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来”型房屋(1968年)(论文文献综述)
康贺阳[1](2021)在《金兹堡“社会凝聚器”理论及其对建筑空间综合设计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7年,苏联前卫建筑师穆·金兹堡首次在构成主义杂志《当代建筑》中勾勒出“社会凝聚器”的概念。它被认为是响应1917年十月革命而出现的最重要的建筑理念。在“社会凝聚器”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包含了社会经济和物质基础紧密联合与具体的建筑空间的实现,甚至包含生活中平凡的细节。它代表了整个苏联建筑领域的努力:住宅、工人俱乐部、综合体、城市规划等,一切不同尺度的空间尝试。近百年来,“社会凝聚器”理念通过多个建筑史学家、建筑学者对其进行解读与运用,使这一令人振奋的理念被系统的、广泛的研究、审视。如今是建筑理念多样化的时刻,人们更注重人文艺术、社会关系、社交对话等层面的体验,探讨建筑如何服务公众具有现实的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对该理念下建筑本体的空间特征进行理性的思考,来探究其对于当代建筑空间与其综合设计方法的启发与影响。第一、二、三部分:研究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文章以时间线为脉络试图理清该理念从诞生到当代的发展过程。并对该概念早期在建筑、规划领域内的作品分类进行分析对比与总结。从空间价值的体现与空间构成的角度对其在建筑、城市设计的空间特征进行总结。最终对该理念对历史的贡献与现实的价值进行探讨与再判断。第四、五部分:从当代的角度,选取以该理念进行空间设计的建筑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与分析,并旨在得出其中的异同点与思路,总结该理念在当代建筑作品中的表达形式。最后通过对金兹堡功能综合方法的再认识以及前文对该理念的梳理与分析,思考如何把这种意识形态贯穿于空间构成中,形成一种集体意味的建筑空间综合方法。
常涛[2](2020)在《杰弗里·巴瓦设计作品的空间复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杰弗里·巴瓦的设计作品材料多样、陈设丰富、空间灵活,具有特殊的体验丰富性,其根源是巴瓦通过建立规则,创造出一种空间的复杂性。论文从总平面布局、平面空间组织和剖面空间组织三方面,对其设计作品进行分析,从建筑设计角度,探究其空间复杂性的根源。总平面布局上,巴瓦通过在建筑中置入内向庭院,并将体量分散,用连廊连接,使得室内外相互嵌套,交替出现,创造了丰富的内部空间层次;同时保留地形的自然信息并加以利用,将其带入建筑;对景观进行多层次、差异化处理,使其“层层渗透”进入室内。在平面空间组织上,巴瓦根据实际功能和使用者的具体特征,对空间进行灵活但严谨的差序分割,再依这一秩序合理安排,使主要功能房间拥有独立的内外环境。为此,无论房间、交通、过渡空间还是庭院,都是多级的、有明确方向性的,有专门的归属和身份色彩,平面里的一切统一在一个严格的差序格局里,表面上却是匀质调和的。在剖面空间组织上,巴瓦使建筑贴合地形创造出多样的空间形态,并通过空间序列将其组织起来;在不同楼层间通过空间尺度、方向和景观的变化,带来丰富的视线关系和身体感受,空间充满联系,产生空间复杂性。论文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案例研究及归纳总结等方法,希望通过解读,对巴瓦的设计手法及其建筑作品的设计语言和丰富内涵有更深的了解,并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思路与方法。
寇安堂[3](2020)在《X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房地产行业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大量资金的涌入使其隐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而且因为受到政府对该行业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影响,使得房地产企业面对的财务风险形势愈发严峻。2018年,作为行业知名的大型公司光耀集团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无法经营下去申请破产;2019年6月,拥有百亿资产的上市房企银亿集团在负债规模达到500亿元的重压下,进行了破产重组。在上市大型房地产企业接连出现财务危机的环境下,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更加需要重视和研究财务风险问题。本文以中小型房地产企业X公司为案例进行研究,在介绍了公司近年来的经营状况后,以企业财务活动为基础,根据风险管理内容,运用财务指标法首先对其财务状况进行风险识别并做原因分析,然后选取Z计分模型对公司财务风险进行整体评估,最后根据所评估出的结果提出应对措施:改善公司内部控制环境、融资渠道多元化和充分研究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加强自身营运资金管理等,以期可以有效降低X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通过对X房地产公司的研究可以看出,表面上发展良好的企业,也不应该忽视自身的财务风险隐患。希望本文能够针对性的解决X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同时也能对其它类似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程泽欧[4](2020)在《机翻错误校译实践报告 ——以信息型外宣文本为例》文中提出对于城镇外宣文本,机器翻译(MT)的应用日趋广泛。相对于以往的人工翻译来说,机器翻译可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但机器翻译也不免有其不足之处。那便是译文的精准度及质量还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标准。此时,译后编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选材为城镇外宣型文本,主要介绍了我国各历史名城的政区概况、名称来历、地理位置、政区沿革等信息。根据本身的功能和特点,该类文本归属于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中的信息型文本。信息型文本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读性。根据文本类型理论,不同类型的文本应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信息型文本应该采用交际翻译法,强调源语信息的客观传递,以目标语读者为中心,注重效果。这也符合中文外宣翻译的目的,即真实、客观地把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传达给国际受众,使其更好地了解国家现状。本文以机器翻译中城镇外宣文本在词汇、句法层面出现的错误为例,依据交际翻译法,针对不同错误类型分别提出相应翻译策略。在词汇层面,主要出现的问题有专业术语误译、语境误译、漏译和赘译等。采取的翻译策略有查证相关专业术语,结合语境查找资料,增加句子成分,删减句子成分等。在句法层面,问题主要体现在语序、时态和语态等方面,采取的翻译策略有顺译法、倒译法、纠正时态、语态等语法错误的方法等。机器翻译的产生使翻译的效率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对于其不足之处,应站在长远的角度上结合其他各领域学科的交叉知识加以改进,使其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可为未来机器翻译在外宣文本翻译这一领域的完善和更新提供更多相关材料;将交际翻译理论更好地运用于该文本类型的机翻错误纠正,可大大减少外宣内容的误译以及更好地达到对外宣传的效果。
应歆珣[5](2019)在《超越“媒介” ——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纤维基因”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借用生物学的概念,构建出一个“纤维基因”的理念,试图超越把“纤维”仅仅视为材料和媒介的惯常理解,并用来描述当代艺术创作中一种容易被遗忘的隐秘状态,强调“纤维”还可以从一种“基因”的层面进行拓展性的研究。“纤维”,不仅是作为一种物质媒介,“纤维”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感知和意识方式与形态。论文主要分三章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论文第一章,主要论述“纤维基因”概念的由来,及纤维和我们长久以来的日常经验中感受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联。生物的“同构性”使得我们在整体的基础经验中,得到一种更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已经牢牢镶嵌在我们的感知器官里;人类居住形态及日常活动所包含的人类集体无意识;人类编结技艺的普遍性及日常活动反映的纤维形态与潜意识的关联。论文第二章,主要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阐述“纤维基因”的问题。论文分析了几个与纤维密切相关的关键词:针织、组织、数码,并论述了“针织”中自然又特殊的“穿透”力度,“组织”中自由的“链接”路径,“数码”中超越时空“秩序”的维度,也讨论了这些思维方式如何存在于当代艺术创作之中。论文第三章,则从当代艺术创作方式的角度讨论“纤维基因”的概念。围绕德勒兹(Deleuze)提出的游牧式思维模式,以及开放的“逃逸之线”的理念。论文从原始的翻绳游戏开始,阐述当代艺术的“无限的游戏”:在不断地打破边界的过程中重构我们的思维;或是通过“熟悉的陌生感”所强调的“差异性”;“纤维”作为社会之物是一种在场状态存在的“隐而不显的东西”,进而成为打破当代艺术边界的“逃逸之线”;或者是,面对当下的时代变革,当代艺术创作需要在熟知这个时代的同时和时代保持距离,从而生成“不合时宜”的“逃逸之线”。论文的结语部分,试图从实践者的角度探讨:“纤维基因”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与创作方式,将会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可能性意义与开放性能量。
江力强[6](2019)在《基于易损性与敏感性的多层冷成型钢结构强震倒塌机理及鲁棒性评估》文中研究指明冷成型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环保节能、施工快捷等特点,契合我国大力倡导的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鉴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多层冷成型钢结构更符合我国民用建筑的需求,为此叶继红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能兼顾结构竖向承载、水平抗侧和抗火等多项需求的多层冷成型钢住宅结构体系,本文针对该体系若干关键问题——装配式建造技术、大型结构振动台试验、简化数值分析方法、强震倒塌机理、地震风险和抗震鲁棒性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为进一步简化多层冷成型钢结构体系的现场施工工序,提高该体系建筑工业化水平,提出可模块化建造的装配式多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PM-CFS-CSWS),通过开展4栋5层结构分层次振动台试验,对比研究了冷成型钢龙骨框架、新型加强块节点、加强型墙体和普通型墙体对多层体系抗震的贡献,得到以下结论:(1)经过4个振动台模型试验的考验,PM-CFS-CSWS体系的各模块间冷成型钢构件的关键连接均未发生破坏,安全可靠;(2)底层冷成型钢管混凝土(CFRST)柱柱身和柱底屈曲、梁柱连接件破坏是冷成型钢龙骨框架典型的破坏模式,自攻螺钉连接件破坏(螺钉倾斜、拔出和剪断)和墙板破坏(开裂、局部脱落和脱离掉落)是复合剪力墙典型的破坏模式;(3)新型加强块节点、加强型墙体和普通型墙体均可提高结构抗震性能,普通型墙体在地震作用较大时贡献突出,加强型墙体的CFRST柱与梁形成的龙骨框架可为结构提供最后一道抗震设防;(4)试验模型基本满足我国抗震规范对多、高层钢结构的要求,具备与多、高层钢结构相近的抗震能力。(5)建议多层冷成型钢结构仍需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变形验算,其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可取为1/301/25。2.基于OpenSees数值平台,建立适用于多层冷成型钢结构抗震模拟的简化数值分析方法,包括:(1)将CFRST柱内钢管和混凝土一并简化成带“新材料”属性的组合截面,实现CFRST柱的非线性模拟;(2)将复合剪力墙等效为交叉布置的非线性弹簧,通过Pinching04材性输入剪力墙滞回参数,实现复合剪力墙的非线性模拟;(3)采用弹簧单元模拟柱底抗拔连接件的力学行为,弹簧刚度可根据墙体拟静力试验获取;(4)基于“刚性楼盖假定”将组合楼盖简化成刚性平面,并通过算例验证其适用性。采用振动台试验结果验证所提简化数值分析方法,发现数值分析所得结构底层峰值位移、底层墙体累积耗能、顶层峰值位移和结构累积耗能与试验结果相比的误差大多处于10%左右,最大误差为20.8%;数值分析所得结构位移时程曲线和累积耗能曲线准确地追踪了试验模型的变形和耗能过程。表明简化分析方法合理有效且具有较高计算精度。3.针对经典构形易损性理论应用于框架类结构(钢框架和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的不足,提出改进式理论方法。得到以下结论:(1)改进式理论考虑了延性构件节点区域由刚接到铰接的破坏过程,可识别经典理论无法识别的结构破坏模式;(2)准确预测出4层钢框架的底层柱端成铰的薄弱层倒塌模式,以及塑性铰形成的位置和顺序,从理论层面进一步验证了“强节点弱构件”、“强柱弱梁”抗倒塌概念设计的合理性;(3)准确预测出2层普通型和新型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的失效位置与倒塌模式,发现边柱刚度对结构抗倒塌能力有较大影响,应在设计中着重考虑;(4)分析得到5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可能发生的结构整体倒塌模式,发现易损性指数最高的整体倒塌模式与试验破坏模式一致,最先被解簇的构件与试验破坏最严重的构件一致,验证了改进式理论应用于多层冷成型钢结构倒塌分析的正确性,进而提出多层冷成型钢结构“强框架弱墙板”的抗震设计理念。4.基于响应敏感性分析方法实现多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的冗余特性研究,包括:(1)提出将冷成型钢构件应变能对弹性模量的敏感性和复合剪力墙耗能对构件刚度的敏感性分别作为冷成型钢构件和复合剪力墙的冗余度评价指标;(2)克服现有数值手段应用于冷成型钢结构敏感性分析的局限性,提出双单元“叠加式”数值建模法,分别用以输入滞回参数和敏感性参数,并利用经典动力学理论推导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3)提出冗余度比例系数限值挑选结构关键性构件。对一栋5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振动台试验模型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发现所挑选的关键性构件恰是试验模型破坏最严重的构件,表明,从冗余特性角度可有效识别多层冷成型钢结构的薄弱区域,进而揭示结构的倒塌机理。5.基于所提简化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一栋典型的6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数值模型,定量分析结构设计、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多重不确定性作用,并求解结构使用周期内的地震风险。得到以下结论:(1)结构性能指标的不确定性应作为不确定因素之一,通过对108组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振动台试验校核,建议冷成型钢结构IO、SD和CP性能指标分别为0.5%、1.3%和3.5%,对应的不确定性参数分别为0.300、0.215和0.336;(2)建议采用数据统计法求解冷成型钢结构的建模不确定性,以36次振动台试验和数值分析的对比结果作为统计依据,得到基于OpenSees建模的冷成型钢结构的建模不确定参数为0.493;(3)得到6层模型结构的地震不确定参数为0.2860.344,略低于木结构(0.39),但高于钢框架结构(0.19-0.26),表明冷成型钢结构作为复合结构体系,同时具备两类体系的抗震特性;(4)得到6层模型结构的结构不确定参数为0.1250.161,略低于木结构(0.18),与钢框架结构(0.110.22)相近,建议研究和设计人员可根据当地建造水平和施工环境,在0.150.2之间选取合适的结构不确定性参数;(5)考虑多重不确定性后,冷成型钢结构50年使用周期内的破坏概率显着提高,因此建议应全面考虑多重不确定评估多层冷成型钢结构的地震风险,而不应忽略其中任何一种不确定性影响。6.以构形易损性理论的分离系数作为后果评价指标,以概率易损性的各性能点的超越概率作为概率评价指标,提出基于双重易损性的结构鲁棒性评估方法。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双重易损性的结构鲁棒性评估方法同时兼顾后果和概率的不成比例性影响,在评估结构鲁棒性时更为灵活与全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完成多层钢框架结构基于双重易损性的抗连续性倒塌条件鲁棒性评估,发现所得鲁棒性结果与结构力学概念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3)以关键性构件失效作为局部损伤事件,完成振动台试验模型基于双重易损性的抗震条件鲁棒性评估,所得鲁棒性结果与相应失效构件的冗余度指标为正相关关系,验证了该方法评估抗震条件鲁棒性的正确性;(4)摒弃绝大部分文献采用的条件鲁棒性评估假定,不再预先设定局部破坏事件,而以结构基于性能抗震分析的IO、SD和CP破坏状态作为局部破坏事件,提出基于全概率的抗震全局鲁棒性评估方法,发现延性越好的结构具有更高的抗震全局鲁棒性,与Baker教授理论分析结论一致,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主要创新点:(1)率先提出可模块化建造的装配式多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完成国内首例的大型多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分层次振动台试验;(2)针对经典构形易损性理论应用于框架类结构的不足,提出改进式构形易损性方法,以易损性视角揭示多层钢框架及冷成型钢结构强震倒塌机理;(3)提出性能指标不确定性概念和基于试验数据统计不确定性的计算方法,率先开展考虑多重不确定性的多层冷成型钢结构地震风险评估;(4)提出构形+概率双重易损性的结构鲁棒性评估方法,初步回答了Baker教授在2008年提出的难题——“基于风险的鲁棒性评估框架如何应用于实际结构”。
刘姝含[7](2018)在《保罗·鲁道夫的城市建筑思想 ——对现代主义的发展》文中指出本文是对美国建筑师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1918-1997)的城市建筑思想的研究。鲁道夫是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学生和追随者,也是美国战后建筑的重要倡导者。随着战后美国经济发展,人口爆炸式增长,高速城市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以及战后大众需求和流行文化的变化,鲁道夫没有将自己束缚在现代主义的教条中。他立足于美国战后时代的需求和变化,对现代主义进行思考与发展,完善现代主义在城市与建筑的关系、外部空间设计等方面的不足,探索一条适应新时代的建筑道路。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在建筑史有着重要地位,他们的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学习,而第二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探索与功绩却常常被人们忽略。以鲁道夫、贝聿铭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基本都处于战后时代,纯粹的功能主义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因此,处于社会与思想大变革时期的第二代建筑师们的探索道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是组成建筑遗产的主要部分,研究他们对现代主义的传承也有利于我们思考面对现代主义伟大遗产我们该何去何从。另一方面,战后的美国正处于各种文化与思想交织的消费时代社会,高速城市化给城市和乡村都带来大量问题,我国现在也处于高速城市化发展阶段,消费时代的到来滋生出各式各样的建筑,研究鲁道夫的建筑探索道路对思考我国当下城市及建筑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笔者通过对资料的收集、翻译、归纳总结等方法总结提炼鲁道夫重要的建筑思想——城市建筑思想。回溯了鲁道夫的职业生涯,探索其城市建筑思想的起源及发展过程,然后将其城市建筑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加以案例来充分阐述其思想内容。此外,将鲁道夫与第一代建筑大师的设计思想及作品进行对比,深入理解鲁道夫对现代主义的传承与发展。
杨晓琳[8](2016)在《基于体系分离的高层开放住宅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商品房住宅的发展历经30余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居住要求逐渐从对空间数量的追求转向对居住质量的提升,多样化的住户将不再满足于在有限的几种套型中做出选择;此外,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变迁,住宅作为一种奢侈型消费品,如何在较长时间内满足住户不断变化的居住要求也成为影响住宅发展的一个难题。多样化、快速变化的居住要求成为当代住宅建筑短命化的原因之一,为了构建具有良好可持续性的住宅建筑,本文针对“开放住宅”理念深入拓展研究,旨在从根本上缓和当前住宅建筑中存在的两个矛盾:一是住宅单一化的产品形式与住户多样化、个性化的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住宅建筑一成不变的状态与住户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有效增加居住空间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从而提高居住品质,实现住宅建筑的长效发展。本文的理论基础源于荷兰学者哈布瑞肯(N.John Habrake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开放建筑(Open Building)的思想,其中两阶段供给方式是主要构成方法,包括支撑体系统(Support System)与填充体系统(Infill System),开放建筑在住宅领域相对完备成熟的实践即SI住宅(Skeleton Infill住宅),这一理念在日本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与实践。此外,本文的实践基础源于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工业化住宅及部品体系的完善均为开放住宅的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在分段供给的思想基础上,本文所述的开放住宅设计采用了将建筑体系分离的方法,将住宅分离为恒定体系与可变体系两个部分,其优势在于将住宅整体分离后可有效延长恒定体系的寿命,同时增加可变体系的灵活适应性。开放住宅的恒定体系由建筑师与开发商共同设计建造,它的意义在于为住户搭建一个类似于地面的空中平台式“次级地面”,极大地提高了住户发挥主观性的自由度,它包括住宅的结构主体(柱、梁和楼板)、公共设备管井、楼梯电梯等公共空间;可变体系主要由住户完成(可咨询建筑师意见或请专业公司完成),包括外围护系统、内装部品、内装设备、主要部品群等。本文所述开放住宅以分离化的恒定体系与可变体系为基础,实现了住宅建筑恒定体系长寿命化与可变体系灵活性的整合,实现了恒定体系的标准化建造与可变体系工业化、多样化生产的整合,实现了开发商、建筑师和住户共同参与住宅设计的理想,这是对传统住宅设计模式的挑战,是引发住宅设计革命的开端。鉴于城市密度不断提高、高层住宅日趋普及,故本文以城市高层多户住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体系分离设计方法应用于高层多户住宅,从理论到实践多方面论述了基于体系分离理念的高层开放住宅设计方法之可行性。
郑晓彤[9](2016)在《乔治·尼尔森设计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乔治·尼尔森(George Nelson,1907-1986)被认为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是建筑师、家具设计师和产品设计师,他在建筑理论的研究和家具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最早注意研究建筑生态学的建筑师之一。同时作为着名的设计评论家,尼尔森的设计思想影响非常大,并时常富有卓越的远见。本文以尼尔森为个案,着重对其设计实践和思想进行梳理和研究。文章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于乔治·尼尔森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结合文献资料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美国的设计概况,主要从尼尔森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二战之前、战争期以及战后)、欧洲设计师在美国的设计探索与实践、新技术条件下美国设计的新发展以及战后美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四个方面分析,试图探寻时代背景对乔治·尼尔森设计思想的影响。第二部分探索尼尔森设计思想源流。以时间顺序为线索,阐述乔治·尼尔森的生平背景,并介绍了对乔治·尼尔森设计思想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最后对尼尔森的设计理念进行概括和总结。第三部分结合尼尔森的设计实践探索,从家具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建筑规划设计、展览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梳理,选取典型案例,对各个领域的设计作品进行描述。第四部分从对美国本土现代设计的影响和对研究尼尔森设计思想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两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赫尔曼·米勒公司、尼尔森设计事务所以及普罗布斯特、艾多尔·所特萨斯等设计师分析尼尔森设计思想的重要性,最终对乔治·尼尔森个案研究引发的对于当下设计的思考。乔治·尼尔森卓越的设计涵盖了家具、建筑、影像与平面设计,尤其是家具、建筑设计领域,成就斐然。他是波普风格的先导,功能和情感传播者,绿色设计的倡导者。他用实践证明了现代产品设计如何为人们的日常提供服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人们的生活多样性,他的设计实践极大丰富了现代设计理论。
姚圣[10](2013)在《中国广州和英国伯明翰历史街区形态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源于西方的城市形态学,为研究城镇景观形态构建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不断加强城市形态学研究和城市保护规划之间的联系。城市形态学已经开始突破欧洲城市的研究局限,正在向世界范围内其他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扩展。其中,康泽恩城市形态学派的研究学者们已经在中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案例研究。面对中国城市形态的研究困境,本文试图将城市形态研究方法调整后,应用到广州的历史街区研究中,同时选取英国伯明翰的历史街区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挖掘形态差异背后的动因。最后,在形态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历史街区形态演变的规律,并对城市保护规划提出建议。本文的核心是中英历史街区形态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伯明翰和广州案例的城市形态比较研究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本文分别选取了代表广州和伯明翰的传统历史街区——塞利奥克街区和荔湾宝华路街区,运用城市形态区域化理论进行对比研究:从平面单元、建筑类型、土地和建筑利用及其内部细分的形态要素分别展开比较分析,梳理中英案例区域不同的城市形态演变过程,挖掘其背后不同的社会经济动因,最终形成整体的城市形态区域理解。本文在第一章的绪论中,首先会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然后评述了中国的城市形态学和历史街区方面的研究状况;在第二章中,首先会介绍西方城市形态学的概况,包括城市形态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当代各学派的整合等;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及其相关应用,并重点讨论了城市形态理论在城市保护规划中的应用,这也是城市形态学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后说明了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在中国应用的困境及其破解方法。最终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从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本文的案例研究部分——“塞利奥克街区”和“荔湾宝华路街区”的比较研究。第三章解答了“为何选取这两个案例”的问题,分别叙述了两个案例的历史地理背景,说明两个案例区域的选择缘由和比较研究的意义:两者是在相近时间跨度,相同城市区位下形成的传统商住混合街区,分别代表了伯明翰和广州的典型街区形态。第四、五、六章分别从城市形态区域的三要素:平面单元、建筑类型、土地和建筑利用的角度对中英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的平面单元研究中,平面单元被继续细分为街道系统、地块模式、建筑平面布局等形态要素,通过不同层次的形态对比分析,挖掘背后的动因:英国城市在精细化的规划控制下形成了规整稳定的形态肌理,而中国城市在粗放式规划管理下,以民间自主性的开发为主,因此形态肌理相对混乱。第五章的建筑类型研究中,发现塞利奥克街区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类型体系;而荔湾宝华路街区中,晚清民国时期形成的传统岭南建筑类型体系,建国后却出现了断裂,建筑类型体系陷入混乱。在土地和建筑利用的研究中,塞利奥克案例大致属于“功能微调”的发展过程,而荔湾宝华路案例属于“急剧变化”的发展过程。最终在综合形态三要素的研究结果基础上,总结得出第六章的城市形态区域:塞利奥克案例在“渐进式”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分区状”的城市形态区域;荔湾宝华路案例在不断“重复改造”的过程中,形成了“拼贴状”的城市形态区域。城市形态背后反映出的是两者不同的城市发展命运:伯明翰幸运的平稳年代和广州遭受的动荡年代。第七章首先探讨了城市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然后对历史街区的形态演变规律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平面单元,尤其是街道系统对城市形态的控制力;同时分析了中英城市不同的发展政策和管理制度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检讨了近年来国内旧城改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最后提出历史街区形态保护的建议:认为城市形态具有极强的历史地域特征,历史街区形态的保护应该以城市形态区域为基础,建议形态要素的保护次序:街道——地块——建筑——土地利用。论文最后的总结中,认为塞利奥克区域在伯明翰相对平稳、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遵循了“先规划,再建设,后控制”的发展顺序,城市形态呈现出渐进式发展的特征,并形成了历史时段特征明显的城市形态区域。而荔湾宝华路案例在广州相对波动、剧烈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遵循的是“先建设,后规划,再改造”的发展顺序,城市形态在重复性的城市改造活动下,形成了历史类型混杂的城市形态区域。本文的创新在于,调整西方城市形态学的研究理论以适应中国城市的文化环境,选取中英城市案例区域,在微观形态层面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并建立城市形态研究与城市保护规划之间的联系。
二、“未来”型房屋(1968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来”型房屋(1968年)(论文提纲范文)
(1)金兹堡“社会凝聚器”理论及其对建筑空间综合设计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对象 |
1.2 国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社会凝聚器”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
2.1 “社会凝聚器”理论的诞生 |
2.2 “社会凝聚器”理念在苏联的发展与终结 |
2.2.1 “社会凝聚器”理论的缘起 |
2.2.2 “社会凝聚器”理论的终结 |
2.2.3 “社会凝聚器”的短暂复兴 |
2.3 “社会凝聚器”理念在西方的复苏与演变 |
2.3.1 阿纳托利·柯普的研究与普及 |
2.3.2 雷姆·库哈斯的编译与占有 |
2.4 “社会凝聚器”的定位与理念分析 |
3 早期“社会凝聚器”理论建筑实践的空间探析 |
3.1 “社会凝聚器”理论早期实际建筑项目 |
3.1.1 住宅类建筑 |
3.1.2 文化类建筑 |
3.1.3 办公类建筑 |
3.1.4 城市规划 |
3.1.5 城市综合体 |
3.2 “社会凝聚器”理论的空间概念及类型研究 |
3.2.1 “社会凝聚器”理论对社会的影响 |
3.2.2 建筑设计中“社会凝聚器”理论的空间特征 |
3.2.3 城市规划中“社会凝聚器”理论的体现 |
3.2.4 “社会凝聚器”理论对建筑历史的贡献 |
3.3 “社会凝聚器”理论对现实的意义与价值再判断 |
3.3.1 “社会凝聚器”理论的现实意义 |
3.3.2 “社会凝聚器”理论价值再判断 |
3.4 小结 |
4 当代建筑空间中“社会凝聚器”理念的表达形式 |
4.1 社会功能的交叉重叠 |
4.1.1 城市中的城市 |
4.1.2 功能的混合与共生 |
4.2 城市空间融合与穿插渗透 |
4.2.1 建筑空间穿插渗透 |
4.2.2 建筑空间融合 |
4.3 社会凝聚空间的塑造 |
4.3.1 社会凝聚中的文化打造 |
4.3.2 公共活动空间的分层化与凝聚 |
4.4 当代建筑公共空间综合设计中的问题 |
4.5 小结 |
5 “社会凝聚器”理论对当代建筑空间综合设计的启示 |
5.1 建筑功能综合方法的再认识 |
5.1.1 建筑功能综合方法概述 |
5.1.2 建筑功能综合方法的现实意义 |
5.2 建筑空间综合设计的原则 |
5.2.1 提升空间功能的日常性 |
5.2.2 提升空间设计的灵活性 |
5.3 建筑空间综合设计方法探析 |
5.3.1 公众生活交往空间的塑造 |
5.3.2 空间形式的有机生成 |
5.3.3 凝聚开放空间的互动 |
5.3.4 整合城市公共空间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录与表录 |
附录 М·金兹堡主要学术成果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杰弗里·巴瓦设计作品的空间复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巴瓦设计作品的体验丰富性和空间复杂性 |
2.1 巴瓦的设计思想 |
2.1.1 超越理性束缚 |
2.1.2 顺应现实条件 |
2.1.3 注重建筑体验 |
2.2 巴瓦设计作品的体验丰富性 |
2.2.1 材料多样 |
2.2.2 陈设丰富 |
2.2.3 空间灵活 |
2.3 巴瓦设计作品的空间复杂性 |
2.3.1 复杂与复杂性 |
2.3.2 空间复杂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巴瓦设计作品总平面的空间复杂性 |
3.1 建筑形态和布局:增加室内外层次 |
3.1.1 置入内向庭院 |
3.1.2 网格状分布的分散体量 |
3.1.3 折角线性分布的分散体量 |
3.2 建筑与地形结合 |
3.2.1 建筑顺着巨石排布 |
3.2.2 建筑结合等高线排布 |
3.3 建筑与景观结合 |
3.3.1 创造景观层次 |
3.3.2 创造景观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巴瓦设计作品平面的空间复杂性 |
4.1 平面空间的功能与等级 |
4.1.1 伦理结构决定的平面关系 |
4.1.2 使用功能决定的平面关系 |
4.2 平面空间的等级配置:空间的差异化处理 |
4.2.1 空间尺度差异 |
4.2.2 空间材质差异 |
4.2.3 庭院景观差异 |
4.3 平面空间的组织系统:方向与归属 |
4.3.1 不隔而断:利用视线分隔空间 |
4.3.2 隔而不断:利用廊道分隔空间 |
4.3.3 专属庭院:利用实墙分隔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巴瓦设计作品剖面的空间复杂性 |
5.1 水平连续的空间组织 |
5.1.1 同一空间内的高差变化 |
5.1.2 空间序列上的高差变化 |
5.2 不同楼层的空间组织 |
5.2.1 尺寸变化 |
5.2.2 方向变化 |
5.2.3 景观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图片来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文中提及建筑信息表 |
(3)X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财务风险相关概念的研究 |
1.2.2 财务风险识别的研究 |
1.2.3 财务风险评价的研究 |
1.2.4 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 |
1.2.5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 |
1.2.6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财务风险理论 |
2.1.1 财务风险概念 |
2.1.2 财务风险特征 |
2.1.3 财务风险类型 |
2.2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
2.2.1 风险管理的概念 |
2.2.2 风险管理的内容 |
2.2.3 财务风险管理定义及目标 |
2.3 财务风险识别方法 |
2.4 财务风险评价方法 |
2.5 财务风险控制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X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识别及成因分析 |
3.1 X房地产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1.1 X房地产公司简介 |
3.1.2 X房地产公司经营状况 |
3.2 X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识别 |
3.2.1 识别方法的选择 |
3.2.2 X房地产公司筹资风险的识别 |
3.2.3 X房地产公司投资风险的识别 |
3.2.4 X房地产公司营运风险的识别 |
3.2.5 X房地产公司收益分配风险的识别 |
3.3 X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
3.3.1 外部原因分析 |
3.3.2 内部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X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
4.1 模型的选取 |
4.2 样本来源 |
4.3 X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X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
5.1 针对外部财务风险控制 |
5.1.1 政府政策——计划性风险接受 |
5.1.2 风险规避——寻找市场蓝海 |
5.2 针对内部财务风险控制 |
5.2.1 风险减轻——完善X房地产公司控制环境 |
5.2.2 拓宽融资渠道方式以降低筹资风险 |
5.2.3 投资决策依据项目可行性分析以降低投资风险 |
5.2.4 加强营运资金管理以降低营运风险 |
5.2.5 关注收益分配风险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机翻错误校译实践报告 ——以信息型外宣文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项目介绍 |
1.1 项目意义 |
1.2 翻译任务内容描述及翻译过程 |
1.2.1 翻译任务内容描述 |
1.2.2 项目前准备工作 |
第2章 机器翻译概述 |
2.1 国外发展现状 |
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3章 纽马克翻译理论 |
3.1 理论概述 |
3.2 信息型文本特点与翻译原则 |
第4章 本案例机器翻译错误类别及相应翻译策略 |
4.1 本案例文本特点分析 |
4.1.1 外宣型文本特点 |
4.1.2 信息型文本特点 |
4.2 机器翻译词汇层面错误及翻译策略 |
4.2.1 专业术语误译 |
4.2.2 语境误译 |
4.2.3 赘译 |
4.2.4 漏译 |
4.3 机器翻译句法层面错误及翻译策略 |
4.3.1 语序错误 |
4.3.2 时态错误 |
4.3.3 语态错误 |
第5章 翻译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材料 |
致谢 |
(5)超越“媒介” ——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纤维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从“媒介”到“基因” |
第一章 “纤维基因” |
1.1 生物同构性 |
1.2 人类居住形态及日常活动 |
1.3 纤维与潜意识的关联 |
第二章 “纤维基因”:纤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
2.1 “针织”——穿透 |
2.2 “组织”——链接 |
2.3 “数码”——秩序 |
第三章 “纤维基因”:作为一种当代艺术的创作方式 |
3.1 无限的游戏 |
3.2 熟悉的陌生感 |
3.3 边界与逃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6)基于易损性与敏感性的多层冷成型钢结构强震倒塌机理及鲁棒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研究现状 |
1.2.2 结构鲁棒性评估研究现状 |
1.2.3 构形易损性理论研究现状 |
1.2.4 地震风险评估理论研究现状 |
1.2.5 结构冗余特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装配式多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振动台试验 |
2.1 引言 |
2.2 装配式多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PM-CFS-CSWS) |
2.2.1 PM-CFS-CSWS建造技术方案 |
2.2.2 PM-CFS-CSWS建造实例 |
2.3 五层装配式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振动台试验 |
2.3.1 试验概况 |
2.3.2 试验模型设计 |
2.3.3 测点布置及加载方案 |
2.3.4 试验模型破坏现象 |
2.3.5 试验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多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抗震分析简化数值方法 |
3.1 引言 |
3.2 结构简化分析模型 |
3.2.1 简化分析模型概况及假定 |
3.2.2 冷成型钢管混凝土(CFRST)柱的简化 |
3.2.3 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的简化 |
3.2.4 抗拔连接件的简化 |
3.2.5 新型组合楼盖的简化 |
3.2.6 结构质量与阻尼比 |
3.3 振动台试验结果验证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改进式构形易损性理论揭示多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强震倒塌机理 |
4.1 引言 |
4.2 经典构形易损性理论 |
4.2.1 结构构形的含义与节点构形度 |
4.2.2 结构环和结构簇 |
4.2.3 结构构形度 |
4.2.4 集簇过程和解簇过程 |
4.2.5 易损性评价指标 |
4.2.6 算例验证分析 |
4.3 改进式构形易损性理论 |
4.3.1 刚性连接的影响 |
4.3.2 集簇与解簇准则的改进 |
4.3.3 构件失效过程及结构损伤需求 |
4.4 算例1:改进式构形易损性理论揭示4层钢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强震倒塌机理 |
4.4.1 分析过程 |
4.4.2 分析结果 |
4.4.3 振动台试验验证 |
4.5 算例2:改进式构形易损性理论揭示2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试验模型失效机理 |
4.5.1普通型剪力墙W_1 |
4.5.2加强型剪力墙W_2 |
4.5.3 边柱对加强型剪力墙失效模式的影响 |
4.6 算例3:改进式构形易损性理论揭示多层冷成型钢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强震倒塌机理 |
4.6.1 基本假定 |
4.6.2 分析过程 |
4.6.3 分析结果 |
4.6.4 振动台试验验证 |
4.7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响应敏感性的多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冗余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响应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
5.2.1 静力荷载作用 |
5.2.2 地震作用 |
5.2.3 结构冗余度评价指标 |
5.3 敏感性方法在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抗震分析中的实现 |
5.3.1 传统数值方法的局限性 |
5.3.2 “叠加式”数值模型的提出 |
5.3.3 “叠加式”数值模型可行性理论证明 |
5.4 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的敏感性参数选取 |
5.5 多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冗余特性分析 |
5.5.1 数值分析模型 |
5.5.2 敏感性及冗余度结果 |
5.5.3 振动台试验模型失效模式验证 |
5.6 小结 |
第六章 考虑多重不确定性的多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地震风险评估 |
6.1 引言 |
6.2 地震风险评估理论 |
6.2.1 地震风险概率函数 |
6.2.2 多重不确定性的定义 |
6.2.3 结构破坏状态与性能指标 |
6.2.4 地震风险评估流程 |
6.3 多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算例 |
6.3.1 结构模型概况 |
6.3.2 结构数值分析模型 |
6.4 多重不确定性的定量评估 |
6.4.1 地震的不确定性 |
6.4.2 性能指标的不确定性 |
6.4.3 结构的不确定性 |
6.4.4 认知的不确定性 |
6.5 基于性能的地震概率易损性分析 |
6.5.1 增量动力分析(IDA) |
6.5.2 地震易损性曲线 |
6.6 地震风险分析结果 |
6.6.1 地震灾害曲线 |
6.6.2 结构各性能状态年发生概率和50年发生概率 |
6.7 小结 |
第七章 考虑构形和概率双重易损性的多层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抗震鲁棒性评估 |
7.1 引言 |
7.2 基于风险的鲁棒性评估方法 |
7.2.1 鲁棒性与易损性的关系 |
7.2.2 基于风险的鲁棒性函数模型 |
7.2.3 传统鲁棒性评估方法的局限性 |
7.3 考虑构形和概率双重易损性的鲁棒性评估方法 |
7.3.1 后果评价指标定义 |
7.3.2 概率评价指标定义 |
7.4 算例1:基于双重易损性的多层钢框架结构抗连续性倒塌条件鲁棒性评估 |
7.4.1 结构模型概况 |
7.4.2 分析流程 |
7.4.3 失效后果评估 |
7.4.4 失效概率评估 |
7.4.5 结构抗连续性倒塌条件鲁棒性评估结果 |
7.5 算例2:基于双重易损性的多层冷成型钢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抗震条件鲁棒性评估 |
7.5.1 结构模型概况 |
7.5.2 局部损伤事件定义 |
7.5.3 分析流程 |
7.5.4 失效后果评估 |
7.5.5 失效概率评估 |
7.5.6 结构抗震条件鲁棒性评估结果 |
7.6 算例3:基于双重易损性的多层冷成型钢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抗震全局鲁棒性评估 |
7.6.1 结构模型概况 |
7.6.2 分析流程 |
7.6.3 失效后果评估 |
7.6.4 失效概率评估 |
7.6.5 结构抗震全局鲁棒性评估结果对比 |
7.7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以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保罗·鲁道夫的城市建筑思想 ——对现代主义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范围 |
1.2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鲁道夫城市建筑思想的形成背景 |
2.1 时代背景——二战后的美国 |
2.1.1 城市与经济 |
2.1.2 艺术与文化 |
2.2 成长于第一代现代主义大师的光辉下 |
2.3 建筑界观念变化带来的影响 |
2.3.1 遵循艺术原则建设城市——卡米洛·西特 |
2.3.2 多方面影响因素下的建筑与城市——希格弗莱德·吉迪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鲁道夫的职业经历与其城市建筑思想发展过程 |
3.1 城市建筑思想的启蒙 |
3.2 城市建筑思想的形成 |
3.3 城市建筑思想的初步探索实践 |
3.4 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中的大量实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鲁道夫城市建筑思想中对城市整体性的重视 |
4.1 建筑高度抽象城市历史文化元素 |
4.2 与周围建筑尺度相协调 |
4.3 为城市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做贡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鲁道夫城市建筑思想中对外部空间丰富性的强调 |
5.1 塑造多样的外部空间 |
5.2 塑造有引导性的外部空间 |
5.3 与第一代现代主义大师作品的外部空间设计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鲁道夫城市建筑思想中对未来城市建筑的构想 |
6.1 装配式高密度城市建筑 |
6.2 多功能城市巨构建筑群 |
6.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保罗·鲁道夫年表 |
附录 2 保罗·鲁道夫部分作品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体系分离的高层开放住宅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 |
1.2.1 高层开放住宅 |
1.2.2 体系分离 |
1.2.3 恒定体系与可变体系 |
1.2.4 次级地面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开放住宅理论 |
1.3.2 国内开放住宅理论 |
1.3.3 国内外工业化住宅研究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统计调查法 |
1.5.3 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法 |
1.5.4 比较和归纳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高层开放住宅的理论基础与思想 |
2.1 高层开放住宅的理论基础 |
2.1.1 荷兰SAR理论 |
2.1.1.1 理论背景 |
2.1.1.2 理论体系 |
2.1.1.3 设计实践 |
2.1.2 支撑体住宅理论 |
2.1.2.1 理论背景 |
2.1.2.2 理论体系 |
2.1.2.3 设计实践 |
2.1.3 长效住宅理论 |
2.1.3.1 理论体系 |
2.1.3.2 设计方法 |
2.1.4 日本SI住宅理论 |
2.1.4.1 理论背景 |
2.1.4.2 理论体系 |
2.2 高层开放住宅系统论思想 |
2.2.1 高层开放住宅系统的内容 |
2.2.2 高层开放住宅系统的特性 |
2.2.2.1 层次性 |
2.2.2.2 开放性 |
2.2.2.3 自组织性 |
2.2.3 高层开放住宅系统的相关理论 |
2.2.3.1 耗散结构理论 |
2.2.3.2 协同论 |
2.3 高层开放住宅的建构思想 |
2.3.1 建构文化思想内容 |
2.3.2 高层开放住宅的建构思想 |
2.3.2.1 建造的逻辑性 |
2.3.2.2 结构的真实性 |
2.3.2.3 表现形式的差异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层开放住宅的背景研究 |
3.1 住户背景 |
3.1.1 住户人群概述 |
3.1.1.1 人口结构特征 |
3.1.1.2 住户共性特征 |
3.1.2 住户居住需求特点 |
3.1.2.1 结构性供需矛盾 |
3.1.2.2 家庭规模变化 |
3.1.2.3 家庭结构变迁 |
3.1.2.4 高品质与个性化生活 |
3.2 社会背景 |
3.2.1 经济特征 |
3.2.1.1 体验经济 |
3.2.1.2 共享经济 |
3.2.1.3 互联网+经济 |
3.2.2 文化理念 |
3.2.2.1 理性多元化理念 |
3.2.2.2 可持续居住理念 |
3.2.3 城市现状 |
3.2.3.1 高密度城市 |
3.2.3.2 高层化住宅 |
3.2.4 住宅发展 |
3.2.4.1 公众参与性 |
3.2.4.2 高技术建造趋向 |
3.2.4.3 装配式住宅推广 |
3.2.4.4 重拾传统居住智慧 |
3.3 实践背景 |
3.3.1 住宅开放性设计实践 |
3.3.1.1 早期实践 |
3.3.1.2 当代发展 |
3.3.2 住宅适应性设计实践 |
3.3.2.1 套型组合变化模式 |
3.3.2.2 套型内部空间变化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层开放住宅的概念 |
4.1 概念研究基础 |
4.1.1 传统开放住宅的演变 |
4.1.2 传统开放住宅应用体系 |
4.1.3 国内传统开放住宅现状 |
4.2 概念研究方法 |
4.2.1 体系分离方法 |
4.2.1.1 分离思想 |
4.2.1.2 分离原则 |
4.2.1.3 分离方法 |
4.2.2 开放性建构方法 |
4.2.2.1 住户参与 |
4.2.2.2 外围护系统的解放 |
4.2.2.3 可变体系工业产品化 |
4.3 概念释义 |
4.3.1 高层开放住宅概念 |
4.3.1.1 高层开放住宅 |
4.3.1.2 恒定体系与可变体系 |
4.3.1.3 次级地面 |
4.3.1.4 套型布局 |
4.3.2 高层开放住宅与传统开放住宅差异 |
4.3.2.1 与支撑体住宅差异 |
4.3.2.2 与日本SI住宅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层开放住宅的恒定体系设计方法 |
5.1 恒定体系设计原则 |
5.1.1 安全性 |
5.1.2 适应性 |
5.1.3 分离化 |
5.2 结构系统设计方法 |
5.2.1 结构选型 |
5.2.2 竖向空间 |
5.2.3 结构荷载 |
5.3 设备系统设计方法 |
5.3.1 分离概念下设备做法 |
5.3.2 分离式设备优势 |
5.4 垂直交通系统设计方法 |
5.4.1 传统住宅垂直交通 |
5.4.2 高层开放住宅垂直交通 |
第六章 高层开放住宅的可变体系设计方法 |
6.1 套型布局设计方法 |
6.1.1 套型布局设计基础 |
6.1.1.1 套型评价因素 |
6.1.1.2 常见套型组合方式 |
6.1.2 套型布局设计模式 |
6.1.2.1 套型布局元素 |
6.1.2.2 套型布局设计 |
6.1.3 套型布局控制指标 |
6.1.3.1 邻里平台设计指标 |
6.1.3.2 类合院的控制指标 |
6.2 套型内部空间设计方法 |
6.2.1 套型空间设计原则 |
6.2.1.1 灵活性 |
6.2.1.2 参与性 |
6.2.1.3 集成化 |
6.2.1.4 地域适应性 |
6.2.2 套型空间设计工具 |
6.2.2.1 外围护系统自由化 |
6.2.2.2 辅助设计智能化 |
6.2.3 套型空间设计基础 |
6.2.3.1 户内设备 |
6.2.3.2 住户参与方式 |
6.2.3.3 工业化产品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层开放住宅的应用机制与意义 |
7.1 平台搭建 |
7.1.1 住宅产业化技术平台的完善 |
7.1.1.1 标准化 |
7.1.1.2 模数协调 |
7.1.1.3 开放性 |
7.1.2 可变体系工业产品平台的构建 |
7.1.2.1 工业化产品电子商务 |
7.1.2.2 空间体验定制服务系统 |
7.1.3 法规政策平台的建立 |
7.2 设计指引 |
7.2.1 外观协调指引 |
7.2.1.1 立面效果 |
7.2.1.2 类合院平面调控 |
7.2.2 规范制定指引 |
7.2.2.1 开放住宅与现有规范的冲突 |
7.2.2.2 开放住宅规范的制定 |
7.3 经济可行性分析 |
7.3.1 LCC理论下的住宅经济寿命分析 |
7.3.2 LCC理论下开放住宅经济寿命 |
7.4 意义 |
7.4.1 创建开放的居住模式 |
7.4.2 重新定义住宅体系 |
7.4.3 住宅标准化与多样化统一 |
7.4.4 将传统居住理念融于现代住宅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9)乔治·尼尔森设计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乔治·尼尔森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社会经济环境 |
第二节 欧洲设计师在美国的设计探索与实践 |
第三节 新技术条件下美国设计的新发展 |
第四节 战后美国设计教育的新趋势 |
注释 |
第二章 乔治·尼尔森设计思想源流 |
第一节 教育与从业经历 |
第二节 现代主义大师对尼尔森设计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乔治·尼尔森的设计思想 |
注释 |
第三章 乔治·尼尔森的设计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家具设计 |
第二节 视觉传达设计 |
第三节 建筑设计 |
第四节 展览设计 |
注释 |
第四章 乔治·尼尔森设计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乔治·尼尔森设计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乔治·尼尔森设计思想的意义 |
第三节 由乔治·尼尔森个案引发的思考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10)中国广州和英国伯明翰历史街区形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城市形态学应用到中国的意义 |
1.3 研究的目的 |
1.3.1 城市形态学和城市保护之间的联系 |
1.3.2 城市形态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
1.3.3 城市形态学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
1.3.4 广州和伯明翰的典型历史街区形态比较 |
1.3.5 建立研究和规划之间的关系 |
1.3.6 探讨中国城市的合理形态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城市形态的相关研究 |
1.4.2 历史街区的相关研究 |
1.4.3 形态区域化理论在城市保护中的应用 |
第2章 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及其应用 |
2.1 西方城市形态学概述 |
2.1.1 城市形态学的概念 |
2.1.2 城市形态学的发展历程 |
2.1.3 城市形态学派的整合 |
2.2 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
2.2.1 形态区域化理论的研究基础 |
2.2.2 城镇平面分析 |
2.2.3 城市保护的理解 |
2.2.4 康泽恩的城镇景观管理思想 |
2.3 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在中国应用的困境及破解方法 |
2.3.1 英国城市完备的地图信息系统 |
2.3.2 国内研究面临城市历史资料匮乏的困境 |
2.3.3 调整研究方法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 |
2.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2.4.1 研究方法 |
2.4.2 研究框架 |
第3章 案例选择的缘由 |
3.1 伯明翰塞利奥克区域的背景 |
3.1.1 “塞利奥克(Selly Oak)”的地名来源 |
3.1.2 工业革命时期城市的勃兴(18-19 世纪) |
3.1.3 内陆运河带来的城市生机(18 世纪中-19 世纪中) |
3.1.4 铁路建设加速城市进程(19 世纪) |
3.1.5 战后的城市复兴(1945 年-至今) |
3.2 广州荔湾宝华路区域背景 |
3.2.1 “荔湾”和“西关”的由来 |
3.2.2 西方资本主义对清朝广州的冲击(18 世纪中-20 世纪初) |
3.2.3 宝华街住宅区的开辟(1861-1908 年) |
3.2.4 晚清西关住宅区的开发(1890-1910 年) |
3.2.5 民国时期的“立市拆城筑路”(1912-1938 年) |
3.2.6 新中国初期面临的发展困境(1949 年-1978 年) |
3.2.7 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时期(1978 年-至今) |
3.3 背景总结和比较 |
3.4 中国和英国案例地区的选择缘由 |
3.4.1 相近时间跨度下急剧演变的城市区域 |
3.4.2 相同城市区位影响下的传统商住混合街区 |
3.4.3 城市历史演变下产生的多层次空间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面单元”的比较 |
4.1 街道系统:平面单元的形态骨架 |
4.1.1 “小街廓网状”和“大街廓树形”的等级布局 |
4.1.2 “前期规划式”和“后期调整式”的街区划分 |
4.1.3 “政府主导型”和“民间发展型”的街道平面 |
4.2 地块模式:地块序列及其组织方式 |
4.2.1 地块的划分:“一户一宅”和“多户共用”模式 |
4.2.2 地块出入口:“主、次”的配置 |
4.2.2.1 地块主出入口:标准配置 |
4.2.2.2 地块次出入口:奢侈配置 |
4.2.2.3 出入口分布:地块的开放界面 |
4.2.2.4 形态比较及其动因 |
4.2.3 地块组团:“规划控制型”和“自由生长型” |
4.2.3.1 相关分界线的概念 |
4.2.3.2 组团划分原则 |
4.2.3.3 地块组团布局 |
4.2.3.4 形态比较及其动因 |
4.2.4 地块模式的影响因素——“街道系统”主导 |
4.3 建筑平面布局:建筑与地块之间的关系 |
4.3.1 “长条形地块”和“大地块”内的建筑平面类型 |
4.3.2 “多类型演变”和“单一类型主导”的总体分布 |
4.3.3 形态比较及其动因 |
4.3.4 建筑平面布局的影响因素 |
4.4 平面单元:形态区域的等级分区 |
4.4.1 第一等级平面单元:区分整体形态区域 |
4.4.2 第二等级平面单元:区分地块肌理和功能 |
4.4.3 第三等级平面单元:区分地块组群 |
4.4.4 形态比较及其动因 |
4.5 本章小结 |
4.5.1 平面形态要素之间的关系 |
4.5.2 “街道—街廓—地块—建筑”的形态构成顺序 |
4.5.3 “规划先行”还是“建设先行” |
4.5.4 “田园生活理想”和“繁市居住现实” |
第5章 “建筑类型”与“土地和建筑利用”的比较 |
5.1 基于历史时期的建筑类型分类 |
5.1.1 伯明翰的建筑类型分类 |
5.1.2 广州的建筑类型分类 |
5.1.3 建筑类型的判断原则 |
5.2 塞利奥克街区的建筑类型及其分布 |
5.2.1 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德华时代的类型(1830-1918 年) |
5.2.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类型(1918-1939 年) |
5.2.3 盎格鲁 - 斯堪的纳维亚类型(1960-70 年代) |
5.2.4 后现代仿本土风格的类型(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 |
5.2.5 后现代主义建筑类型(1990 年代至今) |
5.2.6 现代主义建筑类型(二战后至今) |
5.3 宝华路街区的建筑类型及其分布 |
5.3.1 晚清时期的传统类型(19 世纪—1910 年) |
5.3.2 民国时期的传统类型(1910 年—1949 年) |
5.3.3 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类型(1949 年—1978 年) |
5.3.4 改革开放后的现代类型(1978 年至今) |
5.4 建筑类型小结 |
5.4.1 “系统”和“断裂”的类型结构 |
5.4.2 社会阶层的变迁是主因 |
5.4.3 “传承历史”还是“否定过去” |
5.5 稳定性最弱的形态要素——土地和建筑利用 |
5.5.1 “功能微调”的塞利奥克案例 |
5.5.2 “急剧变化”的荔湾宝华路案例 |
5.6 土地和建筑利用小结 |
5.6.1 “稳定”和“波动”的状态 |
5.6.2 城市区位的变化对功能的影响 |
第6章 “城市形态区域”的比较 |
6.1 形态三要素的综合:城市形态区域 |
6.2 三等级形态单元划分模式 |
6.2.1 第一等级形态单元:区分整体形态区域 |
6.2.2 第二等级形态单元:形态区域的细分 |
6.2.3 第三等级形态单元:地块组群的划分 |
6.3 塞利奥克街区:渐进式发展的分区状形态区域 |
6.3.1 “顺时针方向”形态演进(维多利亚时期至 1970 年代) |
6.3.2 “填补空地”和“重建改造”过程(1970 年代末至今) |
6.3.3 大地块单元的内部自由演变 |
6.3.4 形态区域演变过程小结 |
6.4 宝华路街区:重复式发展的拼贴状形态区域 |
6.4.1 晚清住宅区的形态填充:东南—西北 |
6.4.2 民国的城市改造:骑楼街和民国住宅 |
6.4.3 新中国的破旧立新:陷入无序 |
6.4.4 “类型混合”的形态单元 |
6.4.5 “插入式”的现代建筑单元 |
6.4.6 形态区域演变过程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6.5.1 中英城市形态区域的比较 |
6.5.2 伯明翰幸运的平稳年代 |
6.5.3 广州遭受的动荡年代 |
6.5.4 现代与传统单元的对立 |
第7章 历史街区形态的演变规律与保护建议 |
7.1 城市发展与城市保护的关系 |
7.2 历史街区形态演变的总体规律 |
7.2.1 形态基因的优胜劣汰 |
7.2.2 街道系统对城市形态的主导力 |
7.2.3 产权地块的演变规律 |
7.3 发展政策对历史街区形态的影响 |
7.3.1 “政府本位至上”和“市民基层主导” |
7.3.2 “人治管理模式”和“规划控制模式” |
7.3.3 “有私有公”和“无私无公” |
7.4 当前旧城改造过程中的误区 |
7.5 历史街区形态保护的建议 |
7.5.1 城市形态区域作为保护规划的基础 |
7.5.2 城市形态理论指导下的保护规划案例 |
7.5.3 形态要素的保护次序:“街道—地块—建筑—土地利用” |
7.5.4 “微创手术”代替“大拆大建” |
7.5.5 规划管理方式的调整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未来”型房屋(1968年)(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兹堡“社会凝聚器”理论及其对建筑空间综合设计的启示[D]. 康贺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杰弗里·巴瓦设计作品的空间复杂性研究[D]. 常涛.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3]X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寇安堂.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4]机翻错误校译实践报告 ——以信息型外宣文本为例[D]. 程泽欧.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5]超越“媒介” ——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纤维基因”研究[D]. 应歆珣.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6]基于易损性与敏感性的多层冷成型钢结构强震倒塌机理及鲁棒性评估[D]. 江力强. 东南大学, 2019(01)
- [7]保罗·鲁道夫的城市建筑思想 ——对现代主义的发展[D]. 刘姝含.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8]基于体系分离的高层开放住宅设计方法研究[D]. 杨晓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9]乔治·尼尔森设计思想研究[D]. 郑晓彤.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6(01)
- [10]中国广州和英国伯明翰历史街区形态的比较研究[D]. 姚圣.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