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结历史经验走适合德宏植胶的路子(论文文献综述)
李华[1](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物权法治探索及其启示》文中提出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的重要年份,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建党华诞。自中国共产党建党伊始即开始进行的物权法治探索,历经百年,使我国物权法治体系完成了从无到有,从陈旧到革新,从部分到体系的跨越式建构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紧密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任务,时刻铭记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进行中国特色物权法治探索。本文将分五个部分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物权法治探索进行初步的探讨。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物权法治探索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一章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的物权法治探索。这一阶段的物权法治探索核心是土地所有权的变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最终确立“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所有权理论。第二章研究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进行的物权法治探索使国家和集体成为土地所有权主体,从而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物权基础。第三章探讨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改革开放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着重构建和完善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体系,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物权法的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施行令我国法治体系更加的完整,《物权法》亦作为其中的重要篇目得以呈现。第四章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物权法治探索对当下依法治国的启示。从建党之初的物权法治空白到如今详尽的物权编,在这100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辛的法治探索。承前方能启后,其宝贵的法治理念与不同阶段的法治实践历程正是值得我们深切思考与回顾相望的。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的优秀法治经验,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更多有价值的物权法力量。
华清君[2](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宁甜甜[3](2019)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贫困是世界各国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在于贫困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是造成失业、不平等以及社会动乱等现象的重要根源。消除贫困,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对于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而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承担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消除贫困是保障中国共产党顺利完成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成就斐然,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接过领导中国扶贫攻坚的接力棒,面对艰难繁重的脱贫任务,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就脱贫攻坚各个方面指明方向、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形成了思想深邃、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新时代脱贫攻坚指导思想—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背景下的脱贫攻坚战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为新时代背景下的贫困治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不是凭空产生,其形成和发展蕴含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经过实践,四梁八柱式的基本框架逐步完善,是一个内容丰富、系统完备、理论逻辑缜密的扶贫脱贫攻坚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退出”是核心内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重要组织保障;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着力推进生态扶贫、深入推进精神扶贫、构建大扶贫格局、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的是基本行动路径;人民性、科学性是两大基本特征;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思维方式。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新时代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武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李金涛,白燕冰,钏相仙,张孝云,殷山山,李洪坤[4](2019)在《德宏地区橡胶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简述云南德宏地区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分析了当前应对胶价低迷和产业发展困难的主要措施,依据产业历史和产业现状对德宏地区橡胶产业未来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
张海明[5](2019)在《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政策史就是一部土地产权制度不断调整的历史。这种调整的脉络有两条主线,一条明线是土地私有向土地公有的嬗变,体现在农民土地所有制向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城市私有土地所有制向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演变;一条暗线是由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转向,体现在土地产权结构由作为阶段斗争的目标和手段向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和对象转移。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产权制度本身的变化及其变化的主被动关系,迄今为止,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程大体可分为自为性变迁时期、自发性变迁时期和自觉性变迁时期等3个不同的阶段。土地产权制度自为性变迁的历程涵盖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7)、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3个不同时期,这一阶段的主体特征是公有土地产权的建立。通过国家强制性改造,土地产权制度实现由建国初期公私并存向公有土地产权的转变。土地产权制度的自发性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调整时期(1979—1985)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1986—2006)这两个阶段,其主体特征是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推进了公有土地产权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两权分离。土地产权制度的自觉性变迁时期自2007年起,主要体现在国家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开始主动强化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在内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标志着土地产权制度从此进入物权制度体系时代。土地产权形态的持续变迁深刻反映了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演进轨迹。土地改革时期,农村土地私有和土地国有并存的二元产权结构,反映出中央政府既承认农民土地所有权,又试图探索农业集体化道路的意图;城市私有土地、国有土地和私人土地所有制并存的多元复合结构,反映了新政权对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和城市居民的不同政治态度和政治策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过合作化运动,农民土地所有制完成向集体土地所有制事实上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城镇集体所有土地、小私有土地和国有土地等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的局面,改变了以往城市以私有土地房地产为主体的格局。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彻底消灭了农民土地所有权,土地归集体所有;经过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城市土地呈现国有、集体所有和土地私人所有并存的状态,国家对改造私人土地进行了尝试和努力,但并未完全消灭城市土地的私有产权,尽管城市私人土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非法强制收为国有,但七五宪法和七八宪法事实上回避了城市土地的所有制性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调整时期,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实现两权分离,在土地产权服务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的现实考虑下,城市私有土地被国有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集体土地产权虚置,为事实上的国家所有背书;国家上地所有权的范围得以界定,法律明确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物权体系时期,国家将国有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纳入了物权的范畴,并限定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体现了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特殊保护。土地产权权能在不同时期持续调整变化并体现出鲜明的特点。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土地和城市私人土地所有者均享有占有、使用、买卖、租赁等各种权利。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农民事实上丧失了土地的经营权,买卖土地的行为也受到限制;此时工商业者已经实际丧失对土地的支配权。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农民只拥有宅基地和自留地的使用权,城市私有土地所有者已无法自主支配和使用土地。社会主义探索调整时期,农民被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农村和城镇居民亦可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城镇居民同时还拥有城市宅基地的使用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用地单位和个人拥有土地使用权,除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外,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权能受到严格限制。物权体系时期,《物权法》改变了以往土地使用权的分类方式,由依据土地所有权性质分为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两类,变为根据土地的用途分为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但同时也严格限制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主体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建国以来土地产权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探索前行而不断变迁,经历了一个私有土地产权逐渐消亡和公有土地产权逐步扩张直至完全取代私有土地产权的此消彼涨过程。建国以来土地产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具有简单化、虚置化和碎片化的鲜明特征。所谓简单化,是指在将多种形式的私有土地所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的过程中,工作过粗,要求过急,界限不清,没有针对具体情况实行差别化的政策,对原有土地产权人造成损害。虚置化,一方面是指国有土地所有权没有真正实现,公民作为国家土地所有权人无法享有所有权收益;另一方面是指“农民集体”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无法行使土地的经营管理权,无法行使实质上的权能。碎片化,是指国家层面的土地产权制度一直处于应对、修补的状态,土地产权制度的探索实践在国家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总是在良性违法甚至是良性违宪的情况下,逆向推动国家层面的制度立法。土地产权立法一直处于立法和修法的恶性循环之中,国家层面缺乏对土地产权制度体系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的顶层设计。
钏相仙,李金涛,张孝云,殷山山,李洪坤,段保停[6](2017)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 滇西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思考》文中指出探讨和分析了滇西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觉,提出滇西南植胶区天然橡胶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几点思考,旨在为云南省推进天然橡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思路及建议。
刘妍[7](2016)在《邓小平发展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邓小平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同时也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模式的一种憧憬与希望。邓小平发展观是指导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支持和力量源泉,为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作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期刊、论文及专着等文献资料,系统的阐述了邓小平发展观形成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详尽的论述了邓小平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最后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社会影响做出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从而构成了邓小平发展观相对完整的论述。邓小平发展观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确立发展起来的,在当下思发展、求发展、保发展的社会新形势下,深入研究邓小平发展观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党在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开拓创新,从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于洪涛[8](2016)在《邓小平卫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在物质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2000年联合国所做的一项全球民意调查中显示,健康问题已经排在各国民众最关注问题的首位。另外以我国来说,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3年爆发的非典以及现今严重的雾霾天气,都加大了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也使党和政府更加认识到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如不加以重视则可能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卫生事业就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卫生事业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对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及政府向来非常重视人民健康问题,关注卫生事业的发展,各届领导人对卫生工作做过大量指示,并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卫生思想,其中邓小平卫生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卫生思想,毛泽东卫生思想,又在改革开放的崭新的时代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指出在新时期卫生工作也要解放思想,释放活力,保障现代化的平稳发展,指出卫生事业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来发展卫生科学,并从人力资本的角度说明了健康对生产的重要作用,为新时期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了有中国特色卫生思想,对现今的卫生工作仍有重要指导启示作用。但目前学界对于邓小平卫生思想的研究还不够充分,邓小平卫生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本文意在抛砖引玉,在研究结构上本文首先梳理了邓小平卫生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来源;其次分层次的概括了邓小平卫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再次提炼了邓小平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最后总结了邓小平卫生思想对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有文献梳理的定性分析方法和数据图表的定量分析方法,并运用了卫生经济学中的健康函数概念对表达邓小平卫生思想的健康函数进行了推导,以期更加立体的表达邓小平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的健康对生产的影响的思想。
彭克慧[9](2015)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海洋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海洋战略的形成与演进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简单历史事件,更不是理论家们单纯的“闭门造车”或“头脑风暴”,它历经了长久现实的风云变幻,既秉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传统和特性,又结合了世界情势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它由最初的、零散的、细碎的、粗浅的感性认知逐渐累积成、沉淀成系统的、深刻的、完善的理性认知,并由原本应对现实困难的自发行为逐渐进展为破解现实难题的主动自觉。本文试图从这样一个时间跨度较大、具体事件琐碎、理论概括雷同中梳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海洋战略的发展脉络,这对于帮助人们突破有关海洋战略及中国海洋战略的思维误区、改变学界相关研究“人云亦云”的同义反复、明晰未来中国构建海洋战略的发展方向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海洋和水是地球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人类社会从形成之日起就坦然承受着大自然及海洋的馈赠。可自从地理大发现以后,人类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对海洋及海洋资源的征服、利用、侵害和掠夺,特别是在工业化全球化引发资源匮乏而带来的生存危机感倍增之时,这些行为甚至变本加厉、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资本逻辑,正是资本主义世界大工业和具有强劲吸引力的海外市场之间的双向互动,即不断增长商品生产需要通过更加迅速更加广阔的商品交换来实现其价值增殖,而地理大发现、全球化趋势和科技革命恰好成为不断促进越来越便捷、越来越优惠、越来越繁盛的海上贸易的持续推动力。诚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不能扭转这一世界潮流,但理性的政府起码能够做到不被这可怕的洪流冲垮,并尽可能地维护本民族本区域的各项海洋权益。随着国内外情势的不断变化,新中国的海洋战略也历经了海防战略时期、沿海开发战略时期和海洋安全战略时期,并进入到了海洋强国战略时期。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到1976年间的海洋战略以海防为重点,其基本举措就是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实行军民联合海防、收回海关、成立国家海洋局、恢复和发展海洋经济、开启海洋科教事业。这为中国此后的海洋战略拟制确定了一些基本准则,即海权独立的根本原则、实行经济与军事两条腿走路的基本方针、始终关注沿海与内地的协调发展、坚持以全国上下一盘棋来谋局。从1977年到1997年间的国家海洋战略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其具体举措上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改变,如确立“近海防御”思想、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提出“一国两制”并完成港澳回归、系统开放沿海城市、海洋经济稳中有进、海洋科考跨步发展。而这一时期海洋战略也在导向不变的前提下为此后国家海洋战略的拟制增添了一些基本准则,即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指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从1998年到2007年间的国家海洋战略以海洋安全为重点,其基本举措较之以前又有了丰富和发展,主要有建设过硬的“海上精兵”、出台《反分裂国家法》、发挥沿海地区的辐射作用、全面开发海洋、坚决执行《海关法》、科学管理海洋事务。并且这一时期的海洋战略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即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海洋、逐步形成了新的安全观、将“和谐”理念推向世界。大视野下必有大动作,中国2008年以后的海洋战略便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了,其基本举措主要包括逐步推进“远海防卫”方针;通过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继续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亚丁湾索马里护航来全方位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通过保障传统海洋经济产业优势、形成区域化海洋经济规模、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全面实施“科技兴海”来推进海洋经济转型;通过成立海警局、设立三沙市、完善海洋法规来使海洋管理制度化。并且这一时期的海洋战略将为中国未来海洋战略的拟制预留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其基本准则主要包括准确定位了中国的区域特征、强化了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在民族复兴的艰难梦旅上继续前行。
安振杰[10](2014)在《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模式探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中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也有一定比例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欠佳,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也为了民族地区地缘政治的安全,经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分别在1986、1994和2006年分三次审批确定了331个和592个(后两次均为592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扶持。截止2012年3月,又对国家级贫困县名单做出调整,调出38个区县,但有补充,总数保持不变。本文选取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空间载体,从地理学的时空观出发,在剖析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时空总体特征的基础上,筛选并构建国家级贫困县等级类型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将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分为四类等级类型,针对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发展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选择出了农业集约化经营、特色经济作物发展、大型工程企业带动、旅游资源开发、边境贸易创汇和劳务输出增收等六种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思路与对策,以期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提供一种区域理论方法与实践依据。全文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从贫困和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县域经济的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第三章: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时空总体特征。首先对滇西边境片区的相关概况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时间变异及其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第四章: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等级类型分析。本章主要对发展指标进行筛选,同时构建评价方法,然后分析得出最终结果。第五章: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主要结合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所处区位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有选择性的提出六种发展模式。第六章: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思路与对策。根据第五章所得出的适合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对应的具体思路与对策建议。
二、总结历史经验走适合德宏植胶的路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总结历史经验走适合德宏植胶的路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百年物权法治探索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物权法治探索的研究背景 |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物权法治探索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重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 |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1921年7月-1927年7月) |
一、大革命时期物权法治探索的时代背景 |
二、大革命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变革 |
第二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1927年8月-1937年7月) |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物权法治探索的时代背景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土地国有”与“耕者有其田” |
三、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的物权法治探索——土地所有权政策的调整 |
四、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的物权法治探索——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最终确立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1937年7月-1945年8月) |
一、抗日战争时期物权法治探索的时代背景 |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所有权的保护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1945年8月-1949年9月) |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五四指示》 |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土地法大纲》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1949年10月-1956年9月) |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物权法治探索的时代背景 |
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土地所有权的个人所有 |
三、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土地所有权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 |
四、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资本主义工商业所有权改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1956年9月-1966年5月) |
一、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人民公社中的物权 |
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1956 年民法典草案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 |
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1978年-1992年) |
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物权法治探索的时代背景 |
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用益物权 |
第二节 深化改革开放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 世纪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1992年-2002年) |
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 世纪时期物权法治探索的时代背景 |
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 世纪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担保物权 |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2002年-2012年)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物权法治探索的时代背景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物权法治探索——《物权法》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物权法治探索(2009年-2021年)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物权法治探索的时代背景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物权法治探索——《民法典》物权编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百年物权法治探索的启示 |
第一节 坚持物权法治探索,服务于不同时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任务 |
第二节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 |
第三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足基本国情 |
第四节 坚持以人民权益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
第五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文献与资料汇编 |
二、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致谢 |
(2)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3)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内研究动态 |
(二)国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贫困治理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治理思想 |
二、列宁的贫困治理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 |
一、毛泽东的贫困治理思想 |
二、邓小平的贫困治理思想 |
三、江泽民的贫困治理思想 |
四、胡锦涛的贫困治理思想 |
第二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基础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的扶贫实践 |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扶贫阶段(1949-1978 年) |
二、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 年) |
三、大规模开发扶贫阶段(1986-1993 年) |
四、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年) |
五、综合扶贫阶段(2001-2010 年) |
第二节 习近平扶贫实践经历 |
一、萌芽于梁家河插队时期 |
二、发展于担任地方主要领导职务期间 |
三、成熟于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后 |
第三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内容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内涵 |
一、精准识别 |
二、精准帮扶 |
三、精准管理 |
四、精准退出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组织保证 |
一、党领导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
二、强化精准扶贫的领导责任制 |
三、抓好基层党建促扶贫 |
四、严格的扶贫考核监督 |
第三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行动路径 |
一、大力推进产业扶贫 |
二、着力推进生态扶贫 |
三、深入推进精神扶贫 |
四、构建大扶贫格局 |
五、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 |
第四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人民性 |
二、科学性 |
第五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思维方式 |
一、辩证思维 |
二、创新思维 |
三、底线思维 |
第四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意义 |
一、精准扶贫思想促脱贫成效 |
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
四、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德宏地区橡胶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德宏州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述 |
2 德宏地区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特点 |
2.1 橡胶树与其他经济作物间作的传统 |
2.2 强调橡胶产业发展与立地环境的协调关系 |
2.3 德宏橡胶产业的发展格局与植胶特色 |
3 德宏地区目前应对产业发展困难的措施 |
3.1 加快更新老胶园和低产胶园 |
3.2 大力发展橡胶林下经济 |
3.3 降低胶园管理成本 |
4 德宏地区橡胶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
4.1 植胶模式趋于疏植化 |
4.2 推进环境友好型胶园建设 |
4.3 探索植胶主体间优势互补 |
4.4 推广应用割胶新技术 |
4.5 加大产业管理和服务 |
4.6 渗入观光农业及互联网+农业 |
(5)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难点和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编 自为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1949-1978) |
第一章 建国前中共地权政策的回顾 |
第一节 土地国有化政策的确立与演变 |
第二节 土地国有到耕地农有的政策变迁 |
第三节 土地政策的调和与减租减息 |
第四节 解放区土地改革与“耕者有其田” |
小结 |
第二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为性变迁 |
第一节 自为性变迁的背景 |
第二节 自为性变迁的过程 |
第三节 自为性变迁的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土地改革与地权剧变 |
第一节 土地改革的动因 |
第二节 土地改革的历程 |
第三节 城乡地权结构的变化 |
第四节 地权转移与确认 |
小结 |
第四章 三大改造与地权变动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第二节 合作化运动与农村地权变动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与城市地权变革 |
第四节 土地产权登记及转让 |
小结 |
第五章 土地公有的曲折探索 |
第一节 认识分歧与土地公有 |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地权的急剧变革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土地产权制度 |
第四节 徘徊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 |
第五节 土地征用与地权变动 |
小结 |
第二编 自发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1979—2006) |
第六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发性变迁 |
第一节 自发性变迁的背景 |
第二节 自发性变迁的过程 |
第三节 自发性变迁的特点 |
小结 |
第七章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两权分离” |
第一节 “两权分离”动因和背景 |
第二节 农村土地制度的松动 |
第三节 城市土地的国有化 |
第四节 产权转移与登记发证 |
小结 |
第八章 地权革新与立法规制 |
第一节 地权变化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土地管理法》的制定与修改 |
第三节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规定 |
第四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历程 |
第五节 土地征用与产权转换 |
小结 |
第三编 自觉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2007—2015) |
第九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觉性变迁 |
第一节 自觉性变迁的背景 |
第二节 自觉性变迁的过程 |
第三节 自觉性变迁的特点 |
小结 |
第十章 土地物权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物权法》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物权法》起草的曲折历程 |
第三节 土地物权的有关规定 |
小结 |
第十一章 土地物权权能的完善 |
第一节 土地物权的现状 |
第二节 土地用益物权的完善 |
第三节 土地担保物权的扩能 |
第四节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建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 滇西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区域产业发展现状 |
(一) 生产现状 |
(二) 销售现状 |
二、橡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地理位置限制, 三超胶园突出, 导致产量不稳定 |
(二) 生产经营分散, 加工水平低, 导致加工业发展滞后 |
(三) 天然橡胶价值创造重心仍处于产业链低端, 缺乏市场竞争力 |
三、橡胶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
(一) 橡胶产业科技创新核心在于橡胶产品、服务的创新及成果的推广应用 |
1. 加强橡胶生产基地建设, 促进胶园提质增效 |
2. 加强橡胶树种苗繁育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
3. 加快研究橡胶树省工高效割胶及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 |
4. 加快橡胶树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
5. 加快胶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 |
6. 推动加工业整合升级, 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创新发展 |
7. 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技术推广力度,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二) 橡胶产业模式创新关键在于管理模式、种植模式、经营模式的创新 |
(三) 橡胶制品创新重点在于军工胶、专用胶的研发 |
(四) 割胶制度改革在于割制改革的工厂化思维以及加强智能化割胶技术的研发力度 |
(五) 增强橡胶树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提升天然橡胶产业经营效益 |
1. 推进橡胶树木材深加工产品开发 |
2. 抓好橡胶籽的综合开发利用 |
四、结论 |
(7)邓小平发展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 |
第一节 邓小平发展观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的发展理论 |
二、列宁的发展学说 |
三、毛泽东的发展观 |
第二节 邓小平发展观的现实依据 |
一、对国际形势和当代世界主题的准确判断 |
二、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
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科学汲取 |
第三节 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孕育萌芽阶段 |
二、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确立阶段 |
三、邓小平发展观的发展深化阶段 |
第二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发展地位论 |
一、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二、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
第二节 发展战略论 |
一、走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
二、“三步走”的战略构想 |
第三节 发展规律论 |
一、台阶论与协调发展的统一 |
二、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
三、优先发展与共同发展的统一 |
第四节 发展动力论 |
一、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发展 |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第五节 发展的主体论 |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
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出发点 |
三、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
第三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一节 邓小平发展观的理论意义 |
一、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 |
二、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发展观 |
三、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邓小平发展观的现实意义 |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二、为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邓小平卫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及本论文不足之处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数理分析法 |
(三)主要创新 |
(四)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邓小平卫生思想的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卫生思想 |
(一)重视工人卫生情况,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
(二)重视卫生对提高生产的作用 |
二、列宁的卫生思想及苏联的卫生工作实践 |
(一)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 |
(二)重视科学,注重培养医学人才 |
三、毛泽东的卫生思想 |
(一)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在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中的地位 |
(二)建立保基本、强基层的将卫生事业的重心放在农村的医疗卫生思想 |
(三)预防为主、结合中国国情的卫生思想 |
(四)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的基础上强调中西医结合的卫生思想 |
四、邓小平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医疗卫生工作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作经验 |
第三章 邓小平卫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在宏观上明确了卫生工作的整体方向 |
(一)卫生工作要长期坚持,并与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 |
(二)将社会效益放在卫生事业的第一位 |
二、在中观上提出了一些卫生工作的政策方针 |
(一)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 |
(二)重视农村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 |
(三)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 |
(四)弘扬中医药文化,中西医共同发展 |
三、在微观层面上对医疗卫生与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视 |
(一)重视科技在卫生领域的作用及对医学人才的培养 |
(二)关心环境卫生,卫生工作要当做首要工作来抓 |
第四章 邓小平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解放思想,增强卫生工作活力,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
(一)卫生工作应适当应用市场经济手段 |
(二)做好卫生工作,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平稳进行 |
二、中西结合,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一)卫生事业的发展要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二)抓住对外开放契机,鼓励中西医结合协同创新 |
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保障经济发展动力 |
(一)邓小平重视健康对生产的影响 |
(二)推导表达邓小平卫生思想的健康函数 |
第五章 邓小平卫生思想对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 |
一、邓小平卫生思想发展了有中国特色卫生思想理论体系 |
二、邓小平卫生思想对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推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海洋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方法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基本理论的陈述 |
(一) 关于“海洋战略”的界定 |
(二) 关于“海洋权益”的界定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海权相关问题的论述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基本框架 |
第一章 1949年至1976年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海防为战略重点 |
一、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
(一) 美苏争霸是主要外因 |
(二) 台湾问题是最大内因 |
二、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
(一) 确立海权独立的根本原则 |
(二) 实行经济与军事两条腿走路的基本方针 |
(三) 始终关注沿海与内地的协调发展 |
(四) 坚持以全国上下一盘棋来谋局 |
三、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
(一) 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 |
(二) 收回海关 |
(三) 实行军民联合海防 |
(四) 恢复、发展海洋经济 |
(五) 开启海洋科教事业 |
(六) 成立国家海洋局 |
第二章 1977年至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沿海经济发展为战略重点 |
一、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
(一)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最大内政 |
二、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
(一) 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二) 确立了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 |
(三) 指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
(四) 充分发挥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优势 |
三、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
(一) 确立“近海防御”思想 |
(二) 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 |
(三) 提出“一国两制”并完成港澳回归 |
(四) 系统开放沿海城市 |
(五) 海洋经济稳中有进 |
(六) 海洋科考跨步发展 |
第三章 1998年至2007年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海洋安全为战略重点 |
一、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
(一) 东南亚金融风暴让世界转向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型 |
二、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
(一) 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海洋 |
(二) 逐步形成了新的安全观 |
(三) 将“和谐”理念推向世界 |
三、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
(一) 建设过硬的“海上精兵” |
(二) 出台《反分裂国家法》 |
(三) 发挥沿海地区的辐射作用 |
(四) 坚决执行《海关法》 |
(五) 全面开发海洋 |
(六) 科学管理海洋事务 |
第四章 200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海洋强国建设为战略重点 |
一、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
(一) “亚洲世纪”的到来既是压力又是助力 |
(二) 在稳定成就基础上的深化改革成为最大内力 |
二、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
(一) 准确定位了中国的区域特征 |
(二) 强化了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 |
(三) 在民族复兴的艰难梦旅中继续前行 |
三、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
(一) 逐步推进“远海防卫”方针 |
(二) 全方位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
(三) 推动海洋经济转型 |
(四) 海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
总结:新中国海洋战略的中国特色 |
一、承前启后,一脉相继 |
二、整体布局,重点突出 |
三、民生为基,持续发展 |
四、内外互动,自主自强 |
参考资料 |
在校期间所获奖励 |
读博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贫困概念界定 |
2.1.2 县域经济概念 |
2.1.3 县域经济特征 |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3章 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时空总体特征 |
3.1 经济发展背景条件 |
3.1.1 地理环境复杂 |
3.1.2 自然资源丰富 |
3.1.3 民族人口众多 |
3.2 经济发展空间差异 |
3.3 经济发展时间变异 |
3.3.1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
3.3.2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逐年增长 |
3.4 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
3.4.1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
3.4.2 经济增长速度波动明显 |
3.4.3 经济发展区间差距扩大 |
第4章 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等级类型分析 |
4.1 发展指标筛选 |
4.2 评价方法构建 |
4.2.1 主成分分析法 |
4.2.2 聚类分析法 |
4.3 最终结果分析 |
4.3.1 主成分筛选 |
4.3.2 聚类计算 |
4.3.3 结果分析 |
第5章 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
5.1 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
5.1.1 自然环境因素 |
5.1.2 社会经济因素 |
5.2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
5.2.1 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 |
5.2.2 特色经济作物发展模式 |
5.2.3 大型工程企业带动模式 |
5.2.4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2.5 边境贸易创汇模式 |
5.2.6 劳务输出增收模式 |
第6章 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思路与对策 |
6.1 树立服务型政府,为贫困县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6.2 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实施税收和金融惠农相关政策措施 |
6.2.1 财政政策 |
6.2.2 税收政策 |
6.2.3 金融政策 |
6.3 加快小城镇的建设,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促进一体化进程 |
6.3.1 率先发展一批重点小城镇 |
6.3.2 完善户籍改革制度 |
6.3.3 完善医疗合作制度 |
6.3.4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6.4 优化产业结构,突出特色,大力培育和扶持贫困县主导产业 |
6.4.1 优化产业结构 |
6.4.2 发展特色经济 |
6.4.3 鼓励民营企业发展 |
6.4.4 培育主导产业发展 |
6.5 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注重人才培养,明确人力资源重要性 |
6.6 走生态文明之路,实施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中国梦 |
6.6.1 政府的职责 |
6.6.2 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
6.6.3 广大民众的意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总结历史经验走适合德宏植胶的路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百年物权法治探索及其启示[D]. 李华. 兰州大学, 2021
- [2]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3]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D]. 宁甜甜. 青岛大学, 2019(02)
- [4]德宏地区橡胶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J]. 李金涛,白燕冰,钏相仙,张孝云,殷山山,李洪坤. 热带农业科技, 2019(02)
- [5]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D]. 张海明. 山东大学, 2019(09)
-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 滇西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思考[J]. 钏相仙,李金涛,张孝云,殷山山,李洪坤,段保停. 中国热带农业, 2017(03)
- [7]邓小平发展观研究[D]. 刘妍.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6(02)
- [8]邓小平卫生思想研究[D]. 于洪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6(02)
- [9]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海洋战略思想研究[D]. 彭克慧. 武汉大学, 2015(01)
- [10]滇西边境片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模式探究[D]. 安振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