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考古发现元代水利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洋[1](2020)在《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文中研究表明金元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阶段,也是山西区域社会发生激荡转折的时期。本研究主要考察的时段是1127年至1368年,这段时间内,山西处于金、元二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研究以金元时期的山西社会为考察范围,以山西金元时期留存的850通碑刻资料为基础资料,将碑刻中所反映的释道宗教、祠神信仰、水利营建、宗族发展四个面向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是一项关于地域社会史的研究,除碑刻资料外,同时运用史志、文集、家谱等资料,并注重田野调查,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以及“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以上四个面向中所体现金元时期山西基层民众面对社会剧变时的复杂心态,以及在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中体现的能动性。文章旨在将基层民众从战乱和王朝更替下面目模糊的“黔首”,还原为充满主动性的行为主体,以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社会变革下的民众行为进行解读,并最终探讨山西社会在金元时期社会整合过程中发生的嬗变过程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文章分为九章,按照时间顺序,设置了“金”与“元”的时间分野,第一章以“金代山西宗教与社会”为研究对象,宋代以来,山西的佛教信仰氛围相当浓厚,而北宋徽宗在民间弘扬道教的举措也令道教具备了一定信众基础。金代之前已存在的大中型寺院通过经营庙产、收徒授业、弘扬教义等途径获得发展空间。在宗教管理制度方面,金代与前代不同的一点是开发了民间购买寺观名额的通道,在此政策影响下,基层民众具备了在村中开设合法寺观的条件,地方精英与僧道的交流、博弈也变得频繁起来,不少具有经济实力和道德威望的僧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一些新创的寺观成为村民共享的公共空间。第二章探讨了金代灾害频发的社会条件与民间创开水利的热潮。金元时期处在历史上气候波动较大的寒冷期之间,受气候影响,旱灾成为山西地区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虽能纾解部分困难,但也会出现有时力有不逮的情况。为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除对前代水利工程善加利用外,金代山西水利开发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民渠的大量开创和水泉的逐步利用。随着水利工程的开发,民间关于水权的纷争也随着出现,民众通过输财、论工、家族继承、道义因素等不同条件厘定用水权力。同时,通过对不同水案进行个案研究可以发现,用水秩序中反映的国家话语与民间传统逐渐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官方通过地方精英对水利系统进行间接管理的制度逐渐形成。第三章论述了金代祠神信仰与山西社会的关系,由于灾害频发,被认为能够护佑地方风调雨顺的祠神成为民众寄予希望的另一途经。北宋熙宁年间曾进行过对民间祠神的大规模封赐,山西州县官员通过奏请封赐的方式为一部分地方祠神争取到了官方颁发的封号、庙额。由于金代未再度大规模封赐祠神,因此获得赐封的神灵群体基本维持北宋末的格局。在金代对祠神的管理中,地方官员、儒士与地方精英按照儒家经典,对一部分无额祠神进行了维护和再度诠释。通过对长子县上方村汤王庙的个案解读,可以形象地观察民间组织的内部结构、祈雨仪轨以及民众对异地设立“行祠”的看法。另外,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僧道也逐步参与到祠神祭祀中来。第四章探讨金代宗族的发展情况,由于靖康之变后的社会动荡,原先地方大族拥有的纸质谱牒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区以石质碑幢作为载体,记录家族世系等信息。北方以先茔为中心的宗族活动也有一定发展,国家鼓励累世聚居,并为七十以上老人赐官,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众宗族意识的不断完善。此外,本文还注意到山西社会中宗族与宗教之间具有的密切联系。第五章详述蒙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变革,首先是世侯的崛起,蒙元时期各州县地方武装与原金代官员等通过投降、依附蒙古,获得了当地军政权力,由于权力能够在家族内部继承,因此称为称为“世侯”。对于蒙元时期经历战乱的山西地区,世侯为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生产,招辑流亡,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其次是僧道政治、经济地位的抬升,由于邱处机、海云等着名僧道的社会活动,蒙古统治者允许僧道蠲免赋税。以兴建纯阳万寿宫与刊刻“玄都宝藏”两大活动为主,全真教在山西地区迅速扩张。佛教则通过三次僧道辩论,争取蒙古统治者的支持,对全真教进行全面抑制。再次是儒士地位的相对下降,由于蒙元长达八十多年未行科举,因此儒士不得不寻求为吏、为学官等新的入仕的渠道,并在社会事务中强调自身权威,科举停废客观上为儒士深入地方社会提供了条件。第六章主要研究元代山西宗族建设的情况,山西世侯通过“根脚”和自身才干延续了家族仕途,他们是宗族活动实践的主要力量。在这一时期,世侯、平民、儒士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家族积极采用“先茔碑”与“世系图”来记录家族发展情况,经幢与墓塔作为先茔碑的补充,在元代也一直被沿用。先茔碑的创作以平实为主,儒士在其中发挥了指导作用,谱牒中并不排斥女性与出家的族人,一些世侯与地方精英还创建了“家佛堂”作为祭祖场所,“守坟寺”这一形式在元代也得到了发展。综合来看,山西这一时期的宗族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第七章论述元代的水利与社会关系,元代是山西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时期,民间水利管理体系在前代基础上作用愈加突出,以渠长为代表的地方精英在水利管理、人力组织、水规制定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亦不断加深。目前所见的一些地区,官方在推广“自下而上”用水经验与巩固渠长权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洪洞等水利规约较为完善的地区,共同的水神祭祀与使水户的身份认同关联起来,渠长的权力不仅包括在现实生活中监督渠务、分配水权,在水神祭祀体系中确立权威,进行资源竞争也是重要的一环。我们看到,通过神权、传说等方式巩固水权的行为,被证实是卓有成效的。此外,僧道等新晋社会精英对水权的把握,也是本章研究的重点之一。第八章主要讨论元代祠神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与金代相比,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较为松散,无封号的祠神在社会中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空间。元代的地方儒士重视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民众的实际利益,他们成为地方祠神信仰正当性的辩护者。由于元代自然环境多自然灾害,地方官员、儒士、精英与民众集中在民间神祠之中,希望通过祷告达到消灾弭祸,风调雨顺的目的。地方神祠中出现的乱象与国家管理紊乱有关。但是,元末农民起义,战乱频发,严苛的社会氛围令官员与民众过分倚重民间神祠的灵验效应,是否符合“正祀”的要求则降至次要位置。另一方面,以姜善信、广胜寺僧人为代表的宗教人员广泛地参与地方祠庙的修缮活动,并参与祠神祭祀,以争取社会精英的合作。第九章研究元代山西宗教折衷求变,积极向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至元焚经”之后,全真教对道教的管理范围限于淮河以北,地方宫观的职能也由协调扩张转为以经营庙产为主。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山西佛教则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政治、经济等多方支持。本文注意到,在世祖之后,山西不少寺观均将庙产立碑,这一活动反映了释道二教在基层社会的生存压力。通过以泽州道士苗道一为个案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元代宗教的发展环境与蒙元之初相比有着很大区别,作为全真掌教,苗道一的成就局限在宗教方面,而甚少涉足社会事务。而地方社会中的僧道们则积极适应以村社为中心的地域社会新格局,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致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单超[2](2020)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2年,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的施政目标,这是北京第一次明确将通州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通州,历史再次选择了它承担“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责任。自金代北京(中都)上升为国之京师以来,通州始终在京师畿辅之地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名副其实的“左辅雄藩”:它是守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堪称北京东门户;是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大运河的北端点,承担漕粮“起载转运储贮”职能;是今天北京城市规划中长安街的延长线东端。这样的“三点交汇”,放眼全球,有且仅有一个通州有这样独一无二、非比寻常的战略地位。基于此,不同的学者从历史、城市规划、市政工程、道路交通、海绵城市、地下管廊、旅游等各个角度对通州进行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州的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也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近800年的通州京畿史,积淀了厚重的城市遗产,单纯使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理念是远远不够的。2011年11月10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提出了 以“历史性城市景观(HUL)”这一概念为基础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新模式。这一模式为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这将是一场通州城市遗产与历史景观沿着遗产保护理论的现代化叙事。因此,本论文从HUL保护理论出发,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的通州城市遗产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通州城市的历史演变、城市格局和脉络的研究,阐述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总结通州城市遗产的特征、特色,从而提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和利用方法。论文在对通州的历史战略地位研究基础上,梳理了自定都北京后,通州作为京师辅城,在“运河北端”和“京师门户”两方面愈发凸显的战略地位:是抵御外侵的军事重镇,且是大运河北端,漕粮物资由此处码头驳船、装卸、转运、储贮,城市格局也因此而设。通过界定通州城市遗产的范围、内容,结合明清通州志的记载(历史)和调研现状(遗产),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点研究。分别从反映“京师门户”的“沿革与形胜、街道(交通)、城池(防御)、公署/衙署(管治)、学校/学宫(教育)、坛庙(祭祀)、楼台亭阁(地标)”,反映“运河北端”的“漕渠河道(运输)、桥闸坝(水工)、仓厂(储贮)、漕运相关衙署(管理)”,和其他遗产(如宗教遗产)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采取遗产和文物两种不同评价标准下的遗产价值评估。以上是构成HUL理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要素,在满足HUL理论框架的要求下,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城市作用和地位、特色表现和特色要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城市地标、城市轮廓景观、城市格局、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特征”等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结合当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地标、轴线、街道格局、轮廓、景致、城市环境、布局”等,论述在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应用HUL理论进行城市更新和旧城复兴的可行性。依据HUL理论所倡导的分级、分区保护,构建“点—线—面—体”的立体化保护体系,从而更有效推进通州历史城市景观的继承和延续。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即它的社会价值进行了更深的发掘,并尝试在两种价值评估体系下,分别进行价值评估,从而为特色分析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根据HUL理论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进行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深入分析,更有利于理解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除了在政治上、城市规划上的副中心定位,也在遗产维度,体现了制度的延续和等级的分明。一个城市中交织两种管理体系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这是中国遗产保护与世界接轨的体现,本文对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分析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模式。论文还对古文献、图纸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有利于促进通州城市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城市文化的全面复兴,有利于构建基于HUL保护策略下的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思路与方法,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胡而思[3](2020)在《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城市景观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和交通发展的需求,不同时代和地区的人们建设了多样化的水利设施,形成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水利系统,为城市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也是城市景观体系构建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基于水利系统上的景观体系正在受到影响。本文以北京为研究对象,试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呈现北京古代城市水利系统和景观体系的发展过程和结构特征,探究其间的内在关系,为当代北京遗存的传统水系和古城景观体系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研究首先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梳理北京古代尤其是金元明清时期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发展,主要分为城市建设、水利系统演变和水利景观营建三方面,其中城市建设包括城址变化和城市空间格局,水利系统包括蓄水单元和城市供水、漕运、灌溉及景观水系的发展脉络,景观营建按照不同朝代形成的水利区块分类型展开,归纳各时期城市水系景观的数量、规模、分布情况和特征;其次,针对上述历史资料的梳理和总结进一步分析北京古代城市、水利、景观三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炼北京古代城水景观体系的营建机制,包括城水景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内容、结构特征;最后,简要分析近代北京水利景观的变化,提出现代城市发展对古代水利系统和景观体系的影响,并为北京古代水利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几点思路。
庄杭[4](2020)在《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了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的关系演变。荆州古城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河网水系与荆州城市发展关系紧密。城市水系环境深刻影响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起源,从楚船官地发展成为秦汉南郡,历经三国至明清的荆州古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结合自然水系的水利建设,形成了内外联通的水网体系和完善的水利系统,实现了城市防洪、农业灌溉、商贸发展和军事防御等综合功能,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城市格局,依托水系的荆州古城所在区域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景观风貌。本文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考古成果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进行图纸叠加分析,推测不同时期水利系统的演变,对水利建设进行梳理,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对于水利系统演变的影响规律。分析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运行机制。从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四个方面探讨水利建设与城市关系。研究以水为核心的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并结合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的现状,提出保护发展建议。水利系统维护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运转,通过对于古代荆州城市水环境和水利建设发展脉络的梳理,从更为全面的视角看待城水关系的演变,进而总结古代荆州城市在人居环境营建中展现的历史智慧,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张中华[5](2020)在《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文中提出京杭大运河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见证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绚烂多彩的文化。国家积极倡导大运河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遗产,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在国家弘扬大运河文化的背景下,保持大运河文化记忆,延续大运河历史脉络,才能推动京杭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与社会发展的有效互动。京杭大运河文化记忆的内容丰富、构成复杂,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与京杭大运河文化记忆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研究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目的是为大运河沿线地区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资源提供借鉴,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化大运河文化身份认同,发挥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基于此,论文从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载体、变迁和再现三个方面展开阐述,也就是提取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进而阐述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变迁,最后提出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再现的方案。首先,从大运河济宁段相关的文字记载、文化遗产和记忆群体等文化记忆的客观外化物中提取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然后,选取文化记忆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被经历的时间、符号化的空间、相关联的群体和被遗忘的事件四个方面,着重探讨明清至今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变迁。由于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涵盖面广,因此每个方面又结合大运河济宁段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记忆内容,涉及仪式性质的河神信仰、空间性质的运河街区和不断扩大的记忆群体,以及被遗忘的运河水利枢纽工程。探究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载体和变迁,落脚点在于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资源,发挥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因此,基于当代社会框架提出大运河文化记忆再现的方案尤为关键。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再现,从京杭大运河的整体性出发,主要分为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更新,以及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记忆塑造两大块,具体举措包括大运河济宁段历史书写活态转化、文化遗产有效利用和文化街区保护改造,以及讲好大运河济宁特色故事和建设大运河(济宁段)国家文化公园。通过这些实现文化记忆由存储记忆向功能记忆的转变,加强大运河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让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促进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
张郗[6](2020)在《基于遗产认知的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研究 ——以银川市中心城区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是从秦汉以来逐渐形成的由干、支、斗、农四级渠道形成的渠网系统,是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规模最大、干渠最长的部分,也是构建银川市独特城市历史景观的重要物质载体。同时,在当下大力推进黄河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开发的背景下,唐徕渠作为宁夏引黄古灌区的精华所在,是黄河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亟需对其进行系统且有效的展示。但目前对于唐徕渠、宁夏引黄古灌区乃至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一类型遗产的认知、展示相关研究都十分有限,由于唐徕渠遗产存在要素识别不完整、遗产价值判断不清晰以及缺乏系统性展示等问题,导致公众对唐徕渠的认知存在偏差,缺乏保护意识。因此,本论文从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认知研究入手,完整地识别其遗产要素、清晰地判断其遗产价值,并据此依托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银川市中心城区段构建系统且有效的展示体系,提升公众对唐徕渠遗产的认知,防止遗产及其环境的完整性遭受城市建设的进一步破坏,帮助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银川市中心城区段融入现代城市生活。这不仅能够解决目前唐徕渠遗产展示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对灌溉工程遗产这一新兴遗产类型的保护与展示利用理论与方法的积极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基于国际宪章解读及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明确遗产展示的基本概念、目标、原则,遗产认知的内涵、方法及其与遗产展示的关系,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的基本路径;第二部分首先通过历史及现状研究发现唐徕渠遗产认知、展示的现状问题,明确唐徕渠遗产展示需要从遗产认知出发,在遗产要素识别、遗产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构建遗产展示系统;第三部分重点以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为例,通过遗产要素识别,整体性、系统性的认知完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构成;然后参考国内文物古迹五类价值内涵、借鉴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评估标准来判断唐徕渠遗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识别价值特征要素从而进一步明确展示内容;第四部分首先分析遗产展示活动的“资源-媒介-受众-背景”结构模式,基于唐徕渠遗产特征解析、展示受众类型及特点分析、遗产展示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关系分析以及相关案例经验总结,初步构建出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展示系统,并提出管控与实施保障建议。论文立足于当下唐徕渠遗产展示存在的现状问题,以遗产认知为出发点,基于遗产要素识别与遗产价值判断明确展示内容,基于遗产特征借鉴相关案例经验,以遗产展示系统构建为落脚点,构建出以“展示线路-本体展示-展陈设施-标识系统-配套设施”为主体的遗产展示系统;在此过程中初步构建了遗产认知的方法框架,厘清了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构成要素与遗产价值;最后提出将唐徕渠遗产的展示利用融入现代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是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为其他类似的灌溉工程遗产的认知与展示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框架,同时为唐徕渠整体乃至宁夏引黄古灌区的认知与展示研究打下基础。
王曦月[7](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马盟雨[8](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段晓伟[9](2019)在《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姚汉源(1913—2009)是我国着名的水利史研究专家、教育家,新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的先驱者和探索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独树一帜,笔耕不辍,尤其在京杭运河史的研究中,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在国内外都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在充分搜集文献史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兼用历史地理学、水利工程学、历史文献学和考据学等学科的综合理论,由概述姚汉源从事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及致力于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历程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探讨姚汉源在京杭运河史研究中,对京杭运河史研究基本理论、京杭运河工程技术史、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史和其问鼎巨着《京杭运河史》的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由此展示出姚汉源在京杭运河史研究中的学术风格和取得卓越成就的成功之道,以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史研究事业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和水利史研究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卓着贡献。
李佳佳[10](2019)在《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复合灰浆是指以石灰为基料,糯米、桐油、蛋清、糖、猪血等有机材料作为添加物,复合而成的有机-无机复合灰浆,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胶凝材料。本工作对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记载情况、工艺保存情况、有机物使用、应用历史和应用原因等内容进行研究,旨在对中国古代传统复合灰浆进行深入认知。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对发表时间截至2018年的传统复合灰浆研究与应用的相关论文进行收集整理,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份、作者、机构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国内国外传统复合灰浆的研究状况,明确了使用有机添加物的传统复合灰浆是中国古代灰浆的重要特点。传统复合灰浆的古文献整理和研究。通过“中国基本古籍库”数据库,对记载了复合灰浆的古代文献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搜集,对记载内容进行分析释读。首次较全面地整理了糯米灰浆、桐油灰浆、蛋清灰浆、糖水灰浆、血料灰浆以及复配灰浆的出现时间、建筑类型和评价,明确北宋时期的文献中最先出现了复合灰浆的记载。现存灰浆工艺调查。通过对浙江省内代表性的传统石灰生产土窑和石灰浆生产作坊的调研,记录石灰的烧制、消化和陈化过程的全部工序,采访相关工人以及老泥工,初步摸清了传统灰浆工艺的遗存现状。古代建筑遗址实地调查及取样分析。以四处古代建筑遗址为例进行了考察调研和灰浆取样,将本实验室在过去几年中159处遗迹的378个古代灰浆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根据调研情况和检测结果,提出建设传统复合灰浆数据库的设想,并进行了设计和初步测试。检测结果汇总统计分析。将化学分析法检出的含有有机物的96处古建筑和遗址的219个灰浆样本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现存古建筑中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并与文献记载情况进行对比,首次对中国古代复合灰浆的应用年代、地区和建筑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历史研究。根据传统复合灰浆古文献记载、有机物检测结果、以及其他考古发现和研究,首次梳理了中国古代有机元机复合灰浆的应用发展历史,明确了复合灰浆的出现时间(油脂、蛋白质:不晚于战国时期;淀粉:不晚于东汉;糖:不晚于五代;血:不晚于元末),认为宋代和明代是复合灰浆发展史上的两次高峰,并在清代因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和新材料冲击等原因而衰弱。探讨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原因。本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发明与使用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相关,农林业的发展为复合灰浆的发明和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糯米、蛋清、糖、猪血、桐油等材料自身具备的粘性、防水性等容易认知的特性,为其成为灰浆添加物的试验材料增加了合理性。现代研究也表明,有机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灰浆的粘结性能,拓展灰浆的应用范围。其次,传统复合灰浆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发展以及厚葬文化、等级性等建筑思想相一致,并且是实现建筑的装饰功能和体现艺术审美的重要材料。此外,古代其它技术工艺中同类有机物的使用可能对复合灰浆的使用与发展产生影响。最后,传统复合灰浆符合中国传统自然观中的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实用理念和调和的思想,并在使用中被赋予了“忠”、“孝”等社会意义,这些文化思想也促进了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与发展。
二、上海考古发现元代水利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考古发现元代水利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区域、材料和思路 |
第一章 其兴也勃:金代山西宗教发展的特征 |
第一节 入金以来山西地区的宗教生态 |
第二节 金代基层社会购买名额敕牒的热潮 |
第三节 金代山西地区释道二教的经济状况与社会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秩序初建:金代山西民间水利建设的背景与过程 |
第一节 金代山西的自然环境与主要灾害 |
第二节 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 |
第三节 金代山西的水利建设与水权分配 |
第四节 金代水案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祠赛祈报: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与社会活动 |
第一节 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格局 |
第二节 “载在祀典”:金代政府对神祠的管理政策与民间应对方式 |
第三节 官员的作为与态度 |
第四节 金代民间神祠的组织与祈祷——以潞州长子县上方村“圣王庙”为中心的考察 |
第五节 释道二教与祠神信仰的结合 |
小结 |
第四章 碑幢存谱:金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族实践 |
第一节 金代民间敬宗收族的路径 |
第二节 以先茔为中心的收族活动 |
第三节 孝亲聚族:金代民间宗族情况 |
小结 |
第五章 蒙元征服:金元易代对山西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山西世侯的崛起 |
第二节 释道二教地位的提升 |
第三节 科举停废与儒士地位 |
小结 |
第六章 先茔图碑:元代山西的宗族建设 |
第一节 “迁转法”颁布后的世侯家族仕宦情况 |
第二节 元代先茔碑创建的时间分野与家族类别 |
第三节 今见山西元代谱系之特征 |
第四节 以“尊祖敬宗”为中心的茔地建设 |
第五节 义与利:元代宗族建设的双重属性 |
第六节 祠堂与佛堂:宗族祭祀的宗教影响 |
小结 |
第七章 承前启后:元代的水利与水规 |
第一节 蒙元及元代官方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民间水利规约的继续完善 |
第三节 僧道等精英的水权 |
小结 |
第八章 以社为先:元代祠神祭祀中的多方角力 |
第一节 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 |
第二节 蒙元前期多重社会精英对祠神信仰的重塑 |
第三节 地方精英对传统信仰的维护 |
第四节 村社——祠神祭祀的主体 |
第五节 元代官员参与祠神祭祀的方式 |
小结 |
第九章 折衷求变:元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教发展 |
第一节 祖荫难庇:“至元焚经”后全真教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泽州道士苗道一与全真教的“中兴”尝试 |
第三节 元代山西佛教的发展 |
第四节 “难持胜果”:元代中后期僧道生存空间的逐步压缩 |
第五节 僧道的应对方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术语与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对通州的研究现状 |
1.3.2 对运河(通州段)的相关研究 |
1.3.3 对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 |
1.3.4 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北京与通州的古今关系 |
2.1 京畿制度 |
2.1.1 京畿制度的肇始 |
2.1.2 京畿制度的推行 |
2.1.3 历朝京畿区位的变迁 |
2.1.4 京畿制度的作用 |
2.2 北京与通州的京畿关系 |
2.2.1 元 |
2.2.2 明 |
2.2.3 清 |
2.2.4 近代重要历史事件 |
2.3 明清时期通州的城市特点 |
2.3.1 运河北端 |
2.3.2 京师门户 |
2.4 解放后北京与通州的关系 |
2.4.1 解放后至21世纪初的北京与通州 |
2.4.2 本世纪初至今的北京与通州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与地位 |
3.1 通州城市遗产概述 |
3.1.1 基于HUL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概念 |
3.1.2 通州城市遗产的构成要素 |
3.2 京师门户 |
3.2.1 沿革与形胜 |
3.2.2 街道:坊里和关厢井巷 |
3.2.3 城池 |
3.2.4 公署/衙署 |
3.2.5 学校/学宫、书院 |
3.2.6 坛庙 |
3.2.7 楼台亭阁 |
3.3 运河北端 |
3.3.1 漕渠河道(遗存) |
3.3.2 桥闸坝 |
3.3.3 仓厂 |
3.3.4 与漕运有关的衙署 |
3.4 其他遗产 |
3.5 本章小结 |
3.6 本章附表 |
第4章 通州城市遗产价值分析 |
4.1 概述 |
4.1.1 遗产角度 |
4.1.2 文物角度 |
4.2 基于遗产OUV层面的价值特征分析 |
4.2.1 大运河的OUV价值特征 |
4.2.2 真实性 |
4.2.3 完整性 |
4.2.4 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OUV的表现 |
4.3 基于文物层面的价值评估 |
4.3.1 历史价值 |
4.3.2 艺术价值 |
4.3.3 科学价值 |
4.3.4 社会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州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特色分析 |
5.1 历史性城市景观(HUL)的概念 |
5.1.1 HUL概念的提出 |
5.1.2 应用HUL理论的可行性 |
5.2 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特色要素分析 |
5.2.1 HUL特色含义 |
5.2.2 构成要素分析 |
5.2.3 要素结构 |
5.3 通州城市遗产的时空特征 |
5.3.1 城市遗产在时间维度上的内容 |
5.3.2 城市遗产在空间维度上的内容 |
5.3.3 通州HUL的时空特色 |
5.4 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 |
5.4.1 城市地标 |
5.4.2 城市轮廓景观 |
5.4.3 城市格局 |
5.4.4 城市功能 |
5.4.5 城市文化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通州城市遗产保护思路 |
6.1 城市副中心规划解读 |
6.1.1 城市规划政策解读 |
6.1.2 当代通州的城市意义 |
6.1.3 基于副中心规划要求和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保护 |
6.2 城市地标的保护 |
6.2.1 古建筑 |
6.2.2 古文化遗址、遗迹 |
6.2.3 城市文化特征 |
6.3 城市功能和城市格局的保护 |
6.3.1 街区建筑保护 |
6.3.2 街道格局保护 |
6.3.3 建筑高度与尺度控制 |
6.3.4 基础设施的改造 |
6.3.5 居住人口及居住方式的调整 |
6.3.6 街区功能、性质的调整 |
6.4 城市整体轮廓的保护 |
6.4.1 城市布局调整 |
6.4.2 城市格局保护 |
6.4.3 城市环境保护 |
6.5 本章小结 |
本章附表 |
第7章 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性利用方式 |
7.1 城市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原则、方式 |
7.1.1 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
7.1.2 利用原则 |
7.1.3 利用方式 |
7.2 构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框架 |
7.3 城市地标的保护利用 |
7.3.1 燃灯古塔 |
7.3.2 钟鼓楼 |
7.3.3 八里长桥 |
7.3.4 万舟骈集 |
7.4 城市功能的保护利用 |
7.4.1 商业街:南北大街一线 |
7.4.2 北运河-通惠河一线 |
7.4.3 漕运一线 |
7.5 城市轮廓和城市格局的保护利用 |
7.5.1 通州旧城区——胡同区 |
7.5.2 张家湾古镇区 |
7.5.3 路县遗址考古区 |
7.6 历史城市景观传承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城市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北京城市建设相关研究 |
1.4.2 北京历史水系及水利建设相关研究 |
1.4.3 北京文化遗产及园林景观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对比分析法 |
1.5.3 实地调研法 |
1.5.4 图解分析法 |
1.5.5 归纳总结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北京古代水利系统营建背景 |
2.1 自然环境基础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气候条件 |
2.2 水资源环境概况 |
2.2.1 地表水资源 |
2.2.2 地下水资源 |
3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利建设与景观体系发展 |
3.1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
3.2 自然向人工营建过渡的水利建设阶段 |
3.2.1 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
3.2.2 北运河流域漕运水利建设 |
3.2.3 本章小结 |
3.3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
3.3.1 西郊莲花池供水区景观 |
3.3.2 西北郊瓮山泊水源调蓄区景观 |
3.3.3 北郊白莲潭调控区景观 |
3.3.4 燕京八景 |
3.3.5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
4 元大都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体系发展 |
4.1 元大都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
4.2 稳固繁荣的元代水利建设阶段 |
4.2.1 南口冲洪积扇及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
4.2.2 北运河流域水利建设 |
4.2.3 城郊灌溉水利建设 |
4.2.4 本章小结 |
4.3 元大都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
4.3.1 西北郊白浮泉-瓮山泊水源调蓄区景观 |
4.3.2 金水河—太液池宫苑供水区景观 |
4.3.3 积水潭—通惠河漕运供水区景观 |
4.3.4 东郊通惠河漕运传输区景观 |
4.3.5 元大都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
5 明北京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体系发展 |
5.1 明北京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
5.2 动荡停滞的明代水利建设阶段 |
5.2.1 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
5.2.2 北运河流域漕运水利建设 |
5.2.3 城市灌溉水利建设 |
5.2.4 本章小结 |
5.3 明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
5.3.1 西北郊水源调蓄区景观 |
5.3.2 城内外三海—内三海供水区景观 |
5.3.3 明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
6 清北京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体系发展 |
6.1 整理共兴的清代水利建设阶段 |
6.1.1 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系整理 |
6.1.2 永定河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
6.1.3 北运河流域漕运水系变化与治理 |
6.1.4 本章小结 |
6.2 清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
6.2.1 西北郊水源调蓄区景观 |
6.2.2 城内外三海—内三海供水区景观 |
6.2.3 南郊水源涵养区景观 |
6.2.4 东郊漕运传输区景观 |
6.2.5 清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
7 北京古代基于水利系统的城市景观营建机制 |
7.1 水利系统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
7.1.1 以水兴城、以城控水的空间互动 |
7.1.2 内外调蓄、水城一体的功能支撑 |
7.2 水利系统与景观的耦合模式 |
7.2.1 拦泉为泊,依泉成景 |
7.2.2 筑堤成湖,围湖造景 |
7.2.3 引水入园,溪流环绕 |
7.2.4 园水比邻,借景山水 |
7.2.5 水分导处,以庙镇水 |
7.3 城市水利景观体系及空间特征 |
7.3.1 城水景观体系中的基本范式 |
7.3.2 城水景观体系的特征 |
8 北京古代水利系统和景观体系保护与发展 |
8.1 北京水利系统与城市景观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
8.2 现代城市发展对古代水利系统及景观体系的影响 |
8.2.1 古城水利系统及景观本体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
8.2.2 城市水利景观体系空间连接性差,水环境未形成系统 |
8.2.3 水利景观遗产与周边环境协调性弱,缺乏统一规划 |
8.2.4 水利系统功能延续性弱化,文化展示和游赏空间不足 |
8.3 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景观体系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8.3.1 加强水利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准确评估水利景观体系的价值 |
8.3.2 因水制宜,构建城水共生的景观遗产保护体系 |
8.3.3 加强城市内外水利系统的连通 |
8.3.4 注重水利文化遗产展示与利用 |
8.4 思考与展望 |
8.4.1 研究成果 |
8.4.2 研究创新点 |
8.4.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北京古代水利系统及区域景观发展表 |
附录B 北京现存传统水利景观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荆州古城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城市格局 |
1.1.2 城市与周边水系的关联极为密切,水利建设历史悠久 |
1.1.3 快速的城镇化冲击景观风貌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梳理古代荆州城市水利系统建设过程 |
1.2.2 探讨古代荆州城市水利建设与人居环境营建展现的历史智慧 |
1.2.3 以水为核心的传统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和发展延续 |
1.2.4 水利系统对于城镇特征、安全、景观、生态、文化的综合意义 |
1.2.5 未来荆州城市建设的有益借鉴 |
1.2.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3 选题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1.3.1 地方志和水利专志 |
1.3.2 现有主要研究基础 |
1.3.3 现有研究局限性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创新:水利系统运行机制及城水关系演变规律研究 |
1.6.2 研究方法创新: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的叠加分析 |
2 区域自然地理 |
2.1 荆州历史城镇迁移 |
2.1.1 荆州区域建置的历史沿革 |
2.1.2 江陵城市起源与发展 |
2.1.3 荆州古城 |
2.2 江汉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
2.2.1 江汉平原地形地貌 |
2.2.2 江汉平原的发育 |
2.2.3 荆州区域江汉历史河道变迁 |
2.3 本章小结 |
3 水利系统发展兴废的历史过程 |
3.1 水运通渠肇始期:先秦至两汉 |
3.1.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3.1.2 水利建设 |
3.1.3 先秦至两汉水利建设特征 |
3.2 堤堰城防初建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
3.2.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3.2.2 水利建设 |
3.2.3 三国两晋南北朝水利建设特征 |
3.3 良田漕运发展期:隋唐五代 |
3.3.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3.3.2 水利建设 |
3.3.3 隋唐五代水利建设特征 |
3.4 军事水工兴盛期:宋 |
3.4.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3.4.2 水利建设 |
3.4.3 宋代水利建设特征 |
3.5 垸田水利矛盾期:元明清 |
3.5.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3.5.2 水利建设 |
3.5.3 元明清水利建设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水利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行机制 |
4.1 城南荆江大堤 |
4.1.1 荆江大堤 |
4.1.2 沿江筑城、江势改徙与城南江堤修建 |
4.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 |
4.2.1 城外历史湖泊沟渠系统 |
4.2.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近现代演变 |
4.3 古城水系 |
4.3.1 荆州古城历史格局 |
4.3.2 荆州古城城壕水系 |
4.3.3 清代1788年洪水后荆州古城水系格局 |
4.3.4 荆州古城水系功能 |
4.3.5 荆州古城近代水系格局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5 水利-城市聚落关系演变 |
5.1 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 |
5.1.1 荆州古代城市洪水威胁 |
5.1.2 荆州古代城市防洪体系 |
5.2 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 |
5.2.1 垸田兴筑 |
5.2.2 农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变迁 |
5.2.3 古代农田水利治理 |
5.3 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 |
5.3.1 运河与航线 |
5.3.2 城市商贸发展 |
5.4 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 |
5.4.1 荆州军事地理 |
5.4.2 军事水工对于军事地理局限性的补足 |
5.4.3 军事扩张和城市防御 |
5.5 本章小结 |
6 水利系统的风景化 |
6.1 结合水利系统的风景建设 |
6.2 区域风景体系形成 |
6.3 水利风景与城市生活 |
6.4 风景的诗意化 |
6.5 本章小结 |
7 现状及保护发展 |
7.1 现代水利建设 |
7.1.1 堤防加固 |
7.1.2 区域性大型水利工程 |
7.2 保护发展 |
7.2.1 延续历史,保护依水营城的古城城镇特征 |
7.2.2 保护自然系统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
7.2.3 水城融合,城市与水互动 |
7.2.4 城市风光的延续发展,指导城市风景空间的营造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结论 |
2 研究不足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纸采集情况汇总 |
附录B 历代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建设资料汇总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京杭大运河文化记忆研究 |
2.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一、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概述 |
(一)文化记忆 |
(二)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 |
二、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载体 |
(一)大运河济宁段的文字记载 |
1.运河着述中的记载 |
2.地方志中的记载 |
3.诗文、游记中的记载 |
4.碑刻、砖刻中的记载 |
(二)大运河济宁段的文化遗产 |
1.物质文化遗产 |
2.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三)大运河济宁段的记忆群体 |
三、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变迁 |
(一)被经历的时间:大运河济宁段区域信仰演变 |
1.明清时期济宁河神信仰的仪式 |
2.清末以后济宁宗教信仰的传播 |
(二)符号化的空间:大运河济宁段沿岸街区变化 |
1.老运河沿岸街道名称沿革 |
2.济宁代表性运河记忆空间 |
(三)相关联的群体:大运河济宁段记忆群体扩大 |
1.久居济宁的居民群体 |
2.旅居济宁的商人群体 |
3.迁居济宁的回族群体 |
(四)被遗忘的事件:大运河济宁段水利枢纽消亡 |
1.济宁段分水枢纽的建设过程 |
2.作为文化遗产的记忆唤醒 |
四、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再现 |
(一)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更新 |
1.历史书写活态转化 |
2.文化遗产有效利用 |
3.文化街区保护改造 |
(二)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记忆塑造 |
1.讲好大运河济宁特色故事 |
2.建设大运河(济宁段)国家文化公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基于遗产认知的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研究 ——以银川市中心城区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基本概念解析 |
1.3.2 唐徕渠相关研究 |
1.3.3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相关研究 |
1.3.4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对比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 宪章解读:遗产展示理念的缘起与发展 |
2.1.1 遗产展示理念的缘起 |
2.1.2 遗产展示目标和原则 |
2.2 遗产认知及其与遗产展示的关系 |
2.2.1 遗产认知的内涵和方法框架 |
2.2.2 遗产认知是遗产展示的先导 |
2.3 遗产展示与遗产价值判断、遗产保护和管控的关系 |
2.3.1 遗产价值判断是遗产展示的支点 |
2.3.2 遗产保护是遗产展示的工作基础 |
2.3.3 遗产管控是遗产展示的实施保障 |
2.4 展示系统构建的研究进展与实践 |
2.4.1 遗产展示系统的概念与构成 |
2.4.2 遗产展示系统相关研究与实践 |
2.4.3 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的基本路径 |
2.5 本章小结 |
3 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历史及现状研究 |
3.1 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现状概况 |
3.2 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演变 |
3.2.1 宏观层面:宁夏引黄古灌区的历史演变 |
3.2.2 中观层面:唐徕渠的历史演变 |
3.2.3 微观层面: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的历史演变 |
3.3 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成因溯源 |
3.3.1 唐徕渠形成的自然环境背景 |
3.3.2 古人对唐徕渠的智慧营建 |
3.4 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现状问题 |
3.4.1 遗产要素识别不完整 |
3.4.2 遗产价值判断不清晰 |
3.4.3 遗产展示不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4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认知及展示内容梳理 |
4.1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要素识别 |
4.1.1 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要素识别方法 |
4.1.2 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要素分类思路 |
4.1.3 物质类要素识别及其现状 |
4.1.4 非物质类要素识别及其现状 |
4.2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价值判断 |
4.2.1 唐徕渠遗产价值判断方法研究 |
4.2.2 国内《准则》指导下的唐徕渠遗产五大价值综述 |
4.2.3 国际《操作指南》指导下的唐徕渠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判断 |
4.3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的展示内容 |
4.3.1 基于价值标准的唐徕渠遗产价值特征要素识别 |
4.3.2 基于唐徕渠遗产价值的展示内容梳理 |
4.4 本章小结 |
5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展示系统构建 |
5.1 唐徕渠遗产展示活动的结构模式分析及相关案例研究 |
5.1.1 唐徕渠遗产特征解析 |
5.1.2 唐徕渠遗产展示受众类型及特点分析 |
5.1.3 唐徕渠遗产展示与城市生产生活的矛盾分析 |
5.1.4 相关遗产展示案例研究及经验总结 |
5.2 展示系统构建的目标与策略 |
5.2.1 展示系统构建的目标 |
5.2.2 展示系统构建的策略 |
5.3 展示线路构建 |
5.3.1 展示线路规划的影响因子 |
5.3.2 展示线路的规划范围与结构 |
5.3.3 展示线路的规划指引 |
5.3.4 展示线路的主题构建 |
5.4 遗产本体和展陈设施的展示设计 |
5.4.1 唐徕渠遗产展示方式研究 |
5.4.2 唐徕渠遗产本体展示设计 |
5.4.3 展陈设施的展示设计 |
5.5 标识系统构建与配套设施完善 |
5.5.1 标识系统的构成 |
5.5.2 标识牌规划指引 |
5.5.3 地面标识规划指引 |
5.5.4 配套设施完善 |
5.6 管控与实施保障 |
5.6.1 建立整体框架,强化动态管理 |
5.6.2 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部门统筹 |
5.6.3 兼顾各方利益,深化公众参与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Ⅰ 图片索引 |
附录-Ⅱ 表格索引 |
附录-Ⅲ 国内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截至2020年4月) |
附录-Ⅳ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程类型及其工程示意图 |
附录-Ⅴ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单体展示方式汇总表 |
致谢 |
(7)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陂与陂塘 |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
1.4 相关领域研究 |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
1.4.3 陂塘相关研究 |
1.4.4 古籍文献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
2.1 思想哲学基础 |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
2.2 营建意匠基础 |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
3.1.4 相似概念辨析 |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
3.3 小结 |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
4.8 小结 |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
5.1.1 两淮地区 |
5.1.2 江南地区 |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
5.1.4 小结 |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
5.3 小结 |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
7.1.1 竖向关系 |
7.1.2 平面关系 |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
7.2.2 陂城比邻 |
7.2.3 城牵离陂 |
7.2.4 陂嵌城中 |
7.3 小结 |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
8.3.1 诗词歌赋 |
8.3.2 山水画作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
9.3 创新点 |
9.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
(8)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
1.3 概念辨析 |
1.3.1 城市 |
1.3.2 山水 |
1.3.3 城市山水系统 |
1.3.4 营造思想 |
1.4 研究范畴 |
1.4.1 时间范畴 |
1.4.2 空间范畴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相关研究 |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实地调查研究 |
1.6.2 系统分析方法 |
1.6.3 地志、舆图分析 |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
导言 |
2.1 环境基础 |
2.1.1 中国地理环境 |
2.1.2 宁波地理环境 |
2.1.3 小结 |
2.2 相关理论 |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
2.3 系统析要 |
2.3.1 建构思想 |
2.3.2 系统特质 |
2.3.3 诠释方法 |
2.4 系统组成 |
2.4.1 山水本底体系 |
2.4.2 山水建构体系 |
2.4.3 山水意象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
导言 |
3.1 发展脉络 |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
3.1.6 小结:脉络梳理 |
3.2 发展动因 |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
3.3 本章小结 |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
导言 |
4.1 营造传统 |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
4.2 文化体现 |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
4.3 本章小结 |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
导言 |
5.1 象位 |
5.1.1 城市选址 |
5.1.2 秩序呼应 |
5.1.3 间架构建 |
5.2 量度 |
5.2.1 水利骨架 |
5.2.2 耕地区划 |
5.2.3 聚落单元 |
5.3 场域 |
5.3.1 支撑型场域 |
5.3.2 政权型场域 |
5.3.3 教化型场域 |
5.3.4 利济型场域 |
5.4 焦点 |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
5.5 共感 |
5.5.1 意象格局 |
5.5.2 城市“八景” |
5.6 本章小结 |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
导言 |
6.1 启示 |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
6.2 传承 |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余论 |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
7.2 创新点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姚汉源对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学术历程概述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学术积淀(1913~1949)-9 -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开端(1950~1978)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谱写运河史研究新篇章(1979~2009) |
第二章 对京杭运河形成及演变特点的研究 |
第一节 界定运河形成和演变的分期 |
第二节 揭示出运河布局嬗变的特征 |
第三节 阐释清末京杭运河衰败的因由 |
第三章 对京杭运河工程技术史的研究 |
第一节 南旺枢纽演变的辨析与释疑 |
第二节 清口航道工程措施的概括与总结 |
第三节 浙东运河工程技术史的开拓性研究 |
第四章 对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史的研究 |
第一节 论证历史时期黄运关系复杂化之因由 |
第二节 对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嬗变研究之卓识 |
第五章 《京杭运河史》的编撰特色与成就 |
第一节 《京杭运河史》的编撰特色 |
第二节 《京杭运河史》与同类着作的比较 |
第六章 余论 |
第一节 京杭运河史研究中的学术特色 |
第二节 京杭运河史研究走向成功的原因试析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传统灰浆的定义 |
1.1.1 石灰 |
1.1.2 骨料 |
1.1.3 添加剂——夹杂物和添加物 |
1.2 传统复合灰浆的定义与组成 |
1.2.1 石灰——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基料 |
1.2.2 有机材料——中国传统复合灰浆中的添加物 |
1.2.3 古建筑营造中复合灰浆的配比与用途 |
1.3 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早期应用 |
1.4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本章参考文献 |
2 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2.1 文献计量学 |
2.1.1 文献计量学简介 |
2.1.2 本次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2.1.3 文献分析检索规则 |
2.2 国内传统复合灰浆研究现状分析——基于中国知网CNK1数据库 |
2.2.1 文献类型及年份分析 |
2.2.2 发文作者及机构分析 |
2.2.3 文章被引用次数分析 |
2.3 国际传统灰浆研究现状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 |
2.3.1 文献年份分析 |
2.3.2 论文收录情况及期刊分析 |
2.3.3 发文作者及机构分析 |
2.3.4 文章被引用次数和影响因子分析 |
2.4 传统复合灰浆的研究内容分析 |
2.4.1 有机添加物的检测方法 |
2.4.2 有机添加物的作用和机理 |
2.4.3 改性复合灰浆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
2.5 国内外传统复合灰浆研究差异 |
2.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传统复合灰浆的古文献记载研究 |
3.1 糯米灰浆 |
3.1.1 糯米灰浆在城墙及炮台建造中的应用 |
3.1.2 糯米灰浆在墓葬建造中的应用 |
3.1.3 糯米灰浆在水利工程建造中的应用 |
3.2 桐油灰浆 |
3.2.1 桐油灰浆在造船中的应用 |
3.2.2 桐油灰浆在墓葬建造中的应用 |
3.2.3 桐油灰浆在涂抹墙面方面的作用 |
3.2.4 桐油灰浆在水利建筑中的作用 |
3.3 蛋清灰浆 |
3.4 糖水灰浆 |
3.5 血料灰浆 |
3.6 植物汁类灰浆 |
3.6.1 树汁的应用 |
3.6.2 藤汁的应用 |
3.7 两种及以上有机物复配灰浆 |
3.7.1 糯米桐油复配灰浆 |
3.7.2 糯米与汁类的复配灰浆 |
3.8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传统灰浆工艺调研 |
4.1 传统石灰烧制的文献记载 |
4.2 传统石灰烧制工艺调研 |
4.2.1 浙江省石灰资源概况 |
4.2.2 传统石灰烧制工艺的现场调研 |
4.2.3 石灰烧制工人访谈 |
4.3 传统石灰消化与陈化工艺调研 |
4.3.1 传统石灰消化和陈化技术 |
4.3.2 传统石灰消化及陈化过程的现场调研 |
4.3.3 工人访谈 |
4.4 现存民居灰浆制作工艺调研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古代建筑及遗址实地调查及取样分析 |
5.1 古代建筑及遗址实地调查取样 |
5.1.1 浙江衢州明代城墙 |
5.1.2 浙江温州古城墙遗址 |
5.1.3 浙江浦江龙德寺塔 |
5.1.4 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群 |
5.2 灰浆样本的有机物分析 |
5.2.1 古建筑灰浆样本来源及类型 |
5.2.2 检测方法和步骤 |
5.2.3 检测结果 |
5.3 传统复合灰浆数据库的建立研究 |
5.3.1 数据库设计目的 |
5.3.2 数据库收录内容 |
5.3.3 数据库展示内容和检索平台设计 |
5.3.4 数据库平台初步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有机物检测结果的汇总分析 |
6.1 年代分布 |
6.1.1 淀粉 |
6.1.2 油脂 |
6.1.3 蛋白质 |
6.1.4 糖类 |
6.1.5 血 |
6.1.6 含有两种及以上有机物的样本 |
6.2 地域分布 |
6.2.1 淀粉 |
6.2.2 油脂 |
6.2.3 蛋白质 |
6.2.4 糖类 |
6.2.5 血 |
6.2.6 含有两种及以上有机物的灰浆样本 |
6.3 建筑类型分析 |
6.3.1 检出各类有机物的建筑类型统计 |
6.3.2 民间建筑 |
6.3.3 长城、城墙 |
6.3.4 塔 |
6.3.5 官方建筑 |
6.3.6 墓葬 |
6.3.7 寺观建筑 |
6.3.8 水利工程 |
6.3.9 船 |
6.3.10 其它 |
6.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传统复合灰桨的应用历史研究 |
7.1 传统复合灰浆的出现 |
7.1.1 文字记载之前的灰浆样本检测结果分析 |
7.1.2 各类有机添加物的最早应用 |
7.2 第一个发展高峰——宋代 |
7.2.1 宋代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
7.2.2 宋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
7.2.3 宋代传统复合灰浆发展情况 |
7.3 第二个发展高峰——明代 |
7.3.1 明代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
7.3.2 明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
7.3.3 明代传统复合灰桨的发展情况 |
7.4 传统复合灰桨的衰落 |
7.4.1 清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
7.4.2 清代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
7.4.3 衰落原因分析 |
7.4.4 衰弱情况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8 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原因探究 |
8.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8.1.1 木构架的主体地位 |
8.1.2 农、林、渔、牧业物产丰富 |
8.1.3 中国的火山分布及喷发记录 |
8.2 有机添加物的性能与作用 |
8.3 古代建筑的发展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
8.3.1 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
8.3.2 建筑类型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
8.3.3 建筑装饰艺术中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 |
8.4 其他工艺中有机物的应用 |
8.4.1 传统彩绘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4.2 造船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4.3 造纸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4.4 其他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5 传统复合灰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
8.5.1 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实用理念 |
8.5.2 调和思想 |
8.5.3 传统复合灰浆衍生的忠、孝等社会文化意义 |
8.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附录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上海考古发现元代水利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D]. 王洋. 山西大学, 2020(03)
- [2]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 单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3]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城市景观体系研究[D]. 胡而思.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D]. 庄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D]. 张中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基于遗产认知的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研究 ——以银川市中心城区段为例[D]. 张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D]. 段晓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D]. 李佳佳. 浙江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