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在开拓语文教学的研究性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马倩[1](2021)在《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文中提出政治话语研究包含两个基本主题:一是权力主体间基于权力争夺的冲突和对抗,二是权力主体间基于利益协商的合作性社会实践(Chilton&Schaffner2002)。外交话语是政治话语研究的重要领域,关注作为外交实践工具的话语如何反映并塑造外交意识形态和国际政治现实。国际关系中的外交话语实践根据以上两个主题可大致分为对立型外交话语和合作型外交话语。长期以来政治外交话语的研究主要关注话语的对立性特征,而对合作型外交话语的研究和系统性解读不足。从认知语言学的空间概念化视角来看,合作型外交话语应呈现与对立型外交话语不同的空间表征形式,Chilton(2004)话语空间理论以二元分界的空间概念化仅适用于后者而不能解释前者。本研究从话语空间建构视角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对合作型外交话语进行解读。鉴于二元分界式空间概念化的局限性,本研究借鉴Chilton(2004)提出的三维度(空间、时间、价值),并基于Kaal(2012,2015,2017)从政党话语的时空指涉范围反观政党世界观的话语空间分析路径,拓展话语空间的内涵和研究框架;通过分析中国“和合”话语的“空间-时间-价值”(STV)表征形式,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模式,以丰富认知视角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本文主要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价值维度各有哪些话语表征?(2)中国“和合”话语建构了什么样的话语空间?三个维度之间是什么关系?(3)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在话语空间表征上有何差异?为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本文以中国领导人68篇多边外交演讲为语料,遵循“文本特征→概念化表征→话语空间整体表征”的自下而上的分析步骤,以质性分析为主、量化分析为辅的方法进行语料分析。研究发现主要有三点:第一,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以包容性的空间“满格”表征反映全局视角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与和谐共存,在时间维度以延展性的时间“满格”表征反映广阔的历史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价值维度以相应识解策略反映共同价值取向,与时空“满格”相呼应。第二,中国“和合”话语的三维度表征共同形成延展包容的话语空间,以“和合”话语空间模型可视化呈现,三维度之间体现以价值维度为核心的两两交互关系。第三,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基于不同的空间概念化呈现不同的话语空间表征,前者在共同价值导向下以整体性、弱界限划分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外向扩展的包容性表征;后者在价值对立导向下以内外分界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内向压缩的对抗性表征。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上对Chilton(2004)的话语空间理论进行改造形成拓展框架以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特征,最终得出“和合”话语空间模型,丰富了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外延;实践上将合作型外交话语与对立型外交话语置于平等地位,扩大了话语空间研究范围,克服了前期话语空间研究偏重于关注政治话语对立性特征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语言学话语分析理据支撑,并对政治话语分析实践、外交话语翻译实践、中国价值观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杜未未[2](2020)在《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外华文文学因创作者经历和书写对象与生俱来的跨域属性,与空间视角有着极强的适配性,受“空间转向”思潮与国内文艺研究理论热点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空间视野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创作版图中活跃且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华工书写发展至当代新移民写作,创作实践始终与空间位移带来的意义表征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于对作家、作品的微观解读,缺少系统化、全局性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梳理。因此需要借鉴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路径,对创作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史实史料,综合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特质与互动,整体关注近代以来文本空间中典型空间意象的更迭,以及空间表征模式的流变,挖掘北美华文文学以空间维度对各时代话语、社会场域做出的文学回应。国内外丰富多元的空间理论资源在拓展思维路径的同时,也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制约,面对广袤的理论来源我们既需保持开放的视野广度积极吸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对理论过度依赖而造成文本阐释的偏移。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的建构基点,仍应是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融合。故而在绪论部分,从国外20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方面综合梳理理论成果,关注国内对空间理论的译介、再阐发与文学批评领域的化用现状,在理论观点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实况选择用“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角度进行空间书写类型的结构性呈现,一方面突破现有空间理论模型的思维制约,一方面从北美华文文学以现实主义叙事型创作为主的实用精神中,提纯出典型空间感知与构建意图,作为进一步观照文学生产所表达的空间关系、精神变迁的重要端口。第一章从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空间书写中寄予的“乌托邦愿景”出发,探讨诗性空间定位的“立”与“破”。西方乌托邦概念的空间性与中国原生的桃源式空间发生交叠,并在现代性审美、寓言化言说、以历史僭越现实等创作技艺的加持下,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冲动的空间想象。不仅早期华工书写中的乌托邦建构,体现出现实层面的生存空间逐利需求与话语层面的异域想象,北美华文文学中也出现过以对异国乡土建立怀旧式乌托邦的方法,在书写家族与寻根故事中铺展代际冲突间的理想化社会诉求,同时新移民创作从全球性反殖民话语体系出发,对革命理想进行乌托邦空间化呈现。此外也有作家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乌托邦路径,即用私人化的存在空间、割裂于历史的寓言式空间等游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封闭性场域,抗衡历史与社会的空间收编。第二章借鉴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空间书写对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异托邦视角不仅代表文学研究范式从历史视角向空间视角转变,更督促着文学批评对知识型的建构、文学秩序的形成、空间并置的认知变奏等进程化问题加以关注。从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来看,唐人街空间由最初被迫他者化的族裔聚落,演变为主动他者化的景观性空间符码,地下室意象则日趋超越离散叙事中的边缘空间定位,见证、演绎着移民群体性地位的提升;从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来看,博物馆、纪念馆、墓地等带有时间超越性的异托邦形态,与危机异托邦所呈现的庇护、排他与悖反属性,在不同层面上展现着异托邦的独特话语模式;从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来看,心理诊所、抽屉等空间意象,也具有审视自我救赎、时代省思,考察秩序与隐私感知等价值指向。第三章由恶托邦入手观察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北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受到近现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文化压榨,与西方20世纪经济、战争危机两种恶托邦空间感受的共同影响,展现出更为暴虐复杂的空间属性。早期华人移民遭遇“排华”事件的险恶生存处境、战争时期的罪恶城市镜像、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以及因愚昧、贫穷、灾难等原因形成的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在展现群体苦难屈辱、无畏挣扎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性与天性的博弈与沉沦。第四章聚焦于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呈现。作为对空间书写类型及其转型的归纳与演绎的补充,空间的流通、割裂、争夺乃至无序,展现着科技跃迁带来的世界性空间碰撞,与空间激变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思考:如何定位空间流通与全球化体系建构中的地方性存在,如何正视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空间割裂与认知错位,如何解读人类社会中多种形态的空间争夺行为,这些均是跨域书写需要加以深度思考的即时性问题。第五章集中剖解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思考表达层面的空间叙事和内容层面的空间表征,如何通过叙事艺术实现共融。综合选择北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特色较为突出、使用频率较高,且围绕空间元素展开的空间叙事手段,鉴于创作现状与研究视野,在对群体性创作策略的整合和对个体书写经验的凝视下,主要从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以及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三方面入手。最后总结北美华文文学空间想象流变中的精神史变迁与创作转型,在书写范畴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向中,去边界化的地志空间书写与世界化文化症候相互表征;身份感知从“缺失”与“追寻”,到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认同,隐形身份认同与日常空间审美化成为新移民作家群拓展书写主题的意识底色;职业叙事原型由“经济”过渡到“科技”,故事空间场域由纽约过渡到硅谷,表象转变的背后实则蕴藏着空间认知结构的跃迁与价值基点的当代重塑。
李小刚[3](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指出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张然[4](2020)在《“珞珈龙学”研究》文中认为《文心雕龙》研究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显学,自黄侃先生拉开了《文心雕龙》研究的现代序幕,一代代学者砥砺前行。现如今,《文心雕龙》研究被称为“龙学”,这项研究已经成果斐然、蔚为大观。武汉大学位于中国的中部,其前身是晚清名臣张之洞在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武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早的百年老校之一。《文心雕龙》与武汉大学的缘分,也已有百年历程。1914至1919年,黄侃先生于北京大学传授《文心雕龙》。1919年离开北大后,他将有关《文心雕龙》的课程带至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中华大学等高校,珞珈龙学由此开启。时至今日,已逾百年。黄侃、朱东润、刘永济、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李建中等多位先生的薪火相传,力保珞咖龙学历经风雨,仍龙脉不断。梳理珞珈龙学的百年历程,可分成三个阶段:阶段一,珞珈龙学初创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黄侃、朱东润、刘永济三位先生。黄先生是导夫先路之人,在学术研究和三尺讲坛上,均点燃了珞珈龙学的星星之火。朱先生接棒,以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贡献了精彩的“刘勰”一章,进一步强化了对义理阐释的重视。刘先生则是筑其重镇式的学者,《文心雕龙校释》一书成为“龙学”经典,由此奠定了珞珈龙学重义理阐释、重宏观研究的学派特质。这三位先生皆注重理论阐释,尤其关注刘勰的创作论思想,此研究倾向对路珈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后的俊贤们基本都沿着这一方向,不断深化、拓展。同时,对理论阐释重视的背后,也有着学者们借古鉴今的良苦用心,注重现实的研究品格开始逐渐显现。简言之,初创期的珞珈龙学之特点可以概括为:开始重视对义理的阐释,并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对《文心雕龙》做研究。阶段二,珞珈龙学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五位先生。刘绶松先生的学术蓬勃期遇上了政治运动的蓬勃期,他的“龙学”研究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时时处处都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刘勰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相关理论。虽然这种研究视角在无形中削弱了对《文心雕龙》审美思想的探讨,但却成为珞珈龙学现实品格的一种独特的表现。珞珈龙脉传至刘纲纪先生,刘先生凭借极高的理论水平,使珞珈龙学又上了一个高度。他以极强的逻辑性建构了刘勰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并将刘勰及《文心雕龙》定位为哲学家与哲学典籍,这一观点仍时常被后学征引。同时,其专着《刘勰》是较早在台出版的来自大陆的学术专着,是珞珈龙学扩大对外影响的一个范例。吴林伯先生则是珞珈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位大家,虽着作等身,但所获声名并不相称,这与其专着《<文心雕龙)义疏》《<文心雕龙>字义疏证》出版时间较晚有关,但吴先生真正做到了校注释义全面发展,又因国学基本功扎实,其“龙学”着述功力深厚,是“龙学”界亟待挖掘的一座宝藏。吴先生还指导过一篇硕士论文《<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此文的作者是易中天先生,他同刘纲纪先生一样也研究了《文心雕龙》的美学问题。这篇讨论《文心雕龙》美学问题的论文,历经多次修改后,出版了同名专着《<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是首部研究《文心雕龙》美学思想的专着。发展期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罗立乾先生,他同吴先生一样,在校注释义方面均有建树。他对刘永济先生及《文心雕龙校释》素有研究,其《新译文心雕龙》明显有《校释》的影子。罗先生还注重探讨《文心雕龙》的当下之用,在珞珈龙学现实品格方面,极具代表性。发展期的这几位代表人物,沿着初创期先贤们奠定的重义理、重宏观的研究方向,继承并光大了珞珈龙学的这种学统。无论是刘绶松先生被誉为“《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的奠基石”①的《<文心雕龙)初探》,还是刘纲纪、易中天两位先生在建构刘勰美学思想理论体系方面的努力,抑或是吴林伯先生对刘勰文学思想与其它典籍理论之间关系的厘清,以及罗立乾先生对《文心雕龙》理论精义当下之用的多番探讨,这些都彰显了珞珈学人对初创期先贤们理论品格的自觉追求,以及对刘勰文学思想古为今用的现实性考虑。概言之,发展期的珞珈龙学承接了初创期的研究方向与学术品格,在政治运动纷杂的历史时期没有放弃对刘勰及《文心雕龙》的研究,并想方设法从各种角度为刘勰及《文心雕龙》赋予“新生”,这也使得现实的品格一直流淌在珞珈龙学的血脉中,并成为其一大亮点。改革开放后,珞珈龙学的发展日益蓬勃。研究领域及方向日渐多元,理论着述都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这些都使珞珈龙学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现今珞珈龙学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的“龙学”学派。阶段三,珞珈龙学拓新期(2001至2019年),这一时期的珞珈龙学成果不断,学人辈出,李建中先生是此期代表。他在《文心雕龙》文本的译注,理论的阐释与解读,刘勰的人格精神,“龙学”的学术史等多个研究领域,皆有涉猎。依靠以中西比较和古今对话的学术思路,他为新世纪的珞珈龙学不仅贡献了《文心雕龙讲演录》《文心雕龙导读》《龙学档案》等重要成果,还凭借“青春版《文心雕龙》”成功地完成了《文心雕龙》课程的教改。拓新期的其他珞珈学人同样在注重理论研究,强调现实针对性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对《文心雕龙》各种重要理论、观点、命题的探讨仍旧是主要的研究选题。尤其是珞珈讲坛上的老师善于把《文心雕龙》的理论研究与学科的学术动向相结合,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珞珈龙学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有序。尤其是2011年成功承办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年会后,珞珈龙学更是维持每年都有相关“龙学”着述发表的势头,而这也体现了珞珈龙学积极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合理的人员梯队建设。总体而言,新时期珞珈龙学的着述质量及学界认可度均较高,研究具有多学科、跨学科及多视角的特点,并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前辈学人及整个学派的研究成果。不过,发展至百年的该学派仍然没有出现可以比肩《文心雕龙校释》的经典之作,缺乏可以扛鼎的“龙学”专着。这是种遗憾,但更是对珞珈龙学的鞭策与期待。总之,珞珈龙学以20世纪初黄侃先生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讲坛上传授《文心雕龙》为发端,以刘永济先生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心雕龙》并将讲义集结成书,作为其学统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代表学人及作品有刘永济先生的《文心雕龙校释》、刘纲纪先生的《刘勰》、吴林伯先生的《<文心雕龙>义疏》、易中天先生的《<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罗立乾先生的《新译文心雕龙》以及李建中先生的《文心雕龙讲演录》等。该学派的主要特点在于注重对《文心雕龙》做整体性的研究,善于从义理阐释的角度去剖析刘勰的文学思想,突出学术研究的现实品格并着力与教学相结合。
管亚萍[5](2020)在《S小学第一学段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使用研究》文中指出教科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知识载体,是国家课程改革先进理念的体现,其编写直接关系到国家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2012年3月8日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部编本”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实行“部编本”教科书编写项目,是国家在面对当下多种教科书并存即“一纲多本”的情况下,力图打造“部编本”成为示范性教材,这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科书由知识系统、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组成,其中与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相匹配的练习系统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小学第一学段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幼儿的玩乐学习到儿童的系统知识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助力学生奠定良好发展基础的关键期。本文以小学第一学段“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观察法掌握一线教师使用小学第一学段“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的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本论文共计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问题的提出、研究的问题、核心概念和相关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以小学第一学段“部编本”语文的四册教科书练习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培养目标要求对练习系统的内容做出了分析、总结;第三章主要采用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去调查、分析S小学第一学段“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的使用情况,整理和归纳出S小学在练习系统使用上的经验与不足;第四章是针对S小学在练习系统使用上存在的不足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相对应的具体建议。
杨丽莹[6](2020)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教学研究》文中指出贬谪是中国古代特殊的政治制度,对文人的创作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困顿的谪居生活,没有造成中国古代文学土壤的贫瘠,反而孕育出不少动人心魄的诗篇。贬谪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主题。贬谪文学作品在今天的中学语文教材中也占了一定的分量。这些作品不仅语言凝练,结构严谨,手法精巧,有丰富的文学涵泳价值;而且常常闪烁着生活智慧的光芒,有一定的现实教育价值。学生从部分贬谪诗文中还能感悟到古代文人“安贫乐道”的处世哲学。这些中国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今天的青少年理解与思辨性继承。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笔者在吸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切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系统化的研究,力求为教师执教贬谪文学作品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本文包括以下几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的研究意义,梳理贬谪文学在文学史、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两个维度的研究现状与成果,找出尚有研究空间的地方。第一章,笔者对贬谪文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它的发展脉络,挖掘贬谪文学的教学价值。这部分内容意在强调贬谪文学在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章,笔者以初中统编版、高中人教版、高中统编版(必修)语文教材为例,对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的分布组织、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旨在明确中学生对贬谪文学作品的学习要求。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进行了宏观上的艺术特色研究和情感态度类型归纳。这部分内容意在把握贬谪文学这一类文的精髓,为语文教师执教贬谪文学作品提供系统性的参考。第三章,笔者为语文教师执教贬谪文学作品,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与建议。教学建议共有四点。从促进解读的角度,笔者建议教师要善用多维度的资料来辅助学生理解贬谪者的精神。从教法优化的角度,笔者提议教师巧用抓手,搭建教学支架。从丰富课型的角度,笔者指出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从不同角度组织材料,带领学生展开贬谪文学主题群文研究。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笔者围绕贬谪主题设计了两个趣味活动。结语部分对论文的行文脉络进行简单梳理,总结本文对语文教师执教贬谪文学作品的方法指导。
杨丽可[7](2020)在《现代诗歌选篇的编写与使用研究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现代诗歌,又可称作新诗,它虽已历经百年的发展,但依然处在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当中。作为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之一,现代诗歌选篇因其现代与传统因子交织的特质,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贯穿于初中学段语文教学的始终,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但由于各种原因,现代诗歌教学长期处在边缘化的角落,不受到一线师生的重视,统编版的发行与使用却为现代诗歌在教学中的复苏带来了希望。统编版教材的编写系统在选篇的篇目与布局、选篇的呈现形式和助读系统等多个层面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打破了旧有的编写思路,为现代诗歌教学的开展开辟了新路径。教材的编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本文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选篇的编写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把握两者在现代诗歌选篇编写上的异同,凸显统编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和编写意图,分析统编版教材的优良性与科学性;其次,针对统编版教材的两大受众——教师与学生,提出具有指导性的使用建议,为一线师生提供“教”与“学”启发,提升教材的使用效率;最后,统编版现代诗歌选篇编写系统中仍存在些许漏洞,本文将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列举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教材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提供参考。
周龙华[8](2019)在《基于电影建筑学对建筑空间叙事性手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验经济是心时代浪潮下最具影响力的经济模式。同样,在建筑领域也越来越关注空间的体验。这种体验是空间情境的表达、人体感知的获取和事件历时的叙事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电影作为一门与建筑最为接近的综合艺术类型,在时间结构、蒙太奇手法、情景造型、体验感知、叙事表达等多方面存在关联性。电影建筑学是一种基于电影艺术编排的设计手法,通过营造空间的叙事性情境来影响人的感知与体验。关于建筑空间的叙事性手法研究,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的缘起、背景和对象,表达了研究的多方面目的和意义,详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制定了研究框架。第二章系统的介绍了电影建筑学和建筑叙事学的叙事性,总结了四点关于影像叙事和空间叙事的关联性:空间结构、时间结构、蒙太奇手法、情境造型。第三章基于电影建筑学构建了叙事性手法的指导框架:剧本的编排、要素的选择、动线的组织、情节的表达、境界的升华。第四章从叙事动线组织方式的角度出发,以线性叙事、平行叙事、立体叙事、表现叙事四个方面展开电影与建筑作品的对比性分析。第五章从文本叙事、影像叙事和经验叙事为主题展开叙事性空间的案例分析,并以三个方向进行设计试验。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总、和创新点和关联性学科拓展,第二部分阐述了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
王红[9](2019)在《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履责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如何提高质量是乡村教育进入“下一个一百年”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相较于以“资源倾斜论”“仿城发展论”“撤并进城论”等为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的主流议题,当前实践中兴起的将地方资源引入乡村学校的在地化质量提升路径尚待研究者关注。立足于提升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一项实践方法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空间,为何以及以何乡村教育在地化能够发挥作用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命题。相较于既有研究将“在地化”理解为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化机制”,本研究对在地化的理解是围绕“基于互动的联结机制”展开的,研究视域下的“乡村”被定义为“地方”,以学校作为分析单位和研究逻辑起点考察乡村教育在地化的理论合理性、实践智慧以及运转机理的研究架构弥补了既有研究中对学校维度上在地化实践的合理性、实践做法的碎片化表达以及变革效用机理的忽视。基于“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相结合的研究进路,“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理论融合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合理性阐释”与“跨案例对比分析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机理模型构建”两大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了研究作为“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综合体”的类型规定。理论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空间的阐释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进路的角度回溯了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知识构成的泛科学理性、教育管理中的威权关系、基于效率主义的教育生产逻辑所构成的“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形成了乡村由“在场”到“退场”的历史进路,以阐释乡村沦为“空间物理场”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空间价值被遮蔽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转向一个融合视域,从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视角论证了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学校教育中“乡村的在场”带来了一个融入地方文化特质和个体亲切经验、抽象与具体兼容的辩证的学校文化空间,一个打破知识既定结论、丰富知识解释框架的知识创新的生长空间,一个弥补学校教育中个体纵向经验断裂和具身实践情境缺位的经验补充及知识转介空间,一个联结家、校、社互动交往、拓展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了一方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场”。实践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智慧及运转机理的论述是基于多案例与扎根理论译码法相结合的跨案例对比分析的研究设计展开的,在详细阐述“生活化课程素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文化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产业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三个本土典型案例的实践智慧后,通过对案例资料的三级编码,抽象出以“前置变项”“过程变项”“结果变项”为过程维度,以“背景性认识”“行动中的主体角色”“过程性策略”“关联性约束条件”“效应反馈”为类属轴,以“对农村学校的正向认知”等19个关键要素为基本框架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过程模型,概括出内置于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过程中以构建学校、乡村、儿童三者间联结的“空间资源化—资源知识化—知识资本化”的作用路径,提炼出在地化变革过程中“地方资源知识化”以“知识齐性的聚合效应”和“舞台化学校的审美效应”赋予乡村学校“乡村社会半公共空间”“附着乡村特质的教育审美空间”二重身份的效应机理。并从实践范式的视域总结提炼出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本质即为一次以承认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为前提挖掘乡村资源教育能产性的过程,遵循的是以学校比较优势形成学校发展优势的实践逻辑,因而,实践范式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表现为一种“基于地方赋权挖潜的优势治理”的教育变革实践方法论。综上,通过对乡村教育基层实践小趋势的理论抽象为处于迷茫期的乡村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是研究初衷所在。
蔡惠君[10](2017)在《立人为本 立言为魂 ——黄玉峰语文教育观研究》文中认为黄玉峰崇尚的是“立人”教育,认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人的确证,因此教师应当具有自主精神,从“重分数”向“重人格”实现教育转向。黄玉峰将“立人”的理念渗透在“大语文”教学观:扩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在生活的“大活水”中养育学生的“言语生命”。这是借语文教育独有的“立言”功能,达成教育“立人”的目标。因此,他的阅读教学观本质上是在为“立言”奠基:重视大量积累和经典阅读以为“言语生命”培根;倡导以独立意识处理教材,并从对教材大胆进行“增”与“删”、为课堂引入优质资源、立足于培育“思想者”三方面加以实施;不以模式化的教学方法来规约课堂,主要是基于文本特性开展教学,在学生的自我领悟中达成教学目的,经常对文本开展批判性阅读;借读后感、模仿写作连接读写的桥梁。而他的写作教学观本质上是在培育“立言者”:重视写作内在动力的激发,强调教师个体“言语生命”对学生的“召唤”;尊重学生的言语个性,从思想与形式放开对学生的写作束缚;倡导论文写作,引领学生攀登“言语生命”的高峰;通过各种平台使学生的作品得以流通、发表。黄玉峰是个“学者型教师”,研究目的就是从他身上抽象出共性的可供语文教师提升素养的路径,主要有:坚持做学问和保持个人操守、养护学生的言语生命、热爱每一个学生。
二、重在开拓语文教学的研究性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在开拓语文教学的研究性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1)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重要概念定义 |
2.1.1 外交话语:对立型VS.合作型 |
2.1.2 话语空间 |
2.1.3 中国“和合”话语 |
2.2 政治话语研究 |
2.2.1 话语与政治 |
2.2.2 政治话语研究视角 |
2.2.3 认知视角的政治话语研究 |
2.3 话语空间研究 |
2.3.1 话语空间理论形成、发展及引介 |
2.3.2 相关研究 |
2.3.3 适用性和局限性 |
2.4 合作型外交话语研究 |
2.4.1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领域 |
2.4.2 语言学领域 |
2.5 现有研究局限及本研究创新点 |
2.5.1 现有研究的局限 |
2.5.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中国传统“和合”哲学思想 |
3.1.1 源流与内涵 |
3.1.2 对中国外交话语的影响 |
3.1.3 对话语空间研究的观照 |
3.2 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拓展 |
3.2.1 话语空间三维度 |
3.2.2 话语空间分析路径 |
3.2.3 本研究话语空间分析拓展框架 |
3.3 认知识解 |
3.3.1 认知识解理论概览 |
3.3.2 认知识解与话语空间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语料构成 |
4.3 分析步骤 |
4.4 分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维度表征 |
5.1 空间指示 |
5.1.1 空间范畴表达 |
5.1.2 空间指示的“满格”表征 |
5.2 人称指示 |
5.2.1 自我中心指称VS.异我中心指称 |
5.2.2 指示中心——“我们 |
5.2.3 人称指示的空间“满格 |
5.3 空间性隐喻 |
5.3.1 容器隐喻 |
5.3.2 空间隐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时间维度表征 |
6.1 时间指示 |
6.1.1 时间范畴表达 |
6.1.2 时间“满格 |
6.2 时间性隐喻 |
6.2.1 旅程隐喻 |
6.2.2 潮流隐喻 |
6.2.3 建筑隐喻 |
6.3 情态的时间植入 |
6.3.1 “要”的时间植入 |
6.3.2 “将”的时间植入 |
6.3.3 “应该”的时间植入 |
6.3.4 情态时间植入的未来导向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价值维度表征 |
7.1 价值性隐喻 |
7.1.1 色彩/画卷隐喻 |
7.1.2 游戏隐喻 |
7.1.3 关系隐喻 |
7.2 图式化 |
7.2.1 行动链图式 |
7.2.2 平衡图式 |
7.3 凸显 |
7.3.1 句型凸显 |
7.3.2 语义凸显 |
7.4 转喻 |
7.4.1 部分代整体 |
7.4.2 整体代部分 |
7.4.3 行为代行为体 |
7.5 级阶调整 |
7.5.1 详略度 |
7.5.2 变焦 |
7.6 观察点 |
7.6.1 引用 |
7.6.2 客观化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和合”话语的话语空间 |
8.1 “和合”话语空间建构 |
8.1.1 空间“满格”:“包容互鉴、和谐共处” |
8.1.2 时间“满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
8.1.3 共同价值表征:“互利共赢” |
8.1.4 “和合”话语空间模型 |
8.2 三维度互动关系 |
8.2.1 时间-空间 |
8.2.2 价值-空间 |
8.2.3 价值-时间 |
8.3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两类话语空间建构对比讨论 |
9.1 两类话语空间对比 |
9.1.1 空间维度对比 |
9.1.2 时间维度对比 |
9.1.3 价值维度对比 |
9.1.4 总体差异 |
9.2 话语空间建构与国际话语权 |
9.2.1 中国当代外交话语变迁:对立型话语空间转向合作型话语空间为主 |
9.2.2 西方霸权话语:对立型话语空间作为合法化工具 |
9.2.3 话语空间建构——透视话语议程设置 |
9.3 本章小节 |
第十章 结论与启示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启示 |
10.3 局限与展望 |
参引文献 |
附录 |
(2)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空间”概念的厘清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乌托邦愿景:诗化空间定位的“立”与“破” |
第一节 桃源式空间的现代性衍生 |
一、早期华人书写中的乌托邦想象 |
二、家族与寻根:异国的怀旧乌托邦 |
三、革命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化 |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文物:传统人文元素的空间重塑 |
第三节 存在空间与寓言化空间:抗衡历史的封闭性场域 |
第二章 异托邦: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 |
一、唐人街:从族裔聚落到景观化的空间符码 |
二、地下室:超越离散的边缘空间再定位 |
第二节 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 |
一、博物馆/纪念馆/墓地:异托时与异托邦的叠加 |
二、庇护/排他/悖反:危机异托邦的存在方式 |
三、妓院/舞会/社交媒体:日常秩序的“补偿性异位” |
第三节 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 |
一、心理诊所:自我救赎的通道与时代省思的边界 |
二、抽屉:秩序与隐私的空间感杂糅 |
第三章 恶托邦: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 |
第一节 天使岛:早期移民经历与排他空间 |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域下的罪恶城市镜像 |
第三节 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 |
第四节 愚昧/贫穷/灾难: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 |
第四章 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拓扑化”呈现 |
第一节 空间的流通:全球化体系下的地方性存在 |
第二节 空间的割裂: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认知错位 |
第三节 空间的争夺: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社会行为 |
第五章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空间叙事结构 |
一、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 |
二、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 |
三、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 |
第二节 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文本空间搭建 |
一、续写:作家对成名作的补充与再消费 |
二、重写:改写旧作行为下的文本空间重构 |
三、超越互文:由生命体验出发的主题共鸣与书写革新 |
结语 |
一、从“区域”到“全球”:去边界地志空间书写中的文化症候 |
二、从“身份缺失”到“在地化认同”:隐形身份与日常空间审美化 |
三、从“经济”到“科技”:职业叙事原型中的空间认知结构跃迁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外空间理论着述汉译版本辑录 |
附录2 国内空间与文学研究专着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
(一)不幸的幸运儿 |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
(一)作家作品研究 |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
(四)梦幻化的效应 |
(五)爱欲的悲剧性 |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对希望的坚持 |
(三)抒情性与诗性 |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
(一)物象的象征性 |
(二)梦幻性段落 |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
(四)生命的悲剧性 |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多角色命运 |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珞珈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初创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奠基 |
一、珞珈龙学之诞生 |
二、黄侃与珞珈龙学 |
三、朱东润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永济:珞珈龙学之功臣 |
一、“龙学”专着之特点 |
二、《文心雕龙校释》义理研究 |
三、“龙学”对词学的影响 |
四、“龙学”的中西比较思维 |
第二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上)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发展 |
一、珞珈龙学之长成 |
二、胡国瑞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绶松对“龙学”的贡献 |
一、高度强调政治性的学术研究思路 |
二、论《文心雕龙》中的现实主义 |
三、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阶级性” |
四、刘绶松“龙学”之特点 |
第三节 刘纲纪的“龙学”成就 |
一、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定位 |
二、《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三、刘勰的人格精神、佛学思想与思维模式 |
四、对刘勰生平事迹之考证 |
五、与刘纲纪先生的商榷 |
第四节 吴林伯:珞珈“龙学”的巨匠 |
一、极富特点的“龙学”着作 |
二、论《文心雕龙》诸命题 |
三、论《文心雕龙》与其它典籍的关系 |
四、吴林伯“龙学”治学方法 |
第三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下) |
第一节 易中天的“龙学”着作 |
一、《文心雕龙》之文学本体论 |
二、《文心雕龙》之创作规律论 |
三、《文心雕龙》之审美理想论 |
四、易中天对珞珈龙学的贡献 |
第二节 罗立乾的“龙学”着述 |
一、《新译文心雕龙》的“承”与“新” |
二、两大类“龙学”论文 |
三、罗立乾对“龙学”的态度 |
第四章 拓新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新世纪的珞珈龙学 |
一、论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
二、珞珈龙学之壮大 |
第二节 李建中:传承“珞珈龙学”的薪火 |
一、发现《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 |
二、重释《文心雕龙》的关键词 |
三、创生《文心雕龙》青春版 |
结语 |
一、珞珈龙学的现实品格 |
二、珞珈龙学的辐射效应 |
附录 “珞珈龙学”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S小学第一学段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发行与使用 |
二、教科书练习系统在语文学习中的价值 |
三、教科书练习系统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状况 |
四、个人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部编本”语文教科书 |
二、练习系统 |
三、第一学段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练习系统的编制研究 |
二、关于练习系统的作用研究 |
三、关于练习系统的使用研究 |
四、文献小结 |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第一学段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介绍 |
第一节 小学第一学段语文课程目标 |
一、识字与写字目标 |
二、阅读目标 |
三、写话目标 |
四、口语交际目标 |
五、综合性学习目标 |
第二节 小学第一学段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练习呈现方式 |
一、识字与写字练习 |
二、阅读练习 |
三、写话练习 |
四、口语交际练习 |
五、综合性学习练习 |
第三节 小学第一学段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特点 |
一、识字与写字练习特点 |
二、阅读练习特点 |
三、写话练习特点 |
四、口语交际练习特点 |
五、综合性学习练习特点 |
第三章 S小学第一学段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使用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时间 |
第二节 课堂观察与教师访谈情况分析 |
一、识字与写字练习使用调查情况分析 |
二、阅读练习使用调查情况分析 |
三、写话练习使用调查情况分析 |
四、口语交际练习使用调查情况分析 |
五、综合性学习练习使用调查情况分析 |
第三节 调查总结 |
一、S小学练习系统使用可取经验 |
二、S小学练习系统使用存在问题 |
第四章 小学第一学段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使用建议 |
第一节 识字与写字练习使用建议 |
第二节 阅读练习使用建议 |
第三节 写话练习使用建议 |
一、指导学生写话练习方法 |
二、创设练习情境,学生有感而发 |
第四节 口语交际练习使用建议 |
第五节 综合性学习练习使用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S小学第一学段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的使用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S小学第一学段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的使用课堂观察记录表 |
致谢 |
(6)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贬谪文学及其教学价值 |
第一节 贬谪文学的概念界定 |
一、贬谪 |
二、贬谪文学 |
第二节 贬谪文学的发展脉络 |
一、开创:屈原高歌 |
二、发展:唐臣谪声 |
三、突破:宋人新语 |
第三节 贬谪文学的教学价值 |
一、文学涵泳价值 |
二、文化思辨价值 |
三、现实教育价值 |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选文研究 |
第一节 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的选录现状 |
一、贬谪文学作品的分布情况 |
二、不同学段的选编变化趋势 |
第二节 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 |
一、基础性的教学目标 |
二、特殊性的教学目标 |
第三节 教材中贬谪文学的艺术特色研究 |
一、课文中的常见意象 |
二、课文中的用典类型 |
三、课文中的地理书写 |
第四节 教材中贬谪文学的情感态度类型 |
一、讽刺奸佞,幽怨不平 |
二、坚守冰心,且济天下 |
三、观照自我,孤寂怅惘 |
四、忘情乡野,闲适自得 |
第三章 贬谪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研究 |
第一节 善用材料,辅助多维解读 |
一、参考历史研究,理解迁客写作背景 |
二、援引性格评价,体悟谪人精神特质 |
三、收集地理书写,揣摩贬官创作心理 |
第二节 巧用抓手,搭建教学支架 |
一、借助重要意象,涵泳文意 |
二、关注同类典故,缘事入情 |
第三节 对比勾连,组织群文研究 |
一、个体历时比较,认识文人精神 |
二、同期纵横比较,感受患难友情 |
三、历史交叉比较,反思文学现象 |
第四节 立足贬谪,设计趣味活动 |
一、考据诗人行踪,绘制贬谪文学地图 |
二、创设历史情境,模拟创作赠答文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现代诗歌选篇的编写与使用研究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原因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 研究专着 |
(二) 研究文章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深入理解,利于教师开展现代诗歌的教学 |
(二) 学以致用,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三) 查漏补缺,利于编者完善和优化编写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系统分析法 |
第一章 现代诗歌及其教学价值概述 |
第一节 现代诗歌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
一、现代诗歌概念的辨析 |
二、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现代诗歌的特征 |
一、现代诗歌中的现代特征 |
二、现代诗歌中的传统特征 |
第三节 现代诗歌的教学价值 |
一、抚时感事,富有家国情怀 |
二、与时俱进,促进个性解放 |
三、洋洋大观,提升鉴赏能力 |
四、包罗万象,拓宽文化视野 |
第二章 统编版教材现代诗歌编写系统的探究 |
第一节 人教版教材现代诗歌编写系统概况 |
一、人教版现代诗歌编写系统的特点与可取之处 |
二、人教版现代诗歌编写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统编版与人教版现代诗歌编写系统比较研究 |
一、两版教材选篇数量与布局的比较 |
二、两版教材选篇涉及内容的比较 |
三、选篇在两版教材中的呈现形式的比较 |
四、两版教材选篇助学系统的比较 |
第三节 统编版现代诗歌编写系统的守正创新之处 |
一、沿袭人教版教材编写的优良因子 |
二、尽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举 |
三、铺设难度的“梯度” |
四、提供“教”与“学”的指导 |
五、完善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体系 |
六、在任务中注重情境的构造 |
第三章 统编版教材现代诗歌编写系统的使用建议 |
第一节 针对教师的使用建议 |
一、明确教学价值,制定教学目标 |
二、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思维 |
三、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丰富课堂形式 |
第二节 针对学生的使用建议 |
一、增强自学意识,提高教材使用效率 |
二、把握学习重点,精进学习方法 |
三、参与活动探究,做到学以致用 |
第四章 统编版教材现代诗歌编写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
第一节 统编版教材现代诗歌编写系统存在的问题 |
一、现代诗歌的概念划分和特性不明晰 |
二、选篇占比缩水,重视程度较低 |
三、篇目陈旧,与当代生活存在距离 |
四、“活动·探究”单元操作困难 |
第二节 统编版教材现代诗歌编写系统的改进建议 |
一、明确现代诗歌的定义与划分 |
二、凸显现代诗歌特点,增加篇目的多样性 |
三、增添当代文化参与的比重 |
四、建立针对性的评价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电影建筑学对建筑空间叙事性手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心时代的呼唤 |
1.2.2 跨学科研究的意义 |
1.2.3 建筑空间的体验性 |
1.2.4 建筑设计的创新性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电影建筑学的范畴——理论 |
1.3.2 建筑空间的研究对象——客体 |
1.3.3 叙事性的体验感知——主体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现状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1.6.3 国内外教学实践现状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电影和建筑空间的叙事关联性研究 |
2.1 电影建筑学 |
2.1.1 概念发展 |
2.1.2 电影建筑 |
2.1.3 建筑电影 |
2.1.4 电影建筑学 |
2.2 建筑叙事学 |
2.2.1 概念发展 |
2.2.2 建筑叙事 |
2.2.3 叙事实践 |
2.2.4 空间叙事性 |
2.3 电影影像叙事与建筑空间叙事的关联性 |
2.3.1 时空特征——时间结构 |
2.3.2 时空特征——空间结构 |
2.3.3 体验特征——蒙太奇手法 |
2.3.4 本体特征——情境造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电影建筑学对空间叙事性设计手法的研究 |
3.1 建筑空间叙事的剧本编排——秩序性 |
3.1.1 意义作用 |
3.1.2 剧本题材 |
3.1.3 剧本主题 |
3.1.4 剧本编排 |
3.2 建筑空间叙事的要素选择——多样性 |
3.2.1 意义作用 |
3.2.2 要素特征 |
3.2.3 要素形式 |
3.2.4 要素设定 |
3.3 建筑空间叙事的动线组织——节奏性 |
3.3.1 意义作用 |
3.3.2 线性组织 |
3.3.3 非线性组织 |
3.3.4 反线性组织 |
3.4 建筑空间叙事的情节表达——生动性 |
3.4.1 意义作用 |
3.4.2 空间界面 |
3.4.3 技术营造 |
3.4.4 感知营造 |
3.5 建筑空间叙事的境界升华——启发性 |
3.5.1 意义作用 |
3.5.2 升华元素 |
3.5.3 叙事修辞 |
3.5.4 境界营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影叙事和建筑叙事案例的对比性解析 |
4.1 线性叙事性对比 |
4.1.1 概念介绍 |
4.1.2 电影《调音师》解析 |
4.1.3 葛如亮——习习山庄 |
4.1.4 对比性分析 |
4.2 平行叙事性对比 |
4.2.1 概念介绍 |
4.2.2 电影《云图》解析 |
4.2.3 丹尼尔·里伯斯金——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
4.2.4 对比性分析 |
4.3 立体叙事性对比 |
4.3.1 概念介绍 |
4.3.2 电影《盗梦空间》解析 |
4.3.3 伯纳德·屈米——拉·维莱特公园 |
4.3.4 对比性分析 |
4.4 表现主义叙事对比 |
4.4.1 概念介绍 |
4.4.2 电影《卡里加里博士》解析 |
4.4.3 弗兰克·盖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
4.4.4 对比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电影建筑学对建筑空间叙事性设计的尝试 |
5.1 命题一:文本剧本——文本空间叙事性设计 |
5.1.1 但丁纪念堂——精神映射 |
5.1.2 诗学叙事——情景叙事 |
5.1.3 《小石潭记》空间叙事转译——路径叙事 |
5.1.4 文本叙事性手法总结 |
5.2 命题二:电影剧本——影像空间叙事性设计 |
5.2.1 张永和的《后窗》——窥视游戏 |
5.2.2 王麟杰的《雨中的凝视》——介质转变 |
5.2.3 电影《黑暗面》空间叙事转译——空间并存 |
5.2.4 影像叙事性手法总结 |
5.3 命题三:摄影剧本——经验空间叙事性设计 |
5.3.1 马岩松的鱼缸——运动记忆 |
5.3.2 庄子玉的张家港教堂——拼贴叙事 |
5.3.3 摄影《经验建筑》空间转译叙事——经验叙事 |
5.3.4 经验叙事性手法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论文研究总结 |
6.1.2 论文创新点 |
6.1.3 关联性学科拓展 |
6.2 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图片汇总 |
附录 B 表格汇总 |
附录 C 影片观摩目录 |
附录 D 建筑案例及着作目录 |
附录 E 《小石潭记》原文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四、核心概念辨析 |
(一)地方、社区与乡村 |
(二)在地化与乡村教育在地化释义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指涉辨析 |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的类型: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综合体 |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
(三)资料分析的方法 |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乡村的退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之觞 |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准化崇拜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的历史进路 |
三、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乡村教育标准化之路的实践特质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迈向对学校教育中“地方”价值的综合性理解:重构“地方”在场的乡村教育 |
一、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地方”:个体成长的原初价值空间 |
二、知识创新视域下的“地方”:拓展知识叙事结构的知识生长空间 |
三、经验哲学视域下的“地方”:适宜有机体思维逻辑的经验补充空间 |
四、大教育视域下的“地方”:作为培植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山里的网红村小——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范家小学 |
(一)山村里的“小”小学:范家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范家小学的孩子们 |
(三)“教育的桃花源”:一人一校一世界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的实践图谱 |
(一)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实践的行动框架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朵不凋零的山花——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长坑小学 |
(一)教育山花格外香:长坑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长坑小学的孩子们 |
(三)“毛竹筒”精神的深耕:三任校长,一群教师,同一使命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推进路线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嵌入环境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行动框架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田园教育的佳范——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成佳学校 |
(一)嵌入茶乡的学校:成佳学校整体面貌概览 |
(二)成佳学校的孩子们 |
(三)身体力行的校长与勤勉的教师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行动框架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及在地化运转机理分析 |
一、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一)关键要素提炼:基于基本范畴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二)基于范畴关系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三)基于跨案例比较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故事线梳理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运转机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过程模型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作用路径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效应机理 |
三、作为一种实践范式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再审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作为方法论的实践优势 |
(二)行动表征下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空间分析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型本质下的实践要求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立人为本 立言为魂 ——黄玉峰语文教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真语文”大讨论与教师专业化问题 |
二、黄玉峰的影响力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
一、黄玉峰自我总结 |
二、学界的研究现状 |
三、黄玉峰研究的空间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理论分析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观察法 |
五、比较法 |
第一章 语文教育理念:“立人”与“立言” |
第一节 “人”的确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第二节 教育使命:还原真正的“人” |
一、教师的“不随”精神 |
二、培育学生的能力与人格 |
第三节 “大语文”观:涵养人文底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为“立言”莫基的阅读教学观 |
第一节 回归经典阅读:“还我琅琅书声” |
第二节 超越课本:“我即教材” |
一、大胆增删的教材观 |
二、为课堂引入优质资源 |
三、立足于培育“思想者” |
第三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
一、回归学生“自悟”的基点 |
二、文本特性是教学法之“魂” |
三、批判性阅读:从膜拜文本向客观审视转换 |
第四节 “读”的终极指向是“写” |
一、读后感:搭建读写的桥梁 |
二、模仿写作:让阅读为写作初阶服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指向“立言”的写作教学观 |
第一节 召唤“潜开启”的言语生命 |
一、多管齐下触碰心灵的情思 |
二、师生言语生命的相互激活 |
第二节 “写要轻松”:给言语表现松绑 |
第三节 论文写作:引领“立言” |
第四节 作品发表:让生命之作广为流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玉峰对语文教师素养提升的启示 |
第一节 语文教师的“命根”:学问与操守 |
第二节 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养护言语生命 |
第三节 教学相长的前提:热爱所有学生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重在开拓语文教学的研究性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 [1]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D]. 马倩.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D]. 杜未未. 吉林大学, 2020(03)
- [3]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珞珈龙学”研究[D]. 张然. 山东大学, 2020(11)
- [5]S小学第一学段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使用研究[D]. 管亚萍.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教学研究[D]. 杨丽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现代诗歌选篇的编写与使用研究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 杨丽可.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基于电影建筑学对建筑空间叙事性手法的研究[D]. 周龙华. 天津大学, 2019(01)
- [9]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D]. 王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立人为本 立言为魂 ——黄玉峰语文教育观研究[D]. 蔡惠君. 福建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