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文学:语言·精神·历史(论文文献综述)
邹建英[1](2021)在《新旧之变:台湾新文学的发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陈桂玉[2](2020)在《论黄得时的中华民族意识》文中研究指明黄得时虽然生长于日本殖民教育体制之下,却深受传统汉诗家庭的影响,关注着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保存、进行了汉诗创作及《水浒传》的改写、思考着台湾文学发展动向以及献身于文学传播媒介事业。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分析了黄得时三个最能体现其中华民族意识的内容。首先是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保存,分析了其为民间俗语、故事、歌谣和地方戏剧所作的各种努力;其次是从汉诗创作及《水浒传》的改写,分析其在殖民统治的语境下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引起殖民者的怀疑,以及光复以后如何增强台湾人的中国归属感;最后是其在日本殖民者严格的言论管制下如何确立台湾文学的中华民族性,推动台湾文学的发展,使之具备抵殖民性。综观黄得时的文学活动与报刊编辑,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始终坚守着中国的民族性,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通过对其文学活动的分析,体会深藏于黄得时心中的中华民族意识的潜流。
陈怡文[3](2020)在《抗战时期日占区游走书写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萨义德《东方学》的出版,后殖民主义理论视域下的旅行书写研究如火如荼。但此类研究虽对旅行书写背后的殖民话语进行了反思,却仍有两大盲点:一是忽视了受殖者的所言所写,二是错误地将日本及其殖民地不加区分地一起归入他者“东方”。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遗漏之处出发,在东亚殖民主义的理论视角下,聚焦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日占区游走书写。所谓“日占区游走书写”,意指抗战时期在不同的日本占领区和宗主国日本之间发生空间位移的中国文人根据自己的游走经历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既区别于后殖民主义理论视野中的“殖民旅行书写”,又与“东北流亡文学”概念不同。通过对“日占区游走书写”的考察,可以从此类作品中发掘日本殖民主义话语的构造,了解日占区文人在多文化碰撞中复杂多变的精神状态,进而丰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同时重新审视后殖民主义理论。本文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解释了“何为日占区游走书写”,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内容构架。第一章着眼于台湾,主要分析其中为逃离日本“官方民族主义”而发生的大陆日占区游走,发掘此类游走书写中蕴藏的原乡追寻。以钟理和的“满洲”和北京游走为案例,通过对其自传性小说、散文、书信和日记的考察,展现钟理和离台游走的原因,选择“满洲”的原因,以及“满洲”幻梦破碎的原因。然后,借用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阐释钟理和游走至北京期间的小说,揭示其因为主体意识的分裂和认同困境而只能与原乡若即若离。第二章关注伪满洲国,主要探究其中去往异域的日占区游走,发掘此类游走展现的对民族等级差的体验与回应。首先关注梅娘的日本游走,通过分析其作品,呈现战时日本社会中歧视性的民族等级差,以及她身处其中所经历的身份认同的迷失与重新确认。其次关注杨絮的朝鲜之行,展现身为博览会参观者和表演者的她如何在某些时刻松动殖民等级思想的禁锢,对自己的文化认同与国族身份进行反思。第三章聚焦华北、华中沦陷区,关注其中受日本赞助的日占区游走,探讨受殖者在面对殖民者赞助时,会与殖民主义产生怎样的相互作用。首先关注柳龙光受日本杂志社派遣赴华北、华中等地考察一事,发掘他视察报告中超出日本人预设的忧国之情被殖民权力话语所扭曲的过程。其次以关露赴日参加会议一事为案例,探讨她怎样通过对“女性”和“疾病”话题的言说使其散文偏离会议预设,避免成为会议的政治传声筒。结语部分则着力揭示日占区游走书写作为“解殖文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黄金[4](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刘秀珍[5](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林美貌[6](2019)在《台湾当代散文批评新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吴学峰[7](2019)在《“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文中指出
袁飘[8](2019)在《诗意与危机 ——夏曼·蓝波安的生态叙事与文化建构》文中指出作为台湾海洋文学代言人的夏曼·蓝波安,于90年代初进入文坛,此后迸发出非凡的创作力和持续的影响力,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受到了许多海内外学者的好评。本文以“生态叙事和文化建构”为支撑,以夏曼的个人经历和台湾的政治文化为背景,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探索夏曼的文学创作与民族文化、生态危机之间的关联。第一章主要以“文学生态位”为切入点,分析“童年生境与历史记忆”、“传统信仰与地域文化”和“社会运动与文学思潮”对夏曼创作的影响。第二章着重讨论“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精神生态”在夏曼作品中的危机主题呈现。第三章从“原生态”叙事、“主体间性”叙事和“边缘人”叙事形象三个方面,探讨夏曼作品的生态叙事策略。通过以上研究,揭示夏曼作品中的诗意自然与现实危机,进一步肯定夏曼作品的文学历史意义与生态美学价值。
高世蒙[9](2019)在《男性凝视下的身体景观与都市构型 ——新感觉派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新兴消费空间的出现催生了摩登男女这两类身体形态。新感觉派是这一时期都会上海的忠实书写者,其小说以摩登男女遇合中的男性对不同类型女性“他者”的欲望凝视来呈现现代性体验。如何看待这类以男女邂逅和分离为架构的小说,是富有意味且争议不断的论题。本文以邂逅中的男女关系变化为思路和线索,聚焦于文本、图像和散文日记的互证式研究,发掘出报刊杂志中的若干材料,并与左翼都市文本对比分析,同时紧密联系新感觉派诸人的洋场作风和创作心态,探究文本如何完成由身体书写向都市书写的巧妙过渡。论文主体分四章。第一章探讨新兴消费空间对身体形态和感官机制的变革,即出现以闲逛为志业的摩登男性和热衷于物质消费的摩登女性。女性在消费空间中出现的常态,使男性凝视成为可能。进而分类出男性凝视中的两类摩登女性:以兽类、花妖为喻的妖物化女性和以汽车、石膏为类比的女性,据此阐析男性对现代性的二重心理。男性经由凝视摩登女性体验了都市的外观现代性,而第二章探讨的看似传统、实为摩登女性之变种的圣处女,则让他们深切感知摩登表象下的殖民现实和阶层化空间结构。男性模拟殖民“他者”对圣处女的凝视,是基于民族身份焦虑的自我建构;但同时,融合异国情调和本土气质的圣处女也是跨文化的产物,借此反抗西方的东方主义想象。上述凝视中男性反复强调女性的“现代性”特质给其带来的惊颤体验,第三章即以此揭示惊颤体验的获取有赖于交通工具和摄像机对男性视觉机制的改变,使得破碎的女性身体和都市景观片断交融并置,建构起超越现实时空的女性化都市。男性凝视的最终指归是借占有女性身体以寻求身份认同,然而由女性“反凝视”带来“男性/主动-女性/被动”地位的逆转,使其不得不转向对都市边缘地带的建构。第四章分析近郊和码头工厂这两处边缘地带,指出近郊并非是与都市对立的前现代性空间,而男性关注码头工厂和群众运动也不是为寻求意识形态归属,仅是对机械文明的认可,他们对摩登女性的沉迷和对工人运动的向往统一于寻求先锋体验和都市主体身份的意图中,是现代性追求的一体两面。上述邂逅关系中男性身份地位的多次变动恰恰加深了其对都市内部地理和阶层的认知,并最终绘制出分层明确、细密完满的都市地图。
胡星灿[10](2019)在《困境与策略 ——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一九五七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的身份也由中国侨民变成马来公民,这一身份的变化导致马华文学的归属问题趋于吊诡:从文学的渊源、传承来看,马华文学深受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启发与影响,将之视为中国文学在南洋地区的延展并无不妥;然而,从现代国家的建制、要求而言,在马来西亚生产的马华文学,被纳入马来西亚文学版图也是情理中事。所以,在文学传统和政治的差异化标准之下,马华文学的归属渐趋吊诡,并始终未有清晰定论。不仅如此,在新兴国家论述中,马来西亚为打造国族主义,还将非马来文化都排除在国家文化体系之外,而对待用华语书写、传递华人文化的马华文学更是加以约束、宰制。至此,无论是马华作家还是马华文学,都面临着“有国无籍”的尴尬。当然,面对困境,马华作家也尝试着调整创作,并借晚近兴起的全球化浪潮,跳出家国、民族的阈限,书写具有普世性、泛文化的文学作品,但是,这批作品究竟能否克服此前困境还很难说。可见,在不同语境里,马华文学将面临各种困境。面对困境,马华作家具有针对性地不断调试创作,建构相对坚实的文学主体,以期攻艰克难。这种策略性质的主体性建构历程证明了马华文学主体性绝非铁板一块,它注定要踏上不断建构,又不断延异的未竟之旅。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从动态的马华文学主体性入手,探讨在不同困境中,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的嬗变。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本文将引入“冲击—回应”视域,将“困境”和“主体性建构”作为互相参照的依据,确保本文能够准确还原主体性建构的思路。对此,本文将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论述:第一,以“本土意识”为中心的主体性。马华文学是在“中国文学/文化”系统的影响下诞生的,从一开始,它就无法摆脱该系统的影响。然而,随着马华文学在地化趋势愈演愈烈,马华作家对走出该系统影响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因此,面对“中国文学/文化”系统对马华文学的影响/干预,马华作家建构了一种以“本土意识”为中心的主体性。该主体性并非被强力塑造,而是在马华文学与“中国文学/文化”系统的互动拉扯中渐渐地被发现、被营建,因此它的出现是马华作家应对影响的权宜之计,天然就存在限度和不足。第二,以“抵抗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由于建国后的马来执政精英旨在打造一个马来化的“国家文化”体系,因此,马华文学长期被国家层面的霸权话语遮蔽、排除。为维护自身利益和文化特征,马华文学不得不调动各种资源、各种手段来抵抗文化霸权,由此,马华文学以“抵抗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随之被建构起来。该主体性重在挖掘马来华人/马华文学不同于官方话语的隐蔽语本,以表演式的书写挑衅“国家文化”体系的威权。第三,以“文学共同体想象”为重心的主体性。面对全球化浪潮的汹涌而至,文学生产不再是此时此地的行为,因为马华作家也顺时顺势地建构了以“文学共同体想象”为重心的主体性。该主体性不仅灵活利用华语语系文学的优势,广泛地向域外华语文学借贷创作资本,以补充马华文学场的资源匮乏;它还想象了一个具有人类普遍主义精神的“文学共同体”,以此超越本土,走出主体困境。经过以上三方面内容的讨论之后,本文在结语部分将总结性地指出三种马华文学主体性并非各自独立、毫无瓜葛,而是相互对话、彼此应和。而“二元思维”是连结三种主体性对话的关键词。换句话说,三种主体性都是在“二元思维”的左右、牵制、驱动下完成建构历程的,因此,这种建构方式容易存在审美盲点,建立起来的主体性更易走入板结化的趋势。
二、台湾文学:语言·精神·历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文学:语言·精神·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2)论黄得时的中华民族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继往开来: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保存 |
第一节 民间俗语与民间故事 |
一、民间俗语、习俗 |
二、民间故事 |
第二节 民间歌谣与地方戏剧 |
一、民间歌谣 |
二、地方戏剧 |
小结 |
第二章 一脉相承:汉诗创作及《水浒传》的改写 |
第一节 汉诗创作活动 |
第二节 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较量:译写《水浒传》 |
第三节 光复后《水浒传》的改写策略 |
小结 |
第三章 中华民族本位:文学及其传播媒介 |
第一节 先破后立:谋求文学发展 |
第二节 传播媒介:助力文学发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抗战时期日占区游走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何为“日占区游走书写”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内容架构 |
第一章 台湾:官方民族主义下的原乡追寻 |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台湾 |
第二节 钟理和的“奉天”游走:“满洲”幻梦的破灭 |
第三节 钟理和的北京游走:若即若离的原乡 |
小结 |
第二章 伪满洲国:民族等级差下的异域体验 |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伪满洲国 |
第二节 梅娘的日本游走:身份认同的迷失与重新确认 |
第三节 杨絮的朝鲜游走:博览会与国族反思 |
小结 |
第三章 华北、华中沦陷区:日本赞助下的迎合与背离 |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华北、华中沦陷区 |
第二节 柳龙光的“大陆视察”:被扭曲的忧国之情 |
第三节 关露的日本参会:偏离会议的女性与疾病言说 |
小结 |
结语 作为“解殖文学”的日占区游走书写 |
参考文献 |
附录:抗日战争时期台湾文人赴大陆游走经历表 |
后记 |
(4)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未竟的现代 |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诗意与危机 ——夏曼·蓝波安的生态叙事与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背景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一章 文学创作的“生态位” |
第一节 童年生境与历史记忆 |
第二节 传统信仰与地域文化 |
第三节 社会运动与文学思潮 |
第二章 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 |
第一节 文学场域中的自然·文化·精神 |
第二节 涵化中的文化颉颃与生态反思 |
第三节 同构中的生态危机与文学建构 |
第三章 生态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原生态”叙事 |
第二节 主体间性叙事 |
第三节 “海洋之子”的边缘形象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1:夏曼·蓝波安作品目录 |
附录2:兰屿纪事及夏曼·蓝波安的个人经历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9)男性凝视下的身体景观与都市构型 ——新感觉派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历史演进中的新感觉派都市书写研究 |
第二节 身体视角下的现代性都市空间生产 |
第一章 “上海的魅力是在街头上”:消费空间中的身体景观 |
第一节 街道与漫游的摩登男女 |
第二节 摩登“妖物”与现代性体验 |
第二章 “淡淡的哀愁的风姿”:圣处女与阶层化空间建构 |
第一节 异国情调下的空间等级区隔 |
第二节 民族身份焦虑与跨文化创造 |
第三章 “断发露膝的混种”:女性化的都市空间构型 |
第一节 惊颤体验与感官重构 |
第二节 女性与都市的双向互构 |
第四章 “没落的PIERROT”:都市边缘地带建构 |
第一节 失落的主体认同:邂逅解体与地位逆转 |
第二节 都市“歇脚站”:近郊和公园 |
第三节 都市“先锋”:码头和工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穆时英佚文四篇 |
后记 |
作者简介 |
(10)困境与策略 ——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与主题 |
1.2 研究范畴与对象 |
1.3 研究现状的回顾 |
1.3.1 以“本土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研究 |
1.3.2 以“中国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建构研究 |
1.3.3 以“抵抗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研究 |
1.3.4 以“文学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建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设计 |
第2章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中的隐身与显现 |
2.1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中隐身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
2.1.1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影响了“马华文学系统”的建立 |
2.1.2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限制了马华文学的创作思路 |
2.1.3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使马华文学的归化之路愈益艰难 |
2.2 再造中国:论马华文学对“中国文学/文化”系统的加工与改造 |
2.2.1 再造华文:从“去政治”角度思考 |
2.2.2 再造文化:从“马华特质”层面思考 |
2.2.3 再造技术:以“现代主义”角度思考 |
2.2.4 小结 |
2.3 本土的崛起:辨析马华文学“本土意识”的限度问题 |
2.3.1 作为盾牌的本土意识 |
2.3.2 作为商品/招牌的本土意识 |
2.3.3 作为政治规范的本土意识 |
2.3.4 小结 |
2.4 本章结语 |
第3章 马来西亚“国家文化”论述中的离心与抵抗 |
3.1 “国家文化”论述中离心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
3.1.1 附会马华文学的政治意涵 |
3.1.2 限制马华文学的创作题材 |
3.1.3 马华文学抵抗主体与抵抗策略的成型 |
3.2 马华文学的隐蔽语本:以马共书写中的“身体”为例 |
3.2.1 身体与展览的互文 |
3.2.2 身体与解构思维的结合 |
3.2.3 小结 |
3.3 华文学的抵抗式表演:以同志书写的“敢曝”为例 |
3.3.1 马华同志书写的身体表演与敢曝 |
3.3.2 马华同志书写的语言游戏与高级敢曝 |
3.3.3 小结 |
3.4 本章结语 |
第4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弱势”与“借势” |
4.1 “全球化”语境中弱势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
4.1.1 在冷战思维影响下的马华文学 |
4.1.2 “离境”背景中嬗变的马华文学属性 |
4.1.3 全球语境下吊诡的马华作者身份认同 |
4.2 弱势华语语系文学的跨国主义:以“在台马华文学”为例 |
4.2.1 共谋:处理中国性问题 |
4.2.2 共识:反思在地化问题 |
4.2.3 同构:透视文学的国籍问题 |
4.2.4 小结 |
4.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马华文学:一个文学共同体的想象与实践 |
4.3.1 马华文学场域里“文学共同体”的表述与呈现 |
4.3.2 读者的共同体 |
4.3.3 命运的共同体 |
4.3.4 文化翻译与共同体想象 |
4.3.5 小结 |
4.4 本章结语 |
第5章 结语:反思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与“二元思维” |
5.1 马华文学与先验的“二元思维” |
5.2 “二元思维”下的审美盲点 |
5.3 “超越二元思维”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台湾文学:语言·精神·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旧之变:台湾新文学的发生研究[D]. 邹建英.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论黄得时的中华民族意识[D]. 陈桂玉.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2)
- [3]抗战时期日占区游走书写研究[D]. 陈怡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5]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台湾当代散文批评新探索研究[D]. 林美貌.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7]“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D]. 吴学峰. 苏州大学, 2019
- [8]诗意与危机 ——夏曼·蓝波安的生态叙事与文化建构[D]. 袁飘.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男性凝视下的身体景观与都市构型 ——新感觉派创作研究[D]. 高世蒙. 浙江大学, 2019(01)
- [10]困境与策略 ——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D]. 胡星灿.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