝试研究了低浓度NaOH溶液(1%、2%、3%)对脱除壳聚糖中蛋白质的效果,由正交试验结果得出,1%NaOH溶液就能有效脱除壳聚糖中蛋白质,使壳聚糖的蛋白质残留量降低为0.22%;比较不同变性剂及表面活性剂脱除壳聚糖中蛋白质的结果表明,尿素脱除效果最好,使壳聚糖中蛋白质残留量降低到0.338%,效果与酶法相当;超声波处理结合蛋白酶法脱除壳聚糖中蛋白质的结果显示,壳聚糖中蛋白质残留量能够降低到0.304%,对蛋白酶的作用稍有提高。(6)对于经不同蛋白质脱除方法处理的壳聚糖,分析了其脱乙酰度、粘度的变化,结果显示,未经脱除蛋白质方法处理的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87.64%,经过尿素和蛋白酶处理的壳聚糖的脱乙酰度都增大,分别增大91.01%和89.38%;未经脱除蛋白质方法处理的壳聚糖的粘度为14.17 mPa·s,经蛋白酶和氢氧化钠处理的壳聚糖的粘度会降低,分别降低至14.00 mPa·s和13.17 mPa·s,而经过尿素处理的壳聚糖的粘度反而升高到17mPa·s。(7)壳聚糖经亚硝酸钠和盐酸降解后,通过tricine 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范围为17002200 Da,化学分析法得其平均分子量为554 Da。
姜红鹰[8](2017)在《两种葡萄糖苷酶偶联壳聚糖酶CSN酶解产生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体的研究》文中认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是形成几丁质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的一种重要衍生物,通常以β-(1,4)糖苷键聚合而成线状多聚物——几丁质。它不仅是真菌、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人体结缔组织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人体关节中糖蛋白的重要成分。N-乙酰氨基葡萄糖具有预防骨关节疾病、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因此在医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生产主要以甲壳素为原料,甲壳质是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多糖类物质,它是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经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甲壳素的分布广泛,存在于真菌、酵母等细胞的细胞壁中或是昆虫及虾蟹等的外骨骼中。虾蟹养殖在世界水产养殖领域中比重较大,我国成品虾蟹年产量超过200万吨,消费后产生的虾蟹壳总量丰富,可用作甲壳质生产原料,具有很大经济价值。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生产常用化学法、物理法等方法,但其中的工艺程序涉及到浓酸、强碱的使用,不仅水资源消耗量极大,而且环境污染严重,因此,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的酶法分解几丁质成为了研究热点。酶法降解甲壳素制备氨基葡萄糖,具有工艺易控制、产物纯度高和得率高等优点,多种酶协同处理可提高生产效率。本文在本实验室成功异源表达Aspergillus fumigatus来源的壳聚糖酶CSN基础上,在毕赤酵母中成功了表达外切-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Z和外切-β-D-氨基葡萄糖苷酶GlmATK,将其与CSN偶联,进行水解壳聚糖底物制备N-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体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外切-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Z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将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68的外切-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基因nagZ根据酵母的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优化,然后利用Overlapping PCR的方法合成nagZ基因,并将其克隆至载体pHBM905A上,在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异源表达。经摇瓶发酵,发酵上清中最大酶活单位可达0.56U/m L。重组NagZ的酶学性质分析表明: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6.5。同时,该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pH4.5-10的范围内,均保持80%以上的活性;将该酶置于55℃处理1h后,残余酶活仍有85%。(2)外切-β-D-氨基葡萄糖苷酶Glm ATK、CSX、GlmAPH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将来源于嗜热古细菌Thermococcus kodakarensis KOD1的外切-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基因tk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序列优化后合成,构建至载体pHBM905A上在毕赤酵母中异源表达。同时,选取另外两种来源于Aspergillus sp.CJ22-326中的外切-β-D-氨基葡萄糖苷酶CSX和来源于Pseudozyma hubeiensis SY62中的外切-β-D-氨基葡萄糖苷酶Glm APH,合成其基因后,在毕赤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3)外切-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Z的酶解底物分析:将重组NagZ应用于几丁质及壳聚糖底物的酶解实验,分别探究重组NagZ在不同温度、时间及作用底物等条件下产生乙酰葡萄糖胺的情况,酶解结果表明,NagZ在37℃条件下酶解效果较好,1m L酶解体系中加入活力单位2U的重组NagZ发酵上清,酶解浓度为1%胶状几丁质底物及壳聚糖底物,均可产生N-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体。将NagZ与不同酶量的CSN偶联作用于壳聚糖底物,可使底物分解,但仍需进一步优化酶解条件,大量生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体。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在毕赤酵母中实现NagZ的异源表达,同时验证其可作用于几丁质或壳聚糖底物,酶解产生N-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体。偶联NagZ与CSN作用于壳聚糖底物,可有效分解底物。因此本文为酶法高效生产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体奠定了基础。
姜红鹰,周玉玲,张桂敏,马立新,蒋思婧[9](2016)在《酶法制备甲壳素系列衍生物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甲壳素是自然界含量丰富的可再生多糖资源,其衍生物壳聚糖、壳寡糖和单糖在医药、农业、食品和保健品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工业生产中常用酸水解法加工甲壳素,该方法存在产品品质难控制、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酶法加工具有条件温和、环境友好、产品纯度高等优点,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相关文献和专利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系统阐述了各种几丁质酶、壳聚糖酶、脱乙酰基酶和氨基葡萄糖苷酶等的性质、底物特性和酶的表达水平,以及其在工业化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从已报道的文献来看,利用毕氏酵母表达的壳聚糖酶能满足大规模制备壳寡糖的要求,但其他的甲壳素衍生物的酶法加工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尚需进一步研究。
李妃[10](2014)在《壳寡糖的酶法分离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提出壳寡糖是甲壳素和壳聚糖的降解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氧化、抑菌等。壳寡糖的生物活性与糖链的聚合度大小有关。因此,分离制备不同聚合度的壳寡糖单体对生物活性的进一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极端气候地区土壤中筛选到一株能同时合成甲壳素脱乙酰酶和降解酶的嗜热芽孢杆菌HEC08,得到了最佳产酶工艺:以1.5%甲壳素为碳源,0.14%酵母提取物为氮源,发酵温度45℃,pH 7.6,转速168rpm,接种量10%,发酵72h。根据酶学试验得到两种酶的最适温度为46℃,最适pH为7.4。采用嗜热芽孢杆菌HEC08的发酵液来降解甲壳素,实现了从甲壳素一步转化为壳寡糖的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同时测定不同聚合度壳寡糖(DP=1~6)的分析方法,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快速,12min内6种壳寡糖全部洗脱并基线分离。将其用于甲壳素降解产物的分析,得到甲壳素的主要降解产物为壳二糖~壳六糖。本文研究了壳寡糖(DP=1~6)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交换吸附行为,筛选出HD-8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并首次用于分离制备壳寡糖单体(DP=1~6),在上样量为1.Og/100mL树脂,0.5~1.5mol/L盐酸梯度洗脱,洗脱流速为2BV/h的最佳分离工艺条件下,得到了高纯度的氨基葡萄糖(99.67%)、壳二糖(97.85%)、壳三糖(98.22%)、壳四糖(95.34%)、壳五糖(90.03%)和壳六糖(87.57%)。HD-8型树脂具有上样量大、分离效果好、可重复利用、经济实惠等优点,为工业化制备壳寡糖单体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实验评价壳寡糖单体(DP=1~6)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壳二糖~壳六糖均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且随着聚合度降低,活性增强,壳二糖单体活性最强,可作为潜在的抗氧化剂。
二、甲壳素水解制备氨基葡萄糖新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壳素水解制备氨基葡萄糖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真菌壳聚糖的生物提取与绿色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壳聚糖概述 |
1.1.1 壳聚糖的传统制备方法 |
1.1.2 壳聚糖的新型生物制备法 |
1.1.3 壳聚糖的基本性质与结构表征 |
1.1.4 壳聚糖的改性 |
1.2 原位成型温敏型凝胶药物递送系统 |
1.2.1 原位成型温敏型凝胶的制备方法 |
1.2.2 原位成型温敏型凝胶的常用基质 |
1.2.3 原位成型温敏型凝胶的评价 |
1.2.4 壳聚糖基温敏型凝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
1.3 细胞固定化技术 |
1.3.1 细胞固定化的优点和缺点 |
1.3.2 细胞固定化的方法 |
1.3.3 细胞固定化的载体材料 |
1.3.4 细胞固定化技术在腈类转化中的应用 |
1.4 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真菌壳聚糖的生物提取及性质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真菌甲壳素化学提取方法 |
2.3.2 真菌甲壳素生物提取方法 |
2.3.3 MCS的制备方法 |
2.3.4 MCS含量及性质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化学提取法真菌甲壳素的得率 |
2.4.2 氮源种类和浓度对真菌甲壳素产量的影响 |
2.4.3 碳源种类和浓度对真菌甲壳素产量的影响 |
2.4.4 金针菇菌根添加量对真菌甲壳素产量的影响 |
2.4.5 培养基初始pH对真菌甲壳素产量的影响 |
2.4.6 发酵时间对真菌甲壳素产量的影响 |
2.4.7 NaOH浓度对MCS得率、脱乙酰度、分子量的影响 |
2.4.8 NaOH用量对MCS得率、脱乙酰度、分子量的影响 |
2.4.9 微波反应时间对MCS得率、脱乙酰度、分子量的影响 |
2.4.10 醋酸浓度和用量对MCS得率、脱乙酰度、分子量的影响 |
2.4.11 MCS的脱乙酰度 |
2.4.12 MCS 分子量及其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
2.4.13 不同提取方法和来源的壳聚糖的理化性质差异 |
2.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真菌壳聚糖配位改性、结构解析和性质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试剂与耗材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改性配位化合物壳聚糖 (Mushroom chitosan-sodium carbonate,MCS-SC)的制备 |
3.3.2 MCS-SC的结构鉴定 |
3.3.3 MCS-SC的性质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MCS配位改性 |
3.4.2 MCS-SC结构解析 |
3.4.3 MCS-SC性质表征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改性真菌壳聚糖温敏凝胶在缓控释给药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动物 |
4.2.3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MCS-SC原位成型温敏凝胶的制备 |
4.3.2 MCS-SC原位成型温敏凝胶的性质表征 |
4.3.3 艾塞那肽的含量检测方法 |
4.3.4 MCS-SC 载艾塞那肽凝胶(MCS-SC gel containing exenatide,MCS-SC-E)的体外释放研究 |
4.3.5 MCS-SC-E的降糖效果评价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MCS-SC用量对凝胶性质的影响 |
4.4.2 HPMC型号对凝胶性质的影响 |
4.4.3 HPMC用量对凝胶性质的影响 |
4.4.4 丙三醇用量对凝胶性质的影响 |
4.4.5 凝胶相变温度和凝胶化时间分析 |
4.4.6 MCS-SC原位成型温敏凝胶的微观形态 |
4.4.7 MCS-SC原位成型温敏凝胶的质构特性 |
4.4.8 MCS-SC凝胶的体外降解试验 |
4.4.9 MCS-SC凝胶的组织相容性 |
4.4.10 艾塞那肽含量测定 |
4.4.11 MCS-SC-E的体外释放结果 |
4.4.12 MCS-SC-E的药效试验结果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改性真菌壳聚糖在细胞固定化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发酵培养方法 |
5.3.2 自制高分子材料凝胶球制备仪制备固定化细胞 |
5.3.3 固定化细胞转化批次实验 |
5.3.4 游离细胞转化批次实验 |
5.3.5 酶活分析方法 |
5.3.6 固定化细胞的性质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高分子材料凝胶球制备仪的设计与制作 |
5.4.2 底物和产物的检测方法 |
5.4.3 MCS-SC与 SA比例对固定化细胞的影响 |
5.4.4 MCS-SC与 SA用量对固定化细胞的影响 |
5.4.5 CaCl_2浓度对固定化细胞的影响 |
5.4.6 反应时间对固定化细胞的影响 |
5.4.7 转化温度对比酶活的影响 |
5.4.8 底物浓度对固定化细胞转化速率的影响 |
5.4.9 固定化细胞的稳定性试验 |
5.4.10 固定化细胞的性质表征 |
5.4.11 固定化细胞和游离细胞的批次转化试验 |
5.4.12 MCS-SC凝胶球的形成原理 |
5.5 本章结论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2)酶法制备N-乙酰氨基葡萄糖及催化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N-乙酰氨基葡萄糖概述 |
1.1.1 N-乙酰氨基葡萄糖结构及理化性质 |
1.1.2 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功能及应用 |
1.1.3 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制备 |
1.2 国内外酶法制备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研究进展 |
1.2.1 几丁质酶 |
1.2.2 β-N-乙酰基己糖胺酶 |
1.2.3 几丁质水解氧化酶 |
1.2.4 应用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二章 重组几丁质酶催化降解几丁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培养基及常用溶液的配置 |
2.3 实验方法 |
2.3.1 几丁质酶的制备 |
2.3.2 酶活测定 |
2.3.3 几丁质酶的催化特性 |
2.3.4 HPLC检测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几丁质酶的酶学性质 |
2.4.2 几丁质酶降解几丁质反应 |
2.4.3 产物的分离纯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β-N-乙酰基己糖胺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培养基及常用溶液的配置 |
3.3 实验方法 |
3.3.1 β-N-乙酰基己糖胺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
3.3.2 β-N-乙酰基己糖胺酶HJ5N的诱导条件优化 |
3.3.3 β-N-乙酰基己糖胺酶HJ5N的酶学性质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β-N-乙酰基己糖胺酶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 |
3.4.2 β-N-乙酰基己糖胺酶HJ5N的诱导条件优化 |
3.4.3 β-N-乙酰基己糖胺酶HJ5N的酶学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酶协同催化降解几丁质体系的建立及其催化机制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培养基及常用溶液的配置 |
4.3 实验方法 |
4.3.1 几丁质酶和β-N-乙酰基己糖胺酶的制备 |
4.3.2 几丁质酶和β-N-乙酰基己糖胺酶的酶活测定 |
4.3.3 胶体几丁质的制备 |
4.3.4 液相色谱(HPLC)检测产物 |
4.3.5 质谱检测 |
4.3.6 傅里叶红外光谱 |
4.3.7 核磁共振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双酶协同催化体系的建立 |
4.4.2 双酶协同催化机制研究 |
4.4.3 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鉴定及结构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酶协同催化体系的条件优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培养基及常用溶液的配置 |
5.3 实验方法 |
5.3.1 几丁质酶和β-N-乙酰基己糖胺酶的制备 |
5.3.2 几丁质酶和β-N-乙酰基己糖胺酶的酶活测定 |
5.3.3 外标法测几丁二糖及N-乙酰氨基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5.3.4 产物液相色谱(HPLC)检测条件 |
5.3.5 胶体几丁质的制备 |
5.3.6 双酶协同催化反应条件优化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外标法几丁二糖及N-乙酰氨基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5.4.2 温度对双酶协同催化体系的影响 |
5.4.3 pH对双酶协同催化体系的影响 |
5.4.4 底物双酶协同催化体系的影响 |
5.4.5 双酶添加比例对协同催化反应的影响 |
5.4.6 酶添加量对协同催化反应的影响 |
5.4.7 正交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生化协同多相催化壳聚糖降解新型催化剂和新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壳寡糖的生物活性与应用 |
1.3 壳聚糖降解工艺 |
1.3.1 酸降解 |
1.3.2 氧化降解 |
1.3.3 酶降解 |
1.3.4 物理降解 |
1.3.5 复合降解 |
1.4 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催化剂制备 |
2.3 催化剂表征 |
2.3.1 催化剂的表征 |
2.3.2 活性组分含量测定 |
2.4 壳聚糖降解 |
2.4.1 壳聚糖氧化降解 |
2.4.2 壳聚糖酶降解 |
2.4.3 壳聚糖催化降解 |
2.4.4 协同降解实验 |
2.5 降解产物分析 |
2.5.1 平均聚合度测定 |
2.5.2 聚合度分布测定 |
2.5.3 FT-IR测定 |
第三章 负载Fenton及固定化酶催化降解壳聚糖研究 |
3.1 催化剂的结构与组成 |
3.1.1 活性组分负载量 |
3.1.2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 |
3.1.3 TEM与 SEM表征 |
3.1.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 |
3.1.5 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 |
3.2 催化降降解性能 |
3.2.1 氧化降解实验 |
3.2.2 酶降解实验 |
3.2.3 催化降解实验 |
3.2.4 聚合度分布测定 |
3.2.5 产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 |
3.2.6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2.7 稳定性实验 |
3.3 小结 |
第四章 催化降解新工艺探究 |
4.1 生化协同降解实验结果 |
4.2 降解产物聚合度分析 |
4.3 复合降解产物红外表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微波对小龙虾虾壳中甲壳素和壳聚糖提取和解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小龙虾虾壳资源及利用现状 |
1.1.1 小龙虾及虾壳资源概述 |
1.1.2 小龙虾虾壳资源利用现状 |
1.2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壳聚糖的概述 |
1.2.1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
1.2.2 甲壳素的提取方法 |
1.2.3 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
1.3 微波技术在生物质转化中的应用 |
1.3.1 生物质资源概述 |
1.3.2 微波技术在生物质提取中的应用 |
1.3.3 微波技术在生物质解聚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龙虾虾壳的预处理方法 |
2.2.2 小龙虾虾壳基本组分的测定方法 |
2.2.3 介电特性的测定方法 |
2.2.4 升温曲线的拟合方法 |
2.2.5 甲壳素的提取方法 |
2.2.6 脱钙率的测定方法 |
2.2.7 脱蛋白率的测定方法 |
2.2.8 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
2.2.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测试方法 |
2.2.10 X-射线衍射图谱的测定方法 |
2.2.1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方法 |
2.2.12 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测定方法 |
2.2.13 壳聚糖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
2.2.14 壳聚糖表观黏度的测定方法 |
2.2.15 壳聚糖溶液流变学特性的测定方法 |
2.2.16 甲壳素及壳聚糖的水热解聚方法 |
2.2.17 水热解聚体系升温速率的测定方法 |
2.2.18 水解液体产物中总有机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19 水解液体产物中总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20 水解液体产物的检测分析方法 |
2.2.21 固体残留物热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
2.2.22 催化剂二次催化解聚的方法 |
2.2.2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微波对小龙虾虾壳提取甲壳素的影响机制 |
3.1.1 反应体系介电特性的研究 |
3.1.2 微波与水浴加热曲线的拟合 |
3.1.3 微波加热对虾壳脱钙、脱蛋白过程的影响 |
3.1.4 微波辅助提取甲壳素的结构表征 |
3.2 微波对甲壳素制备壳聚糖的影响机制 |
3.2.1 微波与水浴加热曲线的拟合 |
3.2.2 微波加热对壳聚糖脱乙酰度和溶解度的影响 |
3.2.3 微波加热对壳聚糖分子量的影响 |
3.2.4 微波加热对壳聚糖黏度的影响 |
3.2.5 微波辅助制备壳聚糖的结构表征 |
3.3 微波协同氧化石墨烯解聚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研究 |
3.3.1 固体催化剂性能的表征 |
3.3.2 反应参数对甲壳素和壳聚糖解聚的影响 |
3.3.3 氧化石墨烯的二次催化利用研究 |
3.3.4 微波辅助解聚壳聚糖机制的探究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小龙虾各部位虾壳的基本成分及结构 |
附录三 :壳聚糖重均分子量和光散射信号的分布 |
(5)典型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参数的检测及过程评价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造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1.1.2 我国造纸化学品市场分析 |
1.1.3 我国造纸化学品市场质量管理现状 |
1.2 造纸湿部化学品分类及其作用 |
1.3 湿部关键化石基/合成类助剂的介绍 |
1.3.1 烷基烯酮二聚体 |
1.3.2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 |
1.3.3 聚丙烯酰胺 |
1.4 湿部关键生物质基助剂的介绍 |
1.4.1 淀粉及其醚化衍生物 |
1.4.2 壳聚糖及其羧化衍生物 |
1.4.3 羧甲基纤维素与纳米纤维素 |
1.5 湿部化学品关键质量参数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1.5.1 AKD定量分析的研究现状 |
1.5.2 PAE树脂的质量安全评估 |
1.5.3 生物质基化学品的取代度或脱乙酰度定量分析 |
1.6 顶空分析技术 |
1.6.1 顶空分析技术发展历程 |
1.6.2 静态顶空分析技术的原理 |
1.6.3 静态顶空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分配系数的影响因素 |
1.6.4 静态顶空分析的常用技术及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7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 |
1.7.1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
1.7.2 紫外-可见光谱的常用技术及其在制浆造纸领域的应用 |
1.8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8.1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
1.8.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造纸湿部化学品水分或有效含量检测新方法的建立 |
2.1 双波长紫外光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的有效固含量 |
2.1.1 前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本节小结 |
2.2 基于离子液体辅助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烷基烯酮二聚体乳液的有效含量 |
2.2.1 前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4 本节小结 |
2.3 基于示踪剂光谱衰减技术快速测定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浓度 |
2.3.1 前言 |
2.3.2 实验部分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4 本节小结 |
2.4 基于多次抽提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丙烯酰胺的水分含量 |
2.4.1 前言 |
2.4.2 实验部分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4 本节小结 |
第三章 造纸湿部关键生物质基化学品脱乙酰度或取代度测定新方法的建立 |
3.1 基于顶空分步滴定技术测定壳聚糖的脱乙酰度 |
3.1.1 前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4 本节小结 |
3.2 基于相反应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同时测定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和脱乙酰度 |
3.2.1 前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本节小结 |
3.3 基于多波长光谱技术测定纳米纤维素的羧基含量 |
3.3.1 前言 |
3.3.2 实验部分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4 本节小结 |
3.4 基于离子交换的可见光谱技术测定阳离子淀粉的取代度 |
3.4.1 前言 |
3.4.2 实验部分 |
3.4.3 结果与讨论 |
3.4.4 本节小结 |
第四章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中有害氯组分检测新方法的建立 |
4.1 基于常规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中挥发性有机氯含量 |
4.1.1 前言 |
4.1.2 实验部分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4 本节小结 |
4.2 基于相反应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中3-氯-1,2-丙二醇含量 |
4.2.1 前言 |
4.2.2 实验部分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4 本节小结 |
第五章 相关化学品物化参数检测及合成与使用过程控制评价方法的建立 |
5.1 基于多次抽提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烷基烯酮二聚体蜡片的熔点 |
5.1.1 前言 |
5.1.2 实验部分 |
5.1.3 结果与讨论 |
5.1.4 本节小结 |
5.2 烷基烯二聚物乳液在储存和造纸工艺过程中的水解动力学研究 |
5.2.1 前言 |
5.2.2 实验部分 |
5.2.3 结果与讨论 |
5.2.4 本节小结 |
5.3 用于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合成工艺控制的紫外光谱技术 |
5.3.1 前言 |
5.3.2 实验部分 |
5.3.3 结果与讨论 |
5.3.4 本节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南极磷虾壳氟赋存形态及其释放游离氟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1.1 南极磷虾资源简介及捕捞情况 |
1.2 南极磷虾化学组成 |
1.2.1 蛋白质 |
1.2.2 多糖 |
1.2.3 脂质 |
1.2.4 色素 |
1.2.5 矿物质 |
1.3 南极磷虾利用现状 |
1.3.1 动物饲料 |
1.3.2 食品 |
1.3.3 保健品 |
1.3.4 生化制品 |
1.4 南极磷虾中的氟 |
1.4.1 氟的分布特点 |
1.4.2 氟的赋存形态 |
1.4.3 氟的迁移 |
1.5 氟对动物和人体的影响 |
1.5.1 牙齿和骨骼毒性 |
1.5.2 神经系统毒性 |
1.5.3 生殖系统毒性 |
1.5.4 免疫系统毒性 |
1.5.5 肝脏、肾、肺等软组织毒性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2 南极磷虾壳结构表征及壳中氟赋存形态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南极磷虾壳样品制备 |
2.2.2 南极磷虾壳主要化学组成分析 |
2.2.3 虾壳结构及无机盐组成分析表征 |
2.2.4 南极磷虾壳总氟含量分析 |
2.2.5 南极磷虾壳灰分氟含量分析 |
2.2.6 干虾壳游离氟含量测定 |
2.2.7 溶液中氟含量的测定 |
2.2.8 南极磷虾pH分析 |
2.2.9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南极磷虾壳主要化学成分及氟含量 |
2.3.2 氟标准曲线 |
2.3.3 南极磷虾壳的微观结构 |
2.3.3.1 南极磷虾壳甲壳素的性质及微观结构分析 |
2.3.3.2 南极磷虾壳中蛋白质与甲壳素和无机盐的结合方式 |
2.3.3.3 南极磷虾无机盐的微观结构分析 |
2.3.4 南极磷虾壳无机盐的组成分析 |
2.3.5 南极磷虾壳氟赋存形态分析 |
2.3.6 南极磷虾壳中氟的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3 南极磷虾壳释放游离氟诱发因素的筛选与甄别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原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虾壳样品的制备 |
3.2.2 南极磷虾的贮藏实验 |
3.2.3 虾肉中总氟含量的测定 |
3.2.4 南极磷虾pH分析 |
3.2.5 菌落总数计数 |
3.2.6 虾壳中游离氟含量的测定 |
3.2.7 pH对虾壳释放游离氟的影响 |
3.2.8 内源酶对虾壳释放游离氟的影响 |
3.2.9 NAGase粗酶液、类胰蛋白酶粗酶液和ALP粗酶液的制备 |
3.2.10 溶液中乙酰氨基葡萄糖含量、磷含量、游离态氨基氮含量分析 |
3.2.11 NAGase、类胰蛋白酶和ALP酶活测定 |
3.2.12 对硝基苯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1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对硝基苯酚、磷、乙酰氨基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 |
3.3.2 南极磷虾内源水解酶酶活测定结果 |
3.3.3 贮藏过程中南极磷虾中氟赋存形态的转化 |
3.3.4 南极磷虾pH变化对其虾壳释放游离氟作用 |
3.3.5 微生物对南极磷虾壳释放游离氟作用 |
3.3.6 主要内源水解酶对南极磷虾壳释放游离氟作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南极磷虾内源NAGASE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原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NAGase粗酶液的制备、酶活力测定 |
4.2.2 可溶性蛋白质浓度测定 |
4.2.3 硫酸铵分级沉淀 |
4.2.4 阴离子交换层析 |
4.2.5 凝胶层析 |
4.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质谱鉴定 |
4.2.7 NAGase最佳p H及 p H稳定性 |
4.2.8 NAGase最适温度及温度稳定性 |
4.2.9 金属离子对NAGase活性的影响 |
4.2.10 NAGase的酶学常数测定 |
4.2.11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硫酸铵盐析浓度的确定 |
4.3.2 阴离子交换层析 |
4.3.4 凝胶层析 |
4.3.5 NAGase分离纯化结果 |
4.3.6 SDS-PAGE及质谱鉴定 |
4.3.7 NAGase最佳p H及 p H稳定性 |
4.3.8 NAGase最适温度及温度稳定性 |
4.3.9 金属离子对NAGase活性的影响 |
4.3.10 NAGase动力学常数 |
4.4 本章小结 |
5 南极磷虾内源类胰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原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类胰蛋白酶粗酶液的制备、酶活力测定 |
5.2.2 可溶性蛋白质浓度测定 |
5.2.3 硫酸铵分级沉淀 |
5.2.4 阴离子交换层析 |
5.2.5 凝胶层析 |
5.2.6 SDS-PAGE及质谱鉴定 |
5.2.7 类胰蛋白酶最佳pH及pH稳定性 |
5.2.8 类胰蛋白酶最适温度及温度稳定性 |
5.2.9 金属离子对类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5.2.10 类胰蛋白酶的酶学常数测定 |
5.2.11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硫酸铵盐析浓度的确定 |
5.3.2 阴离子交换层析 |
5.3.3 凝胶层析 |
5.3.4 类胰蛋白酶分离纯化结果 |
5.3.5 SDS-PAGE及质谱鉴定 |
5.3.6 类胰蛋白酶最佳pH及pH稳定性 |
5.3.7 类胰蛋白酶最适温度及温度稳定性 |
5.3.8 金属离子对类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5.3.9 类胰蛋白酶动力学常数 |
5.4 本章小结 |
6 NAGASE和类胰蛋白酶诱发南极磷虾壳释放游离氟规律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原料与试剂 |
6.1.2 仪器与设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虾壳样品的制备 |
6.2.2 NAGase、类胰蛋白酶酶活测定 |
6.2.3 NAGase和类胰蛋白酶对南极磷虾壳释放游离氟的影响 |
6.2.4 NAGase和类胰蛋白酶对虾壳微观结构的影响 |
6.2.5 NAGase和类胰蛋白酶作用虾壳释放游离氟动力学模型构建 |
6.2.6 南极磷虾壳释放游离氟模型验证 |
6.2.7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纯化NAGase和类胰蛋白酶酶活力 |
6.3.2 NAGase和类胰蛋白酶对南极磷虾壳中游离氟的释放 |
6.3.3 NAGase和类胰蛋白酶对虾壳微观结构的影响 |
6.3.4 NAGase和类胰蛋白酶作用虾壳释放游离氟动力学模型构建 |
6.3.5 NAGase和类胰蛋白酶对虾壳游离氟的释放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甲壳素及壳聚糖中蛋白质脱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甲壳素概述及其应用现状 |
1.1.1 甲壳素 |
1.1.2 甲壳素的来源 |
1.1.3 甲壳素的应用 |
1.1.4 甲壳素中蛋白质的脱除方法研究 |
1.1.4.1 化学法 |
1.1.4.2 酶法 |
1.1.4.3 微生物发酵法 |
1.2 壳聚糖生产及其研究现状 |
1.2.1 壳聚糖及其性质 |
1.2.2 应用 |
1.2.2.1 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 |
1.2.2.2 人造皮肤 |
1.2.2.3 其它 |
1.2.3 壳聚糖中蛋白质脱除方法研究 |
1.2.3.1 碱法 |
1.2.3.2 表面活性剂法 |
1.2.3.3 酶法 |
1.3 评价甲壳素、壳聚糖性质的三个重要指标 |
1.3.1 脱乙酰度 |
1.3.2 粘度 |
1.3.3 结晶度 |
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与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主要试剂 |
2.3 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甲壳素中蛋白质脱除方法研究 |
2.4.1.1 甲壳素的制备 |
2.4.1.2 甲壳素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4.1.3 蛋白酶脱除蛋白质研究 |
2.4.1.4 低浓度的NaOH溶液对脱除蛋白质影响 |
2.4.1.5 变性剂、表面活性剂等化学试剂脱除甲壳素中蛋白质研究 |
2.4.1.6 亚临界水对蛋白酶脱除蛋白质影响的研究 |
2.4.1.7 蒸汽爆破对蛋白酶法脱除蛋白质影响的研究 |
2.4.1.8 超声波对蛋白酶脱除蛋白质影响的研究 |
2.4.1.9 甲壳素脱乙酰度的测定 |
2.4.1.10 甲壳素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分析 |
2.4.1.11 甲壳素结晶度的测定 |
2.4.2 壳聚糖中蛋白质的脱除方法研究 |
2.4.2.1 壳聚糖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
2.4.2.2 壳聚糖中残留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2.4.2.3 蛋白酶脱除壳聚糖中蛋白质的研究 |
2.4.2.4 低浓度的NaOH溶液对脱除蛋白质影响 |
2.4.2.5 变性剂及表面活性剂对脱除蛋白质的影响 |
2.4.2.6 亚临界水脱除蛋白质研究 |
2.4.2.7 超声波脱除蛋白质研究 |
2.4.2.8 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测定 |
2.4.2.9 壳聚糖粘度的测定 |
2.4.2.10 壳聚糖中蛋白质的分子量初步确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甲壳素中蛋白质脱除方法研究 |
3.1.1 甲壳素中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曲线的绘制 |
3.1.2 蛋白酶的筛选结果 |
3.1.3 蛋白酶作用条件优化 |
3.1.3.1 温度对蛋白酶作用的影响 |
3.1.3.2 pH值对蛋白酶作用的影响 |
3.1.3.3 固液比对蛋白酶作用的影响 |
3.1.3.4 反应时间对蛋白酶作用的影响 |
3.1.3.5 酶添加量对蛋白酶作用的影响 |
3.1.4 低浓度NaOH溶液脱除蛋白质结果 |
3.1.5 变性剂及表面活性剂等化学试剂脱除蛋白质结果 |
3.1.6 不同处理方法对酶法脱除蛋白质的影响 |
3.1.6.1 亚临界水处理对蛋白酶脱除蛋白质影响 |
3.1.6.2 蒸汽爆破对蛋白酶脱除蛋白质影响 |
3.1.6.3 超声波对蛋白酶脱除蛋白质影响 |
3.1.7 不同处理方法对甲壳素性质的影响 |
3.1.7.1 脱乙酰度的比较 |
3.1.7.2 二级结构的红外光谱分析 |
3.1.7.3 结晶度比较 |
3.2 壳聚糖中蛋白质脱除方法研究 |
3.2.1 壳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2.1.1 壳聚糖中蛋白质测定方法的确定 |
3.2.1.2 壳聚糖中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2 壳聚糖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3.2.3 蛋白酶的筛选结果 |
3.2.4 蛋白酶作用条件的优化 |
3.2.4.1 pH对蛋白酶作用的影响 |
3.2.4.2 温度对蛋白酶作用的影响 |
3.2.4.3 固液比对蛋白酶作用的影响 |
3.2.4.4 反应时间对蛋白酶作用的影响 |
3.2.4.5 加酶量对蛋白酶作用的影响 |
3.2.5 低浓度NaOH溶液脱除蛋白质结果 |
3.2.6 变性剂及表面活性剂对脱除蛋白质作用 |
3.2.7 超声波处理对酶法脱除蛋白质的影响 |
3.2.7.1 超声时间对蛋白酶作用影响 |
3.2.7.2 超声功率对蛋白酶作用影响 |
3.2.8 不同处理方法对壳聚糖性质的影响 |
3.2.8.1 不同处理方法对脱乙酰度的影响 |
3.2.8.2 粘度的比较 |
3.2.9 壳聚糖中蛋白质分子量的确定 |
3.2.9.1 tricine SDS-PAGE测定壳聚糖中蛋白质的分子量 |
3.2.9.2 化学分析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壳聚糖中蛋白质残留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
4.1.2 低浓度NaOH溶液脱除甲壳素、壳聚糖中蛋白质的研究 |
4.1.3 变性剂及表面活性剂对甲壳素、壳聚糖中蛋白质的脱除研究 |
4.1.4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甲壳素、壳聚糖中蛋白质的脱除研究 |
4.1.5 不同脱蛋白方法对甲壳素、壳聚糖的性质影响研究 |
4.1.6 壳聚糖中蛋白质分子量的初步确定 |
4.2 结论 |
4.3 创新点 |
4.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和发表论文情况 |
(8)两种葡萄糖苷酶偶联壳聚糖酶CSN酶解产生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性质与应用 |
1.1.1 N-乙酰氨基葡萄糖概述 |
1.1.2 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应用 |
1.2 N-乙酰氨基葡萄的来源与生产 |
1.2.1 几丁质及其衍生物概述 |
1.2.2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
1.2.3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2.4 N-乙酰氨基葡萄糖及其它衍生物的生产 |
1.3 甲壳素水解酶类概述 |
1.3.1 几丁质酶 |
1.3.2 壳聚糖酶 |
1.3.3 几丁质脱乙酰酶 |
1.3.4 非专一性酶 |
1.4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5.1 本文选题背景 |
1.5.2 本文选题依据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与质粒 |
2.1.2 培养基 |
2.1.3 酶和试剂 |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1.5 主要缓冲液 |
2.1.6 PCR反应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目的基因的扩增 |
2.2.2 PCR产物的回收 |
2.2.3 T4 DNA聚合酶处理PCR片段 |
2.2.4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5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酶连产物的转化 |
2.2.6 重组克隆验证 |
2.2.7 质粒DNA的抽提 |
2.2.8 毕赤酵母感受态的制备与重组质粒的转化 |
2.2.9 重组菌株的筛选与保存 |
2.2.10 毕赤酵母重组菌株的摇瓶发酵 |
2.2.11 壳聚糖水解酶类的酶活测定 |
2.2.12 酶解产物的检测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NagZ在酵母中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测定 |
3.1.1 目的基因nagZ的合成 |
3.1.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3.1.3 pHBM905A-nag Z的转化及重组菌验证 |
3.1.4 重组菌株的平板法初步筛选 |
3.1.5 重组酶Nag Z的表达及纯化 |
3.1.6 重组酶Nag Z的最适温度及温度稳定性 |
3.1.7 重组酶Nag Z的最适pH及pH稳定性 |
3.1.8 金属离子对Nag Z的活性的影响 |
3.1.9 重组酶Nag Z的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
3.1.10 NagZ的酶解作用分析 |
3.2 外切氨基葡萄糖苷酶的表达 |
3.2.1 外切氨基葡萄糖苷酶TK的表达 |
3.2.2 外切氨基葡萄糖苷酶CSX的表达 |
3.2.3 外切氨基葡萄糖苷酶GlmAPH的表达 |
3.3 偶联壳聚糖酶CSN与Nag Z酶解产生Glc NAc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4.1 结果讨论 |
4.1.1 NagZ在毕赤酵母中的异源表达 |
4.1.2 重组NagZ的酶活及酶学性质的测定 |
4.1.3 重组NagZ的酶解效果的检测 |
4.1.4 重组NagZ与CSN偶联酶解几丁质的分析 |
4.2 工作展望 |
4.2.1 NagZ异源表达的稳定性的提高 |
4.2.2 三种外切氨基葡萄糖苷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 |
4.2.3 偶联酶解实验条件的优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酶法制备甲壳素系列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甲壳素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
1.1 壳聚糖和壳寡糖 |
1.2 氨基葡萄糖 |
1.3 羧甲基壳聚糖 |
2 甲壳素深加工方法 |
2.1 理化法 |
2.2 酶法 |
2.2.1 酶法制备甲壳素系列衍生物的流程 |
2.2.2 几丁质和壳聚糖 |
2.2.3 壳寡糖 |
2.2.4 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氨基葡萄糖 |
2.2.5 其他 |
3 展望 |
(10)壳寡糖的酶法分离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甲壳素、壳聚糖和壳寡糖简介 |
1.2 壳寡糖的生物活性 |
1.2.1 抗氧化活性 |
1.2.2 抗肿瘤活性 |
1.2.3 抑菌活性 |
1.2.4 抗炎活性 |
1.2.5 其他活性 |
1.3 壳寡糖的制备方法 |
1.3.1 化学降解法 |
1.3.2 物理降解法 |
1.3.3 生物降解法 |
1.4 壳寡糖及其单体的分离纯化 |
1.4.1 有机溶剂分级沉淀法 |
1.4.2 膜分离法 |
1.4.3 色谱分离法 |
1.5 壳寡糖的分析检测技术 |
1.5.1 比色法 |
1.5.2 色谱法 |
1.5.3 质谱法 |
1.5.4 毛细管电泳法 |
1.5.5 红外光谱法 |
1.6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甲壳素脱乙酰酶和降解酶的发酵生产和酶学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和试药 |
2.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2 材料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酶活的测定 |
2.3.2 菌株的产酶工艺优化 |
2.3.3 甲壳素脱乙酰酶和降解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菌株的产酶工艺优化 |
2.4.2 甲壳素脱乙酰酶和降解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2.5 结论 |
第三章 壳寡糖的制备及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和试药 |
3.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2 材料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制备 |
3.3.2 色谱条件 |
3.3.3 测定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4.2 方法学验证 |
3.4.3 样品的测定 |
3.5 结论 |
第四章 离子交换树脂对壳寡糖的交换吸附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和试药 |
4.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2.2 材料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树脂预处理 |
4.3.2 分析及计算方法 |
4.3.3 树脂的筛选实验 |
4.3.4 壳寡糖(DP=1~6)在树脂上的静态交换吸附实验 |
4.3.5 壳寡糖(DP=1~6)在树脂上的动态交换吸附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树脂的筛选实验结果 |
4.4.2 树脂的静态交换吸附实验结果 |
4.4.3 树脂的动态交换吸附实验结果 |
4.5 结论 |
第五章 HD-8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制备壳寡糖单体的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和试药 |
5.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5.2.2 材料和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壳寡糖单体的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 |
5.3.2 洗脱曲线的绘制 |
5.3.3 壳寡糖分离组分的分析 |
5.3.4 HD-8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TLC法展开体系的优化 |
5.4.2 壳寡糖单体分离条件的选择 |
5.4.3 壳寡糖分离组分的分析结果 |
5.5 结论 |
第六章 壳寡糖单体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仪器和试药 |
6.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6.2.2 材料和试剂 |
6.3 实验方法 |
6.3.1 溶液的配制 |
6.3.2 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 |
6.3.3 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 |
6.3.4 还原能力测定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6.4.2 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6.4.3 还原能力测定结果 |
6.5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四、甲壳素水解制备氨基葡萄糖新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真菌壳聚糖的生物提取与绿色改性及应用研究[D]. 钱建瑛. 江南大学, 2021(01)
- [2]酶法制备N-乙酰氨基葡萄糖及催化机理的研究[D]. 吴昊.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生化协同多相催化壳聚糖降解新型催化剂和新工艺[D]. 耿华伟. 济南大学, 2020(01)
- [4]微波对小龙虾虾壳中甲壳素和壳聚糖提取和解聚的影响[D]. 程佳琦. 江南大学, 2020(01)
- [5]典型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参数的检测及过程评价方法的研究[D]. 闫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南极磷虾壳氟赋存形态及其释放游离氟机制的研究[D]. 彭元怀.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7]甲壳素及壳聚糖中蛋白质脱除方法研究[D]. 杜欣欣.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两种葡萄糖苷酶偶联壳聚糖酶CSN酶解产生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体的研究[D]. 姜红鹰. 湖北大学, 2017(05)
- [9]酶法制备甲壳素系列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 姜红鹰,周玉玲,张桂敏,马立新,蒋思婧.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6(04)
- [10]壳寡糖的酶法分离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李妃.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