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六大注意事项

选择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六大注意事项

一、选择玉米制种基地六注意(论文文献综述)

程谟桢[1](2021)在《番茄黄化突变体ym的黄化迟熟机制与关键基因Slym1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番茄作为全世界重要的蔬菜作物及模式研究植物,具有自花闭花授粉和杂种优势等特点,因此杂交制种被广泛用于番茄育种工作中。然而在杂交制种过程中,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使得杂交制种后代中出现大量杂合植株,需要经过多代繁育筛选才能获得纯合稳定的材料。叶片颜色作为极其明显的性状,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辅助标记性状用于作物杂交育种过程中杂交后代的选择,可以缩短筛选性状的时间、简化杂交后代的选优工作,进而提高杂交制种的效率。目前利用叶色作为标记用于筛选杂交后代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等作物的育种工作中,但对番茄叶色突变体的研究较少。如果将番茄叶色突变体作为标记性状应用于番茄杂交制种过程,就可提高性状筛选效率。综上所述,番茄叶色突变体的研究可以为植物光合作用机制的深入解析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对番茄性状筛选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一株田间叶片黄化自然突变的植株,后经过多代选育得到可稳定遗传叶片黄化材料,我们将其命名为番茄黄化突变体。作为一种非致死型叶色突变体,该黄化突变体叶片颜色多表现为失绿变黄,褪色现象在全生育期均有表现,且该突变体还表现出果实推迟成熟的特性,因此对该突变体的研究不但可以为植物光合作用机制深入解析提供理论基础和植物材料,而且还可能对番茄果实耐储运等特性的研究提出新的见解。本项研究利用生理指标测定、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光合色素含量变化测定等试验,研究叶片黄化的生理机制;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BSA-Seq和GBTS基因分型相结合的方法,定位鉴定控制该性状的候选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筛选和生理生化试验、亚细胞定位、组织特异性表达、基因沉默和超表达、酵母双杂交以及双分子荧光互补等试验,鉴定候选基因功能;利用比较转录组分析,在转录水平上解析叶片变色和果实迟熟的机制。本项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突变体ym产量和生物量较对照植株zs4差别不显着。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发现突变体ym植株中过氧化氢过度积累、清除自由氧的能力下降、ROS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突变体植物细胞出现早衰和氧中毒现象。突变体ym植株中叶绿素含量显着降低、叶绿体结构被破坏,突变体植株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含量、气孔导度以及细胞活性均降低,突变体ym植株光合作用能力显着降低,导致突变体叶色变黄;(2)突变体ym和对照植株zs4进行杂交获得分离群体,遗传规律分析表明该黄化性状由单基因控制,利用BSA基因组定位测序的方法,筛选到一个大小1.88Mb的候选区间,在该区间中鉴定到了一个编码基因F-box家族蛋白的候选基因Slym1,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突变体中该基因在编码区704bp位置发生非同义SNP突变,核苷酸由G突变为A;(3)在栽培番茄植株中超表达Slym1后,番茄转基因植株的光合基因、光响应及光受体蛋白和光合色素合成基因表达量显着下调;利用VIGS技术沉默Slym1后,沉默植株光合基因、光响应及光受体蛋白和光合色素合成基因表达量与超表达结果相反,这些现象表明Slym1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负面影响;(4)利用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证明,目的基因Slym1编码的蛋白与植物光形态建成关键转录因子HY5间接相互作用,产生竞争关系,从而影响PIF3和HY5之间的动态平衡,进而影响植株光合作用等一系列反应;(5)对突变体ym和对照植株zs4果实颜色变化,果实内部结构变化,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以及成熟期单果重变化测定结果表明,黄化突变体ym果实较对照推迟一个时期成熟,果实表现为色素积累减慢,萼片颜色由绿转黄的特点;(6)对突变体ym和对照植株zs4叶片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Solyc01g110340.3、Solyc04g081300.3、Solyc05g005080.3、Solyc08g082250.3和Solyc09g075360.3这5个差异基因在突变体中下调表达,可能导致突变体果实中纤维素降解迟缓,造成突变体果实迟熟;(7)利用基因型分型GBTS(靶向测序基因型分型技术Genotyping by Targeted Sequencing)技术进一步缩短距离,筛选鉴定得到另外两个关键基因Solyc08g006690.1.1和Solyc08g006720.2.1,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两个基因分别参与叶片黄化和果实迟熟过程。

赛建国[2](2010)在《陆陆杂交棉制种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杂交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对杂交棉种子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大,但现阶段,杂交棉制种费用高,制种产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外引种子在本地的适应性参差不齐,出苗率低。为研究和掌握杂交棉制种技术,发展本地杂交棉制种产业,2009年农1师在10个团场开展了20公顷的人工去雄陆陆杂交制种示范。

张荣超[3](2009)在《张荣超日记1992-2009》文中研究表明1992年5月23日,晴天今天乡里布置工作,要求全乡要完成300吨油菜籽订购任务,全乡7000户种油菜,凡是春订合同上有油菜任务的,按每亩200斤交售,完不成订购任务的,每斤油菜籽罚5毛钱。县、乡考虑到农户食用

丁华[4](2008)在《中国农业市场结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农业市场结构对于农业绩效提高、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以及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农业生产环节的市场结构为主线,按照“为什么优化、怎么优化”的研究思路,将农业市场结构现状及问题作为分析起点,分析农业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影响,提出市场结构优化的目标与定位、措施与政策。中国农业是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具有集中度低、差别化小、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非对称性、供求和价格波动明显等特征。农业市场结构影响市场行为。分析农业市场结构对农民价格决定行为影响时发现,产业内数量众多的农民是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亚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致使农民价格决定权部分让渡。虽然较低的市场集中度特征使农民不容易进行价格协调,但是差别化较小特征却使农民又能够进行价格协调,而且农业追逐规模经济特征也使农民必然要进行价格协调。分析农业市场结构对农民生产行为影响时发现,差别化低市场结构致使产量上升空间减少、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加剧了产量发散性波动、国际竞争呼唤新的生产技术、过度竞争促生农民逆价格生产行为。农业市场结构影响市场绩效。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致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着市场绩效;农民市场势力缺失和农业技术进步机制不健全进一步制约着市场绩效。中国农业供给能力保持稳步提高的趋势,土地密集型农产品比重不断下降,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比重不断上升,牧业和渔业快速增长以及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明显上升,说明农业在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进行着结构调整。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年增长率长期的低水平徘徊,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既体现农民增收困难和农民收入增长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也体现农业收益率低于非农产业。农业较长时间保持低利润率水平,一方面解释了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解释了农业生产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原因。农业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农业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的逐步下降,第一产业增长速度长期低水平徘徊以及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的低微,反映了中国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下降趋势。中国农业市场结构的优化目标是构建中国农业产业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促进农业产业的有效竞争,提高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中国农业市场结构的理想定位是垄断竞争。采取培育职业型农民企业家、优化农业市场结构、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的等措施,使农民成为市场结构转换的主体。搞好城乡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农产品市场中的作用,完善农业市场法律法规,提高农业市场结构的整体竞争力。构建制粉工业、碾米工业、粮油食品工业、饲料工业等农产品加工群体,提高农产品差异化程度,加快农业市场结构优化。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制度的主要形式,农产家庭经营与规模经济是不矛盾的,增加要素的流动性,可以促进农户家庭经营向规模经济方向发展。加快非农产业发展可以引导农业市场结构的优化。通过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打造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心、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第三方农产品流通组织、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减轻农业竞争压力。根据农业技术的产品属性,对于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农业技术创新,应选择政府主导型合作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对于具有私人产品属性的农业技术创新,应选择市场诱导型合作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对于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农产品科技创新,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市场绩效中的作用。培育农业共生组织,提高农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协调农业与相关产业的关系,消除瓶颈产业、保护幼稚产业和扶持主导产业,改善农业不对称市场结构。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分析了农业市场结构对农民价格决定行为的影响。分析了农业亚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致使农民价格决定权部分让渡状况。(2)分析了农业市场结构对农民生产行为的影响。分析了农业差别化低的市场结构致使产量上升空间减少、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加剧了产量发散性波动、国际生产技术竞争局面呼唤新的生产技术、过度竞争促生农民逆价格生产行为状况。(3)采用单项评价法,从农业供给能力、收益能力、技术进步和农业对GDP的贡献等方面,评价了农业市场的业绩绩效。(4)分析了针对不同地区域不同性质产品,为了优化农业市场结构与提高市场绩效,农业科技创新因地制宜的对策。

曲辉英[5](2005)在《山东省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杂交棉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文中认为山东是全国产棉大省,也是目前国内最集中的抗虫杂交棉(Gossypium hirsutum)制种基地。本研究立足于山东棉花生产实际,选用适宜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就其生育特性、光合特点、杂交制种技术、种植布局、精播简化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建立了抗虫杂交棉生产技术体系。结论如下:试验筛选出适宜山东的高优势抗虫杂交棉组合鲁棉研15号;鲁棉研15号棉苗生长快,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优势明显,净光合速率高,且没有午休,一般比常规品种增产15%以上;杂交棉制种田宜安排在春地,扩大行距,降低密度,制种目标产量为1500 kg/hm2左右,相应密度和单株结铃数分别为3. 0-3. 15万株/hm2和20-22个,同时采用营养钵育曲移栽技术,适时播种;山东省主要棉区种植杂交棉的满足系数值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鲁西南棉区、鲁西北棉区、鲁北棉区,因此鲁西南棉区应该划为最适宜种植区;抗虫杂交棉精播简化栽培技术核心是,在减少播量并保证产量不减的前提下,鲁西南棉区以密度2. 25-3. 0万株/hm2、 保留2个营养枝的栽培方法为佳,鲁西北和鲁东棉区以密度3. 0-3. 75万株/hm2为宜,也保留2个营养枝。

赵玉山[6](2000)在《选择玉米制种基地六注意》文中研究表明

辽东半岛外向型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7](1989)在《辽东半岛外向型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 研究辽东半岛外向型农业科技发展战略,首先应当弄清楚外向型农业的概念。那么,何谓外向型农业呢?我们认为外向型农业应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换汇、促进本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目标的专业化、社会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由于发展外向型农业是以出口换汇为目标,所以外向型农业亦称作创汇农业。然而,外向型农业绝不是孤立的。外向型农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外向型农业同整体农业存在密切的关联。外向型农业同整体农业,相互制约,共同促进。整体农业有赖于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外向型农业必须以整体农业为基础,无论是发展外向型农业

二、选择玉米制种基地六注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择玉米制种基地六注意(论文提纲范文)

(1)番茄黄化突变体ym的黄化迟熟机制与关键基因Slym1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番茄的价值
        1.2.2 叶色突变体
        1.2.3 叶色突变体突变类型
        1.2.4 植物叶色突变机制研究
        1.2.5 叶绿体功能变化导致叶色突变
        1.2.6 植物光合作用受阻导致叶色突变
        1.2.7 植物光形态建成变化产生叶色突变
        1.2.8 基因精细定位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研究背景
    2.2 测序群体的构建
    2.3 植物生长条件
    2.4 黄化突变体遗传规律研究
    2.5 黄化突变体ym生长规律和性状观察
        2.5.1 黄化突变体ym与对照栽培番茄zs4苗期生长规律比较
        2.5.2 黄化突变体ym与栽培番茄zs4结果期果实颜色及果实性状测定
    2.6 黄化突变体ym光合特性研究
        2.6.1 黄化突变体ym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光合色素含量变化测定
        2.6.2 黄化突变体ym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2.6.3 黄化突变体ym与对照zs4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氧化还原酶活性测定
        2.6.4 黄化突变体ym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测定
        2.6.5 黄化突变体ym的光合荧光参数与细胞活性测定
        2.6.6 黄化突变体ym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2.7 ym和zs4色素合成、光合作用调控及光形态建成关键基因相对表达量
        2.7.1 植物总RNA提取
        2.7.2 植物总c DNA的获得
        2.7.3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关键基因相对表达量
    2.8 控制黄化突变体ym叶片褪色关键基因的定位
        2.8.1 测序群体的构建
        2.8.2 植物总DNA的提取
        2.8.3 建库测序
        2.8.4 测序结果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2.8.5 原始数据的上传
    2.9 Slym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10 候选基因中的关键基因Slym1的功能验证
        2.10.1 黄化突变体ym关键基因的克隆
        2.10.2 黄化突变体ym关键基因Slym1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2.10.3 黄化突变体ym关键基因Slym1的表达模式分析
        2.10.4 关键基因Slym1在突变体和对照植株叶片相对表达量分析
        2.10.5 Slym1沉默的番茄植株的获得
        2.10.6 Slym1超表达对番茄植株的影响
    2.11 Slym1编码蛋白与光形态建成相关蛋白互作研究
        2.11.1 酵母双杂交验证互作关系
        2.11.2 双分子荧光互补验证互作
    2.12 黄化突变体ym及对照栽培番茄zs4转录组测序
        2.12.1 转录组测序所用材料的预处理
        2.12.2 植物RNA的提取及转录组文库的建立
        2.12.3 转录组数据的分析
        2.12.4 差异表达分析
        2.12.5 GO和 KEGG富集分析
        2.12.6 原始数据的上传
    2.13 多重PCR分型对突变体关键基因进行精细定位
        2.13.1 测序群体的采集
        2.13.2 基于重测序数据开发突变体关键基因精细定位Panel试剂盒
        2.13.3 黄化突变体ym靶向测序基因型分型测序
3 结果与分析
    3.1 黄化突变体的遗传规律
    3.2 黄化突变体生长规律和性状观察
        3.2.1 黄化突变体表现出叶片及多器官褪色现象
        3.2.2 黄化突变体表现出与对照番茄相似的生长规律
        3.2.3 黄化突变体表现出推迟成熟的性状
    3.3 黄化突变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显着减少
    3.4 黄化突变体结果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减少
    3.5 黄化突变体与对照栽培番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生理指标变化
    3.6 黄化突变体表现出较弱的光合作用
    3.7 黄化突变体较对照植株叶片表现出弱的细胞活性
    3.8 黄化突变体叶绿体结构发生显着变化
    3.9 ym植株中色素合成、光合作用调控、光形态建成关键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
    3.10 黄化突变体控制黄化性状关键基因的定位
        3.10.1 简化基因组定位技术
        3.10.2 测序质量
        3.10.3 测序结果描述
        3.10.4 测序结果
        3.10.5 候选基因的分析选择
    3.11 Slym1生物信息学分析
    3.12 Slym1功能验证
        3.12.1 Slym1序列的获得
        3.12.2 Slym1的克隆
        3.12.3 Slym1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3.12.4 Slym1在AC番茄的茎和果实中表达量更高
        3.12.5 Slym1在突变体叶片中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番茄叶片中表达量
    3.13 Slym1沉默对番茄植株的影响
        3.13.1 VIGS沉默表达载体的构建
        3.13.2 VIGS沉默表达植株的获得
        3.13.3 基因沉默效率鉴定
        3.13.4 Slym1沉默后植株表现出更旺盛的生长力和更高色素含量
        3.13.5 沉默植株色素合成、光合作用、光形态建成关键基因显着上调
        3.13.6 Slym1沉默植株叶片具有更强的细胞活性
    3.14 Slym1超表达对番茄植株的影响
        3.14.1 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3.14.2 超表达重组载体转化农杆菌
        3.14.3 超表达Slym1的番茄的筛选和鉴定
        3.14.4 利用荧光定量PCR鉴定超表达效果
        3.14.5 蛋白质水平鉴定Slym1超表达效果
        3.14.6 超表达植株叶片褪色,光合色素水平下降
        3.14.7 超表达植株色素合成、光合作用、光形态建成关键基因显着下调
        3.14.8 超表达植株叶片表现出较弱的细胞活性
    3.15 Slym1编码蛋白与光形态建成相关蛋白互作研究
        3.15.1 酵母双杂交验证
        3.15.2 双分子荧光互补验证(Bi FC)
    3.16 黄化突变体转录组测序分析
        3.16.1 转录组测序结果概述
        3.16.2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3.16.3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O)
        3.16.4 差异表达基因参与通路分析(KEGG)
        3.16.5 差异表达基因中的转录因子分布和蛋白质网络相互作用分析
        3.16.6 转录组水平分析黄化突变体表现果实迟熟性状原因
    3.17 黄化突变体性状基因精细定位(GBTS)
        3.17.1 基因分型技术Geno Plexs
        3.17.2 SNP检测和基因型分析
        3.17.3 遗传图谱的构建
        3.17.4 QTL定位
4 讨论
    4.1 黄化突变体表现出多种多样褪色现象
    4.2 导致突变体叶片黄化的主要原因
    4.3 黄化突变体表现出较弱的光合能力和细胞活性
    4.4 突变体中的色素合成、光合作用、光形态建成关键基因表达量显着下调
    4.5 候选基因Slym1是番茄光合作用的负调控因子
    4.6 利用转录组学分析迟熟性状
        4.6.1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4.6.2 KEGG富集分析
    4.7 利用GBTS基因型分型技术定位候选基因
    4.8 工作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陆陆杂交棉制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播前准备
    1. 选地
    2. 播种
    3. 隔离
二、田间管理
三、制种前准备
    1. 材料准备
    2. 人员培训
四、去雄授粉
    1. 除杂
    2. 去雄
    3. 授粉
    4. 补去雄
    5. 时间
五、整枝及采摘
六、注意事项

(4)中国农业市场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创新与不足
2 市场结构基本理论
    2.1 市场结构理论的发展脉络
    2.2 市场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农业市场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3.1 农业市场集中度的状况与问题
    3.2 农产品差别化的状况与问题
    3.3 农业市场壁垒的状况与问题
    3.4 农业市场结构的非对称状况与问题
    3.5 农业市场结构中供求波动状况与问题
    3.6 农业市场结构中价格波动状况与问题
    3.7 本章小结
4 中国农业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
    4.1 农业市场结构对价格行为的影响
    4.2 农业市场结构对非价格行为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农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
    5.1 农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5.2 农业市场结构对各指标评价角度市场绩效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农业市场结构的优化
    6.1 中国农业市场结构优化的目标与定位
    6.2 中国农业市场结构优化的措施与政策选择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出版着作与获得奖励目录

(5)山东省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杂交棉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
        1.1.1 遗传育种研究
        1.1.2 制种技术研究
        1.1.3 生理、生化研究
        1.1.4 杂交棉的配套栽培技术
    1.2 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
        1.2.1 国外杂种优势利用
        1.2.2 国内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
    1.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存在的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筛选及制种基地布局
    2.1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的筛选
        2.1.1 抗虫棉品种筛选试验
        2.1.2 抗虫杂交棉对比试验
        2.1.3 讨论
    2.2 生态条件对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
        2.2.1 试验材料和地点
        2.2.2 制种和棉田管理
        2.2.3 调查记载
        2.2.4 室内考种
        2.2.5 结果与分析
    2.3 密度和播种方式对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试验
        2.3.1 试验设置
        2.3.2 田间管理
        2.3.3 试验期间的天气状况
        2.3.4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4.1 生态条件与杂交制种
        2.4.2 农艺措施与杂交种生产
        2.4.3 不同生态区的制种技术运筹
第三章 杂交棉种植布局研究
    3.1 不同生态区生产条件分析
        3.1.1 鲁西南棉区
        3.1.2 鲁西北棉区
        3.1.3 鲁北棉区
        3.1.4 鲁南棉区
        3.1.5 鲁东棉区
    3.2 棉田布局变化分析
    3.3 杂交棉种植布局研究
        3.3.1 种植杂交棉的基本条件分析
        3.3.2 各区适宜种植杂交棉的满足程度研究
第四章 抗虫杂交棉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杂交棉的生育进程和种子特性
        4.2.2 抗虫杂交棉的产量构成
        4.2.3 杂交棉光合日变化和光合能力
    4.3 讨论
        4.3.1 光合能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4.3.2 杂种与亲本间光合能力差异的原因
        4.3.3 光合午休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抗虫杂交棉简化整枝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
        5.1.2 试验处理
        5.1.3 调查记载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棉花产量形成期间的气象状况
        5.2.2 留营养枝对棉花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的影响
        5.2.3 留营养枝对棉花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5.2.4 营养枝对产量的贡献率
        5.2.5 留营养枝对棉花生育进程的影响
        5.2.6 留营养枝的其它效应
    5.3 讨论
        5.3.1 保留营养枝的效应
        5.3.2 保留营养枝的作用机理
        5.3.3 营养枝的成铃规律和产量贡献
        5.3.4 营养枝保留利用的技术
第六章 抗虫杂交棉精播简化栽培技术
    6.1 鲁棉研15不同密度和整枝方式试验
        6.1.1 试验设计
        6.1.2 试验结果
    6.2 鲁棉研15不同密度与整枝方式互作效应试验
        6.2.1 试验设计
        6.2.2 试验结果
    6.3 讨论
        6.3.1 减少播种量是抗虫杂交棉推广的保证
        6.3.2 精播栽培技术的核心内容
        6.3.3 精播栽培的增产机理
        6.3.4 精播栽培技术要点
第七章 结论
    7.1 选用适于山东生态条件的抗虫杂交棉品种
    7.2 抗虫杂交棉生育特性
    7.3 抗虫杂交棉的光合效率
    7.4 抗虫杂交棉的营养枝利用
    7.5 抗虫杂交棉精播简化栽培
    7.6 抗虫杂交棉制种基地布局
    7.7 不同生态区抗虫杂交棉制种技术运筹
    7.8 抗虫杂交棉种植区域布局
    7.9 抗虫杂交棉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7.9.1 选用适于山东生态条件的高光效抗虫杂交种
        7.9.2 抗虫杂交棉制种技术体系
        7.9.3 抗虫杂交棉生产田推行以合理利用营养枝为核心的精播简化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6)选择玉米制种基地六注意(论文提纲范文)

1 选择隔离安全的地方
2 选择干部工作过得硬的地方
3 选择制种户积极性高的地方
4 选择经济条件中等偏下的地方
5 选择交通较便利的地方
6 选择春播条件较好的地方

四、选择玉米制种基地六注意(论文参考文献)

  • [1]番茄黄化突变体ym的黄化迟熟机制与关键基因Slym1鉴定[D]. 程谟桢.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陆陆杂交棉制种技术[J]. 赛建国. 农村科技, 2010(01)
  • [3]张荣超日记1992-2009[J]. 张荣超. 安徽文学, 2009(Z1)
  • [4]中国农业市场结构研究[D]. 丁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5]山东省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杂交棉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D]. 曲辉英.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4)
  • [6]选择玉米制种基地六注意[J]. 赵玉山. 中国种业, 2000(01)
  • [7]辽东半岛外向型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 辽东半岛外向型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农业经济, 1989(05)

标签:;  ;  ;  ;  ;  

选择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六大注意事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