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子板块板内构造形成机制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惠博[1](2021)在《扬子西北缘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文中提出碧口地块位处扬子板块西北缘,保存了丰富的新元古代岩浆活动、沉积地层和构造变形等记录,是探讨扬子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天然窗口。然而,对于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目前仍缺乏明确的认识。基于此,本次博士论文选取碧口地块鱼洞子杂岩、碧口群变质火山岩系、横丹群碎屑沉积岩系、镁铁质-长英质深成岩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开展了野外地质、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明确了碧口地块的构造亲缘性,梳理了碧口群变质火山岩的成因机制及构造属性,厘清了横丹群的沉积时限、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阐明了碧口地块关键岩浆作用的形成时限、成因机制及动力学背景。通过系统总结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已发表研究成果,探讨了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认识:(1)碧口地块是扬子板块西北缘早前寒武纪构造单元,演化历史可以追溯至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碧口地块鱼洞子杂岩中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属于典型的太古代TTG类岩石,具有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εHf(t)=+2.1-+8.1)组成,源于新生镁铁质地壳的重熔作用,代表了~2.82 Ga改造新生地壳事件。角闪斜长片麻岩属于幔源岩浆序列,锆石Hf同位素(εHf(t)=-0.9-+3.9)组分整体亏损,代表了~2.69 Ga重要的地壳生长活动。花岗片麻岩组分类似于太古代TTG类岩石,整体富集的锆石Hf同位素(εHf(t)=-3.4-+1.5)组成,由太古代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继承了原岩的组分特征,代表了~2.45 Ga古老地壳物质再循环事件。斜长角闪岩~1.85 Ga的变质年龄代表了古元古代末期重要的区域性变质事件。鱼洞子杂岩物质组成和构造-热演化事件与崆岭杂岩和钟祥杂岩等扬子板块内部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岩系具有可对比性,表明鱼洞子杂岩与扬子板块存在潜在的亲缘性。(2)碧口地块至少在新元古代早期~880 Ma已经处于持续俯冲且伴随板片回卷的动力学背景。碧口地块镁铁质深成岩体花岩沟辉长闪长岩、林后坝辉长岩和坪头山辉长岩的形成时代一致,约为880 Ma,是目前碧口地块中已识别最早的新元古代岩浆岩记录。花岩沟辉长闪长岩与典型弧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信号相似,属于岩石圈地幔楔橄榄岩发生重熔作用形成的产物,原始熔体源区遭受了俯冲沉积物熔体的改造。林后坝辉长岩和坪头山辉长岩具有基本一致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与典型E-MORB的组分特征类似,是与E-MORB源区类似的深部富集地幔物质上涌,并在减压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花岩沟辉长闪长岩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的岛弧环境,林后坝辉长岩和坪头山辉长岩属于俯冲洋壳板片发生板片回卷机制的岩浆响应。(3)碧口地块在~860-825 Ma依旧受控于持续俯冲伴随板片回卷的动力学体制。碧口地块长英质深成岩体白雀寺石英二长岩、八海河石英二长岩和石林沟二长花岗岩侵位年龄相似,形成于~860 Ma。麻柳铺花岗闪长岩侵位时限稍晚,形成时代为~825 Ma。白雀寺石英二长岩、八海河石英二长岩和石林沟二长花岗岩具有一致的同位素组分特征,二长花岗岩是石英二长岩熔体发生强烈分异结晶作用的产物。白雀寺石英二长岩和八海河石英二长岩属于典型的埃达克质岩,具有幔源特征的锆石Hf(εHf(t)=+4.8-+6.7)和全岩Nd同位素(εNd(t)=+1.7-+2.1)组成,属于俯冲板片回卷机制下,洋壳板片受到上涌软流圈地幔物质持续烘烤发生部分熔融,与上覆地幔楔橄榄岩相互作用形成的产物。麻柳铺花岗闪长岩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具有富集的锆石Hf(εHf(t)=-15.0--10.9)及全岩Nd同位素(εNd(t)=-11.8--11.9)组成,是俯冲过程中幔源岩浆底侵致使碧口地块古老地壳物质发生重熔所形成,代表了碧口地块重要的古老物质再循环事件。(4)碧口地块持续的板片回卷触发了~845-760 Ma弧后伸展活动。碧口地块碧口群变质中-基性火山岩依据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划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三种类型。Ⅰ组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组分特征类似于IAB,形成于地幔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源区受到早期俯冲消减组分的交代;Ⅱ组变质基性火山岩与E-MORB的配分模式类似,源于上涌的深部富集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Ⅲ组变质中-基性火山岩配分模式类似于OIB,源于深部软流圈地幔,岩浆演化过程中受到少量壳源组分的改造。碧口群变质酸性火山岩可以划分为Ⅰ组和Ⅱ组两种类型。Ⅰ组变质酸性火山岩具有变化范围较大的Mg O、Ni和Cr含量,源于中下地壳的重熔,岩浆演化中有幔源物质的加入;Ⅱ组变质酸性火山岩Mg O、Ni和Cr含量低,由碧口地块古老地壳发生重熔所形成。碧口群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和变质酸性火山岩均属于碧口地块弧后伸展体制的岩浆响应。(5)碧口地块在~720 Ma构造-岩浆活动趋于沉寂,逐步过渡为板内裂陷的动力学体制。碧口地块横丹群碎屑沉积岩系是一套富集火山物质的沉积建造,具有近源沉积特征。碎屑锆石年代学的结果显示,下部白杨组和上部秧田坝组具有一致的最大沉积时限,约为720 Ma,表明横丹群属于新元古代早-中期快速堆积的沉积序列。横丹群整体具有类似的物源属性,白杨组和秧田坝组均显示出以新元古代(~915-720 Ma)为主并含有少量古元古代-中元古代(~2450-1750 Ma)年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特征,显示碧口地块和邻近的扬子板块西北缘-西缘新元古代早期岩浆弧为主要物源区。横丹群白杨组和秧田坝组碎屑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组成,组分特征与典型弧前盆地浊积岩相似。横丹群是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早-中期沉积盆地中发育的产物,沉积时限不早于~720 Ma。(6)综合上述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区域已发表研究数据,提出碧口地块结晶基底形成于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认为碧口地块属于扬子板块西北缘早寒武纪构造单元。新元古代时期,碧口地块构造活动趋于活跃,演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新元古代早期(~880-860 Ma)俯冲板片回卷和岩浆弧逐步发展阶段;新元古代早期(~845-760Ma)俯冲作用持续进行、弧后伸展机制触发和弧后裂谷发育阶段;新元古代中期(~720Ma)构造体制转换和岩浆活动沉寂阶段;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作用停滞、裂陷-拗陷盆地发展和沉积盖层发育阶段。
田洋[2](2021)在《江南造山带西段青白口系-寒武系火山-沉积建造及对华南构造演化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是地球历史时期重要的演化阶段,该时期发生了罗迪尼亚向冈瓦纳大陆的转换及伴随的全球性构造事件、成矿过程、古气候变化及生命演变等关键过程。因而,各陆块在该时期的地质演化和相互关系是地球科学领域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也是难点。其中,作为Rodinia超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南在晋宁期-加里东期的构造演化不仅是理解中国大陆地壳形成和演化及矿产资源形成的关键要素,也是探索全球超大陆古地理格局恢复的基础与关键。华南板块由扬子和华夏陆块拼合而成,二者的拼合时间、位置、方式及动力学机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科学问题。然而,扬子-华夏的拼合时限存在新元古代与早古生代的不同认识,拼合界线西南段的空间展布也存在多种观点,这些都制约了对华南构造演化的理解。应对上述存在的科学问题,本论文选取出露于湘桂粤交界地区的青白口系-寒武系火山-沉积建造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调查与代表性剖面测制基础上,系统开展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研究工作,并综合华南岩浆岩、沉积岩、构造变形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研究区鹰扬关群物质组成、形成时代、变形序列,恢复了鹰扬关群火山岩源区与构造背景,厘定了青白口系-寒武系碎屑沉积建造物源及沉积盆地性质,判定了研究区与扬子或华夏陆块亲缘关系,约束了扬子-华夏陆块拼合时限,限定了拼合界线西南段空间展布,并在此基础上重建华南青白口纪-寒武纪构造演化历程。获得主要认识如下:(1)鹰扬关群实质为一套由断层接触的基质与岩块组成的构造混杂岩。基质为变质含凝灰质细碎屑岩,岩块为变质火山(碎屑)岩、微晶石英岩与大理岩等。岩块中安山质和流纹质岩石分别形成于822-816 Ma和~765 Ma,基质中变砂岩碎屑锆石最年轻年龄峰值为764 Ma。结合前人获得的大理岩岩块与变砂岩基质661 Ma与700 Ma的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以及被奥陶纪(~450 Ma)辉长岩和志留纪(440-417 Ma)花岗岩侵入的野外证据,认为鹰扬关群火山-沉积岩的形成时代应在青白口纪-南华纪。(2)鹰扬关群经历了5期构造变形。沉积层理(S0)指示的第一期片理(S1)形成的紧闭同斜褶皱(S2),长英质脉(S1)形成的无根勾状褶皱(S2),叠加在S2之上的宽缓褶皱、分割褶劈理及左行走滑运动(S3),形成于晋宁期-加里东期构造变形(D1-D3)。以区域片理为基础形成的剪切带、层间剪切褶皱及右行走滑运动(D4)形成于印支期及早燕山期W-NWW向挤压作用;晚燕山期的伸展作用主要表现为正断层活动(D5)。区域上泥盆系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前泥盆系之上,且泥盆系的脆性变形明显区别于鹰扬关群D2期的韧性变形。因此,鹰扬关群构造混杂是新元古代扬子-华夏拼合过程中初始构造混杂与加里东期陆内造山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3)鹰扬关群中的822-816 Ma安山质岩石多具有高Mg安山岩特征,源于俯冲构造背景下沉积物熔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765 Ma流纹质岩石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是拆沉作用引发软流圈上涌造成古老沉积物部分熔融的产物。这些岩石记录了822-816 Ma俯冲环境向765 Ma板内裂谷环境的转变,与扬子东南缘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历程,结合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碎屑锆石证据,明确了湘桂粤交界鹰扬关群具有亲扬子属性。(4)南华系-寒武系杂砂岩碎屑颗粒组成石英含量低-中等、岩屑与长石含量变化较大,分选磨圆较差,其中岩屑包含较多沉积岩、变质岩岩屑,具有锆石-磁铁矿-榍石-电气石的重矿物组合。南华纪-寒武纪杂砂岩ICV平均值逐升高,平均值分别为0.90、1.02与1.03,泥岩也显示相同特征,平均值分别为0.70、0.72与0.79,所有样品具有中等-较高的CIA值,表明源区累积经历中等-强烈化学风化作用。沉积岩样品均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且平坦、Eu负异常特征,地球化学物源判别图解样品主体落入富含石英质沉积物源区,指示物源岩石以酸性岩或低级变质岩为主,包含再循环古老沉积物与第一次循环物质,且第一次循环沉积物供给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5)青白口纪晚期(820-720 Ma),研究区及郴州-临武一线主要接受来自扬子东南缘江南古岛弧及扬子陆块内部物源供给,而南华系天子地组沉积时期物源发生转变,来自华夏方向的物源到达研究区及郴州-临武一线。随后,华夏方向的物源不断向北西推进,于震旦纪到达永福一带,寒武纪到达龙胜一带,该迁移特征与W-NW古流向相互佐证。结合南华系-寒武系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寒武纪浅海相沉积构造,认为青白口纪晚期-寒武纪沉积盆地性质为大陆裂谷环境,扬子与华夏陆块之间无宽阔的大洋相隔。(6)综合江南造山带蛇绿混杂岩、弧岩浆岩、弧后盆地沉积、碰撞后花岗岩、区域性不整合面的形成时代以及鹰扬关群与扬子的亲缘关系等关键素材,本论文限定扬子-华夏陆块聚合最终时限约820-805 Ma,拼合界线西南段位于鹰扬关地区以东。华南青白口纪-寒武纪经历了:(1)洋-洋俯冲(970-880 Ma);(2)弧-陆碰撞(880-860 Ma);(3)洋-陆俯冲(860-825 Ma);(4)碰撞拼合(825-805 Ma);(5)大陆裂谷(805-750 Ma);(6)构造抬升(750-720 Ma);(7)裂谷沉积(<720 Ma)七个阶段。
杨超[3](2021)在《长江中下游池州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下扬子地区在晚中生代时发生了强烈的、多阶段的成岩成矿作用,形成了大量的岩浆岩和多金属矿床。然而,下扬子地区内的两大构造单元,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和江南造山带东段,却有着明显不同的成矿特征。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燕山期岩浆作用主要产生Cu-Au-Fe矿床,而江南造山带东段却发育大量W-Mo矿床。此外,相对于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早阶段岩浆岩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晚阶段A型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研究较为薄弱,且争议较大。位于两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的池州地区燕山期岩浆作用不仅产生了Cu-Au矿床,还产生了Mo-Cu(W)矿床,这与两大构造单元的成矿规律均不同。此外,池州地区还发育许多由多种岩性组成的晚阶段A型花岗岩,如花园巩岩体。因而,通过对池州地区早、晚两阶段岩浆岩(150~132 Ma;130~125 Ma)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锆石U-Th-Pb-Hf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研究,不仅可以探讨这些岩浆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动力学演化过程,还有助于深入理解整个下扬子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规律。首先,本文对池州地区多个早阶段含矿岩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池州地区含矿岩体(150~141 Ma)包含高钾钙碱性系列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属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晚中生代第一阶段岩浆作用的产物。其中,小丁冲辉石闪长岩具有低的Si O2和高的Mg O含量、类似于弧型的微量元素组成,以及富集的Sr-Nd-Pb-Hf同位素组成,表明其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然而,牌楼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弱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组成和高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以及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来源于中-新元古代加厚增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其它中-酸性含矿岩体可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由幔源岩浆结晶分异和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部分熔融而来,而另一组则由幔源岩浆与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混合而来。因而,池州地区的Cu矿来源受控于幔源岩浆,而Mo(W)矿来源受控于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且该增生地壳对Mo(W)成矿的影响范围可能延伸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一阶段岩浆岩的年龄由西向东逐渐变年轻。此外,较低的锆石Ti温度以及含有大量的继承锆石表明,池州地区含矿岩浆岩形成于低温、富水的环境,这与古太平洋板块以低角度俯冲至本地区,形成交代富集地幔的构造背景相一致。其次,本文选择位于池州中部的、研究程度较弱的巴山杂岩体作为晚阶段岩浆岩的代表性岩体进行研究。该杂岩体由一个M型花岗岩类岩体(石英二长岩)和三个A型花岗岩体组成,后者包括石英正长岩、钾长花岗岩和碱性长石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这些侵入岩形成于126~123 Ma,属于区内晚阶段岩浆作用的产物。石英二长岩具有中等的Si O2含量(60.5~63.1 wt%)、高的Na2O+K2O含量(8.66~9.83 wt%)、类似于弧型的微量元素组成、富集的全岩Sr-Nd和锆石Hf同素组成、高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87Sr/86Sr)i=0.7082~0.7091;εNd(t)=-6.9~-7.1;εHf(t)=-5.3~-8.2;206Pb/204Pb(t)=18.581~18.792)。因而,推断其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并经历分离结晶作用和有限的地壳混染。石英正长岩具有高的Si O2(65.9~69.8 wt%)和Na2O+K2O(11.3~12.3 wt%)含量、低的Mg O含量(0.14~0.23)、高的104*Ga/Al值(2.34~3.61)、类似于弧型的微量元素组成,和与石英二长岩相似的全岩Nd和Pb以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指示其由石英二长岩结晶分异而来,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石英二长岩具有比石英正长岩(TTi-in-Zrn=623~805°C;TZr=856~909°C;ΔFMQ=+3.5~+4.8)更高的锆石Ti温度(TTi-in-Zrn=696~832°C)和更低的锆石饱和温度(TZr=772~818°C)和氧逸度(ΔFMQ=+1.8~+2.8),这表明石英正长岩中的锆石在较低的温度下结晶,并且其氧逸度随岩浆温度的降低而明显提高。钾长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 O2含量、高的TTi-in-Zrn(671~871°C)、TZr(799~822°C)和低的氧逸度(ΔFMQ=+0.9~+3.7),因而其不可能由石英正长岩演化而来。它们具有高的104*Ga/Al值(2.67~2.95)、低的Mg O(0.1~0.17 wt.%)含量和(La/Yb)N(7.60~10.19)值、明显的负Eu异常(Eu/Eu*=0.28~0.38)以及富集的Sr-Nd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Nd(t)=-7.2~-7.5;εHf(t)=-5.1~-14.0),表明它们是由新元古代钙碱性花岗岩类岩石在低压和高温的条件下通过缺水熔融而来。碱性长石花岗岩具有高的Si O2(76.5~78.0 wt%)和Na2O+K2O(8.34~9.02 wt%)含量,但具有低的Mg O(0.03~0.08 wt%)含量。它们具有弱富集的Nd同位素组成(εNd(t)=-5.7)、宽泛的锆石εHf(t)值(-1.9~-11.2)和高的氧逸度(ΔFMQ=+2.9~+4.3)。它们是通过高分异碱性玄武质岩浆与中元古代地壳熔融产生的熔体混合而成的。巴山杂岩体的岩石成因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A型花岗岩具有多个岩浆源区,且结晶时的温度、水含量、氧逸度范围十分宽泛。在中生代时期,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回卷引发地壳拉伸和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的形成起到了主要作用。本文还利用石榴子石U-Pb定年对位于池州东北部的许桥-乌谷墩矽卡岩型Pb-Zn-Ag矿床的形成时代进行了制约,并且重新梳理了区内的成岩成矿作用规律。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锆石U-Pb定年发现,矿区内发育两种岩性的岩脉,其一为闪长玢岩,与铜、钼矿化关系密切,并且年龄为146~141 Ma;另一为花岗岩,与钼矿化关系密切,并且年龄为113.4±2 Ma。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U-Pb定年结果为148~143 Ma,与闪长玢岩脉年龄相似。因此,池州地区存在三个阶段的成岩成矿作用:第一阶段(150~135 Ma),主要形成中酸性侵入岩和与之相关的铜、金、钼、铅、锌等矿床;第二阶段(134~124 Ma),形成钾长花岗岩和小规模的铅锌钼矿化;第三阶段(115~110 Ma),岩浆活动接近尾声,主要发育花岗岩脉,并伴随弱的钼矿化。此外,池州地区的成矿作用规律不完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同,且池州区内的多期Mo(W)矿化可能与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多阶段活化有关。本次研究表明,尽管池州地区主要的两阶段岩浆岩的岩石成因不同,但它们都与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有关。晚中生代时,古太平洋板块以低角度俯冲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且在俯冲过程中发生脱水和熔融,进而产生的流体和熔体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持续的脱水、熔融使得俯冲板片密度变大,然后发生下沉、回卷。与此同时,软流圈地幔侧向流动,加热交代地幔,引发了从西向东的早阶段岩浆作用。幔源岩浆底侵,然后与不同的基底岩石发生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了早阶段岩浆岩和类型多样的金属矿床。由于俯冲方向的改变和持续的板片回卷,下扬子地区发生更为强烈的地壳伸展,使得幔源岩浆快速上升至浅部地壳,不仅形成了第二阶段的火山岩,也使得浅部地壳发生熔融,形成第三阶段的A型花岗岩。因而,池州地区多阶段的成岩成矿作用反应了本地区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从宽阔的陆缘弧到弧后的演化过程。
韩珂[4](2021)在《南秦岭宁陕-镇安一带钨钼金多金属矿集区控矿构造-岩浆-流体-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文中认为南秦岭在早中生代陆内造山期发生了强烈而又广泛的构造-岩浆活动,与此相伴形成了大量的金属矿产。陕西宁陕-镇安一带钨钼金多金属矿集区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北部,区内构造和中酸性岩浆岩十分发育,目前已发现了上百处以钨钼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点),尽管研究区内已取得一定的勘查与研究成果,但总体上仍存在:构造控矿规律、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等方面研究存在空白或不足。本文以控矿构造-岩浆-流体-成矿耦合作用研究为基础,在前人已有工作基础上,对矿集区内典型矿床进行解剖研究。开展矿集区大比例尺控矿构造-蚀变矿化调研,并采集相关岩矿石样品进行地球化学测试,对宁陕-镇安一带钨钼金多金属矿集区控矿构造、岩浆及成矿作用等进行深入剖析研究,揭示区内多金属控矿构造特征、矿集区复式岩体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探讨了构造-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的耦合机制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初步建立了以构造-岩浆相互作用为主的宁陕-镇安一带钨钼金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模型,总结了找矿标志,根据地质及物化探等信息,提出找矿远景区。取得以下主要进展和成果:1.矿集区内发育走向NW-NWW和NE-NNE两组断裂,后者截切前者形成了矿集区内“井”字形的构造格局。其中NE-NNE向断裂和节理裂隙是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化)体的主要控矿构造,少部分北西向或近东西向的断裂形成矽卡岩型钨钼矿化。2.矿集区岩浆岩主要为复式岩体,其中懒板凳岩体田湾单元部分样品、王家坪隐伏岩体和花岗细晶岩脉代表了本区岩浆演化方向,具有较高的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具有富Si、低Mg#值。稀土总量低,呈强负Eu异常,稀土配分曲线有四分组效应。Zr/Hf和Nb/Ta值较低,Rb/Sr值较高。锆石U-Pb测年获得懒板凳岩体九间屋单元和王家坪隐伏岩体年龄分别为222.7Ma和201.9Ma,矿集区内岩浆岩形成时代主要集中在210 Ma-230Ma和190 Ma-200 Ma两个阶段,岩浆岩属钙碱性准铝-弱过铝质I型壳幔混源花岗岩类。3.钨钼矿床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大致可分为4个类型:(1)高温类(峰值355℃~380℃),以棋盘沟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钨矿化为代表;(2)中高温类(209℃~327℃),以其他各典型矿区石英脉型钼钨矿化为代表;(3)中温类(197℃~213℃),以钼矿化长石石英伟晶岩型为代表;(4)低温类(154℃~189℃),以钨矿化石英萤石脉型和钨矿化含绿柱石石英脉型为代表。与棋盘沟矿区石英脉型钨矿有关的成矿流体为中高温和中高盐度流体,形成于偏还原性的较深部环境,东阳矿区、核桃坪矿区和杨沟-地耳沟矿区石英脉型成矿流体具有中温、中低盐度,形成于稍浅部的还原偏氧化环境,而伟晶岩型矿化成矿流体则为低温、低盐度,形成于浅部偏氧化环境,钼钨矿化的形成深度范围为4.2km~8.4km。流体的沸腾和混合作用可能是钨钼矿化形成的重要机制。4.不同钼钨矿化类型中石英的δD值变化范围为-64.9‰~-80.1‰,均值为-74.4‰,δ18OH2O值介于-1.71‰~6.42‰,均值为2.67‰。矽卡岩型矿化以岩浆水为主,石英脉型矿化中既有岩浆水也有大气降水,石英萤石脉型、含绿柱石石英脉型和伟晶岩型矿化阶段中,大气降水更多的参与到了成矿作用中。石英脉型钨钼矿化δ34S为3.6‰~10.2‰,均值为7.3‰,矽卡岩型矿化δ34S为6.1‰,伟晶岩型矿化δ34S为4‰,大西沟花岗岩型钼矿δ34S为0.1‰,岩浆是硫的主要来源,即岩浆为成矿作用的主要物源。5.棋盘沟和江口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分别为199.7±3.9 Ma和198.7±3.9Ma,棋盘沟矿区与白钨矿密切共生的蚀变金云母Ar-Ar同位素坪年龄分别为188.6 Ma和190.1 Ma。矿集区钨钼矿床成矿年龄总体集中在190 Ma-200 Ma之间,属早侏罗世。6.东阳矿区矽卡岩型白钨矿中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上凸状的“四分组”特征,显示为Ⅱ型白钨矿的特征,矿区矽卡岩化程度相对较弱,白钨矿中的稀土元素含量和配分形式可大致代表原始成矿流体中的稀土含量和配分形式。棋盘沟石英脉型白钨矿中稀土元素含量略高于东阳矿区矽卡岩型白钨矿,呈弱的正Eu异常,与Ⅰ型白钨矿类似,矽卡岩化程度较高,钨矿形成在富钠环境中。核桃坪矿区白钨矿呈中Ⅰ型,稀土配分曲线向右陡倾,分馏强烈,可能和早期富重稀土的矿物结晶有关。东阳和核桃坪矿区成矿流体富F,棋盘沟矿区石英脉型白钨矿成矿流体富Cl。7.与矿集区内钨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具有密切时空关系的花岗岩体应为190 Ma~200Ma之间形成的高分异演化岩体及岩脉,王家坪隐伏岩体富F等挥发分,有利于钼钨等多金属矿化的形成。而矿集区地表出露的早期(210 Ma~230 Ma)岩体应为主成矿期前岩体。钨钼金多金属矿化为晚印支-早燕山期陆内造山伸展垮塌演化阶段中与酸性岩浆热液活动相关的金属成矿组合系列。8.分布在成矿构造-岩浆岩带部位的异常构造-热液脉密集区段应是成矿的最佳地段,本次圈定了5个钼钨金多金属成矿潜力区,即江口远景区,银洞湾远景区,旬阳坝远景区,相沟台-月河台一带远景区和杨沟-地耳沟矿区周边一带,部分矿床(如黑沟-佛爷坪和相沟台等)深部仍有很大找矿潜力。
杜秋定[5](2020)在《湘黔桂地区新元古代中期盆地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元古代武陵造山作用的结束,代表了华南陆块的最终聚合。因此,造山带结束时代的认识对华南陆块形成与演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武陵造山运动结束时代及机制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造山的时间发生在820-800 Ma,主要原因是在华南诸多省份广泛存在的角度不整合面,不整面以下冷家溪群及相当地层的沉积时限为860-830 Ma,不整合面之上板溪群及相当地层沉积的最大时限为820 Ma。冷家溪群(四堡群、梵净山群)、板溪群(高涧群、下江群、丹洲群)在沉积建造、变形样式、变质作用方面有显着差异和明显的沉积作用间断。而且该时间820 Ma大规模S型花岗岩则属于“造山”或“后造山”型花岗岩。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华南裂谷盆地开启应在890-850Ma之间,造山期田里片岩记录的最后一期变质变形作用时代为940 Ma,双溪坞地区与岛弧有关岩浆作用为890 Ma,赣东北西湾地区蛇绿混杂岩仰冲型花岗岩侵位时间为880 Ma,浙北及攀西地区约850 Ma的双峰式火山岩、碱性杂岩及同期辉绿岩脉代表了非造山岩浆作用。这样湘黔桂盆地广泛分布的角度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冷家溪群、四堡群、梵净山群)则同属于裂谷作用沉积的地层。扬子和华夏板块之间在约900 Ma经过四堡造山运动拼合在一起,形成统一华南地块;随后870-850 Ma,华南地块发生了初始裂解,大规模裂解的机制是由地幔柱为驱动力。但是,其它研究者认为扬子和华夏地块间通过增生造山的方式实现了最终的拼合。扬子板块的西缘在新元古代一直处于板块俯冲阶段。Rodinia超大陆外缘增生造山,超大陆内部岩石圈伸展-裂解,这个模型的驱动机制是扬子和华夏板块处于Rodinia超大陆的边缘,俯冲带的后撤引发了超大陆内部发生裂解。在湘西南芷江-隆回石桥铺地区冷家溪群与板溪群(高涧群)地层之间存在角度不整合,但是在湘西南城步地区尚未发现冷家溪群与高涧群良好的接触关系。城步地区岩体的侵入时代及岩体类型有不同认识:侵入云场里组叶溪江和浆坪两个岩体年龄分别为828 Ma和805 Ma,这些有幔源物质加入的I型花岗岩认为与洋壳俯冲有关的岛弧(或陆缘弧)花岗岩(柏道远等,2010)。Huang et al.(2019)获得江南造山带西段叶溪江和报木坪的年龄为805 Ma,807 Ma,两个岩体为S型花岗岩,叶溪江与报木坪岩体是扬子和华夏板块拼合后伸展构造背景下软流圈上升侵位。在湘西南地区侵入高涧群早期地层砖墙湾组与黄狮洞组中一些花岗岩岩体测年为835.6Ma,840Ma(黄建中等,2018),由此确认岩体围岩属于新元古代板溪期沉积,推测冷家溪群与高涧群之间为连续沉积。这些岩体的时代与源岩性质、地层的识别对华南盆地演化的认识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论文通过对扬子东南缘新元古代中期盆地充填序列及充填物自身的沉积序列和物源结构面的转换分析,识别新元古代中期盆地的性质。论文重点剖析:1)芷江冷家溪群与板溪群结构转换的沉积物与地球化学特征;2)城步地区花岗岩体的时代、源岩性质及动力学背景;3)综合分析扬子东南缘新元古代中期盆地充填序列及冷家溪群(四堡群、梵净山群)与板溪群(高涧群、下江群、丹洲群)之间、板溪群(高涧群、下江群、丹洲群)内部、板溪群(高涧群、下江群、丹洲群)与上覆冰期地层之间沉积结构转换特征。本论文初步认识如下:(1)传统上,根据板溪群内部岩石沉积组合特征将其一分为二:即上板溪群和下板溪群。综合扬子地块板溪群沉积充填序列及新元古代中期不同阶段广泛发育的多幕式岩浆活动。板溪期沉积序列应该划分三个阶段是较为可行的。即1)盆地开启与初始海侵阶段(820-800 Ma);2)构造热事件与差异隆升阶段(800-760 Ma);3)区域沉降阶段(760-720 Ma)。(2)华南新元古代沉积盆地从盆地开启至冰期事件地层沉积存在三次沉积-构造转换面。研究表明:1)板溪群与冷家溪群角度不整合面代表了一定时间的沉积间断。角度不整合之下为冷家溪群陆棚-三角洲相,明显的向上变浅的沉积演化序列特征。不整合面之上的板溪群底部为一套陆相沉积物,洪积、冲积扇及河流组成的低水位沉积物,是盆地充填、封闭和回返的过程,代表盆地性质发生转变。因此,这个角度不整合代表了盆地的消亡和新生。2)板溪系内部五强溪组、架枧田组的底与下伏地层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开启早期,构造-沉积分异作用,同裂谷相变很大,使得盆地边缘区地层序列不完整。盆地深度增加,沉积海盆萎缩、海平面迅速大幅度下降、滨岸线逐渐向盆地迁移,造成了局部地区陆架暴露,与盆地内部构造掀斜作用有关,这并非造山运动的结果。3)板溪系晚期与南华系之间沉积转换特征也较为明显。板溪系沉积晚期是一个特殊的沉积时期。板溪系沉积结束后,就是全球规模的Sturtian冰期。板溪群、下江群等顶部与南华冰间之间普遍存在一个平行不整合或地层缺失记录。湘黔桂盆地局部地区,板溪群、丹洲群、下江群等上部地层又表现出向上变浅的进积型海退序列。泗里口剖面长安组底部低水位杂砂砾岩沉积楔状体的出现,说明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进积沉积序列转换面。(3)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方面,城步花岗岩的同位素数据表明,侵入时代为822.3±9.9 Ma,而下交点的206Pb/238U年龄为808±11 Ma代表了后期叠加地质事件的年龄。湘西城步地区S型花岗岩侵入的围岩为冷家溪群,并非高涧群沉积早期地层;冷家溪群与高涧群在该地区并非连续沉积,不存在新元古代残留海(洋)盆。湘西芷江地区角度不整合面以下冷家溪地层获得锆石U-Pb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表明,沉积间断时间为832-808 Ma,冷家溪群最大沉积年龄为832Ma,裂谷盆地的开启时间不早于822 Ma。这与江南造山带西段桂北-梵净山-芷江一线冷家溪群、四堡群、梵净山群的最大沉积年龄相似;经造山运动后,裂谷盆地开启后接受沉积物的时限是一致地,与传统认为江山造山带西段桂北裂谷盆地早于其它地区开启有所不同。
高峰[6](2020)在《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文中提出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是扬子板块乃至华南板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深入理解该科学问题对于进一步精确地重建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古地理格局并约束其裂解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等多学科方法对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北部新元古代中期横丹群的地层序列、沉积时限、沉积物源、沉积环境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限定和重建了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的构造演化背景及演化过程,并对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古地理格局中的位置及该超大陆的裂解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取得以下进展和认识:1.横丹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总体呈向上变细的层序特征。白杨组主体为一套灰绿色火山质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等,上段岩石类型以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秧田坝组主体为一套灰色-灰黑色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为主,上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口头坝组岩石类型主体为层厚为厘米级-毫米级的细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呈韵律互层状,单层厚度较小,但累计厚度较大,局部可见硅质岩条带或团块。白杨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分为火山质碎屑浊流沉积相、火山质碎屑碎屑流沉积相和火山质碎屑液化流沉积相等。秧田坝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进一步划分为陆源碎屑浊流沉积相、陆源碎屑碎屑流沉积相等。口头坝组主体为陆源碎屑浊流相-深海相沉积组合。横丹群垂向沉积序列组合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滑塌沉积与浊流沉积的垂向沉积组合、多期叠置的碎屑流沉积组合、多层叠置的浊流沉积组合和浊流与深水悬浮沉积组合等典型沉积序列,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指示横丹群为一套半深海-深海相斜坡重力流沉积。2.岩相学和碎屑骨架成分统计表明横丹群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杂基含量较高且多为泥砂质。白杨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秧田坝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二者平均碎屑骨架成分分别为Q19F18L63和Q32F34L34,且它们的物源区具有从未切割弧或过渡弧向切割弧演化的趋势。此外,秧田坝组砾岩层中两颗花岗岩砾石的结晶年龄(743±6 Ma和762±4 Ma)和岩相学特征指示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中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可能为横丹群的重要物源。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与国际标准(PAAS,NASC和UCC)地层相比,Si O2、Na2O含量较高,Ti O2,Fe2O3T,Mg O,K2O,P2O5含量较低,具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呈轻稀土元素右倾、重稀土元素平坦的配分曲线模式,且主体呈正Eu/Eu*和Ce/Ce*异常。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横丹群砂岩物源区的化学风化作用和搬运过程中的沉积物再循环作用程度较弱,同时表明横丹群的物源区主体应由中-酸性岩浆岩组成且该群的沉积环境应与大陆岛弧体系相关。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特征也较相似,碎屑锆石年龄主体均介于ca.950-740 Ma,均显示出单峰的特点,与汇聚构造环境中碎屑沉积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相似。此外,该年龄段(ca.950-740 Ma)的碎屑锆石主体为次棱角-棱角状且发育岩浆振荡环带,指示横丹群的物源区分布较近且主体应由新元古代早-中期岩浆岩构成。最年轻的峰值年龄(n≥3)限定白杨组和秧田坝组的沉积下限为740 Ma,口头坝组的沉积下限则为ca.722 Ma。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横丹群为一套于ca.740-717 Ma期间沉积就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叠置于碧口岩群之上弧前盆地中的半深海-深海斜坡重力流沉积岩系,物源主要为分布于扬子板块西北缘的新元古代岩浆岩,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为其主要物源区。4.根据对横丹群现今构造变形特征及相关构造要素的统计和分析,按照构造变形岩石及组合差异,划分出四期构造变形序列。第一期(D1)(主构造变形期)构造变形主体为压扁-剪切褶皱变形并伴随有韧性逆冲断层构造,该期构造变形与新元古代中-晚期(ca.717-700 Ma)扬子板块西北缘陆-陆或弧-陆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第二期(D2)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斜向逆冲推覆构造变形,该期构造变形与扬子板块西北缘印支期陆内造山作用相关;第三期(D3)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脆韧性走滑剪切变形,与燕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西挤出逃逸过程相关;第四期(D4)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脆韧性-脆性剪切变形,与喜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东楔入过程相关。5.扬子板块西北缘在新元古代早-中期(ca.835-720 Ma)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1)中元古代晚期(ca.1200-1000 Ma)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阶段;(2)新元古代早-中期(ca.950-720 Ma)长时期俯冲作用阶段,发育增生造山作用;(3)新元古代中-晚期陆-陆或弧-陆碰撞(ca.720-700 Ma)阶段及随后的伸展裂解阶段(ca.700-541 Ma)三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其中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还可细分为前进式俯冲作用阶段(ca.950-820 Ma),构造体制转换阶段(ca.820-800 Ma)和后撤式俯冲阶段(ca.800-720 M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了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应位于Rodinia超大陆的西北缘和Top-down模型是导致超大陆边缘位置裂解的主导性作用机制等初步结论。
梁国灏[7](2020)在《会理县茨坪宝鼎组花岗岩砾石与花岗岩体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四川省会理县茨坪地区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南东40 km一带,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地块西缘楚雄中生代前陆盆地中,或者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近南北向断裂带控制了地层和岩浆岩的分布,区域上有着频繁的岩浆活动,比如说有新元古代,二叠纪以及中生代岩浆活动后形成的岩浆岩,它们在区域上的分布十分广泛,特别是与二叠纪峨眉山地幔柱有关的玄武岩-花岗岩系列岩浆活动对于区域构造演化有重要影响。研究区上三叠统宝鼎组分布广泛,其底部砾岩的研究程度较低,花岗岩砾石是否来源于下伏茨坪花岗岩体一直是一个长期争论的地质问题。通过实测宝鼎组剖面,对比研究宝鼎组砾岩之花岗岩砾石和茨坪花岗岩体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等特征,探讨了两种花岗岩的岩石类型、岩浆源区特征和成因联系。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上三叠统宝鼎组的岩性为一套砾岩、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形成的组合,砾岩位于宝鼎组之底部,分为上下两段;岩性整体看呈正粒序,宝鼎组底部砾岩之花岗岩砾石的岩性为文象花岗岩。(2)茨坪花岗岩体所发现的花岗岩为中粗粒花岗岩,岩性包括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中三叠世,其锆石U-Pb年龄为244.8±1.5 Ma。(3)宝鼎组砾岩之花岗岩砾石的形成时代为晚二叠世,其锆石U-Pb年龄为252.6±1.7 Ma。宝鼎组砾岩中的文象花岗岩砾石并非来自茨坪花岗岩体,宝鼎组与下伏茨坪花岗岩体为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4)茨坪花岗岩体的铁族元素含量较低,K2O含量高,为高钾质岩石类型,属于铝过饱和岩石(A/CNK=1.06~1.10)。岩体轻稀土元素富集,具有中等程度负Eu异常(δEu=0.16~0.22),岩体的微量元素显示Ba、Sr、P、Ti,Nb显着亏损。(5)宝鼎组砾岩中花岗岩砾石的铁族元素显着亏损,K2O含量较高,为钾质岩石类型;属于钾质碱性岩石系列,铝轻微过饱和(A/CNK=1.01~1.06)。花岗岩砾石的轻稀土元素富集,具有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05~0.08)特征;在微量元素方面,Ba、Sr、P、Ti,Nb、Zr明显亏损,Ba、Sr、P、Ti的亏损程度相对茨坪花岗岩体更加显着。(6)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茨坪花岗岩体属于A2型花岗岩,宝鼎组砾岩之花岗岩砾石属于A1型花岗岩。两者形成的构造环境均为拉张伸展环境。(7)上三叠统宝鼎组砾岩中的晚二叠世文象花岗岩砾石,是二叠纪峨眉山地幔柱岩浆活动产物,属于攀西地区辉长岩-正长岩-花岗岩岩浆活动系列晚期形成的花岗岩,茨坪花岗岩体是印支期岩浆活动产物,是地壳熔融产生的花岗岩浆所形成,它可能对峨眉山地幔柱岩浆活动晚期的产物进行了物质继承,其岩浆源区可能受到峨眉山地幔柱岩浆活动的间接影响。
王静雅[8](2020)在《北秦岭石人山岩块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岭造山带是一条横贯我国东西的俯冲碰撞型造山带,是扬子与华北两大板块俯冲、碰撞及陆内造山作用的结果。板块汇聚作用引起了华北板块南缘的强烈变形,并最终被卷入秦岭造山带中成为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石人山岩块位于北秦岭与华北板块的交界位置,因而记录了造山带形成与演化的全部过程。本研究对其变质变形的细节研究可以恢复板块的俯冲碰撞作用,反演古板块的汇聚方式与运动学过程,对研究大陆造山带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模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构造地质学和构造矿物学为指导,以北秦岭石人山岩块内受洛栾断裂与鲁山断裂带影响的岩石为标志体,通过野外地质剖面观察、室内显微构造分析、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同位素年代学等理论与方法对石人山岩块的变质变形及构造演化进行了综合研究,为探索北秦岭造山带与华北板块南缘的大陆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野外宏观变形特征显示,石人山岩块是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复杂地质体,呈东西向分布,东西长约40km,南北长约20km,其组成由南向北依次为南部太华群混合岩、中部片麻岩和北部未变形的花岗岩。石人山岩块南侧为洛栾断裂带,北东侧为鲁山断裂带,北侧为车村断裂带。总体而言,石人山岩块的构造变形受南侧洛栾断裂带构造活动的影响,岩石变形强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弱。且南侧洛栾断裂表现为南盘向下俯冲兼有左行走滑的构造运动特征,北东侧的鲁山断裂表现为右行走滑兼有南盘向上逆冲的运动学特征。两条断裂的构造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夹于其中的石人山岩块表现出整体向西、向上的运动学特征。石人山岩块中变形的岩石主要分为混合岩、片麻岩和糜棱岩三大类。这些岩石的矿物变形特征及变质相分析显示:近洛栾断裂带矿物共生组合为绿片岩相,而向北逐渐过渡到角闪岩相,由南向北变质程度由低至高。动态重结晶型式研究发现,靠近洛栾断裂带,石英主要表现为膨凸式动态重结晶,由断裂带向北,石英动态重结晶型式逐渐过渡到亚颗粒式动态重结晶,直至最后出现高温边界迁移式动态重结晶。可见,近断裂带石英动态重结晶温度低,远离断裂带动态重结晶温度有逐渐增高的特点。长石多以残斑型式存在,靠近洛栾断裂带长石以脆性破裂和碎裂流动为主,自南向北随着远离断裂带,长石逐渐发育膨凸式重结晶,也表现出温度增加增高的现象。从石英和长石的动态重结晶型式变化可以看出:它们的动态重结晶型式是受洛栾断裂带退变质作用影响而形成的,表现出近洛栾断裂带退变质作用强烈,石英和长石为低温的动态重结晶型式,而远离则为相对高温的动态重结晶型式。根据电子探针数据分析,综合多种温压计算方式,估算了石人山岩块中部片麻岩的变质温度为405~558℃,压力为0.83~1.05 GPa,指示了绿片岩-角闪岩相的变质相环境,显示其埋藏深度较大。斜长石从核部到幔部、边部的成分变化与其相对应的牌号也发生规律性变化,反映了斜长石生长环境经历了由中-高温、中-高压向中-低温、中-低压的变化过程,说明斜长石的生长环境是受退变质作用的影响。根据应变强度和变形机制分析,石人山岩块南部岩石主要经历了剪切拉伸型的构造变形,表现为单轴雪茄型变形机制。且受洛栾断裂带影响,自南向北,长石的有限应变强度由强到弱,石英的分维数、应变速率逐渐减小,均表明岩石变形强度逐渐减弱、温度逐渐升高的特征。说明石人山岩块南部岩石的变形整体受到洛栾断裂带退变质作用的影响。涡度分析显示,石人山岩块南侧洛栾断裂带涡度值>0.75,显示以简单剪为主的构造特征。北东侧鲁山断裂带涡度值<0.75,显示以纯剪为主的构造特征,同时还兼存少量简单剪切变形特征分量。应力场分析显示:石人山岩块南侧洛栾断裂的主压应力方向主要有NE-SW向的45°~60°、近SN向的170°~180°、近EW向的80°~85°三个方向。结合野外的宏观变形及运动学特征分析,认为石人山岩块南侧遭受三期构造活动:第一期构造活动以北东向的俯冲作用为主;第二期是以近东西向的水平走滑运动;第三期近南北向的构造作用在岩体的东南部更加强烈一些,表现为由南向北的逆冲推覆。石人山岩块北东侧鲁山断裂带的主压应力方向主要是NE-SW向的45°~50°以及少量的NWW-SEE向的135°~145°,两组应力均分布于石人山岩块北部。推测NE-SW向的主应力对应于石人山岩块北部向北逆冲的构造活动,NWW-SEE向应力则对应于鲁山断裂与石人山岩块边界北西-南东向的右行走滑运动。石人山岩块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石人山南部太华群混合岩与中部片麻岩均为高钾钙碱性系列过铝质A型花岗质成分的岩石。它们不仅主量元素含量接近,稀土元素配分图、微量元素蛛网图均表现出相似的曲线特征,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与共同的源区性质。中部片麻岩具有地壳重熔型花岗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表明形成石人山片麻岩的岩浆中含有部分熔融的地壳物质,其源岩物质与陆壳关系密切。石人山岩块Sr-Nd与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形成石人山片麻岩的母岩浆与南部太华群混合岩具有亲缘性,主要为中元古代大陆地壳的部分熔融物质,推测源岩为南部太华群物质。且石人山中部片麻岩样品Lu-Hf同位素的比值变化范围较大,指示其熔融物质中可能含有部分幔源岩浆的混染作用,表明形成石人山片麻岩的岩浆具有多个非均匀的源区。年代学研究表明,石人山片麻岩的锆石具有典型的环带特征。石人山片麻岩的核部年龄为~1500Ma,显示其为华北板块南缘中元古早期岩石的残留锆石,根据前述的地化研究,认为是太华群岩石的残留;幔部~430Ma的年龄为岩浆结晶年龄,是太华群在受到洛栾断裂向华北板块南缘下俯冲作用后熔融再结晶时的年龄,反映出洛栾断裂带俯冲的年龄;边部~110Ma的年龄,推测为石人山北部燕山期大规模岩浆岩侵入导致石人山片麻岩经历了热事件后新生环边的年龄。石人山岩块南侧的洛栾断裂带俯冲后具有左行剪切变形的特征,受左行剪切构造活动影响形成的花岗岩脉的锆石年龄为406Ma~413Ma,代表该断裂左行走滑运动至的年代。石人山岩块北东侧鲁山断裂带具有右行剪切变形特征,其构造透镜体内变形岩石的锆石年龄为419Ma左右,表明该断裂经历了早泥盆-晚志留纪的构造变形活动。说明秦岭造山带内陆内变形自晚志留纪开始后,一直持续到晚古生代。在这段时间内,华北板块南缘石人山岩块以强烈的塑性变形和向西的侧向挤出为主要的构造特征。通过野外详细踏勘和室内多种手段的分析、研究,认为石人山片麻岩形成于北秦岭俯冲于华北板块南缘的构造环境下。在晚加里东时期,由于洛栾断裂带的俯冲作用,导致华北板块南缘中下地壳太华群岩石的部分熔融,并混染幔源物质形成了同构造岩浆。岩浆沿构造薄弱带侵入洛栾断裂带北侧,并受断裂带构造活动影响造成先结晶的暗色矿物定向,形成石人山原生片麻岩。俯冲作用后期,发生左行走滑运动,并叠加了由南向北逆冲推覆的构造活动。结合石人山岩块北东侧鲁山断裂带同一时期右行走滑运动的特征,使得石人山岩块整体向西、向上运动被“挤出”。至白垩纪早期,石人山北部大量的花岗质岩浆侵入,产生的热流致使石人山中部片麻岩和南部太华群岩石中部分锆石年龄重置,形成了燕山期年龄。因此,石人山岩块的变质变形是对北秦岭与华北板块南缘石人山地区构造-岩浆活动的反映,对研究板块俯冲过程中板缘变形具有重要意义。
李湿江[9](2020)在《四川天全新元古代中基性岩墙群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中基性岩墙群是伸展构造背景下基性岩浆沿早期裂隙侵位形成的一类岩石组合,具有玄武岩质的化学成分、稳定产状和典型的构造特征,被认为是大陆裂解事件的重要记录和超大陆再造的良好标志。元古代时期,地球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发育了大量中基性岩墙群,研究区所在的扬子地块西缘地区发育了大量新元古代岩墙群。天全地区的中基性岩墙群主要分布在宝兴杂岩中的新元古代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中,分布范围较广,数量较多,但大部分宽度不大,与花岗岩呈不整合侵入接触,大多产状较陡,与围岩界线分明,宽度主要在数十厘米至数十米之间,走向主要为近SN向及NE向。这些岩墙群的岩石类型为辉绿岩、辉绿玢岩和辉石闪长岩岩,普遍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蚀变作用。辉绿岩具典型的辉绿结构,块状构造,变质作用不明显,但蚀变作用普遍,其矿物组合为斜长石、辉石、磁铁矿及少量磷灰石等副矿物;辉绿玢岩具辉绿结构和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辉石和磁铁矿,很少见到斜长石斑晶,这是其中的斜长石斑晶基本完全蚀变的原因;辉石闪长岩为等粒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长石和角闪石,此外还含有部分黑云母、磁铁矿及少量石英。其中的暗色矿物成分基本在50%左右,角闪石含量很高且明显分为两类,其中一类自形程度较好是原生角闪石,而另一类自形程度较差是辉石蚀变的产物,根据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这类岩石中的辉石已经完全蚀变为角闪石和绿泥石。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浆来源于软流圈亏损地幔源区,并受到了地壳的同化混染;其形成环境为板内裂谷环境;固结指数及镁指数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岩墙群侵位于新元古代花岗岩中,上覆岩层为震旦纪灰岩,说明岩墙侵位年龄为新元古代,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岩墙群的侵位年龄在760Ma-770Ma左右。这一结果与扬子地块西缘大部分基性岩墙的年龄相近。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区岩墙群为高铁拉斑玄武质岩石,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与新元古代扬子地块西缘的一次壳幔相互作用的地质事件有关,结合区内构造-岩浆演化,研究区岩墙群的形成应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有关,是超大陆裂解的产物。
陈峰[10](2020)在《华南雪峰陆内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隆升与转换研究》文中指出陆内造山带的形成机制是近年国际构造地质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华南雪峰造山带经历了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以雪峰造山带为实例建立构造模型,不仅对于揭示陆内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约束和评价该地区矿床剥露历史也十分关键。本文对雪峰造山带东段的湘中后陆逆冲构造带为重点研究区,开展了野外构造解析、显微构造观察和深部构造解译。结合古构造应力场和构造变形序列进行综合分析,以构造—热年代学研究和构造物理模拟为研究手段,本文对雪峰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及其构造转向过程进行了重点论述。通过对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译,厘定出雪峰造山带东段的湘中后陆构造带以在深度约10km出存在拆离断层及其上的断展褶皱。根据古构造应力场计算,梳理了雪峰山东缘燕山期以来五个阶段的构造应力场,先后经历了 NW-SE向挤压构造体制、NWW-SEE向挤压和NNE-SSW向伸展的走滑构造体制、近东西向挤压构造体制、NNW-SSE向伸展构造体制、NEE-SWW向挤压和NNW-SSE向伸展的走滑构造体制。通过构造解析,将湘中后陆构造带燕山期构造变形划分为三阶段构造变形:D31阶段构造变形以向NW逆冲为主;D32阶段表现为共轭走滑断层;D33阶段表现为东逆冲的脆性断层和穹隆群。根据碎屑锆石U-Pb同位素结果,将雪峰造山带东段燕山期构造变形的时间下限定为176 Ma。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表明,晚白垩世以来,湘中后陆构造带平均剥露速度约在0.06-0.07km/Ma,剥露厚度6.5-6.6km,是西部厚皮-薄皮构造带的两倍。热演化史综合分析表明,在~90Ma,雪峰山东侧发生快速冷却事件。D33阶段的构造应力场转换为东西向挤压,导致湘中后陆构造带的强烈变形和大规模隆升剥露,造成大乘山、龙山和猪婆山穹隆出露于地表,是雪峰造山带向东递进扩展的结果。雪峰造山带发生构造转向与前陆逆冲带受到四川盆地刚性基底克拉通的阻挡有关。通过沙箱模拟实验与综合研究,本文认为前陆块体阻挡导致造山楔达到临界角状态,由此引发的向后陆扩展隆升是控制陆内变形扩展的内在原因。雪峰造山带在结构上经历了多次构造转换,并于90 Ma后基本定型。而约60-30 Ma和10Ma存在两次快速冷却在整个华南板块基本一致,对雪峰造山带进行了改造,可能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中国南海板块扩张有关。
二、扬子板块板内构造形成机制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扬子板块板内构造形成机制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扬子西北缘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Rodinia超大陆重建 |
1.2.2 扬子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
1.2.3 碧口地块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分析测试方法 |
1.4.1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1.4.2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1.4.3 全岩Sr和Nd同位素分析 |
1.4.4 MC-ICP-MS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构造格架 |
2.1 扬子板块前寒武纪构造格架 |
2.2 扬子板块太古代-古元古代岩石单元 |
2.2.1 扬子板块北缘 |
2.2.2 南秦岭构造带 |
2.2.3 扬子板块西北缘 |
2.2.4 扬子板块西缘 |
2.3 扬子板块中元古代岩石单元 |
2.3.1 扬子板块北缘 |
2.3.2 扬子板块西北缘 |
2.3.3 扬子板块西缘 |
2.4 扬子板块新元古代早期岩石单元 |
2.4.1 扬子板块北缘 |
2.4.2 南秦岭构造带 |
2.4.3 扬子板块西北缘 |
2.4.4 扬子板块西缘 |
2.4.5 江南造山带 |
2.5 扬子板块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石单元 |
第三章 碧口地块地质概况 |
3.1 碧口地块构造格架 |
3.2 碧口地块物质组成 |
3.2.1 鱼洞子杂岩地质特征 |
3.2.2 碧口群地质特征 |
3.2.3 横丹群地质特征 |
3.2.4 深成岩体地质特征 |
3.2.5 沉积盖层地质特征 |
第四章 太古代-古元古代鱼洞子杂岩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4.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4.2 鱼洞子杂岩同位素年代学 |
4.2.1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 |
4.2.2 角闪斜长片麻岩 |
4.2.3 花岗片麻岩 |
4.2.4 斜长角闪岩 |
4.3 鱼洞子杂岩地球化学 |
4.3.1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 |
4.3.2 角闪斜长片麻岩 |
4.3.3 花岗片麻岩 |
4.4 鱼洞子杂岩成因探讨 |
4.4.1 鱼洞子杂岩演化时限 |
4.4.2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岩石成因 |
4.4.3 角闪斜长片麻岩岩石成因 |
4.4.4 花岗片麻岩岩石成因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新元古代早期碧口群变质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成因背景 |
5.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5.2 碧口群变质火山岩地球化学 |
5.2.1 变质中-基性火山岩 |
5.2.2 变质酸性火山岩 |
5.3 碧口群变质火山岩成因探讨 |
5.3.1 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岩石成因 |
5.3.2 变质酸性火山岩岩石成因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新元古代早-中期横丹群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6.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6.2 横丹群碎屑岩同位素年代学 |
6.3 横丹群碎屑岩地球化学 |
6.4 横丹群碎屑岩盆地属性探讨 |
6.4.1 沉积时限 |
6.4.2 物质源区化学属性 |
6.4.3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
6.4.4 沉积盆地构造背景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新元古代早期镁铁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7.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7.2 镁铁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 |
7.2.1 花石沟辉长闪长岩 |
7.2.2 林后坝辉长岩 |
7.2.3 坪头山辉长岩 |
7.3 镁铁质岩体地球化学 |
7.3.1 花石沟辉长闪长岩 |
7.3.2 林后坝、坪头山辉长岩 |
7.4 镁铁质岩体成因探讨 |
7.4.1 镁铁质岩体形成时限 |
7.4.2 花石沟辉长闪长岩岩石成因 |
7.4.3 林后坝、坪头山辉长岩岩石成因 |
7.5 小结 |
第八章 新元古代早期长英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8.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8.2 长英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 |
8.2.1 白雀寺石英二长岩 |
8.2.2 八海河石英二长岩 |
8.2.3 石林沟二长花岗岩 |
8.2.4 麻柳铺花岗闪长岩 |
8.3 长英质岩体地球化学 |
8.3.1 白雀寺、八海河石英二长岩 |
8.3.2 石林沟二长花岗岩 |
8.3.3 麻柳铺花岗闪长岩 |
8.4 长英质岩体成因探讨 |
8.4.1 长英质岩体形成时限 |
8.4.2 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成因联系 |
8.4.3 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岩石成因 |
8.4.4 花岗闪长岩岩石成因 |
8.5 小结 |
第九章 讨论 |
9.1 碧口地块前寒武纪关键地质事件构造-年代学格架 |
9.1.1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地壳形成及演化期 |
9.1.2 新元古代早期——地壳快速增生及构造活动期 |
9.2 碧口地块前寒武纪关键地质单元动力学意义 |
9.2.1 鱼洞子杂岩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9.2.2 镁铁质-长英质岩体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9.2.3 碧口群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9.2.4 横丹群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9.3 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进展与结论 |
10.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江南造山带西段青白口系-寒武系火山-沉积建造及对华南构造演化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
1.2.1 扬子-华夏陆块拼合时限 |
1.2.2 扬子-华夏陆块拼合界线西南段在哪里 |
1.2.3 华南青白口纪-早古生代构造演化 |
1.2.4 鹰扬关群蕴含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现状 |
1.2.5 南华系-寒武系蕴含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扬子陆块基底特征 |
2.2 华夏陆块基底特征 |
2.3 江南造山带地质特征 |
2.3.1 江南造山带的组成 |
2.3.2 江南造山带基底特征 |
2.3.3 江南造山带盖层特征 |
2.4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5 华南多期变形与改造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野外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3.2 碎屑颗粒统计 |
3.3 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 |
3.4 全岩Nd同位素分析 |
3.5 单矿物微区原位分析 |
3.5.1 矿物形貌及内部结构分析 |
3.5.2 锆石原位U-Pb测年 |
3.5.3 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 |
第四章 青白口纪-南华纪鹰扬关群火山-沉积建造与构造背景 |
4.1 鹰扬关群岩石组合及采样 |
4.2 鹰扬关群构造变形特征 |
4.2.1 D_1期变形特征 |
4.2.2 D_2期变形特征 |
4.2.3 D_3期变形特征 |
4.2.4 D_4期变形特征 |
4.2.5 D_5期变形特征 |
4.3 测试分析结果 |
4.3.1 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 |
4.3.2 火山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4 讨论 |
4.4.1 鹰扬关群形成时代 |
4.4.2 构造变形序列 |
4.4.3 鹰扬关群安山质岩石成因 |
4.4.4 鹰扬关群流纹质岩石成因 |
4.4.5 鹰扬关群构造背景 |
4.4.6 对扬子-华夏拼合时间及界线的限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华系碎屑沉积建造与物源、构造背景 |
5.1 南华系岩石组合、沉积特征及采样 |
5.2 测试分析结果 |
5.2.1 锆石CL及U-Pb年龄特征 |
5.2.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 讨论 |
5.3.1 源区化学成分与古风化条件 |
5.3.2 沉积物源分析 |
5.3.3 构造背景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震旦系碎屑沉积建造与物源、构造背景 |
6.1 震旦系岩石组合、沉积特征与采样 |
6.2 测试分析结果 |
6.2.1 锆石CL与U-Pb年龄特征 |
6.2.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6.3 讨论 |
6.3.1 源区化学成分与古风化条件 |
6.3.2 沉积物源分析 |
6.3.3 构造背景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寒武系碎屑沉积建造与物源、构造背景 |
7.1 寒武系岩石组合、沉积特征及采样 |
7.2 测试分析结果 |
7.2.1 锆石CL与U-Pb年龄特征 |
7.2.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7.3 讨论 |
7.3.1 源区化学成分与古风化条件 |
7.3.2 沉积物源分析 |
7.3.3 构造背景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华南青白口纪-寒武纪构造演化 |
8.1 青白口纪早期构造演化 |
8.1.1 扬子-华夏陆块的拼合时限 |
8.1.2 华夏-扬子陆块西南段拼合界线 |
8.2 青白口纪晚期构造演化 |
8.2.1 裂谷岩浆活动 |
8.2.2 裂谷沉积作用 |
8.3 南华纪-寒武纪构造演化 |
8.4 结论 |
8.5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3)长江中下游池州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花岗岩的研究现状 |
1.1.2 埃达克(质)岩石研究现状 |
1.1.3 下扬子地区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1.4 科学问题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1.3 完成工作量 |
1.4 论文取得的研究进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进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下扬子地区地质概况 |
2.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3 江南造山带东段地质概况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 |
3.2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
3.3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
3.4 石榴子石LA-ICPMS U-Pb定年 |
3.5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3.6 矿物化学成分分析 |
第四章 池州地区晚中生代早阶段岩浆岩成因与成矿属性 |
4.1 引言 |
4.2 地质背景与样品描述 |
4.3 分析结果 |
4.3.1 锆石U-Pb定年 |
4.3.2 锆石Ti温度(T_(Ti-in-Zrn)) |
4.3.3 全岩地球化学 |
4.3.4 全岩Sr-Nd-Pb同位素 |
4.3.5 锆石Hf同位素 |
4.4 讨论 |
4.4.1 池州地区含矿侵入岩的年龄 |
4.4.2 岩石成因 |
4.4.3 成矿指示意义 |
4.4.4 大地构造背景 |
第五章 池州地区晚中生代晚阶段A型花岗岩成因 |
5.1 引言 |
5.2 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 |
5.3 分析结果 |
5.3.1 锆石U-Pb定年 |
5.3.2 锆石微量元素 |
5.3.3 全岩地球化学 |
5.3.4 物理化学条件 |
5.3.5 全岩Sr-Nd-Pb同位素 |
5.3.6 锆石Hf同位素 |
5.3.7 矿物化学组成 |
5.4 讨论 |
5.4.1 年代学 |
5.4.2 花岗岩类型 |
5.4.3 岩石成因 |
5.4.4 A型花岗岩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和构造背景 |
第六章 池州地区岩浆岩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年代学制约 |
6.1 引言 |
6.2 矿床地质与样品 |
6.3 分析结果 |
6.3.1 石榴子石矿物学特征 |
6.3.2 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
6.3.3 石榴子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4.1 池州地区燕山期岩浆岩年代学格架 |
6.4.2 池州地区燕山期成矿作用期次 |
6.4.3 成矿指示意义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情况 |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
2 )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
附录 |
附表1 池州含矿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 |
附表2 池州含矿岩体LA-ICP-MS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附表3 池州地区含矿岩体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 |
附表4 池州地区含矿岩体锆石Lu-Hf同位素 |
附表5 鄂东、九瑞、池州和铜陵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年龄数据 |
附表6 巴山花岗岩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 |
附表7 巴山花岗岩类LA-ICP-MS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附表8 巴山花岗岩类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 |
附表9 巴山杂岩体石英二长岩和石英正长岩中角闪石的主量元素数据 |
附表10 巴山杂岩体石英二长岩中斜长石的主量元素数据 |
附表11 巴山花岗岩类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附表12 乌谷墩矿区闪长玢岩(D1729)锆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 |
附表13 乌谷墩矿区闪长玢岩(D1801)锆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 |
附表14 乌谷墩矿区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 |
附表15 乌谷墩矿区石榴子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D1726) |
附表16 乌谷墩矿区石榴子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D1802) |
(4)南秦岭宁陕-镇安一带钨钼金多金属矿集区控矿构造-岩浆-流体-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钨钼矿研究现状 |
1.2.2 成矿系列研究现状 |
1.2.3 南秦岭构造带早中生代(230-170 Ma)构造-岩浆-成矿演化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样品采集制备和分析方法 |
1.4.1 样品采集和制备 |
1.4.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1.4.3 矿物流体包裹体分析 |
1.4.4 成岩成矿年龄分析 |
1.4.5 单矿物原位分析测试 |
1.4.6 稳定同位素测试 |
1.4.7 白钨矿粉末样稀土微量元素分析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变质岩及变质作用 |
2.6 区域矿产特征 |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东阳钨矿 |
3.1.1 矿区地质概况 |
3.1.2 矿床地质特征 |
3.1.3 构造-蚀变-矿化特征 |
3.2 棋盘沟钨矿 |
3.2.1 矿区地质概况 |
3.2.2 矿床地质特征 |
3.2.3 构造-蚀变-矿化特征 |
3.3 核桃坪铍钨矿 |
3.3.1 矿区地质概况 |
3.3.2 矿床地质特征 |
3.3.3 构造-蚀变-矿化特征 |
3.4 杨沟-地耳沟钨钼矿 |
3.4.1 矿区地质概况 |
3.4.2 矿床地质特征 |
3.4.3 构造-蚀变-矿化特征 |
3.5 桂林沟钼多金属矿 |
3.5.1 矿区地质概况 |
3.5.2 矿床地质特征 |
3.5.3 构造-蚀变-矿化特征 |
3.6 付家沟钼金矿 |
3.6.1 矿区地质概况 |
3.6.2 矿床地质特征 |
3.6.3 构造-蚀变-矿化特征 |
3.7 小结 |
第四章 矿集区岩浆岩特征 |
4.1 岩石学特征 |
4.1.1 东江口岩体 |
4.1.2 胭脂坝岩体 |
4.1.3 懒板凳岩体 |
4.1.4 四海坪岩体 |
4.1.5 王家坪隐伏岩体 |
4.1.6 脉岩类 |
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岩浆岩主量成分特征 |
4.2.2 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 |
4.3 年代学特征 |
4.4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
4.4.1 岩石分类 |
4.4.2 成因及构造环境 |
4.4.3 物源及源区性质 |
4.5 小结 |
第五章 成矿流体及稳定同位素研究 |
5.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2 包裹体显微测温研究 |
5.2.1 均一温度和盐度 |
5.2.2 流体密度 |
5.2.3 流体压力及深度估算 |
5.3 包裹体激光拉曼成分分析 |
5.4 稳定同位素 |
5.4.1 氢氧同位素 |
5.4.2 硫同位素 |
5.5 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
5.6 小结 |
第六章 矿集区岩浆成矿规律研究 |
6.1 成矿年代学 |
6.1.1 白钨矿Sm-Nd同位素年龄 |
6.1.2 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 |
6.1.3 金云母Ar-Ar同位素年龄 |
6.2 单矿物地球化学研究 |
6.2.1 云母类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
6.2.2 黄铁矿原位LA-ICP-MS分析 |
6.2.3 白钨矿LA-ICP-MS和水溶液ICP-MS分析 |
6.3 岩浆-成矿关系研究 |
6.3.1 时空关系 |
6.3.2 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
6.4 构造控岩控矿规律研究 |
6.4.1 区域晚印支-早燕山期构造演化及动力学背景 |
6.4.2 矿集区构造控岩控矿机制 |
6.5 小结 |
第七章 成矿模型构建与找矿预测 |
7.1 矿集区成矿系列研究 |
7.1.1 钨钼金多金属矿(化)特征 |
7.1.2 成矿系列分析 |
7.2 成矿模型构建 |
7.2.1 挤压向伸展垮塌过渡演化早期(235~200 Ma) |
7.2.2 伸展垮塌主成矿期(200~190 Ma) |
7.2.3 晚期岩脉与成矿叠加作用(?≤Age≤190 Ma) |
7.2.4 矿集区“五层楼”成矿模型 |
7.3 找矿预测 |
7.3.1 找矿标志 |
7.3.2 成矿有利区段预测 |
7.4 与南岭钨多金属成矿矿带典型矿床的对比 |
第八章 结语 |
8.1 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湘黔桂地区新元古代中期盆地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拼合与裂解事件 |
1.3.2 探讨新元古代中期盆地动力学演化与沉积响应的关系 |
1.3.3 莲沱组地层沉积时限以及与南华系的关系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3 论文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序列 |
2.2.1 峡东小区 |
2.2.2 湘北小区 |
2.2.3 湘西北小区 |
2.2.4 湘西南小区 |
2.2.5 黔东南小区 |
2.2.6 桂北小区 |
2.3 新元古代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
2.4 主要控盆断裂及其演变 |
2.4.1 青峰-襄樊-广济断裂 |
2.4.2 扬子地块东南缘边界断裂 |
2.4.3 石门-华容-临湘褶断带 |
2.4.4 安化-宁乡-浏阳断裂 |
2.4.5 从江-黎平-靖州-洪江-怀化断裂,融安-三江断裂 |
小结 |
第3章 沉积充填序列及盆地演化阶段性 |
3.1 地层对比 |
3.1.1 新元古代早期地层特征 |
3.1.2 板溪系地层特征 |
3.2 板溪期沉积盆地充填阶段性 |
3.2.1 盆地开启与初始海侵阶段(820-800Ma) |
3.2.2 构造热事件与差异隆升阶段(800-760Ma) |
3.2.3 区域沉降阶段(760-720Ma) |
小结 |
第4章 板溪系沉积特征及岩相古地理 |
4.1 区域性不整合面的分布及特征 |
4.1.1 桂北地区接触关系特征 |
4.1.2 梵净山地区接触关系特征 |
4.1.3 怀化芷江地区接触关系特征 |
4.1.4 湘中沅陵-桃源地区 |
4.1.5 岳阳地区接触关系特征 |
4.1.6 湘西隆回-城步地区接触关系特征 |
4.2 板溪期早期沉积特征及古环境分析 |
4.3 板溪期中期沉积特征及古环境分析 |
4.4 板溪期晚期沉积特征及古环境分析 |
小结 |
第5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动力学研究 |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分析方法 |
5.2 盆地开启同位素年代学 |
5.2.1 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5.2.2 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5.3 盆山转换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
5.3.1 主量元素特征 |
5.3.2 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
5.3.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4 盆山转换期花岩岗地球化学特征 |
5.4.1 主量元素特征 |
5.4.2 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
5.4.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5 沉积岩物源与构造背景分析 |
5.5.1 源岩的风化、沉积分选与再旋回分析 |
5.5.2 沉积岩物源分析 |
5.6 花岗岩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 |
5.6.1 岩石成因 |
5.6.2 构造背景分析 |
第6章 讨论 |
6.1 扬子与华夏板块碰撞及裂谷盆地开启时代约束 |
6.2 盆山转换地球动力学分析 |
6.2.1 角度不整合面上下地层沉积构造背景分析 |
6.2.2 盆山转换动力学机制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1 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及裂解机制 |
1.1.2 增生型造山带研究现状 |
1.1.3 华南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与Rodinia超大陆的联系 |
1.1.4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现状 |
1.2 选题来源及科学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实验测试方法 |
1.4.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1.4.2 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
1.4.3 LA-MC-ICP-MS锆石U-Pb定年 |
1.4.4 Lu-Hf同位素分析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1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扬子板块东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1.1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地层和火山岩 |
2.1.2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侵入岩 |
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2.1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3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3.1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3.2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岩浆岩 |
2.4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4.1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4.2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5 小结 |
第三章 碧口微地块地质特征 |
3.1 碧口微地块的大地构造位置及边界断裂特征 |
3.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3.1.2 边界断裂特征 |
3.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地质特征 |
3.2.1 碧口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研究简史 |
3.2.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物质组成特征 |
3.2.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构造变形、变质特征 |
3.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体地质特征 |
第四章 横丹群地层层序划分与沉积序列分析 |
4.1 横丹群地层特征及地层划分 |
4.2 横丹群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1 白杨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2 秧田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3 口头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3 横丹群典型沉积序列及沉积体系演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横丹群物源区及沉积环境综合分析 |
5.1 测试分析结果 |
5.1.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5.1.2 砂岩全岩岩石地球化学 |
5.1.3 锆石U-Pb年龄 |
5.2 横丹群沉积时限分析 |
5.3 物源区化学风化和沉积物再旋回程度判别 |
5.4 横丹群物源区分析 |
5.4.1 碎屑组分证据 |
5.4.2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证据 |
5.5 横丹群沉积构造环境判别 |
5.5.1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
6.1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总体特征 |
6.2 横丹群构造变形序列 |
第七章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及其地质意义 |
7.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1.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地幔柱还是增生造山带 |
7.1.2 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2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的讨论 |
7.2.1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边缘还是中心位置 |
7.2.2 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Top-down模型还是Bottom-up模型 |
第八章 主要进展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及参与项目情况 |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录 |
(7)会理县茨坪宝鼎组花岗岩砾石与花岗岩体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宝鼎组沉积学研究现状 |
1.3.2 花岗岩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第3章 花岗岩砾石及茨坪花岗岩体的地质特征 |
3.1 宝鼎组剖面特征 |
3.2 茨坪花岗岩体的地质特征 |
3.3 宝鼎组花岗岩砾石的地质特征 |
第4章 花岗岩砾石及茨坪花岗岩体的年代学特征 |
4.1 测试方法 |
4.2 茨坪花岗岩体的年代学特征 |
4.3 宝鼎组花岗岩砾石的年代学特征 |
第5章 花岗岩砾石及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 测试方法 |
5.2 茨坪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主量元素特征 |
5.2.2 微量元素特征 |
5.2.3 稀土元素特征 |
5.3 宝鼎组花岗岩砾石地球化学特征 |
5.3.1 主量元素特征 |
5.3.2 微量元素特征 |
5.3.3 稀土元素特征 |
第6章 讨论 |
6.1 岩石成因类型 |
6.2 岩浆源区及演化过程 |
6.2.1 岩浆源区 |
6.2.2 岩浆演化过程 |
6.3 茨坪花岗岩体和宝鼎组花岗岩砾石之间的关系 |
6.4 岩石构造背景及构造意义 |
6.4.1 岩石构造背景 |
6.4.2 构造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北秦岭石人山岩块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造山带的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背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目的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
2.2 研究区地层 |
2.3 北秦岭主要构造界线 |
2.4 北秦岭的构造演化 |
第三章 石人山岩块野外变形特征 |
3.1 石人山岩块构造特征 |
3.2 洛栾断裂带构造特征 |
3.3 鲁山断裂带构造特征 |
3.4 车村断裂带构造特征 |
3.5 石人山地区遥感影像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人山岩块显微变形分析 |
4.1 石人山岩块变质相分析 |
4.2 石人山岩块形成温度分析 |
4.3 石人山岩块变形强度分析 |
4.4 石人山岩块应变速率分析 |
4.5 石人山岩块边界断裂的剪切类型分析 |
4.6 石人山岩块应力场分析 |
4.7 小结 |
第五章 石人山岩块地球化学分析 |
5.1 分析方法 |
5.2 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
5.3 分析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石人山岩块年代学分析 |
6.1 锆石U-Pb测年方法 |
6.2 石人山南部太华群混合岩年代学研究 |
6.3 石人山中部片麻岩年代学研究 |
6.4 石人山北部花岗岩年代学研究 |
6.5 石人山岩块年代学特征与构造意义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石人山岩块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 |
7.1 成因类型 |
7.2 物质来源 |
7.3 构造演化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四川天全新元古代中基性岩墙群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及可行性分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3 实验手段及可行性分析 |
1.4 完成的工作量、创新点及取得的成果 |
1.4.1 完成的工作量 |
1.4.2 创新点及取得的成果 |
第2章 基性(铁镁质)岩墙群:超大陆裂解的地质记录 |
2.1 基性岩墙群(铁镁质岩墙群)的定义及岩石学特征 |
2.1.1 基性岩墙群的定义 |
2.1.2 基性岩墙群的岩石学特征 |
2.2 基性岩墙群的成因及其形成环境 |
2.2.1 基性岩墙群的侵位模式 |
2.2.2 基性岩墙群的岩浆成因 |
2.2.3 基性岩墙群的形成环境 |
2.3 基性岩墙群的年代学特征 |
2.4 基性岩墙群与超大陆裂解 |
第3章 区域地质概况 |
3.1 大地构造背景 |
3.2 构造 |
3.3 地层 |
3.4 岩浆岩 |
第4章 岩墙群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
4.1 岩墙群地质特征 |
4.2 岩相学特征 |
4.3 矿物化学特征 |
4.3.1 斜长石 |
4.3.2 辉石 |
4.3.3 角闪石 |
第5章 岩墙群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6章 锆石U-Pb年代学 |
6.1 锆石U-Pb定年方法简介 |
6.2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
6.2.1 分析方法 |
6.2.2 分析结果 |
第7章 岩墙成因及构造意义 |
7.1 形成时代 |
7.2 构造环境 |
7.3 岩浆源区性质 |
7.4 构造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华南雪峰陆内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隆升与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陆内造山带及其结构对称性 |
1.2 雪峰造山带与江南造山带、江南古陆和江南隆起 |
1.2.1 江南古陆和江南隆起 |
1.2.2 江南造山带 |
1.2.3 雪峰造山带 |
1.3 研究现状 |
1.4 选题意义与项目依托 |
1.4.1 选题意义 |
1.4.2 项目依托 |
1.5 主要内容与研究路线 |
1.5.1 主要内容 |
1.5.2 研究路线 |
1.6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7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
1.7.1 论文特色 |
1.7.2 论文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 |
2.1.1 区域断裂 |
2.1.2 主要韧性剪切带 |
2.1.3 区域构造事件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喷出岩 |
2.3.2 侵入岩 |
2.4 区域变质作用 |
2.5 深部地球物理资料 |
2.5.1 地震层析成像 |
2.5.2 地震测深与大地电磁剖面 |
2.5.3 大地热流 |
3. 湘中后陆逆冲构造带 |
3.1 构造边界厘定 |
3.2 浅部构造样式 |
3.3 深部构造解译 |
4. 湘中构造带构造序列与古构造应力场 |
4.1 构造层划分的原则 |
4.2 构造样式与构造运动学 |
4.2.1 D_1~1期挤压构造变形 |
4.2.2 D_1~2期伸展构造 |
4.2.3 D_2~1期挤压构造变形 |
4.2.4 D_2~2期韧性剪切变形 |
4.2.5 D_3期构造变形 |
4.2.6 D_4期伸展构造变形 |
4.2.7 D_5期走滑构造变形 |
4.3 古构造应力场重建 |
4.4 构造变形与古构造应力场演化序列 |
5. 构造变形时代限定 |
5.1 D_1~1期 |
5.2 D_1~2期 |
5.3 D_2~1期 |
5.4 D_2~2期 |
5.5 D_3期 |
5.5.1 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
5.5.2 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限定 |
5.6 D_3期构造变形时间讨论 |
6. 雪峰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与隆升 |
6.1 一维稳态热模拟 |
6.1.1 原理与方法 |
6.1.2 一维稳态热模拟结果 |
6.2 热演化史与隆升过程 |
6.3 雪峰造山带裂变径迹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
6.4 讨论 |
7. 雪峰造山带构造演化与动力学机制 |
7.1 岩石圈构造变形的深部基础 |
7.2 来自构造物理模拟的启示 |
7.2.1 方法 |
7.2.2 结果 |
7.2.3 构造意义 |
7.3 雪峰陆内造山带演化模式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扬子板块板内构造形成机制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子西北缘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D]. 惠博. 西北大学, 2021(12)
- [2]江南造山带西段青白口系-寒武系火山-沉积建造及对华南构造演化的启示[D]. 田洋.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3]长江中下游池州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D]. 杨超.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4]南秦岭宁陕-镇安一带钨钼金多金属矿集区控矿构造-岩浆-流体-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D]. 韩珂. 长安大学, 2021(02)
- [5]湘黔桂地区新元古代中期盆地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研究[D]. 杜秋定.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D]. 高峰. 长安大学, 2020
- [7]会理县茨坪宝鼎组花岗岩砾石与花岗岩体对比研究[D]. 梁国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北秦岭石人山岩块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D]. 王静雅.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9]四川天全新元古代中基性岩墙群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D]. 李湿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华南雪峰陆内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隆升与转换研究[D]. 陈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