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外协议转让——国有股减持在新形式下的出路(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甜[1](2019)在《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和流动性分析 ——来自新三板市场的证据》文中提出近年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内容。2018年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要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等制度。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市场立足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证券交易机制,交易机制是决定市场价差的决定性因素。新三板市场自2014年8月推出做市商制度以来,交易机制设计一直着力于兼顾包容性与差异性,以满足市场内不同层次企业的多元化需求。2014年8月-2018年1月,新三板市场实行的一直是协议转让与做市转让并行的交易制度,自2018年1月份以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又称新三板,下文亦简称“股转系统”)推出竞价交易制度,至此新三板开始实行做市商制度与集合竞价并行的交易制度。已有对做市商制度的研究文献多认为,作为市场的流动性提供者,做市商能够稳定市场、实现价格发现职能,在中国新兴资本市场环境下,做市商制度能否适应新三市场环境、发挥预期效应呢?做市商制度在新三板市场的实施有何局限性,对新三板市场有何推进作用呢?这些都成为我们检验制度适用性和有效性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企业与做市商之间的互动、做市商的做市效果等方面,对做市商制度在新三板市场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第一,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梳理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环境与制度发展,新三板交易机制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交易机制、流动性及声誉理论相关经典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梳理了新三板制度背景、交易机制变革,并对多种交易方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其优势和不足。通过以上归纳和论述,首先,明晰了本文研究的制度环境,了解国内外在相关问题上的研究不足,提出研究话题的价值和可行性;其次,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深入理解企业行为,多维评价做市商做市效果提供了研究依据;再次,通过分析多层次资本市场及新三板主要制度发展历程,有助于本文理解和解释相关制度影响因素。对新三板交易机制变革进行梳理以及对多种交易方式的比较,为本文分析企业选择做市交易的微观动因,进而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效应提供重要的制度依据。第二,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先对做市商制度实施后,做市商和企业之间的互选微观动因进行了检验。以在2015年-2016年期间陆续选择做市转让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企业视角和做市商视角对交易方式选择行为进行分析。从企业主动选择视角,基于企业提升流动性诉求分析,研究是否质量较好的企业更易受益于做市商流动性提供服务,是否更倾向于选择做市转让,质量较好的企业选择做市后是否也更受做市商偏好;从做市商主动选择视角,纳入做市商声誉变量,检验声誉较好的做市商是否更偏好高质量的企业,为了对比证券企业在履行不同职责时的行为差异,同时纳入主办券商声誉检验高质量的主办券商是否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企业。以上实证分析兼顾了市场内企业和金融中介机构行为,为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提供了较好的证据。第三,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基于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做市商制度在新三板市场的实施效果。基于已有研究文献,本文在样本选择、指标选取、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拓展,以全面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净效应。为深度剖析做市商制度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结合前文理论分析,纳入企业拥有的做市商数量、企业市值以及券商声誉变量,分别评价三者对做市商制度实施效果的影响作用。在对券商声誉的影响作用进行检验时,纳入主办券商声誉和做市商声誉对比分析,同时为前文有关券商和企业之间的“互选效应”提供证据。第四,结合前文实证设计及研究结果,利用新三板企业“退出做市转让”这一特殊现象,采用制度分析、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做市企业退做市转协议的动因及后果。从新三板企业选择和做市商选择角度,为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提供证据,实证分析企业退出做市后的流动性表现,进一步验证了前文中做市商制度的市场效果。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本文发现:第一,首先,做市转让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既有企业基于流动性需求的主动选择,也有做市商基于风险考虑的精挑细选。一方面,高质量的企业在选择做市后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协议转让的局限性,获得更多投资者认可,因此倾向于选择做市转让;另一方面,纳入券商声誉因素后,从做市商视角的分析结果发现,高声誉的做市商倾向于选择高质量企业做市,两者之间存在显着的“互选效应”,而主办券商因职责范围不同,加上数量较为匮乏,因此高声誉主办券商与高质量企业之间不存在显着的“互选效应”;第二,通过采用DID模型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效应,本文发现做市商制度能减少买卖价差、降低交易成本及股票的波动性,但是降低了股票的交易规模,做市商制度的市场效果存在“流动性缺陷”,纳入做市商数量、企业市值、券商声誉等指标后的结果显示,三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缺陷”:做市商数量对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效应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也即拥有做市商数量越多的企业,转为做市转让后流动性会越好;企业市值越大的企业,转为做市后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其流动性也会更好;拥有高声誉做市商的企业转做市后,流动性能得到显着提升,相比之下,主办券商由于不直接参与股票的交易活动,其声誉对股票流动性基本无显着影响。以上结论证实了做市商数量、交易风险及做市商声誉等问题是影响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重要因素;第三,通过分析新三板做市企业退“做市”转“协议”这一现象,本文发现:从制度动因上分析,由于原有做市商制度的局限性,为控制股权分散、限制“三类股东”买入、方便国有券商退出(个别企业)使IPO之路更加顺利,部分企业不得不退出做市转让。一些企业面临股权收购、大股东增持、减持,由于做市商制度下不易实现大宗交易,企业不得不转为协议转让;从企业微观动因分析,由于做市交易无法满足企业的流动性诉求,因此主动选择退出做市转让,实证研究发现退出后这些企业的交易规模、企业价值和股票价格都显着提升,这也印证了前文关于企业对做市交易主动选择的微观动因;从做市商视角分析,新交易制度实施后,同时伴随着新三板市场行情急速下跌,做市商的主动退出使得部分企业被迫退出做市转让,印证了做市商和企业之间的“互选效应”动因。通过从企业、做市商双重视角剖析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并多维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政策效果,对检验新三板市场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结合做市商数量、企业市值、券商声誉等因素的深度剖析,为理解和解释新三板市场企业和做市商行为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探讨了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和流动性效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国情下的交易机制研究,对完善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推进做市商制度在新兴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叶鲁昕[2](2016)在《国有股权转让法律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股权多元化,完善员工持股,这必然涉及国有股权转让。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过程中国有股权转让必然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问题。国家授权某些特定的投资主体作为股东,来行使一种权能,并以国有资产来进行投资,股东根据其在公司中的投资比例来享受收益。在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国有股权按照经济市场规律在不同行业、产业和企业之间自由流动。《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我国国有股权转让提供了现行法律依据。多年来的国有股权转让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一方面国有股权转让的政策法规的不协调、定价机制不合理导致国有股权转让行为不规范、程序混乱,缺乏相应的市场监管机制,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也难以保障国有股权受让方的合法权益。因此,如何规范国有股权的转让行为,完善国有股权转让的立法,创新竞价方式,规范国有股权交易和转让程序,加强市场监管,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显得迫在眉睫。
陈卢辰[3](2014)在《全流通时代下控股股东减持的经济后果研究 ——以制造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是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第20个成长的年轮。自2006年我国股票市场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开始,中联重科就紧跟时代步伐,于2006年年内完成进股权分置改革。自进入全流通时代以来,中联重科不断调整股权结构,企业业绩一直稳居工程机械行业前列。2013年中联重科凭借其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妥善处理了涉嫌财务造假事件。中联重科的迅猛发展是否和控股股东减持有关,控股股东减持给企业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如何影响企业的公司治理,这正是本文选题的初衷。本文继而研究在全流通的背景下控股股东减持给上市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股权分置改革理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意味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在全流通的制度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市场价减持其股份,调整其股权结构,控股股东试图通过股权减持行为,改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来降低代理成本,完善公司治理。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从股权分置改革到实现全流通的历史进程,介绍了研究的相关制度背景与相关理论基础。接着,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全流通、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应和国有股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等方面的经验研究文献。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上述基本理论,提出两大研究假设:一是控股股东减持改善了上市制造行业企业的股权结构,促使企业价值提升;二是控股股东减持影响企业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降低了企业的代理成本。本文拟通过搜集我国沪、深两市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用以检验两大假设,并通过对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减持经济后果的实例分析,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的两大假设。最后,根据实证和案例得出的结论,针对我国国情,对全流通时代下的控股股东减持政策提出建议。
蒋言斌[4](2008)在《国有产权交易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产权交易法律问题是指国有产权交易实体法与程序法整体构架中涉及产权交易主体、交易中介、交易行为、交易制度等相关法律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结构与性质,而且影响着国家资源配置与制度运行的成本和效率。产权交易是市场经济国家促进企业竞争和经济结构调整,从而保障社会资源高效利用的一种有效机制和惯用做法。国有产权交易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是当前国有资产和社会资源的一种最活跃、最有效、最经济的市场配置方式。它使国有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促进产权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使要素存量获得经常性自动调整机制,是解决国有体制弊端的一种有效途径。要发展国有产权交易,最重要的是要创造产权交易法制环境,明确产权关系,改革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逐步实现政府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型”管理向“财产经营型”管理转变,根据国有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状况推行产权交易制度,用法律手段保障国有产权交易顺利进行。国有产权交易有特定的交易形式和交易原则。国有产权交易法律法规的冲突可以通过权威立法来消解。国有产权交易法具有自己特定调整对象和制度体系,有序的国有产权交易需要法律制度环境,伦理制度环境,政策制度环境,市场制度环境等配套制度体系。产权交易主体是拥有产权,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能的国家(及其授权的职能机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产权交易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享有或拥有财产所有权或具体享有所有权某一项权能,以及享有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产权交易主体结构就是产权交易主体中,国有企业、国外企业或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比例结构。国有产权交易主体多元化,不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只要控制到位,也不会逃废银行债务、不会导致国有企业失控、是国有产权退出渠道。从国家经济安全、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对国有产权交易主体限制具有意义。有多项政策能实现国有产权交易主体多元化。产权交易主体失真可以还原,准入和退出制度有缺陷但可以弥补。产权交易中介组织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部分。产权交易中介组织具有桥梁功能,服务功能,导向功能,规范功能。产权交易中介组织面临的问题有:地方垄断,政府设租寻租,国有非标准化交易。解决出路包括:明确产权归属,完全市场化,加强监管。产权交易竞争规则是产权交易中介组织运行的总规则。产权交易所分散监管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法律责任主要是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次之,鲜有刑事责任。北京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海产权交易所、深圳产权交易所等实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产权交易中介范式。国有产权交易行为是以国有产权转移、实现国家经济结构、行业结构战略调整、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为目的的法律行为。产权交易所是一个信息零损失的通路或平台。因产权交易信息不对称形成交易合谋,扭曲产权交易公平秩序,导致产权交易无序化,形成交易陷阱,损害投资者的信心。防止国有产权交易合谋的途径包括:建立多信道评估系统,缔结混合委托的代理契约,建立锦标制度和隐性声誉歧视制度,期权激励,瓦解合谋。对瑕疵产权交易行为不能简单地全部否定为无效。强化监管措施和加大惩处力度,预防和杜绝国有产权交易中的违法行为发生。国有产权交易的一般制度包括:法人财产制度,入市制度,评估制度,税收优惠制度,处罚制度。特别的产权交易制度包括:做市商制度,黄金股制度,MBO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产权托管制度。其中做市商制度最主要的功能是促进市场的流动性。黄金股制度保持国有产权和私人产权的必要张力,英国在国有企业退出机制上的黄金股制度对我国企业改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MBO制度是企业重视人力资本、提升管理价值的一种激励模式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是一种预防制度,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具有重要的价值。产权托管制度是一种建立在信托关系上的权利托管,无论是罗马的财产托管还是英美的权利托管,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国有产权交易已具有实体法、程序法的整体构架,制度相对完整,却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存在瑕疵和缺陷。国有产权交易制度创新具有宪法依据,需要对国有产权交易病床制度进行完善。拓展国有产权交易主体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激励机制。完善产权交易中介组织的职能,实施阳光交易。规范国有产权交易行为,倡导实施做市商制度、黄金股制度、MBO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产权托管制度等产权交易特别法律制度,为国有产权改革提供制度支撑。扩展黄金股制度,慎行MBO制度,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推广和完善产权托管制度。
陈爱东[5](2008)在《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资产这一特殊的公共产品应如何高效管理和运作,使其满足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让上万亿的国有资本产生更多的国有资产收益,并在政府资源配置和财政调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便一直成为理论界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关注课题。由于缺乏战略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加之制约于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运作路径长期单一、管理体制落后,不仅没有实现国有资本的高收益,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而且成为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国有资本预算也得不到落实,实践中更是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等诸多问题。反思10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主要思路和具体运作模式,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运作,不能简单的视为国有股权应该逐步转让给民企,甚至误解公共财政与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关系,主张大面积私有化,把中央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精神狭隘理解为国有经济的“不为”调整,认为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模式主要是实行以净资产为基础的静态保值增值和“国退民进”为主体的股权转让加资产重组。笔者在论文中把其归纳为上市公司国有经营资产外延式的调整,认为该模式在短期能够增加财政收入,静态保值国有资产。我国前期国有资产运作理论也多是以此为基础。但在全流通时代,原有的国有股权运作背景发生了重大的制度变迁,在新的制度安排下,国有股权的作价基础则发生了巨大变化,衡量国有股权的价值不再是静态的公司净资产,而是公司股票的价格,过去的净资产考核目标基本没有意义,同时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资源价值更加突出,股权的稀缺性更加明显,参与经济的调控性更加显着,国有股权运作思路还要从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稳定发展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壮大国有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等全局高度,重新进行战略性构造,国有股权的运作不但要“有所为”,而且要积极“必为”,通过国有上市公司这一资本运作平台,在国有资源整合中,在股权运作上,推行“国退国进”。即在全流通背景下,利用证券市场财富倍增效应,在国有经营性资产范围内,进行股权转让,大力推行国有资产证券化,通过国有资本的并购、重组,让国有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优质资产的集中地。笔者把该运作模式定义为上市公司国有经营资产内涵式调整。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对如何抓住全流通这一证券市场重大制度变迁机遇,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优化运作的目标、路径等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围绕在公共财政体制下,适应全流通的制度安排,上市公司国有股权高效运作这一主题,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优化运作的思路,全面系统地分析了10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经验及教训,认真研究和客观评价了已有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成功做法和不足,积极探索和把握了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发展趋势,最终结合我国当前国有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批判了私有化的运作观点,运用公共财政理论和现代企业等理论,从资源配置和价值管理角度,构建了我国当前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具体路径。在结构内容安排上,论文共分5章:第一章是导论,全文的立论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论文研究的意义;理论工具及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第二章主要是阐述了有关影响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基本理论,强调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今天,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仍有必要性,要正确理解国有资本运作的“有所为、有所不为”,驳斥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全盘私有化等错误观点,提出国有资本要根据上市公司具体情况进行“有退有进”,“以退为进”,充分竞争性领域也可以支持本身有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根据证券市场的财富增长理论,从全流通的视野,认为目前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具有稀缺性,是全国国有资源资产证券化的宝贵平台,主张在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上,进行积极的“国退国进”。最后,通过公司委托代理、内部治理、股权结构等关系到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微观运作效果的基本理论,综述了目前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和股权结构状况研究成果,得出了全流通后国有上市公司的价值与公司治理水平非常相关,公司股票价格可以产生治理溢价,完善国有上市公司的整体治理机制,是国有股权运作微观层次增值的需要。第三章对股权分置这一制度约束下的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政策、主要方式、运作特点等进行了分析,找出运作效果不佳的原因,反思其缺陷和不足。第四章对全流通这一重大制度变迁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和运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涉及到国有股权运作的有关问题,如国有大股东利己的“隧道效应”、二级市场买卖股票的利弊、股权激励与经理人股权寻租等新出现的现象和可能行为进行了研究。第五章提出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有效措施。主张应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作用,把国有上市公司作为国有资源调整、做大做强、价值增值的平台,与时俱进(我国进入资本时代),把过去的“国退民进”为主的运作,战略转变为“国退国进”为主;国有股权运作必须达到四大目标,宏观目标――战略性布局国有资源、实现国有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微观制度建设目标——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约束和激励并重的机制、同时优化股权结构,全面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经济目标――满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要求,给股东创造最大回报、实现股权市场价值长期稳定增长;社会目标――为建立和谐社会承担责任。针对全流通时代国有股权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笔者从5大方面阐述了优化运作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路径:一是要着手构建全流通时代的国有股权监管体制,包括确定各行业上市公司持股底线,对大股东买卖上市公司股票行为的监管、国有资本预算的实施等;二是引导并购重组,优化存量结构,做大做强国有上市公司,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三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四是建立高效的国有上市公司日常经营行为监管体系;五是加强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合法(规)性的监管,积极稳妥引导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本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提出了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新路径――“国退国进”模式。在分析过去理论界以“国退民进”运作为主的研究基础上,基于全流通的制度变迁,提出了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新路径,即“国退国进”,并把这两种路径,给出自己的定义和认识,把前者归纳为国有资本外延式调整;后者归纳为国有资本内涵式资源整合。第二、比较深入的研究了公共财政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关系。认为高效进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是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的要求,价值上万亿、覆盖全国各行业和地区的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完全可以在公共财政中发挥调节等重要作用,如在解决当前资金流动过剩问题方面,国有股权可以根据情况,减持部分国有股,增加市场供给,抑制市场过度投机等,成为公共财政体制中政府调节经济的有效工具。同时,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效果不但会影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而且还会影响资源配置和社会稳定,高效国有股权运作有利于实施公共财政职能。第三、按运作的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细分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基本目标,提出了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新的收益追求目标――股权价值(股价)长期增值。过去理论界基本是把国有股权运作目标归纳为效率和效益目标,层次不太明显,忽视国有股权在股票市场的价值(价格)。笔者从全流通的视野,把国有股权的运作新分为4个层次,增加了长期市场价值增值的目标。这为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全流通背景下,具体确定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方案提供了全方位的借鉴。第四、提出了要以动态价值管理观来进行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当前中国国有经营性资产增值的有效途径在于资产证券化的观点。认为全流通时代,给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带来了新机遇,国资管理部门要抓住我国步入资本时代这一历史机会,大力推行“国退国进”,改过去被动的保值增值,变积极、主动的增值再增值。
黄晓冬[6](2006)在《国有股减持法律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国有股减持、全流通和股权分置改革是近来受到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改革的难点。由于历史原因,由国企股份制改造产生的国有股事实上处于暂不上市流通的状态,其它公开发行的社会法人股、自然人股等非国有股也被作出暂不流通的安排,这在事实上形成了股权分置的格局。国有股“一股独大”且不流通,使企业不但不能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妨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还影响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于是,减持国有股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但经过先后两次的减持试点,均未取得成功,反而还造成了证券市场的震荡,减持政策不得不叫停。但国有股减持却是一个不得不进行的工程,虽然为了维持市场的稳定在表面上被叫停,但实际上通过如协议转让等方式的减持工作却一直在进行。症结在股权的二元结构,而国有股减持、全流通和股权分置改革只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所取得的成效表明,国有股减持并不是一个不可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国外有关国有股减持的一些成功实践更是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 减持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有关,也有我们没有认真研究、政策失误有关。减持工作的深化和进展取决于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指导。只有建立起科学的减持理论,才能为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指导。笔者希望,通过法律的视角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对国有股问题作法律化的解构,分析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论证通过立法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性,也为最终解决国有股减持难
李康[7](2006)在《二元股权结构下公司行为与股东利益的法律经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证券市场二元股权结构下,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对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与上市公司行为调整的效率(包括实际实现的法律调整效率、制约法律调整效率的因素、提高法律调整效率的途径等)问题,是本文研究的中心。据此,本文以“二元股权结构下公司行为与股东利益的法律经济分析”为题,即以波斯纳为代表的“法律经济分析”作为本文分析、论证的基本方法,以中国证券市场现实存在的“二元股权结构”作为本文研究的前提条件,以上市公司相关法律调整的对象——“公司行为”及“股东利益”作为本文研究的标的,由此形成本文论述的主要思路:通过和利用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原理和工具,分析中国特有的二元股权结构的法律经济属性,以及该特殊股权设置规则形成的原因,揭示二元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失衡现象及上市公司行为的异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二元股权结构下公司法、证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调整的现实效率,以及实现我国上市公司公司行为及股东利益的法律调整体系的相对效率乃至理想的绝对效率的改革途径。全文共分七章,除第一章与最末一章的“导论”与“结论”部分外,本文分析与研究的主要展开部分分布在第二章至第六章。其中,第六章是顺应论文写作过程中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进程,对后股权分置时代的补充研究。全文贯穿法律经济分析方法,以求法律分析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法学经济学原理与数理统计工具的运用相结合。
徐璋勇[8](2005)在《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理论分析及中国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运行方式的不同,现代经济可以划分为以物质产品运行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和以虚拟资本运行为主体的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增长问题,自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就一直在进行研究。然而,对虚拟经济增长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由于虚拟经济的起点是虚拟资本,虚拟资本的积累与扩张过程就是虚拟经济的增长过程。为此,本文对于虚拟资本积累问题的研究遵循虚拟资本的产生(制度分析)——虚拟资本的积累(扩张机制分析)——虚拟资本积累的结果(效应分析)——虚拟资本积累的极态(泡沫经济分析)的思路进行。通过分析谋求在理论上对虚拟资本产生的制度条件、积累机制、经济效应、积累过度后出现的泡沫经济运行等问题做出说明;在此基础上,试图对两个实际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虚拟资本积累过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二是中国虚拟资本市场未来发展还需要解决哪些重大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显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全文由三部分,共7章构成。第1部分,即第1章,主要是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第2部分是理论研究,包括第2、3、4、5章;第3部分为实证分析,包括第6、7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 第1章是“导论”,这是本文研究的起点。通过研究背景的介绍、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的述评及研究思路等为整个研究奠定基础。 第2章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制度分析”,主要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研究思路,分析研究虚拟资本的特征、资本虚拟化的制度条件、虚拟资本积累的历史发展及其趋势等。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虚拟资本的本质是一种契约,它产生的制度基础是信用制度;虚拟资本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虚拟资本运动形成的虚拟经济正改变着整个经济系统的价值评判体系和运行方式。 第3章是“虚拟资本积累及其机制分析”,借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资本制度的分析方法,首先界定了虚拟资本积累的两种内涵,在此基础上对虚拟资本的积累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根据虚拟资本的运行特征,可以将虚拟资本积累划分为虚拟资本积累Ⅰ和虚拟资本积累Ⅱ,其中虚拟资本积累Ⅰ指收入的虚拟资本化,即收入转化为虚拟资本的过程,虚拟资本积累Ⅱ指虚拟资本在市场上的价值膨胀;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虚拟资本积累的不断扩大过程;虚拟资本积累主要由市场因素决定,包括货币供求、信
李新平[9](2005)在《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论文的选题背景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大型跨国并购可谓愈演愈烈。超大规模并购的频频发生,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远的变化。行业中新的大型巨无霸的不断出现,使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我国的利用外资始终停留在创建式(绿地)投资的方式之中,外资并购几乎被统计所忽略。中国建立资本市场后的1995年,产生了第一起战略意义上的外资并购上市公司案。这似乎是预示着外资并购这一新兴制度在中国股市上的萌芽,但是却很快被管理层喊停。事隔几年后的2001年,耐不住寂寞的证券市场终于向外资并购展开了怀抱。外资并购对于股市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缘起、消失又再生?如何促进外资并购制度在中国股市的健康规范的发展,对中国股市乃至整个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上市公司在中国产业的地位非同一般。本文主要内容和观点: 本文试图从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出发,对中国的外资并购交易制度进行研究。从积极促进上市公司外资并购和对其适度规制两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围绕这一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导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对课题当前的主要研究情况作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外资并购的一般理论,对兼并和收购的概念进行了鉴定,进而对外资并购的概念特征和分类进行了表述。本部分提出了本论研究的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内涵和外延。并对外资并购和创建式(绿地)投资进行了经济学的分析,简单阐述了外资并购动因涉及的一些传统理论。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世界外资并购的实践情况。首先对第五次世2界并购浪潮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其后分别对几个发达国家的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制度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笔者提出反垄断和维护公共利益成为发达国家规制外资并购的两大前提,政府作为规制主体是有限政府,依照法律法规透明进行,体现了法治精神。而反观发展中国家的制度,政府外生性地提供制度安排,外生性制度变迁的痕迹明显。第四部分:探讨了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的实践。本部分对中国的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制度变迁进行了回顾和制度经济学的评价。对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现状、特点、趋势、动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资本市场外资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部分:主要研究目前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制度障碍,提出积极促进并购的建议。笔者认为应当首先重新定位政府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笔者在本文运用了制度经济学关于契约经济学的原理,提出制度变迁的范式由行政性范式向契约范式跨越的重要理论观点。本部分提出 “非均衡二元结构”和外资并购“流动悖论”是当前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基础产权障碍。认为必须积极进行非流通股的协议转让。笔者从契约理论的角度,指出非流通股的流通其实质是契约的改变,从意思自治的法律精神讲非流通股的流通需要平等主体的谈判,达成新的契约。本部分深度探索了外资并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后的性质和待遇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修改相关立法,确认外资并购上市公司股权后上市公司的外商投资性质和待遇。在外资并购领域中 B 股的作用是不容回避的,但 B 股的融资功能正在边缘化之中。发展外资并购上市公司要利用 B 股市场进行金融创新。第六部分:主要研究对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规制问题。笔者分析了对上市公司外资并购进行规制的基本理由,提出适度规制的观点。笔者重点在国家产业保护、反垄断和外汇监管方面及董事会反并购行为的规制展开论述。指出创生于“绿地”式的当前外商投资指南,在外资并购盛行时代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出在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中反垄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反垄断的法律适用、规制标准和除外制度。针对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给中国3外汇监管带来的冲击,提出我国外汇监管存在管理资源配置不合理,由于监管部门不协调带来的体制性漏洞,以及当前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几个重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最后笔者在实证分析了当前上市公司收购中的反并购案例后,指出中国管理层反并购规定中的主要问题,重点提出中国必须从行政最终决定体制向司法最终解决体制跃进。二.本文的创新:(一)提出政府在证券市场中的重要职能变革---从行政范式向契约范式跨越。(二)提出当前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基本产权障碍是 “非均衡二元结构”和外资并购的“流动悖论”。进一步探讨了外资并购国有股、法人股的必要性并对股权分置问题作了深度思考。(三)提出当前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性质和待遇认定上的存在深刻的内部矛盾,指出应当将其统一认定为外商投资企业的重要性;(四)提出B股市场中的定向增发是激活B股市场融资功能和打开外资并购通道的契机,并具体研究了其中的主要法律问题。(五)提出了中国董事会反并购制度的问题和建议。指出中国法律体制应当由行政最终解决体制向司法最终解决体制跃进。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在中国的利用外资历史上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都是新生事物,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决非笔者论文所完全涵盖。当前状况下,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多以战略性参?
任自力[10](2005)在《管理层收购(MBO)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在探讨管理层收购含义及其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发展现状与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重点围绕管理层收购的主体法律制度、融资法律制度和国有资产转让定价法律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论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介绍论文的选题动机、准备研究的主要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管理层收购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的概念与特征、起源与国外发展状况、以及其理论基础。论文先简要介绍了对管理层收购含义的理解以及其与相近概念之间的关系。之后,论文重点对管理层收购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概况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地介绍与分析。论文认为,管理层收购最基本的法理基础应是代理成本理论,要准确理解这一点,必须把握住企业本身作为生产性组织体的客观性质。论文同时认为管理层收购后目标企业绩效的改善可能来自于既有财富的转移、新价值的创造,或二者兼而有之。 第三章: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发展现状分析。本章在归纳并分析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发展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特点与原因、以及中外管理层收购的主要差异进行了探讨。论文认为,中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本土”意义在于实现国有及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和企业治理结构的改良。论文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初步条件已基本具备。 第四章: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主体法律制度研究。在收购主体方面,论文在总结归纳国内企业管理层收购的主体类型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的收购主体均存在明显的局限。信托机构作为未来收购主体的主要类型,其实力与信用基础尚需要进一步强化,其受到的不当法律限制应尽早废止,其税费制度亦亟需健全。在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的范围方面,论文认为,国家不应以法律或政策预设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的范围,现行将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市公司等排除在管理层收购之外的做法不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第五章: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法律制度研究。本章在对国外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主要模式及其各自特点、对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的现状与主要模式及其局限进行系统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困境的突破有赖于信托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和企业金融管制的放松,应赋予企业更大的融资自由和更多的融资选择。
二、场外协议转让——国有股减持在新形式下的出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场外协议转让——国有股减持在新形式下的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1)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和流动性分析 ——来自新三板市场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xD;$#xA; |
abstract$#xD;$#xA;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拓展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定性研究 |
1.4.2 定量研究 |
1.4.3 案例研究 |
1.5 本文创新 |
1.5.1 实现交易制度在国内的研究视角创新 |
1.5.2 实现相关研究内容创新 |
1.5.3 突破现有研究设计不足 |
1.6 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 |
1.6.1 理论价值 |
1.6.2 实际应用价值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交易机制与市场微观结构 |
2.1.1 市场交易机制 |
2.1.2 基于指令驱动交易机制的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
2.2 流动性相关理论与发展 |
2.3 交易机制与流动性分析 |
2.3.1 做市商制度与流动性 |
2.3.2 不同交易机制间的流动性比较 |
2.4 声誉理论、金融中介声誉与资本市场 |
2.4.1 声誉理论与影响 |
2.4.2 金融中介声誉与资本市场 |
第3章 新三板市场制度背景及交易机制概述 |
3.1 新三板市场制度背景 |
3.1.1 多层次资本市场概述 |
3.1.2 新三板发展历程与概况 |
3.1.3 新三板市场主要制度发展 |
3.2 新三板交易机制变革及对比 |
3.2.1 市场交易制度改革 |
3.2.2 新三板市场不同交易方式比较 |
3.2.3 新三板市场券商与职责 |
3.3 新三板交易方式选择趋势 |
第4章 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4.1.1 企业特征、企业治理与交易方式选择 |
4.1.2 券商声誉与企业的互选效应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选取与定义 |
4.2.3 模型设计 |
4.2.4 描述性统计 |
4.3 回归结果分析 |
4.3.1 企业特征、企业治理与交易方式 |
4.3.2 券商声誉与企业质量:互选效应检验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交易方式选择与流动性分析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2.1 模型设计与估计方法 |
5.2.2 样本与数据来源 |
5.2.3 变量选取与定义 |
5.2.4 描述性统计 |
5.3 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效应检验 |
5.3.1 流动性初步检验:基于两阶段DID模型的分析 |
5.3.2 基于PSM-DID模型的流动性效应检验 |
5.3.3 基于多期DID模型的流动性效应检验 |
5.4 本章结论 |
第6章 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因素检验 |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6.1.1 做市商数量与流动性效应 |
6.1.2 企业市值与流动性效应 |
6.1.3 券商声誉与流动性效应 |
6.2 研究设计 |
6.2.1 模型设计 |
6.2.2 数据与样本 |
6.2.3 变量选取与定义 |
6.3 回归结果分析 |
6.3.1 做市商数量对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分析 |
6.3.2 企业市值对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分析 |
6.3.3 主办券商声誉对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分析 |
6.3.4 做市商声誉对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分析 |
6.4 本章结论 |
第7章 新三板企业退出做市转让:动因及后果 |
7.1 退出做市转让:制度动因和微观动因 |
7.1.1 直接终止挂牌 |
7.1.2 IPO申请 |
7.1.3 实现大宗交易 |
7.1.4 估值与流动性 |
7.2 退出做市转让后果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DID) |
7.2.1 数据与样本 |
7.2.2 变量选取与定义 |
7.2.3 描述性统计 |
7.2.4 退出做市转让与市场效应检验 |
7.2.5 稳健性检验 |
7.3 竞价交易制度下企业退出做市转让:强制退出 |
7.4 本章结论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本文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国有股权转让法律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国有股权及转让的法律依据 |
1.1 国有股权的性质 |
1.1.1 国有股权的涵义 |
1.1.2 国有股权的公权本质 |
1.1.3 国有股权与国家所有权 |
1.2 国有股权转让的法律依据 |
1.2.1 国有股权转让的法律背景 |
1.2.2 国有股权转让的现行法律依据 |
第二章 国有股权转让的法律分析 |
2.1 国有股权转让的条件和程序 |
2.1.1 国有股权转让的模式 |
2.1.2 国有股权转让的条件 |
2.1.3 国有股权转让的程序 |
2.2 国有股权转让的法律效力 |
2.2.1 国有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分析 |
2.2.2 国有股权转让的法律后果 |
2.2.3 违反规定的国有股权转让合同的法律责任 |
第三章 国有股权受让方的资格审查及利益保障 |
3.1 国有股权受让方的资格审查 |
3.1.1 国有股权受让方的资格审查的必要性 |
3.1.2 国有股权受让方的资格审查的内容 |
3.1.3 国有股权受让方的资格审查的程序 |
3.2 国有股权受让方的风险防范及权益保障 |
3.2.1 国有股权受让方风险的法律防范 |
3.2.2 完善瑕疵出资,保障受让方权益 |
第四章 防范国有股权转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
4.1 国有股权转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4.1.1 国有股权转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 |
4.1.2 国有股权转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
4.2 防范国有股权转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
4.2.1 完善国有股权转让的法律规范 |
4.2.2 创新竞价方式 |
4.2.3 规范国有企业改制,严格产权交易和转让程序 |
4.2.4 加强市场监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全流通时代下控股股东减持的经济后果研究 ——以制造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股权结构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公司治理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控股股东减持的市场效应研究 |
2.2.2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研究 |
2.2.3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的研究 |
2.2.4 文献评述 |
2.3 相关概念界定 |
2.3.1 企业价值 |
2.3.2 代理成本 |
第三章 控股股东减持的经济后果实证分析 |
3.1 控股股东减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3.1.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1.2 样本的选取 |
3.1.3 实证设计 |
3.1.4 实证分析 |
3.2 控股股东减持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 |
3.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2.2 样本的选取 |
3.2.3 实证设计 |
3.2.4 实证分析 |
第四章 中联重科控股股东减持的经济后果研究 |
4.1 中联重科控股股东减持之路 |
4.2 控股股东股减持对中联重科的影响 |
4.2.1 控股股东减持对中联重科股权结构的影响 |
4.2.2 控股股东减持对中联重科代理成本的影响 |
4.3 案例总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控股股东减持的建议 |
5.2.1 控股股东减持后的公司治理 |
5.2.2 控股股东减持后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
5.2.3 国有控股股东减持中国有资产流失 |
5.2.4 国有控股股东减持的方式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国有产权交易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0.1 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 |
0.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0.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评述 |
0.2.1 国内研究评述 |
0.2.2 国外研究评述 |
1、国外产权交易实践研究 |
2、产权交易理论研究 |
3、国外有特色的几种产权交易法律制度 |
0.3 研究的思路及其方法 |
0.3.1 研究的思路 |
0.3.2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国有产权交易概念及国有产权交易法 |
1.1 国有产权交易中“产权”解读 |
1.1.1 产权要素说及其局限 |
1.1.2 产权权利说及其局限 |
1.1.3 产权财产说及其局限 |
1.1.4 法定产权说及其合理性 |
1.2 国有产权交易中“交易”释义 |
1.2.1 产权交易的“交易”词义考察 |
1.2.2 交易行为中“交易”性质界定 |
1.2.3 法定交易说及其合理性 |
1.3 国有产权交易概念及其种类 |
1.3.1 国有产权交易的概念界定及其评析 |
1.3.2 国有产权“交易”种类 |
1.3.3 国有产权交易原则 |
1.4 国有产权交易法律规范及其抵触解决 |
1.4.1 国有产权交易法律规范的产生 |
1.4.2 国有产权交易法律规范的内容 |
1.4.3 产权交易法条律规范抵触的解决 |
1.5 国有产权交易法基本内容及其制度体系建构 |
1.5.1 国有产权交易法的渊源 |
1.5.2 国有产权交易法的价值 |
1.5.3 国有产权交易法的基本内容 |
1.5.4 国有产权交易制度配套体系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法律问题研究 |
2.1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的构件及其认定 |
2.1.1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
2.1.2 产权交易主体的结构 |
2.1.3 产权交易主体资格 |
2.1.4 产权交易主体种类 |
2.2 国有产权交易产权多元化的问题及其对策 |
2.2.1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多元化的问题 |
2.2.2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限制的意义 |
2.2.3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多元化政策 |
2.3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消亡及其缺位的重构 |
2.3.1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消亡及其思考 |
2.3.2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失真及其还原 |
2.4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准入和退出制度 |
2.4.1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准入制度缺失与弥补 |
2.4.2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的退出制度缺失与弥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有产权交易中介组织法律问题研究 |
3.1 国有产权交易中介组织功能及其历史 |
3.1.1 国有产权交易中介组织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1.2 国有产权交易中介组织的历史与发展 |
3.1.3 国有产权交易中介组织特征 |
3.2 产权交易中介组织准入条件和组织架构 |
3.2.1 产权交易中介组织准入条件 |
3.2.2 产权交易中介组织架构 |
3.2.3 产权交易中介组织的功能 |
3.3 产权交易中介组织的模式及其实证分析 |
3.3.1 产权交易型中介组织 |
3.3.2 产权资合性交易中介组织 |
3.3.3 产权交易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3.3.4 政府与产权交易中介组织的关系及其调整 |
3.4 产权交易中介组织运行规则、监管及其法律责任 |
3.4.1 产权交易中介组织运行规则 |
3.4.2 产权交易所分散监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4.3 产权交易中介组织的法律责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产权交易行为法律问题研究 |
4.1 国有产权交易行为构成要件及其信息传递过程 |
4.1.1 国有产权交易行为特征与构成 |
4.1.2 国有产权交易行为的内容 |
4.1.3 国有产权交易行为的信息传递过程 |
4.2 国有产权交易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合谋原因与制度规制 |
4.2.1 国有产权交易中博弈假设及其分析 |
4.2.2 产权交易中委托代理关系 |
4.2.3 产权交易中的合谋及其原因 |
4.2.4 产权交易合谋预防规制途径 |
4.2.5 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侦破的9起产权交易合谋商业贿赂案件透视 |
1、合谋案例基本情况及其合谋过程 |
2、合谋案例分析及其预防建议 |
4.3 瑕疵产权交易行为及其救济 |
4.3.1 瑕疵产权交易行为的认定及种类 |
4.3.2 瑕疵国有产权交易行为存在的原因 |
4.3.3 瑕疵国有产权交易行为的法律救济 |
4.3.4 瑕疵产权交易案例及其评析 |
4.4 产权交易违法行为的认定、监管及其法律责任 |
4.4.1 国有产权交易违法行为的认定 |
4.4.2 产权交易行为的监管 |
4.4.3 产权交易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产权交易特别法律制度研究 |
5.1 国有产权交易的一般法律制度 |
5.1.1 法人财产权制度 |
5.1.2 入场制度 |
5.1.3 评估制度 |
5.1.4 税收优惠制度 |
5.1.5 处罚制度 |
5.2 做市商制度 |
5.2.1 做市商制度的移植 |
5.2.2 做市商制度内容及特点 |
5.2.3 做市商制度的功能及移植的合理性 |
5.3 黄金股制度 |
5.3.1 黄金股制度的引入 |
5.3.2 黄金股制度的优势 |
5.3.3 黄金股制度引入的合理性 |
5.3.4 广东增城巧用黄金股案例及其评析 |
5.4 MBO制度 |
5.4.1 MBO制度借鉴 |
5.4.2 MBO制度的优势 |
5.4.3 MBO制度借鉴的合理性 |
5.4.4 粤美的管理层收购(MBO)案例及其评析 |
5.5 信息披露制度 |
5.5.1 信息披露制度的审视 |
5.5.2 信息披露制度的优势 |
5.5.3 信息披露的内容 |
5.5.4 信息披露监管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5.6 产权托管制度 |
5.6.1 产权托管制度的推行 |
5.6.2 部分国家的财产托管制度启示及其应用 |
5.6.3 产权托管制度推行的合理性 |
5.6.4 产权托管案例及其评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有产权交易制度创新与完善 |
6.1 产权交易制度创新 |
6.1.1 国有产权交易制度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6.1.2 国有产权交易制度创新的依据 |
6.1.3 国有产权交易供给制度的完善 |
6.2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拓展 |
6.2.1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定性及准入条件拓展 |
6.2.2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退出机制拓展 |
6.2.3 国有产权交易主体拓展的激励机制 |
6.3 国有产权交易中介组织的完善 |
6.3.1 完善产权交易中介组织的职能,实施阳光交易 |
6.3.2 健全产权交易中介组织的机构 |
6.4 国有产权交易行为规范 |
6.4.1 国有产权交易行为的制度保障 |
6.4.2 国有产权交易行为的制度完善 |
6.4.3 产权交易中企业并购制度的完善 |
6.4.4 产权交易并购的启示和对策 |
6.5 产权交易特别法律制度建构与完善 |
6.5.1 完善做市商制度 |
6.5.2 扩展黄金股制度 |
6.5.3 慎行MBO制度 |
6.5.4 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制度 |
6.5.5 推广产权托管制度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全国有关产权交易法律法规 |
附录2、国外部分国家的产权交易法律法规 |
附录3 全国的产权交易所名录 |
致谢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论文结构安排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2.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理论基础 |
2.1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宏观理论基础 |
2.1.1 公共财政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关系 |
2.1.2 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宏观政策理论分析 |
2.1.3 国有经济控制力提高理论 |
2.2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微观理论基础 |
2.2.1 证券市场财富放大理论 |
2.2.2 治理结构溢价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企业产权理论 |
2.2.5 公司治理理论 |
2.2.6 股权结构理论 |
2.2.7 上市公司微观股权运作理论综述 |
3. 股权分置时代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模式分析 |
3.1 股权分置的定义及缺陷 |
3.2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一般规定及评价 |
3.2.1 国有股权转让的相关政策 |
3.2.2 政策评价 |
3.3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主要形式分析 |
3.4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的主要特点 |
3.5 对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股权运作的反思 |
3.6 结论 |
4.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国有股股权运作 |
4.1 股权分置改革的含义、理论依据及意义 |
4.2 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带来的影响 |
4.2.1 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股权的影响 |
4.2.2 全流通时代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
4.2.3 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机制的影响 |
4.2.4 股权分置改革后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新格局 |
4.3 全流通时代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利己行为研究 |
4.3.1 “隧道效应”理论 |
4.3.2 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效用函数分析 |
4.3.3 国有大股东行为利己行为的市场影响分析 |
4.4 全流通时代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买卖股票行为剖析 |
4.4.1 减持股票目的分析 |
4.4.2 减持行为分析 |
4.5 全流通时代国有上市公司高管的行为趋势研究 |
4.6 全流通时代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运作面临的机会 |
5. 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路径设计 |
5.1 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指导思想 |
5.2 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主要目标 |
5.2.1 宏观战略目标 |
5.2.2 微观制度优化目标 |
5.2.3 经济目标 |
5.2.4 社会和谐目标 |
5.2.5 小结 |
5.3 全流通时代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管理 |
5.4 全流通背景下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案例分析 |
5.5 全流通背景下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路径选择 |
5.5.1 构建高效的国有股权监管体系 |
5.5.2 推行国退国进、引导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上市公司 |
5.5.3 有选择性的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投资谋求投资高回报 |
5.5.4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
5.5.5 建立国有上市公司日常经营行为监管体系 |
5.5.6 积极稳妥引导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
5.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甘肃省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的规定 |
附录二: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国有股减持法律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证券市场发展问题 |
二、国有股问题 |
三、国有股减持问题 |
前言 |
第一章 国有股问题的形成 |
第一节 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历史路径 |
一、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阶段 |
二、以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阶段 |
三、股份制试点的企业改革阶段 |
第二节 公有制背景下的特殊股权结构 |
一、国企改革和国家控股的思维定势 |
二、多种身份混合的股权结构 |
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存的股权分置 |
第三节 我国证券市场的运作和国有股问题的产生 |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运行情况 |
二、国有股“一股独大”和相关问题的产生 |
三、国有股对证券市场的负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有股的合政策性和非合法性 |
第一节 我国国企改革和证券市场建设的政策主导性 |
一、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基础和政策选择依据 |
二、我国国企改革的政策主导性 |
三、证券市场建设中的政策主导性 |
第二节 国有股的合政策性和非合法性 |
一、政策主导对证券市场的双向作用 |
二、国有股的合政策性 |
三、国有股的非合法性 |
第三节 政策市向法制市转变的必要性和渐进性 |
一、政策市向法制市转变的必要性 |
二、政策市向法制市转变的渐进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有股障碍和国有股东权益损害 |
第一节 国有股的内在矛盾 |
一、我国股份制改革的难点 |
二、中国特色的股权设置的辨证分析 |
第二节 国有股的外在障碍 |
一、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特殊矛盾 |
二、国有股障碍的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国有股东的权益损害 |
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现状 |
二、国有股东的权益损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国企改革的根本问题和证券市场的失效 |
一、国企改革的根本问题 |
二、股权分裂问题的病态延续和证券市场的失效 |
第二节 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提出 |
一、国有股减持的背景 |
二、国有股减持的目标定位 |
第三节 国有股减持的实践和叫停 |
一、国有股减持的实践 |
二、国有股减持的叫停及原因 |
三、国有股减持并未停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股减持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国有股减持的必要性 |
一、国有股减持的理论依据 |
二、国有股减持的法律依据 |
第二节 国有股减持的主要障碍 |
一、对已经进行的国有股减持的评价 |
二、国有股减持的主要障碍 |
第三节 国有股减持的可行性方案 |
一、国有股减持的阶段性 |
二、国有股减持的定价和补偿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有股减持的政策化和法律化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国有股减持的特殊性 |
一、国外国有股减持的共性和借鉴意义 |
二、我国国有股减持存在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国有股减持的政策化 |
一、我国出台的国有股减持的政策 |
二、政策在国有股减持过程中的优先性 |
三、制定政策的关键——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第三节 国有股减持的法律化 |
一、对国有股减持进行立法规制的必要性 |
二、原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局限性 |
三、对国有股减持专门立法的可行性 |
第四节 国有股减持的政策化和法律化的关系 |
一、合理界定两者的调整领域 |
二、政策化向法律化的过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有股减持的制度设计 |
第一节 己有国有股减持方案的比较 |
一、现有的国有股减持的方案 |
二、对几种主要方案的利弊比较 |
第二节 国有股减持的制度设计 |
一、相关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 |
二、法律化的制度设计 |
第三节 国有股减持的个案设计 |
一、长虹的股权结构及其问题 |
二、对长虹国有股的减持建议方案 |
三、目前长虹集团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
四、对两种方案的预期 |
结论 |
一、本文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和有待继续研究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二元股权结构下公司行为与股东利益的法律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中国证券市场二元股权结构的法学及经济学表述 |
第一节 二元股权结构的现状及由来 |
第二节 二元股权结构的经济本质 |
第三节 二元股权结构的法律属性 |
第四节 中国证券市场股权结构的“路径依赖”——模糊界定的产权与产权改革的不彻底 |
第三章 二元股权结构下的法律环境与法律调整的效率分析 |
第一节 二元股权结构下公司行为及股东利益的法律调整体系 |
第二节 二元股权结构下法律调整的效率分析途径 |
第四章 二元股权结构下的上市公司股东利益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流通权价值与控制权价值比较 |
第二节 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比较 |
第三节 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收益—风险对称性分析 |
第四节 法律经济学对二元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分析—“交易成本”与“合法的妨害” |
第五章 二元股权结构下的上市公司行为取向分析 |
第一节 二元股权结构下的上市公司市场交易行为 |
第二节 二元股权结构下的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 |
第三节 二元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分析 |
第四节 二元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MBO 行为分析 |
第五节 二元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行为的法律经济学含义——“道德边界”、“法律边界”与非“合法的妨害” |
第六章 后股权分置时代的效率改进 与效率制约 |
第一节 股权分置改革的潜在“帕累托改进” |
第二节 后股权分置时代的所有者缺位与委托代理失效 |
第三节 后股权分置时代法律调整效率最大化的关键——相对的“产权完全界定”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8)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理论分析及中国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虚拟资本产生的制度分析 |
2.1 虚拟资本的分类及其虚拟性分析 |
2.1.1 虚拟资本的分类 |
2.1.2 虚拟资本的虚拟性分析 |
2.1.3 虚拟资本的特征分析 |
2.2 虚拟资本产生的制度条件及分析 |
2.2.1 虚拟资本产生的制度条件 |
2.2.2 虚拟资本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2.3 虚拟资本的历史发展 |
2.3.1 虚拟资本发展的进程分析 |
2.3.2 虚拟资本发展的量变分析 |
2.3.3 虚拟资本发展中的质变分析 |
第3章 虚拟资本积累及其机制分析 |
3.1 虚拟资本积累的内涵界定 |
3.1.1 马克思有关资本积累问题的一般论述 |
3.1.2 虚拟资本积累的内涵界定 |
3.2 虚拟资本积累的机制分析 |
3.2.1 虚拟资本原始积累的动因分析 |
3.2.2 虚拟资本积累的过程分析 |
3.3 影响虚拟资本积累的因素分析 |
3.3.1 金融创新与虚拟资本积累 |
3.3.2 金融自由化与虚拟资本积累 |
3.3.3 国际资本流动与虚拟资本积累 |
第4章 虚拟资本积累的效应分析 |
4.1 企业成长效应 |
4.1.1 企业成长及其理论解释 |
4.1.2 虚拟资本积累与企业成长的一般分析 |
4.1.3 虚拟资本及其积累在高科技企业成长中的特殊贡献分析 |
4.2 投资扩张效应 |
4.2.1 投资扩张效应的内涵及理论诠释 |
4.2.2 投资扩张效应的产生机理 |
4.2.3 投资结构调整效应 |
4.3 财富效应 |
4.3.1 财富效应的内涵界定 |
4.3.2 财富总量效应产生的理论分析 |
4.3.3 虚拟资本市场财富总量效应产生的机制分析 |
4.3.4 影响虚拟资本市场财富总量效应发挥的因素 |
4.4 货币政策效应 |
4.4.1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
4.4.2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变 |
4.4.3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效果 |
4.4.4 货币政策效应减弱的模型解释 |
第5章 虚拟资本积累的极态:泡沫经济分析 |
5.1 经济泡沫及泡沫经济的理论界定 |
5.1.1 经济泡沫的理论界定 |
5.1.2 泡沫经济的理论界定 |
5.2 经济泡沫的形成及泡沫经济的运行过程分析 |
5.2.1 金融泡沫形成的制度因素分析 |
5.2.2 金融泡沫形成的市场因素分析 |
5.2.3 金融泡沫形成的经济制度及政策因素分析 |
5.2.4 从经济泡沫到泡沫经济的演化过程分析 |
5.2.5 泡沫及泡沫经济运行的系统分析 |
5.3 经济泡沫存在的效应分析 |
5.3.1 过度经济泡沫的负面效应 |
5.3.2 适度经济泡沫的正面效应 |
5.4 经济泡沫度的测量 |
5.4.1 基础价值测度法 |
5.4.2 市盈率法 |
5.4.3 金融相关比率法 |
5.5 泡沫临界值的判定 |
5.5.1 对现有泡沫度临界值判定方法的述评 |
5.5.2 泡沫临界值测度的新尝试——泡沫膨胀率判定法 |
第6章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6.1 中国虚拟资本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
6.1.1 传统金融结构对经济高增长的制约:虚拟资本产生的迫切性 |
6.1.2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虚拟资本产生的可行性条件 |
6.1.3 金融活动高度集中于银行产生的高风险:催生了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的出现 |
6.1.4 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现实选择 |
6.1.5 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解除了虚拟资本产生与发展的思想禁锢 |
6.2 中国虚拟资本增长及其结构变迁的实证描述 |
6.2.1 虚拟资本总量的增长及其结构变迁 |
6.2.2 虚拟资本个体的增长及其结构变化 |
6.2.3 虚拟资本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
6.3 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
6.3.1 实证检验方法:多变量协整检验法简介 |
6.3.2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的财富效应检验 |
6.3.3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的货币政策效应检验 |
6.3.4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的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6.3.5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的投资扩张效应检验 |
6.3.6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6.3.7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简要总结 |
6.4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效应有限的原因探析 |
6.4.1 虚拟资本积累的规模小制约了规模效应的发挥 |
6.4.2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的结构失衡制约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
6.4.3 片面强调融资功能的资本市场定位偏差导致一系列制度扭曲 |
6.4.4 股权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使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
6.4.5 多方利益矛盾与冲突使虚拟资本市场发展缺乏有效的政策协调 |
第7章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扩张的战略选择 |
7.1 中国虚拟资本市场发展急需相关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
7.1.1 对传统的财富观和财富创造理论的创新 |
7.1.2 对劳动价值论进行发展 |
7.2 辩证评价中国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并进行科学的功能定位 |
7.2.1 对中国虚拟资本市场发展的辩证评价 |
7.2.2 对中国虚拟资本市场功能定位的反思与纠正 |
7.3 中国虚拟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 |
7.3.1 中国虚拟资本市场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 |
7.3.2 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 |
7.3.3 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 |
7.3.4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
7.4 股权结构优化中的全流通问题 |
7.4.1 全流通试点及其社会反响的简要回顾 |
7.4.2 全流通方案及其简要评价 |
7.4.3 全流通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两个认识问题 |
7.5 中国虚拟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制度规范化 |
7.5.1 股票发行上市制度规范 |
7.5.2 股票退市制度规范 |
7.5.3 监管制度规范 |
7.6 中国虚拟资本市场发展的国际化与风险控制 |
7.6.1 虚拟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
7.6.2 虚拟资本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及中国的现实障碍 |
7.6.3 中国虚拟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步骤与风险控制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9)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资本市场外资并购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1.2 当前的主要研究情况 |
1.3 论文的研究体系和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外资并购一般理论概说 |
2.1 并购的概念和特征 |
2.2 外资并购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 |
2.3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特征 |
2.4 外资并购的经济学分析 |
2.4.1 外资并购与绿地投资的经济学比较 |
2.4.2 并购动因传统理论 |
第三章 世界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实践 |
3.1 世界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特点和发展趋势 |
3.1.1 总体情况 |
3.1.2 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的特点 |
3.2 世界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制度实践 |
3.2.1 发达国家的实践 |
3.2.2 发展中国家的实践 |
3.2.3 各国外资上市公司并购制度的总结和评述 |
第四章 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的实践 |
4.1 中国资本市场上外资并购的制度变迁 |
4.1.1 资本市场外资并购的制度演进:缘起消失再生 |
4.1.2 对资本市场外资并购制度演进的评价 |
4.2 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现状 |
4.2.1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途径 |
4.2.2 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动因、特点、趋势 |
4.2.3 中国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法律框架 |
4.3 当前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积极促进外资并购上市公司 |
5.1 政府职能及其重新定位 |
5.1.1 制度变迁从行政范式向契约范式过渡 |
5.1.2 政府和证券市场的产权改革 |
5.2 “非均衡二元结构”和外资并购“流动悖论”迷局及其破解 |
5.2.1 国有股、法人股(场外)协议转让给外资的问题 |
5.2.2 外商协议受让国有股、法人股后的股份流通问题 |
5.2.3 外资并购的走向前瞻 |
5.3 外资并购后上市公司的性质和地位研究 |
5.3.1 我国法律关于企业的性质和待遇的规定及其冲突分析. |
5.3.2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后,上市公司的性质和待遇规定的应然分析 |
5.4 发展外资并购需要金融创新——论B股市场定向增发利用外资 |
5.4.1 B股市场回顾 |
5.4.2 B股市场的外资并购——B股定向增发问题研究 |
第六章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适度规制问题研究 |
6.1 对外资并购上市公司进行规制的理由 |
6.2 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所涉及产业保护问题研究 |
6.3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所涉及的反垄断问题研究 |
6.3.1 当前外资并购所涉及的反垄断立法及相关的争论 |
6.3.2 当前外资并购上市公司涉及反垄断的主要问题分析 |
6.4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涉及的外汇监管问题研究 |
6.4.1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对中国外汇监管带来的影响 |
6.4.2 当前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外汇监管中的规定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3 关于完善外资并购上市公司中外汇监管的合理性政策建议 |
6.5 外资并购中董事会反并购问题研究 |
6.5.1 目标公司“反并购”的主要措施 |
6.5.2 关于管理层反并购规制的两种立法模式 |
6.5.3 中国的反并购实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管理层收购(MBO)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动机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管理层收购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管理层收购的含义 |
一、管理层收购的概念与特征 |
二、管理层收购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第二节 管理层收购的起源及发展状况 |
一、管理层收购的起源 |
二、管理层收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原因及其主要种类 |
三、管理层收购在各国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分析 |
一、管理层收购的传统理论基础 |
二、管理层收购的新兴理论 |
三、西方国家关于管理层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结果 |
四、管理层收购理论与绩效观点评述 |
第三章 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发展现状剖析 |
一、管理层收购在中国企业中的初步实践 |
二、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特点及其原因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特殊意义 |
一、中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特殊意义 |
二、中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节 中西方企业管理层收购的主要差异 |
第四章 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主体法律制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主体类型及其局限 |
一、职工持股会作为收购主体 |
二、新设“壳公司”作为收购主体 |
三、管理层联合信托机构作为共同收购主体 |
四、管理层以自然人身份作为收购主体 |
五、管理层进行隐名收购 |
第二节 管理层收购主体的创新:信托方式的运用 |
一、信托机构作为收购主体的优势分析 |
二、信托在塑造收购主体方面的作用 |
三、信托机构作为收购主体的主要类型 |
四、信托机构作为收购主体的局限及其突破 |
第三节 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的范围和选择标准 |
一、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的范围 |
二、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标准 |
第五章 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法律制度研究 |
第一节 国外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 |
一、国外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主要模式 |
二、国外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主要方式 |
三、国外管理层收购融资的退出 |
第二节 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
一、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现状 |
二、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主要模式及其局限 |
第三节 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中外比较与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困境的突破 |
一、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中外比较 |
二、破解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困境的实践及法律建议 |
第六章 管理层收购中国有资产转让定价法律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管理层收购中的国有资产转让定价现状分析 |
一、管理层收购中国有资产转让定价现状 |
二、管理层收购交易与国有资产流失 |
三、国有资产转让定价方式及其争议 |
第二节 完善管理层收购中国有资产转让定价的法律建议 |
一、明确国有资产转让定价应坚持的法律原则 |
二、完善管理层收购中国有资产转让定价的法律措施 |
第七章 结论 |
一、总结 |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四、场外协议转让——国有股减持在新形式下的出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和流动性分析 ——来自新三板市场的证据[D]. 李金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12)
- [2]国有股权转让法律问题的研究[D]. 叶鲁昕. 南昌大学, 2016(03)
- [3]全流通时代下控股股东减持的经济后果研究 ——以制造业为例[D]. 陈卢辰. 南京财经大学, 2014(08)
- [4]国有产权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 蒋言斌. 中南大学, 2008(12)
- [5]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研究[D]. 陈爱东.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6]国有股减持法律基础研究[D]. 黄晓冬. 四川大学, 2006(03)
- [7]二元股权结构下公司行为与股东利益的法律经济分析[D]. 李康. 中国政法大学, 2006(10)
- [8]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理论分析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 徐璋勇. 西北大学, 2005(03)
- [9]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研究[D]. 李新平. 西南财经大学, 2005(04)
- [10]管理层收购(MBO)法律制度研究[D]. 任自力. 中国政法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