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留南极对考察队员血中甲状腺素和儿茶酚胺含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甘迪,季晟超,高彩萍,陈国庭[1](2020)在《南极科考医疗保障行前培训的实践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使南极科考随队医师具备更完备的专业技能和更全面的救治能力,长期进行南极科考的工作人员具备一定医学常识和基本急救能力。方法对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2名越冬医师以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9名员工分组进行培训,培训前后进行相同难度和题量的单项选择题目的测试。结果培训后,所有学员在测试中均明显优于培训前,均通过了基础生命支持考核,医疗组通过高级生命支持考核,提高了处理急症的能力;工作人员组的理论及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结论对南极科考的越冬医师的培训应延续,并扩大培训科目;长期从事极地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基本医疗常识和急救技能。
高志光,甘迪,熊凯,孙贵新,陈国庭[2](2018)在《中国极地科考随船医疗保障的现状和改进》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我国未来极地科考的医疗保障模式。方法结合第7次北极科考和第33次南极科考随船医疗保障经验,分析极地科考的特殊环境对考察队员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以及目前我国的随船医疗保障现状。结果随着我国极地科考任务的加重及科考人员数量的增加,对极地医疗保障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论极地科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完善和专业的医疗保障是顺利开展并完成科学考察的必要条件。今后要逐步健全极地医疗保障体系,从队员的选拔、医师的培训、医疗设施和设备的完善、极地医学的深入研究方面加以完善,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逐步完善我国的极地医学保障制度。
陈楠[3](2017)在《南极特殊环境对考察队员生理心理的影响 ——对中国第20、27、29、30、31次南极考察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越冬队员在南极居留一年以上,面临着自然环境因素(极端寒冷、暴风雪、干燥、强紫外、剧烈的光周期变化)和社会环境因素(长时间隔绝、孤立、封闭、缺乏隐私、情感与人际剥夺)的双重挑战,会经历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本文通过对中国两个常年南极考察站越冬队员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的同步、动态对比研究,探讨两站队员对极端环境的生理心理适应模式。方法本文对第20次中国长城站(位于亚南极,62° S)越冬队员(N=12)和中山站(位于南极圈内,66° S)越冬队员(N=16)进行了从国内出发前、越冬期间(南极)、越冬结束(南极)和返回国内四个标志性时间点的生理心理综合动态监测,评估队员情绪状态,检测血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儿茶酚胺和免疫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在越冬期间,中山站越冬队员疲劳、愤怒、紧张、困惑等负性情绪增加,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降低。返回国内时,中山站越冬队员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SH)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水平增高。而长城站越冬队员情绪无明显波动,仅TT3增高。两站队员白细胞介素2在返回国内后均处于低值。结论两站越冬队员在极端、隔绝环境下的生理心理适应模式有所不同。与位于亚南极的长城站(62° S)相比,位于南极的中山站(66° S)自然环境更极端、社会环境更隔绝;与长城站越冬队员相比,中山站越冬队员表现出更明显的“越冬综合征”和“极地T3综合征”,负性情绪升高更明显,甲状腺激素变化程度更大,这与已报道的西方考察队员“环境越差适应越强”的表现不同。这项工作是对极端环境下人体生理心理研究的补充,为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医学保障、防护、干预提供科学数据和建议。背景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南极的考察队员受到极端的自然环境和隔绝的社会环境的双重挑战。中国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不寻常的光-黑暗周期,尤其是在漫长冬季中的极夜期,可能会增加越冬队员昼夜节律紊乱和睡眠问题发生的风险,诱发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给身心健康带来长期风险。因此,监测中山站越冬队员昼夜节律和睡眠变化,为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医疗保障、后勤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南极越冬与月球和火星任务宇航员经历的许多环境和心理挑战十分相似,故也是长期空间任务高保真模型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第27次(N=17)、29次(N=15)、30次(N=15)三支中国南极考察越冬男性队员,均在中山站居住1年以上。动态采集国内、越冬前(南极)、极夜期(南极)、越冬结束(南极)四个时间点连续48小时尿液或动态采集越冬期间每月连续24小时唾液,检测尿中相对6-羟基硫酸褪黑素(6-sulphatoxymelatonin,aMT6s)浓度和唾液中褪黑素浓度,余弦拟合后得到的峰值相位是昼夜节律的生物标记物。用腕表式睡眠活动监测仪或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获得国内、越冬前、极夜期、越冬结束四个时间点的客观睡眠指标,或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主观睡眠质量。采用季节性行为模式评估问卷(Seasonal Pattern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SPAQ)评估队员情绪和行为的季节性变化和SAD的发生率。采用清晨型与夜晚型量表(Morningness-Eveningness Questionnaire,MEQ)评估队员的日周期节律类型。结果昼夜节律变化—第27次中山站越冬队员尿液aMT6s节律在南极期间显着后移(P<0.05),第30次越冬队员唾液褪黑素节律在极夜期推迟(P<0.05)。睡眠变化—腕表结果显示,第27次中山站越冬队员入睡时间、清醒时间、睡眠中点显着后移(P<0.05),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睡眠潜伏期无显着变化;PSG结果显示,第29次中山站越冬队员总体睡眠结构无显着变化;PSQI结果表明,第30次越冬队员在极夜期主观睡眠质量降低、睡眠受干扰、日间表现受影响(P<0.01)。季节性行为模式的变化—在极夜期,三支越冬考察队的队员情绪和行为受季节性变化影响程度增加(P<0.01),患SAD的队员数量分别为0(27次)、2(29次)、2(30 次),患亚综合征性季节性情感障碍(Subsyndromal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SAD)的队员数量分别为2(27次)、2(29次)、1(30次)。日周期特征的变化—在极夜期,三支越冬考察队的队员睡眠模式和作息节律显着推后(P<0.01),更趋于夜晚型。结论中山站越冬队员在越冬期尿液aMT6s节律和唾液褪黑素节律发生改变,相位显着后移。同时,睡眠时相显着推迟,作息更趋于夜晚型,主观睡眠质量降低,但客观睡眠效率无明显变化。队员在越冬期季节性情绪和行为倾向性增大,出现SAD和S-SAD。建议在中山站区营造适宜的室内光环境,采用恰当的光疗,补充适量的褪黑素,鼓励队员规律作息。本研究首次获得了中国南极考察队员昼夜节律和睡眠的变化规律,后续可开展光疗或褪黑素干预研究。背景南极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2009年,我国在冰穹A地区建成了海拔最高的南极科考站——昆仑站(80°25’S,77°6’E,4087m),具有低氧、极寒、干燥等极端严酷的自然环境。已知平原人进入高原或久居高原人进入到更高海拔地区,生理适应不良易发生急性高原反应(acutemountainsickness,AMS),睡眠障碍是主要症状之一。高原睡眠功能紊乱会导致白天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警觉性降低等,影响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因此,研究我国队员赴昆仑站考察期间AMS发生率、夜间睡眠结构、睡眠呼吸模式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队员的身心健康,使其更安全、高效的完成考察任务,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采用指端脉搏血氧仪动态检测第31次中国南极考察昆仑站内陆队员(N=27)由平原渐进冰穹A及在昆仑站期间的血氧饱和度,用Lake Louise高原反应症状自评问卷评估队员AMS发生率,用睡眠研究的金指标——多导睡眠监测系统(polysomnography,PSG)对10名志愿者进行整晚睡眠监测,记录其脑电图、眼电图、肌电图、胸腹式呼吸运动、鼻气流及夜间血氧饱和度。结果昆仑站内陆队员AMS发生率为55.6%(15/27),日间血氧饱和度越低,AMS症状越严重。与海平面值相比,慢波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显着减少(P<0.01),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效率等无显着差异。总的呼吸事件次数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在昆仑站显着增加(P<0.05),多为中枢性。周期性呼吸普遍存在,占总睡眠时间比例显着增加(P<0.01)。睡眠期间每小时血氧饱和度下降次数显着增多(P<0.05),睡眠期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显着降低(P<0.05)。下撤平原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在南极昆仑站“高、寒、孤”极端环境下,半数队员出现AMS。睡眠结构发生改变,深睡眠减少,出现高海拔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普遍存在周期性呼吸。日间和夜间血氧饱和度均显着降低,睡眠期更甚。建议完善昆仑站队员选拔标准,加强高原预适应训练,站区设立富氧室或使用制氧机。本研究为中国考察队员在南极高原的医学防护提供了科学数据,是对高原人体睡眠医学的拓展。
熊艳蕾,彭毛加措,陈楠,宋敏涛,徐成丽[4](2016)在《南极冰穹A低氧复合寒冷环境对考察队员儿茶酚胺含量和心肌酶的影响》文中提出南极冰穹A地区气候条件极为恶劣,通过探讨冰穹A低氧复合寒冷环境对考察队员儿茶酚胺激素和心肌酶水平的影响,为冰穹A考察队员医学防治提供依据。分别在上海出发、冰穹A考察和返回上海时,采集第29次中国南极考察昆仑站冰盖队25名男队员外周静脉血样,检测血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 CRP)、肌酸激酶MB(CK-MB)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队员E和CK-MB水平在冰穹A虽增高但与出发时没有显着性差异,E水平在返回上海后显着降低(P<0.01);DA水平在冰穹A和返回上海后均显着增高(P<0.05)。与出发(P<0.01)和冰穹A(P<0.01)数据相比,CK-MB水平在返回上海后均显着降低。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在冰穹A和返回上海后均没有发生显着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0.04 ng·m L-1),hs CRP和NE水平也没有显着性改变。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CK-MB水平与E水平呈显着正相关(r=0.285*,P<0.05)。结果表明,在冰穹A低氧复合高寒环境下冰盖队员心肌出现了适应性代偿,返回上海后没有出现病理性损伤,心肌酶水平变化与儿茶酚胺类激素水平存在相关性,今后仍需积累多次昆仑站考察队的数据资料,深入探讨潜在的调节机制。
郭郑旻[5](2012)在《模拟海拔5000米高原低氧环境对雄性C57BL/6小鼠内分泌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01”S,77。06’58”E)位于南极冰穹A最高点,海拔4087米,年平均气温-58.4℃,氧分压比海平值减少约40%左右,相当于中低纬度高原近5000米水平,具有低氧复合高寒的环境特点。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冰穹A低氧复合高寒环境对南极冰盖考察队员血清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水平、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EPO)及认知能力均有显着影响。为探讨冰盖考察队员在极端环境下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机制,本论文进行了模拟海拔5000米高原低氧环境下雄性C57BL/6小鼠的甲状腺与肾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及认知能力改变的研究,为南极冰盖考察队员的医学防治提供依据。采用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5000米高原低氧环境复制动物模型,将小鼠分为常氧对照组和对应的低氧组:3天、7天、14天和28天组。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甲状腺和肾组织的形态和结构变化,对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关键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和基础蛋白甲状腺球蛋白(TGB),低氧调节的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HIF-2α进行细胞定位和蛋白定量分析;用ELISA方法测定小鼠血清FT3、FT4、TSH和EPO水平。第一部分:模拟海拔5000米高原低氧环境对雄性C57BL/6小鼠甲状腺功能和认知能力的影响1、低氧组小鼠体重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低氧组小鼠的寻台潜伏期在3天和28天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3、低氧组小鼠血清下丘脑—垂体一甲状腺轴激素FT3、FT4和TSH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4、HE染色结果显示,各低氧组小鼠腺泡存在异型性:腺泡大小不一,腔内充满不同密度的胶体,腺泡上皮细胞形态不同,包括扁平状、立方状或高柱状。与对照组比,立方状或高柱状较多,细胞增生明显。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和低氧组小鼠甲状腺组织内均有HIF-1α和HIF-2α阳性表达,主要集中在小腺泡内。6、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氧组小鼠TGB总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在7天(P=0.016)和28天(P=0.044)表达有显着差异。TPO仅在28天高于对照组(P=0.015),其余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且无显着性差异。对照组和低氧组甲状腺组织中均可见HIF-1α和HIF-2P蛋白阳性表达,HIF-2α蛋白表达弱于HIF-1α(p<0.01)第二部分:模拟海拔5000米高原低氧环境对雄性C57BL/6小鼠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影响1、随着低氧暴露时间的延长,低氧组小鼠血清EPO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14天达到最低,28天回升。2、EPO主要在肾脏中合成。。肾HE染色结果显示,低氧组小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水样变性,官腔狭窄以致消失。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肾小球囊狭窄,球囊间隙消失,间质水肿。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和低氧组小鼠肾组织EPO和HIF-1α主要在肾髓质部肾小管细胞内表达,肾皮质部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几乎无阳性表达。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氧组肾组织EPO在7天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P=0.024),14天表达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1)。而低氧组肾组织HIF-1α在7天(P=0.03)和28天(P=0.001)均显着高于对照组。5、低氧组肾组织内HIF-1α的表达分布与EPO的细胞定位有部分重叠,但HIF-1α对EPO的具体调节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徐成丽,王宗惠,李浩,张韬,祖淑玉,朱广瑾[6](2007)在《南极越冬队员血清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越冬考察队员在4个不同阶段(出发前、极夜、极昼、返回后)血清中应激免疫抑制蛋白(ISPS)生物活性的变化,分析ISPS的变化与细胞因子、神经递质有何关系,探讨极地环境对它的影响。方法用4个不同阶段(出发前、极夜、极昼、返回后)采集的血清样品分别与含刀豆蛋白(ConA)或不含ConA的小鼠脾细胞共育72h,噻唑蓝(MTT)法检定脾细胞增殖程度;用ConA-吸光度(A)值、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SI)评价ISPS的生物活性,即ConA-(A)值、SSI越低,ISPS的生物活性越高。同时,进行人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采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白介素-2(IL-1β、IL-2)含量。结果两站之间比较:在出发前、极夜、极昼期间,中山站队员的ISPS生物活性均显着高于长城站队员表现为[ConA-(A)值、SSI值降低]。长城站队员的ConA-(A)值,SSI值随留居南极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仅与FT4呈显着相关(n=46,R=0.462)。结论两站之间ISPS生物活性的差别;表现在出发前、极夜、极昼、返回后四个不同阶段,队员ISPS生物活性的显着变化,提示,非损伤性应激刺激可以改变人的ISPS生物活性,并与应激原的强度、作用方式有关。机体受应激刺激后,ISPS生物活性改变可能先于儿茶酚胺、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应激反应时,ISPS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邓小峰[7](2007)在《“肾应冬”调控机制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它是中医理法方药的基础。中医五脏的功能,不仅有解剖生理功能,还有调控功能,其调控功能不仅对机体本身进行调节,还对自然界的变化起着协调共振的适应性调节作用。因而“天人相应”的人体内外整体调控观是中医藏象的特色所在,但目前对中医藏象的时空特性的研究还不多,故取得的成果也仍不十分尽人意。在此情况下,本课题试从时间生物学的角度,运用“以时测藏”的思路对中医藏象本质进行研究,为中医揭示藏象本质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1.目的:本课题以“肾应冬”为切入点,结合松果腺、褪黑素等现代时间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从神经内分泌实验角度对“肾应冬”生理机制的内涵进行揭示,为“五脏主时”理论提供科学实验依据。2.方法:2.1理论研究:采用文献学、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下面几个方面的研究:2.1.1整理五脏应时理论的学术渊源,理清其发展脉络,探讨其哲学基础,分析该理论的特点和不足之处并阐述其在中医学理论研究及临床诊疗方面的价值。2.1.2探讨用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些理论成果,如控制论、系统论、时间环境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和细胞信号转导等理论来研究五脏应时理论的可行性。为中医藏象实质现代研究探索出新的途径。2.1.3结合前期的实验结果对该实验研究的切入点进行阐释和分析,说明本实验选择甲状腺轴和对松果腺为切入点来研究“肾应冬”生理机制的原因,并解释该实验的可行性。2.2实验研究:2.2.1总体设计:本研究主要以与“肾应冬,主骨”相关的甲状腺轴和对光节律极为敏感的神经内分泌高位调节器——松果腺为切入点,观察在生理状态下,健康成年人的褪黑素、甲状腺激素以及骨代谢水平是否存在季节性变化,从时间生物学的角度对“肾应冬”生理机制的内涵进行揭示,希冀为“五脏主时”理论提供科学实验依据。2.2.2实验对象:本实验是人体实验,以22-25岁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生40人为研究对象,经询问确定这40例研究对象肝肾功能正常、未患内分泌疾病及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所有受试者均在普通饮食条件下(无高钙、高磷)于夏至日和冬至日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10.0mL进行指标检测。2.2.3实验指标检测方法:血清褪黑素(MT)测定采用本研究室研发的I125标记放射免疫试剂盒检测;血TRH、TSH、T3、T4、血骨钙素(BGP)采用放射免疫法;骨碱性磷酸酶(BALP)、I型前胶原羧基肽采用(CICP)酶联免疫(ELISA)法。2.2.4实验结果统计分析方法:所有数据以±s表示,组间差异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ANOVA检验,以P<0.05差异有显着性。3.结果3.1冬夏正常人体的褪黑素分泌并没有显着的差异,但还是能显示出一定的趋势,即无论是男生组、女生组还是男女合计组,其褪黑素分泌还是冬季稍高于夏季。3.2在生理条件下,冬夏季节的变化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各水平激素均有显着的影响,除T4外,T3、TSH、TRH的在冬季的分泌量冬季明显高于夏季,两者间差异非常显着,P<0.01。3.3在生理条件下,冬夏季节的变化骨对形成指标也有显着的影响,其中,BALP和CICP在冬季的分泌量冬季明显高于夏季,两者间差异非常显着,P<0.01。3.4褪黑素、甲状腺轴和骨代谢具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冬至时,女生组血清MT与TRH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9,但MT与T3、T4、TSH的相关性并不显着。在骨代谢方面,夏至时,健康成年人女生组T4与BG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4,p<0.05;女生组TRH与BG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91,p<0.05;男生组TSH与BALP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85,p<0.01;冬至时,女生组T3与BG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4,p<0.05;男生组T3与CIC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7,p<0.05;男女合计组T3与BAL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14,p<0.01。4.结论4.1神经内分泌系统与自然协调共振的季节性变化,为《内经》“天人相应”理论的合理科学内涵提供实验依据。4.2证明“肾主骨”的生理功能的确存在一个季节性变化态势,骨形成的指标在冬季明显高于夏季,说明骨形成在冬季是比较旺盛的。4.3松果体和甲状腺轴在“肾应冬,主骨”的相关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过程可以概括为:冬季自然光照的减少促使松果腺褪黑激素分泌增多,同时温度等其他因素的变化也刺激了其他感受器,激发了神经内分泌系统,信号传递到体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使该轴激素分泌增加,进而调节骨代谢的变化,使冬季骨形成增加,实现了中医“肾应冬,主骨,主闭藏”的生理功能。
张越巍[8](2007)在《中国南极考察的医学保障》文中提出目的总结中国南极考察的医学保障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6年来中国南极考察队的医学保障史。结果中国南极考察始于1984年,并分别于1985年和1989年在西南极和东南极建立了常年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中国南极考察队的队员来自全国各地,在入队前要经过严格的体检、心理测试和类极地训练,合格者才能成为正式队员。随队医生要对南极特殊环境下可能发生的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及药品的准备工作。在南极医学方面,有目的的开展膳食营养、生命体征、心功能、肺通气功能、微循环、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学、大脑机能、心理学以及患病情况的调查和测试工作。结论极地医学为保证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身心健康,更好地开展南极科学考察提供了良好支持和保障。今后的方向是坚持长期监测,积累充分地资料,尽早制定出完整的中国南极考察医学保障制度。
梁友光[9](2005)在《长吻鮠越冬的生理生化适应》文中提出通过在室外池塘条件下的越冬实验,研究了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在越冬期间有关形态学特性和生态学参数,肌肉、肝脏生化组成成分的变化,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变动趋势,以及与生理生化适应相关的内分泌激素的变动。 1.越冬期间,长吻鮠体重减少;肝重在越冬后的一段时期内没有产生显着性的变化,但随着越冬时间的进一步增加,肝重显着减少。长吻鮠肝体指数(HSI)在越冬中前期变化不明显,但与越冬末期相比差异显着;条件系数(K)随越冬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脏体指数(VSI)在越冬50天后显着降低。长吻鮠肌肉RNA/DNA比率随越冬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在越冬末期转而升高;肝脏RNA/DNA比率呈现出与肌肉不同的动态变化,肝脏的RNA/DNA比率也显着高于肌肉,与饥饿条件下的RNA/DNA比率变化不很一致,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温度与饥饿的相互作用。从长吻鮠越冬期间的肝体指数和条件因子变化情况看,肝体指数更多地反映了肝脏的重量变化,而条件因子则更依赖于体重的变化。RNA/DNA比率在越冬末期的反转趋势,可能是RNA/DNA比率对鱼的生理条件或环境因子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应对环境因子的变化更加迅速。 2.长吻鮠越冬期间,肌肉水分含量随越冬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在越冬20天时,水分含量出现减少的现象,而同一时间,蛋白质含量有一个提升。这可能预示着这一时期长吻鮠生长活力的恢复,或者经过了越冬初期的一段调整后,长吻鮠开始适应了新的环境条件。长吻鮠越冬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在整个越冬期有一定的起伏,与初始水平相比,越冬结束时并没有显着的差异。但以干重比来看,蛋白质干重比在越冬末期有一个显着的升高。而脂肪含量在越冬期间显着的降低。长吻鮠肌肉和肝脏的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不超过30%,长吻鮠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较高,但随越冬时间延长而显着减少。在长吻鮠的肌肉和肝中,脂肪酸的组成也有差异,肝脏中的18:3和20:5烯酸含量很低。长吻鮠在越冬期间,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并不大,甚至在肝脏中出现增加的趋势。很可能,长吻鮠在越冬时以单烯酸的减少来保证多烯酸含量的稳定。
薛全福[10](2004)在《遨游学海 淡泊人生》文中研究指明薛全福教授是一位着名的病理生理学家。他致力于肺心病发病机制和南极医学的研究 ,取得多项成果。他娓娓道来亲赴南极的实地体验 ,给人以振奋与力量。他不避艰难及善于团结协作的精神 ,值得发扬
二、居留南极对考察队员血中甲状腺素和儿茶酚胺含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居留南极对考察队员血中甲状腺素和儿茶酚胺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南极科考医疗保障行前培训的实践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培训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南极特殊环境对考察队员生理心理的影响 ——对中国第20、27、29、30、31次南极考察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中国南极考察长城站和中山站越冬队员生理心理适应模式对比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和方案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长期居留南极中山站对越冬队员昼夜节律和睡眠的影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和方案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南极冰穹A低氧复合高寒环境对考察队员睡眠的影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和方案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南极环境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南极冰穹A低氧复合寒冷环境对考察队员儿茶酚胺含量和心肌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样品采集 |
1.2 检测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冰穹A低氧复合寒冷环境下儿茶酚胺水平变化 |
2.2 冰穹A低氧复合寒冷环境下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变化 |
2.3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素与心肌酶变化的联系 |
4 讨论 |
5 结论 |
(5)模拟海拔5000米高原低氧环境对雄性C57BL/6小鼠内分泌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英文缩略词 |
论文一 模拟海拔5000米高原低氧环境对雄性C57BL/6小鼠内分泌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动物与材料 |
第一部分 模拟海拔5000米高原低氧环境对雄性C57BL/6小鼠甲状腺功能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
技术路线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模拟海拔5000米高原低氧环境对雄性C57BL/6小鼠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影响 |
技术路线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二 不同海拔高度对健康成年男性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的影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高原低氧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南极越冬队员血清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观察对象 |
1.2 检测指标及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时期的血清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生物活性比较 |
2.2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血清中IL-1β、IL-2α水平 |
3 讨论 |
(7)“肾应冬”调控机制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肾时间医学的现代研究进展 |
综述二 褪黑素、甲状腺轴与骨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
一、五脏应时理论的整理与探讨 |
(一) 五脏应时理论的学术渊源 |
(二) 五脏应时理论的特点 |
(三) 五脏应时理论在中医学的重要意义 |
(四) 五脏应时理论的不足 |
二、现代对五脏应时理论的认识和研究 |
(一) 五脏应时理论与现代控制论和系统论思想 |
(二) 五脏应时理论与时间环境医学 |
(三) 五脏应时理论与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 |
(四) 五脏应时理论与细胞信号转导理论 |
三、“肾应冬”调控机制与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关系 |
(一) 肾应冬与甲状腺腺轴的选择 |
(二) 松果腺对“肾应冬”的高位调节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肾应冬”调控机制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正常人血清褪黑素冬夏季节变化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冬夏季节变化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冬夏季节变化对骨代谢指标BGP、BALP和CICP含量的影响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褪黑素、甲状腺轴激素及骨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
一、结果 |
二、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长吻鮠越冬的生理生化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低温条件下饥饿对鱼类的影响 |
1.1 越冬期间鱼类的行为反应 |
1.2 越冬成活与水体条件 |
1.3 低温条件下饥饿对鱼类的影响 |
1.3.1 对鱼类营养状况的影响 |
1.3.2 对鱼类体成分的影响 |
1.4 与重量相关的鱼类越冬死亡 |
第二章 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2.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2 长吻鮠概况 |
2.2.1 长吻鮠的生物学特性 |
2.2.2 存在的问题 |
2.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设施 |
3.1.2 实验对象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样本选择及处理 |
3.2.2 实验期间水体的理化特性 |
3.2.3 鱼体形态学数据的测量 |
3.2.4 组织样品的制备 |
3.2.5 血液样品的制备 |
3.2.6 血液常规指标的分析 |
3.2.7 血液生化生理指标的测定 |
3.2.8 相关激素含量的测定 |
3.2.9 肌肉和肝脏生化成分分析 |
3.2.10 白肌和肝脏中RNA/DNA的测定 |
3.2.11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长吻鮠越冬期间形态学和生态学性状的变化 |
4.1.1 越冬期间长吻鮠体长及肝、体重量的变化 |
4.1.2 长吻鮠越冬期间条件指数的变化 |
4.2 长吻鮠越冬过程中RNA/DNA比率的变化 |
4.2.1 肌肉和肝中RNA、DNA含量的变化 |
4.2.2 肌肉和肝RNA/DNA比率的变化 |
4.2.3 RNA/DNA比率与越冬条件的关系 |
4.3 长吻鮠越冬期间肌肉组成成分的变化 |
4.3.1 肌肉水分含量的变化 |
4.3.2 肌肉粗蛋白水平的变化 |
4.3.3 肌肉粗脂肪含量的变化 |
4.3.4 肌肉灰分含量的变化 |
4.3.5 肌肉组分干重比的变化 |
4.3.6 相关性分析 |
4.4 越冬期间长吻鮠脂肪酸组成及其变化 |
4.4.1 长吻鮠肌肉和肝脏脂肪酸组成特点 |
4.4.2 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变化 |
4.4.3 越冬期间肌肉主要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
4.4.4 长吻鮠肝脏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
4.4.5 脂肪酸含量与越冬条件的相关性分析 |
4.5 越冬期间长吻鮠血液学指标的变化 |
4.5.1 越冬期间血液常规指标的变化 |
4.5.2 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
4.5.3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
4.6 越冬期间长吻鮠血液激素水平的变化 |
4.6.1 越冬期间皮质醇含量的变化 |
4.6.2 长吻鮠越冬期间甲状腺素含量的变化 |
4.6.3 血液相关激素含量与越冬条件的回归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越冬对长吻鮠形态学和生态学性状的影响 |
5.1.1 越冬对长吻鮠肝、体重量的影响 |
5.1.2 越冬对长吻鮠条件指数的影响 |
5.1.3 关于条件指数 |
5.2 越冬对长吻鮠生化组成成分的影响 |
5.2.1 长吻鮠肌肉营养成分的变化 |
5.2.2 越冬对长吻鮠肌肉和肝脏脂肪酸组成成分的影响 |
5.3 越冬期间长吻鮠血液学指标的变化 |
5.3.1 越冬对长吻鮠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
5.3.2 越冬对长吻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 |
6.1 长吻鮠越冬期间的生理变化 |
6.2 长吻鮠越冬期间的生化变化 |
6.3 长吻鮠越冬适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居留南极对考察队员血中甲状腺素和儿茶酚胺含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极科考医疗保障行前培训的实践体会[J]. 甘迪,季晟超,高彩萍,陈国庭.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0(02)
- [2]中国极地科考随船医疗保障的现状和改进[J]. 高志光,甘迪,熊凯,孙贵新,陈国庭.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8(02)
- [3]南极特殊环境对考察队员生理心理的影响 ——对中国第20、27、29、30、31次南极考察队的研究[D]. 陈楠.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11)
- [4]南极冰穹A低氧复合寒冷环境对考察队员儿茶酚胺含量和心肌酶的影响[J]. 熊艳蕾,彭毛加措,陈楠,宋敏涛,徐成丽. 极地研究, 2016(03)
- [5]模拟海拔5000米高原低氧环境对雄性C57BL/6小鼠内分泌和认知功能的影响[D]. 郭郑旻.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01)
- [6]南极越冬队员血清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的研究[J]. 徐成丽,王宗惠,李浩,张韬,祖淑玉,朱广瑾. 毒理学杂志, 2007(05)
- [7]“肾应冬”调控机制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性的研究[D]. 邓小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8]中国南极考察的医学保障[J]. 张越巍.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7(02)
- [9]长吻鮠越冬的生理生化适应[D]. 梁友光.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10]遨游学海 淡泊人生[J]. 薛全福. 生理科学进展,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