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护理

颈内静脉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护理

一、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应用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丹[1](2021)在《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血液净化患儿的临床资料,筛查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构建基于多因素分析的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以期为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提供评估工具,提高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水平,降低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吉林省某三甲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行血液净化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一般资料、疾病治疗相关因素、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因素、血液净化治疗相关因素、实验室相关指标以及彩超诊断结果等。根据多普勒彩色超声结果,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08例患儿资料为DVT组;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16例患儿资料为非DVT组。统计分析:首先根据数据资料类型采用合理的统计学方法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回归系数、OR值及其95%CI,根据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应的公式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建立临床决策曲线分析为医务人员临床决策提供参考。结果:1.单因素分析:入院方式、小儿危重症评分升高、制动、躁动、导管留置时间延长、管路凝血、抗凝不达标、导管功能障碍、APTT可能会导致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升高(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管路凝血、制动、躁动、导管功能障碍、抗凝不达标是预测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3.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影响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回归系数,根据对应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公式,构建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为:(?)4.风险预测模型评价:本研究中构建的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9,约登指数为0.426,敏感性67.6%,特异性75%。结论:1.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管路凝血、制动、躁动、导管功能障碍、抗凝不达标。在临床工作中,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精准干预,以避免或降低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2.本研究中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力为中等水平,在临床工作中结合临床实际使用该模型可以及时评估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概率,为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杨永鹏,王卫凯,徐瑞峰,安彩霞,邓兴强[2](2020)在《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后并发罕见急性心包填塞病例报道1例》文中认为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应用广泛,用于大量快速静脉补液、中心静脉压监测、血液净化治疗等。颈内静脉置管作为儿童血液净化治疗的常用血管通路,置管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局部血肿、气胸、血胸、空气栓塞、上腔静脉穿孔等。本文分析了1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液净化治疗后并发急性心包填塞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主要原因和本患儿置管后并发急性心包填塞原因、抢救及防治方法,旨在为临床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曹胜,张继来[3](2020)在《颈内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颈内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6例行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行股静脉置管)、试验组(行颈内静脉置管),每组各33例。比较2组置管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导管留置时间更长,平均血流量更多,URR、Kt/V水平更高,每次换药用时更短,换药间隔时间更长,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显着(P>0.05)。结论相比股静脉置管,在患者行血液净化过程中应用颈内静脉置管效果更佳,可提高置管安全性,延长导管使用时间,确保血流量充足,延长换药间隔时间,值得推广。

刘长波,李牧,曹世雄[4](2019)在《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98例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参与本次临床研究,根据患者穿刺置管方法的不同将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颈内静脉置管)和一般组(48例;股静脉置管),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置管相关指标及血液净化治疗效果。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一般组患者(96.0% vs 83.3%),导管留置时间长于一般组患者(45.9±5.2 d vs 38.2±4.9 d),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和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血流量不足发生率均低于一般组患者(4.0% vs 16.8%;4.0% vs 16.8%)。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穿刺置管安全性,延长患者导管使用时间,降低患者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血流量不足发生率,有利于减轻患者机体痛苦,改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效果。

赵琳琳,刘禧,刘光萍[5](2018)在《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护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2017-02—2018-09的173例血液净化患者,其中包括急性中毒后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肿瘤晚期致肾功能衰竭及其他类原因致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为95、18、37、23例),分别采用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穿刺插管,其中股静脉115例,颈内静脉20例,锁骨下静脉7例次,半永久性颈内静脉2例。结果绝大多数病例血流量满意;留置导管时间平均(23.5±6.1)d,穿刺处感染率3.8%,导管堵塞率3.8%,导管周围渗血例数占5.0%;导管留置过渡到动、静脉内瘘成熟者32例。结论中心静脉置管作为短时间血管通路用以血液净化,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段,并且留置导管是永久性血管通路使用前的理想方法。

郭静静[6](2015)在《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患者180例,均接受静脉置管治疗,将入选病例分为试验组132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选择颈内静脉置管,对照组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静脉置管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皮下血肿、血流不畅、气胸、感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8%,显着低于对照组(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王伟,陶然,何显炬,徐乐娟,熊盟[7](2014)在《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收集的98例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对照组患采用传统的颈内静脉置管,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导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液净化治疗时血液流量不足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应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该穿刺静脉置管术还具有操作简单、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价值较高,应推广应用。

陆莲英[8](2013)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护理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针对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总结出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针对性的对92例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置管术行血液透析治疗,随时跟踪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及时进行有效科学的护理,详细登记护理体会。结果:穿刺92例,其中右侧颈内静脉84例,左侧颈内静脉8例,均采用seldinger置管技术,穿刺成功,未发生与置管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感染率小等特点,经过术后有效的规范对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护理的相关操作,其留管时间相对较长的优势,可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的治疗中推广应用,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具有长远的意义。

李君[9](2013)在《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分析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在肾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颈内静脉置管,对照组进行股静脉置管,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一针穿刺成功率高,且导管滞留的时间长,观察组的误穿动脉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导管栓塞率、血液流量不足情况等均少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颈内静脉置管对患者进行血液进化治疗,具有置管操作简单、导管滞留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张凤芹[10](2013)在《两种不同部位深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部位的深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方法:收集近年来采取股静脉置管和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126例,观察两种深静脉置管导管的留置时间、血流量、导管相关并发症及透析充分性(Kt/V)值。结果:颈内静脉置管导管的留置时间长于股静脉置管,其相关并发症低于股静脉置管。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是一种理想的血管通路。

二、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应用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应用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DVT的临床表现
        1.2.3 诊断方法
        1.2.4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2.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2.1.3 样本量估算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指标
        2.2.2 资料收集
        2.2.3 质量控制
        2.2.4 伦理原则
        2.2.5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3.1.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3.1.2 实验室相关指标比较
        3.1.3 两组疾病治疗相关因素比较
        3.1.4 血液净化儿童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因素比较
        3.1.5 血液净化治疗相关因素
    3.2 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3 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3.4 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评价
        3.4.1 风险预测模型的区分度
        3.4.2 风险预测模型的交叉验证
        3.4.3 风险预测模型的校准度
        3.4.4 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决策曲线分析
        3.4.5 风险预测模型的Nomogram图
第4章 讨论
    4.1 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4.1.1 管路凝血对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4.1.2 抗凝不达标对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4.1.3 导管功能障碍对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4.1.4 制动与躁动对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4.1.5 其他因素对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4.2 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4.3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局限性
        4.3.1 创新性
        4.3.2 局限性
        4.3.3 未来研究设想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患儿一般资料收集表
    附表2:小儿危重症评分表
    附表3:患儿病历资料收集表
    附表4:血液净化中心静脉置管登记表
    附表5:血液净化床旁数据收集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后并发罕见急性心包填塞病例报道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3)颈内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置管效果对比
    2.2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6)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2]
        1.2.2 试验组[3]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比较
    2.2 两组入选病例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7)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流量不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8)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穿刺置管适应证
    1.3 穿刺方法
        1.3.1 颈内静脉置管术
        1.3.2 置管术急性并发症处理
2 护理措施
    2.1 置管前的护理措施
    2.2 置管导管的护理
    2.3 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3 结果
4 讨论

(9)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穿刺方法适应症和禁忌症
        1.2.1 适应症
        1.2.2 禁忌症
    1.3 穿刺方法
        1.3.1 观察组行颈内静脉置管术
        1.3.2 对照组行股静脉置管术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置管技术的应用情况
    2.2 导管置留期间并发症的相关情况
        2.2.1 导管相关感染
        2.2.2 导管栓塞
        2.2.3 血流量不足
3 讨论
    3.1 颈内静脉置管术的优势
    3.2 进行颈内静脉置管操作和血液净化时的注意事项

四、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应用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D]. 张丹. 吉林大学, 2021(01)
  • [2]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后并发罕见急性心包填塞病例报道1例[J]. 杨永鹏,王卫凯,徐瑞峰,安彩霞,邓兴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28)
  • [3]颈内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J]. 曹胜,张继来. 基层医学论坛, 2020(25)
  • [4]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J]. 刘长波,李牧,曹世雄.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9(01)
  • [5]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护理[A]. 赵琳琳,刘禧,刘光萍. 2018年贵州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学习班暨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8
  • [6]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郭静静.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08)
  • [7]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王伟,陶然,何显炬,徐乐娟,熊盟. 现代医院, 2014(12)
  • [8]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护理体会[J]. 陆莲英. 中国医学创新, 2013(36)
  • [9]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分析[J]. 李君. 中外医疗, 2013(27)
  • [10]两种不同部位深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J]. 张凤芹. 临床医药实践, 2013(05)

标签:;  ;  ;  ;  

颈内静脉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