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LISA法检测梅毒的必要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军,张燕,吕永磊[1](2022)在《梅毒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试剂的性能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对比,探讨梅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试剂的检测性能及其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2种ELISA试剂和2种CLIA试剂对血清盘和无偿献血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抗-TP)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种试剂的C1和C2浓度的批内CV均小于15%,所有试剂批间CV均小于20%。4种试剂中除了1个1︰800的稀释标本未被ELISA2试剂检出,其他稀释标本全部检测阳性。各试剂间的相关系数rs均大于0.8,有极强的相关性。各试剂间的K值均大于0.8,具有极好的一致性。4种试剂ROC曲线下面积在0.980~0.998,表明这几种试剂的准确性均较好,其中CLIA1试剂的准确性最好,4种试剂的最佳临界值均大于说明书推荐的临界值。3050份普通无偿献血者标本中初筛反应性标本11份,其中1份确认阳性,其余均阴性。ELISA1假阳性2例,ELISA2和CLIA1试剂假阳性均3例,CLIA2试剂假阳性6例。结论:CLIA试剂有较好的诊断性能,可以用于血液筛查。
刘蓉[2](2021)在《改良梅毒螺旋体抗体反向检测策略的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以TRFIA初筛,胶体金法复核的梅毒螺旋体检测策略,与CDC反向策略和ECDC反向策略等进行比较,综合评价,为实验室制定梅毒检测策略提供参考。方法:1.收集2019年10月15日至2020年1月17日间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TRFIA S/CO值≥1.0的标本539例,作为研究对象。2.研究对象用TPPA、ELISA、TRUST和胶体金四种方法进行检测,以TPPA为参考,比较TRFIA、ELISA和胶体金的检测能力。3.比较四种梅毒螺旋体检测策略的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复核工作量、复核实验时间和复核实验成本等指标,并进行效果评价。4.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TRFIA、TPPA、ELISA和胶体金法的阳性率检出分别为2.80%、2.25%、2.25%和2.22%,以TPPA结果为标准,TRFIA的灵敏度100%。2.TRFIA S/CO值在1~9.99区间时,TRFIA、ELISA和胶体金法与TPPA结果符合率分别为24.82%、94.32%和77.31%;TRFIA S/CO值>10时,TRFIA、ELISA和胶体金法与TPPA结果基本一致。3.以TPPA结果为标准,四种梅毒检测反向策略的灵敏度均为100%,ECDC反向策略的特异性和符合率均为100%,CDC反向策略的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8.13%和99.63%,胶体金反向策略的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9.07%和99.81%,ELISA反向策略的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5.33%和99.07%。4.ECDC反向策略复核实验时间(206.61h)和复核实验成本(49660元)均最少,复检工作量少(971测试),TPPA检测量最多(539);胶体金反向策略复核实验时间、工作量和实验成本分别为238.62h、977测试和49850元,TPPA检测量少(146);ELISA反向策略复核实验时间最长(400.61h)、复核工作量最多(1082测试)、复核实验成本高(52230元)。结论:1.TRFIA灵敏度高,可作为筛查方法,ELISA和胶体金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好,可作为初筛和复核方法,TRFIA S/CO值≤10.0的样本需TPPA确认。2.四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反向策略有相同的检测和诊断能力,胶体金反向策略比ELISA反向策略复核工作量少、复核实验时间少、复核实验成本低。
徐靓亮[3](2020)在《中国六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疫苗免疫后血清学监测意愿调查及监测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血清学监测(Post-vaccination serologi cal testing,P VST)的意愿 及影响 因素;2.根据HBsAg阳性母亲子女的PVST监测结果,评价现有HBV母婴传播阻断策略的实施效果;3.评价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在PVST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PVST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意愿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在福建、浙江、江西、河南、甘肃、陕西六省抽取13个区(县),在区(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对经产前筛查为HBsAg阳性且在2019年3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内分娩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HBV感染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开展PVST监测意愿的因素。2.HBsAg 阳性母亲子女的PVST监测结果分析:采用便利抽样法的方法在福建、江西、甘肃三省抽取5个区(县),将区(县)内全部经产前筛查为HBsAg阳性,且在2018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分娩的母亲及其子女纳入研究并进行随访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HBV感染相关情况、其子女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后续PVST随访等信息。采用单因素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开展PVST监测的依从性因素;用kappa一致性检验及kappa假设检验分别比较胶体金快速检测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对指标 HBsAg、Anti-HBs 及 HBV 母婴传播阻断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双重检测法(使用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初筛,异常检测结果ELISA法复核)与ELISA法对HBV母婴传播阻断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分析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在PVST监测中的适用性,并计算其检测效能。结果:1.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意愿调查:共调查1183名HBsAg阳性母亲,89.18%(1055名)的调查对象愿意接受PVST监测,10.82%(128名)调查对象拒绝参与PVST。在拒绝参与PVST监测的原因中,53.91%(69人)因孩子太小不便采血检测而拒绝PVST;28.13%(36人)的母亲因交通不便拒绝参与PVST;22.66%(29人)因担心泄露隐私而拒绝;19.53%(25人)自认为没必要进行PVST。HBsAg 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省份、常住居民、喂养方式、孕期是否进行乙肝相关治疗、乙肝知识得分、PVST知晓程度,是影响调查对象参与PVST意愿的因素。其中浙江省(OR=3.19,95%CI:1.47-6.93)、福建省(OR=1.86,95%CI:1.03-3.36)、江西省(OR=8.28,95%CI:3.10-22.11)、河南省(OR=4.91,95%CI:2.41-10.02)、甘肃省(OR=1.51,95%CI:1.97-10.32)调查对象的PVST接受意愿均高于陕西省;常住居民参与PVST的意愿高于非常住居民(OR=1.68,95%CI:1.77-6.22);孕期未进行乙肝治疗的调查对象参与PVST的意愿高于接受治疗的(OR=1.62,95%CI:1.07-2.66);乙肝相关知识得分高的调查对象参与PVST的意愿高于得分低的(OR=4.71,95%CI:1.99-11.14);与对PVST知晓程度低的母亲相比,PVST知晓程度高的母亲对子女PVST的接受意愿升高4.54倍(OR=4.54,95%CI:2.58-7.99)。2.HBsAg阳性母亲子女的PVST监测结果分析:HBsAg阳性母亲子女PVST监测中,有776名(74.32%)儿童进行了 PVST检测,根据551份ELISA法的检测结果,有538名(97.64%)的儿童HBV母婴传播阻断成功,5名(0.91%)儿童感染HBV,8名(1.45%)儿童为HBV易感。有268名满足PVST监测条件的儿童的未参与PVST采血,其中29.48%(79人)的儿童家长拒绝采血,18.28%(50人)的儿童家长信息错误、无法联系,11.57%(31人)的儿童离开调查所在地。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显示,HBsAg阳性母亲的所在省份、分娩方式、发现乙肝感染的时间、孕期ALT水平是影响其PVST依从性的因素。其中江西省(OR=5.55.95%CI:3 05-10.07)、廿肃省(OR=2.82,95%CI:1.78-4.47)调查对象参与PVST的依从性均高于福建省。既往已知自己HBV感染的HBsAg阳性母亲依从性高于此次发现乙肝感染的(OR=1.71,95%CI:1.24-2.37),未检测ALT水平的HBsAg阳性母亲比检测ALT<40U/L 的 HBsAg 阳性母亲对 PVST 的依从性高(OR=2.28,95%CI:1.58-3.30)。根据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和ELISA法对指标HBsAg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弱,对指标Anti-HBs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微弱,对HBV母婴传播阻断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微弱;双重检测法和ELISA法对HBV母婴传播阻断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结论: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意愿较好,但存在地区差异。我国现行的HBV母婴传播阻断策略的成功率可达97.64%,但仍有1.45%的儿童HBV易感需再次接种乙肝疫苗。低年龄段儿童采血困难、担心个人或孩子的隐私暴露等因素是影响PVST依从性的主要因素。PVST检测中,使用末梢血采集方案或可提高目标人群对PVST监测的依从性。胶体金快速检测法与ELISA法一致性不强,直接用快速检测法代替ELISA法在PVST中使用不可行,可以根据儿童家长需求提供静脉血ELISA法检测或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初筛、ELISA法复核的双重检测法。
杜巍,高丹丹,张婉婧[4](2019)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在临床筛查试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在临床筛查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0例血清样本进行分析,对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对S/CO结果为1到10的再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复检,对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检测。结果 2000例患者确诊为梅毒患者有120例,检出率为6%,TP-CLIA阳性348例(17.4%),TRUST阳性有138例(6.9%);TP-CLIA法检测血清梅毒抗体结果中,患者年龄越大其假阳性率越高,其中以65岁以上患者的假阳性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梅毒抗体经CLIA检测的复检率为8.7%(共检出174例),和TPPA相比,复检样本内S/CO为1到5组、5到10组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42.98%与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梅毒螺旋体应用化学发光法筛查安全可靠,若样本的S/CO值较低,则需要给予复检,将假阳性进行排查出去,确保检查治疗,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郑康[5](2019)在《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FlaB3)DNA疫苗抗感染免疫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梅毒是由密螺旋体苍白亚种(Treponema pallidum subsp.Pallidum,T.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多器官系统损害的慢性传染病。据WHO估计,每年Tp新发病例超过1200万,且感染晚期症状严重,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在Tp高危人群中进行有效的疫苗接种和早期预防对Tp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前期研究证实鞭毛蛋白FlaB3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致炎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Tp鞭毛蛋白pcDNA3/FlaB3真核载体,初步探索其免疫保护作用。研究发现鞭毛蛋白DNA疫苗(pcDNA3/FlaB3)能诱导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产生和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并且可减轻Tp感染部位皮损症状,抑制其向远端器官组织扩散。由于DNA疫苗免疫原性较弱,诱导引起的免疫应答强度和免疫效果也不稳定,而佐剂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选用免疫遗传操作更方便的C57BL/6小鼠作为Tp感染动物模型来评估CpG佐剂增强DNA疫苗的抗感染免疫效果。将两段CpG序列串联插入pcDNA3/FlaB3构建pcDNA3/CpG-FlaB3,在C57BL/6小鼠体内评估CpG改良的DNA疫苗与pcDNA3/FlaB3疫苗的免疫应答和抗感染保护的差异性,进一步对pcDNA3/CpG-FlaB3的保护机制进行评价。本研究为Tp防控及疫苗研发提供新思路和实验依据。Ⅰ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DNA疫苗(pcDNA3/FlaB3)在新西兰兔中抗感染免疫保护作用研究目的:评估Tp鞭毛蛋白(FlaB3)DNA疫苗(pcDNA3/FlaB3)免疫新西兰兔后产生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及减轻Tp感染部位皮损症状、抑制其向远端器官组织扩散的免疫保护性作用。为研制预防和治疗抗Tp感染的DNA疫苗奠定基础。方法:1.鞭毛蛋白FlaB3基因亚克隆到pcDNA3.1构建pcDNA3/FlaB3;利用脂质体将pcDNA3/FlaB3转染到HeLa细胞中,Western blot鉴定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2.pcDNA3/FlaB3肌肉注射雄性新西兰兔的股四头肌(每间隔2 w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注射剂量为重组鞭毛蛋白FlaB3(150μg)或pcDNA3/FlaB3(250μg);3.每次免疫后耳缘静脉收集血清标本,间接ELISA法检测新西兰兔血清中IgG抗体水平;4.ELISA试剂盒检测新西兰兔血清中IFN-γ、CD8+T细胞、IL-6和IL-8的含量;5.末次免疫21 d后,背部皮肤(8个点)皮内注射1×107个Tp,每天观察感染部位的皮疹、硬结和溃疡,每隔三天测量皮损的直径,记录皮损出现的时间、大小和溃疡率;6.感染21 d后,麻醉处死新西兰兔,收集皮肤溃疡部位的分泌液,暗视野显微镜记录Tp载量;7.收集感染后新西兰兔的血液、肝脏、脾脏、睾丸组织,提取组织DNA,RT-PCR检测各组织内Tp载量,并对各实验组新西兰兔皮损和睾丸组织作病理切片分析炎症浸润情况。结果:1.成功构建真核质粒pcDNA3/FlaB3,PCR扩增出与预期大小(858 bp)一致的明显条带,Western blot显示在34 kDa处有特异的的免疫反应性条带,而空质粒组(pcDNA3.1)和对照组并未见明显的免疫反应性条带;2.pcDNA3/FlaB3免疫后第2 w即产生鞭毛蛋白特异性抗体,随后抗体水平逐渐增加,第8 w达到最大;3.pcDNA3/FlaB3免疫新西兰兔血清中IFN-γ和CD8+T细胞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同时,pcDNA3/FlaB3促进新西兰兔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和IL-8)的分泌;4.各实验组新西兰兔的感染部位在第14 d全部出现皮肤损伤(硬结或溃疡),但对照组免疫的新西兰兔感染部位在第68 d即出现皮肤的硬结(100%),而pcDNA3/FlaB3免疫的新西兰兔直到第1112 d才达到同等程度的皮肤硬结;对照组免疫的新西兰兔在第14 d就出现感染部位的溃疡,而pcDNA3/FlaB3免疫的新西兰兔到第16 d才出现感染部位的溃疡,且皮疹溃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也观察到整个感染期间,pcDNA3/FlaB3免疫的新西兰兔感染部位皮损直径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新西兰兔皮疹增长速度也明显大于实验组(pcDNA3/FlaB3);暗视野显微镜观察pcDNA3/FlaB3免疫的新西兰兔感染部位皮疹活的Tp载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RT-PCR结果显示pcDNA3/FlaB3免疫的新西兰兔感染部位Tp的载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与此相反的是,pcDNA3/FlaB3免疫新西兰兔的肝脏、脾脏、血液、睾丸组织中的Tp载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5.pcDNA3/FlaB3免疫新西兰兔感染部位的皮肤病理切片中毛囊孔周围出现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而对照组免疫的新西兰兔的睾丸间质也出现大量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结论:1.肌肉注射pcDNA3/FlaB3到新西兰兔体内可诱导高水平的特异性鞭毛蛋白抗体和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反应;2.pcDNA3/FlaB3免疫新西兰兔可延缓感染部位皮损发展,减轻皮损症状并抑制向肝脏、脾脏和睾丸等远端器官扩散。ⅡCpG改良的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DNA疫苗在C57BL/6小鼠中抗感染免疫保护作用研究目的:探索Tp感染的新型动物模型,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构建CpG ODN改良的鞭毛蛋白(Fla B3)DNA疫苗(pc DNA3/CpG-Fla B3)免疫C57BL/6小鼠,分析其可能的免疫应答机制和免疫保护作用,为研制预防和治疗抗Tp感染的DNA疫苗奠定基础。方法:1.将两段CpG ODN序列串联插入到pcDNA3/FlaB3,构建pc DNA3/CpG-Fla B3。同法将pc DNA3/CpG-Fla B3转染到He La细胞中,Western blot鉴定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2.肌肉注射到C57BL/6小鼠体内,每隔2 w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每次免疫后尾部静脉收集血清标本,间接ELISA法检测C57BL/6小鼠血清中Ig G抗体反应。末次免疫14 d后收集脾淋巴细胞,CCK8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3.流式细胞术分析pc DNA3/CpG-Fla B3免疫C57BL/6小鼠的脾细胞内T淋巴细胞表型。ELISA试剂盒检测各实验组C57BL/6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中的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IL-6和IL-10)表达水平;4.末次免疫14 d后,C57BL/6小鼠在皮下(两侧肩胛骨之间)、腹腔和直肠(灌胃)和阴茎海绵体4个部位感染Tp,每个部位的菌液量2.5×106(共1×107)个。每天观察和评估C57BL/6小鼠皮肤和全身系统感染情况;5.感染30 d后,麻醉脱颈处死C57BL/6小鼠,收集小鼠血液、睾丸、淋巴结、肝脏、脾脏和脑组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器官组织内的Tp载量。同时将C57BL/6小鼠(3只/组)腹股沟、臂丛和腋窝的淋巴结分别转染到新西兰兔睾丸内,每天观察新西兰兔睾丸炎症变化,每隔一周进行新西兰兔血清学检测(RPR和TPPA),9 w后麻醉处死新西兰兔,暗视野显微镜和RT-PCR检测睾丸组织Tp载量。结果:1.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功构建pc DNA3/CpG-Fla B3,菌液PCR鉴定出明显的目的条带,Western blot验证pc DNA3/CpG-Fla B3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2.pcDNA3/FlaB3(50μg)混合不同浓度的CpG(1μg、10μg、50μg、100μg)免疫C57BL/6小鼠验证CpG的佐剂效应,随着CpG浓度的增加,其抗体水平逐渐增加;3.末次免疫14 d后,pc DNA3/CpG-Fla B3免疫的C57BL/6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多参数细胞内流式细胞术染色(ICS)显示pc DNA3/CpG-Fla B3免疫的C57BL/6小鼠脾淋巴细胞内的CD4+T细胞主要分泌IFN-γ,IL-4的分泌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4.pc DNA3/CpG-Fla B3免疫的C57BL/6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中TNF-α、IFN-γ、IL-6和IL-10含量显着增加;5.RT-PCR分析显示pc DNA3/CpG-Fla B3免疫的C57BL/6小鼠血液、淋巴、睾丸、肝脏、脾脏和脑组织内Tp载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新西兰兔的淋巴结转染实验显示新西兰兔睾丸内接受pc DNA3/CpG-Fla B3免疫的C57BL/6小鼠淋巴结更早出现Tp血清学反应阳性,其睾丸内的Tp载量也明显多于对照组;6.免疫小鼠的睾丸、肝脏和脾脏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对照组免疫的C57BL/6小鼠器官组织内出现大量的Tp。结论:1.pc DNA3/CpG-Fla B3可诱导高水平的特异性鞭毛蛋白抗体产生和Th1型细胞免疫应答;2.pc DNA3/CpG-Fla B3增强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值反应;3.CpG佐剂的新型免疫策略增强了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FlaB3)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性效果。
王桂喜,刘丽,高尚峰[6](2019)在《ELISA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灰区设置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ELISA方法检测无偿献血者抗-TP灰区设置的合理性。方法本站采用2种ELISA试剂对2016.1.1—2017.12.31无偿献血者标本分别进行抗-TP检测,检测结果s/co≥0.5的标本进行同种试剂双孔复试,双孔中至少有1孔结果仍为s/co≥0.5的标本做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以TPPA的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比较不同s/co情况下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变化。对225份双试剂检测阴性(s/co<0.5)标本做TPPA确认,确定是否有阳性标本漏检。结果新创试剂对21 874份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抗-TP阳性116份,灰区标本6份;丽珠试剂对21 874份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抗-TP阳性125份,灰区标本11份;用TPPA试剂对ELISA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确认,确认出105例阳性结果且2种厂家ELISA检测结果均阳性,无漏检;17例灰区标本经TPPA确认均阴性;225例阴性标本确认均阴性。结论试剂厂商提供的CO值具有较高灵敏度,满足血液筛查要求,对抗-TP应不设灰区不会造成漏检。
戴淑惠,洪国粦,练明建[7](2018)在《197例患者CLIA阳性且TRUST阴性的复查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梅毒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为阳性而甲苯胺红血清不加热试验(TRUST)为阴性的复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的使用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197例CLIA为阳性而TRUST为阴性的标本,同时应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复查,并且对TPPA阴性患者进行6~18个月随访。结果 TPPA复查阴性69例,64例随访为转阴,CLIA的S/CO表现为阴性组<弱阳性组<阳性组(P <0. 05),10岁以下儿童分别占阴性组、弱阳性组和阳性组的比例为:20. 29%、0. 05%和0. 02%。ELISA复查71例为阴性,CLIA的S/CO表现为阴性组<阳性组(P <0. 05),10岁以下儿童分别占阴性组和阳性组的比例为:21. 13%和0. 02%。结论CLIA检测梅毒可出现假阳性结果,尤其对于低S/CO值以及10以下儿童应予重视。
谭艳,李媛,韩晓芳[8](2018)在《ELISA检测TP抗体灰区设置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苍白密螺旋体(TP)抗体灰区设置的必要性,设置合理的灰区区间。方法通过研究2016年1-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ELISA检测TP抗体的标本共87 342例,选取S/CO值在0.57.0范围内的样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4例TP抗体ELISA初检258例阳性,76例阴性,经TPPA检测后209例阳性,125例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334例样本按不同S/CO值范围分为0.51.0、>1.02.0、>2.04.0、>4.07.0 4组,4组S/CO值范围的ELISA初检与TPPA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6.05%(73/76)、56.10%(46/82)、78.13%(50/64)、98.21%(110/112)。结论以95%的符合率为标准得出ELISA检测TP S/CO值的灰区范围为>1.04.0。设置合理的灰区,降低检测成本和工作量,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蔡瑞英[9](2018)在《血液传染病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巴贝西虫(Babesia)是专性寄生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内的寄生性原虫,可经输血传播导致巴贝西虫病。经输血传播的巴贝西虫亚型主要有微小巴贝西虫、分歧巴贝西虫、邓肯巴贝西虫,目前在我国没有针对巴贝西虫感染的常规检测方法,为此我们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子信标介导的恒温扩增技术和通用型核酸层析检测方法相对接,利用分子信标的高特异性和结果读取的可视化特性研制出一种可应用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chnology,POCT)中的省时、高效、易操作的核酸检测方法来检测巴贝西虫。方法首先在Genebank中查找该虫对人致病的基因序列,从中设计和筛选构象合适的Beacon环及相应的引物等,进行反应体系的优化然后先对人工合成的模板序列进行等温扩增,考察其灵敏度、特异性等然后再用质粒对其进行验证,扩增后的样本加入到试纸条上,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取结果,观察所建立的快速等温扩增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首先我们确定了Beacon最佳的反应浓度为50 pM,然后对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确定了primer反应的最佳浓度为5 nM,最佳的反应温度为37℃,最佳的温育时间为30 min,最佳的Mg2+浓度为15 mM,最佳的DMSO反应剂量为1.2μL,然后我们利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与筛选出的扩增效率最高的Beacon环对模板的检测灵敏度下限约在50 pM;且与其他几个经输血传播的相近物种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最后用我们构建的巴贝西虫质粒也能被成功检测。结论我们针对经输血传播的多种巴贝西虫亚型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了通用型分子信标,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建立了分子信标介导的等温扩增方法检测巴贝西虫。在保持较高扩增效率的基础之上,该方法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相比镜检等常规检测方法,本论文构建的方法缩短了分析时间、摆脱了对精密仪器设备和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的依赖,可用于快速即时检测。意义针对应急采集血液新发突发传染病检测检定技术上的不足,通过技术集成和创新,发展出有即时检验潜力、分子信标介导的等温扩增方法,有可能填补区域性血液安全保障技术与装置缺项,进一步提升应急采集血液的安全性。
李媛,谭艳,韩晓芳[10](2017)在《ELISA检测血清HBsAg、抗-HCV、抗-TP、抗-HIV灰区设定的探讨》文中提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因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报告快、成本低廉等优点,现已成为临床检验科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检验项目之一[1]。常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感染性疾病抗原和抗体的检测。但是,由于ELISA是一种半定量试验,检测的过程会导致检测结果变异系数较大,进而使得灰区的范围相对较宽。因此,设置合理的
二、ELISA法检测梅毒的必要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LISA法检测梅毒的必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梅毒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试剂的性能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标本 |
1.1.1 血清盘标本 |
1.1.2 无偿献血者标本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检测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 |
2.2 稀释灵敏度 |
2.3 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 |
2.4 ROC曲线 |
2.5 普通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结果 |
3 讨论 |
(2)改良梅毒螺旋体抗体反向检测策略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英文索引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标本采集 |
2.3 实验方法 |
2.4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策略 |
2.5 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TRFIA、TPPA、ELISA和胶体金法阳性检出率 |
3.2 TRFIA、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能力比较 |
3.3 TRFIA、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分析 |
3.4 不同S/CO值区间,三种方法与TPPA结果符合率 |
3.5 不同检测策略与诊断实验结果 |
3.6 不同检测策略的检测能力和一致性 |
3.7 不同检测策略的复核工作量 |
3.8 不同检测策略的复核实验时间 |
3.9 不同检测策略的复核实验成本 |
3.10 不同检测策略的综合评价 |
第4章 讨论 |
4.1 关于梅毒检测方法的讨论 |
4.2 关于梅毒检测策略的讨论 |
4.3 关于梅毒抗体筛查和确认结果不一致的讨论 |
4.4 关于梅毒检测结果单阳的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梅毒螺旋体检测技术和策略发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资助本课题的基金项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六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疫苗免疫后血清学监测意愿调查及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中英文对照表 |
背景 |
研究目的 |
技术路线 |
内容与方法 |
1. 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意愿调查 |
1.1研究设计及现场 |
1.2 调查对象及样本量估算 |
1.3 调查内容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HBsAg阳性母亲子女的PVST监测结果分析 |
2.1 研究设计及现场 |
2.2 调查对象及样本量估算 |
2.3. 调查内容 |
2.4 血标本采集及检测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质量控制 |
4. 伦理审查 |
研究结果 |
1. HBsAg 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意愿调查 |
1.1 基本情况 |
1.2 乙肝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
1.3 调查对象的心理状态分析 |
1.4 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意愿分析 |
2. HBsAg阳性母亲子女的PVST监测结果分析 |
2.1 PVST监测随访情况 |
2.2 HBsAg阳性母亲的基本情况 |
2.3 HBsAg阳性母亲子女PVST监测结果分析 |
2.4 PVST失访原因分析 |
2.5 HBsAg阳性母亲接受其子女进行PVST采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
2.6 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对HBsAg、Anti-HB指标的检测效果评价 |
讨论 |
1. 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意愿 |
2. 对HBsAg阳性母亲子女开展PVST监测的必要性 |
3. 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在PVST监测中应用 |
研究局限性 |
研究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儿童免疫后血清学检测实施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件 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学检测相关知识及接受意愿调査问卷 |
(4)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在临床筛查试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5)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FlaB3)DNA疫苗抗感染免疫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简写词英文对照索引 |
第1章 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DNA疫苗(pcDNA3/FlaB3)在新西兰兔中抗感染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仪器 |
1.1.2 实验动物、菌株和细胞株 |
1.1.3 实验试剂 |
1.1.4 实验培养基及溶液 |
1.2 实验方法 |
1.2.1 鞭毛蛋白FlaB3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1.2.2 pcDNA3/FlaB3在真核细胞(HeLa细胞)内表达 |
1.2.3 pcDNA3/FlaB3的免疫原性研究 |
1.2.4 pcDNA3/FlaB3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
1.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3.1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FlaB3的PCR扩增 |
1.3.2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FlaB3的菌液PCR鉴定 |
1.3.3 Western blotting鉴定pcDNA3/FlaB3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 |
1.3.4 pcDNA3/FlaB3免疫的特异性抗体检测 |
1.3.5 pcDNA3/FlaB3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 |
1.3.6 新西兰兔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 |
1.3.7 pcDNA3/FlaB3减轻Tp皮损症状 |
1.3.8 pcDNA3/FlaB3抑制Tp在新西兰兔体内扩散 |
1.3.9 pcDNA3/FlaB3促进炎性细胞浸润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2章 CpG改良的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pcDNA3/CpG-FlaB3)在C57BL/6小鼠中的抗感染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动物、菌株和细胞株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培养基及溶液 |
2.2 实验方法 |
2.2.1 pcDNA3/CpG-FlaB3真核载体的构建 |
2.2.2 pcDNA3/CpG-FlaB3在真核细胞(HeLa细胞)内表达 |
2.2.3 pcDNA3/CpG-FlaB3的免疫原性研究 |
2.2.4 pcDNA3/CpG-FlaB3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
2.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pcDNA3/CpG-FlaB3真核载体的构建 |
2.3.2 pcDNA3/CpG-FlaB3在He La细胞中的表达 |
2.3.3 pcDNA3/CpG-FlaB3免疫的特异性抗体检测 |
2.3.4 pcDNA3/CpG-FlaB3免疫C57BL/6 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 |
2.3.5 流式细胞术分析C57BL/6 小鼠脾淋巴细胞内T细胞表型 |
2.3.6 pcDNA3/CpG-FlaB3免疫C57BL/6 小鼠的脾淋巴细胞上清的细胞因子含量 |
2.3.7 pcDNA3/CpG-FlaB3的免疫保护性 |
2.4 讨论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梅毒螺旋体疫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本研究受以下资金资助 |
致谢 |
(6)ELISA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灰区设置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来源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方法 |
1.3.1 献血者标本检测情况 |
1.3.2 “灰区”的合理性分析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初筛与确认结果 |
2.2 真阳性检出率和“灰区”确证率 |
2.3 “灰区”的合理性分析 |
3 讨论 |
(7)197例患者CLIA阳性且TRUST阴性的复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TPPA复查和随访结果 |
2.3 ELISA复查结果 |
3 讨论 |
(8)ELISA检测TP抗体灰区设置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2.1 试剂 |
1.2.2 仪器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9)血液传染病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巴贝西虫核酸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前言 |
1 巴贝西虫感染现状 |
2 巴贝西虫感染的检测方法 |
3 分子信标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 |
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极端环境条件对胶体金免疫层析产品的影响评估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10)ELISA检测血清HBsAg、抗-HCV、抗-TP、抗-HIV灰区设定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灰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
2 灰区的设定方法 |
3 灰区标本的选择 |
4 目前研究成果 |
4.1 HBV |
4.2 HCV |
4.3 TP |
4.4 HIV |
5 小结 |
四、ELISA法检测梅毒的必要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梅毒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试剂的性能对比分析[J]. 陈明军,张燕,吕永磊.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2(02)
- [2]改良梅毒螺旋体抗体反向检测策略的效果评价[D]. 刘蓉. 南华大学, 2021
- [3]中国六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疫苗免疫后血清学监测意愿调查及监测结果分析[D]. 徐靓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4]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在临床筛查试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杜巍,高丹丹,张婉婧. 中国医药指南, 2019(19)
- [5]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FlaB3)DNA疫苗抗感染免疫保护作用研究[D]. 郑康. 南华大学, 2019
- [6]ELISA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灰区设置的探讨[J]. 王桂喜,刘丽,高尚峰. 中国输血杂志, 2019(03)
- [7]197例患者CLIA阳性且TRUST阴性的复查结果分析[J]. 戴淑惠,洪国粦,练明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29)
- [8]ELISA检测TP抗体灰区设置的探讨[J]. 谭艳,李媛,韩晓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8(05)
- [9]血液传染病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评估[D]. 蔡瑞英. 泰山医学院, 2018(06)
- [10]ELISA检测血清HBsAg、抗-HCV、抗-TP、抗-HIV灰区设定的探讨[J]. 李媛,谭艳,韩晓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