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吸附-过滤双层滤料滤池的设计与运行(论文文献综述)
陈鹏[1](2020)在《多级过滤-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区域内部分生活污水、地表径流和大量的外源污染物未经充分处理进入河流,污染物负荷严重超过河流的最大环境容量,由此造成河流的生态系统受损,河流呈现出黑臭污染状态。城市河流污染与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改善的需求形成强烈反差,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已经成为城市水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城市黑臭水体在无降雨时段有机物和氨氮污染持续、降雨时段颗粒物污染凸显的特征,开发具备高效生物转化和颗粒物截留双重功能、且能灵活切换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利用接触絮凝过滤与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原理,研发了用于处理城市黑臭水体的多级过滤-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以南方H市的QJ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试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填充滤料、曝气生物滤池挂膜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多级过滤-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城市黑臭水体的实际运行效果。研究结论表明:(1)分别填充沸石、火山岩和沸石与火山岩组合滤料的三组曝气生物滤池,挂膜成功的时间分别为15d、17d和12d,组合滤料曝气生物滤池挂膜时间最短。(2)在稳定运行期间,火山岩、沸石和沸石与火山岩组合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5%、87.4%、93.9%;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9%、49.4%、61.7%。对比研究显示,组合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最优。(3)沸石、火山岩和沸石与火山岩组合滤料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跟滤料填充高度成正相关,跟水力停留时间成负相关;随着进水氨氮浓度的增加,三组曝气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去除率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对COD的去除率先升高后下降。(4)采用多级过滤-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H市黑臭水体的现场试验结果证明该组合工艺对氨氮、COD、浊度、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5.0%、54.9%、90.0%、54.6%。该组合工艺在降雨时段快速去除颗粒污染物提高水体透明度,非降雨时段能够稳定高效地去除城市黑臭水体的氨氮。(5)现场运行实践证明,该组合工艺具有抵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设备制作成本较低、占地面积较小和操作简单的优点,具有工程推广前景。
鲍寻[2](2020)在《自来水厂砂滤池改造的工程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全国各地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水源地安全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翻船、上游排污、暴雨等偶发事件时,如何保障饮用水安全,是自来水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砂滤池是自来水厂消毒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供水安全至关重要,在不具备增设专门的深度处理单元的情况下,将砂滤池改造为炭砂滤池,是一种既经济又适用的措施。按照这一技术路径开展了中试试验和工程应用探索。在700mm原砂滤层上加600mm、700mm、800mm3种不同厚度的活性炭层,选用1.5mm粒径的柱状煤质颗粒活性炭、8-20目原煤破碎活性炭、8-30目原煤破碎活性炭,选择13L/(m2·s)、15 L/(m2·s)、17 L/(m2·s)3种不同反冲洗强度,在滤速为8m/h条件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况条件为:700mm厚的8-20目原煤破碎颗粒活性炭,反冲洗强度15L/(m2·s),该工况下与砂滤柱相比,炭砂滤柱对浊度的去除效率相差不大(去除率大于95%),耗氧量、UV254、氨氮、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约10.4%、52.9%、2.7%、5.7%。开展了砂滤池改造为炭砂滤池的工程应用研究,在一座十格处理能力为18万吨/天的砂滤池中进行试验改造,包括增加气洗系统,更换400mm承托层、700mm滤砂,装填活性炭,按中试得到的最佳工况下的长时间运行结果表明:砂滤池对浊度、耗氧量、UV254、氨氮、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87%、36.92%、23.17%、48.57%、3.92%;而炭砂滤池有更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52%、52.31%、64.97%、57.14%、5.88%,出水的卫生学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和消毒副产物指标(三卤甲烷)均远低于《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定值,出水无安全风险。以与中试相同的三因素和三水平开展工程应用的正交实验验证,得到的最佳运行条件与中试实验的结果一致。研究成果为自来水厂防范事故风险增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进行砂滤池改造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工程示范。
诸宇刚[3](2020)在《高效反应沉淀联用纤维滤池工艺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为改善水质,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拉开序幕。本论文依托于苏州吴中区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实际案例,主要对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方案如何确定、深度处理系统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处理效果和能耗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城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各工艺段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总结,一期工程存在:进水COD、SS、TP基本符合原设计进水指标,但BOD比原设计指标偏低,氨氮、TN比原设计指标偏高,对于生物处理系统反硝化的碳源利用造成影响,出水总氮有超标风险;现有工艺废水经二沉池沉淀后直接消毒排放,出水SS难以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现有工艺在生化池出水端投加化学除磷药剂,存在药剂混合条件不易控制,处理效果不稳定;沉淀后含药剂的化学污泥难以及时排除,随回流污泥返回至曝气池,易引起药剂累积所导致的活性污泥活性抑制甚至中毒等风险。在对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进行充分论证确定后,对各污染物指标去除率和水质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整体工艺流程和工艺路线的方向,再通过对高效反应沉淀池联用纤维滤池工艺、elimi-NITE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和反应沉淀池组合微滤机工艺这三种深度处理组合工艺的全面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本项目深度处理工艺最适宜采用高效反应沉淀池联用纤维滤池工艺。在确定了工艺路线后,对各工艺段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在运行阶段,对深度处理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验证,同时为了优化运行效果,达到节能降耗目标,对深度处理系统进行了多种不同运行模式下COD、氨氮、总磷、SS去除率和能耗情况的试验对比,在仅投加Fe Cl3药剂情况下,深度处理系统COD去除率为25%、TP去除率为40%、SS去除率为66%,滤池反洗间隔时间为20.5小时,运行成本最低,是深度处理系统的最优运行模式。
何靖[4](2019)在《改性无烟煤去除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性能及机理》文中指出痕量有机污染物(Trace Organic Contaminants,TrOCs)具有含量低、难降解、毒性大、生物富集等特点。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在不同水体中都有不同浓度的TrOCs被检出,引起了各国研究者和环境监管部门的关注。由于TrOCs在水体中属于痕微量级,常规饮用水处理很难将其有效去除,并且经过消毒处理后的副产物可能比母体物质具有更大的危害,因此,如何有效地去除饮用水中的TrOCs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过滤作为常规饮用水处理的重要流程,在饮用水处理工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污水的深度处理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烟煤滤料因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大的机械强度,以及价格便宜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滤池和滤罐中。本文选择双酚A(BPA)、雌酮(E1)、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磺胺甲恶唑(SMX)、磺胺二甲基嘧啶(SMZ)和氯霉素(CAP)等六种常被报道的TrOCs作为目标物质,研究了无烟煤及改性无烟煤对TrOCs的去除性能,以期以无烟煤为基材在滤料截留颗粒物的同时能够吸附去除水中的TrOCs。论文首先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富集和检测目标TrOCs的有效方法:Waters 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能有效回收水样中的目标TrOCs;HPLC检测条件为:SB-C18色谱柱(5μm,150×4.6mm);流动相流速为1.0 mL min-1;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0oC;UV检测波长为230 nm;检测单一目标物时,流动相为100%甲醇;检测BPA-EE2混合物时,流动相为乙腈和水(1:1,v/v)。通过扫描电镜、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表面官能团测定和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无烟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无烟煤颗粒进行了KOH和H2SO4溶液浸泡改性,以及高温还原改性。无烟煤是表面结构和化学成分都不均一的混合材料。无烟煤以中孔为主,并含有多种无机矿物和表面官能团。无烟煤经过较低浓度的KOH和H2SO4溶液(0.56 mol L-1)改性后,比表面积和孔径增大。当KOH溶液浓度高于8 mol L-1时,无烟煤结构坍塌,比表面积和孔径减小。当H2SO4溶液浓度高于9 mol L-1时,无烟煤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变化不大,但浓硫酸会对无烟煤形成二次改性,比表面积和孔径均增大。无烟煤经过KOH改性后,酸性基团数量减小,碱性基团数量增加;经过H2SO4改性后,酸性基团数量增加,碱性基团数量减少,甚至未检出。无烟煤经过高温还原改性后(400℃和600℃,N2环境),表面出现了断裂,微孔及内酯基数量增加,其他官能团均减少。KOH改性无烟煤对BPA、E1、EE2和CAP的去除效果最好,H2SO4改性无烟煤对SMX和SMZ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能力均有很大的提升。高温改性无烟煤对六种TrOCs的去除效果均差于原料无烟煤。不同浓度KOH和H2SO4改性无烟煤对TrOCs的去除率变化趋势很相近,与改性无烟煤的比表面积、官能团和灰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似。经静态吸附实验表明,原料无烟煤及4K-无烟煤(4 mol L-1 KOH改性无烟煤)对EE2和BPA的吸附是发生在非均相体系中的单层化学吸附。在相同条件下,4K-无烟煤对EE2和BPA的吸附量均明显大于原料无烟煤,约为1.662.38倍。在pH=7时,配体交换,氢键和π-π键同时存在于无烟煤对EE2的吸附中;无烟煤对BPA的吸附主要是π-π键的作用。在pH=3时,无烟煤表面被酸化而带正电荷,为EE2和BPA的吸附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在pH=12时,π-π键是无烟煤吸附EE2和BPA的主要机理,静电斥力导致了无烟煤对EE2和BPA吸附量的减少。在EE2-BPA双组分系统中,BPA具有十分明显的竞争吸附优势,BPA分子与无烟煤表面形成π-π键,优先占据活性位点,导致无烟煤对EE2的吸附量明显减少。无烟煤表面的位点能量分布不均一,不均匀度为2.348.99 kJ mol-1,高能位点的数量有限。随着温度的升高(288308 K),无烟煤表面位点的能量升高,平均值由4.0811.59 kJ mol-1增大至7.4214.56 kJ mol-1,活性位点的总量增多。根据位点能量分布曲线分析,4K-无烟煤的活性位点明显多于原料无烟煤,高能位点和低能位点的增多致使EE2/BPA在4K-无烟煤表面的吸附量远远大于原料无烟煤。EE2分子的一端吸附于无烟煤表面,BPA分子平行吸附于无烟煤表面,占据多个位点。在EE2-BPA双组分系统中,体积较小的BPA分子更容易进入孔隙,占据活性位点,形成能量较高的π-π键,阻碍了EE2分子在无烟煤表面的吸附。本文动态吸附实验研究表明,无烟煤滤柱动态截留EE2是通过物理截留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穿透曲线分为三个过程:Ⅰ、过滤初期,滤柱上层物理截留量快速增大;Ⅱ、截留在上层的EE2脱落,被下层截留;Ⅲ、系统平衡,EE2由上至下,被各层滤料所截留,穿透曲线逐渐上升。Bohart–Adams动态吸附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无烟煤滤柱截留EE2稳定后的数据(R2>0.918)。根据模型参数,4K-无烟煤滤柱中不同层高的单位质量无烟煤对EE2的吸附容量是原料无烟煤滤柱的1.23.5倍,4K-无烟煤滤柱的穿透时间是原料无烟煤滤柱的1.32.0倍。当使用无烟煤(改性无烟煤)作为滤池(滤柱)滤料,吸附截留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例如TrOCs)时,宜采用较慢的过滤速度,有利于发挥其物理截留和化学吸附的双重功能,也有利于保证过滤系统和出水水质的稳定,延长填料的使用寿命。
梁庆凯[5](2019)在《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新河黑臭水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治理黑臭水体是当前改善水环境质量和打造城市宜居生活环境的主要任务之一。本研究以西安市沣西新城境内新河为研究对象,在对新河水质污染和处理特性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以渗墙+厌氧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的组合处理工艺。本文主要对组合工艺中核心构筑物曝气生物滤池(BAF)的处理效能及影响因素进行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研究,考察不同工况条件下BAF对有机物和氨氮的降解特性以及运行效果,并结合试验结果对BAF设计参数进行优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新河水体中常规污染物指标连续一年的监测,利用水体限制性污染因子分析、单因子指数法、改进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及水质矩阵与权重分析法等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借住三维荧光、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仪器分析手段,明确了新河黑臭水体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新河属于劣V类水体,SS、COD、NH3-N、TN、TP在评价中占较大比重,为重要污染因素;不同季节,新河黑臭水体的BOD5/CODCr均小于0.25,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和腐殖酸类物质占新河水体中荧光有机物总量的60%以上,傅里叶红外光谱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水中金属络合态腐殖质含量较大,说明新河黑臭水体中的有机物属于惰性有机物,难以被常规生物处理工艺降解。(2)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进行BAF挂膜启动。小试试验挂膜15天后,COD和NH3-N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68.2%和76.22%,且去除率稳定,镜检有钟虫、轮虫等指示性微生物出现,确定挂膜成功。探究水力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水力负荷为0.67 m3(/m2·h),在此条件下调整气水比,得到最佳气水比为2:1。研究了BAF竖向沿程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在90 cm滤床深度COD去除率已经达到45.62%,NH3-N的平均去除率仅为17.42%;而在90130 cm范围内,NH3-N的平均去除率达到81.78%。现场试验中,采用生活污水与新河河水混合接种挂膜启动,COD最大去除率为75.14%,NH3-N最大去除率达到99.42%。且镜检发现出水有钟虫、轮虫等指示性微生物出现,表明挂膜启动成功。运行期间COD平均去除率12.20%,最大去除率为33.22%。由于新河水质可生化性差,难降解COD占比较大,且运行时间较短,世代周期长的优势菌属尚未富集,表现为较低去除。NH3-N进水平均浓度为10.65 mg/L,出水平均浓度为2.47 mg/L,平均去除率81.54%,最大去除率为99.32%,且运行后期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由于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较少,自养型硝化菌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对NH3-N有较好的去除能力。(3)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处理水量为1.5万m3/d的新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中曝气生物滤池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可为我国黑臭水体治理的可行性研究与工程设计以及污水厂提质增效提供借鉴。
叶梦星[6](2019)在《沈阳黄家水源地供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沈阳市黄家水源地位于沈阳市北部,开采量为4万t/d,为沈阳北部重要供水水源。其作用主要为缓和用水紧张的现状。2016年底对这几组井进行水质监测发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铁、锰、氨氮超标。由于取水方式采取的是傍河取水,所以导致抽上来的水质既受到了辽河中氨氮污染物的影响,又受到了地下水中铁锰离子的影响。超标的离子不光影响了管井的抽水能力而且增加了净水厂的处理负荷。因此对于水源地供水安全保障方面的关键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原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从傍河取水的工艺流程的角度加以考虑,对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并优化。供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评价,水源地供水水质问题成因分析研究,供水管井安全技术研究,净水厂中除铁锰、氨氮技术的研究,从而保障人们的安全用水。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水源地附近的辽河水进行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显示在丰水期时基本能达到Ⅲ类水的标准,但是在枯水期时有个别指标明显超标,比如COD、BOD5、氨氮,尤其是氨氮会对后期井水的水质造成污染。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A4井组的综合排名最差,污染最为严重。该井的总铁含量为14.55mg/L,锰含量为1.70mg/L,氨氮含量为0.52mg/L,与水质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均严重超标。对A4井组使用模糊数学法进行地下水水质量评价,评价结果为Ⅴ类水,地下水质量较差。(2)分析了地下水中铁锰、氨氮超标的原因:在还原条件下锰铁矿的还原机理以及三氮从河水到地下水的迁移规律。河水在入渗的过程中,DO值,Eh值,DOC,SOC随着距离不断降低,表明地下水环境经历了从氧化环境到弱氧化环境再到还原环境的过程。且地下水的水化学组分在2.5m~4.0m处,12.5m~17.0m处变化最为剧烈,Mn2+在12.5m处达到最大值,Fe2+在17m处达到最大值。随着距离的增加Eh值降低到-160mv时SO4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不同土样分维数与最佳级配填料分维数的比值呈线性递减规律,其表达式为y=-0.2573x+2.2563。利用这个规律对供水管井进行重新分层填砾。(4)改性锰砂滤料小试试验最佳工艺参数为:流量为35mL/min,PH值为7.2,反冲洗周期与时长分别为18h与5min。在熟料运行条件下最佳DO值为10mg/L。铁的去除优先于锰、氨氮,在滤料10cm以内基本去除,30cm以下存在锰与氨氮溶解氧的竞争,最终锰的去除率为90%,氨氮的去除率仅为73%。(5)在预氧化的中试试验中,去除氨氮、铁锰的成熟期均不相同,Fe2+为18d,氨氮为25d,Mn2+为30d。挂膜初期滤料对氨氮的吸附氧化效果优于Mn2+。当铁锰氧化膜成熟时,进水Fe2+的浓度对Mn2+的去除存在较大的影响。挂膜后期进水Mn2+浓度对氨氮的去除有着较大的影响,氨氮与Mn2+存在相互竞争关系。通过灭活试验发现氨氮和Mn2+均受到微生物作用的影响,氨氮受微生物影响较Mn2+更严重。随着滤层深度的增加氨氮不断减少硝氮不断增加,两者的变化幅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在滤柱前30~40cm处变化幅度较大。当PH从8.5降至6.5过程中氨氮的去除率出现下降趋势,尤其在6.5的时候出水效果最差。(6)此改性锰砂滤料符合一级反应速率方程:反应速率常数为0.188。吸附性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此改性滤料最大吸附容量为0.35;吸附能量常数为1.59。
李嘉树[7](2018)在《一体化膨胀床复合生物滤池处理农村污水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分散、量小变化量大的特点设计研究了一种一体化膨胀床复合生物滤池处理工艺,该工艺由降流式膨胀床生物滤池、升流式流化床曝气生物滤池、降流式膨胀床生物滤池三级串联而成,结合前置反硝化和后置反硝化的特点,具有能耗低,操作管理简单,不易堵塞等优点。本试验主要研究考察了第一级的预处理效果和反硝化效能的影响因素,第二级硝化池的硝化效能及运行参数,第三级膨胀床的化学除磷和深度脱氮的功能,对一体化设备的运行参数优化和开发推广具有实际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第一级降流式膨胀床具有良好的预处理能力,在无前置沉淀池的情况下,第一级滤池能够截留大量悬浮物,同时有机物浓度的增大使得反硝化作用加强,反冲洗周期缩短至72h,仍高于普通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周期,表明第一级降流式滤池可同时作为预处理单元和反硝化滤池。(2)第一级降流式膨胀床生物滤池的滤料层高度对反硝化的效果影响较大,滤料层高度越大,其水力停留时间越长反硝化效果越好。滤料层高度的增加对水头损失的影响较小,可以通过增加滤料层高度来提高滤池的处理效果。当水力负荷超过6m3/(m2·h)时,缺氧池出水COD、TN浓度明显升高。缺氧池进水端的溶解氧浓度在1.8mg/L时,TN的去除率最高,反冲洗对反硝化效能的影响较小,较短时间内能够恢复处理效能。(3)缺氧段与好氧段的体积比为1:1.5时,好氧池具有较好的硝化效能,氨氮去除率达84.4%,继续增加体积比,氨氮去除率上升较小。水力负荷为4 m3/(m2·h)、气水比3:1时好氧池硝化效果较好。容积负荷对好氧池有一定的影响,硝化细菌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明显弱于异养菌,为了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应控制有机负荷在1.53kg/(m3·d),氨氮负荷在0.450.95 kg/(m3·d)。(4)一体化膨胀床复合生物滤池生物处理效果较差,采用三氯化铁为絮凝剂进行后置除磷,当投加量为60mg/L时,出水TP能稳定达到0.5mg/L以下。三氯化铁在第三级滤池中进行微絮凝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滤速在46m/h时,滤料层厚度应至少为3m。第三级滤池作为深度脱氮单元时,最佳投药碳氮比为5:1,出水TN平均浓度为11.68mg/L且COD低于50mg/L以下。(5)进水水温为2325℃,水力负荷为4 m3/(m2·h),回流比150%,气水比3:1,在第二级滤池出水处投加60mg/L的三氯化铁时,一体化膨胀床复合生物滤池对COD、氨氮、TN、SS、TP的去除率分别为90.2%、92.2%、68.2%、98.6%、90.0%,各项指标基本上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潘春雨[8](2018)在《针对高藻高有机引黄水的煤砂双层滤料过滤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题以东营河口水厂为研究对象,对水厂水源地孤河水库水质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目前我国给水处理厂普通砂滤池的局限性,结合实际东营河口水厂的调研与监测,根据水厂现有滤池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案。在水厂西工艺沉淀池旁组建了中试试验装置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结论能够为实际水厂现有滤池处理高藻高有机水的局限性提供优化改造方案建议,为滤池选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河口水厂滤池运行效果评估;(2)煤砂双层滤料去除有机物试验研究;(3)煤砂双层滤料去除藻类试验研究;(4)河口水厂滤池的改造方案设计。在河口水厂滤池运行效果评估研究中,通过对水厂原水孤河水库水的水质指标数据采集与分析,明确了水库水质具有高藻高有机污染特征。在河口水厂实地调研期间,将水厂现有工艺实际运行的出水指标进行汇总计算,发现水厂滤池的出水浊度、氨氮、CODMn、藻类总数、叶绿素a等虽都能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但针对孤河水库高藻高有机污染水质的处理能力有限,去除效果不稳定。面对这种状况应该从两方面考虑应对方法:一是加强水源地管理与保护,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发展等。二是对水厂现有的对有机物及藻类物质去除效果有限的滤池进行改造。通过研究国内外对高藻高有机污染水质的过滤处理技术,和无烟煤-石英砂双层滤料滤池的发展现状,发现了无烟煤-石英砂双层滤料滤池具有含污能力强,对有机物及藻类去除效果好并且运行成本的优点,非常适合河口水厂现有滤池类型的改造。因此,试验选取煤砂双层滤料滤池类型,结合水厂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工艺的运行参数,通过与普通砂滤池的对比,研究其对常规水质指标、有机物指标及藻类指标的去除效果。试验采用中试实验的方式,在水厂西工艺沉淀池单元的廊道建立了中试滤柱装置。在煤砂双层滤料去除有机物试验研究中,试验对不同滤料的试验滤柱进行了常规水质指标和有机物指标的去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煤砂双层滤料对浊度、氨氮的去除率在88.4%、75.47%,均明显高于单层砂滤料对浊度、氨氮的去除率80.47%、46.27%。且煤砂滤柱的出水浊度降到0.3NTU以下,去除效果非常明显。试验期间,煤砂滤池的进水与出水的pH值在7.58.0范围中,为无烟煤上微生物的硝化作用更好的发挥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提高出水水质。煤砂滤池与普通砂滤相比,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尤其对于小分子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试验期间,煤砂滤池对CODMn、UV254、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47.58%、64.18%、65.13%。煤砂滤池出水CODMn浓度、UV254、TOC分别降到2.5mg/L、0.02cm-1、4mg/L以下。通过对煤砂双层滤料对有机物去除机理研究,发现其主要依靠滤层截留、无烟煤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煤砂双层滤料去除藻类试验的研究发现,试验期间,原水的藻类数量总体107数量级,常年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原水经处理后,藻类总数大幅下降,沉淀池去除了大部分藻类,过滤对藻类的去除起到关键作用。煤砂滤池对藻类总数、叶绿素a的去除率在88.4%、75.47%,均明显优于单层砂滤对浊度、氨氮的去除率80.47%、46.27%。煤砂双层滤料相比于单层砂滤料的对藻类的去除效果更好更稳定。藻类在无烟煤滤料滤层的分布规律为:随着过滤持续运行,藻类数量在滤层的分布逐渐增加。表层藻类含量最多,随着滤层的深入藻类数量分布较少。煤砂双层滤料过滤在有效去除浊度的基础上能有效提升有机物和藻类的去除能力。试验最后将翻板滤池改造为煤砂双层滤料滤池进行了方案设计。通过水厂西工艺的设计水量、滤速、反冲洗强度等参数,设计计算了煤砂双层滤料滤池的滤池面积、尺寸、滤池高度、配水系统等,并绘制了滤池的平面图、剖面图。为水厂的滤池改造提供方案参考。
王婷[9](2017)在《某市低温低浊微污染水净化工艺设计与运行调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的要求已由水量转移到水质上来。目前饮用水有机物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传统加氯消毒处理过程中也很容易产生一些致畸、致癌物质,影响自来水水质,因而开发新的净水工艺势在必行。2006年12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由国家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修订发布。新标准中,水质指标由GB5749-85中的35项增至106项,并修订了8项,浑浊度的标准由3NTU提高到1NTU。这一标准的修订保障了人民群众健康利益的同时,也对供水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某市在处理低温低浊原水时的水厂运行状况,考虑到降低水厂运营成本和保证水质达标,对工艺设计和调试运行进行了最优化、最经济、最有效的研究。本研究主要针对原水微污染、藻类季节性高发、低温低浊、嗅味等问题,从净水工艺分析入手,依据低温低浊水的特性,通过工艺优化,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鉴于臭氧活性炭工艺对藻类去除的局限性,采用高锰酸盐预氧化和高密度沉淀池工艺,使得藻类在前阶段被大幅杀灭和去除,从而避免藻类对O3-BAC工艺的制约。研究了水厂运行过程中的微生物安全性问题,臭氧活性炭工艺中的微生物安全性问题通过后置V型砂滤池解决,可有效避免微生物泄露问题。同时,通过强化混凝、絮凝沉淀、深度处理、过滤消毒和污泥处理等方面进行主流工艺方案对比,选定了高密度沉淀池+臭氧活性炭工艺+V型砂滤池的组合工艺。根据本研究的结论,基于某市低温低浊微污染水,规划建设了一座近期10万m3/d的净水厂,并对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的水厂运行效果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结果显示,原水浊度变化较大,除BOD5外,其余指标均满足地表水Ⅱ类标准,在运行周期内,除浊效果明显,出水浊度小于1NTU的概率为100%;COD的出水值域为0.61-1.95mg/L,去除率达到了70%以上;出水氨氮平均值为0.034mg/L,亚硝酸盐氮平均值为0.004mg/L,硝酸盐的平均值为3.6mg/L,细菌、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均未检出,全部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规定要求,说明此工艺安全可靠,是一种可以推广的低温低浊微污染水处理技术。研究考察净水厂处理效能的同时,对本工程进行了经济分析,并辅以相应的环保与节能措施,对水厂的环境影响情况进行了评价,以期达到最佳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王璀[10](2016)在《褐煤活性焦滤料特性及处理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废水经过传统一级、二级处理后,其出水往往难以达到回用标准,造成水资源的污染与浪费。因此,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问题日益严峻,尤其针对难降解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采用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针对难降解工业废水有特性吸附效果的褐煤活性焦作为曝气生物滤池滤料,分析活性焦滤料的物理和生物性能,考察其作为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可行性,并开展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制药废水以及褐煤提质废水等不同难降解工业尾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活性焦的物理、生物性能的分析,活性焦不仅存在大量微孔,还具有发达的中孔结构,其内部孔隙结构适合于废水中大分子污染物的吸附,粗糙的表面也利于生物膜的附着与生长,且对于大分子显色物质有很好的脱色作用,能够作为曝气生物滤池填料。(2)在处理内蒙古某药厂制药废水生化尾水时,采用水力停留时间为1 0 h,曝气量为0.05 m3/h,经过近4个月的连续实验,对比4根活性焦滤柱出水情况发现,接种挂膜相比自然挂膜能够较快完成启动,且生化尾水直接进入滤柱后,CODCr平均浓度由438mg/L降至302mg/L,平均去除率为31.1%,效果不够理想。然而原水在经过100:1水焦比吸附处理后再进入滤柱,尾水色度降至28度,去除率达到94%,平均CODCr浓度由208 mg/L降至165mg/L,平均去除率为20.7%,单独生物降解量平均值达到15mg/L,可生化性由0.11提高了近3倍,出水CODCr能够达到园区污水厂接口浓度要求(200 mg/L)。(3)在应用两级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处理褐煤提质生化尾水的中试实验中,经过系统近6个月的连续稳定运行,结果表明,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耐冲击能力强,对波动较大的水质有很好的缓冲作用,且对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系统进水CODCr平均浓度为96.9 mg/L时,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出水CODCr平均浓度降为38.1 mg/L,平均总去除率达到60.9%;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出水NH4+-N平均浓度为3.63 mg/L,平均总去除率达到82.5%;在进水SS平均值为134mg/L且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出水SS平均值降至23mg/L,去除率高达82.8%,且波动范围明显减小;系统的浊度由进水的平均229.5NTU降至91.45NTU,平均总去除率达到60.2%。经过理论分析与实验效果验证,活性焦不仅适宜作为曝气生物滤池填料,且对难降解工业尾水具有良好处理效果,能够为活性焦作为新型曝气生物滤池滤料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及参考。
二、吸附-过滤双层滤料滤池的设计与运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吸附-过滤双层滤料滤池的设计与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多级过滤-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黑臭水体概述 |
1.2.1 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 |
1.2.2 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化学机理 |
1.2.3 城市黑臭水体的常规治理方法 |
1.3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用水 |
2.2 试验试剂和仪器 |
2.2.1 试验试剂 |
2.2.2 试验仪器 |
2.3 滤料的选择 |
2.4 试验方法 |
2.4.1 小试试验 |
2.4.2 中试试验 |
2.4.3 水质分析方法 |
3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黑臭水体的研究 |
3.1 曝气生物滤池挂膜试验 |
3.1.1 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方式 |
3.1.2 挂膜启动期间BAF的处理效果 |
3.2 稳定期间BAF的处理效果 |
3.2.1 氨氮去除效果 |
3.2.2 COD去除效果 |
3.2.3 总磷去除效果 |
3.3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黑臭水体的机理分析 |
3.3.1 氨氮去除机理的分析 |
3.3.2 有机物去除机理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黑臭水体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滤料填充高度影响曝气生物滤池性能的研究 |
4.1.1 不同小试试验装置去除氨氮效果分析 |
4.1.2 不同小试试验装置去除COD效果分析 |
4.2 氨氮浓度影响曝气生物滤池性能的研究 |
4.2.1 不同小试试验装置去除氨氮效果分析 |
4.2.2 不同小试试验装置去除COD效果分析 |
4.3 水力停留时间影响曝气生物滤池性能的研究 |
4.3.1 不同小试试验装置去除氨氮效果分析 |
4.3.2 不同小试试验装置去除COD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多级过滤-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中试试验研究 |
5.1 中试场地基本概况 |
5.1.1 试验河流概况 |
5.1.2 河道污染现状 |
5.2 中试试验设计 |
5.2.1 试验区域水质情况 |
5.2.2 中试试验基础 |
5.2.3 中试试验概况 |
5.3 中试试验运行效果 |
5.3.1 中试试验去除氨氮的效果 |
5.3.2 中试试验去除总氮的效果 |
5.3.3 中试试验去除COD的效果 |
5.3.4 中试试验去除总磷的效果 |
5.3.5 中试试验去除浊度的效果 |
5.4 中试试验设备的改进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自来水厂砂滤池改造的工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试实验装置及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2.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三章 中试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3.1 正交实验设计 |
3.2 炭砂滤与普通砂滤的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普通砂滤改造为炭砂滤的工程应用 |
4.1 改造工程方案 |
4.2 炭砂滤池运行效果 |
4.3 炭砂滤池运行参数验证 |
4.4 效益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高效反应沉淀联用纤维滤池工艺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背景 |
1.2 深度处理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理化学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生物法 |
1.3 常规深度处理工艺 |
1.4 具备反硝化脱氮功能的深度处理工艺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概况 |
2.1 工程简介 |
2.2 各工艺单元情况 |
2.3 进出水水质情况 |
2.4 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高效反应沉淀池联用纤维滤池深度处理工艺设计 |
3.1 进出水水质的确定 |
3.1.1 进水水质的确定 |
3.1.2 出水水质的确定 |
3.2 工艺路线方向的确定 |
3.2.1 方案选择的原则 |
3.2.2 水质水量依据以及对二期工程工艺方案的要求 |
3.2.3 水质特性分析 |
3.2.4 污水处理总体工艺流程的组成 |
3.3 工艺比选 |
3.3.1 工艺比选原则 |
3.3.2 高效反应沉淀池联用纤维滤池工艺 |
3.3.3 反应沉淀池组合微滤机工艺 |
3.3.4 elimi-NITE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 |
3.3.5 技术经济比较 |
3.4 工艺设计 |
3.4.1 扩建工程处理段工艺设计 |
3.4.2 深度处理工程段工艺设计 |
3.4.3 高程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分析 |
4.1 深度处理工艺在不同运行模式的处理效果分析 |
4.1.1 投加PAC药剂情况下处理效果分析 |
4.1.2 投加PAC和 PAM药剂情况下处理效果分析 |
4.1.3 投加FeCl3药剂情况下处理效果分析 |
4.1.4 投加FeCl3和PAM药剂情况下处理效果分析 |
4.2 运行成本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改性无烟煤去除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性能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水体中TrOCs的来源及危害 |
1.1.1 水体中TrOCs的来源 |
1.1.2 水体中TrOCs的危害 |
1.2 水体中典型TrOCs的污染现状 |
1.2.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状 |
1.2.2 抗生素类药物的污染现状 |
1.3 饮用水中TrOCs的降解去除技术 |
1.3.1 常规工艺及其局限性 |
1.3.2 预处理强化常规工艺技术 |
1.3.3 强化混凝与沉淀技术 |
1.3.4 强化过滤技术 |
1.3.5 深度处理技术 |
1.4 吸附过滤材料改性的研究现状 |
1.4.1 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2 改性无烟煤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5.3 技术路线 |
2 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检测方法 |
2.1 引言 |
2.2 水样中TrOCs的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2.1 样品的前处理技术 |
2.2.2 仪器检测技术 |
2.3 本文分析检测方法的建立 |
2.3.1 标准品和试剂 |
2.3.2 固相萃取富集 |
2.3.3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2.3.4 准确性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3 无烟煤及改性无烟煤的表面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无烟煤的表面特性 |
3.2.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2.2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 |
3.2.3 X射线能谱 |
3.2.4 X射线衍射 |
3.2.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3.2.6 表面官能团含量 |
3.2.7 热分析 |
3.3 无烟煤的分子结构 |
3.4 无烟煤的改性 |
3.4.1 无烟煤的改性方法 |
3.4.2 无烟煤的改性工艺 |
3.5 改性无烟煤的表面特性 |
3.5.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5.2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 |
3.5.3 表面官能团含量 |
3.5.4 灰分含量 |
3.6 本章小结 |
4 改性方法与工艺对无烟煤去除TrOCs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试验方法 |
4.2.3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改性方法对无烟煤去除TrOCs的影响 |
4.3.2 改性工艺对无烟煤去除TrOCs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改性无烟煤对EE2和BPA的静态吸附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试验方法 |
5.2.3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吸附动力学 |
5.3.2 吸附等温线 |
5.3.3 吸附热力学 |
5.3.4 竞争吸附 |
5.3.5 吸附机理分析 |
5.3.6 离子强度影响 |
5.3.7 解吸再生 |
5.4 本章小结 |
6 吸附位点能量分布模型及其对吸附机理的分析 |
6.1 引言 |
6.2 位点能量分布模型 |
6.2.1 位点能量分布模型的发展 |
6.2.2 位点能量分布图 |
6.2.3 位点能量分布模型在吸附研究中的应用 |
6.3 改性无烟煤吸附EE2和BPA位点能量分布模型及机理分析应用 |
6.3.1 基于Langmuir-Freundlich模型的位点能量分布模型 |
6.3.2 单组分系统中改性无烟煤吸附EE2和BPA的机理 |
6.3.3 双组分系统中改性无烟煤吸附EE2和BPA的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7 改性无烟煤动态吸附EE2 的特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和方法 |
7.2.1 材料与设备 |
7.2.2 实验配水 |
7.2.3 实验方案 |
7.3 动态吸附模型 |
7.3.1 常用动态吸附模型比较 |
7.3.2 固定床吸附模型的建立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不同进水流速时滤柱沿程截留EE2 的情况 |
7.4.2 不同进水浓度时滤柱沿程截留EE2 的情况 |
7.4.3 模型拟合结果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论文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发明专利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交流活动 |
E.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新河黑臭水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黑臭水体主要成因及危害 |
1.1.2 黑臭水体判别及评价方法 |
1.1.3 黑臭水体处理工艺研究 |
1.2 曝气生物滤池研究现状 |
1.2.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原理 |
1.2.2 曝气生物滤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选题来源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用陶粒 |
2.2.2 试验用水 |
2.2.3 试验设计 |
2.2.4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3 新河黑臭水体水质现状与污染特征分析 |
3.1 新河水质现状 |
3.1.1 新河流域特征 |
3.1.2 新河水质现状分析 |
3.2 新河黑臭水体污染特征解析 |
3.2.1 新河地表水水体限制性污染因子分析 |
3.2.2 单因子指数法 |
3.2.3 改进内梅罗指数评价法 |
3.2.4 水质矩阵与权重分析法 |
3.3 新河黑臭水体水质特性研究 |
3.3.1 有机物可生化特性分析 |
3.3.2 有机物荧光特性分析 |
3.3.3 有机物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3.4 有机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
4.1 曝气生物滤池启动与挂膜 |
4.1.1 挂膜机理 |
4.1.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 水力负荷对去除效果影响 |
4.2.1 水力负荷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2 水力负荷对NH_3-N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 气水比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1 气水比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2 气水比对NH_3-N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 曝气生物滤池沿程去除性能分析 |
4.4.1 沿程COD浓度变化 |
4.4.2 沿程NH_3-N浓度变化 |
4.5 中试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1 中试试验装置及运行工况 |
4.5.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曝气生物滤池在新河黑臭水体处理中的设计 |
5.1 进出水水质及处理程度分析 |
5.2 曝气生物滤池尺寸 |
5.3 水力停留时间 |
5.4 需氧量 |
5.5 进出水系统设计 |
5.6 供气系统设计 |
5.7 反冲洗系统设计 |
5.8 高程计算 |
5.9 平面布置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沈阳黄家水源地供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管井填料的分形特征研究 |
1.2.2 地下水中铁、锰离子去除的研究 |
1.3 研究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条件 |
2.1.4 水文条件 |
2.2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2 水文地质条件 |
2.3 研究区地下水利用现状 |
2.4 研究区供水水量可靠性分析 |
2.4.1 地下水量均衡计算 |
2.4.2 地下水水位的预测 |
3 黄家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评价 |
3.1 地表水质量评价 |
3.1.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3.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1.3 水质标识指数法的方法与步骤 |
3.1.4 评价结果 |
3.2 地下水的主成分分析 |
3.2.1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
3.2.2 主成分分析法应用 |
3.3 地下水水质评价 |
3.3.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3.3.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3.3 建立隶属函数 |
3.3.4 确定权重 |
3.3.5 综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源地供水水质问题成因分析研究 |
4.1 采样点位置分布 |
4.2 近岸带浅层土样的采集与分析 |
4.2.1 不同深度土壤岩性分析 |
4.2.2 土壤中不同形态锰与铁的百分比含量 |
4.3 近岸带浅层水样的采集与分析 |
4.3.1 近岸带浅层水样的采集 |
4.3.2 近岸带浅层水化学组分变化分析 |
4.4 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防治研究 |
4.4.1 水源地水质污染成因分析 |
4.4.2 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5 供水管井安全技术研究 |
5.1 管井室内模拟试验 |
5.1.1 含水层岩性特征分析 |
5.1.2 不同含水层与不同级配填料的室内试验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含水层10m深度土样的分析 |
5.2.2 含水层15m深度土样的分析 |
5.2.3 含水层25m深度土样的分析 |
5.2.4 含水层40m深度土样的分析 |
5.2.5 分维数之比分析 |
5.3 管井过滤器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改性锰砂滤料小试试验 |
6.1 小试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原水水质 |
6.1.2 小试试验材料与装置 |
6.1.3 小试试验方法 |
6.2 小试试验结果与分析 |
6.2.1 滤料种类对铁锰去除效果的影响 |
6.2.2 改性锰砂滤料24h处理最佳运行参数以及处理效果 |
6.2.3 铁、锰、氨氮共存时存在的溶解氧相互竞争关系探究 |
6.3 本章小结 |
7 高锰酸钾强化下的中试试验 |
7.1 中试试验材料与方法 |
7.1.1 中试试验材料与装置 |
7.1.2 中试试验方法 |
7.2 中试试验结果与分析 |
7.2.1 滤料连续运行一年处理效果 |
7.2.2 铁离子对滤料成熟期的影响 |
7.2.3 氨氮对滤料成熟期的影响 |
7.2.4 锰离子对滤料成熟期的影响 |
7.2.5 灭活试验 |
7.2.6 氨氮与硝氮浓度以及PH随滤层深度的变化 |
7.3 本章小结 |
8 改性锰砂滤料传质与反应动力学研究 |
8.1 改性锰砂滤料反应动力学研究 |
8.1.1 改性锰砂滤料反应速率方程拟合 |
8.1.2 改性锰砂滤料吸附特性研究 |
8.2 改性锰砂滤料传质过程研究 |
8.2.1 模型的假设 |
8.2.2 模型的建立 |
8.2.3 模型的求解与拟合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和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一体化膨胀床复合生物滤池处理农村污水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农村污水污染现状及特征 |
1.1.2 农村污水处理常用工艺 |
1.2 曝气生物滤池的概述 |
1.2.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类型及应用 |
1.2.2 曝气生物滤池的影响因素 |
1.2.3 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 |
1.2.4 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1.3 膨胀床复合生物滤池工艺研究 |
1.3.1 膨胀床生物滤池在微污染水中的应用 |
1.3.2 膨胀床复合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处理的研究应用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概况 |
2.1 试验工艺流程及试验装置 |
2.1.1 试验工艺流程 |
2.1.2 试验装置 |
2.1.3 试验装置自控系统 |
2.2 试验进水水质 |
2.3 试验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2.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2.5 挂膜启动 |
第三章 第一级缺氧池预处理及反硝化效能研究 |
3.1 预处理对缺氧池处理效能的研究 |
3.1.1 对出水COD的影响 |
3.1.2 对出水TN的影响 |
3.1.3 对出水SS的影响 |
3.1.4 对水头损失的影响 |
3.2 滤料层高度的研究 |
3.2.1 不同滤料层高度下的脱氮效能 |
3.2.2 不同滤料层高度的水头损失 |
3.3 溶解氧对反硝化效能的影响 |
3.4 水力负荷对反硝化效能的影响 |
3.4.1 对COD的去除效果 |
3.4.2 对TD的去除效果 |
3.5 反冲洗对反硝化效能的影响 |
3.5.1 反冲洗对缺氧池TD去除的影响 |
3.5.2 反冲洗对缺氧池SS去除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二级好氧池硝化效能研究 |
4.1 缺氧区与好氧区的不同体积比下的硝化效能 |
4.1.1 好氧池对COD的去除效果 |
4.1.2 好氧池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4.2 不同水力负荷下好氧池的硝化效能 |
4.2.1 好氧池对COD的去除效果 |
4.2.2 好氧池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4.3 不同气水比下好氧池的硝化效能 |
4.3.1 好氧池对COD的去除效果 |
4.3.2 好氧池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4.4 容积负荷对好氧池硝化效能的影响 |
4.4.1 有机负荷对硝化效能的影响 |
4.4.2 氨氮负荷对硝化效能的影响 |
4.5 反冲洗对好氧池硝化效能的影响 |
4.5.1 好氧池对COD的去除效果 |
4.5.2 好氧池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三级缺氧池化学除磷及深度脱氮效能研究 |
5.1 后置化学除磷 |
5.1.1 不同投药量对滤池除磷的影响 |
5.1.2 不同滤速下滤池除磷效果 |
5.1.3 化学除磷对反冲洗周期的影响 |
5.2 深度脱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一体化膨胀床复合生物滤池稳定运行的处理效果 |
6.1 COD的去除效果 |
6.2 氨氮的去除效果 |
6.3 总氮的去除效果 |
6.4 TP的去除效果 |
6.5 SS的去除效果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针对高藻高有机引黄水的煤砂双层滤料过滤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引黄水库水出现高藻高有机污染问题 |
1.1.2 普通砂滤池处理高藻高有机污染水的局限性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针对高藻高有机污染水过滤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2 关于煤砂双层滤料过滤的研究进展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原水 |
2.1.2 试验药剂 |
2.1.3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2 试验装置 |
2.3 检测指标及分析方法 |
2.3.1 检测指标的确定 |
2.3.2 检测指标分析方法 |
第3章 河口水厂滤池运行效果评估 |
3.1 东营河口水厂概况 |
3.1.1 河口水厂工艺流程概况 |
3.1.2 河口水厂各工艺参数 |
3.1.3 河口水厂药剂投加情况 |
3.2 孤河引黄水库水质特征 |
3.3 河口水厂滤池实际运行效果分析 |
3.4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砂双层滤料过滤去除有机物试验研究 |
4.1 煤砂双层滤料去除有机物试验设计 |
4.1.1 试验进水水质 |
4.1.2 试验滤柱参数 |
4.1.3 试验滤柱滤速、反冲洗参数 |
4.2 确定过滤周期 |
4.3 煤砂双层滤料滤池过滤净水效果分析 |
4.3.1 浊度去除效果分析 |
4.3.2 氨氮去除效果分析 |
4.3.3 pH变化 |
4.4 煤砂双层滤料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分析 |
4.4.1 CODMn去除效果分析 |
4.4.2 UV254去除效果分析 |
4.4.3 TOC去除效果分析 |
4.5 煤砂双层滤料对有机物去除机理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砂双层滤料过滤去除藻类试验研究 |
5.1 煤砂双层滤料去除藻类试验设计 |
5.1.1 试验进水水质 |
5.1.2 试验滤柱参数 |
5.1.3 试验滤柱滤速、反冲洗参数 |
5.2 煤砂双层滤料去除藻类效果分析 |
5.2.1 藻类总数去除效果分析 |
5.2.2 叶绿素a去除效果分析 |
5.3 藻类在滤料中的分布规律 |
5.3.1 试验设计及检测方法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河口水厂煤砂双层滤料滤池改造方案(建议) |
6.1 煤砂双层滤料滤池改造设计计算书 |
6.1.1 设计参数 |
6.1.2 煤砂双层滤料滤池的设计计算 |
6.2 煤砂双层滤料滤池设计平面剖面图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9)某市低温低浊微污染水净化工艺设计与运行调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低温低浊原水处理 |
1.2.2 微污染水源原水处理 |
1.2.3 特种水质原水处理技术 |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某市水厂工艺调研分析及工艺方案研究 |
2.1 水厂工艺方案论证 |
2.1.1 水源水质分析 |
2.1.2 原水水质特征总结 |
2.1.3 工艺方案论证 |
2.1.4 处理工艺优化 |
2.1.5 污泥处理部分工艺优化 |
2.2 优化后工艺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艺设计方案 |
3.1 工艺设计 |
3.2 净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
3.3 污泥处理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厂运行效果分析 |
4.1 水厂原水水质变化特点分析 |
4.1.1 水厂原水水质指标变化 |
4.1.2 入厂原水水质特点 |
4.2 水厂处理效果分析 |
4.2.1 浊度处理效果分析 |
4.2.2 COD处理效果分析 |
4.2.3 氮化合物处理效果分析 |
4.3 水厂出水水质特征及运行建议 |
4.3.1 水厂出水水质特征 |
4.3.2 水厂后期运行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厂经济与运营管理研究 |
5.1 水厂工程经济分析 |
5.1.1 工程造价估算表 |
5.1.2 工艺运行成本分析 |
5.2 原水水质保障措施 |
5.3 水厂的整体运行控制研究 |
5.3.1 运行管理制度 |
5.3.2 水厂自动化控制研究 |
5.4 水厂的环境污染防治与节能措施研究 |
5.4.1 环境污染防治研究 |
5.4.2 节能措施研究 |
5.5 整体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5.5.1 环境管理 |
5.5.2 环境监测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褐煤活性焦滤料特性及处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活性焦概述 |
1.2.1 活性焦的组成及特点 |
1.2.2 活性焦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
1.2.3 活性焦的作用原理 |
1.2.4 活性焦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曝气生物滤池滤料研究进展 |
1.4 褐煤活性焦作为曝气生物滤池滤料可行性 |
1.5 本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褐煤活性焦滤料性能分析 |
2.1 物理性能 |
2.1.1 孔隙结构 |
2.1.2 吸附性能 |
2.1.3 曝气损失率 |
2.2 生物性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褐煤活性焦BAF处理制药废水尾水实验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装置 |
3.1.3 实验方法 |
3.2 吸附实验去除效果 |
3.3 曝气生物滤柱挂膜实验效果 |
3.3.1 生化出水挂膜实验结果分析 |
3.3.2 吸附出水挂膜实验结果分析 |
3.4 曝气生物滤柱处理效果实验 |
3.4.1 生化出水效果分析 |
3.4.2 吸附出水效果分析 |
3.5 补充实验 |
3.5.1 控制滤柱完全消除生物作用影响实验 |
3.5.2 曝气生物滤柱出水再经活性焦吸附去除效果 |
3.6 活性焦BAF处理制药废水生化尾水机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褐煤活性焦BAF处理褐煤提质尾水中试实验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装置 |
4.1.3 实验方法 |
4.2 褐煤活性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4.2.1 活性焦BAF对COD_(Cr)去除效果 |
4.2.2 活性焦BAF对NH_4~+-N去除效果 |
4.2.3 活性焦BAF对SS去除效果 |
4.2.4 活性焦BAF中pH变化情况 |
4.2.5 活性焦BAF中DO变化情况 |
4.2.6 活性焦BAF中浊度变化情况 |
4.3 活性焦BAF处理褐煤提质废水生化尾水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四、吸附-过滤双层滤料滤池的设计与运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级过滤-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研究[D]. 陈鹏.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自来水厂砂滤池改造的工程试验研究[D]. 鲍寻. 东南大学, 2020(01)
- [3]高效反应沉淀联用纤维滤池工艺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应用研究[D]. 诸宇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改性无烟煤去除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性能及机理[D]. 何靖. 重庆大学, 2019(11)
- [5]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新河黑臭水体的研究[D]. 梁庆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沈阳黄家水源地供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D]. 叶梦星.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7]一体化膨胀床复合生物滤池处理农村污水工艺研究[D]. 李嘉树.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8]针对高藻高有机引黄水的煤砂双层滤料过滤试验研究[D]. 潘春雨. 山东建筑大学, 2018(02)
- [9]某市低温低浊微污染水净化工艺设计与运行调试研究[D]. 王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10]褐煤活性焦滤料特性及处理效果研究[D]. 王璀. 广西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