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京珠高速公路小塘至干塘段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广东省京珠高速公路小塘至干塘段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一、京珠高速公路广东省小塘至甘塘段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高文晨[1](2021)在《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京珠北边坡安全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一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理念,对重要道路、桥梁与边坡等交通工程的基础建设的投入将会越来越多,随着建设数量的与日俱增,管理部门将对投入运营的基础建设工程(譬如桥隧,涵洞与边坡)的安全稳定性越来越重视。在诸多的基础建设形成的构筑物中,边坡的安全稳定性是影响道路运营安全的最主要构筑物之一,很有必要采用一定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能否有效的对运营阶段边坡地质,边坡病害及安全稳定性进行调查,以及存在潜在安全稳定隐患的边坡进行分析研究,将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运营安全,运营管理水平及运营效率。本文拟借助遗传神经网络技术,依托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简称京珠北)全线运营的边坡工程,预测边坡的安全稳定性,最终评价其安全稳定性。(1)根据对依托工程基础技术资料与基础数据的现场调研结果,京珠北具有粤北地区复杂地质及湿热多雨等环境特征,很有必要开展持续的定期检测、定期监测及定期检查等工作内容,实时并动态评价目前边坡的安全稳定性。(2)本文结合实际运营的工程项目,借助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总结归纳了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与具体实际工程结合的一些主要基本原理与技术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BP模型神经网络在实际边坡工程应用过程中的具体使用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通过遗传算法对使用BP模型神经网络中的结构模型进行系统优化。(3)结合依托工程京珠高速粤北段边坡的基础技术资料与原始数据的分析,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边坡安全稳定性的主要参数,选取了边坡岩层倾角α、边坡坡角β、坡高H、岩石风化系数K、粘聚力C与内摩擦角φ这6个指标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参数生成非线性映射关系。(4)最后,将训练仿真优化后的遗传BP神经网络模型用来预测京珠北典型边坡,并将预测后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郑琪[2](2019)在《江西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文中认为在公路建设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容易出现施工问题的路段多集中在山地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修建中,高速公路高边坡的稳定性是决定公路施工顺利的重要条件。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理论研究和时间积累,但是我国丘陵地貌的变化多样,导致很难找到完全合适的维护高速公路高边坡稳定性方法。根据资料记载和实践发现可知,各种不同的高边坡支护可以互相形成合理的组合以达到长期稳定支护和短期防护结合更好的效果,本文研究内容是在美观、经济及适用的情况下找到高速公路合理的高边坡的防护支护形式,主要以昌奉高速公路施工工程为依托,开展以下相关研究:1、对昌奉公路沿线的地质边坡类型进行收集和分类,重点调查高边坡的地质地貌,分析归纳该类型高边坡的特征情况、类型以及分布。2、根据前期调查和已知的模型资料,确认渗水压对边坡的影响并计算渗透压对边坡能够造成破坏的滑动力,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并进行公式推导,尝试找出边坡参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其内在规律。3、根据实验室数据,对实际工程进行现场试验,以总结出不同的边坡如何进行不同的支护和保护措施,对边坡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跟踪并检测。

杨蕾[3](2011)在《京珠高速K46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地貌也异常复杂,在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形成和遇到很多的边坡问题。其中的一些高陡边坡,在工程建设期间就产生了滑坡失稳破坏,而这些发生失稳破坏的高边坡,往往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点边坡和控制工程。本文针对从北京到珠海的山区高速公路的K46边坡工程中所遇到的这一难题,从边坡风险评价、边坡滑动和支护过程以及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山区高速公路滑坡的灾害状况、风险评价方法以及边坡稳定性分析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2、综合比较分析了各种风险评价方法后,选择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建立边坡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并以京珠北K46边坡为例,用本文建立的模型对此边坡的易损性和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进而判定边坡的风险等级。3、分别采用极限平衡法和FLAC-3D模拟的方法对边坡的两次开挖和支护时的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通过FLAC-3D对边坡开挖和支护过程进行了模拟,详细研究滑动过程中的剪切应变率和边坡位移的变化,对边坡两次滑动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4、针对边坡治理工程效果的情况通过八个标准建立起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体系,并以京珠北K46边坡为例,采用该标准体系对其治理效果进行评价,验证了该评价体系是正确的并且是实用的。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贺丹[4](2011)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高速公路网的形成对我国交通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建设水平将影响到整个交通运输服务质量的好坏。实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既要满足公路交通内部和综合有运输体系的要求,又能够促使社会、经济、环境、资源、技术等保持长期动态协调发展,最终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本论文界定了高速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目标,研究了高速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实现途径,从经济、社会、环境、技术四个方面,针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特点,深入分析可持续发展评价内外部影响因素,建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DAGF算法作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实现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从定性分析阶段转向定量分析阶段。最后对耒宜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进行了实例研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对高速公路建设提出意见建议。本论文对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促进运用技术创新,实现高速公路建设运营与环境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对促进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重要的意义。

孙文娟[5](2010)在《公路多元化投资风险防范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调动社会各界资金参与到公路建设中来,充分利用民间资本以弥补政府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现状,各地政府都在积极的探索通过多元化投资的方式进行公路建设。我国政府在利用民间资本进行公路多元化投资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多元化投资模式的发展在给公路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问题。政府作为国家管理职能的执行者与各种利益的保障协调者,必须对公路多元化投资项目风险进行管理与控制,对影响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风险及防范对策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从而为公路建设引入多元化投资的可操作性和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本文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对多元化项目中经济参与方的角色和任务职责进行定位,并从项目实施各阶段的角度出发对参与方的利益进行分析,对利益冲突与一致性进行探讨;从政府对多元化投资公路项目的控制原则和目标出发,从公路多元化投资众多风险中识别出影响风险产生的关键性因素,并利用比较分析法对这关键性的十种风险的应对措施进行比选,找到各应对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利用系统分析法,从政府对项目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公路多元化投资过程中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成套对策;最后针对项目成本超支风险的控制,引入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对资金成本预测方法进行介绍,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游婷[6](2009)在《基于可靠性的公路隧道机电养护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公路隧道机电系统养护管理大多受“多维修、多保养、多多益善”和“故障后再维修”传统养护思想的影响,这样往往造成养护费用的浪费,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为此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就预防性养护管理展开名为《京珠北高速公路安全及隧道养护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的课题研究,本文以其子课题之一的《公路隧道机电设施养护管理系统开发》作为背景。本论文以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可靠性理论为中心(RCM),结合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FEMA),引入了主动维修的养护思想,建立了一套强调预防性的公路隧道机电养护管理体系。首先,对大量机电设备进行AHP重要度评估,筛选需要进行RCM的重要功能设备进行FMEA分析;在对可靠性数据采集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设备的故障机理,建立了基于RCM逻辑判断和基于物元综合评判(MECE)的公路隧道机电设备养护工作决策模型;针对四种维护工作方式,分别从安全性、可用性和经济性三方面,建立了公路隧道机电设备周期决策模型;同时建立了基于可靠度的多级预警模型,根据各设备、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内部关联性,从不同层面对系统健康程度进行预警;管养人员参考上述的辅助决策,制定出有效可行的养护计划;实施后的情况,又可通过养护检测工作反馈到历史数据库中,不断对可靠性参数进行修正,构成了RCM预防性养护管理控制闭环体系。最后,本文为公路隧道机电设备养护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进行了总体框架和界面设计,并给出了各项功能实现的具体方法。论文以依托工程乌坑坝隧道为例,根据系统框架体系,运用RCM理论,重点针对照明子系统、通风子系统和供电子系统三个子系统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以及本系统决策的高效性,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郭曙光[7](2008)在《基于SMA罩面设计及实施中质量监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沥青玛蹄脂混合料(SMA)作黑色路面面层,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性能、耐疲劳性能、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路面综合耐久性明显提高。大量文献资料可知,SMA混合料主要用于新建公路路面面层,很少见用于改扩建工程,如何将SMA混合料很好的用于罩面工程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以广—韶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为背景,从工程实际应用入手,调查了原有路面破损状况,并对路面破损状况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罩面厚度计算方法。在试验室中试配出目标配合比,又在拌和楼经大量试验,最终得出了生产配合比,并用于工程施工中。文中利用弯沉理论,采用HMPD软件计算,得出调平层和罩面层最佳厚度,并介绍了SMA混合料的研究现状及作用机理。本文针对SMA混合料生产及施工过程,对其原材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各主要工序提出了目标控制,以此指导施工。文中提出的SMA罩面设计方法以及给出的层厚、配合比、混合料控制温度等在广—韶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得以部分应用。

袁壮[8](2008)在《重载和高温下沥青路面罩面结构的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重载交通的出现与形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愈来愈普遍,重载和外界环境已成为影响路面服务性能和缩短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为此,本论文从具体路面状况和理论分析两方面入手,对常温和高温重载沥青路面进行结构分析。论文首先就京珠高速广韶段罩面工程实验段的路面状况调查结果,对各种路面病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以商业软件ANSYS为计算工具,应用弹性理论,对常温和高温重载沥青路面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路面结构在双轮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分析讨论了超重荷载、高温和重载耦合作用对沥青路面的应力、应变和承载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常温和高温情况下不同超载量对路面关键响应的变化规律。最后,对实验路罩面层和修复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提出施工技术要求,试验路铺设后进行了各项指标的检测。论文研究结果表明:超载运输和外界环境是导致路面损坏的主要外因;重载交通使路面关键响应增大,使路面的损坏过程加快、损坏程度加深,高温的作用使路面的损坏进一步加快,制约着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这两者都是路面损坏的内因。在保证沥青混合料生产能力、出料温度、运输和摊铺都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沥青混合料压实是保证沥青路面具有优良抗车辙、抗水损性能与耐久性的关键工序。论文的研究成果对路面罩面结构设计、公路管理及养护维修具有指导意义,为今后常温和高温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设计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有价值的思路。

任东锋[9](2007)在《高速公路雾区交通安全与监控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随之增加,其中因浓雾引发的车辆追尾事故引起了交通部门和新闻界的高度重视。大雾引发交通事故,不但影响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而且经常造成人员伤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国外雾区交通安全及保障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对高速公路雾区交通安全问题的研究过程。根据雾的定义及其物理本质,经对众多浓雾形成过程的分析,得出高速公路雾的形成条件和特点。通过全国年均雾日数与国道主干线网的关系图和全国年均大雾日数线性趋势分布图的讨论,说明雾区的地理和时间分布规律。由Lambert-Beer定律及相对亮度对比公式,分析雾降低能见度,影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过程。讨论了雾中微观物理量与能见度的关系,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雾中能见度与雾滴数密度、含水量等微观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了能见度与这些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文中总结了国内外人工消雾改善能见度的试验和研究成果,探讨了四种可在高速公路上实施的消雾措施的可行性,同时推出两种国内已出现的、可用于高速公路消雾的设备,期望在高速公路上有所应用。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雾区行车速度的能见度、交通流量、滑摩系数以及道路线形等因素进行了权重分配,建立了雾区机动车综合限速关系式。本文根据我国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实际情况,针对雾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提出了由信息采集系统、处理控制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应急系统、诱导和消雾系统等组成的高速公路雾区行车安全监控系统,介绍了各子系统实施过程中采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在现有的高速公路安全设施和管理水平的前提下,从雾区安全行车措施、交通组织和交通安全设施等方面制定了交通管理策略。对于如何确保雾区监控系统的有效实施和交通管理策略的具体落实,本文给出了建议,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雾区交通事故的发生。

欧阳萍[10](2007)在《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历程,而党中央又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历史重任交给广东人民来探索,来实现。但是,现代化搞了这么多年,广东现代化水平如何测试,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如何,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对全国的贡献如何,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采取哪些对策措施?这一系列问题对广东各级政府,特别对理论界的同志是正在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文致力探讨的问题。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就现代化的发展环境、发展模式、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现代化发展的目的进行国际比较。第三部分:阐述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四部分:阐述了现代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第五部分:为广东省现代化进程分析构建了一套综合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第六部分:对广东省现代化进程进行实证分析。对广东省2004年与2005年各市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七部分:构建广东现代化进程对全国现代化进程和贡献率的统计测度。第八部分:针对广东省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二、京珠高速公路广东省小塘至甘塘段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珠高速公路广东省小塘至甘塘段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京珠北边坡安全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常用评价方法
        1.2.1 工程地质类比法
        1.2.2 静态极限平衡法
        1.2.3 数值分析法
        1.2.4 新型创新评价法
        1.2.5 综合运用法
    1.3 主要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京珠高速粤北段依托工程基础资料现场调研
    2.1 京珠高速粤北段概述
    2.2 线路区域地质水文情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特殊岩土
        2.2.4 地质构造
        2.2.5 水文地质
        2.2.6 该地区常见不良地质现象
    2.3 京珠高速粤北段工程地质分区及特点
        2.3.1 工程地质分区
        2.3.2 工程地质各分区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P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原理
    3.1 BP神经网络
        3.1.1 BP神经网络原理
        3.1.2 BP神经网络的训练算法实现步骤
        3.1.3 BP神经网络局限性
    3.2 遗传算法简介
        3.2.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3.2.2 遗传算法基本步骤
        3.2.3 遗传算法的优缺点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技术的京珠高速粤北段边坡安全稳定性评价
    4.1 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4.1.1 输入层参数选取
        4.1.2 模型构建
        4.1.3 安全稳定系数计算
    4.2 重点边坡的深入分析
        4.2.1 K18+170~K18+225 边坡地质特征、病害情况
        4.2.2 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安全稳定系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2)江西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江西昌奉高速公路地质特征
    2.1 工程概况及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象水文
        2.2.3 地层岩性
        2.2.4 地质构造
        2.2.5 水文地质条件
        2.2.6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
        2.2.7 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
    2.3 高边坡工程地质特征及分类
        2.3.1 昌奉高速公路沿线岩质高边坡概况
        2.3.2 高边坡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昌奉高速公路高边坡稳定性的分析
    3.1 岩质边坡滑动简化模型
    3.2 公式推导
    3.3 典型工点计算
    3.4 分析计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昌奉高速公路边坡防护技术现场处治研究
    4.1 SNS网主动防护+喷混植生防护岩质边坡研究
        4.1.1 概况
        4.1.2 防护设计
        4.1.3 结果分析
    4.2 拱形骨架+植生袋防护岩质边坡研究
        4.2.1 概况
        4.2.2 防护设计
        4.2.3 结果分析
    4.3 锚杆框架梁+植生袋防护岩质边坡研究
        4.3.1 概况
        4.3.2 防护设计
        4.3.3 结果分析
    4.4 抗滑桩防护岩质边坡滑坡研究
        4.4.1 概况
        4.4.2 防护设计
        4.4.3 结果分析
    4.5 全坡面防护技术试验观测
    4.6 抗滑桩优化设计后的效益分析
    4.7 高边坡稳定性处治中的排水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3)京珠高速K46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山区高速公路滑坡实例
    1.3 我国滑坡与高边坡工程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关于风险分析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风险分析评价的方法
        1.4.4 风险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1.5 国内外关于边坡稳定性的研究概况
        1.5.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5.2 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
    1.6 边坡治理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6.1 边坡加固发展的三个阶段
        1.6.2 边坡治理技术研究
    1.7 本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边坡地质条件
    2.1 京珠高速公路工程概况
    2.2 京珠高速公路K46路段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地震
第3章 京珠高速公路边坡风险评价
    3.1 边坡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3.2 风险评价的基本理论
        3.2.1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3.2.2 风险等级标准
        3.2.3 减轻对策
        3.2.4 滑坡危险性评价
        3.2.5 滑坡受灾体易损性分析
        3.2.6 滑坡风险定性分析与评估
    3.3 京珠高速公路K46段边坡滑坡风险评价
        3.3.1 边坡危险性评价
        3.3.2 受灾体易损性评价
        3.3.3 边坡风险评价体系
    3.4 京珠高速公路工程边坡风险评价
        3.4.1 危险性模糊综合评判
        3.4.2 易损性评价
        3.4.3 风险评价
    3.5 小结
第4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
    4.1 极限平衡法原理及计算方法
    4.2 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方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4.2.1 第一次滑动
        4.2.2 第二次滑动
        4.2.3 京珠北高速公路边坡K46段高边坡治理措施研究
        4.2.4 竣工后稳定性计算
    4.3 FLAC-3D数值分析法
        4.3.1 FLAC-3D简介
        4.3.2 FLAC-3D使用步骤
        4.3.3 屈服准则的选取
        4.3.4 整体失稳判据
    4.4 京珠高速K46边坡的FLAC-3D分析
        4.4.1 计算方法和模型
        4.4.2 剪切应变率分析
        4.4.3 滑体位移分析
        4.4.4 滑动原因分析
        4.4.5 防护措施优化建议
    4.5 小结
第5章 边坡病害治理工程效果评价
    5.1 整体和局部边坡病害
        5.1.1 整体边坡病害
        5.1.2 局部边坡病害
    5.2 边坡病害整理工程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
        5.2.1 边坡病害体治理稳定性分级标准
        5.2.2 治理工程适宜性分级标准
        5.2.3 治理工程措施技术状况(缺损状况)评价标准
        5.2.4 治理工程措施局部工作状态分级标准
        5.2.5 治理工程措施整体安全分级标准
        5.2.6 交通管制和群众安全管制分级标准
        5.2.7 治理工程危险状况预警标准
        5.2.8 治理工程结构病害应对措施分级标准
    5.3 对竣工后的K46边坡进行治理工程效果评价
        5.3.1 适宜性评价
        5.3.2 技术状况评价
        5.3.3 局部工作状态评价
        5.3.4 应对措施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基础
    2.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概述
    2.2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内涵
        2.3.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2.3.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
        2.3.3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2.3.4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技术可持续发展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3.2 常见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概述
        3.2.1 一元结构
        3.2.2 线性结构
        3.2.3 塔式结构
    3.3 使用指标体系时应注意的问题
        3.3.1 评价指标的赋值问题
        3.3.2 指标间的不可公度性问题
        3.3.3 指标间的权重分配问题
    3.4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3.4.1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3.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
    4.1 评价方法综述以及启示
        4.1.1 评价方法综述
        4.1.2 启示
    4.2 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4.2.1 权重的确定
        4.2.2 基于DAGF 算法的综合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研究
    5.1 项目简介
    5.2 耒宜高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5.2.1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
        5.2.2 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5.3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影响因素
        5.3.1 外部因素
        5.3.2 内部因素
    5.4 评价方法的应用
        5.4.1 数据选取
        5.4.2 实例应用
    5.5 综合评价
    5.6 对策与建议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项目)
中英文摘要

(5)公路多元化投资风险防范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利益相关参与者
        1.2.2 项目风险
        1.2.3 政府角色及项目管理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于公共利益的公路多元化投资风险与管理研究
    2.1 参与方及利益分析
        2.1.1 参与方分析
        2.1.2 分阶段利益分析
    2.2 公路投资多元化后风险分析
        2.2.1 可控制风险
        2.2.2 不可控制风险
    2.3 利益协调与风险应对
        2.3.1 利益协调
        2.3.2 风险应对
    2.4 政府对公路多元化投资控制原则与目标分析
        2.4.1 政府控制原则
        2.4.2 政府控制目标
第三章 政府防范多元化投资关键风险的对策研究
    3.1 关键风险识别
    3.2 基于关键风险的对策选择
        3.2.1 征地拆迁
        3.2.2 工程规模变化
        3.2.3 施工工期控制
        3.2.4 筹资来源构成及资金成本
        3.2.5 投资人投资能力差
        3.2.6 投资人信用差
        3.2.7 投资人经验不足和管理能力差
        3.2.8 投资人恶意增加成本
        3.2.9 投资人不当行为牟取利润
        3.2.10 不可控制风险
    3.3 关键风险应对策略与现有项目管理制度的衔接
        3.3.1 前期准备阶段
        3.3.2 政府招投标阶段
        3.3.3 设计阶段
        3.3.4 施工阶段
        3.3.5 运营阶段
        3.3.6 移交阶段
第四章 实例应用
    4.1 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4.2 广州绕城高速公路项目背景介绍
    4.3 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在项目中的应用
        4.3.1 材料价格预测
        4.3.2 投资成本分析
        4.3.3 造价预测
    4.4 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应用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主要创新点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
致谢

(6)基于可靠性的公路隧道机电养护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机电设备养护管理研究现状
        1.2.2 国外隧道机电设备养护管理发展现状
        1.2.3 国外隧道机电养护系统软件开发现状
    1.3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机电设备养护研究现状
        1.3.2 国内隧道机电设备养护管理发展现状
        1.3.3 国内隧道机电养护系统软件开发现状
    1.4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预防性养护系统总体设计
    2.1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养护管理的基本概念
    2.2 系统的特点和功能目标
    2.3 系统的理论分析
    2.4 系统的结构分析
        2.4.1 系统的网络结构
        2.4.2 系统的总体结构
        2.4.3 对象使用权限分配
    2.5 系统的功能模块分析
        2.5.1 用户登录模块
        2.5.2 隧道机电设备管理模块
        2.5.3 系统设置模块
        2.5.4 检测信息采集模块
        2.5.5 机电信息查询统计模块
        2.5.6 预防性养护辅助决策子系统
        2.5.7 预防性养护管理计划子系统
    2.6 主界面的生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电系统分类及其养护分析
    3.1 公路隧道机电系统分类及维护
        3.1.1 公路隧道机电系统养护概述
        3.1.2 供配电设备的维护
        3.1.3 照明设备的维护
        3.1.4 通风设备的维护
        3.1.5 消防与救援设备的维护
        3.1.6 监控设备的维护
    3.2 确定重要功能设备
        3.2.1 概要
        3.2.2 基于AHP法的设备重要度评估
        3.2.3 机电系统的重要功能设备选取
    3.3 机电设备的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
        3.3.1 设备的故障定义
        3.3.2 设备的故障分类
        3.3.3 FMEA的内容和步骤
        3.3.4 供配电设备
        3.3.5 通风设备
        3.3.6 照明设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电设备状态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4.1 可靠性数据的概述
    4.2 数据采集的内容
        4.2.1 子系统或设备的基础数据
        4.2.2 子系统或设备的检测数据
        4.2.3 子系统或设备的故障信息
        4.2.4 子系统或设备的维修信息
        4.2.5 子系统或设备的费用信息
        4.2.6 类似系统或设备的信息
    4.3 数据采集的方式
        4.3.1 动态数据采集
        4.3.2 静态数据采集
    4.4 数据采集的流程
    4.5 设备的可靠性数据分析
        4.5.1 常见的可靠性指标
        4.5.2 各指标之间的联系、计算与应用
        4.5.3 故障分布函数的几种类型
        4.5.4 参数估计
    4.6 数据库的建立
        4.6.1 数据库开发环境
        4.6.2 数据库结构
    4.7 数据管理界面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电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方式决策
    5.1 预防性维护工作类型
        5.1.1 主动性工作
        5.1.2 非主动性工作
        5.1.3 各工作方式的适用条件
    5.2 基于逻辑分析决断图的维护方式决策模型
        5.2.1 RCM决断过程
        5.2.2 预防性维护工作的选择准则
    5.3 TE-MECE维护工作方式决策模型
        5.3.1 可拓性物元理论
        5.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3 TE-MECE模型的建立
        5.3.4 实例分析
        5.3.5 物元决策界面
    5.4 维护工作注意的几个问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养护周期决策
    6.1 周期决策模型概述
    6.2 更新理论
    6.3 定期维修周期的确定
        6.3.1 工龄更换模型
        6.3.2 成组更换模型
    6.4 隐患检测(定期检测)周期的确定
        6.4.1 按安全性要求确定定期检测周期
        6.4.2 按可用度最大确定定期检测周期
        6.4.3 按经济性要求确定定期检测周期
    6.5 状态检修周期的确定
        6.5.1 决定P-F间隔期的主要因素
        6.5.2 状态检修周期的基本假设
        6.5.3 按安全性要求确定状态检测周期
        6.5.4 基于磨损的经济性和可用度模型建立
    6.6 周期决策界面
    6.7 机电设备维修任务间隔期的修订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可靠度的机电系统多级预警模型
    7.1 预警模型概述
    7.2 预警推理机制
    7.3 机电系统内部可靠度关系分析
    7.4 机电系统可靠度的计算
        7.4.1 系统可靠性模型
        7.4.2 机电系统各层次可靠性计算
    7.5 预警等级的确定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预防性养护工作计划制定
    8.1 年度养护计划大纲
    8.2 周期性养护任务管理
        8.2.1 隧道机电设备的分类
        8.2.2 设备维护等级划分
        8.2.3 养护任务清单内容
        8.2.4 值得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8.3 单项故障维修活动
    8.4 专家系统的形成
    8.5 养护计划管理生成界面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京珠北乌坑坝隧道实例分析
    9.1 乌坑坝隧道概况
    9.2 照明子系统
        9.2.1 京珠北隧道乌坑坝隧道灯具情况
        9.2.2 重要设备分析及FMEA分析
        9.2.3 维护工作类型和任务确定
        9.2.4 养护工作间隔期的确定
    9.3 通风子系统
    9.4 供配电子系统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研究成果
    10.2 创新点
    10.3 研究意义
    10.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机电系统维护计划表
附录B 机电系统故障处理记录表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7)基于SMA罩面设计及实施中质量监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路面罩面设计方法
        1.1.1 组成分析方法
        1.1.2 弯沉法
        1.1.3 解析(力学)法
        1.1.4 罩面寿命期预测模型法
        1.1.5 经验法和力学—经验法
    1.2 路面施工质量监控
        1.2.1 路面施工质量监控简介
        1.2.2 路面施工质量监控具体措施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工程背景
        1.3.2 本文拟研究内容
第二章 SMA路面研究现状及作用机理
    2.1 引论
    2.2 SMA路面研究现状
        2.2.1 SMA的起源及在国外的应用
        2.2.2 SMA在我国的应用发展
    2.3 SMA结构特点及作用机理
        2.3.1 SMA结构特点
        2.3.2 SMA结构作用机理
第三章 广—韶扩建工程沥青路面设计
    3.1 工程背景
    3.2 原有路面状况评价
        3.2.1 路面状况评价标准
        3.2.2 路面状况评价
    3.3 罩面设计
        3.3.1 原有路面弯沉计算
        3.3.2 原有路面当量回弹模量计算
        3.3.3 罩面设计
第四章 SMA-13配合比设计
    4.1 SMA-13目标配合比设计
        4.1.1 设计依据
        4.1.2 原材料
        4.1.3 级配设计
        4.1.4 最佳沥青用量
        4.1.5 配合比设计检验
    4.2 生产配合比设计
        4.2.1 材料产地及规格
        4.2.2 生产配合比调试
第五章 施工质量监控
    5.1 引论
    5.2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3 SMA混合料原材料控制
        5.3.1 沥青
        5.3.2 矿料
    5.4 SMA混合料拌合控制
    5.5 SMA混合料运输控制
    5.6 SMA混合料现场施工控制
        5.6.1 SMA混合料摊铺控制
        5.6.2 SMA混合料碾压控制
    5.7 接缝施工控制
    5.8 开放交通前检测
    5.9 交通管制方案
    5.10 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重载和高温下沥青路面罩面结构的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路面结构力学的解析法
        1.2.2 沥青路面的有限元法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路况调查及早期破坏成因分析
    2.1 工程简介
    2.2 路况调查
        2.2.1 交通量调查
        2.2.2 路面破损调查
        2.2.3 车辙调查
        2.2.4 弯沉检测
        2.2.5 平整度调查
        2.2.6 路面温度场调查
    2.3 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
        2.3.1 车辙
        2.3.2 裂缝
        2.3.3 龟裂
        2.3.4 坑槽
        2.3.5 松散老化
    2.4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
    2.5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防治
        2.5.1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预防
        2.5.2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维修
第三章 重载沥青路面罩面结构的力学分析
    3.1 有限元法分析过程概述
    3.2 有限元软件计算ANSYS 的简介
        3.2.1 ANSYS 的概况
        3.2.2 一般问题的ANSYS 分析步骤
    3.3 罩面结构ANSYS 分析理论体系和荷载图式
        3.3.1 基本假设和基本参数
        3.3.2 重载沥青路面荷载图示
    3.4 有限元模型
    3.5 路面受力特性分析
        3.5.1 路表弯沉
        3.5.2 拉应力
        3.5.3 压应力
        3.5.4 最大剪应力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温和重载耦合作用下罩面结构力学分析
    4.1 基本参数
    4.2 路面受力特性分析
        4.2.1 竖向位移
        4.2.2 拉应力
        4.2.3 压应力
        4.2.4 最大剪应力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试验路配合比设计与施工
    5.1 试验路概况
    5.2 配合比设计
        5.2.1 原材料主要指标的检验
        5.2.2 沥青混合料试验
    5.3 试验路施工及检测
        5.3.1 旧路面病害处理方法
        5.3.2 粘结层设置
        5.3.3 施工及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高速公路雾区交通安全与监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1.1.2 国内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1.1.3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速公路雾区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2.1 雾的定义及分类
    2.2 高速公路雾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2.2.1 高速公路雾的形成条件
        2.2.2 高速公路雾的特点
    2.3 高速公路雾区分布规律
        2.3.1 雾区地理分布
        2.3.2 雾区时间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雾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3.1 雾引发高速公路的事故特点
        3.1.1 雾引发高速公路事故现状
        3.1.2 雾引发高速公路事故特点
        3.1.3 雾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特点
    3.2 雾对能见度的影响
        3.2.1 能见度的定义
        3.2.2 识别雾中目标物的条件
        3.2.3 能见度与雾微观物理量的关系
    3.3 高速公路上消雾改善能见度措施探讨
        3.3.1 理论上改进能进度的方法
        3.3.2 国内、外关于人工消雾展开的试验
        3.3.3 消雾改善能见度的措施探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雾区监控系统构建和限速研究
    4.1 雾区监控系统构建
        4.1.1 系统构建思路
        4.1.2 系统目标
        4.1.3 系统功能
        4.1.4 系统组成
    4.2 高速公路雾区限速研究
        4.2.1 影响雾天交通安全的因素
        4.2.2 雾天能见度与限速的关系
        4.2.3 单向行驶车辆速度—流量关系
        4.2.4 公路线形与速度的关系
        4.2.5 综合限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雾区监控系统实施技术与交通管理策略
    5.1 系统实施技术
        5.1.1 气象、车辆信息检测技术
        5.1.2 信息发布控制策略
        5.1.3 应急救援措施
        5.1.4 诱导和消雾系统实施技术
    5.2 雾区交通管理策略
        5.2.1 我国高速公路雾区管理现状
        5.2.2 雾区安全行车措施
        5.2.3 雾区交通组织策略
        5.2.4 雾区交通安全设施
    5.3 确保雾区交通管理实施的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的和意义
    1.1 现代化的由来
    1.2 中国历代领导人论现代化的思想
    1.3 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1.4 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现代化的概念及国际比较
    2.1 现代化的各种概念比较
    2.2 现代化的发展环境比较
    2.3 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比较
    2.4 发展现代化所面临的障碍比较
    2.5 发展现代化的目的比较
第三章 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
    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2 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的关系
第四章 现代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问题
    4.1 小康、小康生活、小康社会和全面小康的概念
    4.2 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的关系
第五章 广东现代化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5.1 现代化阶段的三个特征
    5.2 广东现代化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3 广东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合成方法的选择及权数的确定
    5.4 广东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内容
第六章 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分析
    6.1 2005年广东21个地区现代化进程评估
    6.2 2005年广东各市对全省现代化进程影响率分析
    6.3 2005年与2004年广东现代化进程比较分析
第七章 广东现代化进程对全国贡献率的统计测度
    7.1 资料来源
    7.2 分析结果及说明
第八章 广东现代化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8.1 重视科技进步、增加企业活力
    8.2 提高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8.3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
    8.4 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增长
    8.5 推进社会发展,提高居民生活
    8.6 重视区域差异,协调区域发展
    8.7 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
附表1-6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四、京珠高速公路广东省小塘至甘塘段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京珠北边坡安全稳定性评价研究[D]. 高文晨.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江西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D]. 郑琪. 南昌大学, 2019(01)
  • [3]京珠高速K46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风险评价[D]. 杨蕾.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4]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贺丹. 长沙理工大学, 2011(05)
  • [5]公路多元化投资风险防范系统研究[D]. 孙文娟. 长安大学, 2010(03)
  • [6]基于可靠性的公路隧道机电养护管理系统研究[D]. 游婷. 重庆交通大学, 2009(S1)
  • [7]基于SMA罩面设计及实施中质量监控的研究[D]. 郭曙光. 东北大学, 2008(03)
  • [8]重载和高温下沥青路面罩面结构的力学分析[D]. 袁壮. 长沙理工大学, 2008(12)
  • [9]高速公路雾区交通安全与监控系统的研究[D]. 任东锋. 长安大学, 2007(03)
  • [10]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研究[D]. 欧阳萍. 暨南大学, 2007(01)

标签:;  ;  ;  ;  ;  

广东省京珠高速公路小塘至干塘段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