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对比和对比分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对比和对比分期

一、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比较影像学与对照分期(论文文献综述)

梁凡[1](2018)在《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骨关节外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的股骨头血供破坏且骨细胞变性,导致骨活性成分死亡,可明显影响患者的关节活动,造成慢性疼痛、跛行、髋关节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对股骨头坏死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多孔道髓芯减压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疗效良好,王志强等人的研究表明,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术应用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良好。然而目前关于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术改善股骨头坏死疗效、股骨颈稳定性及髋关节功能的研究较少。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首先通过研究股骨头坏死患者血脂代谢以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水平的变化与其与疗效的关系,试图为评估预测ONFH寻找指标。进而进一步明确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术对改善股骨头坏死疗效、股骨颈稳定性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有助于寻找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法,从而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楚并改善其生存质量。第一部分股骨头坏死患者血脂代谢以及OPN水平的变化与其与疗效的关系[目的]通过研究股骨头坏死患者血脂代谢以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水平的变化与其与疗效的关系,试图为评估预测ONFH寻找指标。[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ONFH患者参与研究,在对患者提前告知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后,选择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联合髋关节镜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1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受试者体检时各抽取空腹肘部静脉血6ml作为研究之用。将所抽的血液标本分为两份,其中3ml用以检测患者血脂水平指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等。以检测的数值高于正常范围的最大值视为血脂含量增高,如果检测值低于正常值的最小值,则血脂含量低表达。另外一份的3ml用于测定患者的血清OPN水平,抽血后马上将其放在-4℃条件下,以3000r/min离心20min后收集血清编码放在-80℃保存,并用ELISA检测法检测其OPN水平。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和OPN水平。同时统计患者术后1年治疗有效率,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患者血脂代谢以及OPN水平的变化与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1)研究组中的患者甘油三酯为(1.85±0.79)mmol/L,胆固醇为(4.80±0.85)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为(2.56±0.83)mmol/L,载脂蛋白B水平为(0.92士0.27)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6±0.31)mmol/L,(4.32±0.81)mmol/L,(2.13±0.51)mmol/L,(0.65±0.21)g/L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为(1.30±0.27)mmol/L,对比对照组的(1.43±0.37)mmol/L而言明显较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2)研究组患者的血清OPN水平为(11.52±4.15)μg/L,对照组的为(3.37土0.51)μg/L,研究组患者血清OPN水平明显较高(P<0.05)。(3)术后1年由我院专业人士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100分为满分,最终得分大于90为优,80至89分为良,70至79分为可,小于70分为差。根据获得的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优良组和可差组,优良组患者有49例,可差组患者为39例。当与可差组相比时,优良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B明显较低,高密度脂蛋白则明显偏高(P<0.05)。(4)优良组患者的OPN水平明显较低,可差组患者OPN水平则明显较高(P<0.05)。(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与患者的疗效两两呈负相关关系,而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与其疗效呈正相关关系。(6)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OPN与其疗效呈负相关关系。[结论]ONFH患者血脂代谢指标与其疗效具有明显的关系,ONFH患者的OPN水平与其疗效亦密切相关,检测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和OPN水平可为评估股骨头患者病情提供指标。第二部分:小直径多孔道髄芯减压术改善股骨头坏死疗效、股骨颈稳定性及髋关节功能的研究[目的]明确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术改善股骨头坏死对疗效、股骨颈稳定性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有助于寻找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法,从而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楚并改善其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所有选择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联合髋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及传统大孔道髓芯减压术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2例列入研究,所有患者在被告知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后自主选择治疗方案,将采用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联合髋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n=31),采用传统大孔道髓芯减压术治疗的患者则设为对照组(n=31),两组术后均随访至少1年。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下地活动时间等手术情况、术后1年治疗有效率、术前和术后1年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术后股骨头塌陷、股骨头周围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住院天数、术后下地活动时间等均较短(P<0.05)。(2)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1年疗效优良率明显较高,疗效为差的患者比例明显较低(P<0.05)。(3)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SF-36评分均较高(P<0.05)。(4)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股骨头塌陷、股骨头周围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联合髋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良好,患者术后可快速康复。(2)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联合髋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3)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联合髋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股骨颈稳定性良好。

王安[2](2016)在《3D打印多孔涂层钛棒与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骨(棒与颗粒)联合治疗犬股骨头早期坏死实验对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索以3D打印多孔涂层钛棒和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骨(颗粒)联合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可行性。2、探索3D打印多孔涂层钛棒和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骨(棒)结合髓芯减压能否增强股骨头抗塌陷的能力、延缓病程进展或有效治疗股骨头坏死。3、比较3D打印多孔涂层钛棒和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骨(颗粒)联合、3D打印多孔涂层钛棒、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骨(棒)及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将32只健康成年比格犬随机分为4组,行液氮造模术后6周,分别为A、B、C、D四组,A组,行髓芯减压结合3D打印多孔涂层钛棒和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骨(颗粒)联合植入术。B组行行髓芯减压结合3D打印多孔涂层钛棒植入术,C组行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骨(棒)。D组为对照组,单纯行髓芯减压术。不同手术方式处理A组、B组、C组、D组比格犬分别于术后6w、12w行影像学检查后处死,取组织学取样本和大体标本行观察,行组织学检查、生物力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组织学行细胞计数和HE切片检查,细胞计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生物力学压强结果,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6W与12W及不同手术方式的抗压强度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行Dunnet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大体、影像学、组织学及生物力学观察:A组6w和12w比格犬股骨头形态结构规整,密度均匀一致,软骨颜色正常,表面光滑无变形,透明,股骨头未见明显塌陷,明显增强股骨头抗压能力。3D打印多孔涂层钛棒和骨诱导生物陶瓷骨与周围骨组织结合好,钛棒未见脱出松动。含有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中有大量新生骨细胞形成且新生骨细胞排列较为整齐。B组6w和12w股骨头形态结构规整,软骨颜色正常,表面光滑,无明显变形,透明,股骨头未见明显塌陷,股骨头抗压能力有所增强。3D打印多孔涂层钛棒与周围骨组织结合较好,多孔钛棒未见脱出松动。未见明显新生骨细胞形成。C组6w和12w股骨头形态结构欠规整,软骨颜色偏暗,表面轻度变形,透明度差,股骨头呈现轻度塌陷。股骨头抗压能力有所增强,材料与周围骨组织结合较差,可见明显新生骨细胞形成,但新生骨细胞排列混乱。D组为对照组6w和12w股骨头形态结构不规整,软骨颜色偏暗,表面变形,透明度差,股骨头呈现明显塌陷,软骨下骨明显囊性变及囊变周围组织硬化,芯减压后未植入材料的缺损区被大量结缔组织覆盖,结缔组织周边可见少量骨细胞,且细胞排列不规则。综上所述,A组、B组抗压强能力都有所增强,但B组未见大量新生骨细胞。A组、C组材料周围骨髓细胞中含有大量骨细胞形成,C组虽然有大量新生骨细胞,由于没了力学支撑新生骨细胞排列混乱。D组坏死塌陷。结论:1.3D打印多孔涂层钛棒和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骨(颗粒)联合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可行性。2.3D打印多孔涂层钛棒明显增强股骨头抗压能力。3.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骨可在骨缺损区诱导新生骨细胞。

徐金锋,孙东方[3](2016)在《多排螺旋CT与MRI检查股骨头坏死临床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与MRI用于股骨头坏死诊断临床价值差异。方法对7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多排螺旋CT与MRI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种影像学方式股骨头坏死诊断阳性率,分期诊断情况及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等。结果 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阳性率和分期诊断情况方面均显着优于多排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股骨头坏死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方面显着高于多排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相较于多排螺旋CT具有更高软组织分辨率,可明确显示骨质坏死部位解剖形态。

郭宇宁,贾本让,韩红云[4](2014)在《比较影像学在股骨颈头下型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中老年人多见。若骨折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导致骨折愈合不良、不愈合或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因此如何及时、有效、经济地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治疗相当重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比较影像学在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应用方法包括数字X线片(DR片),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MR)。本文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患者12例,以探讨比较影像学对股骨颈头下型骨

廖星明,郭少贤,黄军荣[5](2012)在《CT与X线诊断老年股骨头坏死临床对比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并比较CT与X线诊断老年股骨头坏死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股骨头坏死老年患者76例CT及X线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股骨头总检出率及各临床分期检出率。结果:CT股骨头坏死总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TⅠ、Ⅱ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Ⅳ及Ⅴ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老年股骨头坏死临床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且对于老年患者早期股骨头坏死病变更具诊断价值。

张微晗[6](2010)在《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血流动力学的CT灌注成像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脑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 CTP)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经CT确诊的基底节区ICH患者30例,从症状出现至行CT灌注扫描按时间分为四组:发病48 h内组,发病7d组,发病14d组,及发病28 d组。采用非去卷积模型斜率法计算血肿周围水肿带的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bolood flow, rCBF)、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blood volume, rCBV)、达峰值时间(peak time, PT)、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及时间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 TDC),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灌注参数图示脑出血后MTT明显延长,48h内为1.1113,7天时达高峰(1.3100),后逐渐缩短(14d为1.2044,28 d为1.0808);TTP的变化趋势接近MTT:48 h内为1.1213,7天时达高峰(1.3104),后逐渐缩短(14 d为1.2330,28 d为1.0927); rCBF48 h内为0.7500,7天时最低(0.6414),后逐渐升高(14d为0.6633,28 d为0.7877);rCBV 48 h内为0.8463,7天时最低(0.7210),后逐渐升高(14 d为0.8126,28d为0.8673)。同一参数各组间进行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存在持续的低灌注状态,这种低灌注状态随时间改变呈现波动性的变化规律;CTP能够很好地反映脑出血后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时机提供详实、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陈镇秋[7](2009)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世界性的难治病,一旦发生,若没有有效的干预,绝大多数病变将呈进行性加重,自行好转的几率微乎其微。病变进展的结局是程度不同的股骨头塌陷,从而影响髋关节功能,多数患者最终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非创伤性ONFH好发于20~50岁的中青年,而中青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仍难预料,相当数量的患者一生将面临两次或更多次的置换,无疑会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身心负担。因此,对于股骨头坏死早、中期首选的治疗方法是保髋治疗。文献报道非创伤性ONFH患者中10%~74%有长期酗酒史。2004年~2007年在我院髋关节病重点专科住院治疗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有529例,其中266例有长期酗酒史,占50.28%,位于第一位。同时,中医辨证分型认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是气滞血瘀兼痰湿蕴结型,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为气滞血瘀兼肝肾亏虚型,两者发病机制存在差异可能影响其保髋疗效。因此我们有必要将酒精性股骨头坏死进行单独研究。我们设计了打压植骨支撑术配合中药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评价股骨头坏死预后和保髋疗效,分析影响保髋疗效的相关因素,以及“痰瘀同治”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痰瘀互结”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关系,“痰瘀同治”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地位。研究方法1打压植骨支撑术配合中药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2004年1月~2007年12月按照设计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髋关节病重点专科住院治疗的AIONFH患者93例123髋,采用打压植骨支撑术配合中药。调查各种影响因素:年龄,侧别,分期,正、蛙位分型(坏死部位),正、蛙位分型组合、疼痛指数,骨髓水肿,关节活动度总和,Harris评分,坏死范围,正位、蛙位塌陷程度,疼痛出现时间等。采用EXCEL 2000进行数据录入,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双变量相关采用Spearman及Pearson相关分析,多变量相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两组数据相关性分析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生存曲线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2“痰瘀同治”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2008年7月~2009年2月按照设计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募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髋关节病重点专科住院治疗的AIONFH患者58例,其中创伤性骨坏死17例(对照组),酒精性骨坏死41例(治疗组),酒精性骨坏死采用祛瘀化痰法中药内服。入院后治疗前均晨起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六项及血液流变学;治疗组服用祛瘀化痰中药2周后再次晨起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六项及血液流变学。所测值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研究结果1打压植骨支撑术配合中药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1.1术前、术后各观察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术前关节活动度越大,则术前Harris评分越高;②术前骨髓水肿程度越重、坏死范围越大,则术前疼痛指数越高;③术前Harris评分越高、术前疼痛指数越轻、坏死范围越小,则术后Harris评分越高;④术前分期较重、术前正位分型为C2、术前蛙位塌陷越重的病人,则术后头臼关系越不和谐、软骨退变越重;⑤年龄越大、术前Harris分级越差,则术后疼痛指数越高;⑥术前分期越重的患者术后疼痛指数越低;⑦术后疼痛指数明显低于术前;⑧术后Harris评分分数及分级显着高于术前。1.2股骨头生存曲线分析1.2.1以末次随访时间为随访终点计算股骨头存活时间平均随访36.4个月,股骨头生存率为82.2%,平均生存时间为56.624个月。1.2.2探讨术前及术后各指标对生存率曲线的影响(Log-rank检验)结果:①年龄对股骨头生存率曲线有影响,25-35岁、36-45岁年龄阶段的股骨头生存率比46岁以上年龄阶段的股骨头生存率高;②术前蛙位分型对股骨头生存率曲线有影响,术前蛙位分型为C1的股骨头生存率大于蛀位分型为C2的股骨头生存率;③术后多个因素对股骨头生存率曲线有影响,术后疼痛指数越高、术后正位塌陷程度越重、术后蛙位塌陷程度越重、头臼关系不和谐、关节不稳定、软骨退变越严重,股骨头生存率越低。④术前多数因素(侧别、术前疼痛指数、术前骨髓水肿程度、术前总关节活动度、术前分期、术前正位分型、术前正蛙位分型组合、坏死范围、术前正位塌陷值、术前蛙位塌陷值、疼痛出现的时间、术前Harris评分等)对股骨头生存率曲线无影响。1.2.3 COX比例风险回归术后疼痛指数越高,保髋失败的机率越大;其对应的相对危险度为3.102,说明疼痛指数每增加一个等级,保髋失败的风险是原来的3.102倍。2“痰瘀同治”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①与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对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与血脂代谢有一定关系,表现为TG、ApoB和ApoB/ApoA升高,而HDL和ApoA减低;②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经治疗后血脂水平有改善,表现为CHOL、HDL、LDL、ApoA、ApoB和ApoB/ApoA减低;③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与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比较,无明显存在血液流变学差异;④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经治疗后血液高凝状态有改善,表现为200/S、30/S、3/S、HCT(X)、Arbe、ηc、EPT、HRV和IR减低,而ESR和K升高。结论1打压植骨支撑术配合中药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①打压植骨支撑术配合中药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临床平均随访36.4个月,股骨头生存率约82.2%,Harris评分为90.99±7.325分,优良率为92.53%,取得令人满意的保髋疗效,说明我们选择的治疗方案和适应症是合理的。②临床上对46岁以上年龄阶段和坏死位于蛙位C2型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我们建议采用其他保髋方法,甚至可以考虑人工关节置换。③正确把握保髋适应症(包括年龄、分期、坏死部位、坏死范围等)、坚持中西医结合、提高手术技巧、增进医患合作、提高保髋疗效,对减轻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2“痰瘀同治”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①“痰瘀互结”是AIONFH病机病理的关键所在;②“痰瘀同治”能改善患者的高脂血症和血液高粘滞状态。③“痰瘀同治”为“治未病”和“既病防变”提供临床依据。

刘朝晖[8](2008)在《SARS患者股骨头坏死进展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北京地区医务人员SARS患者随访,了解应用激素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状况,通过随访观察股骨头坏死的影象学变化,观察股骨头坏死从发病进入Ⅰ进入Ⅲ期(塌陷)的特点和规律,根据对股骨头坏死的分类,了解其早期塌陷危险因素。通过前瞻性分析双侧股骨头坏死进展的影象学变化,对有一侧股骨头坏死塌陷者配对分析塌陷危险因素。方法:2003年4月-6月发生SARS后,在北京市的SARS医务人员患者共检查539例,全部患者均在使用激素后开始后2~6月行双髋MRI检查,X线摄片以及体格检查等,检出后定期行坏死关节的X线摄片及CT扫描,如出现关节疼痛等则及时拍片观察。股骨头坏死按照ARCO国际骨循环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以下简称ARCO)分期。Ⅲ期做为观察终点。手术患者从开始手术起排除随访范围,本组进入ARCO-Ⅲ期后进行手术的纳入随访范围。统计学分析:由作者采用SPSS11.5软件完成统计分析。显着性水准取0.05(P<0.05).结果:551例SARS医务人员患者中,12例未用激素者未检出骨坏死,539例应用激素者检出骨坏死176例(32.7%),其中累及股骨头为130例,股骨头骨坏死发病率为24.1%。117例(203髋)股骨头骨坏死患者得到持续随访,单侧:31例,双侧:86例;男性44例,年龄2162岁,女性73例,年龄2356岁。从Ⅰ期进展到Ⅱ期的时间为3-18个月,平均8.7月;28例45髋在Ⅱ期时进行保头手术(ARCO-ⅡA5髋,ARCO-ⅡB8髋,ARCO-ⅡC32髋).剩余158髋,包括ⅡA 31髋,ⅡB 61髋,ⅡC 66髋,自然塌陷28人33髋,目前进入Ⅲ期病例最短时间为6个月;其中来自ⅡB4髋,ⅡC29髋。(1)病灶大小位置与塌陷:小病灶(ARCO-ⅠA/ⅡA,<15%进展情况:全部31髋无塌陷,从Ⅰ期进展到Ⅱ期的时间为8.5±2.2月,3髋病灶缩小,1髋病灶消失,27髋病灶无变化。中等病灶61髋(ARCO-ⅠB/ⅡB,15-30%)进展情况:从Ⅰ期进展到Ⅱ期的时间为9.9±2.4月,4髋病灶塌陷,其中负重面外侧型塌陷3髋,中央型1髋;4髋病灶缩小,53髋病灶无变化。大病灶66髋(ARCO-ⅠC/ⅡC,>30%)进展情况:从Ⅰ期进展到Ⅱ期的时间为7.3±2.8月。29髋病灶塌陷,负重面外侧型塌陷27髋,中央型2髋,37髋病灶无变化。(2)分析比较塌陷侧与非塌陷侧的影象学特点发现,塌陷髋MRI表现特点为MRI冠状位病灶最大面积时T1低信号带与软骨下骨相交连线,是坏死灶的最长轴或接近最长轴(定义为开放型)(91髋)塌陷21人30髋,其塌陷比例为31/91;而MRI冠状位病灶最大面积时表现为T1低信号带与软骨下骨相交线明显短于坏死灶的最长轴(定义为包含型),(67髋)塌陷2髋,塌陷比例为2/67。(3)我们采用了股骨头冠状面及水平面的CT分析。冠状面规定股骨头最大病灶面积及前后各一张(CT间距3mm)CT图像进行分析。水平面规定股骨头最大病灶面积及上下各一张(CT间距3mm)CT图像进行分析。若三张CT表现不一致,则以表现相同/相似多数为准。发现以下结果:(a)坏死灶形成硬化带,并且软骨下骨出现连续的”增厚”现象,22髋,无塌陷髋;(b)坏死灶硬化带形成不明显,4髋,塌陷4髋,塌陷髋病灶内软骨下骨正常星芒结构部分/完全消失;(c)CT示坏死灶有硬化带形成,并且软骨下骨出现连续的”增厚”现象,91髋,塌陷18髋,塌陷髋病灶内正常星芒结构出现中断;(d)有连续硬化带形成但没有延伸到软骨下骨下者,17髋,塌陷5髋。有24髋(包括6髋塌陷者),没有CT资料。(4)7例小病灶(ARCO-ⅠA/ⅡA 3髋,ARCO-ⅠB/ⅡB 4髋)MRI出现了开放型向包含型转化的趋势,其CT表现为软骨下骨增厚的现象。ⅡA1例1髋病灶几乎消失。病灶完全位于骨骺内。(5)363例SARS医务人员患者在初次普查未检出骨坏死,无一例复查出现骨坏死。早期塌陷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病灶大小,病灶的位置,kerboul角,CT变化,分别进行了分层,采用95%可信区间。早期塌陷的危险因素为大病灶(坏死面积大于30%)其P值=0.004,RR值=0.011;病灶的位置一外侧型,P值=0.016,RR值=0.171;MRIT1的曲线形态—开放型,P值=0.016,RR值=0.124;kerboul角大于230度,P值=0.016,RR值=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预后与病灶大小、位置、MRIT1的曲线形态、kerboul角大小有关。而性别、年龄、有无骨髓水肿、坏死灶是否影响骺板,CT变化等无统计学意义。(6)86例双侧股骨头骨坏死患者73例得到连续随访。73例146髋中塌陷27髋,24髋为ARCO-ⅡC进展,3髋为ARCO-ⅡB进展;负重面外侧型(49髋)塌陷23髋,负重面中央型(61髋)塌陷4髋,负重面内侧型(36髋)无塌陷;相似的坏死面积塌陷侧与未塌陷侧比较,不同的位置、T1低信号带形态、软骨下骨有否增厚现象有显着性意义。结论:短期激素冲击治疗发生股骨头骨坏死,不同时进入Ⅱ期;可9个月内确认和排除骨坏死;进入Ⅲ期病例最短时间为6个月;小面积病灶可出现缩小现象。坏死灶的大小位置影响股骨头坏死的预后;坏死灶上负重面外侧型更易早塌陷;MRI显示相似的面积,包含型者,预后相对较好;早期出现的骨髓水肿与塌陷不相关。对于双侧股骨头坏死的病例,MRI显示相似的面积,T1低信号带包含型者,预后相对较好;CT显示软骨下骨均匀“增厚”现象是延迟塌陷的因素.

韩召春[9](2008)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比较影像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比较三种(X线平片、CT、MRI)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成人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的诊断价值,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筛选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齐全已确诊的病例36例、48个髋关节早期缺血坏死的X线平片、CT、MRI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48个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I期17髋,II期31髋,早期(I~II期)股骨头坏死的X线平片、CT及MRI的诊断确诊率分别33.33%、62.50%及100.00%。结论MRI是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最敏感、最有效的方法,优于CT和X线平片,是早期高危患者筛查的首选方法。

侯昌龙[10](2005)在《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射防治股骨头坏死关节面塌陷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通过对股骨头供血动脉栓塞建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Ficat Ⅱ期以前)动物模型行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射,研究该法防治股骨头坏死关节面塌陷影像学及病理学变化,初步探讨该方法的安全性、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健康家猪20只,体重15~20 Kg左右,雌雄不拘。以真丝线段微绒毛行股骨头供血动脉栓塞,建立ANFH动物模型。制模后家猪自然饲养,青霉素预防性抗感染3~5天,每隔15天双侧髋关节MRI检查,评估股骨头坏死区大小、形态,行Ficat分期。TAE 1月时股骨头MRI呈长T1长T2信号,在T2WI上低信号逐渐明显,脂肪抑制后显示更佳。将符合条件的家猪(Ficat Ⅱ期)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只,16髋)和实验组(12只,24髋)。①对照组(A组,n=8)单纯行股骨头供血动脉栓塞术(TAE),未行干预性治疗。观察股骨头自然塌陷情况。②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射组(B组,n=12)在DSA引导下,正侧位透视将COOK专用穿刺针自股骨上端外侧,经股骨颈穿刺至股骨头坏死区,注射调配好的磷酸钙骨水泥(CPC),粉:液比为2:1。至骨水泥均匀致密填充骨坏死区停止注射。A组TAE后1月、2月及3月,B组注射CPC后1月、2月及3月,分别行双侧髋关节X平片、CT检查及股骨头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组间和B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影像学和病理学差异。两组均以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随访评估。结果经股骨头供血动脉栓塞研制动物模型,方法新颖、成功率高,可控性强;TAE术后股骨头坏死进行性加重,3个月内A组所有模型股骨头坏死塌陷,平均塌陷时间为1.5个月,症状为逐渐加重的跛行、瘫痪;影像学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经历Ficat Ⅰ~Ⅵ期动态改变;组织病理学示骨细胞逐渐坏死呈成片的红染灶,骨小梁由缺血水肿到完全断裂,高倍镜下单位面积的空缺骨陷窝数百分比(PBL)增

二、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比较影像学与对照分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比较影像学与对照分期(论文提纲范文)

(1)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股骨头坏死患者血脂代谢以及OPN水平的变化与其与疗效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术改善股骨头坏死疗效、股骨颈稳定性及髋关节功能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2)3D打印多孔涂层钛棒与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骨(棒与颗粒)联合治疗犬股骨头早期坏死实验对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致谢
液氮冷冻制备犬早期股骨头坏死模型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3)多排螺旋CT与MRI检查股骨头坏死临床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1. 2 检查方法
    1. 3 判定标准
    1. 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 1 两种影像学方式股骨头坏死诊断阳性率和分期诊断情况比较
    2. 2 两种影像学方式股骨头坏死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比较
3 讨论

(4)比较影像学在股骨颈头下型骨折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检查方法:
2 结果
    2.1 DR表现:
    2.2 CT表现:
    2.3 MR表现:
3 讨论
    3.1 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价值:
    3.2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影像学检查手段的选择:

(5)CT与X线诊断老年股骨头坏死临床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检测方法
    1.3 诊断分期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患者股骨头坏死总检出率比较
    2.2 患者各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比较
3 讨论

(6)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血流动力学的CT灌注成像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扫描设备
    3 扫描方法
    4 注意事项
    5 后处理技术
    6 统计学处理方法
    7 对脑出血后各期的定义标准
结果
    1 平扫表现
    2 脑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
    3 统计学处理结果
讨论
    1 脑CT灌注成像原理与方法及脑CT灌注成像各参数的意义
    2 脑实质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损伤的病理生理学
    3 结果分析
    4 本课题的创新点、局限性及展望
        4.1 本课题的创新点
        4.2 本课题的局限性
        4.3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7)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文献综述
    (一)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研究
        1 流行病学研究
        2 动物模型研究
        3 发病机制研究
    (二) 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进展
        1 非手术治疗
        2 保髋手术
        3 髋关节置换术
    (三)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1 古典医籍对股骨头坏死病名的记载
        2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病因病机的认识
        3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证候分型研究
        4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
        5 小结
    参考文献
二、临床研究
    (一) 打压植骨支撑术配合中药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二) "痰瘀同治"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SARS患者股骨头坏死进展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病人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1.2 随访方法
    1.3 随访时间
    1.4 MRI及CT成像技术
    1.5 诊断标准
    1.6 分期标准
    1.7 确诊及随访专家
    1.8 观察终点
    1.9 统计学分析
    1.20 观察项目
结果
    2.1 在初次普查无骨坏死SARS患者的随访
    2.2 多病灶坏死与单纯股骨头坏死的关系
    2.3 SARS后股骨头骨坏死患者早期塌陷者与未塌陷者比较
    2.4 坏死面积大小与塌陷的关系
    2.5 坏死部位与塌陷的关系
    2.6 股骨头坏死影像学形态及塌陷影响因素分析
    2.7 穿破骺板与局限在骺板以上病灶的关系
    2.8 有无骨髓水肿分组比较塌陷情况
    2.9 股骨头坏死患者塌陷的生存分析
    2.10 本组股骨头坏死早期塌陷的多因素分析
    2.11 双侧股骨头坏死塌陷因素对照分析
讨论
结论
病例图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自然转归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志谢
个人简历

(10)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射防治股骨头坏死关节面塌陷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比较影像学与对照分期(论文参考文献)

  • [1]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D]. 梁凡. 武汉大学, 2018(06)
  • [2]3D打印多孔涂层钛棒与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骨(棒与颗粒)联合治疗犬股骨头早期坏死实验对照[D]. 王安. 西南医科大学, 2016(05)
  • [3]多排螺旋CT与MRI检查股骨头坏死临床价值分析[J]. 徐金锋,孙东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01)
  • [4]比较影像学在股骨颈头下型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 郭宇宁,贾本让,韩红云. 山西医药杂志, 2014(09)
  • [5]CT与X线诊断老年股骨头坏死临床对比分析[J]. 廖星明,郭少贤,黄军荣. 亚太传统医药, 2012(07)
  • [6]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血流动力学的CT灌注成像应用价值研究[D]. 张微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2)
  • [7]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 陈镇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8]SARS患者股骨头坏死进展及影响因素分析[D]. 刘朝晖.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07)
  • [9]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比较影像学研究[J]. 韩召春. 中国现代医生, 2008(20)
  • [10]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射防治股骨头坏死关节面塌陷实验研究[D]. 侯昌龙. 安徽医科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对比和对比分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