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挑战白色污染——中国一次性餐盒的“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邱天云,章洁倩[1](2019)在《高校外带可回收餐盒的市场价值及营销模式分析——以天津农学院为例》文中认为高校人员密集,学生在消费等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其中学校食堂的外带一次性塑料盒或餐盒,逐渐在学生寝室等生活区聚集,造成了大量的白色污染,因此,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文章选取了学校食堂外带可回收餐盒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收体系优化及完善,有别于传统的打包餐盒回收用于其他领域的再利用。首先通过优选餐盒材质解决餐盒保温性问题,从共享角度建立较为完善的餐盒再利用的校内回收体系。其次,以设计回收体系为中心,在天津农学院校内进行实地调研,对回收地址的选定进行多因素考量,同时在调研过程中多方面了解在校师生对于这种回收体系的看法以及存在的忧虑。最后,完成食堂外带餐盒回收体系的设计,让学校管理者更好地在校园内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在生活各个方面的环保意识,培养师生的环保习惯。
刘多丽[2](2019)在《防治“白色污染”的生态税法研究》文中指出塑料作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随着塑料制品成为人们的日常,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众所周知,不可降解的塑料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百年前的发明,可能需要花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进行光化降解。然而这种危害意识并不足以阻止人们为了经济、方便而使用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给全球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对于这一现象,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作出了解释,生态环境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既具有外部性特征又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特征,因而很容易产生“搭便车”的现象。当市场调节不能解决外部性引起的资源配置不当问题时,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政府的行政管制成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必要手段。各国政府治理塑料污染问题方式有很多,包括禁止令、征税、收费、回收利用计划以及加强公众教育等方式。而采用征收生态税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也成为OECD国家的主要方式。本文中,笔者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可持续发展、代际公平等理论基础出发,论述生态税治理白色污染的理论基础。通过梳理对我国有关生态保护的税收政策以及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分析我国在防治白色污染问题上的不足。在域外经验的借鉴上,笔者通过概述OECD国家开征生态税取得的效益,认为生态税已经成为大部分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再通过具体分析爱尔兰、意大利、美国对塑料制品征税的经验,认为在治理白色污染问题上征收生态税优于收费制度。一般而言,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征收生态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改革现有税制,扩大征收范围,另一种是开征新的税种。笔者认为,在当前减税降费的背景下,改革消费税,明确消费税的生态保护职能,将塑料制品纳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是更优的选择。消费税要成为承担环保责任的生态税,需要确定改革的目标方向,税率税制设计要体现环境成本,完成计税模式从价内税到价外税的转变。同时,税收法定原则日益受到关注,必须提高消费税的立法层次,强化生态税的正当性。当然,要达到良好的生态效益,还需要配套措施的保障。根据国外治理白色污染的经验,治理环境问题不仅要靠生态税,也要有相关的配套措施。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在白色污染的防治上,我们还应该完善税式支出制度,确保税收优惠是有益于环境保护的。另外,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绿色包装的立法也需要尽快完成。再者,通过探索生产者责任制度来提高回收利用率,比如说塑料农膜取消免税政策,采用生产者责任的方式进行回收。
杨玉梅[3](2019)在《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发展格局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高中生是“三观”形塑的重要阶段,也是生态素养培育的重要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进行和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是深入落实新课标理念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强高中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从而促进高中生成长成才。基于对高中《经济生活》教材的理解与课堂教学,以XX中学“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状况为个案分析,深入探讨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所取得的成效,还存在诸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需提升、能力需提高、教育方式方法需创新等问题。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案例,建议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能力,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方式等路径,提高高中生生态文明意识以及促进高中生良好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和生态责任感的提升,增强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周颖[4](2019)在《生态设计理念下外卖餐具系统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网络外卖行业的飞速发展,外卖订餐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方便,也为外卖行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外卖餐具及发泡餐盒的过度使用现象不仅造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破坏。消费者使用完外卖餐具之后却随意丢弃的现状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一并也影响困扰着当前我国时代发展的进度。基于我国外卖行业繁盛的背景下,外卖餐具的设计逐渐引起设计界产业界的关注。在外卖餐具的生态设计理念之中引入系统化设计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首先,通过对生态化的外卖餐具的国内外现状进行归纳分析,了解生态设计理念的发展及演变,阐述生态设计的概念,同时列举生态设计的主要原则与方法,其次利用生态设计观点对外卖餐具设计的可持续体系进行构建,再次分析我国外卖餐具设计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外卖餐具设计的要求。通过外卖餐具选用材料探讨,从天然材料和其他材料方面论述了材料的种类,提出材料合理使用的方法。也从外卖餐具的结构分析,分析外卖餐具结构创新的相关特点,经过初步对其包装、流通和可回收性分析,指出外卖餐具回收尤其重要,总结可回收性设计的要点,最后提出外卖餐具的生态设计系统化方法策略,对外卖餐具的系统化提出设计要点和外卖餐具生态体系模式。本课题对外卖餐具系统化设计中存在的多种问题进行综合整体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相关生态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法,为外卖餐具和外卖行业的可持续未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李芳蓉,刘凤霞[5](2013)在《绿色化治理白色污染,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文中认为白色污染的泛滥和蔓延,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动物生命的安全,严重破坏着生态环境.治理"白色污染",消灭"白色公害"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是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白色污染严重.为此,提出了绿色化治理白色污染的整体构想:全面推进政府职能革命,引导、鼓励和扶持社会各方积极开展白色污染治理技术开发、研发新型可降解塑料和绿色环保的塑料替代品以及废旧塑料的循环利用技术的实践创新;执行环境管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走循环经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彻底遏制白色污染.主要对策包括:切实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实施相应经济政策,加强对产业部门的管理,回收循环利用废旧塑料,积极研发可降解塑料,推广和普及绿色包装.从而逐渐恢复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丽,生活更加美好.
洪崇恩[6](2013)在《“白色污染”卷土重来?》文中提出只有做好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回收利用等一系列工作,才可能使被误认为"白色污染罪魁祸首"的发泡塑料,恢复"白色革命先锋"的本色,而不是再次污染环境。白色的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14年前遭遇原国家经贸委一纸"6号令"被禁止,今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3]21号令,又重新开禁。为什么14年里,国家同一行政部门(原国家经贸委的相关功能已并入国家发改委)会发出截然相反的两道政令?围绕着前经贸委6号令,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以及其他形形色色"应运而生"的各种"一次性餐盒"、"环保餐具",
郭安福[7](2011)在《生物质全降解一次性餐饮具制品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严重的环境污染、大量的资源能源消耗,足制约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治理“白色污染”,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绿色产品推出:淀粉基塑料类、纸浆模塑类、生物质全降解类等。其中,生物质全降解类餐盒是以植物纤维(稻草纤维、秸秆纤维、蔗渣纤维)和淀粉为主料,其他添加剂为辅料,经过发泡成型、喷涂防水防油胶、杀菌包装等工艺生产出的绿色环保产品。该绿色产品具有原料可再生、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塑料产品的最佳替代品。目前,生物质全降解一次性餐饮具制品存在着成型机理不明确、成分配伍不成熟、核心生产装备不完善、生物质全降解材料基础性能研究较少和国内外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等问题。因此,发展生物质全降解一次性餐饮具制品关键技术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本论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以生物质全降解一次性餐饮具制品“成分配伍技术及成型机理-成型工艺技术-产品性能”为主线,对课题中生物质全降解制品成分配伍技术及成型机理、成型工艺技术及成型模具、力学性能、降解机理和环境友好性分析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针对生物质全降解一次性餐饮具材料成型机理、成分配伍方案不成熟问题,本文首先以热力学理论、高分子理论和胶体与界面化学理论等为指导,提出了生物质全降解材料的四步式发泡机理,研究了发泡过程中发泡剂的共混、气泡成核阶段、气泡增长阶段和固化成型阶段等四阶段相变机制。其次提出了生物质全降解材料均相成核-水桥联接成型机理,研究了成型过程中纤维、淀粉和添加剂的水桥联结成型机理及植物纤维在成型过程中的“巢拱”转变机制。最后在研究生物质全降解制品各原料物理化学特性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几种典型生物质全降解一次性餐饮具制品成分配伍技术方案,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生物全降解制品的成型工艺及成型模具不成熟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生物质全降解制品的制备过程及影响制品成型的因素,研究开发了新型模具,研究了生物质全降解制品成型工艺参数选择原则,并初步开发了几种典型生物质全降解产品的工艺参数;然后以有限元理论为基础,结合成型模具的实际工况,对模具工作过程的热场、热力耦合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分析了模具工作表面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应变场的工况,为模具结构优化和成型参数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生物质全降解材料缺乏基础力学性能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生物质全降解材料的微观组织形式形成机理,并采用SEM技术对生物质全降解材料的微观组织形式进行分析。其次,以生物质全降解餐盒为研究对象,通过力学性能试验,获得生物质全降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并利用有限元法对餐盒进行仿真,模拟餐盒在使用过程中的受压状况,确定生物质全降解餐盒的应力集中情况,并和餐盒在实验室受压状态下的情况进行对照,验证了计算机仿真的正确性,为该产品的使用和运输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以《GB/T 18006.1-1999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为标准,研究生物质全降解餐盒的使用性能,主要包括:质量测定、容积测定、耐水试验、耐油试验、负重性能试验、盒盖折次试验、含水率和跌落实验等,并与淀粉基塑料餐盒、纸浆模塑餐盒的使用性能进行了对比。针对生物质全降解制品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机理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生物质全降解材料在自然界中的双阶段降解机理,废弃制品进入到自然环境中,填埋之前以纤维素光降解和热降解为主,填埋进土壤后以微生物降解和水解为主,最后实现完全生物降解。然后以霉菌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生物质全降解餐盒在整个降解周期内的微生物生长程度和质量损失率,探讨了试样大小、环境条件对降解性能的影响,并把这些降解指标与作为阳性对照的滤纸和作为阴性对照的聚乙烯塑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还与纸浆模塑餐盒、淀粉基塑料餐盒的降解性能进行了对比。针对生物质全降解制品缺乏有力环境友好性评价的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绿色度评价指标模型,运用全生命周期理论和模糊层次分析对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定性评价后,利用概率统计的原理对数据进行了处理,构造比较矩阵,并采用和积法计算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得到各指标的相对重要度。然后又计算得到各指标相对于被评价产品的综合重要度。用逻辑推理指派法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函数后,得到该指标的隶属度。根据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和综合重要度运用线形加权的方法得到的生物质全降解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绿色度;最后,把6种典型可降解包装材料和传统发泡塑料包装材料的绿色度进行了对比,认为生物质类全降解包装材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何筠[8](2011)在《一次性发泡餐盒的政府管制研究》文中认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全称一次性发泡聚苯乙烯快餐盒,针对它的常规执法和专项整治活动不计其数,在执法实践中堪称顽疾。作为“白色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它对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产生着不可逆的影响。自1999年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这一类餐盒起,至2011年逾10年时间都未能彻底将其清除我国疆域。解决这一具体问题,势在必行。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的治理中反映出行政执法环节存在执法主体多头管理、职能划分不够清晰、执法手段单一、执法对象范围狭窄等诸多问题。追溯到理论上,则揭露出传统行政法上平衡论指导这类事件执法上的困境。解决任何执法问题的手段、措施都是多种多样的,单独一项难以承之重。公众参与制度的引入,首先是从思考路径上的突破对平衡论理论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推动作用;其次,公众参与制度在具体实施层面具备可行度。它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全部手段,只是一项需要在本文研究中施以更多关注的措施。公众参与制度是行政民主化的发展需要,是促进执法科学化、理性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执法效果稳定性的必然选择。从信息交流、参与讨论、协作以及决策四个阶段具体理解公众参与的内容,并且在社区公众参与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绪论谈到有关选题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国内研究综述等方面情况;正文部分从现状问题描述进而分析产生的原因再到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结论部分主要还是回应了前文提出的问题并再次归纳总结。
刘英俊[9](2010)在《正确认识和使用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餐具》文中研究说明坚持以回收再生利用为主的方针促进塑料工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塑料工业可持续发展,应坚持以回收再生利用为主的方针多年来,我国塑料工业始终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年均增长速度远高于国民经济整体增长速度,成为许多地区乃至整个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塑料材料及制品应用极为广泛,在社会和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多材料都不可能
杨惠娣,陈士宏[10](2006)在《也谈“发泡餐盒,谁主沉浮?”》文中指出就《国外塑料》的“发泡餐盒,谁主沉浮”一文引出的餐具市场问题,进一步分析了“白色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纸塑之争”的起因、过程和现状,提出了聚苯乙烯发泡餐盒最适合中餐的包装要求,应该还其环保材料的名声,配合回收体系的建立,全面恢复使用的建议。
二、挑战白色污染——中国一次性餐盒的“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挑战白色污染——中国一次性餐盒的“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外带可回收餐盒的市场价值及营销模式分析——以天津农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一)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成果及创新点 |
二、研究报告主体 |
(一)市场分析 |
1. 市场需求 |
2. 目标市场 |
3. 市场前景 |
4. 产品前景 |
5. SWOT分析 |
(二)营销模式 |
(三)结论 |
(2)防治“白色污染”的生态税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生态税与税收制度生态化的区别 |
四、生态税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生态税是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经济工具 |
(二)生态税治理环境的功能及意义 |
(三)我国生态税法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论文结构 |
七、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生态税防治白色污染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生态税的经济学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与公共产品论 |
二、自然资本论 |
第二节 生态税的法学基础 |
一、环境权利成本论 |
二、环境公共信托论 |
第三节 生态税的伦理学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代际公平 |
二、生态伦理 |
第二章 我国生态税制及白色污染防治政策现状梳理 |
第一节 我国与生态保护相关的税种及税收政策 |
一、生态税法不成体系,分布零散 |
二、排除个人纳税人的环境保护税 |
三、非重点关注环境保护的消费税 |
四、体现环保理念的其他税种及税收政策 |
第二节 我国防治白色污染法规政策及实施现状 |
一、环境法对白色污染的管控 |
二、绿色包装法的发展对白色污染的影响 |
三、十年限塑令收效甚微 |
四、存在加重白色污染的税收优惠措施 |
第三节 我国生态税收体系及防治白色污染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税种单一,存在征税范围窄、税率偏低等问题 |
二、缺乏对消费环节环境污染的关注 |
三、白色污染防治措施单一 |
第三章 域外治理白色污染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征收生态税是OECD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 |
一、各国开征生态税的概况 |
二、OECD国家开征生态税的生态效益概述 |
第二节 域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征税经验 |
一、直接向消费者征税——爱尔兰的塑料袋税 |
二、向商家征税——意大利塑料袋税 |
三、美国回收利用、“禁止令”、收费 |
第三节 对我国的启示 |
一、税收优于收费 |
二、立法目的要更加注重引导消费者 |
三、组合征税、禁令政策,完善配套措施 |
第四章 生态税治理白色污染的法治思考 |
第一节 立法思考 |
一、立法模式选择 |
二、改革消费税,防治白色污染 |
三、明确收入归属,发挥矫正性作用 |
第二节 配套措施保障 |
一、建立生态税税式支出制度 |
二、加快绿色包装立法工作 |
三、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度,完善回收利用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及译着类 |
二、杂志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中文网站类 |
五、外文论着类 |
六、外文论文类 |
七、外文网站类 |
致谢 |
(3)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个案分析法 |
(三)访谈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概念与依据 |
第一节 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界定 |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依据 |
一、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政策依据 |
二、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二章 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考察——以××中学为例 |
第一节 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总体概况 |
一、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目标 |
二、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成效 |
第二节 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和要求落实不到位 |
二、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够灵活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能力与素养有待加强 |
第三节 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目标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门培训 |
三、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
第三章 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素养 |
一、强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
二、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能力 |
三、拓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培训的途径 |
第二节 丰富“经济生活”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
一、提炼高中《经济生活》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内容 |
二、依托教材拓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
第三节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效果 |
一、以情境教学法增强生态文明教育课堂教学的现场感 |
二、以案例教学法增加生态文明教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
三、以情感教学法提升高中生环境保护认同感 |
第四节 完善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方式 |
一、实现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二、注重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性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生态设计理念下外卖餐具系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生态设计概述 |
2.1 生态设计与传统设计 |
2.2 生态设计主要特征及方法 |
2.3 生态设计的原则 |
第三章 外卖餐具中的生态设计观点及案例分析 |
3.1 外卖餐具设计中生态设计的系统化 |
3.2 外卖餐具设计中生态设计的伦理观 |
3.3 外卖餐具设计中生态设计的多元化 |
3.4 外卖餐具设计中生态设计的案例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外卖餐具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
4.1 外卖餐具的发展和现状 |
4.2 外卖餐具使用情况调查 |
4.3 我国外卖餐具系统化设计及问题 |
第五章 外卖餐具的生态设计系统化方法 |
5.1 外卖餐具系统设计要点 |
5.2 外卖餐具的生态体系模式设计 |
5.3 外卖餐具系统化设计的思路 |
5.4 外卖餐具设计的展望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5)绿色化治理白色污染,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白色污染的现状 |
2. 绿色化治理白色污染的整体构想 |
2.1 全面推进政府职能革命, 建设服务型和效能型地方政府[2] |
2.2 引导、鼓励和扶持社会各方积极开展白色污染治理技术开发、研发新型可降解塑料和绿色环保的塑料替代品以及废旧塑料的循环利用技术的实践创新 |
2.3 执行环境管制,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走循环经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彻底遏制白色污染 |
3. 绿色化治理白色污染的对策、建议 |
3.1 国家要加强立法, 制定针对白色污染的专门的法规 |
3.2 加强对产业部门的管理, 减少直接环境污染 |
3.3 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废旧塑料, 发展循环经济[10] |
3.4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3.5 依靠科技进步, 研究开发降解塑料[13] |
3.6 与国际接轨, 积极推广和普及绿色包装[17] |
4. 结束语 |
(7)生物质全降解一次性餐饮具制品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课题背景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生物质全降解材料研究现状 |
1.2.1 成分配伍及成型机理 |
1.2.2 生产装备及成型工艺技术 |
1.2.3 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 |
1.2.4 降解机理及降解评价方法研究 |
1.2.5 环境友好性评价 |
1.2.6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提出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整体框架 |
第二章 生物质全降解制品成分配伍技术及成型机理 |
引言 |
2.1 成分配伍及制备技术 |
2.1.1 淀粉结构及性质 |
2.1.2 纤维素结构及性质 |
2.1.3 发泡剂 |
2.1.4 其他添加剂 |
2.1.5 制备过程 |
2.1.6 制品成型影响因素 |
2.1.7 成分配伍技术方案 |
2.2 四步式发泡机理 |
2.2.1 理论基础 |
2.2.2 气泡成核阶段 |
2.2.3 气泡增长阶段 |
2.2.4 气泡塌陷和破裂 |
2.2.5 固化定型阶段 |
2.3 水桥联接成型机理 |
2.3.1 高聚物共混 |
2.3.2 固液两相流体 |
2.3.3 纤维受力分析 |
2.3.4 成型过程中的水桥联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质全降解制品成型工艺技术及成型模具研究 |
引言 |
3.1 新型成型模具技术 |
3.1.1 快排汽无余料技术 |
3.1.2 楔型自动定位技术 |
3.1.3 强制自动脱模技术 |
3.1.4 掩口柔性自动调整技术 |
3.2 成型工艺参数选择 |
3.2.1 成型温度的选择 |
3.2.2 模具压力的实现 |
3.2.3 成型时间的选择 |
3.2.4 投料量的选择 |
3.2.5 几种典型生物质全降解制品的工艺参数 |
3.3 成型模具热力耦合分析 |
3.3.1 理论基础 |
3.3.2 成型模具热场分析 |
3.3.3 成型模具热力耦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全降解材料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
引言 |
4.1 发泡材料泡孔结构及表征 |
4.1.1 气体结构单元概念 |
4.1.2 开孔结构和闭孔结构 |
4.1.3 泡孔构型 |
4.1.4 泡孔结构的表征 |
4.2 生物质全降解材料微观结构分析 |
4.2.1 气泡存在形式分析 |
4.2.2 能谱分析 |
4.3 餐盒有限元分析 |
4.3.1 力学性能基础参数测定 |
4.3.2 餐盒有限元分析 |
4.3.3 结果分析 |
4.4 餐盒使用性能研究 |
4.4.1 实验内容及方法 |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质全降解制品降解机理及实验验证 |
引言 |
5.1 基础理论 |
5.1.1 降解理论 |
5.1.2 降解环境条件 |
5.2 生物质全降解材料双阶段降解机理 |
5.2.1 填埋之前降解机理 |
5.2.2 填埋之后降解机理 |
5.3 生物全降解材料降解性能实验研究 |
5.3.1 实验原理及材料 |
5.3.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1 霉菌生长程度分析 |
5.4.2 质量损失率分析 |
5.4.3 环境条件对材料降解性能的影响 |
5.4.4 试样大小对材料降解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物质全降解包装材料绿色度评价 |
引言 |
6.1 基于生命周期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
6.2 可降解包装材料绿色度评价 |
6.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层次结构模型 |
6.2.2 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 |
6.2.3 计算综合重要度 |
6.2.4 确定各指标隶属度 |
6.2.5 综合评价 |
6.2.6 结果分析 |
6.3 典型可降解包装材料绿色度对比分析 |
6.3.1 典型可降解包装材料 |
6.3.2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English Papers |
1 Assessment on green degree of biodegradable packaging material based on LCA and FAHP methodology |
2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and biodegradability of three kinds of biodegradable dishware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一次性发泡餐盒的政府管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文献综述 |
二、现状描述及其问题 |
(一) 一次性发泡餐盒污染环境现状 |
(二) 执法现状 |
三、原因分析 |
(一) 实务及理论界观点汇总 |
(二) 本文观点 |
四、加强公众参与完善执法 |
(一) 完善执法路径的选择 |
(二) 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
(三) 公众参与的阶段 |
(四) 公众参与的权利属性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正确认识和使用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餐具(论文提纲范文)
实现塑料工业可持续发展,应坚持以回收再生利用为主的方针 |
废弃塑料回收再生利用的重要意义 |
用先进技术武装塑料再生利用行业,推动行业的快速成长和健康发展 |
扞卫废弃塑料回收再生利用行业荣誉,和各种不良举措与倾向做斗争 |
一次性发泡餐具回收难题的克星 |
四、挑战白色污染——中国一次性餐盒的“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外带可回收餐盒的市场价值及营销模式分析——以天津农学院为例[J]. 邱天云,章洁倩. 时代报告, 2019(07)
- [2]防治“白色污染”的生态税法研究[D]. 刘多丽.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3]高中“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 杨玉梅.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4]生态设计理念下外卖餐具系统化设计研究[D]. 周颖. 广州大学, 2019(01)
- [5]绿色化治理白色污染,加快生态文明建设[J]. 李芳蓉,刘凤霞. 甘肃高师学报, 2013(05)
- [6]“白色污染”卷土重来?[J]. 洪崇恩. 新民周刊, 2013(20)
- [7]生物质全降解一次性餐饮具制品关键技术研究[D]. 郭安福. 山东大学, 2011(12)
- [8]一次性发泡餐盒的政府管制研究[D]. 何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 [9]正确认识和使用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餐具[J]. 刘英俊. 中国包装工业, 2010(10)
- [10]也谈“发泡餐盒,谁主沉浮?”[J]. 杨惠娣,陈士宏. 中国塑料,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