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百年排华运动浅探(论文文献综述)
苏杭[1](2020)在《从傅满洲到花木兰 ——东方主义幽灵是否正在远离?》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美国以其强大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霸主地位成为西方世界的主导国家,在和中国文化的碰撞中,在文化领域出现了关于华人的一系列形象塑造。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中不仅接收到了传统的东方主义的话语体系,也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质的东方主义观点。本论文是从东方主义的角度来对美国文艺作品中的华人形象展开研究的。通过以西方文化思想史中东方主义的理论为分析框架,从一种政治理论角度去揭示美国的中国形象的典型特征与发展逻辑,揭示其对美国传统的东方主义话语的继承。在研究方法上,通过文本分析,力图把华人形象置于美国历史上传统的东方主义观念以及东西方关系演变上,进行东方主义视角的分析和考察。美国的华人形象大抵有“黄祸幽灵”这种负面形象、“少数族裔”这种平实形象以及美好优越的正面形象这三种。然而哪种类型的形象,一定程度上都是美国在东方主义话语体系下塑造而成的“他者”形象,是对“他者”文化的压制与对自我文化的认同,深藏着刻板固化的印象以及由这种印象引发出的对于“他者”文化的建构。即使近年来,随着美国文化的发展、美国学术界文艺界对种族歧视和东方主义相关问题的质疑和反思、中美关系的变动,美国的华人形象也有所变化并发展出更多正面的特色,但其根源上依然是在配合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做文化传播。笔者在此选取了认为较为有代表意义的三个角色,傅满洲、《喜福会》中的角色、以及好莱坞中的花木兰角色,结合东方主义理论加以描述与分析,探求三者形象本身富含的政治意义与变迁发展的现实意义,以期对于中国当下的文化宣传有一定的意义。
上官小红[2](2018)在《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福建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华侨政策,分别在侨乡与海外展开了侨务工作。论文以现有档案资料为基础,对此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指出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而侨乡政府的华侨政策与侨务工作是研究的薄弱环节。闽省政府施行的侨政是基于海外华侨的重要性。因此,第一章主要阐述这一时期闽籍华侨在海外的人口规模约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大量集中于东南亚;其经济实力颇为可观;闽籍华侨在海外的华侨教育与华文报纸方面的起步较早,发展迅速,而闽属社团与闽籍侨领亦在华侨社会中有重要的影响。第二章则论述民国时期福建省侨务机构的历史沿革及其职责、机构自主性等,这些机构处理的侨务工作以侨乡事务为主,海外事务相对较少。论文将华侨政策与侨务工作分为侨乡施政与海外侨政两个部分。福建省府的侨乡施政内容较多,为保持章节平衡,故将其分为上下两章,第三章与第四章包括了出入境管理制度的演变与完善,尤其是战时兵役制度对华侨出入境的影响尤大;省府争取侨汇,动员与鼓励华侨汇寄侨款,支持银行与邮局介入侨汇工作,疏导战时侨汇汇寄阻隔,清理积压侨汇等;省府积极传达中央政府对华侨投资的鼓励政策,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福建省的鼓励政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引导华侨积极参与不同行业的投资,如战时的矿产、垦殖等,并承诺为华侨回国投资之实业提供便利与保护;倡导侨办教育,出台褒奖华侨兴资办学的政策,并对这些私立学校加强监管,要求设立校董会并向政府立案,鼓励华侨配合政府开展五年教育计划;为弥补侨务机构的不足,省府对归侨团体加强管控并使之协助政府处理侨务工作,如处理华侨出入境手续、协助赈济侨胞及引导华侨等工作;太平洋战争后,华侨大量回国,省府积极开展救济困难归侨侨眷的工作,设立了许多临时救济机构,负责救济工作,包括紧急救济与生产救济;为赢取海外闽籍华侨的侨心,保护归侨侨眷无疑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保护其免受勒索与压迫,处理侨民诉讼案件,除此之外,采取一些针对归侨侨眷的优惠政策等。第五章是关于民国时期的福建海外侨政。从第一章中民国时期海外闽籍华侨侨情可知,闽籍华侨社会及其社团组织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央政府对海外闽属社团加强管理,在此基础上,省府努力争取华侨社团的支持,交由其主导劝募工作,并利用其宣传闽省政,福建省政府的海外侨务工作离不开闽属华侨社团的支持与配合,闽属华侨社团也借此提出省府改善侨乡政治等。海外宣慰、宣传亦是侨乡政府追求经济利益与争取侨心的重要工作;民初,闽省府积极呼吁外交部交涉荷属华侨升旗被虐案,闽省民政厅第四科还发表了保护海外闽侨的声明,战后吁请保护荷属华侨等。论文认为侨乡政府施行华侨政策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基于此,第六章对上述华侨政策及施政情形进行效果分析,认为福建的侨政以侨乡政策为主,争取侨汇、鼓励华侨投资、倡导侨资兴学、管理归侨团体等内容有明显的成效。但在管理出入境侨民、保护归侨侨眷等内容中难以落实到位,尤以争取侨心之关键的保护归侨侨眷的政策弊端最为显着。侨乡施政在经济上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政治上则少有成效。而海外侨政则受制于各种因素,使侨乡政府难以插手,仅能通过对海外侨团的管理与宣慰、各种途径的宣传及少有的保护华侨措施以加强其向心力,获得一定的效果,但保护海外华侨的效果并不显着。
李俊莲[3](2017)在《政治转型时期缅甸的排华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10年,缅甸进行了多党制全国大选,正式开启了向民主政体过渡的转变。迄今,这一被国际社会称为“不可逆转的革命”并未终止缅甸国内的冲突和动乱。反之,伴随着整个政治转型进程的是缅甸国内以反对中国企业为主的“排华”情绪日益高涨,甚至演变为暴力性群体排华事件,这一现象也成为影响中缅关系的转折点和思考中国外交政策转变的重要触发点。缅甸的政治转型处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并存,反对外资企业的“本土主义”情绪开始蔓延的国际环境下,对于理解当代政治转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缅甸政治转型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从政府、市场和民间社会三个层面出发思考影响缅甸国内对华态度的影响因素。缅甸开启政治转型后,军政府时期的贪腐和“不作为”留下的“后遗症”导致中缅经贸项目成为了缅甸国内政治矛盾的牺牲品;开放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劣势产生了“华人是掠夺者”的心理;自由化的媒体舆论环境和活跃的“公民社会”逐渐形成了精英引导下的“民粹主义”现象。从缅甸国内政治社会结构出发,结合缅甸的政治转型等一系列变化,构建缅甸排华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框架,以“密松水电站”事件作为具体案例分析,梳理缅甸政治转型以来凸出的政治社会矛盾现状和关系。同时,把缅甸政治社会的“巨变”与“排华”问题结合,用这一新的视角去剖析排华问题的本质并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加强与缅甸非政府组织联系,正确引导媒体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胡中波[4](2016)在《中美关系视野下的中美教育交流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力图从中美关系的历史出发,探讨自近代以来每个时期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的互动情况。同时,考察影响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演进的一些重要因素,包括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经验或教训,从而为排除干扰,推进当今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以服务于实现“中国梦”和推动建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具体内容如下: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缘起、以往研究成果的综述和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文章结构、研究方法,介绍了论文所要开展的新尝试。第一章主要论述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美国传教士的在华文教活动与早期中美关系。本章从近代中美关系的发端开始谈起,历经中美望厦条约、天津条约等重大中美关系历史事件。论述自1784年“中国皇后”号来华开展商业贸易活动后,美国传教士随之来到中国,在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下,传教士在华开展文化、宗教、教育乃至政治等方面的活动,教育活动是他们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着力论述中美关系最早如何开始?传教士在何种情况下来华?传教士如何将宗教和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活动?美国传教士在华兴办的教会教育对早期中美关系有何作用或影响?第二章主要论述19世纪中叶至1881年的幼童留美与19世纪后期的中美关系。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洋务运动注重向英、法等西方先进列强学习科学技术,其中也包括向同属西方列强的美国学习。在容闳等人的积极促推下,在清政府出于国际关系大背景的考虑下,同时,在美国对中国派人留学美国的认可和支持下,中国官方举办幼童留美计划,开始了规模化的中美教育交流活动,中美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本章重点考察中美两国对推动幼童留美的考虑和动机,清政府选派幼童留美与当时的中美关系甚至国际关系的大背景有何关联?美国对中国派人留学美国是何态度?有何政策?存何动机?以及幼童留美计划后来对中国和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第三章主要论述1881年至1911年的庚款留美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美关系。庚子赔款后,美国将其得到的一部分庚子赔款退回中国,并指定用于兴办教育。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款支持下,中国国内兴起了留学美国运动,学习美国先进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科学与技术。庚款留美作为中美关系中的重大事件,为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联系人士。本章除考察中方的庚款留美考虑外,重点从美方角度考察美方为何愿意退还部分庚款并用来在中国支持办学和支持中国派人留学美国?美国的这项官方决定和行动决策动因何在?第四章主要论述1911年至1927年中国北洋政府时期的中美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时期,中美之间在教育交流上有一些重大活动。本章重点考察了中美双方对这些教育交流活动是如何考虑?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策?本章通过考察这些内容,反映此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的互动关系。第五章主要论述1927年至1949年中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标志着中国完成了初步统一。此后,围绕中国教育自主权的问题,中美在教育交流以及中美关系上都有所斗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美国在华教会教育不得不更加中国化和本土化。中国抗战的爆发,对中美关系和中美教育交流都有影响,特别是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加对日作战,中美最终出于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战略合作考虑结成国家同盟,并在美国基于战后全球安排的考虑下支持中国,形成中美特殊关系。此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战争结束以后,中美教育交流出现高潮。本章重点考察了这一时期中美开展教育交流的各自考虑以及中美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的互动情况。第六章主要论述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在短暂观望后对新生中国采取长期敌对和封锁政策。同时,新中国在建国初也出于巩固新生政权等考虑实行“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建国初至20世纪60年代末中美两国关系完全封闭。教育交流方面,双方教育联系基本中断。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从两国关系及国际关系的大背景考虑,出于建构中美苏大三角抗衡苏联的需要考虑,调整中美关系,中美教育交流得以发展。本章重点考察了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和重启以及与中美关系变动的关系,论述了中美双方在这一段时间内对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有着什么样的战略考虑。第七章主要论述1979年至本世纪初,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国国内也开启了改革开放进程,中美教育交流出现大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中美教育交流虽然发展较快,却并不是一帆风顺,它的发展也受到美国意识形态考虑的阻碍,遭遇过重大挫折。不过,在中方的积极努力下,中方坚持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推动中美教育交流,中美教育交流在20世纪末重回发展正轨。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形成新的战略定位,中美教育交流再次出现大发展。随着中美经济、政治等战略合作对话机制的建立,中美人文(教育)交流的合作对话机制也相应建立。中美教育交流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的背景下,中美教育交流日益向全面、双边、互动的方向迈进。本章重点考察了这时期在中美关系大背景下中美双方发展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和动机。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中美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的互动及其启示。教育交流关系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教育交流关系的发展受到国家关系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教育交流关系反映着国家关系或紧密或封闭或平淡等的状态。但是,另一方面,教育交流也可以通过人才培养和教育合作,培育构建两国关系的长久基础,有利于国家关系的持久向好和不断紧密。通过制订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教育文化对外交流政策,可以为实现“中国梦”和推动新时期建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贡献力量。文章附录了中美关系历史发展变化和中美教育交流历史发展变化的互动大事记以及中美关系史上与中美教育交流有关的重要文献及中国幼童留美、庚款留美等人员名单,为把握、理解和审视近代以来长时段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的互动关系提供概貌。
李艳[5](2016)在《十九世纪美国刊物漫画中的华人形象》文中提出从历史和文化角度考察华人形象在欧美的演变,在学术界是个受到关注的课题。从总体上看,在20世纪前欧美社会中的华人形象呈现了一个由褒到贬的轨迹。17、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崇尚中国文化的“中国热”,但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欧洲对于中国的态度从崇华走向蔑华,影响到了其后美国人对于华人形象的认识和建构。从19世纪中叶开始,大量华人移居美国,成为美国西部开发的劳动力,为美国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华人形象一度受到客观和正面的表现。但从19世纪后期开始,随着美国排华势力的增长,尤其是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通过之后,华人被普遍表现为饱受压迫的弱者形象,而且部分受到了明显的歪曲和丑化。本文试图通过对19世纪美国刊物插图中华人形象的研究来考察这段历史,并从劳动力、种族、政治问题等多方面对这段时期美国刊物漫画中华人形象的变迁展开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还原华人形象被建构的过程,进而关照华人形象与美国排华的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李帅[6](2013)在《美国历史上“排华”与“排日”运动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美国是一个由移民构成的现代化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种族的移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继移民美国,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融合,并最终成为新的美利坚民族,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外来移民的融合史。在移民的长期融合过程中美国国内的本土居民与外来移民,老移民与新移民之间多次发生摩擦,反移民活动和排外运动此起彼伏,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期的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国内相继出现了反对中国移民和日本移民的反移民运动,其在移民冲突和排外运动的研究中有着极强的代表性,它代表了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本地居民和外来移民间的一系列经济、文化冲突及随之引发的大规模排斥活动。在以往学术研究中,有一些学者因美国“排华”和“排日”运动均爆发于美国西部地区,移民与美国本土居民有着基本相同的经济、文化冲突,排斥运动存在类似的发展过程和社会参与者等一系列的因素,将排日运动做为美国排华运动的延续,是美国国内的排外情绪在日本移民大规模涌入美国境内的后续发展。本文正是在吸取上述观点的基础上,首先分析“排华”和“排日”运动爆发的原因,然后将美国的“排华”和“排日”运动结合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通过比较“排华”和“排日”运动在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等方面的相同因素,来肯定排日运动是美国排华运动的延续这一学术观点;另一方面则重点比较两者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对这些差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寻找导致这些不同因素产生的原因。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排日运动后期美国境内的排日活动性质明显发生转变,其不再是一国内部简单的反移民活动,而是逐渐转变成为日美两国争夺国家利益的外交筹码。最后分别对“排华”和“排日”运动的历史意义进行评价,评价这两场排斥运动对美国社会,外来移民和国际局势的影响,希望可以为我国今后在处理华侨和华人的移民问题上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雷有光[7](2012)在《海外华人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以美国密西西比州杰城华人为个案》文中认为海外华人是中华民族移居海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目前3000多万海外华人分布于全球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异国他乡顽强生存,与当地人民和睦共处,同甘共苦,为居住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二战后海外华人大多已加入居住国国籍,在身份上从“客人”转变为“主人”,在文化认同和心态上实现了从“从叶落归根”到“落地生根”的转变,但海外华人在血缘和文化上仍与祖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社会仍然得到有效地传承和发展,华人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优秀因子的传承和发扬不仅维系着海外华人共同的文化认知和心理归属,使华人具有鲜明的族群特色,也帮助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国是除亚洲外华人人口最多的地区,在近200年的历史发展中,华人不仅努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还积极传承中华文化,成为海外华人世界一支重要的文化力量。本研究以美国密西西比州杰城华人为个案,借鉴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式,综合运用问卷、参与观察、访谈等方法,深入杰城华人社区,在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对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杰城华人传承中华文化的现状、问题、特点以及文化传承的机制进行了描述和阐释,期望通过对杰城华人文化传承和教育策略的分析对海外华人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进行探讨,揭示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远离母体文化的群体及其文化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本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阐释了选题的缘由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从海外华人移民入手对近年来有关美国华人的研宄成果进行了介绍、综述和分析,阐明本论文主要使用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实施的步骤,并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走进美国华人,以历史和社会变迁为线索,对华人移民美国的历程和当前华人的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上世纪60年代后的华人新移民对美国华人社区变迁产生的重大影响,并对美国中文学校的产生、发展以及密西西比州杰城华人的情况进行了论述和介绍。第三章杰城华人民族文化传承的田野调查,通过对社会融入情况、语言的适应与选择、民族文化的选择与传承、对下一代教育与职业的期望以及文化认同和族裔身份认同的调查展示杰城华人传承民族文化的现实图景并对其特点进行了阐释和分析。第四章杰城华人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以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呈现华人在中文学校、家庭生活、社区活动中保存和传承民族文化付出的努力以及所选择的教育策略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与意义。第五章结论与思考,在对前文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认为杰城华人的生活世界分为公共领域、次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公共领域是华人参与和融入美国社会的场域,在公共领域形成对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同,在次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华人则保持着自身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维系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此对应,华人生活中的教育可分为公共教育体系和次公共教育体系,在公共教育体系,华人接受公民教育,形成对居住国社会文化的认同,在次公共教育体系,华人接受民族文化的教育,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而华人家庭作为教育策略选择的主体,决定着下一代民族文化传承的走向和发展。最后,论文就族群认同、文化认同、文化选择与海外华人的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进行了思考,认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仅是海外华人作为一个族群存在的基础,也是中华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也是对其进行选择和创造的过程,这种选择与创造使华人适应异文化的能力不断增强,并发展出多彩的华人文化。
马逸玲[8](2011)在《1882年排华法案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1882年排华法案是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一个全国性的限禁外来移民的法案,它对中美关系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包括破坏了两国间的协议和信任,伤害了华侨的生命财产和中国人民的感情,影响了中美人员、贸易和经济往来、教育交流。1882年排华法案是中美关系史上不光彩的一页。
王椰林[9](2011)在《论美国民间排华情绪及其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中美关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社会存在的排华情绪不仅对美国政府的决策走向具有潜在影响力,同时,也是影响中美关系稳步发展的负面因素。本文在对于美国社会排华情绪来源、现状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中美关系的理论研究及现实举措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卓[10](2009)在《“契纸公民”现象的种族主义根源》文中研究指明在《排华法案》实施的61年(1882年-1943年)里,华人成为世界上唯一不能自由移入美国的种族。1906年的旧金山地震为饱受种族歧视压迫的华人提供了成为"土生"公民的契机。而通过他们申请的海外子女出生证,使不少华人进入美国,成为所谓的"契纸公民"。本文旨在探讨"契纸公民"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经济和文化因素,揭示其形成的原因,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种族歧视根源。
二、美国百年排华运动浅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百年排华运动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1)从傅满洲到花木兰 ——东方主义幽灵是否正在远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华人(中国)形象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关于“东方主义”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行文框架 |
第一章 东方学与东方主义 |
第一节 萨义德东方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葛兰西文化霸权思想理论 |
(二)福柯的“知识-权力-话语”理论 |
第二节 东方主义理论的具体内涵 |
(一)萨义德的《东方学》与东方主义 |
(二)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的建构内容 |
第三节 中国——西方的“他者” |
第二章 美国的东方主义 |
第一节 萨义德论美国东方主义 |
第二节 美国的东方主义的发展史 |
第三节 黄祸论与美国的华人形象 |
第三章 被西方化的中国——“外部他者”傅满洲 |
第一节 傅满洲形象概述 |
第二节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傅满洲 |
(一)种族特征的外貌表象 |
(二)心理特征的作恶手法 |
第三节 东方主义永远的幽灵——傅满洲 |
第四章 华人的自我东方化——“内部他者”《喜福会》 |
第一节 《喜福会》中的自我东方化 |
第二节 从疏离到对话——反东方主义的情景 |
(一)沉默的打破 |
(二)麻将的延续 |
第三节 两种文化冲击下的认同 |
(一)《喜福会》的结局 |
(二)美国华裔的生存困境 |
(三)谭恩美的写作目的 |
第五章 好莱坞的新东方化 |
第一节 《花木兰》的中国元素 |
(一)外部环境中的中国元素 |
(二)日常生活中的中国元素 |
第二节 《花木兰》中的华人形象 |
(一)中国历史上的木兰 |
(二)电影中塑造的花木兰形象 |
(三)电影中的其余中国形象 |
第三节 好莱坞与华人形象的关系 |
第六章 变与不变——华人形象的百年发展 |
第一节 华人形象的变迁特点及原因 |
(一)华人形象的变迁 |
(二)华人形象变迁的原因 |
第二节 华人形象不变的内核及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海外闽籍华侨概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闽籍华侨数量估算与海外分布 |
第二节 闽籍华侨的经济地位与职业结构 |
第三节 闽籍华侨的文教社团及其影响力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务机构设置与侨务理念的演变 |
第一节 福建暨南局的兴废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闽省的侨务机构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乡施政(上) |
第一节 出入境管理与移民 |
第二节 争取与疏通侨汇 |
第三节 鼓励华侨回省投资政策 |
第四节 倡导侨办教育 |
第四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乡施政(下) |
第一节 侨政与福建归侨团体的兴起 |
第二节 福建归侨侨眷之战时救济 |
第三节 保护归侨侨眷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福建海外侨政 |
第一节 管理与密切联络海外闽侨社团 |
第二节 海外宣慰与宣传 |
第三节 保护海外华侨 |
第六章 侨政效果 |
第一节 侨乡施政效果 |
第二节 海外侨政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政治转型时期缅甸的排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及概念界定 |
1.1.1 研究问题 |
1.1.2 概念界定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回顾 |
1.3.1 排华问题研究回顾 |
1.3.2 政治转型引发的排华问题的研究 |
2 缅甸的排华问题:历史与现状 |
2.1 排华的历史回顾 |
2.2 政治转型后的排华现状 |
2.2.1 政治转型的概况 |
2.2.2 排华问题的现状 |
3 排华问题原因分析 |
3.1 政府层面:政治转型与军政府“后遗症” |
3.1.1 军政府的专断贪腐 |
3.1.2 民地武冲突 |
3.1.3 族群间不平衡 |
3.2 市场层面:自由市场和华人企业主导地位 |
3.2.1 缅甸华人的经济地位 |
3.2.2 族际冲突中的“外来者” |
3.2.3 自由市场中的“掠夺者” |
3.3 社会层面:精英引导下的“民粹主义” |
3.3.1 NGO主体意识 |
3.3.2 媒体自由化——高压后的大爆发 |
3.3.3 宗教意见领袖 |
4 案例研究 ——密松水电站搁置事件 |
4.1 事件概况 |
4.2 原因分析框架 |
4.2.1 政府层面:克钦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冲突 |
4.2.2 市场层面:华人是“掠夺者”的心理 |
4.2.3 社会层面:“街头政治”和民间社会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目录 |
(4)中美关系视野下的中美教育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相关成果综述 |
第三节 基本思路和文章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传教士在华文教活动和早期中美关系(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 |
第一节 早期美国在华商业活动和传教士来华 |
一、“中国皇后号”来华 |
二、早期美国在华商业活动 |
三、美国传教士跟随商业活动来华 |
第二节 美国传教士在华文教活动和早期中美关系三条约 |
一、美国传教士在华文教活动 |
二、传教士与包含文教条款的近代中美三条约 |
三、三条约签订后美国传教士在华传教和教育活动的发展 |
第三节 教会教育:早期中美关系的重要内容 |
一、传教士兴办教会教育 |
二、美国在华兴办教会教育的目的和实质 |
三、教会教育与早期中美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幼童留美和19世纪后期的中美关系(19世纪中叶——1881) |
第一节 中国政府幼童留美计划和美国政策 |
一、《蒲安臣条约》签订后的中美关系 |
二、容闳的留学美国计划 |
三、洋务派推动海外留学活动 |
四、美国对接受中国幼童留学的基本考虑 |
第二节 幼童留美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后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
一、幼童留美的基本情况 |
二、留美幼童对后来中国社会及中美关系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陈兰彬使团、中美关系的变动及幼童留美的结束 |
一、陈兰彬使团 |
二、美国排华浪潮冲击中美关系 |
三、幼童留美的结束 |
小结 |
第三章 庚款留美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美关系(1881——1911) |
第一节 19与20世纪之交的中美关系 |
一、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和八国联军侵华 |
二、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 |
三、冲突的中美关系和美国对华政策调整 |
第二节 幼童留美中止到20世纪初的中美教育交流 |
一、幼童留美计划停止后中美教育交往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
二、这一时期中国留美生的代表人物 |
第三节 庚款留美 |
一、庚款留美的开始 |
二、庚款留美的基本情况 |
三、庚款留美事务管理 |
四、庚款留美得以实行的原因 |
第四节 庚款留美的长远影响 |
一、庚款留美学者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
二、庚款留美的代表性机构——清华学校 |
小结 |
第四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1911——1927) |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美关系 |
一、美国率先承认民国政府和美日在华竞争 |
二、中美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的有限合作 |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教育自主权运动和教育改革 |
一、中国教育自主权运动和美国态度 |
二、美国教育影响下的中国教育改革 |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美教育交流 |
一、中国教育界访美考察 |
二、庚款留美继续进行 |
三、美国教育界来华活动 |
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1927——1949) |
第一节 1927-1937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 |
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37年的中美关系 |
二、国民政府收回教育权背景下的中美教育关系 |
第二节 1937-1945年抗战时期的中美教育合作和中美关系 |
一、抗战时期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和文化交流战略 |
二、抗战时期的中美文教合作 |
三、中基会的存废之争 |
第三节 1945-1949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 |
一、美国的战后全球战略和中美教育合作 |
二、富布赖特项目 |
小结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1949——1978) |
第一节 中美关系的转变和美国与中国大陆教育交流的中止 |
一、新中国建国初的中美关系 |
二、美国与中国大陆教育交流的中止 |
第二节 建国初至60年代末期中美国家关系和教育关系 |
一、建国初至60年代末的中美关系 |
二、敌对和隔绝时期的的中美教育关系 |
第三节 70年代初至建交前的中美关系和教育交流 |
一、中美对外战略的调整和尼克松访华 |
二、70年代的中美教育交流活动 |
三、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
小结 |
第七章 改革开放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1979——本世纪初) |
第一节 中美建交至冷战结束时期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 |
一、建交后的的中美关系和中美双方对教育交流的思考 |
二、高层推动下蓬勃发展的中美教育交流 |
三、中国大陆恢复富布赖特项目 |
第二节 冷战结束至1997年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 |
一、苏联东欧剧变、中国“六四”事件和中美关系逆转 |
二、中美关系逆转下挫折的中美教育交流 |
三、中方的努力和中美教育交流的回暖 |
第三节 新世纪的中美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 |
一、新世纪的中美战略关系和中美教育交流机制 |
二、中美关系新战略定位下的中美教育交流 |
三、新世纪中美教育合作的几个代表性案例 |
小结 |
结语:中美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的互动及其启示 |
一、国家关系制约教育交流 |
二、教育交流促进国家关系 |
三、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互动的启示 |
附录 |
论文中外人名索引、简释 |
近代以来中美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致谢 |
(5)十九世纪美国刊物漫画中的华人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方法 |
1.3.1 综合利用图文资料 |
1.3.2 比较研究法 |
2 十九世纪前欧洲人眼中的华人形象 |
2.1 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与华人形象(崇华阶段) |
2.1.1 外销瓷和传教士游记插图中的华人形象 |
2.1.2 欧洲绘画中的华人形象 |
2.2 18-19世纪欧洲人眼中的华人形象(蔑华阶段) |
3 十九世纪中晚期美国漫画中的华人形象的变迁 |
3.1 漫画“新客众生相”——初到美国的华人形象 |
3.2 遭排斥时期的华人形象 |
3.2.1 有关劳动力问题的漫画 |
3.2.2 有关种族问题的漫画 |
3.2.3 有关政治问题的漫画 |
3.2.4 排斥时期漫画的艺术风格 |
4 美国漫画中的华人形象变迁的成因 |
4.1 劳动力原因 |
4.2 种族差异 |
4.3 政治策略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美国历史上“排华”与“排日”运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美国排华运动 |
一、排华运动的历史背景 |
(一) 中国人到美国 |
(二) 排华运动前华侨的状况 |
二、美国排华运动的过程 |
(一) 美国早期的排华运动 |
(二) 美国排华运动的高涨 |
(三) 美国排华运动的发展 |
三、美国排华的原因 |
(一) 美国国内的因素 |
(二) 中国移民自身的原因 |
(三) 国际方面的因素 |
第二章 美国排日运动 |
一、排日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
(一) 排日运动兴起下的美国 |
(二) 排日运动时期的日本 |
(三) 日本人移民美国 |
二、美国排日运动进程 |
(一) 排日运动的酝酿与兴起 |
(二) 排日运动的高潮及美日“君子协定”的签订 |
(三) 排日运动的转型及最终确立 |
三、排日运动的原因 |
(一) 美国国内的因素 |
(二) 日本政府与移民自身的原因 |
第三章 排华与排日运动的比较及评价 |
一、排华与排日运动的比较 |
(一) 排华运动与排日运动的联系 |
(二) 排华运动与排日运动的区别 |
二、排华与排日运动的评价 |
(一) 排华运动的历史评价 |
(二) 排日运动的历史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海外华人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以美国密西西比州杰城华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及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走进美国华人 |
第一节 美国华人的历史与现状 |
一、美国华人移民的历史 |
二、美国华人的现状 |
第二节 美国华人新移民及其对华人社区的影响 |
一、美国的华人新移民 |
二、美国华人新移民与华人社区的变化 |
第三节 美国中文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
一、美国中文学校的萌芽 |
二、美国中文学校的发展 |
第四节 密西西比州的华人 |
一、关于密西西比州 |
二、密西西比州的华人 |
第三章 认同与选择:杰城华人民族文化传承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
二、调查的方法与步骤 |
第二节 田野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一、华人的社会融入情况 |
二、对语言的学习与选择 |
三、对民族文化的选择 |
四、对教育和职业的期望 |
五、文化认同与族裔身份认同 |
第四章 融合中的传承:杰城华人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 |
第一节 中文学校中的教育 |
一、两所中文学校 |
二、融入主流的努力 |
三、家长与中文学校 |
四、学校中的教育活动 |
第二节 家庭生活中的教育 |
一、坚持与放任:家长的选择 |
二、冲突与调适:父母的策略 |
三、代际间的差异和矛盾 |
四、文化的影响 |
第三节 社区中的文化活动 |
一、传统节日的教育 |
二、文化社区的形成与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杰城华人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 |
一、杰城华人民族文化传承的特点 |
二、杰城华人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选择 |
第二节 对海外华人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
一、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与海外华人民族文化传承 |
二、文化选择与海外华人民族文化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8)1882年排华法案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1882年排华法案的出台 |
二、1882年排华法案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一) 直接违背了《蒲安臣条约》和“中美续修条约”, 破坏了两国间的协议和信任。 |
(二) 伤害了华侨的生命财产和中国人民的感情。 |
(三) 影响了两国的人员、贸易和经济往来、教育交流。 |
三、结语 |
(9)论美国民间排华情绪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民间排华情绪的缘起 |
2 美国民间排华情绪的现状 |
2.1 美国国内华人生存状况堪忧 |
2.2 美国国内新闻媒体误导大众 |
2.3 电影及畅销书歪曲中国真相 |
3 美国民间排华情绪的对策 |
(10)“契纸公民”现象的种族主义根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排华法案》:“契纸儿女”现象的历史背景 |
二、单身汉社会:“契纸公民”产生的经济和文化因素 |
三、旧金山地震:“契纸公民”发展的契机 |
四、种族主义:“契纸公民”的思想根源 |
四、美国百年排华运动浅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傅满洲到花木兰 ——东方主义幽灵是否正在远离?[D]. 苏杭.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2]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D]. 上官小红. 厦门大学, 2018(12)
- [3]政治转型时期缅甸的排华问题研究[D]. 李俊莲. 重庆大学, 2017(04)
- [4]中美关系视野下的中美教育交流研究[D]. 胡中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5]十九世纪美国刊物漫画中的华人形象[D]. 李艳. 杭州师范大学, 2016(08)
- [6]美国历史上“排华”与“排日”运动比较研究[D]. 李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7)
- [7]海外华人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以美国密西西比州杰城华人为个案[D]. 雷有光. 中央民族大学, 2012(05)
- [8]1882年排华法案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 马逸玲. 文教资料, 2011(35)
- [9]论美国民间排华情绪及其对策[J]. 王椰林.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1(Z2)
- [10]“契纸公民”现象的种族主义根源[J]. 刘卓.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标签:中美关系论文;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论文; 华侨论文; 美国工作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