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型数字存储介质的性能比较

几种新型数字存储介质的性能比较

一、几种新数字化存储介质的性能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张戈[1](2021)在《棉纤维色纺混色模型优化及配色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色纺生产中本色纤维与有色纤维经混合梳理后纺制成纱线,其织成的面料色彩丰富,风格多样,有立体感,满足人们对时尚和个性的追求。色纺生产过程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符合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棉纤维是一种柔软有弹性内部不均匀的半透明材料,颜色测量时不易处于稳定的状态,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由于有色纤维混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纤维自身结构的特殊性,造成颜色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不理想。目前,由于纤维样品颜色测量结果不准确,现有纤维混色颜色预测模型Friele模型、Stearns-Noechel(简称S-N)模型、Kubelka-Munk(简称K-M)理论颜色预测结果不理想,导致色纺企业仍普遍采用人工打样配色技术,该方法主观性强、稳定性差、耗时费力、重现性差。针对上述有色纤维混合计算机测配色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标准化的纤维样品颜色测量方法,并优化纤维混色颜色预测模型,同时提出新的优化算法,以提升计算机测配色技术对色纤维混合组分比例预测结果的精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为解决纤维样品颜色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通过优化纤维样品的参数,制定一套标准的纤维状样品颜色测量方法。优化的纤维样品参数包括纤维层厚度、纤维密度、纤维排列方式、色纤维混合均匀度。通过分析不同参数设定下的纤维样品颜色变化趋势,确定最优的样品参数设定值。最终通过制样和纤维样品参数设定,将梳理混合后的纤维样品控制在定量、厚度适中、密度恒定、均匀分布的状态。标准的纤维样品颜色测量方法,可以保证纤维样品颜色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为研究色纺棉纤维混合颜色的变化规律提供数据基础,并应用于计算机测配色中。(2)针对有色纤维混合颜色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不理想的情况,分析及比较现有色纤维混合颜色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从原理上说明Friele模型、S-N模型和K-M理论构建的有色纤维颜色参数、质量比例与混色纤维颜色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相较于Friele模型和S-N模型,K-M双常数理论中研究3个颜色参数(K、S、R)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充分地解释有色纤维颜色与混色纤维颜色之间的内在联系,且不存在误差累积效应,适用性更优。利用制备的多组分混色纤维样品,比较三种模型预测的混色纤维样品颜色之间的差异,并对预测结果进行颜色评价。结果表明:K-M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优于S-N模型和Friele模型,该方法预测结果中,CIEDE2000色差小于2的混色纤维样品占比为87.5%,适合研究色纤维混合颜色变化规律。(3)针对K-M双常数理论中有色纤维吸收系数K和散射系数S无法精准测算,求解过程复杂的问题,优化模型并改进模型中待定参数K和S的求解方法。本文基于有色纤维的反射率R可通过颜色测量获取,将有色纤维的待定参数K和S与已知参数R建立联系,然后用有色纤维的待定参数S和已知参数R共同表征待定参数K,实现模型中待定参数数量减半,并进一步降低模型中待定参数的求解复杂程度。建立有色纤维待定参数S、已知参数R、组分比例C与混色纤维已知参数R之间的方程,求解单色纤维待定参数S。实验结果表明:基于K-M双常数理论的优化模型预测结果中,CIEDE2000色差小于2的多组分混色纤维样品占比为97.5%,预测准确性提高。(4)针对目标样品组分比例预测结果精度不够的现象,基于K-M双常数理论优化模型,提出最小二乘法与网格搜索相结合的综合法,预测目标样品的组分比例。由于最小二乘法计算的目标样品组分比例结果是一个近似解,满足局部最优,无法满足整体最优及约束条件设置各组分质量比例之和为1。而最小二乘法又缺乏整体搜索能力,综合法利用网格搜索在近似解基础之上,搜索计算目标样品组分比例的整体最优值,提高预测结果的精度,同时满足约束条件设置。实验结果表明:与最小二乘法比较,综合法提高了目标样品组分比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网格搜索法比较,综合法提高了配色效率。综合法预测结果中,CIEDE2000色差小于0.5的目标样品占比为100%。综合上述研究工作,本文设计并搭建一个集颜色测量、颜色预测和数据管理于一体的纤维混色计算机测配色系统。该系统具备标准的色纤维颜色测量方法,可以实现色纤维混合快速准确的颜色预测及目标样品组分比例预测,为色纺企业产品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提供解决方案,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琛[2](2019)在《视音频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和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在现如今的社会生活、工作当中,视频资料和音频资料的存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在教育事业当中也有比较多的应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视音频资料的存储工作也逐渐的向数字化的方向迈进,并且还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实际效果。

李金兆[3](2019)在《信息化社会的戏曲传承 ——以川剧为例的“互联网+戏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核心主题是“信息社会视域下戏曲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发展”,在以川剧戏曲文化本体传承为例的研究基础上,将数字化、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互联网等信息化主流关键技术与川剧的保护传承相融合,实现了戏剧戏曲学、文化传播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科学多学科融合研究的突破。研究梳理分析了川剧数字化研究的文献,对国内外有关戏曲传承数字化和川剧传承数字化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查阅、比对、跟踪、分析,同时引入大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国传统戏曲在互联网传播进行了全样本的数据爬取和比对分析;在论述戏曲文化发展与人类社会进化的关系上,研究了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元素对戏曲传承与发展的影响;综述分析了川剧在信息化社会生态下生存、传承、发展的现状,并对川剧传承与发展中存的观念自闭、政策失衡、人才断代、传播无序、创新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剖析;研究了信息化社会生态下承担川剧戏曲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人群,指出年轻化的川剧受众者的主体文化特质和需求;引入云存储、云备份、云容灾、云安全概念,论证设计了川剧整体数字化保护的主要领域、主要路径、主要方法、技术路线和顶层架构;论证设计了川剧戏曲文化整体数字化云共享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论证设计了川剧戏曲文化实现云传播的矩阵体系和传承发展方向。研究过程中,本论文提出了若干重要观点,一是以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和文化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技术的关系出发,通过研究分析社会进化中的人性解放和赋权方式,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主要划分为农业文明社会、工业文明社会和信息文明社会三个文明进化阶段;二是信息文明社会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权力来源,激活了社会中无数的“相对无权者”,推动了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文化转向社会化、融合化和去中心化;三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个社会文明进化阶段对戏曲文化发展的影响呈“V”字型关系,信息技术为戏曲传承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四是云保护是实现川剧戏曲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云共享是实现川剧戏曲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的核心,云传播是实现川剧戏曲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态;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互联网将成为主战场,戏曲依托于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将极大地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通过以上研究,本论文得出三项主要结论:一是推进川剧戏曲文化整体数字化是实现川剧传承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推进川剧戏曲文化整体数字化传承发展是科学和切实可行的。三是推进“互联网+戏曲”研究与规划应上升成为国家文化战略。本论文建构了支撑川剧戏曲文化整体数字化传承发展的“云保护、云共享、云传播”基本理论框架,研究论证了“云保护、云共享、云传播”三个理论概念和构架体系设计是一种既递进又同步的关系,指出了“云保护、云共享、云传播”理论与设计体系是实现川剧戏曲文化整体数字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支撑,推演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互联网+戏曲”之路,为中国戏曲文化整体推进数字化传承发展进程提供了跨学科融合研究样本和实体设计借鉴。

滕春娥[4](2019)在《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和活态性,具有历史传承价值,是各民族祖先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体现着该民族精神文明和文化底蕴,是无形的财富,是民族集体记忆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科技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巨大冲击,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累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的冲击,甚至濒临灭亡。自此从世界范围到国家层面都在积极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固化的历史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活态遗存,二者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见证了并将继续见证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历史。我国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民族精神,也是本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主要因素,是民族得以延续和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文化因子,共同构成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在集体记忆的众多表现形式中,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最主要的两种形式。伴随着“世界记忆工程”以及我国各地纷纷出现的“城市记忆”工程、“乡村记忆”工程、企业记忆等,各地档案馆用摄影、照相等手段将城市的面貌进行全面的记录,对城市的旧貌进行抢救性的留存和保护,这也成为新时期档案馆的主要工作。档案学逐渐加入到社会记忆研究之中,遵循档案与记忆的联系,它作为人类记忆的延伸,是一种重要的记录载体和工具,在今天已成为建构社会记忆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成为建构社会记忆的重要媒介。本文开展的“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这里“建档”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档案管理环节,亦不是一个静态的建档工作,而是将其视为动态的管理过程。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个过程,具体包括前期的非遗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立档再到存储、保管、以及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传播整个过程。“建档”不仅仅有“建立档案”的意思,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即是用档案资源和档案方法、手段、档案工作、档案学理论去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物化以及进行科学管理,并最终达到非遗文化传播和传承的终极目标。本研究从社会记忆视角出发,遵循着什么是社会记忆,如何保护社会记忆,怎样传承社会记忆去构建研究框架。在综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社会记忆理论、档案记忆观理论、档案鉴定理论、本体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论文的主体部分中,第一部分将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入社会记忆系统中,分析二者的文化和记忆质性和特点,论述二者的联系和共性,指出档案即是一种社会记忆形态,同时也是建构社会记忆的重要媒介,指出了档案工作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密切相关性,同时,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法律依据和社会学意义。这也是本文开展研究的依据和立意所在。第二部分阐明了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目标与逻辑结构、实施路径。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过程,即非遗档案的建构实际上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形成的整个过程——其具体的流程包括收集、整理、立档、存储、保管、开发与利用、传播等。第三部分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保护,重点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本体知识组织方法,实现非遗资源异构数据的概念共享,以及非遗资源的语义描述和资源保护与传播。第四部分探讨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实例,论述了赫哲族非遗资源建档的过程、赫哲族非遗档案、赫哲族非遗资源本体知识构建,为其他非遗资源建档保护的开展提供了借鉴意义。第五部分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保障机制。从目前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将保障机制分为:政策保障、组织保障、协调与发展保障、管理保障等几个方面。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首先将人文社科领域的其他理论思想和学术资源引入档案学,共同构成档案学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开启档案学的新人文主义研究。集民族学、社会学、文化遗产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社会记忆理论关照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问题。其次,增加新的学术资源和丰富档案学理论内涵。本文以文化作为逻辑起点,将档案、社会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者有机融合为一体,为新时期的档案学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与丰富档案学理论内涵.实践价值包括第一,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族群记忆活的载体,维系着族群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让人们了解自己是谁,来自何方以及生活的意义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目前正处于现代化语境中的中国社会尤其是各少数民族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本民族本地区社会文化的永续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第二,为档案部门参与民族非遗保护实践工作提供指导,探寻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档案部门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专业使命和专业价值,自觉参与、融入到社会记忆的传承和保护中去,在记忆构筑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三,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我国拥有着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特的文化特点和文化内涵,保护与传承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缺少了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世界文化发展来说都将是重大的损失。我国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少数民族作为中华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更应关注他们的发展,守护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使他们在大家庭的发展中得到认可,得到尊重。

曾俊杰[5](2019)在《光扫描全息三维成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光扫描全息三维成像不同于传统的数字全息记录方法,其采用二维横轴扫描的方式用固定的干涉条纹对三维或多层切片目标物体进行扫描,抗干扰能力强,没有孪生像噪声,能应用于大尺寸物体成像和荧光或显微成像中。然而现有的光扫描全息三维成像中仍存在理论基础不完备,成像质量不高,重建图像噪声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光扫描全息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了光扫描全息三维成像中与成像质量有关的各项因素,并对三维成像中产生的形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实验验证,旨在解决三维全息成像中的相关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的关键问题,提高其三维成像的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各项与光扫描全息三维成像质量有关的参数指标和技术细节,并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和数据支撑,同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验证,包括光扫描全息的最佳成像区域的数学量化,数值孔径与分辨率的合理选择,激光高斯分布对成像的影响以及扫描所用干涉条纹的取舍,分辨率极限,采样速率等各项指标,对高分辨率和高质量的扫描全息成像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2)从实验中发现并分析了造成光扫描全息在三维成像中与传统数字全息相比具有不同的横轴放大率的原因,其原因在于扫描成像的方式和扫描所用的X-Y扫描镜组在扫描过程中对扫描干涉条纹的影响,并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最后给出并验证了放大率的计算公式,该发现对于光扫描全息的三维成像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3)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针孔全息的三维光扫描全息的重建方法,该方法通过进行两次扫描全息记录分别记录三维物体和同位置的针孔目标,然后利用针孔全息的独特性,先对针孔全息进行相关滤波和处理,然后用针孔全息对分层三维物体进行重建,重建效果能极大的提高重建的分层物体的图像质量并降低系统的光学噪声影响,同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4)在传统的红外全息记录方法上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的红外热像仪的非均匀性噪声的算法,该算法利用图像配准的方法,通过计算帧间图像序列的整体移动位移,然后进行双向配准得出重叠区域,然后对两帧图像的重叠区域内进行校正,并抑制鬼影,能极大的提高探测器上的非均匀性噪声的校正效果,并具备了优异的环境适应性;(5)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分辨率近红外全息记录光路,利用近红外干涉图案激发氧化钒薄膜材料产生光致相变特性,改变其对可见光的透射率,达到利用可见光读出近红外干涉条纹的作用,从而能采用像元间距更小,分辨率更高的可见光CMOS器件来记录读出的近红外干涉条纹,提高近红外全息的空间分辨率。该方法虽然光路复杂,但却提供了近红外全息记录的新思路,同时提高了全息图的图像质量。

朱珊虹[6](2017)在《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书是人类的良伴,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高校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架起沟通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其精神品格高低;一个民族阅读环境、阅读习惯的好坏,决定了一个民族发展的底蕴与内涵。1972年联合科教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呼唤,并在1995年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阅读使精神、道德和审美相互促进,相互增长。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既是传统阅读的重要补充,也是新时期新特点的重要阅读手段之一,特别是移动阅读更加普及且易懂,具有知识获取的快捷性、携带导读的便捷性、利于统计的数字化。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全民族阅读水平的提升,更带动了相关阅读服务产业的兴起,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因此,营造良好的高校阅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研究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阅读环境,使学生在高校阅读厚重的文化中,享受丰富的阅读资源,对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从而培养出有责任感和健康人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阅读环境是社会和技术演变的产物,也必将随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本文综合心理学、信息学、教育学以及传播学理论对高校阅读环境的进行理论分析,并尝试建立高校阅读环境模型。高校阅读环境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营造良好的高校阅读环境,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推进。阅读环境从宏观层面上看,分为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从微观层面,分为组织环境和移动环境。宏观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和推陈出新,需要运用技术手段促进阅读方式的更新换代,从而建立符合时代特征的、具有文化底蕴的社会阅读环境。微观层面,需要了解高校学生阅读需求、阅读寻求、阅读体验、阅读服务以及阅读社群的组织环境,需要分析基于地点和基于网络的移动环境,从而全面研究高校阅读环境。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移动阅读社为实验案例,分析了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阅读和对阅读环境建设方面进行研究,从微观层面介绍了他们在阅读需求,信息寻求、知识分享和阅读体验方面的规划,从宏观层面介绍了他们运用了移动互联技术,从而实现了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阅读平台和环境构建,实现了以高校学生为中心、具有通风和采光良好的硬件阅读环境、多元和合作的社群阅读方式、能够实现互动注释阅读方式、同步评价阅读方式、连结虚拟与现实、远距与本地、具有移动互联特性的定制型高校阅读环境。希望能为中国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资料。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对国内外移动阅读的现状和国内外高校阅读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详细阐述了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阅读环境开发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现有的高校阅读环境的理论研究不足,综合运用多学科融合分析,针对微观层面中的组织环境研究阅读环境,延伸出需求阅读、寻求阅读、交流阅读和体验阅读,尝试建立高校阅读环境的理论框架,并运用PLS(Partial Least Square)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验证。针对微观层面中的移动环境研究阅读环境,把阅读环境分为基于地点的阅读环境和基于网络的阅读环境,并从中又划分出六个维度,十二种阅读行为因子,设计了一套高校阅读环境立体维度图。通过河南工业大学的移动互联阅读社作为实验案例,从需求分析、层次构建、软硬件环境、实验运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课题交叉各种学科尝试搭建了高校阅读环境理论框架,并设计出高校阅读六维立体维度表,并且通过高校阅读社进行实例构建,给高校阅读环境的研究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指导,在高校环境的构建和实践领域具有前瞻性,对于培养高校阅读文化、提高高校学生精神文化、促进高校校园文化、满足高校发展目标、树立高校学习学风、培养高校学生健康心理,促进文化和科技技术的融合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毛凌翔[7](2015)在《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信息经济的蓬勃发展之下,传统内容产品和数字信息资源向着数字内容产品的方向发展,它形成了庞大的数字内容产业,并日益成为当下信息资源的主流。数字内容产品有着自身相别于物质产品与传统信息产品的诸多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其生产方式的迥异。在当前对数字内容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的前提之下,对数字内容产品生产方式需要进行进一步改造,以适应大规模定制化的生产需求。通过相关文献的检索与学习后,发现国外对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的研究集中于经济学领域,国内则主要关注生产模型与质量方面,对于如何通过生产方式的引进与再造来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生产效率的提升则鲜有关注。为了适应数字内容产品大规模的生产需求,本文引入产业界中的生产线工程来改造并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的生产方式,提出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理论,以期能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以达到提高数字内容产品的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文对数字内容产品生产方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弥合了各类数字内容产品生产分类研究的现状,探索出了采用一系列的“通用件”的“装配”过程的数字内容产品大规模生产方式的理论,即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理论;在现实中,对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理论的应用方向、过程、路径进行研究,以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应用的可行性,为构建实际可行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系统提供现实的技术与方向。依据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的特点和环境的变革,提出了基于内容重用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构建理论,其从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规划设计、运行实施、评价改进三个步骤来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构建。其中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规划设计主要从其形式和内核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分为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布置规划和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框架设计两个部分。通过工位设计、平面布局、工艺规划、生产线平衡来对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进行定置规划,解决其形式问题,即物理生产线规划;通过家族工程、领域工程、应用工程来对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进行框架设计,以解决其内容问题,即信息生产线规划。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运行实施主要从其架构入手,提出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构建的立方模型,对其构建技术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在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运行中,应将数字内容产品放在核心地位,依靠人、产品、生产方式、生产资源四个核心生产力要素,构建了生产计划、生产控制、运行保障所构成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运行模型,并将“5S”管理、“四分卫”技术、精益管理、度量管理嵌入其中,以支持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运营推动。为了确定所规划建设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模型的有效性,采用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方法构建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仿真模型框架,通过对仿真对象的分类及抽取,在一定的仿真环境下构建起可虚拟运行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仿真模型。在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评价改进方面,引入基于能力成熟度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进化策略、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产品质量的全面质量管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运作的业务流程改进等生产线评价和改进策略来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能力水平的提升。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理论,并探讨其应用过程,故选择三种有代表性的数字内容产品——应用软件、地理信息产品、数字图书的生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案例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理论运用其中,对其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在应用软件领域,引入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以支持软件生产的柔性化、规模化和定制化。应用软件产品生产线框架继承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的家族工程、领域工程、应用工程三位一体的结构,核心在于组件的“重用”,从而大大提升软件生产的效率,使得应用软件的生产步入工业化生产阶段;在地理信息产品领域,根据地理信息产品生产的技术密集性和生产专业性,运用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由家族工程、领域工程、应用工程三个有机部分组成的地理信息产品生产线的工程框架模型,构件变异是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领域模型向应用模型的转化的内在机制,从实际的生产效果来看,采用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方式的地理信息产品的生产,有效地提升了地理信息产品的能力成熟度水平和生产效率,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在数字图书领域,数字图书的生产也亟需引入并采用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在充分分析了原生数字图书与图书数字化生产两类数字图书的生产过程之后,引入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理论从物理和信息两个方面来构建数字图书生产线,物理生产线的构建包括数字图书生产线工艺规划、数字图书生产线的布局、数字图书生产线平衡,信息生产线的构建则引入构件变异机制,构建了数字图书的信息生产线模型,将内容产品的领域模型与应用模型相区别,通过变异机制来实现数字图书生产线领域模型向应用模型的转变,以实现组件的重用,实践证明,这种生产方式能有效地提升数字图书的生产效率与质量,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增长。通过理论构建和案例实施对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论证,得到所提出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具有理论上的正确性和现实中的可行性。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理论的提出,一方面填补了当前在数字内容产品生产领域构建统一的、规模化、可定制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模式的空白;另一方面研究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模型对于典型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过程的应用方法、过程和体系,为所提出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理论的应用开辟了道路。然而,由于数字技术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在未来的研究中,还要进一步拓展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理论内核和应用领域,以适用信息技术的革新和用户需求的增长。

韦晓霞[8](2013)在《杭州文广集团音像资料数字化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最近几年里,国内的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信息化成果也较为显着,电视台以及广播台的信息化系统应用也开展普遍起来,有些大型的电台自行研发了音像资料库系统,用来对日常的资料进行管理,实现了电台效率的提高以及效益的提升,而伴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广播电台将会普及信息化的资源管理系统,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杭州文广集团从成立至今,举办过各类大大小小的晚会、演出、影视文化节、动漫节等,而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积累大批的音像等媒体资源,对于发展中的文广集团来说,开发出一个适合该集团需要的音像资料数字化存储系统,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集团所获得的音像资料进行保存,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是该集团目前面临的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结合集团当前的音像资料管理现状,同时分析各种信息存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式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在这基础上,选择最合理的方式来设计和实现目标系统。系统的实现是基于.NET框架结构同时结合SQL数据库完成的,系统主要实现了音像资料信息存储,资料的管理与维护,资料的导入与导出以及资料信息的检索与迁移等基本功能,通过对这些功能的实现可以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效率。音像资料数字化存储系统的建立,有效改变了文广集团音像资料存储工作的现状,不仅解决了集团面临的资料存储问题,也实现了集团音像素材的永久保存与实时查阅,方便用户的编辑。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在线编辑功能,同时可以实时调取相关的音像素材,对于广电事业的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有利于确保有价值的资源充分得到利用。目前系统已上线运行,从运行情况来看,系统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

李晓君[9](2012)在《乌鲁木齐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数字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台节目生产的设备和技术正在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建立一个节目生产和内容数字化并重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电视台完成数字化改造任务的必然要求。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结合了数据存储、数据库管理、视音频处理等多项技术,按其主要功能可分为上载、编目、审核、检索、下载等子系统,能实现从视音频采集、节目制作到节目素材存储、传输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的目标。我们课题设计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可靠性高、较高地灵活性和易于扩展、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流程全面,采用离线、近线和在线相结合的存储体系结构,同时还提供与其他节目制作系统的连接,实现跨平台检索、编辑和采集信息的功能,真正实现了电视台内节目资源共享及其再利用,可以极大地降低节目生产的综合成本、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本论文严格按照软件工程设计思想,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来分析问题、系统设计和实现系统,我们首先分析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开发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分析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接着从系统需求分析出发,分析了电视台各制作播出网络对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对整体网络结构、技术标准、工作流程、系统安全等关键问题进行论述。在系统设计部分,为了简化系统的复杂性和有效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我们把系统划分为上载系统、审核系统、编目系统、查询检索系统、下载系统等几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论文详细研究了网络中几个主要子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关键技术,然后,论文还论述了各个子系统和系统总体实现的原则和实现结果,最后论文讨论了系统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以及系统的实际测试情况,同时展望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发展。

匡导球[10](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二、几种新数字化存储介质的性能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新数字化存储介质的性能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棉纤维色纺混色模型优化及配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纤维混色计算机测配色研究现状
        1.2.1 颜色测量
        1.2.2 颜色预测
        1.2.3 配比预测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纤维状样品颜色测量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制样及颜色测量
        2.2.1 原料
        2.2.2 纤维样品制样设备
        2.2.3 颜色测量设备
        2.2.4 纤维样品容器
        2.2.5 纤维样品颜色评价
    2.3 纤维样品参数优化
        2.3.1 纤维层厚度
        2.3.2 纤维密度
        2.3.3 纤维排列方式
        2.3.4 纤维混合均匀度
    2.4 测量方法比较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纤维混色颜色预测模型比较与分析
    3.1 引言
    3.2 纤维混色颜色预测模型
        3.2.1 Friele模型
        3.2.2 Stearns-Noechel模型
        3.2.3 Kubelka-Munk理论
    3.3 实验方案
        3.3.1 原料
        3.3.2 混色纤维样品制备
        3.3.3 混色纤维样品颜色测量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模型参数求解
        3.4.2 模型预测结果比较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纤维混色颜色预测模型优化
    4.1 引言
    4.2 基于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的纤维混色模型优化
    4.3 实验方案
        4.3.1 原料
        4.3.2 混色纤维样品制备
        4.3.3 混色纤维样品颜色测量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色纤维吸收系数K和散射系数S的求解
        4.4.2 颜色预测模型的比较与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纤维混色组分比例预测模型构建
    5.1 引言
    5.2 基于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优化模型的混色纤维组分比例预测
    5.3 实验方案
        5.3.1 原料
        5.3.2 混色纤维样品制备
        5.3.3 混色纤维样品颜色测量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混色纤维样品组分比例预测结果
        5.4.2 不同方法预测结果比较和分析
    5.5 纤维混色测配色系统构建
        5.5.1 系统需求
        5.5.2 系统构架设计
        5.5.3 系统运作流程
        5.5.4 系统软硬件构成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工作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二 两组分训练样品组分比例及颜色参数
附录三 三组分训练样品组分比例及颜色参数

(2)视音频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视音频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系统的功能概述
    1.1 数字化信息获取功能
    1.2 资料标引编目的功能
    1.3 储存以及管理功能
    1.4 检索以及查询功能
    1.5 权限管理
    1.6 音像资料库的管理
    1.7 资料发布功能
2 数字化视音频资料储存系统当中的关键技术
    2.1 数据压缩技术
    2.2 存储方式的选择
        2.2.1 硬盘阵列
        2.2.2 光盘库
        2.2.3 数据流磁带库
    2.3 网络传输
3 结论

(3)信息化社会的戏曲传承 ——以川剧为例的“互联网+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川剧数字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信息化与戏曲传承
    第一节 社会进化与戏曲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信息技术对戏曲传承的影响
    第三节 戏曲APP传播能力量化分析
第二章 川剧传承研究设计
    第一节 川剧文化传承现状与存在问题
    第二节 川剧互联网传播的大数据分析
    第三节 川剧数字化传承发展路径设计
第三章 川剧传承的云保护
    第一节 川剧传承的数字化记录
    第二节 川剧传承的数据云存储
    第三节 川剧传承的数据云容灾
第四章 川剧传承的云共享
    第一节 川剧传承数字化云平台共享
    第二节 川剧传承数字化元数据开放
    第三节 川剧传承数字化软应用开放
第五章 川剧传承的云传播
    第一节 川剧传承的数字化教学
    第二节 川剧传承的网络化传播
    第三节 川剧传承的个性化分享
第六章 余论:“互联网+戏曲”的发展前景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1.2.1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
        1.2.3 国内外档案学关于社会记忆的研究
        1.2.4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框架结构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
        2.1.3 社会记忆的概念辨析
        2.1.4 档案记忆观的概念辨析
    2.2 社会记忆理论
        2.2.1 社会记忆理论的演化过程
        2.2.2 社会记忆理论的内容
    2.3 档案记忆观理论
        2.3.1 档案的基本属性
        2.3.2 档案记忆观的研究历程
        2.3.3 档案记忆观理论内涵
    2.4 档案鉴定理论
        2.4.1 档案鉴定理论内容及发展历程
        2.4.2 档案鉴定的类型
    2.5 本体理论
        2.5.1 本体的概念演变过程
        2.5.2 本体的组成要素与逻辑结构
        2.5.3 本体的分类
        2.5.4 本体描述语言与编辑工具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社会记忆学理阐释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的社会记忆视角
        3.1.1 档案记忆的特点与质性
        3.1.2 社会记忆中的档案形态
        3.1.3 非遗建档保护研究的中介切入式视角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的关系阐释
        3.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的联系
        3.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档案工作的功能互动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依据
        3.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法律依据
        3.3.2 社会记忆视角下非遗建档保护学理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会记忆视角下非遗建档保护的框架与建档流程
    4.1 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目标与框架
        4.1.1 建档保护的目标
        4.1.2 建档保护的逻辑结构与实施路径
    4.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流程
        4.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收集
        4.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鉴定
        4.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
        4.2.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档
        4.2.5 非遗档案的保管
        4.2.6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开发
        4.2.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4.2.8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4.3.1 非遗本体档案
        4.3.2 非遗项目档案
        4.3.3 非遗传承人档案
        4.3.4 非遗口述档案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数字化保护
    5.1 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意义
        5.1.1 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保护的现状
        5.1.2 非遗档案数字化保护的意义
    5.2 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保护的本体方法
        5.2.1 传统知识组织方法
        5.2.2 本体知识组织方法的特点及优势
        5.2.3 领域本体在知识库构建中的应用
    5.3 非遗档案资源的本体知识库构建
        5.3.1 非遗档案资源领域本体构建流程
        5.3.2 非遗档案资源核心概念体系
        5.3.3 非遗档案资源的语义化组织框架
        5.3.4 非遗资源语义化组织系统实现
    本章小结
第6章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实例分析
    6.1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6.1.1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6.1.2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保护
    6.2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6.2.1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
        6.2.2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
    6.3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数字化
        6.3.1 赫哲族非遗领域本体元数据及核心元素的确定
        6.3.2 赫哲族非遗档案知识概念属性关系的建立
        6.3.3 赫哲族非遗档案资源实例添加
        6.3.4 赫哲族非遗档案资源本体protégé实现
        6.3.5 赫哲族非遗本体的检索
    本章小结
第7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保障机制
    7.1 非遗建档保护的政策保障
        7.1.1 非遗建档保护现有政策举要
        7.1.2 非遗建档保护政策制约因素
        7.1.3 非遗建档保护政策完善措施
    7.2 非遗建档保护的组织保障
        7.2.1 强化政府主导地位
        7.2.2 加强非遗研究者的参与
        7.2.3 注重非遗传承人及地区民众的广泛参与
    7.3 非遗建档保护的协调发展保障
        7.3.1 处理好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7.3.2 处理好科学技术与非遗文化的相互融合
    7.4 非遗建档保护的管理保障
        7.4.1 加强非遗传承人的管理
        7.4.2 加强非遗地区文化管理
        7.4.3 加强非遗资金的管理
        7.4.4 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
        7.4.5 加强非遗保护专业人才培养
        7.4.6 加强档案工作的能动作用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5)光扫描全息三维成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和主要问题
        1.2.1 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
        1.2.2 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1.3 本学位论文结构
2 光扫描全息成像基本理论
    2.1 前言
    2.2 线性时不变系统
    2.3 光学扫描原理
    2.4 光外差法
    2.5 声光调制器的调频原理
    2.6 双光瞳光外差法扫描成像
    2.7 光扫描全息记录
3 光扫描全息成像评价指标
    3.1 前言
    3.2 光扫描全息的数值孔径
    3.3 光扫描全息的FZP圈数
    3.4 光扫描全息的最佳成像区间
    3.5 光扫描全息采样间距
    3.6 光扫描全息的分辨率极限
    3.7 本章小结
4 三维光扫描全息放大率失真分析研究
    4.1 前言
    4.2 数字全息放大率
    4.3 X-Y扫描仪对OSH光路的影响
    4.4 实验验证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针孔全息的三维光扫描全息重建方法研究
    5.1 前言
    5.2 基于FZP的光扫描全息直接重建
    5.3 两次探测光扫描全息重建
    5.4 基于针孔全息的两次探测光扫描全息重建
    5.5 实验分析与验证
    5.6 本章小结
6 红外全息与非均匀性校正技术研究
    6.1 前言
    6.2 红外全息成像
    6.3 红外热像仪的非均匀性校正
        6.3.1 红外探测器的响应模型
        6.3.2 双向图像配准
        6.3.3 位移修正和鬼影消除
        6.3.4 参数校正
        6.3.5 实验仿真与对比
    6.4 采用CMOS记录高空间分辨率近红外全息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学位论文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OSH扫描测试程序(MATLAB)
附录 B:OSH扫描程序(MATLAB)
附录 C:OSH系统搭建流程和相关器件参数
附录 D: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6)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技术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阐述
        1.4.1 移动互联时代
        1.4.2 移动阅读
        1.4.3 移动云
        1.4.4 阅读标签
    1.5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2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2.1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国内研究现状
        2.1.1 移动阅读国内研究现状
        2.1.2 高校阅读国内研究现状
    2.2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国外研究现状
        2.2.1 移动阅读国外研究现状
        2.2.2 高校阅读国外研究现状
    2.3 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特征
    2.4 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平台
        2.4.1 移动互联时代的电子阅读
        2.4.2 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软件
        2.4.3 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交流平台
    2.5 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阅读环境的类型
        2.5.1 集中模式阅读环境
        2.5.2 群组模式阅读环境
        2.5.3 分散模式阅读环境
        2.5.4 混和模式阅读环境
    2.6 相关问题研究评述
3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理论模型
    3.1 阅读需求理论模型
        3.1.1 高校学生阅读信息需求
        3.1.2 高校学生阅读服务需求
        3.1.3 高校学生阅读类型需求
        3.1.4 基于Better-Worse指数的分析
    3.2 阅读信息寻求理论模型
    3.3 阅读知识分享理论模型
        3.3.1 阅读知识分享理论
        3.3.2 高校阅读分享行为产生的学生社群
    3.4 高校阅读体验循环理论模型
    3.5 高校阅读理论模型验证
        3.5.1 量表设计和数据收集
        3.5.2 衡量模型与信、效度指标
        3.5.3 信度和效度检验
        3.5.4 假说检定与结果
4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环境构建
    4.1 维度一:高校学生个体与环境异步之阅读环境
        4.1.1 LBS阅读服务:移动阅读阅读
        4.1.2 WBS阅读服务:在线阅读
    4.2 维度二:高校学生个体与阅读同步之阅读环境
        4.2.1 LBS阅读服务:一对一面谈阅读
        4.2.2 WBS阅读服务:一对一远距阅读
    4.3 维度三:群体与环境异步之阅读环境
        4.3.1 LBS阅读服务:合作阅读
        4.3.2 WBS阅读服务:协同阅读
    4.4 维度四:群体与环境同步之阅读环境
        4.4.1 LBS阅读服务:领袖阅读
        4.4.2 WBS阅读服务:数字阅读
    4.5 维度五:移动互联下的数字阅读环境
        4.5.1 LBS阅读服务:虚拟阅读
        4.5.2 WBS阅读服务:云阅读
    4.6 维度六:交流方式下的阅读环境
        4.6.1 LBS阅读服务:社群阅读
        4.6.2 WBS阅读服务:定制阅读
5 实验案例—河南工业大学移动互联阅读社
    5.1 需求分析
        5.1.1 阅读需求
        5.1.2 信息技术需求分析
        5.1.3 阅读社阅读体验
    5.2 定制式移动阅读环境开发与实现
        5.2.1 阅读社层次结构
        5.2.2 阅读社软件模块结构
    5.3 移动互联阅读社架构
        5.3.1 阅读社外部硬件架构
        5.3.2 阅读社内部硬件架构
        5.3.3 阅读社软件体系
        5.3.4 开发环境硬件环境
        5.3.5 软件开发环境
        5.3.6 开发流程
        5.3.7 实验结果
        5.3.8 功能测试
    5.4 移动互联阅读社的后期评价
    5.5 量化的使用性评估结果
        5.5.1 评估结果
    5.6 高校阅读环境改进对策
        5.6.1 积极推进高校阅读服务
        5.6.2 不断升级高校阅读服务
        5.6.3 改进高校阅读内容
        5.6.4 优化高校阅读内容形式
        5.6.5 创新高校阅读服务
        5.6.6 引导高校学生养成移动阅读习惯
        5.6.7 加强高校阅读移动阅读推广
6 结论
    6.1 研究价值与主要创新点
    6.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7)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研究现状
        1.3.2 国内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安排
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方式的变革
    2.1 数字内容产品的产生
        2.1.1 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
        2.1.2 信息产品的生产
        2.1.3 数字内容产业的形成
    2.2 数字内容产品的生产
        2.2.1 数字内容产品及其特点
        2.2.2 数字内容产品的生产管理
        2.2.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价值链
    2.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工艺
        2.3.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的主体
        2.3.2 数字内容产品的生产架构
        2.3.3 数字内容产品的数字化产品开发工艺:碎拼
        2.3.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
        2.4.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引入
        2.4.2 数字内容的重用
        2.4.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定义
        2.4.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数学模型
        2.4.5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的涵义
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规划设计
    3.1 生产线规划与设计
    3.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规划设计模型
    3.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布置规划
        3.3.1 工位设计
        3.3.2 平面布局
        3.3.3 工艺规划
        3.3.4 生产线平衡
    3.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框架设计
        3.4.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框架
        3.4.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领域工程
        3.4.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应用工程
        3.4.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家族工程
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运行实施
    4.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架构
        4.1.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构建依据
        4.1.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构建方法
        4.1.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构建技术
    4.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运行管理
        4.2.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运行
        4.2.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运行管理
        4.2.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运行管理方法
    4.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建模仿真
        4.3.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仿真建模方法
        4.3.2 面向对象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仿真建模框架
5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评价改进
    5.1 基于能力成熟度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进化策略
        5.1.1 能力成熟度理论
        5.1.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能力成熟度理论的引入
        5.1.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能力成熟度框架模型
        5.1.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能力成熟度进化策略
    5.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产品质量的全面质量管理
        5.2.1 引入全面质量管理
        5.2.2 ISO9000质量体系的实施原则与过程
        5.2.3 基于“六西格玛”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全面质量管理
        5.2.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产品质量评估方法
        5.2.5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产品质量改进方法
    5.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运作的业务流程改进
6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的应用
    6.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在应用软件生产中的应用
        6.1.1 案例背景
        6.1.2 案例应用
        6.1.3 应用效果
    6.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在数字地图生产中的应用
        6.2.1 案例背景
        6.2.2 案例应用
        6.2.3 应用效果
    6.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在数字图书生产中的应用
        6.3.1 案例背景
        6.3.2 案例应用
        6.3.3 应用效果
    6.4 结果与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8)杭州文广集团音像资料数字化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技术介绍
    2.1 三层架构开发模式
    2.2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
    2.3 .NET 框架体系结构
    2.4 ADO.NET 数据库访问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需求概述
    3.2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3.1 系统功能需求
        3.3.2 系统功能用例分析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目标
    4.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3 系统模块设计
    4.4 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库概念设计
        4.4.2 数据库物理设计
    4.5 系统安全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实现方案概述
    5.2 系统核心功能模块的实现
        5.2.1 存储管理模块的实现
        5.2.2 资源管理模块的实现
        5.2.3 资源导入模块的实现
        5.2.4 资源编目模块的实现
        5.2.5 资源导出模块的实现
        5.2.6 资源检索模块的实现
        5.2.7 资源迁移归档模块的实现
        5.2.8 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概述
        6.1.1 测试目的
        6.1.2 测试原则
    6.2 系统测试用例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乌鲁木齐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2 相关技术及现状
    2.1 数字化采集技术
    2.2 存储技术
        2.2.1 电视台媒体资料的特殊性
        2.2.2 存储结构
    2.3 管理技术
    2.4 编目与检索技术
3 系统可行性与需求分析
    3.1 系统可行性
        3.1.1 技术可行性
        3.1.2 经济可行性
    3.2 系统功能需求
    3.3 系统安全性要求
4 系统设计
    4.1 媒体产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
    4.2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
    4.3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4.3.1 系统工作方式
        4.3.2 上载子系统设计
        4.3.3 编目子系统设计
        4.3.4 审核子系统设计
        4.3.5 检索子系统设计
        4.3.6 下载子系统设计
    4.4 系统安全性设计
        4.4.1 系统数据库安全性的设计
        4.4.2 存储系统安全性设计
        4.4.3 系统防病毒安全性设计
5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实现
    5.1 素材上载功能实现
    5.2 素材审核功能实现
    5.3 素材编目功能实现
    5.4 素材检索功能实现
    5.5 素材归档功能实现
    5.6 素材下载功能实现
    5.7 网络管理功能实现
        5.7.1 主要功能特点
        5.7.2 主要功能模块
6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6.1 系统测试的目标
    6.2 系统测试的原则
    6.3 系统测试的内容
    6.4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几种新数字化存储介质的性能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棉纤维色纺混色模型优化及配色方法研究[D]. 张戈. 江南大学, 2021(01)
  • [2]视音频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和实现[J]. 陈琛.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11)
  • [3]信息化社会的戏曲传承 ——以川剧为例的“互联网+戏曲”研究[D]. 李金兆.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4]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D]. 滕春娥. 吉林大学, 2019(10)
  • [5]光扫描全息三维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 曾俊杰.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6]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环境研究[D]. 朱珊虹. 武汉大学, 2017(06)
  • [7]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构建与应用研究[D]. 毛凌翔. 南京大学, 2015(01)
  • [8]杭州文广集团音像资料数字化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韦晓霞.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9]乌鲁木齐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晓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12(S1)
  • [10]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标签:;  ;  ;  ;  

几种新型数字存储介质的性能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