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蓖麻、黑豆间作对黑豆主要害虫防除效果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隋标,王鸿斌,赵兴敏,赵兰坡[1](2021)在《吉林省玉米带玉米与大豆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玉米与大豆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率及种间竞争等方面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设置4∶2(4垄玉米、2垄大豆),3∶2(3垄玉米、2垄大豆),2∶1(2垄玉米、1垄大豆)3种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以及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共5个处理。经过1年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作处理,间作系统中玉米在产量、土地当量比、水分利用率等方面均具有显着优势。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均>1,其中4∶2模式土地当量比高于3∶2模式和2∶1模式。玉米与大豆间作系统中,玉米相对大豆的竞争力(Acs)均>0,表明玉米竞争力强于大豆,顺序为4∶2>2∶1>3∶2。在作物耗水等方面,间作玉米耗水量均高于单作,间作大豆耗水量均低于单作,间作玉米水分利用率均高于单作。间作模式能显着增加间作玉米的子粒产量,间作玉米产量比单作产量平均提高15.7%;间作大豆产量比单作产量降低20.3%,其中4∶2处理组在产量表现等方面最优。这说明,玉米与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土地优势和产量优势,其中4∶2模式为最佳间作模式。
李磊[2](2020)在《基于生物多样性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生态防控》文中研究指明根结线虫(Root-knot Nematodes)作为猕猴桃根部的重要病原物,其为害已成为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目前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化学农药长期使用常造成病害抗性产生、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鉴定猕猴桃根结线虫侵染根部产生的病害特征,同时观察病原线虫形态并辅以分子生物学手段明确其种类;使用植物乙醇粗提物对根结线虫进行毒力测定,筛选出对线虫活性较好的粗提物进行田间验证;采用在猕猴桃果园伴生不同植物对根结线虫进行调控,调查其对果园生态的改善效果,进一步得到调控效果较好的植物进行套种。初步明确生物多样性对猕猴桃生态环境、果实品质、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等因子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影响,探索出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新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线虫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研究了猕猴桃园根结线虫发生种类,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及r DNA-ITS序列测定,鉴定了病原线虫与Meloidogyne incognita同源性达99%,结合病害侵染引起的猕猴桃根部发病特征,明确了猕猴桃根结线虫种类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2.测定了22种植物乙醇粗提物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植物粗提物对根结线虫均有一定活性,其中以蕺菜、万寿菊、蓖麻等乙醇粗提物对线虫毒杀活性较强,处理2龄幼虫24 h后其校正死亡率分别达90.89%、88.26%和89.32%,LC50分别为2.31 mg/m L、2.66 mg/m L和3.38 mg/m L,田间试验表明,筛选的3种植物粗提物以万寿菊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55.90%,与蕺菜和蓖麻乙醇粗提物处理差异显着。3.在猕猴桃园套种(小麦、大麦、鼠茅草、蕺菜、蚕豆和黑麦草)6种伴生植物,分别调查了各处理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和测定了伴生植物对果园杂草种类、生态、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伴生对根结线虫具有一定的调控效果,其中以蕺菜伴生果园猕猴桃根结线虫的发病率最低,为13.74%,其相对防效达到43.89%。同时,伴生植物能够降低果园杂草种群,提高果园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蕺菜伴生能降低土壤温度。另外,蕺菜伴生还能提高猕猴桃产量和果实品质,处理后其果实平均横径为52.44mm、平均纵径为79.33 mm,单果体积、单果重和亩产量比对照(常规栽培)分别增加24.75%、12.04%和12.05%,差异显着;蕺菜伴生处理后猕猴桃果实维生素C、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等含量与对照(常规栽培)相比差异显着,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4.60%、28.29%、43.46%、26.03%和45.86%。4.套种蕺菜后猕猴桃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根际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3.95%、7.92%和3.94%;土壤微生物种类以细菌为优势种群,放线菌次之,而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9.01%、28.89%和16.32%;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02%、12.63%、17.57%和7.98%。相关性分析表明,套种蕺菜后猕猴桃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中细菌数量、真菌量、放线菌数量、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极显着正相关;土壤细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显着正相关,与磷酸酶活性极显着正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极显着正相关。土壤放线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显着正相关。
时敏,唐璞,王知知,黄健华,陈学新[3](2020)在《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寄生蜂是一类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繁多、习性复杂,在害虫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产卵时,寄生蜂携带的毒液、多DNA病毒等寄生因子就会随之进入寄主体内,发挥调控寄主生长、发育、免疫、代谢、行为的作用,从而保障了寄生蜂后代的发育。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寄生蜂的系统分类、资源普查、生物学、生态学、寄主调控、人工繁殖、释放应用、田间保护和助增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概述和整理。
金沙[4](2019)在《桔小实蝇感受青霉菌的嗅觉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昆虫嗅觉系统对选择寄主、觅食、趋利避害、繁殖等行为反应具有关键作用。昆虫嗅觉器官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气味之后,位于嗅觉感受器神经元的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s,ORs)“编码”外界气味分子,将刺激物的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最终传递至脑。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重要的世界性检疫害虫,目前主要采用化学防治、雄虫诱杀等方法防治。由于桔小实蝇自身的特点,常规化学防治手段效果往往不够理想,雄虫诱杀虽然经济安全,但是不能诱杀雌虫,这也限制了其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所以,开发稳定高效、环境友好型的行为调控方法,已成为桔小实蝇防控新思路。本文在前期研究发现青霉菌对桔小实蝇具有强烈驱避作用的基础上,拟阐明桔小实蝇识别青霉菌的嗅觉机理,为开发桔小实蝇行为调节剂提供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桔小实蝇触角转录组测序及化学感受基因的鉴定以桔小实蝇触角RNA为模板,利用二代高通量(Illumina Hi Seq TM 2000)测序方法,构建触角c DNA文库并进行测序。获得transcripts共222,086条,平均长度667.27bp;unigenes共56,899条,平均长度1449.02bp。将得到的转录本分别比对到NR库、Swissprot库、KEGG、KOG、Uniprot数据库,进行注释并统计。通过对触角转录组序列的BLAST比对分析,以及比对嗅觉相关基因典型蛋白结构域,在桔小实蝇触角中共筛选得到43个普通气味受体ORs(Odorant receptors,ORs)、21个离子型受体IRs(Ionotropic receptors,IRs)和12个味觉受体GRs(Gustatory receptors,GRs),分别与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根据与果蝇的近缘关系对桔小实蝇的嗅觉相关蛋白命名,构建了系统发育树。(2)桔小实蝇化学感应受体在交配前和交配后的表达模式利用RT-q PCR方法检测桔小实蝇ORs、IRs和GRs在交配前和交配后的表达水平变化。桔小实蝇雌虫交配后与交配前相比,39个ORs表达量下调,而交配后的桔小实蝇雄虫与交配前相比,10个ORs表达量上调,14个ORs表达量下调。桔小实蝇雌虫交配后与交配前相比大多数IRs(16/21)表达量下调,而雄虫交配后与交配前相比大部分IRs(13/21)表达量上调。在雌虫和雄虫中,交配前和交配后的GRs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当交配状态发生改变时,桔小实蝇通过改变化学感应受体的表达量来调控嗅觉系统对外界刺激感知的灵敏度,从而保证能够在特定生理状态下完成特定的行为。(3)桔小实蝇对青霉菌的驱避行为反应昆虫嗅觉系统对腐烂食物和不适宜产卵场所气味的识别表现出明显的驱避行为反应。采用Y型嗅觉仪和伸喙反应测定桔小实蝇对青霉菌的行为趋向反应。Y型嗅觉仪测定结果表明,未交配和已交配的桔小实蝇雌、雄成虫均对青霉菌表现出显着的驱避反应;伸喙反应试验的结果表明,桔小实蝇成虫对蔗糖具有强烈的伸喙反应,但对青霉菌悬浮液的伸喙反应频率很低,与阴性对照桔小实蝇典型驱避剂香茅精油的伸喙反应无显着差异。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对青霉菌有显着的驱避反应。(4)桔小实蝇感知青霉菌的相关嗅觉基因的筛选将未交配的桔小实蝇分成两组,处理组桔小实蝇接触接种青霉菌的PDA培养基,对照组接触未接菌的PDA培养基,连续处理72 h,每天更换培养基,设3个重复。对已交配的桔小实蝇采用同样方法处理。处理72 h后,采用RT-q PCR分析处理组和对照组桔小实蝇43个ORs基因的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4个嗅觉受体基因的转录水平受到青霉菌的诱导表达,分别是Bdor Or25、Bdor Or21、Bdor Or7和Bdor Or10,说明这4个嗅觉基因在桔小实蝇感受和识别青霉菌嗅觉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5)桔小实蝇Or25、Or21、Or7和Or10基因功能研究采用RNA干扰技术结合行为学实验,进一步验证桔小实蝇识别青霉菌的嗅觉受体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在注射ds RNA后72 h,Or25、Or10、Or7和Or21表达量下调65%-80%,表明通过注射ds RNA可以显着降低靶标基因的表达量。行为学测定的结果表明,与未注射和注射ds EGFP的对照组相比,注射ds Bdor Or25、ds Bdor Or21、ds Bdor Or7、ds Bdor Or10的桔小实蝇雌、雄虫对青霉菌的驱避反应显着下降,对青霉菌的伸喙反应频率上调,表明筛选获得的这4个嗅觉相关基因确实在识别青霉菌过程中发挥了功能,其中注射ds Bdor Or7雌、雄虫伸喙反应上调幅度最大,分别比CK增加72%和71%。(6)青霉菌挥发物成分分析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青霉菌挥发性物质。在接种青霉菌的培养基和未接种青霉菌的对照培养基中分别检测到17个和19个化合物,其共有成分包括芳香烃、醛和醇类化合物,在接种青霉菌培养基中检测到有,但在对照培养基中未检测到的化合物中,芳香烃最多,其次是醛、酮和醇类化合物,其中,苯乙醛、壬醛、己基癸醇、4-异丙基苯甲醇和2-乙基对二甲苯的相对含量最高,这些化合物可能在青霉菌对桔小实蝇的驱避作用中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文在明确了青霉菌对不同时期的桔小实蝇均具有驱避效应,桔小实蝇感受青霉菌是由嗅觉系统介导,采用转录组测序、RT-q PCR方法结合RNAi技术,筛选获得和鉴定了桔小实蝇感受青霉菌过程的关键嗅觉基因,最后分析鉴定了青霉菌挥发性成分中对桔小实蝇具有驱避活性的候选化合物。本论文研究结果为今后深入研究以桔小实蝇嗅觉受体为靶标的行为调节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庄敏[5](2019)在《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及粗提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由于其入侵后适应力极强,传播速度极快,现广泛分布于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各洲。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寄主专一性极强,仅为害悬铃木属(Platanus)的植物,对我国园林绿化树种悬铃木造成严重危害。利用非寄主植物能否有效防治该虫?本文拟通过研究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及粗提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影响,以期探寻对其有引诱或忌避作用的非寄主植物,开发该虫的引诱剂及忌避剂,并初步为如何合理配置非寄主植物构建“推—拉”模型提供植物选材的基础理论信息,为绿色防控该虫提供新思路。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27种植物挥发物的单味源嗅觉选择以干净空气为对照时,银杏、牡丹、垂柳、柿树、海棠、日本晚樱、红瑞木、元宝枫、国槐、栾树、大叶黄杨、广玉兰、女贞等13种非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无明显忌避或引诱作用;水杉、枫香、构树、毛白杨、木瓜、鹅掌楸、白蜡等7种非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同寄主二球悬铃木叶片挥发物一样,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具有显着引诱作用;雪松、华山松、白皮松、侧柏、石榴、黄栌等6种非寄主植物枝叶挥发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具有明显忌避作用。2.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具有引诱作用的非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的双味源嗅觉选择以悬铃木叶片挥发物为对照时,水杉、枫香、构树、毛白杨、木瓜、鹅掌楸以及白蜡等7种非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引诱作用与悬铃木叶片挥发物对该虫的引诱作用无显着差异。3.挥发物具有引诱作用的非寄主植物叶片粗提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存活的影响分别以水杉、枫香、构树、毛白杨、木瓜、鹅掌楸、白蜡7种非寄主植物叶片粗提物以及寄主植物二球悬铃木叶片粗提物饲喂悬铃木方翅网蝽1日龄成虫,结果表明,以二球悬铃木叶片粗提物饲喂的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存活状况明显优于以其他植物叶片粗提物饲喂的试虫。7种非寄主植物叶片粗提物饲喂的试虫存活状况低于清水饲喂组,说明水杉、枫香、构树、毛白杨、木瓜、鹅掌楸、白蜡等7种植物叶片粗提物对该虫有一定毒杀作用,其中木瓜粗提物对试虫的毒杀作用最大。4.挥发物具有引诱作用的非寄主植物叶片粗提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忌避作用分别以水杉、枫香、构树、毛白杨、木瓜、鹅掌楸、白蜡7种非寄主植物叶片粗提物涂抹悬铃木叶片其中半边,测试以上植物粗提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植物叶汁原液(浓度为100%)均对试虫有忌避作用。随着植物叶片粗提物浓度的下降,水杉、毛白杨、木瓜、鹅掌楸4种植物叶片粗提物对该虫的忌避作用呈下降趋势;枫香植物叶片粗提物在浓度为100%,75%,25%时均表现出显着地忌避作用,而浓度为50%时忌避作用并不显着;白蜡植物叶片粗提物浓度为100%,50%,25%时有显着忌避作用,当浓度为75%时,忌避作用不显着;不同浓度下构树粗提物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有显着的忌避作用。5.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具有忌避作用的非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的学习行为测定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经历雪松、华山松、白皮松、侧柏、石榴、黄栌等6种非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8h后,对上述6种植物叶片挥发物的选择率相较于无经历的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均有提高。这说明,一定的经历会使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这6种植物枝叶挥发物产生习惯性反应,影响其后期的嗅觉选择。6.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有忌避作用的非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的学习记忆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雪松、华山松、白皮松、侧柏、石榴、黄栌等6种非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的嗅觉学习与记忆有一定持续性,在气味源被剔除后,一定时间内仍会影响试虫的选择行为。为期8h的学习经历结束后,剔除气味源6h、12h后,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上述6种植物叶片挥发物的选择趋向率虽然呈现降低的趋势,但在被测时间内依旧高于无学习经历组。
丁爱华,牟金明[6](2018)在《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蓖麻与黑豆间作行比1∶4、1∶6、2∶4、2∶6和黑豆清种(对照)5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蓖麻与黑豆间作黑豆冠层光照强度、叶片胞内CO2浓度和冠层叶片蒸腾速率分别比对照清种黑豆下降40.8%、30.5%和12.5%。间作黑豆平均单株实粒数比清种下降,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间作黑豆百粒重下降,其中间作行比1∶4和2∶4两处理黑豆百粒重与清种黑豆间差异达显着。间作黑豆各处理与对照清种黑豆间产量差异不显着,但间作行比2∶6处理黑豆产量显着高于行比1∶6和2∶4处理,行比1∶4处理黑豆产量显着高于行比2∶4处理。
王坤[7](2017)在《马铃薯、玉米邻作对大豆田刺吸式害虫的生态调控》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田害虫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大豆田害虫的防治仍然是以化学防治为主,但随着化学药品的使用,害虫抗性逐年增强,农田生态系统严重遭到破坏,提高农田其自我调控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研究了邻作模式对大豆田自我调控能力的影响,调查分析了大豆田、马铃薯邻作大豆田和玉米邻作大豆田模式下的昆虫种群结构;比较分析了大豆田、马铃薯邻作大豆田和玉米邻作大豆田模式下天敌与害虫的种群动态及优势种群、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群落特征、农田生态系统的种群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上述两种邻作模式下天敌对害虫调控关系以及田间天敌与害虫的相互比例的影响,为在生产中合理的设计种植模式,减少农药的使用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2014年、2015年在哈尔滨向阳农场调查共发现7个目、24科、48种昆虫,其中2目、8科、12种是大豆田刺吸式害虫,大豆田食叶类害虫3个目、9个科、14种,其中5目、6科、8种是天敌昆虫。大豆田的主要刺吸式害虫有大豆蚜,大豆蓟马,有翅蚜,茄无网蚜,主要天敌有小花蝽,蜘蛛,异色瓢虫,中华草蛉,龟纹瓢虫。其中,马铃薯-大豆邻作种植模式下,小花蝽,蜘蛛的数量较大,田间出现比较早,表现明显的天敌跟随效应,对害虫影响明显的。两种邻作模式下害虫的种群数量显着减少,高峰期的出现比较晚,高峰期的虫量也低于对照田,表现滞后性。对上述两种邻作模式2014年和2015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节,马铃薯邻作的大豆田中,大豆蚜总量相比对照田减少42%,玉米邻作大豆田中,大豆蚜总量相比对照田减少59%,马铃薯邻作的大豆田中,茄无网蚜总量相比对照田减少38%,玉米邻作大豆田中茄无网蚜总量相比对照田减少30%,马铃薯邻作种植模式对茄无网蚜的控制效果更好。2014年马铃薯邻作大豆田中,中华草蛉的总量比对照田增加45%,小花蝽总量比对照田增长33%,2015年玉米邻作大豆田中,中华草蛉的总量比对照田高36%,马铃薯邻作大豆田中蜘蛛总量比对照田高47%,玉米和马铃薯对大豆田邻作都有效增加中华草蛉的种群密度,马铃薯邻作种植对蜘蛛增长影响大,对小花蝽的数量增长效果影响显着,说明不同的邻作模式对不同天敌的影响效果不同。作物多样性有利于优势天敌中华草蛉、蜘蛛和小花蝽的发生,不但可以提高昆虫天敌发生数量,还有利于昆虫的天敌种群稳定性。群落特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邻作种植模式的均匀性、多样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的动态基本一致,马铃薯邻作物种丰富度有27种和28种,最高种类达到31种,丰富度明显比对照田高,马铃薯邻作模式增加了物种丰富度,玉米-大豆邻作大豆田多样性指数玉米-大豆邻作田(1.8462)>马铃薯-大豆邻作田(1.5392)>对照田(1.0993),均匀度指数达到最大值0.5541,马铃薯-大豆邻作大豆田均匀度指数达到最大值0.4781,对照田的均匀度指数0.3374,邻作增加了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改变了种群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玉米-大豆邻作的种植模式多样性与均匀性显着高于马铃薯邻作和对照田,邻作效果更好,控害作用更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马铃薯-大豆邻作的种植模式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玉米-大豆邻作的种植模使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是丰盛度和物种丰富度,2015年马铃薯-大豆邻作的种植模式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是丰盛度和物种丰富度,玉米-大豆邻作的种植模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不同作物的邻作对群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不同,邻作模式对物种的多样性有明显的作用。数据关联度结果分析表明,2014年对照田中与害虫关联度最大的天敌是中华草蛉(0.6525)和异色瓢虫(0.6521),马铃薯-大豆邻作大豆田主要是中华草蛉虫(0.8179)和蜘蛛(0.6899)与不同害虫关联度较大,玉米-大豆邻作大豆田主要是龟纹瓢虫(0.6826)和异色瓢虫(0.6773)与不同害虫关联度较大,马铃薯邻作增加蜘蛛数量,玉米邻作增加了龟纹瓢虫的数量,不同邻作模式对害虫与天敌的影响效果不同。2015年对照田中与害虫关联度最大的天敌是蜘蛛(0.8975)和异色瓢虫(0.8103),马铃薯-大豆邻作主要是小花蝽(0.8768)和蜘蛛(0.8036)与不同害虫关联度较大,玉米-大豆邻作大豆田主要是小花蝽(0.8493)和蜘蛛(0.8902)与不同害虫关联度较大,两种邻作模式都增加了小花蝽与害虫的关联度。2014年9月3日马铃薯邻作模式的益害比都达到0.1030,玉米邻作模式的益害比达到0.1153,2015年8月16日都达到最高值,马铃薯邻作模式的益害比达到0.1257,玉米邻作模式的益害比达到0.2185,对照田的益害比仅有0.0363,两种邻作模式的益害比与对照田有显着性差异,对害虫的调控起到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邻作种植模式可有效增加天敌的数量,提高天敌对害虫的调控作用,为减少农药的使用奠定了基础,也为生态调控、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衡森,周福才,陈学好,苏宏华,赵斌,张海波,邵益栋,杨爱民,张心宁,夏秋霞[8](2017)在《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3种蔬菜田烟粉虱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在黄瓜、辣椒、番茄3种蔬菜田四周和行间间作芹菜(品种‘中华药芹’),研究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和不同间作密度对3种蔬菜上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辣椒田以8∶1(每8行辣椒间作1行芹菜)、5∶1、3∶1的比例间作芹菜,烟粉虱虫口减退率最高分别可达62.45%、73.33%、86.67%,周植(在蔬菜种植小区四周"围栏状"种植1行芹菜,株距10cm)虫口减退率与芹菜间作5∶1相当;黄瓜田以1∶1和3∶1密度间作芹菜,烟粉虱虫口减退率最高分别可达77.14%、42.86%、5∶1间作时与对照差异不显着,周植芹菜仅在黄瓜生育前中期对烟粉虱有一定控制效果,在黄瓜生育后期无明显的控制效果;番茄田以3∶1与5∶1间作芹菜,烟粉虱虫口减退率最高分别可达90.12%、75.49%、8∶1间作时与对照差异不显着,周植芹菜仅在番茄生育前期对烟粉虱有一定控制效果,在番茄生育中后期无明显的控制效果。
衡森[9](2017)在《对烟粉虱具有驱避作用的几种植物筛选及芹菜对该虫控制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是蔬菜上的频发性害虫之一,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给种植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生产上主要以化学方式防治烟粉虱,但随着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加大了烟粉虱抗药性上升的速率,增加了蔬菜产品农药残留的风险。因此,建立烟粉虱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已成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迫切要求。本研究以几种烟粉虱低嗜好性植物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筛选出对烟粉虱驱避效果较好的植物。采用GC/MS分析其挥发物成分,找出对烟粉虱具有生物活性的重要挥发物。研究结果为利用作物间作方式控制烟粉虱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烟粉虱驱避剂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6种田间烟粉虱种群数量相对较少的蔬菜进行嗅觉和视觉反应测定。结果发现,烟粉虱对供试的6种植物选择性都较小,其中对芹菜的选择率最低,仅有13%,韭菜次之(25.5%),其余4种蔬菜的选择率大小分别为:茼蒿(44.8%)>香菜(40.2%)>葱(39.6%)>蒜(37.0%)。对6种蔬菜采用两两选择性测定的方法开展对烟粉虱的相对嗅觉反应测定,发现烟粉虱对芹菜的选择性最低,明显低于其他5种植物。在室内就烟粉虱对6种蔬菜颜色的选择性测定发现,烟粉虱对6种供试蔬菜颜色的选择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烟粉虱对芹菜和韭菜的选择率最小。在室内筛选的基础上,选择芹菜、韭菜、葱等三种植物进行田间1:1间作(1行辣椒间作1行供试的低嗜好性植物)试验,验证间作对烟粉虱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芹菜对田间辣椒上烟粉虱的驱避效果最佳,驱避率达90.6%,韭菜次之(86.5%),葱的驱避效果一般。因此,后续试验选用芹菜作为大田间作防治烟粉虱的材料。2.在黄瓜、番茄、辣椒等3种设施蔬菜上进行芹菜不同间作模式对烟粉虱的驱避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芹菜间作密度的加大,烟粉虱虫口减退率不断上升,如芹菜以8:1、5:1、3:1的密度间作,辣椒上烟粉虱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62.45%、73.33%、86.67%。在不同的寄主蔬菜中间作芹菜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不同,如在辣椒和番茄中以5:1的密度间作芹菜,辣椒和番茄上烟粉虱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3.33%和75.49%,而同样的间作密度,对黄瓜上烟粉虱的驱避作用不明显。芹菜不同的栽种方式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不同,芹菜周植对辣椒上烟粉虱的驱避作用与5:1的间作相当,虫口减退率为71.69%,而对番茄则没有明显的驱避作用。3.应用GC/MS分析不同生育期芹菜茎叶中挥发物成分发现,不同生育期芹菜茎叶的挥发物有所不同,从芹菜抽薹期茎叶挥发物中分离出20种物质,而幼苗期芹菜茎叶中只分离到15种物质,少于抽薹期,且后者全部包含在前者中。但分析发现芹菜幼苗期茎叶中柠檬烯和α-蒎烯的相对含量分别高于抽薹期,而研究发现这两种物质对烟粉虱具有较好的驱避效果,因此从此角度考虑,田间间作芹菜防治烟粉虱可选择苗期芹菜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相对含量较高的柠檬烯、α-蒎烯、β-石竹烯等3种挥发物进行室内嗅觉和田间生物测定,分析其对烟粉虱的生物活性。嗅觉实验发现,较高浓度的α-蒎烯和柠檬烯对烟粉虱具有良好的驱避作用,而β-石竹烯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不明显;田间试验发现,柠檬烯对烟粉虱的驱避效果最佳,12h辣椒上烟粉虱虫口减退率最高可达77.25%,α-蒎烯次之为62.45%,β-石竹烯对烟粉虱不具有驱避效果。柠檬烯在作用距离上也优于α-蒎烯,距悬挂点最远的第7株,柠檬烯处理12h辣椒上烟粉虱虫口减退率为30.51%。此外,试剂与诱集植物同时使用,可增加对田间烟粉虱的驱避效果,如第7株12h柠檬烯+诱集植物处理辣椒上烟粉虱虫口减退率为40.00%,比不加诱集植物高出9.5%。4.在烟粉虱转移扩散阶段,在蔬菜试验基地应用悬挂黄板、引诱剂、种植芹菜等措施对黄瓜上的烟粉虱进行综合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在烟粉虱迁飞扩散阶段,黄板对阻止烟粉虱侵入大棚黄瓜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不同措施对控制烟粉虱迁飞扩散效果不同,其中以黄板+引诱剂和黄板+芹菜效果最好,处理后20d烟粉虱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5.13%和79.16%;与仅用黄板相比,黄板+芹菜处理在烟粉虱向棚内扩散阶段控制烟粉虱向棚内黄瓜上的扩散具有更好的效得效果,如9月17日仅用黄板处理的大棚内虫口减退率为-74.48%,而黄板+芹菜处理大棚为40.43%。
夏咛[10](2015)在《番茄的间作控害作用及其挥发物对小菜蛾的驱避效应》文中研究表明一些植物对昆虫有忌避作用,能利用自身的一些特性使昆虫不但不取食或在其植株上产卵,反而远离。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番茄对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小菜蛾等主要害虫具有忌避作用。本文选取番茄作为忌避植物,花椰菜为主栽作物,于2014年2-5月在福建省闽清县省级标准农田示范片(26°10’41"N、118°48’10"E)进行花椰菜和番茄的间作试验。按番茄株数在菜田植株总数中所占比例设置4个梯度,分别为0%、10%、30%和50%,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旨在探明花椰菜与番茄的最佳间作比例,以期提高菜田生态系统保益控害的服务功能。在室内,将小菜蛾成虫置于具有番茄挥发物的环境中饲养以研究番茄挥发物对小菜蛾产卵量的影响,并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小菜蛾成虫对番茄挥发物的趋性行为反应。选取番茄的主要挥发物性物质,利用触角电位仪和“Y”型嗅觉仪进一步分析所选物质对小菜蛾的生物学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田间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间作显着降低了花椰菜田中菜蚜Lipaphis erysimi的种群数量,按照控制效果的强弱不同间作比例的排序依次为50%>30%>10%>0%,在菜蚜暴发高峰期间作30%和50%的番茄才能显着降低菜蚜的种群数量,但间作30%和50%番茄的效果差异不显着;间作30%和50%番茄显着降低了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的种群数量,但2种间作比例的效果差异不显着;间作番茄不影响菜青虫Pieris rapae的种群数量。此外,3种间作比例都提高了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的种群数量和蜂/蛾比,但彼此差异不显着;间作对蜘蛛种群数量影响不显着。(2)不同处理对小菜蛾成虫平均产卵量影响的测定结果显示番茄挥发物对小菜蛾成虫没有产卵抑制作用(F=1.212,df1=5,df2=54,P=0.316)但可能具有驱避效果。小菜蛾成虫对番茄植株的行为测定结果表明番茄植株的挥发物对小菜蛾雌虫(t=-6.635,df=5,P=0.001)和雄虫(t=-2.298,df=5,P=0.033)都具有显着的驱避作用。(3)小菜蛾成虫对10种标准化合物及6种混配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的结果表明:小菜蛾成虫对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触角电位反应的大体趋势为随着物质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小菜蛾雄虫对β-石竹烯(1μL/mL)、(R)-(+)-柠檬烯(100μL/mL)、顺-3-己烯醇(100μL/mL)以及各浓度的甲基庚烯酮的EAG反应显着高于雌虫,而雄虫对α-派烯(1μL/mL)的EAG反应显着低于雌虫,小菜蛾成虫对其余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相对值在性别之间无显着差异;在同一浓度水平下,小菜蛾成虫对己醛、顺-3-己烯醇、甲基庚烯酮和水杨酸甲酯的EAG反应较萜烯类物质强;小菜蛾雄虫对混配物1、2、3和5的EAG反应都显着高于雌虫,小菜蛾成虫对混配物1、混配物3、混配物5和混配物6的触角电位反应相对值都较大,都大于150%。(4)小菜蛾成虫对10种标准化合物及6种混配物的行为反应结果如下。同一物质的不同浓度,或同一浓度的不同物质对小菜蛾成虫的引诱或驱避作用都有明显区别。就单一挥发物组分而言,在1μL/mL的浓度下,甲基庚烯酮对雌虫具有显着的驱避作用,顺-3-己烯醇对雄虫有显着的驱避作用;在10μL/mL的浓度下,甲基庚烯酮、己醛、顺-3-己烯醇、α-水芹烯和水杨酸甲酯对雌虫具有显着的驱避作用,α-派烯、顺-3-己烯醇、己醛和甲基庚烯酮对雄虫具有显着的驱避作用;在100μL/mL的浓度下α-水芹烯、a-派烯、(R)-(+)-柠檬烯、甲基庚烯酮和顺-3-己烯醇对雌雄虫都有显着的驱避作用,但己醛、β-石竹烯仅对雄虫具有显着的驱避作用,而十六烷对雌雄虫都具有显着的引诱作用。由此可见,在中等或高浓度时大多数物质对小菜蛾具引诱或驱避作用,低浓度时活性不明显。混配物4、混配物5和混配物6对小菜蛾雌雄虫都具有显着的驱避作用,而混配物2和混配物3仅对雄虫有显着的驱避效果。在筛选得到的忌避化合物中,混配物3和混配物6对雄虫的驱避率显着高于己醛和混配物2,各忌避化合物对雌虫的驱避率差异不显着。
二、蓖麻、黑豆间作对黑豆主要害虫防除效果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蓖麻、黑豆间作对黑豆主要害虫防除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玉米带玉米与大豆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及供试土壤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计算方法 |
1.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3.2 土地当量比 |
1.3.3 种间相对竞争能力 |
1.3.4 玉米相对大豆的水分竞争比率 |
1.3.5 田间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间作对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间作对土地当量比和物种间相对竞争力的影响 |
2.2.1 间作对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
2.2.2 间作对玉米与大豆相对竞争力的影响 |
2.3 间作模式下作物的水分利用情况 |
2.3.1 间作对生育期作物耗水量及水分竞争比的影响 |
2.3.2 间作系统对作物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3.2 间作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基于生物多样性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生态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根结线虫防治研究进展 |
1.1.1 病原物 |
1.1.2 发生规律 |
1.1.3 致病机理 |
1.1.4 防治措施 |
1.2 植物抑制根结线虫研究进展 |
1.2.1 调控发育 |
1.2.2 趋化作用 |
1.2.3 毒杀作用 |
1.3 生物多样性在植物病害防控研究现状 |
1.3.1 稀释阻隔作用 |
1.3.2 错峰消减效应 |
1.3.3 根际互作效应 |
1.4 论文设计思路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猕猴桃根结形态观察与病原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根结线虫采集 |
2.1.3 根结线虫分离 |
2.1.4 根结线虫接种繁殖 |
2.1.5 发病根部组织观察 |
2.1.6 根结线虫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
2.1.7 根结线虫形态鉴定 |
2.1.8 根结线虫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根结线虫侵染对猕猴桃根部症状 |
2.2.2 根结线虫侵染猕猴桃根部解剖形态 |
2.2.3 根结线虫的形态描述 |
2.2.4 根结线虫形态测量数值 |
2.2.5 根结线虫分子鉴定 |
2.2.6 根结线虫r DNA-ITS序列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植物粗提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植物粗提物的制备 |
3.1.3 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获取 |
3.1.4 粗提物原液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活性测定 |
3.1.5 粗提物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毒力测定 |
3.1.6 田间防效试验 |
3.1.7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植物粗提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毒杀活性 |
3.2.2 不同植物粗提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毒力 |
3.2.3 植物粗提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控效果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伴生植物对根结线虫的调控及对猕猴桃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伴生植物对根结线虫调控作用 |
4.1.5 伴生植物猕猴桃园杂草种群调查 |
4.1.6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园微生态环境的调控 |
4.1.7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果实品质及产量的测定 |
4.1.8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调控效果 |
4.2.2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园杂草种类的影响 |
4.2.3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4.2.4 伴生植物猕猴桃园果园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
4.2.5 伴生植物猕猴桃新生枝梢的影响 |
4.2.6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果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2.7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套种蕺菜对猕猴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样品采集 |
5.1.4 套种蕺菜对根结线虫调控作用 |
5.1.5 猕猴桃园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5.1.6 猕猴桃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5.1.7 猕猴桃园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5.1.8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套种蕺菜对猕猴桃根根结线虫的调控效果 |
5.2.2 套种蕺菜对猕猴桃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3 套种蕺菜对猕猴桃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2.4 套种蕺菜对猕猴桃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5 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果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3)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寄生蜂的分类和资源发掘 |
1.1 寄生蜂的分类研究 |
1.2 寄生蜂的资源发掘 |
2 寄生蜂的生物学 |
2.1 幼蜂发育 |
2.2 寄主选择 |
2.3 寄主适合度 |
2.4 寄生效率 |
2.5 行为学特性 |
2.5.1 母代雌蜂的照料行为 |
2.5.2母蜂的学习经历 |
2.5.3 雄性蜂的争斗行为 |
2.5.4 寄生蜂的视觉和嗅觉 |
2.6 飞行和扩散 |
3 寄生蜂的生态学 |
3.1 生物因素 |
3.1.1 种间竞争 |
3.1.2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与挥发物 |
3.1.3 微生物 |
3.1.4中性昆虫 |
3.1.5转Bt基因抗虫作物 |
3.2 非生物因素 |
3.2.1 温湿度 |
3.2.2 光照和颜色 |
3.2.3 化学农药 |
3.2.4 其他因素 |
4 寄生蜂对寄主生理、发育、生殖、行为的调控 |
4.1 寄生因子及功能 |
4.1.1 毒液 |
4.1.2 多DNA病毒 |
4.1.3 畸形细胞 |
4.1.4 其他因子 |
4.2 寄生蜂对寄主免疫、代谢、发育、生殖、行为的影响 |
4.2.1 对寄主免疫的影响 |
4.2.2 对寄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
4.2.3 对寄主内分泌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4 对寄主生殖的影响 |
4.2.5 对寄主抗逆性的影响 |
4.2.6 对寄主行为的影响 |
5 寄生蜂的人工繁殖 |
5.1 替代寄主 |
5.2 补充营养 |
5.3 低温贮藏 |
5.4 滞育调控 |
5.5 其他因素 |
6 生物防治技术与策略 |
6.1 寄生蜂的人工释放 |
6.1.1 单种天敌释放 |
6.1.2 多种天敌联合释放 |
6.2 寄生蜂的保护和助增 |
6.2.1 作物间作 |
6.2.2 种植蜜源植物 |
6.2.3 植物支持系统和生态调控 |
7 总结和展望 |
(4)桔小实蝇感受青霉菌的嗅觉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1.1 微生物农药 |
1.1.1 微生物农药概述 |
1.1.2 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 |
1.1.3 微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 |
1.2 昆虫化学感受系统 |
1.2.1 嗅觉受体 |
1.2.2 离子型受体 |
1.2.3 味觉受体 |
1.3 挥发性物质在害虫防治领域中的应用 |
1.3.1 挥发性物质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1.3.2 挥发性物质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嗅觉基因筛选鉴定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2.1.3 桔小实蝇触角总RNA提取 |
2.1.4 转录组测序流程 |
2.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6 嗅觉基因鉴定 |
2.1.7 嗅觉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2.2 嗅觉基因表达分析实验方法 |
2.2.1 供试虫源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和耗材 |
2.2.4 实验方法 |
2.2.4.1 桔小实蝇触角总RNA的提取 |
2.2.4.2 cDNA链的获得 |
2.2.4.3 RT-qPCR检测 |
2.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3 桔小实蝇对青霉菌行为反应的测定方法 |
2.3.1 供试虫源 |
2.3.2 主要试剂及用品 |
2.3.3 Y型嗅觉仪测定法 |
2.3.4 伸喙反应试验 |
2.3.5 数据统计分析 |
2.4 嗅觉基因RNA干扰研究方法 |
2.4.1 供试虫源 |
2.4.2 主要试剂 |
2.4.3 主要仪器和耗材 |
2.4.4 实验方法 |
2.4.4.1 克隆RNAi基因片段 |
2.4.4.2 体外合成dsRNA |
2.4.4.3 显微注射dsRNA |
2.4.4.4 RT-qPCR检测注射后Bdor ORco基因的表达水平 |
2.4.4.5 RNA干扰后的伸喙反应试验 |
2.4.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5 嗅觉基因RNA干扰研究方法 |
2.5.1 供试虫源 |
2.5.2 主要试剂 |
2.5.3 主要仪器和耗材 |
2.5.4 实验方法 |
2.5.4.1 桔小实蝇感受青霉菌ORs基因的筛选方法 |
2.5.4.2 基因片段的克隆 |
2.5.4.3 嗅觉基因RNAi实验方法 |
2.5.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6 青霉菌挥发物的鉴定与分析 |
2.6.1 实验材料 |
2.6.2 仪器与设备 |
2.6.3 顶空萃取法收集青霉菌挥发物 |
2.6.4 青霉菌挥发物的鉴定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桔小实蝇触角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1 转录组测序产量统计 |
3.1.2 基因注释结果 |
3.1.3 基于转录组数据中ORs、IRs和 GRs序列的筛选与鉴定 |
3.1.4 桔小实蝇触角蛋白序列与果蝇序列的进化分析 |
3.2 嗅觉基因交配前后的表达分析 |
3.3 桔小实蝇对青霉菌的行为反应测定结果 |
3.3.1 桔小实蝇对青霉菌的嗅觉行为反应 |
3.3.2 桔小实蝇对青霉菌的伸喙反应分析 |
3.4 Bdor ORco的 RNAi结果分析 |
3.4.1 PCR产物鉴定及dsRNA合成 |
3.4.2 注射dsRNA对成虫存活的影响 |
3.4.3 注射dsRNA对 Bdor ORco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4 RNAi后青霉菌对桔小实蝇行为的影响 |
3.5 桔小实蝇OR基因的RNAi结果分析 |
3.5.1 桔小实蝇感受青霉菌的ORs基因筛选结果 |
3.5.2 桔小实蝇感受青霉菌的ORs基因克隆和dsRNA合成 |
3.5.3 注射dsRNA对成虫存活的影响 |
3.5.4 RNAi干扰后Bdor ORs表达水平的变化 |
3.5.5 RNAi对桔小实蝇感受青霉菌行为的影响 |
3.5.5.1 对伸喙反应行为的影响 |
3.5.5.2 RNAi干扰对照基因Or17和Or1 对伸喙反应行为的影响 |
3.6 青霉菌挥发物的检测结果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由嗅觉系统介导的桔小实蝇对青霉菌的驱避行为 |
4.1.2 桔小实蝇感知青霉菌相关气味受体的鉴定 |
4.1.3 RNA干扰及功能分析 |
4.1.4 青霉菌挥发物的鉴定 |
4.1.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附录 B 桔小实蝇触角转录组序列 |
附录 C RT-qPCR引物序列表 |
(5)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及粗提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相关研究 |
1.1.1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传入及在国内的分布 |
1.1.3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非寄主及寄主研究 |
1.2 植物挥发物与植食性昆虫的相互作用 |
1.2.1 植物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
1.2.2 受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的变化 |
1.3 植物非挥发物与植食性昆虫的相互作用 |
1.3.1 植物非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
1.3.2 植食性昆虫对植物非挥发物产生的影响 |
1.4 调控害虫行为的“推-拉”系统 |
1.4.1 昆虫生态学中“推-拉”系统的原理 |
1.4.2 昆虫生态学中“推-拉”模型的应用及前景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植物材料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27 种植物挥发物的单味源嗅觉选择 |
2.2.2 7种挥发物有引诱作用的非寄主植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影响 |
2.2.3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6 种有忌避作用的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学习行为 |
2.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27 种植物挥发物的单味源嗅觉选择 |
3.2 7种挥发物有引诱作用的非寄主植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影响 |
3.2.1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双味源嗅觉选择 |
3.2.2 非寄主植物叶片粗提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存活的影响 |
3.2.3 非寄主植物叶片粗提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忌避作用 |
3.3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6种有忌避作用的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学习行为 |
3.3.1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非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的学习行为测定 |
3.3.2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非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的学习记忆 |
4 讨论 |
4.1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27 种植物挥发物的单味源嗅觉选择 |
4.2 7种挥发物有引诱作用的非寄主植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影响 |
4.2.1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双味源嗅觉选择 |
4.2.2 非寄主植物叶片粗提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存活的影响 |
4.2.3 非寄主植物叶片粗提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忌避作用 |
4.3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6种有忌避作用的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学习行为 |
4.3.1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非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的学习行为测定 |
4.3.2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非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的学习记忆 |
5.结论 |
5.1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27 种植物挥发物的单味源嗅觉选择 |
5.2 7种挥发物有引诱作用的非寄主植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影响 |
5.2.1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双味源嗅觉选择 |
5.2.2 非寄主植物叶片粗提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存活的影响 |
5.2.3 非寄主植物叶片粗提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忌避作用 |
5.3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6种有忌避作用的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学习行为 |
5.3.1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非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的学习行为测定 |
5.3.2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对非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的学习记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田间生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
2.1.1 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冠层叶片光照强度的影响 |
2.1.2 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叶片胞内CO2浓度的影响 |
2.1.3 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冠层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2.1.4 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冠层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2.1.5 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冠层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2.2 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1 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生育进程的影响 |
2.2.2 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株高动态的影响 |
2.2.3 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分枝数动态的影响 |
2.3 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2.3.1 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单株实粒数的影响 |
2.3.2 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百粒重的影响 |
2.3.3 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产量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蓖麻与黑豆间作影响黑豆田间生态和生理指标 |
3.2 蓖麻与黑豆间作影响黑豆的生长发育 |
3.3 蓖麻与黑豆间作黑豆的产量与清种相近 |
(7)马铃薯、玉米邻作对大豆田刺吸式害虫的生态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大豆田昆虫群落研究 |
1.1.1 大豆田昆虫概况 |
1.1.2 大豆田天敌昆虫 |
1.1.3 害虫与天敌的相互作用 |
1.2 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用 |
1.3 作物多样性对昆虫种群动态影响 |
1.3.1 作物多样性对害虫的的影响 |
1.3.2 作物多样性对天敌的影响 |
1.4 害虫的综合防治原理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计 |
2.3 田间调查 |
2.4 昆虫种类鉴定 |
2.5 群落特性分析 |
2.5.1 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es) |
2.5.2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
2.5.3 Simpson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 |
2.5.4 Pielou群落均匀性指数 |
2.5.5 优势度指数 |
2.5.6 相对丰盛度 |
2.6 主成分分析 |
2.7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邻作模式对刺吸式害虫的种群动态影响 |
3.1.1 对害虫种群的时间动态影响 |
3.1.2 对刺吸式害虫种群发生总量的影响 |
3.2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优势天敌的种群动态影响 |
3.2.1 对天敌种群的时间动态影响 |
3.2.2 对天敌种群的总量动态影响 |
3.3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害虫与天敌的时序动态影响 |
3.3.1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物种丰富度的时序动态影响 |
3.3.2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丰盛度的时序动态影响 |
3.3.3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多样性指数的时序动态影响 |
3.3.4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均匀度指数的时序动态的影响 |
3.3.5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优势集中性的时序动态影响 |
3.4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害虫与天敌群落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3.4.1 2014年马铃薯-大豆邻作大豆田群落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3.4.2 2014年玉米-大豆邻作大豆田群落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3.4.3 2014年大豆田群落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3.4.4 2015年马铃薯-大豆邻作大豆田群落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3.4.5 2015年玉米-大豆邻作大豆田群落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3.4.6 2015年大豆田群落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3.5 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害虫与天敌关系的影响 |
3.5.1 2014年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害虫与天敌关联度的影响 |
3.5.2 2015年不同邻作种植模式对害虫与天敌关联度的影响 |
3.5.3 不同邻作模式对益害比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邻作模式对害虫和天敌种群动态的分析 |
4.2 不同邻作模式对害虫和天敌总量动态的分析 |
4.3 不同邻作模式对大豆田群落特征指数的分析 |
4.4 不同邻作模式对大豆田群落特征主成分分析 |
4.5 不同邻作模式对害虫与天敌之间关系的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3种蔬菜田烟粉虱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芹菜间作对辣椒上烟粉虱的影响 |
1.2.2 芹菜周植对辣椒上烟粉虱的影响 |
1.2.3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黄瓜上烟粉虱的影响 |
1.2.4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番茄烟粉虱的影响 |
1.2.5 烟粉虱调查方法 |
1.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辣椒上烟粉虱的影响 |
2.1.1 芹菜不同间作密度对辣椒上烟粉虱的影响 |
2.1.2 芹菜周植方式对辣椒上烟粉虱的影响 |
2.2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黄瓜上烟粉虱的影响 |
2.2.1 芹菜不同间作密度对黄瓜上烟粉虱的影响 |
2.2.2 芹菜周植对黄瓜上烟粉虱的影响 |
2.3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番茄上烟粉虱的影响 |
2.3.1 芹菜不同间作密度对番茄上烟粉虱的影响 |
2.3.2 芹菜周植对番茄上烟粉虱的影响 |
3 讨论 |
(9)对烟粉虱具有驱避作用的几种植物筛选及芹菜对该虫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设施蔬菜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 |
1 烟粉虱的危害 |
2 设施蔬菜烟粉虱的发生 |
2.1 设施蔬菜的发展 |
2.2 烟粉虱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
2.3 烟粉虱对蔬菜产量的影响 |
3 目前生产上烟粉虱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繁殖力强,世代重叠严重 |
3.2 寄主广泛,且具有迁移习性 |
3.3 抗药性的产生和增强 |
3.4 设施蔬菜面积的不断增加 |
3.5 防治方法不当 |
3.6 烟粉虱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6.1 技术比较单一 |
3.6.2 系统观念单薄 |
4 烟粉虱的绿色防控技术 |
4.1 绿色防控技术的原理 |
4.2 常用烟粉虱绿色防控技术 |
4.2.1 农业防治 |
4.2.2 物理防治 |
4.2.3 生物防治 |
4.2.4 化学防治 |
5 本研究的意义及技术路线初定 |
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对烟粉虱具有驱避作用的植物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烟粉虱对6种植物的选择性测定 |
1.2.2 烟粉虱对6种植物的颜色反应测定 |
1.2.3 烟粉虱对6种植物的嗅觉反应测定 |
1.2.4 低嗜好性植物田间驱虫性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烟粉虱对6种供试植物的选择性 |
2.2 间作芹菜对蔬菜烟粉虱的影响 |
2.3 间作葱对蔬菜烟粉虱的影响 |
2.4 间作韭菜对蔬菜烟粉虱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3种蔬菜上烟粉虱控制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芹菜间作对辣椒上烟粉虱的影响 |
1.2.2 芹菜周植对辣椒上烟粉虱的影响 |
1.2.4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番茄烟粉虱的影响 |
1.2.5 烟粉虱调查方法 |
1.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辣椒烟粉虱的影响 |
2.1.1 芹菜不同间作密度对辣椒烟粉虱的影响 |
2.1.2 芹菜周植方式对辣椒上烟粉虱的影响 |
2.2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黄瓜上烟粉虱的影响 |
2.2.1 芹菜不同间作密度对黄瓜上烟粉虱的影响 |
2.2.2 芹菜周植对黄瓜上烟粉虱的影响 |
2.3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番茄上烟粉虱的影响 |
2.3.1 芹菜不同间作密度对番茄上烟粉虱的影响 |
2.3.2 芹菜周植对番茄上烟粉虱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芹菜生物活性物质筛选及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芹菜茎叶中挥发性物质测定 |
1.2.2 芹菜茎叶中主要活性物质的筛选 |
1.2.3 挥发物田间驱虫试验 |
1.2.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芹菜茎叶主要挥发物 |
2.2 主要挥发物对烟粉虱的生物活性 |
2.3 两种挥发物对田间烟粉虱的驱避作用 |
3 讨论 |
第五章 设施黄瓜烟粉虱的区域性生态控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基地概况 |
1.2.2 试验处理 |
1.2.3 数据调查及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虫源对蔬菜大棚烟粉虱迁入的影响 |
2.2 黄板对迁入大棚烟粉虱的诱杀作用 |
2.3 黄板与引诱剂共用对黄瓜烟粉虱的控制作用 |
2.4 黄板与芹菜共用对黄瓜烟粉虱的控制作用 |
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工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番茄的间作控害作用及其挥发物对小菜蛾的驱避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忌避植物及其应用 |
1.1.1 忌避植物的种类及其忌避的昆虫 |
1.1.2 忌避植物的挥发性物质 |
1.1.3 忌避植物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1.1.3.1 对害虫的忌避作用 |
1.1.3.2 提高天敌种群数量 |
1.2 忌避植物——番茄 |
1.2.1 番茄对植食性害虫的控制作用 |
1.2.2 番茄挥发性物质的提取与鉴定 |
1.2.3 番茄挥发物中对昆虫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昆虫 |
2.1.3 试验仪器 |
2.1.4 试验试剂 |
2.1.4.1 电极缓冲液 |
2.1.4.2 标准化合物 |
2.2 试验方法 |
2.2.1 间作番茄对花椰菜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
2.2.1.1 试验地点和时间 |
2.2.1.2 供试植物的种植 |
2.2.1.3 试验设计 |
2.2.2 番茄挥发物对小菜蛾产卵抑制作用的测定 |
2.2.3 小菜蛾对番茄植株挥发物的趋性行为反应 |
2.2.3.1 供试昆虫的准备 |
2.2.3.2 小菜蛾对新鲜番茄植株挥发物趋性行为的测定 |
2.2.4 小菜蛾对待测物触角电位反应的测定 |
2.2.4.1 供试昆虫的准备 |
2.2.4.2 触角电位反应的测定 |
2.2.5 小菜蛾对待测物的趋性行为反应 |
2.2.6 混配物组分的确定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花椰菜田间作番茄对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
3.1.1 不同间作比例对花椰菜田主要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
3.1.1.1 小菜蛾的种群动态 |
3.1.1.2 菜蚜的种群动态 |
3.1.1.3 黄曲条跳的甲种群动态 |
3.1.1.4 菜青虫的种群动态 |
3.1.2 不同间作比例对花椰菜田主要天敌的影响 |
3.1.2.1 不同间作比例对菜蛾绒茧蜂种群动态的影响 |
3.1.2.2 不同间作比例对蜘蛛种群动态的影响 |
3.1.2.3 不同间作比例对蜂/蛾比的影响 |
3.2 小菜蛾对番茄挥发物的反应 |
3.2.1 番茄植株对小菜蛾产卵和行为的影响 |
3.2.1.1 番茄挥发物对小菜蛾成虫产卵量的影响 |
3.2.1.2 小菜蛾成虫对新鲜番茄植株挥发物的趋性行为反应 |
3.2.2 小菜蛾成虫对单一组分化合物的反应 |
3.2.2.1 小菜蛾成虫对单一组分化合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 |
3.2.2.2 小菜蛾成虫对单一组分化合物的行为反应 |
(1) 小菜蛾雌虫对单一组分化合物的行为反应 |
(2) 小菜蛾雄虫对单一组分化合物的行为反应 |
3.2.3 小菜蛾成虫对混配物的反应 |
3.2.3.1 小菜蛾成虫对混配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 |
3.2.3.2 小菜蛾成虫对混配物的行为反应 |
(1) 小菜蛾雌虫对混配物的行为反应 |
(2) 小菜蛾雄虫对混配物的行为反应 |
4 总结与讨论 |
4.1 间作番茄对花椰菜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影响 |
4.2 番茄对小菜蛾产卵量及行为反应的影响 |
4.3 小菜蛾对番茄挥发物的反应 |
4.4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四、蓖麻、黑豆间作对黑豆主要害虫防除效果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玉米带玉米与大豆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 王俊,隋标,王鸿斌,赵兴敏,赵兰坡.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1(01)
- [2]基于生物多样性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生态防控[D]. 李磊. 贵州大学, 2020(04)
- [3]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 时敏,唐璞,王知知,黄健华,陈学新. 应用昆虫学报, 2020(03)
- [4]桔小实蝇感受青霉菌的嗅觉机制研究[D]. 金沙.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5]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及粗提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影响[D]. 庄敏.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6]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J]. 丁爱华,牟金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4)
- [7]马铃薯、玉米邻作对大豆田刺吸式害虫的生态调控[D]. 王坤.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5)
- [8]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3种蔬菜田烟粉虱的控制作用[J]. 衡森,周福才,陈学好,苏宏华,赵斌,张海波,邵益栋,杨爱民,张心宁,夏秋霞. 植物保护, 2017(03)
- [9]对烟粉虱具有驱避作用的几种植物筛选及芹菜对该虫控制作用研究[D]. 衡森. 扬州大学, 2017(01)
- [10]番茄的间作控害作用及其挥发物对小菜蛾的驱避效应[D]. 夏咛.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