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犯罪新动向及预防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叶栩闻,李嘉雯[1](2017)在《基于CNKI文献的我国经济犯罪研究主题变化趋势及预测》文中研究说明以2001-2016年CNKI收录的"经济犯罪"文献为基础数据,均等的分为四个时间段,利用SATI文献题录分析软件获取预处理数据,求得相关矩阵,进而聚类分析,并运用Mindmapper绘制主题演变图,分析研究主题的持续、变更及衰弱情况,再绘制战略坐标图,深究"经济犯罪"研究主题演化的成熟度与核心度。"经济犯罪"的持续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国家机关与刑事政策、司法会计与法务会计、检查机关与挪用公款等方面,并随着时间发展,出现新兴研究主题。本研究系统梳理国内"经济犯罪"研究发展的主题脉络,以期为"经济犯罪"问题的研究及学科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推动解决"经济犯罪"问题的良性发展。
苏超[2](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黄毅[3](2014)在《族群、空间与公共治理的实践逻辑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文中认为人类是空间性的存在者。空间可以约减为一种社会行为和意图的产物。对一座城市社会形态和关系属性进行理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生活内在的空间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维度,来探究社会事实及其逻辑和意义。因为人类的空间聚居形态与该社会的属性、运行机制及演变逻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经典城市社会理论研究也揭示了,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成过程表明了城市社会中各种行为主体的角色表征、行为规范以及其在此秩序下的关系状况等众多社会信息。在市场化与城市化的双重推力下,边疆民族地区城市社会必然也会出现一些非预期的因素,从而导致族际之间会产生一种紧张、矛盾甚至是冲突的关系性张力。这种关系性张力在城市空间上表现为居民群体不断地趋于同类聚集的居住过程与现象,从而导致群体间社会距离的增大以及群体间空间分异的固化等问题。对乌鲁木齐市而言,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始终存在于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之中,并在城市空间上有着鲜明的呈现。所以本研究认为族际居住空间格局变化可以构成研究当前乌鲁木齐市族群关系变化及其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场景和变量。因为它不仅反映着族际交往的形式、内涵与质量,而且还是影响城市族际关系重要的人文生态环境。由于受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空间族群化”已成为乌鲁木齐城市空间分异最显着的特征和公共治理的主要制约性因素。而且在族群关系状况及特定事件的影响下,乌鲁木齐市社会问题属性特质表现为城市社会空间场域中的族际差异明显、族群意识有所强化、特定区域/社区亚文化群体的异质性增强以及族际间交往互动阻滞等特点。对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而言,这种社会问题属性特质非常不利于城市社会的整合。本研究认为可以尝试着通过复合治理、住区再造以及认同塑造等政府顶层设计和基层社会自发探索的实践过程,来解决/缓解由“族群关系与居住空间分异”所导致的诸种社会问题,最终使城市族际间的差异性因素维持在一种无害的均衡状态,从而达成城市社会的稳定、有序与友好。
黄河[4](2012)在《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在积极实行税务稽查的一级稽查体制,它整合了“征、管、查”三分离模式下分散的稽查资源,提高了稽查质量,强化了稽查在税务征管中的作用和意义。实践证明,“一级稽查”模式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成都市国税局实施一级稽查模式的时间尚短,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要想发挥出税务稽查的重要性,必须不断完善和创新“一级稽查”体制。在此背景之下,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进行全面分析,希望对其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借鉴新公共管理学和系统学的理论和思想,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目前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并分析影响“一级稽查”效果的原因;其次从定量的角度,构建现状分析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重要性排序,并进一步构建发展四边形模型,为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型;然后,通过与广州市国税局一级稽查的对比分析,借鉴其良好的发展经验,为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发展提供真实案例指导;最后,本文综合以上分析和研究,结合成都良好的发展机遇,提出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的发展方向,让各一级稽查局充分发挥其重要性,保障纳税环境规范、有效,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支持。通过本文的分析,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局目前宜采用SO模型组合,即优势-机会发展模型,要深化完善以市局为平台的一体化稽查运行机制,加快建立稽查案例库,加大涉税案件处罚和执行力度,完善各项工作制度。通过借鉴广州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经验,成都国税局应尽快建立建全一级稽查的监督机制、风险防控机制、稽查预警机制,并加强稽查内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稽查工作的不断创新。通过以上研究,实现了本文的一点创新和突破:第一,创造性的将SWOT-AHP分析方法引入税务稽查方面,不仅从定性角度展开全面分析,还实现了通过定量的方法分析税务稽查发展方向;第二,本文构建了研究稽查案例的分析框架,即“SWOT分析-AHP分析-四边形模型分析”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税务稽查研究理论体系的补充;第三,本文还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为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优化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建议,希望是对成都税务稽查发展方向的一个积极探索。
汪博[5](2011)在《新疆反恐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地区,受国际政治、民族、宗教和恐怖主义影响,“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暴力恐怖活动呈加剧上升趋势,极大地影响了新疆的安全和稳定。本文针对维护新疆稳定这一当前重大紧迫的现实问题,立足新疆地缘战略位置、民族演变、宗教发展以及民族分裂主义产生、发展的特殊性,从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的根源出发,从国际格局、西方反华势力、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等外部影响因素入手,深入全面地剖析影响新疆安全稳定的境内外恐怖主义组织及犯罪的实质,通过借鉴相似国家的反恐经验和启示,为制定科学的反恐对策提出一些具体的合理化建议,以期达到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的目的。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又分为四章。绪论简要介绍新疆复杂的民族宗教构成和特殊的历史地理位置以及由此导致的新疆境内恐怖主义犯罪频发的现状。当前,新疆恐怖主义犯罪活动异常猖獗,给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害。新疆反恐斗争形势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对策。因此,本文将研究方向定位于新疆反恐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章对新疆境内外恐怖主义组织产生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重点研究已经被认定的恐怖主义组织及其罪行,并对这些恐怖主义组织的现状及发展态势进行总结。“东突”是集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于一体的恐怖主义组织,其在新疆境内实施的恐怖活动呈现不断升级态势。到目前为止,“东突”恐怖主义组织已经基本形成境外策划、境内行动的犯罪模式,其组织体系主要是民族分裂组织和宗教极端组织的分支,其各个时期沿革的阶段性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第二章深入研究这些恐怖主义组织及犯罪产生的根源和外部影响因素,从而对其实质及性质进行认定,并对其特点进行总结。根据新疆恐怖主义组织及犯罪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原因来看,“东突”恐怖组织属于民族型恐怖主义组织,新疆恐怖主义犯罪属于民族型恐怖主义犯罪,现阶段呈现出犯罪目的政治化,方式宗教化,组织体系化,犯罪跨国化,对象公共化,手段暴力化、高科技化,成员年轻化、成分复杂化等特点。第三章对俄罗斯的反恐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吸收和借鉴。俄罗斯与新疆地缘状况相似,民族状况相似,受到的恐怖袭击也阶段性相似。因此,深入了解俄罗斯恐怖主义组织及犯罪的相关情况,全面分析并借鉴俄罗斯政府采取的反恐对策,对于新疆反恐对策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四章根据新疆反恐的现实需求,提出相应的反恐对策建议。第一,建立完备的反恐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增设国际公约中规定的而国内法中没有的罪名,制定反恐专门法律。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反恐合作,针对现代恐怖主义犯罪的特点拓宽合作渠道,增加合作形式。第二,建立专门的反恐协调指挥机构、反恐作战机构和反恐情报中心,三个机构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整体作战,共同完成反恐任务。恐怖案件的现场处置与一般的刑事案件相比,具有更迫切的紧急性,只有事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充分估计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多次实战演练,才能在战时作到有条不紊。第三,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必须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不仅要对现存的恐怖主义组织进行严厉打击,而且要对恐怖主义犯罪产生的根源进行彻底根除。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新疆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结论简要回顾“东突”恐怖主义组织形成的历史过程以及目前新疆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及众多影响因素,强调反恐斗争应当从政治平等、经济扶持、民族融合、文化包容等多方面入手。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保障各族人民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解决新疆民族问题,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根本之策。
王岩[6](2008)在《论我国反恐机制的构建》文中指出恐怖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对人类的和平和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被称为20世纪的“政治瘟疫”,是“一场永无休止的地下世界大战”。特别是美国遭受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极大地震撼了全世界,再一次给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面对这场国际恐怖主义带来的沉重灾难,世界各国迅速作出反应,采取了一系列反恐措施,加大对恐怖主义及其活动的打击力度,掀起了一股国际反恐怖主义热潮。此外,“9·11”事件将恐怖主义活动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恐怖主义成为人类的公敌,威胁着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进入新世纪以来,恐怖主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逐步向规模升级、危害加剧的方向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恐怖分子所使用的武器也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频繁出新;同时,核生化武器相关技术的扩散加剧,再加上核生化恐怖活动的成本低、杀伤面积大,越来越受到恐怖分子的青睐。因此,可以预见,恐怖主义的手段将会越来越“高明”,防范控制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在我国西部,新疆、西藏等地的“东突”势力、“藏独”势力、“疆独”等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的存在,使得我国的社会稳定遭到了极大的威胁,而这种威胁正是恐怖主义犯罪的威胁。由于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化,境外“东突”势力向我国境内的渗透,以及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资金资助和扶持,使得我国受到的恐怖主义威胁长期存在。为了防止恐怖主义犯罪带来巨大危害,各个国家都在积极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制定法律、调整政策、建立专门队伍等,来预防和控制恐怖主义犯罪的蔓延,严厉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例如,美国制定了《爱国者法》、《反恐怖主义法》,英国制定了《公共紧急安全法》等反恐法律规范,日本、印度、德国也新制定或修改了本国的反恐怖法或其它相关法律,并依照法律构建了本国的反恐机制,使其能够有效运行,有效抵制恐怖主义犯罪。考虑到各种恐怖势力是人类和平与安全的共同威胁,打击恐怖主义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使得各国的反恐机制具有一定共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外反恐机制进行比较研究,找到反恐机制构建中的一些共同规律,为国内反恐机制的构建提供参考与借鉴。我国理论界应未雨绸缪,在分析恐怖主义犯罪、研究国外反恐机制的基础上,认识恐怖主义犯罪的本质,分析其成因及发展脉络,建立一套科学、完整、实用的反恐怖机制,为实务部门提供参考蓝本,以期对反恐实践工作有所指导和帮助。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第一章——反恐机制的概述,主要是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恐怖主义犯罪的类型,以及反恐机制的体系结构做一整体介绍。本章节的目的是求从宏观上掌握恐怖主义犯罪及反恐机制的内涵和外延。第二章——国外反恐机制的构建,作为“他山之石”,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同时也防止出现他们的教训。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美国、英国、俄罗斯及印度的反恐机制建设的情况。其中,美国作为遭受恐怖主义袭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组建反恐部队、反恐机制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有先进、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第二部分由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组成,这四个章节是对第一部分第一章中反恐体系机构的扩展、细化和深入论述,详细讲解反恐机制这一系统的构成要素和体系。第三章——我国反恐机制构建中的主体问题,从组建反恐队伍到人员选拔,以及指挥人员的确定都做了详细的阐述,以求在我国建立精良的反恐队伍。第四章——我国反恐预防与控制机制的构建,这一章节从预防恐怖主义犯罪的重要性说开,具体分析恐怖主义犯罪产生的原因,找到其发生的根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引入先进的分形理论预测、预防恐怖主义犯罪的发生和发展,运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理对社会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口进行有效控制,不给恐怖主义分子以可乘之机。第五章——我国反恐预警机制的构建,从恐怖主义犯罪的发生瞬间起迅速组织人力控制恐怖主义犯罪,杜绝其危害性进一步扩大,从而引出反恐预案的设计,“打有准备之仗”,预想恐怖主义犯罪发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布控和预案设计,各个部门应立即采取行动,以最快的速度找出处理事件最合适的方式、方法,将恐怖事件带来的灾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本章主要以爆炸类和劫持人质类恐怖主义犯罪为例论述预案的设计。第六章——恐怖犯罪侦查打击机制,“情报是防御的前沿”,反恐侦查最重要的是恐怖主义犯罪情报的搜集,只有获得正确、精准的情报才能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犯罪。这一章从情报的重要性展开,论述情报的搜集手段和使用方法。在搜集和使用情报的方法上,引用了先进的情报搜集理论,“构建反恐情报链”、建立“情报全面识别系统”、“威胁分析”、“第三方规则”等。在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上,切断恐怖犯罪的资金来源,对可疑账户、可疑款项跟踪监控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传统的侦查方法,在恐怖主义犯罪发生之后的侦破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调查访问、讯问、现场勘查以及搜查等措施手段的运用,对于侦破案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恐怖主义犯罪分子在“穷途末路”时,会利用人质与反恐部门进行“谈判”、拿人质相要挟,因此,劫持人质的手段、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应当备受关注。
任继鸿[7](2005)在《贷款犯罪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文共分五篇:基础论、构成论、形态论、个罪论和完善论。对贷款犯罪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递进式的研究与探讨。基础论部分对贷款的概念及其法律性质,贷款的类型,贷款的发放程序以及贷款的监督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对贷款犯罪的现状和特点,贷款犯罪的中外立法概况进行了介绍,对经济犯罪、金融犯罪与贷款犯罪的关系特别是对贷款犯罪的归属进行了适当的剖析;构成论部分对贷款犯罪的主体、贷款犯罪的主观方面、贷款犯罪的客体、贷款犯罪的客观方面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形态论部分重点研究了贷款犯罪的未遂犯罪形态和共犯形态;个罪论部分对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高利转贷罪,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贷款诈骗罪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完善论部分提出了增加单位贷款诈骗罪的构想, 同时建议增设贷款骗用罪。另外在贷款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上,在贷款犯罪的司法解释方面,尤其是遏制贷款犯罪的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 提出了构想。面对金融业对外开放格局日益明朗的情形,以及2006 年金融业外资金融机构大量介入的趋势,笔者提出了应借鉴英美金融业公司治理的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全面改造,以此来应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挑战, 增强自身竞争实力,以期达到与国际金融业同步发展的目的。完善我国金融业,特别是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性转轨,为构建现代理念的银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本文通过以上五个部分的研究,力图从宏观和微观上对贷款犯罪的整体把握与控制,以期达到对司法实践的指导作用,形成有利的保障体系,加大对贷款犯罪的打击力度,使金融管理秩序平稳、有序地运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
李冰[8](2001)在《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犯罪新动向及预防对策》文中提出党中央制定并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司法机关为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 ,提供法律保障 ,就要研究和预测可能出现的犯罪新动向 ,并提出防范对策
杨金德[9](2001)在《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为西部大开发服务》文中研究指明
王鸣涛,刘国荣[10](2000)在《西部大开发中犯罪新动向及预防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以开辟历史新纪元的胆识,制定并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空前发展的伟大创举,不仅受到全国人民的坚决拥护和支持,也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置身西部的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迎接经受西部大开发艰巨任务的考验,有必要对西部大开
二、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犯罪新动向及预防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犯罪新动向及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NKI文献的我国经济犯罪研究主题变化趋势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收集 |
二、研究过程 |
(一) 高频关键词剖析 |
(二) 聚类分析 |
(三) 战略坐标图 |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
(一) 研究主题变化 |
1. 持续研究主题 |
2. 研究主题衰弱 |
(二) 研究主题成熟度分析 |
四、总结及预测 |
(2)“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族群、空间与公共治理的实践逻辑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研究的现实语境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创新之处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案设计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与问题选择 |
1.3.2 田野工作与方案设计 |
1.3.3 研究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治理、公共治理与社区治理 |
2.1.1 治理的内涵 |
2.1.2 公共治理的理论主旨 |
2.1.3 社区治理的理论关照 |
2.1.4 小结 |
2.2 空间与公民身份 |
2.2.1 空间的意涵 |
2.2.2 公民身份的理论要义 |
2.2.3 小结 |
2.3 族群与日常生活 |
2.3.1 族群的内涵 |
2.3.2 日常生活的理论意旨 |
2.3.3 小结 |
第三章 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的诸种特性与问题剖析 |
3.1 城市公共治理的话语表征与文本建构 |
3.1.1 城市公共治理理论话语的设定 |
3.1.2 城市公共治理制度文本的建构 |
3.2 城市社会问题的特性与治理演进逻辑 |
3.2.1 城市社会问题的社会感知 |
3.2.2 城市社会问题的区域特性 |
3.2.3 城市治理结构的演进逻辑 |
3.3 城市公共治理的主要制约性因素剖析 |
3.3.1 空间分异:族群分类与居住区隔 |
3.3.2 整合困境:族际差异与身份认同 |
3.3.3 治理难题:族群高度政治化与治理问题 |
第四章 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中的制约性因素与治理困境 |
4.1 空间族群化与公共治理困境:案例研究Ⅰ |
4.1.1 问题提出 |
4.1.2 案例研究Ⅰ |
4.1.3 小结 |
4.2 社区治理结构与族际社会资本匮乏:案例研究Ⅱ |
4.2.1 问题提出 |
4.2.2 案例研究Ⅱ |
4.2.3 小结 |
第五章 建构和完善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实践模式的思考 |
5.1 城市公共治理进程中的复合治理实践模式 |
5.1.1 充分发挥党组织整合功能,加强少数族群聚居区的党建工作 |
5.1.2 探索有效的治理方式,提升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效能 |
5.1.3 加强宗教活动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5.1.4 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增强城市政府公共治理的基础性权力 |
5.2 城市公共治理进程中的住区再造实践模式 |
5.2.1 城市族群高度聚居区:弱族群政治化与空间社会规划 |
5.2.2 城市新住区空间规划:邻里交往和族际融合 |
5.3 城市公共治理进程中的认同政治实践模式 |
5.3.1 族际良性互动交往与日常生活共同体的建构 |
5.3.2 族际社会资本的培育与公民身份意识的型塑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简短的总结 |
6.2 对本研究议题的检视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2 税务稽查模式构建的国内外研究 |
1.2.1 税务稽查模式的研究 |
1.2.2 税务稽查效能的研究 |
1.2.3 税务稽查法制建设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预期目标及理论价值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预期目标 |
1.3.4 理论价值 |
第二章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案例的概况 |
2.1 成都市税收环境现状分析 |
2.1.1 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2.1.2 成都市税源发展现状 |
2.2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现状分析 |
2.2.1 成都市国税局概况 |
2.2.2 “一级稽查”模式的概念 |
2.2.3 成都市国税局稽查局机构设置现状分析 |
2.2.4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运行状况综合分析 |
2.3 广州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对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影响分析 |
2.3.1 广州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分析 |
2.3.2 对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影响 |
第三章 案例的 SWOT-AHP 理论分析 |
3.1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3.1.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3.1.2 系统管理理论 |
3.1.3 SWOT 分析法 |
3.1.4 SWOT-AHP 分析法 |
3.2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 SWOT-AHP 分析中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
3.2.1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案例的中因素的分离 |
3.2.2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优势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
3.2.3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劣势因素识别与分析 |
3.2.4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威胁因素识别与分析 |
3.2.5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机遇因素识别与分析 |
3.3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 SWOT 分析中各因素的交叉分析 |
3.3.1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 SO 模型分析 |
3.3.2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 WO 分析 |
3.3.3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 ST 分析 |
3.3.4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 WT 分析 |
3.4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 SWOT-AHP 分析 |
3.4.1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 SWOT-AHP 分析框架 |
3.4.2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 SWOT-AHP 定量分析 |
3.4.3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 SWOT-AHP 结果分析 |
3.5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发展四边形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
3.5.1 SWOT 的强度计算 |
3.5.2 构建发展四边形模型 |
3.5.3 发展类型方位的选择 |
第四章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发展和借鉴 |
4.1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发展 |
4.1.1 利用良好的发展机遇,深化一体化稽查运行机制 |
4.1.2 利用资源整合优势,加快建立稽查案例库 |
4.1.3 利用优化的效能,加大涉税案件处罚和执行力度 |
4.1.4 利用规范的稽查程序,完善工作制度,规范稽查执法行为 |
4.2 实现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发展的保障措施 |
4.2.1 建立建全一级稽查的监督机制 |
4.2.2 完善一级稽查风险防控机制 |
4.2.3 建立健全稽查预警机制 |
4.2.4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4.2.5 积极推进稽查工作创新 |
4.3 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借鉴分析 |
4.3.1 借鉴的前提条件分析 |
4.3.2 借鉴的必要条件分析 |
4.3.3 借鉴的充分条件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与特色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新疆反恐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新疆恐怖主义犯罪概况 |
2.1 新疆境内外恐怖主义组织及犯罪产生的过程 |
2.2 目前已经被认定的新疆境内外恐怖主义组织 |
2.3 新疆境内外恐怖主义组织及犯罪新动向 |
第3章 新疆恐怖主义犯罪分析 |
3.1 新疆恐怖主义犯罪形成的思想基础 |
3.2 影响新疆恐怖主义犯罪的主要因素 |
3.3 新疆恐怖主义组织及犯罪的性质认定 |
第4章 俄罗斯反恐的经验和启示 |
4.1 俄罗斯国内恐怖主义犯罪概况 |
4.2 俄罗斯采取的反恐对策 |
4.3 俄罗斯反恐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
第5章 构建新疆反恐对策的相关建议 |
5.1 完善反恐法律体系,扩展与周边国家的反恐合作 |
5.2 建立反恐专门机构,健全反恐案件应急处置机制 |
5.3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平衡发展 |
第6章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6)论我国反恐机制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反恐机制的概论 |
一、恐怖主义犯罪概述 |
(一) 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 |
(二) 恐怖主义犯罪产生的原因 |
(三) 恐怖主义犯罪的特点 |
(四) 恐怖主义犯罪的类型 |
(五) 我国恐怖主义犯罪及反恐工作的现状 |
二、反恐机制的概述 |
(一) 机制的含义 |
(二) 反恐机制的内涵 |
三、反恐机制的体系 |
(一) 反恐队伍的建设 |
(二) 反恐机制的构成因素:预防控制、预警机制与预案设计、侦查打击 |
第二章 他山之石——国外反恐机制的建设 |
一、美国反恐机制的建设 |
二、英国反恐机制的建设 |
三、俄罗斯反恐机制的建设 |
四、印度反恐机制的建设 |
第三章 我国反恐机制构建中的主体问题 |
一、反恐队伍建设 |
(一) 反恐队伍建设的原则 |
(二) 反恐队伍成员的选任及训练 |
(三) 反恐队伍的武器装备 |
二、反恐部队的运作机制 |
(一) 反恐部队的指挥系统 |
(二) 反恐部队的协调系统 |
(三) 反恐部队的情报系统 |
第四章 我国反恐预防与控制机制的构建 |
一、根除恐怖主义犯罪发生的源头 |
(一) 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犯罪的经济因素 |
(二) 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犯罪的政治因素 |
(三) 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犯罪的其他社会因素 |
二、运用分形理论预测恐怖主义犯罪的发生 |
三、反恐的宣传和教育机制 |
(一) 媒体管控机制 |
(二) 民众教育机制 |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一) 出入境管理制度 |
(二) 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 |
(三) 重点人口的管理 |
(四) 危险物品的管理 |
(五) 网络的监控 |
(六)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 |
五、群众密集型场所、重点场所的防范工作 |
六、加强反恐的国际间合作 |
第五章 我国反恐预警机制的构建 |
一、反恐预案的设计原则 |
(一) 全面、系统性 |
(二) 预测、超前性 |
(三) 可操作、实用性 |
二、反恐预案的内容结构 |
(一) 先期处置 |
(二) 中期处置 |
(三) 后期处置 |
三、爆炸类恐怖主义犯罪案件的处置预案 |
(一) 先期处置 |
(二) 中期处置措施和方法 |
(三) 后期处置 |
四、劫持人质类恐怖主义犯罪案件的处置预案 |
第六章 恐怖犯罪侦查打击机制 |
一、反恐情报的搜集 |
(一) 反恐情报搜集的主要内容 |
(二) 反恐情报的搜集 |
(三) 反恐情报的研判 |
(四) 反恐情报的使用 |
二、切断恐怖主义犯罪的资金来源 |
三、侦查措施 |
(一) 言辞证据的收集 |
(二) 现场勘查和搜查 |
(三) 秘密侦查的使用 |
(四) 阵地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贷款犯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篇 基础论 |
第一章 贷款法律制度概述 |
第一节 贷款概念及法律性质 |
一、贷款的概念 |
二、贷款的原则 |
三、贷款的法律性质 |
四、贷款制度的渊源 |
第二节 贷款的类型 |
一、期限型贷款 |
二、担保型贷款 |
三、风险型贷款 |
四、专属型贷款 |
第三节 贷款程序与监督 |
一、贷款的程序 |
二、贷款的监督 |
第二章 贷款犯罪概况 |
第一节 贷款犯罪现状及特点 |
一、贷款犯罪的现状 |
二、贷款犯罪的特点 |
第二节 我国贷款犯罪的立法 |
一、贷款犯罪的缘起 |
二、贷款犯罪的立法 |
第三节 贷款犯罪的域外立法 |
一、俄罗斯贷款犯罪立法 |
二、美国贷款犯罪立法 |
三、德国贷款犯罪立法 |
第三章 贷款犯罪的界定 |
第一节 贷款犯罪的源属 |
一、贷款犯罪的概念 |
二、贷款犯罪的范围 |
三、贷款犯罪的归属 |
第二节 贷款犯罪的特征 |
一、贷款犯罪的抽象性 |
二、贷款犯罪的紧密性 |
三、贷款犯罪的可罚性 |
第三节 贷款犯罪的类型 |
一、牟利型贷款犯罪 |
二、欺诈型贷款犯罪 |
三、非法占有型贷款犯罪 |
四、扰乱秩序型贷款犯罪 |
第二篇 构成论 |
第四章 贷款犯罪的主体特征 |
第一节 贷款犯罪的一般主体 |
一、自然人贷款犯罪一般主体 |
二、单位贷款犯罪一般主体 |
第二节 贷款犯罪的特殊主体 |
一、贷款犯罪的特殊主体内涵 |
二、贷款犯罪的特殊主体内容 |
第五章 贷款犯罪的主观特征 |
第一节 贷款犯罪的罪过论析 |
一、贷款犯罪的罪过形式 |
二、贷款犯罪的复合罪过 |
第二节 贷款犯罪的目的犯 |
一、贷款犯罪目的犯的理论纷争 |
二、贷款犯罪目的犯的管窥之见 |
第六章 贷款犯罪的客观要件 |
第一节 贷款犯罪的客体特征 |
一、贷款犯罪的犯罪客体 |
二、贷款犯罪的犯罪对象 |
第二节 贷款犯罪的客观方面 |
一、贷款犯罪的客观前提 |
二、贷款犯罪的行为方式 |
三、贷款犯罪的复合行为 |
四、贷款犯罪的犯罪情节 |
第三篇 形态论 |
第七章 贷款犯罪的未遂形态 |
第一节 贷款犯罪未遂的特征 |
一、贷款犯罪的着手性 |
二、贷款犯罪的未逞性 |
三、贷款犯罪的意外性 |
第二节 贷款犯罪未遂的界定 |
一、贷款犯罪未遂的标准 |
二、贷款犯罪未遂的范围 |
第八章 贷款犯罪的共犯形态 |
第一节 贷款犯罪共犯的表现形态 |
一、自然人贷款共犯 |
二、自然人与单位贷款共犯 |
三、单位贷款共犯 |
第二节 贷款犯罪混合身份共犯探析 |
一、贷款犯罪混合身份共犯的构成 |
二、贷款犯罪混合身份犯的认定 |
第四篇 个罪论 |
第九章 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 |
第一节 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
一、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的概念 |
二、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的构成特征 |
第二节 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的罪间界限 |
一、本罪与滥用职权罪界限 |
二、本罪与违法发放贷款罪界限 |
第三节 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的刑罚适用 |
第十章 违法发放贷款罪 |
第一节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 |
一、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概念 |
二、违法发放贷款罪构成特征 |
第二节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疑难问题 |
一、司法认定的问题 |
二、罪过认定的问题 |
三、损失认定的问题 |
第三节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界限 |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
二、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
第十一章 高利转贷罪 |
第一节 高利转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
一、高利转贷罪的概念 |
二、高利转贷罪的构成特征 |
第二节 高利转贷罪的犯罪形态 |
一、高利转贷罪的既遂形态 |
二、高利转贷罪的未完成形态 |
三、高利转贷罪的“着手” |
第三节 高利转贷罪的界限 |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
二、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
第四节 高利转贷罪的疑难问题 |
一、“他人”行为的认定 |
二、“虚假文件”的认定 |
三、“失职行为”的认定 |
四、“违法所得”的认定 |
第十二章 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 |
第一节 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
一、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的概念 |
二、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的特征 |
第二节 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的疑难问题 |
一、以牟利为目的的认定 |
二、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认定 |
三、偷支客户账上资金的认定 |
四、多户一贷或一户多贷的认定 |
五、重大损失标准的认定 |
第三节 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的罪间界限 |
一、本罪与高利转贷罪的界限 |
二、本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界限 |
三、本罪与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界限 |
四、本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 |
第十三章 贷款诈骗罪 |
第一节 贷款诈骗罪的概念和特征 |
一、贷款诈骗罪的概念 |
二、贷款诈骗罪的特征 |
第二节 贷款诈骗罪的犯罪形态 |
一、贷款诈骗罪的未完成形态 |
二、贷款诈骗罪的既遂形态 |
三、贷款诈骗罪的罪数形态 |
四、贷款诈骗罪的共犯形态 |
第三节 贷款诈骗罪的界限 |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
二、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
第四节 贷款诈骗罪的疑难问题 |
一、“拆东墙补西墙”问题探析 |
二、冒名贷款问题的论析 |
三、骗借贷款问题的辨析 |
四、破产避贷问题的研析 |
五、贷款诈骗数额的分析 |
第五篇 完善论 |
第十四章 贷款犯罪的立法完善 |
第一节 构建完备的贷款犯罪法律体系 |
一、完善贷款犯罪的罪状 |
二、完善贷款犯罪的刑罚 |
第二节 贷款诈骗罪的立法完善 |
一、单位贷款诈骗罪的现实状况 |
二、单位贷款诈骗罪的学界争讼 |
三、单位贷款诈骗罪的学说评述 |
四、单位贷款诈骗罪的立法完善 |
第三节 增设贷款骗用罪 |
一、贷款诈骗罪适用的局限 |
二、贷款诈骗罪适用的尴尬 |
三、增设贷款骗用罪的必要 |
四、贷款骗用罪的立法建议 |
第十五章 贷款犯罪司法解释的完善 |
第一节 贷款犯罪司法解释存在的弊端 |
一、贷款犯罪司法解释形式不规范 |
二、贷款犯罪司法解释发布不透明 |
三、贷款犯罪司法解释主体多元化 |
四、贷款犯罪司法解释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贷款犯罪司法解释的立法完善 |
一、保证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权威性 |
二、统一贷款犯罪司法解释的形式 |
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 |
第十六章 遏制贷款犯罪运行机制的构建 |
第一节 加强对金融系统的内部管理 |
一、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制约机制 |
二、防范贷款犯罪、化解金融风险 |
第二节 我国银行运行机制的现状 |
一、不良资产比重高,资本充足率低 |
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势在必行 |
第三节 引进战略投资者 推进我国银行机制的改革 |
一、降低国有银行风险,提高贷款质量 |
二、控制各方投资比例,形成制约机制 |
第四节 我国银行治理借鉴的模式 |
一、英美治理的模式 |
二、德日治理的模式 |
三、我国借鉴的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后 记 |
(8)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犯罪新动向及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部大开发中犯罪新动向、新特点预测 |
二、西部大开发中预防犯罪的对策 |
(一) 强化为大局无私奉献的意识, 积极开展“三讲”, 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 |
(二) 强化“两手抓两手硬”的意识, 努力使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共同发展。 |
(三) 强化“超前防范”意识, 积极探索预防各种犯罪的新策略。 |
(四) 强化法律意识, 促进公正执法, 确保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 |
(9)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为西部大开发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的刑事犯罪, 为我区实施西部大开发创造稳定的社会秩序 |
二、依法查办职务犯罪, 促进我区形成良好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环境 |
三、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法制统一, 推动我区树立西部大开发良好的法治形象 |
四、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保障我区实施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和重点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
五、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促进各种经济成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积极作用 |
六、实施素质工程, 不断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
四、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犯罪新动向及预防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NKI文献的我国经济犯罪研究主题变化趋势及预测[J]. 叶栩闻,李嘉雯. 犯罪研究, 2017(03)
- [2]“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3]族群、空间与公共治理的实践逻辑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D]. 黄毅.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4]成都市国税局“一级稽查”模式的案例研究[D]. 黄河.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5)
- [5]新疆反恐对策研究[D]. 汪博. 吉林大学, 2011(10)
- [6]论我国反恐机制的构建[D]. 王岩. 西南政法大学, 2008(05)
- [7]贷款犯罪研究[D]. 任继鸿. 吉林大学, 2005(06)
- [8]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犯罪新动向及预防对策[J]. 李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 [9]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为西部大开发服务[J]. 杨金德. 人大研究, 2001(Z1)
- [10]西部大开发中犯罪新动向及预防对策[J]. 王鸣涛,刘国荣. 检察实践, 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