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ieulafoy病12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宏霞,陈平,苏秉忠,丛春莉,杜春[1](2020)在《内镜下治疗Dieulafoy病并活动性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Dieulafoy病并活动性出血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1~2018-12确诊Dieulafoy病并出血的病例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内镜下止血成功率为100%,内镜下止血是处理Dieulafoy病伴出血的治疗的首选方法,内镜下治疗方法多种,以钛夹止血为主。结论:内镜检查是及时确诊及治疗Dieulafoy的有效方法,内镜下治疗安全,创伤小,费用低,效果佳。
柏莹莹[2](2017)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Dieulafoy病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Dieulafoy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01月01日—2016年03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下确诊的42例Dieulafoy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下氩离子血浆凝固术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首次止血成功率,再发出血率和转手术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20例均仅行1次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止血成功,首次止血成功率100%,无术后再发出血,住院日10-14天,没有发生与治疗相关的副反应。对照组22例行内镜下氩离子血浆凝固术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的首次止血成功率为90.9%,再出血发生率18.2%,有2例经第二次行内镜下氩离子血浆凝固术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后出血停止。但有2例再次行内镜下氩离子血浆凝固术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后仍有再发出血,最终行外科手术止血成功,住院日10-22天,没有发生与治疗相关的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首次止血成功率与转手术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再发出血的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Dieulafoy病具有较高的首次止血成功率,较低的再发出血率和转手术率,是Dieulafoy病止血治疗的理想治疗方案。
胡惠蓉[3](2015)在《支气管内超声检查对支气管粘膜下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不同性质的支气管粘膜隆起病变的病史、镜下表现及超声影像的比较,提高临床医生对支气管粘膜隆起病变的认识,减少对支气管粘膜下血管畸形的误检。方法收集支气管粘膜隆起病变,根据支气管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组:血管畸形组,粘膜增厚组,粘膜囊肿组。分别记录入选病例资料:基本信息、病历特点、支气管镜下征象(粘膜隆起位置、形状、色泽、搏动性、粘膜表面扩张)、胸部双源CT图像、支气管内超声图像特点等。对不同组间的各个观察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研究不同性质的支气管粘膜隆起的病史、支气管镜下表现及超声声像。结果43例次支气管隆起性病变EBUS诊断中,血管畸形21例次(48.8%),粘膜增厚19例次(44.2%),粘膜下囊肿3例次(6.7%)。相同位置血管所占比例:中央气道40.0%(4/10),右上叶66.7%(6/9),右下叶42.8%(3/7),左上叶40.0%(4/10),左下叶57.1%(4/7)。形状上,24例次半圆形粘膜下隆起中,血管畸形11例次(45.8%),粘膜增厚12例次(50.0%),粘膜下囊肿1例次(4.2%);17例次扁平隆起中,血管畸形8例次(47.1%),粘膜增厚7例次(41.2%),粘膜下囊肿2例次(11.8%);2例次结节状隆起中,血管畸形2例次(100%);色泽上,5例次较苍白的隆起中,血管畸形1例次(20.0%),粘膜增厚4例次(80.0%),38例次与周围组织一致的隆起中,血管畸形19例次(50.0%),粘膜增厚16例次(42.0%),粘膜下囊肿3例次(21.0%);表面毛细血管扩张1例次,血管畸形1例次(100%),表面无毛细血管扩张42例次,血管畸形19例次(45.0%),粘膜增厚20例次(48.0%),粘膜下囊肿3例次(7.0%)。2例次粘膜表面可见搏动,均为血管畸形(100%),41例次粘膜表面无搏动中,血管畸形18例次(43.9%),粘膜增厚20例次(51.2%),粘膜下囊肿3例次(7.3%)。结论1、支气管粘膜下血管畸形是支气管粘膜隆起性病变的常见原因;2、支气管内超声检查是血管性粘膜隆起病变的重要辅助检查,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肖宏[4](2013)在《Dieulafoy病26例临床诊疗观察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总结与分析我院近6年来确诊的26例Dieulafoy病,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探讨影响该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6例Dieulafoy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讨论年龄、性别、饮酒、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幽门螺杆菌(Hp)和出血严重程度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找到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男女发病比例4.2:1,发病年龄为56.5±12.9岁,其中60岁以上患者有50.0%,Blatchford评分为11.3±2.2分,69.2%的患者达到Forrest Ia或Ib级,发病前有明确饮酒史者有50%,有非甾体药物服用史者30.8%,幽门螺杆菌阳性者19.2%。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高龄)、饮酒、非甾体抗炎药、Forrest分级是治疗后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饮酒和Forrest分级是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结论Dieulafoy病为老年男患多发,出血量大,好发部位为胃底、胃体,偶发于其他部位;性别因素不认为是Dieulafoy病治疗后再发出血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年龄因素(高龄)是Dieulafoy病治疗后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但对死亡率没有确切影响;饮酒史是Dieulafoy病治疗后再发出血和死亡的危险因素;非甾体抗炎药的服用是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对死亡率无明显影响;内镜下Forrest分级是再发出血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出血率和死亡率均无明显影响,但对某些部位(胃角、胃窦、十二指肠球部)的影响尚不确切,需要进一步研究。
滕爱军,姬永忠,牟啸东,杨立昌,李明汗[5](2012)在《消化道Dieulafoy病12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Dieulafoy病是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之一,在临床上不多见。此病常常突发大出血可危及生命,病死率高,20世纪70年代以前病死率为79%、70年代为23%、80年代为10%。其临床特点是突发性、周期性、无痛性消化道大出血,出血凶险,多数伴有失血性休克,由于病灶隐匿,临床上易漏诊或误诊。近年来,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提高,该病检出率逐渐增加,病死率逐渐减少。我院自2005年以来,
邓梨平[6](2011)在《血管造影栓塞术和胃镜在Dieulafoy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血管造影栓塞术和胃镜在Dieulafoy病变的诊治中的价值和优劣性。方法以我院2003年至2010年收治的55例Dieulafoy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10例,年龄54.2±10.4岁。全部病例于治疗前进行评价。无胃镜诊治的禁忌症者,先行胃镜检查;胃镜确诊者采用胃镜下肾上腺素注射止血法。有胃镜诊治禁忌症者或胃镜不能确诊者行血管造影检查,血管造影检查确诊者直接行血管栓塞术。对胃镜下治疗后再发出血者行血管栓塞术,对1次血管栓塞术后再发出血者亦再行血管栓塞术。对两种检查及治疗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诊断结果通过胃镜检查或/和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Dieulafoy病55例,其中92.7%(51/55)行胃镜检查,胃镜诊断符合率90.2%(46/51)。76.4%(42/55)行血管造影,造影诊断符合率83.3%(35/42)。经卡方检验,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结果2.1胃镜下治疗(46例):胃镜诊断符合Dieulafoy病46例均行胃镜下治疗,成功止血率为17.4%(8/46),止血失败率为82.6%(38/46),其中死亡2例,转外科手术3例,其余33例行血管造影栓塞治疗。胃镜下治疗术后第1天出血13.0%(6/46),第2天出血32.6%(15/46),第3天以后出血37.0%(17/46)。胃镜下注射止血治疗暂时止血率高,再发出血率亦高,再出血高峰在第2-3天。2.2血管栓塞术(42例):本组血管栓塞治疗42例,其中胃镜下治疗后再发出血33例,胃镜诊治禁忌症者4例,胃镜检查阴性者5例。血管栓塞止血成功率为95.0%(40/42),止血失败率为5.0%(2/42),其中死亡1例,转外科手术1例。2.3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胃镜下治疗成功止血率为17.4%(8/46),血管栓塞止血成功率为95.0%(40/42),经卡方检验,两种治疗方法止血成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血管造影和胃镜对Dieulafoy病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2.血管栓塞术对Dieulafoy病的止血疗效优于胃镜下注射止血。
周辛欣[7](2011)在《内镜下金属钛夹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内镜下金属钛夹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月在本院行内镜下金属钛夹应用的371例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资料。结果①]34例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内镜金属钛夹止血治疗,126例即时止血成功,即时止血率为94.03%,再发出血6例,余120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②205例消化道息肉摘除术前或术后内镜下放置金属钛夹,除1例乙状结肠巨大息肉摘除术后迟发性穿孔,余204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③2例胃肠道息肉内镜圈套器电凝切除术后消化道穿孔金属钛夹一次性封闭成功;④30例消化道肿瘤病灶金属钛夹术前标记定位,除1例食道癌手术风险较大转行放疗,余29例均与手术找到的病灶部位完全符合。结论金属钛夹可以应用于急性消化道出血止血、消化道息肉摘除、消化道穿孔封闭及消化道肿瘤术前定位等方面,具有安全、疗效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李果生,刘祖明,陈冶,李文茂[8](2010)在《Dieulafoy病13例手术治疗》文中指出
张愚,屈文东[9](2010)在《Dieulafoy病7例临床诊治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Dieulafoy病内镜诊断及临床治疗特点。方法总结医院7例Dieulafoy病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以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临床表现;初次胃镜确诊5例,二次或以上确诊者2例;病变多见于食道与胃连接部6cm范围内,4例经胃镜止血成功,2例经药物止血成功,1例转外科手术止血成功。结论急诊胃镜是诊断Dieulafoy病首选方法,内镜下止血不成功者,应立刻手术治疗。
杨维忠,温必盛,赖雪珍,潘洪珍[10](2010)在《内镜下钛夹闭合联合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42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内镜下钛夹闭合联合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因呕血和(或)解黑便病人行急诊内镜检查,明确诊断为上消化道Dieulafoy病,病灶位于食管下端8例、胃底14例、胃体5例、胃窦3例、十二指肠球部4例、十二指肠球部降部交接3例,十二指肠降部5例。对Dieulafoy病灶进行内镜下钛夹闭合联合局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治疗,内镜治疗后再次出血的病人进行第二次内镜下钛夹闭合联合局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治疗。结果内镜下止血术后即时止血42例(100%),5例病人(11.9%)72h内因再次出血进行第二次内镜下钛夹闭合联合局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治疗,2例病人出血停止,72h总的止血有效率为(92.85%),3例(7.15%)病人因效果欠佳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内镜下钛夹闭合联合局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止血率为(92.85%),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的首选方法。
二、Dieulafoy病12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ieulafoy病1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内镜下治疗Dieulafoy病并活动性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内镜下诊断 |
1.3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2.1 内镜下诊断结果 |
2.2 治疗效果及结果 |
3 讨论 |
(2)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Dieulafoy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分组方法 |
1.3 器械材料 |
1.4 术前准备 |
1.5 内镜下止血治疗操作方法 |
1.6 术后治疗 |
1.7 观察指标 |
1.8 并发症 |
1.9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内镜下发病部位及出血情况 |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Dieulafoy病出血首次止血成功率、再出血发生率及转手术率的比较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Dieulafoy病变的临床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临床轮转科室和参加相关考试情况 |
致谢 |
(3)支气管内超声检查对支气管粘膜下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之处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Dieulafoy病26例临床诊疗观察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Dieulafoy病临床诊疗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血管造影栓塞术和胃镜在Dieulafoy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仪器设备与材料 |
3. 方法 |
结果 |
1. 诊断结果 |
2. 治疗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1 Dieulafoy 病变胃镜诊治图像(图 1 .) |
2 Dieulafoy 病变介入诊治图像(病例一:图 2 .-图 3.) |
3 Dieulafoy 病变介入诊治图像(病例二:图 4.-图 7.) |
4 Dieulafoy 病变介入诊治图像(病例三:图 8.-图 10.)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内镜下金属钛夹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简写、缩写表 |
目录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Dieulafoy病13例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急诊胃镜 |
1.3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诊断 |
3.2 治疗 |
3.3 十二指肠Dieulafoy的治疗探讨 |
(9)Dieulafoy病7例临床诊治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特点 |
1.3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2.1 内镜下治疗结果 |
2.2 随访结果 |
3 讨论 |
3.1 Dieulafoy病概念、发病部位 |
3.2 发病机制 |
3.3 内镜是Dieulafoy病首选诊断手段 |
3.4 目前倾向于使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Dieulafoy病 |
(10)内镜下钛夹闭合联合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4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器械 |
1.3 治疗方法 |
1.4 疗效判断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Dieulafoy病12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内镜下治疗Dieulafoy病并活动性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J]. 王宏霞,陈平,苏秉忠,丛春莉,杜春.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01)
- [2]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Dieulafoy病的疗效观察[D]. 柏莹莹.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6)
- [3]支气管内超声检查对支气管粘膜下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D]. 胡惠蓉. 福建医科大学, 2015(02)
- [4]Dieulafoy病26例临床诊疗观察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肖宏. 遵义医学院, 2013(S1)
- [5]消化道Dieulafoy病12例报告[J]. 滕爱军,姬永忠,牟啸东,杨立昌,李明汗. 山东医药, 2012(34)
- [6]血管造影栓塞术和胃镜在Dieulafoy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D]. 邓梨平. 南华大学, 2011(03)
- [7]内镜下金属钛夹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D]. 周辛欣. 浙江大学, 2011(01)
- [8]Dieulafoy病13例手术治疗[J]. 李果生,刘祖明,陈冶,李文茂.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11)
- [9]Dieulafoy病7例临床诊治特点分析[J]. 张愚,屈文东. 临床医学工程, 2010(10)
- [10]内镜下钛夹闭合联合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42例临床分析[J]. 杨维忠,温必盛,赖雪珍,潘洪珍. 海南医学, 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