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专业术科技术教学指导的辩证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20)在《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以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专业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创新、改革发展重点推行的教学模式之一。本科生导师制与不同学科的融合,是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趋势。本研究将本科生导师制定位于体育学科,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进行解读、归纳了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运行机制,并且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个案,探究其实施状况,发现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实行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是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优化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完善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可促进高等教育育人目的的实现。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科化提供了条件。(2)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具有双方参与,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导师与学生的和谐互助可实现互利共赢的良性发展,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是实现“育人”目的、培养全方面人才的有力保障。(3)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的实施办法制定在综合性大学和专业体育院校中存在差异,中南大学的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为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术科指导”提供了参考。(4)在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有利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开展,导师的指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学生的积极态度坚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动向,导师的认同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增加动力,导师的个人素养是本科生导师制优质实施的保障。(5)在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未突出体育学科色彩、导师职责权限不清晰、导师工作内容不明确、监督考核机制尚未完善、导师与学生的交流缺乏主动性的问题。(6)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化发展还应该加强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制度的完善,明确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内容和目标,加强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宣传,增强导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制度的管理和规范。结合各类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适合本专业发展的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制定考核、评价、奖励办法。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考核应该具体化、可操作化,评价考核并不是评感觉,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将评价考核细则量化,将导师的指导行为进行打分,根据导师的分数给予奖励与处罚。(2)明确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内容和目标。体育专业导师的指导内容,应该具体到专业培养方面,其中,学业的指导应该具体到学科和术科方面。(3)增大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宣传力度。负责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管理小组应该定期开展导师培训会,为担任体育专业的本科生导师进行理论培训,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答疑,在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抓典型案例进行说明。要向学生解释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目的、内容、方法,让学生在了解该制度的基础上接受指导。(4)培育导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互动气氛。本科生应该端正对导师的认识,多同导师进行交流,积极向导师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状态。对导师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导师要了解学生的专业所长,因材施教。学校应规范学生选择导师的方式。(5)形成固定的指导方式。在指导的前期,导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根据学生的专长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平台,学生要积极落实与反馈。从而形成适合双方的指导方式。
刘跃[2](2020)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办法的实施给高校开展专业认证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盐城师范学院作为全国首家通过中学第二级全科认证的试点高校,此背景下对其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以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以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为研究个案,从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实施效果这几个维度,呈现并分析认证背景下当前高校体育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与认证理念存在的偏差,探析认证理念下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是如何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融入术科教学改革之中。通过研究得出:(1)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与专业认证指导理念仍有偏差,体现在:课程教学理念层面“重教轻学”仍存在;教学目标重技能传授、职业情感培养欠缺;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需求贴合性不强;教学方法保守,学生主体能力不能有效发展;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且评价主体单一。(2)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以认证理念为核心,其术科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特色,体现在:课程理念以师德教育为先,由“教会”学生向学生“会教”转变;教学目标凸显师德培养,关注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内容科学性、基础性并重,综合性、实践性兼顾;教学方法上积极尝试多样化教学,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效果;教学评价向过程性评价方式转变,多元评价主体参与,有效关注学生动态发展,以评促进。
丁久晟[3](2020)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体育教育专业成立至今已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体育人才尤其是培养了大批体育教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开始青睐专业较强且综合素养较高的学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呼应和贯彻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重视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的综合培育,为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提升国际人才竞争力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参考。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并整理了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宁波大学、苏州大学、吉首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湘南学院共12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资料,在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基础上,运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系统理论分析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核心素养理论视角下提出优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结论如下:(1)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中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定位是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主流类型。培养规格方面,高校在素养类知识、基本素质、基本能力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则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课程设置方面,必修课学分比例偏高、选修课偏低,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偏低,创新创业课程、人文课程、健康课程开设不足。实践教学方面,社会实践不足,教育实习和论文设计等环节时间安排几乎一致。(2)培养目标内容上未能反映“全面性”、定位模糊;培养规格素养类知识要求不够,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素质要求缺乏学会学习素养与国际视野、能力要求忽略部分基本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体现传统教学思维、通识课程缺乏人文课程与创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缺乏健康教育课程;社会实践环节不足,阻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时间安排欠合理,实践创新素养和科学精神素养培育不够。(3)核心素养视域下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以下优化对策:制定“口径多元”的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层次分明”的培养规格,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增设人文课程、创新课程与健康类课程,注重对本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开展“多样合理”的实践环节,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
刘帅兵[4](2019)在《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文中提出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语境中,武术教育如何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是新时代所需思考的问题。事实上,民国时期的武术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其开展与国家建设相关。政权为寻求强国之路,由“病夫”引发诸多议题,成为各种社会力量为政权献策的切入点。社会精英群体的出现立即成为政权主动寻求合作的社会力量。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自觉参与下,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出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可以说是当代武术教育助推“教育强国”的基石。“历史虽过去,而非真过去”,历史只有在不断被重写中才能实现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和对话,并在新的解释和理解中得以完善和丰富。鉴于此,运用文献资料、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和倒溯等研究手段,对国家与社会两者是如何相辅相成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进行诠释,旨在重新发现、理解阐明、解释意义。结论:1)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顺应社会现实脉络和自身演进中呈现出初始、探索、全盛、滞缓等四阶段。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下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其历史性转变体现在逐渐成为国之大事、实现行政力主导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开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完成教育价值的转向。2)民国时期在构建武术教育体系中,师资培育的政策与方式相契合,教法改进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教材也出现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全国教材等三级。师资培育、教法改进、教材编制为武术教育课程设置提供技术前提。从学校武术自主设置课程到地方性课程标准纲领以及全国性课程标准纲领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国家和社会联动合力下将以往武术教育散点性教学的一次重大整合。3)聚焦个案,北京体育研究社作为社会力量承担着国家本应的责任和义务。其提倡武术兼及体育、提交议决案、培养师资、编写教材、探索教法、研究理论是整个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工作者”的缩影。精武体育会作为社会力量,除开展武术教育之外,积极承担着践行民族解放、重塑新民人格、启蒙强种强国的重任,这直接与国家建设相关。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作为官方组织,如果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仅因经济和战争因素就足以使其倒闭,更无之后出现将学校武术教育推向高峰的局面。建议:1)当代武术教育继续在国家与社会相辅相成中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强化国家在政策上的保障和扶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重视武术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培养与社会接轨的武术人才。2)继续深化师资培育的全面性,完善师资聘任制度、进修制度、福利待遇。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继续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开展。优化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和全国教材,使校本武术课程、地方武术课程、全国武术课程相结合。3)学校武术教育的目的依然要坚守社会的责任担当,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合格人才。强化武术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规避对西方体育文化的依附和模仿。推行多元教育形式联动,维系武术教育的过程性。4)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深入挖掘武术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教材的编制以及课程设置当中。5)研制《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使其理论和技术相结合,拳术与器械相结合,套路和技击相结合。同时在《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中留有余地鼓励地方性优秀拳种的引入。
王秀强[5](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姚烨[6](2018)在《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教育顺应时代需求,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相应推进课程改革的共同的发展趋势,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综合化,不断推进基础教育和各学科知识的结构变化,而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的研究应是根据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分别在1980年、1986年、1991年、1997年和2003年进行修订,这五套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突破了传统观念、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束缚。为了更全面使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直接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要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论证法、专家问卷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探讨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体系,旨在为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本论文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应该以当前的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从体育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设置等方面课程设置定位不仅符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所提出的要求,而且也要考虑中学体育教学新概念的理解相一致,特别是中学教学目标适应体育教育的需要。其次,体育培养目标是国家根据教育目标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依据《课程方案》精神,通过专家论证确定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的五个目标。确定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的三类专业课以方向目标,达到了《课程方案》所规定了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要求。第三,根据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教育的需求,在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是实现目标与规格的具体体现。本论文研究从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的课程设置入手。构建了体育教育专项术科课程按类培养体系,通过专家论证确定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的六类必修类课程方向,三类辅修类课程方向,三类公选类课程方向,初步解决了课程设置按类培养存在的问题,达到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必须要求。最后,从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是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体育术科课程更是起到了体育教育的根本和特色。通过专家论证确定了术科课程按类培养框架,根据《课程方案》规定初步确定了各类术科课程学时量,学分安排,使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对接,也是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直接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要求,使术科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也为术科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舒宗礼[7](2016)在《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研究》文中指出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到教育现代化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进程。“卓越”是一种追求,它在于将自身的优势、特长和能力,以及与自身发生生命关系的外部资源,发挥到极致的一种状态。事实上,中学体育教师的生命本身是追求卓越的,其成长也在这种追求卓越的路径之中,其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的实现程度便取决于对自我生命的超越程度。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部分中学特级体育教师为典型调研对象,通过对中学特级体育教师职业叙事、职业生涯故事的主观分析,从中学特级体育教师成长的生命宽度、时阶长度和卓越高度,对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专业特征、成长轨迹、成长范式与成长策略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学卓越体育教师表现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具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和执着的职业追求;坚持终身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育人取向,具有自信乐观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善于教学实践反思;专业特长突出,社会影响广泛等专业特征。第二、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成长包括专业成长和生活情趣两个方面,相互联系、融为一体。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并非总是一种正向的过程,可能遇到挫折、低潮与停滞,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过程,既离不开外部环境和条件的促动与制约,更离不开自我生命自觉。从自我超越、个体主体性和外部环境3个维度可将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划分为4次成长,并且这种成长轨迹不具有绝对性,而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随着外部标准和个体主体性的调节变化的。第三、卓越体育教师是可以培养的。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培养更多强调的是在价值理性主导下对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精心培育与呵护,构建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成就卓越的适宜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第四,外促式与内生式相融共生是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最佳范式。“生命自觉”是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核心价值观。体育教师成长经历着“客体性——主体性——主体间性”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的策略:在自我导向学习中自我更新,在实践经验中自我反思,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自我拓展和在个人特长中自我超越。
赵丹彤[8](2016)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依据课程体系中观层面内涵为研究逻辑,以提高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为根本目的,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统计测评学等方法,构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并编制测评量表对应届毕业生实施测试,测试结果将作为对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课程体系再设计的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办学之初所实行的“大体育系”办学模式是运动训练、体育教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趋同的原因之一。2.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专业能力(执裁能力、计划制定与效果评价能力、指导组织专项训练能力、差异性训练与指导参赛能力、竞赛组织管理能力、训练监控与运动损伤防护能力);方法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发展与数字化能力、批判性反思能力、信息整合评价能力);社会能力(人文关怀与沟通协作能力、运动队管理与教育咨询能力、职业伦理道德)。3.依据职业能力模型,编制了包括13个分量表和65个题项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问卷】。4.毕业生在执裁能力、指导组织专项训练能力、差异性训练和指导参赛能力、信息整合评价能力、人文关怀与沟通协作能力、运动对管理与教育咨询能力、职业伦理道德等7种职业能力得到肯定。计划制定与效果评价、竞赛组织管理能力、训练监控与运动损伤防护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发展与数字化能力、批判性反思能力等6种职业能力有待加强。5.培养方案的修订流程有待完善,修订指导思想与现实结果偏差大、缺乏对行业发展需求的整体预测、用人单位的循环反馈、专业对口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6.目标定位宽泛和模糊导致毕业生就业流向与专业培养不对口、授课教师较难进行针对性课程设计。7.教练员认证体系标准的分类、分级不详阻碍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认知。8.学生不能合理规划课余生活,造成课余时间浪费;选修课程自由度大,但缺少对学生职业规划引导,学生选课仅关注课程是否易通过;专业实践课程开始时间较晚,形式内容单一;课程分科过细,不利于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与毕业要求模糊,不利于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9.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更新较慢,授课方式与实际社会岗位需求脱节。
王超群[9](2016)在《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质量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教育专业做为体育类院校的基础专业,也是开展时间最久的专业,它的教学质量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它不仅要求掌握体育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并随着时代和社会需要有所调整教学内容,所以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的教学质量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术科课程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组成模块,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等调查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的教学质量进行研究,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科目设置、评价考核体系、教育实践进行现状调查。着重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术科方面存在的问题,既包括教学能力方面,也包括专业运动技能方面。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目标设置模糊、学生专业技能掌握不过关、教学方法重复单调、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教育实践系统性不够完善等问题。所以,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学方面知识、提高学生的术科基本功,这才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所在,也是我国体育教育术科课程质量提升的突破口。根据以上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要加深对体教专业学生术科培养层次,建立科学的培养目标体系,重构课程体系,完善体育教育专业术科专业课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促进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相互协调,增加实习或模拟上课时间,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体会到教师角色,增进角色意识等建议,这样才能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质,从而使体育教育事业得到一个良性发展。
张磊[10](2016)在《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术科课程成为高师院校的正式课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时至今日,术科教学仍未摆脱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职前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能力发展受到挑战,术科教学改革的缓慢进程已然制约和影响着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术科教学改革路在何方?本研究试图将学科教学知识(即PCK)与学科教学能力(即PCA)勾连起来,以PCK作为术科教学改革的视角,旨在通过术科教学改革寻求职前体育教师PCK与PCA的发展,为职前体育教师“学会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出术科教学应有的贡献。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力求理论与实证、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相互关照与融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逻辑思辨的方法对术科教学的知识论与价值论等基础问题,术科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匡补与澄清,从理论上对“术科教学改革为什么改,如何改”等问题给予了思考;接下来,通过对术科教学现状、P-PE-PCK现状、术科教学价值问题等三方面的实证研究,对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性给予了审视。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的访谈、5所高校300名体育师范生的问卷调查,进一步考察术科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备课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基于视频的问卷调查法对2所师范院校的24名体育师范生、5所高校的300名学生、2所师范院校的300名学生分别进行了数据收集,了解职前体育教师PCK(即P-PE-PCK)状况以及术科教学在发展P-PE-PCK方面的可能性与现实效果,在此基础上运用“三角互证”对P-PE-PCK的构成要素、来源、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学校差异等情况进行了探索与论证;第三,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和6位体育师范生进行了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运动技术与教学能力的关系”加以求证,厘清术科教学的价值问题;最后,通过实验研究考察了理论构建的“参与式PBL教学模式”的现实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术科教学改革如何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实验研究阶段,分别在2所师范院校针对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和足球专项课进行了1项探索性教学实验和2项验证性教学实验,并在足球公体课中开展了“足球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教学实验,从而为“术科教学的课内外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与数据支撑:最后,对研究内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反思,并对今后的研究给予了展望。通过以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本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和“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的“知识实体”为运动技术,其知识类型为“实践知识”;学习者需要以教学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身体练习体验,实现运动技术的“有意义学习”;术科教师应构建“平等、合作、对话、实践、反思”的“学习场域”来保证学生体验运动技术教学过程的机会,并不断引导其思考“如何教”的问题;运动技术或者教育类课程知识不能独立支撑起现实教学,当以上两类知识结合其他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经过运用而形成PCK时,学科教学能力PCA也随即得到发展。教学是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过程,现实教学情境的学科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成为PCK向PCA转化的中介变量。术科的教与学价值应走出“工具理性的樊篱”,不应仅限于运动技能的提高与动作示范能力的获得,而应该追求运动技术的获得之于学生更为深广的教学意义,这些意义同样需要在教学实践体验中通过不断反思获得。“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目标应由运动技术的提高与—般教学能力的发展转向学科教学能力(PCA)的发展,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坚持适宜—量力性原则、前沿—基础性原则和职业—整合性原则,内容的组织应该走“问题化”组织策略,并借鉴问题支架或3C3R模型来设计术科教学问题;术科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术科教学方法存在着功利化倾向,并面临着有效性陷阱,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性缺席可谓术科教学方法的现实困境,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方向与有效性问题都应该得到追问。术科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的“技评+达标”式的考核方式是一种“去情境化”的评价,注重真实情境下问题解决能力的“片段教学或模拟上课”可作为术科教学中进行教学能力考核的真实性评价方式。术科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应该得到扬弃,“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现实必要与理论依据。2、揭示并完善了术科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P-PE-PCK的现实状况、以及术科教学价值问题。其一,现实中术科教学面临着“常规问题”与“异常问题”。“常规问题”表现为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考核,主要还是围绕提高运动技能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方法仍然以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为主,教学考核也仍然以“技评+达标”为主。“异常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术科教师在备课环节所表现出的“备课模式”,即术科教师普遍反映由于教学经验、个人精力等原因,他们不会每天、每节课都去备课,他们会根据以前教案或者做些许修改,或者按照原来的“走”,每个时期、每个阶段上什么、怎么上他们都已了然于胸,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上课。二是术科教师教学考核中存在着“人为降低考核标准”这—“考核失真”问题,该问题主要受到了“学生水平、教师压力、教师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三是术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无奈”的感受,这些“无奈”来自于“教师所说的苦衷、教学瓶颈,以及由于教学进度被打乱或者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而导致教师产生的负面情绪”。其二,P-PE-PCK发展表现出性别、年级、学校差异,总体情况不容乐观。首先,本研究首次确证了P-PE-PCK的结构要素,即P-PE-PCK由“体育学科内容知识、学生的知识、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体育教学评价的知识、安全教学环境的知识、体育教学目标的知识”等6个维度的知识构成。其中,“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在P-PE-PCK各维度中处于核心地位,最能代表P-PE-PCK的水平。其次,绝大部分P-PE-PCK总体情况以及各维度的知识情况处于“笼统或有限理解PCK”的水平,总的来看,P-PE-PCK各个维度上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掌握情况不容乐观。P-PE-PCK各维度知识来源于9个方面,分别是“术科学习经验、实习经验与反思、个人生活经验、个人练习体验、个人反思总结、阅读专业书刊、理论课学习、作为中小学学生时的经验和课堂观察”,其中,“术科学习经验”仍是P-PE-PCK的主要来源。P-PE-PCK各维度知识表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一般高校与“985、211”高校之间的P-PE-PCK并不存在差异,而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之间的P-PE-PCK存在差异,师范院校的P-PE-PCK要更好一些。就性别而言,男生与女生之间在PCK各维度以及总体PCK上均具有差异,在平均水平上,女生PCK要高于男生PCK。其三,术科教学价值表现为“技术理解”。传统的术科教学价值取向是“技术记忆”式的,教师和学生追求的是运动技术的巩固与熟练。经由扎根理论,本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理解”这一概念,并形成了两个扎根理论,一是术科教学价值体现为技术理解,按照程度可以划分为记忆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其中,记忆性理解表现为掌握运动技术,创造性理解体现为提炼运动技术的教学意义,表现在“关于运动技术本身知识点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价值的认知、关于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认知、关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理解能力的认知、关于教学安全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策略的认知”等几个方面;二是不同程度的技术理解对于教学有着不同的意义。首先,没有技术便没办法进行教学;其次,仅仅是记忆性理解也不足以进行教学;最后,当对运动技术达到创造性理解程度时,便可以进行教学。加深技术理解的途径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练习、课堂观察、书本知识学习”等6个方面。3、证实了“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其一,问题化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与教学方法具有可行性。术科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加以问题化处理,并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对这些问题加以课前或现场的解决,足球与网球的教学实验证实这些做法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置可以是课前布置和设置的,也可以是课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生成的;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也可以是任务式的,如课前在给下节课参与教学的学生布置的任务,以及课堂上让各自小组完成创新性练习方式的设计,这既是对教学内容“如何教”问题的设置,也是给每个小组分配的任务。其二,“模拟上课”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具有可行性。本研究的教学实验中所采用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是模拟上课,其中,在足球和网球普修课中采用的是“个人模拟上课”,在专项课中则是采用了“小组模拟上课”的形式,并运用自编的《基于观察的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评价量规》对模拟上课的情况进行了评价。教学实验表明,运动技能考核与教学能力考核可在教学考核时同时展开,并且可以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当然,这需要教师之间的积极配合。其三,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首先,足球与网球教学实验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相关运动技术、PCK与学科教学能力方面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这是其内部效度的体现;其次,该教学模式在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与足球专项课上的实施所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则表明该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外部效度;可推广性的另一支撑便是该教学模式所采用的PBL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考核的可行性也在教学实验中得到了证实。4、拓展了高师院校发展学生教学能力的新途径,即“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当前术科教学与教育实习在发展学生教学能力上所反映出的共有问题便是学生教学实践机会少,专项班学生在公体课上进行教育实实这一思路为这一问题解决提供了可能,进而为构建“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提供了思想来源与实践准备。“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初步证实了这一教育实习模式在发展体育师范生“关于学生的知识与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等PCK维度知识与教学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高师院校可以把公共体育课堂作为实习基地,由专业课任课教师或者专业课与公体课任课教师共同承担实习指导教师,这样一来,体育师范生体验真实教学的机会便会明显的增加。从现实来看,该教育实习模式在高师院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应该成为教育实习模式的重要补充形式。
二、体育专业术科技术教学指导的辩证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专业术科技术教学指导的辩证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以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专业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述评 |
1.3.4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重、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地观察法 |
2.2.5 个案研究法 |
2.2.6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理论依据 |
3.1.1 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理论 |
3.1.2 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3.2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实施的现实动因 |
3.2.1 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
3.2.2 实现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优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
3.2.3 通过完善本科生导师制促进高等教育育人目的实现 |
3.3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内涵 |
3.3.1 双方参与、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
3.3.2 师生互助实现互利共赢的良性发展 |
3.3.3 实现“育人”目的、培养全面方位人才的有力保障 |
3.4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 |
3.5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办法 |
3.5.1 综合性大学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概况 |
3.5.2 专业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概况 |
3.6 个案考察 |
3.6.1 个案的选择 |
3.6.2 个案的实施 |
3.6.3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 |
3.6.4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分析 |
3.6.5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分析 |
4 结论 |
5 对策与建议 |
5.1 加强制度实施的规范性 |
5.2 明确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内容和目标 |
5.3 增大对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宣传力度 |
5.4 培育导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互动气氛 |
5.5 形成固定的指导方式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 |
附件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三 学生访谈 |
(2)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教师教育日趋重视 |
1.1.2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
1.1.3 专业认证制度的重要性凸显 |
1.1.4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1.2 文献综述 |
1.2.1 师范类专业认证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2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1.2 后现代课程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师范类专业认证 |
2.2.2 术科 |
2.2.3 教学改革 |
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对比分析法 |
3.3 研究思路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专业认证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分析 |
4.1.1 术科课程教学理念分析 |
4.1.2 术科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
4.1.3 术科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
4.1.4 术科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
4.1.5 术科课程教学评价分析 |
4.2 专业认证背景下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分析 |
4.2.1 教学理念变化分析 |
4.2.2 教学目标改革分析 |
4.2.3 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
4.2.4 教学方法改革分析 |
4.2.5 教学评价改革分析 |
4.2.6 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
4.3 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经验 |
4.3.1 以学生为本,革新课程理念 |
4.3.2 以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为准绳,调整课程教学目标 |
4.3.3 以产出为导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
4.3.4 以学生为中心,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
4.3.5 以持续改进为原则,完善教学评价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相关政策文件及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
(3)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是落实我国“立德树人”教育精神的根本举措 |
1.1.2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
1.1.3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核心素养 |
2.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 系统理论 |
第三章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
3.1 学校基本情况 |
3.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3.2.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内容 |
3.2.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定位 |
3.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
3.3.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要求 |
3.3.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素质要求 |
3.3.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能力要求 |
3.4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
3.4.1 课程学分比例与课程结构 |
3.4.2 通识教育课程 |
3.4.3 专业核心课程 |
3.5 实践教学 |
3.5.1 主要实践环节 |
3.5.2 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培养目标内容单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
4.1.1 内容上未能反映“全面性” |
4.1.2 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模糊且欠精准 |
4.2 培养规格要求不具体,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
4.2.1 素养类知识要求不够,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
4.2.2 专业素质要求矛盾,基本素质缺乏学会学习素养与国际视野 |
4.2.3 能力要求忽略部分基本能力的培养 |
4.3 课程设置体现传统教学思维,缺少部分课程的开设 |
4.3.1 课程结构不合理,体现传统教学思维 |
4.3.2 通识课程固定化,缺乏人文课程与创新课程 |
4.3.3 专业核心课程未能体现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缺乏健康教育课程 |
4.4 实践环节中社会实践不足,实践内容和时间有待完善 |
4.4.1 社会实践环节不足,阻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 |
4.4.2 实践内容和时间待完善,导致学生实践创新素养和科学精神素养培育不够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对策 |
5.1 制定“口径多元”的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
5.2 设计“层次分明”的培养规格,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
5.3 增设人文课程、创新课程与健康类课程,注重对本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
5.4 开展“多样合理”的实践环节,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基层中小学专家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操作性定义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武术教育阶段划分研究 |
1.4.2 武术教育研究 |
1.4.3 武术科学化研究 |
1.4.4 社会思潮对体育(武术)教育影响的研究 |
1.4.5 人物思想研究 |
1.4.6 体育政策研究 |
1.4.7 文献综述述评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6.1 基本结构 |
1.6.2 研究重点 |
1.6.3 研究难点 |
1.6.4 研究创新点 |
2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进程特征 |
2.1 武术教育的历史进程 |
2.1.1 清末武术教育式微 |
2.1.2 武术教育的初始阶段(1912-1915) |
2.1.3 武术教育的探索阶段(1916-1927) |
2.1.4 武术教育的全盛阶段(1928-1938) |
2.1.5 武术教育的滞缓阶段(1939-1949) |
2.2 武术教育历史性转变的表现特征 |
2.2.1 武术教育逐渐成为国之大事 |
2.2.2 武术教育实现行政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
2.2.3 武术教育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 |
2.2.4 武术教育逐渐完成教育价值转向 |
【本章小结】 |
3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生成归因 |
3.1 体育议决案对武术教育生成的促进 |
3.1.1 军国民教育为武术在学校教育中提供合法地位 |
3.1.2 兵式体操的废除为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提供有利时机 |
3.1.3 推动武术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必修课 |
3.1.4 推动武术师资的培育 |
3.1.5 推动武术教材的编订 |
3.1.6 推动武术教育的社会化 |
3.2 社会思潮对武术教育发展的规范 |
3.2.1 军国民教育思潮促使武术教育传授方式的改造 |
3.2.2 民主与科学思潮促使武术教育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
3.2.3 自然主义体育思潮为武术教育目标的设定提供学理性支撑 |
3.2.4 民族体育思想下武术教育的军事化实践 |
3.3 社会精英在武术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
3.3.1 梁启超:尚武精神倡导者 |
3.3.2 范源濂:教育家 |
3.3.3 马良:军政要人 |
3.3.4 张之江:国术馆馆长 |
3.3.5 唐豪:武术史拓荒者 |
3.3.6 徐一冰:留日学派 |
3.3.7 吴志青:武术科学化倡导者 |
3.3.8 许禹生:武术教育者 |
【本章小结】 |
4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主体表现 |
4.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的政策、方式及其表现特征 |
4.1.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相关政策述略 |
4.1.2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 |
4.1.3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的表现特征 |
4.2 武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造动因、类别及其历史意义 |
4.2.1 武术教学方法改造动因 |
4.2.2 武术教学方法分类 |
4.2.3 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意义 |
4.3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以及课程设置状况、特征 |
4.3.1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 |
4.3.2 课程设置状况及特征 |
【本章小结】 |
5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呈现缩影 |
5.1 北京体育研究社对武术教育的历史贡献 |
5.1.1 提倡武术兼及体育,促使土洋体育融合 |
5.1.2 拟定议决案,为武术进入学校提供“立法”保障 |
5.1.3 消除门派畛域,加强交流,培养武术专业师资 |
5.1.4 编写武术教材,探索武术教学新模式 |
5.1.5 创办期刊,研究理论,促进武术科学发展 |
5.2 精武体育会的社会意义 |
5.2.1 促进民族运动,践行民族解放 |
5.2.2 改造国人奴性,重塑新民人格 |
5.2.3 崇尚文武兼修,启蒙强种强国 |
5.3 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的产生、发展及其启示 |
5.3.1 国体师专产生的历史归因 |
5.3.2 国体师专发展及特点论述 |
5.3.3 国立师专的发展历程对当代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启示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分期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说明 |
1.6.1 时间范围 |
1.6.2 空间范围 |
1.6.3 研究指标 |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2.1.1 “武”的演变历程 |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
3.6.1 “健康第一”思想 |
3.6.2 “终身体育”思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
4.2.4 校际体育组织 |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
5.1.6 小结 |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
5.2.6 小结 |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
6.3.2 存在的问题 |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
7.2.1 指导思想 |
7.2.2 发展现状 |
7.2.3 战略目标 |
7.2.4 战略重点 |
7.2.5 战略路径 |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6)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培养目标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外体育院系的专业课程设置 |
1.3 研究依据 |
1.3.1.国家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应现行的教育课程改革 |
1.3.2.从社会需求发展的研究依据 |
1.3.3.从体育教育专业单位的特点产生的依据 |
1.3.4.从学生的终身培养发展的研究依据 |
1.3.5.与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区别的研究依据 |
1.4 研究意义 |
1.4.1.研究理论意义 |
1.4.2.研究实践意义 |
第2章 研究方法和对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理论论证法 |
2.2.3 专家问卷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的目标和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分析 |
3.1.1 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的目标和依据分析 |
3.1.2 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的指导思想分析 |
3.1.3 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的原则分析 |
3.2 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分析 |
3.2.1 区域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 |
3.2.2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
3.2.3 按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分析 |
3.3 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分析 |
3.3.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规格分析 |
3.3.2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目标分析 |
3.3.3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方向类目标设置分析 |
3.4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课程设置构建 |
3.4.1 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
3.4.2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体系构建 |
3.4.3 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总学时数与总学分数分析 |
3.4.4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课程结构分析 |
3.4.5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课程设置的比例分析 |
3.4.6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课程门数分析 |
3.4.7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课的开设情况分析 |
3.5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措施及思考 |
3.5.1 我国五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
3.5.2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特色分析 |
3.5.3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教学实践环节分析 |
3.5.4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培养目标与中、小学师资人才规格分析 |
3.5.5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A |
附件B |
(7)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命题由来与选题意义 |
1.1.1 命题由来 |
1.1.2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的综述 |
1.2.1 国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 |
1.2.2 境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 |
1.2.3 优秀体育教师研究 |
1.2.4 综述小结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访谈法 |
1.3.4 问卷调查法 |
1.3.5 历史分析法 |
1.3.6 个案分析法 |
1.4 研究思路 |
2 教师专业发展与卓越体育教师成长 |
2.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
2.2 优秀体育教师、特级体育教师与卓越体育教师的内涵 |
2.2.1 优秀体育教师 |
2.2.2 特级体育教师 |
2.2.3 卓越体育教师 |
2.3 卓越体育教师的成长 |
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专业特征 |
3.1 卓越体育教师专业特征的概括:基于文献的分析 |
3.1.1 卓越教师的专业特征 |
3.1.2 体育名师的专业特征 |
3.1.3 卓越体育教师专业特征分析框架 |
3.2 调查对象的选择与基本情况 |
3.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专业特征 |
4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轨迹 |
4.1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及启示 |
4.1.1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4.1.2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启示 |
4.2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轨迹与表象 |
4.2.1 一般教师成长过程分析 |
4.2.2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轨迹的叙事 |
4.2.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轨迹 |
4.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动力 |
5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外促式成长 |
5.1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 |
5.1.1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
5.1.2 国外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分析 |
5.1.3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
5.2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入职教育 |
5.2.1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与改革 |
5.2.2 我国初任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现状透视 |
5.2.3 国外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制度概述 |
5.2.4 国外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5.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 |
5.3.1 我国体育教师职后培训主要模式分析 |
5.3.2 提高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实效性的方式 |
6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内生式成长 |
6.1 “生命自觉”: 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的核心价值观 |
6.1.1 体育教师外促式成长范式之弊端 |
6.1.2 体育教师成长呼唤生命自觉 |
6.2 基于场域理论的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建构 |
6.2.1 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文化之愿景 |
6.2.2 构建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3个关注” |
6.2.3 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建构 |
6.3 促进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的策略 |
6.3.1 在自我导向学习中自我更新 |
6.3.2 在实践经验中自我反思 |
6.3.3 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自我拓展 |
6.3.4 在个人特长中自我超越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院校培养提出新要求 |
1.2.2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对体育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
1.2.3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过剩”与体育行业岗位人才“短缺”相矛盾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 |
1.5.2 创新点(二)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能力”与“职业能力”的界定与分类 |
2.1.2 关键能力及其模型 |
2.1.3 专业与专业能力 |
2.1.4 课程与课程体系 |
2.2 关于教练员与裁判员职业能力综述 |
2.2.1 教练员能力研究 |
2.2.2 教练员职业能力研究 |
2.2.3 裁判员能力研究 |
2.2.4 关于课程体系再设计的研究综述 |
2.2.5 研究评述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基于输出”的能力观理论 |
2.3.2 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 |
2.3.3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模式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历史研究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3.2.5 文本分析法 |
3.2.6 Delphi Method |
3.2.7 统计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历史沿革 |
4.1.1 运动训练专业筹备和仿苏阶段(1952-1956) |
4.1.2 运动训练专业创建和探索阶段(1957-1965) |
4.1.3 运动训练专业挫折和倒退阶段(1966-1984) |
4.1.4 运动训练专业恢复和调整阶段(1985-1994) |
4.1.5 运动训练专业完善和发展阶段(1995-2006) |
4.1.6 运动训练专业改革和深化阶段(2007-至今) |
4.1.7 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的历史审视 |
4.2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构建与量表编制 |
4.2.1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构建目的、方法与流程 |
4.2.2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要素实证甄选 |
4.2.3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初步构建与问卷编制 |
4.2.4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初始模型修正与问卷调整 |
4.2.5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修正后的信效度检验 |
4.3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4.3.1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单招学生的学情分析 |
4.3.2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
4.3.3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测评方法与步骤 |
4.3.4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测评结果与分析 |
4.3.5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方法能力测评结果与分析 |
4.3.6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社会能力测评结果与分析 |
4.3.7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测评小结 |
4.4 基于毕业生职业能力测评的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 |
4.4.1 课程体系再设计中“再设计”概念的界定 |
4.4.2 基于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课程体系再设计框架 |
4.4.3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目标要素再设计 |
4.4.4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要素再设计 |
4.4.5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要素再设计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
(9)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质量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术科概念限定 |
2.1.2 教学质量概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质量各因素现状调查及分析 |
4.1 客观教学条件现状及分析 |
4.1.1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制度及其影响 |
4.1.2 体育教育专业人数及硬件条件变化影响 |
4.2 体育教育专业课时安排现状及分析 |
4.2.1 体育教育专业整体课时调查 |
4.2.2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时调查 |
4.3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选择现状及分析 |
4.3.1 体育教育专业整体教学课程现状 |
4.3.2 体育教育术科课程现状 |
4.4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目标现状及分析 |
4.4.1 术科理论是基础 |
4.4.2 术科技术占主体 |
4.4.3 术科技能必不可少 |
4.5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考核现状及分析 |
4.5.1 考核形式陈旧 |
4.5.2 考核内容不全面 |
4.5.3 考核标准逐年降低 |
4.6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调查及分析 |
4.6.1 教育实习模式调查 |
4.6.2 实习评价标准调查 |
4.6.3 实习反馈调查 |
5 结论 |
5.1 培养目标 |
5.2 课程体系 |
5.3 术科专业课教学考核评估体系 |
5.4 体育教育实践 |
6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10)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与设计:研究概述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术科教学改革尚未找到它的“伽利略”:追问现实的紧迫性 |
1.1.2 师范教育面临着专业化的固有风险:拷问策略的合理性 |
1.1.3 PCK理念的倡导与发展:叩问理论的可行性 |
1.2 研究问题的阐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P-PE-PCK |
1.4.2 术科 |
1.4.3 教学 |
1.4.4 教学改革 |
1.5 论文结构与创新 |
1.5.1 论文结构 |
1.5.2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术科教学改革研究进展 |
2.1.1 我国术科教学改革研究的不同范式表达 |
2.1.2 国外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
2.1.3 小结 |
2.2 国内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状况 |
2.2.1 我国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
2.2.2 国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
2.2.3 小结 |
2.3 国内外“师范生PCK”的研究进展 |
2.3.1 国内外PCK研究概况 |
2.3.2 师范生PCK的现实发展状况 |
2.3.3 师范生PCK的发展途径 |
2.3.4 师范生PCK的测量方法 |
2.3.5 PCK与教学能力的关系 |
2.3.6 P-PE-PCK的研究状况 |
2.3.7 小结 |
2.4 文献总结 |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
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3.2 研究策略与方法 |
3.2.1 量化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
3.2.2 质性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
3.2.3 混合研究策略 |
3.3 研究工具 |
3.3.1 量化研究工具 |
3.3.2 质性研究工具 |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4.1 数据收集 |
3.4.2 数据编码 |
3.4.3 数据处理 |
3.5 研究过程 |
3.5.1 前期准备 |
3.5.2 实施过程 |
3.5.3 后期整理 |
3.6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
3.6.1 质性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3.6.2 实验研究的效度 |
3.6.3 研究者角色 |
3.6.4 伦理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理论准备 |
4 理论基石:术科教学理论基础的匡补与诠释 |
4.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薄弱 |
4.1.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与价值论基础的论述较少 |
4.1.2 术科课程与教学长期存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割裂”现象 |
4.1.3 运动技术的教育学意义被遮蔽 |
4.2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 |
4.2.1 知识论基础论域 |
4.2.2 术科教学的“知识性怀疑”:从“学科”与“术科”之争谈起——回答术科课程“有没有知识传授”的问题 |
4.2.3 运动技术:术科课程知识的本体论追问——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的问题 |
4.2.4 实践知识:术科课程知识的身体与实践维度——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类型知识”的问题 |
4.2.5 作为参与者的身体练习体验:术科课程知识的学习方式——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学”的问题 |
4.2.6 学习场域:术科课程知识“体验学习”何以可能——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教”的问题 |
4.2.7 CK、PCK与PCA: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 |
4.2.8 现实情境的教学问题解决过程:PCK向PCA转化的机制问题 |
4.3 术科教学的价值论基础 |
4.3.1 价值论基础论域 |
4.3.2 术科教学的价值判断 |
4.3.3 术科教学的价值取向 |
4.4 小结 |
5 理论方向: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检讨与澄清 |
5.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与论说方式 |
5.1.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 |
5.1.2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说方式 |
5.2 术科教学目标的取向问题 |
5.2.1 术科教学目标的实然取向 |
5.2.2 术科教学目标的应然取向 |
5.3 术科教学内容的改造问题 |
5.3.1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整合与呈现问题 |
5.3.2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继承与发展 |
5.3.3 “术科教学内容问题化”组织策略:内涵与组织方式 |
5.4 术科教学方法的发展问题 |
5.4.1 传统术科教学方法的功利与有效问题 |
5.4.2 现代术科教学方法的多元与缺席问题 |
5.4.3 术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追问” |
5.5 术科教学评价的优化问题 |
5.5.1 传统术科教学评价的“去情境化”问题 |
5.5.2 术科教学评价方式的现代转向 |
5.5.3 术科教学多元评价方案 |
5.6 术科教学模式的改进问题 |
5.6.1 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
5.6.2 “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
5.7 小结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与实践探索 |
6 教学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状况的再揭示 |
6.1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样本选取情况 |
6.1.1 术科教学状况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查对象的情况 |
6.1.2 术科教师教学观念访谈提纲的设计与访谈对象的情况 |
6.2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
6.2.1 术科教学方法使用情况 |
6.2.2 术科教学反馈情况 |
6.2.3 术科教学考核情况 |
6.2.4 体育师范生的术科学习情况 |
6.3 基于“访谈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
6.3.1 术科教师形成的“备课模式” |
6.3.2 术科教学普修与专选目标的“各异” |
6.3.3 术科教师教学方法使用的“多样” |
6.3.4 术科教学考核的“异常” |
6.3.5 术科教师教学中的“无奈” |
6.4 小结 |
7 知识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效果P-PE-PCK问题初探 |
7.1 P-PE-PCK的测量工具:借鉴与编制 |
7.1.1 备课法的借鉴与使用 |
7.1.2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借鉴与使用 |
7.1.3 P-PE-PCK调查问卷的编制与使用 |
7.2 基于“备课法”的P-PE-PCK:构成要素与来源 |
7.2.1 P-PE-PCK的构成要素 |
7.2.2 P-PE-PCK的来源 |
7.3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得分与年级特征 |
7.3.1 P-PE-PCK总体得分情况和各个维度得分情况 |
7.3.2 P-PE-PCK的年级差异 |
7.3.3 P-PE-PCK的性别差异 |
7.3.4 不同类型学校之间P-PE-PCK差异 |
7.4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验证与拓展 |
7.4.1 P-PE-PCK各维度与总体PCK的相关关系 |
7.4.2 P-PE-PCK各维度的具体表现 |
7.4.3 P-PE-PCK各维度的年级、性别差异 |
7.5 基于“三角互证”的P-PE-PCK的结构:要素、关系与特征 |
7.5.1 P-PE-PCK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
7.5.2 P-PE-PCK的学校、年级、性别差异 |
7.6 小结 |
8 价值发展必要: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术科教学价值再求证 |
8.1 术科教学价值的认识回顾 |
8.2 对术科教学价值认识的破解:扎根理论的尝试 |
8.2.1 扎根理论概述 |
8.2.2 访谈资料的收集 |
8.2.3 访谈资料的编码 |
8.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8.3 核心类属分析 |
8.3.1 技术认知的维度 |
8.3.2 加深技术认知的途径 |
8.3.3 技术认知程度与教学的关系 |
8.4 理论发现:“技术理解” |
8.4.1 “技术理解”的含义 |
8.4.2 “技术理解”的维度 |
8.5 扎根理论的形成:术科教学价值论 |
8.6 小结 |
9 实践探索: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9.1 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
9.1.1 教学预实验的开展 |
9.1.2 教学能力测评工具的确定 |
9.1.3 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方案的确定 |
9.2 实验研究一:A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探索性实验 |
9.2.1 实验方案 |
9.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2.3 实验一结论 |
9.3 实验研究二: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
9.3.1 实验方案 |
9.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3.3 实验二结论 |
9.4 实验研究三: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
9.4.1 实验方案 |
9.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4.3 实验三结论 |
9.5 实验研究四:D高校“足球专项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初探 |
9.5.1 实验方案 |
9.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5.3 实验四结论 |
9.6 小结 |
第四部分 回眸与远眺:总结、反思与展望 |
10 结论与建议 |
10.1 结论 |
10.2 建议 |
10.2.1 术科课程与教学理论建设建言 |
10.2.2 术科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建言 |
11 研究反思与展望 |
11.1 研究反思 |
11.1.1 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与数量性问题 |
11.1.2 研究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问题 |
11.1.3 研究程度的深入性与全面性问题 |
11.2 研究展望 |
11.2.1 研究趋势分析 |
11.2.2 后续研究构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体育专业术科技术教学指导的辩证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以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专业为个案[D]. 李敏.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0)
- [2]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个案[D]. 刘跃.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
- [3]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D]. 丁久晟.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4)
- [4]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D]. 刘帅兵.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的研究[D]. 姚烨.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7)
- [7]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研究[D]. 舒宗礼.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4)
- [8]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D]. 赵丹彤.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2)
- [9]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质量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王超群.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10]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D]. 张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