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人成长的自述

1970年代人成长的自述

一、70年代人"的成长自叙(论文文献综述)

郭晓婷[1](2021)在《“城乡转换”与“70后”女作家性别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崔桂武[2](2021)在《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文中提出中国自1990年起进入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同步的是文学转型。文学转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从上世纪初即开始形成与延续的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向当代社会转型文学的转型;一是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文学写作向城市文学写作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标志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意义充分体现在“70后”作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这使得本选题就有难得的研究价值。“7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登上当代中国文坛,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三十年来,围绕“70后”作家的“两次崛起”,读者和评论界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重要原因是,“70后”崛起时间正是中国文坛大转型的时间。在众说纷纭的文学批评中,“70后”作家坚守文学理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创作实绩。时至今日,“70后”作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站在今天的文学立场来审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将其置于社会转型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研究,对这一作家群体及其创作给予客观恰当的文学史定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担当和责任。基于这一学术理念,本论文定位于自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研究。绪论部分梳理整合三十年来“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从“70后”作家的个案研究和整体性研究两个向度展开,概括分析“70后”作家在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创作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本部分对研究中涉及到的“70后”作家、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城市认知、城市体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二章深入研究了社会转型与“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70后”作家及其城市文学创作何以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消费时代到来等政治、经济因素共同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此期学界内部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以及文学传播活动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大众文化时代读者消费趣味的世俗化等,则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综合评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本部分围绕“70后”作家群体的命名与身份建构、其城市文学的出场与特色书写、其进行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底层书写”“精英书写”和“女性书写”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论文第三章为“底层书写”。本章分别对“70后”作家城市文学中的下岗工人、城市乡民、城市平民等三类城市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下岗工人在下岗后的风光不再、再度出发,生活困顿、精神迷惘以及失业不失志等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呈现;写出了城市乡民移居城市后人生漂泊的迷惘与执着、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对于城市普通原住民,“70后”作家写出了他们烦恼生活、诗意光阴的烟火气和世俗性。论文第四章为“精英书写”。本章重点对“70后”作家笔下书写的怀有精英意识的人、正在成长中的未来精英,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知识精英、白领精英和企业精英,在面对城市消费化、商业化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以及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在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平民化书写姿态,能见出“70后”作家作为同代人的思索与进取、“个人化”书写特点以及在审美超越维度上的缺失等写作状况与特征。论文第五章为“女性书写”。本章重在研究“70后”女性作家“身体诉说”视角下的城市女性的另类生存状况,展现社会经济转型、消费文化兴起的城市带给女性“性”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呈现的两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由来、现实原因以及作家自身原因三个角度探究了“70后”女作家的城市书写何以要用“身体诉说”这一重要问题。论文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集中分析概括了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章重点阐释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从而概括出其独有的“代际”作用与意义,即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开始共存相伴;文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文学叙事从宏大历史叙事走向日常叙事。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语。本论文认为,与前代作家相比,“70后”作家创作缺失宏大叙事、人文关怀,与“80后”商业化写作成熟模式相比,“70后”商业化写作又有所欠缺;“70后”作家最初登场是以女作家的“身体写作”为文坛瞩目,文坛对其命名与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商业等文学内部与外部因素使这一作家群体成为“被遮蔽的一代”。事实上,全面考察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可以见出“70后”作家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全面真实记录了社会转型期城市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境况,丰富、拓展了城市文学创作的领域和空间,同时,其在城市文学创作多个领域进行着的探索尝试,已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记录和文学留痕,具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和社会学价值,文坛应给予肯定与确认。

曹昙昙[3](2020)在《论乔叶小说的救赎意识》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乔叶为主要研究对象,切入新的研究资料和研究角度,在文本细读基础上借用底层叙事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叙事学理论等,并结合关于“现代性”研究的西方经典论述,探讨乔叶小说中的“救赎意识”。在具体分析时不仅将乔叶小说放在文学史的纵向发展中审视,而且将乔叶小说与“70后”相关作家作横向的比较,来探究乔叶小说的特性与不足。论文挖掘出乔叶小说书写的深层价值指向,即“救赎意识”的表达,并借此介入对“70后”作家新世纪以来创作新质的研究,从而发现“70后”作家的创作与“救赎主题”的选择之间的关系。其中,救赎意识的生成不仅在于作家对文化传统的继承,更在于受新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尤其是“现代性”问题所诱发的文化心理变化对“70后”作家的创作心境产生的影响。具体来说,论文分为以下部分。一、在底层叙事中,底层人民不仅以强韧的民族性格与生存信念战胜苦难,而且以人性中的善与美理解同情弱者,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抚慰与心灵救赎。更为重要的是乔叶的底层叙事从泛滥的苦难主题中突围,书写底层生命的厚重感。底层古典的生活形态与传统的道德伦理促成了生存意义的建立,底层叙事中所呈现的诗意理想与精神价值,是对精神信仰凋敝的社会现实的精神救赎;二、在女性婚恋叙事中,乔叶通过物化时代的道德危机和伦理危机来展示女性的生存现状与精神状态,乔叶笔下的爱情,不是作为信仰的爱情而是作为人际关系与人性物化的爱情。无论是女性的精神救赎还是爱情救赎,在工具理性与世俗算计的城市现代性规则中均走向崩溃;三、在历史叙事中,乔叶以认罪与救赎指向历史本质意义的思考,揭示出“文革罪恶”的历史延续性,以体现“救赎”的现代性意义。论文以道德自省的传统文化基因为依据,分析赎罪者在道德焦虑下展开的赎罪行为,尤其强调集体罪恶中个体道德的意识觉醒。此外也揭示出蔽罪者以遗忘、歪曲记忆、非严肃化对待的方式对历史罪恶的遮蔽行为;四、在救赎空间上,乔叶的新乡土书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现代性”精神危机的文化伦理救赎。乔叶寻求自然乡村对现代世俗理性的反拨,肯定乡村自然的生命形态,以民间传统道德信仰和传统文化心态“救赎”现代市场意识形态下道德溃败、信仰贬值的精神危机,试图为现代文化困境、精神困境寻找救赎之路;五、在救赎形式上,“回顾性”儿童视角的运用强化了“救赎意识”的表达,以“回顾性”视角展示儿童对人性恶的感知与效仿,在视角转换中完成对内心罪恶感的审察,并进行忏悔与自我救赎。此外,乔叶经常采用人物的视角去描绘空间,这种“故事空间”同样是具有精神特征的心理空间,精神困境的隐喻与空间本身的象征色彩,对救赎意识的彰显形成潜在的暗示。在结语中总结了乔叶“救赎意识”书写的价值与反思。但是论文仍有不足之处,如部分章节在分析时不够深入全面,在视野上也有待拓展,对“救赎”问题的探讨有创新性的思考,但对作家群整体的把握仍有待提高。

李嘉桐[4](2020)在《论石一枫创作的写作坐标及身份体认》文中研究指明石一枫的文学创作,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他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分期特点。以2014年《世间已无陈金芳》的出版为界,石一枫的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以“青春三部曲”(《恋恋北京》、《红旗下的果儿》、《节节最爱声光电》)为代表。这一时期,石一枫接续了老舍、王朔等“京味文学”代表作家形成的部分创作传统,又进行了个性化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个人特点的“京味文学”创作调性。后一时期以《世间已无陈金芳》、《地球之眼》、《特别能战斗》为代表。在这一时期中,石一枫将目光转向了现实世界,开始在作品中关注重大的现实问题。他还深刻地继承了“人的文学”、问题小说、新女性形象塑造等重要“五四”新文学传统,将这些传统与当下社会现实进行结合,使作品具有了独特的文学史意义。而作为出生于1979年的一位作家,石一枫在作家代际体认上也具有了焦灼的特点。他的作品既具有“70后”、“80后”作家各自的典型创作特点,又有一定程度的突破。对“京味文学”与“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成为了石一枫重要的写作坐标。同时对他进行代际身份的体认也显得尤为重要。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研究石一枫前期创作对于“京味文学”的赓续与发展。本章对比分析了石一枫前期的“京味文学”作品与老舍、王朔两位“京味文学”代表作家创作的异同。与老舍相比,石一枫延续了老舍“京味文学”作品中塑造北京市民形象、运用北京方言、展现北京幽默等传统,又对这些传统进行了突破:塑造新北京市民形象,降低北京方言使用频率并且运用流行的北京方言,运用幽默展现北京人幽默特质,塑造“零余者”性格特点。而与王朔相比,石一枫淡化了王朔“京味文学”中的大院意识,塑造了一批反抗意识较弱的“新顽主”形象。第二章主要探讨石一枫后期创作对于“五四”新文学传统的继承。石一枫有效地延续了“人的文学”、问题小说、新女性形象塑造等传统。首先他在作品中确立了“人”的价值与尊严,构建了“应然的”与“实然的”世界,符合周作人“人的文学”理念。其次他讨论了阶级固化、贫富差距、信仰真空等当下重要的社会问题,赓续了问题小说的精神内核。最后他塑造了底层女性形象、奋斗的新女性形象以及革命女性形象等“五四”新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女性形象,接续了新文学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传统。第三章主要讨论石一枫焦灼的作家代际体认问题。从“70后”作家角度看,石一枫前期作品具有对温情日常生活的书写,个人经验的表达与抒情传统实践等“70后”作家共同的创作特点。但在后期创作中他弱化了日常温情书写,着重表达公共经验,脱离抒情开始书写社会发展史,体现出对“70后”作家创作共性的发展与突破。从“80后”作家角度看,石一枫的前期作品可以列入“青春写作”这一种“80后”作家的代表性创作类型。但在这部分作品中,他不再以叛逆、欲望等因素为表现重点,体现出与其他“80后”作家“青春写作”的不同。并且,石一枫很快将“青春写作”加入“成长小说”因素,最终转型为“问题小说”创作。

张婷[5](2019)在《“自我”意识的书写与嬗变 ——从郁达夫到余华的小说创作论》文中研究表明在二十世纪的长河中,五四时期和八十年代都是思想启蒙的重要年代。在启蒙主义语境下,人的意识开始觉醒,两个时代的文学语境都对“自我”意识进行主体性建构,突出表现为对于人的本质认知的突破,对“自我”价值诉求的追溯以及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寻觅。其中,同处于启蒙语境中的郁达夫与余华,代表了两个时代的文学中的“自我”意识书写,他们致力于追寻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呈现出“自我”的独立性,以在“自我”主体性建构、“自我”存在的描述等方面构建两个时代对话的可能性。论文的第一章从理论层面界定人的内部需求与外部价值,解读“自我”意识的理论建构与文学诉求。在启蒙主义的精神旗帜指引下,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实现了从人的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跨越,表现出客观层面人的解放与人的价值的觉醒,以及主观层面关注人的主体的张扬与内在心理的需求。同时,从人的文学到“自我”的文学反映出“自我”理论的艺术风格表征,杂糅了浪漫主义的对于内心世界的“表现”,以及现代主义对于人的心理分析。论文的第二章从思想立场认知五四时期和八十年代“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嬗变。在社会历史语境的传承与发展中,启蒙语境促进人的思想解放,从五四新文学到八十年代的文学思潮体现出“大写的人”的立场的兴起,文学致力于表现人的主体性。从郁达夫到余华,两个时代的“自我”意识书写产生共鸣,同时从文学史的纵向角度挖掘文学家们对于“自我”意识的不同阐发。论文的第三章从小说创作论的角度认知郁达夫与余华的小说创作中的“自我”意识的书写与发展。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主体的书写表现出个体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双重建构,虽然他笔下的主人公都表现出灵与肉的冲突与时代忧郁症的困惑,但同时这些知识分子们希望国家富强,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民族关怀意识。八十年代余华小说中的“自我”意识建构,展现出人生人性苦难的思想启蒙,突出强调“自我”的精神真实。从郁达夫到余华,“自我”意识的书写轨迹体现为主体性觉醒的同构与心理表现程度的异质。论文的第四章从艺术立场分析郁达夫与余华的小说创作中的“自我”形象的表现及衍变。郁达夫笔下的“自我”形象的艺术塑造具有性格真实的表征,他笔下的艺术风格具有以浪漫主义为主,兼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风格,以零余者的形象表现出“自我”存在的反思。余华在八十年代受到域外如卡夫卡、川端康成、博尔赫斯等作家的影响,其作品带有强烈先锋精神,关注人的心理世界,又以零度叙事的笔法诉说非理性的艺术风格。余华笔下的小说中故事是断裂的,时间是断裂的,“自我”的形象也是主观的存在,呈现出“自我”颠覆与“自我”的精神真实性。论文的第五章从郁达夫到余华的“自我”书写轨迹反思中国现代小说中“自我”书写的发展嬗变。从文学史的高度审视“自我”和人性的关系,在思想层面,从人中分裂出“自我”,“自我”又来叩问人性,博弈循环。在艺术层面,从郁达夫的“自我”的发现,到余华的“自我”的颠覆,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觉醒和深化,但余华在走向极致之后还要回归现实,回归到关于人性的挖掘的永恒主题,呈现出本体论的循环发展。从郁达夫到余华的文学“自我”书写的转变,可以代表中国现代文学走向当代文学对于“自我”意识刻画的一个缩影。经历了从关注人性的五四时期到抗日救亡时期的文学的转型,再跨越十七年文学到八十年代人情、人性的复归,这与时代语境变迁息息相关,体现文学对于人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循环与发展,以及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建构。

常丽枝[6](2018)在《1990年代以来“身体写作”流变论》文中提出自1990年代以来,“身体写作”作为一个重要名词,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其本身的先锋性、直白性和特殊性更是引发众人的热议。本文的“身体写作”是指女性作家从女性化的语言和女性化的视角出发,站在女性自身的立场,重视女性自身经验、心理和个人欲望,以女性躯体修辞策略书写个人生命体验,重新审视历史文本中被扭曲的女性形象,关注女性命运、情感、思想、生存状态,赋予女性以历史的、文本的重新定位的写作。从1990年代中期始,“60后”作家陈染、林白、徐坤等人带来了“女性用身体书写自己”的宣言,率先肯定了女性的价值立场。“70后”作家卫慧、棉棉、周洁茹、金仁顺、戴来等人接过这面大旗,继续发扬光大。“80后”晚辈则巧妙地将青春经验和女性心理融为一体,为进一步的成熟书写做好充分准备。然而,消费文化的崛起破坏了女性美好的图景,男性和社会的窥视欲促使“身体写作”走向了另一条道路:庸俗、低劣、商业性,甚至有些“作家”直接成为性文化的奴隶,将文学引向歧途。因此,本文将采用文本细读和定量、定向分析的方法,重新定位“身体写作”的价值,探索其文学史意义。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身体写作”概念和作家分层做一个定义,分析其的研究原因、现状和趋势,为论文的立论做基础,也为探讨“身体写作”的全面展开埋下伏笔。第一章从主题话语出发,以三个关键词“爱情”、“生命”和“自由”入手,“爱情”作为第一要义,重点在于寻找它的过程、态度和意义;“生命”则是找寻对待它的正确方式;“自由”作为终极目标,选择身体解放还是精神自由。第二章分析审美风格。从语言风格来看,侧重于诗性书写还是张扬宣泄;从写作风格而言,偏向于现实性还是理想乌托邦。第三章分析叙述方式。首先从自传体出发,自传体之“实”和虚构性之“虚”的分量逐渐变化。其次从回忆视角出发,利用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进行对比阅读。最后从文本结构出发,碎片化的叙事时间和跳跃性的思维逻辑已经不再是主流,相反,“整体性”的书写也走上正轨,体现了传统的复归。第四章对“身体写作”的价值定位进行总结,并对其的未来走向做个大胆推测。总之,本文通过对“身体写作”各个阶段代表作家作品的解读,力图在主题话语、审美风格和叙述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论证,从而对“身体写作”的新动向提出大胆推测,改变其在文学界的固定印象,重新审视女性书写的身体经验和性别观念,克服女性必须书写女性的局限性,促进其在文学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刘洋[7](2018)在《新世纪以来“70后”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世纪文学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对“70后”作家的创作成绩需要重新审视,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特别是他们新世纪以来的长篇小说的创作。长篇小说,是衡量一代作家创作能力成熟与否的重要表现,尤其是对“70后”作家来说,他们驾驭长篇小说的能力一直被怀疑。而近些年来,“70后”作家在长篇小说领域,创作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作品,在小说的主题、叙述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优秀成绩,因而,本文以“70后”作家新世纪以来颇具特色的长篇小说为着眼点,以文本细读的方法,剖析这一代作家们独具特色的写作成果,梳理这一代作家们创作成熟进步的表现。全文主要是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70后”作家出场的创作背景,“美女作家”和“欲望写作”等风潮的影响,使外界对“70后”作家及其创作的客观评价造成了阻碍。而在新世纪之后的“70后”作家们负重前行,踏实拼搏,不断创作出优质的长篇小说作品。评论界对“70后”作家的长篇小说创作,多次称其为“小长篇”小说,但是自新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这些年,“70后”作家在长篇小说的创作领域中,诞生一系列耀眼的长篇小说作品,成绩显着,表明了“70后”作家坚守执着的一面。第二章:讨论新世纪以来“70后”作家长篇小说创作中在主题上的新变。包括家族小说、成长小说和“非虚构小说”,成长小说是他们热衷的主题,但是在其小说的呈现方式和内蕴层面都存在着新的亮点。家族小说近年来一直存在着趋同的创作倾向,然而“70后”在创作模式和写作方式上予以突破,创作出大量精彩的小说作品。“非虚构小说”是“70后”作家对这类题材主题上进行创新,丰富了小说的创作内涵。第三章:探讨了“70后”作家长篇小说的叙事艺术。在叙事艺术方面,作家们也是有所追求的。叙事视角从单一到多元转变,多重人物视角的灵活运用,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精彩程度。“70后”作家的叙事策略是重建个人与历史、现实的关联,曾经“70后”作家叙事策略一直被质疑着,他们惯用向内转的叙事方式,个人倾向性比较浓重,作品的社会效应不强。这些在新世纪以来的“70后”作家的作品中都在进行着改变,重建并加强了与社会、历史的联系。“70后”作家们的叙事风格呈现着温柔有余,尖锐不足的特点,在论文中会详细阐述这样的特点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最后一章是本文对新世纪以来“70后”作家创作成果的相关评价,认为以他们现如今在长篇小说创作的成绩,已经走出了“小长篇”的怪圈。日常生活的丰富性的描述也是在进行着一种诗性的建构,他们中的一些作家们的创作看似是离经叛道,但是通过阅读其作品,会发现背后的脚踏实地的一面。

刘霞云[8](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张欣[9](2016)在《困境与突围 ——70后作家徐则臣小说创作论》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70后”作家研究逐渐形成热潮,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家涌现出来,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生于1978年的徐则臣,目前就职于《人民文学》杂志社,自2002年开始发表小说,如今已逾二百万字。2004年《花街》《啊,北京》两篇小说发表之后,徐则臣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十几年笔耕不辍的创作和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为他赢来多个奖项,而今徐则臣已经成为“70后”作家的重要代表之一。徐则臣的小说直面人类精神的痛苦与疑难,洞察人心的矛盾与冲突,展现卑微而鲜活的生命姿态,颇具人文关怀。其作品内容充实,构思精巧,文笔从容而沉静,充满了老道成熟的韵味,在小说艺术形式方面也有可圈可点之处。纵观徐则臣的小说创作和他近几年来取得的成绩,不难发现其在困境中不断突围的姿态:处在代际夹缝中的“70后”作家群逐渐崛起,徐则臣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显示出巨大的创作潜力;其小说注重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开掘,表现了当代人在精神困境中的挣扎与突围;面对当下纯文学写作中的困境,徐则臣在创作方法上锐意进取,展现了属于70年代人的叙事经验;而面对日益成熟后的创作瓶颈,徐则臣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突破的尝试。以上这些方面皆彰显出了徐则臣创作的价值。本文以“困境与突围”为题,论述“70后”作家徐则臣的小说创作。绪论部分介绍徐则臣的创作概况,概述徐则臣小说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计划、研究方法等。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文学批评和代际的角度,阐述徐则臣所属的“70后”作家群曾“被遮蔽”的窘境和原因,以及“70后”作家的突围和徐则臣近年来的突起;第二章从作品精神内核的角度,论述了徐则臣小说所展现出的对人类精神困境的思考与探寻,包括外来者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现代性的精神伤痛与信仰失落等问题,同时论述人物为精神突围所进行的探索与坚守;第三章从创作方法与艺术特点的角度,论述了在当下纯文学写作面临的困境中,徐则臣所做出的努力及其作品的价值,其小说建构日常生活的叙事空间,有着主体自我鲜明的历史意识,并且在艺术形式上呈现出“古典”与“现代”杂糅的特点;第四章从徐则臣自我创作的整体角度,论述其创作瓶颈与突破,阐述了其作品模式、情节等重复的现象,部分作品格局狭小诸如意蕴单薄、人物形象性格单一等问题,以及作品温情书写的弊端等,同时也阐述了徐则臣创作突破的尝试,其新题材和新长篇均有新质出现。结语部分对本文所述观点进行概括总结,期待徐则臣今后的创作迈向更高的台阶。

祁春风[10](2016)在《自我认同视野下的“80后”青春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80后”作家的青春叙事。在自我认同理论视野下,认为“80后”青春叙事潮流产生的内在原因是:“80后”在相对传统、单一的文化环境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而在青春期遭遇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巨变,进入后现代文化主导的多元文化环境中,他们原有的思想认知、价值体系被颠覆了,于是产生了自我认同的心理危机和文学书写。因此,纳入青春叙事潮流进行考察的“80后”作家,既涵盖了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起步的韩寒、郭敬明、张悦然、周嘉宁、小饭、马小淘、蒋峰、颜歌、霍艳、张怡微、七堇年等,也包括从青春文学市场成名的春树、孙睿、李傻傻、笛安、落落等,还包括通过纯文学期刊而成长起来的甫跃辉、郑小驴、孙频、文珍等。论文重点阐述“80后”青春叙事的自我认同主题,同时兼顾“80后”文学内外因素的关联性。首先,通过考察“80后”成长及其创作的社会背景,分析“80后”青春叙事的形成、艺术特征和自我认同主题的嬗变。其次,梳理青春叙事潮流的发展过程中,“80后”作家在多个层面上自我认同的书写:一是青春期“叛逆”的自我退却,二是伦理变迁中的自我重建,三是家族群体身份的追寻,四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由于“80后”作家对不同层面的自我认同主题各有侧重,论文在探讨作家群体特征时,力求凸显每个代表性作家的艺术个性。再次,从总体上论述和反思“80后”青春叙事的价值和局限。反思的目的不是否定“80后”作家对自我认同书写的意义和价值,而是从超越时代文化束缚、超越自我经验,以及文学主体性等更高的标准来看待和展望“80后”作家。以下是论文的整体框架:绪论部分明确了研究对象“80后”青春叙事的内涵和外延,并厘清了多个相关概念,指出选题的意义,考察已有研究成果的得失。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第一章从整体上论述“80后”青春叙事与时代文化巨变的关系。中国进入后现代文化主导的社会对于“80后”作家具有双重作用,一是消费社会等后现代文化症候促使“80后”在青春期发生了严重的自我认同危机;二是,此时文化工业的发展给予了他们从事文学创作的机遇,可以宣泄和表达自我认同的心理冲突。由于许多“80后”作家少年成名,他们进行青春叙事时仍处于青春期,或者刚刚走出青春期,相应地,在他们的作品中,隐含作者和叙述者也是青少年不是经历沧桑、有所感悟后回忆青春的成年人或老年人。在叙事特征上,“80后”写作是一种进行时、未完成态的青春叙事,既不同于“儿童视角”,又不同于“成长小说”。而“80后”青春叙事的自我认同主题,也随着“80后”的成长和自我认同危机的不同阶段而嬗变。第二章分析早期“80后”作家的“反叛”叙事,认为这种“反叛”是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对中国教育体制和方式的批判,同时在自我认同上却出现自我的退却倾向。“80后”小说中的“反叛”,不是单纯的青春期心理逆反的表现,也不是文学史上表现新一代成长心理的“弑父”主题。韩寒的写作显示了一条从“差生”到社会边缘人的自我逃离之路,《三重门》只是“逃离”的开端,在其后的青春叙事中,韩寒塑造了一系列逃离社会角色的人物,从社会边缘人的视角表现和批评社会。郭敬明的写作则表现为退回童年的幻想。虽然童年期也有相对应的同一性发展危机,但相比之下,儿童主要面对的是父母,对于社会角色只是游戏性尝试,可以得到成年人更多的宽容和爱护。郭敬明在写作中像“小孩”一样放纵自己的情绪、情感,夸大人物的寂寞、忧伤和感动;同时努力制造一种“友情共同体”想象。这也是自我的退化,是一种软性的、温和的反叛和逃离。春树的“反叛”最为惊世骇俗,在《北京娃娃》等长篇小说中,她高扬所谓的“朋克’精神,反叛学校教育,反叛父母,寻求自由、放纵的生活。但她逐渐否定自我的朋克身份,亚文化只是她自我逃避的暂时“避难所”。早期“80后”作家的创作受到青春文学市场的巨大影响,但也开启了一代人对于自我认同的叙事。第三章阐述“80后”作家对情爱伦理变迁和自我心理调整的呈现。在“80后”实际的中学生活中,他们的爱情被学校和家长看作“早恋”,是被禁止的,而性爱几乎是堕落的代名词。一般而言,“80后”进入大学校园和逐渐走向社会后,才可以体验爱情和性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主义的盛行,“80后,发现他们在童年时期、甚至中学时代接受和幻想的纯真爱情不见了。消费社会中传统伦理丧失,表面上爱情自由观流行,实际上性爱变得商品化和泛滥,人的爱欲发生了衰败和狭窄化。张悦然、周嘉宁等人深刻地描摹了“80后”心理中爱欲本能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尝试着探讨自我的重建。张悦然早期青春叙事作品刻画了一种奉献自我、牺牲自我的爱情,以重写“童话”、书写“情结”等方式来表现强烈的传统的“爱”,却在2008年之后转向描写爱情消逝后现代都市男女的苍白的“性”。周嘉宁在《往南方岁月去》、《荒芜城》等作品中,也从热情、充沛地表达爱,转变为冷静地呈现繁华都市里人心的“荒芜”:爱情的虚无、亲情的消逝、人与人关系的冷淡和功利化。同时,张悦然和周嘉宁都在努力寻求自我拯救之道,周嘉宁最新的长篇小说《密林中》凸显了女性主体意识;而张悦然的短篇小说《家》等作品试图表现这代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拯救。第四章论述“80后”作家对家族身份的不同认同,并主要分析笛安、张怡微在“原子式”个体的体验中对家族生活的想象和重组家庭的身份认同。“80后”通过高考进入大城市的高等院校,或者出国留学,开始远离家族生活。而他们对家族身份的认同也发生了变化,李傻傻等来自乡村的“80后”作家更多地批判家族文化,认同去除家族“情义”责任、经济独立的现代个体。与此相反,颜歌、笛安等人在体验了后现代都市中“原子式”个体的乡愁和孤独后,开始讲述和想象家族生活。笛安创作的重心主要在于表现青少年追求纯粹爱情和完美自我,认同那些追逐梦想、不顾一切地成就自己的女性。但她的“龙城三部曲”《西决》、《东霓》和《南音》,讲述了北方城市“龙城”中郑家堂兄弟妹一起成长的故事,试图表现家族情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80后”试图重温家族生活和认同自我的家族身份的倾向。而张怡微的小说讲述自我在重组家庭中的身份认同,表现了一个从怨怼、伤感到宽容、理性的现代个体的成长,在当代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五章阐述“80后”作家在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以及文化全球化浪潮下对文化身份的认同。随着“80后”逐渐走出大学校园,成为大城市的“新市民”,他们在年龄和生理上步入了“后青春”时期,但在自我认同的层面还有文化身份认同问题。“80后”这一自我认同危机主要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后,以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为主导的城市文化,全面压倒了乡村文化。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的发展,给跨国资本在全球扩张带来了更大的便利,造成了文化全球化对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来势汹汹的侵袭。而“80后”在童年期和青春期曾受到乡村文化、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地方文化的浸染,当他们步入社会,努力融入后现代文化主导的大城市时,便不得不进行自我的文化身份认同。文珍等“80后’作家描写了大城市“新市民”的文化认同过程,从迷失自我、出现“病态”到逃离之后宿命地认同了城市文化。颜歌代表了“80后”文化认同的另一种情况,他们在经历了大城市、甚至国外的生活后,与后现代文化逆向而行,回归民间文化、地方文化,讲述起自己在故乡小镇的成长体验,表现小镇生活和文化。而甫跃辉的小说表现出“80后”农家子弟进入大城市的心理典型,他们的文化身份认同徘徊在城乡之间。第六章从整体上反思“80后”作家对于自我认同书写的意义和局限。总体来看,“80后”对自我认同的叙事隐含着两个基本的特征:其一,对于激烈的心理冲突的真实呈现。其二,以文学的方式对抗着历史,即后现代社会及其文化的来临。因此,他们的青春叙事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和意义。首先,“80后’青春叙事刻画了“80后”一代人痛苦的心理蜕变,烛照了社会经济和物质发展成就的背面。其次,“80后”青春叙事重视个体的体验,讲述自我认同的发展,反映了时代文化巨变的氛围中现代个体的艰难形成。再次,青年人自我认同危机的解决最终取决于社会危机的解决,“80后”对自我认同危机的表现称得上是一种提出问题的方式,而且对社会危机的解决也不无启迪意义。然而,“80后”青春叙事的思想局限性也十分显着,他们专注于自我的表达,对社会现实生活缺乏客观的、深刻的反映;他们有所认同之后的精神状态,不过是一种妥协和暂时的心理平衡,与“民族精神的重建”这一当代中国的思想目标距离尚远。于是,“80后”作家的思想局限性也造成了他们叙事艺术的困境,一是情感的泛滥造成了叙事的修辞化倾向;二是思想的匮乏造成了作品艺术模式的坍塌,一些“80后,,作家在试图营造象征和寓言的深层意蕴结构时,发生能指与所指的断裂。从“80后”创作的发展迹象来看,他们既在努力突破原有的题材和主题,又在丰富和深化青春叙事。结语部分强调对于“80后”青春叙事应该纳入纯文学价值领域和标准下考察,不应抓住其产生的市场化背景直接推入通俗文学、大众文学的领域,并指出“80后”作家是文学传统的传承和纯文学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70年代人"的成长自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0年代人"的成长自叙(论文提纲范文)

(2)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前期研究综述
    1.3 主要概念说明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2章 社会转型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
    2.1 社会转型:“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活动语境
        2.1.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
        2.1.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
    2.2 适变而生:“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登场
        2.2.1 “70 后”作家命名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出场
        2.2.2 “70 后”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其城市文学的特色性书写
        2.2.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
第3章 负重而行——“70 后”作家的城市底层书写
    3.1 “失根”之痛:下岗工人的底层生存
        3.1.1 下岗工人风光不再的生存困境
        3.1.2 下岗工人再度出发的生存自救
    3.2 此身何处:城市乡民的“他者”生存
        3.2.1 城市乡民漂泊人生的迷惘与执着
        3.2.2 城市乡民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
    3.3 庸常人生:城市平民的平凡生存
        3.3.1 城市平民窘迫处境的烦恼生活
        3.3.2 城市平民安贫乐道的诗意光阴
第4章 欲海沉浮——“70 后”作家的城市精英书写
    4.1 精英梦想: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
        4.1.1 青葱岁月里精英成长的懵懂前行
        4.1.2 成年拼搏中精英成长的坎坷起落
    4.2 精英群像: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
        4.2.1 知识精英:欲望诱惑与理性守持的碰撞
        4.2.2 白领精英:“世俗”生存与精神守真的纠葛
        4.2.3 企业精英:利益渴望与心存良知的博弈
第5章 身体诉说——“70 后”作家的城市女性书写
    5.1 性/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另类生存
        5.1.1 欲望的性:对感性生命快感的放逐
        5.1.2 青春的性:解放肉体的精神虚空与困惑
        5.1.3 癫狂的性:两性关系中的错位迷失
    5.2 城市/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城市生活
        5.2.1 繁华生活:在奢侈物化生活之中徘徊
        5.2.2 凡俗生活:不能缺失的“蝴蝶的尖叫”
    5.3 “70 后”女性作家城市书写何以用“身体诉说”
        5.3.1 “身体诉说”的历史由来
        5.3.2 “身体诉说”的现实原因
        5.3.3 “身体诉说”的作家自身因素
第6章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6.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6.1.1 现实主义的别样书写
        6.1.2 文学叙事的个性化呈现
        6.1.3 感性写作的文学准入
    6.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
        6.2.1 文学审美趣味的变化
        6.2.2 文学审美标准的嬗变
        6.2.3 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构
    6.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代际”作用与意义
        6.3.1 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
        6.3.2 经由“70 后”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共存
        6.3.3 经由“70 后”精英文学走向大众文学
结语:“70 后”作家城市书写——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论乔叶小说的救赎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苦难的化解:底层者的自我救赎
    第一节 理解是救赎的前提
    第二节 在苦难中浸泡的底层生命
    第三节 抵御苦难的自我救赎
第二章 精神困境的突围:知识女性的精神救赎
    第一节 创伤体验在家庭叙事中的呈现
    第二节 伦理关系异化下的行为选择
    第三节 知识女性生命困境的突围
第三章 道德焦虑:历史罪恶者的自省与赎罪
    第一节 道德焦虑引发的自我救赎
    第二节 蔽罪者的沉沦
    第三节 救赎的“极限境遇”设置
第四章 理想中的救赎之地:乡土或故土
    第一节 自然乡村赋予的文化伦理救赎
    第二节 城乡对比中乡村生态的温厚
    第三节 失落的理想:救赎之地的文化蒙昧
第五章 “救赎”的审美形式分析
    第一节 “救赎”主题下叙述视角的选择
    第二节 叙事空间与“救赎意识”的表达
结语:乔叶小说救赎书写的价值与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论石一枫创作的写作坐标及身份体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一)石一枫作品的整体研究
        1.石一枫前期作品的整体研究
        2.石一枫所有作品的整体研究
        (二)石一枫单个作品的研究
        1.《世间已无陈金芳》的研究
        2.《地球之眼》的研究
        3.《心灵外史》的研究
        4.《借命而生》的研究
第一章 石一枫对“京味”文学的赓续与发展
    第一节 石一枫与老舍——“新北京”对“老北京”的赓续与发展
        1.描绘新的北京市民生活图景
        2.北京方言使用的传承与发展
        3.“京味”幽默
    第二节 石一枫与王朔——“新顽主”与“顽主”之辨
        1.不同的大院文化
        2.“新顽主”的塑造
第二章 转型与新文学传统诠释
    第一节 “人的文学”——凸显“人”的尊严与价值
        1.确立“人”的价值与尊严
        2.表现“应然”与“实然”的世界
    第二节 问题小说——关注当下社会现实
        1.阶层的固化
        2.贫富差距与资本魔咒
        3.信仰的真空与混乱
    第三节 女性形象——新文学女性形象的再阐释
        1.被启蒙的底层女性
        2.把握命运的新女性
        3.“顽强”的阶级革命女性
第三章 焦灼的代际身份体认
    第一节 对“70后”作家的赓续与突破
        1.书写日常生活的大气象
        2.从个人经验到公共经验的表达
        3.个人抒情传统与社会发展史
    第二节 青春与成长意义的“80后”写作
        1.基于“个人经验”的青春写作
        2.“非典型”青春写作
        3.由青春小说到成长小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自我”意识的书写与嬗变 ——从郁达夫到余华的小说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价值
        0.3.2 研究方法
1 “自我”意识的理论建构与文学诉求
    1.1 “自我”的理论界定和认知解读
        1.1.1 人的内部本质:物质与精神的共同诉求
        1.1.2 人的外部定位:社会环境的综合评判
    1.2 从人到“自我”:启蒙精神中“自我”意识的构建
        1.2.1 人的解放:人的社会地位和自身价值的觉醒
        1.2.2 主体的张扬:自我的个性需求和内在心理的诉求
    1.3 “自我”的艺术表现:人的文学与“自我”的文学
        1.3.1 自身价值的诉求与自我真实存在的浪漫书写
        1.3.2 主体自我的解析与自我内在心理的艺术表现
2 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嬗变
    2.1 社会历史语境的发展:“人的意识”的发端与嬗变
        2.1.1 五四时期反封建思潮: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
        2.1.2 八十年代启蒙思潮: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开拓
    2.2 从新文学到八十年代思潮:“大写的人”的立场复兴
        2.2.1 “自我的发见”:“民主”“科学”与人道主义的声音
        2.2.2 “人啊人”:八十年代关于人的主体性复归的呐喊
    2.3 从郁达夫到余华:“自我”意识的理论建构与解构
        2.3.1 郁达夫“自我就是一切”论
        2.3.2 余华“精神真实”论
        2.3.3 “自我”意识的共鸣及其历史演变足迹
3 郁达夫与余华小说创作中“自我”意识诉求的书写及其发展
    3.1 “自我”主体的诉求:民族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双重建构
        3.1.1 “自我”情怀的现代关注:民族国家命运的主题观照
        3.1.2 “自我”主体的当代困惑:人生人性苦难的思想启蒙
    3.2 “自我”存在的描述:自我个性的张扬与自我真实的寻觅
        3.2.1 五四“自我”的独白:灵肉冲突与时代忧郁症的苦闷
        3.2.2 八十年代“自我”的挣扎:精神真实与内在自我的“虚伪”
    3.3 两个时代的“自我”共谋及碰撞:自我形象与自我心理的书写趋势
        3.3.1 “自我”主体性的觉醒与创作的同构
        3.3.2 “自我”形象的心理轨迹书写的异质
4 郁达夫与余华小说创作中“自我”形象表现的艺术及衍变
    4.1 “自我”与人的心理塑造的现实与现代
        4.1.1 零余者形象与“自我”存在的真实描述
        4.1.2 “自我”颠覆与精神真实的心理开掘
    4.2 “自我”故事的叙事:浪漫颓废与荒诞迷惘的不同美感
        4.2.1 “作家的自叙传”与自我暴露的感伤抒情
        4.2.2 “绝望的心理自传”与自我分裂的潜意识流程
    4.3 两种形式的“自我”叙事及演变:从性格塑造走向心理分析的艺术探索..
        4.3.1 “自我”性格的共同反思:“自我”表现与“自我”审视
        4.3.2 “自我”心理的不同探索:“自我”的个性解放与“自我”的颠覆
5 从郁达夫到余华:现代小说创作中“自我”书写发展嬗变的反思
    5.1 自我觉醒与人性拷问:现代小说创作中“人与自我”的本体论循环
    5.2 自我困惑与审美救赎:现代小说叙事中“心理真实”的艺术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6)1990年代以来“身体写作”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主题话语的对比
    第一节 爱情主题:从孤独寻找走向茫然自失
    第二节 生命主题:从自足自爱走向自虐自毁
    第三节 自由主题:从行为解放走向精神追求
第二章 审美风格的转化
    第一节 “凹”和“凸”:内敛叙述和过度言说
    第二节 “重”和“轻”:注重现实和去政治化
    第三节 “悲”和“喜”:悲情结局和狂欢场面
第三章 叙述方式的流变
    第一节 自传体和半自传体:纪实和虚构
    第二节 回忆视角和体验视角: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
    第三节 文本结构:碎片化和整体性
第四章 “身体写作”的价值分析
    第一节 “身体写作”的“变”与“不变”
    第二节 “身体写作”在中国“名”与“实”的辨析
    第三节 “身体写作”已成往事?
结语:“身体写作”新风向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世纪以来“70后”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浮云蔽日——“70后”作家的出场与坚守
    一、固有印记的长期困扰
    二、呈现成熟的创作趋向
第二章 厚重多元——新世纪以来“70后”作家长篇小说创作主题的新变
    一、家族小说的新突破
    二、成长小说的新内质
    三、“非虚构小说”的创新
第三章 自成一体——新世纪以来“70后”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的叙事艺术
    一、叙事视角:从单一到多元
    二、叙事策略:重建个人与历史、现实关联
    三、叙事风格:温柔有余,尖锐不足
第四章 负重前行——对新世纪以来“70后”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的评价
    一、走出热衷“小长篇”的怪圈
    二、日常生活诗性建构
    三、离经叛道与脚踏实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8)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困境与突围 ——70后作家徐则臣小说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代际夹缝中的困窘与突起
    第一节 曾“被遮蔽”的“70后”
    第二节 “70后”作家的突围
    第三节 徐则臣的崭露头角
第二章 精神追寻中的困境与探索
    第一节 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
    第二节 现代性的精神伤痛与信仰危机
    第三节 不断“出走”的精神探索与坚守
第三章 纯文学写作中的困囿与突围
    第一节 传统纯文学写作的“内忧外患”
    第二节 建构日常生活的叙事空间
    第三节 主体自我鲜明的历史意识
    第四节 “古典”与“现代”杂糅的创作探索
第四章 创作中的瓶颈与突破
    第一节 创作的自我重复
    第二节 格局狭小的温情书写
    第三节 创作突破的尝试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10)自我认同视野下的“80后”青春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对象和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及局限
    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后现代社会与“80后”青春叙事
    第一节 文化工业与青春叙事
    第二节 自我认同的危机与疗救
    第三节 进行时、未完成态的青春叙事
    第四节 “80后”青春叙事主题的嬗变
第二章 学校“围城”与自我退却的反叛
    第一节 学校教育的批判
    第二节 自我退却的反叛
    第三节 超越亚文化
第三章 爱欲的衰败与自我的重建
    第一节 “80后”的爱情书写与自我认同
    第二节 爱欲的衰败史
    第三节 人心的“荒芜”
    第四节 一种“大叙事”
第四章 “原子个体”与家族身份的认同
    第一节 家族文化与“80后”的成长
    第二节 温情家族的想象
    第三节 重组家庭的认同
第五章 城市化与文化身份的认同
    第一节 “80后”青春叙事与城市书写
    第二节 “新市民”的文化认同
    第三节 回归小镇与地方文化
    第四节 徘徊于城乡的文化游子
第六章 “80后”青春叙事的总体评价和反思
    第一节 “80后”青春叙事的基本特征与价值
    第二节 “80后”青春叙事的思想局限与艺术困境
    第三节 “80后”文学展望:“流传后世的文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70年代人"的成长自叙(论文参考文献)

  • [1]“城乡转换”与“70后”女作家性别书写研究[D]. 郭晓婷. 辽宁大学, 2021
  • [2]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D]. 崔桂武. 辽宁大学, 2021(02)
  • [3]论乔叶小说的救赎意识[D]. 曹昙昙.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论石一枫创作的写作坐标及身份体认[D]. 李嘉桐.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自我”意识的书写与嬗变 ——从郁达夫到余华的小说创作论[D]. 张婷. 辽宁大学, 2019(01)
  • [6]1990年代以来“身体写作”流变论[D]. 常丽枝.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7]新世纪以来“70后”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研究[D]. 刘洋. 沈阳师范大学, 2018(12)
  • [8]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9]困境与突围 ——70后作家徐则臣小说创作论[D]. 张欣.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10]自我认同视野下的“80后”青春叙事[D]. 祁春风. 山东大学, 2016(10)

标签:;  ;  ;  ;  ;  

1970年代人成长的自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