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媒时代文化领导权的重建(论文文献综述)
谢春涛[1](2021)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李长春曾经指出,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最重要就是回答了文化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和走什么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理念,也形塑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样态。本文将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轨迹为考察对象,以文化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命题,旨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位,解答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这三对关系的认识变迁。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成就,相关研究较为充分,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着手,历史性地梳理重要文献,对比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时思想与理论的变迁。在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更加清晰,这也更加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复杂的历史互动中不断开拓与调试而形成的。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定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恢复党风与社会风气,十二大报告还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提出了“四有”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逐渐褪去了共产主义色彩。鉴于精神文明偏重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又在1990年代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聚焦文化艺术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并且更强调文化的中国特色。新世纪以后,胡锦涛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待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的视角不断拔高,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从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的角度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综合国力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拥抱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彻底转变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受到列宁“两种文化”理论的影响,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二元对立划分,直到进入新时代才突破这种二元划分方法。在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尽管中国共产党始终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但整个社会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倾向,如,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直到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气派,中国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步开始摆脱对西方的盲从。第三章围绕文化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问题,主要探讨文化与政府、市场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受众被赋予更多选择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扩大。而当时文化是政府包办的“事业”和“工作”,在“以文补文”等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文化市场供需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尊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理顺“两种属性”与“两种效益”的关系之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和公益化的文化事业进行了区分,重新定义了文化领域中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市场主导文化产业和人民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思维,对触及底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并且落实二为方针增强文化活力。但在变革时代,老经验不灵、新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思潮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教训。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在以立为本的基调下,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工作方针,放弃了以往对意识形态进行刚性约束的办法,为如何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胡锦涛提出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为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共识形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论建构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文化体制改革探讨如何摆正政府、市场与人民的关系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探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繁荣发展的辩证统一,能够更好地涵盖文化自身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论述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突出理论重点。二是材料相对较新,得益于报刊电子化和材料的公开,文章大量利用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报刊材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当时党内外的观点。三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吸收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受众的角度分析文化背景,能够更充分地展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全面、更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替了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两种效益”以及“两种属性”有了更加辩证统一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层面,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出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李娜[2](2021)在《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犹如人们在使用“服装”这一概念之前已经穿着某种东西一样,哲学家们在创制出“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之前,也已经生活在意识形态之中。可以看出,意识形态与个体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而意识形态概念和狭义的文化概念在内涵上存在着相互重叠的部分,因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常常把这两个概念混合在一起使用。这意味着,文化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表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贯穿于意识形态问题的始终。尤其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新发展阶段,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西欧国家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空前满足的同时,物欲化风气渐为流行。与之相应,文化呈现出商品化、形象化、空间化的姿态和特征。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以福山为代表的“历史终结论”论调尘嚣日上,马克思主义有效性遭受质疑和挑战。正是基于透视、揭露这种文化的病症,詹姆逊主张对这样一个浸透着各种信息和“审美”体验的社会采取一种“历史主义”的和“辩证”的文化分析,从而达到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规律的“理解”。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己任,詹姆逊一方面主动迎接“历史终结论”提出的思想挑战,他澄清了福山对马克思历史终结的误读,驳斥了福山历史终结论的唯心主义倾向。另一方面,詹姆逊继承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吸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存在主义萨特的总体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美学理论以及结构主义阿尔图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等,旨在为构建自己的意识形态分析模式奠定思想基础。为了真正构建基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詹姆逊重新对整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从传统到现代——系统的梳理和评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的两阶段说。这两阶段包括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三种分析模式还原论的理论分析和现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四种类型历史性分裂的批判。实际上,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发展史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七种具体分析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批判,旨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诸意识形态分析模式各有不足和缺陷,并无本质性的优劣之分,每种不同分析模式的优势是可以根据分析对象与主题的转换进行综合运用。由此,他主张对现代社会特别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采取一种“历史主义”的和“辩证”的文化分析,在这里,理论分析及其结论性观点得到了具体运用。当然,这同时也构成了他本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的阐释和再阐释,并因此试图超越和克服传统理论的局限和当代理论的极端。围绕着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构建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对传统解决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反思。无论是文物研究直接否定历史主义困境,存在历史主义解决历史主义困境过程中又陷入到新的困境之中,还是尼采式以“历史主义”之名反历史主义,结构类型学的主客体结构单一性,在本质上都没有彻底解决历史主义意识形态性困境。在廓清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之“迷雾”的基础上,詹姆逊指认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中可以找到解脱历史主义困境的办法。通过对生产方式概念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考察,使生产方式概念升华为一种总体性结构系统。当生产方式本身转变为整个社会关系的共时系统之时,存在于系统之内各个层面的半自主性表征着经济的这种最终决定作用实质为一种“不作用”。文化、意识形态、司法、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之间既相互连接,又相互转化,在这个系统内文化与经济之间超乎一般的密切,这也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显而易见的事实。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发展史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七种具体分析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批判,以及对传统解决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反思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解释原则,在总体性、辩证性和历史性框架之内构建了“三重视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解释学分析视角。其理论的最终诉求,旨在晚期资本主义境域下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功能,这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一致的。詹姆逊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从“理论建构”进一步走向理论的“自我运用”。首先把其构建的意识形态解释学用于资本主义文化分期理论中,透视出资本主义每一历史阶段与之相应的文化逻辑。而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在这一历史化的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不仅“揭秘”了这种新的文化形式实质为文化逻辑,还“解码”其隐蔽的资本的扩张逻辑、镜像化的统治逻辑以及文化殖民的霸权逻辑之意识形态帷幕。“在哪里跌倒,要在哪里爬起”,詹姆逊深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深受扭曲的、压抑的生存上的文化困境,然而他把超越“超空间”的文化政治使命寄托于认知绘图这一策略,旨在“期待着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无产阶级化的过程”。可见,文化层面遭遇的困境也要从文化政治层面来寻找到突破文化藩篱之力量。詹姆逊的认知绘图策略本质上是“阶级意识”的符码,希望通过认知绘图来唤醒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压迫群体的觉醒,建立起反抗体制的联盟政治,从而朝着社会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方向发展。总之,詹姆逊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有效性的当代阐释,认为马克思早已为我们确立了对待后现代主义的“恰当立场”,所以,詹姆逊可以直面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中心的消解”、“基础的塌陷”以及“历史的终结”等惊世之叹。扞卫晚期资本主义阶段之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作为一种兴趣、作为一种吁求,贯穿于詹姆逊思想体系的始终。可以说,詹姆逊重新阐释、重新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解释学分析模式,为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激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生命力和拓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视野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但毫无疑问,詹姆逊也存在重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缺陷、“修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上存在的偏颇以及他提出认知绘图策略中构想政治联盟的乌托邦色彩等理论局限。无论如何,詹姆逊的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上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一些可贵的理论参考和理论资源。
魏兵[3](2021)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媒介理论的学术版图中,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批判性地研究西方政治与经济权力控制媒体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方法。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电视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经济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结合体。研究电视媒体需要关注电视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广播电视体制和全球传播秩序等社会性与机制性问题。所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力主采取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考察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整体而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术母体,着重研究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机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路径,它尤其关注电视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过程。该研究主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电视媒体,不仅受到资本与政治等权力的制约,而且成为控制大众意识形态和实施国际文化霸权的工具,呈现出复杂而消极的文化生产局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西方广播电视机制的理论成果,既可以掌握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又能进一步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制度性优势。本论文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学术渊源、研究背景、主要学者、核心观点与理论,进而阐述并评析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媒体权力控制问题的电视理论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理论研究和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学术探讨和理论镜鉴的态度拓展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我国电视的管理实践、艺术创作、产业发展与对外传播汲取理论经验与发展启示。因此,本文围绕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别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和学者群体等展开论述,以期描摹出该领域电视理论的整体特点。第一章为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生成语境,重点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学术借鉴和西方媒介的发展背景与机制等。第二章是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概说与评述,通过梳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在北美与欧洲两大地区集中的核心学者,阐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集群、学术承继、重要电视理论与观点概况、主要着作和学术地位等,进而为探讨该领域电视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理论价值做出相应的学理性准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以电视媒体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问题展开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即经济宰制观、意识形态操控观和国际文化霸权批判观。第三章主要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起点,即经济控制下电视媒体的商品属性。通过对受众商品论、文化生产的双重意义、电视内部的隐形审查机制和资本主义商业媒体的逐利性原则等观点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提炼该研究领域对资本控制大众媒体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思想控制议题提出的如“思想管理者”、“文化有限公司”、“媒体操控”、“宣传模型”等概念,或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属性的反思性观点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述,指出该研究领域着力批判西方电视媒体的思想控制机制的研究逻辑与理论特点。第五章将视点转向该领域的国际电视媒体传播研究,通过整合该领域对电视的国际传播议题等相关观点,分别就其提出的“媒体依附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国际传播单向流动等文化霸权观点与理论展开论述与探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内容,即第六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特点和第七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旨在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该领域的分析框架和批判焦点等研究价值,指出问题与偏颇。第七章以谨慎而镜鉴的态度,考量并发掘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电视研究对中国的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阐述相关论点,厘清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核心学者、研究方法、理论特点和重要议题等,探讨其对我国电视研究与产业的理论价值。
毕文君[4](2021)在《孟繁华学术年谱》文中提出孟繁华,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岭南大学等客座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创作委员会委员,北京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辽宁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编委等。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着有《众神狂欢》《1978:激情岁月》《梦幻与宿命》《传媒与文化领导权》
安莉[5](2020)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大学生文化自信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直接关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关键在于教育,文化自信教育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方法,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环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文化使命。因此,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文化的多维度认识入手,系统总结了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内涵意蕴和历史演进,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调查为依据,客观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策略和构建“一优三全”教育体系。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五部分,围绕四个内容展开。第一,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以文化基本理论概述为起点,从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三个维度认识文化。从文化自信的提出、基本内涵和独特气质和历史嬗变全面阐述文化自信,明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内在逻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相互关系。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涵、构成要素和价值意蕴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就是对自我文化存在形态和理想追求的高度认知与认同,对自我文化价值作用及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对我自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践行,明晰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第二,阐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为指导,系统梳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借鉴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巧实力理论,吸收其理论精华,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提供思想借鉴和现实指导。第三,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表现和文化自信教育现状,面向全国高校,选取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97所高校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6905名大学生进行了自编问卷的网络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频率和差异分析;同时,对33所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家、学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政工干部做了线上线下深入访谈。结合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和访谈情况,全面审视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肯定积极表现,正视存在问题,对问题成因进行客观分析,为科学有效地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第四,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优化策略和体系构建。强化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知行合一,文化共同体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遵循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的教育原则;通过培根、固本、铸魂、通脉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在教育路径上,提出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教育环境;聚焦关键人员,全员参与文化自信教育;聚焦关键环节,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过程;聚焦关键领域,全方位实施文化自信教育,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吴腾飞[6](2020)在《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纳入其中,使其成为了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国家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子系统,指的是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免于威胁或危险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多样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然而西方国家却自恃“文化中心论”,试图推动文化全球化向“文化西方化”发展,用西方的“普世价值”照亮整个世界。这种文化霸权主义行径正不断引发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冲突较量,也不断引起世界各国对于本国文化安全问题的高度警觉。当今中国,已经昂然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不断创造属于新时代的中国理论、中国实践、中国奇迹。身处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战略性调整而产生许多新变化、新特征、新意义。概括而言,新时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有利于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有利于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鉴于此,深入研究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问题,对于丰富和完善总体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以及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当前国家文化安全领域所面临的外部威胁和内部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围绕选题综合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全部内容分为六大章节进行具体论述: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国际背景与国内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现状综述、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方法、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这为本文研究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奠定研究起点。第二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问题概述。第一,对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确定论文研究的核心目标。第二,对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选择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安全、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安全、文化资源与文化市场安全、文化制度与公共文化安全、语言文字与风俗习惯安全等五个方面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三,对国家文化安全的特殊性质进行对比和分析,论述国家文化安全是一种“软性安全”、“隐性安全”、“长期安全”,突显其有别于其它安全类型的特殊地位。这些相关问题的具体分析和详细论述,可以确保本文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第三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理论资源。本章节主要运用“古今中外法”,对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挖掘: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文化安全观为其理论之基;以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建设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时期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为其创新之道;以“宗法礼乐”和“百家争鸣”的萌芽、“天下一统”和“多元融合”的理念、“海纳百川”和“继往开来”的政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文化安全资源为其历史之迹;以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论、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论、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等西方文化学者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为其他山之石,为后续章节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价值功能。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具有立体多维的战略价值,如国家维度,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社会维度,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个人维度,有利于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世界维度,有利于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等。同时,从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外交等不同社会结构方面分析,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又具备政治保障功能、经济促进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外交导向功能等多重功能,会对国家社会整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这些价值功能充分体现着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本文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价值导向。第五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现实境遇。从战略机遇分析,新时代文化安全的全新战略高度、划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速度、国内外理论实践的持续积累厚度、全球性文明对话的相互交流深度,分别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时代化机遇、信息化机遇、经验化机遇、合作化机遇;从全新挑战分析,意识形态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干扰冲击、文化建设受到文化霸权主义的深度威胁、文化资源受到世界文化强国的激烈争夺、文化话语受到“西强中弱”的不利影响,分别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网络化挑战、多样化挑战、市场化挑战、国际化挑战。此外,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也存在着一些科技方面、制度方面、观念方面、利益方面、交流方面等深层制约因素。这些现实境遇的具体分析,可为后续章节的破解之法提供具体标的。第六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实践策略。本文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应当以前文论述的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好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和历史机遇期,以铸牢思想体系保障来全面深化文化凝聚力,以健全制度体系保障来全面提升文化防御力,以夯实物质体系保障来全面促进文化生产力,以完善权益体系保障来全面优化文化服务力,以创新网络体系保障来全面增强文化支撑力,以加强对外体系保障来全面扩大文化影响力,从而形成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安全屏障,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安全系数和保障能力。与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相比较,本文可能存在一些创新之处。第一,可能在研究视角方面有所创新。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都选择从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来研究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也多为各自领域内的相关性论述。因此,本文坚定选择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所蕴含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与实践论述,并且有机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资料,从而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多学科融合为辅的综合性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视角创新。第二,可能在研究框架方面有所创新。目前,绝大多数的相关研究成果都会倾向于遵循“现实问题——解决对策”的基本逻辑结构,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国家文化安全领域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相应的对策路径之上。因此,本文在谋篇布局方面会力求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双重路向上论证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内容,从而提升整篇文章的全面性、系统性、学理性,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结构创新。第三,可能在研究观点方面有所创新。本文尝试提出了一些相对新颖的学术观点,比如,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具备有别于其他安全类型的“三种特殊性质”;认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好“四大战略机遇”来积极应对“四大全新挑战”;认为可以从铸牢思想体系保障、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夯实物质体系保障、完善权益体系保障、创新网络体系保障、加强对外体系保障等“六大保障”入手,推动形成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安全屏障,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安全系数和保障能力,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观点创新。然而,受限于写作时间和写作能力,本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较为宏大厚重的理论实践问题,试图对其在两三年之内用十余万字讲清楚、说明白,确实是一项较为困难的研究任务。加之“新时代”又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可供参考的相关资料较少,这也会导致本文部分内容欠缺准确性、深刻性、学理性,甚是遗憾。但是,若以辩证思维积极看待上述不足,将其视为不断改进、丰富、完善今后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亦可算是本文的写作贡献。
张卓远[7](2020)在《保罗·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为先导,对英国新马克主义者、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文化唯物主义践行者、批判教育研究者保罗·威利斯(以下简称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哲学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在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的影响下,以民族志研究方法介入英国工人青年阶级亚文化,发展了具有在地性、阶级性、历史性、整体性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本文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围绕马克思主义、文化、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主体意识、民族志等关键词,对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对马克思哲学理论继承性发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扬弃,对英国文化唯物主义传承性补充和对批判教育哲学的促进性介入。在对马克思劳动理论、文化理论和商品拜物教理论继承和运用的基础上,威利斯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特征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在借鉴阿尔都塞结构主义理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和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同时,也对上述理论的局限提出了质疑。在吸收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文化研究及方法论的基础上,威利斯构建了融合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人道主义、文化唯物主义特征的思想。同时,威利斯在吸收批判教育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将文化唯物主义运用于教育哲学领域,形成了具有文化唯物主义特征的批判教育哲学,不仅扩大了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范畴,同时为批判教育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第二,青年亚文化批判。威利斯以大众文化为基础,在继承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他对文化概念和文化属性的独特理解。他从文化的概念及属性出发,逐步挖掘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特征,通过对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突出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意识在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威利斯对文化概念和特征的思考是在继承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吸收雷蒙德·威廉斯“整体的生活方式”、汤普森“整体的斗争方式”和霍尔“理解世界的方式”的基础上,威利斯挖掘了阶级性、大众性、集体性的文化属性,并提出文化是“主体意识的表现方式”的论断。青年亚文化是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主要关注点,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的从属阶级的文化,当这种文化表现出年龄和代际特征时,就出现了青年亚文化。威利斯认为青年亚文化具有阶级性、从属性、非正式性、集体性和艺术性等特点。青年亚文化既受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控制,同时又欲与之抗衡。作为反抗主体的工人阶级青年具有独特的存在样式和抗争方式。威利斯认为,对工人阶级青年的解读要抛弃一元的阶级决定论,提出要从多元维度出发,分析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特征。威利斯用“洞察”和“局限”两个概念来表现青年亚文化的能动性,并通过他们自缚式的抵制,突出工人阶级青年的自主意识。工人阶级青年觉醒,并逐步构建主体意识的过程,就是他们进行洞察和暴露局限的过程,也是抵制的过程。但是,工人阶级的抵制最终再生产了他们的不利地位,形成了抵制的悖论。第三,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文化的商品化和商品的文化化带来了文化商品的发展,文化商品是影响当代人身份认同和文化迅速变革的重要驱动因素。在探究文化商品的特点之前,威利斯首先分析了商品的异化,在威利斯看来,商品的异化也表现为四个特征: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异化、商品与其类本质的异化、商品与人类劳动的异化、以及商品与人类关系的异化。通过对文化商品的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威利斯指出文化商品与一般商品的本质区别在于意义交流,作为“准商品”的文化商品同时受到拜物教和去拜物教的影响,而形成一种动荡的稳定。威利斯对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的最终目的是指出社会主体与文化商品之间的关系,突出社会主体通过对文化商品的选择和意义的重释,实现身份认同、主体意识构建、甚至社会变革的可能。威利斯指出,社会主体对文化商品的选择并不是任意的,它是在文化商品客观可能性和社会主体象征性劳动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在客观可能性和象征性劳动的共同作用下,物质秩序逐渐转变为符号秩序,而符号秩序的转变有可能反作用与物质秩序的形成,并最终引起社会变革。第四,文化形式与文化实践。在威利斯的文化研究理论中,文化形式是重要的研究领域。文化形式包含社会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关系、文化领域和标志领域五个基本要素,以及标志性分析、同源性分析和整体性分析三个分析层次。威利斯认为,文化形式是一种关系:也就是社会主体与周围的客体、机构、实践和工具之间的关系。在文化形式中,社会主体和客体连接在一起,形成文化关系,进行文化实践。文化形式的形成过程就是文化实践的过程,文化形式的实践过程、实践旨归和生活外显都指向文化形式的实践本质。文化实践具有大众性,威利斯通过“地群美学”与“象征性劳动”的概念,强调工人阶级社会主体的文化艺术创造力,指出从日常生活文化实践中理解大众文化的重要性。第五,文化生产的教育哲学反思。威利斯对教育哲学领域的关注继承了英国文化研究的传统,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英国文化研究与成人教育结合的影响。本文以哲学立场讨论教育,分析威利斯的教育哲学思想。在将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运用在教育分析的过程中,威利斯的教育哲学思想逐渐形成,教育哲学思想是其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威利斯以学校教育为场域,以文化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对学校生活进行了详尽描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哲学思想,丰富了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内容。在教育哲学领域,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批判教育哲学中,批判教育哲学的再生产理论可以为工人阶级的再生产提供一部分解释,但是威利斯并没有全盘接受批判教育哲学的再生产理论,他认识到批判教育哲学再生产理论中存在两个局限:一是默认社会再生产是自动发生的,将社会再生产描绘成抽象的前提,二是认为学校是社会再生产的场所,学生会被动地接受再生产的结果,忽视了主体的创造性和选择性。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威利斯首先分析了结构主义再生产理论、经济-再生产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和符码再生产理论的局限,然后,威利斯从文化生产的角度入手,将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性抵制引入再生产分析。威利斯的文化生产理论并不在于为社会再生产提供另一种解释。而在于强调文化生产在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位置,文化生产推动了文化再生产,进而造成了社会再生产。第六,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特征。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在地性、阶级性、整体性、历史性的基本特征。民族志研究作为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为他的思想创造提供了大量的鲜活记录,威利斯民族志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现象的洞察,更在于理论的总结。通过赋予民族志想象力,威利斯在传统民族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伯明翰文化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特征。第七,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评价。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向在于探索亚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探索教育哲学的多元维度、探寻了社会主义“自为的”工人阶级的可能性和促进积极的文化解放。由于威利斯思想巨大的影响力,很多学者都从各自的领域出发理解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正因如此造成他们无法把握威利斯思想的全貌,造成对威利斯的误解。他们认为威利斯渲染了工人阶级命运的悲观色彩、忽视了女性群体的亚文化研究、偏向本质主义与还原论、对民族志研究施加了主观影响、夸大了“抵制”的革命意义。在对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进行整体性分析后,这些质疑逐渐被澄清,威利斯思想的真实全貌显现出来。尽管西方学术理论在阐释中国社会现象时都会显得贫乏无力,然而,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及其所运用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和富有启发性的观点或许对我们理解、分析和阐释当代中国文化、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现象会有所帮助,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文化建设带来启示。
赵军[8](2020)在《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知识分子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繁荣昌盛与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与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广大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文化自信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彰显着民族精神的时代特色,还体现着时代精神的民族之魂。面对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多元文化、多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坚定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对于提高其思想道德觉悟和理论认识,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努力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从文化、文化自信等基本概念入手,明确了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和重要性,概括了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具有培育目标呈现意识形态的斗争异常尖锐、培育内容强调科学思维的深刻把握、培育过程注重借助新媒体的网络载体力量、培育主体彰显在青年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具有凝聚文化价值共识、培育健康文化心理、促进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功能,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文化理论和文化自信重要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和西方学者文化决定论等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对中国文化系统的整体认知、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认同、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践行的基本要求;归纳了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依托、整体性与差异性相协调、文化观念培育与文化安全教育相契合的基本原则;强调了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磅礴力量为培育内容;阐发了培育过程中关于文化态度与文化归属、文化判断与文化选择、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文化认同与文化担当、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五个”逻辑关系。通过对文化自信培育现状的调研,看到了当前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的积极态势,但也认识到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在培育对象、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环境上的不足,并对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提升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路径,即提高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的主体自觉,加强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整体性构建,拓展多样化的文化自信培育阵地,增强新时代文化自信传播力度展现文化魅力,着力优化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环境。
李小波[9](2020)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美国着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以来,软实力理论的影响却早已“溢出”美国国境,在世界各国“发酵”和“本土化”,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国策、促进发展的重要参考性理论。他将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作为软实力最重要的三种资源加以阐述。而文化首当其冲,成为软实力构成要素中的基础成分与核心内容,直接决定国家软实力的强度和深度,因此文化软实力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源于西方理论界的权力概念,是建立在西方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霸权和西方价值观。在全球化时代,要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反映时代特性和人类发展趋势,更要体现本国的特色和价值取向。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理论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不应该照搬约瑟夫·奈的思想,而是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中国化,才能彰显我们自己的文化身份。由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研究是在西方学者提出软实力概念之后才开始的,因此当前的有些研究过于依赖西方的软实力研究成果,导致了研究成果与中国实际的脱节。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古国和社会主义的大国,发展完善软实力学说,构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文化软实力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仅是实践发展的要求,更是学界的责任。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作为重要借鉴,力图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内涵从西方语境中转移到中国语境之下,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对文化软实力概念进行分析与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策略和措施。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组成,其中正文包括五部分。第一章文化软实力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渊源。本章从分析总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内涵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厘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与软实力思想相关或相近理论的开端、发展和走向,这是界定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本研究逻辑基点的理论前提。本章分为三节,分别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梳理总结,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分析和界定寻找理论源头与支撑。第二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规定。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阐释在中国语境之下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涵,着力阐述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内容,它与西方话语下的文化软实力到底有何不同。本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诠释、主要特征以及发展目标三个方面对文化软实力加以界定。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软实力的探索历程。本章分为五节,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论述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中共历代领导集体的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清晰地展现和总结我们党对文化软实力思想的探索和认识过程,也是对文化软实力在中国语境下进一步地诠释和升华。第四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境况。本章分为三节,首先分析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所面临的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和中国的和平崛起。在此背景下总结得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成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中国文化日益影响整个世界。并总结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难题,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整合难题以及中国的国际舆论引导力不足的难题等。第五章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策略和措施。本章分为三节,结合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主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三个方面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给出建议。
邢瑞彤[10](2020)在《雷蒙·威廉斯的大众文化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雷蒙·威廉斯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英国第一代“新左派”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影响下英国“新左派”内部以及英国学界都掀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的热潮。大众文化既是威廉斯理论研究的起始点,也是他抒发政治诉求的重要阵地,通过威廉斯的大众文化思想可以窥见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威廉斯的大众文化思想直接促进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兴起,也积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并为之后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具有开拓性的新方法。威廉斯对大众文化的研究起于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新左派”发起“文化战”的政治背景下,他试图通过讨论大众文化来开辟出一条社会主义变革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他最先批判了英国保守主义文化的有关观点,以此来为大众文化的合法性做好铺垫;同时,威廉斯的家庭出身、求学之路和政治活动等个人经历也为他的理论提供了独特的创作背景。早期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威廉斯重塑了大众文化的形象:首先对“文化”概念进行梳理并重新定义为“整体的生活方式”,又为“大众”正名,而后将大众文化概括为是民众自发的、优质且区别于商业文化的、具有潜在解放力的文化。在后期的学术生涯中,威廉斯接触并吸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此提出“文化唯物主义”并用这一方法论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更加深入地分析:他否定了“正统”马克思主义关于“基础-上层建筑”的二元结构论,并重申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生产物质性,由此引出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生产是以科技进步为物质基础的,同时还要注意大众文化传播背后的社会属性。威廉斯之所以希望通过研究大众文化来实现英国的社会主义变革,一方面是因为大众文化本身就蕴含着文化民主与平等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是因为如果能完成夺取大众文化领导权的政治诉求,就可以激发英国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意识。威廉斯的大众文化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内容和分析方法,同时为英国“新左派”提供了“文化主义”的研究范式和“文化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更重要的是,这一思想也在文化主体性、基本立场、价值取向上为我国的当代大众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威廉斯的大众文化思想是英国社会现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晶,在改造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还通过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经验去探索社会主义的实现路径。相比于法兰克福学派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其他流派的理论家,威廉斯在肯定维度上对大众文化进行了研究,并且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一方面上更加自觉,加强了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关联,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重新注入了活力。
二、传媒时代文化领导权的重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媒时代文化领导权的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提出:转折与建构 |
0.2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道路相关理论的研究 |
0.3 研究创新之处 |
0.4 研究方法 |
0.5 概念界定 |
0.5.1 文化建设 |
0.5.2 文化发展道路 |
0.5.3 文化受众主体性 |
0.6 研究思路 |
第1章 目标、任务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
1.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提出与目标设定 |
1.1.2 1986 年“精神文明决议”指导思想的转变 |
1.1.3 “四有”的概念提出及其演变 |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精神文明的新定位 |
1.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1.2.3 “文化强国”的概念形成 |
1.3 文化的战略意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
1.3.1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
1.3.2 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3.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
1.3.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1.4 小结 |
第2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2.1 批判封建主义与反思传统文化 |
2.1.1 批判封建主义是反思“文革”的必然 |
2.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评价 |
2.1.3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危机 |
2.2 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
2.2.1 “思想政治斗争”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弘扬 |
2.2.2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困 |
2.2.3 超越“精华”与“糟粕”二元划分 |
2.3 文化现代性的探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气派 |
2.3.1 “西为中用”与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 |
2.3.2 “体”“用”相关: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由来 |
2.3.3 中国气派: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性探索 |
2.4 小结 |
第3章 政府、市场与人民: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
3.1 “政府办文化”与文化受众的矛盾与调试 |
3.1.1 政府包办下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定式 |
3.1.2 “以文补文”、“双轨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
3.1.3 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对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忽视 |
3.2 重新认识人民与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
3.2.1 重新认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意义 |
3.2.2 区分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与公益导向的文化事业 |
3.2.3 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全面改革的展开 |
3.3 小结 |
第4章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发展 |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 |
4.1.1 “二为”方向的提出: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新界定 |
4.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4.1.3 主体性觉醒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 |
4.2 主旋律与多样化: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新思路 |
4.2.1 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
4.2.2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4.3 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发展 |
4.3.1 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觉醒 |
4.3.2 网络文化建设与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
4.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4.4 小结 |
结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新时代的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2)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生成背景和思想渊源 |
2.1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生成背景 |
2.1.1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巨变 |
2.1.2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和所有制结构变化 |
2.1.3 马克思主义有效性受到质疑 |
2.1.4 历史终结论提出的思想挑战 |
2.1.5 晚期资本主义扩张困境的折射 |
2.2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渊源 |
2.2.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
2.2.2 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
2.2.3 存在主义萨特的总体化理论 |
2.2.4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美学理论 |
2.2.5 结构主义阿尔图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
第3章 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两阶段说的评判 |
3.1 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三种分析模式还原论的理论分析 |
3.1.1 “科学—意识形态”分析模式还原为“理性—谬误”对立论 |
3.1.2 “领导权和阶级合法化”分析模式还原为“实践功能” |
3.1.3 “物化”分析模式还原为“科学与知识”维度 |
3.2 现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四种类型历史性分裂的批判 |
3.2.1 精英与公众的历史性分裂 |
3.2.2 精神状态与社会历史性制度的功能之间脱节 |
3.2.3 个人主观意识形态与外部支配性意识形态的对抗 |
3.2.4 主体真实表达与语言异化产生的压抑性对立 |
第4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构建 |
4.1 反思传统解决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 |
4.1.1 文物研究的经验主义 |
4.1.2 存在历史主义主客体的无限相对化 |
4.1.3 结构类型学的主客体内在矛盾 |
4.1.4 尼采式反历史主义的“历史之名” |
4.2 论证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解决困境的可行性 |
4.2.1 生产方式概念的重构 |
4.2.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重新释义 |
4.2.3 文化与经济的联结 |
4.3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构建原则 |
4.3.1 总体性原则 |
4.3.2 辩证性原则 |
4.3.3 历史性原则 |
4.4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三重视域” |
4.4.1 政治历史观的分析模式 |
4.4.2 社会观的分析模式 |
4.4.3 历史观的分析模式 |
第5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自我运用 |
5.1 文化历史分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解释学 |
5.1.1 资本主义文化历史分期的符码转换 |
5.1.2 资本主义历史发展三阶段论 |
5.1.3 资本主义文化分期内容 |
5.2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批判 |
5.2.1 资本的扩张逻辑 |
5.2.2 镜像化的统治逻辑 |
5.2.3 文化殖民的霸权逻辑 |
5.3 认知绘图策略:超越“超空间”的文化政治使命 |
5.3.1 认知绘图的范围界定 |
5.3.2 认知绘图的功能 |
5.3.3 认知绘图与文化政治的关系 |
第6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
6.1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意义 |
6.1.1 扞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
6.1.2 激活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生命力 |
6.1.3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视野 |
6.2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局限 |
6.2.1 重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缺陷 |
6.2.2 “修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失偏颇 |
6.2.3 认知绘图策略构想政治联盟的乌托邦性 |
6.3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启示 |
6.3.1 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 |
6.3.2 有助于严防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和渗透 |
6.3.3 有助于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学术母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
(二)社会结构观:有机整体的社会观念 |
二、理论来源:对资本主义媒介生产机制的批判意识 |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
(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
第二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学术借鉴 |
一、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批判观 |
(一)传播偏向:媒介技术决定政权形式 |
(二)知识垄断:特权阶层掌控文化权力 |
二、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派的媒介产业权力观 |
第三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媒介环境 |
一、政治经济变革下的媒介反思 |
二、西方电视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
(一)北美电视市场的商业竞争机制 |
(二)欧洲电视产业的多元市场格局 |
第二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学者集群 |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电视权力机制的北美学者 |
一、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开创者 |
二、赫伯特·席勒:经济权力关系控制电视文化的批判者 |
三、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主流媒体操纵意识形态的揭露者 |
四、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电视权力集中的批评者与建言人 |
五、文森特·莫斯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的归纳者 |
第二节 透视电视生产商业逻辑奥秘的欧洲学者 |
一、格雷厄姆·默多克:电视经济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分析者 |
二、尼古拉斯·加汉姆:电视媒体文化生产系统的反思者 |
三、皮埃尔·布尔迪厄:电视内部审查机制的解魅者 |
四、阿曼德·马特拉:全球电视传播霸权的披露者 |
五、卡尔莱·诺登斯顿:国际电视单向流动的论证者 |
第三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经济宰制观 |
第一节 对电视受众商品属性的探索 |
一、受众商品论:商业电视隐秘的生产逻辑 |
(一)受众商品:观众是电视生产的商品形式 |
(二)“免费午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视节目 |
(三)收视率商品:控制论意义的电视信息商品 |
二、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影响 |
(一)开创政治经济学受众研究路径 |
(二)激发后续理论探索与多元思辨 |
第二节 对电视双重生产机制的分析 |
一、整合集中:电视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
(一)电视产业化的结构集中方式 |
(二)电视市场化的商业发展要素 |
二、意义生产:电视系统的文化价值 |
(一)作为公共文化商品的电视 |
(二)作为共享礼物的当代电视 |
第三节 对电视内部隐性审查机制的揭示 |
一、电视的符号暴力维护象征秩序 |
二、商业逻辑介越电视的文化生产 |
第四节 对电视逐利性原则的政治批判 |
一、“富媒体、穷民主”:垄断媒体的唯利是图与政治疏离 |
(一)联合媒体的反民主性 |
(二)联合媒体的聚集模式 |
二、“传播革命”:针对美国媒体发展危机的改革策略构想 |
(一)“紧要关头”:美国媒体的转型关键 |
(二)回归公共:媒体改革的理想召唤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意识形态操控观 |
第一节 对私有媒体控制大众思想生产的批判 |
一、“思想管理者”:商业电视操控公众思想的工具本质 |
(一)大众媒体管理思想制造的迷思 |
(二)电视媒体操控意识形态的力量 |
(三)媒体管理者的策略化信息传播 |
(四)电视媒体制造的信息中立假象 |
二、“文化有限公司”:私有媒体掌握文化生产的垄断力 |
(一)私有电视:文化工业的生产主体 |
(二)“信息圈地”:私有媒体侵占公共空间 |
第二节 对美国主流媒体思想控制机制的揭露 |
一、“媒体操控”:伪民主政治的宣传工具 |
(一)伪民主政治的媒体附庸 |
(二)美国媒体控制大众心智 |
二、“宣传模型”:媒体制造共识的话语策略 |
(一)“新闻过滤器”:媒体控制信息的层层伪装 |
(二)“必要的幻象”:媒体有意策划的虚假现实 |
第三节 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性的反思 |
一、电视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
二、文化公共领域的电视商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国际文化霸权观 |
第一节 对国际间媒体依附关系成因的深掘 |
一、依附理论:揭示国际文化霸权的政治经济机制 |
二、媒体依附:经济权力驱动国际间的文化控制 |
(一)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媒体依附的深层原因 |
(二)“意识形态工业”:被控制的国家大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对全球电视传播失衡秩序的批判 |
一、世界体系理论:审视全球传播霸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
二、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美国主导的跨国电视传播霸权 |
(一)美国跨国公司构成国际传播权力主体 |
(二)电视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商品 |
(三)美国迪士尼公司文化霸权的商业策略 |
第三节 电视全球传播的霸权表现与单向趋势 |
一、影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格局 |
(一)“地球城”:电子社会的依赖性国际传播 |
(二)“传播的全球化”:资本推动的全球电视市场 |
(三)“生命之火”:文化殖民意味的迪士尼产品 |
二、对国际电视传播单向流动趋势的调研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特质 |
第一节 分析模式:西方媒体的政治经济维度批评 |
一、电视研究的商品视角 |
二、电视研究的产业剖析 |
(一)传媒产业的横向集中 |
(二)传媒产业的纵向整合 |
(三)跨国经营与灵活合作 |
三、电视研究的权力批评 |
第二节 批判焦点:电视文化生产的权力钳制 |
一、聚焦政治经济控制的关键要素 |
二、警示权力集中的媒体垄断格局 |
第三节 理论局限:夸大媒体作用的强效果传播观 |
一、注重批判电视的工具性,相对忽视内容的文化蕴含 |
二、注重揭示电视的商品性,相对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
三、注重分析传播的单向性,相对忽视民族文化自主性 |
第七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启发 |
一、拓宽理论视野:拓宽中国电视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 |
二、充实方法体系:提供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研究的多元视角 |
三、切准问题之脉:探索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 |
第二节 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镜鉴意义 |
一、强化电视的公益职能:以社会效益为取向,而非一味逐利 |
二、提升电视文化竞争力: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而非商业逻辑 |
三、增强国际文化传播力:以文化自信为底色,而非拿来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孟繁华学术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一九五一年,一岁。 |
一九五八年,七岁。 |
一九六五年,十四岁。 |
一九六八年,十七岁。 |
一九七一年,二十岁。 |
一九七三年,二十二岁。 |
一九七四年,二十三岁。 |
一九七七年,二十六岁。 |
一九七八年,二十七岁。 |
一九八〇年,二十九岁。 |
一九八一年,三十岁。 |
一九八二年,三十一岁。 |
一九八三年,三十二岁。 |
一九八四年,三十三岁。 |
一九八五年,三十四岁。 |
一九八六年,三十五岁。 |
一九八七年,三十六岁。 |
一九八八年,三十七岁。 |
一九八九年,三十八岁。 |
一九九〇年,三十九岁。 |
一九九一年,四十岁。 |
一九九二年,四十一岁。 |
一九九三年,四十二岁。 |
一九九四年,四十三岁。 |
一九九五年,四十四岁。 |
一九九六年,四十五岁。 |
一九九七年,四十六岁。 |
一九九八年,四十七岁。 |
一九九九年,四十八岁。 |
二〇〇〇年,四十九岁。 |
二〇〇一年,五十岁。 |
二〇〇二年,五十一岁。 |
二〇〇三年,五十二岁。 |
二〇〇四年,五十三岁。 |
二〇〇五年,五十四岁。 |
二〇〇六年,五十五岁。 |
二〇〇七年,五十六岁。 |
二〇〇八年,五十七岁。 |
二〇〇九年,五十八岁。 |
二〇一〇年,五十九岁。 |
二〇一一年,六十岁。 |
二〇一二年,六十一岁。 |
二〇一三年,六十二岁。 |
二〇一四年,六十三岁。 |
二〇一五年,六十四岁。 |
二〇一六年,六十五岁。 |
二〇一七年,六十六岁。 |
二〇一八年,六十七岁。 |
二〇一九年,六十八岁。 |
二〇二〇年,六十九岁。 |
(5)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基本思路 |
(二)研究主要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基本理论述要 |
一、文化自信解读 |
(一)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
(二)文化自信释义 |
(三)文化自信的历史嬗变 |
(四)文化自信维度关系辨析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理论阐释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构成要素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价值 |
注释 |
第三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学说 |
(二)列宁关于文化建设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
(一)毛泽东文化思想 |
(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
(三)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 |
(四)胡锦涛文化强国思想 |
(五)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 |
三、西方文化理论借鉴 |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
(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和“巧实力”理论 |
注释 |
第四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与实施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准备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实施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积极表现 |
(一)对文化自信有较高的认知与认同 |
(二)对外来文化和文化交流持有理性态度 |
(三)对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开展的文化自信教育基本满意 |
(四)对社会文化氛围表示认可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存在的问题 |
(一)个体教育层面:有认知缺升华 |
(二)学校教育层面:重形式轻内涵 |
(三)家庭教育层面:重成才轻成长 |
(四)社会教育层面:有参与缺治理 |
四、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
(一)个体因素:价值意识受到多元冲击 |
(二)社会因素:教育体制机制错位断层 |
(三)学校因素:教育资源缺乏整合提升 |
(四)家庭因素:育人环境氛围亟需优化 |
注释 |
第五章 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路 |
一、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 |
(一)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二)强化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 |
(三)落实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
(四)秉承文化共同体的教育理念 |
二、遵循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原则 |
(一)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 |
(二)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 |
(三)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 |
(四)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 |
三、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结构 |
(一)培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二)固本:加强红色革命文化教育 |
(三)铸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
(四)通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注释 |
第六章 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
一、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文化自信教育育人环境 |
(一)国家层面:抓好顶层设计,把握文化自信教育根本方向 |
(二)学校层面: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校文化内涵育人 |
(三)社会层面:着力构建文化自信教育的多元支撑 |
二、聚焦关键人员,实施全员参与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突出教师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二)突出家长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渗透作用 |
(三)突出典型人物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激励作用 |
(四)驱动大学生自我文化教育动力 |
三、聚焦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从学龄到高中,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学段 |
(二)从大一到大四,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年级 |
(三)文化比较中,实现文化自信终身教育 |
四、聚焦关键领域,实施全方位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站稳第一课堂,树立文化自信 |
(二)丰富第二课堂,增进文化自信 |
(三)抓牢“网络”载体,坚定文化自信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问题概述 |
2.1 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概念 |
2.1.1 安全 |
2.1.2 国家安全 |
2.1.3 国家文化安全 |
2.2 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 |
2.2.1 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安全 |
2.2.2 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安全 |
2.2.3 文化资源与文化市场安全 |
2.2.4 文化制度与公共文化安全 |
2.2.5 语言文字与风俗习惯安全 |
2.3 国家文化安全的特殊性质 |
2.3.1 比“硬性安全”更柔和的“软性安全” |
2.3.2 比“显性安全”更复杂的“隐性安全” |
2.3.3 比“短期安全”更持久的“长期安全” |
第3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理论资源 |
3.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3.1.2 列宁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3.2 创新之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 |
3.2.1 革命战争时期:产生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新萌芽 |
3.2.2 建设探索时期:扞卫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胜利 |
3.2.3 改革开放时期:打开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的新局面 |
3.2.4 新时代时期:标示国家文化安全强盛的新方位 |
3.3 历史之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文化安全资源 |
3.3.1 “宗法礼乐”和“百家争鸣”的国家文化安全萌芽 |
3.3.2 “天下一统”和“多元融合”的国家文化安全理念 |
3.3.3 “海纳百川”和“继往开来”的国家文化安全政策 |
3.4 他山之石:西方文化学者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 |
3.4.1 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论 |
3.4.2 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论 |
3.4.3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
第4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价值功能 |
4.1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当代价值 |
4.1.1 国家维度: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 |
4.1.2 社会维度: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 |
4.1.3 个人维度: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 |
4.1.4 世界维度: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 |
4.2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功能 |
4.2.1 政治保障功能 |
4.2.2 经济促进功能 |
4.2.3 社会整合功能 |
4.2.4 外交导向功能 |
第5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现实境遇 |
5.1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战略机遇 |
5.1.1 新时代文化安全的全新战略高度 |
5.1.2 划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速度 |
5.1.3 国内外理论实践的持续积累厚度 |
5.1.4 全球性文明对话的相互交流深度 |
5.2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全新挑战 |
5.2.1 意识形态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干扰冲击 |
5.2.2 文化建设受到文化霸权主义的深度威胁 |
5.2.3 文化资源受到世界文化强国的激烈争夺 |
5.2.4 文化话语受到“西强中弱”的不利影响 |
5.3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深层制约 |
5.3.1 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有待提升 |
5.3.2 文化制度的改革进程有待加快 |
5.3.3 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有待开发 |
5.3.4 文化权益的现实矛盾有待化解 |
5.3.5 文化开放的交流互鉴有待深化 |
第6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实践策略 |
6.1 铸牢思想体系保障全面深化文化凝聚力 |
6.1.1 坚决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
6.1.2 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 |
6.1.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 |
6.2 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全面提升文化防御力 |
6.2.1 牢牢掌握党对国家文化安全工作的领导权 |
6.2.2 科学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综合决策管理系统 |
6.2.3 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6.3 夯实物质体系保障全面促进文化生产力 |
6.3.1 促进国家文化产业的创新性生产 |
6.3.2 倡导国家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6.3.3 推动国家文化市场的规范性转变 |
6.4 完善权益体系保障全面优化文化服务力 |
6.4.1 发展现代国民素质教育体系 |
6.4.2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6.5 创新网络体系保障全面增强文化支撑力 |
6.5.1 加快构建融合式媒体传播体系 |
6.5.2 不断健全引导式舆情处理体系 |
6.5.3 大力创新综合式网络治理体系 |
6.6 加强对外体系保障全面扩大文化影响力 |
6.6.1 引进来:促进文化吸收搞好中国转化 |
6.6.2 走出去:扩大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
6.6.3 新秩序:重塑文化格局做好中国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7)保罗·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
1.1 .马克思的哲学理论 |
1.1.1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
1.1.2 .马克思的文化理论 |
1.1.3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 |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 |
1.2.1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理论 |
1.2.2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
1.2.3 .布迪厄的再生产理论 |
1.3 .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
1.4 .批判教育哲学 |
第二章 青年亚文化批判 |
2.1 .文化、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 |
2.1.1 .文化是主体意识的表现方式 |
2.1.2 .文化的属性 |
2.1.3 .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 |
2.1.4 .威利斯青年亚文化研究 |
2.2 .作为反抗主体的工人阶级青年 |
2.2.1 .特殊在场:工人阶级青年主体的存在样式 |
2.2.2 .多元存在:工人阶级青年主体的亚文化特征 |
2.2.3 .风格抵抗:工人阶级青年主体的抗争方式 |
2.3 .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意识 |
2.3.1 .成为工人: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觉醒” |
2.3.2 .追求差异: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洞察” |
2.3.3 .放弃革命: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局限” |
2.3.4 .抵制悖论: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自缚”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 |
3.1 .文化商品的产生:文化商品化与商品文化化 |
3.2 .文化商品的哲学反思 |
3.2.1 .一般商品异化的四重表现 |
3.2.2 .彰显文化商品本质的意义交流 |
3.3 .文化商品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3.3.1 .文化商品拜物教 |
3.3.2 .文化商品具有客观可能性 |
3.3.3 .象征性劳动延伸文化商品价值 |
3.4 .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的逻辑:从物质秩序到符号秩序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文化形式和文化实践 |
4.1 .文化形式 |
4.1.1 .文化形式的基本要素 |
4.1.2 .文化形式分析的三个层次 |
4.2 .文化形式的实践本质 |
4.2.1 .文化形式的实践过程 |
4.2.2 .文化形式的实践旨归 |
4.2.3 .文化形式的生活外显 |
4.3 .文化实践的大众性:从“地群美学”到“象征性创造力” |
4.3.1 .基于日常生活文化实践理解大众文化 |
4.3.2 .基于社会主体的“象征性创造力” |
4.3.3 .基于大众实践的“地群美学”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文化生产的教育哲学反思 |
5.1 .文化生产的“座架”:学校教育 |
5.1.1 .学校教育中的亚文化与协商 |
5.1.2 .学校教育对社会主体的分化与整合 |
5.1.3 .学校教育、国家制度与再生产 |
5.2 .社会再生产:教育的践行方式 |
5.2.1 .结构主义再生产理论 |
5.2.2 .经济..教育再生产理论 |
5.2.3 .文化再生产理论 |
5.2.4 . “符码”再生产理论 |
5.3 .文化生产: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 |
5.3.1 .再生产不同于社会再生产 |
5.3.2 .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和再生产 |
5.3.3 .文化生产与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 |
5.4 .小结 |
第六章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特征 |
6.1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
6.1.1 .在地性 |
6.1.2 .阶级性 |
6.1.3 .整体性 |
6.1.4 .历史性 |
6.2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方法论特征 |
6.2.1 .民族志的想象力 |
6.2.2 .民族志研究的意义 |
6.2.3 .民族志研究的特征 |
第七章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评价 |
7.1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向 |
7.1.1 .挖掘亚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
7.1.2 .探索教育哲学的多元维度 |
7.1.3 .寻求“自为的”工人阶级的可能性 |
7.1.4 .解放文化的积极建构 |
7.2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质疑 |
7.2.1 .渲染工人阶级命运的悲观色彩 |
7.2.2 .忽视女性群体的亚文化研究 |
7.2.3 .偏向本质主义与阶级还原论 |
7.2.4 .施加主观影响的民族志研究 |
7.2.5 .夸大“抵制”的革命意义 |
结语:文化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 |
2.1.1 文化 |
2.1.2 文化自信 |
2.1.3 青年知识分子 |
2.1.4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 |
2.2 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特征 |
2.2.1 培育目标呈现意识形态的斗争异常尖锐 |
2.2.2 培育内容强调科学思维的深刻把握 |
2.2.3 培育过程注重借助新媒体的网络载体力量 |
2.2.4 培育主体彰显在青年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
2.3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功能 |
2.3.1 凝聚青年知识分子文化价值共识 |
2.3.2 培育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文化心理 |
2.3.3 促进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觉 |
2.3.4 坚定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 |
2.4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2.4.2 中国共产党人文化理论和文化自信重要论述 |
2.4.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 |
2.4.4 西方文化决定论及相关理论借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分析 |
3.1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要求 |
3.1.1 中国文化系统的整体认知 |
3.1.2 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认同 |
3.1.3 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践行 |
3.2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原则 |
3.2.1 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统一 |
3.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3.2.3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依托 |
3.2.4 整体性与差异性相协调 |
3.2.5 文化观念培育与文化安全教育相契合 |
3.3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 |
3.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 |
3.3.2 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支撑 |
3.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磅礴力量 |
3.4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逻辑理路 |
3.4.1 文化态度与文化归属 |
3.4.2 文化判断与文化选择 |
3.4.3 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 |
3.4.4 文化认同与文化担当 |
3.4.5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现状分析 |
4.1 调研基本情况 |
4.1.1 调查方法 |
4.1.2 调查过程 |
4.2 调研结果与分析 |
4.2.1 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整体认知的调研分析 |
4.2.2 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情感认同的调研分析 |
4.2.3 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积极践行的调研分析 |
4.2.4 青年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比较、接纳、认同的调研分析 |
4.3 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的积极态势 |
4.3.1 青年知识分子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不断得到增强 |
4.3.2 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文化怀有深厚情感 |
4.3.3 青年知识分子对国家文化发展与繁荣充满信心 |
4.3.4 青年知识分子能够积极投身参加社会文化实践 |
4.3.5 青年知识分子能够辩证地接纳和包容西方外来文化 |
4.4 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 |
4.4.1 培育对象的文化认知迷茫 |
4.4.2 培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够 |
4.4.3 培育方式的创新性不足 |
4.4.4 培育环境的营造未能协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
5.1 青年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有待提升 |
5.1.1 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
5.1.2 青年知识分子从众心理导致主体意识缺失 |
5.1.3 青年知识分子社会阅历不丰富导致社会责任感不足 |
5.2 培育力量的整体作用力仍需加强 |
5.2.1 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
5.2.2 文化自信培育体系不够完善 |
5.2.3 教育者自身的培育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
5.3 融媒体网络载体作用未充分发挥 |
5.3.1 融媒体网络载体建设的融合力不足 |
5.3.2 融媒体网路载体队伍建设薄弱 |
5.3.3 融媒体网路载体主流文化价值引领不到位 |
5.4 西方外来文化的侵蚀和冲击 |
5.4.1 以普世价值为外衣的精神迷惑 |
5.4.2 以新干涉主义为内容的文化霸权 |
5.4.3 以多种文化形态为手段的价值渗透 |
5.5 社会因素的影响 |
5.5.1 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
5.5.2 社会尚存落后文化及消极文化思维 |
5.5.3 家庭教育中文化培育功能的弱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路径 |
6.1 提高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主体自觉 |
6.1.1 在国家民族认同中培养文化根源意识 |
6.1.2 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增强文化守护意识 |
6.1.3 在文化碰撞与选择中提升文化自觉意识 |
6.2 加强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整体性构建 |
6.2.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6.2.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6.2.3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
6.2.4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渠道 |
6.3 拓展多样性的文化自信培育阵地 |
6.3.1 夯实中国文化自信的利益基础 |
6.3.2 筑牢中华文化自信的思想防线 |
6.3.3 探索现代新颖的文化自信培育方式 |
6.3.4 形成科学的文化自信培育常态 |
6.4 增强传播新时代文化力度展现文化魅力 |
6.4.1 正面宣传引导提升中华文化认同力 |
6.4.2 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提高文化吸引力 |
6.4.3 创作优秀的精神产品增强文化感染力 |
6.4.4 繁荣文化事业提升文化软实力 |
6.5 优化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环境 |
6.5.1 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激发联动效应 |
6.5.2 发挥社会大众传媒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 |
6.5.3 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
6.5.4 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文化软实力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
一、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理论 |
二、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理论 |
三、意识形态理论 |
第二节 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一、普列汉诺夫的文化理论 |
二、列宁的文化理论 |
三、卢森堡的文化理论 |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 |
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 |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 |
第二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规定 |
第一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
一、文化的界定 |
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义 |
第二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特征 |
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 |
二、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方向 |
三、以和谐共生为基本价值取向 |
第三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目标 |
一、文化自觉 |
二、文化自信 |
三、文化自强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软实力的探索历程 |
第一节 毛泽东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 |
一、开始从“文化力”的层面认识文化 |
二、科学认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
三、高度重视文化的安全性 |
第二节 邓小平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 |
一、创造性地提出“精神文明”的新命题 |
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着名论断 |
三、重视发展教育 |
第三节 江泽民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 |
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二、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三、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建设 |
第四节 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
一、文化生产力思想 |
二、文化凝聚力思想 |
三、文化传承力思想 |
四、文化影响力思想 |
第五节 习近平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
一、文化软实力的意义论 |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方法论 |
第四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境况 |
第一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实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 |
二、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价值 |
第二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成效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软实力价值日益显现 |
三、文化产业迅猛发展 |
第三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难题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与传承难题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难题 |
第五章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的重要意义 |
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协调经济硬实力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
三、坚持唯物辩证法以解决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矛盾 |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价值取向 |
第二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契合 |
一、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大力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
三、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
第三节 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 |
三、努力争取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雷蒙·威廉斯的大众文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威廉斯大众文化思想的缘起 |
第一节 政治缘起:英国新左派“文化战” |
一、“文化战”的背景 |
二、“文化战”的理论旨趣 |
第二节 理论缘起:对主流“文化保守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
一、威廉斯对阿诺德精英文化主义的质疑 |
二、威廉斯对艾略特高级文化倾向的批判 |
三、威廉斯对利维斯少数人文化立场的批驳 |
第三节 个人经验:雷蒙·威廉斯的主要经历 |
一、乡村工人阶级:威廉斯的政治理想 |
二、剑桥求学之路:威廉斯逐渐走向马克思主义 |
三、成人教育与新左派战线:威廉斯对英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第二章 威廉斯大众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整体的生活方式”——威廉斯对“文化”的界定 |
一、英国文化保守主义传统对“文化”的定义 |
二、威廉斯对传统观念下“文化”定义的梳理与批判 |
三、威廉斯对文化的重新定义:“整体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威廉斯对“大众”的重新解读 |
一、传统观念对“大众”的偏见 |
二、威廉斯对传统“大众”观念的批判 |
三、威廉斯理解“大众”的方法:“大众观察”视角 |
第三节 威廉斯为“大众文化”正名 |
一、传统观念对“大众文化”的理解 |
二、威廉斯对传统“大众文化”观念的反驳 |
三、威廉斯对“大众文化”的阐释 |
第三章 文化唯物主义——威廉斯大众文化思想的方法论 |
第一节 威廉斯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重新解读 |
一、“正统”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论述 |
二、威廉斯对“基础-上层建筑”命题中若干概念的重构 |
第二节 文化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
一、文化的物质性 |
二、感觉结构 |
三、文化领导权 |
第三节 文化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大众文化 |
一、大众文化生产的物质性 |
二、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介及其社会属性 |
第四章 威廉斯大众文化思想的价值诉求 |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价值归宿:共同文化与文化共同体 |
一、共同文化理念 |
二、文化共同体观念 |
三、实现途径:传媒与教育 |
第二节 大众文化的政治诉求:夺取文化领导权 |
一、从普通大众到工人阶级的大众文化转向 |
二、争取领导权的可能性:文化的三元动态 |
三、夺取领导权的路径:大众文化感觉结构的发挥 |
第五章 威廉斯大众文化思想的理论贡献和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威廉斯大众文化思想的理论贡献 |
一、对英国“新左派”文化研究的理论贡献 |
二、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贡献 |
第二节 威廉斯大众文化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
一、坚持大众文化创造性 |
二、正确发挥大众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 |
三、面向世界文化,平等交流互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传媒时代文化领导权的重建(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D]. 谢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1(12)
- [2]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 李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3]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D]. 魏兵.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孟繁华学术年谱[J]. 毕文君. 东吴学术, 2021(02)
- [5]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D]. 安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7)
- [6]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D]. 吴腾飞. 吉林大学, 2020(01)
- [7]保罗·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研究[D]. 张卓远. 山西大学, 2020(12)
- [8]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赵军.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1)
- [9]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D]. 李小波. 湖北大学, 2020(01)
- [10]雷蒙·威廉斯的大众文化思想研究[D]. 邢瑞彤.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