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城市体系重在特色

上海:现代城市体系重在特色

一、上海:现代城镇体系重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程磊[2](2021)在《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强调生态基底、历史文化和产业经济一体化的统筹发展模式。然而在现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下,存在遗产保护力度不平衡、整体保护视野局限等问题,使得很多具有价值的历史空间被忽视,此类空间如何优化值得被关注。同时,对辽阳历史城镇的既有研究多集中于卫城、附属地等单一类型,缺乏各历史阶段之间的关联研究。基于此,提出利用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理念和方法,与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融合,将相关空间要素整合至同一模式下,解析空间关联特征,并利用生态优先的原则缓解城市历史景观的现实困境。研究主体分为“要素提取-空间解析-空间优化”三个部分。要素提取从理解城市历史景观的时间“层积性”和空间、文化“关联性”内涵出发,通过引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从空间结构和功能层面,解读该模式与城市历史景观体现的历史、当代和发展价值的关联。以此为导向梳理辽阳城市演变的区域背景和层积化过程,并结合典型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提取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建筑空间等要素,进而完成城市历史景观空间向“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空间转译。空间解析从功能视角揭示城市历史景观现状特征。通过总结斑块的功能、质量和空间价值分布,发现斑块空间存在梯度化分布特征;通过梳理廊道与斑块的空间关系,发现廊道功能弱化导致周边历史氛围及空间连接度减弱;通过分析基质空间的景观格局及生态敏感性特征,发现基质空间对斑块形成不同的“干扰”作用,存在差异性。基于此归纳空间功能“边缘化”、空间发展“局部化”、空间展示“单一化”的现实困境。空间优化针对现实困境,从生态保护优先的视角,提出“基质-廊道-斑块”的空间优化顺序。基质层面,依据生态适宜性评价划分适宜性较高、一般、较低三个层面的基质空间,融合空间特点,提出“修复-塑造-整治”的优化策略,指导“多样化”的空间展示;廊道层面,重点关注历史文化内涵关联、区域发展平衡和游览体验升级三个方面,结合阻力模型及上位规划,克服空间发展相互独立的倾向,形成“多层次”的内涵关联;斑块层面,在适应基质空间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廊道沿线可利用资源,分类型调整空间定位并提出优化策略,提升空间多样性并实现“多元化”发展。研究表明,通过将城市历史景观空间向“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转译,以及“基质划定-廊道串联-斑块扩增”的逆向空间优化思路,形成了“保护整体环境-强化空间关联-发展空间特色”的城市历史景观优化新模式,新模式在延续历史文化内涵特色、形成文化与发展良性互动、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吕思琦[3](2020)在《人口流动视角下丹凤县城乡空间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迁移驱动的城镇化及农村人口空心化始终伴随在城乡空间演变历程之中,随着户籍政策的放宽及地区经济产业的发展,城乡人口流动规模逐步增大,流动路径逐渐多元化,也使得城乡体系结构以及不同地域空间呈现出差异性的演变特征。未来城乡空间仍处在人口流动和城乡格局的动态变化中,前瞻性地预判城乡人口的流动规模及路径,对厘清城乡空间发展的态势及针对性地对不同地域空间进行重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本文综合城乡规划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系统地分析国内外关于人口流动与城乡空间演变互动相关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态势,以丹凤县域城乡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建设基本情况问卷的发放、乡村居民及政府有关部门的访谈,结合人口普查及历年城乡建设用地数据梳理丹凤县人口流动的时空演化及城乡空间的演变历程,总结城乡人口演化与空间演变的耦合关系。通过对丹凤县人口演化历程的梳理可以看出,人口流动经历了四个典型时期,人口于交通沿线分布相对集中,且随时间推演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区、镇区及中心村集聚,县域整体及乡村范围呈现出不同的人口流动特征。城乡空间体系、形态结构及不同地域空间均发生演变,乡村人口演化与空间演变形成多种不同类型,高度耦合、中度耦合及低度耦合三种程度的耦合关系。城乡人口流动受自然生态环境、产业经济模式、城乡政策变化及城乡规划调控的影响,通过推动城乡体系转变、引导居住空间分异、加速社会空间重构和实现土地利用重组四种作用途径,在政策调节、交通引导及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外部作用与经济产业调整及城镇化的内部驱动之下,城乡空间经历雏形阶段、成长阶段及转型阶段的演变过程,且不同地域在城乡空间演变的不同阶段所受作用力大小不同,使其人口及用地的耦合程度产生差异化的特征。最后,通过对丹凤县未来城乡人口流动趋势的预判,提出城乡空间重构构想,对城乡体系、乡村居民点及乡村内部空间进行重构,以适应乡村振兴新背景下人口流动格局的动态变化,实现城乡空间的融合发展。

曹雷[4](2020)在《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空间表达,区域城镇体系研究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与热点研究之一。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内人口、产业、科学技术、资金等各种经济要素集聚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区域城镇体系中城镇的经济发展来实现,因此,区域内一个城镇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对影响到城镇体系内其他城镇,导致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重要内容和空间体现,因此,对于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与实践政策支撑,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受到人口迁移、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快速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中区别于传统交通的新型运输方式,它已成长为区域城镇之间主要的联系方式。由于快速交通改变了传统交通方式影响下城镇体系内城镇之间的联通方式和作用强度,促进城镇人口规模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形态和城镇联系方向改变,带动区域城镇体系不断演变,因此,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演化之间形成以快速交通带动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函数”关系,通过快速交通发展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方向和趋势,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快速交通对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突显,区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不断演变,反映出区域城镇体系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趋缓,经济增长动力缺乏、转型困难,经济发展下滑趋势明显。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然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困局仍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仍旧发展缓慢。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等快速交通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快速交通为东北地区城镇体系向城镇组群演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实践路径。本文以吉林省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快速交通的视角对城镇体系的演变进行研究,构建快速交通背景下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分析框架,剖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特征及效应,提出区域城镇体系调控和优化的路径和引导政策,旨在丰富区域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协调优化发展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为吉林省调控区域城镇体系发展方向增添新的视角和思路,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提供参考,也为国内其他区域城镇体系的调控与优化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与辨析、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快速交通影响下城镇体系演变理论框架构建。该部分涵盖第一章至第三章,其中,第一章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在界定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内涵基础上,分析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相关基础理论,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第三章探讨快速交通发展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为后文研究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做理论准备。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时序分析,快速交通影响下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可达性分析,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变做实证分析,以及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格局研究,快速交通调控和引导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调控路径和优化引导政策。该部分涵盖第四章至第八章,其中,第四章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历程和城镇体系演变历程,并重点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变化特征。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城镇首位率、位序-规模法则计算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时序变化,对比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时序变化,探讨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产生的效应;通过区位熵、纳尔逊城市职能指数计算城镇体系职能强度变化,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快速交通与城镇职能演变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与效应;通过改进后的城市空间引力模型计算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的空间作用强度,分析演变特征和影响效应。第六章研究快速交通影响下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归纳总结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发展的背景与目标、快速交通作用下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最后根据变化趋势提出吉林省城镇体系快速交通调控的主要路径。第七章为本文的对策建议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并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从快速交通超前发展政策、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政策、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政策、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快速交通作用下吉林省城镇体系优化的引导政策。第八章是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如下核心观点:第一,快速交通通过经济体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变化这一核心作用机制,进而引导城镇的经济要素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对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的吸引关系密切,而这种吸引力与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空间分布直接相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形成的核心是城镇体系中不同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而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与区域快速交通发达所导致的运输成本的下降直接相关;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快速交通的布局方式而导致的城镇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直接相关。第三,区域快速交通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推动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增长极、由相连接城镇组成的城镇群和城镇轴带,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围绕快速交通影响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开展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体系上可能具有创新性,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快速交通的视角,以交通运输理论和城镇体系演变理论为指导,探讨和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机制、规律和效应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揭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第二、在研究内容上,论文对快速交通布局前后的吉林省城镇时空可达性分布规律、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首先,快速交通带动吉林省城镇体系时空可达性的改变,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其次,通过客货周转量换算、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加权赋值,构建吉林省各地级市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时间序列,提出使用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作为快速交通的评价指标。最后,以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为指标,分别研究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第三、在研究体系上,论文首先从理论上系统梳理并阐述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之后构建基于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理论框架,并以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的影响为例,对吉林省快速交通布局以来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背景和目标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优化布局的政策建议。

权梦琪[5](2020)在《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中东铁路是贯穿我国东北的第一条铁路,它使东北突破了以辽河和驿路为轴线的传统发展模式,进入以铁路为轴线的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文章选取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空间句法等方法,基于ArcGIS数据平台,分析沿线城镇体系和19个重点城镇的形态特征,以期对保护近代中东铁路城镇遗产,使沿线城镇顺应时代需求、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建议和参考。首先,阐述了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独特的形成背景和重要保护价值。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对中东铁路的研究集中在干线的工业遗产和建筑遗产领域。因此,对本文中东铁路沿线遗产保护和城镇体系与形态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总结了五个时期中东铁路沿线城镇发展的历史进程。以近代城镇的组成部分为线索,提出铁路附属地出现的背景和原因,并阐述建立在附属地基础上的都市计划内容,总结商埠地与附属地新城相斥又共荣的发展模式。宏观层面对南段沿线的城镇体系研究总结。选取城镇空间网络布局、车站等级体系、规模体系和职能体系四个层面进行阐述。总结其受明清驿路和地理要素影响的线性布局特征,首次理清南段沿线车站数量、演变历程和对城镇的影响。规模上发现沿线城镇已经形成了梯级金字塔的首位型结构特征。沿线各城镇呈现“北工南港中矿”的分布规律。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在规模、职能上均已构成完整的城镇体系。中观层面,探究铁路对沿线城镇形态的影响。首先概括了既有城镇与铁路新城不同类型空间关系的特征。从总体层面对附属地市街规划的平面形式、空间结构和空间网络特征进行总结。进而深入到街道和街廓层面,研究不同类型道路骨架结构特征、街道空间尺度和街廓的形态特征与异同。反观当下的南段沿线城镇,基于现场踏勘和资料搜集,构建沿线城镇遗存数据库;分类总结不同保存状态城镇的特征及形成原因;提出系列遗产的保护策略,构建遗产廊道统一管理体系,为带动东北轴线的复兴提供新的思路。最后,研究结论提出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是复杂的多阶段、多主体建设的产物;在空间、规模和职能上都已构成完整的城镇体系;是近代城市形态演进和突变的集合体;但存在遗产价值被明显低估,整体保护意识弱的问题。期望通过本研究为中东铁路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应用提供借鉴。

彭雄亮[6](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张建霞[7](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从形成到成熟层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传统城镇体系为“三结构一网络”的城镇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已进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提出继续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对于农村现代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传统的城镇体系由于其发展历史局限性,对小城镇和广大乡村区域的重视不够,存在城乡二元发展问题,区域内城镇发展不平衡。本文从城镇发展新时代背景出发研究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的规划策略,不仅有利于完善县域层面城镇体系演化研究和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还可以为县域城镇和乡村发展提供区域性的借鉴指导作用。本文以合阳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策略的研究,试图体现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不同地区的农村特征和城乡关系,对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作出回应,注重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体现人的发展需求。因此,在理论方面,着重分析了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因素,并解析了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在实证研究中,采用重要发展条件阐释法,分析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发展演变历程、发展基础概况及面临挑战,采用城市首位度、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分形模型等分析方法,解析合阳县城镇体系结构现状,分析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的特征和问题。并对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中各城镇潜力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合阳县的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和特色产业村。在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战略中突出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的发展策略,对不同等级规模和职能的城镇进行分类指导,制定县城发展区划,促进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同时注重小城镇的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将“三生”空间的发展融合到城镇体系的建设中,不断优化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发展规划策略。

王敏[8](2019)在《基于乡镇以上城镇的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大都市区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态,是城市群的核心组成单元和引领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是融入全球城市体系网络和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加强都市区内部城乡体系结构的优化,不仅能促进内部结构的高效组合,而且能够提升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还可以进一步增强都市区与外部空间的联系,同时能够促进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本研究基于城镇体系优化的相关理论,如中心地理论、大都市区理论、城市相互作用理论、城市—区域系统理论、城乡地域系统理论等理论,运用城镇体系结构分析的方法,如城市首位度法、位序—规模法,城镇中心性强度、分形理论模型、核密度、空间自相关分析、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和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对支撑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区——郑州大都市区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网络结构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进而根据其现状特征及问题提出未来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方案。第一,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运用首位度、金字塔模型、Zipf指数、位序—规模法则等对大都市区的人口、经济、土地规模结构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存在如下特点:(1)各层级数量变化差异大,空间分布特征明显;(2)高位城市发育突出,首位城市特征明显;(3)人口规模Zipf指数偏大,总体符合位序—规模结构;(4)大中人口规模乡镇数量少,小人口规模乡镇数量庞大;(5)城镇呈现较合理的“橄榄型”金字塔结构,乡镇呈现不规则“凸字型”金字塔结构的现状特点;(6)高位城市发育突出,核心优势特征明显;(7)中小乡镇数量庞大,空间分异特征明显;(8)建成区面积增大,呈“S”型曲线增长;(9)土地规模范围扩大,乡镇密集性增强等。结合以上规模结构定量分析结果及现实发展情况,同时考虑到未来发展的规划及战略,提出如下优化调整措施:(1)突出首位城市核心优势,优化各层级城市数量;(2)解决人口规模断层,构建完整序列结构;(3)适度扩大乡镇人口规模,优化乡镇人口规模结构;(4)缩小各层级规模差距,优化经济规模结构;(5)减少中小乡镇数量,增多大乡镇数量;(6)突出首位城市核心优势,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7)合理扩大土地规模,优化土地规模结构。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方面。运用城镇中心性强度和乡镇中心性强度的测算大都市区城镇等级结构和城乡等级结构,发现存在如下特点:(1)城镇中心性强度差异显着,城镇综合实力作用差别大;(2)高等级城镇数量少,低等级城镇数量大;(3)各乡镇中心性强度差距大,乡镇综合实力作用差异显着;(4)各等级乡镇数量差距大,等级层次结构不尽合理等。根据以上定量分析结果,结合各城镇、乡镇发展潜力,提出如下优化策略:(1)增加高等级城镇数量,减少低等级城镇数量;(2)增强各等级城市实力,构建布局合理等级结构;(3)增强各乡镇综合实力,缩小各等级乡镇差距;(4)优化调整各等级乡镇数量,构建合理的乡镇等级体系。第三,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方面。通过对大都市区各城镇的职能特征及职能定位的分析,发现存在如下特点:(1)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亟待优化;(2)产业结构分布不平衡,各地区产业差异大;(3)城镇职能类型趋同明显,功能互补性亟待加强;(4)城镇职能定位不尽鲜明,现代职能体系需完善等。结合以上特征,考虑到未来发展规划与战略,提出如下优化措施:(1)丰富各城镇职能类型,构建功能互补职能结构;(2)明确各城镇职能定位,构建现代城镇职能体系。第四,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方面。运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分形理论模型等分析方法,同时结合相关规划对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核心区综合实力强,非核心区综合实力有待加强;(2)空间关联类型为正相关,镇域显着关联特征明显;(3)城镇间轴带联系弱,区域联系有待加强;(4)城市功能较为宏观,各城镇功能需进一步细化等。根据以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结合现实发展情况及相关规划战略提出如下优化方案:(1)优化极核强化次中心,构建“一核+四心+多点”空间结构;(2)增强轴带联系作用,构建“五轴+一带”空间格局;(3)细化各城镇功能,构建功能互补的“五片区”空间格局,从而形成“一核+四心+五轴+三带+五片区”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区域空间结构。第五,城镇体系网络结构方面。运用经济联系强度、经济隶属模型对大都市区网络数量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高等级连线数量少,联系强度需提升;(2)高等级节点城市数量少,城市经济区位度需提升;(3)“*型”网络结构特征明显,“成长△型”网络结构需完善等。结合以上网络结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如下优化方案:(1)完善交通网络,推进大都市区网络化发展;(2)优化网络层级结构,推动多中心网络格局形成;(3)构建多中心网络格局,推动大都市区网络化发展。

汪艳[9](2019)在《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文中指出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城镇变迁格局上,同时运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和西方规划学界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框架,从“城市形态(物质环境)-城市管理(动力机制)”角度,从“历史的演变-现在的发展-未来的挑战”时间维度,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层面,以中国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为具体城市案例,总结区域城镇发展脉络与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内部动因与管理机制,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所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类型,揭示具有江南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比较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一带及苏中地区滨水城镇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市历史时期的管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研究水网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滨水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归纳两大三角洲发展的异同性,提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可学习与借鉴的历史经验。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从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和经济的协同性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全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从研究背景中提出研究问题,阐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路线构建出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与方法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第二部分以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部分建构的理论体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区域层面对水网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历史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建构历史演进中的城镇体系。对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与类型,总结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岛状结构的聚落、城址模式以及“江、河、湖、海”影响下的城市类型。在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集群模式是“轴”与“网”结构的叠加,是流域发展起来的带状城市群和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起来的网状城市群,并形成了“城-镇-村”一体化的城市层级模式。对水网格局与城镇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生成与发展机制,提出具有江南地区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三部分为比较章节,第五章选取相似地形地貌的,相同经济地位的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开展比较研究。仍然从“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角度,从城址与水系关系、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主体、制度规则八个方面对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异同性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与总结,揭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四部分为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主要探讨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面对未来的挑战,论文提出区域层面应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城镇发展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一体化,坚持集群式发展;历史城市层面,学习将历史转化成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与动力,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滨水区层面,学习将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的滨水区改造经验。论文提出将历史的可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经济的协同性等相结合发展,探寻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三角洲城市发展框架。

李兰芹[10](2019)在《产业发展影响下曲靖市马龙区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比较突出,以前“重城轻乡”的政策偏向导致“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根深蒂固,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发展的时代性问题。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方法之一,已经在国内全面展开。本论文基于曲靖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对研究区的基本概况进行系统分析。第二,对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的现状特征作深入分析,认为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第三,对影响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发展的因素作深入研究,主要分为内在影响因素和外在影响因素,并且提出在曲靖市的辐射影响下马龙区域形成近郊圈、远郊圈和外围圈三圈层空间格局。第四,在曲靖市辐射影响下,对马龙区域产业发展展望及策略作深入研究,并提出分圈层引导策略。第五,基于曲靖市的辐射带动和三圈层空间格局,从产业发展入手,提出适应性的村镇体系规划策略。马龙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发展存在地域性差异,并受交通区位条件、曲靖中心城区的辐射影响较强,马龙应该充分发挥其郊县功能,主动融入曲靖都市圈发展,主动承接麒麟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带动自身产业及村镇协调体系发展。

二、上海:现代城镇体系重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现代城镇体系重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新时期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新挑战
        1.1.2 既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存在局限性
        1.1.3 辽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具有紧迫性
    1.2 概念解析与研究对象界定
        1.2.1 概念解析
        1.2.2 研究对象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1.3.2 城市历史景观的发展与实践
        1.3.3 辽阳历史城镇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探索:引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研究城市历史景观的可行性
    2.1 城市历史景观的内涵与价值
        2.1.1 城市历史景观的内涵
        2.1.2 城市历史景观的价值
    2.2 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解读城市历史景观
        2.2.1 模式的空间特征与城市历史景观
        2.2.2 模式的功能特征与城市历史景观
        2.2.3 本节小结
    2.3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转译与分类
        2.3.1 斑块:体现历史景观的层积性
        2.3.2 廊道:强化历史景观的关联性
        2.3.3 基质:承载历史景观的完整性
    2.4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思路与数据来源
        2.4.1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思路
        2.4.2 优化过程基础数据来源说明
    2.5 本章小结
3 提取:辽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化过程与转译
    3.1 区域发展特征与城镇背景解读
        3.1.1 驿道体系奠定历史文化格局
        3.1.2 卫城体系凸显中心城市作用
        3.1.3 铁路体系强化历史景观层积
        3.1.4 区域发展特征对辽阳的指导
    3.2 辽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过程研究
        3.2.1 明及明前的建城基础
        3.2.2 后金攻占后双核发展
        3.2.3 清末民初的城市扩张
        3.2.4 工业化引领多级发展
    3.3 典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现状和类型
        3.3.1 历史文化街区现状
        3.3.2 历史文化街区类型
    3.4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的分类转译
        3.4.1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类型及构成
        3.4.2 城市历史景观廊道类型及构成
        3.4.3 城市历史景观基质类型及构成
    3.5 本章小结
4 解析: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特征研究
    4.1 斑块空间的梯度化分布特征
        4.1.1 多元-统一-单一的内涵转变
        4.1.2 分化-均质-衰败的风貌展示
        4.1.3 分散-聚集-零星的价值输出
        4.1.4 空间困境一:梯度化分布导致空间功能“边缘化”
    4.2 廊道空间的功能性弱化特征
        4.2.1 人工廊道与斑块分布关系
        4.2.2 自然廊道与斑块分布关系
        4.2.3 空间轴线与斑块分布关系
        4.2.4 空间困境二:功能性弱化导致空间发展“局部化”
    4.3 基质空间的差异化关系特征
        4.3.1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质背景特征
        4.3.2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质生态特征
        4.3.3 基质与斑块的空间关系模式
        4.3.4 空间困境三:基质存在差异而保护模式“单一化”
    4.4 本章小结
5 优化: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策略
    5.1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划定基质空间
        5.1.1 辽阳市域生态适宜性评价
        5.1.2 生态适宜性评价与上位规划的耦合
        5.1.3 城市历史景观基质的分类优化策略
    5.2 构建阻力模型优化历史景观廊道
        5.2.1 基于阻力模型挖掘潜在廊道
        5.2.2 基于综合交通规划提取人工廊道
        5.2.3 基于蓝绿线控制图提取自然廊道
        5.2.4 城市历史景观廊道的分类优化策略
    5.3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适应性优化
        5.3.1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适应性优化原则
        5.3.2 基于现状要素扩增城市历史景观斑块
        5.3.3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分类优化策略
    5.4 基于空间优化的网络构型生成
        5.4.1 城市历史景观网络构型
        5.4.2 城市历史景观发展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点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表目录
附录2 空间分析基础数据库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人口流动视角下丹凤县城乡空间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乡关系需重新考虑城乡空间的协调发展
        1.1.2 人口流动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
        1.1.3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城乡空间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域
    1.6 本章小结
2 研究综述及分析框架建构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人口流动与城乡空间重构的分析框架建构
        2.2.1 人口流动与城镇化
        2.2.2 人口流动与城乡空间演变的互动关系
        2.2.3 人口流动与城乡空间重构的发展推论
    2.3 本章小结
3 丹凤县人口流动的时空演化历程
    3.1 丹凤县概况及人口流动历程
        3.1.1 自然条件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1.3 人口流动历程
    3.2 人口分布特征
        3.2.1 人口空间区位分布特征
        3.2.2 人口分布的空间关系演化
    3.3 县域人口流动的时空演化及特征
        3.3.1 县域人口流动变动情况
        3.3.2 人口流动路径
        3.3.3 人口流动成因分析
        3.3.3.1 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属性
        3.3.3.2 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变,农民就业方式多元化
        3.3.3.3 文化教育设施高质量导向下的人口规模集中
        3.3.3.4 医疗设施高质量导向下的人口向心集中
        3.3.4 县域人口流动特征
    3.4 乡村人口流动的时空演化及特征
        3.4.1 乡村人口流动变动情况
        3.4.2 乡村人口流动方向
        3.4.3 乡村人口流动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丹凤县城乡空间演变研究
    4.1 丹凤县城乡发展现状
    4.2 城乡空间体系演变特征
        4.2.1 等级规模特征
        4.2.2 空间结构特征
        4.2.3 城乡空间体系的演化路径
    4.3 城乡空间形态结构演变特征
        4.3.1 总体特征
        4.3.2 局部特征
    4.4 不同地域空间演变特征
        4.4.1 人口集聚区空间演变特征
        4.4.2 人口外流区空间演变特征
    4.5 城乡人口流动与空间演变的耦合关系
        4.5.1 县域整体耦合协调性增强
        4.5.2 乡村耦合度呈现区域性差异
    4.6 本章小结
5 人口流动对城乡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研究
    5.1 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
        5.1.1 自然生态环境——人口流动的基础
        5.1.2 产业经济模式——人口流动的推力
        5.1.3 城乡政策变化——人口流动的调节
        5.1.4 城乡规划调控——人口流动的导向
    5.2 人口流动对城乡空间集聚与扩散的作用途径
        5.2.1 推动城乡体系转变
        5.2.2 引导居住空间分异
        5.2.3 加速社会空间重构
        5.2.4 实现土地利用重组
    5.3 人口流动视角下城乡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
        5.3.1 人口流动对城乡空间演变的内外部作用机制
        5.3.2 人口流动时空演化对城乡空间演变的作用机理
        5.3.3 不同地域人口演化与空间演变的耦合协同过程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丹凤县城乡空间重构研究
    6.1 未来城乡人口流动趋势
        6.1.1 各机制变化
        6.1.1.1 政策变化
        6.1.1.2 规划调控
        6.1.1.3 产业发展
        6.1.1.4 交通引导
        6.1.2 城乡居民未来流动意愿分析
        6.1.3 人口流动总体趋势
    6.2 城乡空间重构构想
        6.2.1 城乡空间体系重构
        6.2.2 乡村居民点重构
        6.2.3 乡村内部空间重构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4)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逻辑框架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研究内容的逻辑框架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二、实践对策的提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研究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及其辨析
        一、快速交通
        二、城镇体系演变
        三、研究的视角辨析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交通运输经济效应理论
        二、城镇体系结构理论
        三、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快速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路径
    第二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
        一、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要素运输成本的变化机制
        二、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经济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三、快速交通与区域城镇规模收益递增的制衡机制
        四、快速交通推动城市的自我强化机制
    第三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
        一、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阶段划分
        二、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过程分析
    第四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效应
        一、快速交通促进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
        二、快速交通枢纽引导新型城镇经济区形成
        三、快速交通引导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优化
        四、快速交通促进城镇空间体系变化
        五、快速交通加快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六、快速交通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的经济增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快速交通的发展与城镇体系演变时序分析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区位
        二、经济地理区位
    第二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演变
        一、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分析
        二、吉林省快速交通演变特征分析
    第三节 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一、城镇化进程发展动力不足
        二、城镇体系发育空间不均衡
        三、城镇体系单极化特征显着
    第四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
        一、快速交通初步发展与城市规模增长阶段
        二、快速交通扩张与城市极化发展阶段
        三、快速交通发展与城镇“点轴化”发展阶段
        四、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的网络化发展阶段
    第五节 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可达性的影响
        一、可达性的测度
        二、快速交通评价指标的确定
        三、可达性的可视化表达及其空间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分析
        一、交通成为城镇人口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快速交通与城镇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三、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的过程分析
        四、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影响的测度
        五、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等级体系效应分析
    第二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二、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的测度
        三、快速交通与城市职能强度的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职能体系效应分析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二、快速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引力的测度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体系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分析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问题
        一、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作用程度较弱
        二、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演变进程缓慢
        三、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之间的空间不适应性
    第二节 快速交通驱动城镇体系演变的背景与目标
        一、快速交通规模增长与发展目标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三、未来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目标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分析
        一、中部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发展
        二、快速交通城镇发展轴带的培育
        三、城镇经济区的构建和重组
    第四节 城镇体系调控的主要路径
        一、“长吉图”空间一体化整合发展
        二、中部城市群空间整合与优化
        三、“长吉”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升级
        四、哈长-珲乌城镇轴带发展的拓展
        五、城镇组团空间的集聚与扩散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引导对策
    第一节 快速交通促进城镇体系优化典型案例分析
        一、英国中部城市群的功能扩张
        二、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圈的发展
        三、美国芝加哥地区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
        四、中国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扩容
        五、中国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的综合发展
        六、国内外发展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第二节 加速快速交通超前发展布局
        一、规划建设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
        二、促进北部和南部高速公路建设
        三、打通西部地区双嫩高速公路
        四、规划东南部地区高速铁路
    第三节 加强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
        一、实现省域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互动”
        二、促进市域快速交通节点空间的城镇重点建设
        三、强化快速交通与城镇轴带空间的生态建设
    第四节 推动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
        一、完善省域城镇空间统筹管理体制
        二、统一编制的区域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三、强调区域城镇空间整体建设与协调发展
    第五节 促进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
        一、构建与城镇群发展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二、构建与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5)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2.1 中东铁路、南段相关研究
        2.1.1 近代“官方”着本综述
        2.1.2 现代专着综述
        2.1.3 相关论文综述
    2.2 城市形态学研究
        2.2.1 国外城市形态学概况
        2.2.2 近代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概况
    2.3 相关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2.3.1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2.3.2 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3 中东铁路南段及其附属地发展沿革
    3.1 中东铁路南段发展沿革
        3.1.1 俄据时期
        3.1.2 日俄纷争时期
        3.1.3 日据时期
        3.1.4 伪满时期
        3.1.5 中苏共管时期
    3.2 都邑计划及铁路附属地
        3.2.1 俄国铁路用地和都市计划
        3.2.2 满铁附属地的形成
        3.2.3 日本都市计划
    3.3 中国商埠用地
        3.3.1 设立背景与机制
        3.3.2 用地布局与建设的特殊性
        3.3.3 商埠用地与铁路附属地
4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特征研究
    4.1 铁路选址及城镇布局驱动因素
        4.1.1 山川地势的影响
        4.1.2 明清驿路的继承
        4.1.3 特殊时代的需求
    4.2 中东铁路南段城镇规模体系研究
        4.2.1 车站等级体系—大中小城镇的共建
        4.2.2 城镇规模等级—单核向多核的转变
        4.2.3 车站与城镇等级规模
    4.3 中东铁路南段城镇职能体系类型
        4.3.1 港口运输型
        4.3.2 矿产资源型
        4.3.3 政治中心型
    4.4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城镇发展模式特征与影响
        4.4.1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发展模式的特征
        4.4.2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发展模式的影响
    4.5 小结
5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形态特征
    5.1 城镇与铁路的空间关系
        5.1.1 原野型
        5.1.2 古城郊区型
        5.1.3 古城吞噬型
    5.2 城镇总体形态的特征
        5.2.1 平面形式与空间结构类型
        5.2.2 用地与功能布局
        5.2.3 城市空间网络特征
    5.3 城市街道与街廓特征
        5.3.1 城市街道骨架结构研究
        5.3.2 街道等级与尺度
        5.3.3 街廓的空间形态
    5.4 小结
6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6.1 城市保护现状与反思
        6.1.1 基本完好
        6.1.2 完全更新
        6.1.3 自然演变
        6.1.4 完全湮灭
    6.2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遗产的整体保护建议
        6.2.1 根据城镇体系构建遗产廊道
        6.2.2 积极挖掘保护申报系列遗产
        6.2.3 形成区域响应体系带动东北轴线复兴
7 结论
    7.1 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是复杂的多阶段、多建设主体产物
    7.2 南段铁路沿线城镇近代已构成相对完整的城镇体系
    7.3 南段铁路沿线城镇集中体现东北近代城镇形态的演变特征
    7.4 反思与展望
        7.4.1 本文的应用前景
        7.4.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乘降车站汇总表
附录 B 附属地人口统计表
附录 C 研究整理历史地图原稿整理
附录 D 沿线城镇20世纪60-70年代卫星图
附录 E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5.3 主要内容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3.3 本章小结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4.5 本章小结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5.6 本章小结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6.4 本章小结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8.1 主要结论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8.2.1 论文的创新
        8.2.2 存在的不足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背景
        1.1.2 新时代背景下城镇体系发展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经验借鉴
    2.1 城镇体系相关概念
        2.1.1 城镇体系内涵
        2.1.2 城镇体系相关概念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2 核心—边缘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三生”空间优化组合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2.3.2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2.3.3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的特点和问题
    2.4 实践经验借鉴
        2.4.1 国外城镇体系
        2.4.2 国内城镇体系
    2.5 发展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
    3.1 发展历史演变
        3.1.1 早期城镇发展时期
        3.1.2 城镇体系孕育时期
        3.1.3 城镇体系形成时期
    3.2 基础概况及分析
        3.2.1 基础概况
        3.2.2 基础现状分析
        3.2.3 优势及挑战
    3.3 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分析
        3.3.1 城镇职能结构现状
        3.3.2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存在问题
    3.4 县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析
        3.4.1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现状
        3.4.2 城镇等级规模分形及首位度分析
        3.4.3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存在问题
    3.5 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3.5.1 城镇空间布局现状
        3.5.2 城镇空间结构相关性分形和引力模型分析
        3.5.3 城镇体系空间构现状存在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发展目标
    4.1 动力因子选取
    4.2 动力因子
        4.2.1 人口要素
        4.2.2 土地要素
        4.2.3 产业要素
        4.2.4 设施网络
        4.2.5 科学技术
        4.2.6 发展理念
    4.3 动力机制
        4.3.1 主要动力
        4.3.2 基础动力
        4.3.3 间接动力
        4.3.4 潜在动力
    4.4 目标构建
        4.4.1 职能结构目标
        4.4.2 等级规模结构目标
        4.4.3 空间结构目标
    4.5 本章小结
5 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
    5.1 城镇职能结构
        5.1.1 确定城镇职能范围,分类分等级进行发展引导
        5.1.2 注重产城融合,形成城镇发展动力
        5.1.3 发展特色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5.1.4 确定各层级公共服务设施职能,构建网络化公共服务设施
    5.2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5.2.1 合理规划城镇等级结构,从规划层面引导城镇发展
        5.2.2 完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发挥首位城市和重点镇辐射带动作用
        5.2.3 发展小城镇,推动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有序发展
        5.2.4 构建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等级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5.3 城镇空间结构
        5.3.1 明确县域空间功能分区,制定县域发展区划
        5.3.2 优化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推进空间集聚和城镇化
        5.3.3 优化“三生”空间,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5.4 规划管理实施
        5.4.1 规划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构进行整合
        5.4.2 完善城镇建设资金供给体系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6.2.1 创新
        6.2.2 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8)基于乡镇以上城镇的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层面
        1.1.2 国内层面
        1.1.3 区域层面
    1.2 理论与实践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区域概况与主要内容
        1.3.1 区域范围界定
        1.3.2 区域发展现状
        1.3.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内外都市区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内外城镇体系相关研究综述
        2.2.3 研究评述
    2.3 理论基础
3 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特点与问题研究
    3.1 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3.1.1 人口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3.1.2 经济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3.1.3 土地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3.2 等级结构特点与问题
        3.2.1 城镇等级结构特征
        3.2.2 乡镇等级结构特征
    3.3 职能结构特点与问题
        3.3.1 各城镇职能类型
        3.3.2 各城镇职能定位
    3.4 空间结构特点与问题
        3.4.1 空间结构特征
        3.4.2 空间分形维数特征
        3.4.3 空间规划特征
    3.5 网络结构特点与问题
        3.5.1 网络数量特征分析
        3.5.2 网络结构空间特征分析
    3.6 城镇体系综合特征
4 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
    4.1 规模结构优化
        4.1.1 人口规模结构优化
        4.1.2 经济规模结构优化
        4.1.3 土地规模结构优化
    4.2 等级结构优化
        4.2.1 城镇等级结构优化
        4.2.2 乡镇等级结构优化
    4.3 职能结构优化
        4.3.1 职能类型优化调整
        4.3.2 职能定位优化
    4.4 空间结构优化
    4.5 网络结构优化
        4.5.1 交通网络优化
        4.5.2 经济网络优化
5 结论与讨论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的城市化
        1.1.2 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
        1.1.3 三角洲大都市区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名词定义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方法论
    2.1 中国与西方相关理论
        2.1.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2.1.2 西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2.2 研究综述
    2.3 理论框架构建
    2.4 研究框架构建
    2.5 研究方法
        2.5.1 总体研究方法
        2.5.2 具体研究方法
    2.6 研究思路
    2.7 研究路线
第三章 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城镇发展
    3.1 生成——早期聚落与城市的点状分布
        3.1.1 早期自然地理与聚落发展(-公元前21世纪)
        3.1.2 城市的形成(-200BC)
    3.2 转折——运河两岸城市与产业的线性集聚
        3.2.1 运河-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50BC–600AD)——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3.2.2 以太湖、长江、大运河为圈层和轴线的城市体系(550AD-950AD)
    3.3 定型——水系导向城乡聚落的网络格局
        3.3.1 “水城市-水城镇-水乡村”初步形成(900AD-1400AD)
        3.3.2 城镇发展的多样化(1350AD-1850AD)
        3.3.3 民族工业与铁路的兴起(1850AD-1950AD)—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格局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生成与发展机制
    4.1 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
        4.1.1 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的聚落、城址与水:岛状结构
        4.1.2 城市与水:不同水环境促生的城市类型
        4.1.3 城市群与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轴”与“网”的叠加
        4.1.4 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层级模式:城-镇-村一体化发展
    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特征总结
        4.2.1 城镇发展与水系关联性特征
        4.2.2 整体呈现均质化、高密度、多中心、多层级的发展特征
        4.2.3 城镇发展与经济关联性特征
        4.2.4 流域促成的产业带与国家粮仓
        4.2.5 历史文化名城集群
        4.2.6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叠加性
        4.2.7 区域中心从内陆向沿海发展
        4.2.8 水网中衍生的江南文化
    4.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管理)分析
        4.3.1 影响因素
        4.3.2 城市行为的主导者(城市主体)
        4.3.3 制度——城市职能与城市管理
        4.3.4 城市管理总结
    4.4 江南地区特征的城市发展规律
        4.4.1 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4.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五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研究
    5.1 欧洲三角洲自然环境
    5.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分析
        5.2.1 比较一:城址与水系关系
        5.2.2 比较二: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
        5.2.3 比较三: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
        5.2.4 比较四: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
        5.2.5 比较五: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
        5.2.6 比较六: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5.2.7 比较七:城市主体(城市行为的主导者)
        5.2.8 比较八:制度规则
    5.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3.1 历史演进中的欧洲三角洲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5.3.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4 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六章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与思考
    6.1 发展经验总结
        6.1.1 区域层面的发展经验
        6.1.2 历史城市的复兴:历史作为资源促进城市生长
        6.1.3 滨水区经验:注重文化与环境相融合
    6.2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6.2.1 历史演进所形成的规律与经验中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
        6.2.2 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
    6.3 论文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6.3.1 论文的创新点
        6.3.2 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图名目录
图表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产业发展影响下曲靖市马龙区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层面—聚焦“三农”及“转变观念”
        1.1.2 省域层面—马龙融入区域分工协作体系
        1.1.3 区域层面—马龙撤县设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产业发展
        1.5.2 城市郊县
        1.5.3 村镇体系
        1.5.4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基础理论
        2.1.1 中心地理论
        2.1.2 增长极理论
        2.1.3 点—轴系统理论
        2.1.4 圈层结构理论
        2.1.5 适用性分析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村镇产业
        2.2.2 国内村镇产业
        2.2.3 国外村镇体系
        2.2.4 国内村镇体系
        2.2.5 研究评述
    2.3 政策导向
        2.3.1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相关法规
        2.3.2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2.4 案例研究
        2.4.1 大都市郊县村镇体系规划研究——以广州增城市为例
        2.4.2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撤县设区分析
        2.4.3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撤县设区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域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选择
    3.2 曲靖市概况
        3.2.1 区位条件
        3.2.2 资源概况
        3.2.3 中心城区演变趋势
    3.3 马龙区概况
        3.3.1 区位条件与行政区划
        3.3.2 资源概况
        3.3.3 经济概况
        3.3.4 人口现状
        3.3.5 公路客运流量数据分析
    3.4 马龙区域产业现状分析
        3.4.1 产业背景
        3.4.2 产业结构
        3.4.3 区域产业空间分布
        3.4.5 乡镇产业门类
        3.4.6 “一乡一园”
    3.5 马龙村镇体系现状特征
        3.5.1 等级规模:城关镇首位分布明显
        3.5.2 职能类型:北部乡镇多样,南部乡镇单一
        3.5.3 空间布局:北密南疏
    3.6 产业发展和村镇体系内在关系探讨
        3.6.1 农业和村镇体系
        3.6.2 工业和村镇体系
        3.6.3 商业、服务业、旅游业和村镇体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4.1 内在影响因素
        4.1.1 自然地理因素
        4.1.2 社会经济因素
    4.2 外在影响因素
        4.2.1 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辐射
        4.2.2 曲靖市的辐射
        4.2.3 马龙主城区的辐射
        4.2.4 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4.3 动力因素作用结果分析
        4.3.1 人口发展及城镇化率变化
        4.3.2 区域空间三圈层格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产业发展展望及策略研究
    5.1 区域产业发展展望研究
        5.1.1 产业链
        5.1.2 产业结构
        5.1.3 产业门类与发展方向
        5.1.4 产业形态
        5.1.5 产业空间组织
    5.2 区域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5.2.1 布局思路
        5.2.2 层次引导
        5.2.3 乡镇产业发展引导
        5.2.4 空间结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发展影响下马龙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
    6.1 思路探析
        6.1.1 区域一体化
        6.1.2 圈层区别化
        6.1.3 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6.2 人口发展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6.2.1 区域户籍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6.2.2 乡镇户籍总人口及驻地人口预测
        6.2.3 行政村驻地人口预测
    6.3 规模策略
        6.3.1 完善“五级”规模结构
        6.3.2 优化“圈层”规模体系
    6.4 空间策略
        6.4.1 “中心集聚”
        6.4.2 “点轴带动”
        6.4.3 “圈层推进”
        6.4.4 调整村庄空间体系
        6.4.5 空间布局结构
    6.5 职能策略
        6.5.1 以“圈层”为指导,划分乡镇职能
        6.5.2 以“规模等级”为指导,强化职能体系
    6.6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策略
        6.6.1 近郊圈:以中心城区辐射为主
        6.6.2 远郊圈:中心城区辐射与自身配套相结合
        6.6.3 外围圈:以自身配套为主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3.1 不足之处
        7.3.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工作量界定
附录D:《马龙县村庄体系规划(2016-2030)》县域图集(全部)

四、上海:现代城镇体系重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D]. 程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人口流动视角下丹凤县城乡空间重构研究[D]. 吕思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D]. 曹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D]. 权梦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张建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8]基于乡镇以上城镇的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D]. 王敏. 河南大学, 2019(01)
  • [9]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D]. 汪艳. 东南大学, 2019(01)
  • [10]产业发展影响下曲靖市马龙区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D]. 李兰芹.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上海:现代城市体系重在特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