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邵培仁与中国当代传播学(论文文献综述)
杨柏岭[1](2021)在《中国本土传播学研究的发展之思——以华夏礼乐传播论为考察中心》文中提出华夏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盛誉,礼乐制度是华夏文化的突出内容和形象代表,研究华夏文化自然要以礼乐为重。从借鉴西方传播学视角阐释华夏礼乐文化,探究华夏文明中的传播智慧,经黄星民明确提出"礼乐传播"这个话题,到首部以"华夏礼乐传播"冠名的专着出版,历经70年左右。20世纪中后期,在从"传播学研究中国化"到"华夏传播论"的进程中,"礼文化传播"正是重点关注的内容,开启了华夏礼乐传播研究的高起点。21世纪伊始,在中国本土传播学研究日益高涨的氛围中,"礼乐传播"完成了命名、初探及不断推进的过程。同时,众多未曾使用"礼乐传播"之名的传播史着述夯实了华夏礼乐传播论的历史逻辑,传播思想着述提升了华夏礼乐传播论的理论逻辑,各类专题研究亦彰显了华夏礼乐传播论的学术内涵。首部《华夏礼乐传播论》专着立足于"礼乐(传播)"文本的历史考释,规划了华夏礼乐传播论的内涵与外延,凸显了"礼乐文化"传播论的华夏话语。
闫欢[2](2021)在《邵培仁教育传播理论与实践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三十几年间有几十篇述评文章较为全面系统地呈现出作为传播学家的邵培仁教授在传播学及其若干分支研究领域的开创地位与卓越学术贡献。但对作为教育传播学家的邵培仁教授的相关研究却不多见,这与邵培仁教授所获教育传播殊荣及其学科教育共同体在国内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难相对应。从教育传播思想、教育传播规划、教材、课程、教育传播学家等五个方面对邵培仁教授的教育传播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系统性与历程性的梳理与归纳,尝试展现邵培仁及其所在学科教育共同体在教育传播理论与实践上的基本规律,以期对理解中国传播学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与理论的现实持续张力背后的影响因素有所助益。
陈江柳[3](2021)在《立足本土 走向整体 走向世界——略论邵培仁及其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探索》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实现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科是中国传播学人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和学术追求。作为中国大陆传播学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邵培仁在传播理论、媒介管理学、华莱坞电影理论、全球传播、传播研究本土化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令人景仰的学术建树,为推进传播学研究中国化进程作出了卓越贡献。本文主要以邵培仁及其学术思想为考察中心,从本土化、交叉化、国际化三个维度对其学术活动和理论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全面概括,旨在管窥传播学研究中国化探索的学术脉络和演进路径。
孙明洁[4](2020)在《传播学视角下的手工技艺师徒传承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手工技艺的师徒传承为研究对象,运用传播学的研究视角与方法,探索手工技艺师徒传承作为信息传播的特点、过程与效果,考察和分析传承实践中影响传承效果的多重因素,以期为手工技艺在师徒传承实践中实现高效优质传承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相关对策建议。传播学视角下的手工技艺是一种承载于人类身体上的特殊性信息。本文从分析手工技艺作为信息的要素与特性入手,提出手工技艺包括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要素,具有身体性、体验性与多元性的特点,并进一步阐明此类信息进行有效传播的一般性要求和特殊性要求,这不仅论证了手工技艺作为传播学意义上的“信息”的可行性,也为手工技艺信息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运用传播学的信息编码与译码理论论述手工技艺信息的传播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借鉴“5W传播过程模式”对手工技艺信息的传播效果展开深入分析,通过对传播者(师傅)、传播内容(手工技艺)、传播媒介(身体等)、受传者(徒弟)与传播效果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手工技艺师徒传承活动的内部结构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环节中影响技艺传承效果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即传播“噪音”)。最后,在综合传播效果的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合乎手工技艺师徒传承实践规律的发展性建议。本文认为提高手工技艺师徒传承效率,应该从减少手工技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建构手工技艺传受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两方面展开探索。具体表现为既要在宏观层面营造适宜于技艺信息传播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又要在微观层面强化传受双方在社会阶层、利益诉求与情感关系上的“同体观”效应,并运用手工技艺符号化认知手段,从而减少手工技艺传承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同时,本文认为从传播学视角来看,传统师徒传承是符合传播学规律特点与传播要求的传承方式,我们应该重视传统师徒传承的价值,保持与维护传统师徒传承的优势,并进一步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共同深化对技艺传承维度的思考。
林凯[5](2020)在《中国传播学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邵培仁传播学研究成果述评》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第一批传播学研究专家,邵培仁在传播学、媒介学、华莱坞电影、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深入耕耘,在近40年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图从邵培仁的学术研究历程、中国传播学理论建构的学术体系以及邵培仁对华夏传播研究的期望等三个部分来展示邵培仁在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本文通过这些成就和贡献来凸显邵培仁系统的传播学研究成果及其高尚的精神品格,以此启示后学和指导中国传播学研究。
刘超[6](2020)在《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政治认同作为一种政治态度,是人们接纳、认同现行政治体系及其价值系统的情感倾向和心理归属。政治认同是维护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团结稳定的重要基石,是各族人民凝聚政治理想与政治价值的重要力量,虽无法直接观察了解,却在人们的实践行为中得以体现。民族地区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视野宽广、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但是民族地区多处祖国边陲,是民族之间的现实利益冲突与西方欧美国家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首选的交汇之地。因此,民族地区大学生强烈的政治认同感不仅关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更是维系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重要纽带。伴随着信息社会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从“人找信息”跨越到“信息找人”的时代,因此,从政治传播视角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提升问题进行探索是一个新视角。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心理学、传播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深入分析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传播策略,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论文的理论借鉴、界定核心概念、作出研究假设、分析政治传播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升的积极作用。第三部分为数据的处理分析。立足于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实证调查,通过对数据分析掌握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为第四章提出传播策略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为对策研究。聚焦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策略,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丰富政治认知、深化政治情感、强化政治行为等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传播策略。
周颖[7](2018)在《邵培仁学术理念国际化进路及传播思想》文中研究指明邵培仁的传播思想及学术理念发展和成就同中国内地传播学研究三十年行路历程相互契合,其传播思想与研究领域因遵循中国传播研究主题的流变而持续演进、转化和升华。文章对邵培仁教授传播思想进路做了四个阶段划分:1988—1998年为传播理论及学科交叉研究初探; 1998—2008年为媒介经营管理理论体系建构; 2008—2015年为传播交叉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学术寻根; 2015年至今从事面向未来、走向亚洲、放眼世界的传播理念探索。邵培仁的传播学研究特色表现为: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学科交叉,融会贯通;学术寻根,立足本土;立意高远,国际视野;严谨踏实,情致诗意;快乐学术,与人为善。丰硕的理论成就与独特的人格魅力大大推动了传播学科建设与发展。作为一位冷静而有良知的中国学者,他不仅致力推进传播学研究的学科进步;而且聚焦理论创新,积极促进传播学研究的视阈拓展,同时还汇聚思想群落,引领建立传播学研究的浙大学派;更加注重扩展学科建制,广泛拓展传播学研究机构。
祁菲菲[8](2018)在《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四十年的回顾、论争与展望(1977—2017)》文中认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传播学本土化逐渐兴起,并且日益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经历了 40年的发展,诸多学者参与了这一论题的研究与讨论,且至今各个层面的论争依然在延续中。为了更好地推进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理清过往,正视当下,展望未来,本文就此问题开展研究。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首先从纵向维度切入,根据不同的历史语境与发展特征,将我国的传播学本土化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从伴随意识形态对抗动机,偏重政治话语的萌发初期,到伴随学术自觉,进入文化层面的发酵、争论期,再到现今伴随传播话语权,掺杂政治动机的多元反思阶段。然后从横向维度出发,围绕传播学本土化中的几个核心问题:什么是传播学本土化,要不要进行传播学本土化,为什么进行传播学本土化,以及怎样进行传播学本土化,对传播学界的诸多观点与论争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在此过程中,针对传播学本土化的实现路径问题,我们将全球与地方、西方与中国两个方面的张力作为主要着力点,对其进行详细阐述。最后,本文在对诸多学术论争与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传播学本土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反思:首先,从知识论层面,对本土化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多重反思;其次,对国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目标进行明确界定;第三,要正视传播本土化研究中客观存在的民族感;第四,对传播学本土化的几个主要层面进行了新的整理与解读;最后,针对传播学本土化的研究路径问题,强调语境、多维、互动等几个重要范畴,对中国这个字眼进行了全面解读。希望能够在传播学本土化40年的历史阶段对其进行总体回顾、展望与分析,为以后的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尹连根[9](2017)在《审慎对《庄子》进行传播学层面的“本土化”——与邵培仁、姚锦云两位老师商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们就逐渐开始了用传播学视角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尝试。这方面的最新文献之一当数邵培仁、姚锦云对庄子等人传播思想的解读。他们认为,中国传播的传统更注重"受",而西方更关注"传";庄子即为代表,庄子指出了交流的困境在"成心"、交流的实现在"心斋"与"坐忘"、交流的理想在"真宰"。但是这种解释恐有误读庄子、硬贴标签之嫌。本文认为本土化的前提是避免标签化。
谢清果[10](2017)在《传播学“中华学派”建构路径的前瞻性思考》文中提出华夏传播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末肇始,90年代兴盛一时,此后发展平淡,而至21世纪初渐有勃兴之势。文本首先力求充分把握这一领域前沿热点的研究成就,并归纳出其显着特征,进而从反思"传播学本土化研究"问题入手探讨"华夏传播研究"的合法性,再基于40年来华夏传播研究的历史变迁与近年来发展的丰硕成果,从核心概念辨析、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民族文化传播学建构、华夏传播学的想象力培育、华夏传播理论体系构建等维度,全方位、前瞻性地展示出传播学"中华学派"建构的基本态势与发展路径,以期推动华夏传播研究向建构"华夏传播学"的方向挺进,最终为"中华传播学"的形成奠定历史与文化的基石。
二、邵培仁与中国当代传播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邵培仁与中国当代传播学(论文提纲范文)
(2)邵培仁教育传播理论与实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
二、教育传播规划的设计师 |
三、重视教材编写与建设 |
四、重视教学过程与效果 |
五、言传身教:生活即教育,天地皆课堂 |
(3)立足本土 走向整体 走向世界——略论邵培仁及其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足中国:厚植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实践 |
(一)挖掘传播研究的中国渊源 |
(二)勾勒传播研究的本土化路径 |
(三)深耕传播研究的华夏特色 |
二、走向整体:拓展传播学研究的交叉化探索 |
(一)开辟大陆传播学交叉化研究的新疆域 |
(二)推动媒介生态学、媒介地理学等多个领域“跨界创新” |
(三)倡导建构人类整体传播学的研究进路 |
三、走向世界:推进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化路径 |
(一)率先命名并引领“华莱坞”电影研究 |
(二)探索“亚洲传播”理论的可能路径 |
(三)建构中国的“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 |
四、“浙江学派”:以邵培仁为中心的传播研究共同体 |
(一)作为学术引领构建“浙江学派” |
(二)培育研究平台推动学派建设 |
(三)注重协同创新凝练学派特色 |
五、结语 |
(4)传播学视角下的手工技艺师徒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辨析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手工技艺作为信息的要素、特性及传播要求 |
第一节 手工技艺作为信息的要素 |
一、显性信息要素 |
二、隐性信息要素 |
第二节 手工技艺作为信息的特性 |
一、信息载体的身体性 |
二、信息形态的体验性 |
三、信息内容的多元性 |
第三节 手工技艺传承作为信息传播的要求 |
一、一般信息传播的要求 |
(一)保持可识别性 |
(二)保持客观性 |
(三)保持有效性 |
二、手工技艺传承的特殊要求 |
(一)保持实践性 |
(二)保持恒定性 |
(三)保持核心性 |
第二章 手工技艺师徒传承的传播过程 |
第一节 信息传播要素及一般过程 |
一、信息传播构成要素 |
二、信息传播的一般过程 |
第二节 手工技艺师徒传承的传播过程 |
一、手工技艺信息的编码 |
二、手工技艺信息的传递 |
三、手工技艺信息的译码 |
第三章 手工技艺师徒传承的传播效果 |
第一节 传播者与传播效果 |
一、传播者的特点 |
二、传播者的“信源可信性” |
(一)专业权威 |
(二)人格感召 |
(三)情感依赖 |
三、传播者处理信息的能力 |
(一)收集与生产信息的能力 |
(二)信息“把关人”能力 |
(三)信息编码能力 |
第二节 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 |
一、显性信息的传播效果 |
(一)显性信息传授的明确性 |
(二)显性信息接收的便捷性 |
二、隐性信息的传播效果 |
(一)隐性信息传授的主体性 |
(二)隐性信息接收的体悟性 |
第三节 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 |
一、声音语言媒介 |
(一)语言的模糊性 |
(二)语言向动作技能转化的理解性 |
二、身体媒介 |
(一)“动作示范”传播 |
(二)“手把手”身体接触式传播 |
(三)神态表情传播 |
三、实物媒介 |
(一)实物传播的直观性 |
(二)实物传播的示范与检查作用 |
第四节 受传者与传播效果 |
一、受传者的特点 |
(一)身体“在场性” |
(二)接收信息的身体条件 |
(三)接收信息的动机与需求 |
二、受传者的信息接收能力 |
(一)身体的感知能力 |
(二)身体的思维能力 |
(三)身体的实践能力 |
三、受传者的信息反馈 |
(一)即时性与显着性 |
(二)延时性与隐匿性 |
第四章 关于手工技艺师徒传承效果改进的思考 |
第一节 减少手工技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噪音” |
一、增强传受双方的主观意愿与能力 |
二、扬弃“在场传播”与“不在场传播”之利弊 |
第二节 建构手工技艺传受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 |
一、改善手工技艺的传播环境 |
(一)建设适宜的物质环境 |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
二、强化传受双方的“同体观”效应 |
(一)拉近社会阶层距离 |
(二)增强利益诉求共同性 |
(三)促进情感共鸣 |
三、运用符号化认知手段 |
(一)加强手工技艺信息的符号化 |
(二)注重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中国传播学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邵培仁传播学研究成果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邵培仁学术研究介绍 |
(一)学术成就及贡献 |
(二)邵培仁传播学研究的思想脉络 |
1. 第一阶段:1988-1998年传播学本土化研究 |
2. 第二阶段:1998-2012年,传播交叉化研究和传播学本土化深度耕耘 |
3. 第三阶段:2013-2017年,华莱坞电影理论构建和华夏传播研究 |
4. 第四阶段:2017至今,人类整体传播学和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的创建 |
(三)邵培仁的治学风格 |
1. 严谨治学,敢于创新 |
2. 知识广博,视野开阔 |
二、中国传播学的理论构建 |
(一)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基本思想 |
(二)学术寻根:华夏传播研究的理论建构 |
(三)推进“新世界主义”理论建设,构建人类整体传播学 |
三、对华夏传播研究的期望 |
(6)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政治认同研究现状 |
1.2.2 政治传播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借鉴 |
2.1.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1.2 政治心理学相关理论 |
2.1.3 传播学相关理论 |
2.1.4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 |
2.2 政治认同与政治传播的内涵及主要影响因素 |
2.2.1 政治认同的内涵及主要影响因素 |
2.2.2 政治传播的内涵及主要影响因素 |
2.2.3 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路径模型构建 |
2.3 政治传播在提升政治认同中的积极作用 |
2.3.1 丰富政治认知,培育政治情感 |
2.3.2 引导社会舆论,坚定政治信仰 |
2.3.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政治行为 |
第3章 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样本的选取及其描述性统计 |
3.1.1 样本的选取 |
3.1.2 信度效度检验 |
3.1.3 球性检验 |
3.1.4 主成分因子分析 |
3.2 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成效 |
3.2.1 丰富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政治认知 |
3.2.2 增进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政治情感 |
3.2.3 巩固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政治行为 |
3.3 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偏差及归因分析 |
3.3.1 政治传播主体方面 |
3.3.2 政治传播载体方面 |
3.3.3 政治传播环境方面 |
第4章 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策略 |
4.1 构建民族地区政治传播大格局,丰富政治认知 |
4.1.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坚守政治传播主渠道 |
4.1.2 强化社区的传播功能建设,拓展政治传播新途径 |
4.1.3 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政治传播新格局 |
4.2 增强传播与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契合度,深化政治情感 |
4.2.1 转变传播话语体系,消除话语隔阂 |
4.2.2 提升传播者的素质,增强传播感染力 |
4.2.3 满足大学生的多样需求,提升政治获得感 |
4.3 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政治行为 |
4.3.1 改变传播方式,激发参与热情 |
4.3.2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导政治行为 |
4.3.3 发挥传播者的示范作用,巩固政治行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邵培仁学术理念国际化进路及传播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传播学行路历程与邵培仁传播思想流变 |
(一) 第一阶段 (1988—1998年) :传播理论及学科交叉研究初探 |
(二) 第二阶段 (1998—2008年) :媒介经营管理理论体系建构 |
(三) 第三阶段 (2008—2015年) :传播交叉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学术寻根 |
(四) 第四阶段 (2015年—) :面向未来、走向亚洲、放眼世界的传播理念探索 |
二、邵培仁治学风格及学术特色 |
(一) 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
(二) 交叉互动, 融会贯通 |
(三) 学术寻根, 立足本土 |
(四) 立意高远, 国际视野 |
(五) 严谨踏实, 情致诗意 |
(六) 快乐学术, 与人为善 |
三、邵培仁学术成就及学科贡献 |
(一) 汇聚思想群落, 引领建立传播学研究的浙大学派 |
(二) 编纂学术专着, 致力推进传播学研究的学科进步 |
(三) 聚焦理论创新, 积极促进传播学研究的视阈拓展 |
(四) 扩展学科建制, 广泛拓展传播学研究机构 |
(8)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四十年的回顾、论争与展望(1977—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缘起 |
1.2 研究价值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传播学本土化”四十年研究进展与研究问?的提出 |
2.1 相关研究逐渐深化,整体趋势表现为多元反思与重新思考 |
2.2 传播学学科化进程与本土化研究相互影响,几代学者着力整理反思 |
2.3 对"传播学本土化”基本问题的认知争议较大,尚需厘清 |
2.3.1 围绕本土化的概念、前提、必要性等基本范畴争论甚多 |
2.3.2 诸多学者对“传播学本土化”的路径进行多元反思 |
2.4 论争中形成共识,问fi集中在普遍_特殊,西方一中国的矛盾张力15 |
2.5 华夏传播研究是集中体现“传播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之一 |
2.5.1 系统梳理类的华夏传播研究佳作频出 |
2.5.2 纵向维度方面,相关研宄以古为主,时间集中于先秦和汉代 |
2.5.3 横向维度方面,研宄领域集中于儒道佛几大学派、政治传播 |
2.5.4 注重挖掘中国独特的传播文化,如礼乐文化、周易文化等 |
2.5.5 随着相关研宄的深化发展,开始建构本土传播理论的尝试 |
2.6 问鼍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三章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三个主要阶段 |
3.1 伴随意识形态对抗动机,偏重政治层面的萌发初期(1977—1992) |
3.2 伴随学术自觉,进入文化层面的发酵争论期(1993—2008) |
3.3 伴随传播话语权,掺杂政治动机的多元反思阶段(2008年-至今〉 |
第四章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四个核心问题 |
4.1 什么是传播学本土化 |
4.1.1 横向维度:围绕研宄对象、理论、方法、主体的论争 |
4.1.2 论争焦点:中国能否建立自己的传播理论 |
4.1.3 纵向维度:三个递进的层次是指向路径还是现状描述 |
4.1.4 本土化横向、纵向维度的综合解析 |
4.1.5 论争:华夏传播研究与传播学本土化宄竟是何关系 |
4.2 要不要进播学本土化 |
4.3 为什么进播学本土化 |
4.3.1 理论层面 |
4.3.2 实践层面 |
4.3.3 论争:中国的存在要求传播学本土化?注重主位研究与语境 |
4.4 怎样进行传播学本土化 |
4.4.1 全球——地方的矛盾与张力 |
4.4.2 西方——中国的矛盾与张力 |
第五章 对“传播学本土化”问题论争的反思 |
5.1 从知识论层面,对本土化研究的基本问腰进行多重反思 |
5.1.1 根据西方知识论,本土化研宄有其知识论依据与路径启发 |
5.1.2 回到中国文化,本土化的知识论基础有其必要性与可能性吗? |
5.2 首先要明确: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目标究竞是什么 |
5.3 正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中客观存在的民族感 |
5.3.1 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误区,恰当把握张力处理 |
5.3.2 注重本土化的特殊语境,不能被政治动机冲击了文化自觉 |
5.4 传播学本土化的几个主要层面 |
5.4.1 研宄对象的本土化既是本土化的动机,也是其内容与目标 |
5.4.2 本土化理论建构是传播学本土化的长期奋斗目标 |
5.4.3 研究方法本土化不必强求,可根据我国的研宄实际适当尝试 |
5.5 如何进行传播学本土化 |
5.5.1 语境是一个重要范畴,在多维视野中进行传播学本土研究 |
5.5.2 在互动的视野中把握传播学本土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审慎对《庄子》进行传播学层面的“本土化”——与邵培仁、姚锦云两位老师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内倾文化不必然更关注“接受”,外倾文化不必然更关注“传递” 三、传播活动与传播思想 四、《庄子》的几个关键概念 五、传统文化的传播学本土化应避免简单的标签化 |
(10)传播学“中华学派”建构路径的前瞻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传播学“中华学派”建构的雄厚基础及显着特征 |
(一) 研究主体青年化 |
(二) 研究对象集中 |
(三) 研究态势呈学科交叉融合 |
(四) 研究取向策略性明显 |
(五) 论文发表阵地分散中有聚焦 |
(六) 研究时段与历史学研究热点有较高重合度 |
二、传播学“中华学派”的建构当根植于省思“传播学本土化”的理论自觉 |
三、传播学“中华学派”的建构当在中国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中提升研究后劲 |
四、传播学“中华学派”的建构当在核心概念的辨析中奠定理论基石 |
五、传播学“中华学派”的建构当注重推进“民族文化传播学”研究 |
六、传播学“中华学派”的建构亟须培育“华夏传播学”的想象力 |
(一) 注重回归在地传播经验的研究 |
(二) 继续建构能够回应中国社会传播问题的理论体系 |
七、“华夏传播学”:传播学“中华学派”建构的当代目标 |
四、邵培仁与中国当代传播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本土传播学研究的发展之思——以华夏礼乐传播论为考察中心[J]. 杨柏岭. 华夏传播研究, 2021(02)
- [2]邵培仁教育传播理论与实践探析[J]. 闫欢.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11)
- [3]立足本土 走向整体 走向世界——略论邵培仁及其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探索[J]. 陈江柳. 东南传播, 2021(04)
- [4]传播学视角下的手工技艺师徒传承研究[D]. 孙明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5]中国传播学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邵培仁传播学研究成果述评[J]. 林凯. 东南传播, 2020(03)
- [6]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策略研究[D]. 刘超.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7]邵培仁学术理念国际化进路及传播思想[J]. 周颖.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8]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四十年的回顾、论争与展望(1977—2017)[D]. 祁菲菲. 厦门大学, 2018(07)
- [9]审慎对《庄子》进行传播学层面的“本土化”——与邵培仁、姚锦云两位老师商榷[J]. 尹连根. 国际新闻界, 2017(05)
- [10]传播学“中华学派”建构路径的前瞻性思考[J]. 谢清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