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薄膜上涂层流平性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孙伟[1](2019)在《塑料水性凹版油墨配方及其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印包用溶剂型油墨因其高的VOCs排放量受到了严重冲击,水性油墨应运而生。凹版印刷因其印品质量高且适宜采用水性油墨,以及优秀的印刷效果受到了印包行业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的国内市场上,凹版印刷用水性油墨的种类较少且品质差,高档水性油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本文以自制的丙烯酸乳液树脂作为连接料,研制相应的水性油墨,重点研究树脂结构、油墨基本配方对油墨流变特性等性能和印刷效果的影响规律,并通过配方优化,制备得到了综合性能优良且在不同塑料薄膜基材上印刷适应性良好的凹版水性油墨。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两款自制的核壳型聚丙烯酸树脂乳液作为连接料,制备塑料水性凹版油墨,研究了连结料中的交联单体在乳胶粒子中的位置分布对油墨贮存稳定性、附着力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交联基团处于乳胶粒子的核层时,可以提高油墨,特别是黄墨的贮存稳定性,且对油墨的附着力和其它性能影响不大。以交联基团位于乳胶粒子的核层的乳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乳液的Tg和功能单体对油墨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其抗黏连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乳液的Tg,能加快油墨成膜速度,改善成膜性能,提高油墨附着力,并可以减小油墨中助剂的使用量,因而降低油墨的VOC量;在树脂结构中引入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或丙烯酸羟乙酯(HEA)可改善油墨在非极性基材PE或PP上的附着力。2.研究了附着力促进剂、流平剂、润湿剂、蜡乳液和增稠剂等助剂对油墨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一定量的附着力促进剂,可显着改善油墨在双向拉伸的PP(BOPP)薄膜表面的附着性能;使用单一流平剂时,BYK-380N对改善墨膜的流平性效果最佳,使用复合流平剂时,BYK-333与BYK-380N的复配效果最佳,且当333:380N=5:5时对改善墨膜的流平性效果最佳;润湿剂Superwet-360对降低油墨体系的表面张力效果最好,且用量大于1%时,可明显改善油墨的干燥速度;增稠剂PUR-42会显着增加油墨体系的粘度,并延长其彻干时间,其添加量不宜超过1%;蜡乳液Silok-9003的抗热粘连性最佳,但用量超过3%时会减慢油墨的干燥速度,故最佳添加量为1%-3%。此外还发现,随墨膜厚度增加,油墨的附着力相应减小。3.以使用不同用量的增稠剂制备的水性油墨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油墨的流变性能对其印刷适性的影响,并初步界定了塑料凹版水性油墨适宜的屈服值、粘度值范围。结果表明,当增稠剂用量为0.5%时,油墨具有最适宜的触变性,印刷稳定性好,且不影响其温度敏感性。应用于塑料凹版印刷的水性油墨较理想的屈服值范围应为5-20mPa;适宜的粘度应为20-200mPa.s。
娄丽丽[2](2014)在《水性油墨用苯丙树脂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保型丙烯酸类树脂在油墨、涂料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绿色环保型的苯丙树脂因其本身具有的优良特点,成为目前较活跃的研究和开发领域。但仍存在附着力差、稳定性差、气味大及力学性能差等缺点,本文制备了三种性能良好的改性苯丙树脂膜,并将其应用于水性油墨中。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为功能性单体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分别合成了环氧苯丙树脂和有机硅苯丙树脂,通过TiO2溶胶和GMCO(蓖麻油基)对其进行了改性及对其涂膜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其在水性油墨中的应用性能。合成环氧苯丙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乙二醇甲醚为溶剂,BPO为引发剂,GMA后加料法加料,m(St):m(BA)=1:1,m(AA)=20%m(单体),m(BPO)=14%m(单体),m(NMA)=1.5%m(单体),m(GMA)=7.5%m(单体),单体滴加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90℃。得到了数均分子量Mn为5985、重均分子量Mw为13826、分子量分布PDI为2.31及固含量为47.46%的环氧苯丙树脂。通过ATR-FTIR表征分析表明成功地将环氧基团引入到苯丙树脂中。合成有机硅苯丙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异丙醇为溶剂、BPO为引发剂、A151后加料法加料,m(St):m(BA)=1:1、m(AA)=20%m(单体)、m(BPO)=14%m(单体)、m(A151)=5%m(单体)、单体滴加时间为30min及反应温度为90℃。得到了Mn=4936、Mw=8615、PDI=1.74及固含量为53.55%的有机硅苯丙树脂。通过ATR-FTIR表征分析表明成功地将硅氧烷引入到苯丙树脂中。采用水解法合成TiO2溶胶,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n(钛酸四正丁酯):n(乙酰丙酮):n(乙醇):n(水)=1:2:10:200,水解温度为25℃,pH值为1,盐酸为催化剂。用TiO2溶胶分别对环氧苯丙树脂和有机硅苯丙树脂改性得到TiO2改性环氧苯丙树脂膜和TiO2改性有机硅苯丙树脂膜,通过ATR-FTIR、DSC、TG及涂膜性能测试表明成功的对其进行了改性且改性后涂膜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而TiO2的引入能提高涂膜的附着力并使其具有良好的涂膜性能。利用马来酸酐和KH560对可再生资源蓖麻油进行结构改性,将-Si(OCH3)3引入到蓖麻油分子中得到了GMCO。通过核磁(1H NM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表明合成了GMCO。以KH560为偶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将GMCO和TiO2溶胶对有机硅苯丙树脂进行复合改性得到了GMCO/TiO2复合改性有机硅苯丙树脂膜,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热重分析(TG)及涂膜性能测试表明成功地对有机硅苯丙树脂进行了改性,且改性后涂膜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TiO2的引入提高了涂膜的附着力,而GMCO的引入能改善涂膜的疏水性和柔韧性等。以自制的环氧苯丙树脂为基料,加入助剂、颜料等配制成了水性油墨。分别考察了分散剂用量,助溶剂用量及颜基比对油墨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到优化配方。并按优化配方配制了五种水性油墨,通过对油墨常规性能的测试表明TiO2溶胶改性后的油墨具有优异的附着力,且TiO2溶胶和GMCO复合改性后的油墨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和良好的疏水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春[3](2014)在《APP接枝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由于聚丙烯材料所具有的表面能低、极性小、结晶度高等特点,导致对其进行涂装或粘结处理时,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如电晕、等离子体处理,并且需要采用毒性大、对环境及操作人员身体有危害的有机苯类溶剂,为此,提出了对无规聚丙烯(APP)接枝改性一种新的可行方法,即以醋酸丁酯为溶剂,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对无规聚丙烯进行了改性,该方法可以替代聚烯烃粘接过程中采用苯和氯化聚丙烯的方法,降低了对人体和环境的污染。本文以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为接枝单体,成功对无规聚丙烯进行接枝改性,得到APP接枝共聚物。采用改性环氧丙烯酸酯作为体系交联剂,提高了APP接枝共聚物作为胶粘剂使用时的内聚强度和耐溶剂性。该接枝体系对PP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通过FT-IR、DSC测试手段探究了该体系下APP接枝机理。文中探究了影响剥离强度的因素,其中随着APP、丙烯酰胺、丙烯酸异冰片酯用量的增加,剥离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在一定范围内,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用量的增加会促进剥离强度的提高;滴加工艺条件下,DCP用量对剥离强度的影响趋势不明显;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剥离强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分子量过大时也会导致剥离强度的下降,此外,适宜的分子量分布有利于剥离强度的提升。通过涂层表面性能测试和XPS测试结果以及DSC分析结果,结合相关文献,提出了APP接枝共聚物粘接PP的粘接机理。接触角测试表明胶粘剂的表面张力小于PP的表面张力,满足了胶粘剂浸润基材的热力学条件。表面形态变化表明,在较高温度下,胶粘剂和基材分子的运动能力增加,满足了对基材浸润的动力学条件,对基材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浸润作用。在满足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条件下,APP接枝共聚物粘接PP以扩散浸润作用为主,以结晶作用为辅。APP接枝丙烯酸酯胶粘剂体系,通过添加适当的气相二氧化硅和多元醇松香树脂,可用于制备电化铝胶层。所得的电化铝对BOPP膜、油墨纸等多种基材的烫印具有优异的分切性和附着力。文中还探究了气相二氧化硅、多元醇松香树脂用量及烫印温度对烫印分切性和附着力的影响。此外,VOCs测试结果表明,胶层中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完全符合了标准要求。
李丽,郑成武,郭剑,张兴,华瑞茂[4](2014)在《PET基硬化膜研究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由于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电气性能和热性能在光电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涂覆于PET表面的硬化膜使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抗划伤性、耐磨性得到很大提高,更加拓宽了其应用领域。简单介绍了包含PET基材的硬化膜的结构特点,重点从平板显示和模内装饰两个方面介绍了PET硬化膜的应用,并且从制备方法和性能要求、关键技术及优化方案等方面论述了其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黄中原[5](2012)在《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制备与粘接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聚酰亚胺,被誉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士程塑料。然而其吸湿膨胀进而导致水解的不足也限制了其在航空航天、精密电子等尖端领域的应用。作为解决方法之一,近年来高耐热低吸湿含氟聚酰亚胺已被重点关注,然而其分子链结构及凝聚态结构与粘接性能的关系尚需深入研究以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本论文以含氟单体6FDA为原料,制备含氟聚酰亚胺材料;进而在该结构中引入含有可交联基团的4-PEPA封端剂,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红外光谱分析(FTIR)结果证明了合成产物具有含氟和交联结构;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和较低的吸水率。通过热重分析仪(TGA)、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接触角测定仪(C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重点讨论了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结构与其热性能及表面性能的特殊关系。本论文得到的创新性结果和结论为:1.成功地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测试结果表明: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具有较高的Tg(>280℃),较高的粘接强度(>21MPa)和较低的吸水率(<1.5%);2.含氟单体结构和交联结构作用共同决定了材料的独特性能:含氟聚酰亚胺中具有一定体积的CF3基团限制了缠结分子链中链段的解缠结运动,从而赋予含氟聚酰亚胺高的结构强度与较高的Tg。但伴随着交联结构中碳链比例的增加,也导致其Tg发生了13℃的降低;3.(6FDA-ODA)结构决定了含氟聚酰亚胺的表面具有疏水特性,但其自身倾向材料表面富集的运动,也同时造成粘接强度的减弱;4.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中交联结构的存在迫使链段位置相对固定,交联程度越高,这一作用越强,从而保留本体较低吸水率的同时有效地抑制了含氟基团向表面迁移对粘接强度造成的负面影响。且在交联发生后,粘接破坏机理向胶层自身的内聚破坏机理移动。
姚俊玲[6](2011)在《硅氧烷溶胶凝胶法制备功能纳米涂层》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型功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大。将纳米材料与表面涂层技术相结合制备复合功能涂层,有利于扩大纳米材料的应用,成为国际上纳米材料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虽然已经很多,但是,受工艺条件、设备等限制,一种简单、环保、应用范围广、可大面积制备的技术仍亟待开发。本文采用有机硅氧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反应单体,乙醇-水混合液为溶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硅基体树脂,并涂覆于玻璃表面。讨论了硅氧烷水解、缩合、固化条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证实当室温下KH570在95%的乙醇溶液中水解1h,涂覆于玻璃表面后在120℃下加热3h,所得涂层硬度达到5H,附着力为0级,耐老化性能好。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表征涂层表面固化前后基团变化,分析了涂层固化机理。本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纳米功能涂层中基体树脂的理想制备工艺。以所得KH570溶胶液为介质,与外购纳米TiO2溶胶掺混,获得复合溶胶,将其涂覆到玻璃、PC、PET等基底上,再经过120℃加热固化3h,得到透明涂层。考察了纳米TiO2固含量对涂层光致超亲水性能和透明度的影响,用SEM观察了涂层表面结构。结果表明,复合溶胶液中Ti02固含量为0.24%时,所得涂层综合性能最好。涂层经过紫外照射10min后,表面静态接触角降为0°,可见光透过率达90%以上。本研究为简单、经济、大面积制备Ti02自清洁涂层提供了新思路。采用同样技术,以所得KH570溶胶液为介质,与外购纳米ATO-乙醇浆液掺混,然后涂覆于玻璃、PC、PET等基底上,以制备新型透明隔热涂层。考察了ATO固含量对涂层性实际隔热效果和光谱响应的影响,用SEM观察了涂层表面结构。发现当复合溶胶中ATO固含量为10%时,涂层综合性能最佳。涂有ATO涂层的玻璃基材遮盖的泡沫塑料箱内温度较空白基材对应箱内温度低13℃,涂层在可见光区的透过率在85%左右,红外线阻隔率达到70%左右。涂有ATO涂层的PC基材遮盖的泡沫塑料箱内温度较空白基材对应箱内温度低10℃,涂层在可见光区的透过率在80%左右,红外线阻隔率达到70%左右。涂有ATO涂层的PET基材遮盖的泡沫塑料箱内温度较空白基材对应箱内温度低10℃,涂层在可见光区的透过率在60%左右,红外线阻隔率达到80%左右。本实验所得聚硅氧烷基质涂层改善了现有聚氨酯涂层硬度、耐老化、耐水等性能不佳的缺点。
任玉苓[7](2009)在《宝钢家电用彩涂钢板涂层缺陷处理技术》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家电用彩涂钢板与普通彩涂钢板在生产和用户使用中的主要差异,并阐述了家电彩涂钢板的主要涂层缺陷的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
陆隽[8](2008)在《家电用彩涂钢板生产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据欧洲卷钢涂层协会和美洲卷钢涂层协会的统计,2006年欧美等地区家电用彩涂产品占彩涂产品总量的比例超过10%,而国内彩涂板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建筑行业,家电用途的比例小于5%。宝钢从1996年开始开发家电彩涂产品,但是由于1#彩涂机组能力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形成批量生产。随着2#和3#彩涂机组相继建成投产,宝钢从2001年开始重新开发家电用彩涂产品市场,到2003年尚未形成产量规模,且生产中由于涂料、基板、生产工艺等的影响,大部分产品还存在如基板性能、表面质量、剪切配送、用户加工上的问题,产品成材率较低。本课题正是基于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现实需要,来源于生产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本课题研究,获得了影响彩涂家电钢板表面质量的关键因素并进行了针对性地改进,成功开发了冰箱用途等高等级表面的彩涂产品;本课题也采用六西格玛方法和精益运营的方法,对影响产品质量波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改进。经过课题组两年多的努力,宝钢家电彩涂产品开发和生产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宝钢彩涂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冰箱、空调、微波炉、洗衣机、DVD、电视机等高档家电产品中,而且在热水器、灯罩、中央空调、制冷设备等领域有了新的开拓。2004至2006年平均月产量较03年提高4.5倍,其中高等级家电产品产量已超过1万吨,2007年彩涂家电钢板全部转为环保产品,符合欧洲ROHS指令,并且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宝钢环保彩涂家电产品。
柯光明,刘云[9](2001)在《在薄膜上涂层流平性考察》文中提出考察了薄膜基材表面张力、印刷版辊相关参数对涂层流平性的影响。
二、在薄膜上涂层流平性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薄膜上涂层流平性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塑料水性凹版油墨配方及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性油墨概述 |
1.2.1 连接料 |
1.2.2 颜填料 |
1.2.3 助剂 |
1.2.4 溶剂 |
1.3 凹版印刷用水性油墨概述 |
1.3.1 凹版印刷简介 |
1.3.2 凹版印刷工艺特点 |
1.3.3 油墨性能对于印刷质量的影响 |
1.3.3.1 细度 |
1.3.3.2 贮存稳定性 |
1.3.3.3 表面张力 |
1.3.3.4 pH值 |
1.4 塑料表面印刷对于油墨的要求 |
1.4.1 塑料薄膜简述 |
1.4.2 塑料印刷常见问题 |
1.5 水性油墨的印刷适性及流变性 |
1.5.1 触变性(粘度) |
1.5.2 屈服值 |
1.5.3 粘度 |
1.5.4 黏着性 |
1.5.5 温度敏感性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乳液类型 |
2.3.2 油墨的制备 |
2.3.3 墨膜的制备 |
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
第三章 塑料水性凹版油墨配方研究 |
3.1 实验用乳液和色浆基本性能 |
3.2 正交试验法确定油墨初步配方 |
3.2.1 油墨配方 |
3.2.2 性能测试 |
3.3 塑料水性凹版油墨用丙烯树脂连接料的选择 |
3.3.1 色浆与乳液的配伍性 |
3.3.1.1 武汉色浆与M_1乳液配伍性实验 |
3.3.1.2 武汉色浆与M_2乳液配伍性实验 |
3.3.2 交联单体对油墨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
3.4 塑料印刷用水性凹版油墨配方优化 |
3.4.1 油墨附着力的影响因素 |
3.4.1.1 乳液体系的Tg对附着力的影响 |
3.4.1.2 功能单体IBOA和HEA对附着力的影响 |
3.4.1.3 附着力促进剂对附着力的影响 |
3.4.1.4 润湿剂对附着力的影响 |
3.4.1.5 湿膜厚度对附着力的影响 |
3.4.2 水性油墨的流平性研究 |
3.4.2.1 单一流平剂对流平性的影响 |
3.4.2.2 复合流平剂对流平性的影响 |
3.4.3 蜡乳液对抗热粘连性能的影响 |
3.4.4 凹版水性油墨的干燥性能研究 |
3.4.4.1 颜基比对干燥性能的影响 |
3.4.4.2 润湿剂对干燥性能的影响 |
3.4.4.3 增稠剂对干燥性能的影响 |
3.4.4.4 蜡乳液对干燥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塑料印刷用水性凹版油墨印刷适性的研究 |
4.1 塑料印刷用水性凹版油墨印刷适性研究 |
4.1.1 前言 |
4.1.2 触变性对印刷适性的影响 |
4.1.3 屈服值对印刷适性的影响 |
4.1.4 粘度对印刷适性的影响 |
4.1.5 温度敏感性对印刷适性的影响 |
4.2 塑料水性凹版油墨配方推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附件 |
(2)水性油墨用苯丙树脂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性油墨概述 |
1.1.1 水性油墨发展史 |
1.1.2 水性油墨的组成 |
1.1.3 水性油墨的特点 |
1.1.4 水性油墨配方的设计 |
1.2 水性油墨用苯丙树脂概述 |
1.2.1 水性油墨用苯丙树脂的优缺点及作用 |
1.2.2 水性油墨用苯丙树脂的选择标准 |
1.2.3 水性油墨用苯丙树脂的合成方法 |
1.2.4 水性油墨用苯丙树脂的改性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环氧苯丙树脂的制备及 TiO_2改性膜的性能研究 |
2.1 环氧苯丙树脂的制备 |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1.3 产品物化性能分析方法 |
2.1.4 环氧苯丙树脂的制备 |
2.1.5 TiO_2溶胶的制备 |
2.1.6 TiO_2改性环氧苯丙树脂膜的制备 |
2.2 TiO_2改性膜的结构表征 |
2.2.1 结构表征方法 |
2.2.2 红外光谱图 |
2.2.3 DSC 热分析 |
2.2.4 热稳定性分析 |
2.3 TiO_2改性膜的应用性能 |
2.3.1 涂膜应用性能测试方法 |
2.3.2 涂膜的接触角测试 |
2.3.3 涂膜的附着力测试 |
2.3.4 涂膜的综合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硅苯丙树脂的制备及 TiO_2改性膜的性能研究 |
3.1 有机硅苯丙树脂的制备 |
3.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设备 |
3.1.3 产品物化性能分析方法 |
3.1.4 有机硅苯丙树脂的制备 |
3.1.5 TiO_2改性有机硅苯丙树脂膜的制备 |
3.2 TiO_2改性膜的结构表征 |
3.2.1 结构表征方法 |
3.2.2 红外光谱图 |
3.2.3 DSC 热分析 |
3.2.4 热稳定性分析 |
3.3 TiO_2改性膜的应用性能 |
3.3.1 涂膜应用性能测试方法 |
3.3.2 涂膜的接触角测试 |
3.3.3 涂膜的附着力测试 |
3.3.4 涂膜的综合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MCO/TiO_2复合改性有机硅苯丙树脂膜的性能研究 |
4.1 GMCO/TiO_2复合改性有机硅苯丙树脂膜的制备 |
4.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设备 |
4.1.3 产品物化性能分析方法 |
4.1.4 COMA 的制备 |
4.1.5 GMCO 的制备 |
4.1.6 GMCO/TiO_2复合改性有机硅苯丙树脂膜的制备 |
4.2 GMCO/TiO_2复合改性膜的结构表征 |
4.2.1 结构表征方法 |
4.2.2 核磁1H NMR 分析 |
4.2.3 红外光谱分析 |
4.2.4 DSC 热分析 |
4.2.5 热稳定性分析 |
4.3 GMCO/TiO_2复合改性膜的应用性能 |
4.3.1 涂膜应用性能测试方法 |
4.3.2 涂膜的接触角测试 |
4.3.3 涂膜的附着力测试 |
4.3.4 涂膜的综合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性油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设备 |
5.1.3 基础配方 |
5.1.4 制备工艺与流程 |
5.1.5 水性油墨涂层的制备 |
5.2 水性油墨的配方优化 |
5.2.1 水性油墨性能测试方法 |
5.2.2 分散剂对水性油墨性能的影响 |
5.2.3 稀释剂对水性油墨性能的影响 |
5.2.4 颜基比对水性油墨性能的影响 |
5.2.5 不同水性油墨综合性能的分析与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APP接枝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聚丙烯的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
1.2.2 聚丙烯用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
1.2.3 热熔胶的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反应溶剂的选择 |
2.2.1 APP 溶解性测试 |
2.2.2 APP 溶度参数的测定 |
2.3 APP 溶液接枝可行性探究 |
2.3.1 APP 接枝马来酸酐和丙烯酸丁酯 |
2.3.2 接枝率的测定 |
2.3.3 红外分析测试 |
2.4 多单体接枝 APP 制备 |
2.4.1 接枝反应步骤 |
2.4.2 固含量测定 |
2.4.3 多单体接枝反应接枝率的测定 |
2.4.4 多单体接枝物红外分析测试 |
2.5 APP 接枝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 |
2.5.1 胶粘剂制备步骤 |
2.5.2 胶粘剂粘度测试 |
2.5.3 红外分析测试 |
2.5.4 示差扫描量热(DSC)测试 |
2.5.5 热失重(TG)测试 |
2.5.6 凝胶色谱(GPC)测试 |
2.6 胶粘剂涂层的制备 |
2.6.1 胶粘剂涂层制备 |
2.6.2 接触角测试 |
2.6.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2.6.4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2.6.5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2.7 剥离强度测试 |
2.8 电化铝膜的制备 |
2.8.1 电化铝膜制备 |
2.8.2 涂布干量测试 |
2.8.3 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测试 |
2.9 电化铝热转印测试 |
2.9.1 电化铝热转印 |
2.9.2 附着力测试 |
第3章 APP 接枝反应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反应溶剂的选择 |
3.3 引发剂种类对接枝率的影响 |
3.4 APP 接枝可行性 |
3.5 APP 多单体接枝正交实验分析 |
3.6 APP 多单体接枝的红外光谱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APP 接枝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APP 接枝丙烯酸酯胶粘剂 |
4.3 APP 接枝丙烯酸酯结构及性能分析 |
4.3.1 红外测试分析 |
4.3.2 热性能测试分析 |
4.4 接枝反应机理的探究 |
4.5 胶粘剂涂层性能测试 |
4.5.1 表面形态及性能分析 |
4.5.2 X 射线电子能谱分析 |
4.6 APP 接枝丙烯酸酯对 PP 的粘接机理 |
4.7 剥离强度的影响因素 |
4.7.1 APP 用量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4.7.2 AM 用量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4.7.3 IBOA 用量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
4.7.4 加工温度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4.7.5 改性环氧丙烯酸酯交联剂用量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4.7.6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4.8 APP 接枝丙烯酸酯相容性的研究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APP 接枝胶粘剂在电化铝行业的应用探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的选择 |
5.3 烫印效果影响因素 |
5.4 电化铝烫印 |
5.4.1 适烫性测试 |
5.4.2 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Cs)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4)PET基硬化膜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平板显示用PET硬化膜 |
1.1 制备方法 |
1.2 性能要求 |
1.2.1 铅笔硬度 |
1.2.2 耐磨性 |
1.2.3 附着力 |
1.2.4 透光率和雾度 |
1.2.5 接触角 |
1.3 关键技术及优化方案 |
1.3.1 如何增强抗划伤性能 |
1.3.2 基材与涂层之间的附着力问题 |
1.3.3 涂层的流平性 |
2 模内装饰用PET硬化膜 |
2.1 制备方法 |
2.2 性能要求 |
2.3 关键技术及优化方案 |
3 硬化膜未来的发展方向 |
(5)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制备与粘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聚酰亚胺概述 |
1.1.1 聚酰亚胺的合成 |
1.1.2 聚酰亚胺合成中的影响因素 |
1.1.3 含氟聚酰亚胺研究概述 |
1.1.4 交联聚酰亚胺研究概述 |
1.2 聚酰亚胺胶粘剂概述 |
1.2.1 高性能聚酰亚胺胶粘剂研究进展 |
1.2.2 聚酰亚胺粘接理论概述 |
1.2.3 含氟聚酰亚胺胶粘剂研究进展 |
1.3 高分子共聚物表面聚集态研究概述 |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示意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 |
2.3 实验仪器 |
2.4 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
2.4.1 原料的提纯 |
2.4.2 含氟聚酰亚胺系列(FPI)的制备 |
2.4.3 红外光谱分析 |
2.5 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和表征 |
2.5.1 原料的提纯 |
2.5.2 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系列(CFPI)的制备 |
2.5.3 特性粘度 |
2.5.4 溶解性 |
2.5.5 红外光谱分析 |
2.5.6 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的交联流变行为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氟聚酰亚胺的结构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样品制备 |
3.2.3 实验仪器 |
3.3 含氟聚酰亚胺的热性能 |
3.3.1 耐温性 |
3.3.2 热稳定性 |
3.4 含氟聚酰亚胺的表面性能 |
3.4.1 静态接触角测试 |
3.4.2 XPS光谱分析 |
3.5 含氟聚酰亚胺的粘接性能 |
3.5.1 拉伸剪切测试 |
3.5.2 剪切断裂面的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的结构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样品制备 |
4.2.3 实验仪器 |
4.3 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的热性能 |
4.3.1 耐温性 |
4.3.2 热稳定性 |
4.5 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的表面性能 |
4.5.1 静态接触角测试 |
4.5.2 XPS光谱分析 |
4.6 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的粘接性能 |
4.6.1 拉伸剪切测试 |
4.6.2 剪切断裂面的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作者简介 |
论文发表 |
致谢 |
(6)硅氧烷溶胶凝胶法制备功能纳米涂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纳米功能涂层 |
1.2.1 制备方法 |
1.2.2 应用与展望 |
1.3 光致超亲水纳米TiO_2涂层 |
1.3.1 自清洁原理 |
1.3.2 制备方法 |
1.3.3 功能应用 |
1.3.4 产业化现状 |
1.3.5 存在的问题 |
1.4 透明隔热纳米ATO涂层 |
1.4.1 研究进展 |
1.4.2 产业化现状 |
1.4.3 存在的问题 |
1.5 有机硅树脂涂层 |
1.5.1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硅树脂 |
1.5.4 有机硅涂层应用 |
1.6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机硅氧烷涂层的研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案 |
2.2.2.1 硅氧烷水解液的制备 |
2.2.2.2 有机硅氧烷涂层的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乙醇/水体积比对KH570水解性能的影响 |
2.3.2 机理分析 |
2.3.3 涂层力学性能 |
2.3.4 涂层耐候性 |
2.3.5 涂层耐水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iO_2光致超亲水纳米涂层的研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案 |
3.2.2.1 TiO_2复合溶胶液的制备 |
3.2.2.2 光致超亲水涂层的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KH570与TiO_2加入顺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3.3.2 KH570与TiO_2加入比例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3.3.3 在玻璃基底上涂覆 |
3.3.4 在PC基底上涂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TO透明隔热纳米涂层的研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实验方案 |
4.2.2.1 ATO复合溶胶液的制备 |
4.2.2.2 透明隔热涂层的制备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在玻璃基底上涂覆 |
4.3.2 在PC基底上涂覆 |
4.3.3 在PET基底上涂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8)家电用彩涂钢板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宝钢彩涂产品与工艺简介 |
2.1 宝钢彩涂产品简介 |
2.2 宝钢彩涂工艺改进 |
2.2.1 预处理 |
2.2.2 烘烤工艺 |
2.3 彩涂产品多样化简介 |
2.3.1 基板 |
2.3.2 镀层 |
2.3.3 涂料品种 |
2.4 宝钢彩涂产品竞争力分析 |
2.5 需求与发展方向分析 |
第三章 彩涂家电产品生产工艺研究方法概述 |
3.1 常用质量工具 |
3.1.1 排列图法 |
3.1.2 因果图法 |
3.1.3 分层法 |
3.1.4 直方图法 |
3.1.5 控制图法 |
3.2 工序能力分析 |
3.3 6SIGMA 水平计算 |
3.4 假设检验 |
3.4.1 卡方检验 |
3.5 六西格玛管理 |
3.5.1 DMAIC 简介 |
3.5.2 MINITAB 简介 |
3.6 头脑风暴法 |
3.7 六顶思考帽 |
第四章 彩涂家电板表面质量和生产工艺研究 |
4.1 表面缺陷研究 |
4.1.1 流平条纹 |
4.1.2 杂质 |
4.1.3 气泡 |
4.2 表面控制标准 |
第五章 彩涂家电板生产稳定性控制和方法 |
5.1 表面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 |
5.2 质量改判原因分析 |
5.3 影响因素分析 |
5.4 因果矩阵分析 |
5.5 数据验证计划 |
5.6 原因验证 |
5.6.1 不同设备故障对停车斑的影响 |
5.6.2 不同因素对漏涂的影响 |
5.6.3 不同因素对试车料的影响 |
5.6.4 不同因素对气泡的影响 |
5.7 数据验证结果 |
5.8 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方案 |
5.9 评估选择解决方案 |
5.10 方案实施与效果验证 |
第六章 彩涂家电板工艺改进后的验证与研究工作结论 |
6.1 工艺改进后的改判率和成材率情况 |
6.2 结论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在薄膜上涂层流平性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塑料水性凹版油墨配方及其性能的研究[D]. 孙伟.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2]水性油墨用苯丙树脂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D]. 娄丽丽. 江南大学, 2014(02)
- [3]APP接枝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张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4]PET基硬化膜研究新进展[J]. 李丽,郑成武,郭剑,张兴,华瑞茂. 材料保护, 2014(S1)
- [5]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制备与粘接性能研究[D]. 黄中原. 复旦大学, 2012(03)
- [6]硅氧烷溶胶凝胶法制备功能纳米涂层[D]. 姚俊玲. 浙江工业大学, 2011(06)
- [7]宝钢家电用彩涂钢板涂层缺陷处理技术[A]. 任玉苓. 2009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9
- [8]家电用彩涂钢板生产工艺研究[D]. 陆隽.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8)
- [9]在薄膜上涂层流平性考察[J]. 柯光明,刘云.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