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捕获色谱法监测挥发性卤代烃(论文文献综述)
刘烨,王硕,毛红霞,牟弈竹[1](2021)在《生活饮用水中32种挥发性卤代烃的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法》文中认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1-二氯乙烯,二氯甲烷,反-1,2-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烷,顺-1,2-二氯乙烯等32种挥发性卤代烃的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自动顶空进样技术,应用DB-624毛细管柱进行分离,用程序升温进行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GC)分析(电子捕获检测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 32种挥发性卤代烃在34.5 min内完成检测,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6%~110.4%,相对标准偏差为0.69%~8.15%,方法检出限为0.001~0.900μg/L。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合生活饮用水中32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同时测定。
曹梦瑶[2](2021)在《南京工业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环境效应》文中认为“十四五”规划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作为大气O3的重要前体物,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针对南京工业区大气VOCs进行连续观测,了解其污染特征及其污染来源。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MIR)估算O3生成潜势,利用气溶胶生成系数(FAC)和SOAP因子法估算SOA(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南京工业区TVOCs(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各组分均呈秋冬高,春夏低的浓度变化特征。VOCs组分受气象要素和交通排放的共同影响,呈―双峰型‖日变化特征,夜间浓度高于白天。高湿度、低风速的气象条件更有利于污染物的堆积。异戊二烯夏季浓度最高,冬季最低,夏季呈―单峰型‖日变化规律,受植物排放的影响显着,冬季呈―双峰型‖变化特征,受交通排放影响显着。利用X/E(间,对二甲苯/乙苯)的比值判断发现南京工业区大气VOCs受区域传输的影响较大。利用T/B(甲苯/苯)的比值初步判断发现,夏秋冬季受交通排放影响较大,春季受混合源的综合影响。利用i/n(异戊烷/正戊烷)的比值初步判断发现夏季可能受燃料蒸发影响较大,冬季受车辆尾气排放影响较大。利用PMF(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受体模型确定南京工业区春夏秋季的VOCs排放源为:生物排放源、机动车尾气排放源、工业排放源、涂料溶剂排放源和燃料挥发源,冬季无生物源排放。交通和工业排放是最主要的VOCs污染来源。异戊二烯在春夏秋季主要来源于生物排放,冬季主要来源于交通排放。芳香烃和烯烃对OFP(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最大,苯系物、乙烯和OVOCs(含氧挥发性有机物)是均为生成大气O3的优势物种。利用FAC系数法和SOAP因子法发现芳香烃是生成南京工业区大气SOA的关键物种,未来南京治理大气SOA污染应将重点放在对工厂排放和涂料溶剂排放方面。
王慧杰[3](2021)在《基于GC-MS/FID的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连续监测系统的比对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持久性区域性的大范围近地面臭氧和细颗粒物污染是我国环境科学界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一类重要的前体物质,参与了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光化学形成,提升准确且快速的监测能力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推动针对VOCs监测与防控的必要手段。依托于生态环境部淄博市生态环境局项目,本研究搭建了四套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ydrogen flame ion detector,GC-MS/FID)的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连续监测系统。以107种VOCs作为目标化合物,通过分析不同浓度的PAMS和TO-15混合标准气体以及连续七天实地监测淄博市高新区环境空气中的VOCs对各系统进行了比对与应用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各系统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通道结构与色谱柱分离方式略有区别,这些差异决定ZF系统和AM系统可做到每小时累计采样时间不少于30 min,而TT系统和GM系统可做到每小时累计采样时间60 min的无盲点采样。(2)各系统针对107种VOCs组分都具有一定的监测能力,其测量范围完全满足当前国内环境空气监测的要求。各系统暴露出一些典型问题:ZF系统的MSD通道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气相色谱柱自身分离能力有限或气相色谱柱温箱温度程序不够优化,预浓缩解析单元可能存在富集不充分的问题,同时气路硬件也有待加强;AM系统存在较大系统误差,且其FID针对低浓度物质的检测性能不是十分优良;TT系统中个别组分的零点噪声需要进一步降低,其软件也需优化准确自动识别质谱峰的能力;GM系统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对工作环境要求也相对苛刻。(3)各系统实测结果之间Pearson相关性均显着,但Bland-Altman分析法结果显示仅ZF系统与GM系统、AM系统与GM系统一致性显着,其他组别差异性较大。各系统监测的间、对-二甲苯与邻-二甲苯浓度之间相关性显着,但ZF系统间、对-二甲苯与邻-二甲苯浓度拟合曲线的斜率与其他系统相差较大,表明ZF系统监测能力存在某些缺陷。(4)各系统实测VOCs总量浓度平均值为116.748±63.079 ppbv,且各系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析VOCs总量日、周浓度特征发现大气温度与风向对淄博市高新区VOCs总量浓度影响很大;通过对四次VOCs浓度波动分析发现:乙醇、丙烷、丙酮等是淄博市VOCs的优势组分,导致VOCs上升的原因分别是小雨天气导致扩散条件变差的同时影响了环境空气中VOCs的化学反应、东南风携带来临淄区的工业废气以及北风携带来桓台县工业区富含苯系物的工业废气。淄博市作为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其间、对-二甲苯与邻-二甲苯特征比值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较小。
吴晨[4](2021)在《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鞋车间使用原料众多,存在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本课题以气相色谱仪为主要分析仪器,研究搭配不同前处理技术及检测器,分析制鞋车间不同类别挥发性有机物。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的甲醛应用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的甲醛。本文以纯水采集空气中的甲醛,加入2,4-二硝基苯肼衍生后进行萃取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pH=6和60℃水浴条件下衍生30 min效果最好。本方法考察了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检出限和最低检出浓度、样品中甲醛加标回收率等指标。实验表明:该方法选择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取代目前广为应用的分光光度法。2.制鞋车间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基乙酰胺(DMA)的二次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制鞋车间空气中DMF和DMA的二次热解吸-气相色谱法,考察了色谱柱种类、检测器类型、热解吸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终采用FFAP为色谱柱、NPD为检测器、280℃为热解吸温度。计算了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解吸效率、最低检出质量和最低检出浓度。与国标法对比,应用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实验灵敏度。同时,实验还对污染来源进行了初步研究。3.制鞋车间空气中的17种常见挥发性有机物的二次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制鞋车间空气中常见1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着重考察了热解吸温度和色谱柱温度对检测的影响,与国标法中的溶剂解吸法相比,该方法测定检出限显着降低,检出多种微量物质,适用于制鞋车间空气中上述十七种物质的测定。
汪河伟,覃芳敏,原泳锶,罗志烽,李钦豪,宗同强[5](2021)在《顶空-气相色谱同时测定饮用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类有机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一种顶空-气相色谱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方法:该方法集平衡升温、自动进样、气相色谱分离于一体,在优化仪器的色谱条件的基础上对顶空进样平衡温度、平衡时间、气液体积比和氯化钠加入量进行研究。样品经HP-35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保留时间定性。结果:7种挥发性卤代烃相关系数r为0.9983~0.9997,加标回收率为81.3%~110.2%,相对标准偏差为2.0%~9.0%,检出限为0.10~0.59μg/L。结论: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有效分离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适用于饮用水中卤代烃的准确分析测定。
朱晓平[6](2020)在《石油冶炼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源成分谱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大气污染物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的重要前体物。监测点位空气样品中VOCs组成分析,是建立VOCs排放源清单和运行空气质量模型的基础数据,其对了解大气中VOCs来源和评估其对臭氧和细颗粒物生成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TD-GC-MS),建立了同时准确定量分析67种VOCs的分析方法。采用上述方法对某石油冶炼企业工艺过程中VOCs无组织排放源,进行了67种目标化合物筛查和非目标化合物筛查,并对它们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共检出16种目标VOCs,54种非目标VOCs。各监测点位非目标化合物总质量浓度占其VOCs总量的63.0%。(2)15个监测点位检出无组织排放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浓度水平为32.1~1206.4μg/m3,其中污水处理区、产品罐区和二蒸馏装置区对VOCs无组织排放贡献量较大。(3)VOCs无组织排放源谱由烷烃、烯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芳香类和其它含氮含硫化合物组成,其中烷烃、OVOCs含量最高。各监测点位正己烷、异戊烷、丙酮、二氯甲烷、甲苯、正戊烷、间/对二甲苯分布较广泛;甲基叔丁基醚、正己烷、异戊烷、2-丁酮、甲苯、正戊烷、苯、丙酮、2-甲基戊烷、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含量较高。产品罐区甲基叔丁基醚含量较高。(4)采用最大增量活性因子加权法对VOCs的OFP进行了评估。对臭氧生成贡献较大的特征污染物为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甲基叔丁基醚、正己烷、异戊烷、2-丁酮、邻二甲苯。污水处理区、二蒸馏工艺装置区、产品罐区无组织排放VOCs的OFP较大。烷烃和芳香烃的OFP值较大。(5)采用气溶胶生成系数法对VOCs的SOA生成潜势进行了评估。对SOA生成潜势贡献较大,且分布较广泛的化合物主要为苯系物。污水处理区无组织排放VOCs的SOA生成潜势最大,占总SOA生成潜势的51.2%。
杨萌[7](2020)在《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与评价标准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地表、地下等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比较严重,超标情况时有发生。明确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对于监测和防控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十分必要。本文对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标准分析方法、环境质量以及行业排放等相关标准限值做一综述,为环境监测、管理等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施锦瑞[8](2020)在《基于GC-QTOF构建VOCs的非目标筛查方法》文中提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中一类重要的污染物,会产生一系列环境效应,包括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产生臭氧、引发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体健康等。对环境中VOCs进行监测和分析是对其有效管控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作为主流的VOCs分析仪器,被广泛用于VOCs的环境监测分析。近年来,由于VOCs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显着,VOCs的监测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从过去仅监测几种代表性污染物到目前重点控制区域要求监测上百种物质。由于环境中的VOCs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在分析复杂环境样品时,如果采用既定的VOCs目标物清单来分析,可能会存在污染物漏检,从而无法反映真实的污染情况。基于VOCs日益提高的分析需求和目前目标分析存在的局限,本研究旨在发展一种针对大气中VOCs的非目标筛查方法,并对环境空气中的VOCs进行初步的分析应用。本研究采用吸附管采样,使用热解吸与GC-MS组合方法,发展了一种环境空气中VOCs的分析方法。对某工业园区及附近居民区的大气样品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在36种疑似化合物中通过标准样品确证12种VOCs,该区域大气中苯系物占比最大、其次是苯酚类物质和酯类物质。对环境样品分析实践发现,虽然GC-MS具有配套的数据库,但对大气环境样品中未知VOCs的定性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例如,由于VOCs分子较小,不同VOCs质谱分析中有时会包含相同的碎片离子,如果色谱保留时间也相近,会出现定性错误的情况。由于GC-MS质量分辨率相对较低,很难克服定性错误的问题。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既保留了气相色谱的分离功能,又具有TOF质谱比较高的质量分辨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VOCs定性错误的概率。本研究采用GC-QTOF建立了一套VOCs的非目标筛查方法。为了获得良好的质谱信号,对离子源温度和电子电离能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离子源温度在200℃、230、270℃时对质谱信号无显着影响,但电子电离能在15eV、30eV、70eV下对分子离子峰影响较大。70eV便于与质谱库进行匹配,15eV更有利于分子离子峰的获取。基于VOCs的沸点,建立了保留时间预测模型,可以从保留时间层面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最终确定的非目标筛查流程如下:(1)首先对样品中的VOCs在70eV下进行分析,将获得的质谱图与仪器配套的谱图库比对,筛选出可能的候选物;(2)在15eV条件下获取分子离子峰,根据候选物分子离子的准确度误差﹤5 ppm作为阈值鉴定化合物;(3)使用保留时间预测模型,进一步鉴定化合物;(4)最后可以使用标准样品对识别的物质进行确证。将108种标准物质作为未知样品进行非目标筛查流程测试发现,94种物质可以被正确识别,准确率达87%。使用构建的非目标筛查方法对实际环境大气中的VOCs进行了分析,通过质谱库匹配找出59种疑似化合物,根据分子离子峰筛查识别出30种,最终,有23种VOCs通过标准样品确认;其余7种化合物由于缺乏标准样品作为疑似化合物。环境空气样品分析表明,基于GC-QTOF所构建的非目标筛查方法可以用于环境未知样品的VOCs定性识别。
苏婉婷[9](2020)在《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环己醇、甲氧基乙酸的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环己酮是重要的工业溶剂,可通过皮肤及呼吸道进入人体。接触环己酮会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及造血系统毒害作用,环己酮经代谢后转化为环己醇,并以葡萄糖醛酸结合态形式随尿液排出。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协会(ACGIH)规定将班末尿中环己醇含量作为环己酮的接触指标,生物接触限值(BEI)为8.0mg/L;目前国内外关于尿中环己醇的检测方法研究较少,我国尚未制定环己酮的生物接触限值指标及其检测方法。本研究旨在建立环己酮代谢物尿中环己醇测定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为我国制定职业接触环己酮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提供技术支撑。(2)乙二醇单甲醚在工业中作为涂料溶剂、匀染剂及有机合成中间体被广泛使用,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引发免疫系统、造血系统和雄性生殖器官毒性作用,在体内被氧化为甲氧基乙酸(MAA),经尿液排出。德国科学研究联合会(DFG)制定的乙二醇单甲醚生物标志物-尿中甲氧基乙酸的生物制剂耐受值(BAT)为15mg/g肌酐(18mg/L)。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乙二醇单甲醚的生物接触限值指标及其检测方法。本研究旨在建立尿中甲氧基乙酸的柱前衍生-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测定法,为我国制定职业接触乙二醇单甲醚的生物标志物MAA的检测方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尿中环己醇、甲氧基乙酸的前处理方法分别为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柱前衍生-液液微萃取,分析仪器为气相色谱。(1)尿中环己醇的检测:尿样经β-葡萄糖醛酸酶水解后,环己醇结合态转化为游离态,随后加入盐析剂以提高离子强度,置于顶空瓶中于恒温水浴锅水浴,同时插入SPME萃取头,待分配平衡后取出萃取头,插入气相色谱气化室解吸,毛细管柱分离,FID检测器检测。探究盐析剂种类及用量、萃取头种类、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时间等,以寻求最佳萃取条件。探究精密度、加标回收率、样品稳定性试验等方法学性能指标。同时进行动物及人体尿样的分析测定,验证方法的实用性。(2)尿中甲氧基乙酸的检测:尿中甲氧基乙酸在一定pH的磷酸盐缓冲液体系下,与五氟苄基溴衍生生成五氟苄基甲氧基乙酸酯,衍生后的样品经0.45μm滤膜过滤后,用少量二氯甲烷萃取富集,取萃取有机相注入气相色谱进样口,毛细管色谱柱分离,ECD检测器检测。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叔丁氧基乙酸作为内标物。探究磷酸盐缓冲液p H、衍生剂种类、衍生剂用量、衍生温度、衍生时间等对衍生效率的影响,萃取剂用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测定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线性关系等方法学性能指标。使用该方法测定人体尿样以验证方法可靠性。结果(1)尿中环己醇的顶空-固相微萃取:选择2.0g氯化钠作为盐析剂,碳烯/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头(75μm,CAR/PDMS)萃取尿中环己醇,于50℃下水浴20min,220℃下解吸5min,DB-5毛细管柱分离,FID检测器检测。检测器温度250℃,载气(氮气)流量0.5m L/min,分离比1:10。使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30℃,保持1min,随后以5℃/min升至80℃,此时待测峰与杂质峰分离,峰形较好。环己醇浓度在0.1~5.0mg/L时线性关系良好,标曲方程Y=161.21X+8.5577,r=0.999,检出限为0.03 mg/L,定量下限0.10 mg/L,低、中、高三种浓度加标回收率为84.5%~96.3%,日间精密度3.81%~6.00%。(2)尿中甲氧基乙酸的衍生萃取:取1.00m L尿样,加入1.00mL p H=6的磷酸盐缓冲液、100μL 100mg/L的叔丁氧基乙酸(内标物)、200μL 15%的五氟苄基溴,将反应体系置于90℃水浴锅中衍生40min后取出,冷却至室温,混合液经0.45μm针头过滤器过滤后,加入200μL二氯甲烷,混合震荡后以3000r/min离心5min,吸取下层有机相注入气相色谱仪,DB-5毛细管色谱柱分离,ECD检测器检测。气化室温度为180℃,检测器温度210℃,使用程序升温:初温70℃,保持2min,以10℃/min升至130℃,再以5℃/min升至150℃。载气(氮气)流量:2mL/min,分流比:20:1,进样量1μL。以MAA衍生物与内标衍生物峰面积比值为y轴,MAA浓度为x轴绘制标准曲线,在0.6~6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0.4404X+0.0172,r=0.999,检出限为0.13mg/L,低、中、高三种浓度加标回收率为76.6%~110.7%,日间精密度8.00%~8.82%。结论(1)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尿中环己醇进行前处理,集萃取、富集、进样于一体,操作简便,与液液萃取法相比,有效减少了尿中基质的干扰,不使用有机溶剂。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高,适用于职业接触环己酮人群尿中环己醇的检测。(2)使用五氟苄基溴对尿中甲氧基乙酸进行衍生,低毒高效,衍生产物性质稳定,响应值高,同时结合液液微萃取法萃取富集。方法检出限低、有机试剂用量少,适用于职业接触乙二醇单甲醚人群尿中甲氧基乙酸的检测。(3)建立的两种新方法均满足《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5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GBZ/T 210.5-2008)的要求。(4)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人群及动物尿样的测定,验证方法可靠性,可为我国制定尿中环己醇、甲氧基乙酸生物接触限值和检测方法提供技术依据。
程杰[10](2019)在《燃煤电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机理及脱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能源在一段时间内将仍以燃煤为主,而燃煤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燃煤产生的有机污染物排放是主要人为排放源之一。目前,有关燃煤有机污染物排放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污染物排放机理及控制进行研究。从煤热解逸出气的研究开始,对热解逸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受影响因素和不同升温速率燃烧条件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探究了燃煤电厂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分布规律,结合前述研究基础对燃煤电厂有机污染物的控制进行了研究。选用热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三种仪器同步进行燃煤热解分析。基于特征碎片或科瓦茨指数(Kovats Index),利用热重红外气质联用仪对燃煤热解过程中的124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鉴定,这些化合物包括烷烃类、α-烯烃类、苯系物和酚类物质。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关键因素,低于400℃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仅占烟煤热解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总量的23.1%。因此,利用热脱附气质联用仪分析燃煤的热解,只能提供400℃前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信息。由于热脱附技术的温度限制,会低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热重分析仪中升温速率对煤热解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影响较大,高升温速率将延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温度点。而固定升温速率下不同颗粒大小对热解逸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温度点影响不大,这可能是由于在低升温速率下,颗粒大小对温度传导的影响较小。不同煤种对热解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影响也较大。褐煤热解逸出气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高于烟煤,通过微商热重曲线拟合和气质分析结果证实这可能是褐煤中氧交联水平高于烟煤的结果。不同气氛下的热解析结果表明,因为氧的参与,煤热解过程同步发生了燃烧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酚类物质最先消耗,其次是烯烃类物质,烷烃类和芳香烃类物质相对消耗较慢;且即使在氧气气氛下,仍会有少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逃逸,其变化规律可以对燃煤电厂实际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及控制提供理论基础。不同气氛下模拟燃烧条件下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但由于是在低升温速率下,不能较好地模拟真实燃烧。所以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比较燃煤在固定床(低于100℃·min-1)、滴管炉(低于2000℃·s-1)和电厂锅炉(约105℃·s-1)中跨尺度不同升温速率下煤粉燃烧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采用热脱附气质联用仪和在线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煤燃烧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燃烧温度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有明显的影响。在滴管炉内,在较高炉温下收集的烟气中检测到较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是因为较高的炉温导致更快的加热速度和较短的烟气炉内滞留时间,从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浓度有所增加。随着三个系统升温速率的提高,可以检测到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种类及含量逐渐减少。通过三种不同升温速率下获得的检测结果可以得到不同燃烧条件下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规律。进一步研究了甲烷、非甲烷总烃、多环芳烃等有机化合物在超低排放电厂的分布。根据EPA方法25A,采用改进的便携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仪对烟气中的甲烷和非甲烷总烃进行了分析,发现较低的锅炉负荷下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浓度较高。检测了固体样品热解过程中气体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含量,得到煤热解逸出气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含量。用逃逸率E表示烟气中排放有机物的含量与煤热解有机物比率。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E值在锅炉出口低于0.2%,在烟囱进口低于0.1%,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浓度低于1.5mg·m-3,这些结果证实超临界燃煤锅炉配套超低排放烟气处理装置,可以实现较低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采用溶剂萃取法对固体样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了分析,得到煤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假定燃烧释放的甲烷、非甲烷总烃和多环芳烃都是由燃煤提供,且含量可以通过煤热解和萃取定量获得,采用近似质量平衡计算表明,烟气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含量为煤热解过程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含量的0.01%和0.07%;飞灰中甲烷、非甲烷总烃和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别为0.01%、0.02%和0.06%;而炉渣中甲烷、非甲烷总烃和多环芳烃的含量均小于0.01%。比较了两个燃煤电厂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烷烃、芳烃和卤代烃)的分布,评估现有烟气处理装置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过选择性催化还原后,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降低了 5%至35%,经过空气预热器和静电除尘器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降低了 0%至40%,经过脱硫塔和湿式静电除尘器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降低了 10%至20%。排放量的减少归因于氧化、沉积、冷凝和水洗机制。课题组采用喷射改性飞灰吸附脱除烟气中汞污染物,本论文研究该喷射改性飞灰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脱除效果。结果显示,在物理和化学吸附两种作用机理作用下,喷射改性飞灰可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浓度进一步降低10%至20%,配合其他烟气处理装置,可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总体降低40%至80%。
二、电子捕获色谱法监测挥发性卤代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捕获色谱法监测挥发性卤代烃(论文提纲范文)
(1)生活饮用水中32种挥发性卤代烃的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仪器 |
1.1.2 试剂 |
1.1.3标准物质 |
1.1.4 样本采集与保存 |
1.2 方法 |
1.2.1 仪器条件 |
1.2.1. 1 气相条件 |
1.2.1. 2 顶空进样系统条件 |
1.2.2 分析方法 |
1.2.3 混合标准溶液的制备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前处理条件优化 |
2.2 色谱柱条件优化 |
2.3 程序升温参数的优化 |
2.4 自动顶空平衡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
2.5 方法确证 |
2.5.1 准确度与精密度 |
2.5.2 方法的检出限 |
2.6 实际水样测定 |
3 结论 |
(2)南京工业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VOCs的来源 |
1.2.2 异戊二烯的来源 |
1.2.3 VOCs的监测分析技术 |
1.2.4 VOCs在大气中的转化 |
1.3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地点及采样时间 |
2.1.1 采样地点 |
2.1.2 采样时间 |
2.2 仪器介绍 |
2.3 正交矩阵分解模型(PMF) |
2.4 VOCs的 O_3及SOA生成潜势的计算方法 |
2.4.1 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的计算方法 |
2.4.2 VOCs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计算方法 |
第三章 南京工业区大气VOCs的污染特征 |
3.1 VOCs的组成及浓度水平 |
3.2 VOCs的变化特征 |
3.2.1 VOCs的季节变化特征 |
3.2.2 VOCs的日变化特征 |
3.2.3 异戊二烯的变化特征 |
3.3 气象要素对VOCs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工业区大气VOC的来源解析 |
4.1 VOCs比值分析 |
4.1.1 本地排放与区域传输影响 |
4.1.2 机动车与燃烧源的初步判定 |
4.2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 |
4.2.1 南京工业区VOCs的来源解析 |
4.2.2 南京工业区异戊二烯的来源解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工业区大气VOC的环境效应 |
5.1 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 |
5.2 VOCs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基于GC-MS/FID的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连续监测系统的比对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VOCs研究现状 |
1.2.1 VOCs污染来源研究现状 |
1.2.2 VOCs健康风险研究现状 |
1.2.3 VOCs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4 VOCs检测设备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连续监测系统选择与搭建 |
2.1 环境空气VOCs连续监测系统组成与原理 |
2.1.1 环境空气VOCs连续监测系统组成 |
2.1.2 环境空气VOCs连续监测系统原理 |
2.2 环境空气VOCs连续监测系统参数设置 |
2.3 质量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连续监测系统比对研究 |
3.1 标准曲线相关系数的测定 |
3.1.1 实验方法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方法检出限的测定 |
3.2.1 实验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准确度、精密度和分离度的测定 |
3.3.1 实验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24 小时浓度漂移、7 天浓度和保留时间漂移的测定 |
3.4.1 实验方法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零点噪声、系统残留和有效数据率的测定 |
3.5.1 实验方法 |
3.5.2 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连续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
4.1 采样地点与采样时间 |
4.2 环境空气VOCs总量浓度特征 |
4.2.1 环境空气VOCs总量日、周浓度特征 |
4.2.2 环境空气VOCs总量浓度波动特征 |
4.3 各系统监测VOCs总量浓度的差异性、相关性和一致性 |
4.4 各系统所测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比值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多种挥发性有机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制鞋车间常见有毒有害物质 |
1.2.1 空气有毒有害物质 |
1.2.2 非空气有毒有害物质 |
1.3 制鞋车间有毒有害物质分析技术 |
1.3.1 制鞋车间空气有毒有害物质分析技术 |
1.3.2 制鞋车间非空气有毒有害物质分析技术 |
1.4 色谱分析技术 |
1.4.1 衍生色谱法 |
1.4.2 二次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
1.5 本文的立题思想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的甲醛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耗材 |
2.2.2 试剂 |
2.2.3 样品前处理 |
2.2.4 标准溶液配制与处理 |
2.2.5 气相色谱仪检测条件 |
2.3 结果讨论 |
2.3.1 实验条件选择 |
2.3.2 衍生产物谱图 |
2.3.3 标准曲线线性拟合与方法检出限 |
2.3.4 实际样品甲醛检测与回收率实验 |
2.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二次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DM和DMA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耗材 |
3.2.2 试剂 |
3.2.3 样品前处理 |
3.2.4 标准溶液配制 |
3.2.5 气相色谱仪测试条件 |
3.2.6 热解吸仪测试条件 |
3.3 结果讨论 |
3.3.1 实验条件选择 |
3.3.2 DMF和DMA气相色谱图 |
3.3.3 标准曲线线性拟合与方法检出限 |
3.3.4 实际样品检测与解吸效率实验 |
3.3.5 污染来源的分析 |
3.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二次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17种挥发性有机物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耗材 |
4.2.2 试剂 |
4.2.3 样品前处理 |
4.2.4 标准溶液配制 |
4.2.5 气相色谱仪测试条件 |
4.2.6 热解吸仪测试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实验条件选择 |
4.3.2 有机物谱图及分离度 |
4.3.3 标准曲线线性拟合与方法检出限 |
4.3.4 实际样品检测与解吸效率实验 |
4.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顶空-气相色谱同时测定饮用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类有机物(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样品采集与保存 |
1.3 方法原理 |
1.4 实验步骤 |
1.4.1 色谱条件 |
1.4.2 顶空进样条件 |
1.4.3 标准曲线绘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色谱柱的选择 |
2.2 顶空条件优化 |
2.2.1 顶空平衡温度 |
2.2.2 顶空平衡时间 |
2.2.3 顶空气液体积比 |
2.2.4 氯化钠加入量 |
2.3 方法的线性及检出限 |
2.4 方法精密度和回收率 |
2.5 实际样品检测 |
3 小结 |
(6)石油冶炼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源成分谱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挥发性有机物的定义 |
1.3 挥发性有机物的分类和来源分布 |
1.4 气体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方法 |
1.5 气体挥发性有机物采集监测方法 |
1.6 固相吸附材料、吸附管 |
1.7 挥发性有机物大气污染源成分谱研究 |
1.8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吸附管的老化与保存 |
2.2.2 系列标准吸附管制备 |
2.2.3 穿透实验 |
2.2.4 某地铁车厢内空气样品的采集 |
2.2.5 某石油厂空气监测的布点及采样 |
2.2.6 热脱附条件 |
2.2.7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组分VOCs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3.1 吸附管的选择与考察 |
3.2 方法验证 |
3.2.1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2.2 回收率与精密度 |
3.2.3 实际样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油冶炼工艺过程中VOCs排放源成分谱特征 |
4.1 VOCs目标和非目标筛查 |
4.1.1 目标VOCs定量和非目标VOCs半定量分析方法 |
4.1.2 目标VOCs和非目标VOCs分布特征 |
4.2 监测点位TVOCs浓度水平及所占比例 |
4.3 VOCs无组织排放源成分谱特征 |
4.3.1 各监测点位空气VOCs成分谱特征 |
4.3.2 石油厂VOCs排放源组分特征 |
4.4 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 |
4.4.1 臭氧生成潜势的计算方法和组分特征 |
4.4.2 臭氧生成潜势特征及比例 |
4.5 VOCs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 |
4.5.1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计算方法和组分特征 |
4.5.2 二次有机气溶胶特征及比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7)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与评价标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相关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方法进展 |
2.2 国内外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相关环境标准 |
3 结论 |
(8)基于GC-QTOF构建VOCs的非目标筛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VOCs概述 |
1.1.1 VOCs的简介 |
1.1.2 VOCs的来源及危害 |
1.2 VOCs采集技术 |
1.2.1 主动采样 |
1.2.2 被动采样 |
1.3 VOCs预处理技术 |
1.3.1 溶剂萃取 |
1.3.2 低温浓缩 |
1.3.3 热脱附 |
1.4 VOCs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
1.4.1 气相色谱法 |
1.4.2 气相质谱法 |
1.4.3 液相及其他分析方法 |
1.5 高分辨质谱分析 |
1.5.1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
1.5.2 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
1.6 非目标筛查方法 |
1.7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某工业园区VOCs监测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采样准备 |
2.2.2 吸附管的使用 |
2.2.3 标准曲线的配制 |
2.2.4 样品的采集 |
2.2.5 热解吸条件 |
2.2.6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
2.2.7 实验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VOCs定性分析 |
2.3.2 VOCs定量分析 |
2.4 小结 |
3 基于GC-QTOF建立VOCs非目标筛查方法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仪器测试条件 |
3.2.3 质量校正 |
3.2.4 方法及数据分析 |
3.3 实验设计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离子源温度对分子离子峰的影响 |
3.4.2 电子电离能量对分子离子峰的影响 |
3.4.3 预测保留时间 |
3.4.4 非目标筛查流程 |
3.4.5 非目标筛查方法验证 |
3.5 小结 |
4 未知样品的VOCs筛查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C-QTOF筛查流程 |
4.3.2 非目标筛查结果 |
4.3.3 VOCs定量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保留时间预测模型数据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环己醇、甲氧基乙酸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尿中环己醇测定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仪器与试剂 |
1.1.1.1 仪器 |
1.1.1.2 试剂及其配制 |
1.1.2 样品采集与保存 |
1.1.3 样品前处理 |
1.1.4 标准系列配制 |
1.1.5 气相色谱条件 |
1.2 结果与讨论 |
1.2.1 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
1.2.2 固相微萃取条件的选择 |
1.2.2.1 萃取头种类 |
1.2.2.2 萃取时间 |
1.2.2.3 盐析剂种类及加入量 |
1.2.2.4 萃取温度 |
1.2.2.5 解吸温度与时间 |
1.2.3 水解方法的选择 |
1.2.4 方法学性能指标 |
1.2.4.1 方法的工作曲线、检出限(LOD)、定量下限(LOQ) |
1.2.4.2 方法的精密度与加标回收率 |
1.2.4.3 样品稳定性 |
1.2.4.4 实际尿样的测定 |
1.2.5 不确定度分析 |
1.2.5.1 不确定度来源和评定 |
1.2.5.2 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
1.2.5.3 不确定度分析 |
2 尿中甲氧基乙酸的柱前衍生-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1.1 仪器 |
2.1.1.2 试剂及其配制 |
2.1.2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1.3 样品前处理 |
2.1.4 标准系列配制 |
2.1.5 气相色谱条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
2.2.2 衍生条件的选择 |
2.2.2.1 衍生剂种类 |
2.2.2.2 衍生剂用量 |
2.2.2.3 衍生时间 |
2.2.2.4 衍生温度 |
2.2.2.5 缓冲液pH |
2.2.3 萃取剂及用量的选择 |
2.2.4 方法学性能指标 |
2.2.4.1 方法的工作曲线、检出限(LOD)、定量下限(LOQ) |
2.2.4.2 方法的精密度与加标回收率 |
2.2.4.3 实际尿样的测定 |
2.2.5 不确定度分析 |
2.2.5.1 不确定度来源和评定 |
2.2.5.2 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
2.2.5.3 不确定度分析 |
3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尿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技术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燃煤电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机理及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有机化合物 |
1.2.2 燃煤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 |
1.2.3 燃煤有机化合物的排放 |
1.2.4 燃煤有机化合物的采样及分析 |
1.2.5 有机化合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及难点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难点 |
1.5 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 |
1.5.1 预期成果 |
1.5.2 可能创新点 |
第2章 煤热解逸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形成机理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1 样品制备 |
2.2.2 实验方法 |
2.3 烟煤的红外分析 |
2.4 烟煤热解逸出气成分鉴定 |
2.4.1 热重分析 |
2.4.2 红外分析 |
2.4.3 气质联用分析 |
2.4.4 不同温度点的气质分析 |
2.4.5 在线质谱分析 |
2.5 烟煤浸提实验研究 |
2.6 释放温度验证实验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逸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规律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及方法 |
3.2.1 样品制备 |
3.2.2 实验方法 |
3.3 升温速率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影响 |
3.4 颗粒大小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影响 |
3.5 煤种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影响 |
3.5.1 不同煤种热重分析 |
3.5.2 不同煤种热释气质联用分析 |
3.6 载气气氛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影响 |
3.6.1 不同气氛下热重分析 |
3.6.2 不同气氛下傅里叶红外分析 |
3.6.3 不同气氛下的气质联用分析 |
3.7 结论 |
第4章 不同升温速率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释放规律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备及方法 |
4.2.1 样品制备 |
4.2.2 分析方法 |
4.2.3 三种不同升温速率的系统 |
4.3 固定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研究 |
4.4 滴管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研究 |
4.4.1 在线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 |
4.4.2 离线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 |
4.4.3 燃烧条件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规律的研究 |
4.5 燃煤电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研究 |
4.6 三个不同升温速率系统的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燃煤电厂有机污染物的分布规律 |
5.1 引言 |
5.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5.2.1 样品制备 |
5.2.2 实验方法 |
5.2.3 燃煤电厂 |
5.3 甲烷和非甲烷总烃在电厂中的分布 |
5.3.1 烟气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浓度 |
5.3.2 固体样品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浓度 |
5.3.3 烟气中有机物的逃逸率 |
5.4 多环芳烃在燃煤电厂中的分布 |
5.5 总有机化合物在燃煤电厂中的分布 |
5.6 不同电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燃煤电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脱除与控制 |
6.1 引言 |
6.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6.2.1 样品制备 |
6.2.2 实验方法 |
6.3 吸附固定床改性飞灰吸附性能研究 |
6.4 超低排放烟气处理装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脱除性能研究 |
6.4.1 煤燃烧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鉴定 |
6.4.2 超低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控制 |
6.5 实际电厂改性飞灰吸附性能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电子捕获色谱法监测挥发性卤代烃(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活饮用水中32种挥发性卤代烃的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法[J]. 刘烨,王硕,毛红霞,牟弈竹. 职业与健康, 2021(21)
- [2]南京工业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环境效应[D]. 曹梦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基于GC-MS/FID的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连续监测系统的比对与应用研究[D]. 王慧杰. 河北大学, 2021(09)
- [4]气相色谱法测定制鞋车间空气中多种挥发性有机物[D]. 吴晨. 扬州大学, 2021(08)
- [5]顶空-气相色谱同时测定饮用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类有机物[J]. 汪河伟,覃芳敏,原泳锶,罗志烽,李钦豪,宗同强. 广东化工, 2021(08)
- [6]石油冶炼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源成分谱解析[D]. 朱晓平.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7]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与评价标准进展[J]. 杨萌. 科学技术创新, 2020(17)
- [8]基于GC-QTOF构建VOCs的非目标筛查方法[D]. 施锦瑞.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环己醇、甲氧基乙酸的方法研究[D]. 苏婉婷.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10]燃煤电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机理及脱除研究[D]. 程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