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跑马岗组时代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1](2021)在《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研究表明白垩纪是显生宙最长的一个断代,持续时间超过7700万年。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征,海相和海陆交互相地层的分布相对局限。历经百年,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然而,中国白垩系在不同地块和盆地间岩性存在较大差异,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长期以来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梳理,提出中国白垩系不同大区、不同盆地之间岩石地层的最新划分和对比方案。中国东部白垩纪岩石地层以火山-沉积组合为主要特征,中西部大、中型陆相湖盆区以红色碎屑沉积为主要特点,而西部的特提斯区则以海相地层的发育为特征。
伍金加参[2](2021)在《阿里噶尔本体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重点研究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权时期阿里噶尔本即“堆噶尔本”(?)体制整体架构和所属基层组织的运行机制;探揭阿里基层组织的建立和结构模式;总结“堆噶尔本”行政体制运行时期的阿里地方政治、文化及其边境贸易的状况。还在结尾处,深入分析“堆噶尔本”体制的延续之“阿里廓松基恰”(?)行政设置运行,以及与“堆噶尔本”体制之间的历史关系、组织结构的异同,总结出“堆噶尔本”体制早于“廓松基恰”体制,“廓松基恰”体制是基于“堆噶尔本”体制影响和基础之下的历史产物。本文的主体内容共有五章:第一章,阿里噶尔本体制建立前的阿里史回顾。主要依附阿里自然地理条件,以不同时期阿里行政体制史作为历史背景,详述了从远古时期到吐蕃时期的阿里行政体制至古格时期的阿里行政体制的千余年时间,最终在时光岁月的洗礼下,逐渐形成一套具有阿里本地区历史和地方文化特色的行政体制。第二章,阿里噶尔本体制建立。本章中以“堆噶尔本”是以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的主体环境为基础、具有一定地方文化特色的行政体制的形成为开篇,深入分析和厘清档案文献和口述中“噶尔本”(?)一词的不同概述,追溯吐蕃后期阿里地方行政体制至“堆噶尔本”体制形成的历史脉络,详细阐释该区域行政体制的整体历史沿革和体制的行政机构、行政职能,以及“堆噶尔本”的印章和历任“堆噶尔本”名录为依据,总结出阿里噶尔本行政体制建立的重要意义及其特殊历史地位。第三章,阿里噶尔本体制的组织结构。根据“堆噶尔本”辖区特殊组织与机构及其运行,以“宗”(?)和“茹”(?)为单位,对阿里噶尔本体制及其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阿里噶尔本体制与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权之间的上下级互动情况。第四章,阿里噶尔本时期的贸易与文化。以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地理特点入手重点论述阿里噶尔本体制下的阿里。由于阿里地区地广人稀,又处于多国边境,其多元文化体制下产生了众多边境要塞。以边境事件为切入口,深入分析在诸多边境事件的博弈中地方政权如何推进基层行政体制,并对其行政体制之下发展的阿里文化因素和边贸事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辨,力图在真实画面,展现当时阿里边贸和文化的全貌。第五章,阿里“廓松基恰”的设立。本章以档案史料和口述资料结合的方式,主要探讨阿里“廓松基恰”的形成历史。以阿里“廓松基恰”建立的原因和历史背景为出发,对比分析历史上的阿里“廓松基恰”与“堆噶尔本”的行政体制特征,从而进一步明确西藏历史上各地方特有的行政组织结构,凸显“堆噶尔本”体制的延续这一历史事实和及阿里噶尔本体制在实施中的不断演变和完善。总之,阿里噶尔本体制并非自古至今,阿里噶尔本体制之前阿里地区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出现了诸多行政体制。而后期形成的阿里噶尔本地方行政体制也随着整个社会历史的演变经受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发展的冲击。它在延续地方行政执行的同时,不断地吸收和充实其它区域的行政体制的元素,形成一种较为独特,却不乏地方特性的行政体制的建构。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权时期基层组织的体制研究相对较少,尤其以阿里噶尔本行政体制为主线的基层体制研究更显薄弱,文献资料较为零散且不统一,缺乏对阿里噶尔本体制进行系统的考证与整理。本文主要以历史学研究方法和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参考、分析大量藏、汉、英原始档案和文献资料,对历史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还结合先人的研究成果和对阿里噶尔本后裔进行时事访谈,进一步深入分析、滤清、弥补阿里噶尔本体制史发展的前因后果,给后人展现了较为完整的阿里噶尔本体制发展史,也为研究“堆噶尔本”体制奠定一定的研究基础。
胡平平[3](2019)在《楚文化南渐的考古学观察 ——以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为中心》文中指出两周时期的洞庭湖水系区居住着所谓“百越”和“苗蛮”的族群。战国中期早段,楚国在吴起的倡导下实行变法,楚国的势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南扩张,逐渐将本区域纳入了其政治版图。这一历史事件深刻地改变了区域历史发展的轨迹,为其纳入秦汉帝国统治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从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材料出发,在构建区域内分期与年代框架的基础上,着重对楚文化南渐的过程及其对南土的统治策略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详细梳理了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研究的发现与研究简史,总结了以往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构建年代框架。主要通过对楚、越文化墓葬随葬品的类型分析,根据共存关系和横向比较,构建了整个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的年代序列,共分为四期8段。第三章为其他文化器物的分析。主要对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湘西土着文化、秦文化、群舒文化的器类及一些融合型器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它们的时空分布和历史背景。第四章为墓葬形制划分及文化分区。墓葬形制主要包含A型长方形坑和B型楔形坑,每型下又细分。分区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将本区域东周秦代的遗存分为A-F六区,其中F区又细分为四个小区。第五章为楚文化南渐过程的研究。首先对本区域一些所谓楚文化早期阶段遗存的年代和性质进行了辨析,认为它们属于受楚文化影响的遗存。在此基础上,将楚文化南渐的过程分为萌芽阶段、开始阶段、发展阶段、繁荣阶段四个阶段。第六章为楚、越融合问题研究。首先对“狭长形墓”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墓葬文化性质的判定标准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分区域对湘江下游、湘江中上游、资水下游三个越人传统聚集区楚、越融合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第七章为楚国对洞庭湖水系区统治策略的研究。结合区域内东周楚城的发现与研究、以及郡县制和封君制在本区的推行情况,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洞庭湖水系区进行功能分区,共分为政治经济区、军事区、封邑区、民族区、文化走廊区等五个区。第八章为结语。对本文的主要收获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
黄敏[4](2019)在《江汉盆地江陵凹陷申科1井古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认为江汉盆地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面积28000km2,发育白垩纪、古近纪陆相沉积地层,是一个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富含孢粉、介形虫等门类的化石。江汉盆地沉积了近万米的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陆相碎屑岩,白垩纪至古近纪陆相沉积地层发育良好。申科1井位于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为一口连续取心的科探井。本文利用申科1井岩心资料,对红花套组、渔洋组的孢粉化石展开了分析。孢粉化石主要分布于渔洋组和红花套组,以裸子植物含量多为特征,被子和蕨类植物含量次之。本研究一方面是为了恢复白垩系/古近系界线时期的孢粉记录。该界线时期记录了恐龙灭绝等生物演化的重大地质事件,距今大约66Ma。地球上大约四分之三的生物在这一时期灭绝,标志地球上的环境及生物演化曾经出现一次很大的波折,研究这条界线对研究地史时期地球环境的变化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孢粉学的角度来探讨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在渔洋组中的位置,以及界线上下孢粉的演化。另一方面,为解读湖北省中南部地区气候变化和植被演变提供孢粉学和地层学证据,以恢复江汉盆地古新世的古气候环境。本文采用氢氟酸-重液浮选法对样品进行处理。通过分析,识别出蕨类植物孢子14属,裸子植物花粉14属,被子植物花粉42属。自下而上识别出两个化石组合:(1)Deltoidospora-Ephedripites-Ulmoideipites组合、(2)Pterisisporites-Ephedripites-Nanlingpollis组合。组合1位于红花套组上段和渔洋组下段,所含化石较少;组合2位于渔洋组上段,所含化石相对丰富,组合1所含化石稀少可能是由于膏盐层所含盐分高,不利于保存孢粉化石,也可能是发生了植物消亡事件。组合1中,松科和麻黄科含量较高。组合2中,雏囊粉属、漆树粉属、芸香粉属、南岭粉属均为古新世常见粉属,所以组合2时代为古新世。而组合1丰度和分异度都不如组合2,又缺乏晚白垩世常见属种克拉梭粉属和江汉粉属等证据。本文暂且将组合1也归入古新世。白垩纪/古近纪界线可能位于组合1之下。由于红花套组上段及渔洋组下段所含孢粉的丰度和分异度不高,本文选取富含孢粉化石的渔洋组上段岩心进行定量分析。所含孢粉显示,当时植被主要以针叶林为主,认为其总体上反映了一种偏干旱的亚热带气候。
李炎桂[5](2019)在《中扬子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几丁虫生物地层学》文中提出通过对中扬子地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的黔北正安安场剖面、湖北秭归两河口剖面及宜昌远安石桥坪宜地1井几丁虫样品的采集、分析与综合性研究,将鲁丹阶至特列奇阶的地层划分为9个几丁虫带,自下而上分别为Belonechitina postirobusta 带、Conochitina electa 带、Conochitina alargada 带、Conochitina emmastensis 带、Conochitina rossica 带、Conochitina malleus 带、Ancyrochitina shiqianensis 带、Eisenackitina daozhenensis 带、Angochitina longicollis 带。B.postrobsta带层位上大致与笔石C vesiculosus带相当,代表鲁丹阶中期的地层;C.e/ecta带层位上大致与笔石C.cyphus带相当,代表鲁丹阶上部的地层;C alargada带大致相当于笔石带Pleptotheca带,代表埃隆阶下部的地层;c emmastensC.带大致位于笔石带Z.convolutus,代表埃隆期中期的地层;C.rossica带层位上与笔石M sedgiwickii带下部对比,代表埃隆阶中上部的地层;C.malleus带位分布于纱帽组的底部,大致与笔石带M.sedgiwickiM带上部相当,代表埃隆期晚期的地层;A.shiqianensis带为此次新建几丁虫带,以带化石的首现位置为底,以带化石大量的繁盛为特征,层位上可以和笔石带halli带对比,代表埃隆期最晚期的地层;E.daozhenensis带代表地层时代为特列奇期早期,大致可以和笔石带guerichi带至greistonensis带进行对比;A.longicollis带代表地层时代为特列奇期,可以和笔石带spiralis带进行对比。综合几丁虫生物地层的年代意义,认为湖北宜昌远安石桥坪地区纱帽组地层时代属于埃隆期晚期,而在湖北宜昌秭归地区,纱帽组顶部的地层时代属于特列奇期,即本文所划分的A longicollis带,埃隆阶和特列奇阶的界线大致位于A.shiqianensi 带和E.daozhenensi.带的界线附近。系统性的描述了所获几丁虫共9属38种,并对各属种标本材料进行统计分析,为此后的相关工作及几丁虫的鉴定提供及其重要的分析、对比数据,为中扬子地区生物地层的划分及对比提供重要的资料。
吴路路[6](2019)在《江汉盆地的开始、演化与夭折:基底构造与地幔动力的共同制约》文中认为陆内裂陷盆地处于威尔逊旋回的胚胎期,是大陆裂解、形成大洋的必然阶段。然而,对于陆内裂陷盆地的成盆机制与成盆动力,人们却知之甚少或者不同观点之间相互矛盾,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研究仅仅聚焦于盆地演化的某一阶段、采用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或者分开进行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研究。此外,当陆内裂陷盆地大范围分布并有盆外火山作用相伴生时,其成因往往很难用传统的板块构造与地幔柱理论去解释。中国东部以其广泛分布的裂陷盆地与岩浆岩而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本研究以中国东部的江汉盆地为研究对象,基于丰富的二维与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野外露头与玄武岩地球化学数据,对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时空变化进行了精细刻画,旨在阐明江汉盆地开始、演化与夭折过程中的特征及其制约因素。江汉盆地发育在双层基底之上。基底构造对江汉盆地的几何学特征(包括位置、形状、结构)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靠近控洼断层断面的上盘的基底地层老于下盘的基底地层,并且大多数断层上盘的基底地层靠近断面逐渐变老,表明这些控洼断层是由先存的逆冲断层或逆冲断层及与其相伴生的去顶的褶皱通过负反转活化而来。控洼断层比一般的正断层具有更高的Dmax/L比值(0.11-0.66),可能是由于低的摩擦阻力或者恒定长度断层模型造成的。江汉盆地独特的空间几何形态受控于多向展布的先存体系。基底构造不仅控制着江汉盆地的几何学特征,还控制着裂陷作用集中化。总体上,裂陷层厚度与基底变形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最大沉降中心位于最薄弱的地区,而且裂陷作用越来越集中在最薄弱的地区,导致了盆地北部在新生代逐渐被遗弃。江汉盆地的多向展布的先存体系的活化、多向伸展作用与裂陷作用集中化对我们理解三叉裂谷的形成与发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早白垩世(146-100 Ma),江汉盆地仅仅在盆地边缘发育拗陷型沉积地层,盆地其他地区普遍缺失下白垩统。随后,江汉盆地在晚白垩世-新生代经历了三幕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晚白垩世(100-65 Ma),江汉盆地开始大规模裂陷作用与零星分布的火山作用,沉降中心与火山作用弥散式分布全盆。新生代的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从盆地西部开始或者开始集中在盆地西部,然后裂陷作用与沉降中心再逐步向东迁移,而不是直接向东迁移。古近纪的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呈现明显的由强到弱的旋回(时间分别为65-50 Ma与50-23 Ma),而且强度在中新生代(50-23 Ma)显着地增强。盆地在古近纪末期(26 Ma)夭折。江汉盆地玄武岩来自与软流圈地幔的部分熔融。从晚白垩世到早新生代,软流圈地幔源区在同位素上变得更亏损,且熔融程度增大;从早新生代到中新生代,软流圈地幔源区在同位素上变得更富集、更不均一,且熔融程度减小(挥发分含量明显降低),呈现鲜明的逆变化规律。由于太平洋板片的回转,中国东部在白垩纪进入了大规模的陆内裂陷作用与岩浆作用演化阶段。而江汉盆地在早白垩世因为岩石圈太厚而不能发生裂陷,只是在上涌的软流圈地幔的驱动下岩石圈快速减薄。与此同时,岩石圈受热导致盆地大部分地区处于热隆升状态,仅仅在盆地边缘发育局部的拗陷型沉积地层。在经历了早白垩世原裂谷期演化之后,晚白垩世的岩石圈厚度已经小于裂陷的门限值,在继续上涌的软流圈地幔的驱动下,盆地遭受大范围裂陷作用,活化了多向展布的基底构造。在江汉盆地与中国东部白垩纪构造演化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构造对比与地球化学约束,本研究认为尽管江汉盆地与中国东部白垩纪的伸展作用受太平洋板片回转的驱动,然而其新生代的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则受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所诱发的地幔流的驱动,并且与板片回转模型相矛盾。尽管如此,江汉盆地及中国东部白垩纪的构造演化却对其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正是白垩纪的构造演化使中国东部的岩石圈与软流圈属性形成了以南北重力梯度带(NSGL)为界的东西差异。当碰撞诱发的幕式的地幔流向东经过NSGL时,这些东西差异引起了一系列物理与化学变化,从而导致江汉盆地及中国东部产生相应的浅层响应(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的时空变化)。本研究利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地幔流模型,为传统板块构造与地幔柱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案例和视角。本研究也揭示江汉盆地从开始到夭折的构造演化过程,提出了“基底构造多级控制、地幔幕式驱动”的共同制约模式,回答了江汉盆地开始、演化与夭折等地质现象“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本研究对全球陆内裂陷盆地成盆机制与成盆动力学研究、陆内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的动力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黄敏,崔璨,丁聪,万晓樵[7](2018)在《江汉盆地江陵凹陷申科1井古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汉盆地白垩纪至古近纪陆相沉积地层发育良好。申科1井位于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为一口连续取心的科探井。为研究江汉盆地白垩纪/古近纪界线及古新世初期气候-环境的变化,利用申科1井岩心资料,对红花套组、渔洋组的孢粉化石展开了分析。化石主要分布于渔洋组上部及红花套组,以裸子植物含量多为特征,被子和蕨类植物含量为其次。自下而上识别出两个化石组合:Deltoidospora-Ephedripites-Ulmoideipites组合、Pterisisporites-Ephedripites-Nanlingpollis组合。组合1和组合2的时代均为古新世,未找到白垩纪/古近纪界线。本文对富含孢粉化石的渔洋组上部岩心进行定量分析,孢粉植被主要为灌木、针叶林类型,总体反映偏干旱的亚热带气候。
单思伟[8](2018)在《屈家岭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界定的屈家岭文化以屈家岭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中的晚期遗存为代表。屈家岭文化分为两期四段,早期包括第一、二段;晚期包括第三、四段。绝对年代在3300~2500BC。屈家岭文化分为七个地区类型,分别为分布在汉东平原及汉西平原北部的屈家岭类型、洞庭湖平原及汉西平原南部的城头山类型、沅江中上游的高坎垄类型、峡江地区的杨家湾类型、鄂西北豫西南地区的青龙泉类型、鄂北及鄂东北地区的金鸡岭类型、鄂东南及淮河上游局部地区的放鹰台类型。这里面,屈家岭类型分布在中心区,其器形组合最为典型,是屈家岭文化的核心地区类型,其他六个地区类型环绕分布在其周围,各自呈现不同程度的地方特色,是屈家岭文化的外围地区类型。屈家岭文化是分布在长江中游的屈家岭下层文化、朱家台文化在受到大汶口文化中期持续西进和秦王寨文化南下发展的影响下,内部相互融合,主要是在屈家岭下层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朱家台文化的因素,同时吸收了大量大汶口文化因素和少量秦王寨文化因素,加以改造、重组而成。屈家岭文化形成后开启了大规模对外扩张的历程。屈家岭文化早期一段时,越过大别山,对淮河上游信阳地区的秦王寨文化有所渗透;同时占据了峡江地区,哨棚嘴文化因此退缩到峡西。屈家岭文化早期二段时,占据了淮河上游的信阳地区,秦王寨文化退出该地。屈家岭文化由此沿淮河顺流而下,渗透到皖北地区,与大汶口文化发生了接触。同时,屈家岭文化向西北扩张到丹江上游,并经丹江溯流而上渗透到渭河盆地,对泉护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屈家岭文化晚期三、四段时,完全占据了淮河上游,东北方向大量渗透到皖北及山东、苏北地区,深刻地影响了大汶口文化,促使大汶口文化中期向晚期转变。屈家岭文化到达苏北地区后,还转向南下,进入到环太湖地区,对良渚文化有所渗透。北面,屈家岭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同时向中原地区推进;秦王寨文化开始逐渐衰落、向西退缩以至最终瓦解。西北方向,屈家岭文化晚期三段时,大量介入到泉护文化,渭河盆地及邻近地区的屈家岭文化因素数量大增;泉护文化受到屈家岭文化大量介入、大汶口文化晚期持续西进和秦王寨文化向西退缩的影响,转化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在屈家岭文化晚期四段时,渭河盆地及邻近地区仍然受到屈家岭文化的渗透,庙底沟二期文化的早期遗存中含有大量屈家岭文化因素。另外,西面峡西地区的哨棚嘴文化遗存中也发现了少量屈家岭文化晚期因素。屈家岭文化末期受到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扩张的影响,转化为石家河文化。屈家岭文化的城址可以分为四类:一、跨区域中心城址;二、区域中心城址;三、亚文化接触地带城址;四、文化接触地带城址。前两类再结合其他一般性聚落组成多层级的聚落结构。亚文化接触地带城址是指修建在文化内部核心地区类型和外围地区类型分布范围交界处或接触地带的城址,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屈家岭文化对外围地区类型的防御和控制。文化接触地带城址是指屈家岭文化与周边其他文化分布范围交界处或接触地带的城址,其目的是为了抵御外来文化的扩张、渗透。屈家岭文化是史前第一个整合了整个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其大量的城址、大规模的宗教仪式活动、多层级复杂的聚落结构反映出较高的社会复杂化程度,是中国文明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家岭文化还大规模对外扩张,深刻地影响了北方地区,改变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是中国文明化进程的重要一环。
丁聪[9](2016)在《胶莱盆地鲁科1井多重地层划分及K/Pg界线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莱盆地系一典型的中生代断陷盆地,白垩纪地层发育齐全。鲁科1井位于胶莱盆地胶州市城区北侧,取心地层大致为王氏群的上部。王氏群顶部为胶州组,上覆第四纪沉积。在山东,无论鲁东还是鲁西地区,白垩—古近系界线附近皆或多或少地存在地层缺失。而胶州地区的胶州组则横跨晚白垩世、古新世两个时代,完整地记录了K/Pg事件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为山东地区K/Pg事件的研究提供了有利场所。根据岩性特征,并结合前人资料,岩石地层研究认为鲁科1井岩心整体属于王氏群。该群包括红土崖组和胶州组。钻孔中红土崖组未见底,胶州组未见顶。胶州组由下至上可细分为胶一段、胶二段、胶三段、胶四段。经鉴定,鲁科1井岩心样品中发现介形类微体化石16属28种。根据介形类的生物面貌、化石分布组合以及垂向地层变化特征,对鲁科1井岩心开展生物地层学研究,建立介形类化石组合序列,并划分出3个生物组合带:1)Cypridea recta—Eucypris triangularis—Eucypris cuneata组合带;2)Candoniella suzini—Timiriasevia minuscula—Candoniella candida组合带;3)Candoniella candida组合带。组合带2中介形类的属种分布呈现白垩纪—古近纪过渡色彩,以Gobiella prima的消失作为白垩纪结束的标志。岩心中发现大量微玻陨石,对其形貌、化学成分等进行分析,确定与海地南部K/Pg界线层位微玻陨石属于同一次撞击事件的产物,海地为碰撞源区,胶莱盆地为微玻璃陨石的散落区,二者的母源物质相近。据生物地层和事件地层研究推断,鲁科1井钻孔岩心中存在白垩/古近纪界线(K/Pg界线)层位,处于胶二段的灰绿色湖泊相碎屑沉积之中。K/Pg界线层位应位于517.94m—523.35m间,将523.35m处微玻璃陨石的首现作为K/Pg界线的标志。
李伟同,刘耕武,Dennis R.Braman,李艺斌,曹卫生,陈钦保,Don Brinkman[10](2013)在《关于在湖北当阳开展中国新生界第一阶建阶研究的建议》文中研究说明阶可以在全球范围识别的标准年代地层等级系列中最小的单位(萨尔瓦多主编,1994)。地层建阶是一项具世界意义的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历来为各国地层工作者所重视。根据《国际地层委员会关于建立全球年代地层标准的准则(修订本)》(瑞曼等,1996)(以下简称为《准则》)和《中国地层指南》(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较高级别(统、系等)的年代地层单位的下界,应自动地被其所含的最下部的阶的下界所定义;新生界第一阶的地位很重要,它下界的定义同时也是古新统、古近系乃至新生界下界的定义。中国新生界第一阶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与陆相白垩系-古近系界线直接相关,而后者历来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为白垩纪、古近纪之交,地球上发生过以陆生恐龙集群绝灭为代表的一系列事件,标志着
二、跑马岗组时代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跑马岗组时代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研究简史 |
2 国际白垩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
3 中国白垩纪生物带 |
4 中国白垩系地层区划 |
4.1 东北地层大区(I) |
4.2 华北地层大区(II) |
4.3 东南沿海地层大区(III) |
4.4 中南地层大区(IV) |
4.5 西南地层大区(V) |
4.6 西北地层大区(VI) |
4.7 新藏特提斯地层大区(VII) |
4.7.1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区 |
4.7.2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 |
4.7.3 冈底斯地层区 |
4.7.4 羌塘盆地地层区 |
4.7.5 喀喇昆仑地层区 |
4.7.6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层区 |
5 讨论 |
5.1 中国海相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
5.2 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
5.3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时空分布及与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
6 结语 |
(2)阿里噶尔本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阿里噶尔本体制建立前的阿里史回顾 |
第一节 阿里自然地理 |
第二节 远古至吐蕃时期的阿里 |
第三节 古格时期的阿里 |
小结 |
第二章 阿里噶尔本体制的建立 |
第一节 “堆噶尔本”一词考证 |
第二节 “堆噶尔本”的设立与演进 |
第三节 阿里噶尔本体制的组织架构 |
第四节 阿里噶尔本体制的功能 |
小结 |
第三章 阿里噶尔本体制的基层组织结构 |
第一节 阿里噶尔本管理辖区 |
第二节 宗谿及其构成和运行 |
第三节 茹及其构成和运行 |
小结 |
第四章 阿里噶尔本时期的贸易与文化 |
第一节 阿里噶尔本体制下的边贸活动 |
第二节 阿里噶尔本体制下的传统文化 |
小结 |
第五章 阿里“廓松基恰”的设立 |
第一节 “廓松基恰”的称谓及其形成年代 |
第二节 “廓松基恰”的机构 |
第三节 “廓松基恰”与“堆噶尔本”的异同 |
第四节 “廓松基恰”与其他基恰的对比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历任“堆噶尔本”名录 |
附录2 堆噶尔本的访谈节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楚文化南渐的考古学观察 ——以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时空范围 |
1.2.1 时间范围 |
1.2.2 空间范围 |
1.3 发现与研究简史 |
1.3.1 第一阶段:古器物学研究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 |
1.3.2 第二阶段:科学发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
1.3.3 第三阶段:百家争鸣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0年) |
1.3.4 第四阶段:反思与深化阶段(2000年至今) |
1.4 研究现状分析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6 关键术语的界定 |
1.6.1 楚人与楚文化 |
1.6.2 越人与越文化 |
第二章 主要随葬品形制分析及分期断代 |
2.1 随葬品形制分析 |
2.1.1 楚文化器物 |
2.1.2 越文化器物 |
2.2 分期断代 |
2.2.1 楚文化器物分期及断代 |
2.2.2 越文化器物分期及断代 |
2.2.3 年代序列的建立 |
第三章 其他文化器物分析 |
3.1 各文化因素器物分析 |
3.1.1 中原文化器物 |
3.1.2 吴越文化器物 |
3.1.3 巴蜀文化器物 |
3.1.4 湘西土着文化器物 |
3.1.5 秦文化器物 |
3.1.6 融合型器物 |
3.1.7 其他 |
3.2 各文化因素的时空分布 |
3.2.1 春秋早中期 |
3.2.2 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
3.2.3 战国中期 |
3.2.4 战国晚期 |
3.3 历史背景分析 |
第四章 墓葬形制划分及文化分区 |
4.1 墓葬形制划分 |
4.1.1 A型:长方形墓 |
4.1.2 B型:楔形坑墓 |
4.2 分区研究 |
4.2.1 第一期第1段分区 |
4.2.2 第二期第2段分区 |
4.2.3 第二期第3段分区 |
4.2.4 第三期第4段分区 |
4.2.5 第三期第5段分区 |
4.2.6 第四期第6段分区 |
4.2.7 第四期第7、8段分区 |
第五章 楚文化南渐过程研究 |
5.1 前人研究分析 |
5.2 相关遗址分析 |
5.3 楚文化南渐过程研究 |
第六章 楚、越融合问题研究 |
6.1 “狭长形墓”问题 |
6.2 墓葬文化性质的判定 |
6.3 各区楚、越融合过程研究 |
6.3.1 湘江下游 |
6.3.2 湘江中上游 |
6.3.3 资水下游 |
第七章 楚国对洞庭湖水系区的统治策略 |
7.1 东周楚城的发现与研究 |
7.1.1 沅水流域 |
7.1.2 澧水流域 |
7.1.3 湘江下游 |
7.1.4 洞庭湖东侧 |
7.2 郡县制与封君制 |
7.2.1 郡县制 |
7.2.2 封君制 |
7.3 统治策略分析 |
第八章 结语 |
已发表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墓葬统计简表 |
(4)江汉盆地江陵凹陷申科1井古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江汉盆地白垩-古近系之交的孢粉学研究进展 |
1.2.2 国际白垩-古近系界线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分析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完成工作量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简介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江汉盆地构造演化 |
2.3 渔洋组概况 |
2.4 渔洋组生物地层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野外观察剖面概述及岩心工作情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氢氟酸-重液浮选法 |
3.2.2 制片 |
3.2.3 孢粉化石的鉴定、统计与分析 |
第四章 晚白垩世-早古近纪东南区孢粉植物区系和组合序列 |
4.1 晚白垩世东南区旱生孢粉植物区系 |
4.2 古近纪东南区孢粉植物区系和组合序列 |
第五章 江汉盆地重要孢粉属种描述 |
第六章 江汉盆地白垩-古近系孢粉分布 |
6.1 江汉盆地渔洋组孢粉组合特征 |
6.1.1 渔洋组下段孢粉组合 |
6.1.2 渔洋组上段孢粉组合 |
6.2 申科1井孢粉组合特征 |
6.2.1 组合1 Deltoidospora-Ephedripites-Ulmoideipites组合 |
6.2.2 组合2 Pterisisporites-Ephedripites-Nanlingpollis组合 |
第七章 孢粉地质年代讨论与化石组合对比 |
7.1 化石组合时代讨论 |
7.2 白垩-古近系界线位置 |
7.3 孢粉化石组合对比 |
第八章 孢粉化石气候特征 |
8.1 渔洋组上段整体气候特征 |
8.2 渔洋组上段纵向气候变化特征 |
第九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9.1 结论 |
9.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
(5)中扬子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几丁虫生物地层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2 几丁虫生物地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球志留系几丁虫带的划分 |
1.2.2 中国志留系几丁虫带的划分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 |
1.4.1 查阅资料 |
1.4.2 野外剖面测量及采样 |
1.4.3 室内酸处理 |
1.4.4 标本的挑选与保存 |
1.4.5 化石标本的鉴定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构造发育情况 |
2.2 区域沉积构造演化 |
2.2.1 基底形成阶段 |
2.2.2 加里东期克拉通盆地(Nh-O_1) |
2.2.3 中奥陶世-志留纪前陆盆地演化阶段(O_2-S) |
2.2.4 海西-早印支期克拉通盆地阶段(D-R) |
2.2.5 晚印支-早燕山前陆盆地阶段(T_3-J_2) |
2.2.6 早燕山末期陆内盆地强烈褶皱变形期阶段(J_3-K_1) |
2.2.7 晚燕山-早喜山盆地伸展改造期阶段(K_2-E) |
2.2.8 晚喜山盆缘强烈挤压变形期阶段(N-Q) |
2.3 区域地层发育情况 |
3 研究剖面、地层与几丁虫分布 |
3.1 黔北地区 |
3.1.1 剖面介绍 |
3.1.2 几丁虫带划分 |
3.2 鄂西地区 |
3.2.1 剖面介绍及几丁虫带划分 |
3.2.1.1 宜昌远安石桥坪宜地1井 |
3.2.1.1.1 剖面介绍 |
3.2.1.1.2 几丁虫带划分 |
3.2.1.2 宜昌秭归两河口剖面 |
3.2.1.2.1 剖面介绍 |
3.2.1.2.2 几丁虫带划分 |
3.2.1.3 宜昌秭归文化剖面 |
3.2.1.3.1 剖面介绍 |
3.2.1.3.2 几丁虫带划分 |
4 中扬子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几丁虫带的划分及对比 |
4.1 研究剖面几丁虫带的划分及对比 |
4.2 中扬子区兰多维列统几丁虫带的划分及对比 |
5 研究结论及意义 |
6 系统古生物学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6)江汉盆地的开始、演化与夭折:基底构造与地幔动力的共同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陆内裂陷盆地发育的动力学模型 |
1.2.2 江汉盆地白垩纪构造属性 |
1.2.3 中国东部新生代陆内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的动力学成因 |
1.2.4 基底构造对裂陷盆地发育的影响 |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阶段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4.1 研究阶段 |
1.4.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2.2.1 江汉盆地及周缘基底沉积层 |
2.2.2 江汉盆地白垩纪-新生代沉积层 |
2.3 江汉盆地油气地质概况 |
第三章 江汉盆地基底构造对盆地发育的影响 |
3.1 基底地层地震相 |
3.2 基底构造与控洼断层特征 |
3.2.1 盆地北部 |
3.2.2 盆地中部 |
3.2.3 盆地南部 |
3.2.4 控洼断层位移 |
3.3 构造恢复 |
3.4 基底构造活化及其对盆地发育的影响 |
3.4.1 基底构造空间展布特征 |
3.4.2 基底构造对断层位移的影响 |
3.4.3 基底构造对盆地发育的影响 |
第四章 江汉盆地裂陷作用 |
4.1 断层活动的时空变化 |
4.1.1 断层活动速率的计算 |
4.1.2 断层活动速率的时空变化 |
4.2 不同时期地层展布特征 |
第五章 江汉盆地火山作用 |
5.1 火山活动的时空变化 |
5.1.1 玄武岩的识别与刻画 |
5.1.2 玄武岩的分布与规模 |
5.2 取样、分析测试方法及结果 |
5.3 蚀变、地壳混染作用与分离结晶作用 |
5.4 不同时期玄武岩地幔源区的变化 |
第六章 江汉盆地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过程 |
6.1 白垩纪盆地初始裂陷过程及动力学 |
6.1.1 早白垩世盆地属性 |
6.1.2 晚白垩世动力学过程 |
6.1.3 盆地初始裂陷过程及动力学 |
6.2 新生代盆地演化与夭折的动力学过程 |
6.2.1 区域构造对比 |
6.2.2 地球化学约束 |
6.2.3 动力学过程 |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
7.1 主要结论 |
7.2 相关科学问题的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江汉盆地江陵凹陷申科1井古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简介 |
2 材料与方法 |
3 孢粉组合特征 |
3.1 组合1 Deltoidospora-Ephedripites-Ulmoideipites组合 |
3.2 组合2 Pterisisporites-Ephedripites-Nanling-pollis组合 |
4 孢粉地质年代讨论与地层对比 |
4.1 化石组合时代讨论 |
4.2 白垩纪/古近纪界线位置 |
4.3 孢粉化石组合对比 |
5 孢粉化石气候特征 |
5.1 渔洋组上部整体气候特征 |
5.2 渔洋组上部纵向气候变化特征 |
6 结论 |
(8)屈家岭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简史 |
第三节 理论、方法与研究目的 |
一、理论、方法 |
二、研究内容、目的 |
第一章 文化界定 |
第一节 遗存分类 |
第二节 文化界定 |
第二章 遗存分析 |
第一节 汉东平原及汉西平原北部 |
一、汉东平原 |
二、汉西平原北部 |
三、小结 |
第二节 洞庭湖平原及汉西平原南部 |
一、澧水中下游 |
二、荆江南岸 |
三、汉西平原南部 |
四、小结 |
第三节 沅江中上游 |
一、遗存分析 |
二、小结 |
第四节 峡江地区 |
一、遗存分析 |
二、小结 |
第五节 鄂西北豫西南地区 |
一、鄂西北山地及丹江库区 |
二、襄宜地区 |
三、南阳盆地 |
四、小结 |
第六节 鄂北及鄂东北地区 |
一、随枣走廊 |
二、鄂东北地区 |
三、小结 |
第七节 鄂东南地区及淮河上游 |
一、鄂东南地区 |
二、淮河上游 |
三、小结 |
第三章 分期与年代 |
第一节 各地区遗存年代串联 |
第二节 分期 |
第三节 年代 |
一、相对年代 |
二、绝对年代 |
第四章 地区类型划分与时空分布 |
第一节 地区类型划分 |
第二节 时空分布 |
第五章 屈家岭文化的形成 |
第一节 屈家岭文化形成前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屈家岭下层文化 |
二、朱家台文化 |
三、雕龙碑三期文化 |
四、文化格局 |
第二节 大汶口文化中期持续西进 |
第三节 秦王寨文化向南发展 |
第四节 屈家岭文化的形成 |
第五节 屈家岭文化各地区类型的成因 |
第六章 屈家岭文化的发展及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
第一节 屈家岭文化对长江中游地区的整合 |
一、汉东文化系统对汉西至峡江地区逐步控制的五个阶段 |
二、哨棚嘴文化在峡江地区的进退 |
第二节 屈家岭文化向北扩张 |
一、淮河至山东及邻近地区—大汶口文化 |
二、丹江上游至渭河盆地及邻近地区—泉护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 |
三、中原地区—秦王寨文化 |
四、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格局的变动 |
第三节 屈家岭文化对长江下游的渗透 |
一、与薛家岗文化的关系 |
二、对良渚文化的渗透 |
第四节 屈家岭文化与赣鄱、粤北地区的联系 |
一、石峡文化 |
二、山背类型遗存 |
第七章 屈家岭文化的流向 |
第一节 良渚文化的西进 |
一、宁镇地区—北阴阳营文化 |
二、皖江地区—凌家滩文化、薛家岗文化 |
三、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 |
四、赣鄱、粤北地区—石峡文化 |
第二节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扩张 |
一、宁镇地区—北阴阳营第四期遗存 |
二、皖西南地区—张四墩文化 |
三、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 |
第三节 庙底沟二期文化向南拓展 |
第四节 屈家岭文化向石家河文化的转化 |
第八章 聚落形态—以城址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诸城址年代辨析 |
第二节 屈家岭文化以前城址的情境分析 |
一、第一阶段城址 |
二、第二阶段城址 |
第三节 屈家岭文化时期城址的聚落形态与情境分析 |
一、跨区域中心城址 |
二、区域中心城址 |
三、亚文化接触地带城址 |
四、文化接触地带城址 |
第四节 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气候环境与生计类型 |
第五节 屈家岭文化的社会结构与控制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9)胶莱盆地鲁科1井多重地层划分及K/Pg界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胶莱盆地白垩系研究现状 |
1.3.2 非海相介形类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盆地形成和演化 |
2.3 盆地构造特征 |
2.4 研究区地层特点 |
第三章 鲁科1井介形类生物地层 |
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2 系统古生物学 |
3.3 介形类化石组合划分 |
3.4 介形类组合特征 |
3.5 与其它盆地对比 |
第四章 鲁科1井岩石地层 |
第五章 撞击事件的证据——玻璃质微球粒的发现 |
5.1 撞击事件的产物 |
5.2 玻璃质微球粒特征 |
5.2.1 地层分布 |
5.2.2 形貌特征 |
5.2.3 样品分析 |
5.2.4 主量元素数据分析 |
5.3 玻璃质微球粒成因探讨 |
第六章 白垩纪/古近纪界线探讨 |
6.1 界线地层研究现状 |
6.2 岩心界线位置探讨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四、跑马岗组时代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 地层学杂志, 2021
- [2]阿里噶尔本体制研究[D]. 伍金加参. 西藏大学, 2021(12)
- [3]楚文化南渐的考古学观察 ——以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为中心[D]. 胡平平. 吉林大学, 2019(10)
- [4]江汉盆地江陵凹陷申科1井古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D]. 黄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中扬子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几丁虫生物地层学[D]. 李炎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江汉盆地的开始、演化与夭折:基底构造与地幔动力的共同制约[D]. 吴路路.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7]江汉盆地江陵凹陷申科1井古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J]. 黄敏,崔璨,丁聪,万晓樵.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8(04)
- [8]屈家岭文化研究[D]. 单思伟. 武汉大学, 2018(02)
- [9]胶莱盆地鲁科1井多重地层划分及K/Pg界线探讨[D]. 丁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10]关于在湖北当阳开展中国新生界第一阶建阶研究的建议[J]. 李伟同,刘耕武,Dennis R.Braman,李艺斌,曹卫生,陈钦保,Don Brinkman. 地层学杂志,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