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药物对海拔3700 m移居青年做功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晨红[1](2021)在《7.0T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评价高原慢性低氧环境下大鼠心功能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CMR-TT)技术分析高原慢性低氧环境下大鼠左、右心室心功能及心肌应力改变。方法:将6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两组:高原组22只(青海玉树,海拔3700米),平原组10只(四川成都,海拔500米)。两组大鼠在不同环境同时饲养至18周龄,均行7.0T心脏磁共振电影扫描,应用专业心脏图像处理软件分析两组大鼠左心室(LV)及右心室(RV)常规心功能及应力参数,分别包括射血分数(EF)、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心搏出量(SV)、整体收缩峰值纵向应力(GLS)、周向应力(GCS)及径向应力(GRS),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值差异。扫描前采集两组大鼠血液相关指标,扫描后取心肌组织并行HE染色,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大鼠一般基础资料比较,高原组心率和呼吸值均较平原组稍减低,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平原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及红细胞压积(HCT)值均明显低于高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心功能及应力比较。(1)高原组RVEDV、RVESV及RVSV参数值均大于平原组,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高原组RVEF值较平原组稍减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高原组左心室常规心功能参数LVEF、LVEDV、LVESV及LVSV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高原组应力参数,RVGLS、RVGCS、RVGRS、LVGRS及LVGLS参数值均低于平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原组应力参数LVGCS值较平原组有减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3.光学显微镜下平原组大鼠左右心室心肌细胞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而高原组大鼠可以观察到右心室心肌间隙略增宽、部分灶性脂肪变性、细胞浊肿、血管充血及少量炎性细胞可见。结论:1.SD大鼠经过12周3700低氧自然环境适应后,右心室功能及病理均发生改变、整体应力受损,左心室整体应力部分受损。2.大鼠在高原低氧环境下持续暴露12周后,右心室整体收缩应力受损,但心脏射血仍能维持在相对正常水平,推测心肌应力较EF能更早期、更敏感地检测到心功能受损。
魏睿元[2](2020)在《内蒙古马匹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的研究》文中认为马匹耐力赛是历史悠久的人和动物合作的运动娱乐项目,蒙古马是我国本土特有马种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草原上以半饲牧半野放方式选育,因此蒙古马具有优良的抗受力和耐力。本文对6匹蒙古马、6匹杂交马进行了两个月,各单次15km和30km负荷耐力运动训练后的代谢组进行了研究,分别在训练前后和休息45min三个时间点采集血液样本,在训练前后采集肌肉样本,利用1H-NMR技术对血浆、肌肉样本代谢物进行检测,使用Chenomx NMR suit软件数据库对代谢物进行归属分类,通过PLS-DA和一维方差对代谢模式和显着变化的差异代谢物分析筛选,再进行功能富集和KEGG Pathway分析,找到训练前后发生显着变化的代谢通路及相关代谢物,得到训练前后差异代谢物的互作网络关系图,分析耐力运动期间及休息恢复中机体的物质、能量代谢方式以及潜在的代谢异常风险。经过实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蒙古马耐力运动中的代谢调控及分子机制。观察运动前后血浆、肌肉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显示,15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蒙古马更偏向于无氧代谢的方式为机体供能,乳酸能和糖代谢更活跃,运动后机体脂肪供能增加。30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蒙古马更偏向于脂肪有氧代谢的方式供能,但糖异生的过程也加强,与脂肪酸代谢相关的物质,如肉碱、泛酸、甜菜碱的消耗都显着增加,运动后机体的免疫压力明显增加。提示,脂肪储备,乳酸的生成和清除对于蒙古马耐力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2.研究杂交马耐力运动中的代谢调控及分子机制。观察运动前后血浆、肌肉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显示,15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杂交马更偏向于无氧代谢的方式为机体供能,乳酸能和糖代谢更活跃,运动后糖酵解依然持续供能。30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杂交马更偏向于糖酵解和脂肪有氧代谢混合的方式为机体供能,运动后机体的免疫压力明显增加。两次耐力负荷期间糖酵解途径均比较活跃,且运动后杂交马机体表现出迅速的清除乳酸的能力。提示,乳酸的生成和清除对于杂交马耐力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3.比较蒙古马与杂交马耐力运动中的代谢差异。观察运动前后血浆、肌肉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显示,运动前杂交马糖代谢表现的更活跃,而蒙古马组脂肪酸的代谢供能的占比更多。运动中蒙古马脂肪动员的能力更显着,对于耐力运动来说具有更大的优势,爆发力也更有潜质,但是杂交马表现出更好的乳酸耐受和代谢能力,对于短距离的比赛或许更有优势。提示,以蒙古马为基础培育耐力赛马是可行的。4.代谢通路和病症富集的分析。结果显示,15km负荷期间差异代谢物显着关联代谢通路,蒙古马组血浆样本18条、肌肉样本6条,杂交马组血浆样本5条、肌肉样本15条。30km负荷期间差异代谢物显着关联代谢通路,蒙古马组血浆样本9条、肌肉样本19条,杂交马血浆样本7条、肌肉样本13条。其中主要涉及糖酵解或糖异生、酮体的合成与降解、柠檬酸盐循环、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牛磺酸和牛磺酸的代谢、甲烷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等途径。运动后两组马都有发生机体物质代谢异常、机体氧化应激、各种不适症、炎症性疾病、肌肉溶解、神经紊乱症、线粒体-脑病-乳酸-中风、厌氧症、心脏衰竭、心肌梗塞、心肌损伤、窒息、严重惊厥或心源性休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病症的可能,提示,运动后物质补充和机体调整是必要的。
陈成亮[3](2012)在《补充酪氨酸对运动员耐力能力及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动是一种应激。随着应激强度的提高、应激量的增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在血液中的浓度随之升高,通过这些神经内分泌物质的作用,调动并协调人体各系统,维持人体的运动。随着运动的持续,这些神经内分泌物质不断分泌,机体对其前体物质的需求必然增加。在运动至疲劳时,NE、E、DA浓度可能会出现下降,人体不能继续维持原有运动状态,出现“应激疲劳”。有研究显示,作为儿茶酚胺前体物质,酪氨酸可促进儿茶酚胺合成,提高认知能力、运动能力,本研究将通过多次酪氨酸补充,观察其对耐力能力及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交叉单盲的实验设计。15名男性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酪氨酸(Tyr)和安慰剂(Pla),在开始服用前和结束后分别采安静态静脉血、进行一次耐力能力测试。停服2周后,两组交换服用,重复上述测试。结果:(1)服用Tyr前后,两组Time Trial做功量均不具有显着性差异。(2)随时间变化,Bla、HR、RPE水平变化有极高的显着性(p<0.01)。服用前,两组Bla、RPE水平在运动各时相均无显着性差异,两组HR在Rec-3、Rec-6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服用后,两组Bla水平在Post-3有显着性差异,两组间HR、RPE水平在运动各时相均无显着性差异。Tyr组服用后运动后即刻RPE水平显着低于服用之前(p<0.05)。(3)服用前,两组受试者的安静态血浆E、NE水平差异不具显着性,安静态血浆DA水平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服用之后,两组安静态血浆E、DA水平差异不具显着性,Tyr组安静态血浆NE水平显着降低(p<0.05)。Tyr组服用后安静态血浆NE水平显着低于服用前(p<0.01)。(4)服用前,两组运动前后血浆E、NE水平无显着性差异,运动前后血浆DA水平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服用后,两组运动前后血浆E、DA水平无显着性差异,Tyr组的运动前血浆NE水平显着低于安慰剂组(p<0.05),运动后水平无显着性差异。Tyr组服用后运动前后血浆NE水平显着低于服用前(p<0.05)。结论:(1)补充酪氨酸对人体耐力能力没有显着影响。(2)补充酪氨酸对安静态血浆E、DA水平及运动前后的血浆E和DA水平、运动后血浆NE水平没有显着作用,补充酪氨酸有降低安静态及运动前血浆NE水平的作用。
范明[4](2011)在《应用生理学与比较生理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这个方面涉及了许多国防和经济建设的敏感领域,在过去多年的发展和贡献鲜为人知。近年的研究进展直接支撑了载人航天、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行、新一代战机、深潜、极地考察等重大的国家需求,但是具体的学术资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方能正式发表。因此,本章节中对于以往的工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描述(基于中国生理学会70周年的纪念文集)。而对于近年的进展只做了概括的介绍。
崔延红[5](2010)在《高原低气压环境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是在西部资源逐渐被开发的背景下提出的。西部矿产资源丰富,但地处高寒地区,低大气压力引发的低氧分压给高原矿产资源的开发带来很大影响,成为制约西部开发的瓶颈,如何消除这些影响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明确论文的研究方法,提出解决高原低气压问题的整体思路,包括低气压环境对矿井生产的影响、高原适宜环境指标、矿井通风方式、建立矿井供氧系统以及辅助的劳动组织制度。首先确定低气压环境对高原矿井生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次提出解决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明确要达到的适宜环境参数即确定高原矿井适合人员重体力劳动的环境指标,主要通过人体的生理指标与高原海拔高度、氧分压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最终确定海拔2700m左右的高原矿井压力尚能够满足人员的作业需要并利用血氧饱和度与心率进行了验证;第二采取压入式通风方式增加井下空气压力;第三结合供氧补氧系统进一步提高氧分压,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包括给氧方式的确定、需氧量计算模型的建立、供氧方案、制氧方式以及制氧系统的设计等;此外采取合理的劳动组织制度作为辅助措施可以更好的实现人与高原环境的相互适应,更有利于创建高原矿井适宜生产环境。
王伟,李彬,马广全,曹荣成,胡华,崔建华,哈振德,高亮[6](2008)在《高压氧对高原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高原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进驻海拔3 700 m半年的2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分别采用高压氧前(对照组)和高压氧干预2次(A组)及5次(B组)后进行比较。两组在高压氧前后分别用XG-Ⅲ型血液循环功能自动测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结果两组高压氧组较对照组P、TPR、ALT、η、PAWP、CCP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SV、mAP、BK、BV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高原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王伟,李彬,马广全,曹荣成,胡华,崔建华,哈振德,高亮[7](2008)在《西地那非对高原移居青年心肺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对高原移居青年心肺功能及体力作业效率的影响。方法把进驻海拔3 700 m半年的20名青年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服药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在服药前后分别用EGM-Ⅱ型踏车功量计做坐位踏车运动,初始负荷功率为50 W,每3 min递增50 W,以60r/mim连续踏车至200 W 3 min后终止。用直线回归法计算每位受试者功率200 W时的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aO2),记录运动终止后5 min时H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服药组踏车功率达200 W时的SaO2增高;而运动时HR和运动终止后5 min时HR低(P<0.05)。结论在高原服用西地那非能明显提高高原移居青年的心肺功能及体力作业效率。
王伟,马广全,李彬,曹荣成,胡华,崔建华,哈振德,高亮[8](2008)在《西地那非对高原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对高原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把进驻海拔3700m半年的20名青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一组为服药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在服药1h后分别用XG-Ⅲ型血液循环功能自动测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结果服药组较对照组P、TPR、ALT、η、PAWP、CC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mAP、BK、BV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西地那非对高原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孙亮[9](2008)在《局部增压对高原缺氧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高原缺氧对机体生化指标影响的观察目的:探讨交替往返于2880m与4776m海拔高度对高原移居者血清酶(AST、ALT、ALP、TBIL、DBIL、CK、CK-MB及HBDH)及血细胞(Hb、RBC、MCV、WBC及PLT)的影响。方法:在2880m海拔高度选择某施工单位8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对照组持续生活在2880m海拔高度,观察组在2880m和4776m两个海拔高度交替更换,更换方式为:在4776m工作四周,返回2880m工作八周,然后再进驻4776m工作四周,反复交替。以2880m进入4776m一周、四周及从4776m返回2880m八周时为三个观察点,分别测定三个时间点的血清酶学指标及血细胞值。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进驻4776m一周时AST、ALT、ALP、TBIL、CK-MB及HBDH明显升高(P<0.05);与进驻4776m一周时相比四周时CK、CK-MB、HBDH、ALP、TBIL、DBIL下降明显(P<0.05)。(2)从4776m返回2880m并在2880m休息八周时AST、ALT、ALP、TBIL、DBIL及HBDH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进驻4776m一周时WBC、RBC、PLT、Hb及MCV无明显变化,四周时WBC、RBC、Hb及MCV明显升高(P<0.05),PLT明显降低(P<0.05)。(4)从4776m返回2880m驻地并在2880m休整八周后WBC、RBC、PLT、Hb及MCV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1)交替往返于2880m与4776m高度之间的高原移居者,再次返回4776m初期,缺氧仍然对机体的肝功能、心肌组织等产生损害。(2)在4776m居住四周后酶学指标可基本恢复到2880m居住两年时的水平。(3)交替往返于2880m与4776m高度之间的高原移居者,再次返回4776m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持续增高,血小板数量则持续降低。第二部分吸氧及局部增压对高原缺氧疗效的对比研究目的:观察比较吸氧及局部增压对高原缺氧的改善效果。方法:分别在两个海拔高度(2880m、3996m)选取健康受试者45名,随机分为吸氧组、单兵增氧呼吸器组(SOIR)、无创通气组(BiPAP)三组进行不同的干预。吸氧组采用常规经鼻吸氧,流量2L/min;单兵增氧呼吸器组采用单兵增氧呼吸器辅助呼吸;无创通气组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辅助呼吸,吸气压(IPAP)10cmH2O、呼气压(EPAP)4cmH2O。三组干预时间均为30min,单兵增氧呼吸器组及无创通气组在受试前30min及受试期间均不吸氧。分别测定各组干预前和干预30min时的动脉血气及心率(HR)等指标。结果:(1)在2880m海拔高度,吸氧及无创正压通气均能显着提高受试者的PaO2及SpO2,但吸氧效果更显着;单兵增氧呼吸器对PaO2及SpO2无改善作用。(2)在3996m海拔高度,吸氧及无创正压通气均能显着提高受试者的PaO2及SpO2,但吸氧效果更显着;单兵增氧呼吸器对PaO2及SpO2无改善作用。结论:BIPAP在2880m和3996m两个海拔高度均能显着够提高受试者的PaO2及SpO2,而单兵增氧呼吸器对PaO2无改善作用。第三部分增压舱的研制、测试和初步应用目的:研制一种能够用于防治高原缺氧的增压舱,并对其性能及在平原地区的增氧效果进行初步测试。方法:(1)增压舱性能测试:首先测量增压舱增压前舱内的噪音、气压、温度值,设此时舱内相对压力为0。然后记录压力每升高0.01MPa所需时间及该时间点的噪音及温度值,直至舱内压力达到平衡不再升高。主舱加压完毕后,打开联通主舱与过渡舱之间的压力平衡阀,记录主舱与过渡舱压力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然后关闭过渡舱与主舱之间的平衡阀,打开过渡舱与外界之间的减压阀,记录过渡舱与外界压力平衡的时间。(2)增压舱在平原地区对家兔的增氧效果:健康雄性家兔1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将动物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及颈动脉留置导管。操作成功后将对照组置于室内观察60min,实验组置于增压舱内增压治疗60min。分别于术后0min、30min、60min三个时间点测定两组动物的动脉血气,观察动物呼吸频率(RR)、动脉血压(BP)等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应用空气栓塞处死动物留取静脉血清及肺组织标本待检。(3)增压舱在平原地区对人体的增氧效果:健康志愿者8人,分别测定他们在进入增压舱0min及60min两个时间点的动脉血气,同时在0min、30min及60min三个时间点观察动脉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增压舱舱内压力达到平衡时的压力为0.03Mpa,升压过程中舱内噪音波动在66dB-69dB之间,压力平衡时舱内温度上升1.50C,工作舱与过渡舱压力达到平衡的时间约为170s,过渡舱与外界压力平衡时间约为120s。(2)实验组动物PaO2从0min的68.63±3.89mmHg增加到30min的120.63±8.42mmHg,60min较30min时PaO2变化不明显。(3)对照组动物PaO2从0min的65.86±7.30mmHg增加到30min的79.88±6.40mmHg,60min较30min时PaO2变化不明显。(4)在实验前后,两组动物的PaCO2、BP、RR、酶学指标无明显变化,两组动物的肺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5)受试者进入增压舱60min时PaO2从96.38±9.80mmHg提高到150.14±17.48mmHg。整个实验过程受试者PaCO2、BP、RR及HR无明显变化。结论:(1)增压舱在短时间内即可实现0.03Mpa的增压。(2)增压舱可使动物PaO2明显提高,而对PaCO2、BP及RR无影响。(3)增压舱可使受试者PaO2明显提高,而对PaCO2、BP、RR及HR无影响。
王伟,李彬,马广全,哈振德,崔建华,张芳[10](2006)在《三康胶囊对高原移居青年亚极量运动心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在高原服用三康胶囊对移居青年亚极量运动心率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700m高原1年的10名青年在服药前和服药15天后分别用EGNⅡ-型踏车功量计做坐位踏车运动,初始负荷功率为50W,每3m in递增50W,以60 rpm连续踏车至200W 3m in后终止。用直线回归法计算每位受试者运动功率90W时的心率(HP90W)。结果服药后HP90W降低,较服药前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服用三康胶囊能明显提高高原移居青年的体力作业效率。
二、不同药物对海拔3700 m移居青年做功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药物对海拔3700 m移居青年做功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7.0T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评价高原慢性低氧环境下大鼠心功能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 |
1.3 常用心肌应变技术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的编号与分组 |
2.2.2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与管理 |
2.2.3 大鼠一般资料采集 |
2.3 常规心脏磁共振扫描与后处理 |
2.3.1 成像设备 |
2.3.2 扫描流程 |
2.3.3 指标测算 |
2.4 病理取材 |
2.4.1 动物麻醉与处置 |
2.4.2 实验动物取材 |
2.4.3 实验组织石蜡包埋与切片 |
2.4.4 HE染色并镜下观察心肌组织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3.2 两组左、右心室常规心功能比较 |
3.3 两组左、右心室应变参数比较 |
3.4 病理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高原低氧环境下循环系统适应机制 |
4.2 在缺氧环境下血液构成改变 |
4.3 左、右心室功能改变的探讨 |
4.3.1 本研究右心室功能改变的探讨 |
4.3.2 本研究左心室功能改变的探讨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优势与不足 |
5.2.1 优势 |
5.2.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综述 慢性高原病心脏损伤机制及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2)内蒙古马匹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马术耐力赛概述 |
1.1.1 国际马术联合会(FEI)简述 |
1.1.2 耐力赛(Endurance)简述 |
1.1.3 国内外耐力赛展况 |
1.2 耐力赛用马 |
1.2.1 国外的马术耐力赛马品种 |
1.2.2 国内的马术耐力赛马品种 |
1.3 代谢组学应用 |
1.3.1 代谢组学概述 |
1.3.2 运动代谢组学的研究应用 |
1.3.3 马运动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1.4 马运动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一 蒙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比较分析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运动训练原理 |
2.1.3 试验地区概况 |
2.1.4 试验器材及测试场地状况 |
2.1.5 试验基础数据及样本采集 |
2.1.6 核磁检测血浆肌肉样品处理 |
2.1.7 1H-NMR谱图采集 |
2.1.8 数据处理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蒙古马基础生理指标结果分析 |
2.2.2 蒙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1H-NMR图谱 |
2.2.3 蒙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模式识别分析 |
2.2.4 蒙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标志物鉴别分析 |
2.3 讨论 |
2.3.1 耐力负荷对蒙古马心率及呼吸的影响 |
2.3.2 蒙古马磷酸原代谢的变化 |
2.3.3 蒙古马糖代谢的变化 |
2.3.4 蒙古马脂肪代谢的变化 |
2.3.5 蒙古马氨基酸代谢的变化 |
2.3.6 蒙古马核苷酸代谢的变化 |
2.3.7 蒙古马机体氧化应激的发生 |
2.3.8 某些特殊代谢物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二 杂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比较分析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试验运动训练原理 |
3.1.3 试验地区概况 |
3.1.4 试验器材及测试场地状况 |
3.1.5 试验基础数据及样本采集 |
3.1.6 核磁检测血浆肌肉样品处理 |
3.1.7 1H-NMR谱图采集 |
3.1.8 数据处理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杂交马基础生理指标结果分析 |
3.2.2 杂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1H-NMR图谱 |
3.2.3 杂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模式识别分析 |
3.2.4 杂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标志物鉴别分析 |
3.3 讨论 |
3.3.1 耐力负荷对杂交马心率及呼吸的影响 |
3.3.2 杂交马磷酸原代谢的变化 |
3.3.3 杂交马糖代谢的变化 |
3.3.4 杂交马脂肪代谢的变化 |
3.3.5 杂交马氨基酸代谢的变化 |
3.3.6 杂交马嘌呤核苷酸代谢的变化 |
3.3.7 杂交马机体氧化应激的发生 |
3.3.8 某些特殊代谢物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三 蒙古马与杂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的差异比较分析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 |
4.1.2 试验运动训练原理 |
4.1.3 试验地区概况 |
4.1.4 试验器材及测试场地状况 |
4.1.5 试验基础数据及样本采集 |
4.1.6 核磁检测样品处理 |
4.1.7 1H-NMR谱图采集 |
4.1.8 数据处理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蒙古马与杂交马基础生理指标比较分析 |
4.2.2 两组马耐力运动训练血浆和肌肉代谢核磁图谱比较 |
4.2.3 两组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模式识别的比较分析 |
4.2.4 两组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标志物鉴别比较分析 |
4.3 讨论 |
4.3.1 耐力负荷对两组马心率及呼吸影响的比较 |
4.3.2 两组马磷酸原系统代谢的比较 |
4.3.3 两组马无氧供能系统代谢变化的比较 |
4.3.4 两组马有氧供能系统代谢的比较 |
4.3.5 两组马氨基酸代谢变化的比较 |
4.3.6 两组马嘌呤核苷酸代谢变化的比较 |
4.3.7 两组马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比较 |
4.3.8 某些特殊代谢物的变化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四 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生物信息学及关联性分析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及分析 |
5.1.2 分析用网站数据库 |
5.1.3 分析软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蒙古马组差异代谢物通路与富集分析 |
5.2.2 杂交马组差异代谢物通路与富集分析 |
5.2.3 差异代谢物间的关联性分析 |
5.3 讨论 |
6 结论 |
7 创新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补充酪氨酸对运动员耐力能力及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运动与交感肾上腺系统——儿茶酚胺工厂 |
2.1.1 交感肾上腺系统 |
2.1.2 儿茶酚胺的生命历程 |
2.1.3 交感肾上腺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 |
2.2 运动对儿茶酚胺的影响 |
2.2.1 一次性运动对儿茶酚胺的影响 |
2.2.2 训练对儿茶酚胺的影响 |
2.3 酪氨酸促进儿茶酚胺合成的生理机制——提高血浆酪氨酸水平 |
3 研究方法 |
3.1 受试对象 |
3.2 预试验 |
3.2.1 生理测量 |
3.2.2 VO_2max的测定 |
3.2.3 Wmax的确定 |
3.3 膳食控制 |
3.4 实验方案 |
3.4.1 方案的确定 |
3.4.2 实验条件 |
3.4.3 方案的实施 |
3.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运动能力方面的测试结果 |
4.1.1 Time Trial做功量 |
4.1.2 血乳酸 |
4.1.3 血糖 |
4.1.4 主观体力感觉(RPE) |
4.1.5 心率 |
4.2 血浆儿茶酚胺测试结果 |
4.2.1 血浆肾上腺素 |
4.2.2 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
4.2.3 血浆多巴胺 |
5 讨论与分析 |
5.1 补充酪氨酸对人体耐力能力的影响 |
5.1.1 补充酪氨酸对耐力能力测试Time Trial做功量的影响 |
5.1.2 补充酪氨酸对耐力能力测试血乳酸、血糖水平的影响 |
5.1.3 补充酪氨酸对耐力能力测试心率、主观体力感觉水平的影响 |
5.2 补充酪氨酸对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 |
5.2.1 补充酪氨酸对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 |
5.2.2 补充酪氨酸对血浆多巴胺的影响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高原低气压环境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高原低气压环境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 |
2.1 高原环境的整体特点 |
2.2 特殊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
2.3 特殊环境对生产的影响 |
3 高原矿井适宜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基本环境参数的计算 |
3.2 高原矿井适宜环境指标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
3.3 高原矿井适宜环境指标体系 |
3.4 验证人员对适宜环境的适应性 |
4 高原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 |
4.1 抽出式通风方式 |
4.2 压入式通风方式 |
4.3 矿井通风方式的选取 |
5 高原矿井供氧系统的建立 |
5.1 给氧方式的确定 |
5.2 根据需氧量确定供氧方案 |
5.3 制氧方式的确定 |
5.4 高原矿井供氧系统设计 |
6 高原矿井配套劳动组织制度 |
6.1 人员选拔制度 |
6.2 人员训练制度 |
6.3 工作、休息环境 |
6.4 高原矿井轮班制度 |
6.5 人员的饮食结构调整 |
6.6 高原矿井劳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7 结论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6)高压氧对高原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西地那非对高原移居青年心肺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局部增压对高原缺氧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局部增压对高原缺氧治疗的研究 |
引言 |
第一部分 高原缺氧对机体生化指标影响的观察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吸氧及局部增压对高原缺氧治疗作用的对比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在2880 米高度吸氧及局部增压对高原缺氧的疗效观察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第二节 在3996 米高度吸氧及局部增压对高原缺氧的疗效观察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增压舱的研制、测试和初步应用 |
前言 |
第一节 增压舱的设计和研制 |
总体设想 |
系统结构 |
附图 |
讨论 |
第二节 增压舱的测试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第三节 增压舱在平原地区对家兔增氧效果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第四节 增压舱在平原地区对人体增氧效果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高原缺氧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不同药物对海拔3700 m移居青年做功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7.0T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评价高原慢性低氧环境下大鼠心功能的应用研究[D]. 张晨红. 青海大学, 2021(01)
- [2]内蒙古马匹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的研究[D]. 魏睿元.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3]补充酪氨酸对运动员耐力能力及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D]. 陈成亮. 北京体育大学, 2012(01)
- [4]应用生理学与比较生理学发展研究[A]. 范明. 2010-2011生理学学科发展报告, 2011
- [5]高原低气压环境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 崔延红.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2)
- [6]高压氧对高原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王伟,李彬,马广全,曹荣成,胡华,崔建华,哈振德,高亮. 临床军医杂志, 2008(06)
- [7]西地那非对高原移居青年心肺功能的影响[J]. 王伟,李彬,马广全,曹荣成,胡华,崔建华,哈振德,高亮. 临床军医杂志, 2008(05)
- [8]西地那非对高原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王伟,马广全,李彬,曹荣成,胡华,崔建华,哈振德,高亮. 临床军医杂志, 2008(04)
- [9]局部增压对高原缺氧治疗的研究[D]. 孙亮. 河北医科大学, 2008(01)
- [10]三康胶囊对高原移居青年亚极量运动心率的影响[J]. 王伟,李彬,马广全,哈振德,崔建华,张芳. 西藏医药杂志,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