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经济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钰[1](2021)在《西南局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对新中国认同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霜[2](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陈雨知[3](2021)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探索与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实现,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亿万同胞为之奋斗的目标,而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铸牢共同体意识则是团结和凝聚中华民族为之而共同奋斗的伟大实践。抗日战争是中国迈入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的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意识空前觉醒,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历史时期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变奏中取得丰富成果。面对世纪之变,研究和回答这一时期理论和实践探索究竟取得什么样的突破,积累了哪些经验,对于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如何进一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紧紧围绕研究的问题,本文聚焦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探索为研究对象,以期总结中国共产党此方面的历史贡献和基本经验,并为今天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现实探索提供历史启迪和经验借鉴。本文的框架结构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概述了选题背景,学界研究现状,研究重难点创新点等。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和理论基础,追根溯源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演变中的,“自在”、“自觉”的历史沉淀,打下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再通过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化解民族问题的相关论述,为后文中国共产党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在前文基础上,结合历史实际,从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两方面出发,梳理分析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具体探索。第四部分分析党此举取得的历史成就,结合前文总结归纳党在这一历史时期取得的经验,为新时代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历史借鉴。第五部分梳理总结全文,明确待完善之处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潘何琴[4](2021)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革命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关键词,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过程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一部分。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现实处境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毅然扛起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大旗,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并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此后,不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亦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使命,保持革命底色,发扬革命精神,带领中国人民克服前进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革命观的逐步形成和深化,并反过来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理论武器。20世纪末期以来,“革命过时论”“告别革命”之声甚嚣尘上,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环境及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光荣使命,继续深挖革命观的时代内涵,发扬伟大革命斗争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必然,也是现实境遇的必然。要在新的时代特征中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弘扬优良革命精神首先必须弄清楚中国共产党革命观的来龙去脉,需要对中国共产党革命观何以能形成及如何形成有清晰的认知,中国共产党早期是如何认识革命,如何在探索革命的道路上形成对革命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从而不断推进革命的进程。基于此,文中通过思想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为研究对象,梳理中国共产党认识中国革命问题的演进轨迹,厘清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的萌芽、形成和发展,归纳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的基本内容,进而探析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的影响因素,并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作出总体评析。在近代中国,各阶级救亡图存的运动带来的结果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革命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中国工人阶级革命主体意识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的崛起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骨干,加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传统革命观的流传和近代革命思想的产生及传播,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的形成条件。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在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的争论中看到了革命是破解中国社会困境的重要手段,初步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初步探讨了组建无产阶级政党,对革命的目的、革命的意义、革命的主体等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通过对革命任务的确定、革命纲领的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的提出和革命工作的转变,对中国社会性质、革命的对象、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革命动力和革命策略等形成了基本正确的认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的形成。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中深化了对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工农联盟、暴力革命和武装斗争等问题的认识,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早期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主要包括认清了中国革命对象、任务、性质和前途,基于对社会各阶级进行分析,正确判断了中国革命的动力,进而明确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党在中国革命中的斗争策略,初步把握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关键,基本辨别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深刻理解了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水平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个人情感等主观因素,加上中国社会矛盾的频发复杂和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发展等客观因素和来自共产国际外在因素的影响,致使幼年的中国共产党认识中国革命问题经历了曲折性、反复性和艰难性的过程。总体上看,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初步思想成果,是在经历种种思想斗争和现实斗争中集全党智慧的共识,在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科学评析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观,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总结早期革命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经验,既是对党史观的科学回应,也是对当今现实问题的时代回应。
崔晓琰[5](2021)在《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娜[6](2021)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研究》文中指出民族问题是关乎国家兴衰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如隋朝实施南北民族大融合政策,唐朝对少数民族颁行“全其部落,顺其土俗”政策,明代积极地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清朝维护了民族团结……这些政策无不体现了对民族问题的重视。同样的,在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期,民族问题的正确处理也是影响战局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以抗战救国为中心任务,积极开展民族工作以解决民族问题和矛盾。尤其是陕甘宁边区,既是多个少数民族杂居地,又是当时党中央所在地,因此,许多民族政策得以率先在此制定、实施,促使民族问题和矛盾得以较为及时而妥善地解决,党的民族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果。这不仅维护了当时边区社会的稳定,还为我国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少数民族群众基础,对建国初期以及当下的民族工作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和有益参考。本文以民族工作为核心,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较为系统地梳理了1937年到1945年间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从不同维度探究了此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民族工作的背景和条件。在上述基础上,归纳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建设、民族干部等方面的民族政策;并以政策为依据列举了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的实践成果。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族工作对当时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也为当前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总之,抗战期间,党在陕甘宁边区就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尝试,推动了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建设、民族干部等各方面的显着改善和长足发展。民族政策的实施、民族工作的开展,让陕甘宁边区成为当时民族工作的“灯塔”,为国内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工作作出表率。此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不仅有效改善了边区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更满足了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尤其为我国民族工作提供有益借鉴。这一重要历史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我国民族工作事业发展积累了极有价值的经验。
丁凌[7](2020)在《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长征,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革命年代的一次特殊行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重要的战略转移。它保存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有生力量,吹响了抵御外敌入侵和反抗剥削压迫的冲锋号。虽然今天的我们已无法重回当年的时空环境,但是若有机会重走长征路,依然能够直观地感受长征的一些特点——“大多时候行走于民族地区”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因为这个特点的存在,才推动和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各民族实际情况的深刻认知,才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探索的进程,才在印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征的同时留下了可资借鉴与总结的民族政策完善与发展经验。基于此,本文从统战学的视角出发,以增进了解、凝聚共识、促进团结的逻辑递进线路作为论文的结构指向,同时借鉴民族学、政治学中的相关知识,充分阐释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形成背景、变化理路、基本内容、历史成效,进而总结其在总体定位、价值实现和创新发展三个方面的当今启示。其中,在阐述这一时期民族政策的形成背景时,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民族政策不可能是无源之水,一定有其客观存在的基础。只要中华民族多元互融的基本特点不变,民族政策就有存在的必然和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支撑;只要国内外情势有所变化发展,民族政策就有随之调整的方向;只要在此基础上有更加具体的目标与任务要求,民族政策就有细化的现实参考。而这三项因素又成为不断形塑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动力。简言之,上述因素决定了民族政策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外形”,即彼时的时空环境需要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紧接着对长征时期民族政策变化理路的探究,实际上是呈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段是如何调适民族政策使其得到进阶式发展并与上述环境影响下的时代任务相契合的。本文依据长征时期所发布的民族政策相关文件及其内容,总结了民族政策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研究认为,战略转移的开始推动了在此之前民族理论的延续,同时也使此前的民族政策派上了用场,并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突破性”进展。懋功会师后,党和军队得到了一段时间的休整,对前期的民族政策做了总结与调整,使其与中国革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且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对民族政策进行实践贯彻。红军北上后,《八一宣言》传到了延安,中共中央研究了具体形势变化并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同时将民族政策调整到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相结合的新高度。这是民族政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指导着民族政策朝向更加符合国内外情势和少数民族具体情况的方向变化完善,并成为突显民族政策作为统一战线领域政策供给的重要节点。上述前后相继、不断升华的民族政策发展脉络,不仅诠释了其质态与目标的变化,还为形成彼此相关却又作用不同的基本内容奠定了基础。自长征开始,频频出现敌对势力对党和军队的虚假宣传,而党和军队在长征之前尚未在民族地区充分开展民族工作,因此,少数民族群众对真实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为了打消少数民族同胞的疑虑,红军宣传并执行了党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工作等政策,建立了政治关联的通道。同时,红军严格执行党的尊重少数民族风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宣传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等政策,使少数民族同胞切身感受到了民族平等,由此增进了与各族群众的团结。当看到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上的困难后,党针对土地没收与分配、工商业发展、税收等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内容,虽然有些还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调整,但依然不影响少数民族对于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为了保障各族同胞当家作主的权利,探索了制度化的组织方式并建立了一批少数民族政权,民族区域自治由此萌芽。毫无疑问,民族政策的质态与目标变化,基本内容的丰富,红军纪律严明的执行等,不仅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还带来了不同角度的收获。从时代发展之维观察,表现在保存革命发展的有生力量、壮大革命队伍、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三个方面。从作为民族政策制定者的中国共产党之维来观察,其对少数民族基本情况有了深入、具体的了解,提高了处理相应问题的能力,并由此奠定了全面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乃至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政策发展的雏形。从少数民族作为民族政策受众方的维度观察,其对党的认同,对民主平等与互助发展信念的坚定正是民族政策既作用于以那段历史为基点的现在时态,又作用于以那段历史为基点的将来时态的具体表现。以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为切点,在体悟那段历史的过程中不难提炼很多规律性的内容。不管是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把握民族政策的总体定位,还是传承调查研究、政策宣传、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等在长征中得到充分验证的民族政策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抑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做到共性目标与具体实践有机统一,保证民族政策内容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等经验承继中实现民族政策的创新发展,都是通过民族政策来增进各族同胞的团结,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时代发展的有益做法。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了更加立体、全面地开展上述研究,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嵌入式分析的方法,将具有辅证性质的纪实性故事,流传下来的歌谣、诗作,刻在板壁桥头的标语、口号等内容融入了正文中,尽可能地弥补目前成果中以纪念性、描述性研究居多这一不足;运用以内容变化为基础分时段展现民族政策进阶过程的方法,避免了单就某一区域、某一具体政策为研究出发点带来的碎片化现象;加之归纳对比、语句情境分析等方法的运用,在解析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力求讲清楚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需要民族政策,需要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在不断的理论提升、实践突破与观点积累的过程中最终呈现出了什么样的内容、作用,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按照上述逻辑线路在对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论证了历史文化因素和国内外环境变化与形塑这一时期民族政策之间的关联,说明了基本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指向,还细致分析了各主力军在民族政策实践层面事实上经历的阶段和各阶段的首创性内容,在挖掘材料的过程中整理了各主力军经过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时间、对应地区和接触到的主要少数民族,以期进一步完善长征时期民族政策的研究,为后续开展某项具体政策源流或少数民族地区红色基因与社会变迁等主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导引。与此同时,由上述过程去体会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讲到的长征的意义,了解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中国革命发展做出的贡献,感受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御外侮的决心,不仅对于我们今天深刻认知中国多民族的国情,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更为激发民族政策的价值与作用,使其在不断完善中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之路提供了借鉴参考。
张葱竹[8](2020)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在延边朝鲜族地区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基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作的成功实践和经验,在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同时,根据当时国内外的革命形势、任务变化与我国民族地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紧扣党的战略,与时俱进的开展民族工作,初步建立与形成了以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的民族政策理论体系,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抗战结束后,因东北地区所特有的军事战略地位,国共两党都将目光聚焦在了东北地区。1945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并派出许多优秀的干部奔赴到东北各地,开展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组建人民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工作。东满(延边)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朝鲜族聚居区,在整个东北解放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动员广大朝鲜族人民群众投入到解放战争,建设坚强的东满根据地,各级党组织和干部们结合延边民族地区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适宜少数民族利益的民族政策,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开始建立并巩固革命根据地,积极培养朝鲜族干部,广泛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民族工作,从根本上确保了朝鲜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使东满根据地成为我军兵源和后勤补给的重要基地,成为抵御国民党进攻的坚强屏障。不仅如此,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尤其是土地改革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众多朝鲜族人民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历史,使其第一次成为土地的主人,有效调动了朝鲜族人民的革命积极性。为了“保田保家”,朝鲜族人民掀起参军参战热潮,从长白之巅一直打到江西、海南岛,为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取得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延边地区的实践成果,为东满根据地建设以及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也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民族政策,为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民族具体实际有机结合的成果,是保证各族人民团结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及中国特色民族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工作实践,对当下我国民族工作的开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延边朝鲜族地区为例,梳理和回顾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出台对朝鲜族政策的历史背景、政策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再次审视重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时所坚持的方方式、方法与原则,这将对当下做好民族工作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唐丕跃[9](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文中研究指明少数民族统战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广大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并同党外的少数民族代表性人士,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人群的一个称谓,主要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前,少数民族中的当权者、民族头领,以及少数民族宗教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本文在厘定少数民族统战的概念、区分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异同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作了分析,主要是民族地区敌对势力渗透破坏严重,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民族地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同时,由于民族宗教上层在本民族和宗教信仰中有特殊权威,以及解放民族地区、推进民主改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团结一切力量,这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重要时代背景。本文还深入挖掘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统战的思想,为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提供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从历时态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进行统战的历史进程与内容。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民主建政、通过特殊人物、结合民族政策检查和组织访问慰问参观等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各种途径,并对不同途径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概括归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主要包括和平协商、区别对待、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请上来”“派下去”以及教育改造等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稳定了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增进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新政权的感情,增强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壮大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形成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协商民主等宝贵经验。但也有深刻的教训,即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对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在于:要突出抓好干部人才的选派、培养和引进,强化人才支撑;要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要坚持民生优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要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强榕[10](2020)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民族问题长期性的客观存在,一方面说明民族工作不可或缺,一方面说明民族工作的历史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步完成,而新疆社会在经历多次政变后动荡不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一系列民族工作对新疆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疆参与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民族工作,在新疆社会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民族共同体研究的逐渐成熟,学者提出利用“本体与意识”视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展开研究。一方面从民族共同体的客观存在出发,一方面把握民族意识的变化发展,为研究相关民族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尝试以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如何争取民族权利平等,如何改善民族关系,及如何促进民族发展为研究内容,由此阐述研究的核心观点即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历史影响而说明抗战时期新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客观存在性及中华多元一体认同意识的历史性。民族工作其内涵包括应对民族权利,民族关系,民族发展等问题的指向性工作,因此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方面,即民族工作开展的背景、民族政策的推行、民族经济的整饬及民族文化的指导:抗战时期民族政策的推行工作主要表现在民族政策的解释与宣传、民族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尝试等方面。民族经济的整饬工作是改善民族关系的关键。良好的民族经济发展环境、适宜的经济政策帮扶、不断发展的经济建设对改善各民族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各民族生活质量逐渐平等,民族关系就会随之改善。民族文化的指导工作是促进民族发展的基础。尊重各民族优秀文化、开展覆盖多民族的教育工作,由此来保障各民族的共同进步。研究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一是为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客观存在的历史性,否定并反对历史虚无化,历史虚幻化及狭隘定义中华民族共同体,二是为探讨在历史发展中各族民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及变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经济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经济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探索与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基础 |
一、对“中国”的认同意识 |
二、各民族“自在”与“自觉”意识的产生 |
三、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促进多民族共同体形成 |
四、近代关于“中华民族”概念的争论 |
第二节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
二、列宁的民族理论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探索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探索 |
一、“阶级分析”与“民族自决” |
二、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的形成 |
三、从“民族自决”到“民族自治”的转变 |
第二节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
一、团结全国一切力量 |
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三、局部探索民族区域自治 |
四、建设抗日根据地 |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就与经验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就 |
一、彰显“中流砥柱”作用,奠定抗日胜利基础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意识空前觉醒 |
第二节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验 |
一、明确党的领导责任,加强党的内部团结 |
二、创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建立民主政权 |
三、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主体身份 |
第三节 新时代推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启示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继续推进民主制度建设 |
三、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四、积极构建民族主体身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一)基本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主要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的形成条件 |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
(一)近代中国各阶级救亡图存的运动 |
(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形成的主体条件 |
(一)中国工人阶级革命主体意识的觉醒 |
(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的崛起 |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形成的思想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民主革命的思想 |
(二)中国传统革命观 |
(三)近代革命思想的产生与传播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的演进轨迹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共产党革命观萌芽的影响 |
(一)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之争 |
(二)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初步相结合 |
(三)无产阶级政党组建的初步探讨 |
小结 |
二、党的创立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观的形成 |
(一)党的成立和革命任务的确定 |
(二)党的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
(三)党的二大和民主联合战线的提出 |
(四)党的工作重心从工人运动到国民革命的转变 |
小结 |
三、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观的发展 |
(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与发展 |
(二)党的四大和民主革命领导权的提出 |
(三)党的四大和工农联盟思想的确定 |
(四)深化对暴力革命与武装斗争的认识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的基本内容 |
一、对中国革命对象、任务、性质和前途的认识 |
(一)中国革命的对象 |
(二)中国革命的任务 |
(三)中国革命的性质 |
(四)中国革命的前途 |
(五)认清中国革命基本要素的深远影响 |
二、对中国革命动力的判断 |
(一)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二)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
(三)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 |
(四)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同盟者 |
(五)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
(六)认识中国革命各个阶级力量的深远影响 |
三、对中国革命斗争策略的明确 |
(一)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二)建立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统一战线是革命的策略 |
(三)“党内合作”是国共合作采取的策略形式 |
(四)保持党的独立性是“党内合作”的原则 |
(五)确立国共合作策略的深远影响 |
四、对中国革命关键的把握 |
(一)革命领导权 |
(二)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 |
(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民主革命领导权 |
(四)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关键及意义 |
五、对中国革命主要斗争形式的辨别 |
(一)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二)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形式 |
(三)工农兵武装是斗争的主要组织形式 |
(四)正确认识中国革命依靠武装斗争的深远影响 |
六、对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的理解 |
(一)中国革命的时代定位 |
(二)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
(三)加强中国无产阶级与世界无产阶级的联系 |
(四)准确把握革命世界性范畴的深远价值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的影响因素 |
一、主观因素:中国共产党人理论水平与个人情感 |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水平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亲苏情感 |
二、客观因素:中国社会矛盾与国内革命形势 |
(一)中国社会矛盾的频发与复杂 |
(二)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与发展 |
三、外部因素:共产国际的影响 |
(一)积极作用 |
(二)消极影响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的总体评析 |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的历史贡献 |
(一)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 |
(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础 |
(三)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指明方向 |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的历史局限 |
(一)对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认识不足 |
(二)对党建立武装力量的领悟不够 |
(三)对农民土地问题的理解不深 |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经验 |
(一)深刻把握中国国情是认识中国革命问题的现实依据 |
(二)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是分析中国革命实践的理论基础 |
(三)化解党内意见分歧达成党内共识是统一中国革命思想的重要步骤 |
四、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的时代关照 |
(一)坚守革命理想,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
(二)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三)运用统一战线重要法宝,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
(四)拓展革命的时代内涵,正确认识和科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五)总结历史经验,推进新时代的伟大斗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党的民族工作背景和条件 |
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民族工作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陕甘宁边区的形成与发展 |
(二)陕甘宁边区少数民族概况 |
(三)陕甘宁边区社会发展状况 |
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民族工作的理论支撑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 |
(三)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民族观 |
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民族工作的实践依据 |
(一)党的创立到大革命时期的民族工作实践 |
(二)大革命失败到红军长征以前党的民族工作实践 |
(三)红军长征开始到抗日战争党的民族工作实践 |
第三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的政策与实践 |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 |
(一)团结各民族共同抗日救亡 |
(二)民族自决向民族自治的转变 |
(三)反对民族分裂,建立统一的国家 |
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政策 |
(一)少数民族工作的总政策 |
(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政策 |
(三)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政策 |
(四)少数民族社会建设政策 |
(五)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
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族工作实践 |
(一)制定民族工作总政策 |
(二)扶持少数民族经济 |
(三)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
(四)设立少数民族工作机构 |
(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
第四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的历史作用和经验启示 |
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的历史作用 |
(一)有力地团结了边区少数民族共同抗战 |
(二)为新中国的民族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 |
(三)维护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稳定 |
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的经验启示 |
(一)必须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二)充分认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重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
(三)民族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统战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7)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三) 总体评价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新的探索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新的探索 |
五、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阐释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相关理论阐释 |
第一章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形成背景 |
一、多民族共存互融的客观条件 |
(一) 多民族共存是长征时期民族政策必然存在的基本前提 |
(二) 多民族互融是长征时期民族政策发展变化的内在支撑 |
二、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的影响 |
(一) 外部环境的逼仄导引了长征时期民族政策的朝向 |
(二) 内部救亡图存的曲折探索推动了长征时期民族政策的调适 |
三、战略转移的区域特点与现实需求 |
(一) 少数民族地区是红军长征的途经之地 |
(二) 民族政策是实现党和军队与各族同胞联系的纽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变化理路 |
一、战略转移推动了长征之前民族政策的延续与突破 |
(一) 战略转移使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探索得以延续 |
(二) 战略转移开始阶段的民族政策源于长征之前的探究成果 |
(三) 战略转移为民族政策落地实施和相应突破提供了场域 |
二、懋功会师成为民族政策发展的转折点 |
(一) 懋功会师后民族政策得以实现理论提升和观点补充 |
(二) 懋功会师后民族政策得到深入贯彻与检验调适 |
三、瓦窑堡会议促使民族政策产生了新变化 |
(一) 瓦窑堡会议开启了民族政策理论新高度的跨越 |
(二) 瓦窑堡会议后民族政策得到了实践新发展与观点再积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 |
一、建立并畅通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政治关联的渠道 |
(一)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
(二) 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 |
(三) 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工作 |
二、尊重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特点,奠定民族团结的基础 |
(一)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二)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
(三)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四) 规范少数民族宗教信仰 |
三、保障少数民族经济利益,摒除发展弊端 |
(一) 保护和发展工商业,保障工人与商人的合理权益 |
(二) 建立满足农民生产需求的土地没收与分配方案 |
(三) 提出切实保障贫苦民众权益的合理纳税措施 |
四、维护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探索制度化组织方式 |
(一) 传播民主自治观念 |
(二) 探索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权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历史成效 |
一、服务于时代发展的中心任务 |
(一) 保障长征胜利,保存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有生力量 |
(二) 壮大革命力量,促使革命运动持续高涨 |
(三) 团结共御外侮,少数民族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完善民族政策的能力 |
(一)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基本情况的成熟认知 |
(二)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处理复杂民族问题的水平 |
(三) 奠定了长征之后民族政策发展的雏形 |
三、推动了解放与发展的真理在少数民族中生根发芽 |
(一) 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 |
(二) 坚定了少数民族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发展信念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当代启示 |
一、把握民族政策的总体定位 |
(一) 民族政策应围绕时代的中心任务来制定、实施和完成 |
(二) 民族政策是统一战线领域不可或缺的政策供给 |
二、明确民族政策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 |
(一) 始终将调查研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
(二) 将政策宣传贯穿于政策执行的始终 |
(三) 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 |
三、承继民族政策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根本指引 |
(二) 做到共性目标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统一 |
(三) 保证具体内容能够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在延边朝鲜族地区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相关研究 |
1.2.2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民族政策相关研究 |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政策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 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政策的历史回顾 |
2.1.1 建党以来中共对朝鲜族的政策 |
2.1.2 抗战时期中共对朝鲜族的政策 |
2.2 抗战胜利以后东北朝鲜族的地区社会状况 |
2.2.1 国共两党对东北的聚焦 |
2.2.2 日本投降以后东北地区朝鲜族社会状况 |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延边地区朝鲜族的民族政策及其实践 |
3.1 民族平等团结政策 |
3.1.1 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基本内涵 |
3.1.2 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实践 |
3.2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3.2.1 中共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演进 |
3.2.2 保障朝鲜族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
3.2.3 延边地区民族区域自治的酝酿 |
3.3 培养和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
3.3.1 培养和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基本方针 |
3.3.2 培养和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措施 |
3.4 民族经济政策 |
3.4.1 恢复和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 |
3.4.2 土地改革的实施 |
3.5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政策 |
3.5.1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政策的基本方针 |
3.5.2 朝鲜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
3.5.3 朝鲜族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历史作用及其现实启示 |
4.1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历史作用 |
4.1.1 为东北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
4.1.2 使朝鲜族真正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
4.1.3 为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积累了经验 |
4.2 民族政策的现实启示 |
4.2.1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准则 |
4.2.2 民族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
4.2.3 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研究现状概述 |
(二) 主要成果分析 |
(三) 存在的不足与要加强研究的问题 |
四、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 民族与少数民族 |
(二)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 |
(三) 统战与少数民族统战 |
(四) 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 |
第二章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 |
(二) 无产阶级政党应在不同历史阶段组成不同性质的统一战线 |
(三) 无产阶级政党要“照顾同盟者利益” |
(四) 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不能获得解放 |
(五) 历史地对待民族问题 |
(六) 以真正无产阶级的态度对待民族问题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领导 |
(二) 党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商量办事 |
(三) 劳动人民同非劳动人民联盟 |
(四) 团结民族上层有利于争取下层 |
(五) 加强民族团结 |
(六) 慎重稳进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改革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容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时代背景 |
(一) 民族地区敌对势力猖獗和匪患严重 |
(二) 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
(三) 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 |
(四)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
(五) 民族上层自身仍具有特殊权威 |
二、解放之初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耐心争取西藏上层,和平解放西藏 |
(二) 反复争取西北叛乱部落首领,平息西北叛乱 |
(三) 妥善安置甘青新边境哈族流窜部落首领,安定社会秩序 |
(四) 真诚团结西南少数民族上层,为解放大西南创造条件 |
三、民主改革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团结封建地主制度地区的封建主,不动多余浮财 |
(二) 团结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地区的农奴主,和平协商推进改革 |
(三) 团结原始社会末期地区的民族首领,直接过渡实现改革 |
(四) 团结牧区的头人牧主,牧区实现和平改革 |
四、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对牧区的牧主在经济上实行赎买政策 |
(二) 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政治上给予适当安排 |
(三) 保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生活水平 |
(四) 平息西藏武装叛乱,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途径 |
一、借助民主建政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二、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三、通过特殊人物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四、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 |
一、和平协商的方法 |
(一) 和平协商方法的运用 |
(二) 和平协商方法的评价 |
二、区别对待的方法 |
(一) 区别对待方法的运用 |
(二) 区别对待方法的评价 |
三、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的方法 |
(一)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运用 |
(二)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评价 |
四、“派下去”“请上来”的方法 |
(一)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运用 |
(二)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评价 |
五、教育改造的方法 |
(一) 教育改造方法的运用 |
(二) 教育改造方法的评价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经验教训及当代启示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
(三) 坚持共同繁荣发展 |
(四) 坚持协商民主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主要教训 |
(一) 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 |
(二) 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 |
(三) 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 |
(四) 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上层统战工作对新时代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 |
(一) 抓好干部人才选派、培养和引进,不断强化人才支撑 |
(二) 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
(三) 坚持民生优先,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四)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五) 推动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
(六) 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七) 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 研究资料及研究现状 |
1.4.1 研究资料 |
1.4.2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及困境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 |
1.5.3 研究困境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参与民族工作的背景条件 |
2.1 中共进入新疆的契机与盛苏合作需要 |
2.1.1 国民党控制盛世才政府计划的落空 |
2.1.2 盛世才与苏联政府建立的良好关系 |
2.2 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 |
2.2.1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疆的广泛传播 |
2.2.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探索 |
2.3 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第三章 完善民族政策,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 |
3.1 协助推行适合新疆的民族政策 |
3.1.1 完善并加以发展六大政策,科学地解释民族政策 |
3.1.2 利用进步组织及报纸刊物,普遍地宣传民族政策 |
3.2 新疆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尝试 |
3.2.1 统一基层管理组织,推行民主选举 |
3.2.2 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发扬民主政治 |
3.3 培养利于民族发展的干部人才 |
3.3.1 提拔民族干部,发展民族人才 |
3.3.2 提升干部能力,增强政治意识 |
3.4 组织巩固民族团结的社会活动 |
第四章 整饬民族经济,维护各民族团结关系 |
4.1 优化民族经济的发展环境 |
4.1.1 健全适宜新疆的预算制度,统一货币使用 |
4.1.2 鼓励各民族参与经济管理,推进税制改革 |
4.2 调整农牧经济的发展模式 |
4.2.1 核减田赋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
4.2.2 加强管理科学放牧,提高畜牧质量 |
4.3 推动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
4.3.1 发行公债,动员全民建设新疆 |
4.3.2 保障民生,改善各族民众生活 |
4.3.3 发展交通,促进民族商业发展 |
第五章 指导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
5.1 制定符合六大政策的民族文化发展方向 |
5.1.1 组建文化促进会,改善各民族文化发展环境 |
5.1.2 发起新文化运动,鼓励各民族参与艺术创作 |
5.1.3 发展民族文字报刊,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字 |
5.2 健全覆盖各民族各层次的教育体制机构 |
5.2.1 重视学校教育,制定适宜多民族发展的教育政策 |
5.2.2 推动国民教育,组织多民族参与的扫盲冬学运动 |
5.2.3 发展高等教育,建设培养多民族学生的新疆学院 |
第六章 结语 |
6.1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影响分析 |
6.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规律认识 |
6.2.1 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
6.2.2 结合新疆社会发展状况 |
6.2.3 扬弃民族工作历史经验 |
6.3 抗战时期新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同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经济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局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对新中国认同建构研究[D]. 黄钰.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探索与基本经验研究[D]. 陈雨知.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观研究[D]. 潘何琴.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5]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研究[D]. 崔晓琰. 西藏大学, 2021
- [6]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研究[D]. 刘娜.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7]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研究[D]. 丁凌. 山东大学, 2020(04)
- [8]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在延边朝鲜族地区的实践[D]. 张葱竹. 延边大学, 2020(05)
- [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D]. 唐丕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10]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研究[D]. 强榕. 石河子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