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钢试用新型还原剂效果良好(论文文献综述)
马强[1](2019)在《化学淋洗与电动技术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其中重金属污染土壤由于具有普遍性、隐蔽性、不可逆转性,危害巨大,导致粮食、蔬菜作物对重金属的过量吸收,从而间接地对人类造成严重健康危害。目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多种多样,化学淋洗作为一种操作较简单、快速、高效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受到持续关注。同时,电动修复技术(EK)作为一种不添加药剂可以把重金属从污染土壤中去除的技术,也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然而,单一的电动修复技术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针对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化学淋洗与电动技术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天然淋洗剂稻草发酵液、农用钾肥以及常用的化学淋洗剂对土壤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并结合电动修复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率。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韶关大田试验选择稻草秸秆厌氧发酵、稻草秸秆好氧发酵、氯化钾(KCl)和醋酸(HAc)进行淋洗,经过120 d的处理,不同处理下土壤的p H值变化幅度不明显,KCl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Cu和Zn)去除效果最好,其中,KCl对Cd的去除率是19.20%,对Pb的去除率是6.84%,对Cu的去除率是7.56%,对Zn的去除率是15.94%。(2)广州大田试验选择FeCl3、KCl和HAc进行大田淋洗试验,经过120 d的处理,FeCl3处理土壤的p H下降明显,40天后p H值降至3以下,随着淋洗时间的延长,后期回升至3.2;HAc和KCl也造成土壤p H轻微降低,后期有所回升。FeCl3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Cu和Zn)去除效果最好,其中,对Cd的去除率是39.08%,对Pb的去除率是12.41%,对Cu的去除率是28.08%,对Zn的去除率是20.91%。同时淋洗过程中进行地下水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淋洗液没有对地下水造成污染。(3)不同用量KCl(0.2%、0.5%和1%)土柱垂直淋洗实验表明,KCl是一种强离子交换盐,可以从酸性土壤中去除Cd,当KCl的用量从土壤重量的0.2%增加到1%的时候,Cd的去除率从38.6%增加到84.1%。单独使用垂直EK处理不能有效地将重金属从上表层土壤(0-20 cm)迁移到较深层,但是显着增加了阴极附近土壤的p H值,可以钝化重金属,从而阻止水稻或者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KCl淋洗联合EK提高了表土(0-20 cm)土壤重金属的去除效率,特别是1%KCl+EK处理,Cd的去除效率为94.8%,达到国家农业地土壤标准,值得在现场实验中进一步验证。(4)FeCl3、Fe(NO3)3、KCl、KNO3以及HCl的振荡淋洗实验结果表明,FeCl3和Fe(NO3)3对土壤中重金属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中性盐KCl和KNO3去除效果一般;通过比较Fe3+、H+、K+和Cl-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Cu和Zn的去除效果,不同离子对Cd的去除作用大小为:H+的作用>Fe3+的作用>K+的作用>Cl-的作用;不同离子对Pb的去除效率为:Fe3+的作用>H+的作用>K+的作用>Cl-的作用;不同离子对Cu的去除效率为:Fe3+的作用>H+的作用>K+的作用>Cl-的作用;不同离子对Zn的去除效率为:H+的作用>K+的作用>Cl-的作用>Fe3+的作用。(5)不同化学淋洗剂振荡淋洗联合电动修复实验表明,在土壤表层0-10 cm的Cd、Pb、Cu和Zn均有向下迁移,但在10-20 cm土层产生积累,不利于农田土壤修复达标,还应采用前述的垂直淋洗联合电动修复技术。
韩珍堂[2](2014)在《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完善国民经济产业支撑,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际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铁工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产量迅速增长,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大而不强”已经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明显特征,钢铁工业中存在的“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能严重过剩,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品种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原料供给制约;产业服务化意识薄弱”等影响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国家提出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钢铁工业如何适应国家发展要求,以改革创新为方法,培育我国钢铁工业的竞争优势、分析竞争力提升战略,推动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在对钢铁工业进行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并针对重点和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措施。第二部分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国内外学者对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以及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提出本文研究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切入点。第三部分首先从整个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与演进角度进行阐述,对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描述;其次在对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几个钢铁工业强国在不同时期发展过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制约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及内在演变规律,为后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方法和途径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从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和消费、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和进入退出壁垒等方面,阐述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寻求解决的方法;第五部分从企业角度对国内外竞争优势明显的钢铁企业进行深入分析,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细分到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上,继而通过企业竞争力提升拓展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上,从微观到宏观进一步探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第六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影响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几个主要因素入手,提出在现阶段以“产业服务化转型、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产能压缩和产业集中、资源控制、质量控制、效率提升和成本管控”为着力点,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八种战略选择。从国家和企业角度提出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推动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
王世存[3](2013)在《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学习负迁移和教学诊断两大理论基础上,以中学一线问卷调查和班级实验为平台,以“负迁移评价量表”和“学习负迁移诊断模型”为工具,对高中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现状、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尝试找到矫正不同类型知识化学学习负迁移的方法。根据这种构想,文章将每个章节的内容作如下安排:导言。首先阐述本文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然后在分析了大量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方向;对核心概念(迁移、负迁移、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教学诊断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和使用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框架和理论创新点。第一章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是开展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和条件支撑。首先对迁移的涵义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指出了迁移的方向、迁移的方式、迁移的效果等特征。其次,文章对诊断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说明,详细介绍了迁移的表征观、认知观和学习观等理论支撑。再者,本部分的重点是就化学学习负迁移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归纳出了化学学习负迁移具有广泛性、肤浅性、顽固性、自发性、特异性、表象性、隐蔽性、重叠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并对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进行了尝试性的拓展,提出了“负迁移度”的概念,构建了“负迁移诊断模型”,把它作为工具,对实证部分不同班级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量上的比对和分析。第二章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研究过程。本部分主要是对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与矫正的具体研究过程进行了梳理,主要叙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本文研究的对象和载体。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把化学学习负迁移和化学教学诊断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分析了针对研究对象实施研究的理论支撑和研究工具。二是介绍了作为本文研究载体的河南某中学的具体情况、对比试验选择的过程、以及实验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本部分还就本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班级试验、出声思维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三章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的特点(高度的概括性、有效的思维促成性和良好的科学教育性)。二是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比对。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提供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四章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的特点(基础性、生活化和繁杂性)。二是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提供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五章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三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的特点(抽象性、探究性和方法性)。二是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等方面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给予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六章化学问题解决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四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问题解决的特点(理解的多元化、类型的多样性和机制的复杂性)。二是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给予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七章研究总结。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文章的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文章研究的结论:隐蔽与顽固:化学学习负迁移普遍存在;试验与分析:化学学习负迁移诱因繁杂;策略与方法:化学学习负迁移可诊可矫;评价与标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依据。在研究反思部分,文章指出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与矫正今后努力的4个方向: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化学学习负迁移产生的心里层面的原因尚待进一步深入;化学学习负迁移试验尚待进一步深入;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尚待进一步开展。
张祝亭[4](2012)在《基于数据挖掘的马钢CSP热轧板卷的性能预测》文中指出本文对性能预测、CSP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研究,其目的是找到一种高效的数据挖掘算法来研究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所积累的大量数据,并通过化学元素含量和工艺参数与带钢产品最终力学性能的关系,建立一个预测模型,从而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预测,并对产品工艺的优化提供指导。选取CSP热轧板卷Q235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其轧制、冷却、卷取等生产过程中抽取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集市,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和Matlab分别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得出如下结果:碳、锰、硅元素的含量、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冷却开始温度、冷却结束温度、卷取温度、原始厚度以及成品厚度是影响Q235钢板最终力学性能的因素,均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模型的输出参数是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本文以抗拉强度为研究对象);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所以能够达到预定的要求,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将抗拉强度的预测误差控制在20MPA之内,并有98%的预测样本误差率小于5%,较回归模型来说能够较好地对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等进行预测,且其精度较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利用已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研究化学元素含量和工艺参数对抗拉强度的影响,发现化学元素含量对抗拉强度有正的影响,而工艺参数对抗拉强度有负的影响,该规律能够对马钢Q235板卷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指导。
虞海燕[5](2011)在《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较少,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属于欠发达地区。近些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快速发展。我国西北地区的钢铁工业虽然起步晚,但在其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有效利用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西北地区钢铁工业的科学发展,是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基于西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以西北地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酒钢)为重点对象开展研究,以期为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咨询依据。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综合评述国内外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从矿山资源利用、选矿、冶炼以及轧钢等工艺设备情况、生产现状、综合能耗水平、环保和清洁生产水平等方面入手,总结提出了酒钢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主要挑战。(2)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论证了酒钢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通过物质流、能量流、水资源流的减量化和再循环利用,实现资源能源消耗降低、产品档次质量提高、污染物以及碳排放减少、经济效益增加、竞争能力增强,使企业步入“资源效率提高—能耗降低—环境改善—成本降低—竞争能力提高”的良性循环。(3)基于剖析酒钢生产设备、产品、能源、资源等的现状,结合酒钢“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以低成本、高效益、全方位、综合发展的思路来提升酒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以酒钢铁前、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以及关联产业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实施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策略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论证了酒钢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并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4)基于西北地区的特点和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对酒钢钢材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目前产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酒钢在经历了由棒线材到扁平材、由普碳钢到不锈钢的二次重大产品结构调整后,今后必须由注重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转移到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轨道上。逐步形成普碳钢的拳头产品,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扩大不锈钢的品种、产能和产量,是酒钢实施产品结构调整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5)西北地区钢铁工业下一步发展,要贯彻“依靠科技,重视创新,人才为本”的思想;通过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科研开发平台,汇聚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使酒钢等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的科技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为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本文完成之时,适逢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即将启动、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希望本文对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分析和建议能够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姜曙光[6](2009)在《济钢能源中心煤气平衡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铁企业煤气的消耗和平衡是当今钢铁工业倍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何预测钢铁企业煤气用户的用量,尽可能的减少计量误差,科学合理地进行煤气平衡调整,提高煤气的利用率,当总发生量与总消耗量之差不在误差范围以内时,如何合理的平衡各种煤气的总发生量与总消耗量,调控煤气用量的合理生产,减少煤气放散,成为一项意义重大的研究和开发课题。本文通过对钢铁企业主工序分厂煤气发生机理和消耗特性研究,找到了影响各分厂煤气发生量和消耗量的主要因素。找到了钢铁企业能源平衡报表中受这些主要因素影响的指标.针对煤气平衡的工艺特点,对济钢总厂区域内的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及各种混合煤气进行研究,在现有的能源中心焦炉煤气气柜及高炉煤气气柜预测的基础上,寻找一种能够有效的预测各种煤气的发生及消耗的方法,并借助于预测方法,实施适用于济钢实际情况煤气的动态平衡调整措施,以减少煤气放散,保证煤气的最大化利用。本文以转炉煤气为例总结出基于线性回归分析法的预测模型,通过验证得出了合理的转炉煤气回收量的统计公式。以此为基础,建立煤气平衡的预测模型。现场运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煤气平衡预测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煤气平衡中存在着的自动化程度低、人为因素多、平衡过程不透明和平衡结果不公开等主要问题,提高了煤气的利用率和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雪峰[7](2007)在《衡钢LFV炉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衡钢40tLFV炉自1991年投产以来,由于设备和工艺不完善,脱硫、脱氧、脱气和去除夹杂物等精炼效果一直不太理想。本文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从改善LFV炉精炼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入手,经过充分论证,通过冷态水力模拟实验优化供氩参数;采用改进的复合精炼渣和工艺参数,通过工业性试验在线优化LFV炉生产工艺,强化LFV精炼功能,取得了显着的深度脱氧、脱硫、脱气和良好的去夹杂效果。论文对衡钢LFV精炼传统工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与评价,找出了问题。针对其中的以技术性为主的问题,在精炼试验中进行了解决,并对整个工艺进行了优化和改进。水模试验及相应的研究表明,衡钢LFV炉应采取分阶段变流量的吹氩模式。LFV精炼工业性试验研究表明,采用1#CaO-Al2O3渣系和2#CaO-BaO渣系能够达到良好的深度脱氧、脱硫效果,精炼渣加入量为钢水量的0.8%~1.3%;最大加热功率为6000KW,平均吹氩时间为105min。研究认为:衡钢LFV炉已具备发挥其精炼功能的条件,只要优化工艺制度,进一步改造设备,加强规范化操作,衡钢LFV炉同时脱氧、脱硫、脱气的功能可以充分体现。
王梧[8](2005)在《冶金动态》文中研究指明
何静[9](2005)在《清洁生产管理理论在锌湿法冶炼过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进一步减少锌材料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增强锌材料生态环境友好性与竞争力,本研究以株洲冶炼厂为代表,开展了我国锌材料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从而为我国锌工业进一步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在简要介绍清洁生产与发展背景、清洁生产的内容、措施、方法工具及其实施保障基础上,基于锌冶炼加工工艺特点,系统归纳了锌冶炼加工过程污染预防与清洁生产技术措施以及近年国内外实践成果。基于开发的生命周期评价系统,进行了株冶锌冶炼加工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并将其与国内外着名锌冶炼企业环境绩效对比研究。 研究发现:株冶在二氧化硫、温室气体及重金属排放上,与国外着名锌企业差距明显,株冶应以浸出渣处理工序的低浓度二氧化硫排放与能源利用作为进一步清洁生产与污染治理的重点。同时,建议株冶采取挥发回转窑原料调整与工艺改造、氧化锌吸收处理挥发窑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开发与推广应用新型合金产品等清洁生产技术措施。 基于株冶锌冶炼原料结构调整考虑,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二次锌资源产生状况、利用现状及其回收利用冶炼工艺技术,分析了株冶进行锌冶炼原料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相应工艺技术措施。提出了株冶应根据电弧炉烟尘等二次锌原料与中性浸出渣化学组成性质上十分类似的特点,采用挥发回转窑处理电弧炉烟尘等二次锌原料,从而解决锌冶炼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余颂国[10](2002)在《攀钢西渣场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攀钢含钛高炉渣的综合利用一直是攀钢及我国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也是我国甚至是当今世界高炉渣综合利用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本文以攀钢西渣场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工程思维方法,从技术、经济、环境三个方面,对近二十年来国内高炉渣开发利用的途径、所作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总结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攀钢西渣场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具有实际意义的探索和研究工作: 1.对迄今为止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所开发的研究工作分为7个方面进行了评述。这7个方面是:作高炉护炉料、做水泥掺和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用作其他建筑材料、制合金、提取化工原料、作复合肥料,过滤介质。在此基础上,综合归纳为四类:研究成果可以或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值得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处于技术储备状态;研究正处于半工业性或工业性试验阶段;研究刚刚起步,处于方案探索阶段; 2.就攀钢高炉渣综合利用所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攀钢高炉渣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评估和展望,提出了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和对策; 3.就攀钢西渣场的开发进行了具体研究,进行了将西渣场建成活渣场,恢复其受渣功能的方案设计,对开发利用攀钢高炉渣进行了总体规划,找出了现有条件下利用攀钢高炉渣的途径、工艺方案、产品方案,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 本文的有关研究内容可以丰富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实践,针对攀钢西渣场开发利用的可行性研究,在攀钢高炉渣综合利用的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二、广钢试用新型还原剂效果良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钢试用新型还原剂效果良好(论文提纲范文)
(1)化学淋洗与电动技术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来源 |
1.2 常用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概述 |
1.2.1 工程措施 |
1.2.2 物理化学修复 |
1.2.3 生物修复 |
1.3 化学淋洗技术 |
1.3.1 无机淋洗剂 |
1.3.2 螯合剂 |
1.3.3 表面活性剂 |
1.3.4 复配淋洗剂 |
1.3.5 化学淋洗联合其它技术 |
1.4 电动修复技术 |
1.4.1 控制pH值 |
1.4.2 增强重金属的移动性 |
1.4.3 改变电动修复参数 |
1.4.4 电动修复联合其它技术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化学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田间应用效果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址 |
2.2.2 主要试验材料 |
2.2.3 试验方法 |
2.2.4 土壤采集与处理 |
2.2.5 分析方法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pH值变化 |
2.3.2 土壤中Cd含量变化 |
2.3.3 土壤中Pb、Cu和 Zn含量变化 |
2.3.4 地下水水质监测 |
2.4 小结 |
第3章 土柱淋洗与垂直电动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土壤来源 |
3.2.2 实验方法 |
3.2.3 重金属形态分析 |
3.2.4 样品收集与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pH值变化 |
3.3.2 实验过程中电流变化 |
3.3.3 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去除率 |
3.3.4 处理前后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 |
3.4 小结 |
第4章 搅拌淋洗与电动修复及其机理探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土壤来源 |
4.2.2 淋洗剂用量和pH值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样品收集与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pH值的变化分析 |
4.3.2 土壤中Cd去除效果分析 |
4.3.3 土壤中Pb去除效果分析 |
4.3.4 土壤中Cu去除效果分析 |
4.3.5 土壤中Zn去除效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总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天然弱淋洗剂及FeCl3的田间试验探讨 |
5.1.2 KCl土柱淋洗联合电动技术修复土壤重金属实验探讨 |
5.1.3 不同淋洗剂对重金属振荡淋洗效果以及与电动技术的对接 |
5.1.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学位论文相关成果 |
(2)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基本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基本特征 |
一、 产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二、 钢铁工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三、 钢铁工业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中的难点 |
二、 拟采取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
三、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钢铁工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 比较优势理论 |
二、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四、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五、 动态能力理论和竞争动力学方法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 生产力、市场力学说 |
二、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学说 |
三、 综合生产能力学说 |
四、 产业集群学说 |
五、 其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钢铁工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一、 规模经济 |
二、 运营效率 |
三、 成本控制 |
四、 质量管理 |
五、 技术创新 |
六、 外部性约束 |
第三章 世界钢铁工业不同时期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演进及现状 |
一、 粗钢产量 |
二、 粗钢表观消费量 |
第二节 欧洲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二战前欧洲钢铁工业的发展期 |
二、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恢复期 |
三、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改扩建期 |
四、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调整期 |
五、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稳定发展期 |
第三节 美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1864 年~1880 年产业革命时期 |
二、 1881 年~1920 年工业化初期 |
三、 1920 年~1955 年工业化中期 |
四、 1956 年~1975 年工业化完成后期 |
五、 1975 年后“衰退期” |
第四节 日本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战后恢复时期(1946 年~1950 年) |
二、 第一次“合理化计划”(1951 年~1955 年) |
三、 第二次“合理化计划”(1956 年~1960 年) |
四、 第三次“合理化计划”(1961 年~1970 年) |
五、 1970 年后 |
第五节 韩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起步阶段(1962 年~1972 年) |
二、 重点发展重化工业阶段(1973 年~1981 年) |
三、 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技术立国和稳定增长阶段(1982 年~1991 年) |
四、 工业腾飞阶段(1992 年后) |
第六节 启示 |
第四章 我国钢铁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回顾及现状 |
一、 生产和消费 |
二、 产业布局及产业集中度 |
三、 技术装备水平 |
四、 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 |
五、 进入/退出壁垒 |
第二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产能过剩日趋严重,供大于求矛盾凸显 |
二、 产品结构失衡,高端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市场占有率低 |
三、 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呈现广而散、多而小的结构态势 |
四、 创新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
五、 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 |
六、 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
七、 产业服务化意识淡薄,专业化程度低 |
第五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企业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概述 |
一、 国外企业概述 |
二、 国内企业概述 |
第二节 钢铁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一、 生产经营分析 |
二、 财务分析 |
三、 启示 |
第六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服务化转型升级战略 |
一、 服务化转型升级 |
二、 建议 |
第二节 绿色发展战略 |
一、 环境保护能力 |
二、 建议 |
第三节 技术创新驱动战略 |
一、 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 |
二、 建议 |
第四节 产能压缩与产业集中战略 |
一、 产能过剩 |
二、 产业集中度 |
三、 建议 |
第五节 资源控制战略 |
一、 资源控制能力 |
二、 建议 |
第六节 质量先行战略 |
一、 影响质量管理水平的因素 |
二、 建议 |
第七节 效率提升战略 |
一、 影响管理效率的因素 |
二、 影响生产运营效率的因素 |
三、 建议 |
第八节 供应链成本领先战略 |
一、 供应链成本 |
二、 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3)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有助于达成《纲要》陈述的学习能力目标 |
(二) 有助于深层剖析应试教育的原因 |
(三) 有助于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 |
三、文献综述 |
(一) 有关概念的界定 |
(二) 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 |
(一) 研究的目标 |
(二) 研究的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与比较 |
(二) 问卷调查 |
(三) 诊断测验法 |
(四) 出声思维法 |
(五) 作品分析法 |
(六) 实验法 |
(七) 统计法 |
六、研究框架与理论创新 |
第一章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 |
一、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特征 |
(一) 广泛性 |
(二) 肤浅性 |
(三) 顽固性 |
(四) 自发性 |
(五) 特异性 |
(六) 表象性 |
(七) 隐蔽性 |
(八) 重叠性 |
(九) 复杂性 |
二、化学学习负迁移的诊断 |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涵义 |
(二)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 |
(三)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原则 |
第二章 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研究过程 |
一、研究对象与载体 |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 |
(二) 化学学习负迁移研究载体的选取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整体研究思路 |
(二) 具体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二) 平行班级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三) 化学学习负迁移产生原因统计 |
第三章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
一、化学理论性知识的特点 |
(一) 高度的概括性 |
(二) 有效的思维促成性 |
(三) 良好的科学教育性 |
二、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
(一) 教学方式 |
(二) 训练因素 |
(三) 学业成绩 |
(四) 性别因素 |
三、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
(一) 学生元认知结构缺失 |
(二) 学生前概念的误导 |
(三) 学生需要诱因异化 |
(四) 学生记忆定势干扰 |
(五) 学生迷思概念影响 |
(六) 学习概括能力欠缺 |
(七) 教学迁移知识匮乏 |
(八) 师生过度情境化 |
(九) 学科特征取向繁杂 |
四、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
(一)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
(二)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
第四章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
一、化学事实性知识的特点 |
(一) 基础性 |
(二) 生活化 |
(三) 繁杂性 |
二、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
(一) 教学方式 |
(二) 训练因素 |
(三) 学业成绩 |
(四) 性别因素 |
三、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
(一) 学生思维阶段局限 |
(二) 学生学习习惯不良 |
(三) 学生理解定势诱发 |
(四) 学生简单认知差异 |
(五) 学生类比定势引起 |
(六) 学生近因现象影响 |
(七) 师生“法蒂玛法则” |
(八) 教师情感教育缺失 |
(九) 教师教材处理不当 |
(十) 教师教导方法呆板 |
(十一) 教材内容抽象难懂 |
四、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
(一)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
(二)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
第五章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
一、化学技能性知识的特点 |
(一) 抽象性 |
(二) 探究性 |
(三) 方法性 |
二、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
(一) 教学方式 |
(二) 训练因素 |
(三) 学业成绩 |
(四) 性别因素 |
三、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
(一) 学生认知风格差异 |
(二) 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
(三) 学生知识理解错误 |
(四) 学生操作定势固化 |
(五) 学生图示定势固化 |
(六) 教师迁移意识淡薄 |
(七)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
(八) 教学功利主义明显 |
(九) 教材呈现顺序不妥 |
(十) 学生实验技能固化 |
(十一) 学校实验条件简陋 |
四、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
(一)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
(二)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
第六章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研究 |
一、化学问题解决的特点 |
(一) 理解的多元化 |
(二) 类型的多样性 |
(三) 机制的复杂性 |
二、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
(一) 教学方式 |
(二) 训练因素 |
(三) 学业成绩 |
(四) 性别因素 |
三、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
(一) 学生表征能力欠缺 |
(二) 学生思维定势趋向 |
(三) 过度训练导致僵化 |
(四) 学生分析能力欠缺 |
(五) 学生直觉定势困扰 |
(六) 学生心理状态不佳 |
(七) 学生解题方法缺失 |
(八) 化学反应阶段隐喻 |
(九) 思维“相似块”膨胀 |
(十) 试题设置“陷阱”所致 |
四、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
(一)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
(二)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
第七章 研究总结 |
一、研究结论 |
(一) 隐蔽与顽固:化学学习负迁移普遍存在 |
(二) 试验与分析:化学学习负迁移诱因繁杂 |
(三) 策略与方法:化学学习负迁移可诊可矫 |
(四) 评价与标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依据 |
二、研究反思 |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 |
(二) 化学学习负迁移心理层面的成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
(三) 化学学习负迁移试验尚待进一步深入 |
(四)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尚待进一步开展 |
附录 |
附录一:关于迁移规律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化学理论性知识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
附录三:化学事实性知识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
附录四:化学技能性知识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
附录五: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
附录六:常见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案例 |
附录七:作者读博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参考文献 |
(4)基于数据挖掘的马钢CSP热轧板卷的性能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性能预测 |
1.2.1 性能预测的作用原理 |
1.2.2 性能预测的国内外发展 |
1.2.3 性能预测模型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SP 生产现状分析 |
2.1 薄板连铸连轧技术 |
2.2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国内外发展 |
2.2.1 薄板坯连铸连轧国外发展 |
2.2.2 薄板坯连铸连轧国内发展 |
2.3 马钢CSP 工艺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挖掘在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
3.1 数据挖掘 |
3.1.1 数据挖掘的概念 |
3.1.2 数据挖掘的功能与主要技术 |
3.1.3 数据挖掘的主要步骤及过程模型 |
3.1.4 数据挖掘相关工具介绍 |
3.2 数据仓库与数据集市 |
3.2.1 数据仓库与数据集市概述 |
3.2.2 数据仓库与传统数据库和数据集市的区别 |
3.2.3 模型中输入输出变量的确定 |
3.2.4 热轧产品数据集市的建立 |
3.3 数据预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回归模型的热轧板卷性能预测 |
4.1 线性回归概述及其发展 |
4.2 线性回归数学模型介绍 |
4.3 基于线性回归热轧板卷性能预测模型的建立 |
4.3.1 模型建立 |
4.3.2 数据相关性分析 |
4.3.3 模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性能预测模型 |
5.1 神经网络概述 |
5.1.1 神经元模型 |
5.1.2 神经网络的设计方法 |
5.2 BP 神经网络性能预测模型 |
5.2.1 BP 神经网络的结构模型 |
5.2.2 BP 神经网络学习方法 |
5.2.3 BP 算法的改进 |
5.2.4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热轧板卷力学性能模型设计 |
5.3 回归模型与BP 神经网络模型对比研究 |
5.4 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 |
5.4.1 化学成分对带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2 工艺参数对带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图清单 |
表清单 |
(5)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 |
1.2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
1.2.1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
1.2.2 世界钢铁工业现状 |
1.3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
1.3.1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
1.3.2 国内钢铁工业现状 |
1.4 国内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 |
1.5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趋势 |
1.6 我国西北地区钢铁工业概况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现状分析 |
2.1 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现状分析 |
2.1.1 矿山资源及开采现状 |
2.1.2 选矿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3 铁前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4 炼铁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5 炼钢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6 热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7 冷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8 能耗、环保、资源水平 |
2.2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
2.3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
3.1 西北地区能源资源禀赋特点 |
3.1.1 资源分布总体情况 |
3.1.2 铁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
3.2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
3.2.1 煤资源梯度利用 |
3.2.2 铁矿资源开发利用 |
3.2.3 钢铁冶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
3.3 钢铁生产资源优化配置 |
3.3.1 物质流 |
3.3.2 能源流 |
3.3.3 水资源流 |
3.4 小结 |
第4章 酒钢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
4.1 低成本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4.2 钢铁主业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
4.2.1 铁前发展战略 |
4.2.2 炼钢发展战略 |
4.2.3 轧钢发展战略 |
4.3 关联产业整合优化发展战略 |
4.3.1 铬、镍、钨、钼资源开发 |
4.3.2 伴生铜矿资源开发 |
4.3.3 电解铝及铝合金产业发展 |
4.4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
4.5 小结 |
第5章 酒钢钢铁产品结构调整策略 |
5.1 产品结构现状分析 |
5.1.1 碳钢产品结构 |
5.1.2 不锈钢产品结构 |
5.2 产品结构调整思路 |
5.2.1 指导思想 |
5.2.2 产品发展方向 |
5.3 产品结构调整内容 |
5.3.1 不锈钢产品 |
5.3.2 棒线材产品 |
5.3.3 板材产品 |
5.4 小结 |
第6章 酒钢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 |
6.1 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
6.1.1 科技工作体系 |
6.1.2 科技工作现状 |
6.1.3 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
6.2 科技发展外部环境 |
6.2.1 钢铁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6.2.2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导向 |
6.3 科技发展战略 |
6.3.1 基本思路 |
6.3.2 科技发展目标 |
6.3.3 科技发展着力点 |
6.4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
6.4.1 人力资源现状 |
6.4.2 人力资源开发指导思想 |
6.4.3 科技队伍建设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作者简介 |
(6)济钢能源中心煤气平衡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来源 |
1.3 煤气平衡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3.1 煤气平衡技术在国外的现状和发展 |
1.3.2 煤气平衡技术在国内的现状和发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济钢煤气平衡情况现状 |
2.1 煤气集中监控计算机控制中心功能 |
2.2 主要设备安全生产指标 |
2.2.1 焦炉煤气 |
2.2.2 高炉煤气 |
2.2.3 转炉煤气 |
第3章 煤气发生量及消耗量的影响因素 |
3.1 焦炉煤气的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
3.1.1 焦炉煤气的发生机理 |
3.1.2 影响因素 |
3.2 高炉煤气的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
3.2.1 高炉煤气的发生机理 |
3.2.2 影响因素 |
3.2.3 高炉煤气压力波动的原因 |
3.3 转炉煤气的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
3.3.1 转炉煤气的发生机理 |
3.3.2 影响因素 |
3.4 煤气用户耗量的影响因素(以工序) |
第4章 煤气平衡预测方法 |
4.1 煤气平衡常用预测方法及其比较 |
4.2 一元线性回归方法 |
4.2.1 原理 |
4.2.2 校验方法 |
4.3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
4.3.1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
第5章 煤气平衡系统预测设计 |
5.1 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的平衡模型 |
5.2 转炉煤气的预测模型 |
5.3 单种煤气预测模型的确定 |
第6章 煤气平衡分析设计 |
6.1 基础数据计算 |
6.1.1 煤气发生量计算 |
6.1.2 煤气使用量计算 |
6.1.2 煤气使用总量计算 |
6.2 煤气平衡计算方法 |
6.3 煤气平衡人机界面设计 |
6.3.1 煤气平衡HMI画面 |
6.4 程序流程框图 |
6.4.1 主流程运行流程 |
6.4.2 预测模块软件流程 |
6.4.3 历史数据库连接函数流程 |
6.4.4 计算程序流程 |
6.4.5 转炉煤气预测模块流程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衡钢LFV炉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LFV技术历史与现状 |
1.1.1 LFV技术发展背景 |
1.1.2 国内外LFV技术历史与现状 |
1.2 LFV精炼功能 |
1.2.1 炉内气氛 |
1.2.2 氩气搅拌 |
1.2.3 埋弧加热 |
1.2.4 白渣或造高碱度还原渣精炼 |
1.2.5 合金元素微调与化学成分控制 |
1.2.6 真空脱气 |
1.3 LFV精炼工艺和效果 |
1.3.1 LF基本精炼工艺的实现 |
1.3.2 LF炉处理的钢种、处理时间和电耗 |
1.3.3 LFV炉精炼效果 |
1.3.4 LFV炉精炼对钢水成分的影响 |
1.4 LFV设备及其相关技术 |
1.4.1 LFV的设备特点 |
1.4.2 LF相关技术 |
1.5 衡钢LVF炉历史 |
1.5.1 衡钢概况 |
1.5.2 衡钢LFV炉历史 |
1.6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LFV精炼基本原理 |
2.1 脱氧 |
2.1.1 LF炉可采用的脱氧方法 |
2.1.2 影响LF炉脱氧的因素 |
2.1.3 LF炉脱氧的优势 |
2.2 脱硫 |
2.2.1 LF脱硫热力学 |
2.2.2 LF脱硫动力学 |
2.2.3 影响LF炉脱硫的因素 |
2.2.4 LF炉脱硫的优势 |
2.3 LF炉气体行为 |
2.3.1 LF炉气体行为对钢液中氢的影响 |
2.3.2 LF炉气体行为对钢液中氮的影响 |
2.3.3 LF炉气体行为对钢液中夹杂的影响 |
2.4 真空下的气体行为 |
2.5 钢中夹杂含量 |
第三章 电炉钢的LFV精炼 |
3.1 电炉—控制出钢下渣量 |
3.2 LFV炉—尽快形成高碱度还原性精炼渣 |
3.3 强化预脱氧 |
3.4 强化还原气氛下的吹氩搅拌 |
3.5 真空下的脱气 |
3.5.1 真空脱气热调试前的生产准备 |
3.5.2 对蒸汽要求 |
3.5.3 抽真空时间和LF炉钢水温度要求 |
3.5.4 吹氩流量 |
3.5.5 脱氧方式 |
3.5.6 最高真空度及保持时间 |
3.5.7 生产实践及效果 |
3.6 实现精炼过程自动化 |
第四章 衡钢LF精炼传统工艺分析 |
4.1 设备和工艺中的问题与不足 |
4.2 传统工艺分析 |
4.2.1 加热时间、吹氩时间和精炼周期 |
4.2.2 升温速度 |
4.2.3 脱硫效果 |
4.2.4 炉渣碱度和(FeO)含量 |
4.2.5 [O]、[N]含量与脱氧效果 |
4.2.6 非金属夹杂物尺寸、数量和级别 |
4.3 分析小结 |
第五章 40T钢包底吹氩水力模拟试验 |
5.1 吹氩技术发展简史 |
5.2 钢水吹氩处理的功能 |
5.3 衡钢吹氩参数 |
5.4 试验目的 |
5.5 研究方法—相似原理 |
5.5.1 几何相似 |
5.5.2 物理相似 |
5.5.3 动力相似 |
5.6 模拟实验 |
5.6.1 实验装置 |
5.6.2 试验方案 |
5.6.3 试验结果 |
5.7 分析与讨论 |
5.7.1 底吹气搅拌时钢一渣的运动特征 |
5.7.2 影响吹Ar搅拌效果的因素 |
5.7.3 吹Ar搅拌强度—比搅拌能 |
5.8 实验小结 |
第六章 LF精炼试验 |
6.1 试验方案设计 |
6.1.1 造渣 |
6.1.2 加料 |
6.1.3 吹氩 |
6.1.4 升温 |
6.1.5 精炼时间 |
6.2 试验操作 |
6.2.1 低碳系列钢(圆坯水平连铸) |
6.2.2 中碳系列钢(圆坯水平连铸) |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1 试验结果 |
6.3.2 结果分析 |
6.4 试验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底吹氩水力模拟试验结论 |
7.2 LF精炼工业性试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清洁生产管理理论在锌湿法冶炼过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清洁生产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1.2 清洁生产的内容、措施和方法 |
1.3 清洁生产实施与保障 |
1.4 小结 |
第2章 锌冶炼加工过程清洁生产的理论与实践 |
2.1 锌冶炼加工工艺及其环境排放 |
2.2 锌冶炼加工过程污染预防与清洁生产技术措施 |
2.3 国内外锌冶炼加工过程清洁生产实践 |
2.4 株冶锌冶炼加工过程清洁生产实践 |
2.5 小结 |
第3章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与生命周期设计 |
3.1 生命周期评价信息系统的设计 |
3.2 生命周期设计 |
3.3 生命周期评价信息系统软件介绍 |
第4章 株冶锌冶炼加工过程清洁生产措施建议 |
4.1 株冶锌生产过程生命周期评价 |
4.2 株冶火炬环境改善机会分析 |
4.3 株冶火炬清洁生产与环境改善措施探讨 |
4.4 小结 |
第5章 株冶火炬锌原料结构调整措施探讨 |
5.1 原料结构调整必要性分析 |
5.2 二次锌资源状况 |
5.3 二次锌资源的回收利用现状 |
5.4 电弧炉烟尘(EAFD)等含锌二次物料处理工艺 |
5.5 株冶火炬原料结构调整处理电弧炉烟尘的技术措施探讨 |
5.6 株冶火炬锌冶炼原料结构调整的外部保障 |
5.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攀钢西渣场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国外三废利用现状综述 |
第二节 我国矿产综合利用现状 |
第三节 攀西资源在我国钢铁工业中的地位 |
第四节 资源利用必须贯彻综合利用的方针 |
第五节 项目研究的目的、方法和重点 |
第二章 普通高炉渣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国外普通高炉渣的利用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普通高炉渣的综合利用状况 |
第三节 低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现状 |
第三章 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和科研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含钛高炉渣的特性 |
第二节 高炉钛矿渣的改性研究 |
第三节 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的科研现状分析 |
第四章 攀钢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及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攀钢高炉渣综合利用及研究状况的总体分析 |
第三节 今后规划的主要研究方向 |
第五章 攀钢西渣场开发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条件 |
第三节 地质 |
第四节 一期工程总体方案 |
第五节 一期工程主要工艺方案 |
第六章 西渣场开发利用一期工程技术经济评价 |
第一节 主要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
第二节 一期工程运营成本测算 |
第三节 一期工程社会、经济效果的评价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和对策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和对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广钢试用新型还原剂效果良好(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学淋洗与电动技术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D]. 马强.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2]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 韩珍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3]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D]. 王世存.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4]基于数据挖掘的马钢CSP热轧板卷的性能预测[D]. 张祝亭. 安徽工业大学, 2012(02)
- [5]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虞海燕. 东北大学, 2011(07)
- [6]济钢能源中心煤气平衡预测模型研究[D]. 姜曙光. 山东大学, 2009(05)
- [7]衡钢LFV炉工艺优化研究[D]. 王雪峰. 中南大学, 2007(02)
- [8]冶金动态[J]. 王梧. 冶金管理, 2005(07)
- [9]清洁生产管理理论在锌湿法冶炼过程中的应用[D]. 何静. 湖南大学, 2005(07)
- [10]攀钢西渣场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D]. 余颂国. 昆明理工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