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访教育部课程与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论文文献综述)
王尧,刘畔畔,周小龙[1](2021)在《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文中指出新时代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引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思路,增强大学生和全社会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改革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拓展教育教学资源,最终使职业生涯规划惠及全体大学生。牢牢把握住新发展理念,科学系统地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柴玥[2](2019)在《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慕课借助互联网在线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知识生产、传递与应用的革新,增强了知识的流动、分享与传播,有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边界,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对于其知识传播的基本特征、构成要素与作用机制缺乏深刻认识,使得慕课在开发应用及效果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本文以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5W传播模式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教育效率与公平等理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高等教育中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基本特征、要素关系与效果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总结一般规律,指导我国慕课的本土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慕课、知识传播、传播模式的核心概念界定,划分慕课知识传播要素,从高等教育知识传播模式发展的角度,结合慕课发展的现实基础,构建了“学生中心场景交互”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绘制传播模式图。研究指出,在慕课知识传播模式下,“学生中心”的模式特性使主体与客体关系发生多角色转化;“网络场景”的模式特性使传播渠道影响内容,形成多学科知识关联网络;“交互学习”的模式特性使慕课知识“狭义-广义”的两层传播效果通过效率与公平程度得以探测。我国慕课发展一方面受慕课知识传播模式一般规律的影响,一方面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在主体与客体方面,应深化混合教学改革,促进慕课教学主体对慕课的认知与应用;增强技术保障,改善教师开发及应用慕课的便利性;加快学分认证,提升客体学习投入度。在渠道与内容方面,应优化课程顶层设计,实施系统化国际化战略;挖掘平台服务性功能;加快平台盈利模式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传播效果方面,应完善知识传播支持机制;加强质量提升的保障措施;提升慕课学习的效率与公平。论文形成了如下创新点:首先,基于传播模式理论构建慕课分析框架,提出慕课形成了“学生中心场景交互”的知识传播模式。其次,从整体评价慕课知识传播效果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研究狭义-广义两层次知识传播效果的分析框架。最后,基于慕课开放数据分析,指出在狭义效果上,慕课知识传播学业成就潜力巨大,学业过程效率较高,但在广义效果上,慕课知识传播还没有真正改善不同学习者群体的公平程度。
陈淑清[3](2019)在《中职家校合育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中职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中职德育家校合作在立德树人的观念下备受关注。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施主体多元化,本文重点选取中职家校合作育人过程中的班主任、家长、中职学生三个主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中职家校合作育人的过程中这三个主体角色的功能。本文以爱普斯坦的“交叠影响域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国内外家校合作中主体功能实现的比较研究,以佛山市某中职学校(以下简称SSLG学校)为例进行个案调查分析,并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体验以及调查访谈发现:中职家校合作育人的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之一是合作主体的角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中职班主任这一主体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积极性有待激发,育人观念和育人方法有待更新,在家校合作育人过程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执行层面,而其组织策划、指导咨询等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中职学生家长这一主体则由于时间冲突、主体性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自身文化水平偏低以及家庭背景复杂等因素,在家校合作育人过程中出现角色缺位现象;中职学生这一主体在家校合作中的承载和激励功能不被重视或被忽视,中职学生这一主体游离于家校合作模式之外,并未能体现其在家校合作中的中心主体地位。为实现主体角色功能,提升中职家校合作育人的效益,本文提出构建“班主任、家长、学生”的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的家校合作育人的生态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措施:更新教育观念,创新育人方法;建立规章制度,完善章程指引;加大经费投入,注重资源整合;搭建沟通平台,建立激励机制;展示德育成果,反馈功能实效。
孙纪瑶[4](2019)在《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研究》文中指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与人之为人应有的价值准则。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诚信作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道德支撑、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展现出更加突出的社会价值和战略意义。(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2),“高校要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3)。学术诚信被视为大学精神的根本,是诚信价值观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能够为培育新时代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人才、开拓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因而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全球化时代,通过“交流互鉴”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可以为应对共性挑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头号科技强国并牢牢占据着国际学术话语权,其崇尚诚信与追求真理的价值遵循为学术研究有序发展、创新进步、繁荣和谐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大学生学术诚信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美国高校在近百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下构建了集目标、实施、保障“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体系,具有理论丰富、制度健全、方法多样等典型特征,成为很多国家提升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有效性的研究对象。基于此,本文尝试进行一种全景扫描与深度挖掘相结合的反思研究,遵循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度透视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如何把握价值观形成规律制定层次化目标,开展“显隐结合”、“正反互促”、“刚柔并济”的学术诚信教育实践,整合分工明确、有机联动的学术诚信教育资源等经验,为我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开展提供域外借鉴。基于上述现实要求与研究思路,本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厘清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演进与特征。首先从把握内涵入手,探寻西方价值观念与文化基础中的“诚信”,同时界定本文所关涉的相关概念与范畴。其次,结合美国历史与高等教育发展史,梳理以“制度建立与跟踪调研并举”、“自我约束与规则约束并顾”、“制度完善与价值养成并重”为特征的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三阶段动态发展历程。再次,基于对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整体把握,从目标、方法、策略、保障四个维度,总结当前教育的基本特征。第二章探究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目标定位。通过对教育相关政策制定、内涵界定、实践设定等内容分析,将教育目标定位为个体与共同体两个层级,同时基于价值观养成规律与价值观教育内在机制,将两个层级目标再次细分为初级目标、中级目标与高级目标。具体而言,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一方面要实现学生个体对学术诚信的内涵认知、情感认同、习惯养成,另一方面还要在学术共同体层面形成成员对学术诚信的普遍遵守、对学术失信的坚决抵制,最终构建学术共同体的诚信文化。第三章聚焦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实施过程。基于当代教育实践的整体样态,全面关照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实施过程中关于制度规范、教育引导、失信惩戒的基本经验。首先,结合对“特色性”荣誉准则、“终身性”诚信档案、“标准化”学术规范三重制度的分析考察,总结制度规范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与现实效果。其次,从课程、活动、环境三个维度揭示美国高校如何通过整合载体资源实施全面化、高效化的教育引导。再次,分析美国高校学术失信惩戒这一特色教育手段的实践过程与典型特征。第四章挖掘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保障体系。首先,从国家、社会、高校三个层面的政策与规范中梳理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政策保障资源,并考察不同层面政策的主导性、辅助性、具体性功能。其次,整合涵盖各级官方诚信组织、学生自治诚信团体、教师榜样示范团队、图书馆员指导团队的队伍保障资源,同时归纳其落实“政策督导”、倡导“自治自律”、实施“正向引导”、开展“专业指导”的策略特征。最后,分析由商业学术失信检测系统、高校学术失信自查体系共同构成的“普适与精专兼顾”、“主客观判断统合”的技术保障资源。第五章开展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理性反思。从全局性反观视角,挖掘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理论依据、精神根源与现实困境。一是基于契约理论、博弈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思想,尝试探讨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理论支撑。二是从“崇尚契约信守与求真务实”的清教主义思想与“坚持追求真理与学术自由”的高等教育理念双重维度,挖掘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精神根源。三是从“教育实施效果受限”、“行为判断模糊”、“理论指导力弱化”三个方面省思其局限性,进而从中汲取经验、规避问题。第六章立足我国社会实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论为前提,基于对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全景扫描与理性反思得出启思与鉴戒,为我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发展提供参照。其一,构建层次清晰、导向明确的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目标体系,通过“强化学生学术诚信意识”、“构建校园学术诚信文化”、“鼓励学术诚信学理研究”,以逐步实现“培育个体学术诚信品质”、“树立高校学术诚信风尚”、“构建学术诚信理论体系”的层次化目标。其二,打造多维并举、一以贯之的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实施策略,采取“制度与课程结合”、“惩戒与激励同存”、“严肃与客观并重”的教育宣传、教育管理、教育反馈策略体系,凸显价值观教育策略的多元化特征。其三,整合驰而不息、协同发力的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保障资源,致力于“实现政策制度纵向联通”、“确保资源形式丰富多样”、“完成失信预防技术整合”,以为我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开展保驾护航。
蔡广[5](2019)在《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制约及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时代”,“新问题、新目标、新任务”既是社会演进的逻辑,又是人民奋斗的动力,更是足球革新的源泉。当下是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现代足球的节点,参透真义,顺势实现校园足球平衡充分地发展,进而促成中国校园足球优秀发展模式的愿景,最终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追求。虽然中国步入新时代,但校园足球的文化制约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从文化分层理论考察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揭示制约的原因,有助于政府引导社会、学校、家庭参与治理,继而促进青少儿快乐、健康地成长。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借助SPSS23.0统计软件,以上海市足球特色小学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相关人员为调查对象,田野观察五角场小学,从文化分层的视角展开辨析:一是剖析五角场小学,探索现状,归纳特征,凝炼文化层级的内在关系;二是探讨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公共因子、存在问题、解析原因、消解路径;三是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多元治理,论及治理的目标、主体、方式、过程、运行机制、保障及评估。通过比较研究、逻辑推理及实证分析,得出下列结果与结论:(1)五角场小学校园足球,依靠能人治理,高规格、高关心地领导,利用个体成熟的人格品质推动;教练员有一般、权威、先进三类;家长为学习、专业、随意三种;政府主导的多元共生模式,校领导亲历支持校园足球;推演出文化四个层级的内部逻辑。(2)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物质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互联网+、物质流动、足球场地,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对公共因子的认识没有显着性差异;供给侧未能及时调整供给,需求侧对供给结果被动接受,双方信息不畅;新中国以来上海注重产品生产,而忽略消费文化建设,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忽略足球场地的配套设计和建设。(3)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制度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保障制度、评估制度;制度顶层设计与基层运行未能形成呼应;制度合法但不合情理而滋生懒政,导致资源浪费;社会主体对制度认识多有不足,信息不对称。(4)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行为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行为环境、参与情境、行为方式、组织行为、发展理念;多阶行动层脱节,各层分工不明确,且横向联系断裂;责任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文化资本闭合,经济资本凝固;足球生态环境被污化,行为越轨。(5)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精神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立德树人、价值偏态、教育宗旨、自我实现;精神取向断裂抑或融合;伦理趋向为两极化;价值偏向急功近利。(6)树立“海派足球文化”的公共目标,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是多元治理主体,履职各异,政府引导协调、社会共建共享、学校协同育人、家庭参与支持;治理方式有合作、协作、协商、协同等;运行过程有规划、决策、投资、操作、评估和反馈六个环节,运行机制包括协商、竞争平衡、监督评估等机制;治理保障为主体健全、常态化制度、法律制度等,评估以体育院校专家、社会人士、家长为主。合而言之,校园足球既受制于文化,又反哺现代文化。研究建议:政府宏观调控、协调、引导;社会自我孵化、自觉反思、自愿参与、志愿服务;学校多元并存、组织动员、营造文化、协同教育;家庭正确认识、全程参与、在场支持、亲身陪伴。
贺艳芳[6](2018)在《我国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动力问题研究 ——基于中德企业的对比》文中指出国家政策文件中多次出现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方面的意见和规定,特别是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紧随其后,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颁布《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国家越来越关注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事实上,在我国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基本办学模式。并且,在国家努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现代学徒制试点就是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经验,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形式。企业参与是实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基础,而关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已有研究显示,我国企业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并不高。如何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过程中强化企业的重要作用成为关键问题。德国在传统手工业基础上形成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是现代学徒制的典型代表,双元制培训企业所积累的经验可以被我国借鉴。德国企业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德国培训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动力因素有哪些?是如何生成的?这些动力因素在我国又是怎样的表现形式?本研究将以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探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企业的参与动力因素及我国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动力不足的原因。已有的大量研究认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是企业、学校以及外界环境相互交织的结果,但是这个相互交织过程中的复杂关系仍未得到深入挖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研究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宏观研究,即从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经济激励等外部因素来讨论,也需要涉及企业本身运作细节及要求的企业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主要使用以建构主义为方法论基础的定性研究,基于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企业的实地调研,探究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因素及其生成,结合文献分析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梳理,阐述其因果关系,并构建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动力因素模型,以此模型作为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参照标准,结合中国的实地调研,分析和对比了德国和中国在动力因素之间的异同,希望藉此深度理解企业的参与动力及其背后原因。同时,本研究辅以定量研究数据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现代学徒制参与情况进行调查,为质性研究访谈提供了支撑。本研究认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主要受三种动力影响:行为结果性动力、社会性动力和内部控制性动力。首先,行为结果性动力是指企业通过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而获得符合自身需求的合格专业人员、获得包括比较优势、质量优势和认同优势在内的培养效益。行为结果性动力因素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希望得到的预期结果。其次,社会性动力是企业所感受到的来自外界的、社会的压力,在本研究中体现为外部劳动力市场对于合格专业人员的供给,企业年龄结构、人口出生率、员工流动情况、学生的升学愿望以及学习基础等对企业技能满足的影响。同时,社会中文化传统的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学徒制的历史传承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外部驱动力。最后,企业自身的技能密度、分工精细度和组织扁平度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内部控制性动力。归根到底,这些企业内部的因素影响和决定着企业用工的数量和质量需求,进而影响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动力。这些以上所陈述的各方面因素之间并不是独立的关系,而是彼此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动力。以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基础,本研究认为企业作为行为主体,其所选择的发展模式是人力资源战略的基础。打破职业教育培训和企业内部培训的壁垒,实现学生从学校到进入职业的过渡,既能体现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性,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职业院校的培养质量和效率以及企业的内部培训质量和效率。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动力因素模型、对比了中德企业在这些因素方面的特征和差异、揭示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动力因素的因果关系。这些研究有助于剖析当前影响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积极性的背后原因,有助于为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在合作企业选择方面提供注意事项,同时,有助于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最重要的是,在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动力因素中德对比的探索历程中,企业研究被纳入职业教育研究中,将有助于以企业角度思考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实现企业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重要主体作用。
苏州[7](2018)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运行机制、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智库是现代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繁荣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在全面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推进高校智库建设既能有效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也能进一步完善发展我国现有智库体系,为全面提升国家软实力提供有力支撑。高校智库的建设和运行受到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何构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内外部运行机制、评价分析高校智库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现有高校智库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生产效率理论、系统评价方法、计量经济方法等理论与方法,通过规范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对“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是什么”、“高校智库运行机制与效率怎么样”和“如何提升高校智库运行效率与影响力”等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基于理论与实证分析结论,本文系统化构建了高校智库内外部运行机制,提出了改善高校智库运行效率与提升高校智库影响力的对策建议。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解析与重构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基本内涵、特征与功能定位。通过文献梳理,本文界定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基本内涵是“中国特色”、“新型”和“智库”三者的综合集成。一方面,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具备提供政策建议、开展政策研究等基本功能外,还承担着培养中国人才、构建中国理论、形成中国学派等特殊功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还具有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兼顾科研精神与社会使命、开放融合与协同创新等方面特征。此外,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还需借鉴国外典型高校智库在功能定位、运行管理上的成熟模式和运行经验。(2)设计构建了面向“中国特色新型”目标的内部管理机制与外部协同机制。基于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内涵、功能和国内外先进经验,利用标杆分析方法,对高校智库的内外部运行机制进行设计。首先,从高校智库内部运行结构出发,针对人员、资金、项目和成果四个具体要素进行内部管理体制设计。其次,分析高校智库外部协同的对象及其特征、外部协同系统的主要特征,并从资源整合、人员交流、成果输出、资政启智、利益制衡等角度进行高校智库的外部协同机制设计。(3)提出了高校智库运行效率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典型高校智库的运行效率。从微观层面选取高校智库运行中的人力、资金、信息三个投入指标和政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三个产出指标,构建考虑规模报酬可变和主客观赋权的高校智库运行效率SBM测度模型。根据中国智库索引(CTTI)高校智库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中国现阶段高校智库建设呈现“小机构、大网络”、“小核心、大外围”的特征,这虽有助于提高高校智库的影响力,但不利于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在高校智库评价对象中,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高校智库运行是有效的,而一流学科高校智库运行效率要优于一流大学和普通高校。同时,分析了高校智库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中国高校智库运行效率的对策建议。(4)基于灰色DEMATEL方法构建了高校智库发展的影响因素关联分析模型。从高校智库身处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技术环境出发,识别分析了高校智库的外部制约因素。从智库运行方式、资金和人员等方面识别分析了高校智库的内部影响因素。再利用专家调查数据和灰色DEMATEL方法,实证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和交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出台智库建设的政策文件对高校智库发展影响作用最大;卸任官员在高校智库中担任职务也是高校智库繁荣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议题选择因素影响作用最弱且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智库透明度对高校智库的发展非常重要,但该因素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和束缚。(5)在本文构建的研究框架下,对中国典型高校智库——南京大学紫金传媒智库进行了综合分析。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智库的内外部运行机制对于智库影响力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良好的外部资源聚集协同机制与资政启智协同机制,较大程度地推动了紫金传媒智库的发展,使其社会影响力与舆论影响力在江苏省处于领先位置,但不够完善的内部人才管理机制和项目管理机制仍然制约着紫金传媒智库影响力的发挥。
赵磊[8](2017)在《高校MOOC创新扩散动因及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中文音译为“慕课”、“磨课”或“魔课”,其本质上是一种在线教学资源,旨在打破时空与地域的限制,使尽可能多的人自定步调免费学习到来自于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并为完成课程的学习者提供认证等增值服务。自2012年开始,MOOC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MOOC已经成为了政府、媒体、商业与教育等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学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均衡的背景下,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了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强大动力,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大势所趋的现实问题。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典型代表,MOOC成功开启了“互联网+教育”的运营机制,使课程教学质量这一隐性问题在高等教育国际竞争中显性化,彻底搅动了全球高等教育的市场格局,实现了顶尖高校教育资源在世界各地的共享扩散,满足了人们对高深学问的渴望,为高校组织模式、教学模式与服务模式的革新带来了机遇。如今,我国MOOC已从理论研究向现实应用迈进,并上升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然而,初具规模的MOOC资源迄今却未能有效地应用与推广,在其创新扩散的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人们不仅对MOOC创新扩散的理论认知不足,而且在教育实践层面存在盲区,不能突破MOOC与传统教学融合过程中的种种障碍。为此,高校MOOC之建设应用与革新推广的问题应成为我国MOOC领域研究的焦点。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是: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MOOC能否应用推广以及如何应用推广。从学理层面上看,就是高校MOOC创新扩散的相关问题,着重研究的是MOOC创新扩散的动因及途径的有效性,亦即从MOOC应用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出发,选择技术扩散的相关理论作为依据,综合运用文献述评、科学计量、内容分析、专家访谈和问卷调研等研究方法和工具,对MOOC的创新扩散本质、创新特征与扩散价值、扩散动力、实践现状及扩散路径展开研究,以期为推进MOOC与高校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高校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促进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提供理论参考与现实依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首先对研究赖以开展的创新扩散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及解构计划行为理论、破坏性创新理论和维持性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疏理,分析了这些理论与本研究所关注问题的结合点。然后根据相关理论,结合MOOC、创新扩散及教育技术扩散等核心概念,揭示了高校MOOC创新扩散的内涵及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此作为逻辑起点。2.借鉴创新扩散理论、破坏性创新理论和维持性创新理论的观点,从破坏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视角对MOOC的创新特质及其对高等教育改革已产生的及潜在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从客体价值层面探讨MOOC创新扩散的内在逻辑与动因。3.以高等学校为边界,将与MOOC创新扩散具有直接关联的组织或个体划分为内部利益主体(大学教学系统及其师生)和外部利益主体(MOOC机构、教育投资机构、出版机构、考试中心及网络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并从内外两类主体出发,分析MOOC创新扩散的主要角色及其推动力,同时结合MOOC在实践发展中遇到的相关瓶颈与阻力因素,基于技术接受理论构建了 MOOC创新扩散的动力分析模型,探讨了扩散动力与扩散路径之间的关系。4.从平台建设和环境支撑两个方面对我国高校MOOC创新扩散的实践现状进行了剖析,亦即在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设计了调研框架,进而展开中文MOOC平台建设与应用情况的内容分析以及高校MOOC及其代表的在线教育资源的管理制度和支撑环境的问卷调研,从而厘清我国MOOC实践与本土化扩散的整体状况,揭示其中凸显的共性问题。5.基于中心化扩散系统模式和非中心化扩散系统模式的理论指引和国家对在线教育的政策导向,同时结合MOOC创新扩散的本质内涵、内在逻辑、动力分析模型以及国内MOOC创新扩散的现状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围绕国内MOOC的早期采纳机构与关键群体,将“规模”、“质量”与“成本”三个高校传统教学的向量分别映射到“引进与建设”、“应用与实践”及“管理与服务”三个层面,构建了我国高校MOOC创新扩散的路径体系,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MOOC创新扩散的具体策略与政策建议。
赵明媚[9](2016)在《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关于高校智库建设相关政策的颁布与推进,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正处于积极探索发展的阶段。对于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模式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研究型大学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化、科研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有利于研究型大学智库更好的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实现二者共赢的局面。本文针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的现状,从人员配置模式、组织结构模式、成果孕育转化模式三方面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原因。在人员配置模式方面存在以下问题:成员单一,不够灵活。没有明确的针对研究人员的选拔机制、培养方式、雇佣体制等。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研究型大学智库的人员配置、人员选拔、人员培养等机制并不完善等。在组织结构方面存在以下问题:智库独立性较差,开放式的协同合作创新较少。智库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智库行政关系和组织结构不够独立。我国在智库研究成果监督、评价方面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治理环境与正规体系。在成果孕育转化方面存在以下问题:较少将智库建设与教育信息化相结合,较少利用新兴媒体宣传智库成果。高校智库与政府机构二者之间互动较少。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研究型大学智库没有将成果转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意识。高校、智库、政府机构三种类型组织的使命、价值、工作准则之间存在冲突。针对于研究型大学智库在人员配置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三点建议:改善智库人员聘用制度和薪酬制度,建立地区咨询行业联合人才库,建立智库人才网络培训学习系统、开设智库咨询课程。针对于组织结构模式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完善内部组织层级模式和部门分支设置,建立组织内部与第三方相结合的评价评估标准与机制,建立研究型大学智库联盟,进行开放式全面协同创新,建立产业化园区。针对于成果孕育转化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建立“问题化导向”成果孕育机制,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扩大智库成果转化,完善智库成果采购制度和市场交易准则。
赵志鲲[10](2015)在《大学教师激励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关乎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术研究的水平,也关系着大学这个学术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对教师行为既有规范和约束作用,同时,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理想的大学教师管理制度能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安心学术,乐于教书育人,从容进行科学研究。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目前,大学教师管理工作中却常常呈现出另外一种情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大学教师为发表论文而研究,学术不端现象屡见不鲜;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本应有的激励功能未能充分有效地释放出来,学术组织的特殊性被漠视,激励工作背离大学教育和学校管理的客观规律;大学教师激励制度不但没能很好地发挥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功能,反而导致教师的行为偏离其应有的轨道,远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加上多重因素的影响,激励工作背离其本真的追求,大学教师激励中出现诸多问题,激励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大学教师激励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来自大学外部的影响,也有来自学校内部的因素:社会转型期的种种矛盾与困惑,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逻辑原则不同程度地主宰着学术领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诸如行政权力对教育对学术的过度干预、政府资源配置的错位、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加上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急功近利倾向加剧等。大学教师激励中的问题不容小视,它反映出在教师管理过程中工具理性彰显,价值理性趋弱,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日趋式微,大学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下降,久而久之,导致大学教师精神压力加大,产生职业倦怠感,甚至出现职业危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激励出现问题是大学教师管理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当前条件下,探索解决大学教师激励问题的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激励问题和激励异化现象。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基于学术组织的特性,借鉴国内外大学管理的有益经验,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大学教师管理改革,较好地解决大学教师激励中的问题。一是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去除大学浓厚的行政化管理色彩,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二是要尊重大学教师的劳动,基于大学教师职业的特点,推进大学人事管理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分类评价的理念,完善大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淡化量化管理模式;三是在激励理论的指导下,坚持适度、公平、分类和有效激励的原则,处理好学校事业发展与大学教师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激励与约束、教学与科研、教师与行政人员、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重视大学教师个体的发展与教师团队建设,构建理想的大学学术生态环境,使大学回归学术与大学教育功能本位,让教师在“理想”的大学里实现大学的“理想”。
二、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访教育部课程与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访教育部课程与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内涵 |
二、新发展理念引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探讨 |
三、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 |
(2)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慕课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慕课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慕课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问题及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研究问题 |
1.3.2 慕课 |
1.3.3 知识传播 |
1.3.4 传播模式 |
1.4 理论基础 |
1.4.1 5W传播模式理论 |
1.4.2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
1.4.3 教育效率与公平理论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6.2 技术路线 |
2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构建 |
2.1 慕课知识传播要素划分 |
2.1.1 5W模式下的知识传播基本要素 |
2.1.2 慕课知识传播要素的三层次 |
2.2 高等教育知识传播模式的变革 |
2.2.1 “教师中心线性传播”的传统知识传播模式 |
2.2.2 “师生互动资源开放”的远程知识传播模式 |
2.3 “学生中心场景交互”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解析 |
2.3.1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形成的现实基础 |
2.3.2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阐释 |
2.3.3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特点 |
2.4 小结 |
3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主体与客体分析 |
3.1 教师主体性的功能翻转 |
3.1.1 教师角色的多元化 |
3.1.2 由教学向导学的功能拓展 |
3.1.3 主体隐性作用实现渠道 |
3.2 学习者客体中心性的确立 |
3.2.1 知识传播过程前期 |
3.2.2 知识传播过程中期 |
3.2.3 知识传播过程后期 |
3.3 主客体的交互作用 |
3.3.1 教师可成为媒介学习者 |
3.3.2 教师可成为知识学习者 |
3.3.3 学习者可成为局部教学主体 |
3.4 小结 |
4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渠道与内容分析 |
4.1 慕课知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发展 |
4.1.1 三大主流慕课平台的发展模式 |
4.1.2 新型慕课平台的多样化发展路径 |
4.1.3 慕课学位教育推进举措 |
4.2 慕课知识传播内容的多学科关联 |
4.2.1 课程关联网络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4.2.2 课程关联网络中心节点 |
4.2.3 课程关联网络局部核心节点 |
4.2.4 课程关联网络的跨学科属性 |
4.3 渠道与内容的相互影响及其效果 |
4.3.1 互联网属性与知识单元化 |
4.3.2 用户服务与知识持续学习 |
4.3.3 产权政策与知识共享 |
4.4 小结 |
5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效果分析 |
5.1 分析框架 |
5.1.1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效果的两层次特性 |
5.1.2 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的慕课两层次效果分析 |
5.1.3 慕课知识传播效果分析框架图 |
5.2 效率视角的慕课知识传播狭义效果分析 |
5.2.1 慕课学业成就分析 |
5.2.2 慕课学业过程分析 |
5.3 公平视角的慕课知识传播广义效果分析 |
5.3.1 慕课知识传播的机会公平分析 |
5.3.2 慕课知识传播的过程公平分析 |
5.3.3 慕课知识传播的结果公平分析 |
5.4 小结 |
6 基于知识传播模式优化的慕课本土化发展对策 |
6.1 持续激发慕课主客体活力 |
6.1.1 慕课知识传播主客体现存问题 |
6.1.2 我国慕课主客体活力激发措施 |
6.2 强化慕课渠道内容联动 |
6.2.1 知识传播渠道与内容的现存问题 |
6.2.2 渠道与内容联动机制完善路径 |
6.3 提升慕课知识传播效果 |
6.3.1 慕课知识传播效果的现存问题 |
6.3.2 促进慕课学习效率与公平的建议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中职家校合育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家校合育发展研究 |
二、家校合育多元主体功能研究 |
三、国外家校合育多元主体功能实现的经验借鉴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家校合育多元主体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中职德育 |
二、家校合作 |
三、多元主体 |
四、角色 |
第二节 家校合育多元主体功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职家校合育多元主体功能实现的个案调查研究 |
第一节 SSLG学校家校合育多元主体功能研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数据 |
四、调查内容 |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统计日期:2018年12月30 日) |
第二节 SSLG学校家校合育多元主体功能研究经典案例——“家长学校”研究分析 |
一、SSLG学校“家长学校”主体角色功能实现情况 |
二、SSLG学校“家长学校”多元主体功能实现经验分析 |
第四章 关于提升中职家校合育多元主体功能的策略 |
第一节 更新教育观念,创新育人方法 |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班主任培养成教育专家 |
二、加大家长教育力度,把家长培养成教育同事 |
第二节 建立规章制度,规范章程指引 |
一、明确具体标准和要求 |
二、规范化工作指引 |
第三节 加大经费投入,注重资源整合 |
一、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
二、师资培训和课程开发 |
三、课程与场地资源整合 |
第四节 搭建沟通平台,建立激励机制 |
一、搭建“传统+创新”沟通平台,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 |
二、建立畅通的反馈机制 |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五节 展示德育成果,反馈功能实效 |
一、成立学生自主管理机构 |
二、建设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 |
三、创新特色主题活动 |
四、举办德育成果展演节目 |
五、创设家长和中职学生欢迎的亲子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职家校合育问卷调查表(班主任版) |
附录二 中职家校合育问卷调查表(家长版) |
附录三 中职家校合育问卷调查表(学生版) |
附录四 SSLG 学校“家长学校”检查内容要点、材料目录 |
附录五 SSLG学校创建规范化“家长学校”照片 |
附件六 佛山市SSLG学校“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案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4)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社会转型期诚信危机问题亟待破解 |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极端重要 |
(三)全球化趋势呼唤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二)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价值与创新 |
(一)研究价值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演进与特征 |
一、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概念界定 |
(一)西方诚信观及诚信文化 |
(二)学术诚信相关概念 |
(三)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 |
二、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制度建立与跟踪调研并举的教育初探期 |
(二)自我约束与规则约束并顾的教育实践期 |
(三)制度完善与价值养成并重的教育成熟期 |
三、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个体目标”与“共同体目标”逐级深化 |
(二)“国家—社会—学校”有机联动 |
(三)“正向引导”与“反向制约”共同作用 |
(四)“自治自律”与“多维衔接”相互融合 |
第二章 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目标定位 |
一、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个体目标 |
(一)学术诚信的内涵认知 |
(二)学术诚信的情感认同 |
(三)学术诚信的习惯养成 |
二、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共同体目标 |
(一)成员对学术诚信的普遍遵守 |
(二)成员对学术失信的坚决抵制 |
(三)构建学术共同体的诚信文化 |
第三章 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实施过程 |
一、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制度规范 |
(一)“特色性”荣誉准则制度 |
(二)“终身性”诚信档案制度 |
(三)“标准化”学术规范制度 |
二、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教育引导 |
(一)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互动的课程引导 |
(二)宣传活动与实践活动结合的活动引导 |
(三)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融合的环境引导 |
三、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失信惩戒 |
(一)“程序性”学术失信调查 |
(二)“差异性”学术失信惩戒 |
四、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实施系统的典型案例 |
(一)“制度规范”典型案例: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准则制度 |
(二)“失信惩戒”典型案例: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学术失信惩戒 |
第四章 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保障体系 |
一、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政策保障 |
(一)国家顶层设计下的“主导性”政策 |
(二)社会参与促进下的“辅助性”政策 |
(三)高校教育实施下的“具体性”政策 |
二、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队伍保障 |
(一)各级官方诚信组织落实“政策督导” |
(二)学生自治诚信团体倡导“自治自为” |
(三)教师榜样示范团队实施“正向引导” |
(四)图书馆员指导团队开展“专业指导” |
三、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技术保障 |
(一)普适与精专兼顾的商业学术失信检测系统 |
(二)主客观判断结合的高校学术失信自查体系 |
四、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保障体系的典型案例 |
(一)“政策保障”典型案例:《关于不正当研究行为的联邦政策》 |
(二)“队伍保障”典型案例:国际学术诚信中心 |
第五章 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理性反思 |
一、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主张契约信守与自由遵从的契约理论 |
(二)直面有限理性与利益驱动的博弈理论 |
(三)强调精神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人力资本理论 |
(四)追求物质与精神互惠平衡的社会交换理论 |
二、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精神根源 |
(一)崇尚契约信守与严谨务实的清教主义思想 |
(二)坚持追求真理与学术自由的高等教育理念 |
三、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现实困境 |
(一)操作变量难以把握导致实施效果受限 |
(二)价值培育效果潜隐造成行为判断模糊 |
(三)点位式学理研究致使理论指导力弱化 |
第六章 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
一、构建层次清晰、导向明确的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目标体系 |
(一)培育个体学术诚信品质 |
(二)树立高校学术诚信风尚 |
(三)构建学术诚信理论体系 |
二、打造多维并举、一以贯之的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实施策略 |
(一)完善制度与课程结合的教育宣传策略 |
(二)健全惩戒与激励并存的教育管理策略 |
(三)建立严肃与客观并重的教育反馈策略 |
三、整合驰而不息、协同发力的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保障资源 |
(一)实现政策制度纵向联通 |
(二)确保资源形式丰富多样 |
(三)完成失信预防技术整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制约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 |
1.1.2 健康中国建设的大势所趋 |
1.1.3 青少儿足球事业的内外动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校园足球研究的现状 |
1.4.2 国外校园足球的相关研究 |
1.4.3 上海校园足球的相关研究 |
1.4.4 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述评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7 小结 |
2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2.1 现代足球的历史演进 |
2.2 概念界定 |
2.2.1 校园足球 |
2.2.2 文化 |
2.2.3 文化结构 |
2.2.4 制约 |
2.2.5 文化制约 |
2.2.6 治理 |
2.3 需求理论 |
2.4 制约理论 |
2.5 治理理论 |
2.6 共生理论 |
2.7 小结 |
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制约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
3.1 问卷的理论框架 |
3.2 确定问卷内容 |
3.3 效度检验 |
3.4 条目分析 |
3.5 重测信度检验 |
3.6 小结 |
4 个案:五角场小学 |
4.1 研究法 |
4.1.1 参与观察 |
4.1.2 个案访谈 |
4.1.3 个案资料的整理 |
4.2 五角场小学的概况 |
4.3 足球演进历程 |
4.4 校园足球的文化结构 |
4.4.1 物质文化 |
4.4.2 制度文化 |
4.4.3 行为文化 |
4.4.4 精神文化 |
4.5 校园足球发展的特征 |
4.5.1 需求趋同 |
4.5.2 能人治理 |
4.5.3 教练员和家长多元 |
4.5.4 政府主导的多元共生关系发展模式 |
4.6 校园足球文化发展存在问题 |
4.6.1 物质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
4.6.2 制度文化的设计与执行:双轨制 |
4.6.3 行为文化的在场与离场:非均衡 |
4.6.4 精神文化的历时与现时:难融合 |
4.7 校园足球文化结构的内在逻辑 |
4.8 小结 |
5 物质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
5.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制约的物质文化因素 |
5.2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物质文化因素探微 |
5.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互联网+” |
5.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物质流动” |
5.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足球场地” |
5.3 物质文化制约的原因解析 |
5.3.1 物质文化制约的供需问题 |
5.3.2 物质文化制约的历史追问 |
5.4 消解物质文化供给平衡的新思路 |
5.4.1 保障物质文化供给侧高效供给 |
5.4.2 满足物质文化需求侧充分需求 |
5.4.3 解放思想,创建物质文化自信 |
5.5 小结 |
6 制度文化的设计与执行:双轨制 |
6.1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制度文化因素 |
6.2 制度文化制约因素的描述 |
6.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组织制度” |
6.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管理制度” |
6.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保障制度” |
6.2.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评估制度” |
6.3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制度文化的原因剖析 |
6.3.1 制度顶层设计与基层运行未能达成相互呼应 |
6.3.2 制度造成的情理法彼此冲突,导致资源浪费 |
6.3.3 社会主体对制度认识不足,未形成上下共鸣 |
6.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制度文化弥合的思考 |
6.4.1 顶层与基层之间纵横贯通,形成制度互动社会网 |
6.4.2 培育社会主体参与能力,充分实现多元协商治理 |
6.4.3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耦合,培育人的制度自觉 |
6.5 小结 |
7 行为文化的在场与离场:非均衡 |
7.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制约的物质文化因素 |
7.2 行为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解析 |
7.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行为环境” |
7.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参与情境” |
7.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行为方式” |
7.2.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组织行为” |
7.2.5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发展理念” |
7.3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行为文化的因由探赜 |
7.3.1 多阶行动层脱节,各层分工不明确,且横向联系或断裂 |
7.3.2 责任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文化资本闭合,经济资本凝固 |
7.3.3 足球生态环境被污化,人文异化、物理污染、行为越轨 |
7.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行为文化认同的路径 |
7.4.1 面向上海未来,重塑人文精神,净化生态足球 |
7.4.2 正视球场暴力,塑造校园明星,建立诚信机制 |
7.4.3 多阶有机衔接,各层角色明确,横向资本共享 |
7.5 小结 |
8 精神文化的历时与现时:难融合 |
8.1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精神文化因素 |
8.2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精神文化因子厘清 |
8.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立德树人” |
8.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价值偏态” |
8.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教育宗旨” |
8.2.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自我实现” |
8.3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精神文化的缘由探骊 |
8.3.1 社会转型: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精神取向或断或合 |
8.3.2 现代转型: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伦理趋向为两极化 |
8.3.3 时代转型: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价值偏向急功近利 |
8.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精神文化养成的进路 |
8.4.1 文质文化精神促进小学生的自我实现 |
8.4.2 和合文化伦理塑造小学生的立德树人 |
8.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上海小学生的价值观 |
8.5 小结 |
9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多元主体治理 |
9.1 “海派足球文化”的公共利益目标厘定 |
9.1.1 校园足球发展的多元目标 |
9.1.2 “海派足球文化”公共利益目标的解析 |
9.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治理的主体廓清 |
9.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治理多元主体构成的实然 |
9.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治理主体 |
9.2.3 上海市小学校园足球治理多元主体分工 |
9.3 构建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多元主体治理的方式 |
9.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过程及运行机制 |
9.5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保障及评估 |
9.5.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保障 |
9.5.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评估 |
9.5.3 创建上海校园足球多元主体治理的保障与评估模式 |
9.6 小结 |
10 结论、建议、创新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建议 |
10.3 创新 |
10.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介绍信 |
附件二:家长访谈提纲 |
附件三: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四:问卷 |
附件五:上教育部公示海市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名单 |
附件六:个案调查部分记录 |
附件七:学习、工作经历及科研成果 |
(6)我国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动力问题研究 ——基于中德企业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徒制 |
二、现代学徒制 |
三、企业参与 |
四、参与动力 |
第三节 文献述评与启示 |
一、企业参与学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动力的研究 |
二、企业内部技能传承动力与政策环境的关系研究 |
三、企业内部技能传承动力与特征的关系研究 |
第四节 研究问题、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动力问题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德国研究:确定动力因素的参照标准 |
一、德国企业的背景分析 |
二、参照标准的析取路径 |
第二节 中国研究:构建动力因素的本土形式 |
一、中国企业的背景分析 |
二、本土表现形式的获取路径 |
第三节 中德对比:分析动力因素的差异表征及成因 |
一、中德企业动力因素的表现形式 |
二、中德企业动力因素表现形式差异及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动力因素模型构建 |
第一节 开放式编码 |
第二节 轴心编码 |
第三节 选择编码 |
一、作为选择编码基础的计划行为理论 |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动力因素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行为结果性动力 |
第一节 行为结果性动力内涵及其在德国企业的表现形式 |
一、多岗胜任:员工能够灵活胜任多个岗位职责的要求 |
二、培养效益:相较于外部技能获得途径的内生性优势 |
第二节 中国企业行为结果性动力的表现形式 |
一、岗位限定:我国员工仅需胜任个别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 |
二、效益不彰:多因素制约下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效益低下 |
第三节 中德企业行为结果性动力的差异表征及成因 |
一、职业观差异造成人才培养及使用的不同 |
二、员工需求差异造成学徒培养收益观的不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社会性动力 |
第一节 社会性动力内涵及其在德国企业的表现形式 |
一、技能满足:外部供给无法有效满足企业技能需求 |
二、文化传统:文化中作为内隐习惯的学徒制技能传承 |
第二节 中国企业社会性动力的表现形式 |
一、供给充裕: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技能数量供给相对充足 |
二、传统遗失:自由市场竞争环境下师徒技能传承的断裂 |
第三节 中德企业社会性动力的差异表征及成因 |
一、中德两国劳动力市场发展阶段和特征的内在差异 |
二、技能传承体系中国家与市场功能与作用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内部控制性动力 |
第一节 内部控制性动力内涵及其在德国企业的表现形式 |
一、技能密度:员工胜任岗位工作需掌握复杂的工艺操作 |
二、分工精细度:企业更加强调工作完成的整体性 |
三、组织扁平度:企业倾向赋予基层员工更多的自主权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性动力的表现形式 |
一、技能密度跨度大:不同企业间技能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
二、劳动分工日趋精细:降低技能依赖实现高效率生产 |
三、组织结构科层化:基层员工工作自主权利较弱 |
第三节 中德企业内部控制性动力的差异表征及成因 |
一、中德两国企业发展战略和阶段不同 |
二、中德两国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存在差异 |
三、中德企业发展模式与路径迥异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受行为结果性动力、社会性动力、内部控制性动力影响 |
二、员工能力素质要求的区别及培养效益的不同是中德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行为结果性动力差异的成因 |
三、劳动供给的差别及国家治理手段的不同是中德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社会性动力差异的成因 |
四、企业战略发展阶段、市场环境不同及发展路径的迥异是中德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内部控制性动力差异的成因 |
五、采取非市场治理手段是保障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关键 |
六、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内部培训融合能使现代学徒制更高效 |
七、职业院校要基于企业特征考量谨慎选择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培训条例的制定 |
附录三 专业技工考试-以培训职业机电一体化工为例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运行机制、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关智库内涵及其发展路径的研究 |
1.2.2 有关智库运行机制的研究 |
1.2.3 有关智库影响力和运行效率的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基本理论与国内外比较 |
2.1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科学内涵 |
2.1.1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基本内涵 |
2.1.2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概念界定 |
2.2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作用与功能 |
2.2.1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一般作用与功能 |
2.2.2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特殊作用与功能 |
2.3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基本特征 |
2.3.1 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2.3.2 兼备科学客观的研究精神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
2.3.3 开放融合与协同创新 |
2.4 高校智库建设的国内外比较 |
2.4.1 国外典型高校智库发展现状 |
2.4.2 国内典型高校智库发展现状 |
2.4.3 国内外高校智库的主要区别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内部运行机制 |
3.1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内部运行结构 |
3.1.1 高校智库内部运行的主要目标导向 |
3.1.2 高校智库的组织架构 |
3.2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人员管理机制 |
3.2.1 人员组织模式 |
3.2.2 人才引进机制 |
3.2.3 人员激励机制 |
3.3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资金管理机制 |
3.3.1 资金来源与监督 |
3.3.2 资金配置与管理 |
3.4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项目管理机制 |
3.4.1 项目分类管理机制 |
3.4.2 项目组织管理体系 |
3.5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成果管理机制 |
3.5.1 成果产出形式 |
3.5.2 成果评审体系 |
3.5.3 成果推广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外部协同机制 |
4.1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外部协同机制的总体框架 |
4.1.1 高校智库的外部协同对象 |
4.1.2 高校智库外部协同系统的功能 |
4.1.3 高校智库协同系统的特征 |
4.2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资源集聚协同机制 |
4.2.1 沟通协调机制 |
4.2.2 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
4.2.3 资源整合与支配机制 |
4.3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资政启智机制 |
4.3.1 资政启智的人才协同机制 |
4.3.2 资政启智的信息协同机制 |
4.3.3 资政启智的管理协同机制 |
4.3.4 资政启智的资金协同机制 |
4.4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利益制衡机制 |
4.4.1 中国高校智库利益制衡机制发展现状 |
4.4.2 高校智库主导的利益制衡协同特征与诉求 |
4.4.3 高校智库主导的利益制衡协同机制 |
4.4.4 利益制衡协同机制的配套政策 |
4.5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综合协同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运行效率 |
5.1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运行概况 |
5.2 效率评价方法 |
5.2.1 规模报酬可变的SBM模型 |
5.2.2 主客观赋权方法 |
5.2.3 组合赋权超效率SBM模型 |
5.3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运行效率评价体系 |
5.3.1 投入指标 |
5.3.2 产出指标 |
5.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运行效率实证分析 |
5.4.1 数据来源 |
5.4.2 样本分析 |
5.4.3 运行效率的评价结果 |
5.4.4 运行效率的优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发展的影响因素 |
6.1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发展的影响因素框架 |
6.2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外部影响因素体系的建立 |
6.2.1 经济因素 |
6.2.2 政治因素 |
6.2.3 社会因素 |
6.2.4 技术因素 |
6.3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内部影响因素体系的建立 |
6.3.1 运作方式因素 |
6.3.2 经费来源的因素 |
6.3.3 议题选择因素 |
6.4 灰色DEMATEL方法 |
6.5 影响因素的交互关系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案例:紫金传媒智库 |
7.1 紫金传媒智库简介 |
7.2 紫金传媒智库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 |
7.2.1 内部组织结构及运行功能 |
7.2.2 人才管理机制 |
7.2.3 资金管理机制 |
7.2.4 项目管理机制 |
7.2.5 成果管理机制 |
7.3 紫金传媒智库的外部协同管理机制 |
7.3.1 外部协同机制的主要协同对象 |
7.3.2 资源集聚协同机制 |
7.3.3 资政启智协同机制 |
7.3.4 利益制衡协同机制 |
7.3.5 综合协同机制 |
7.4 紫金传媒智库的影响力分析 |
7.4.1 紫金传媒智库影响力的总体评价 |
7.4.2 智库研究热点 |
7.4.3 智库影响力评价 |
7.5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高校MOOC创新扩散动因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样本选取 |
1.2.2 国内外MOOC研究的知识图谱 |
1.2.3 具体文献分析 |
1.2.4 研究结论与思考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范畴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创新扩散理论 |
2.1.2 技术接受模型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 |
2.1.3 破坏性创新与维持性创新理论 |
2.2 分析框架 |
2.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2 分析框架的构建 |
3 MOOC的创新特征及扩散价值 |
3.1 技术创新扩散的基本属性 |
3.2 破坏性创新的特征与扩散模式 |
3.3 MOOC的破坏性创新特征 |
3.3.1 MOOC兴起的国际背景与思想基础 |
3.3.2 MOOC的教育技术创新 |
3.3.3 MOOC的目标用户与消费领域 |
3.3.4 MOOC的运营方式 |
3.4 高等教育领域MOOC破坏性创新的特殊性 |
3.5 MOOC对高等教育教学系统的影响意义与价值 |
3.5.1 MOOC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
3.5.2 MOOC对高校教学管理与服务的影响 |
3.5.3 MOOC对高校组织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4 MOOC创新扩散的动力分析 |
4.1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及相关理论的分析思路 |
4.2 扩散动力分析 |
4.2.1 高校及其内部利益主体的动力分析 |
4.2.2 高校外部利益主体的动力分析 |
4.3 扩散阻力分析 |
4.3.1 组织文化与愿景的矛盾冲突 |
4.3.2 资源及政策的限制 |
4.3.3 MOOC自身的不足与压力 |
4.4 动力分析模型 |
5 中国MOOC创新扩散的实践现状 |
5.1 中国MOOC项目实践现状 |
5.1.1 国内主流MOOC项目 |
5.1.2 研究方法与内容分析框架 |
5.1.3 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 |
5.2 高校MOOC创新扩散的支持环境 |
5.2.1 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5.2.2 样本筛选 |
5.2.3 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 |
5.3 我国MOOC本土化扩散的问题分析 |
5.3.1 平台建设及项目实践的共性问题 |
5.3.2 政策环境的瓶颈制约 |
6 我国高校MOOC创新扩散的路径选择 |
6.1 高校MOOC创新扩散的理论借鉴与政策环境 |
6.1.1 理论借鉴:中心化扩散与非中心化扩散的逻辑统一 |
6.1.2 政策环境:自主建设、应用共享与规范管理 |
6.2 高校MOOC创新扩散的路径设计 |
6.3 推进高校MOOC创新扩散的具体路径 |
6.3.1 引进与建设:专业性与聚合性相结合 |
6.3.2 应用与实践:革新性与共享性相结合 |
6.3.3 管理与服务:新的价值网络与制度支撑相结合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MOOC本土化扩散现状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B 中文MOOC平台课程信息 |
附录C 高校慕课(MOOC)建设情况与支持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D 开设MOOC的中国大陆高校样本名称及数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智库 |
2.1.2 高校智库 |
2.1.3 研究型大学 |
2.1.4 教育信息化 |
2.1.5 2011 协同创新中心 |
2.1.6 建设模式 |
2.2 相关理论 |
2.2.1 协同创新理论 |
2.2.2 开放式创新理论 |
第3章 国外高校智库建设模式及经验 |
3.1 美国高校智库建设模式及经验 |
3.1.1 人员配置模式及经验 |
3.1.2 组织结构运作模式及经验 |
3.1.3 成果孕育转化模式及经验 |
3.1.4 美国高校智库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3.2 欧盟高校智库建设模式及经验 |
3.2.1 人员配置模式及经验 |
3.2.2 组织结构运作模式及经验 |
3.2.3 成果孕育转化模式及经验 |
3.2.4 欧盟高校智库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3.3 日本高校智库建设模式及经验 |
3.3.1 人员配置模式及经验 |
3.3.2 组织结构运作模式及经验 |
3.3.3 成果孕育转化模式及经验 |
3.3.4 日本高校智库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4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模式现状及问题 |
4.1 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模式现状 |
4.1.1 人员配置建设现状 |
4.1.2 组织结构建设现状 |
4.1.3 成果孕育转化建设现状 |
4.2 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1 人员配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2 组织结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3 成果孕育转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章 加强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的对策 |
5.1 加强研究型大学智库人员配置 |
5.1.1 改善智库人员聘用制度和薪酬制度 |
5.1.2 建立地区咨询行业联合人才库 |
5.1.3 建立智库人才网络培训学习系统、开设智库咨询课程 |
5.2 完善研究型大学智库组织结构建设 |
5.2.1 完善内部组织层级模式和部门分支设置 |
5.2.2 建立组织内部与第三方相结合的评价评估标准与机制 |
5.2.3 建立研究型大学智库联盟、开放式全面协同创新、产业化园区 |
5.3 促进研究型大学智库成果孕育转化 |
5.3.1 建立“问题化导向”成果孕育机制 |
5.3.2 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扩大智库成果转化 |
5.3.3 完善智库成果采购制度和市场交易准则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大学教师激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四、本文的主要特色与可能创新之处 |
五、关于论文的几点说明 |
第一章 大学教师激励概述 |
第一节 激励与激励理论 |
一、激励的涵义 |
二、动机与人性的考察 |
三、激励理论的主要观点 |
四、激励理论对大学教师激励的启示 |
第二节 大学教师激励解读 |
一、大学教师职业的特点 |
二、大学教师激励遵从的原则 |
三、大学教师激励的主要方式 |
四、大学教师激励制度的内容 |
第二章 大学教师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大学教师激励方式不妥 |
一、外部激励为主,教师自我激励缺失 |
二、强调行政认可,缺少专业学会认同 |
三、重视物质激励,缺乏精神使命召唤 |
四、关注成果数量,忽视学术研究质量 |
第二节 大学教师激励强度不当 |
一、物质激励过多,教师无序流动加剧 |
二、教学激励不足,人才培养质量堪忧 |
三、激励科研为主,打破与教学的平衡 |
第三节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缺乏活力 |
一、职称评聘制度激励作用弱化 |
二、薪酬制度激励效果不明显 |
三、考核评价制度陷入量化管理误区 |
第四节 大学教师激励异化现象凸显 |
一、异化解读 |
二、大学教师激励异化的内涵 |
三、大学教师激励异化的主要表现 |
第三章 大学教师激励问题的归因 |
第一节 社会转型进程中大学教师管理面临困境 |
一、社会转型带来大学管理问题 |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
三、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程缓慢 |
第二节 大学办学中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袭 |
一、追求大学排名与办学政绩的负面作用 |
二、功利主义影响下大学教师行为的迷失 |
第三节 大学管理行政化倾向加剧的影响 |
一、学术权力的内涵 |
二、大学行政化的解读 |
三、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博弈 |
第四节 大学教师激励偏离学术组织管理的轨道 |
一、激励中忽视学术组织的特殊性 |
二、大学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关注不够 |
第四章 大学教师激励的改革策略 |
第一节 国外大学教师激励的经验 |
一、发达国家大学教师激励的主要做法 |
二、国外大学教师激励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大学教师激励的探索 |
一、我国大学人事管理分配制度改革的进程 |
二、国内大学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实践 |
第三节 大学教师激励的改革举措 |
一、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
二、改革大学人事管理分配制度 |
三、构建理想的大学学术生态环境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访教育部课程与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 王尧,刘畔畔,周小龙.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D]. 柴玥.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3]中职家校合育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功能研究[D]. 陈淑清.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4]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研究[D]. 孙纪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制约及治理研究[D]. 蔡广.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6]我国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动力问题研究 ——基于中德企业的对比[D]. 贺艳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7]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运行机制、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D]. 苏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8]高校MOOC创新扩散动因及路径研究[D]. 赵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9)
- [9]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模式研究[D]. 赵明媚. 天津大学, 2016(02)
- [10]大学教师激励问题研究[D]. 赵志鲲.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