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油气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黄河三角洲油气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黄河三角洲油气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昌博[1](2020)在《基于多种发展情景的中巴经济走廊生态风险遥感综合评估》文中研究说明中巴经济走廊(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CPEC)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将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进作用。随着走廊建设带来的空间扩展与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更迭将更为剧烈,景观格局特征趋于复杂,可能给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带来潜在风险。以环境保护优化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是解决未来刚性环境约束,促进中长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在中巴经济走廊开展生态风险评估研究,有利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借助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情景模拟技术,开展中巴经济走廊范围内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在惯性发展、投资优先和和谐发展三种发展情景下,从风险源危险性、生态系统脆弱性、风险受体损失度三个层面构建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对中巴经济走廊2015及2030年的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不同发展情景的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论述不同发展策略对生态风险的影响,辨析持续发展建设为廊道生态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正面效应。其中,为反映输入变量对山地等区域生态系统影响的空间和尺度差异,实现指标客观、动态的赋权过程,本文构建了自适应权重空间主成分分析(Adaptive-weighting Spati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SPCA)模型,用以评估生态系统脆弱性和风险源危险性。并以生态系统服务理念表达风险受体损失度,借助生态系统服务评估In 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评估研究区水资源供给、固碳和土壤保持量,采用叠加分析方法,表征风险受体损失度。通过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新构建的ASPCA模型与空间主成分分析(SPCA)模型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ASPCA模型选取可变滑动窗口作为评估单元,考虑了局部因素对目标像元的影响,实现了客观、动态赋权过程。能够探明指标对生态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反映不同地区生态问题的主导因素。适用于中巴经济走廊这种大区域、高异质性、专家知识缺乏地区的生态评估。(2)中巴经济走廊2015年生态风险以低风险为主,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区向印度河平原过渡区,中度风险分布在伊斯兰堡-拉合尔一线的城市区,俾路支高原、喀什地区、及印度河平原的生态风险以微度和轻度为主。中巴经济走廊生态风险受系统内部不稳定因素和外界胁迫共同作用。其中频发的自然灾害和较高的风险受体损失度是造成北部山区生态风险较高的主要原因;而伊斯兰堡-拉合尔一线是巴基斯坦农业和人口的主要集中区,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扰动是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3)发展情景的差异直接影响着生态风险。相较于2015年,2030年投资优先情景下的中度风险、高度风险和极高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2.77%、4.60%和1.98%。2030年惯性发展情景下中度风险、高度风险和极高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2.79%、1.32%和0.27%。2030年和谐发展情景下中度、高度风险区面积呈现轻微增长趋势,极高风险区呈现轻微下降趋势,增幅分别为1.27%、2.47%和-0.62%。研究表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用途管制力度,提升土地资源使用效益,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情景,是未来廊道规划建设的优化选择。

赵倩[2](2020)在《结合滨海盐碱地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东营市东八路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鸭绿江到海南岛,我国拥有约18000km的漫长海岸线。这漫长的海岸线上有579.59万公顷近海及海岸湿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滨海景观。然而由于滨海地区盐碱程度高,生态环境脆弱,湿地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成为一项既有挑战性又有其必要性的生态建设工作。如何在改良盐碱地的同时营造滨海湿地景观,并且借助植物群落的演替进一步构建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增加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通过大量的文献调查和归纳总结,结合东营市实际案例设计,为改善沿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稳定性,改良土地盐渍化,丰富滨海盐碱地的景观及生物多样性提供重要思路。本文将具有典型滨海盐碱地环境和丰富湿地系统的东营市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东营市盐碱地环境的特殊性和湿地现状,系统地分析东营市的自然环境、政策条件、盐碱湿地景观等相关资料,从盐碱地修复设计、植物群落营造、动物栖息地构建三个方面综合探讨东营市盐碱地区湿地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为今后东营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行性意见。

吴振,宋委[3](2020)在《东营近海海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文中指出该文在东营市海洋地质调查获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开展近海海域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反映近海海域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选取海岸侵蚀与淤积、活动断裂与地震、灾害地貌与滑坡、浅层气、底辟、埋藏古河道(古湖泊)、表层沉积物质量、海水质量、软土、砂土液化10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东营市近海海域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地质环境质量为优等和良好级别,面积8875km2,占总面积的86.58%;中等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东南部和东营港近岸区,面积1200km2,占总面积的11.71%;较差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及黄河口外围海域,面积175km2,占总面积的1.71%。

刘洋[4](2019)在《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气资源开发过程扰动资源开采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地质地貌和水文情况,因占压土地、落地原油、注水采油、水力压裂等导致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成为影响油气产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油气资源开发经济利益与水土生态环境利益之间冲突,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措施。中国现有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为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论文运用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剖析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运用生态价值评价方法估算油气开采期间补偿标准,围绕制度构成要素,提出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建议,以期为国家制定油气等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完善环境规制政策法规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首先明晰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水土保持补偿制度等概念。从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等角度阐释相关理论,总结主要基本理论在油气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表现。其次,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利益主体行为博弈视角和成本收益视角,进一步探寻生态补偿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关系机理,以上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对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对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从根本上探寻制度建立的阻碍和发展缺失。美国、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和德国等国在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方面上都具有一定值得借鉴的经验,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明确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优化路径。第四,分析了中国水土流失总体情况和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阐述油气资源开发作用生态因子的影响,对比研究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期和开采期两个阶段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表现,说明两阶段应予以区别补偿。第五,综合运用生态价值估算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估算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区域内典型油气田所在省域单位土地面积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以此为基础数据,根据油田整体占地面积并考虑落地原油污染问题折损测算油气资源开采期单位产量损耗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0.68~10.88元/t/a之间,平均2.08/t/a,为科学制定补偿标准提供参考。第六,基于补偿制度的构成要素,设计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的框架体系。在现有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基础上,仅仅围绕制度构成要素进行优化,具体包括:(1)明确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主体。补偿主体包括补偿给付主体、补偿接受主体和补偿实施主体。(2)确认补偿客体。补偿客体即为水土环境生态利益,此部分生态利益可用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衡量。(3)确定补偿标准。现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中油气项目建设期间依据油田征占用土地面积一次计征是比较合理的。开采期间则应根据油田整体占地面积折损计算,用单位产能损耗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衡量更加科学。(4)拓宽补偿途径。广泛筹集资金,建立具有油气行业特点的生态补偿基金,鼓励油气企业进行自助补偿等拓宽补偿途径。(5)增加补偿方式。在政府纵向补偿基础上提出运用横向市场补偿,依照市场化规则对生态环境破坏者进行惩戒,对环境保护者进行奖励和补偿等。同时,以《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为核心进行完善修订,在其他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中体现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关具体规定,增加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等,重构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体系。最后,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控,确立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监督能力等,跟进制度保障。

陈伟[5](2019)在《基于价值核算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大柴旦矿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然而,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进行生态补偿,可以通过协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现阶段,生态补偿相关研究与实践已经逐步开展,但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生态补偿标准确立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尤其突出。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资源价值核算的角度出发,开展针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继而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本研究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有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生态补偿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矿产资源损耗与外部环境成本,综合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能值分析法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框架,丰富我国价值核算与生态补偿领域的理论内容。此外,研究以大柴旦矿业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合质金价值核算的基础上确定金矿开发生态补偿标准,为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从深化资源税费改革、健全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以及增强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落实。本研究选取大柴旦矿业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壳中黄金资源的存在价值为9.93元/g。综合考虑商品的使用成本、生产成本和外部成本,每克合质金的价值为358.30元。其中黄金资源的使用成本、其他资源投入成本以及外部环境成本分别为12.27元、328.43元以及17.60元。综合考虑矿产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破坏,每克合质金生产全生命周期应提取29.87元进行生态补偿。其中资源消耗补偿量为12.27元,全生命周期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补偿量为17.60元。其中,生产过程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为10.95元,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为6.65元。本研究在进行生态补偿标准确立时,充分考虑矿产资源自身消耗与生态环境破坏,构建基于资源价值损失、环境影响经济损失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标准,拓展了现有研究。本研究得到的黄金开发全生命周期清单与能值转换率,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估结果为相关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在合质金价值核算的基础上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并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帅[6](2019)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脆弱性特征突出且正值开发旺期,开展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研究,明确人地系统脆弱性警情状况、发展趋势,有利于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对缓解研究区人地矛盾,进一步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系统论、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等多学科理论,结合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相关概念,分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实际情况,识别警源,建立可操作的人地耦合系统的脆弱性预警指标体系,合理划分警区,确定预警警限,以此为标准对警情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及预测,并通过时序尺度和空间演变两个视角对警情状况进行分析,进而对改善研究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状况提出了科学的对策建议。(1)系统梳理了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的内涵和理论。本研究定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为在研究区范围内,人地耦合系统暴露于外界扰动环境下的程度,面对内外因素扰动,系统表现出容易向人地耦合关系减弱,系统结构和功能失调的趋势发展的敏感性,以及缺乏适应能力而使系统遭到破坏后难以恢复的一种可能性;详细阐述了系统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科学合理刻画人地耦合关系,明确其脆弱性警情状况,遵循系统自身运行规律,对人地系统加以调控和管理的理论指导作用。(2)阐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和土地利用现状,系统剖析了研究区土地退化严重、人地矛盾突出、土地污染加剧等主要问题,并揭示了在多重动力系统作用下,研究区人地耦合系统复杂多变,脆弱性显着的特征。(3)通过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的内涵和相关理论分析,结合研究区人地关系现状,识别警源。基于VSD模型框架,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三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脆弱性预警指标体系,借鉴BP神经网络模型和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研究区19个县级城市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指数进行计算和预测,并划分“重警”、“中警”、“预警”、“较安全”和“安全”5个警区,进行脆弱性预警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2007-2017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发展态势较好,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脆弱性指数由1.187下降到0.986,由“中警”过渡到“较安全”警区。(2)预测2018-2022年研究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呈现平稳降低的发展趋势,且脱离预警状态,预测2022年脆弱性指数为0.879,进入“安全”警区。(3)研究区各城市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警情空间分异明显,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聚,连片分布的态势,警情南低北高,由内陆到沿海逐渐加剧的空间格局;主要表现出脆弱性平稳型、脆弱性波动型和脆弱性渐低型三个时空演化特征;隶属东营和滨州两市的部分城市脆弱性警情较严重。(4)针对不同区域从严控废物超额排放、加强生态修复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提出建议。

刘一霖[7](2016)在《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时序InSAR技术监测与地下流体开采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作为中国增长速率最快且最年轻的典型海岸带区域,具有独特的发育背景与沉积环境,在构造运动、自然沉积物固结压实作用、特别是频繁的人类经济活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地面沉降灾害普遍存在。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灾害加剧次生灾害发生的同时,对当地人民正常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有效获取全面、详实的地面沉降灾害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探求其成因机理,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与决策支持,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黄河三角洲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InSAR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以其覆盖范围大、时空分辨率与监测精度高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诸多地学领域,特别是在地表形变灾害的监测方面。然而,受到大气延迟相位、地形误差、相位时空失相干以及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传统InSAR技术的监测精度与应用领域受到极大限制。为克服上述限制,并提高监测的能力与精度,以永久散射体技术(PS)与短基线集技术(SBAS)为代表的时序InSAR技术应运而生,提供长时间序列高精度与时空分辨率的地表形变结果同时,引领了InSAR技术算法理论与应用的变革。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复杂的大面积地面沉降灾害为研究对象,利用时序InSAR技术开展了针对海岸带地区特殊环境条件下高精度地表形变监测方法与应用的研究,分析了整体性的以及区域性的地表形变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同时结合实地相关数据资料对已获取地面沉降灾害成因机制进行相关性分析与模型反演分析,拓展了InSAR技术在黄河三角洲研究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系统分析了常规InSAR技术与时序InSAR技术,针对黄河三角洲特殊的海岸带环境下常规InSAR技术难以获取可靠地表形变结果、传统时序InSAR技术监测目标点密度不足、相干点相位稳定性不够以及误差因素较大等问题,基于Hopper等所提出的时序InSAR技术详细分析了低相干环境条件下高相干点的识别与选取、时空域带通滤波、相位解缠算法、误差相位剔除以及数据处理算法流程等问题;(2)利用时序InSAR技术对黄河三角洲地表形变进行长时间序列、高精度与高时空分辨率的监测,获取其大面积地面沉降时空分布、演化特征与沉降模式,并对大面积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进行时空相关性分析,利用季节性降水量分析其与非线性地面沉降的关系;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总体性的大面积地面沉降的成因机理,主要是由于地下水资源超采所引发的含水层及上覆岩层压缩引起;(3)针对东营油田区存在的局部区域性沉降,详细分析其时空分布、演化特征以及与断层分布的关系。对油田区域性地面沉降分别采用Mogi模型、单一椭球模型以及双椭球模型进行反演分析,并结合实地油气资源开采资料对比分析各模型最优化反演结果参数以及各模型的适应性、可靠性与准确性,探讨油田区域性地面沉降成因机理,主要由地下油气资源开采活动导致。

康彦彦[8](2013)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东营为例》文中指出资源型城市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城市,城市发展对资源依赖明显,因资源而发展,也会因资源减少或枯竭而面临困境。作为典型的石油资源城市,油气资源供应不仅为东营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支撑力量,而且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现阶段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的资源日益短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竞争力整体较弱等问题和困境,决定了产业结构调整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并以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资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在对资源型城市内涵、产业形成发展规律等相关文献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重点对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如下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1、在明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资源型城市结构调整实践,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挑战、优势、劣势,并将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机制内在于产业结构调整体系中,从而构建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业结构调整动力系统模型。2、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层面,一方面分别基于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两个不同层面视角,具体分析金融发展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评价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发展状况;另一方面,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3、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和生态化四个子系统,分析了各个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基于系统论角度,构建了产业结构调整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置于社会、资源、环境——一个开放、动态运行的复杂巨系统中分析,以此构建了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4、针对以上构建的所有模型,论文以东营为例,分别运用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协整分析等统计分析法,依次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

张晓娟[9](2013)在《蓝色经济战略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研究》文中提出为进一步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完善全国沿海经济布局,国家于2009年11月批复了《黄河三角洲国家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4月国务院又通过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其中黄河三角洲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增长极明确提出,这些都是黄河三角洲加快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保护研究。本论文科学问题的提出缘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退化湿地现状不容乐观,经过近些年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修复成果可见,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生态赤字依旧甚大,特别是在蓝黄经济的背景下,必须认识到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新结构危机”并不是传统产业失衡,而是生态环境资源必将会成为制约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严重供给“瓶颈”,因此需在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的基础上考虑其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之路,论文基于此对多年黄河三角洲修复研究进度的再分析,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研究社会经济因子对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给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和成果:1.在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前提,以此为基础对各产业战略发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未来各产业和谐发展的思考。2.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的研究显示,社会经济价值(主要是供给和文化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价值(主要是调节和支持功能)所占比例相当,因此要在湿地发展和生态保护中取得平衡,不能简单追求其物质的直接价值。3.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本文制定了黄河三角洲湿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分析,归一化后各指标排序的结果表明:在表征压力的指标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污水处理率、人类活动强度、湿地自然灾害等人为因子对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在表征状态的指标中,湿地的水质、土壤污染和湿地退化率指标占有了较高的权重;在响应指标中,政策法规执行力度和环保在生产投资比例权重较高,也表示在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中,应该加大环保投入和对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力度。4.在对东营市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和研究中,通过对2005-2010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05年到2010年,生态赤字与生态压力指数达到最高水平,逐年增加的生态赤字与生态压力指数表明,生态压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制约东营市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5.通过对2000-2010年间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压力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计算表明:万元GDP生态足迹自2005年开始呈略微下降趋势,在此研究时间段,资源利用效率略有提高,对生态资源的依赖程度也是稳中略降,但生产活动中还应进一步提高资源转化效率;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的上升主要来自于生态足迹的提高,未来只有通过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增加土地类型利用的多样化,提升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6.在对生态足迹模型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中,选取了GDP、人口比例等9个因子为解释变量,生态足迹为被解释变量,进行了主成分线性回归分析,最终得出2000-2010年东营市的生态足迹大小与其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具有强烈的驱动作用,并根据模型提出相应举措。7.在湿地法制建设方面,通过多方案例和实地调查,在引入非政府监督机制、实行“一区一法”、解决滩涂权属、推进立法的生态化等方面做了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探讨研究。

刘勇[10](2013)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面沉降信息可以通过水准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等方式获取,水准测量这种传统方法操作简易且精度高,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地区的沉降监测或验证通过GPS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技术获取的沉降结果精度。本文主要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2002–2008年水准观测数据,并对照已有研究中使用地形图和InSAR技术等方法获得的沉降信息,定量描述了沉降的时空演化特征。鉴于已有研究多是定性分析黄河三角洲构造运动、沉积物自然固结和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而广泛认为的地面沉降关键因素—地下水开采尚未在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中得到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降落漏斗与地面沉降的空间耦合关系,利用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和土力学等理论方法,分层估算了不同深度地层压缩量,重点探讨了开采深层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机理,有助于该地区地面沉降数学模型的构建,并可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动态变化剧烈,广饶县和东营区许多地区处于超采状态,已形成以广饶县城、稻庄镇和大王镇及东营区史口镇和胜利电厂等为中心的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度为2–3m/yr,埋深已达50–60m,且与地面高程之间存在显着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过度开采深层地下水显然已成为影响沉降的最根本因素。据估算,黄河三角洲深层地下开采造成深部第二、三粘性压缩层分别沉降了36–63mm和98–138mm,是相应第二、三含水砂层沉降量的2–4倍,仅第三粘性压缩层压缩量就占总沉降量的47.6%–57.1%,已成为地面沉降主要贡献层。还分别分析了地下水开采、工程建筑、油气开采、区域构造运动、沉积物自然固结和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对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影响,估计东营区和广饶县地下水开采严重地区各因素对沉降的贡献比约为28:4:2:3:2:1,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贡献比达到70%。最后,依据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危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二、黄河三角洲油气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三角洲油气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种发展情景的中巴经济走廊生态风险遥感综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进展
        1.2.3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内容
        1.3.1 中巴经济走廊资源环境特征分析
        1.3.2 生态风险影响要素分析
        1.3.3 生态风险综合评估与分析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条件
        2.2.3 水文特征
        2.2.4 植被状况
    2.3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3.1 自然因素
        2.3.2 人类活动因素
第3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预处理
        3.2.1 土地利用数据
        3.2.2 气候数据
        3.2.3 自然环境数据
        3.2.4 社会经济数据
    3.3 指标标准化
    3.4 情景设置
        3.4.1 惯性发展情景
        3.4.2 投资优先情景
        3.4.3 和谐发展情景
第4章 中巴经济走廊生态脆弱性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
    4.2 生态脆弱性评估模型构建
        4.2.1 自适应权重空间主成分模型构建
        4.2.2 空间主成分分析模型
    4.3 生态脆弱性评估结果分析
        4.3.1 模型对比与分析
        4.3.2 基于ASPCA模型的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
        4.3.3 生态脆弱性在地理因素上的格局分异特征
        4.3.4 基于ASPCA模型的主导因子空间分布
        4.3.5 中巴经济走廊通道沿线环境状况
第5章 中巴经济走廊风险源危险性分析
    5.1 自然灾害风险源
        5.1.1 山地灾害
        5.1.2 土壤侵蚀
        5.1.3 干旱
    5.2 人类活动风险源
    5.3 风险源危险性评估结果分析
第6章 中巴经济走廊风险受体损失度分析
    6.1 InVEST模型
        6.1.1 水资源供给
        6.1.2 固碳
        6.1.3 土壤保持
    6.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分布
        6.2.1 水资源供给服务时空分布
        6.2.2 固碳能力时空分布
        6.2.3 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分布
    6.3 风险受体损失度评估结果分析
第7章 中巴经济走廊生态风险综合评估
    7.1 生态风险综合评估模型构建
    7.2 中巴经济走廊生态风险评估结果
        7.2.1 中巴经济走廊生态风险空间分布
        7.2.2 不同发展情景生态风险特征差异
        7.2.3 生态风险成因及情景驱动分析
        7.2.4 沿线工程在生态风险区的分布
    7.3 中巴经济走廊生态管理建议
        7.3.1 生态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7.3.2 生态风险管理策略建议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结合滨海盐碱地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东营市东八路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盐碱地作为可开发的用地资源亟待治理
        1.1.2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滨海盐碱地区湿地退化
        1.1.3 黄河三角洲湿地群建设及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归纳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调研分析法
        1.4.4 归纳总结法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5.1 滨海盐碱地景观绿化相关研究概述
        1.5.2 滨海湿地土壤盐渍化的研究概述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滨海盐碱地相关概念
        2.1.1 盐碱地相关概念
        2.1.2 滨海盐碱地相关概念
        2.1.3 滨海盐碱土分类
        2.1.4 滨海盐碱土的成因
        2.1.5 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
    2.2 湿地及滨海湿地的概念及分类
        2.2.1 湿地
        2.2.2 滨海湿地及其分类
        2.2.3 城市湿地公园
    2.3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3.1 生态修复理论
        2.3.2 生态系统演替理论
        2.3.3 自我设计和人为设计理论
        2.3.4 其他相关的生态学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滨海盐碱湿地相关研究
    3.1 盐碱地绿化
        3.1.1 滨海盐碱地景观绿化模式研究
        3.1.2 滨海盐碱地绿化存在的问题
        3.1.3 研究区立地条件和植被群落特征
    3.2 滨海盐碱地地区湿地景观营造
        3.2.1 滨海盐碱湿地景观演变过程
        3.2.2 滨海湿地景观变化影响因子
        3.2.3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演替规律
    3.3 研究区滨海湿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案例研究
    4.1 案例一:天津中新生态城甘露溪公园
        4.1.1 项目概况
        4.1.2 借鉴与启示
    4.2 案例二:天津中新生态城河岸修复景观工程
        4.2.1 项目概况
        4.2.2 借鉴与启示
    4.3 案例三:东营市明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4.3.1 项目概况
        4.3.2 借鉴与启示
    4.4 案例四: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4.4.1 项目概况
        4.4.2 借鉴与启示
    4.5 案例五:英国伦敦湿地中心
        4.5.1 项目概况
        4.5.2 借鉴与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东营市东八路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区位概况
        5.1.2 自然条件
        5.1.3 资源概况
        5.1.4 城市上位规划解读
        5.1.5 场地现状分析
    5.2 规划构思
        5.2.1 规划依据
        5.2.2 规划目标
        5.2.3 规划理念
        5.2.4 规划策略
    5.3 总体方案设计
        5.3.1 规划布局
        5.3.2 方案总平
        5.3.3 方案鸟瞰
        5.3.4 景观结构
        5.3.5 功能分区
    5.4 分区设计
        5.4.1 生态展示区
        5.4.2 科普游览区
        5.4.3 管理服务区
        5.4.4 休闲活动区
        5.4.5 生态保育区
    5.5 专项设计
        5.5.1 盐碱地修复设计
        5.5.2 水环境设计
        5.5.3 动物栖息地设计
        5.5.4 植物景观设计
        5.5.5 道路和游线设计
        5.5.6 活动策划
        5.5.7 服务设施规划
        5.5.8 标识体系规划
        5.5.9 照明规划
        5.5.10 经济技术指标
6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规划设计方案

(3)东营近海海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地理条件
    1.2 地形地貌特征
    1.3 海洋功能区划
2 地质环境特征
    2.1 地质构造
    2.2 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
        2.2.1 海岸侵蚀与淤积
        2.2.2 海洋灾害地质特征
    2.3 海底表层沉积物、海水质量评价
        2.3.1 海底表层沉积物质量
        2.3.2 海水质量评价
    2.4 工程地质问题
        2.4.1 软土
        2.4.2 砂土液化
3 质量评价
    3.1 评价方法
        (1)层次分析法。
        (2)模糊数学综合指数法计算公式如下[4]:
    3.2 评价过程
        3.2.1 评价体系
        3.2.2 评价因子量化
        (1)海岸侵蚀与淤积。
        (2)活动断裂与地震。
        (3)灾害地貌与滑坡。
        (4)浅层气。
        (5)底辟。
        (6)埋藏古河道(古湖泊)。
        (7)海底表层沉积物质量。
        (8)海水质量。
        (9)软土。
        (10)砂土液化。
        3.2.3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3.2.4 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3.3 评价结果
        3.3.1 优等区(Ⅰ)
        3.3.2 良好区(Ⅱ)
        3.3.3 中等区(Ⅲ)
        3.3.4 较差区(Ⅳ)
4 结论

(4)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油气资源开发
        2.1.2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2.1.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2.1.4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基本构成要素
    2.3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3.1 外部性理论
        2.3.2 公共产品理论
        2.3.3 稀缺性理论
        2.3.4 生态价值理论
        2.3.5 生态伦理理论
    2.4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机理
        2.4.1 基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的分析
        2.4.2 基于补偿主体行为选择视角的博弈分析
        2.4.3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国内外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及实践分析
    3.1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现状分析
        3.1.1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沿革
        3.1.2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现状
        3.1.3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特点
        3.1.4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问题分析
    3.2 中国油气企业水土流失防治实践分析
        3.2.1 防治措施
        3.2.2 防治效果
    3.3 国外政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3.3.1 国外政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实践
        3.3.2 对我国的启示
    3.4 小结
第4章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及影响表现
    4.1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
        4.1.1 中国水土流失的总体特征
        4.1.2 东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3 中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4 西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5 西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2 油气资源开发作用于生态因子的影响表现
    4.3 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期和开采期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分析
        4.3.1 两阶段的工作内容
        4.3.2 两阶段的影响表现
        4.3.3 两阶段的影响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油气资源开采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估算
    5.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估算依据
    5.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5.2.1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5.2.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5.2.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
        5.2.4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结果
    5.3 油气资源开采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5.3.1 参数的确定
        5.3.2 估算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策略及保障
    6.1 优化的基本原则
    6.2 优化的目标
    6.3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策略
        6.3.1 明确补偿主体
        6.3.2 确认补偿客体
        6.3.3 确定补偿标准
        6.3.4 拓宽补偿途径
        6.3.5 增加补偿方式
        6.3.6 重构法律制度体系
    6.4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措施
        6.4.1 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控
        6.4.2 确立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
        6.4.3 提高水土保持监测能力
        6.4.4 增设地方油气环保专门监督机构
        6.4.5 搜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相关信息
        6.4.6 监督水土保持相关费用使用效果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价值核算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大柴旦矿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矿产资源概况
        1.1.2 矿业经济贡献与社会效益
        1.1.3 矿业环境污染
        1.1.4 研究必要性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概述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矿产资源价值核算
        2.1.1 矿产资源概念
        2.1.2 研究进展
    2.2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
        2.2.1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内涵
        2.2.2 研究进展
    2.3 能值分析法
        2.3.1 基本概念
        2.3.2 研究进展
    2.4 生态系统服务
        2.4.1 基本概念
        2.4.2 研究进展
    2.5 生命周期评价法
        2.5.1 基本概念
        2.5.2 研究进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产资源全生命周期能值评估
    3.1 矿产资源存在价值
        3.1.1 矿产资源形成
        3.1.2 矿产资源存在价值核算
    3.2 矿产资源全生命周期能值评估
    3.3 案例分析
        3.3.1 案例区介绍
        3.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3.3.3 黄金存在价值
        3.3.4 全生命周期能值价值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评估
    4.1 .生态环境价值损失
        4.1.1 环境影响经济损失
        4.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
    4.2 案例分析
        4.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4.2.2 环境影响经济损失
        4.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
        4.2.4 生态环境价值损失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5.1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5.1.1 补偿原则
        5.1.2 补偿主体与客体
        5.1.3 补偿途径与资金来源
        5.1.4 补偿标准
        5.1.5 监管与保障机制
    5.2 案例分析
        5.2.1 补偿主体与客体
        5.2.2 补偿途径
        5.2.3 补偿标准
        5.2.4 监督管理与保障机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策建议
    6.1 深化矿产资源税费改革
    6.2 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
    6.3 调整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6.3.1 优化能源结构
        6.3.2 调整产业结构
        6.3.3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6.4 提高能力建设
        6.4.1 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管理机制
        6.4.2 增强公众生态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度
        6.4.3 利益相关者教育培训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不确定性分析
附录2 生命周期评价
附录3 海西州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评估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目录和科研成果目录

(6)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
        1.2.2 人地耦合系统预警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人地耦合系统
        2.1.2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2.2 相关理论
        2.2.1 系统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模型构建
    3.1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警源识别
    3.2 脆弱性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指标体系构建
    3.3 脆弱性预警评价模型
        3.3.1 VSD模型
        3.3.2 BP神经网络模型
        3.3.3 灰色预测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警情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1.3 土地利用现状
        4.1.4 主要问题
    4.2 脆弱性警情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脆弱性指数的计算
        4.2.3 脆弱性警区划分标准
        4.2.4 时间尺度分析
        4.2.5 空间尺度分析
    4.3 对策建议
        4.3.1 严控废物超额排放
        4.3.2 加强生态修复
        4.3.3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7)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时序InSAR技术监测与地下流体开采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INSAR地表形变监测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InSAR技术及其地表形变监测应用发展现状
        1.2.2 时序InSAR技术地表形变监测存在的问题
    1.3 黄河三角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1.3.1 地面沉降监测现状
        1.3.2 地面沉降成因机理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引言
    2.2 地形地貌
    2.3 自然资源
    2.4 地质概况
        2.4.1 地质构造
        2.4.2 地层特征
        2.4.3 水文地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NSAR技术原理与模型反演理论
    3.1 引言
    3.2 INSAR形变监测基本原理
        3.2.1 InSAR测高基本原理
        3.2.2 InSAR形变监测基本原理
    3.3 INSAR形变监测误差源与减弱措施
        3.3.1 配准误差
        3.3.2 卫星轨道误差
        3.3.3 失相干误差
        3.3.4 地形误差
        3.3.5 大气误差
        3.3.6 噪声相位误差
        3.3.7 干涉相位解缠误差
    3.4 时序INSAR技术简介
        3.4.1 永久散射体技术
        3.4.2 最小二乘技术
        3.4.3 短基线集技术
    3.5 模型反演简介
        3.5.1 Mogi模型
        3.5.2 椭球模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时序INSAR技术算法与流程
    4.1 引言
    4.2 干涉图生成
        4.2.1 主影像选取
        4.2.2 影像配准与地形相位去除
        4.2.3 视角误差
    4.3 PS/SFP点识别
        4.3.1 离散幅度指数
        4.3.2 相位空间稳定性分析
    4.4 PS/SFP点选取与精化
        4.4.1 高相干点概率统计分析
        4.4.2 高相干点相位邻域稳定性分析
    4.5 相位解缠
    4.6 误差与形变时间序列计算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时序INSAR监测与特征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5.2.1 SAR数据
        5.2.2 水准数据
        5.2.3 数据处理
    5.3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特征分析
        5.3.1 大面积地面沉降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
        5.3.2 油田区地表形变特征分析
        5.3.3 油田区地表形变与断层相关性分析
    5.4 时序INSAR监测精度验证
        5.4.1 形变结果误差分析
        5.4.2 不同轨道数据间结果交叉验证分析
        5.4.3 水准数据验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与地下流体开采相关性分析
    6.1 引言
    6.2 黄河三角洲大面积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相关性分析
        6.2.1 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空间相关性分析
        6.2.2 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时间相关性分析
        6.2.3 季节性降水与地面沉降相关性分析
    6.3 油田区地面沉降模型反演分析
        6.3.1 Mogi模型
        6.3.2 椭球模型
        6.3.3 双椭球模型
        6.3.4 模型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
    7.2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东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第2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动力系统分析
2.1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内涵
    2.1.1 产业合理化和高级化
    2.1.2 产业高效化
    2.1.3 产业生态化
2.2 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系统分析
    2.2.1 内部动力系统要素分析
    2.2.2 外部动力系统要素分析
2.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机制分析
    2.3.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内部动力系统因素分析
    2.3.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外部动力系统因素分析
2.4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动力系统分析
    2.4.1 东营产业结构调整 SWOT 现状分析
    2.4.2 动力系统因素提取与系统指标体系构建
    2.4.3 实证检验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
3.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理论简析
3.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理论模型分析
    3.2.1 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影响分析建模
    3.2.2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建模
3.3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3.3.1 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影响模型实证分析
    3.3.2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实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
4.1 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关系简述
    4.1.1 金融发展理论中的金融功能
    4.1.2 金融资源配置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影响
    4.1.3 产业结构对金融的影响
4.2 资源型城市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比较及相关关系分析
    4.2.1 资源型城市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4.2.2 资源型城市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比较分析
4.3 东营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
    4.3.1 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4.3.2 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分析
    4.3.3 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发展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系统观的资源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评价分析
5.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内涵及路径
    5.1.1 横向维度产业结构调整
    5.1.2 纵向维度产业结构调整
5.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系统分析
    5.2.1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系统互动关系分析
    5.2.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系统协调发展模型构建
5.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5.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5.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3 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综述
5.4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系统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5.4.1 评价方法选择
    5.4.2 各子系统间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评价
    5.4.3 实证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系统评价分析
6.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6.1.1 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分析
    6.1.2 系统发展目标及模式选择
6.2 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
    6.2.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
    6.2.2 多变量综合指标体系构成
6.3 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系统实证分析
    6.3.1 评价方法简介
    6.3.2 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建议
7.1 深化认识
    7.1.1 顺应新趋势、适应新规则的迫切需要
    7.1.2 应对国内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的迫切需要
    7.1.3 破解经济发展自身薄弱环节、提升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7.1.4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挥的必有之路
7.2 强化内功
    7.2.1 促使产业多元化发展,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
    7.2.2 促使工业经济实现量的突破、质的飞跃
    7.2.3 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7.2.4 优化结构,促使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
7.3 健全社会管理功能
    7.3.1 强化融合,促进沟通和合作
    7.3.2 完善城市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7.3.3 进一步明晰政企职责
7.4 完善支撑体系建设
    7.4.1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7.4.2 完善有关政策引导
    7.4.3 完善金融支撑体系建设
    7.4.4 强化环境建设,提升国内外合作水平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8.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成果

(9)蓝色经济战略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相关研究综述
    1.3 选题意义、目的及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黄河三角洲资源经济分析
    2.1 黄河三角洲地域概况
    2.2 资源分析
    2.3 经济发展状况
    2.4 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2.5 解读国家高效生态区发展战略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蓝色经济背景的产业发展研究
    3.1 蓝色经济战略背景分析
    3.2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3.3 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
    3.4 现代服务业发展
    3.5 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
    3.6 湿地生态保护与蓝色经济和谐发展的一点思考
    3.7 本章小结
4 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及生态修复的再分析
    4.1 湿地生态环境及其退化机理分析
    4.2 黄河三角洲湿地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研究
    4.3 湿地生态健康评价
    4.4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修复实践研究
    4.5 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后的研究展望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5.1 生态足迹模型计算
    5.2 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5.3 生态足迹模型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修复策略研究
    6.1 生态策略
    6.2 经济策略
    6.3 法制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展望和创新内容
    7.1 结论
    7.2 展望
    7.3 论文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研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10)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1.4 自然资源
        2.1.5 社会经济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质构造
        2.2.2 地层岩性
        2.2.3 水文地质
        2.2.4 工程地质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动态与开采评估
    3.1 地下水系统特征
        3.1.1 含水层结构特征
        3.1.2 地下水赋存特征
    3.2 地下水资源开采评估
        3.2.1 地下水资源
        3.2.2 地下水开采评估
    3.3 地下水动态特征
        3.3.1 浅层地下水动态
        3.3.2 深层地下水动态
    3.4 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
    4.1 地面沉降监测
        4.1.1 水准测量
        4.1.2 其他测量方式
    4.2 地面沉降空间分布特征
    4.3 地面沉降动态演化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机理探讨
    5.1 地下水超采
        5.1.1 有效应力原理
        5.1.2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降落漏斗
        5.1.3 超采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估算
        5.1.4 深层粘性土沉降机理
    5.2 工程建筑
    5.3 油气开采
    5.4 自然因素
        5.4.1 区域构造运动
        5.4.2 沉积物自然固结
        5.4.3 海平面上升
    5.5 地面沉降危害与防治
        5.5.1 地面沉降危害
        5.5.2 地面沉降防治策略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

四、黄河三角洲油气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种发展情景的中巴经济走廊生态风险遥感综合评估[D]. 王昌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2)
  • [2]结合滨海盐碱地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东营市东八路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D]. 赵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东营近海海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J]. 吴振,宋委. 山东国土资源, 2020(01)
  • [4]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 刘洋.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5]基于价值核算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大柴旦矿业为例[D]. 陈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研究[D]. 张帅.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
  • [7]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时序InSAR技术监测与地下流体开采相关性分析[D]. 刘一霖.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6(08)
  • [8]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东营为例[D]. 康彦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9]蓝色经济战略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研究[D]. 张晓娟.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10]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机理研究[D]. 刘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10)

标签:;  ;  ;  ;  ;  

黄河三角洲油气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