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个小麦-黑麦远缘杂交高代抗病株系的贮藏蛋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昝凯[1](2016)在《小麦—大麦矮杆、大穗衍生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部分印度小麦品种矮杆基因的检测》文中认为本试验对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7182与农家二棱大麦(Two-rowed barley)杂交后回交多代衍生而来的大穗种质系WB13和矮杆种质系WB29利用形态学、细胞学及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鉴定,同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21份印度小麦品种进行了矮秆基因的检测。获得以下结果:(1)WB13田间表现为大穗、大粒,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为小麦-大麦大穗大粒渐渗系。为利用这一材料,本试验用分子标记技术对WB13的遗传背景研究后发现WB13与轮回亲本7182的遗传相似系数(GS)较高,约为97.0%,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可以确定WB13的大穗大粒特性遗传自大麦。利用分布于大麦4H和7H染色体上的与穗部性状相关的SSR标记对WB13鉴定,结果定位于大麦4H染色体上的与千粒重相关的标记MGB396在WB13中扩增出了大麦特征条带。结合前期研究结果和本次研究结果确定WB13含有大麦4H染色体的遗传物质,且4H染色体渗入片段可能对WB13大穗大粒特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2)WB29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田间主要表现为矮秆。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WB29根尖染色体数为2n=42,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未发现大麦杂交信号;大麦特异STS标记ABG459(2HS)在WB29中扩增出了大麦特征条带。对农家二棱大麦、7182、WB29和中国春的小麦矮秆基因标记(Rht)鉴定,结果7182和WB29检测出含有Rht-D1b,而其他材料不携带任何所检测的基因。通过WB29与中国春杂交获得BC1F1和F2分离群体,对分离群体进行统计分析发现WB29的矮秆性状受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赤霉素鉴定结果表明该矮秆种质为赤霉素不敏感型。对F2群体利用引物ABG459及Rht-D1b基因特异引物进行筛选鉴定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ABG459与WB29中主效矮秆基因连锁,遗传距离约为7.0cM,而Rht-D1b与该主效矮秆基因不连锁。以上结果证实WB29中携带有大麦2HS染色体遗传物质,为大麦染色体片段渗入系,且大麦外源染色体的导入对降低WB29的株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利用矮秆基因分子标记结合外缘赤霉素反应测试鉴定,发现21份印度小麦品种均含有两个及以上矮秆基因,其中含有3个矮秆基因的材料有13份,含有4个矮秆基因的材料有3份。该批材料中矮杆基因Rht8和Rht4的分布频率较高,分别占66.7%和61.9%,含有Rht5和Rht-B1b的材料也较多,分别占57.1%和52.4%,未检测到含有Rht12和Rht13基因的材料。赤霉素处理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中对赤霉素敏感的有4份。胚芽鞘长度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材料的胚芽鞘长度与中国春相比较长,其中13份材料的胚芽鞘显着长于中国春,田间株高调查结果显示该批材料株高均显着低于中国春。
杨晓菲[2](2016)在《普通小麦—滨麦衍生后代的创制及其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滨麦(Leymus mollis(Trin.)Pilger,NsNsXmXm,2n=28)属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大麦亚族(Hordinae)、赖草属(Leymus Hochst.)的一个多年生四倍体异花授粉材料,具有抗寒、抗旱、耐盐碱、茎秆粗壮、大穗等优良性状,同时对小麦的条锈、秆锈、叶锈病和白粉病等多种真菌病害表现高抗或免疫,是改良小麦育种的重要三级基因源。通过传统的远缘杂交技术和分子染色体工程方法,可将滨麦的优异性状导入普通小麦背景中,丰富小麦种质资源,增加遗传多样性。本研究结合形态学、细胞学、原位杂交(GISH/FISH)技术、分子标记(SSR、EST和PLUG)分析等方法对获得的不同世代的普通小麦—滨麦衍生材料进行了详细的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滨麦染色体核型及其可能供体种的初步分析:对本研究所用材料—滨麦进行了初步的核型分析,最终推测其核型公式为2n=4x=28=22m(6sat)+6sm,其中m指中间着丝粒染色体,sm指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sat指具有随体的染色体。根据Stebbins按不对称程度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分类的方案,其染色体核型属2A型;选用本实验室现有的825对SSR引物和86对EST引物在滨麦及其可能的二倍体供体种华山新麦草(Ns)、百萨偃麦草(J)、二倍体长穗偃麦草(E)和拟鹅观草(St)之间进行多态性引物的初步筛选,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新麦草较其他三个二倍体种与滨麦的亲缘关系更近。(2)三种不同类型的普通小麦—滨麦衍生系M47、M42和M51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M47、M42和M51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减数分裂中期Ⅰ花粉母细胞配对构型分别为2n=56=28Ⅱ、2n=54=27Ⅱ、2n=48=24Ⅱ;GISH结果表明M47/M42/M51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n=56=42T.a+14L.m、2n=54=42T.a+12L.m、2n=48=42T.a+6L.m(T.a代表普通小麦染色体,L.m代表滨麦草染色体);分子标记分析确定M47携带一整套(14条)Ns染色体,M42相比于M47而言缺少一对滨麦第7部分同源群染色体,而M51缺少了滨麦第2、4、5、7部分同源群染色体;M47在成株期对条锈病和白粉病均表现高抗,M42对条锈病表现高抗而对白粉病表现感病,M51对两者均表现感病。由此而见,M47和M42可作为优异的抗病中间桥梁材料,尤其是M47系。(3)衍生系M11028-1-1-5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M11028-1-1-5来自于M47与普通小麦7182的BC1F4世代。M11028-1-1-5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构型为2n=44=22Ⅱ,GISH结果显示M11028-1-1-5中含有42条小麦染色体和2条外源染色体;11个位于小麦第六部分同源群的分子标记包括2个SSR标记(Xwmc256和Xgpw312)、1个EST-SSR标记(Swes123)、5个EST-STS标记(CD452568、CD491981、BG604865、BF483643和BQ169205)和3个PLUG标记(TNAC1748、TNAC175和TNAC1752)分析证实附加到M11028-1-1-5中的一对滨麦草染色体属于第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暂命名为Lm#6Ns。醇溶蛋白分析结果表明,M11028-1-1-5中存在滨麦草特异的醇溶蛋白基因,因此M11028-1-1-5是普通小麦—滨麦Lm#6Ns二体异附加系材料。然而,M11028-1-1-5在成株期对条锈病和白粉病均表现感病,推测在滨麦草的第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Lm#6Ns上不存在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基因。(4)M11003-3-1-15-8和M11003-3-1-12-10的创制及其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M11003-3-1-15-8和M11003-3-1-12-10均由中间桥梁材料M47(2n=8x=56,AABBDDNsNs)与普通小麦亲本7182回交一次自交五次所得的BC1F5材料。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构型分别为2n=42=21Ⅱ和2n=44=22Ⅱ。FISH-GISH和中国春缺四体分析结果显示M11003-3-1-15-8系中一对小麦7D染色体缺失并含有2条外源染色体,M11003-3-1-12-10系中含有完整的42条小麦染色体及2条外源染色体。分子标记(EST-STS和PLUG)分析证实被导入到M11003-3-1-15-8和M11003-3-1-12-10中的一对滨麦草染色体都属于第七部分同源群染色体,这对外源染色体暂命名为Lm#7Ns。因此M11003-3-1-15-8和M11003-3-1-12-10分别为普通小麦—滨麦Lm#7Ns(7D)二体异代换系和Lm#7Ns二体异附加系,在成株期对条锈病均表现高抗,且较小麦亲本具有多小花的优良农艺特性,因此在小麦抗病育种和丰富资源方面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5)抗条锈病双单体附加系后代材料的分离及分析:一个普通小麦—滨麦衍生系M11003-4-3-8/13/15来自于M47与普通小麦7182的BC1F4世代,经鉴定其为抗条锈病的双单体附加系材料,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n=44=42T.a+L.m2+L.m3(其中,T.a代表小麦染色体,L.m代表滨麦染色体;L.m2表示滨麦第2部分同源群染色体,L.m3表示滨麦第3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由于双单体附加系材料的不稳定性,继续对其自交下一代材料的染色体分离及抗病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鉴定,结合细胞学、分子标记(EST/PLUG)、原位杂交(FISH/GISH)等方法。所观察的双单体附加系后代可以分为五种类型(Ι-V),其中202W1、213W1和214E2属于类型Ι:2n=44=42T.a+1L.m2+1L.m3,202E4、204E2、211E2、215E2、216W2和216E2属于类型ΙΙ:2n=43=42T.a+1L.m2,203W2和214W1属于类型Ⅲ:2n=43=42T.a+1L.m3,213W3、214E1和215E3属于类型ΙV:2n=42=42T.a,216E4属于类型V:2n=44=42T.a+2L.m2。此五种类型材料对成株期条锈病表现不同,类型Ι和Ⅲ表现抗病,类型II、ΙV和V表现感病。根据所附加的滨麦染色体所属不同同源群而表现出对条锈病反应的不同,推测滨麦第3部分同源群上携带抗病基因,而非第2同源群染色体。同时,这些标记可以在以滨麦为供体种的前提下,作为判断小麦背景中是否其遗传物质正常传递、也可以用来比较基因作图、染色体演化分析以及基因渐渗等研究。
史东[3](2013)在《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研究》文中提出小麦白粉病在各麦区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有效手段。发掘新的抗病基因,实现抗病基因的多样化是抗病新品种培育的基础。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具有优良的抗病特性,是基因改良和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性小麦优异资源。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42)是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利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小麦野生近缘植物,是小麦多种病害的良好抗源。来源于小麦-中间偃麦草杂交后代的稳定品系723,在田间对白粉病表现稳定高抗且外观形态和农艺性状类似于亲本川麦107。本研究利用田间抗性调查、细胞学形态观察、Giemsa C-分带技术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以及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等结果对其易位染色体片段及其与白粉病抗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如下:1.在田间调查中,感病小麦品种绵阳26表现严重的感白粉病,而品系723则表现出免疫特性且其农艺性状与川麦107相似;品系723与绵阳26的杂种F1代所有单株表现为完全免疫;F2代群体抗感区分非常明显,经卡方检验抗感分离比符合3:1;F2:3家系单株出现了抗感分离,分离比为1:2:1。由此可以确定,小麦品系723中控制白粉病抗性为一对显性主效基因。2.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的结果表明:品系723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没有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发现:723的染色体均能够稳定的配对,花粉母细胞终变期及中期Ⅰ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且在配对过程中都没有发现其他配对构型。说明该品系在细胞学上已十分稳定。3.将品系723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以中间偃麦草总基因组DNA和拟鹅观草总基因组DNA分别为探针,中国春总基因组DNA为封阻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该品系是一对染色体短臂上含有中间偃麦草J或Js染色体片段的中间易位系。4.以pAs1和pSc119.2为探针进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发生易位的染色体不是B和D基因组染色体,而是位于A基因组的染色体上。5.同一张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顺次进行染色体Gimesa-C带与GISH,观察有信号的染色体带纹,结果显示:易位片段位于5A短臂上,其易位片段占整条短臂的比例大概为五分之四。6.将723与MY26杂种F2代分单株进一步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发现:感病株中未发现易位染色体,而抗病植株中部分含有一条易位染色体,部分含有两条易位染色体。这表明了抗白粉病基因位于染色体易位片段上。
王秀波[4](2012)在《一粒小麦—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衍生系抗条锈性遗传与连锁作图》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引起的一种气传性真菌病害,遍及世界各主要麦区。在我国,小麦条锈病曾多次发生大流行,给小麦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已成为影响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最经济,有效和生态安全的方法。由于我国多数生产品种具有相同的抗性基因或抗谱相近,造成遗传基础狭窄、单一,近年来,随着CYR32等流行小种的产生,我国小麦主产区的生产品种大多丧失了抗锈性。因此,发掘新的抗源和抗条锈病基因,尽快选育新的抗锈品种,拓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基础,增加其遗传多样性,为我国小麦抗病遗传改良提供丰富的抗源材料,对于防治小麦条锈病害具有重要的意义。小麦的许多野生近缘物种都含有丰富的抗性基因,利用远缘杂交将外源遗传物质导入小麦是创制抗病小麦新抗源材料的有效途径。一粒小麦(Triticum monococcum)与葡萄牙野燕麦(Avena fatua L.)经过杂交,得到了杂种后代一粒葡(YLP)系列。本研究通过细胞学,条锈病鉴定和筛选,得到了对我国目前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均表现抗病的选系,并对其进行了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在一粒小麦与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中选育了5个形态学稳定的抗条锈病衍生系YLP-1、YLP-7、YLP-9、YLP-13和YLP-16,对该衍生系的细胞遗传学特征进行了鉴定:根尖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均为2n=21Ⅱ,与中国春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存在着二价体、游离的单价体、多价体以及落后染色体,异常构型率为16%~50%。细胞遗传学初步鉴定表明了这5个衍生系均为易位系,验证了一粒葡是远缘杂交的后代。2.从一粒葡后代中选出了9个株系用9个条锈菌小种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分析表明有5个株系YLP-1-4、YLP-7、YLP-9-1、YLP-9-3、YLP-16-1对所有参试小种都表现为高抗,且与已知的Yr24/Yr26基因不同,说明一粒葡是一个优良的抗条锈病抗源材料。用目前国内毒性最强的流行小种CYR32对YLP-1-4和YLP-7进行了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YLP-1-4对CYR32的抗病性由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YLP-7对CYR32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和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3.利用分离群体分析(BSA)法对SSR引物进行筛选,获得了7个与YLP-7中显性抗条锈病基因YrYLP连锁的多态性标记,他们分别是Xwmc419、Xbarc187、Xwmc269、Xbarc137、Xwmc216、Xwmc694和Xbarc181,遗传距离分别为10.2、5.4、3.6、2.4、3.6、4.8、8.4。故YrYLP位于1B染色体的着丝点附近。其中Xbarc137和Xwmc216两个标记分布在YrYLP的两侧,与其连锁距离分别为2.4cM和3.6cM。这些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可用于小麦抗条锈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已知定位于小麦1B染色体的抗条锈病基因抗病性检测及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YrYLP很可能是一个不同于这些已知基因的新基因,一粒葡作为条锈病的优良抗源材料在抗病育种中将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杨漫宇[5](2011)在《源于不同黑麦自交系易位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文中研究说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历史超过8000年。世界各国学者和育种家已对它进行了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并且在小麦育种和遗传改良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长期定向选择育种,人工育成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和小麦栽培品种的单一化,导致栽培小麦的遗传基础日益狭窄,遗传多样性逐渐丧失。一个不利于小麦生产的后果是,小麦对外界的胁迫更加敏感,尤其是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大大下降。黑麦是小麦的重要近缘物种之一,蕴藏着丰富的遗传资源,是改良普通小麦抗病性、农艺性状与品质的重要基因资源。将黑麦中的优良基因直接导入小麦是改良小麦遗传基础最为有效的途径。黑麦1RS染色体臂上携带多个改良抗性及农艺性状有关的基因,使小麦-黑麦1RS/1BL易位系在全世界小麦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近年来新的病菌生理小种的不断产生导致1RS/1BL易位系的抗病性逐渐丧失。因此进一步利用黑麦的遗传多样性,创造新的易位系是目前小麦育种关键工作。本实验主要对绵阳11与黑麦自交系R12和R3杂交后代的22个抗病株系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利用染色体计数、Giemsa 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分子标记技术、条锈病抗性鉴定以及形态学对材料进行了全方位的鉴定,结果如下1.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观察并计数,结果发现22个株系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这表明上述材料在遗传上已经趋于稳定。2. Giemsa C-带分析结果显示,在株系95I-219-4和95I-115中发现了一对1RS/1BL易位染色体。3.采用黑麦着丝粒特异引物cen-2对易位系进行分子鉴定,电泳结果中均扩增出1000bp的cen-2特异带。这表明95I-219-4和95I-115的1RS/1BL易位含有黑麦的着丝粒。4.将Giemsa C-带分析后的玻片褪色,以黑麦基因组DNA为探针进行GISH分析,结果发现,材料95I-219-4和95I-115则在Giemsa C-带分析后同一细胞中显示有黑麦1RS带纹染色体的部位有荧光信号。因此,着丝粒鉴定,GISH分析结果,和Giemsa C-带分析都证明株系95I-219-4和95I-115都含有完整的1RS染色体臂。5.对已鉴定的1RS/1BL易位材料95I-219-4和95I-115进行A-PAGE鉴定,结果显示两易位株系都具有黑麦碱特征带,黑麦碱基因Sec-1正常表达。6.田间抗病调查结果显示,这些远缘杂交后代育成后的15年中,它们的抗病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1RS/1BL易位株系951-219-4和95I-115也从高抗条锈病发展为重感条锈病。本结果指出,不断地培育新的小麦异源易位系,对保持易位系的良好抗性是十分必要的。7.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源于黑麦自交系R3的17个株系材料与亲本MY11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产生了新性状,这表明17个株系中含有外源染色质。文中讨论了这些可能的易位系的外源DNA的进一步鉴定的方法问题。
赵万春[6](2010)在《普通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S·1VL和T1DL·1VS的创制、鉴定和性状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簇毛麦为异株授粉一年生或多年生二倍体牧草,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东北部地区,它抗小麦多种主要病害,而且具有耐寒,分蘖力强,生长繁茂,多小花,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耐盐抗旱等特性。位于簇毛麦的1V染色体上的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Glu-V1)、贫硫(ω-型)和富硫(γ-型)醇溶蛋白基因(Gli-V1)和低分子量醇溶蛋白基因(Glu-V3)是改良小麦品质的宝贵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和细胞学技术创制、筛选和鉴定了2个新的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S?1VL和T1DL?1VS,并评估了其对小麦抗病性和籽粒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小麦改良提供新的种质资源。结果如下:1、在小麦第1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的短臂(1DS)和长臂(1BL)的端部和近着丝粒区域选择设计了96对EST-STS引物,成功开发出了可以检测小麦背景中簇毛麦1V染色体臂的4个EST-STS分子标记。位于1DS上的2个标记BE499250-STS和BE591682-STS/RSAⅠ为共显性标记,可以扩增出1条1VS的特异片段,同时可以扩增出1条1DS特异片段,能将1DS和1AS、1BS区分开来,因此用这2个标记不仅可以检测小麦背景中簇毛麦1V染色体的短臂,还可以检测小麦1D染色体的短臂。而位于1BL上的2个标记BE518358-STS/HAEⅢ和BE585781-STS/RSAⅠ是显性标记,分别扩增出2条1VL和1条1VL的特异片段,但扩增的小麦染色体片段不能区分1DL与1A和1B。2、以中国春的1D单体为母本与中国春-簇毛麦1V染色体的二体附加系(DA1V)杂交。F1植株的根尖制片,计数并选择有42条染色体的植株(为1D和1V的双单体)自交形成F2群体,用我们开发的可追踪1VS和1VL的EST-STS标记筛选282株F2个体,并经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鉴定出了5个杂合互补的Robertsonian易位株和1个非Robertsonian易位株。通过将易位染色体的C带和GISH形态与根尖细胞有色分裂中期1D和1V染色体的C带和GISH形态比较,确认在5个杂合互补的Robertsonian易位株中,3株为杂合互补的T1DS?1VL易位系(08-46-7、08-46-123和08-46-208),2株为杂合互补的T1DL?1VS易位系(08-46-56和08-46-83)。从52株来源于杂合易位株T1DL?1VS83的F3植株中鉴定获得2株纯合互补的T1DL?1VS易位系;从68株来源于杂合易位株T1DS·1VL208的F3植株获得4株纯合互补的T1DS?1VL易位系。3、中国春-簇毛麦的T1DS?1VL和T1DL?1VS易位系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2个新易位系对白粉病的抗性水平和中国春的抗白粉病水平相同,都属于中抗。但2个易位系对4个条锈病小种(条中31号、条中32号、条中33号和水源11致病类型4)的抗性与中国春的不同。易位系T1DL?1VS对4个条锈病小种均为中感或高感,发病程度较中国春严重;而易位系T1DS?1VL对条中31号中抗、对条中32号中感、对条中33号和水源11-4免疫,发病程度较中国春轻。因此,在簇毛麦1VL上可能含有抗条锈病基因。4、中国春-簇毛麦T1DS?1VL和T1DL?1VS易位系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中国春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并不显着;但是易位系T1DS?1VL的Zeleny沉淀值(10.0 ml)极显着低于中国春的Zeleny沉淀值(30.7 ml),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为1.5 min和1.2 min,分别比中国春形成时间(4.2 min)和稳定时间(4.2 min)减少了2.7 min和3.0 min,其面团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为199 FU和19,分别比中国春的弱化度(98 FU)和粉质质量指数(64)增加了101 FU和减少了45;而易位系T1DL?1VS的Zeleny沉淀值(37.4 ml)极显着高于中国春,形成时间为5.0 min,稳定时间为5.9 min,比中国春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分别增加了0.8 min和1.7 min,其面团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分别为47 FU和86,分别比中国春的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降低了51 FU和增加了22。结果说明T1DS?1VL易位降低小麦面筋强度和品质;而T1DL?1VS易位增强面筋强度,改善小麦品质。推测簇毛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Glu-V1可能位于1VS。
张颙[7](2009)在《小麦品种川麦42与川农16重组自交系品质及抗条锈性状遗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国审小麦品种川麦42与川农16杂交,经多代培育构建的127个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供试材料,对其品质相关性状及抗条锈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沉淀值、面筋指数、干面筋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公差指数、断裂时间、粉质质量指数、降落值、迟熟α-淀粉酶活性等13个品质性状在“川麦42”和“川农16”构建的127个重组自交系(RILs)中的的变异性状,以及其与抽穗期、株高、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单穗重、籽粒产量等7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蛋白质等13个品质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变异较为丰富,并且性状表现大多呈正态分布;除吸水率与其它品质性状相关较少外,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干面筋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断裂时间、公差指数、粉质质量指数、降落值等品质性状之间大多都表现出显着或极显着的相关关系:13个品质性状与7个农艺性状间也大多都呈显着或极显着的负相关,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同时,也检测到迟熟α-淀粉酶在群体中的分布符合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1:1的遗传分离规律。2.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衍生品种“川麦42”与“川农16”构建的127个重组自交系(RILs-8)群体,将179个SSR标记定位到21条染色体上,构建了总长为2251.1cM遗传连锁图,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2.5cM,平均每个染色体有8.5个标记。利用该图谱对品质性状进行了QTL分析,13个品质性状共检测到44个QTL,主要分布在1A、1B、2D、3D、4A、4D、5A、5B和7D等9条染色体。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4.48%-66.15%,来自亲本川麦42的有26个(占59.1%),主要涉及蛋白质、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公差指数、降落值、沉淀值等重要性状,而具有正向加性效应的QTL有16个。来自亲本川农16的QTL有18个(占40.9%),主要涉及干面筋含量、湿面筋含量、粉质质量指数、断裂时间等性状,其中9个QTL具有正向加性效应。3.本研究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分别对小麦品种“川麦42”和“川农16”及其构建的127个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的贮藏蛋白(HMW-GS和醇溶蛋白)变异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RILs群体的Glu-A1、Glu-B1和Glu-D1位点编码亚基分别为双亲类型的1、6+8或20,2+12或5+10,没有新的亚基类型产生,同时检测到(1,6+8,2+12)、(1,20,5+10)、(1,6+8,5+10)和(1,20,2+12)等4种亚基组合,其中重组组合(1,6+8,5+10)出现频率最高。亚基5+10比2+12有增强沉淀值、面筋指数和稳定时间,及降低干面筋、湿面筋含量和公差指数的效应,亚基6+8比20有增强面筋指数的效应,亚基组合对品质性状的影响依次为(1,6+8,5+10)>(1,20,5+10)>(1,6+8,2+12)>(1,20,2+12)。供试材料共分离出39条迁移率不同的醇溶蛋白谱带,ω区18条、γ区10条、β区4条、α区7条,平均每个供试材料分离出14-25条带。其中仅有4条共有带,共得到113种多态性带型,其中ω和γ区醇溶蛋白带纹组成最为丰富,而β区最低。在RILs群体中检测到8条不同于双亲的新带型,7条存在于ω区,1条存在于γ区。各电泳谱带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差异较大,其变化范围为0.78%-100%。聚类分析表明,RILs群体在相似系数为0.61的水平上,被划分为两个亲本类型群,其中类Ⅰ主要来源于川农16,有26个株系,其余101个株系中都与亲本川麦42聚在类Ⅱ中,每一类在不同的相似系数处又可以分成多个亚类,类群间的关系基本反映了该RILs群体的亲缘关系。4.对小麦品种“川麦42”与“川农16”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1BL/1RS易位和人工合成种SSR位点的遗传效应分析表明,来源于亲本“川农16”的1BL/1RS易位血缘在自交系群体中与抽穗期、单株分蘖、成穗率和小穗数等4个主要农艺性状有显着或极显着相关,而与大多数品质性状的相关性不显着。同时也发现1BL/1RS易位系通过降低沉淀值和提高公差指数影响小麦的品质: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共鉴定出40个来源于亲本“川麦42”的人工合成位点SSR位点,其中有18个人工合成种SSR位点均与所测品质性状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关系,约占总人工合成种位点的45%,其中7个人工合成种位点对品质有正效应,5个位点有负效应,表明“川麦42”中的人工合成种血缘对后代群体的品质性状影响较大。5.将“川麦42”分别与高感条锈小麦品种“绵阳26”、“绵阳335”杂交和回交,获得杂交F1、F2、BC1群体,其中,“川麦42×绵阳26”、“川麦42×绵阳335”F2群体分别为208和337株,“川麦42/绵阳26//绵阳26”、“川麦42/绵阳335//绵阳335”BC1,分别为171和216株;利用条锈菌小种条中32号(CYR32)对抗感杂交的F1、F2、BC1群体接种,结果显示,所有F1代对条中32都表现免疫或高抗,F2代群体中抗∶感分离比例均符合3R∶1S理论比例,BC1群体抗∶感分离比均符合1R∶1S理论比例。说明“川麦42”对“条中32”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川麦42”所含抗条锈基因YrCH42分别与1BS上Yr24和Yr26等位性测定表明,在分离的F2群体中都未出现抗病株,说明YrCH42、Yr24和Yr26可能为相同基因。
熊方建[8](2009)在《小麦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和SSR多态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2006年9月9日经“实践八号”返回式育种卫星搭载的川农19和06Fr785等七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测验和田间(2006—2008)加代繁殖,研究了卫星搭载小麦种子当代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苗高等生理指标变异和不同繁殖世代间的农艺性状变异,对变异株种子贮藏蛋白构成(醇溶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DNA微卫星变异多态性进行了分析,探讨空间环境对小麦种子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诱变效应;并且筛选获得矮株、大穗、高产量性状、贮藏蛋白及DNA微卫星标记等类型的变异株若干份。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小麦品种(系)的干种子经空间搭载返回地面后,其发芽率和发芽势产生变异分离差异,其中小麦稳定品系KD11的发芽率最低,为96.83%,相当于对照的99.82%;川农19的发芽率最高,为98.17%,相当于对照的132.66%,其余各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七个搭载材料的幼苗生长效应受空间诱变影响,表现为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前者占主导性。川农19和06Fr785两个材料的Sp1、Sp2代群体农艺性状同样存在差异性,Sp2代的诱变差异性大于Sp1代,是选择突变株系的重要世代。从中可筛选出株高、千粒重等指标变异显着的突变株。2.对搭载材料中的小麦品种川农19和品系06Fr785进行种子贮藏蛋白变异分析,发现两个材料的HWM-GS和醇溶蛋白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异,产生与对照不同的HWM-GS亚基组合类型。其中:06Fr785的Sp1、Sp2代均在Glu-A1位点出现变异亚基1,构成1/14+15/2+12组合的变异亚基类型,品质得分8分,高于对照,属于优质亚基组合。Sp1代醇溶蛋白分离出差异带8条,多态性达32%,获得12份醇溶蛋白突变株;Sp2代分离出差异带4条,多态性达15.3%,获得5份醇溶蛋白突变株。川农19的Sp1没有获得变异亚基,Sp2代在Glu-A1位点,Glu-B1和Glu-D1位点分别出现变异亚基,形成1/7+8/2+12和null/7+9/5+10两种HWM-GS变异组合类型,品质得分分别为8分和6分,均高于对照。Sp1代醇溶蛋白分离出差异带1条,多态性达5.3%,获得7份醇溶蛋白突变株;Sp2代分离出差异带5条,多态性达20%,获得14份醇溶蛋白突变株。3.应用小麦SSR通用引物,对搭载材料中的小麦品种川农19和品系06Fr785的SP2代变异植株进行DNA扩增,展开多态性分析,研究卫星搭载对植株DNA诱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有10对SSR引物在06Fr785Sp2代的5个突变植株扩增出多态性;与地面对照材料相比,其多态性位点表现在扩增片段的增加、缺失和大小差异三方面,扩增片段多态性频率为0.42%-4.14%。7对引物在川农19Sp2代的5个突变株系中扩增出多态性,主要表现为扩增片段的增加和缺失两方面,多态性频率为0.50%-6.53%。4.综上结果,空间搭载小麦干种子在种子生理活性,后代植株农艺性状、种子贮藏蛋白和植株DNA分子水平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当中不乏能选育优良品种的正面变异资源,从而为获得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提供基础材料。同时,航空材料的分离变异,也为进一步研究利用空间环境诱发植物变异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更好地利用空间环境特点丰富植物资源。
曾小川[9](2008)在《人工合成小麦—黑麦双二倍体贮藏蛋白表达和白粉病抗性鉴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倍体化在植物的物种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估计,至少有50%甚至超过70%的被子植物在其进化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或多次多倍体化事件。小麦是异源六倍体,对于近缘种属的染色体进入细胞核的耐受力很强,远缘杂交较为容易。人工合成小麦和小麦近缘种属材料的异源多倍体,不仅可以作为育种的种质资源,成为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同时是研究基因组相互作用,基因组进化,表观遗传的重要材料。贮藏蛋白是小麦籽粒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小麦的品质紧密相关。前人已对小麦籽粒贮藏蛋白的基因位点和表达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同时黑麦也是小麦抗白粉病的重要来源,利用构建双二倍体来引入黑麦抗性基因是重要的育种手段。本次研究利用GISH、SDS—PAGE和A—PAGE鉴定了两套人工合成的小麦(绵阳11、中国春)和黑麦(AR106BONE)异源双二倍体(CA、MA),并对其籽粒贮藏蛋白表达情况和抗白粉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经GISH鉴定两套共20个籽粒根尖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均为2n=56,其中14条有明显的黑麦杂交信号。SDS—PAGE和A—PAGE鉴定也证明这些异源多倍体和前人研究的小黑麦异源多倍体有很多相似的性状:表达双亲中的大多数条带和倾母性遗传。说明人工合成小麦—黑麦异源双二倍体成功。2.几个材料在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加倍后发生了遗传变异,既有亲本蛋白条带在子代中的缺失也有不同于亲本条带的新蛋白条带在子代中的表达。其中黑麦的迁移率较慢的条带在两套材料中都没有表达,CA材料中的中国春的亚基2没有出现,而在在亚基7上下分别表达了至少2个新亚基。在MA材料中母本绵阳11的条带全部表达。说明两套不同小麦背景的材料在和相同的黑麦构成的异源双二倍体中的作用方式不相同。3.HMW—GS和醇溶蛋白在后代遗传稳定性上有较大差异。在20个材料的HMW—GS组成分析中发现所有的材料表现一致,而在醇溶蛋白组成上后代的变化却很丰富。意味着在遗传稳定性上HMW—GS可能大于醇溶蛋白。两套材料中醇溶蛋白的多态性CA小于MA,可能意味着中国春接纳外源染色体的能力更强,远缘杂交合成异源多倍体更容易。4.在黑麦AR套袋自交多代后发现其醇溶蛋白缺失了黑麦碱蛋白条带。而在以它为亲本的后代中,发现有Sec—1全部表达、部分表达、完全不表达几种类型。这可能表明:黑麦AR的1R染色体上的Sec—1位点上发生了异常的变化,在异源多倍体中Sec—1的表达调控原理的研究应得到重视。5.通过田间自然诱发白粉病鉴定发现,两套双二倍体均表达了来自黑麦的抗病基因,对白粉病表现为高抗。
魏芳勤[10](2008)在《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材料抗全蚀病鉴定及其遗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近缘植物存在着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可供改良小麦的优异基因,加强小麦与其近缘植物的杂交、鉴定和利用研究,必将为小麦生产和育种带来更大的进展。本研究通过细胞学分析、原位杂交、分子标记及形态学统计,对小麦-华山新麦草稳定后代株系中抗全蚀病材料进行了系统的鉴定与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的抗全蚀病鉴定及其抗病材料的细胞学检测和GISH分析通过抗全蚀病的形态学鉴定统计,细胞学分析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在8份小麦-华山新麦草稳定株系中,得到三个抗全蚀病株系。GISH检测出一个异附加系-H9017和一个异代换系-H922,而株系H924的GISH检测没出现杂交信号,推测可能是个小片段易位系。2. H924的F2群体对小麦全蚀病的抗病性遗传分析对96(15)×H924的F2群体抗感病性状用IECM算法估算结果表明,来自H924的抗性遗传由二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其遗传模型是B-1,主基因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主基因遗传率h2mg在两次重复中为别为96.7%和94.6%。3. H924抗小麦全蚀病基因的初步染色体定位用296对分布于小麦整个基因组的SSR引物对双亲PCR扩增,得到102对差异引物,这些引物在抗病池和感病池中进行扩增,有5对引物在池间表现出多态性。这5对SSR引物定位在5D和6D两条染色体上。其中5D上有3对引物出现,6D上出现2对。说明在这两条染色体上有抗全蚀病基因存在。
二、两个小麦-黑麦远缘杂交高代抗病株系的贮藏蛋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个小麦-黑麦远缘杂交高代抗病株系的贮藏蛋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大麦矮杆、大穗衍生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部分印度小麦品种矮杆基因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远缘杂交研究概况 |
1.1.1 小麦远缘杂交概述 |
1.1.2 大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2 小麦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 |
1.2.1 形态标记 |
1.2.2 细胞学鉴定 |
1.2.3 生化标记 |
1.2.4 同工酶标记 |
1.2.5 种子贮藏蛋白标记 |
1.2.6 原位杂交技术 |
1.2.7 分子标记技术 |
1.3 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 |
1.3.1 矮化基因类型 |
1.3.2 小麦矮秆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分子标记 |
1.3.3 小麦矮秆基因的作用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麦-大麦大穗大粒渐渗系WB13的遗传背景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DNA提取 |
2.1.3 遗传背景检测 |
2.1.4 SSR标记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遗传背景检测结果 |
2.2.2 SSR标记分析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小麦-大麦矮秆渗入系WB29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WB29农艺性状调查 |
3.1.3 幼苗赤霉素反应 |
3.1.4 DNA提取 |
3.1.5 根尖染色体观察 |
3.1.6 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 |
3.1.7 WB29分子标记检测 |
3.1.8 F_2代分子标记检测及连锁测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WB29的农艺性状 |
3.2.2 幼苗赤霉素反应鉴定 |
3.2.3 WB29矮秆基因遗传规律 |
3.2.4 根尖细胞观察及GISH分析 |
3.2.5 WB29分子标记检测 |
3.2.6 F_2代小麦矮秆基因(Rht)与大麦STS标记检测及连锁测验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21份印度小麦品种矮秆基因的检测及其对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田间株高和幼苗胚芽鞘长度调查 |
4.1.3 赤霉素反应测试 |
4.1.4 DNA提取 |
4.1.5 矮秆基因检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小麦品种的矮秆基因 |
4.2.2 赤霉素敏感性测试 |
4.2.3 小麦品种的矮秆基因的分布 |
4.2.4 不同品种的胚芽鞘长度和株高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普通小麦—滨麦衍生后代的创制及其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赖草属植物的研究 |
1.1.1 植物学分类与分布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3 优异基因的发掘与利用 |
1.2 小麦远缘杂交 |
1.2.1 小麦的近缘种属 |
1.2.2 外源遗传物质的转移 |
1.3 普通小麦背景中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 |
1.3.1 形态学标记 |
1.3.2 细胞学鉴定 |
1.3.3 原位杂交 (包括GISH和FISH) |
1.3.4 生化标记 |
1.3.5 分子标记 |
1.4 滨麦研究进展 |
1.4.1 植物学特性 |
1.4.2 染色体组研究 |
1.4.3 滨麦与小麦的杂交研究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滨麦染色体核型分析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田间取材与处理(根) |
2.2.2 根尖染色体制片及观察 |
2.2.3 核型分析及模式图绘制 |
2.2.4 植物基因组DNA的微量提取与纯化(改良的CTAB法) |
2.2.5 SSR/EST标记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滨麦染色体核型分析 |
2.3.2 染色体形态观察 |
2.3.3 染色体组可能供体种的初步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普通小麦-滨麦三个多重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细胞学观察 |
3.2.2 基因组原位杂交 (GISH) 分析 |
3.2.3 分子标记分析 |
3.2.4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
3.2.5 成株期抗病性鉴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三个不同衍生系M47/ M51/ M42的细胞学特征 |
3.3.2 M47/ M51/ M42的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 |
3.3.3 M47/ M51/ M42外源染色体的分子标记分析 |
3.3.4 M47/ M51/ M42成株期白粉病和条锈病的鉴定 |
3.4 讨论 |
3.4.1 M47/ M51/ M42中外源染色体的来源 |
3.4.2 M47/ M51/ M42抗病性来源分析 |
第四章 普通小麦-滨麦Lm#6Ns 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 |
4.1 供试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细胞学观察 |
4.2.2 GISH鉴定 |
4.2.3 分子标记 (EST/PLUG) 分析 |
4.2.4 醇溶蛋白电泳分析 |
4.2.5 农艺性状和成株期条锈病调查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衍生系M1102811-5 的细胞学观察 |
4.3.2 衍生系M1102811-5 的GISH鉴定 |
4.3.3 衍生系M1102811-5 的标记分析 |
4.3.4 衍生系的农艺性状及抗病性调查 |
4.3.5 M1102811-5 的醇溶蛋白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普通小麦-滨麦Lm#7Ns 二体异附加系和 Lm#7Ns (7D) 二体异代换系的鉴定 |
5.1 供试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细胞学观察 |
5.2.2 GISH鉴定 |
5.2.3 FISH-GISH技术 |
5.2.4 EST标记分析 |
5.2.5 PLUG标记分析 |
5.2.6 农艺性状和成株期条锈病调查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衍生系M11003311210的细胞遗传学鉴定 |
5.3.2 衍生系M1100331158 的细胞遗传学鉴定 |
5.4 讨论 |
第六章 普通小麦-滨麦抗条锈病双单体附加系遗传学分析 |
6.1 供试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2.1 细胞学观察 |
6.2.2 顺序FISH-GISH技术 |
6.2.3 分子标记分析 (EST/PLUG) |
6.2.4 农艺性状和成株期条锈病调查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双单体附加系材料的鉴定 |
6.3.2 双单体附加系自交后代材料的细胞学观察 |
6.3.3 双单体附加系后代材料的FISH-GISH鉴定 |
6.3.4 双单体附加系及其自交后代材料的分子标记分析 |
6.3.5 双单体附加系自交后代的农艺性状及抗病性鉴定 |
6.4 讨论 |
6.4.1 双单体附加系及其自交后代的染色体组成分析 |
6.4.2 抗病性来源分析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小麦白粉病及其研究进展 |
1.1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
1.2.1 抗病品种防治 |
1.2.2 农业防治 |
1.2.3 药剂防治 |
1.3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1 白粉病抗病基因的来源 |
1.3.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抗性评价及其利用 |
2 中间偃麦草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
2.1 中间偃麦草的植物学分类及地理分布 |
2.2 中间偃麦草的生物学特征 |
2.3 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成 |
2.4 中间偃麦草染色质向小麦中的转移和利用 |
3 小麦易位系的创制及其应用 |
4 小麦遗传背景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 |
4.1 形态学标记 |
4.2 细胞学标记 |
4.3 生物化学标记 |
4.4 分子生物学标记 |
4.4.1 原位杂交 |
4.4.2 分子标记 |
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实验技术路线 |
3 方法 |
3.1 田间农艺性状观察及成株白粉病抗性鉴定 |
3.2 细胞学研究 |
3.2.1 根尖染色体数目鉴定 |
3.2.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构型分析 |
3.2.3 染色体C-分带技术 |
3.3 原位杂交研究 |
3.3.1 探针DNA和封阻DNA的提取及检测 |
3.3.2 探针的标记 |
3.3.3 探针与染色体杂交及信号检测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田间农艺性状表现及成株期白粉病的抗性鉴定 |
2 细胞学鉴定 |
3 GISH-双色FISH原位杂交结果 |
4 顺次C-分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 |
5 723与MY26杂种F2代的抗、感病株GISH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小麦的抗白粉病基因 |
2 小麦-中间偃麦草的抗白粉病基因的鉴定 |
3 小麦品系723染色体结构的鉴定及白粉病抗性基因与染色体易位的关系 |
4 GISH-双色FISH技术在易位系鉴定研究中的作用 |
5 C-分带与原位杂交技术相结合是鉴定小麦背景中外源染色质的有效工具 |
6 抗病品系723在生产中的利用价值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一粒小麦—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衍生系抗条锈性遗传与连锁作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麦条锈病 |
1.1.1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
1.1.2 小麦条锈病害的防治 |
1.2 已知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及在我国的应用 |
1.2.1 已知小麦抗条锈病基因 |
1.2.2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来源 |
1.2.3 小麦野生近缘物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发掘和利用 |
1.3 普通小麦中外源抗条锈病基因的鉴定 |
1.3.1 形态标记鉴定 |
1.3.2 细胞学标记 |
1.3.3 生物化学标记 |
1.3.4 染色体原位杂交 |
1.3.5 DNA 分子标记技术 |
1.4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研究方法 |
1.4.1 常规杂交法 |
1.4.2 基因推导法 |
1.4.3 非整倍体法 |
1.4.4 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 |
1.4.5 DNA 分子标记技术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一粒葡的细胞遗传学特征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一粒葡衍生后代根尖体细胞染色体观察 |
2.2.2 一粒葡衍生后代选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观察 |
2.2.3 一粒葡衍生后代选系与中国春杂交 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一粒葡抗条锈性特征与遗传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一粒葡衍生后代抗性株系苗期抗条锈性鉴定 |
3.2.2 YLP-1 对 CYR32 的抗条锈病遗传分析 |
3.2.3 YLP-7 对 CYR32 的抗条锈病遗传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YLP-7 的抗条锈基因定位和分子作图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因组 DNA 质量检测 |
4.2.2 抗条锈病基因 SSR 标记的筛选 |
4.2.3 SSR 标记与 YrYLP 基因的连锁分析 |
4.2.4 抗条锈病基因 YrYLP 的定位与作图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一粒小麦-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衍生后代细胞遗传学特征 |
5.2 一粒小麦-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衍生后代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
5.3 一粒葡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标记和基因定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源于不同黑麦自交系易位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普通小麦的起源 |
1.2 黑麦基因资源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2.1 小麦近缘植物 |
1.2.2 黑麦属植物 |
1.2.3 黑麦属植物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概况 |
1.2.4 黑麦属植物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
1.3 1RS/1BL易位系的来源及在我国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4 小麦异源易位系的诱导 |
1.4.1 辐射诱导易位 |
1.4.2 组织培养诱导易位 |
1.4.3 利用单价体错分裂诱导易位 |
1.4.4 利用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方法 |
1.4.5 利用杀死配子染色体诱发易位 |
1.4.6 以单体附加系为工具诱导易位 |
1.5 小麦远缘杂交中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 |
1.5.1 形态学标记 |
1.5.2 染色体核型分析 |
1.5.3 染色体分带技术 |
1.5.4 原位杂交 |
1.5.5 生化标记 |
1.5.6 分子标记 |
1.6 小麦条锈病研究进展 |
1.6.1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来源 |
1.6.2 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机制 |
1.6.3 植物抗病遗传基础模式 |
2 立题依据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发根及预处理 |
3.2.2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记数 |
3.2.3 麦醇溶蛋白的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 |
3.2.4 Giemsa C-带 |
3.2.5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
3.2.6 黑麦着丝粒特异引物cen-2分析 |
3.2.7 田间条锈病抗性观察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 |
4.2 Giemsa C-带分析 |
4.3 GISH分析 |
4.4 黑麦着丝粒特异引物cen-2分析 |
4.5 醇溶蛋白分析 |
4.6 田间调查 |
4.6.1 抗病性调查 |
4.6.2 源于黑麦自交系R3株系的农艺性状调查 |
5 讨论与结论 |
5.1 对源于黑麦自交系R12的两个1RS/1BL易位系抗性的讨论 |
5.2 对源于黑麦自交系R3株系的探讨 |
5.2.1 源于黑麦自交系R3株系的遗传组成 |
5.2.2 源于黑麦自交系R3株系的抗性变化 |
5.3 不同黑麦抗病性的差异 |
5.4 易位系的应用前景 |
5.5 准确鉴定小麦背景中的异源物质 |
5.6 对连续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探讨 |
5.6.1 Giemsa C-带技术 |
5.6.2 基因组原位杂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普通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S·1VL和T1DL·1VS的创制、鉴定和性状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普通小麦的演生进化概况 |
2.1 外源有益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 |
2.1.1 普通小麦的基因资源 |
2.1.2 外源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研究进展 |
3.1 创造与选育易位系的方法 |
3.1.1 利用电离辐射诱发易位 |
3.1.2 利用组织培养诱发易位 |
3.1.3 利用杀配子染色体诱发易位 |
3.1.4 利用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控制体系诱发易位 |
4.1 簇毛麦在小麦改良中的利用研究进展 |
4.1.1 簇毛麦染色体组型和带型 |
4.1.2 簇毛麦与小麦属的关系 |
4.1.3 簇毛麦与小麦属的杂交 |
4.1.4 六倍体小麦的簇毛麦异源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的创制 |
4.1.5 普通小麦遗传背景下簇毛麦染色体(质)的鉴定 |
4.1.6 潜在有用的簇毛麦性状及在普通小麦改良中的利用 |
5.1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标 |
第二章 利用小麦EST 引物开发簇毛麦1V 染色体臂的STS 标记 |
1.1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DNA 的分离和提取 |
2.1.3 EST 引物设计 |
2.1.4 PCR 分析 |
2.1.5 电泳 |
3.1 结果分析 |
4.1 讨论 |
第三章 普通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L?1VS 和 T1DS?1VL 的创制与鉴定 |
1.1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和杂交 |
2.1.2 DNA 的分离和提取 |
2.1.3 PCR 分析 |
2.1.4 电泳 |
2.1.5 分子和细胞学鉴定 |
3.1 结果分析 |
3.1.1 杂合互补易位系T1DL?1VS 和 T1DS?1VL 的筛选与鉴定 |
3.1.2 纯合互补易位系T1DL?1VS 和 T1DS?1VL 的筛选与鉴定 |
4.1 讨论 |
第四章 普通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L?1VS 和 T1DS?1VL 的特性评估 |
1.1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抗病性鉴定 |
2.1.3 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评估 |
3.1 结果分析 |
3.1.1 抗病性鉴定结果 |
3.1.2 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评估结果 |
4.1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小麦品种川麦42与川农16重组自交系品质及抗条锈性状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麦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
1.1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 |
1.1.1 HMW-GS的主要特性 |
1.1.2 HMW-GS与品质的关系 |
1.2 小麦醇溶蛋白 |
1.2.1 醇溶蛋白特性 |
1.2.2 醇溶蛋白与品质的关系 |
1.3 其它主要品质性状 |
1.4 品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
1.5 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
1.5.1 分子标记在QTL定位中的应用 |
1.5.2 用于QTL定位的群体 |
1.5.3 QTL定位方法 |
1.5.3.1 单标记分析法 |
1.5.3.2 区间作图法 |
1.5.3.3 复合区间作图法 |
1.5.3.4 混合线性模型方法 |
1.5.4 重要品质性状QTL研究进展 |
2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研究进展 |
3 小麦抗条锈研究进展 |
3.1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危害 |
3.2 小麦条锈病抗性性遗传研究方法 |
3.2.1 常规杂交法 |
3.2.2 基因推导法 |
3.3 小麦抗条锈基因等位性研究 |
4 小麦1BL/1RS易位系研究进展 |
4.1 1BL/1RS易位系概况 |
4.2 1BL/1RS易位系与小麦产量的关系 |
4.3 1BL/1RS易位系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
5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小麦品种川麦42与川农16重组自交系品质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田间种植 |
2.2.2 农艺性状调查 |
2.3 品质性状的测定 |
2.3.1 蛋白质含量和硬度测定 |
2.3.2 干、湿面筋含量及面筋指数的测定 |
2.3.3 沉淀值的测定 |
2.3.4 粉质仪参数的测定 |
2.3.5 降落值的测量 |
2.3.6 α-淀粉酶(LMA)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品质性状表现 |
3.2 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
3.3 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相关分析析 |
3.4 小麦迟熟α-淀粉酶(LMA)的遗传分析 |
3.4.1 LMA的遗传分析 |
3.4.2 LMA对降落值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小麦RILs群体品质性状表现 |
4.2 小麦RILs群体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4.3 小麦RILs群体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 |
4.4 迟熟α-淀粉酶与降落值的关系 |
第三章 小麦品种川麦42与川农16重组自交系品质相关性状的QTLs定位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田间试验 |
2.3 品质测定 |
2.4 连锁图构建 |
2.4.1 引物 |
2.4.2 PCR检测 |
2.5 统计方法与连锁图构建 |
2.6 QTL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麦RILs群体及其亲本的品质性状表现 |
3.2 遗传图谱 |
3.3 品质相关性状QTL分析 |
4 讨论 |
第四章 小麦品种川麦42与川农16重组自交系贮藏蛋白的遗传效应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品质性状测定 |
2.2.2 HMW-GS的SDS-PAGE检测 |
2.2.3 醇溶蛋白A-PAGE检测 |
2.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HMW-GS遗传效应分析 |
3.1.1 HMW-GS变异 |
3.1.2 亚基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
3.1.3 亚基组合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
3.2 醇溶蛋白遗传效应分析 |
3.2.1 醇溶蛋白谱带多态性分析 |
3.2.2 遗传相似系数分析 |
3.2.3 醇溶蛋白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HMW-GS在小麦RILs群体中对品质性状的效应 |
4.2 醇溶蛋白在小麦RILs群体中对品质性状的效应 |
第五章 小麦品种川麦42与川农16重组自交系中1BL/1RS易位和人工合成种SSR位点的遗传效应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田间种植 |
2.2.2 农艺性状调查 |
2.2.3 品质性状测定 |
2.2.4 1BL/1RS易位染色体检测和SSR分析 |
2.2.4.1 1BL/1RS易位检测 |
2.2.4.2 DNA的提取方法 |
2.2.4.3 SSR引物 |
2.2.4.4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2.2.5 人工合成种位点检测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1BL/1RS易位系的检测 |
3.2 1BL/1RS易位系对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效应分析 |
3.2.1 对农艺性状的效应分析 |
3.2.2 对品质性状的效应分析 |
3.3 小麦RILs群体中人工合成种SSR位点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1BL/1RS易位系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
4.2 1BL/1RS易位系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
4.3 人工合成种SSR位点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六章 重组自交系亲本川麦42抗条锈性状分析及等位基因检测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供试菌种 |
2.2 田间和温室抗条锈性鉴定方法 |
2.2.1 川麦42多点抗性鉴定 |
2.2.2 田间接种和抗性鉴定 |
2.2.3 数据调查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川麦42多点抗条锈性鉴定分析 |
3.2 川麦42的抗性遗传分析 |
3.3 川麦42抗条锈等位基因分析 |
4 讨论 |
4.1 川麦42抗条锈性状遗传规律 |
4.2 川麦42抗条锈等位基因测定 |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小麦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和SSR多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航天诱变育种及其机理 |
1.1 微重力 |
1.2 空间辐射 |
1.3 复合因素 |
1.4 转座子说 |
1.5 返回式卫星的空间环境特点 |
2 航天诱变育种的特点 |
3 航天诱变育种的生物学效应 |
3.1 空间处理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空间处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 空间处理对植物细胞学效应的影响 |
3.3.1 改变细胞结构 |
3.3.2 导致染色体畸变 |
3.3.3 导致细胞分化程度的改变 |
3.4 空间处理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4.1 种子活力的变化 |
3.4.2 光合特性的变化 |
3.4.3 酶的生化成分和活性变化 |
3.5 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 |
3.5.1 导致植物遗传物质产生变异 |
3.5.2 对蛋白质的影响 |
4 航天诱变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
4.1 国外研究现状 |
4.2 国内研究现状 |
4.3 问题及展望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空间环境对小麦种子活力及后代农艺性状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效应 |
2.2.2 农艺性状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卫星搭载小麦种子的生理活性 |
3.1.1 发芽势和发芽率 |
3.1.2 幼苗生长情况 |
3.2 农艺性状 |
3.2.1 供试材料 SP1-SP2代的农艺性状表现 |
4 讨论 |
第三章 空间环境对小麦种子贮藏蛋白的诱变效应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HMW-GS组分的常规电泳分析 |
2.2.2 醇溶蛋白组分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高分子量谷蛋白 |
3.2 醇溶蛋白 |
4 讨论 |
第四章 航天小麦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基因组 DNA的提取 |
2.2.2 PCR扩增 |
2.2.3 扩增产物的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多态性的表现形式 |
3.2 多态性(突变)频率 |
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拟发表的论文 |
(9)人工合成小麦—黑麦双二倍体贮藏蛋白表达和白粉病抗性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异源多倍体的研究进展 |
1.1 异源多倍体的基因组结构变异 |
1.2 异源多倍体的基因表达变化 |
1.2.1 基因沉默 |
1.2.2 分化并执行新功能 |
1.3 异源多倍化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2.HMW-GS和醇溶蛋白基因定位及遗传行为研究 |
2.1 HMW-GS基因定位和遗传行为研究 |
2.2 醇溶蛋白的基因定位及遗传行为研究 |
2.2.1 醇溶蛋白的基因定位 |
2.2.2 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态性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HMW-GS组分的常规电泳分析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2.1.3 谷蛋白的提取 |
2.1.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2.2 醇溶蛋白组分分析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2.2.3 醇溶蛋白的提取 |
2.2.4 A-PAGE电泳 |
2.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4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
2.4.1 封闭DNA的制备 |
2.5 标记探针 |
2.6 探针与染色体的杂交 |
2.7 杂交信号检测 |
3. 白粉病抗性鉴定 |
结果分析 |
1.GISH分析 |
2.HMW-GS组成分析 |
3.醇溶蛋白组成分析 |
4.白粉病抗性鉴定 |
讨论 |
1. 异源双二倍体中HMW-GS和醇溶蛋白变异分析 |
2. 不同小麦遗传背景下黑麦基因组作用方式不一致 |
3. HWM-GS和醇溶蛋白在后代遗传稳定性上的差异 |
4. 黑麦碱表达变化的几个有意思的现象 |
5. 抗病基因在双二倍体中的表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材料抗全蚀病鉴定及其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远缘杂交概况 |
1.1.1 小麦远缘杂交的概念及意义 |
1.1.2 普通小麦的近缘种属 |
1.1.3 与普通小麦杂交成功的近缘种、属 |
1.2 小麦远缘杂交中间材料的创制方法 |
1.2.1 人工合成双二倍体 |
1.2.2 异附加系 |
1.2.3 异代换系 |
1.2.4 易位系 |
1.3 小麦远缘杂交后代材料的鉴定 |
1.3.1 形态标记鉴定 |
1.3.2 细胞学鉴定 |
1.3.3 生化标记鉴定 |
1.3.4 原位杂交鉴定 |
1.3.5 分子标记鉴定 |
1.4 SSR 标记在小麦中的应用 |
1.4.1 遗传作图 |
1.4.2 小麦遗传多样性 |
1.4.3 鉴别小麦细胞遗传学材料 |
1.4.4 品种鉴定 |
1.4.5 标记和定位目的基因 |
1.5 小麦抗病连锁标记 |
1.5.1 与小麦赤霉病的抗性QTL 连锁的SSR 标记 |
1.5.2 与小麦白粉病的抗性基因连锁的SSR 标记 |
1.5.3 与小麦条锈病的抗性基因连锁的SSR 标记 |
1.5.4 与小麦纹枯病的抗性QTL 连锁的SSR 标记 |
1.5.5 与小麦其他病害抗性基因连锁的SSR 标记 |
1.6 新麦草属研究应用 |
1.6.1 新麦草属的植物学性状 |
1.6.2 华山新麦草属植物的的可利用性 |
1.6.3 新麦草属的应用研究 |
1.7 小麦全蚀病 |
1.7.1 全蚀病菌分类 |
1.7.2 小麦全蚀病的危害症状及致病性鉴定 |
1.7.3 小麦连作与全蚀病自然衰退 |
1.7.4 全蚀病防治 |
1.7.5 抗全蚀病研究现状 |
1.8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1.8.3 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的抗全蚀病鉴定及其抗病材料的细胞学检测和GISH 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小麦-华山新麦草部分稳定后代的的抗性鉴定 |
2.2.2 抗病株系的细胞学分析 |
2.2.3 抗病后代的GISH 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系H924 全蚀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单株调查 |
3.2.2 F2 群体对全蚀病抗性标准的次数分布 |
3.2.3 F2 群体对全蚀病抗性的遗传模型 |
3.2.4 对各遗传模型进行适合性验证 |
3.2.5 F2 群体对抗病反应型的遗传参数估计 |
3.3 讨论 |
第四章 H924 抗小麦全蚀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两个小麦-黑麦远缘杂交高代抗病株系的贮藏蛋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大麦矮杆、大穗衍生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部分印度小麦品种矮杆基因的检测[D]. 昝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2]普通小麦—滨麦衍生后代的创制及其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 杨晓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3]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研究[D]. 史东.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4]一粒小麦—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衍生系抗条锈性遗传与连锁作图[D]. 王秀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2)
- [5]源于不同黑麦自交系易位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D]. 杨漫宇.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5)
- [6]普通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S·1VL和T1DL·1VS的创制、鉴定和性状评估[D]. 赵万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7]小麦品种川麦42与川农16重组自交系品质及抗条锈性状遗传研究[D]. 张颙.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7)
- [8]小麦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和SSR多态性分析[D]. 熊方建.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7)
- [9]人工合成小麦—黑麦双二倍体贮藏蛋白表达和白粉病抗性鉴定研究[D]. 曾小川.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1)
- [10]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材料抗全蚀病鉴定及其遗传分析[D]. 魏芳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