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与花园》做了什么

《好家与花园》做了什么

一、《好家与花园》所做到的(论文文献综述)

苗健[1](2021)在《河湟地区传统藏族民居檐廊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藏族传统建筑有别于其他民族建筑且风格十分独特,尤其是藏族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受到不同地理环境和文化风俗的影响,不同的地域条件下都孕育出迥异的建筑类型。所谓的河湟地区是指在甘肃的西南部和青海东南部,黄河与其支流湟水之间的这片土地。从地理形态上看这片区域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地理单元。由于这里自古就是中原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盘踞之地。扎根在该地区的藏族受到中原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影响,其民族风俗以及住居文化上已经与汉文化有所交融。檐廊空间作为河湟地区传统藏族民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空间类型,其产生与发展与藏族文化以及汉族文化的交融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这一空间的研究对于藏族民族迁徙以及民族文化交融的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以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中的檐廊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人类学、历史学、类型学、现象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研究。在对该地区民居以及居民生活方式深入调研后,对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进行了由外而内的梳理。首先是对檐廊空间的外部界面研究,其次是内部空间形态的研究,再次是与民居其他空间关系和檐廊空间内部的空间关系的研究总结。最终得到线性、中介性、边缘效应、公共性这四种空间特性。除此之外,在纯粹的空间研究基础上,结合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宗教文化,揭示檐廊空间在不同活动背景下承载的内容。从而使本文的研究更加具备现实意义。最后,在由表及里的研究逻辑之外,再次扩大研究视角,通过与河湟地区藏族民居相似的其他民居中檐廊空间特点的横向对比,进一步验证前文中对于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一些特性的论证,夯实研究成果。通过归纳总结,将檐廊空间的空间特性与现有活动内容的梳理归纳得到以下两种结论:一方面空间特性的多样化使得檐廊空间成为民居中生活生产活动最为丰富的活动场所;另一方面多样的空间特性、丰富的空间活动、宜人的空间比例共同造就了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的檐廊空间。同时这三种因素环环相扣,也从多方面体现了该地区藏族独特的住居文化。这对于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的研究和保护也有着较大的意义。最后,结合现有研究内容,对梳理出的调研期间河湟地区传统藏族民居檐廊空间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尝试性解决。首先,一方面通过调研了解现阶段存在问题的种类,一方面通过问答和资料查阅梳理问题本后可能的原因。其次从檐廊空间平面适应性、阳光间改造合理性、民族文化正确认识观这三个方面入手,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得到三个结论:1.檐廊空间平面应顺应自然有的放矢。2.阳光间改造不能较好的改善室内热环境,且这一改造与村民本身的改造动机也不符。笔者也尝试性的在本文中设计了一种满足空间特性的封闭式檐廊空间。3.民族住居文化应该正确引导,逐步消除消费文化对传统民居带来的冲击。

季婧[2](2021)在《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理查德·罗蒂作为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已经广为人熟知,但是对其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文化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规模,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的观点,在学界未形成一致共识。罗蒂文学文化观与他的后哲学文化思想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同时也蕴含着实用主义的实践精神与探索,因此它也是罗蒂思想谱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解罗蒂思想新的维度和视角,对于中国学界对文学本质及其社会功能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以罗蒂文学文化观概念的释义为起点描摹出文学文化观的整体面貌,进而将文学文化观置于后哲学文化思想和新实用主义的维度进行探究。罗蒂的文学文化观主张摒弃哲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转向感性叙事,在历史主义的语境中,在隐喻和反讽的作用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让所有被看作一成不变的事物都具有呈现出新面目的可能性。罗蒂的文学文化观是对文学意义升华的产物,是一种审美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乌托邦,也是罗蒂对在哲学之后的世界只能由文学来拯救的希望的寄托。罗蒂看重文学的人文主义功能,将其提升到文化层面的高度,主张人们能够通过想象力提升个体的敏感性以增进对他人的同情,进而促进社会的团结与公平正义。绪论部分概述了罗蒂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流变情况,对罗蒂思想整体研究及对文学文化观思想的现状做出了梳理,重点分析了以罗蒂文学文化观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罗蒂秉持后现代的立场,这种对传统形而上学不妥协,时刻保持反思、批判和颠覆的态度让他的思想繁杂而深厚。从这些复杂的思想中抽丝剥茧,笔者分析了罗蒂的学术立场、学术方法以及学术目的,将文学文化观作为罗蒂思想的杠杆,同时指出近来文学作为一门兼具审美功能与社会意义的学科学术地位一直处于跌宕起伏之中,罗蒂能够回归传统,将救赎的道路指向文学的方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第二章开宗明义,对“文学文化”概念的出现进行了追溯,首先概括了文学文化建立的三个阶段,进而分析了罗蒂“文学文化”的内涵,提出在罗蒂营造的“人文主义乌托邦”当中,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文学文化”,包括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种类,而相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它并不更加高级,这就明确了罗蒂对于文学的看法:既将哲学之后的希望寄托在文学身上,又并不赋予文学以超乎其他学科的特权。罗蒂所试图构建的是一个以政治代替科学,以文学代替哲学,以心理代替伦理,以生活代替理论的人文主义乌托邦。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系统阐释了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罗蒂用彻底的偶然性立论,解构了传统哲学当中人心、自我、本质、普遍和必然等概念,并将其作为现代自由主义乌托邦的依据。进而揭示了罗蒂眼中文学的价值,文学通过展现人生当中偶然的事件来描述一个偶然的世界,从而发现生活的多种可能,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在抛弃了确定的世界本质和永恒的人性基础之后,人生仍然是有趣、可爱、值得过的,因此文学文化的重要性就体现在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对人生的激励。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是一种后形而上学文化,他对“想象力”做出的理解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道德想象力”。小说作为重要的叙事形式,比哲学和理论更能够直接展现出个体和种族所遭受的“残酷”,因此奥威尔和狄更斯在罗蒂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文学家擅长运用反讽的手段,不断对自己的“终极语汇”地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不断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经过反讽主义者的改造,文学文化的功能得以体现,通过文学特别是小说的阅读使人们获得“自律的自我”,实现自我救赎和私人完美。第四章着重梳理了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的思想渊源。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思想并非直接脱胎于古典实用主义,而是在继承了古典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和詹姆斯“关注现实”的基础上,注入了英美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的基因。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尼采和海德格尔反本质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倾向等等,都对罗蒂产生了深刻影响。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放弃了对“经验”的强调,转而投向“语言”,主张在“后哲学”的语境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最后点明了后哲学文化观的实质,它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哲学观、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偶然的自我认知观以及“真理即隐喻”的语言观。第五章主要对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对中国学界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与局限进行了总结。罗蒂的思想对于中国当代学界“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进行了有效消解,但他并不提倡“亦此亦彼”彼此兼容,而是主张将对立项的区分进行消解,让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融合为一。罗蒂在文学的社会功能方面关注有余,而对文学文本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则研究不足,尽管罗蒂在自己的世界里将文学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极大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从文学自身的领域来讲,作为与哲学、科学和宗教相平行的学科,它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运作规律,罗蒂不应当对这些原有的在他看来是所谓“本质”的规律视而不见,而只是单单关注文学的社会功能,抹煞了文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价值。

赵川[3](2018)在《西方现代室内设计艺术的观念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室内设计艺术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针对现代室内设计艺术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将涉及现代建筑、装饰艺术、产品设计以及现代艺术等多个领域。正是现代建筑、现代设计的发生和发展产生的联带作用,室内设计艺术才得以逐步由古典走向现代。因此,只有通过对现代建筑、设计与艺术各个流派的思想进行综合考量,才能揭示支撑现代室内设计实践的观念与理论的发展脉络。“室内装饰”与“室内设计”这一对核心概念的交替构成了西方现代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自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开始,各种设计运动与风格流派在不同层面推动了二者之间的互动,最终完成了室内设计艺术的现代转型。这种转型并不是被动的选择,或是其它文化现象的副产品,其根源在于观念与理论的更新,是具体的人对于探索与外在条件相适应的本能驱动的结果。因此,现代室内设计艺术家顺应时代与现实的需求,不断尝试为新生活确立新的秩序和意义,以全新的视觉法则与空间理论营造现代室内空间。这其中包括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对于室内设计批评新维度的挖掘;还有脱离具象形态,回归于最基础的装饰艺术形式语言探索的室内装饰革新;以及新的空间维度的探究和现代技术理性支撑的关于功能主义设计的思考。然而,透过具体的设计观念与理论的解析,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西方现代室内设计艺术演进的实质是合乎逻辑的思想发展。这包含了理性主义作为动因以及现代艺术的影响,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西方世界进入现代文明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然而其更深层次的理性主义内涵催动了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并最终导致了与之息息相关的室内设计艺术的观念与理论的转变,从而影响了现代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方向;在艺术层面上,艺术的现代转型直接影响了设计家对室内设计实践的思考,形式美中对抽象形式的选择与新的空间理念的发展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最终确立了现代室内设计艺术的基本观念与理论体系。

余珍妮[4](2018)在《汪曾祺小说的“风俗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文体家”的汪曾祺,历来是被肯定与称颂的。在中国当代文坛能被称得上文体家的实属凤毛麟角,汪曾祺是少有的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人们依据汪曾祺小说作品的风格特点,赋予了其类似“风俗小说”这样的称号。本篇论文试图从“风俗体”这一角度入手,以汪曾祺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在结合文本细读的同时,层层深入汪曾祺小说的“风俗体”世界,体味风俗体所带给我们的别样的风格类型和审美体验。对于汪曾祺小说的“风俗体”研究,除去绪论和结语,本论文共从三个章节来进行探究,大致从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这三大方向进行阐释。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扼要的介绍并引出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不少在当代评论界享有一定声誉的文学评论家,对汪曾祺的小说研究都不乏兴趣,曾经各抒己见,形成了一片蔚为壮观的研究景观。但是在各具特点的评论文章中,还有一点缺憾,似乎还有待来者从文体学视角来做进一步的考察。这样的一种考察,对判断汪曾祺及其作品中所包含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其对文学史演进的深远影响,都是有借鉴意义的。第一章是对风俗体的精神血脉的探讨,即“为什么写”的角度,从汪曾祺对传统思想的汲取、汪曾祺的生平阅历、鲁迅和沈从文对汪曾祺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解读。第二章是对风俗体的书写内容的探索,即“写什么”的角度,侧重于从小说中的风物画卷、日常风尚、民俗事项三个方向进行说明。第三章是对风俗体的艺术表现的探讨,即“怎么写”的角度,主要在结构、叙述和语言三个方向上施行解说,以期能从文体学的视角对汪曾祺的小说进行新的分析与定位,尤其是在结构艺术、叙述艺术和语言艺术的方面有所揭示,还有就是在鲁迅、沈从文和汪曾祺小说的对比分析上有所发现。结语部分主要是针对汪曾祺小说的“风俗体”所呈现的价值特征有恰当的论述,“风俗体”作为一种有特殊审美风格的文体,除却对鲁迅、废名和沈从文小说的吸收和延续,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新时期的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产生了影响。总的来说,“风俗体”不论是在文体革新方面,还是文学史需要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

裘兆远[5](2018)在《苏州宝卷研究 ——以中国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为中心》文中提出宝卷是民间文学和曲艺的一个综合体,它与雅文化有着天壤之别,它是生根在民间群众中的文艺形式,是民间宗教和信仰的一个良好载体,是底层群众文化、娱乐、艺术、信仰的结合体。关于宝卷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开辟了宝卷研究一番新的天地。其中关于宝卷的版本、收藏、编目、刊刻是一个重要内容,其次是对宝卷的源流考证、与民间宗教信仰的关系研究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涌现了一批国外的学者也参与其中。在国内外开始风风火火研究宝卷的同时,一些突出的问题浮出水面,宝卷资料收藏分散,各地保存、整理、研究进度不一。中国昆曲博物馆(以下简称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是中国馆藏宝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民间信仰特点,是苏州地方曲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论文以苏州宝卷为研究对象,在认真整理中国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基础上,通过对各阶段宝卷的版本、主题、创作、仪轨、民俗等方面的分析,勾勒苏州宝卷的发展曲线与脉络,揭示近代苏州宝卷消亡的原因。结合各个时期历史文化、宗教、价值观念的转变对宝卷出版刊刻、文本选择、创新创作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在综合分析研究中国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基础上,对苏州地区宝卷的版本、宝卷与会的关系、宝卷中的民间信仰、宝卷的民间艺术特色、宝卷的典型主题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就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的版本内容做提要。文章绪论部分就文章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综述。第一章介绍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的概况。通过对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的版本,从木刻本、手抄本到石印本的宝卷发展脉络,厘清苏州地区宝卷刊刻、抄写、印刷的年代分布,挖掘其发展兴衰的多种因素。第二章以家庭为单位的宝卷研究。通过两种以家庭为场域的宣卷活动来考察宝卷在江南民俗生活中的功用。通过庚申会与禳星拜斗,探索江南的民间信仰和星斗崇拜,也挖掘出早期宝卷艺人是以禳星拜斗为主业而宣卷为副业的行业特色。第三章主要讨论猛将会。就苏州地区的猛将信仰与猛将人物的真实历史身份做一考述,结合灵岩山寺敕封猛将碑,理清刘猛将的信仰源流。再者以苏州善人桥乡的一项猛将老会,来考察清末民初苏州地区的出会例况,最后结合《天朝猛将宝卷》的版本年代和内容来梳理猛将信仰的历史脉络。第四章以宝卷的民间艺术特色为例来展开论述。通过宝卷口语化的偈子、模式化的五更调、生活元素的运用、时调的穿插来探索宝卷的民间艺术特色。第五章以宝卷中的观音信仰为中心,考察《香山宝卷》中国观音形象的演变,挖掘《香山宝卷》在研究观音形象中的重要地位。围绕宝卷中的观音女性形象的确立、民间信仰体系中的角色定位、观音慈悲救苦形象的塑造、度化众生的不遗余力、观音忏法的广泛流传和观音信仰衍生出来的送子民俗,考察的观音信仰和观音形象。附件昆曲博物馆藏宝卷版本目录,就昆曲博物馆藏的宝卷做版本简介,摘录宝卷名称、抄写者信息、版本信息、开卷偈、回向偈,做简要梳理,以便后来者之需。

曹盛盛[6](2017)在《试论当代中国设计群体的责任与使命》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当下设计作为社会生产力手段在被日益重视的趋势,对设计群体的责任与使命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将设计作为一种职业,作为设计师的个体行为,以及作为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三个范畴来探索设计群体所要坚守的道德标准,需要坚持的精神理念以及其对社会文化传承文明传播的责任与义务,从而更加明确设计的发展方向和目的,为设计群体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做好准备。

钱之骁[7](2017)在《明清时期浙东半浦郑氏家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半浦郑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浙东地区着名的世家大族之一,前人研究大多集中于藏书文化,对整个家族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清光绪《慈溪县志》,民国《灌浦郑氏宗谱》及郑氏族人存世遗稿为主要依据,分别从家族起源、科举、交游、联姻、经商等方面逐一进行专题研究,分析郑氏家族兴衰变迁的原因。第一章半浦郑氏家族起源及房系考。根据田野调查,利用家谱及相关资料,针对家族起源的种种说法,认同“半浦郑氏主脉有记载始于郑毓”的观点,并对各房系起源进行考证,以杰出人物为佐证,形成系统的家族框架结构,梳理明清时期郑氏家族的支系脉络。第二章郑氏家族科举考略。理清半浦郑家进士、举人、贡生、郡庠生和邑庠生的数量,阐释郑氏各阶层的贡献,探究科举兴旺的原因,这与家族家规的助力,家族崇教之风的兴盛,慈城文化的影响不无关联。第三章郑氏家族交游考略。通过对郑满、郑梁、郑勋不同时期三位杰出人物的交游研究,梳理他们的交际网络,加深人物个性思想和交游特点的认知,分析交游的优势与局限,从而总结出五百年来郑氏家族声望兴颓的历史命运。第四章郑氏家族联姻考略。半浦郑氏自明代始迈入士大夫官僚家族行列,婚姻取向随之侧重官宦人士,崇尚文化世家,冲破地域限制。强大的联姻网一方面不断壮大家族的根基,而另一方面也因联姻产生矛盾,以致郑氏家族长期遭到祸殃。第五章郑氏家族经商考略。清康熙后半浦郑氏商人在药业、钱庄业等领域干得风生水起。他们深受家族崇文之风和宗法观念的影响,以赢得更高的宗族地位和荣誉为最高目标,于是捐官职,行慈善,做学问,崇气节,向着官商、儒商、义商看齐。第六章郑氏家族衰落原因考。清晚期郑氏家族逐渐走向衰落。与人口膨胀,交通变革,族规约束力减弱,周边大族崛起等有关。特别是太平军攻掠浙江,祸及半浦,郑氏家族惨遭浩劫,元气大伤。半浦郑氏作为明清时期浙东地区典型的耕读世家、科举世家、文化世家,在时代转型的关键时刻,却因内忧外患,分崩离析,历史见证了郑氏家族的辉煌与苦难,也给当今家族文化研究与传承带来新的启示。

邹喆[8](2017)在《解构主义语境下的当代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景观设计思想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工业社会到来之前,西方人主要从先验理性的角度去探寻美的本质,其景观设计形态大多为自然物的模拟与再现,并且具有强烈的轴线“对称”特征;而东方人则推崇直觉感悟,强调自然与人的情感关联,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在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双重影响之下,西方景观设计形态逐渐向“均衡”转化。中国虽然晚于西方步入工业社会,但其设计形态也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到了后工业与信息时代,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核心议题。在西方消解主体、解构自我的大众文化精神泛滥的社会情境下,“多样性”、“开放性”、“流变性”和“自组织”状态成为景观设计形态的主流。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大数据的开放语境中,中国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巨大冲击,其景观设计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解构的共时性形态。景观设计形态的解构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生活观,成为当代社会具有观念性、辐射性和先锋性的人类精神象征。西方思想意识从逻辑——结构——后结构的嬗变,不仅体现了景观创作观念和形式技法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也映射了不同时期的西方社会生活状况及美学诉求。20世纪60年代,以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为代表的西方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哲学流派,强烈地批判和颠覆了自古典主义以来西方奉为至高无上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了自现代主义以来的“二元对立”结构,并揭示了后现代社会复杂、混沌和多元化的特征。随后,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等建筑师以敏锐的创新意识回应时代的巨变,大胆地推翻传统的建筑话语体系,将解构主义哲学引入建筑形式语言的研究中,创造了大量无中心、分裂、残缺、错位、不稳定的建筑形式,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对设计概念、内容、美学、意义及价值进行重新定义的浪潮。景观美学的发展历来与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和建筑观念的变革一脉相承,揭示其形式表象背后隐藏的普遍共性是认识世界本质的根本途径。在当代信息爆炸和快速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的思维方式远不能应对当代环境、经济和技术的急剧变化,以解构的创造及开拓精神开展对设计思维、形式及方法的变革和探索势在必行。当代景观设计学研究已超出传统的功能和美学范畴,延伸成一种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策略和手段。本文力求对饱含争议的解构主义设计的审美旨趣作出相对公正和客观的评判,以辩证的方法解析当代语境中景观形态解构的语言表征、语义内涵和美学精神,从而发掘解构主义方法论在景观实践中的应用价值。首先,本文剖析了西方解构主义设计思潮产生的时代语境,阐明景观形态解构的内在成因,指出社会、哲学和设计三大维度是主导景观形态语言生成的本源性力量。随着全球化社会形态的变迁,解构主义哲学思潮激发了当代设计思维、形式和方法的变革,建构了复杂的景观动态形式系统。其次,文章结合语言学理论,回顾了景观设计由现代“结构”语言向当代“解构”语言的嬗变历程以及当代景观设计语汇和语法组织的“解构”特征,分析了当代景观形式的解构表象,挖掘景观设计形态的秩序、时态、组合、结构及媒介的艺术特征。剖析当代景观设计案例中的形态解构现象,表明解构已成为当下倍受追捧的一种时尚的设计语言。再次,本文揭示了景观文本的语义内涵、审美范式及多元文化精神,追溯了解构的意义趋向。当代景观的语义呈现出“中心论”瓦解、模糊的“所指”及创造性的诠释等特征。尽管解构主义反对文本意义的单一解读,崇尚意义的虚化。然而,它对意义的消解本身即是意义,是理解当代景观内在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当代景观设计的“解构”形态所传达的深层含义正是对自现代以来景观审美范式的消解,以及对当代多元文化精神的象征和隐喻。最后,文章探讨了“建构—解构”视阈下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在分析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思考解构主义思潮对我国的启示,以及我国对解构主义的接受与批判。基于中国的社会语境,剖析解构主义介入我国当代景观设计的利弊,力求为当代中国景观设计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以景观设计学、形态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审视当代解构主义语境与景观形态的关系,为景观认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二、在解构主义语境中观照景观的形态语言和语义,从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精神变化方面思考当代景观创作中的解构主义设计美学;三、解构作为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设计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当代景观设计的思想及方法,并将引领人类迈向更为当代的精神生活;四、为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总之,当代景观的“解构”形态正是适应复杂性社会发展的深层结构,是当代人类精神的外显。作为一种富有批判性和创新性的前卫设计观念和方法,“解构”将在与“结构”不断地互动和博弈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元化景观世界。

曹燕[9](2016)在《柏辽兹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两种创作思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为研究对象,以创作思维为切入点,探索该作品中两种创作思维——即“交响性创作思维”和“戏剧性创作思维”的体现与融合,试图在全方位解读这部作品的同时,展现出该作品在柏辽兹的交响曲创作中,乃至交响曲体裁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意义。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概况介绍,文章从创作背景、与莎剧的不同、各乐章戏剧内容和曲式结构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常规介绍;第二章是对本论文研究切入点的理论阐述,主要论述在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上半叶的历史语境下,普遍意义上的“交响性创作思维”和“戏剧性创作思维”,总结这两种创作思维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内容;第三章为论文的具体分析部分,主要根据第二章所阐述的理论基础来剥离、分析和论证“交响性创作思维”和“戏剧性创作思维”在该作品中的各自体现,并对这两种创作思维的融合方式和融合结果进行说明;最后第四章,分别从几个方面对这部作品特殊的创作思维进行原因探究和意义诠释。

赵子剑[10](2015)在《墨西哥巴尔萨斯河上游阿玛迪艺术的兴衰 ——对市场作用于民族文化的考察》文中指出文化永远不会静止不动,只要它还未消亡就会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当中,增长、衰落、再生都是文化这个有机体表现出来的种种“生命状态”。而当人们想到民族文化的时候又常常忘记文化本身的这一属性,总认为民族文化应该一成不变才算得上纯正地道。今天,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的市场经济已然使民族文化无处藏身,文化的悲剧屡屡上演。民族文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生存策略才能得以持续发展,或者说避免最终消亡的命运呢?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对市场如何作用于民族文化的清晰认识和准确理解。本论文选取墨西哥巴尔萨斯河上游地区纳瓦尔村庄阿玛迪艺术的兴衰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这一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阿玛迪艺术是借助市场的力量诞生于民族文化的历史基础之上的新艺术,在其兴衰的整个过程中市场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关键性作用,而且这个市场的绝大部分不在墨西哥本土,纳瓦尔民间艺人们受到的是以美国为主的国际艺术市场的声援和支持。因市场而繁荣的阿玛迪艺术不仅没有使纳瓦尔民族文化遭到破坏,反而结果是村庄的经济得到了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他们的文化自信也增强了,甚至其政治权利、政治表达通过这门民族艺术也得到了强化。但是与此同时,阿玛迪艺术由于过度依赖于少数几个艺术中间人,没有充分地建立起匿名市场基础,在遭遇了与外部市场的隔绝、脱节后,阿玛迪艺术渐渐衰落下去。通过阿玛迪艺术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今天全球化加速深化的时代,民族文化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凤凰涅盘,进化出新的内容来,市场的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发出民族文化的创意,使其获得重生,并循环往复的持续发展下去。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在导论中,我首先对选题的背景作了阐述,提出了市场对民族文化的作用这个话题,说明了选取墨西哥纳瓦尔村庄的阿玛迪艺术作为研究案例的原因,并对研究现状作了简要评述;接下来对论文的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和难点作了说明;然后界定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最后阐明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第一章主要讲述位于墨西哥中部的巴尔萨斯河盆地纳瓦尔人在西班牙的征服前后、墨西哥独立以及革命后在当代的生存环境和状态,包括其定居和贸易模式的演变等。通过对该地区历史脉络的梳理,力求从中探寻出巴尔萨斯河上游纳瓦尔文化的一些特点。第二章的头两节探讨了巴尔萨斯河盆地陶器和绘画艺术的历史和多样性,意在表明纳瓦尔人的艺术并不局限于对特定民族文化主题的不断重复,它是一种创新和变革的文化。第三节对影响阿玛迪艺术的三个概念进行了探讨,它们分别是市场导向性、朴素性和民族性。从第三章开始,我把研究的视角缩小,进而聚焦于巴尔萨斯河上游地区的村庄奥邦,在更加微观的场景里探寻阿玛迪绘画的发展演化及市场在其中的影响和作用。本章首先介绍了村庄的基本概况,然后以马西亚尔为首的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里的主要人物逐个登场,最后叙述了奥邦艺人们对阿玛迪艺术和市场的初步探索过程。第四章主要阐述美国市场对阿玛迪艺术的促进和提升。在奥邦这个过程是围绕美国入拉布金来展开的,与美国市场的对接也成为了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的艺术转折点。在拉布金时期,奥邦阿玛迪艺术风格得到了快速发展,加上另一位美国人罗德曼对阿玛迪绘画的推介提升,阿玛迪艺术迎来了高潮。但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也与拉布金产生了分歧,并最终决裂。第五章首先关注奥邦在拉布金离去之时相比1960年代初阿玛迪艺术兴起时整体社会经济发生的一些变化,然后把后拉布金时期留在奥邦和出到外地的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成员的生活经历和艺术发展进行对比,并分析阿玛迪绘画艺术市场的细分状况。第六章主要论述奥邦的社会政治生活对阿玛迪艺人及其艺术的影响。首先对奥邦的地方政治如何运行进行观察,接下来讲述了发生在该地区的两个重大事件(反对大坝修建的斗争和土地纠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阿玛迪艺人们的生活和艺术创作如何受其影响,以及阿玛迪艺术在政治抗议中发挥的作用。第七章是结语部分。首先对阿玛迪艺术衰落的原因进行总结概况,剖析三个外因的作用和阿玛迪市场自身问题所在。最后,从三方面分析阿玛迪艺术给予我们的启示,揭示出民族社区运用民族文化发展经济成功的可能性。

二、《好家与花园》所做到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好家与花园》所做到的(论文提纲范文)

(1)河湟地区传统藏族民居檐廊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课题研究的地域范围
        1.2.2 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庄廓民居研究的相关概述
        1.3.2 檐廊空间研究的相关概述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课题研究目的
        1.4.2 课题研究意义
    1.5 课题研究内容
    1.6 课题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6.1 课题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
2.檐廊空间的源与流
    2.1 “廊”“檐廊”与“檐廊空间”的关系
        2.1.1 廊的概念
        2.1.2 檐廊的概念
        2.1.3 檐廊和檐廊空间的关系
    2.2 檐廊发展的历史脉络
        2.2.1 檐廊的初生期
        2.2.2 檐廊的发展期
        2.2.3 檐廊的成熟期
    2.3 传统檐廊的演变
        2.3.1 传统檐廊功能特点的演变
        2.3.2 传统檐廊结构特点的演变
        2.3.3 传统檐廊空间特点的演变
        2.3.4 传统檐廊装饰特点的演变
    本章小结
3.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的形成与特点
    3.1 檐廊空间在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中的界定
    3.2 檐廊空间形成的脉络
        3.2.1 藏族传统庄廓民居的形成
        3.2.2 檐廊空间在藏族传统庄廓民居中的形成
        3.2.3 檐廊空间在藏族传统庄廓民居中的发展
    3.3 檐廊空间界面的构成与特点
        3.3.1 檐廊空间界面的构成
        3.3.2 不同空间界面的构成特点
        3.3.3 不同空间界面的装饰特点
    3.4 檐廊空间的形态
        3.4.1 平面视角下的檐廊空间形态分类
        3.4.2 竖向空间视角下的檐廊空间形态分类
        3.4.3 空间比例视角下的檐廊空间形态分类
    3.5 檐廊空间与民居中其他空间的关系
    3.6 檐廊空间内部的空间关系
    3.7 檐廊空间的特性
        3.7.1 线性
        3.7.2 中介性
        3.7.3 边缘效应
        3.7.4 公共性
    本章小结
4.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承载的活动及作用
    4.1 檐廊空间承载的活动
        4.1.1 檐廊空间的功能性
        4.1.2 檐廊空间在自然环境影响下承载的活动
        4.1.3 生活习惯影响下承载的活动
    4.2 檐廊空间具备的作用
        4.2.1 线性特性下对私密性的保护
        4.2.2 中介性特性下对不同空间的过渡
        4.2.3 边缘效应特性下对活动区域的重新解读
    4.3 宗教文化下檐廊空间存在的意义
        4.3.1 藏族“自然观与天神观”下檐廊空间存在的意义
        4.3.2 藏族“神圣中心、三界观、曼荼罗意向”下檐廊空间存在的意义
        4.3.3 藏族“洁净观”下檐廊空间存在的意义
    本章小结
5.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与其他民居檐廊空间的比较解析
    5.1 “该地区其他民族”与“其他民居”概念的定义
    5.2 “其他民居”概念下不同民居檐廊空间特点的阐述
        5.2.1 关中民居檐廊空间
        5.2.2 丽江纳西族民居与白族民居檐廊空间
        5.2.3 北京四合院民居檐廊空间
        5.2.4 晋派民居檐廊空间
        5.2.5 宁夏临夏回族民居檐廊空间
    5.3 不同民居檐廊空间与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的对比
        5.3.1 檐廊空间界面构造的差异
        5.3.2 檐廊空间界面装饰的差异
        5.3.3 三视角下的檐廊空间形态的差异
    5.4 不同民居檐廊空间异同总结
    5.5 不同民居檐廊空间差异性的原因
        5.5.1 空间界面差异性的原因
        5.5.2 空间形态差异性的原因
    本章小结
6.当前藏族传统民居中檐廊空间的困境及更新策略
    6.1 当前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现状
    6.2 当前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的困境及原因
        6.2.1 基于自然环境的困境与原因
        6.2.2 基于技术材料更新的困境与原因
        6.2.3 基于传统文化引导的困境与原因
    6.3 当前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的更新策略
        6.3.1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檐廊空间进深调整与阳光间改造提升
        6.3.2 基于技术材质的新材料新技术优化及综合运用
        6.3.3 基于文化传承的檐廊立面风貌复原与针灸式保护
    本章小结
7.结语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一 研究生其间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
致谢

(2)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生平经历
    二、思想流变
    三、研究综述
        (一)罗蒂思想研究现状
        (二)罗蒂文学文化观研究现状
    四、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罗蒂的文学文化观释义
    一、文学文化的演进——从启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二、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与救赎真理相呼应
    三、文学文化的双重含义——以人文主义乌托邦为视角
    四、文学文化中的文学批评——从黑格尔到反讽主义者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
    一、以偶然性为基础
        (一)语言的偶然性
        (二)自我的偶然性
        (三)自由社会的偶然性
    二、以想象力为立足点
        (一)何谓想象力
        (二)想象力的三维界定
    三、以反讽为重要手段
        (一)反讽主义者与形而上学家
        (二)反讽主义的两种典型
    四、在自我中心中获得救赎
        (一)以文学阅读巩固自律的自我
        (二)以小说阅读代替宗教崇拜
        (三)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平等对话
    五、在道德伦理中实现社会团结
        (一)特里林的道德现实主义
        (二)罗蒂与玛莎·努斯鲍姆
        (三)文学的自主性与公共性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罗蒂文学文化的时代之维——新实用主义
    一、对古典实用主义承续与“反叛”
        (一)古典实用主义的来源
        (二)杜威和詹姆斯的启示
        (三)古典实用主义的式微与蜕变
    二、后现代转向与欧陆思想的影响
        (一)与尼采权力意志的勾连
        (二)对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强误读
        (三)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寻找灵感
    三、语言学转向与英美分析哲学的冲击
        (一)对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契合
        (二)继承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
        (三)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的同构
    四、新实用主义中的文化立场
        (一)在种族中心主义者与“文化左派”之间
        (二)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的文学文化观的价值
    一、化解“非此即彼”的定势思维
    二、承袭人文主义的批判智慧
    三、区分公共和私人领域
    四、罗蒂文学文化观的问题与局限
    五、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西方现代室内设计艺术的观念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范畴的界定与基本概念的阐释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西方现代室内设计艺术的观念与理论的研究现状
    六、本课题探讨的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章 西方现代室内设计艺术的观念与理论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建构现代室内设计批评的新维度——现代室内设计艺术的开端
        一、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中的室内设计艺术
        二、“工匠”运动中的室内设计艺术
    第二节 脱离传统,探索新的室内装饰语汇——现代室内设计艺术的求新之路
        一、“新艺术”运动中的室内设计艺术
        二、分离派中的室内设计艺术
    第三节 现代语境中先锋艺术运动的现代室内设计理念的探索
        一、德意志制造联盟中的室内设计艺术
        二、构成主义中的室内设计艺术
        三、“风格派”中的室内设计艺术
    第四节 室内装饰与室内设计的博弈——现代室内设计发展的两条路径
        一、包豪斯的室内设计艺术
        二、“装饰艺术”运动中的室内设计艺术
    第五节 消费文化与大众美学推动的现代室内设计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章 影响西方现代室内设计艺术的重要观念与理论
    第一节 生活的艺术——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开启了艺术家对室内设计的参与
        一、现代室内设计的先驱:威廉·莫里斯的室内设计理念
        二、古斯塔夫·斯蒂克里的“工匠住宅”与现代空间的建构
    第二节 新潮室内空间的探索——“新艺术”运动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形式的特征
        一、室内装饰的现代转型——亨利·凡·德·维尔德的室内设计理念
        二、由装饰到现代空间规划——阿道夫·卢斯的室内设计理念
    第三节 先锋艺术运动加速了室内设计艺术的现代化进程
        一、以工业体系为基础,赫尔曼·穆特修斯的室内设计理念
        二、以绘画为视觉范本,西奥·凡·杜斯伯格的室内设计理念
    第四节 现代主义完善了现代室内设计艺术理论体系
        一、合理化与标准化——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的室内设计理念
        二、走向新室内——勒·柯布西耶的室内设计理念
第三章 西方现代室内设计艺术理念发展的逻辑与结构
    第一节 理性主义,现代室内设计艺术观念与理论发展的动因
        一、现代语境中技术美的必然选择
        二、科学观念催生了现代室内设计
        三、真实与合理,现代室内设计评价体系的建构
    第二节 与现代艺术发展的同步性与错位性
        一、形式美中对抽象形态的选择
        二、建筑空间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室内设计理念的演进
结语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参考文献
致谢

(4)汪曾祺小说的“风俗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的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风俗体的精神血脉
    第一节 传统思想的汲取
    第二节 人生阅历的滋养
    第三节 鲁迅、沈从文的影响
第二章 风俗体的书写内容
    第一节 风物画卷的诗意摹画
    第二节 日常风尚的审美关照
    第三节 民俗事项的艺术呈现
第三章 风俗体的艺术呈现
    第一节 随意与精细并存的结构
    第二节 平铺直叙与审美体验并重的叙述
    第三节 精确自然与文气典雅并行的语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苏州宝卷研究 ——以中国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和研究范围
        一、选题的价值
        二、选题的研究范围和思路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和方法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概况
    第一节 苏州及周边地区的宝卷
    第二节 馆藏宝卷的版本
        一、零散分布的木刻宝卷
        二、占主流地位的手抄本宝卷
        三、后来居上的石印本
第二章 家庭场域内的宝卷
    第一节 庚申会——家庭场域内的宣卷典型
        一、庚申的仪式
        二、佛道教内容的融合
        三、庚申宝卷与庚申偈
    第二节 禳星与拜斗
        一、宝卷艺人的星斗崇拜和斗姆信仰
        二、禳星的科仪——以《朝真玉斗》为例
第三章 庙会场域内的宝卷
    第一节 猛将宝卷与猛将会
        一、猛将宝卷的考述
        二、猛将会——江南出会的典型
    第二节 关于猛将会的场景重现
        一、会的例况
        二、发动与劝阻
        三、会的终结
    第三节 周边诸镇的猛将会
第四章 宝卷的民间艺术特色
    第一节 口语化的偈子
        一、偈子的源流
        二、程式化的开卷偈与回向偈
        三、形式多样的小偈
    第二节 模式化的五更调
        一、五更调之缘起
        二、宝卷中五更调之句式
        三、宝卷中五更调之内容
    第三节 生活元素的广泛运用
        一、生活场景的演绎
        二、景、物描摹
        三、人物刻画
    第四节 时调的大量穿插
第五章 宝卷主题——以观音信仰为中心
    第一节 《香山宝卷》在观音信仰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宝卷中生活化的观音信仰
        一、观音女性形象的确立
        二、观音在民间信仰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三、慈悲救苦形象的塑造
        四、度化众生不遗余力
        五、观音忏法的广泛流传
        六、由观音信仰衍生的送子民俗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文
后记

(6)试论当代中国设计群体的责任与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作为一种职业
    1.1 设计职业的生存之本:生命与自然
    1.2 设计群体的精神引领:善意与信赖
    1.3 设计实践的历史记录:有形与无形
2、设计作为个体行为
    2.1 让设计成为设计师的一种修养
    2.2 设计师在决策中的道德选择
    2.3 设计师是社会文化的传承人
3、设计作为一门学科
    3.1 学科发展的教育理念
    3.2 设计人才的品质输出
    3.3 设计教育的有效供给

(7)明清时期浙东半浦郑氏家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2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 半浦郑氏家族起源及房系考
    1.1 郑姓迁徙与复训堂起源
        1.1.1 复训堂起源考
        1.1.2《源流考》评说
    1.2 复训堂房系考
        1.2.1 复训堂七房综述
        1.2.2 复训堂旁系——小一房考
    1.3 半浦郑氏其它支系考
        1.3.1 佑启堂郑氏
        1.3.2 拾房郑氏、参将房郑氏、庄里郑氏
        1.3.3 伯宗祠郑氏、八房郑氏
2 半浦郑氏家族科举考略
    2.1 郑氏家族科举概况
        2.1.1 进士——国之精英
        2.1.2 举人与贡生——族之脊梁
        2.1.3 郡庠生与邑庠生——族之希望
    2.2 郑氏科举兴旺原因分析
        2.2.1 背靠慈溪县城
        2.2.2 家族家规助力
        2.2.3 崇教家风兴盛
    2.3 郑氏科举兴旺产生的影响
        2.3.1 家族名声鹊起
        2.3.2 诗文作品纷呈
        2.3.3 推动地方教育
        2.3.4 繁荣家族学术
3 半浦郑氏家族交游考略
    3.1 半浦郑氏交游的背景因素
        3.1.1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3.1.2 兴旺发达的科举仕族
        3.1.3 殷实深厚的经济基础
    3.2 明代半浦郑氏的翘楚——郑满交游考
        3.2.1 师长
        3.2.2 同年
        3.2.3 同乡
        3.2.4 同僚
    3.3 清初半浦郑氏的巨擘——郑梁交游考
        3.3.1 恩师
        3.3.2 同学
        3.3.3 同乡
        3.3.4 同僚
    3.4 清中晚期半浦郑氏的脊梁——郑勋交游考
        3.4.1 师长
        3.4.2 同乡
        3.4.3 书友
    3.5 郑氏家族交游特点和影响
        3.5.1 族人交游特点分析
        3.5.2 郑氏交游影响力分析
4 半浦郑氏家族婚姻考略
    4.1 郑氏家族婚姻状况探究
        4.1.1 世家大族,亲上加亲
        4.1.2 往来周边,扩大影响
        4.1.3 寻求庇护,政治联姻
    4.2 郑氏家族婚姻特点总结
        4.2.1 以半浦为中心的涟漪式扩散
        4.2.2 以文化为价值取向的等级匹配
        4.2.3 以做世交为目的的连理缔结
    4.3 联姻对郑氏家族的影响
        4.3.1 家族人口的迅猛增长
        4.3.2 家族女学的发展
        4.3.3 崇教家风的延续
        4.3.4 节孝传统的继承
        4.3.5 联姻引起的家族危机
5 半浦郑氏家族经商考略
    5.1 明代郑氏家族从商状况考
        5.1.1 半浦渡口规模尚小
        5.1.2 家族宗规严苛
        5.1.3 家族发展重心偏移
    5.2 清代郑氏家族从商状况考
        5.2.1 郑璂商业集团考
        5.2.2 郑锡爵一系经商考
        5.2.3 善六房其余杰出商人考
        5.2.4 家族其余杰出商人考
    5.3 清代郑氏商业崛起原因分析
        5.3.1 周边传统产业的带动
        5.3.2 渡口的民间化与规范化
        5.3.3 家族家规对经商活动的松动
    5.4 郑氏家族商人特征分析
        5.4.1 心怀儒商情结
        5.4.2 心怀官商情结
        5.4.3 心怀义商情结
6 半浦郑氏家族衰落原因分析
    6.1 人口的持续膨胀
        6.1.1 人地矛盾的凸显
        6.1.2 财产分配问题的出现
    6.2 交通状况的变革
        6.2.1 浙东海运的兴起
        6.2.2 铁路的诞生与发展
    6.3 郑氏族规约束力的削弱
        6.3.1 享乐之风与道德败坏
        6.3.2 家族公信力渐失与家族分化
    6.4 周边家族的崛起
        6.4.1 半浦周氏孙氏崛起考
        6.4.2 黄山王氏家族崛起考
        6.4.3 家族比较与总结
    6.5 太平军对半浦的掳掠
        6.5.1 人口锐减与经济破坏
        6.5.2 文化衰退
        6.5.3 族人叛族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郑氏家族监生、郡庠生、邑庠生表
附录B 半浦郑氏复训堂历代人口变更表
附录C 郑氏家族联姻表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8)解构主义语境下的当代景观形态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考索
        1.4.2 史论结合
        1.4.3 个案分析
        1.4.4 比较归纳
    1.5 研究框架
    1.6 概念阐释
        1.6.1 解构主义
        1.6.2 语境
        1.6.3 景观
        1.6.4 形态语言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解构主义设计思潮产生的时代语境
    2.1 全球化时代社会形态的变迁
        2.1.1 全球化与地域化
        2.1.2 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
        2.1.3 数字化生存与人居环境
    2.2 多元化时代解构主义哲学的影响
        2.2.1 雅克·德里达与“解构”理论
        2.2.2 米歇尔·福柯与“异质空间”理论
        2.2.3 吉尔·德勒兹与“褶子”理论
    2.3 信息化时代设计形态的变异
        2.3.1 “混沌—非线性”思维的滥觞
        2.3.2 解构主义建筑的形式探索
        2.3.3 数字景观的兴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景观形态的解构语言
    3.1 景观设计语言由“结构”向“解构”的嬗变
        3.1.1 传统景观美学溯源
        3.1.2 现代景观形态的结构语言
        3.1.3 当代景观形态的解构趋向
    3.2 解构形态的语汇
        3.2.1 点的无序
        3.2.2 线的错综
        3.2.3 面的残缺
        3.2.4 体的裂变
    3.3 解构形态的语法组织
        3.3.1 逻辑秩序的畸变
        3.3.2 时间尺度的延异
        3.3.3 形式组合的异构
        3.3.4 空间结构的嵌套
        3.3.5 异质媒介的杂交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景观形态的解构语义
    4.1 景观文本的语义内涵
        4.1.1 “中心论”的瓦解
        4.1.2 模糊的“所指”
        4.1.3 创造性的诠释
    4.2 景观美学范式的流变
        4.2.1 “反美学”的滥觞
        4.2.2 美的消解
        4.2.3 美的体验
    4.3 多元文化精神的映射
        4.3.1 怀疑与批判
        4.3.2 隐喻与象征
        4.3.3 趣味与反讽
        4.3.4 叙事与表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构—解构”视阈下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
    5.1 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5.1.1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景观设计的失语
        5.1.2 中国古典园林日渐式微
        5.1.3 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西化倾向
    5.2 解构主义设计思潮对我国的启示
        5.2.1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解构观念
        5.2.2 解构的核心—以“破”而立,思考存在
        5.2.3 复归“天人合一”的山水文化精神
    5.3 解构主义的接受与批判
        5.3.1 解构主义思想的吸收
        5.3.2 解构主义方法的借用
        5.3.3 解构主义方法的局限与批判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柏辽兹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两种创作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概况
    第一节 创作背景
    第二节 与莎剧的不同
    第三节 各乐章戏剧内容与曲式结构
第二章 对交响性与戏剧性两种创作思维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两种创作思维”研究角度的来源
    第二节 交响性创作思维
    第三节 戏剧性创作思维
第三章 两种创作思维在作品中的体现与融合
    第一节 交响性创作思维的体现
        一、交响乐队的主导作用
        二、隐藏的交响套曲布局
        三、乐队写法的交响化处理
    第二节 戏剧性创作思维的体现
        一、声乐的运用及其作用
        二、序曲(或开场白)
        三、墓地场景
        四、终曲
    第三节 两种创作思维的融合
        一、融合的方式
        二、融合的结果
第四章 原因和意义探究
    第一节 原因
        一、个人喜好与艺术追求
        二、19世纪初期交响曲体裁的“创新”需求
        三、来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启示
        四、歌剧创作的经验
    第二节 意义
        一、对于标题音乐
        二、对柏辽兹交响曲创作的意义
        三、对交响曲体裁发展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各乐章歌词
    附录二、各乐章曲式结构及部分音乐材料谱例
    附录三、序言
后记

(10)墨西哥巴尔萨斯河上游阿玛迪艺术的兴衰 ——对市场作用于民族文化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
        (一) 市场对民族文化的作用
        (二) 墨西哥纳瓦尔村庄的阿玛迪艺术
        (三) 研究现状评述
    二、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和难点
    三、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第一章 墨西哥巴尔萨斯河盆地纳瓦尔社区的历史脉络
    第一节 巴尔萨斯河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概貌
        (一) 地势地形特征
        (二) 气候特征
    第二节 伊瓜拉谷地和巴尔萨斯河盆地的土着定居点
        (一) “聚集”政策的初始效果
        (二) “聚集”政策对伊瓜拉谷地定居模式的影响
        (三) “聚集”政策在巴尔萨斯河盆地的失败
    第三节 伊瓜拉谷地殖民时期的土地所有制
        (一) 伊瓜拉谷地土地所有制的四个阶段
        (二) 奥邦地区在殖民时期的土地状况
    第四节 人口迁徙和佃户定居点的形成
        (一) 伊瓜拉谷地成为人口迁徙目的地
        (二) 奥邦地区的人口迁徙
        (三) 新的佃户定居点形成
    第五节 从独立战争到墨西哥革命期间
        (一) 两种趋势
        (二) 从独立到革命前这段时期奥邦地区的变化
    第六节 墨西哥革命之后伊瓜拉谷地的土地状况和定居、贸易模式
        (一) 墨西哥革命之后伊瓜拉谷地的土地状况
        (二) 劳动力结构和贸易模式的变化
    第七节 巴尔萨斯河上游纳瓦尔社区现状
        (一) 边缘化的处境
        (二) 阿玛迪绘画的历史基础
第二章 阿玛迪绘画:诞生于历史基础之上的新艺术
    第一节 装饰陶器的发展和衰落
        (一) 制陶业发展的基础和背景
        (二) 陶器贸易的先驱:阿美亚特派克的德·拉·克鲁斯家族
        (三) 陶器风格的发展及商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第二节 阿玛迪绘画:运用墨西哥古老技艺的艺术革新
        (一) 阿玛迪绘画的诞生:商业力量作用下的艺术创新
        (二) 阿玛迪绘画风格的演化发展
        (三) 不止于民间艺术:阿玛迪绘画对传统的颠覆和超越
    第三节 阿玛迪艺术的三大特性:市场导向性、朴素性和民族性
        (一) 市场之于阿玛迪绘画:生于斯,长于斯
        (二) 阿玛迪绘画的“朴素性”
        (三) 阿玛迪绘画的“民族性”
第三章 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及其对艺术和市场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古老的纳瓦尔村庄:圣·奥古斯丁·奥邦
        (一) 基本概况
        (二) 阿玛迪艺术诞生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奥邦的社会经济状况
    第二节 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里的主要人物
        (一) 卡米洛·阿亚拉家族
        (二) 希门尼斯·奇诺兄弟和毛里西奥·萨拉萨尔兄弟
    第三节 奥邦艺人们对阿玛迪艺术和市场的初步探索
        (一) 阿玛迪绘画在奥邦的传播和发展
        (二) 卡米洛·阿亚拉家族的阿玛迪艺术
        (三) 绘画内容和风格的演变
        (四) 叙事风格画法在奥邦的传播
        (五) 阿玛迪市场的发展壮大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行情
        (六) 阿玛迪市场的威胁:墨西哥警察的“寻租行为”
        (七) 阿玛迪艺术得以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市场条件
第四章 美国市场对阿玛迪艺术的促进和提升
    第一节 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的艺术转折点:与美国市场的对接
        (一) 马西亚尔与拉布金的相遇
        (二) 其余奥邦绘画群体成员的加入及其各自的艺术个性
    第二节 拉布金时期奥邦阿玛迪艺术风格的发展
        (一) 马西亚尔艺术风格的发展
        (二) 菲利克斯·希门尼斯·奇诺艺术风格的发展
        (三) 其他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成员的风格发展及宗教和殖民艺术的影响
    第三节 罗德曼对阿玛迪绘画的推介提升及阿玛迪艺术高潮的来临
        (一) 美国市场上的重要艺术中间人:塞尔登·罗德曼
        (二) 拉布金与罗德曼关系的建立及其对阿玛迪艺术的推介提升
        (三) 阿玛迪绘画艺术高潮的来临
    第四节 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与拉布金的分歧和决裂
        (一) 慷慨的拉布金
        (二) 画工们与其他美国顾客的接触
        (三) 拉布金的经济困境和阿玛迪艺人的纷纷离去
        (四) 马西亚尔与拉布金夫妇的特殊感情
        (五) 拉布金时代的终结
第五章 美国市场的缺失:后拉布金时期的阿玛迪
    第一节 阿玛迪艺术贸易兴起后奥邦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
        (一) 经济的好转
        (二) 生活的变化
    第二节 留在奥邦的阿玛迪艺人及阿玛迪艺术市场的细分
        (一) 胡安·卡米洛·阿亚拉
        (二) 菲利克斯·卡米洛·阿亚拉
        (三) 罗伯托·毛里西奥
        (四) 阿玛迪市场的细分
    第三节 离开奥邦的阿玛迪艺人
        (一) 伊诺森西奥·希门尼斯·奇诺
        (二) 菲利克斯·希门尼斯·奇诺
        (三) 马西亚尔·卡米洛·阿亚拉
        (四) 阿美亚特派克阿玛迪艺人:尼古拉斯·德·赫苏斯
        (五) 阿玛迪艺术高潮过后的拉布金和罗德曼
第六章 奥邦的社会政治生活对阿玛迪艺人及其艺术的影响
    第一节 奥邦的地方政治
        (一) 什么是卡戈制度
        (二) 卡戈制度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三) 专员马西亚尔及卡戈制度对其他奥邦阿玛迪艺人的影响
    第二节 奥邦的“教堂纠纷”
        (一) “神坛的斗争”:现代牧师和传统牧师之争
        (二) 奥邦宗教和政治之间的模糊界限
    第三节 反对大坝的斗争
        (一) 面对危机的临时团结:CPNAB领导下的斗争
        (二) 人类学家乔纳森·阿米什和阿玛迪抗议画
    第四节 奥邦的土地纠纷
        (一) 土地纠纷的由来
        (二) 奥邦居民对土地纠纷的看法态度及其实质
        (三) 通用汽车公司的土地认购事件
        (四) 经济发展:灾难还是机遇?
第七章 结语
    一、阿玛迪艺术的衰落
        (一) 巴尔萨斯河上游地区的移民外流趋势
        (二) 陶器在巴尔萨斯河上游地区手工艺贸易中的复兴
        (三) 其他手工艺形式对阿玛迪绘画产生的竞争
        (四) 阿玛迪市场自身的问题所在
    二、阿玛迪的启示:运用民族文化发展经济成功的可能性
        (一) 奥邦案例的特殊性
        (二) 巴尔萨斯河上游的“创意集群”
        (三)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与市场
附录一:插图
附录二:田野调查照片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好家与花园》所做到的(论文参考文献)

  • [1]河湟地区传统藏族民居檐廊空间研究[D]. 苗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D]. 季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西方现代室内设计艺术的观念与理论研究[D]. 赵川.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4]汪曾祺小说的“风俗体”研究[D]. 余珍妮.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5]苏州宝卷研究 ——以中国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为中心[D]. 裘兆远. 苏州大学, 2018(12)
  • [6]试论当代中国设计群体的责任与使命[A]. 曹盛盛. 东方设计学研究——第三届东方设计论坛暨2017一带一路与东方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7
  • [7]明清时期浙东半浦郑氏家族研究[D]. 钱之骁. 宁波大学, 2017(02)
  • [8]解构主义语境下的当代景观形态语言研究[D]. 邹喆.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9]柏辽兹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两种创作思维研究[D]. 曹燕. 上海音乐学院, 2016(02)
  • [10]墨西哥巴尔萨斯河上游阿玛迪艺术的兴衰 ——对市场作用于民族文化的考察[D]. 赵子剑. 云南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好家与花园》做了什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